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恐惧的护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28 17:58:01

患儿恐惧的护理措施

患儿恐惧的护理措施篇1

方法:患儿入院后根据不同患儿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适宜的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并将这些护理措施贯穿于患儿住院的全过程。

结果:患儿能够配合治疗,医患、护患关系良好。

结论:根据患儿生理心理状况及手术类型,给患儿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措施,绝大多数患儿能较好地合作,并与护士建立良好的关系,保证治疗等工作顺利完成。

关键词:耳鼻喉 手术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45-01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人群,有其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状况。耳鼻喉科手术种类很多,而儿童疾病有其特殊性,再加之儿童阶段的各种生理、心理特点,给临床护理带来了诸多挑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种手术的患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及专科手术护理,对患儿疾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不同类型儿童的生理心理状况及手术护理措施进行探讨。

1 资科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我科手术患儿总数为56人,约占住院总数的2.3%。患儿年龄最小为2.5岁,最大为15岁,平均年龄为8.4岁。其中男性患儿32例,女性患儿24例。主要的病种有:慢性扁桃体炎、慢性中耳炎、腺样体肥大、鼻外伤、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

1.2 方法。通过评估患儿疾病状况,结合患儿不同年龄的心理、生理特点,为其提供适合的心理护理及专科护理。

2 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认真评估了解每位住院患儿的心理状况、需求,为其提供适宜的帮助,对患儿态度和蔼,言语温和,消除其陌生感。及时与家属沟通,使患儿家属感觉到医护人员真心地关心、爱护着他们的孩子,取得家属的信任,缓解他们的恐惧、紧张情绪,同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心理特点,针对每个住院患儿的具体情况,实施适合他们身心的心理护理措施。

2.1 各年龄段的心理护理措施。

2.1.1 幼儿期患儿。此期患儿对父母及其他亲人的爱护与照顾有亲身的体验,住院后产生的心理变化很强烈,加之对医院环境和生活各方面不熟悉,担心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并且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不够完善,患病后,身体承受着疾病的折磨,因此比平时更怯懦、好哭,依恋感增强,甚至无理取闹。此时,护士、家长要有耐心,让父母多与患儿身体接触,多给患儿温柔的,从而使患儿产生一种安全感,愉悦感,而这种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康复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应尽量安排父母陪护,护士也应使用患儿能够理解的语言与患儿沟通,玩耍,讲故事等。对患儿住院后出现的反抗、哭闹等,应予以理解,允许其发泄不满,循序渐进的引导患儿接受治疗。

2.1.2 学龄前儿童。此期患儿生病后,往往容易激动,表现出不安、发脾气,寻找母亲、或悄悄哭泣、难以入睡、消化紊乱、夜惊、尿床等

此阶段患儿可有恐惧心理,源于对陌生环境的不习惯,对疾病和住院的不理解,尤其害怕因疾病或治疗而破坏了身体的完整性。护士面对此种情况应因势利导,耐心施教:①护理人员要关心、爱护、尊重患儿,介绍环境,并用患儿能理解的语言讲解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解除其对疾病的恐惧感。②根据患儿的病情,组织适当的游戏,来发泄患儿的情感,转移注意力,克服恐惧心理。③介绍好榜样,使之在这些榜样正确行为的启发下自觉模仿。

2.1.3 学龄期儿童。此阶段的儿童已进入学校学习,学校生活在他们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住院与父母分离不是引起焦虑的主要原因。而主要的反应是与学校和同学分离,耽误学习,感到孤独,担心落后。有些患儿对疾病缺乏了解,恐惧,或因住院对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而感到内疚,此时的患儿自尊心特别强,独立性增加。此时,护理人员要与患儿真诚的交谈,介绍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各种治疗的配合要点、注意事项,解除疑虑,取得患儿信任。帮助其与同学取得联系,了解学校及学习情况,尽力帮助其学习,增强信心。此外,护理人员在做各项检查、治疗时要采取积极的措施维护患儿的自尊,使其安心、愉快地接受治疗。

2.2 专科围术期护理。

2.2.1 手术前或做各项检查、术前准备前应给予患儿特殊的关照,减少害怕与恐惧,取得配合。术前教会患儿用口呼吸,以免因鼻咽部手术后鼻腔堵塞而产生的不适。术前鼓励患儿练习漱口及排出口咽部分泌物方法。

2.2.2 各项护理操作时,如雾化吸入、各种管道的放置与护理、气道护理等,应耐心讲解,动作温柔,并根据每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给予个性化护理,减少患儿的恐惧与不适感,征求并尊重患儿的意见,取得患儿的主动配合。

2.2.3 手术后全麻患儿给予全麻术后护理:去枕平卧4-6小时,禁饮食,吸氧,心电监护,患儿清醒后给予健铡卧位或半卧位,减轻局部水肿,以减轻手术引起的疼痛。咽喉部术后一般在24h之内给予冷流食,如吃冰淇淋等,局部给予冰块冷敷,告诉患儿及家属不能漱口,少说话,如有需要时可以用手写或打手势。24h之后给予温流质饮食;第3d后给予半流质饮食,如烂面片、混饨等,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给予口腔护理2次。鼻部术后患儿,由于鼻部术后局部填塞,会感觉头痛、头胀等不适,影响睡眠,晚间可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止痛、镇静药物。

3 讨论

3.1 患儿主要压力来源:①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和创伤;②治疗限制了日常活动及对各种治疗的恐惧;③对疾病的认识有限而产生情绪反应;④其他患者情况的影响;⑤陌生环境;⑥离开亲人及接触陌生人;⑦中断学习[1]。

3.2 患儿主要心理反应:担心失去机体部分功能;分离性焦虑、害怕;环境陌生、缺乏安全感,沟通困难;行动受限,孤独感,怀疑被遗弃或受罚,失去学习机会,担心落后等。[2]

