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心理学的正规途径范文

时间:2023-12-04 17:07:17

学心理学的正规途径

学心理学的正规途径篇1

【关键词】判例法;法律规范;法律解释;正当裁判

一、判例法体系对成文法律规范的低估

法院的裁判依据在哪里,可否突破成文法律在而通过其他途径找寻正当裁判,即如何寻找正当的个案裁判的依据的问题,是法学方法论研究者无不关心的问题。卡尔・拉伦茨在著作《法学方法论》中详述了两位深入研究英美法思考方法的学者约瑟夫・埃瑟尔和沃尔夫冈・菲肯切尔的学说,并对之进行了简要的评价。笔者读后有许多想法,不过鉴于对上述提及的两位学者的观点没有进一步的了解,更没有读过他们的原著,不知道这些观点在他们的著作中是如何进行原始论述的,所以仅以拉伦茨在书中通过几页纸的介绍为依据,材料来源已为他人转述的二手资料,所以笔者的理解难免有不全面之处。

法官进行裁判活动的依据,在英美法(判例法)国家,是非常不局限于成文法律的,这是埃塞尔和菲肯切尔研究的前提;而二者研究的重点在于,法律涵摄所致的法律拘束与法律一般思想及法律原则(埃塞尔所主张)或者依据法律目的的界限而得出的类推适用(菲肯切尔所主张)之间的功能分配,以及如何找寻这种法律之外的正义之途径。在英美法国家,法官要受到成文法和先例制度的双重约束,所以就范围而言,成文法规范与在个案裁判中进行适用的法律规范(即埃塞尔所言的“现行法”和菲肯切尔所言的“个案规范”),是不对等的,成文法仅为法官裁判案件依据的一部分。无论是在英美法系还是在大陆法系,必须承认的是实证法律规范确实不能为所有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所有案件提供判决依据,或者基于法律语义的模糊性,或者基于法律漏洞,法律的涵摄总是不那么完全。但是不能忽略的是,法律规范在部分(在大陆法系是绝大部分)的案件审理过程中,都会成为“个案规范”或者“技术意义上的法条”从而成为案件裁判依据,但是埃塞尔却在论述中,正如拉伦茨所言,确实过分的低估了法律规范的作用。

其一,他关于法律适用的论述时指出,每一次的法律“适用”就已经是一种解释,一种法规范的发现,而不是单纯的涵摄。一项法律规范的规定,必定是在严密的逻辑推理之下,依据判例经验而形成,其中所涵摄的构成要件虽然不能映射所有之后发生的情况,但是可以被直接用来处置很多案件。如果说埃塞尔连这点都否认,无异于他否认成文法规范任何的向前约束的效力;而成文法的向前约束的效力,在许多国家已经得到实践中的验证。

其二,依埃塞尔所言,司法裁判逾越法律文本之界限而寻求“一般法律思想”或者“原则”的帮助时,立法者很有可能已经或者将要把这些纳入在法律的界限之内,因为法律时一个开放型结构,当然埃塞尔也承认个案裁判是新的法律思想进入现行法的步骤之一,但是笔者所说的是,法律规范本身是有弹性空间的,这种包含性使得法律在针对新情况时,并非束手无策,而是通过解释自身,以为新情况提供判决。这并非是法律借助“一般法律思想”或者“原则”,这是法律规范自身的功用之一,仍在法律规范的涵摄之内;而非埃塞尔所言“都是一种法规范的发现”。法律规范的弹性和法律规范的发现必须予以区分,尽管其界限不是那么明显,但是这种区别那么的重要,这在下文将进一步论述。

其三,在埃塞尔论述裁判发现的过程时,法律规范并未成为寻找结果的出发点,而仅为正当化通过其他途径发现的结果的手段,笔者认为这种逻辑存在问题,将在下文再进行分析。此处的问题在于,通过其他途径进行结果的找寻,是指哪些途径;他个人的回应是依据为实证的法律原则或者法律外的评价标准。拉伦茨认为,他并未给出一种足以审查裁判正当化的途径,从而最终也全部落入法官的个人价值评价之中。而且,既然我们已经耗费精力制造了逻辑上严密的用来在个案中适用的法律规范作为寻找正当裁判的依据,有什么足够正当的理由让法官在所有的案件中都起先“有意”绕过法律规范而偏偏寻找之外的其他途径(这些其他途径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呢?法律规范本应作为个案裁判的“解答者”却意外的成为了“验算者”,其在司法中的地位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而菲肯切尔相对于埃塞尔而言,是相对支持法律涵摄模式的,他认为将案件事实归属到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之下,才能实现平等的正义。他指出,若要实现事理性正义,要把法律规范变成“技术意义上”的法条,法律在部分情况下是可以直接成为个案规范的,但是范围及其狭窄;另外,在一些情况下,法律规范可以成为法律解释的依据(字义上的界限的解释的时候)。这说明,菲肯切尔已经在其构建的法律适用体系中赋予了法律规范比较重要的地位。但是同时,菲肯切尔也对法律规范的作用表现了低估的态度,“法律及习惯法并非是’现行法’”,而仅仅是创造客观法规范的发源。总之,在埃塞尔和菲肯切尔的关于个案裁判依据的相关论述中,法律规范的作用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二、寻找公正裁判方法的评析

关于寻找个案公正裁判的方法,两位学者贡献了不同的路径。埃塞尔坚持认为,发现个案公正裁判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法官利用其他方式获得解答和在法律中寻找正当化依据。他认为不存在法律解释和法律适用,前者被视为是法律的续造,后者被认为是法律规范的发现,无论如何,笔者认为他对于法律解释和法律适用的论述有点文字游戏的色彩,事实也是如此,不能简单的因为法律规范在适用过程中发生了解释,并且与个案结合,就认为法律规范没有在裁判中发挥作用,更不能说这是法律规范的创造;笔者觉得,只要是在原有法律规范的可能的界限内,这就最多算是一种不影响法律规范的基本结构的重构。任何的语言都存在多义性和包容性,适用必然与具体案情相结合,这也是法律规范的解释和适用的前提,如果按照埃塞尔的理论,也许语言的确定性和辐射范围的可确定性都不复存在,而语言也不再具有描述性。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埃塞尔的方法还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法官在发现正当的裁判的第一阶段,究竟借何种途径发现他所认为是正当的裁判。埃塞尔认为是“先于体系的评价”、“处于法律的期待和确信立场等”。这些标准在参与价值判断必须面对各方面的考验。这与“类观点说”有一些相似,法官在面对案件时,心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当然不能罗列尽)关于案件审判的想法,不同的是,他不是通过讨论也不是经过实证,而仅仅通过上述所说的“前实证的价值判断”先做出了选择(而笔者认为这种选择本应由法律做出),之后再把这个选择的结果交给法律,在法律中寻找正当化依据。这是一种颠倒的思维方式,法律规范已经预设了构成要件,并知道在何时做出何种选择,不需要其他途径代替它选择。

第二、假使第二个阶段,法官已经通过其他途径选择了正当的裁判,在法律上寻找合法依据时宣告失败(拉伦茨在书中提到这中机会很小,因为法官拥有各种法律解释及法律漏洞补充的可能性),法官就应该放弃那种之前认为是正当化的裁判;但是问题在于(一)法官必须做出裁判。他认为之前的裁判是正当的,却没有得到法律支持,而且是在他尽其所能的解释法律之后仍然不能,那么他通过其他途径的选择被法律认为是不正当的,但是那种选择却是他的心中通过各种价值判断(唯独缺少法律)后认定是正当的,起码比被他之前放弃的选择正当,那么他便没有权利再次做出“正当的裁判了”。退一步讲,即使他再次做出了“正当的裁判”,他不仅是否定了自己之前的内心坚持(可见即使是法官,其主观所凭借的价值判断也是非常易变的),而且还要再次面临被法律“非法化”的风险。由此不得不发出疑问,既然法官通过其他途径所做出的正当裁判,都必须符合法律中的某个解释(尽管这个解释可能是法官自己做出),那么为何法官不直接解释法律以做出正当而又合法的裁判呢,绝对不能说法律除了赋予合法性的“重任”外,不具有任何其他价值判断的功用或者说法律途径比其他的途径要差。(二)所谓的其他途径可能已经代替了法律规范。拉伦茨在书中指出,法官经过其他途径找寻的裁判,没有法律依据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法官掌握着解释法律和弥补法律漏洞的大权,那么,寻找正当裁判过程中价值判断取决于法官的主观发挥,寻找法律正当性的过程中法官又可以几乎随心所欲的解释法律或者弥补法律漏洞以合法化其裁判;甚至可以说,通过其他途径找寻的裁判结果,往往就是法律的判决结果,因为无论如何,法官会努力的在法律中找到正当化依据的(如果找不到,法官也会悄悄的更换其意见直到有了法律依据为止),那么这种情况的分析下,法律已经成为一道虚设的门,其功用和地位已经被不知道为何物的其他的途径所取代了。

