学心理学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3-12-04 17:07:28

学心理学的好处

学心理学的好处篇1

【关键词】受处分 大学生 心理辅导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受处分情况呈上升趋势,学者开始关注违纪、受处分大学生,但学者多从思政教育的角度研究了受处分大学生违纪的原因、受处分大学生的教育对策。我们认为受处分大学生人格、价值观、社会适应展、身心发展平衡性是引发大学生违纪的重要因素。然而,高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很少从违纪学生的身心发展角度考虑受处分大学生违纪的原因。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受处分大学生的心理,为学院提供受处分大学生心理辅导的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SCL-90心理健康量表和自编的《受处分大学生心理辅导问卷调查》对本院1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预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4份(受处分46份,非受处分48份),并且对自编问卷《受处分大学生心理辅导问卷调查》进行了信度分析。该问卷信度α信度0.80。在此基础上,我们对问卷进行了进一步修改,提高了问卷信度。正式调查中,我们对100名受处分大学生进行了《受处分大学生心理辅导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0份,有效问卷率90%。90名样本受处分大学生情况如下:性别(男79人,女11人)、年级(大二3人,大三43人,大四44人)、专业(文科22人,理科24人,工科44人)、家庭背景(农村42人,城市48人)、处分类型(通报批评66、警告5、严重警告3、记过3、留校察看10)和原因(旷课42人、考试作弊26人、打架斗殴13人、夜不归宿2人、其他7人)。

三、调查结果

1.南徐学院受处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我们采用SCL-90心理健康问卷对本学院94名大学生(受处分46名,非受处分48名)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SPSS进行了数据统计,结果发现,受处分只在敌对一个因子上与非受处分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且非受处分大学生敌对分数高于受处分大学生。如这可能与我们抽取的样本有关,受处分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抑郁因子上分数高于非受处分大学生。这与学者钟庆文、史小力在《高校受处分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研究》中的研究结果一致。

2.受处分大学生需要的心理辅导

我们对学院90名受处分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且采用SPSS进行了数据统计。问卷采用0-3(分数越高问题越严重),四级记分调查了受处分大学生可能存在的困扰和心理辅导需要。结果发现受处分大学生的心理辅导需要均值为1.41,这表明受处分大学生的心理辅导需要在有时候需要-经常需要之间。单项问题得分中,得分前五位的是父母的期望、处分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父母的压力、处分对就业心理的影响、处分带来的自责。

3.不同类型受处分大学生需要的心理辅导

对男女受处分大学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男女大学生在心理辅导需要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辅导需要显著高于女生。男大学生在学习、考试、人际方面的压力大于女生。不同年级、专业的受处分学生在处分对就业的心理影响上存在显著差异。大二的学生基本没有感受到处分对就业的影响,大三、大四的学生认为他们有时候或者经常会因为受处分而心烦。理科、工科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比文科学生要大。

不同处分类型和原因,引起的受处分大学生的困扰和需要的心理辅导没有显著差异。

四、讨论

1.受处分大学生健康状况

对受处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受处分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抑郁等因子上的得分高于非受处分大学生。钟庆文、彭阳等学者的研究中也发现,大学生受处分后往往出现焦虑、抑郁、自卑、沮丧等不良情绪。本研究在对受处分大学生心理辅导进行调查时发现,大学生受处分后,父母的期望、同学老师的不理解都给他们造成一些心理的困扰。

2.受处分大学生心理特点

在人格特点方面,受处分大学生情绪通常易激动兴奋、行为易冲动,好幻想而易脱离实际,偏执、缺乏耐心、不能控制自己。受处分大学生独立性较差,易受暗示,缺乏主见,极易受人挑唆或受环境的影响。自制力和意志力薄弱也是许多受处分大学生的共同心理特征。这部分大学生学习不努力,考试作弊或考试失败后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失去信心。不少违纪大学生存在社会适应性不良的问题,存在怀疑、妒嫉、偏执、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心理,不懂得人际交往的艺术,出现摩擦后情绪冲动,引发违纪。

五、对策

1.学校要关注受处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校教育管理者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看待学生的违纪事件,不要轻易的对学生进行处分。对受到处分的大学生,学校要开展后期的心理健康跟踪调查。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针对受处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辅导

高年级受处分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大,存在就业自卑等不良心理,辅导员老师或心理辅导老师可以对这些受处分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帮其找到身上的优点,让他们看到希望。对于理工科受处分大学生,老师要关注他们的学习状况,从低年级就引导他们形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3.老师要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

根据受处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注意与存在自卑心理的受处分大学生进行沟通,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让学生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通过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帮助他们培养好的生活习惯。

4.发挥班委及心理委员的的作用

大学生受到处分后,人际交往时往往会存在自卑心理。良好的集体环境利于融洽同学们的关系,同学们的理解和帮助,有助于受处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班委或者心理委员可以通过朋辈交流,帮助、鼓励他们,从而了解到受处分大学生的状况。如果有特殊情况,心理委员可以将情况反馈到辅导员或心理老师处,及时帮助受处分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扰。

参考文献:

[1]彭阳,林静,胡敏辉.违纪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研究.中国校医,2008,(8):434-435.

[2]钟庆文,史小力.高校受处分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研究.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74-76.