3.3 患儿护理的特殊性:因为小儿身体比较娇嫩,又处于无知幼稚状态,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时要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患儿,尊重患儿的人格,让患儿感受到爱的存在,与患儿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其次,护理人员要了解并掌握各年龄组儿童生理及心理特点以及对疾病的不同反应,准确了解患儿的不同生理心理需求,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减轻患儿的痛苦,促进患儿健康。

参考文献

[1] 许妍,李亚辉.耳鼻喉科手术患儿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10月第9卷第43期322页

患儿恐惧的护理措施篇2

【摘要】探讨耳鼻喉科护士在临床护理针对儿童患者的实践经验,使我们对儿童耳鼻咽喉诊疗中常见的心态、不同心理特点、问题及安全隐患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与应对,加强治疗前中后的心理护理,使患儿配合诊疗,营造了良好的就诊疗条件,才能确保把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护理落到实处,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关键词】儿童;耳鼻喉科诊疗;心理护理

由于耳鼻喉科治疗范围较多,凡牵涉耳鼻咽喉的检查及治疗如:新生儿听力筛查,听力障碍,耳道异物,急性会厌炎,气管异物,喉阻塞,鼻腔异物,鼻出血等都要在耳鼻喉科诊治。我院在开展优质的护理是对于患者的尊重、理解、同情和关爱,在进行护理服务中注重礼貌、礼仪、礼节,讲究仪表、言谈,执行规范操作,是护士工作主动、热情、周到服务的外在表现,是患者在精神上能感受到的服务[1]。 在护士临床护理应着重关注儿童年龄小、活泼好动、易哭闹等特点,适时采取相应措施,将护理工作做得更加完善。因此在做好儿童的护理工作,使其在诊疗过程中配合治疗,对治愈疾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患儿心理特点

儿童年龄小生活不能自理,但活泼好动,情感表露外显,注意力易转移,适应能力强,但缺乏抑制力。”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疾病的认知和对诊疗的接受力是不同的,对诊疗的反应也各不相同。患病儿童的主要心理是恐惧。Frankly心理学分类法[2]:I度:有很强的拒绝反应(—),如哭闹,暴躁,恐惧,不张口及其他拒绝反应;Ⅱ度:有拒绝反应(—),负反应,不接受治疗,不愿意治疗,不配合治疗,但不像I度有强烈的抵抗;例如不高兴,抱消极态度;Ⅲ度:配合反应(+),接受治疗,但和医生讲条件;Ⅳ度:配合反应很好(++),对医生很信赖,表现出愉快,高兴。护士在治疗中根据患儿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

2.恐惧的原因分析

2.1对环境的认知。在初诊的患儿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有儿科的治疗经历的,因此,进入医院患儿就有恐惧的心理反应。尤其是看到陌生的医护人员和诊台上的器械,听到诊室里其他孩子的哭闹声,就更增加恐惧的程度。

2.2医护人员的影响。患儿见到医护人员等家人以外的人,都会心生恐惧,尤其有过治疗经历的如输液,采血等,当再次见到护士,医生或穿白大衣的工作人员,就有恐惧的心理反应。

2.3对仪器和器具的恐惧。由于患儿对治疗不理解,加之对治疗手段的不确定,即不知道可引起什么样的感受,这样就增加了恐惧感。在耳鼻喉科的治疗中,患儿最恐惧,反应最强烈的是鼻负压吸引置换,其次是波士球咽鼓管吹张。

2.4家长的情绪对儿童的影响。陪护家长的态度对患儿的心理反应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家长接受过治疗或对治疗的认知程度较高,那么患儿的反应就倾向于配合和合作。另一方面,如果家长对治疗的态度不确定,犹豫不决则患儿哭闹就对家长的心理造成影响,从而动摇治疗的决心。如果家长的情绪激动,吓斥孩子,也会增加患儿的恐惧。

3.治疗前中后的护理

3.1 治疗前的护理。为了达到患儿配合治疗目的,护士在治疗前先向患儿和家长讲解具体的操作过程,然后家长再用患儿能够理解的语言说明治疗的目的;另一个做法是将患儿集中治疗,让有治疗经历的孩子先做治疗,让初治的孩子在旁边观看,起到示范和榜样的作用。

3.2治疗中的护理。做治疗的时候,大孩子在护士的指导下会主动配合护士做准备工作,而小一些的孩子则需要护士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例如:先询问叫什么名字,在哪个幼儿园等等,通过聊天,松弛他的情绪,再可以让孩子用手或脸感受—下波士球或橄榄头,以及用滴管将药液滴在脸上,让其感受一下,从而消除患儿的紧张情绪,愉快的接受治疗。

3.3治疗后的护理。患儿完成治疗后,护士应对其表现给予表扬,必要时可将表扬扩大化,这对继续治疗和开展下一项治疗有积极的作用。例如,可以对患儿讲:“你是今天最勇敢的孩子,我会告诉其他小朋友的,我还会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和你的老师的。”等等。

4.护士的心理品质的培养

护理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门高尚的科学技艺。护理人员首要的任务是通过言行与交往为病人创造一个愿意治疗,保持良好合作的心理状态。[2]护士面对一个八个月大的婴儿——咽部异物(鱼刺)的病例,护士能做的最主要的是让患儿张口,以配合医生探明鱼刺的部位,这是用语言或者强制的方法都无法解决的。而且压舌板一进入口腔,患儿只有吸允的动作,不张口。这时护士就采用奶瓶配合治疗,即在压舌板进入口腔后,示意患儿看见奶瓶,这时患儿就会有要奶吃的意向,自然的张口,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工作中,护士可以用患儿熟悉的易于理解的语言对其进行疏导,安抚,松弛紧张的情绪,使其对治疗过程有简单的认知,增加安全感;还可用肢体接触来沟通:如握手,抚摩患儿的脸,赞美起眼睛大而明亮等,使其有被关爱,被喜欢的感觉,会主动配合治疗。曾经有一位四岁的小女孩拒绝做鼻负压吸引置换治疗,护士就和她坐在一起,挨得很近,并拉者她的手,用很小的声音与她交流,把治疗的过程讲述一遍,结果小女孩就主动接受治疗了。护士不仅要有一颗爱心和耐心,还要有一颗童心,蹲下身来,拉近与患儿的距离,多鼓励,少批评,用“软硬兼施”的方法使其配合治疗,尽量避免使用强制措施,以免为再次治疗留下恐惧的心理体验[3]。

5.结论根据对患儿进行行为状况的判断,给患儿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强调用真诚与爱心来关爱每一个患儿,绝大多数患儿均能表现出较好的合作态度,与护士结下友情,并使护理、治疗等工作能够较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刘义兰,王桂兰,任小英等.优质护理的指征:住院患者观点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641-643.