关于菲肯切尔的方法,他比较强调法律的涵摄模式,并用“诠释的程序”将法律规范变成“技术意义上”的法条。但是笔者认为问题在于,这个“诠释的程序”的中止方面,他认为“以事理及平等的正义为标准,即使进一步的凝聚不能再使规范更特殊化,表达案件事实的概念也不能再细分,我们就达到了前述的转折点了”。此处的标准是事理性的正义和平等的正义,但是这两种正义本身是不相关的,能否同时达到两个正义的要求尚未可知(只能承认在一个已决案件中可以得知,但是在一个未决案件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同时达到这两个正义的标准);事理的正义要求适用规范正当化,平等的正义要求能够相提并论的案件相同衡量,二者如果出现矛盾,应以何者优先呢?或者是基于先例评价制度而解释或者法律规范,或者是通过新的法律规范而先例以形成新的先例,这两种情况在判例法系都大量存在着,但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法官何时采取前者何时采取后者,菲肯切尔并没有正面回应这个问题。他仅仅指出法官应该受到双重的拘束:于形成个案规范方面受法律的拘束,于个别案件的裁判方面则受之前形成的个案规范之拘束。同时,这两种正义却都存在缺陷,正如他自己所言,“几乎每个个案都异于其他”,所以大概不会再有其他正好可以涵盖到这个个案规范之下的案件事实存在。

三、寻求正当裁判之构造

要分析法官寻求正当的个案裁判的应然思路,必须找清法官在案件判决中所依作出判决的所有依据。根据拉伦茨对埃塞尔和菲肯切尔的分析以及相关学说,笔者认为法官作出判决所能依据用来寻求解答的根据共有以下几种,即:法律规范,先例判决,(依据法律规范或者个案)创制规则。我们需要探讨的是,法官在作出个案判决的时候,所采取的依据可否有效力优先的问题。

学心理学的正规途径篇2

论文摘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进以德为先,在理论界已达成共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相当的差距。要真正使其落到实处,就必须整体构建德育管理体系,使之管理规范,取得实效。

一、问题的提出

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从教育对象的特点来说,高职大学生仍处在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是进行德育的好时机。高职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民族的希望。高校有责任、有义务将新一代的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一代新人。从高职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看,他们处于一个矛盾的甚至无所适从的心理状态中。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突破23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这既是机遇难得的“黄金发展期”,又是充满风险的“矛盾凸现期”,很多国家由此进人了更穷或更富的分轨。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再者,学校德育工作还没有像智育那样形成一套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和相对稳定的体系,因而成为“软任务”。

二、高职德育管理体系概述

德育管理是依据党和国家有关要求,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组织、协调德育的组织与组织、组织与德育工作者、德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德育组织保持良好的机能状态,使德育工作者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合理组织各种力量,提高德育实效,完成德育目标和任务的有效手段。

德育管理体系是指将德育管理诸要素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构建高职院德育管理体系必须要有整体观念,将其视为一个系统,着眼于全局。(1)学院德育管理工作必须有整体的规划和计划,统一的奋斗目标,用于统一和协调德育管理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2)从德育整体目标出发,合理设置学院德育职能机构,做到统一指挥,明确分工、协调运转。(3)全体教职员工实施德育工作岗位责任制,将德育目标、内容落实到教育工作各个环节之中。(4)正确处理“以教学为中心”和“把德育放在首位”的关系。

三、整体构建高职德育管理体系

1.德育体制管理。在高职院,党委是学院德育工作的领导核心,应研究德育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任务和主要问题,主持制定德育的总体规划与实施计划,定期分析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在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建立和完善院长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院长对学生德智体全面负责。应明确一名副书记(或副院长)具体负责德育工作。应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或院长,或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副院长)任组长。系(部)也应建立相应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两课”的教学部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是组织德育实施的主要德育部门;党委组织部、学生工作部和人事处是德育队伍的管理部门。学院的其他相关部门都要主动参与、密切配合,真正做到齐抓共管。

2.德育目标管理。德育目标在整体构建高职院德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在整体构建过程中确定方向、统一认识、规划内容、选择方法、建设队伍、有效管理与科学评价等一系列问题。它既是德育的出发点,又是德育的归宿点,是德育的首要问题。高职院德育目标体系是在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德育论和系统论指导下,将德育总日标分解为横向贯通渗透、纵向分层递进的德育目标群。德育目标群排列有序,构成了一个自成系统的目标网络。

高职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使高职大学生在政治、思想、品德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规格。高职院德育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政治参与能力。

高职德育总体目标是: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观;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使之成为具有高尚人格、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

3德育队伍管理。德育队伍是实施德育的主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组织保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思想性和业务性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骨干队伍与基础队伍相结合的功能互补、示范性较强的德育队伍,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完成教育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高职院德育队伍包括学生专职政工人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做德育工作的业务课教师和党政干部。要优化队伍结构,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德育队伍,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教育专家和教授。

学生专职政工人员是指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包括学院分管德育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学生工作部(处)、团委中从事学生思想教育的人员、系党总支副书记、团总支书记、辅导员以及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人员等。与学生人数的比例约为1: 120一1: 150。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应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的比例配齐编制,优化结构。高职院应依据有关规定,采取切实措施,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德育专职人员的学习培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待遇等问题,改善其工作、生活条件。

4.德育制度管理。一方面,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规章制度,如《高等学校德育大纲》、《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另一方面,结合高职院的实际,健全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有关学生工作管理的制度、有关学习管理的制度、有关生活管理的制度、有关奖励与处罚的制度。如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德育职责范围和工作制度;德育岗位责任制;各类德育会议制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思想品德评定、评估方案;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奖惩制度和条例;其他等。并将规章制度印成《手册》,全校师生人手一册。并坚持对德育规章制度执行好的集体、个人进行奖励和惩罚。(1)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18世纪末,英国人来到澳洲,随即宣布澳洲为英国的领地。这样辽阔的大陆,怎样开发呢?英国政府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把罪犯统统发配到澳洲去。一些船主承揽了此项生意。起初,政府按上船的人数支付船主费用,3年间从英国运往澳洲的犯人在船上的死亡率达12%,有的高达37%。一位英国议员想到了制度:假如倒过来,政府以到澳洲上岸的人数为准计算报酬呢?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问题迎刃而解。一段时间后,发现船上的死亡率降到了1%以下,这就是制度的力量。(2)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天条”即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一旦制定并运行,单位中的任何人触犯了它都要受到惩罚。这就是著名的“热炉”法则。“热炉”法则明确告知人们不应该怎么样,它形象地阐明了惩处原则:一是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即警告性原则。管理者应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以警告或劝戒其不要违反规章制度,否则会受到惩罚。二是不管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即公平性原则。也就是说,只要违反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罚。不管是什么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三是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即时性原则。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决不能拖泥带水,决不能有时间差,这样才能达到即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记住: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更糟糕。

5.德育途径管理。学院德育途径。学院德育途径是高职院为了实现德育目标,依据一定的德育原则,运用一定的德育方法,对学生进行一定内容的德育所必经的通道。其特点一是多样性:由于高职院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多种教育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不同的教育因素有不同的承载体,因此,高职院实施德育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二是相对稳定性:因为学院是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场所,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阵地,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和教材,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多种相对稳定的德育途径。相对于家庭和社会,无论是在有计划的使用上,还是在使用的频率上,都是比较稳定的,比较规范的。三是主导性:学院德育途径的主导性,是由学院德育的主导地位决定的。学院德育途径,在与社会、家庭德育途径互相配合中,起着主导作用。(2)家庭德育途径。家庭德育途径是家庭对孩子实施德育的通道。其特点,一是生活化:家庭德育途径不像学院德育途径相对稳定,而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或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家庭利用有利机会,对孩子施加道德影响,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训练孩子的道德行为。二是渗透性:家庭德育途径不像学院德育途径那样具体、明确,有组织、有计划地使用,而是渗透在家庭的言论、行动和环境之中的。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的文化氛围、生活习俗、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会渗透着道德的影响,而且其影响是长期的深刻的。(3)社会德育途径。社会德育途径是社会(特别是社区)对高职大学生实施德育的通道。包括社会(社区)教育机构、大众传媒、社会交往活动、社会风气、社会舆论、社会榜样等。

