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史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21 11:32:18

学历史的方法

学历史的方法篇1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历史学习 学习方法

“授人以渔”是我国历代教学的经验结晶,从现代教学论来认识,“教学”的真正含义应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教师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读书,教会学生学习,才是给了学生打开信息之锁的钥匙。只有掌握学习方法,才能踏入攀登科学顶峰的阶梯。历史学科的特点是:历史人物众多,历史事件繁杂,年代、背景纷纭繁复,极易混淆。如果不讲究方法,一味死记硬背,效果不好,则将事倍而功半。我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感到以下几种方法对于提高历史学科成绩很有帮助,现辑录如下,用于交流,共同进步。

一、编歌谣、顺口溜――歌诀记忆法

此法记忆时生动轻松、朗朗上口,久久难忘。如果把一些枯燥的知识编成顺口溜、歌诀,则一定能收到良好效果。如“美国南北战争”,可这样编:“独立以后扩领土,南北矛盾日突出。奴隶制度废与除,不可调和起冲突。一八六O至五六,内战结果北胜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又一障碍被清除。”这种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机械记忆效果大有好处,但它也不是万能的,培养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更为重要。

二、抓关键词,速记知识要点――简化记忆法

此法适用于记忆量较大的历史知识,如某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内容、意义等。比如中日《南京条约》的内容,可将其简化为“开、关、割、赔”,然后引导学生将其还原为完整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法,既便于记忆,又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如王安石变法的五项内容可简化为“青、募、农、方、保”,用这种简化法可较快地记住课文内容。

三、把握历史线索,浓缩知识精华――列表图示法

列表图示法是:根据历史事件的特点,用表格图示形式使同类知识前后连贯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使众多史实、纷繁内容变得脉络分明、条理清晰,收到化繁为简的效果的一种方法。列表法的最大优点是简明、醒目,是帮助记忆的有效方法,尤其在记忆复杂史料方面作用更明显。如古代政治改革(变法)、重大战役、科技文化成就;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五次侵华战争,中国现代史上党的两次重要会议;世界史里的三大宗教,资产阶级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等。此法适用于课后复习、单元复习、专题复习、系统复习等各种各样的复习。我常对学生说:“知识点是零散的,就像满地的珠子,如果我们用线把它们串起来,带走就方便了。”

四、结合地图,形象直观记地名――地图助记法

历史上涉及许多地名,中国古代史上历朝历代的都城,世界历史上众多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历史上许许多多的战争,等等,需要利用地图帮助记忆。如:“战国七雄”的名称及位置,我教学生这样记:“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原。”又如: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可这样记:从南到北“广厦福宁上”。这就既记住了名称,又记准了地理位置。

五、归纳比较,寻找规律――规律记忆法

人类历史遵循一定规律向前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各种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有一定联系,同时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使其具有各自特点。比较记忆法就是对两个以上具有一定联系的事件或人物进行归类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这样可防止张冠李戴。比较记忆法是历史学习中一个重要的记忆方法,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①对性质相同而特点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各国的背景有共同之处,都是本国资本主义有了长足发展,而封建势力或殖民势力严重阻碍了其发展。②对某些表现相似而性质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分清不同性质,形成不同概念。③对性质相同但发生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加以综合比较,区分异同,如中国近代许多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④中外比较。如中国的与日本的明治维新相比较。

六、年代记忆

记忆年代是令许多学生头疼的,但有些年代学生又不得不记。怎么办呢?孤立的数字是难记而易忘的,我们必须想办法让它变得易记而难忘,对此,我探索出以下这些方法。

1.编大事年表。在学习过程中按先后顺序编出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大事年表,编出整个章节的大事年表,以及编出整册书乃至整个古代史或近代史、现代史的大事年表。

2.比较记忆法。如:世界近代历史开始(1640年)和中国近代历史开始(1840年)刚好相隔200年;中国奴隶社会结束(公元前476年)和西欧奴隶社会结束(公元476年),一个在公元前,一个在公元后;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和中国(1898年)。

3.归纳同一个年生的大事。如1861年,慈禧太后发动,总理衙门设立,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开始。