[2]马文元,姜潮,医学心理学[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7,270

[3]高蔚虹,儿童牙病诊疗中的人文关怀[J].医学与哲学杂志,2008,4:66

患儿恐惧的护理措施篇3

患儿的心理护理

1.了解患儿及家属心理活动,用言语技巧满足心理需要

患儿由习惯温馨的家庭生活环境到陌生的医院,使已经习惯的生活环境和行为受到改变;同时大多数患儿由于受到家长的宠爱和娇生惯养在无形中养成了任性、霸道、自私等不良习惯,加之生病后家长对患儿的同情、迁就,使患儿变得更任性,不愿意接受治疗、讲条件等。对此,护理人员必须用自身的职业素质去满足患儿的心理需求,绝不能有责备或用不良的行为惩罚患儿,要以高尚的护理情感去接触、亲近患儿,做好说服工作。在治疗前努力用语言技巧去解除他们的紧张恐惧心理,千方百计使患儿从情感上接受并信任护理人员.

2.巧妙语言和娴熟技术是顺利完成患儿治疗的保证

在儿科治疗护理中,药物治疗是疾病康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造成患儿痛苦、恐惧的主要原因。如输液、注射等均可给患儿造成精神上的紧张恐惧和肉体上的痛苦,导致患儿产生反抗行为。因此,在治疗护理中要抓住患儿的心理特点,在治疗前尽量使用巧妙的语言排除他们的恐惧心理,消除见医生就哭、谈针色变的恶性刺激,主动诱导和鼓励争取患儿的合作,千万不能因他们年龄小就忽视他们的感情,用吓唬或强迫的行为来完成治疗任务。在做各种治疗时应用娴熟的治疗技术,稳、准、轻、快地完成操作过程,把痛苦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向患儿证实许诺,使患儿从心理上确认许诺是真的,从感情上依赖护理人员,完成从不愿接受治疗到主动配合治疗的心理.

家属的心理护理

1.对家长恐惧心理的护理:对因对疾病预后的担心引起的恐惧,护士应针对患儿的疾病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预后进行说明,使家长对孩子在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和准备。对预后良好的疾病,在对家长说明时可多用鼓励的语言,让家长看到治愈的希望;预后差的,应用婉转的语言,安慰家长,给以心理支持,使家长能够正确面对疾病。尤其对慢性病应指出现代科技进步,不要放弃希望;而对病情发展较快的,要用肯定的语言告诉家长,医院会尽最大的努力进行治疗.”在做治疗时应提高操作成功率,如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如一次成功, 可帮助家长减少恐惧感。

2.对家长怀疑与不信任心理的护理:对由于与书籍上治疗方案有差异引起的对治疗怀疑,可以向病人家长解释个体存在差异,而书籍上治疗是针对大多数的人的一般治疗,治疗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措施,通过此类与患儿具体情况相同的治疗方案的分析,从而消除家长的怀疑;对由于医务人员言行等外在条件引起的不信任,应主动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注意有技巧的交流,通过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来赢得家长的信任;医疗诊断水平和护理技术来弥补硬件上的不足,以良好的护理服务来增强家长的信心。

3.对家长焦虑心理的护理:对环境陌生引起的焦虑,护士可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和病区设施,住院期间需要遵守的各种规定,并对主管医生和护士进行介绍,如需要帮助时可以找谁等,帮助家长尽快熟悉就医环境;对由于对疾病不了解引起的焦虑,可以通过进行病人教育,介绍病情,疾病的发病原因,一般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尤其对家长在平常可以做到的护理措施进行讲解,如饮食护理,详细说明哪些食品可以吃,哪些不能等。使家长对疾病有所了解,并对自己可以为孩子所能做的事情有信心;对病情变化引起焦虑,护士应耐心解释可能造成病情变化的原因,并向家长说明目前的治疗方案是针对患儿病情需要制定的,使家长对 医疗方案放心;同时护士还要加强巡视,以实际行动使家长安心陪护.

患儿恐惧的护理措施篇4

论文关键词:初产妇,心理分析,护理

 

产妇临产时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变化,而临产时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正确护理对产妇顺利分娩,产后母体恢复及母乳喂养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分娩虽然是生理现象,但对于产妇却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分娩应激即可产生生理上的应激,同时也可以产生精神心理上的应激。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和健康。本文就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作一简要的分析概述。

1 心理状态分析

1.1 待产期

1.1.1 恐惧心理 自怀孕到分娩这段时间里,她们经常从同事、同学、亲朋好友及书本等处接受到有关妊娠、分娩的信息,而这些人往往将个人的经历加以渲染、夸大,对分娩这一必然过程产生一种无法抗拒的恐惧感,常常感到害怕、恐惧和紧张,加之对医院环境不熟悉,更加重了这种感觉。部分年龄较大者认为自己年龄偏大会难产,而一些高危孕妇(巨大儿、骨盆畸形等)需手术结束分娩者,因为对手术不了解,惧怕麻药会对胎儿及个人产生不良影响,另有部分初产妇因对胎儿性别的企盼(多见于独生子或纯女户家庭)以及惧怕胎儿畸形等,导致初产妇产生紧张、恐惧心理[1]。