学心理学的正规途径篇3

 

开展心理学意义上的幸福教育,是避免幸福教育滑入抽象教育窠臼的重要途径。目前在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能够承担起大学生幸福教育任务且具有心理学背景的教育途径,毫无疑问的是心理健康教育。

 

然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是无法全面胜任幸福教育的。因为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为主,以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修复为着眼点的教育。尽管它在帮助学生解决人生和心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消除心理困扰和痛苦,提高心理疾病患者的幸福感和适应能力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但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毕竟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教育,如果从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高度、从幸福教育视角去审视,其不足与局限是显见的。这种以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为主的教育无法满足广大正常学生求发展、求幸福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要真正成为幸福教育的重要渠道,就必须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按照幸福教育的指向建成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修正、补充和发展。所谓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挖掘、培养个体积极心理品质,促进个体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吸收了积极心理学的成果,它是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统领的。[1]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主要着眼于建立积极情绪、积极个人优势、积极组织,它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关注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同时也是一门重视人类幸福、快乐、满意和发展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优势与幸福的心理学科,可以说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幸福教育理论,以其理论为统领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重构,可以建成以幸福教育为基本指向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所谓“以幸福教育为基本指向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简言之,就是以幸福教育为基本服务方向、以积极心理学为统领、以培养幸福品质和心理健康素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以幸福教育为基本指向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简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既突出了幸福教育的主题,又确保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进行。首先,积极心理学关注和发展人的积极品质,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是用积极的思维和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

 

其次,提高幸福感就是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因为幸福感是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正面的、核心的、重要的指标,[2]幸福感水平高,心理健康水平也越高。最后,积极心理学虽然强调研究人的优点与幸福,但也研究和治疗人的心理问题与疾病,并将其作为提高积极品质和幸福感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它通过发展解决问题,通过快乐化解烦恼,通过进取防治退步,通过成功防治失败。

 

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主要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等。建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不仅要拓展课程、咨询途径的教育内涵与功能,而且还应构建社会实践途径。

 

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途径建设

 

(一)课程教学目标建设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建设,应围绕“培养幸福品质和塑造健康人格”展开。幸福品质是人们感受幸福的一种素质基础,[3]它包含了幸福观、乐观精神、面对困难的良好心态、对他人的尊重与关怀等极其丰富的内容,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而健康人格则既内含了幸福教育的高层次目标,又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健康人格不仅是获得幸福的人格素质,也是人的心理健康、人格各要素和谐发展以及创造个性形成的体现。就幸福品质与健康人格的关系而言,健康人格是内涵更为丰富的系统,健康人格包含了幸福品质,幸福品质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幸福品质与健康人格又有区别:幸福品质是指人们获得幸福的必备品质,着眼于幸福基本素质,属于一般幸福品质,它虽然从内容看属于健康人格系统,但由于其研究角度不同,幸福品质的概念系统与健康人格是不同的;而健康人格是从人格角度提出的概念,着眼于人的整体健康素质,内容上健康人格既包含了一般幸福品质,又包含了高层次幸福品质(如创造性品质等),还包含幸福品质未包括的心理健康素质等。正是由于两者的区别,同时为了突出幸福教育指向,我们把幸福品质作为独立的要素与健康人格并列于教育目标中。

 

依据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其课程的教学目标从低到高可分为三个层次:初级目标,消除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消除获得幸福生活的心理障碍。中级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健全心理机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幸福观,增强幸福的敏感性和信念,培育幸福品质。高级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重点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创造个性。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以发展性中级目标和高级目标为主,兼顾初级目标,实现三级目标之间的有机统一。

 

(二)课程教学内容建设

 

依据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可围绕五大主题展开,即积极优势、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应对、积极成长。其中,积极优势、积极情绪、积极关系是人们用于自身发展的心理发展资产,而“积极优势”代表个体的智能资产,“积极情绪”代表个人的情绪资产,“积极关系”代表人们的社会资产。当人们运用这些资产去应对发展挑战时,除获得成功外,还会遭遇挫折。这需要“积极应对”的韧性,“积极成长”的自我效能、行动能力与自决能力。

 

其中,“积极应对”是以诊断治疗心理问题的传统心理学的衔接处;“积极成长”是体现帮助人们追求幸福、开发潜能的积极心理学的汇集口。把五个主题展开,就可以形成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发挥智能优势、改善学习力、树立积极幸福观、增加幸福沉浸体验、优化生命情感、树立自尊自信、充满乐观希望与幸福信念、健全和谐关系、学会积极应对、提升自我效能感、增进心理健康与培育幸福品质、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创新品质、塑造健康人格。其中学会积极应对可包括心理问题的消解、心理障碍的减少以及提高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等。这就使得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现了以幸福教育为基本指向,以发展性为主导,以积极心理学为统领,同时又包含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

 

(三)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与建设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体验课程,应实现课堂教学方式从传统的单向知识灌输向积极教学方式转变,用积极的教育理念统领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建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积极的学生观,用积极的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建立积极的课堂互动关系,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形成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建设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课堂教学结构。

 

建立情感体验式的课堂教学方法。积极情感体验是幸福品质与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应是积极情感的体验过程。教师要以尊重、关怀、真诚、亲切、积极关注的态度,营造信任、积极、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积极情感体验中。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情境描述、图片展示、视频动态呈现和表演等方式创造情境,包括创造教学的认知情境、活动情境和对话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实际情景、模拟情景或想象情景中去体验、思考和分析,进而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积极心理反应,获得积极情感体验,在体验中提高认识、提升感受能力,积淀积极情感、优化情感素质。

 

重视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组织与建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课堂活动是其重要教学方法。教师必须通过课堂活动引导带动学生的心理活动。一方面,教师可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活动带动学生的积极心理活动;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心理活动,在心理活动中生成知识、能力、情感,产生感悟。课堂教学活动,应根据教学内容设定目标和内容,活动内容要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活动形式既要有利于活动目标和内容的实现,又要合符学生活动的形式需求,通过组织角色扮演、演讲、辩论、讨论、心理剧、游戏和实践操作等活动形式,使学生产生深刻体验,在体验中获得领悟。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组织与建设,使课堂活动成为学生的幸福体验和心理成长活动。

 

二、积极心理咨询途径建设

 

(一)积极心理咨询范围和功能的拓展建设

 

传统心理咨询主要为障碍咨询,具有诊断性和补救性功能。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巨大潜能,都重视自我发展。以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人性观指导心理咨询途径建设,必然要拓展心理咨询的范围和功能,从带有治疗的服务功能向提供心理成长咨询的服务功能拓展,从服务学生心理健康的修复向服务学生学习成才与幸福生活范围拓展。具体而言有两大方面建设:一是发展性心理咨询服务功能与范围的建设,将工作重点转入人生幸福和心理发展咨询,转向学生心理潜能开发;工作范围拓展到需要咨询、成长咨询、成功咨询、创新咨询;工作内容扩展到学习咨询、人际交往咨询、婚姻恋爱咨询、职业生涯咨询、心理建设咨询、幸福生活咨询等。二是支持性服务功能的建设,要求心理咨询有积极的整体教育观,充分利用掌握的资源和技术,开展与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合作,为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从宏观上、整体上为幸福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拓展性、系统性的支持。

 

(二)积极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建设

 

传统心理咨询是心理问题的消除与心理损伤的修补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境地。积极心理学观强调,心理辅导要利用人身上固有的积极品质,降低和消除消极品质和被损伤的心理带来的消极影响,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潜力,获得幸福生活。积极心理学观,要求改变传统的心理辅导方法,建立积极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首先应加强教师的积极人性观和价值观建设。积极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是由教师把握操作的,只有教师树立了积极人性观和价值观,坚信人性的积极面能抵御和降低人性中负面因素的困扰,才能实现咨询观念的转变,才能学习并把握积极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

 

