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易地搬迁教育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1-28 17:34:56

关于易地搬迁教育的问题

关于易地搬迁教育的问题篇1

桃源县累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685户12225人,其中:2016年完成2462人,2017年完成3938人,2018年完成5825人。集中安置点2016年14个,安置262户857人;2018年32个,安置1831户5825人,总体量居全市第一(约占全市总任务的65%)。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搬迁成效较好,特别是在“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上做实搬迁“大文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就学就医

一是促就业。为拓展增收途径,切实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我县多措并举将扶贫车间办进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挑选引进了鑫诚鞋厂、美音电子、杰远电子、君和野茶等12家工作环境优、企业信誉好、容纳人员多、工作稳定、待遇较好的民营企业建成就业扶贫车间,开发了电子元件加工、制鞋、茶叶加工等岗位种类11种,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最终通过本地就业、公益性岗位、能人带动创业等方式,实现岗位收集和岗位开发就业一批、公益性岗位和扶持性岗位兜底就业一批、扶持能人带动创业就业一批,达到搬迁户“一户一人就业”目标。二是保就学。积极做好学校转接工作,进一步落实安置点贫困学生的教育助学政策,根据迁入群众适龄子女入园入学规模,合理调整优化安置点周边教育规划布局和教育资源配置,加强迁入教育资源保障,满足搬迁户子女就近入学需求。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改变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上学还要翻山越岭的历史。三是稳就医。严格落实“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先诊疗后付费”的健康扶贫政策,以户为单位为搬迁群众建立健康信息档案和医疗精准扶贫救助档案,对患有重大疾病、慢性病的搬迁群众,制定“一人一策”靶向治疗方案,实行动态监测管理,切实保障贫困户就医问题,彻底改变了贫困户因为距离远,小病“等”痊愈的历史。

(二)“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帮扶

充分发挥农副产品加工特色县和旅游资源大县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及加工、乡村旅游、家庭手工业、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业。按照“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思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规模经营。主要采取公司加农户等形式,每年按照一定的受益比例参与多元化入股分红,促进贫困户增收,提升搬迁群众生活水平。据统计,全县易地扶贫搬迁户中,165户472人享受唐宸生态农业产业帮扶、131户438人享受冯鑫林木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产业帮扶、100户343人享受华星智能牧业有限公司产业帮扶等,其中主要采取公司加农户等形式,每年按照一定的受益比例参与多元化入股分红,促进贫困户增收,提升搬迁群众生活水平。

(三)“易地扶贫搬迁+”创新管理

每个集中安置小区明确了1名县级领导对口负责,主要落实市联席办提出的“十项保障措施”,实现“五个确保”;为进一步落实后续工作,我县制定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后续工作20条责任清单,明确责任单位,细化各类后续管理措施,每个集中安置小区建立便民服务机制,安置小区管委会办公座机、工作人员电话、维护维修人员电话等信息全部在展示栏中公示。不断创新管理、强化服务、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强化扶志教育和宣传引导,形成党组织领导、管委会管理、搬迁群众充分参与的治理模式,确保搬迁群众生活温馨、安居乐业。

关于易地搬迁教育的问题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开发区党工委的悉心指导下,******乡镇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脱贫攻坚工作

(一)基本情况    

******乡镇成立于2012年11月28日,前身为石桥片区办事处,总面积约25.9平方公里,辖白泥、石桥2个居委会(其中:石桥12平方公里、白泥13.9平方公里),26个居民小组(白泥社区12个,石桥社区14个);户籍人口7651人。

******乡镇共有建档立卡人员104户312人,已脱贫72户256人,其中2015年脱贫人数54户195人;2016 年度脱贫人数9户29人;2017年脱贫9户32人。现有贫困户32户56人(一般贫困户9户24人,政策兜底户23户32人),两无户23户32人,两因户1户1人,两缺户8户23人。贫困发生率为0.73%。建档立卡在校学生30户56人,享受教育扶贫资助16户23人,其中未脱贫贫困户6户9人,已经全部获得教育扶贫资金;建档立卡劳动力63户156人,实现就业63户77人。

(二)取得的成效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成立了由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及各村书记、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省、市、开发区关于精准扶贫各项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先后制定了《贵州钟山经济开发区******乡镇2018年度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工作实施方案》、《******乡镇2018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乡镇2018年度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乡镇夏秋攻势行动方案》、《******乡镇关于落实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脱贫攻坚存在问题整改方案》、《******乡镇2018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实施方案》。采取召开动员会、印发宣传资料、入户动员、召开院坝会等形式,广泛宣传脱贫攻坚工作相关政策,为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2、规范程序、精准识别、精准脱贫,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完成7个专项治理工作。

为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严格按照《六盘水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六盘水市贫困人口漏评错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七个方案的通知》(六盘水扶领办发〔2018〕24号)文件要求,完成7个专项治理工作,严格遵循“五定五看”统一标准、全面调查、精准识别;坚持做好“四访”,采取在农户申请的基础上,调查人员进村入户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各户收入情况,逐户计算人均纯收入,把收入低于收入标准以下的农户拟定为贫困户。我们坚持“六个到村到户”,严格按照“两公示一公告”,完善贫困户“一户一档”建档立卡相关资料,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台帐实。

    3、打赢脱贫攻坚“四场硬仗”。

(1)产业扶贫成效明显。春风行动开展以来,******乡镇始终坚持“六个引领”,牢牢把握好产业发展“八要素”,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一是以“三变”1+N为引领,采取“合作社+农户+扶贫”模式,成立合作社5家,先后实施种植红豆杉、刺五加、白芨、草莓和培育羊肚菌、人参育苗等项目,流转土地1139亩,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04户312人,实现脱贫72户256人,脱贫率达到82.5%。二是以退耕还林、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完成产业结构调整1167.86亩,涉及260户,发放产业结构调整资金350358元;完成退耕还林1692.37亩,发放退耕还林资金846185元,新增退耕还林面积1100余亩。

(2)“组组通”项目稳步推进。今年以来,******乡镇始终把“组组通”项目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以建设“脱贫攻坚致富路”为目标,全力打好公路脱贫攻坚战。******乡镇涉及“组组通”公路5条约16.38公里,主要涉及辖区海坝组、罗家寨组、石桥八组、十三组、十四组,目前均已完工投入使用4条12公里,未完工的1条已经完成工程总量的90%,预计年底完工投入使用。

(3)易扶搬迁动员效果显著。******乡镇2017、2018年易扶搬迁总人口125户640人(贫困户30户118人)。其中2017年易扶搬迁总人口45户197人(贫困户30户118人、非贫困户15户79人);2018年易扶搬迁总人口80户443人(贫困户0户0人、非贫困户80户443人)。工作开展以来,组织召开易扶搬迁培训动员会、群众院坝会累计50余次,发放易地扶贫搬迁明白卡200余张,出动宣传人员120余人次,宣传覆盖群众累计1000余人次。

截至目前,2017年易扶搬迁总人口中已签订搬迁合同41户185人(贫困人口29户116人);已搬迁入住42户191人(贫困人口28户114人),完成率是91%;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16户2456平方米,拆除率35%,预计12月底达60%。

(4)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全面落实。******乡镇始终按照“精准资助、应助尽助”的原则,加大对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的支持力度,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得到全面落实。一是按照应助尽助原则,争取教育帮扶贫困学生9人,获取补助资金5530元。二是减免建档立卡贫困户104户312人合作医疗参合资金37200元,申请临时救5000元帮助贫困户解决医疗救助问题。三是将住房困难群众125户640人全部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计划,通过异地扶贫搬迁解决群众住房困难问题。