1.1.2 焦虑心理 产妇入院后都希望尽快分娩,早日出院,但因个体差异,胎位、胎儿大小、精神紧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初产妇到预产期时无临产征象,就会认为到期不分娩是一种异常现象,从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如担心胎儿是否有问题,自己分娩是否会不正常等。还有部分经济困难者,害怕不及时分娩会增加经济负担,因而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等复杂心理。

1.2 临产期

1.2.1 烦躁心理 初产妇临产时由于剧烈阵痛,加之疼痛却有增无减,会觉得这段时间漫长无边。尤其是进入待产室后,身边无家人陪伴护理论文护理论文,产妇易出现烦躁不安的心理,常常表现为大喊大叫、哭闹,不由自主的寒战、出冷汗等,容易产生不安全感。

1.2.1 怨恨心理 临产时的剧烈疼痛,会让产妇难以忍受,将这种疼痛怪罪于腹中的胎儿,企望能尽快处理掉胎儿或期望医护人员或家属能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或缓解这种疼痛,而这种愿望一旦无法实现,就会认为家人及医护人员对她痛苦置之不理,而产生怨恨心理论文下载小论文。

1.3 分娩期

1.3.1 害羞心理 分娩期因产妇此时宫口已开全,疼痛感稍有缓解,但是因抬头下降,肛门坠胀感明显,产生便意,此时需要用腹压和肛提肌的力量,但是产妇往往因为惧怕大便(害羞)而不敢用全力,导致产程延长。

1.3.2 无助心理 第一产程较长时间的疼痛,会使产妇消耗很大的体力,到第二产程时,助产人员要求产妇配合尽可能地向下屏气,而体能不足而出现疲乏无力,不能很好地配合,有时受到助产人员的呵斥或责备等,产妇往往会有筋疲力尽的感觉,产生孤独无助的心理。

2 护理措施

2.1 待产期 首先对新入院产妇,护士要热情接待,态度要和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周围环境、病室的设施及住院的各项制度,减轻或消除其紧张情绪。其次向患者讲解分娩的一些知识及注意事项,使产妇对分娩这一生理过程有一正确的认识。让产妇及家属适当了解一些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向患者耐心细致的说明,使产妇有所了解,主动配合,在进行操作时做到轻、细、稳。在进行交谈时,要使用文雅和气、通俗易懂的语言,态度要亲切、和蔼,使患者对你产生信任,使其精神、情绪都得以放松,保持平静的心理状态,从而平静地过渡到临产期。

2.2 临产期 临产后患者常常有较强的不适感和疼痛感,甚至有些体质较差或痛觉敏感者更是觉得难以忍受,因而心情烦躁,大喊大叫,并产生恐惧、孤独感,甚至怨恨情绪。在此期首先护士要有强烈的同情心,不能对患者的哭闹、喊叫等行为责骂或者是熟视无睹,漠然置之,应针对其恐惧心理进行安慰及心理开导,消除其恐惧心理。其次有意识地与患者多交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同时给予一些生活上的帮助,使患者能用自身的意志克制自己的行为,对部分极度烦躁、恐惧的患者,可酌情让家人陪伴,使患者获得一种安全感,必要时可使用一些镇静剂,帮助患者休息,同时给予安慰,体贴和鼓励的语言和行为引导护理论文护理论文,使患者感到受到了尊重、关心和重视,以保持良好的心境,保证充沛的精力,顺利分娩。

2.3 分娩期 分娩期因宫口已开全,疼痛感相对减弱,而肛门下坠感和憋胀感增加,并伴有便意,此时护士应耐心安慰,告知有便意是正常现象,不必紧张,也不必要害羞,在应该用力时大胆地向下屏气,并告知胎儿在产道时间过长的危害性,讲解分娩时的呼吸技术和躯体放松技术,并询问是否口干,是否需要喝水等,尽可能满足产妇的正当要求,在宫缩间歇期可告诉产妇全身放松休息,适当地应用表扬、鼓励的语言,帮助初产妇解除畏惧、害羞、无助心理,使其放松心情,配合助产人员安全分娩。

3 小结

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产妇的各种心理反应程度。在整个产程中要热情接待孕妇,关心孕妇,做好孕产妇正常分娩知识的宣传,讲解影响分娩的各种因素,充分了解孕妇各方面的情况,多安慰、多鼓励,消除其陌生、恐惧、不安全感,从而减少产后出血,缩短产程,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保证母婴平安。

【参考文献】

[1]张丽芳,包翠荣.待产妇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07,15(2):66.

 

患儿恐惧的护理措施篇5

【关键词】 儿科;心理特点;护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50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45-02

儿科的心理护理就是既要注重患儿的生理需要,又要满足患儿的心理需要,儿科注射的心理护理已经成为现代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儿科的心理护理是很微妙的,为使患儿得到合理的治疗,使患儿早日康复,就要不断掌握患儿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患病和住院会使患儿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心理护理可给与患儿和家长在心理上的帮助和支持,并且直接影响着治疗和护理效果。由于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有限,进行心理护理也是有很多困难,有时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学习,进行研究探讨。掌握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特点以及有效的护理沟通技巧,学会掌握各种护理技术操作及有效的规范用语,懂得尊重患儿的人格尊严、生命价值及个人隐私等[1]。努力掌握儿童的心理特点,以便进行护理工作。

1 临床资料

选取儿科注射的患儿90例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男性患儿59例,女性患儿31例,年龄在5个月至11岁,平均年龄在4.17±1.20岁。