[3] 黄艳娥.大学生违纪心理动因分析及对策.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6):123-124.

学心理学的好处篇2

为全面落实市、区委关于加强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指示精神,加强处级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提高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切实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打牢建设跨越发展的和谐***的思想理论基础,现就进一步搞好我区处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性

党委中心组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学习理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形式,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科学决策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推动干部理论学习深入开展的组织保证。搞好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对于落实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建设跨越发展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全区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搞好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性,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增强自身素质,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构建跨越发展的和谐***打牢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认真把握学习重点内容

处级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内容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党代会和中央、市委、区委全会精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现代经济、科技、文化、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加强对国内外先进经营管理经验和一切反映当今世界文明进步的新知识的学习。

三、中心组人员的组成

党委中心组成员原则上由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组成,党委书记任组长,宣传科长为学习秘书。

四、学习的主要形式

中心组学习主要采取学习文件、研讨交流、辅导讲座和主题发言等形式;中心组成员每年要坚持精读一本理论著作,每年至少要写出2篇理论联系实际、质量较高的心得体会文章。

五、学习要求及保证措施

1、党委中心组组长对理论学习负总责。负责审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内容和研讨题目,检查督促中心组成员的学习;学习秘书协助组长做好理论学习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制订中心组学习计划,发放有关学习辅导资料,组织好集中学习活动,完成组长交办的有关中心组学习的各项工作。

2、中心组成员要坚持每周半天的学习,每月进行一次学习讨论。学习讨论要结合思想、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特别是针对工作和发展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课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3、中心组集中学习实行签到制,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应事先向中心组组长请假。中心组成员要按照学习计划规定的内容,在专用学习笔记本上做好学习笔记。年终要对中心组成员进行理论考核,并对中心组成员学习笔记进行检查。

4、建立学习档案。为了切实把理论学习落到实处,中心组及成员要做到“五有”:即中心组有学习计划、有集中学习考勤记录、有集中讨论记录;中心组成员要有学习笔记、有心得体会文章。各单位要进一步健全党委中心组学习档案,注意做好日常记载和管理。

5、积极开展交流研讨活动。中心组要根据本单位、本部门的中心工作确定研讨课题,每半年进行一次学习研讨。每次研讨之后,要向基层干部职工通报学习研讨成果,以利发挥表率作用,带动干部职工的学习。

学心理学的好处篇3

关键词:大学生;违纪处分;心理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241-01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是一项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希望工程和社会工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一、高校违纪处分的实施现状

违纪处分作为《学生手册》条例里的一个组成部分,被赋予了独特的作用,加大学生犯错的成本,从行为的角度上警示学生行为。从小我们就被告知,做错事要受罚,但是在如今的高校校园,因为一些自虐、自杀等一些危险行为出现在学生当中,“罚”与“处分”的力度便需要与犯错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联系,进行评估,确认该生能够承受之后再酌情考虑处分的等级。

(一)处分只是教育的手段,不是教育的结果

高校学生违纪,处分不是最终的目的和结果,而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学校纪律作了最为精辟的论述:“天上的太阳把纪律的最好形式教给了我们,因为对于生长的万物,它都不断地供给光和热;常常供给雨和风;它也供给闪电和雷,不过次数很少,虽则它们不是完全没有用处的。”那么对于违反高校校规校纪的学生而言,违纪处分则是闪电和雷,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现错误,改正错误。

(二)处分实施过程顾虑过多,不能达到彻底教育目的

大学生的违纪处分因涉及到学生档案、就业等与大学生前途和成长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的违纪事件进行认定和处分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到学生的前途,对于学生的处分往往“从轻发落”,这样的顾虑让一些学生萌生了“投机”的风险心理,对于一些错误认识不到位,好了伤疤忘了疼。

二、建立违纪处分引发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

(一)受处分学生容易出现自卑或自毁的倾向

受过处分的学生大多心理压力都较大,表现为情绪低落、逆反心理等等,一些学生能够自我进行调解,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引以为戒,告诫自己不能再犯,但是大部分学生内心中依然不能正视,如果不及时调试,容易出现自卑或自毁现象,这些学生认为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在老师心里成不了才,在家长面前燃不起希望,而出现对学校、对同学的憎恨,对自己的“破罐子破摔”心理,更极端者,认为一纸处分对自己的前途影响甚大,身上带着这个“污点”没有前途可言看不到希望,选择错误的方式来进行逃避,比如自杀或自毁。

(二)受处分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摆脱“坏”形象,自我定义为“坏学生”

在现行的教育评价模式和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受过处分的学生在短时间内需要接受学校的考察和监督,评奖评优、先进评比等标志着“优秀”的评选基本上与受处分的学生无缘,或者有些高校在校纪校规中明确规定,受处分的学生在当学年内取消一切评奖评优资格,这些资格的审定,受过处分的学生在当学年内身上的“坏学生”标签稳固而明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若不及时进行干预,让这部分学生在“标签理论”的影响下自生自灭,对于学生的成长和认识将会产生不利因素,因此,高校要加强受处分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力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错误,并接受错误的代价,并以此鼓励学生正视困难,用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用行动来改正错误,获得更多的正面评价。