其次,建立积极的思维和心理辅导方法,用积极的心态对学生心理或行为问题作出积极解读,把注意力放在挖掘和发展来访学生的各种能力上,将视点集中在增进和发展学生自身的各种积极力量上;学会用积极心理辅导方法,指导学生体验和增强愉快的积极情感。积极情感具有扩展性,可以引发其它积极品质,最终达到精神状态改观。最后,引导学生掌握战胜消极心理因素的方法,善于用发展性、建设性和动态认知元素取代静止、消极的认知元素,从而达到改变认知结果,消除认知矛盾冲突,实现对不合理思想行为的有效控制;帮助学生掌握积极特性的归因方法,使学生学会积极归因,从而对自我能力产生信任感,并以积极态度迎接现实挑战。

 

(三)积极心理咨询途径的拓展建设

 

积极心理咨询服务范围和功能的拓展,必然带来咨询对象增多、咨询教师不足等问题。传统“面对面”心理咨询已无法适应新任务,必须拓展高效、开放、便捷的心理咨询途径。

 

1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建设。团体心理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互动式心理咨询形式,是团体成员的一种集体咨询,具有咨询效率高、互动性强、适用面广等特点。而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发展的新趋向,体现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途径建设应抓住二个关键环节:①教师的发展性团体咨询素质建设。使教师通过学习积极咨询和团体咨询理论,掌握发展性团体咨询方法与技术,培养团体心理咨询组织领导能力,培育发展性团体咨询价值观与职业道德等,提高发展性团体咨询素质。②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步骤的科学规范建设。科学规范的步骤是团体心理咨询高效、有序、有效进行的保障。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的步骤按照设定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目标、设计团体活动计划,建立团体成员信任、加深团体成员之间的认识,宣泄负面情绪、学习相关理论、认识普遍性,获取新信息、模仿新行为,重塑希望、找回自我,憧憬新目标,获得幸福新品质或心理成长有序展开。在开展团体心理咨询中鼓励团体成员的互动互助、回馈分享,增强感染力和有效性。

 

2多元交互式咨询网站建设。网络心理咨询是以高新技术为手段的咨询新形式,具有开放、便捷、高效的特点。为提高咨询的实效性,心理咨询网站应重视三方面功能建设。①多元交互性功能建设。在交互对象层面上,建设具有自主交互(来访者与计算机交互)、咨访交互(教师与来访者交互) 、访访交互(来访者之间交互)功能的网站;在交互媒介层面上,建设具有文本交互、语音交互、视频交互等功能的网站。通过多元交互性功能建设,提供多元互动交流咨询,提高咨询效率和效果。

 

②YY团队语音管理功能建设。开发网站YY语音管理功能,使咨询教师能有效控制麦克风,通过主席式(仅教师发言)、自由式(所有学生自由发言)、麦序式(指定学生和教师发言)三种功能模式,进行语音的一对多或多对一群体咨询,提高咨询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③多元文本心理咨询功能建设。建设形式多样的咨询栏目,包括建立心理知识、心理测试、幸福感检测、心情故事、心灵驿站、幸福的学问、幸福资源共享等栏目,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学生可从自身实际出发选取咨询栏目,通过与文本资源的互动,解决问题、获得启迪,提高心理调适和幸福能力。多元文本咨询功能的建设,能够提高网站吸引力,增强咨询针对性。

 

3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朋辈咨询辅导建设。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朋辈咨询辅导,是指学生朋辈辅导员促进同辈学生积极改变和幸福成长的心理辅导活动,具有影响范围广、发现问题快、易产生共鸣的优点。加强朋辈咨询辅导建设,应重点建设组织体系,构建“学校—学院—班级”三级朋辈咨询互助组织体系;建立健全朋辈咨询员工作制度,包括朋辈咨询员的选拔、培训、督导和评估制度的建设,通过制度和组织体系确保其发挥应有作用。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实践途径建设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幸福教育,同时担负着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目标是培育幸福品质与健康人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实践,毫无疑义地应围绕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进行实践活动。而社会实践有许多具体途径,它们有共同功能,又有各自特点,只有把握社会实践共同规律,掌握社会实践具体途径特点,并根据教育目标和内容选择相应的途径,才能实现社会实践的最佳效果。概括地说,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社会实践途径建设,就是建设适合于幸福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实践具体途径,为此,应进行以下方面建设。

 

(一)树立积极社会实践观

 

积极的社会实践,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态度,走进积极的现实情境,采取积极的实践行为,获得积极的认识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培养积极的品质。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的积极态度和行为对幸福教育的重要价值。为此,应建立有利于促进师生积极态度和行为的社会实践管理系统和激励系统,采取积极的社会实践组织行为,使教师成为社会实践的积极主导,使学生成为社会实践的积极主体。

 

(二)强化社会实践的积极行为活动

 

尽管社会实践的具体途径有各自特点,但无论如何它们都属于社会实践,都是教育的实践环节,都有外部活动,都会表现为“行”的特征。虽然社会实践的“行”是在“知”的指导下进行的,然而社会实践的实践性决定了它归根到底是立足于“行”,以“行”丰富和巩固“知”,以“行”带动和深化“情”,最后形成行为习惯,这是所有社会实践的基本功能。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社会实践更强调积极行为,以积极行为走进积极的现实情境,获得积极的认识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形成同幸福品质或健康人格相统一的行为习惯。要达成这一目的,要求在社会实践途径建设中,包括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组织和指导过程中都应强化积极行为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等方面都要突出积极行为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评价中都要重视积极行为表现。通过强化社会实践的积极行为活动,建设能够促进幸福行为和健康心理行为习惯形成的社会实践途径。

 

(三)探索社会实践活动的幸福品质形成规律

 

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某种幸福品质包括幸福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的形成需要经历一定阶段,才能有明显效果。因为,个体原有认知结构的解构、新认知模式的生成与建构,需要经历一个逐步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就需要积极健康教育的社会实践保持一定的持续时间。一般而言,在社会实践中某种幸福品质的形成要经历热身期、凝聚期、探索期、结束期等阶段,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探索这四个阶段幸福品质的形成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通过科学有效的社会实践,让学生获得“刻骨铭心”的幸福体验和心理上的“脱胎换骨般成长的感觉”。[4]

 

(四)建设适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类社会实践途径

 

如前所述,社会实践的各类具体途径都长于促进“行”,但又有各自的特点。具体地说,它们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会体现出某方面的教育优势,一些途径有幸福教育的优势,一些途径则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有些长于“知”的教育,有些擅长“情”的培育,有些则善于“意”的磨练等。比如,就幸福教育总体内容而言,根据目前研究,至少可在社会实践五类途径进行:一是服务型社会实践,包括志愿活动、公益活动、慈善活动等,这类社会实践具有培养积极情感和幸福感的优势。研究表明,利他或善意行为能够提高快乐。

 

[2]许多研究都证实,在志愿活动、慈善活动中能够体验到愉悦的情感。因此培育积极情感和幸福感,选择服务型社会实践途径更为有效。二是调查类社会实践,包括考察改革开放的成就、考察优秀企业、考察新农村建设、考察农民生活状况等,这类社会实践着眼于“知”,可以培养观察分析问题能力,长于人生观和幸福观教育。三是艰苦磨练类社会实践,包括重走长征路、西部扶贫、“三进三同” 、社会勤工助学等,这类社会实践侧重体验艰辛,能够培养艰苦奋斗精神,擅长磨砺幸福意志。

 

四是专业顶岗实习,这类社会实践比较适合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技能、职业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等。五是幸福教育的“项目化”社会实践,“项目化”社会实践是以项目和课题为载体的社会实践,它可以根据幸福教育教学的内容或问题提出项目任务和研究课题,通过社会实践完成项目任务和研究课题,这类社会实践适合幸福教育的所有内容。

 

当然,社会实践各类具体途径远不止这些,其蕴含的幸福教育资源也远不是上述所能包含的,这里仅提供一点启示,关键是教师要在实践中探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实践新形式,创造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实践新途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实践途径建设,不仅要探寻和建立各类具体途径,还应探索各类具体途径的有效组织形式、有效活动载体、有效实施方式等,从而建设各类有特点的适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各方面内容的社会实践途径。

 

学心理学的正规途径篇4

    就课堂教学中价值教育而言,我们一直最关心的问题是:通过何种途径或策略可以让正确的价值为个体所有?课堂教学中是否存在某些有效的策略和手段来达成价值目标?这是价值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实施价值教育的途径

    根据我国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与基本形式,以及笔者长期的课堂观察与研究,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价值教育的途径可分为两大类: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课堂教学中价值教育的途径可用图1表示。