2 不同阶段的心理需要的评估及护理

2.1 婴儿期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患儿的细微变化,此期患儿对周围的所发生的事情都非常敏感,容易受惊吓,怕见生人,尤其是对穿白大衣的护理人员,产生非常强烈的紧张、恐惧心理,害怕从她母亲怀里把她抱走,对这些,护理人员在操作前,就要和患儿建立友好关系,给患儿身体上的接触,如抱抱患儿,抚摸患儿,用玩具哄他玩等,护理要通过亲热的表情、神态,姿势给患儿建立信任感,给与心理安慰,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关怀,和亲切的态度使患儿得到安慰和安全感,为患儿创造和谐轻松地氛围,减轻患儿的恐惧心理,在进行治疗护理时要尽量分散其注意力,要以娴熟的护理技术,消除患儿的恐惧感,护理人员要以母亲般的关怀,给患儿留下美好的印象,为以后的护理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患儿的身心发展[2]。

2.2 1-3岁幼儿期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操作要尽量人员固定,护士进行连续全面的护理,使患儿产生安全感,尽量满足幼儿住院前的喜好和生活习惯,了解患儿的习惯用语和特殊的生活方式,如为患儿讲熟悉的故事,玩熟悉的玩具,帮助患儿减轻陌生感,使患儿发挥其自主性。幼儿期患儿智能发育迅速,语言、思维和社交能力的发育日渐增速,情绪高度急躁,尤其是有病,愿意哭闹,容易产生厌恶,自卑,患儿模仿力强,危险的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差,易发生意外伤害,要正确引导,耐心启发,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适宜喂养保证生长发育,使其智力得到发展。护理人员要保持病房清洁,整齐,干净舒适,要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眼神,姿态和患儿接触后能唤起患儿的欢乐,消除紧张情绪,充分调动起积极性,配合治疗和护理。

2.3 3-6岁学龄前期心理护理 3-6岁患儿变得性格比较固执,不听话,有的甚至反抗,这是儿童时期的一种违拗心理。不可过于严格控制,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接触的人也陌生,对医护人员怀有一种恐惧的心理,他们常常坐在那,闷闷不乐,一声不吭,对他讲话也不理不睬,医生护士在进行治疗护理时,进行哭闹、反抗、甚至逃跑,因此护理人员要学会沟通技巧,主动去亲近他,主动和他玩,使他尽早熟悉环境,在他高兴的时候,因势利导,尤其是对不合作的患儿,护理进行操作时,让其他患儿给他做示范,使他减轻害怕的念头,我们护理人员要经常在生活上关心患儿,治疗操作时动作要轻柔,态度要和蔼,尽量分散其注意力,力争做到操作快,稳、准。针刺静脉一次性成功,使患儿觉得护理操作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痛,慢慢的习惯接受治疗和护理。

2.4 学龄期心理护理 此期患儿主要是焦虑和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怀疑受到惩罚,护理人员要保持稳定,有足够的耐心,尊重患儿的人格,热情、周到、体贴的为患儿服务,努力和患儿建立感情,使患儿感到温暖。促使患儿尽快熟悉周围环境和有关人员,用患儿容易理解的词语,和特殊方式,方法,解释治疗和护理的主要过程,减少患儿顾虑,利用恰当的机会,说明注射治疗的原因,使患儿相信住院不是一种惩罚,是治疗疾病的需要,同时对患儿进行素质教育,合理安排生活,供给充足营养,介绍病情,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案,并告知这个方案是根据你的病情制定的。

3 讨 论

小儿各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当受到不良影响时,可以干扰正常生理功能,从而产生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从患儿住院时,就应经常与患儿互动,和他一起做游戏,讲故事,和他交朋友,要用慈母般的温柔、亲近患儿,语言要亲切,使患儿感到如亲人,尽早熟悉每一名患儿的性格特点、习惯及要求,尽量用各种办法满足他的需求,给他创造一个舒适、温馨的治疗和护理环境,护理人员通过体贴、周到,热情的服务,减少患儿的恐惧心理,消除患儿紧张情绪,增加亲近感,换来患儿的满意,取得患儿的信任,减轻心理负担,调动起积极性,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使患儿早日康复,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闫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该[J].中外健康文摘,2011,(16):473.

患儿恐惧的护理措施篇6

1 患儿入院治疗对的主要心理障碍及反应

1.1 表现:儿童生病后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反应,其行为和情绪反应变得更加幼稚,儒弱,对家长依赖感增强,、哭泣、喊叫,以我为中心,认为自己应受到人们的关怀和照顾。

1.2 焦虑、恐惧:是一种对象不明、不可名状的担心和害怕。它既可能来自对本身患病的不安,也可能来自疾病本身的临床表现[2]。例如看到周围一些看患病儿童的状况,不禁产生一种恐怖感,好像面临巨大威胁。患儿在精神上十分紧张,怕疼痛、怕打针、惧怕各种检查,整天提心吊胆。甚至看到医护人员的白大衣及雪白的墙,也会产生恐惧及排斥心理。

1.3 患儿对周围的事物特别敏感,对医护人员的解释、家长的好言相劝抱有怀疑态度:患儿面对医护人员产生容易产生焦躁、恐惧不安的情绪。耐受性差,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多,如:汗多、心悸、头胀、乏力等,导致睡眠障碍和食欲不振等,同时表现出对光、声、冷、热等刺激敏感。患儿情绪不稳,应激反应强烈,易愤怒,也易出现悲观、抑郁、沮丧等消极情绪。

1.4 反应淡漠:患儿入院后,因脱离学校、家庭,离开原来熟悉的环境,易产生与人的隔阂、冷淡感、孤独无助和不安全感。

2 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分析

患儿入院后,通常因心情不佳,容易形成负面情绪波动。基于这种负面情绪,患儿容易出现焦虑、激怒或消沉等反应。

2.1 离开原有生活环境所致:患儿入院后,离开了原来熟悉的生活环境,打乱了原有的生活规律,在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中,所熟悉的人不多,又饱受疾病的煎熬,患儿首先有陌生感、孤独感,需要面对病房管理制度、各种治疗和护理措施、医护人员的态度等。