(三)受处分学生容易出现目标缺失的迷失状态

古语曾说,每个学生都是好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看来,每个学生其实都不是一开始便是坏学生,也没有学生从骨子里就愿意违纪,每个学生都喜欢得到旁人的认可,违纪处分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道坎,在高校中违纪的学生有些是因为家庭因素、成长环境而在认识上没有重视某些违纪行为而铤而走险,也有的学生是因为一时冲动,一己之利而违纪,随着违纪后的一系列代价让违纪的同学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了迷茫,认为自己再努力也不能改变违纪的事实,如同一张白纸染上了污渍,不再具备原有的价值。表现优秀的同学有机会提出撤消处分的申请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建立和完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从更本上帮助受处分的学生再次站起来。

三、建立和完善高校受违纪处分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一)努力帮助受处分学生去“标签”化,预防和克服他们的困难情绪

受处分学生在接到处分初期,根据社会和周围的世俗眼光,对自己有一定的降低评价,高校教师要注重处分后的后续教育,了解受处分学生的心理状态,在给予处分通知单的时候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预防性的告知学生将会有的一些心理反应和周边的环境变化,并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心态变化,教会学生面对现实和接受现实。

(二)促进家校良好沟通,善用成长环境修复受处分学生的挫折感

家庭教育是学生的后方花园,家庭教育基础好,学生的人格发展、心智健康成长等都会有较优的表现,高校要善用家庭资源,搭建沟通桥梁,做好家校沟通,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三)完善评价体系,加大处分撤销制度的可行性讨论

现有的评价体系对于受处分学生不利,学生受处分后,学校的评奖评优制度等就将此类学生拒之门外。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处分撤销制度提上讨论议程,改变一票否决制,使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己犯的错误有改正的空间和努力的方向,能够极大促进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和利于学生成才。当然,处分制度的撤销制度要根据学生受处分等级和具体事项来实施,并严格学生的观察期表现,收集多方意见后方可执行,避免出现学生的投机心理,使教育目的弱化。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作者简介:陈赟,助教,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杨延晖,杜萍.大学生违纪处分难的原因[J].法制与社会,2009,01:281.

[2]吕红征,魏恒荣,戴叶.大学生违纪后教育管理初探[J].现代教育,2006,12:68-69

学心理学的好处篇4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大学生 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1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性,强调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人的一切言行都有社会基础,人的思想观念也是在社会环境中形成的。这和许多学说抽象地谈论人显然是有本质不同的,因此,马克思主义进而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马克思告诉我们,人的本质就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大学生必须学会处理这些关系。这些关系的背后有一个总根源,就是利益的权衡,于是便需要人去奋斗,而奋斗要有一个宗旨,就是努力改变你所处的社会现状。马克思讲过:“以往的哲学家都是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最讲“处世哲学”,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主要讲处世哲学,就是强调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从孔孟老祖宗那时起,就是主张处事应按哲理为之,一部《论语》大都是谈处事的,而据说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深知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需要提高,接人处事不谙熟。于是不论学文学理的大学生,统统对讲为人处世、人际交往的书籍知识求学若渴,大到处事格言,小到礼仪要旨,凡有此类书籍,一定借阅;有此类讲座,均座无虚席。有一问卷调查的结果为证:对“你最想掌握的知识”,选择“处世哲学”的达到65.2%。一时间,丁远峙专门论述处世哲学的《方与圆》成了畅销书,随之,《纵与横》、《得与失》、《点与线》……等等一大堆书扑面而来。这都说明一方面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障碍,一方面大学生又急需这方面的指导。

2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人生活在社会中,如何处理好各种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成为谁也回避不了的事情。从进大学起,大学生就会遇到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舍友之间,以及个人与班级、学校之间的关系等等。面对如此众多的人际关系,有的同学因为处理不当,整日郁郁寡欢,心情沮丧;有的同学因为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压力很大,导致程度不同的心理病症;而更多的同学则由于不知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经常为苦闷、烦恼的情绪所困扰。

根据调查反映,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并不理想。结果表明,占44%的同学反映,跟宿舍同学存在人际关系紧张现象,75%的同学反映曾经跟同学有过关系紧张的现象。当今大学生的人生环境,在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会直接冲击大学生的心理世界。加之大学生正处于人的心理成熟度落后于生理成熟度的“问题年龄期”(18~23岁),生活阅历浅,心理承受力弱,产生矛盾困惑不善于或不能及时调适、化解。加上独生子女较多,无论家庭条件的好坏,都会受到父母的爱护,有的甚至是溺爱,导致孩子自立能力差、依赖性强、办事情没有主见,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生活不能自理,于是产生心理障碍;有的由于适应能力差,容易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

这种由于不适应大学生活环境所带来的心理问题,持续时间长,容易反复发作,排解的难度比较大。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成绩不理想,产生困惑和焦虑。另一方面,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被父母呵护备至,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关注自我过多,关心他人较少。

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学生中间存在这样的问题,有以下几个原因:

(1)过于自我。大部分大学生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只从自己的经验和角度去认识人和事,而不能意识到别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对人或事的看法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只在乎自己的想法,在待人、接物、处事当中只关心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而忽视别人的处境和利益,很少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别人着想。常常喜欢盛气凌人、自吹自擂,并且自私自利,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