4.有趣的单年记忆法。如:孙中山为捍卫辛亥革命果实,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三次斗争时间分别是1913、1915、1917年,再加上1911年的辛亥革命和1919年的,正好是1、3、5、7、9。又如:1781、1783、1785、1787、1789年这组时间,巧妙地把美国独立战争、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联结起来。

此外,记忆年代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联想记忆、谐音记忆和历史上的今天等。

记忆方法多种多样,以上只是几种常用方法。孟子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只有掌握了科学可行的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学历史的方法篇2

关键词:历史学习;感恩;人文精神

历史是对往昔的再现,是对兴亡的总结,是对文明的记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学历史,观成败,懂真道,修品行,抚今追昔,鉴往知来,转痴迷为智慧,变昏暗成光明;学历史,做大智者,驰骋于社会,运筹于帷幄,视通万里,升华人生。历史的重要性,万言难罄。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一、学习历史必须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感恩是一种人文精神,是内心的觉醒,是高素质的呈现,是学生品德修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懂得感恩的人,一般都具有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历史教学的课堂上,循循善诱,让历史人物做标准对学生进行精神洗礼,使学生的灵魂得到充分净化。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飞快,人生观与价值观严重扭曲的现象比比皆是,人们往往过分注重物质利益,忽视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不知道关心别人,不知道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不知感激自然的造物之恩,甚至有很多孩子惹是生非,小小年纪就锒铛入狱,让家长痛心疾首。历史教学课堂是一个重要的舞台,教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感恩教育,让他们还没有成熟的心灵得到洗涤和净化。感恩是幸福的前提。不懂得感恩的人,觉得整个世界都对不起他一个人,他的心灵永远得不到满足,他的心里存在的大多数是抱怨和仇恨。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历史教材,巧妙地设计一些主题活动,达到感恩教育的良好目的。

二、感恩祖国

感恩教育的第一步是爱国主义教育,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没有强大的国家,再有能力的个人也显得微不足道,我对学生说起大诗人庾信,在侯景叛乱时,庾信出使西魏,在此期间,梁为西魏所灭,自己的国家没有了,庾信十分苦闷。即使庾信负有盛名,又很受器重地留在了北方,官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身边的王公大臣对他都毕恭毕敬,礼遇有加;北周代魏后,庾信更迁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侯。但是,庾信一直郁郁寡欢,虽然身居显贵,被尊为文坛宗师,受皇帝礼遇,与诸王结交,锦衣玉食,但是他没有自己的国家,孤零零地飘零在外,最后仍然是抑郁而死。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没有祖国的强大,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就不能安心学习。所以,要感恩祖国,维护国家统一,时时处处,分秒不忘。

三、感恩社会

“一个好汉三个帮”,如果说这个社会只剩下一个人,即便他的能力再强大,他也不会有什么快乐,因为这个社会是真诚相处的、是和谐的,我们才感觉到这个社会存在的意义。要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家、各地区、各民族的不同文化传统,实现打造“和谐世界”的伟大目标。释学的修心济世、孔子的仁爱去兵、墨子的非攻、老子的忍让、荀子的天命、抱朴子的修善、晏子的富民,这些都说明了各个时代的杰出人才都感恩社会而做出了大量的努力,作为新一代的学子,更应该为和谐世界作出贡献。学习历史,反对霸权主义,希望减少社会矛盾,消除社会冲突,未雨绸缪,将社会危机、隐患防患于未然,打造和谐世界,妥善利用资源,制止有组织犯罪,呼吁全世界人们抵制腐蚀思想,保护生态环境,反对非法移民等等,不一而足。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时时准备为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园而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综上所述,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心存感恩之心,从而让学生在行动上报效祖国、保护自然、回馈社会,做一个对世界、对祖国、对民族、对家乡有价值的人。

参考文献:

学历史的方法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历史故事 激发学习欲望 提高学习效益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身体都极度活跃的阶段,所以对于古板乏味的事物是不容易接受的,而历史正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所以怎样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当前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改进历史教学方式,通过将历史故事融入课堂教学的手段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过程,引入充满情景的历史故事,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欲望去了解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事实,也可以通过故事让学生铭记历史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目的。下面我们就针对教师将历史故事引入课堂教学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讨论一下,了解并发掘这样做对于初中历史课程的发展有何影响,对初中生的历史学习是否会产生帮助。

一、将历史故事融入课程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欲望

初中生的学习自主性还不是很强,所以非常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将他们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掘出来。对于历史这门需要准确记忆的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很枯燥无聊的,所以这就更加考验教师的教学本领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对于新课程的教授,首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用一个有趣的与课程相关的历史故事将学生先引入到历史事实当中去,再进一步的介绍历史知识。要知道初中生还处在热血方刚、很难集中注意力的时期,所以让他们专注于课堂是首要任务,用故事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才有可能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当然教师的历史故事要是和讲授知识是相契合的,例如,在学习唐朝盛世的安史之乱这一历史内容时,当介绍它发生的原因时就会提到唐玄宗后期的沉迷酒色同时会说起杨贵妃,自然而然就会引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故事,故事讲述的就是杨贵妃钟爱食荔枝,唐玄宗为了博得美人的欢心,所以令人一刻不停、快马加鞭的将荔枝从千里之外运到杨贵妃手上。教师利用这样吸引人心的故事来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安史之乱”的学习中来,不仅起到了“暖场”的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历史科目在学生心中的趣味程度。

二、通过历史故事,让学生更加有画面感的了解历史

历史学习在初中阶段主要分为两个大的版块,其中一部分是中国历史,另一部分就是世界历史,这对学生的记忆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很有可能由于历史长河的发展流向大致相同,导致学生记忆发生混淆的状况。然而如果教师可以适当的融入相关的历史故事,通过历史故事中不同人物的表现可以帮助同学们将相似的历史知识转化为有情景的历史内容来区分记忆。比如在教授世界史的“经济危机”时,首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讲述让学生了解到这场经济大风暴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多么巨大的。这个故事内容主要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讲的是在美国处于第一次经济危机爆发时期,一位非常年轻能吃苦的女孩通过千辛万苦得到了一份金饰品店的销售人员这一工作,这几乎解决了她们一家人的生活难题,可是这天有一位面黄肌瘦的男顾客来到店里挑选饰品,她非常热情的接待了这位顾客,最终这个男顾客什么也没有买就离开了,可是就在女孩最后做清点的时候发现丢失了一枚金戒指,她明白一定是那位男顾客所为,随后她找到了那位男人并且以真情打动他,最终获得了那个男人的感激和戒指的失而复得。通过这个故事的讲述,可以知道当时的美国人民身处于连日常生活都难以满足的状况之中,大量人口失业甚至引发了一些社会治安混论,教师在让学生深刻感受历史氛围的同时可以提出思考问题,例如引发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是什么?经济危机的爆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由于故事的情节煽动,学生们会很乐意去思考回答这些问题。通过这么一来二去的提问与反馈,不仅帮助学生深刻了解了经济危机的实质,还让学生能够以生动的故事情节理解记忆美国经济危机这一历史知识。当然历史故事的引入并非随便插入的,教师要根据所讲内容的历史特点和历史背景来向学生声情并茂的讲解故事,将抽象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故事加以记忆,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引入历史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目的。初中生的教学任务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方法,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同时做好一位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我,让他们建立起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样才能有利于历史科目在学生心目中占据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 杨琼. 浅谈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2(6):65-66.

[2] 林琳. 试论故事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 成功(教育版),2012(10):163-163.

[3] 王超、金勇. 从加强史实教育的角度探讨初中历史教学[J]. 文理导航(下旬),2010年10期.

[4] 陈国书. 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J]. 贵州教育,2002年05期.