2.2 患儿自身思想和心理尚未成熟,文化程度低所致:患儿缺乏科学的生理、药理知识,对外界客观的认识不足,甚至受到家长和其他成年人和老人封建迷信思想影响,对自己生理机能认识不足,当病程和其自己预想的不一致时,便陷入盲目猜测之中,甚至惶惶不可终日。

2.3 孤立无助:这是儿童一种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悲愤自怜的情绪状态。当患儿面临身体不适及疼痛,家长无能为力,医生没有办法缓解时,并因此无力改变不适及疼痛状态的时候,患儿因此就会产生失助感。患儿这时候往往认为自己预后不良或面临生命危险。在失助的心理状态下,患儿往往出现自悲自怜的情绪。

2.4 临床案例:患儿,男,6岁,于2007年7月3日因家中意外发生煤气泄露导致爆炸,全身灼伤,并被爆炸的厨房炊器砸伤头部致昏迷,双下肢烧伤,被家人发现后急送入院治疗。

2.4.1 昏迷期心理护理:笔者在护理该患儿时,多呼唤其名字,给患儿信息,鼓励患儿家属多讲其熟悉的故事,讲患儿感兴趣的事,使患儿始终保持在其熟悉的语言环境之中,以配合治疗早日清醒,恢复记忆。

2.4.2 恢复期患儿的心理反应:①依赖心理:开始不愿意看到医护人员,不愿离开家长,渴望家人的陪伴。②恐惧心理:此次受伤是在意外情况下发生的,患儿当时意识清醒,毫无心理准备,使患儿产生紧张、恐惧、痛苦等心理变化,尤其清醒后又多次接受侵入性操作带来的疼痛不适,加重了恐惧心理。③烦躁、逆反心理:由于患儿复合伤多,病情重,病程长,治疗又带来许多痛苦,所以患儿情绪波动较大,常躁动不安,拒绝配合治疗。

2.4.3 护理措施:①减少不良刺激,为患儿安置单间,避免其看见其他危重患者的处置情况,在进行每项治疗护理操作前应向患儿解释,多鼓励患儿,争取取得配合。②消除恐惧心理是小儿烧伤心理护理的一个重点,也是本例患儿心理护理的重点。首先,笔者要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缩短与患儿的距离,多与患儿打招呼,逗她玩耍,抓住患儿的细微变化,加以鼓励,同时与患儿接触时注意非语言的运用,如面带微笑,态度温和,可握住患儿的手,倾听其诉说。③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改善探视条件,让患儿亲属多陪伴患儿,给患儿讲故事,听轻音乐,以转移患儿对疾病的注意力,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绪。④营造轻松舒适的环境,保持室内的清洁,温湿度适宜,也可适当的放置少量儿童玩具,制造和蔼气氛,依据患儿情绪介绍病房情况,使其熟悉新环境。[3]

2.4.4 结果:通过医护人员及家属的治疗护理,患儿颈部及双下肢创面治愈,情绪稳定,精神较好。

3 管理策略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级至高级分成5类:安全需要、生理需要、爱和所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其中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基本需要。如果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失衡状态而导致心理障碍。故医护人员对患儿的护理活动应先满足低层需要,逐渐至高层需要,在满足低层需要的同时满足高层需要。患儿入院后一般基本需求包括减轻痛苦、良好的护理、家属的关心呵护、与医生护士的关系等。作为医护人员来说应该根据不同时机对儿童患者进行不同的心理疏导及管理。

3.1 儿童患者刚入院时:患儿新入院时由于环境陌生,又受疾病疼痛煎熬,因此患儿多有紧张、焦虑、担心等心理。护士应了解患儿的心理需求,给予及时的健康教育,尽快帮助其熟悉环境及分管的医护人员,了解有关的制度规定,使其配合治疗护理。此阶段患儿对医院环境的反应是以是否利于疾病康复这一标准而产生的。急重症患儿对治疗、饮食、制度、医护人员的技术较重视,而慢性患儿及康复期患儿不仅对以上方面比较重视,还关注医院的制度、服务态度等。

3.2 儿童患者住院阶段:这一时期,患儿对医护人员及医疗服务的心理反应特别敏感。儿童患者入院后每天与医护人员接触,医护人员的言行及服务态度对儿童患者影响很大。医护人员这时候要扮演家长、老师的角色,用爱心、耐心呵护他们,护士服务应周到、恰当,医护人员的答案尽可能一致,以免引起患儿的疑虑。和 蔼耐心的态度会减轻患儿的焦虑、恐惧心理,尤其是对首次就诊患儿更为有效。而且越是抱有紧张害怕心理的患儿,他的要求和批评也越多,这时护士的责任就是协助患儿减少恐惧心理,当护士的态度温和而且尊重患儿时,就会使患儿感到舒服愉快。

患儿恐惧的护理措施篇7

【关键词】心理护理 心理评估 儿科护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健康概念的演变,对专科临床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儿科护理是重要的医学护理,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存在着特殊性,其对象是0-14岁的儿童;当其生病住院时,未能全面有效的表达自己的需要,同时其家人由于对疾病缺乏认识,对环境、医护人员的陌生感,心疼患儿在住院期间进行的各项治疗及检查尤其是使用一些侵入性的医疗用具产生的恐惧感,从而不利于治疗与护理。因此为了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我们需通过对家长的心理护理与评估,希望家长以其与患儿亲密的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来配合,以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1]家长的心理状态和由此而表露出的态度对患儿的心理状况、接受治疗、护理时的态度与反应,包括对疾病痛苦及治疗时疼痛的感觉忍受程度,有着强烈的暗示作用和直接的影响;对家长的不同心理表现以及针对这些心理表现进行护理是儿科优质护理的关键。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将人的需要分为五层:即生理的需要,安全感的需要,爱和归属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这五种需要在儿童身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为满足这些需要,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和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儿童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有限,护患关系主要以主动被动模式及指导合作模式为主,进行心理护理非常困难,很难达到预计的效果和目的,甚至会有相反的结果。[3] 因此为了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我们需通过对家长的心理护理与评估,希望家长以其与患儿亲密的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来配合,以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1 其主要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表现