    4、多措并举,建立脱贫帮扶长效机制

一是充分利用“特惠贷”优惠政策,采取“贫困户+政府公司”的运作模式,贫困户人均可贷款5万元,资金由政府开发投资公司统筹运作,贫困户不承担风险,资金收益有保障,投资收益分配暂定3年,收益为投资金额的3%,目前完成特惠贷任务28户72人,贫困户年末可分红达10.8万元。二是通过上门服务企业,向企业汇报精准扶贫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企业形成扶贫联动,计划争取企业帮助解决就业18户39人,目前已经解决就业16户30人,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三是按照“五级包保”的帮扶原则,结对帮扶104户312人。户均制定帮扶计划3个,落实帮扶措施3条,协调投入帮扶资金达50万元。四是统筹实施低保兜底政策。完成低保兜底23户32人。积极做好扶贫开发和低保扶助两项制度衔接。五是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实现生态效益、贫困户及低收入群众增收“双赢”,力争在2018年年底退耕还林3000亩。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存在问题:一是部分群众特别是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特别是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很多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导致易扶工作推进缓慢。二是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对滞后,项目扶持、资金帮扶管理等有待加强。三是贫困户就业困难,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40岁至60岁的劳动力占比超过50%以上,就业非常困难。四是三块地盘活方面的问题。群众担心不能及时获得退耕还林补偿资金,担心得不到第九年以后的占股比分红资金。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扶贫先扶志的要求,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帮扶措施,不断加大“三变”改革力度,集中力量搞好贫困户脱贫规划,重点完成“五个三”中的盘活“三块地”、落实“三个保”、确保“三个就”,集中火力打好退耕还林、易地扶贫搬迁工作、1户1就业工作硬仗。让贫困户逐步靠勤劳致富,最终实现全面脱贫致富。

一是进一步整合资金和项目,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进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创建工作,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亮化农村环境。

二是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落实农村“三变”改革要求,同时探索发展城市“三变”,保证一村至少发展一个良好的“三变经营主体”,让产业发展真正惠及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

三是充分利用开发区吸纳就业的优势,充分挖掘对知识水平和技能要求不高的工种,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就业,巩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成果。

四是实现脱贫攻坚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相结合,把退耕还林工作与城市近郊旅游发展相结合,形成脱贫攻坚长效发展机制。退耕还林打造万亩红豆产业园,前期推进青山红豆杉生态养生园旅游综合体农旅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山地旅游与休闲度假、农业生态观光、民风民俗体验融合发展,形成脱贫规划长效发展机制,实现贫困户脱贫和农户持续增收。

二、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脱贫攻坚存在问题整改工作

根据《六盘水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落实省委第八巡视组巡视反馈脱贫攻坚存在问题的整改方案》文件要求,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整改实施方案。我社区积极对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的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进行逐项整改,现就整改情况分项汇报如下:

    (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搬迁贫困户的就业、就医、孩子读书等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乡镇2017年度有易地扶贫搬迁人口45户197人(贫困人口30户118人),目前已完成搬迁合同签订41户185人,参加易地扶贫搬迁户搬迁的贫困户中,已完成引导就业22户,其中有3户贫困户因年事较高无劳动力,已督促子女进行赡养,其中有1户贫困户全为在校学生,已于2016年纳入低保户进行政策兜底,现在正在落实低保兜底政策,目前剩余4户搬迁贫困户正在积极引导就业。

    2、工作存在的问题。部分搬迁的贫困户因各种原因暂未完成引导就业。

    3、整改情况。在今后的帮扶工作中,石桥社区将继续注重引导该4户贫困户进行就业,以帮助搬迁贫困户能够安居乐业。同时,2017年度参加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贫困户于2018初由开发区代缴新农合医疗保险,目前,参加搬迁的贫困户的基本医疗全部保障到位。对于搬迁户孩子就学事宜,石桥社区服务中于2018年6月完成搬迁户孩子就学意愿的统计工作,并将统计结果上交开发区社事局,目前,上级部门正在对接搬迁户孩子就学事宜。

(二)贫困户脱贫存在数据脱贫、统计脱贫、平均主义脱贫等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目前,******乡镇共有建档立卡人员104户312人,其中2015年脱贫人数54户195人;2016 年度脱贫人数9户29人;2017年脱贫9户32人。现有贫困户32户56人(一般贫困户9户24人,政策兜底户23户32人),两无户23户32人,两因户1户1人,两缺户8户23人。贫困发生率为0.73%。

石桥社区所有脱贫的贫困户均在满足“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条件以及基本生活生产条件达标时才进行脱贫,未发现数据脱贫、统计脱贫、平均主义脱贫等现象。

2、工作存在的问题。在贫困户脱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居住石桥社区山上的六个组的少量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存在困难。

3、整改情况。针对部分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存在困难的问题,******乡镇已多次向发区社事局写报告,寻求帮助,目前,正在协调处理中。接下来,我社区将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及基础生活设施改进工作,不断改善辖区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

(三)“三变”改革及产业扶贫工作抓得不够认真,抓得不实等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石桥社区以农村经济组织推动“三变”改革工作,目前在石桥辖区两个村参与“三变”改革的经济组织共有5个,包含3家合作社和两家企业,5个经济组织共计流转农户土地约1100亩,包含贫困户土地约200亩,目前完成红豆杉种植约630亩,草莓种植约50亩,刺五加等中药材种植约340亩,独角莲等中药材种植约70亩,支付土地流转金约53万元,包含贫困户土地流转金约10万元,引导农户到“三变”改革经济组织务工约110户120人,包含贫困户约20户20人,发放工资约30万元,包含贫困户务工工资约6万元。引导参与“特惠贷”贫困户28户72人,共计贷款360万元,2017年底发放该28户贫困户“特惠贷”分红金10.8万元,人均分红1500元。辖区两村的“三资”清理工作及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工作已与2018年1月开始开展,目前完成1个村的“三资”清理并完成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约2500人。

2、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目前石桥社区参与“三变”改革的产业发展周期长,短期很难产生效益。如红豆杉种植产业前期投入大,种植周期长,需生长多年才可用于发展红豆杉附加产品。二是对“三变”改革工作宣传力度不够。很多群众对“三变”改革工作不理解,仅同意将土地流转于合作社或者企业,不愿意将土地入股承担风险,导致“三变”改革扶贫项目对群众的覆盖面不广。三是自然条件限制。石桥辖区属于开发区统一规划开发区域,大部分土地用于开发区的开发建设,剩下的土地较为贫瘠,不利于种养殖产业开发,同时,缺乏相关的技术指导,导致现有的“三变”改革产业发展不理想,目前仅有白泥村裕民农民专业合作社草莓种植销售额达到15万元左右,其余项目,暂未出产品。

    3、整改情况。加强“三变”改革工作政策宣传,让群众加深对“三变”改革工作的理解,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三变”改革工作中来。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三变”改革等扶贫项目的监管,督促辖区经济组织良性发展,同时积极向上级部门寻求技术指导,对辖区闲置土地进行同意规划使用,项目规划时进行严格技术测试,确保“三变”改革等扶贫项目的成功实施。

   (四)驻村结对帮扶不扎实、流于形式等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乡镇办公地点位于辖区白泥居委会及石桥居委会交界位置,同时和两个居委会联合办公,离群众较为接近,能达到驻村的效果。目前辖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4户314人,该104户贫困户共有结对帮扶责任人125人,包含开发区级结对帮扶责任人55人,涉及8家单位,在帮扶单位中仅有一家单位为学校(钟山区职业技术学校),涉及帮扶责任人7人,该7人帮扶的贫困户均已脱贫,目前正在稳固脱贫效果,未对该7名教师造成较大压力。社区在帮扶过程中力求“扶贫扶志”的效果,积极引导贫困户参加劳动改善生活,同时对于无劳动力的贫困户,积极引导参与“特惠贷”等国家优惠政策,并将上级针对贫困户的政策积极落实到位,并为贫困户进行家庭医生签约,目前已完成家庭医生签约88户245人。