学历史的方法篇4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对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进行着指导,但这种指导是不自觉的随意的。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专门研究如何寓学法于教法之中,如何使教法学法化,学法教法化,创建现代历史教学方法的新体系。

历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目的在于教育他们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教会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历史方法,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在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全面提高,要达到上述目标的关键则又在于教师是否帮助和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古人说:“学贵有方。”科学家笛卡尔也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都说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当前素质教育一个重要部分。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如何教会学生学习的论述和经验。例如我国最早的教学论著《学记》就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民国时期的教育家陶行知也主张“好的教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名言是“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而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他们的论述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教会学生学习的问题,不仅是一个方法问题,而首先是一个教学的指导思想问题。

“教会学生学习”,就是说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之外,必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历史学法指导,是历史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呢?指导学生学法主要有八种: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指导学生思维的方法,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指导学生想象的方法,指导学生辨析历史的方法,指导学生评价历史的方法,指导学生听课的方法,指导学生复习历史的方法。在这里,我只对指导学生思维的方法来谈一谈。

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的人的理性认识过程。学生学习历史,目的不仅仅是知道历史上发生过什么事情,更重要的是认识、理解和评价它们,这就要靠思维。因此,历史学习,实际上是要学会怎样思考人类的过去。

(一)指导学生遵循“疑一问一思”的规律去思维

任何思维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检验假设)告终。思维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疑才会有问,有问才会有思,多疑才会多问、多思。疑、问、思统一,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二)以权威性形象支持历史思维活动

学习历史,要充分运用直观手段和感性材料来帮助形成历史表象,进行思想,发挥想象。感性材料越丰富,联想和想象就越容易,越清晰,学习的效果也越好。

(三)善于运用概念进行推理

概念是思维活动基本的形式之一,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特性的反映。概念组成判断,用判断进行推理,形成科学原理法则。我们要充分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这三种思维形式找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判定历史活动的真伪美丑,或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问题,总结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四)按历史发展的时空顺序思维

历史总是以时间的顺序性和空间的迁移性向人们展现其发展的全部内容的。依靠时空移进的秩序,有利于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历史思维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第一,分析与综合。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各种因果关系、背景、发展线索、作用、意义进行分析综合。如:发动的“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为以后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准备了条件。

第二,比较与概括。比较是在人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来确定它们之间异同点和关系的思维过程。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历史学习的比较方法有下列几种:

l.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同类比较。

2.一般历史现象与特殊的历史现象的比较。

3.同一历史事件的对立面比较。

4.不同时期的同类历史现象比较。

5.同时期的国家、地区同类历史事件的比较。

6.中外比较等。然后把不同事物的同一属性概括提出,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历史学习的好效果。

第三,演绎与比较。运用历史规律,认识未知历史现象,预见发展趋势,就是演绎。从已知大量史实基础上,推导出普遍性的结论,就是归纳。要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以认识历史的来龙去脉,认识当前的客观现实。

第四,历史形象与思维就是通过典型的人物、事物形象、以及场景、气氛等媒介来理解和把握客观历史的思维活动。它揭示历史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载体主要依懒于历史的表象或形象材料,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手段和活生生的历史背景或氛围而实现的。也就是说历史是一门形象性和直观性很强的学科。“但历史事件不能重演,历史人物不能复活,历史现象本身不会再现”,这就需要我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力了。“因为想象力可以上下串通,纵横驰骋,不受时空的限制,所以历史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当然,教师必须首先具备这种能力。因此,历史教师具有优美流畅的文采水平、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和能够制造有效的引人入胜的语言境界便显得至关重要了。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能够尽量避免枯燥平淡、嚼之无味的论述,而应以幽默、生动的语言来增强历史学科的形象性,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

第五,系统化与概括化就是把同类事物,按一定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成整体和把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抽出其本质属性的方法。这是中学历史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复习历史普遍使用的方法。

学历史的方法篇5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情景教学;方法;学生

情景教学法提出后,凭借着教学效果的高质量和高效率,迅速在教学中普及开来,成为教师教学常用的一种手段。较之其他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能使学生主动参加到学习的过程中,对所学习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记忆更加持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问题情景教学作为情景教学的一种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如何使用,以实现提高历史教学水平的目标呢?