    

    图1 课堂教学中价值教育的途径分类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教育而言,所谓直接的价值教育途径,也称显性途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课程标准中新增加了一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一目标就是价值目标,通过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学内容的传授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就是直接实施价值教育的过程。在直接途径中,教师的教学活动有明确、预设的价值目标与价值指向,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达成相应的价值目标。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学科新增设的价值目标使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教育由不具体变成具体,由不明确变为明确。

    直接途径的存在是由教学预设的本质所决定的,“‘教学’一词的运用暗示了教育者希望运用一种更加系统化、可分类的和可测量的互动和干预手段来实施课程”②。通过教学内容实施价值教育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价值教育途径。教学内容是教学目的达成的主要媒介,几乎所有的课堂教学活动都是以教学内容的传授为直接任务,所以,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中最具有实质性的要素。通过直接途径实施价值教育的前提是教师要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价值因素,形成价值目标。

    教学内容蕴含的价值目标并非全是显性的,也可能是内蕴的。教学内容按照蕴含价值目标的程度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含有显性价值目标的教学内容,即教材通过文字材料直接体现出价值目标,比如高中语文《包身工》一课,该内容直接体现出的是反抗压迫,维护与热爱正义的价值观。二是内隐价值目标的教学内容,这类内容主要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似乎不含价值因素,但在反映客观现实、揭示客观规律的过程中同样蕴含着价值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教学内容背后的价值因素,把教学内容中内隐的价值因素挖掘出来,形成价值目标。比如,进行生物学《遗传病》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描述病人患病时生理上的痛苦以及他们心灵上遭受到的折磨,从而引发学生的同情心,并培养学生的爱心。还有一类教学内容,本身并未隐含价值目标,对这一类内容的教授,如果教师具有价值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可以通过师生交往、教学组织形式等方式,在行动中达成价值目标。

    间接的价值教育途径是指课堂教学中价值目标达成的隐性教学活动,国外也称其为价值教育“隐性课程”,是指教师以间接的方式让学习者体验价值的内涵,促使学生生成价值观念、达成价值目标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教学氛围中的价值教育。这种价值教育指的是教师通过创设各种包含某种价值因素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形成某种价值观念。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信息渗透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进行,学生对其的接受方式是一种非认知心理作用。氛围最终影响的是学生“文化心理”的某些层面,包括价值观念、信仰信念、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与态度风格等。

    其二,教育性交往行为中的价值教育。教育性交往行为指的是教师在具有“教育学意向”的师生交往活动中,通过交往行为对学生进行的价值信念影响活动。所谓教育学意向,指的是向善、为儿童好的动机,是为了加强儿童“生存和成长”的各种偶发可能性。

    其三,教学冲突中的价值教育。这种价值教育指的是教师借助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冲突,依靠自身的教学机智与价值理性,临时进行的价值观念教育、教学活动,它具有情境性,对教师的教学机智与价值理性水平要求较高。

    课堂教学中以间接途径实施价值教育影响学生的教育方式不同于学科知识传授中的价值教育,它的价值目标是随机的,不是预设的;它发生在细节中,可以称为“灵魂在细节”;它的影响方式是间接的、内隐的。间接途径的价值教育达成价值目标的策略比较微观,部分要求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要求,如通过教学氛围达成价值目标,积极教学氛围的要求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氛围营造的要求没有明显区别,唯一不同的是要求教师具有价值教育的意识,在教学氛围营造中融入价值因素。其他间接途径还有教学冲突的化解、教育性交往行为等,通过这些途径实施价值教育同样要求教师要具有较强的价值教育意识与丰富的教学机智。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言,间接途径是无意学习的结果,它对学生的影响是内蕴的、潜移默化的。无意学习是人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并由其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③价值教育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的具体区别如表1所示。

    

    对于学生学习方式而言,上述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类似于课堂上的直接学习与间接学习。对于这两类学习方式,台湾学者赵一笔是这样解释的:“一种知能由‘主学习’得来,是直接学习的结果;如由副学习或附学习而得来是间接学习的结果。又如一种学术知能,经由教师讲授而得,是直接学习;如由研究某一问题或作品而偶然得之是间接经验。俗语所谓‘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前者是直接教育,后者是 间接教育。品行之教育应重间接教育。”④这一解释提醒我们,直接学习是主学习,由教师的讲授而得,是有教学预设的;间接学习是副学习,是偶然得之的,品行教育应重视间接学习这种方式。笔者对价值教育的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的理解类似于上述赵先生对直接学习与间接学习的解释,并且笔者非常赞同他所强调的,品行教育中,间接途径有时比直接途径还要重要,或者说,不能偏废某一途径,两者同等重要。

    二、教学中价值目标达成机制与策略

    价值目标达成策略依赖于价值目标达成机制的分析,只有明晰了达成机制,我们才能依据机制寻找到有效的达成策略。价值原则如何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并指引个体的行为呢?关于其中的机制,可以理解如下。

    (一)价值目标达成的结果是价值观的形成

    如果不考虑价值的内涵与范围的大小,也不考虑我国对价值观教育约定俗成的理解,从最终的教育结果来看,价值教育可以称为价值观教育。因为,价值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丰富他们积极的价值情感,培植他们应对价值多元时代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最终形成他们正确而坚定的价值信念。“我们也可以说,价值教育既是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化,也是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基础。”⑤从上述认识来看,价值教育的过程目的在于达成价值目标,直接目的在于价值观念的形成。

    关于价值观的养成,其机制在价值哲学中已形成共识,那就是情感或情绪是主体道德意识或价值意识的重要因素,情感赋予价值关系以个人的生命力及鲜明的个性。没有情感投入的价值观是干瘪的价值原则,不能指引个体的行为。所以,在价值观的养成中,如果没有相应的情感投入,形成的也只能是一些漠然或中立的事实观念,对个体不会存在任何实质性的意义。因此,价值观的养成应以价值情感的培养为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价值认知需要内心意志的融合,如果背离了情感、体验这一层,那么,即便个体外在行为是道德的,行为人也只能是所谓的“伪君子”。做出一种符合价值或道德的行为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行为的同时还应具有一个道德化或价值化的情感意识,只有内心与行为的统一融合才是真正的符合道德或符合价值。

    总之,某种价值观的养成就是相应价值情感的生成过程,并由不稳定的价值情感直至形成稳定的价值情感的过程。

    (二)价值情感如何生成:体验

    在明确了价值教育在于价值观的养成与相应价值情感的培养后,紧随其后的问题是,情感又是如何生成的呢?情感生成的途径也许可以通过明确情感的本质而获得。情感究竟是什么呢?情感在《辞海》中是这样被定义的:情感与人的社会性需要(道德感、美感、荣誉感等)有关,是人类特有的高级而复杂的体验。从字典对情感的内涵解释来看,情感就是一种高级的心理体验,要激发爱的情感,就要生成爱的体验;要激发尊重的情感,就要生成尊重的体验。关于这一点,朱小蔓在《情感教育论纲》中曾指出:人的情感不可能通过服从命令而产生,它必须经过亲自经历,自己产生感受直至深刻的体验。诺尔曼·丹森在《情感论》中也指出:情感目标不能靠记忆、反复背诵,而是要通过心灵的感受和体验而获得。皮亚杰的认知发生理论也认为,价值目标的加工方式与认知信息加工方式不同。价值目标的达成依赖于感受状态的发展,依赖于情感体验在意识中出现的性质,如果没有感受,体验的产生就不存在情感发展的机制,就不会有任何情感经验作为印记存在于记忆系统中。

    综上所述,价值目标的达成需要生成体验,如果去除年级、学科、内容的差异,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过程而言,化繁就简,价值目标的达成实际上就是价值体验生成的过程。其基本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从价值目标到价值观的形成

    方法总是针对问题而确定的,问题或对象的特殊性是方法选择的重要依据。没有万能的方法,同样没有万能的策略。价值教学的策略是针对价值目标提出的,它的选择必须考虑价值目标的特殊性。从上图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价值目标生成个体的价值观,从心理机制分析,是通过体验生成的。所以体验教学是达成价值目标的有效策略。价值教学策略选择的重要依据是教学目标的特殊性也即价值目标的特殊性。价值目标区别于知识目标的最大不同在于价值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伴随着价值情感的生成,这关涉到学生内在心灵层面的发展,没有相应价值情感的生成,就不会有价值目标的达成;没有学生心灵的成长,就不会有价值教育的成功教学。所以,如何让师生特别是学生产生价值情感体验是选择价值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生成体验是价值目标达成的最佳策略