    2、工作存在的问题。部分帮扶责任人思想意识不到位,对帮扶公共还在流于形式,未对贫困户采取具体帮扶措施,同时部分帮扶责任人自身业务能力不强,对精准扶贫政策学习不够,导致帮扶结果不理想。

    3、整改情况。在以后的精准扶贫工作中,我社区将会加强各帮扶责任人的思想意识教育,提高帮扶责任人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同时加强帮扶责任人的业务培训,针对不同贫困原因贫困户制定合理帮扶措施,努力提升帮扶效果。

(五)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石桥社区所有贫困对象在纳入贫困时均是按照“农户申请、入户调查、民族评议、一公告、两公示”等程序进行评定,再将结果进行上报,在评定贫困户过程中,因社区权限有限不能精确查询贫困中的“四有”人员,仅能通过走访调查的形式核查贫困生产生活状况。同时社区对贫困户的管理严格按照上级政策进行动态管理,对贫困户人口情况等信息积极按照工作程序进行动态更新。

2、工作存在的问题。因社区职能权限限制,未能对贫困人口的资产情况进行精确核查。

关于易地搬迁教育的问题篇3

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战,对于作为主战场之一的贵州来说,既是历史任务,又是时代使命。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在威宁石门蹲点调研时指出,全省上下要更加深入贯彻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更加扎实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以精准为基本攻略,以问题和项目为导向,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精准度,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

要以“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为基本目标,精准实施产业扶贫。产业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产业是农民增收的“摇钱树”。做好产业扶贫这篇大文章,必须立足增收可持续,千方百计让富民产业兴起来,让百姓腰包鼓起来。精准建好产业扶贫机制,让贫困群众有事可做、有利可获;全面深化“三变”改革,着力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创新市场营销机制,让生产要素、资金要素、市场要素有机整合,提高产业发展效益;鼓励多点发力、多轮驱动的“动车扶贫”机制,让小生产有效对接大市场,提高r户生产效率,稳定增加群众收入;健全各种配套服务机制,把配套服务送到农村生产第一线,落实到每个项目、每个贫困户;用好脱贫攻坚投资基金产业扶贫子基金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效益。

要紧抓搬迁对象、安置地点、标准设计、资金管理、项目建设五个关键环节,精准实施易地搬迁扶贫。易地搬迁不是一项简单的政治任务而是一项关乎民生的惠民工程,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因此,在精准实施易地搬迁扶贫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坚持以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积极推进跨县(市、区)安置,坚持以县(市、区)为单位集中建设管理;要在全省推广惠水县“五个三”经验,解决搬迁群众长远生计问题,让搬迁群众一步住上新房子、逐步过上好日子。

要全面改善提升农村办学条件,精准强化教育扶贫。“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要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策,优化乡村学校布局、补齐农村学前教育短板、补强中小学校舍设施、强化师资配备,全面改善提升农村办学条件。认真落实普通高中“两助三免(补)”、中职学校“两助三免(补)”、普通高校“两助一免(补)”等资助政策,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农村孩子接受更加良好的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扶贫只有综合施策、果敢前行,才能让精准的教育扶贫践行起“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光荣使命。

关于易地搬迁教育的问题篇4

优化环境建设美丽校园

2月20日,风和日丽,印江自治县各中小学迎来开学“第一课”。

在印江刀坝中学新校区,一栋栋崭新的校舍让人眼前一亮。学校背靠青山翠林,平坦宽阔,功能齐全,在校园内漫步,如置身花园中。

“新校区总投资2680万元,占地面积65亩,可容纳1200名学生就读。”刀坝中学校长谭帅告诉记者,去年9月12日,全校1190名师生整体搬迁到“新家”。

刀坝中学老校区位于集镇上,一条公路将学校生活区和教学区分成两半。“每逢赶集更是车来人往,给千余师生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也给校园管理带来了困难。”谭帅说。

搬到“新家”后,刀坝中学实行封闭式管理,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教师公租房等基础设施配备齐全。“在新环境学习,住宿条件好,食堂有营养餐,教室还有多媒体设备,感觉学习劲头更大了。”正准备去上课的八年级学生席晓艳告诉记者。

位于印江县城的印江三中也是新建的校区。除了可容纳3000多名学生上课的4幢崭新教学楼,还配备了标准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诚信读书吧、食堂等。

“在‘新’字上做文章,利用全新的教学资源,以求带给师生更加生动的教学体验。”印江三中校长陈军说。完善的校园基础设施,崭新的校容校貌,极大地提振了师生的精气神。

印江近三年投入资金7.3亿元,新建了三中等4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配齐全县所有学校的“班班通”,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2017年,印江将建成10所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及辅助用房,7个运动场。”印江县教育局局长江航军介绍,除了建成思源实验学校和城区第四幼儿园外,印江还将启动县职校、木黄中学等学校的整体搬迁工作。

“优化教学环境,让美丽校园成为师生的‘乐园’。”江航军说,全县163间中小学都在校园硬件方面进行了优化、美化。

精准资助给力学有所教

为了让贫困、困难学生能够安心学习,印江对贫困、困难学生进行教育精准扶贫资助。

走进印江特殊教育学校,一堂别开生面的“康复训练课”正在进行。32名学生在操场上站成一排,由辅导员带队,依次开展进教室与老师打招呼、过斑马线、使用灭火器,爱护花草和感恩父母、老师贴心手掌画等科目训练。

“这是我们学校开学的‘第一课’,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肢w平衡、语言交流、手指康复等训练。使孩子们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得以矫正,心理和生理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印江特殊教育学校少先队辅导员李贵凤告诉记者。

印江特殊教育学校共五个教学班,有智障、聋哑儿童63名,其中在校生32名,另外31名儿童为学校教师送教上门服务对象。“通过开学‘第一课’,我学会了使用灭火器、文明出行,还学会了感恩,我感到很开心很快乐。”该校六年级学生代广燕用手语道出自己的心声。

“要让全县的特殊儿童享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2月27日,印江自治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袁纯江在印江特殊教育学校检查工作时说,除了为特殊教育教学提供基础保障,还要办好家长学校,提升特殊群体综合素质。

同时,印江也加大对高中、职校贫困学生的资助。“针对普通高中,给予每生每年扶贫专项助学金1000元,每生每年免(补助)教科书费400元、住宿费500元;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执行标准和普通高中一样。”印江自治县扶贫办主任王易告诉记者,去年,印江资助学生5471人,其中第一、二批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共3926人,涉及资助金额近800万元人民币。

“学生新学期开学了,今年的教育精准扶贫正有序开展。”王易说。

易地搬迁实现就近入学

今年,印江把搬迁户子女入学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让搬迁户子女随迁就近入学。

2月19日,记者走进印江县城普同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在7栋二单元101室,搬迁户吴敏一家人正忙着帮助儿子田志收拾书包、准备户口簿,要去给8岁的田志报名。

一切准备好后,吴敏带着儿子走出小区大门,步行8分钟左右便来到印江六小。

对搬迁户子女,印江六小简化了报名程序,在学校老师的热情指引下,田志很快成为六小的一名学生,这让吴敏很高兴,“学校环境非常好,把小孩带到这个学校读书我非常放心。”

田志此前就读缠溪小学,2016年底一家人从朗溪镇打铁坳村搬到县城,按照印江易地搬迁扶贫子女就近入学政策,田志就读离新家最近的印江六小。

在田志上课的教室里,老师指着教室盛放碗筷的消毒柜、老师联系栏、学习园地向吴敏一家一一介绍,吴敏连忙拿出手机把老师联系栏的内容拍了下来。

“易地搬迁扶贫子女来我校就读,查实情况后,通过网络查找学生的学籍,开出一张插班通知书给班主任,学生就可以去报名注册了,无需办理任何转学手续和缴纳任何额外费用。”印江六小德育主任田丽芳告诉记者。