(2)个人性格。有的大学生性格孤僻,不愿与他人交往,或者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掩盖起来,不关心周围的同学,冷眼看世界,周围的同学也很难与他交谈,对班里的事情表现得很冷淡,对任何事情沉默。有的大学生性格比较小器,对什么事情都斤斤计较;或者因为自身的生活习惯,对任何人都过于挑剔,对同学的生活习惯都过分要求;或者性格比较高傲,看不起比自己差的人;或者性格过分独立,有自己的想法,不屑于与同学交往,缺少集体观念,这样在大学人际关系中也有一定的影响。有的大学生个性特别张扬,奇装异服,却不关心宿舍的卫生问题,甚至是个人的卫生问题,这样导致了宿舍的同学对其产生不满情绪,影响了人际关系。

(3)家庭因素。有的大学生因为家庭环境差,或者因为外貌、成绩等因素,导致自卑心理严重。在交往中遭受到一点挫折,就会意志消沉,灰心丧气,有时还会怨天尤人。如果受到别人的耻笑与污辱,就会忍气吞声,沉默寡言,最终导致自己交不到朋友。有的大学生家庭条件好,但气焰嚣张,看不起其他同学,也导致人际交往有问题。

3 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等原则。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大学生处理好人际交往。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工作中需要灵活掌握方法。

谈话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基本的方法,可以很好了解谈话对象的思想及心理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把握大学生的各种心理活动变化,使谈话顺利进行。在谈话过程中更要把握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在和不同个性的大学生谈话过程中,对谈话对象的态度、语气、表情、动作是不同的。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要经常给大学生鼓励和帮助,尽量避免埋怨和指责,帮助大学生建立起自尊、自信。对于那些缺乏自信心,性格内向的大学生,更要如此。

大学生较强的模仿心理使他们总是在现实生活中寻求并模仿自己所敬佩的人和事,所以典型事例可以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求尊重理解人、关心人,心理换位是促进理解的有效途径。站在大学生的角度,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及时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选择最佳的心理状态时进行教育。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育。帮助大学生们处理好同学、师生、男女等各种社会关系。

参考文献

[1] 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 姜相志.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3] 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学心理学的好处篇5

一、建立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全新理念

现代全新教育理念,倡导"以人为本",把学生的发展成长放在首位,以学生自由、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学校教育基本的价值取向。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教育教学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此为出发点和终点目标,实现学生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班主任老师在开展的各项工作中,应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真正在首要位置,要把学生放在"人"的位置上,而不是把学生作为支配和小视的对象;改变过去工作中无视学生的人格尊严,工作残暴简单的错误作法,彻底改变观念。老师与学生处在平等、理解的情境下,让学生在心灵的沟通与碰撞的良好师生关系中,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意愿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从而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改变班级的精神风貌。学生有了缺点,以及犯了错误,班主任和学生,可以共同讨论,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班主任老师在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后,再确定处理对策,力求使问题求得较为满意的解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宽松和谐的气氛,感受到自己意见的意义和价值,感受到自己的人格尊严被重视。

二、真诚关爱学生,形成情感认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做一个好的班主任教师,首先必须拥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是自己的学生,都应一视同仁。)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关爱学生。这种爱要像农民爱土地,工人爱机器一样,发自内心,纯出天然。班主任教师要用严父慈母之爱,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要有博大宽容的胸怀,认真处理好班级的日常事务,不能有私心、偏心,要以心换心,平等而真诚对待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样,班级日常管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师生之间不只是严格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实际生活中,师生之间更应该是一种互相尊重,互为朋友的关系。因此,班主任不但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并且要善于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要切切实实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平等地每一个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得到学生的情感认同。班主任老师还应是学生倾诉和交谈的朋友,他应常常倾听学生需求的呼声,,感情脉搏的跳动,用心与学生交流。

三、应具备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班主任老师应是教育工作的有心人。教育无小事,在开展工作时应具备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对一看似简单的事情,都要认真调查、仔细了解、妥善处理。如果处理不当,会给工作带来很不好的影响。工作中,应灵活多变,方法多样,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没有一成不变的工作方法,人与人不同,性格不同、事件不同、要求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应该不同,因此,灵活多变,善于处理日常事务和工作中的偶发事件,是一种必备的工作能力。

四、乐于奉献,爱岗敬业,作好表率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要做好一个班主任教师,无论在为人与工作上都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要处处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品格高尚,乐于奉献,爱岗敬业。严格地以师德规范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使学生清楚的明白做人的道理,教会他们懂得做人的价值。班主任老师在生活上要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工作上要勤奋努力,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学生,作好表率。在学生心灵深处培植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的理念。

五、选择处理问题的最佳角度和方试。

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艺术性很强的工作,在处理问题时,要使学生消除对立状态,接受老师的引导教育,收到预期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对问题的把握和在适当时候所用的教育方法、技巧。如果教师处理问题时巧妙的选取切入口,施以最佳的教育方法,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切入口是处理问题的突破口,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艺术性、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同时,班主任要建立好学生的操行档案、考勤档案、违纪档案等,做好这些烦琐的工作,客观具体的记载学生的进步与不足,作好学生的考评工作,并向学生提出限期整改措施,把工作做得细致深入。