    价值体验生成的策略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生动具体的教学场景,以引起学生相应情感体验的生成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体验教学强调教学过程是一个亲历体验、感受的过程,亦即意味着教学不是一个师生围绕书本,把知识对象化、目的化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联系自己经验的过程,是在教师的牵引下,学生依托自己的情感、直觉、想象等去直接地感受、体味、领悟,再认识、再反思、再创造的生命体验过程。根据当前我国课堂教学的基本实践,通过直接途径生成价值体验、达成价值目标,有三种比较典型的策略,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直接途径达成价值目标的策略

    其一,师生语言言说构建想象性体验。这是一线教师最常用的教学策略,具体而言,就是教师通过语言构建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生成相应的价值体验,达成价值目标,这一策略表面上看比较简单,实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如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技巧及教师的专业知识广度、深度要求较高。如果教师的语言没有感染力与吸引力,知识面又狭窄的话,可能无法引导学生生成相应的价值情感体验。

    其二,多媒体构建虚拟真实性体验。这是当下一线教师最喜欢运用的教学策略,也是最为便捷、易操作的情境营造方式。它是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音频、视频再现有关教学内容的真实情境,使学生生成相应的价值体验,达成价值目标。

    其三,学生参与教学的真实性体验。参与性教学方式类似于杜威的“做中学”,也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重要教学理念,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教学等,通过让学生参与 有关教学活动,生成真实性体验,以利于价值目标的达成。

    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贯穿、融于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与细节之中,发生于有形与无形之中。在教学中,教师的行为、言语以及师生互动的方式、互动的内容无不在不知不觉间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无不在进行着价值教育。“我们太常低估一些事物的影响力,诸如一个触摸、一抹微笑、一句好话、一次倾听、一个诚实的赞美或最细微的关怀等,这一切都有改变生活的无穷潜力。”⑥

    三、关于价值教育途径与策略的说明

    不过,应当说明的是,无论是直接途径还是间接途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它们都并没有什么新鲜之处,而是时时刻刻在中小学的课堂中发挥着作用,此外,它们还继承了教学中德育的途径与策略。

    (一)教学中价值教育途径与策略对德育的继承

    价值教学对学科德育途径、德育教学策略的继承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价值教育的主题与德育的主题有很大的重叠部分。有学者把价值分为三个方面:(1)人道价值,包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以及人的尊严、自由、权利等,它是主体自身的内在价值。(2)规范价值,包括社会的民主、平等、正义等,它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结构性价值。(3)效用价值,包括人的效用价值与物的效用价值,它是客体对于主体的功能性价值。⑦从上述三个分类来看,道德教育的内容包含于人道价值与规范价值之中,与价值教育的主题是相互交叉的。

    其二,从价值教育影响学生的机制来看,价值教育与德育几乎没有什么差别,皆是一种信念或价值观教育。正因如此,石中英教授指出:“中小学价值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德育的途径与方法很类似,因此,开展中小学价值教育无需开辟什么新的途径,发明什么新的方法。”⑧从研究的角度来看,本文提供这些方法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组织并使这些方法概念化、系统化,有目的、高效地运用,并知其所以然。

    (二)价值教育的途径、策略与知识教育融为一体

    价值教育的途径与策略是与知识教学融为一体的,或者说教学中实施价值教育必须依托教学内容的传授而进行,实施“无痕”的价值教育。所谓“无痕”,就是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教育必须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特别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线的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中实施价值教育不必也不可能凭空增加一个活动单独实施,否则习惯于常规教学活动的教师会无法接受,目的性过强的价值教育反而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阻碍,价值教育更无法开展。为此,它必须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随着教学内容的传授“自然”进行。其次,就基础教育阶段而言,班级教学活动程序或主要的教学行为,无论年级与地域,基本上是一致的,不可能创设一个新的途径单独实施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教育活动,而只能在已有的教学活动中,有目的地挖掘或设置价值教育因素,渗透价值教育思想,实施价值教育活动。

    总之,这里所提供的价值教育途径、策略均来自一线教师的智慧与教学设计,这些教学设计大家并不陌生,但问题是:由于不经意,太日常化,以致于忙碌的教师们常常忘记或小看他们一直拥有的财富。策略的选择对于研究者来说,需要的其实就是:认真地凝视,仔细地发掘。这里之所以重提这些策略,目的就是让价值教育从自发到自觉,从偶然到普遍。本研究的意义或许在于:能帮助已使用过上述价值教育途径、策略的教师,使其教学活动概念化、系统化,更加目的化;对于没有运用过上述途径实施价值教育的教师,上述途径可给其未来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与启发。这里引用“价值澄清理论”流派代表人物拉思斯在介绍他的理论时所表达的观点来表达本研究的思考,他指出:“我们应该坦率地指出,本书的方法(价值澄清方法)对所有教师来说并非全是前所未有的。许多敏感的教师早就沿着这些方面开展工作——即使他们冠之以别的名称——已有多年。本书也许只能帮助他们组织并使那些实践概念化,使他们得以更加系统并且敏锐地利用它们。”⑨

    注释:

    ①石中英.价值教育的时代使命[J].中国民族教育,2009, (1).

    ②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0.

    ③张立昌,郝文武.教学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3.

    ④赵一笔.当代教育哲学大纲[M].台北:正中书局,1998: 155-156.

    ⑤⑧石中英.关于当前我国中小学价值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J].人民教育,2010, (8).

    ⑥转引自赵振洲.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策略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20.

    ⑦刘晓明.视觉融合:心理教育中的价值问题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07.

    ⑨路易斯·拉思斯.价值与教学[M].谭松贤,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0.

学心理学的正规途径篇5

关键词:逆向思维;培养途径

逆向思维就是有意识地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由于逆向思维善于与常规唱反调,所以具有很大的创新性.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的逆向思维呢?本文就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做些探讨.

[?] 途径1 展现逆向思维的魅力,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与热情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造力发展的动力. 学生对某学科的热爱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师充分挖掘本学科的趣味因素,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故事、现实生活实例,展现逆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知道逆向思维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用逆向思维解决生活问题的益处,激发运用逆向思维思考问题的兴趣与热情.

[案例1] 某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洞,其身价一落千丈.如果用织补法补救,也只是蒙混过关,欺骗顾客. 这位经理突发奇想,干脆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于修饰,将其命名为“凤尾裙”. 一下子,“凤尾裙”销路顿开,该时装商店也出了名.逆向思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无跟袜的诞生与“凤尾裙”异曲同工. 因为袜跟容易破,一破就毁了一双袜子,商家运用逆向思维,试制成功无跟袜,创造了非常良好的商机,活力再现.

[案例2] 鲁国有一个人,非常擅长编织麻鞋,他的妻子也是织绸缎的能手,他们准备一起到越国做生意. 有人劝告他说:“你不要去,会失败的. 你善编鞋,而越人习惯于赤足走路;你妻子善织绸缎,那是用来做帽子的,可越人习惯于披头散发,从不戴帽子. 你们擅长的技术,在越国却派不上用场,能不失败吗?”可鲁人并没有改变初衷,几年后,他不但没有失败,反而成了有名的大富翁.一般来说,做鞋帽生意,当然是应该去有鞋帽需求的地区,但鲁人则打破了这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认为就是因为越人不穿鞋不戴帽,那里才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销售潜力,只要改变了越人的粗陋习惯,越国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鞋帽市场. 鲁人成功的秘密就在这里,逆向思维帮了他的大忙.

[?] 途径2 在概念、公式、定理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融入、渗透逆向思维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获得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最终达到能分析和解决数学中的实际问题.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生学习和掌握的许多概念、公式、定理、法则,大多是正向思维的结果,是概念、公式的正向应用,同时,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融入逆向思维的教学,注意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 否则,学生只习惯于正面思考问题,而忽略了概念公式的逆向应用,因而缺少了应变能力.