1.1 焦虑和紧张

1.1.1 入院时对疾病缺乏认识,对环境及医护人员的陌生感引起的紧张与焦虑;表现为反复询问病情,希望得到肯定答案或不断打听医护人员的情况,希望得到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治疗与操作。

1.1.2 住院期间由于病情变化产生的紧张与焦虑;表现为对病情变化的反复陈述,要求医护人员的操作和观察准确仔细,耽心遗漏病情变化及操作失误。

1.2 恐惧与缺乏安全感

1.2.1 家长对疾病预后产生的恐惧感;

表现为对其他相同疾病患儿的预后敏感,尤其是急、重危患儿的家长,表现急躁、焦虑、惊恐与悲观,避免甚至忌讳说一些关于生死的问题甚至字眼。

1.2.2 由于心疼孩子而对各种注射和侵袭性的检查产生的恐惧感;表现为患儿在接受检查和治疗时家长表现出不敢看或者躲开的行为。

1.2.3 对年轻护士、实习护士操作的担心、恐惧、反感与抗拒,要求护理操作由高年资护士执行且一步到位,不愿接受年轻护士更不愿让护生操作的心理。

1.3 怀疑和不信任

1.3.1 对疾病的不了解引起的对治疗方案的怀疑;表现为拒绝配合医护进行治疗。

1.3.2 对医护人员由于年龄、性别、言语、着装等外在条件和表现引起的不信任;表现为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的不信任,要求更换主管医护人员,拒绝护理带教时让护生操作。

1.3.3 对教学医院护理带教工作不理解,担心在治疗时拿患儿做教学工具,给护生充当实验品而耽误治疗并增加额外的损伤和痛苦。

2 患儿家长其他心理表现

2.1 容忍:对患儿不正确行为的容忍和支持是许多家长共同的表现。他们认为孩子的生病是自己照顾不周造成的,对孩子有欠疚感,于是对孩子病中的不合理要求尽量满足,甚至许多错误的行为如打骂医护人员也不加管教;对患儿在吃、穿、玩等方面的不合理的索要和故意毁坏物品不加以制止,并对工作人员的制止表示不满。

2.2 依赖感:家长对患儿日常生活上的照顾也依赖于护理人员,而对自己表现得缺乏信心,只信任高年资医护人员而拒绝年轻护士、实习护士的操作实践。

2.3 同病相怜感:表现为相同疾病的患儿家长非常容易沟通,有同病相怜感,新入院的患儿家长有时对老病人的经验与传闻的信任程度更甚于医生,往往以同病室的患儿家长局限性看法为依据,人云亦云。

3 心理护理措施

首先要找出患儿家长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形成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心理护理。

3.1 对家长焦虑心理的护理;

3.1.1 对环境及医护人员陌生引起的焦虑,护士可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和病区设施,住院期间需要遵守的各种规定,并对主管护士进行重点介绍,如需要帮助时可以找谁等,帮助家长尽快认识主管医护人员熟悉就医环境。

3.1.2 对由于对疾病不了解而引起的焦虑,可以通过进行病人教育,介绍病情,疾病的发病原因,一般治疗方案,护理措施进行讲解,以让他们了解。

3.1.3 对护理带教工作的不理解而引起的焦虑,应尽可能地向他们介绍教学医院的性质职能与义务,说明护理带教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解释实际操作时的方法步骤与监督,让他们了解,信任,放心,以取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3.1.3 对病情变化引起焦虑,护士应耐心解释可能造成病情变化的原因,并向家长说明目前的治疗方案与护理措施是针对患儿病情需要制定的,使家长对医疗方案与护理操作放心;同时护士还要加强巡视,以实际行动使家长安心。

3.2 对家长恐惧心理的护理;

3.2.1 对因对疾病预后的担心引起的恐惧,护士应针对患儿的疾病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预后进行说明,使家长对孩子在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和准备。对预后良好的疾病,在对家长说明时可多用鼓励的语言,让家长看到治愈的希望。 转贴于

3.2.2 对患儿进行治疗时引起的恐惧,应当主动将治疗步骤和方法、要达到的目的在操作前向家长说明,以诚恳的态度告诉家长,“我们会尽量减少无谓的失误,最大程度的减少患儿所受的痛苦。

3.2.3 对患儿家长对护理带教时护生的操作引起的恐惧,带教操作前认真准备,细致、充分地讲解,以提高操作成功率,如最主要的儿科护理带教—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等,如一次成功,可帮助家长减少恐惧感。

3.3 对家长对年轻护士、实习护士的怀疑与不信任心理的护理;

3.3.1 主动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注意有技巧的交流,通过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来赢得家长的信任。

3.3.2 引导年轻护士、实习护士与患儿及其家人双向交流,一方面熟悉病情,了解患儿特点、性格、喜好;一方面让患儿及其家人认识、了解年轻护士、实习护士,向他们介绍年轻护士、实习护士的学习与实习情况,以缩短距离,加深感情,取得信任。

对患儿及家长的心理评估

1 对患儿的依从性及心理评估

1.1 对外界如医院的环境是否有陌生感。

1.2 对医护人员是否畏惧、回避。

1.3 对来自外界的交流如问候、表扬、鼓励等是否有积极的回应,如主动伸出手、顺从卧床等。

1.4 能否接受‘白大褂’(医护人员)对其身体的触摸、检查、操作。

1.5 对疼痛的反应是否过于强烈如剧烈全身扭动、挣扎反抗致全身肌肉紧张或恐惧、哭吵致面色苍白以及屏气而面色紫绀等。

2 对患儿家长的心理评估

通过与患儿家长的谈话、交流、观察,对他们进行如认知过程、智能状况、人格特征等方面的简单判定与评价,评估他们对带教工作认识和接受程度,推测一旦带教过程中出现困难和失败如静脉穿刺不成功时是否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思维、认知、和交往方式。