学心理学的好处篇6

【关键词】班主任角色意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中承担着多种不同的角色,班主任良好的角色意识能够调节教育教学中纷乱复杂的工作,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引导和积极的评价,保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量落实。小学班主任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比较复杂,而且低龄儿童和班主任自身的认知差距较大,容易产生沟通不畅、教育的单方性等问题,积极构建班主任丰富的角色意识,能够有效的解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本文认为班主任的角色意识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如下三方面的作用。

一、班主任的管理角色能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形成抵抗外在干扰的心理能力

学校对班主任的定位首先在于对班级的管理,所以班主任扮演的第一个角色是管理角色。班主任自身对管理角色的认同影响了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处理问题的理念和能力,对班级管理的有效性有直接影响。分析班主任的管理角色意识,首先能看到班主任的角色认同感对自己的心理控制作用,高度的角色认同感能够让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采取措施时能够高屋建瓴,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班主任高强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为向师性非常强的小学生提供行为模范,学生在处理自己的行为时,能够进行有效的思考和自我约束。其次,班主任的角色意识能够让班主任更积极的投身到班级管理之中,能够见微知著的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及时的进行有效的干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多的被班主任所关注和监控,并能够及时的疏导和教育,提高了小学生对外在干扰的抵抗力,形成良好的心理抗压能力和思考能力。我承担班主任工作多年,最深的感触是要想做好一个班主任,首先要发自内心的接纳自己是班主任,是一个吃喝拉撒睡都要管的管理者。小学生自我管理较弱,因此常常会出现问题,我在一年级接班的时候注重通过制度、亲身示范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且针对每一个孩子的心理成长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如小米十分内向,很少和别人交流,而小望活泼开朗,就是管不住自己,我通过一对一的谈心,鼓励他们进行自我管理,并结成对子,让他们两人优势互补,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都有了很大的转变,不仅能够在很多时候自己约束自己,而且对外在干扰的抵抗能力明显提升。

二、班主任的家长角色能让学生学会接纳别人、尊重别人,提高了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小学生的向师性非常强,而且很多时候班主任的话比家长的话管用,这给班主任赋予了和家长一样的重要角色。家庭教育的作用在于让学生通过良好的家庭关系感染形成尊重别人、理解别人最终接纳别人的良好心理状态,班主任的家长角色不仅能延伸家庭教育,而且有机的结合学校教育的特点,让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育。班主任的家长意识能够在教育过程中从保护学生脆弱的心灵出发,选择适当的教育手段和策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宽容和博大,不仅能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去尊重和理解,而且能够顺其自然的接纳别人,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同时,班主任的家长意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约束和评价,并且愿意向老师倾诉、沟通,为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切入点,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通过班主任犹如家长一样的关怀和教育,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长大,个性得到了张扬,人际关系也更加融洽,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得到提高。我班上有一个小男孩总是郁郁寡欢,我找机会和他边玩边聊天,得知他在学校里没有非常好的朋友,他的好朋友在另外一个学校,他没办法和自己的同学建立起朋友关系,这其实是交际障碍的一种隐性表现,他总是沉溺于既有的安全的人际关系之中,不愿意去尝试和别人交往。一段时间内我一直和他谈心,并且引导其他学生主动的和他一起游戏、学习,他逐渐感受到了家庭般安全的交际环境,逐步走出了内心的阴影,融入到了集体当中。

三、班主任的朋友角色能够让学生理解平等、友好相处,形成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

小学生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班主任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上占据着主导性作用。其中小学生对平等、民主、友好等的观念,很大一部分都源自于班主任的引导和教育,班主任的朋友角色既满足了小学生渴望得到老师认可的心理,也让学生在和教师推心置腹的交谈和放松自然的游戏中逐渐学会平等待人、友好相处。学生把班主任当做朋友,就能更好的诉说、当做依靠,在出现心理波动等心理问题时就能及时的说出来,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缩短时间,通过诉说也能让学生的情绪得到有效的释放和排解,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形成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在心理健康发展的道路成为主宰。我经常注意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有心事也乐于给我诉说。有次一个女孩闷闷不乐的来找我,说她的书里经常回收到小纸条,上面写着“我爱你”等,弄得她上课心神不宁,注意力不够集中,这个事情处理完之后她即便是不收到纸条,也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有所下滑。我给她说了说我自己在上课时想了哪些问题,引导她想一想上课和下课后可以想哪些事,让她说出心中的顾虑,明白不必要为了莫须有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我和她更多的是朋友之间在谈心,她慢慢的学会了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收到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正是由于班主任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巨大,就要培养班主任的角色意识,让班主任在不同的教育背景下能够承担起相应的角色,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回生,柯小青. 班主任心理素质修养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06:59-62.

[2]于亚杰. 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228.

[3]张义. 班主任如何开展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 才智,2009,13:275-276.