在印江六小,还有很多像田志这样的转校生,他们都是易地搬迁户随迁子女,住进新家的同时,还获得了就近入学的便利。

“为了做好易地搬迁扶贫子女的入学工作,学校于前期召开了专题会议,并组织老师对本片区内的易地搬迁扶贫子女入学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主动对接。”印江六小校长张金银说,学生入校后,在思想上学校秉承爱的教育,让他们快快乐乐成长,高高兴兴读书;在学习上帮助随迁子女一点一点进步;在生活上让他们吃得安全,吃得营养,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关于易地搬迁教育的问题篇5

【关键词】生态移民 现实困境 生态补偿 协同参与 培训

【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识码】A

陕南生态移民现状

陕西位于秦巴山区,全省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9%,地质灾害分布点达到9300多个,其中大多集中在陕南地区。面对这种现实,陕西为了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地质灾害避险,从2009年开始实施生态移民。

陕西的生态移民根据搬迁距离可分为三种形式:第一,县域搬迁。这是规模最小的一种搬迁,其移民搬迁距离一般在50公里以内。这种移民迁徙或通过“迁人不迁地”或通过在县内地缘位置较近的村组内划定一定面积的土地,将移民搬入这些村组。这类移民不改变行政隶属关系,其医疗、教育等关系不发生变化,与移入地居民的融合程度高。第二,县际搬迁。这种搬迁距离大于50公里,往往由政府通过修建统一的住宅楼,形成移民小区,将移民整体搬入。这种移民的行政隶属关系将完全转入迁入地。新移民并不一定来自同一移民区,但因为有共同的移民搬迁经历,容易形成共同心理意识,能较好地开展生活。第三,嵌插式搬迁。这种移民方式通过将不适宜居住的生态保护区内或自然灾害易生区内的零星居民插入适宜居住的城镇。这种移民方式对于移民的考验更大,完全陌生的生活方式和环境,这些因素都使得移民的生活困难重重,甚至出现回迁现象。

为了对陕南移民搬迁的实际情况有准确的认知,笔者对陕南移民进行实地调研。调查数据收集在陕西完成,调查地域主要为汉中、安康、渭南三市,调查时间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调查组通过实地走访农村居民家庭,面对面问卷调查,最终完成500份问卷。在对问卷回收后,对于问卷有关键漏项、答案有明显逻辑错误的问卷进行筛查、剔除,最终得到有效问卷49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8%,满足研究所需。该实证调查结果主要集中在移民基本信息和移民对搬迁后生活的心理态度。

调查组对移民搬迁后生活心理态度主要从四个方面考察:一是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调查中对迁入地环境表示满意的男性占47.8%,女性占63%;20岁以下满意的占87.3%,20~30岁占89%,30~40岁占76.5%,40岁以上占68.9%;小学文化程度表示满意的比例为78%,初中文化程度满意比例为84.6%,高中专文化程度的满意比例为8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满意比例为81.7%;月收入300元及以下满意的占43.7%,月收入301~500元满意的占49.8%,月收入501~700元满意的占67.8%,月收入701~900元满意的占65%,月收入1101元以上满意的占78.2%。

二是对教育资源的满意度。对迁入地教育资源表示满意的男性占87%,女性占89%;20岁以下满意的占93.4%,20~30岁占88.4%,30~40岁占77.6%,40岁以上占85.2%;小学文化程度的满意的比例为79%,初中文化程度满意比例为81%,高中专文化程度的满意比例为94.6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满意比例为91.5%;月收入300元及以下表示满意的占95.2%,月收入301~500元表示满意的占91.5%,月收入501~700元表示满意的占92%,月收入701~900元表示满意的占89.8%,月收入1101元以上表示满意的占88%。

三是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对迁入地邻里关系表示满意的男性占34.7%,女性占37.9%;20岁以下表示满意的占85%,20~30岁占46%,30~40岁占42.5%,40岁以上占33%;小学文化程度的表示满意的比例为38.7%,初中文化程度满意比例为41%,高中专文化程度的满意比例为57.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满意比例为78%;月收入300元及以下满意的占45%,月收入301~500元满意的占34.8%,月收入501~700元满意的占43.4%,月收入701~900元满意的占72%,月收入1101元以上满意的占56%。

四是对移民政策的满意度。男性表示满意的占74.1%,女性占86%;20岁以下满意的占44.5%,20~30岁占54%,30~40岁占52%,40岁以上占65.2%;小学文化程度的满意的比例为32%,初中文化程度满意比例为40.4%,高中专文化程度的满意比例为56.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满意比例为78%;月收入300元及以下表示满意的占45.7%,月收入301~500元表示满意的占57.8%,月收入501~700元表示满意的占76.8%,月收入701~900元表示满意的占79.9%,月收入1101元以上表示满意的占82%。

生态移民面临的现实困境

移民脱贫意愿与再生性贫困之间的现实困境。陕南移民主要有两大现实诉求: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脆弱区居民脱贫。为了脱贫搬入交通便利的迁入地后,很多移民却遭遇再生性贫困,形成原因主要有:第一:政府发放的生态补偿资金同移民的实际需要之间存在很大缺口。以陕南2012年移民搬迁计划来看,该年度完成8万户、6.18万人规模的搬迁。这其中,还包含由政府给付所有建房款的特困户、五保户2871户、6936人。如此大规模的移民搬迁,资金配套困难,外加近两年建筑材料和人工费上涨,致使资金缺口增大,最终使得移民补偿金无法全部满足。

第二,移民生计来源和生计能力的缺失。从贫困区搬迁下来的农民多为世代从事农业生产,在迁出地人均拥有大约2亩的山区土地以及一定数量的林地。这些土地的收入以及林地的经济农作物收入可以维持一家基本生活所需。农闲时,这些居民通过打零工或送子女出外打工获得额外收入,可以保证生活大项开支。一旦迁至移入区,由于分得的土地面积大大减少,更无可能分到经济林地,使得生活来源减少。同时,移民的文化程度大多集中在小学水平,本身因常年居住于交通闭塞山区,缺乏适应现代生活技能。购买住房后,很多移民都会举债,这直接造成移民没有资金投入生产,提高生活水平。

第三,生活开销增大、负担加重。移民搬入新的居住地后,迫切想融入新的环境,不可避免的增加各项社会应酬;而城镇生活的消费品种类繁多,物价水平远远高于山区,增加移民新的支出项目;移民搬入新的移民小区,移民会承担相应的物业管理费用及其他相关支出;移民们从山区搬迁到灌区,从“雨养农业”过渡到“灌溉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移民要学会新的技术,生产所需要的种子、化肥、树苗及工具,这些要求人力和财力的双重付出,而资金困难使他们的生产生活雪上加霜。①

搬迁安置地的巨大需求量与土地资源紧张之间的现实困境。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施办法(暂行)》的规定,移民迁入所需的土地都要由迁入地规划、划拨。按照陕西省政府的规划,陕南移民搬迁涉及汉中、安康、商洛3市共28个县,搬迁安置移民共计60万户、约240万人,预计需要划拨移民用于生产种植的土地数量是很大的。而陕南地区多属于丘陵、盆地的地址构造,本就属于地质灾害高发地带,平原地区面积小,适宜居住的土地总面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18.9%。在本就人口密度大,耕地、农田保有量低的情况下再调整、划拨土地用于安置生态移民,给各级迁入区带来了巨大压力。陕南移民自2011年7月正式实施以来,2011年~2012年共搬迁14.0193万户,53.5772万人。这些移民所需的土地按照人均最低标准0.8亩计算,也需要迁入地提供大约42.8618万亩土地。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土地资源紧张的现实困境随着生态移民工程深入,移民数量增大,土地需求量上升,其面临困难会越来越大。