1. 在概念教学中,融入、渗透逆向思维

高中数学的概念、定义总是双向的,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除了教导学生从正面理解概念及熟知常规应用外,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启发其从反面思考,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拓展. 例如,立体几何中异面直线的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它的反面是:若两条直线不是异面直线,则这两条直线一定在同一平面内,也可以说在空间两条直线若不相交也不平行,则一定是异面直线. 由于在高中立体几何的教材中,判定是否是异面直线,除定义外无其他知识可用. 因此,在判定是否是异面直线的有关题中,最好的方法是反证法,即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 在公式教学中,融入、渗透逆向思维

是否善于将数学公式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熟练应用,是对公式真正理解和掌握的重要标志之一. 许多教材内容的发展与深化,就是数学公式逆用的结果.因此,在课堂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逆向应用公式、法则的基本功,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与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如在化简、求值或证明三角问题时,逆用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公式,可以达到降幂、化简等目的.

3. 在定理教学中,融入、渗透逆向思维

学心理学的正规途径篇6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是由德、智、体、美、劳等几个方面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要素,人的思想、品德、知识、技能、美感等统摄于心理大系统中,它们的形成与发展都以心理活动为基础,是主体心理活动的产物,它们都服从心理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这就注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与“五育”具有密切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整体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应与“五育”并举,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只是附属于某一部门,心理健康教育就只能受到局限,而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因此,建立与其他部门平行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势在必行。

心理健康教育一旦有了专门的独立的组织管理部门,那么分管这一工作的领导就必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来开展这方面工作,能更好地理解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更合理地建构适合各学校自身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和实施途径,并提出进一步建设、发展、科研的计划,对工作进行有效的评估,并且能建立专项基金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组建一个独立的机构,需要得到学校行政的大力支持,包括编制、工资、津贴、办公条件、职称等方面。因此,这也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推广发展的一个途径,所以我们的省市领导应该更加关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在精神、物质和政策上给予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更大的支持和鼓励。

二、中学需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是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整体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教育改革的实践表明,一切先进的教育思想,最终都要体现在课程结构之中,贯彻到教材之中。否则,再先进的教育思想也难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因此,落实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是要在课程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即把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纳入课程计划之中,并根据中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出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有对应的课时和上课形式,使心理健康教育可操作化,并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在中学有一席之地,才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保证,从而也才能开创素质教育和教育整体改革的新局面。

三、中学需进一步规范心理咨询室的工作

学校心理咨询室应当根据心理咨询的行业管理条例进行规范管理。也就是说,学校心理咨询室在明确了有关主管部门之后,不论是由学校的德育主管部门还是教学主管部门抑或是其他主管部门负责管理,都应参照行业管理条例,根据心理咨询工作的自身特点,制定出严密、规范的,既可以操作又符合本校实际的管理体制。在目前现有的行业规定似乎还缺乏足够的权威性、约束力和可操作性的情况下,中学心理咨询室更应该自觉加强内部管理,在工作时间、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作职责,心理咨询档案的建立与使用,以及保密要求等各方面做出详细而具体的规定,同时还要加强对心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的培训,以提高每一个中学心理教师接受、遵守这种道德和规范的自觉程度。就目前该地区各中学心理咨询室的现实管理情况来看,这方面的工作确实还需要大大加强。

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其他途径相比,心理咨询是最具有专业特色的途径,是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按照咨询途径的不同形式可将中学心理咨询划分为三种主要形式,咨询室面谈、电话咨询、信箱咨询等。

其中咨询室面谈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也是一项技术性更强的工作,它不仅对咨询者素质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从事心理咨询的环境、设备都有一定的要求。

因此,正如古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说的那样,在进行心理咨询前,一定要做好精心的准备,将咨询室工作进一步完善,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才能真正发挥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四、进一步充实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

可以肯定地说,中学心理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水平是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无论是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接受性问题,还是家长、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同问题,都与心理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水平息息相关。现实情况是,目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绩效不尽如人意,这是本次调查发现的普遍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如前所述的专职、专业人员匮乏,大部分未受过系统专业训练的兼职心理教师很难完全胜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二是即使目前已经在职的是一些专职、专业心理教师,他们大都也是刚毕业不久的年轻的咨询员,在经验和业务水准上往往还有这样那样的欠缺。因此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业务水平无疑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设的关键问题。

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可以有4条途径:

其一,加强对现有专兼职心理教师的培训、进修,以尽可能提高心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其二,加强各校心理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与探讨,由资深的中学心理教师实行“传帮带”的培训方式,加强对兼职心理教师、实习心理教师、新上岗的心理教师的工作督导。

其三,对所有非专业心理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正确地认识,并且能积极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增强学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有助于使他们在和学生的交往中,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及时疏导,及时教育。

其四,师范大学要注重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在课程设置和实习安排上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为中学输送更多优秀的专业师资。

特别是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应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和途径,让他们多与优秀的中学教师沟通交流,从而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操作上的认知,并促进经验的积累。

五、中学应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

学心理学的正规途径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4-0001-03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此,本文就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如何培养大学生就业问题谈谈本人的看法。

一 大学生就业能力及现状

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含义

在认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含义之前,首先应知道什么是就业能力。对于就业问题的研究,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大体上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1)个体的内在品质。这是个体维持其人格稳定、表现其人格魅力的心理特质;(2)个体获得工作的能力。这是个体在劳动力市场获得就业机会的基础能力,它表现在个体对雇主所需要或认为的吸引力;(3)个体保持工作的能力。这是个体维持就业稳定必备的能力,它表现在个体能接受、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同事和谐相处等;(4)个体做好工作的能力。这是个体获得就业发展、实现职业领域成功必备的能力,它表现在个体在企业或组织中取得进步、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职业理想等。就大学生而言,就业能力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得到工作的能力。

2.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系统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又有专家学者提出不同的意见,而国内与国外又有所差异,因此本文在各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应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软实力则主要包括认知能力、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人文修养和适应能力等。

3.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第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软实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心理素质差。大学生就业能力软实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差,人格特征不健全,如就业挫折承受力差、竞争与进取精神不够、合作性和冒险性较差、独立性不高、盲从和依赖心理普遍存在等。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心理抗挫折能力较差,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轻者对职场产生恐惧,重者则对人生失去意义。这些都是大学生目前的心理状况,应引起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广泛重视。(2)就业观念有待更新,社会适应能力较差。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由供不应求转为供过于求,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有些大学毕业生对自身缺乏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择业期望值很高,把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便利、住房是否宽敞等作为择业标准,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学校去工作,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错位。

第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硬实力不足,主要表现在:(1)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大学生在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时,发现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在工作单位很难发挥作用,大部分学生表示难以接受这两者之间产生的落差,面对人际纠葛、就业压力、自我角色的转换无所适从。这些其实说明了:目前的大学生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缺失,还不能主动地接受这种压力,而只是一味地认为课本知识的无用。(2)专业技能不强。当前,专业技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虽然与学校专业的设置有一些关系,但更多的则是大学生重理论、重成绩,忽视技能培养造成的。这样将导致学习与实际相脱节,导致大学生专业能力不足。良好的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础。

二 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软实力

导向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其他任何教育方式都无法代替的功能。主要包括:理想信念导向、奋斗目标导向、行为方式导向。

理想信念导向就是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并通过理想信念来激发动力,指导行为。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理想信念所遵循的价值观念准则分析问题、评价事物,选择态度和行为。理想信念作为人们确信不疑的思想,比一般理想对人们的行为的驱动更坚定、更持久、更有力,理想越远大,所产生的精神动力越是强烈而持久。所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奋斗目标导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导向,它同理想信念有区别也有联系。远大目标实际上就是理想信念,而阶段目标则是理想信念的体现。我国当前人的发展目标就是培养“四有”新人,即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新型大学生。

行为规范导向,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道德规范导向,二是法纪规范导向。道德规范导向,是通过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教育,道德习惯的养成,以社会舆论、自觉自律的方式所进行的行为导向,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法纪规范导向则重在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大学生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自觉性,预防、抑制其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硬实力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马克思提到“个人全面发展”指的是个人劳动能力(包括体力的和智力的)的充分自由发展,是人的才能与品质的多方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育人功能的指导理论,即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要促进或带动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挖掘内在潜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开发功能。所谓开发功能,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挖掘人的内在潜能。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尊重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他们的特长与优势,这是激发人的潜能的基础。其次,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智力与能力的发展是开发人的潜能的重点。再次,我们要培养大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是开发人的潜能的最高层次。

三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正确灌输和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互动规律,在向大学生正面灌输理论知识的同时,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实现内化与外化的双向互动,从大学生的自身出发,有效地提高其就业能力。