学心理学的好处篇7

在实际工作中,我认为当好宿管委员必须要"提高一个水平,增强两个能力,处理好三个关系,搞好四个坚持"。

一、一个提高,即提高宿管员的工作水平

要提高工作水平,就要善于学习,学习我校宿舍管理的规章制度。我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初步学习。熟悉地阅读学校所发的一些规章和制度,但这仅是初步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掌握这些内容,还有进一步学习的必要。二是深入学习。熟悉掌握政策规定是做好宿管员工作的保证。三是结合实践学习。我一踏入工作岗位,就按上级对宿管员的要求去做,注意自身形象。对工作认真负责,热心为学生服务,引导教育,又大胆管理,履行宿管员工作职责,有了较快的进步,水平也有了提高。这是我学习和实践的结果。

二、增强两个能力

宿管委员无大事,做好工作,按规定办,就能把事情办好。这里重要的是能力。一是增强工作的能力。这体现宿管委员要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我对寝室里的同学她们是既服务又管理,即引导说服又批评教育,光管理不进行思想教育行不通,光教育不管理管不好。我在工作中坚持大胆管理又耐心说服教育,把二者紧密结合。具体做到"四勤":"嘴勤、手勤、脑勤、腿勤"。"嘴勤",对学生的问题尽力帮助解决,该提醒的及时提醒。对她们提问的事,及时解释清楚;对晚归的同学提醒她们自己管理自己;对个别大声喧哗、踢球的不文明行为,发现一个批评一个,决不姑息迁就。这样批评了差的,就表扬了好的,有的同学找我反映问题,支持我做管理工作,有力地维护班上生活工作秩序。"手勤",工作计划本不漏事项,交班清楚,平时和班干部一起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现象。"脑勤",经常想一想近期的工作,加强计划性;想一想该做事,已做了什么,还需做什么,心里清楚,不忘事,不落事,使班干部交办的事和该做的事落到实处。"腿勤",把查寝(寝室)做为一种锻炼,上、下午、晚上查楼三次,有时早晨也坚持查,发现问题,及时想办法解决。防止意外事情的发生。

三、处理好三个关系

宿管委员工作是互相联系的,联系就是关系,处理好三个关系,才能把宿管委员工作做好。

(1)是处理好和其它班干部的关系。首先要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团结同志,严格要求自己,大事讲原则,小理讲风格。其次虚心向他们学习。

(2)是处理好和同学的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八中就是"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我和同学的关系就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实际工作也是这样,从开灯关灯、防盗、防火为安全、出告示到查卫生、发现故障到修复等,事无大小,都是围绕为服务学生进行的。

(3)是处理好与宿管部和各楼宿管员之间的关系。我感到与他们之间的和谐共处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我们住在的是旧楼,一些设施在也在老化,水、电、门、、锁坏的地方多,直接影响到学生生活。我和管水电通讯的同志熟悉了,报给他们的事,维修人员来的快,修的好,学生方便了,学生就满意,我们为学生服务的话才落到了实处。与各楼宿管员之间,注意团结共事,加强联系,互相敬意,积极支持对方工作。

四、做到"四个坚持"

(1)是坚持以"慎独"之心工作。宿管委员最主要的工作任务是晚就寝情况,班干部工作忙碌,不可能天天来检查你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坚持以"慎独"之心工作,即"慎始"又"慎终",认真履行职责,抽查晚就寝情况。

(2)是坚持以"忧患"之心工作。班主任把自己放到宿管委员位置,是对自己的信任。自己要不愧组织信任,要主动为班上分忧解难。要把心用在工作上,居安思危,重点抓好安全工作。经常告诉同学注意防盗,严锁门关窗,提醒大家提高警惕,防火防盗,防坏人破坏。由于注意抓苗头,就保证了防患于未然。

(3)是坚持以"仁爱"之心工作用仁爱之心为他们服务,用仁爱之心管理他们。急同学所急,帮同学所需。为同学服务这是应该做的,但他们很感激,也很关心我,支持我的工作。

(4)是坚持以"责任"之心工作。人的能力有大小,但一般来说只要有事业心责任感,就能把工作做好。做宿管委员工作也是这样。要把工作当事业干,尽到自己的责任,做到"四心"即"细心、耐心、苦心、尽心",把工作做好。细心即是细心做工作,防止粗疏的作风。有苦心就是不怕苦累,不怕流汗,多做工作,做好工作。值班时间较长,要不怕疲劳;修门锁等有时几趟上楼,要不怕辛劳;在冬季的早晨6时左右起床,要不怕寒冷。尽心,就是尽心尽力工作,耐得住寂寞,不图名利,尽职尽责。当日事当日毕,尽可能不给下班留下不该留的事。临时出现的事,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报有关班干部解决。

学心理学的好处篇8

关键词 大学生 辅导员 心理危机 危机干预 角色扮演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O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risis Type and the

Role of Counselors in Crisis Intervention

CONG Wei, HAO Xiuju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eihai, Shandong 264209)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education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from elite education, university campus due to psychological crisis triggered by events more and more, so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risis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become an important work of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as a college counselor to learn important consultant daily lif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counselor; psychological crisis; crisis intervention; role playing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日益激烈的竞争在给很多人带来机会的同时,因此而引发的社会压力也不断增加,尤其是大学生为了很好地就业,在社会竞争面前需要不断提高自我,这给他们的大学学习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严重者甚至会造成心理危机。大学生心理危机是大学生的自我心理管理能力不足以面对现状时所产生的心理上的失衡危机状态。针对高校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心理危机,如果不及时进行预防和干预,就可能引发危害自身健康与影响校园安全等事件,而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引路人和知心朋友,常年奋战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高校辅导员必须利用好自身优势,勇于发挥自身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面的作用,扮演好自身在大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各种不同的角色。