2.1 详细告知护理操作的目的、方法和过程,解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他们对此的看法,理解程度,接受程度。

2.2 通过对话、交流及假设性暗示,大致判断其智力状况、思维水平,以粗略了解他们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的态度与反应,是否存在潜在的适应性不良等人格特征。[4]

2.3 在与患儿家长的谈话交流中有选择地提出一些问题,评判他们的回答、作出的反应,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是否耐心,好争斗否,是否容易激惹及思想偏执等。

2.4 通过对话、观察,了解其基本家庭生活状况,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工作、生产环境,有否传统迷信思想,是否重男轻女等。

综上所述,在医疗服务对象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随时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正当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常识;因而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为避免护患之间的矛盾、误解与纠纷,在整体护理模式下运用心理护理与评估指导帮助工作就成为必要的手段和重要的方法。既使护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护理程序处于良性循环,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恢复,也对患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同时增强了护患间的关系,对儿科临床护理顺利开展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刘晓虹主编,护理心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2]冯鸿滔主编,普通心理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6.

[3]徐俊冕主编,医学心理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88: 55—56.

患儿恐惧的护理措施篇8

【关键词】 行为干预 儿童 牙科治疗

在儿童牙病诊治过程中,由于儿童对创伤特别敏感,理解力、自制力差易受各种偏见的影响。同时陌生的诊室环境、穿工作服的医护人员、各种诊疗器械及不合作儿童在诊室的哭闹声亦可影响和加剧患儿的恐惧心理[1],从而导致其躲避或拒绝牙科治疗,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致使其口腔健康状况不断恶化。我科于2005年10月—2009年12月在儿童牙科传统综合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干预,提高了牙科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5年10月~2009年12月在我院牙科门诊就诊的86例拒绝接受牙科治疗的儿童患者,年龄3~6岁,女36例,男5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 :女18例,男25例。对照组:女18例, 男25例。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一对一心理干预,在每位儿童就诊前,由护理人员主动同他们交流,与患儿及家长建立信任关系,帮助患儿取得积极应对治疗的态度。同时了解家长的心理状态,告诉他整个治疗过程的可行方案,使其初步了解牙科就诊的一些常规,避免家长将对牙痛治疗的恐惧心理传染给孩子,使本来就恐惧看牙的患儿更加不配合。通过说—示—做向儿童解释器械的用途并演示器械是如何工作的。在安全且不违反无菌原则时可允许患儿碰触治疗所用的任何器械设备,在其抗拒行为解除后再进行治疗操作。对照组则直接由主诊医师按常规方法进行接诊。

2 结果

实验组经术前心理诱导后主动接受治疗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

3 讨论

儿童从小畏惧吃药打针,生了病更是害怕去医院,即使被父母带到医院,也表现非常紧张,以致于哭闹不停。在口腔儿科进行的所有诊治过程中,离开患儿的配合是不能很好的完成的,因此如何消除儿童对牙科治疗的恐惧心理—牙科畏惧症,使其愉快地配合治疗,是进行口腔疾病诊治成功的关键。

儿童牙科畏惧症与儿童年龄有关,年龄越小牙科畏惧症发生率越高,这主要与儿童年龄越小,自我控制能力及配合程度越差,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心理特点有关[2]。本研究选择病例均为3岁以上的儿童,随着年龄增长,语言沟通能力的增强,儿童知识面增多,理解能力增强,能较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 转贴于

儿童牙科畏惧症与不愉快的牙科治疗经历有关,本研究中实验组有18例儿童曾有看牙史,通过护理人员的干预仍有5例拒绝治疗。因此儿童患者对牙科治疗的初次印象非常重要,儿科医生及护理人员必须有耐心,使用轻柔的动作,尽量达到无痛操作。本实验我们在接诊时,首先主动热情地与患儿交谈,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讲些有趣的小故事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同时鼓励孩子勇敢,给孩子打比方,如说牙里有个小虫子,用水冲小虫子(高速牙钻操作),用小蜜蜂捉小虫子(低速牙钻)等生动的语言,有效地缓解了患儿的紧张情绪。

儿童牙科畏惧症与家长对牙科治疗的态度及家长对儿童的态度有关。成人对牙痛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恐惧感,他会把这种恐惧心理传染给孩子,本来就恐惧看牙的患儿就更加不配合。我们在初诊时通过交流与家长建立信任关系,并对家长进行宣教,介绍乳牙保护、口腔卫生指导、小儿牙齿的检查方法、加氟防龋以及营养指导等。并指导家长如何向孩子描述即将面对的治疗。对某些对患儿进行恐吓、训斥的家长亦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减少了患儿产生的逆反心理,提高了治疗效果。

牙科治疗的特殊过程中,患儿对尚未接触过或已经历过的牙科环境中的一切都会产生畏惧或不安。牙科手术器械、牙钻声音,从听见到感觉探针检查,这些都可以成为产生畏惧的刺激物,并且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患儿的心理状态,使患儿不自觉地出现一些与牙科医生不合作的行为,甚至于拒绝检查和治疗。我们在患儿初次就诊前将患儿抱到治疗椅上,用儿童化的语言与患儿进行交谈,并为患儿演示诊疗器械,从而消除儿童的恐惧心理,使其在有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

牙病患儿对于牙科治疗常常抱有恐惧心理,因此,心理干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其除了常规治疗外,更需要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工作,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激发患儿的内在合作动机以提高其依从性,使其由被动治疗变为主动配合,有效的减轻儿童的牙科畏惧。从本研究可见,医护人员在治疗前、中必须重视医患交流,采用心理干预、无痛技术等一系列措施,尽量缓解患儿的焦虑程度,提高诊疗质量,有利于患儿的身心健康。

参 考 文 献

[1]刘国惠,蒋云卉.儿童牙科畏惧症初步探讨.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8,7(2):148.

上一篇:电气火灾预防安全培训范文 下一篇:科技创新及应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