作为迁入地的居民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愿将土地分给外来者,移民分到的耕地显然无法满足移民的生存目的。②为了生存,移民经常居住在当地,农忙时偷偷回到迁出地继续耕种以前的土地,造成移民“居而不定”的现实状态。

移民与原住民之间显现心理、文化冲突的现实困境。根据马克斯・韦伯的观点,人最显著的特征在于人的社会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也明确地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某一固定区域的人们一旦长期性的生产生活,在这种长期社会交往中就会自发或自觉地形成特有的、该区域居民共同遵守的习惯民约、文化取向、心理态度。移民由于大多居住于山区,居住环境宁静,人口密度小,不善于与人交际,崇尚节俭,饮食简单,不注重穿着打扮;由于独居,生活习惯相对随意,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当移民们迁至安置区或插迁至城镇与当地居民混居时,就会因为这些生活习惯而感觉到格格不入、被排斥,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融入移民区的生活;对于社区组织的文化交流活动,移民由于不擅长这些娱乐休闲方式,并不能加入其中。移民中大多为中、老年人,他们内心深处怀有故土难离的情结,面对城镇生活的浮华、喧闹,移民更加怀念静谧山村。心灵的孤独、漂泊使移民遭受巨大心理压力。

移民过程中,在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地区,移民搬迁中还会涉及到民族文化认同。对于少数民族移民来说,、文化认同的需要更为突出。比如汉中宁强县的搬迁移民很大一部分是羌族,这些移民就渴望能与羌族居民共同居住,保有自己的民族传统和建筑风格。

生态移民的未来发展路径

引入市场为主的生态补偿机制。移民在搬迁后面临的最大困境在于生存压力。移民补偿资金的困乏、收入水平的低下、不稳定性使得他们对未来的生活缺乏必要的信心。要想增加生态移民补偿资金,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的经验,即引入市场经济中的商品规律,将生态效益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来看待,谁拥有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生态环境,谁支付这种商品的价值。在生态移民资金来源上,遵循“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由生态移民的受惠方支付一定的资金来作为移民搬迁的资金构成。

以陕南移民为例,陕南移民的目的在于汉江流域水源地涵养保护,这项搬迁可以保证西安、北京、湖北、河北等地省市的高品质水源供应。在实践中完全可以遵循政府和市场互补的原则,充分引入市场机制的作用,考虑参与主体的偏好以及利益需求,减少中间环节,相应地,把解决权属问题作为补偿的最基本的条件;根据补偿对象的具体特性建立选择性的激励机制,对私人供给的成本―收益加以区分,使个人或组织对集体目标的贡献程度与其收益相匹配;在完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环境税收制度的同时,还应逐步完善生态环境产权机制、交易机制、价格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对生态环境资源供求的引导作用,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生态利益共享及相关责任分担机制。

建立移民协同参与机制。移民协同参与机制是指移民在政府的指导下,全程参与生态移民的全部过程,并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建议。移民对生态移民的主动参与程度同搬迁效果直接相关。生态移民过程不仅是政府的公共职能行使的过程,也是移民全程参与行使自己权利的过程。移民协同参与机制的缺位,会造成决策缺乏民主和脱离实际,发生移民回迁或者移民因搬迁后的生活不适而引发社会冲突。在对移民回访时,移民就反映由于未有移民参与,新建移民房存在一些不足:“现在的房子看起来是很好,但是太小了,我们住在楼上,农具、化肥、种子放置在地下室,地下室面积不够放置所有东西,放在楼上又取用不方便,特别是农忙时,总要上下多次才能拿完所有东西,太麻烦。而且有些楼层太高,不利于上年龄的移民居住……”。而且移民们也提到,缺少移民监督,移民分房时没有做到公平公开。④

实践表明,在移民搬迁过程中,通过移民与搬迁专家的有效互动,可以制定更合理的移民搬迁方案。在现实中可以通过对移民的实地调研,区分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搬迁安置方式。山区、平川分别管理,提高质量。山区由于地形复杂,自然灾害较多,基础设施、房屋建设好后,极易反复遭遇自然灾害,重复建设投资过大。因此,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实施移民搬迁,在扶贫移民中优先考虑安置问题;将资金集中用于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政府全额投资搬出,确实达到应搬尽搬。同时山区按照深山区与浅山区分类管理,深山区搬迁,因村民生存存在困难,应保障基本生活,浅山区就近安置。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整体搬迁,或小范围搬迁。

积极开展思想培训、技术培训,实施对口帮扶政策。要想移民能安居,真正达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培训是必要的。首先,要做好移民前的思想培训服务工作。为了使移民更好更快地适应搬迁后的生活,就要对他们做好相关的移民发展政策的口头宣传。之所以采用口头宣传,一是避免移民因为不识字而不知道现有的移民搬迁政策,二是可以让移民面对面提出自己对移民搬迁的建议或意见,便于改进移民搬迁实践工作。

其次,思想上的扶贫最终落到实处,要通过技术扶贫来实现。要使得移民尽快融入城镇生活,享受较高生活品质。劳动就业保障部门应积极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就业技能、劳务输出、文化教育等培训活动。在培训过程中,可以结合性别差异,分别对移民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要确保每户移民家庭中至少有一人能够学习、掌握一到两门实用技术。

最后,除了技术扶贫,还可以通过对口帮扶来实现移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尽快融入移民生活。其一,建立就地对口帮扶。认真分析移民区的现实状况,鼓励移民区附近的工厂接收没有工作的移民,并与之保持长期的合作,实现移民与工厂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其二,采用异地对口帮扶。移民区人口资源丰富、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政府可鼓励其他对口支援地区的企业到移民区招工吸收劳动力,这不仅可以满足这些企业自身的发展所需,而且可帮助移民区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以陕南汉中地区为例,当地政府就积极与汉中的对口支援城市天津联系,通过天津市委的努力,在2012年~2013年度共组织大约2400余人至天津劳务输出,极大缓解了搬迁家庭的生存压力。

生态移民是一项系统工程,实践中需要我们将移民目标同实际反馈调整,真正实现“让移民富起来、让村庄美起来、让生态好起来”的目的。

(作者为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讲师、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本文系陕西省社科规划办项目和陕西省教育厅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D093,12JK0167)

【注释】

①②袁月:“陕南移民搬迁与减贫问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3年,第35页,第3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页。

④陈小玮:“王慕:给山民一个安稳的家”,《新西部》,2011年,第10期。

关于易地搬迁教育的问题篇6

一、组织保障到位,确保责任层层压实

为确保各类就业帮扶政策落到实处,XX县人社、移民、扶贫等相关部门经常召开就业帮扶工作研判、调度等专题会议,分析研判就业帮扶工作,提出符合实际的工作措施,统筹安排部署工作,形成“一把手”亲自抓、亲自管的工作机制。并在各个易地搬迁安置点挂牌成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或服务点,各涉及乡镇街道也在人员、办公场地及经费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为搬迁群众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2020年以来,XX县充分利用对广帮扶资源促进劳动力就业创业,让搬迁群众融入新生活、成为新市民、实现新梦想,书写追梦情怀。以XX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为例:截止目前,XX县街道已投入XX万元用于建设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培训上岗工作人员XX名;投入XX万元建设扶贫车间,引进XX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入住,建设扶贫车间XX家,提供工作岗位XX余个,解决XX名搬迁劳动力在扶贫车间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其中居家就业XX人。为进一步满足搬迁群众就近就业需求,XX县不断加大对各个搬迁安置点就业扶贫车间的引进工作,进一步拓宽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创业渠道,确保更多搬迁群众能够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二、宣传动员到位,确保思想高度统一