1.正确的灌输方式是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途径

第一,正确的灌输方式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1)正确的灌输方式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就业观和择业观体现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更新职业观念,帮助其从实际出发来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客观地评价自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2)正确的灌输方式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观。首先,充分注重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对学生“三观”形成中的主导作用;其次,抓好师德与教风建设,以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行为举止去影响学生;再次,规范管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落实到位;最后,创建良好的校园文明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为职业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正确的灌输方式是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途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重视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而且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指导大学生正确地对待就业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大学生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理想教育以及“三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乐观的精神,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笑对挫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水平,明白挫折的必然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磨炼和教育,培养他们进取、独立、坚韧和顽强的适应能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遭受挫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通过适度的自我宣泄、自我慰藉,保持积极的择业心态。

第三,正确的灌输方式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强化、导向、感染等方面。学校环境的人文氛围,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当优秀的文化内化为大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时,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就得到了提升。人文氛围是学校的精神底蕴、文化内涵和学术品位,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也可为大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使学校各种有形、无形的教育要素得到充分利用。

第四,正确的灌输方式是培养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主要途径有: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帮助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素养,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从社会发展的高度,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个人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能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从个人全面发展的高度,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个人较高的文化知识素养即是个人全面发展的表现。

2.有效的自我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一,加强自我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认识自我能力的重要途径。(1)通过自我解剖提高大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要使大学生在客观的自我解剖中认识自我,既要认识到自身的长处,又要意识到自我的不足。只有经过客观的自我解剖,才能更好地发扬优点、改正不足,较好地脱离自卑和自大的心理误区。(2)通过与他人竞争提高大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个人往往受思维定势、经验水平等影响,很难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大学生自觉地与他人竞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看出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弥补不足,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3)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在促使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大学生明白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拓宽生活范围、打破自我封闭,有利于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发现并改正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也是为了认识自我的闪光点,更好地发展自我、挖掘潜能,寻找更好的职业目标。

第二,加强自我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加强自我学习,除了广泛学习书本知识和理论以外,还应开阔眼界,从书本以外获取新知识。大学生不仅可以直接利用先进媒体资源增加自身的信息量,还可以间接通过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的心灵,推动大学生自觉认同和模仿,充分发挥榜样对大学生自我教育活动的激励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保持学习的前沿性,增强学习的创造性。学习能力是就业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大学生要着力培养、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为以后的职业规划做好铺垫。

第三,加强自我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重要途径。确立自我教育目标,增强自我激励能力。目标像一面旗帜,对大学生的行动起引领作用,目标的实现可以给其带来自信心和自豪感。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目标的树立和实现,在给大学生带来极大信心的同时,也不断提升他们的自我激励能力,激励着下一个目标的树立和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能有效地带动大学生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对工作的顺利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邓晖.大学生就业报告透视:就业观、教育观、用人观都该转了[N].光明日报,2013.6.14

[4]冯刚、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2[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王宁宁.提升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研究——基于“十二五”规划的视角[D].山东大学,2011

[6]徐峰.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基于上海4所高校的实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

[7]陈莉.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魅力中国,2010(9)

[8]李爱先等.对高校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养成的探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7)

[9]周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自我教育方法研究[J].文教资料,2009(5)

[10]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1]王玉辉、王恒根.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学心理学的正规途径篇8

【关键词】职高;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的一门新教材。传统的职业指导课,不够全面,不够完美,没有赋予当代德育的心得时代内涵,但是现代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已经逐渐趋于完善。作为现代教学的一部分,日益受人重视。职业教育需要以严肃的态度去对待,现代职业生涯规划包含着现代的要素,包含新的时代气息,也包含新的职业新的要求。所以如果现代职业生涯规划的老师仍然以以前的观念来教育现在的学生,是远远不够,也是达不到效果的。那么任课老师能否运用具有现代气息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能否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路,能否科学合理地把握教材精髓。非常重要。本文也就是研究如何提高职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给出几个建议以及合适的方法。

一、任课老师充分准备是教学优质的关键

任课老师在课前的准备非常重要,任课老师对运用具有现代气息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科学合理地把握教材精髓。是学生获得有效发展的前提。为了营造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了解更多知识和理念,教师必须在课前充分准备完善。首先,教师要熟悉教材,全面准确地把握学科知识。再次,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整理主次,做到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科学合理组织教材,最后,要结合生活实际,把实际生活的点点滴滴融入到教学中去,从而让学生记忆深刻。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融为一体,使学生们在教师的引领下,在学习研讨的气氛中,碰撞灵感,生成自己新的智慧。

确定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设计怎样的课堂活动,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思考。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清晰、恰当的课时目标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清晰地确定与表述课时目标是设计教学活动的根本依据。

课后反思和总结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在教学中积累自己的点点滴滴,包括得与失,功和过,再加上教育教学理论加以剖析,这样才可以素质不断提升,顺其自然,课堂上就会有不断提高的教学效率。

二、引导学生成为知己

与学生和谐共处,让学生成为知己。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如果课堂老师们只是不停地讲课,而学生在下面有的睡觉,有的在窃窃私语,课堂教学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所以,一名德育教师就必须时时刻刻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注重和学生一起交流,让学生和自己成为知己。平等待人,关心每一位同学,爱护每一位同学,这才能为和谐课堂做铺垫。课堂上也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才是主体,要积极主动让学生主动起来,大胆地和老师或同学进行交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认清现实,结合学生所反映的关键问题进行重点解说,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微笑融入课堂,把关爱送给学生,做到教师和学生真正的和谐,真正的融为一体。,要在课堂上把教、学统一,老师和学生交流,从而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三、教学的核心就是对学生的帮助

看学生学习到什么,学生的知识有没有大的提升,有没有大的发展,有没有大的改变,是判断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教学的核心就是对学生的帮助。其实就是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后,懂得了什么知识,对新的事物,对新的知识有没有新的理解,有没有正确的理解,学生是否树立了准确的职业观,是否有好的职业理想,职业观念,都是老师教学是否有效的表现。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有正确的世界观,正确的时代观。才能有正确合理的择业观,就业观和成才观。

四、有效教学以实践化教学为主线

职业生涯规划是让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的择业观,就业观和成才观。所以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所以也要用实践化教学为主线的有效教学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教授学生就业、创业的课程,要让学生再未就业、创业的时候,对这些都有全面的理解。

(一)总任务布置

要求每名学生作一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总任务的实施步骤

教授学生制作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学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更好更快地完成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步骤1:搜索资料。

实施途径:学生可以通过老师、亲戚长辈等搜索本校或者其他院校的毕业生的就业案例,了解之前和最新毕业生就要情况。

步骤2:熟悉了解自己。分析自身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实施途径:学生要自我反省,再次深入自己的实际情况,熟悉自己的优缺点,自己适合喜欢的职业。通过自己的朋友或者亲人了解更明白了解自己的现实状况。

步骤3:分析生活社会的环境。

实施途径: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总体把握。最重要的是熟悉现在最新的就业情况,包括哪方面就业热?哪方面就业人才紧缺?哪方面已经饱和……学习本专业和相关职业的内容,走访专业老师及毕业生等。

步骤4:初选自身职业的方向。

实施途径: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大概了解了属于自己的初步自身职业方向。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预测、权衡、对比三个步骤对自身的职业目标进行初步选定。

步骤5:制定自身职业抉择后的实施计划(自己该怎么实现自己得到选定后的职业)。

实施途径:参考一些前任比较经典的范文,深入学习,学习到别人计划中的精髓,在老师的指导下,参考范文,制定自己的职业抉择后的实施计划,或者和与自己职业相近的同学组组合作完成。

步骤6:自己或小组作品展示。

实施步骤:先自己对自己的作品做一个属于自己的评价,然后让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最后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最终定稿。

(三)教师考核

包括学生参与整个活动的全过程,也包括学生最终的定稿的作品。按照满分一百分(平时表现30分,平时作业30分,最终定稿的作品40分)进行考核比较。

五、结束语

以上只是个人和参考别人对职高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的推荐,曾经听过这样一种说法:“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学习,才有进步。任何课程只有千锤百炼才能成为经典,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获得知识,得到进步的摇篮。

当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总会有一点不足,我们及时改正,及时交流,不断提高,最终都要面对实践,实践检验出成果的,才是好方法。“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参考文献:

[1]平志平.浅谈如何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教论坛,2013(1):88

[2]罗娅,刘晓东.提高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0(6):9091

上一篇:设计心理学的主要特征范文 下一篇:电工基础实训总结心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