1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

心理危机,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而大学生心理危机主要是因自我心理管理能力不足以面对当前状态而产生的,它有多种表现方式,不仅对其个人产生困扰,也对建设和谐校园带来不利影响。

根据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常见来源可以将大学生心理危机划分为以下几种:

1.1 家庭触发型心理危机

家庭触发型心理危机是指由家庭状况、家人期望等家庭因素给大学生带来的压力所导致的心理危机。家庭触发型心理危机的产生因素具体有以下几种:(1)家人期望过高所带来的心理危机。从一个呱呱坠地的孩子经过十多年的奋斗成为一名大学生,这过程可想而知包含了一个家庭多少的心血和期望,所以这无形中给学生带来了大学生活的巨大压力,而一旦这种压力不能变成动力,就会让学生产生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如果得不到解决就会愈加严重,最终触发心理危机。尤其是在当前巨大就业压力下,大学生普遍为前程感到担忧,担心找不到好的工作,辜负父母的期望。(2)大学期间的教育费用太高,家庭难以负担学生消费。尤其是对于一些收入较低的家庭,虽然学校会有贫困补助,但是日益提高的消费水平,仍然带给他们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当代大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责任感,很多学生会处于学习与做兼职的矛盾当中,虽然大学生时间相对自由,但是大学期间课程的难度往往成为他们做兼职补贴家用的障碍。(3)家庭中的突发事件带来的心理危机。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背井离乡,独自到外面求学,而家庭的突发事件有时又是不可避免的,例如父母婚姻破裂、家人突发疾病、家庭经济破产或其他偶然事件,这些打击对大学生来讲是最沉重的,很多学生在这些事件面前往往难以平复,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心理危机。

1.2 学校触发型心理危机

学校触发型心理危机主要是指由于学校课程安排、对学生的指标要求等方面带给学生学业上的心理危机。学校触发型心理危机的产生因素具体有以下几种:(1)大学的学习内容信息量大,教学方法区别于中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因此部分学生难以把握大学的学习方法,从而影响大学的学业成绩,甚至出现不及格现象。(2)大学在课程安排方面普遍比较紧张,有些学校对计算机、英语等级等方面都有明确要求,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3)大学期间对学生的评奖评优方面比较重视,而评优条件几乎都与学业表现挂钩,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更加强烈,从而给部分同学造成学业上的巨大压力。(4)大学相对来说,注重学生的科技创新、自己动手的能力,所以相应地会有一些课程设计、科技竞赛等项目,而这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严格,很多学生由于应付不了而产生心理压力,让大学生长期处于身心疲劳状态,易引发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1.3 社会触发型心理危机

社会触发型心理危机主要是指由于社会就业、社会竞争、社会动乱等因素带给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社会触发型心理危机的产生因素具体有以下几种:(1)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巨大的就业压力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使得大学生不再是“稀有资源”,他们几乎从一上大学起就开始为就业做准备。这种就业压力一直充斥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已经成为大学生面临的最大的心理危机源头,是大学生陷入心理危机的最主要的外界来源。(2)社会竞争增大所带来的心理危机,主要是由于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超乎自己预料,产生不能正确对待的态度所引起的。社会在不断发展,企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各项指标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在这个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这不仅表现在对地域的选择上,还表现在各种福利待遇上,所以,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就不断增加,而且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3)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社会的复杂度也越来越高,社会上的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频繁发生,往往会对大学生心理产生严重的影响,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心理危机,从而形成严重影响。

1.4 他人触发型心理危机

他人触发型心理危机主要是指由与他人的交往或者是学习竞争中带给学生的心理危机。他人触发型心理危机的产生因素具体有以下几种:(1)个人交往能力差,不能与同学正确交往。大学又是一个相对开放活泼的环境,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人际交往方面,每个人都需要大胆主动地去与他人交流,主动走进集体,而很多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一时间不能适应大学的交往环境,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缺乏与他人、集体交往的技巧,这容易给他们带来心理困扰,从而产生抑郁情绪,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2)个人适应性差,不能适应集体生活。很多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没有参与过集体生活,初次进入寝室,不懂得如何与室友很好地相处,大学寝室同学间的关系紧张是大学生心理危机爆发的重大隐患。(3)大学是一个恋爱自由的环境,进入大学,大学生恋爱几乎不再受父母、老师等的约束,所以,大学生恋爱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如果感情和学业的关系处理得当,恋爱会对双方起到促进作用,而有的同学不能正确对待恋爱关系,感情交流经验欠缺,很容易陷入情感困扰,一旦遇到感情困难,就容易陷入恋爱情感引发的心理危机。(4)所有学生都是经过高考才来到同一所大学读书,所以,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都相当,学习竞赛等方面的竞争就会更加强烈,一旦心理素质较差,就会在竞争中表现出极端心理,处理不当就会触发心理危机。