一是积极组织开展“四个一”活动,通过搬迁安置点乡镇街道干部、帮扶干部等主动上门向搬迁群众梳理讲解党的好政策,讲透讲深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贵州对毕节的关心和爱护,对广大贫困群众的深厚感情;二是及时发现解决搬迁群众生活工作中的烦心事、忧心事。通过小区广播、微信群、广场大屏幕、入户走访、院坝会、培训会、课堂讲座、家庭或个人发展分析座谈等多彩多样的方式,为搬迁群众梳理讲解培训和就业方面的政策措施,结合家庭或个人实际情况,帮助群众理清家庭或个人发展思路,让群众熟练掌握运用培训就业相关扶持政策,为群众创业就业“增援壮胆”。三是有针对性地动员搬迁群众积极参加劳动技能培训,提升群众感恩意识和技能技术水平,将群众聚合在党的周围,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激发群众自力更生、创业就业的内生动力。同时,不断加强宣传力度确保宣传动员到家家户户,政策讲解、思想动员入脑入心,让绝大多数群众发自内心感恩党中央、感恩,争相上进、积极创业就业。

三、培训提升到位,确保能力素质达标

因部分搬迁群众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城市生产生活不了解、不熟悉,缺乏必要的基本常识和技能,XX县街道动员群众积极参加培训,让群众尽快融入城市,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新市民。

本着培训是为了就业的目的,按照“因人施培、因岗定培、因产施培”的原则,根据劳动力的身体状况、知识文化水平、技巧技能、就业意愿等具体情况,并结合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和技能培训。思想培训内容包括感恩教育、政策知识、如何适应城市生活、如何在城市中谋生、城市常见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等;技能培训根据搬迁群众工作意愿设置缝纫、家政、护理、厨师、保安保洁等工作技能培训。分类设置课程和培训标准,分产业、分层次、分岗位、分时段培训。确保培训能够大幅度提升搬迁群众积极就业、服从管理、感恩等思想意识,大幅度提升搬迁群众技能技巧、与人沟通等能力,树立新市民就业观。培训结束后经过测试测评,不合格的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培训,直至合格为止,确保上岗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截止目前,XX县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已组织开展技能提升培训XX人,培训后实现就业XX人。

四、岗位推荐到位,确保人岗相互适应

为满足搬迁群众就业需求,为搬迁群众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分别收集建立省外岗位、区外省内岗位、区内岗位三大岗位库,区内岗位库中又分别建立七星关经济开发区岗位、安置点临街企业岗位、扶贫车间岗位、大棚产业园岗位、公益岗位、居家就业等就业岗位库XX个,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更新岗位信息的同时,通过包保楼栋干部根据群众的就业意愿,结合群众的自身能力,采取“入户推荐”“广播推荐”“微信推荐”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推荐适合的岗位,以“送货上门”的方式,确保人岗相匹配,让搬迁群众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实现稳定就业、增收致富。年初疫情期间,共组织群众XX批次XX人到XX县经济开发区企业应聘,其中XX人应聘成功并实现稳定就业;通过各安置点包保楼栋干部入户推荐岗位上万余次。

五、后续服务到位,确保群众安心就业

XX县要求涉及易地搬迁的乡镇街道党政干部、帮扶干部、包保干部、包保楼栋干部在服务群众时要做到“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创新作为、担当作为、廉洁作为”,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搬迁群众到用人单位就业后,由各安置点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服务点)和包保楼栋干部负责跟踪了解其工作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对再次失业的人员,了解失业原因,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确保失业群众重新走上就业岗位。对积极参加培训或稳定就业的群众,根据中央、省、市、区相关扶持政策,认真审群众培训就业资料,对符合政策群众,主动为其申请补贴,确保属于群众的一分不少,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好政策,确保搬迁群众就好业、好就业。

关于易地搬迁教育的问题篇7

楚雄州南华县自2013年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政策以来,加快了扶贫工作的开展。2014年南华县积极响应国家电商扶贫政策,建立了中国野生菌第一信息平台—中国•南华野生菌信息港。2015年南华县成功申请第二批部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进一步促进了其扶贫工作的发展。经过3年多的精准扶贫,楚雄州南华县贫困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2013年,南华县贫困人口2.62万人。2014年年底,南华县贫困人口减少至20661人。2015年,南华县贫困人口减少至16167人。2016年,南华县新增5710人脱贫。本文基于楚雄州南华县2016年度5710人的脱贫数据,分析南华县精准扶贫的模式及成效,旨在为云南省及其它省市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2精准扶贫模式介绍

2015年10月16日,国家主席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首次提出“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五个一批”展现了党中央扶贫工作的新思路,为扶贫工作确立了新的模式和要求。

2.1产业扶贫

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①。产业扶贫目的在于促进贫困家庭与区域协同发展,激活发展动力。产业扶贫发展内容为:在县域范围,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增加资本积累能力;在村镇范围,增加公共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培育产业环境;在贫困户层面,提供就业岗位,提升人力资本,积极参与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

2.2易地搬迁扶贫

易地搬迁扶贫指将生活在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他地区,并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和拓展增收渠道,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主要是居住在深山、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主要包括集体安置和插花安置。集体安置是指将整个村集体搬迁到有条件安置的地区。插花安置是指投亲靠友、分散安置移民以及进城购房安置。

2.3生态补偿扶贫

生态补偿是指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调节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激励性制度安排,是平衡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生态补偿脱贫的主要内容有: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

2.4教育扶贫

教育扶贫就是通过在农村普及教育,使农民有机会得到他们所要的教育,通过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和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来实现征服自然界、改造并保护自然界的目的,同时以较高的质量生存。教育扶贫主要包括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学前教育资助、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普通高中生资助、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免学费、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等措施。

2.5社会保障兜底扶贫

社会保障兜底扶贫是指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包括无劳动力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因残重度贫困的家庭、因病重度贫困的家庭、因灾或意外事故造成重度贫困的家庭以及因其他不可抗拒原因,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重度贫困家庭。社会保障兜底扶贫主要措施有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政策对贫困人口倾斜。

3楚雄州南华县精准扶贫的具体模式及成效

楚雄州南华县现辖6镇4乡,分别为龙川镇、沙桥镇、五街镇、红土坡镇、兔街镇、马街镇、雨露乡、一街乡、罗武庄乡、五顶山乡。根据南华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6年12月25日统计公布的2016年度龙川镇、沙桥镇、雨露乡和一街乡1567户5710人的脱贫数据,可以看出南华县2016年的精准扶贫工作充分运用了提出的五种类型的扶贫模式,其具体模式及成效分析如下:

3.1产业扶贫

产业扶贫是南华县主要采用的扶贫模式。据南华县脱贫数据统计,2016年,雨露乡有186户714人脱贫,全部贫困人口都是通过产业扶贫实现脱贫的。龙川镇有298户1079人脱贫,通过产业扶贫脱贫的为233户892人,占龙川镇脱贫人口总数的82.67%。一街乡有844户3036人脱贫,通过产业扶贫脱贫的为626户6627人,占一街乡脱贫人口总数的74.67%。沙桥镇有239户882人脱贫,通过产业扶贫脱贫的为56户211人,占沙桥镇脱贫人口总数的23.92%。

3.2易地搬迁扶贫

易地搬迁扶贫是除产业扶贫外最重要的扶贫模式。据南华县脱贫数据统计,2016年,沙桥镇有180户671人通过易地搬迁扶贫实现脱贫,占沙桥镇脱贫人口总数的76.08%。雨露乡有82户332人通过易地搬迁扶贫实现脱贫,占雨露乡脱贫人口总数的46.5%。一街乡有225户798人通过易地搬迁扶贫实现脱贫,占一街乡脱贫人口总数的26.28%。龙川镇有27户111人通过易地搬迁扶贫实现脱贫,占龙川镇脱贫人口总数的10.29%。

3.3生态补偿扶贫

生态补偿扶贫是南华县结合实际情况推行的特色扶贫模式。据南华县脱贫数据统计,2016年,南华县实行生态补偿扶贫的地区为雨露乡和一街乡。其中,雨露乡森林覆盖率达75.8%,林业是拉动全乡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而一街乡森林覆盖率仅为26.8%,处于全县最低水平,水土流失面积占全乡国土面积的68.2%,是全州有名的泥石流多发区。2016年,雨露乡有6户25人通过生态补偿扶贫实现脱贫,占雨露乡脱贫人口总数的3.50%。一街乡有3户12人通过生态补偿扶贫实现脱贫,占一街乡脱贫人口总数的0.4%。

3.4教育扶贫

教育扶贫是南华县部分地区采用的扶贫模式。据南华县脱贫数据统计,2016年,南华县仅一街乡采用了教育扶贫模式。一街乡教育扶贫的措施主要有素质提升就业和发展教育两种。2016年,一街乡有18户73人通过教育扶贫实现脱贫,占一街乡脱贫人口总数的2.4%。其中,通过素质提升就业脱贫的有11户49人,占一街乡脱贫人口总数的1.61%。通过发展教育脱贫的有7户24人,占一街乡脱贫人口总数的0.79%。

3.5社会保障兜底扶贫

社会保障兜底扶贫是南华县其它扶贫模式的重要补充。据南华县脱贫数据统计,2016年,南华县除沙桥镇以外,其余三个地区,即龙川镇、雨露乡和一街乡都采用了社会保障兜底扶贫模式,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的主要方式为医疗救助、孤儿补助和低保。2016年,龙川镇有64户192人通过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实现脱贫,占龙川镇脱贫人口总数的17.79%。一街乡有13户40人通过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实现脱贫,占一街乡脱贫人口总数的1.32%。雨露乡有3户7人通过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实现脱贫,占雨露乡脱贫人口总数的0.98%。

4楚雄州南华县精准扶贫对其他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启示

由楚雄州南华县2016年脱贫数据可以看出,2016年,南华县因地制宜,立足本县的地域特性,积极开展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生态补偿扶贫、教育扶贫和社会保障兜底扶贫五种扶贫模式,并取得了巨大成效。这对我省及其它省市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带来了一些启示。

4.1立足区域特色大力发展产业扶贫

产业扶贫涉及对象最广、涵盖面最大,是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是稳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重要渠道。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孙小兰教授表示,产业扶贫可以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救济式扶贫不能解决贫困地区的根本问题。产业扶贫可以使贫困地区扶贫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南华县脱贫数据也表明2016年产业扶贫是南华县脱贫的主要模式,从实践上证明了产业扶贫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是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模式。其它省市精准扶贫需要立足区域特色,大力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加快脱贫致富。

4.2多种扶贫模式助力精准扶贫

据南华县2016年脱贫数据统计,龙川镇、雨露乡和一街乡都采用了多种扶贫模式。雨露乡综合运用两种扶贫模式脱贫的有83户332人,占雨露乡脱贫人口总数的46.5%,运用三种扶贫模式脱贫的有4户16人,占雨露乡脱贫人口总数的2.24%。一街乡综合运用两种扶贫模式脱贫的有167户578人,占一街乡脱贫人口总数的19.04%。龙川镇综合运用两种扶贫模式脱贫的有36户149人,占龙川镇脱贫人口总数的13.81%。其他省市可以借鉴南华县精准扶贫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运用多种扶贫模式,助力精准扶贫。

作者:黄文娟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参考文献:

[1]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47-150.

[2]唐任伍.精准扶贫思想阐释[J].人民论坛,2015(10):28-30.

[3]王国勇,邢溦.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2015(9):46-50.

[4]韩斌.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初析———以滇黔桂石漠化片区为例[J].学术探索,2015(6):73-77.

关于易地搬迁教育的问题篇8

提出易地扶贫搬迁,为的是使不能靠传统的救济钱物等就地扶贫措施脱贫的群众,永远摆脱“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局面。2001年,国家计委首次在内蒙古、宁夏、贵州、云南四省区启动了“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补助措施。

那时候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补助资金标准为:北方省区人均3500?4500元,南方省区人均不超过5000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群众住房、改善生产条件及必要的教育、文化、卫生等设施建设。涉及生产经营范畴的内容,主要依靠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以及其它扶贫资金的渠道安排解决。

而现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则涉及到了多种扶贫专项资金,主要包括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以工代赈资金、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补助资金等。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扶贫投放力度逐年加大,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专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补助、外资和社会资金持续增强。以工程投资按人均不超过2万元计算,国家补助人均标准控制在了6000元以内,其中4000元用于搬迁群众建房补助,其余用于搬迁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现阶段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方法主要有两大方式,一种是靠近城镇安置,依托城镇的信息、技术、市场等优势建立蔬菜种植、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拓宽搬迁群众的致富渠道,这一方式在西部地区采用较多。

另一种是找一块土地平整、水源条件好的地方,开垦耕地,修建水利设施,让贫困群众来定居,这种一方式多用于西南地区。

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实施期间,全国已累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770万人。总体而言,搬迁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实践证明,易地扶贫搬迁对于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能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搬得出”仍需翻过三座大山

易地扶贫搬迁坚持自愿原则,要想“搬得出”,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其一是搬迁群众的主观思想。在贫困山区抑或是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地区,大部分群众搬出去寻求发展的愿望十分迫切,当然,在我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不愿意离开自己故居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对于他们自己来说也是十分矛盾的问题。

其二是决搬迁群众需要负担的成本问题。大部分异地搬迁主要有3项成本:一是新建或购买房屋、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平均需要10万元以上;二是搬迁“入户费”,平均每人1000?3000元;三是搬迁运输费等支出,一般在5000元左右。多数农户搬迁资金缺口在10万元以上。也由于搬迁费用过高,个别地方出现了搬富不搬穷的现象。

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的云阳县兰溪镇金银村不通路、饮水难,生存条件极其恶劣。为帮助当地群众脱贫,县扶贫部门和当地镇政府曾多次动员村里100多名贫困群众易地搬迁,但无人响应,群众反映最大的困难是搬迁资金缺口大。

“让农民‘搬得起’,不单是政府多投钱的问题。”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沈晓钟说,资源整合、农村改革措施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政府投入形成补充,让更多贫困群众享受得起扶贫搬迁好政策,加快搬迁进度。

在这方面,重庆的做法是:大幅提高政府专项扶贫搬迁补助标准,减轻贫困群众经济负担;改变过去部门资金“各自为政”的局面,将国土整治、危旧房改造、道路建设等资金“打捆”使用,加大搬迁支持力度;创新农村宅基地复垦“地票”制度,弥补资金缺口。

除了扶贫部门给予贫困群众搬迁补助外,重庆的国土、城乡建设、农业、水利等部门也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主要集中用于搬迁农民聚居区的道路整修、供水、通电、村容环境治理等公共设施建设和服务配套。他们把39项涉及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专项资金和路水电污讯等项目资金整合,做到项目、资金、政策全部跟着扶贫搬迁走。

另外,搬迁中农民可以退出宅基地,通过重庆全市统一的土地交易平台实现“地票”交易。目前,平均一亩宅基地退出,农民可以获得12万元以上的收益,以每户农民腾退0.3亩?0.5亩宅基地计,可大大减轻其搬迁和建新房的压力。

通过整合帮扶资源和土地交易制度创新,重庆贫困户搬迁资金缺口可从10万元以上降低到3万元以内,大大提高了搬迁受益覆盖范围。

其三是移民搬迁安置的用地指标不足问题。下山移民是解决山民贫困问题的重要方式,但是在资本市场极端活跃,房价直逼一线城市的地方,土地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财源,以指标不足排斥山民已经成为某些地方的老把戏。