1.5 个人自发型心理危机

个人自发型心理危机主要是指由于个人习惯、个人信仰、个人喜好等个人因素所导致的心理危机。个人自发型心理危机的产生因素具体有以下几种:(1)自我要求太高,目标定位过高,由此带来的失利会导致挫败感,严重的会造成心理危机。大学对大学生的自学、创新、竞赛等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就会对自己进行大学规划,制订了一系列目标。而大学期间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学生学习能力要求较高,更多同学对自身期望值过高,一旦遇到问题,再经过几天努力还是没有进展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厌烦心理、自我怀疑心理,尤其是科研类的专业,这种问题更加常见。由于自身目标定位不准确,导致自身遇到一时不能解决的困难,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2)很多同学有自己的独特喜好,在大学这个活动丰富的环境中,一旦热衷于某个社团或活动,就会处理不好活动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成绩不理想,这时候可能会对自己的爱好产生怀疑。(3)很多同学有不同的,一旦把握不好就会对某些事情过于执着,与大学期间倡导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矛盾,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

2 大学生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角色扮演

高校辅导员的重要职能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帮困工作、心理辅导、就业辅导、生涯规划、人际关系等各方各面,所以他们是与学生交流接触最多的教师群体,是学生生活工作的重要管理与指导者,辅导员的工作特点为其较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了可能。当学生出现心理上的问题时,辅导员能够及时地获得学生心理现状,及时有效地开展心理预防与干预工作。因此,高校辅导员要正确认识自己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应该担任的角色,担当起“危机预防者”、“危机发现者”、“危机事件处理参与者”、“危机事件总结者”等角色。

2.1 危机预防者

高校辅导员在学校中所担任的特殊教育角色使其能够从心灵深处更加贴近同学,他们的工作涉及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他们与每个同学都有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能够很好地掌握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动态,也很清楚学生在不同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所以,高校辅导员要做好“危机预防者”,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在每个班级设置心理委员,协助自己做好每个学生的心理档案,较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必要时可以多与家长沟通交流,更加清楚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防患于未然。(2)针对大学生在不同时期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做好总结,及时开展相应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3)积极响应国家对辅导员职能的要求,把心理辅导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积极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活动,加强大学生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帮助学生提前解决疑惑,从而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

2.2 危机发现者

高校辅导员主要管理学生工作,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情绪和反常行为,从而清楚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具备心理上“察言观色”的能力。为此,在理论学习上,辅导员要在业务上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和实务知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多了解心理教育成功的案例,对大学生易出现的心理危机状态有清楚的了解,以便正确处理;在技能掌握上,辅导员要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心理辅导技巧,遇到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措施,做好学生的心理危机预防和发现工作。如果辅导员自己不能解决,要及时和专业心理医生联系,让学生得到最及时的治疗。

2.3 危机事件处理参与者

当学生出现身体上或是心理上的突发状况时,高校辅导员往往能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他们也可能是危机处理过程中与当事人进行沟通的合适人选,所以,辅导员要因时发挥自己的作用,在不同阶段做好自己的工作,切实当好危机事件处理的参与者。(1)初期阶段,要学会运用自身所学的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和干预预案,将可能发生危机的影响程度在自身干预能力范围内降到最低,为专业心理危机干预人员的进一步工作做好铺垫,防止耽误最佳干预时间。(2)中期处理阶段,辅导员是危机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助手,他们具备一定的心理危机知识与经验,也是学生最熟悉信任的老师,所以,辅导员要发挥自身的桥梁纽带作用,帮助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掌握心理危机发生者的情况,同时还要做好相关同学和家长的抚慰工作,为心理危机发生者提供最有效的心理帮助与治疗,这要求辅导员必须加强自身工作上的综合能力,“临危不乱”,协助做好心理危机处理工作。(3)后期阶段,后期主要是“预防隔离”工作,心理危机事件是一种“慢性”事件,心理危机的消除往往需要很长时间,而且还可能具有“回弹往复”的特点,这样往往会给身边的同学带来一定的心理阴影,所以,高校辅导员必须正确认识这个阶段,做好心理危机发生者的后期干预工作的同时,做好其他同学的思想工作,为当事人创造良好的心理治愈环境。

2.4 危机事件总结者

危机事件过后,往往会引起各方面的讨论与躁动,所以高校辅导员要及时做好危机事件的总结工作,这不是简单的个人总结,还要针对易感人群做出相应的预防总结及处理此类危机事件的经验教训,为类似事件的解决提供实践经验。尤其是针对易感人群,高校辅导员要及时疏导与当事人关系密切的学生,防止心理危机事件对这些学生产生的潜在影响,帮助他们正确看待心理危机事件,避免心理危机事件对其他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影响,维护校园环境的和谐。

总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对于学校的和谐稳定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在依托专业心理工作者的专业手段之外,还必须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工作中的预防、发现、处理、总结中的积极作用,做好各种类型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参考文献

[1] 姜玲玲.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2):309-311.

[2] 姜土生,邓卓明.大学生心理危机类型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3(2):98-103.

[3] 蒋小忠,乔真真.谈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角色定位[J].法制与社会,2009(4):285-286.

[4] 魏宝科.对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3(8):111-112.

上一篇:夏令营安全预案范文 下一篇:城市设计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