长角井是浙江瑞安市马屿镇大南社区的一个行政村,村子分散于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大山中。论贫困程度,长角井可以说是集百家所长,5个自然村700多户人,晚上走夜路一不小心就会摔下山,种点谷物常常被野猪吃掉,以前电线常被水电站的工作人员收走,因为村内的用电量还不及途中的耗电量,娶不上媳妇的人家更是比比皆是。

然而瑞安却在全国百强县中名列第28位,被喻为温州南翼中心区的县级市。正是因为这华丽的外衣,长角井的命运被锁在遥远的高山深谷中,即便群众们有着强烈的搬迁愿望,却无法实现。

通常,政府希望通过增减挂钩的项目来解决农民落地的问题。因为这不会占用计划指标,本质上只是指标的互换。具体到移民宅基地的问题,就是找到了新的宅基地,同时将老的宅基地退出。

麻烦在于,退宅还耕的第一年要拆掉30%,随后两年也按照一定比例拆除旧宅。如果没有完成,这个指标被收回,项目被撤走。先拆的跟着倒霉,更会造成难以挽回的结果。

另外,不肯拆的村民有两种:一是温州很多民房起的大都是高层,房屋面积很大,有的面积平摊下来,甚至多达一亩。拆除后,实际拥有的宅基地面积最多200平方米,群众不肯。二是下山移民需要成本,农民需给得起造房的成本价,即使每平方米二三千元,一套房也要20?30万元,对困难户给不起。

温州情况并非个例,即便是我国易地扶贫搬迁的典型样板――陕南避灾移民中,也曾经出现这样的问题。一份合阳县以工代赈的内部调研报告中显示,土地问题已成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瓶颈,“国家严禁在耕地上建设住宅,各村又没有公共用地,搬迁中的土地问题就难以解决”。

“稳得住”关键靠制度

搬出来只是第一步,稳得住是紧随而来的关键问题。

虽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一些原有的劳动力得以转移,但环境的变化也让他们迁徙后增加了成本和风险,一些特殊“福利”还未让他们受益,户籍的壁垒也还依然坚固。

这些年来,无户籍、人户分离和人户不符等问题,在易地移民中已非个别现象,这类群体在搬迁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尽管很低,但由于在数量和规模上的不断膨胀,对其进行社会管理的难度以及该群体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却不能小视。

以甘肃省酒泉市为例,据不完全统计,自1983年至今当地共接收安置移民3.53万户15.75万人,其中,由外来租地农民形成的非计划事实移民达5771户21144人。截至2012年,外来移民已占酒泉市农村人口的29.8%,成为该市农村社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大社会群体。酒泉市外来移民中尚未解决户籍问题的有3335户10473人(其中非计划移民中有1952户、7396人;在计划移民中,玉门市疏勒河项目移交的独山子乡、柳湖乡、六墩乡等3个移民乡未办理落户手续的移民达1383户3077人),据估计,酒泉市外来移民中无当地户籍的人数已超过两万人,不仅如此,在已取得当地户籍的移民中,“人户分离”“人户不符”现象严重。

外来移民不能落户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迁入酒泉市的东乡族移民中许多在原籍就无户籍关系,无法实行户籍迁移;二是酒泉市的外来租地农民在当地新出生的小孩未进行户口登记,形成实际上的“黑人”;三是城镇户口没有向进城移民完全敞开。其带来的后果也是决定易地扶贫搬迁后能否“稳得住”的重要条件,子女上学、高考、婚姻、生产贷款等问题尤其为重。另外,当地农民因争夺土地、水源等引发的纠纷也时有发生。

对此,甘肃行政学院发展研究所所长周克全认为,省政府应委托省上有关职能部门牵头,联合公安等相关部门,对于因种种原因造成的原籍无户口者,采取特事特办方式,直接在迁入地建立户籍档案,并核发居民身份证。而对于原籍有户口者,由迁入和迁出地双方政府职能部门牵头,联合公安等相关部门,尽快完成户口转移交接手续,彻底解决移民的行政归属和管理问题。

另外,对于“农场”租地移民户籍问题,周克全认为,应由农垦公司和公安等有关部门解决,并研究创新土地流转政策,在确定好土地权属关系的前提下,给移民划拨承包地、宅基地,并尽快妥善解决土地租赁中遗留的历史问题,给移民与当地农户以同等待遇。同时,在国家农村新土地政策出台前,禁止所有单位和个人将土地承包给外来租地者。他同时强调,应利用国家放开中小城镇户口、提倡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等政策机遇,将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两大工程进行有机整合,给业已进城居住、工作和生活的移民以完全的市民待遇(包括城镇户籍)。

“能致富”还需看思路

通过扶贫搬迁,群众的住房条件、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同时,不少搬迁群众由于家底薄、缺乏实用技术和专业技能,后续发展比较困难。

“搬迁群众安稳致富是个大问题。”重庆市扶贫办主任刘戈新认为,农民搬迁后,后续产业扶持如果没有“硬项目”,没有能够落实的规划,而只是口头上提政府会扶持,不仅不能“稳农”,反而可能“伤农”。

对此,重庆按照扶贫搬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对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搬迁对象通过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方式,发展蔬菜、优质粮油种植和特色养殖、乡村旅游等,推动农民收入增长;对自愿进城的农户,则鼓励其主要向旅游景区周边、工业园区附近、中心镇延伸地带集中,力争配套稳定的就业岗位和公共服务。

巫山县骡坪镇茶园安置点近两年安置了近500名搬迁农民。县扶贫办副主任唐述德说,政府在安置搬迁群众的同时,也配套进行了工业扶贫项目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山东烟台一家纺织企业已在当地落户。搬迁群众以户为单位,通过小额贷款,购买毛衣编织机,贷款利息和3年后需偿还的本金由公司承担。公司向农户提供原料和技术,老百姓在家加工毛衣,赚取加工费,解决了安居过后的生计问题。

重庆市扶贫办资金计划处处长卢贤炜介绍,为促进后续产业配套,重庆坚持将产业发展资金优先安排到扶贫户身上,重点支持农民创办农业微型企业,扶持农民自主创业,为贫困农民提供创业技能培训。

“我们所有的政策创新,都围绕增加贫困群众就业机会,提高其创业、就业能力来进行。”卢贤炜说,政府可以帮贫困户一时,帮不了一世,所以最应该做的是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在陕西,一排排白墙蓝瓦的现代化厂房点缀在群山环绕、绿树掩映的晏坝镇竹园村山水之间,显得别有一番诗情画意。依社区而建的冠鑫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为搬迁群众带来了“在家门口就业”的希望。

按照“就近就业是根本”原则,安康市汉滨区在把新型社区布局到城镇周围、园区附近、景区附近、交通枢纽地带的同时,着力培育致富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对搬迁群众原有的山林土地依法流转,引导有特长和开发能力的农户进行集中连片种植经济作物及林木,搞规模化经营,引导群众参加农技知识、实用技术等技能培训,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增强社区群众的“造血”功能。此外,对没有能力发展产业的农户,政府在联系企业安排就业岗位的同时,还开发社区公共管理服务岗位及村级道路管护、农村清洁、社区管理等工作,实现多方就业,彻底解决了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

作为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的示范点和移民安置的先行者,大竹园镇七堰社区采取三大办法促进移民增收,即:山上建产业,实现住在山下,挣在山上;小区创业,实现住在小区,挣在小区;园区就业(邻近陕煤集团富硒矿泉水项目区),实现住在社区,挣在企业。

牛蹄镇通过引入京康房产、阳晨牧业等企业,把海拔500米以下的土地流转给企业搞农业产业化经营,搬迁群众则通过培训,替企业管理土地;对于海拔500米以上的坡地,鼓励农民种植核桃等经济林,通过产业发展实现增收。

上一篇:财产保全的效力规定范文 下一篇:数理推理和逻辑推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