一、情景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历史的自主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是学生深入了解历史、加强民族自信心、养成爱国荣誉感的重要时期,但是高中历史大多都是比较乏味的,历史事件、发生时间、历史意义、重要影响等等强制记忆性内容容易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反感。情景教学方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启发诱导学生积极面对历史内容,能够让学生在情景学习过程中加深对历史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自主学习兴趣。

2.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独立思考能力

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对历史内容产生自己的观念;在课堂上的交流过程中,学生思想理念之间的碰撞,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认知,提高对历史内容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历史教学中问题情景设计的原则

1.难度适宜原则

在问题情景的设计上,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处理好问题的难度与知识基础性要求的关系,使问题情景设计的难度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相适应。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学生难以顺利地解决问题,自信心会受到影响,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假如问题设置过于简单,基本不存在障碍,则会降低学生对历史内容的求知欲,使历史教学回归到死记硬背上,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所以,在问题情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力求设计的问题情景难度适中,使学生能够通过努力自己解决问题。

2.科学有效原则

科学有效地设置问题情景是指在设计问题时要符合历史客观事实,所涉及的思想、知识与解决方法要客观真实,在问题情景中关于倡导的学习态度、个人情感与价值观等导向有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问题情景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所学习的内容,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所以问题情景设计的表达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如果设计的问题情景偏离了教学要求的主题,表述混乱且价值观错误,不仅会对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可能会对学生的价值观等造成错误的指导。

3.情景再现原则

情景再现原则是在问题情景设计时通过合理的设计方式,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景之中,切身体会历史事实发生的情景,体验历史事实产生发展的轨迹,深刻认知历史事实的重要意义,加强学生对历史内容的掌握。这样不仅能够达到教学要求,而且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自我认识,学习吸取历史经验,为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打好基础。

4.针对创新原则

问题情景的针对创新原则针对的是学生对历史事实认知上存在难点与疑点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同一历史事实有着不同的观点与主张,难以对历史内容产生认同感,从而对历史学习产生影响。所以,在问题情景的设计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用新颖奇特的问题情景设计,比如设计有梯度的问题来引导不同认知的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交流探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最终达成对历史内容的共同认识,加深对历史内容的了解。

三、历史教学中问题情景教学方法的运用方法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使用问题情景教学方式,才可以实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目标呢?

1.设置对比的问题情景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两个或几个相类似对象的对比问题,使学生对学习对象之间的异同进行仔细比较,深化学生对历史内容的认识。比如,对比英、法、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原因,这些国家出现君主立宪制的社会背景,在实现君主立宪过程中都出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通过不同国家的对比,能够使学生对欧洲各国君主立宪制度有更清楚的了解与认知。这样的问题情景可以让学生不仅学会历史知识,而且能从中借鉴历史经验,加深对中国社会制度的理解。

2.不确定答案的问题情景

通过设置不确定答案的问题情景,可以让学生身处其中,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进行思考,根据自己做出的决定与他人的决定之间对比的交流以及历史发生的轨迹,来深刻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影响等,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比如,在的相关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各方面的立场,让学生置身于那个背景下,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然后教师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的决定可能产生的影响,是否会更有利于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这种没有固定答案的情景教学方式会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历史内容,加强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能力。

3.困境比较的问题情景

困境比较的问题情景教学是一种激发学生自身能力、促进学生之间良性竞争的教学方式,它主要是通过设定一个难度较高的问题,通过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奖励答出问题学生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历史教学中,提出在同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与西方各国政治、法律、社会制度发展演变的不同以及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等,这种难度较高的问题情景既考察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又对学生自身比较、分析、总结能力提出了要求,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之间的竞争感,加强学生对历史内容的学习。

4.悬念设计的问题情景

悬念可以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疑惑而又想得到答案的学习心理状态。在问题情景教学中,合理地利用这种悬念,创设问题情景,能够使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学习的冲动,对学习内容展开主动的探究与思考。比如,在“一国两制”政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采用其他政策会对香港澳门回归有什么影响的悬念,让学生积极讨论,充分了解“一国两制”政策的优越性与创造性。通过这样的问题情景设计,合理利用学生的主动学习心理,改变学生学习的态度。

5.多媒体辅助的问题情景

多媒体教学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运用多媒体文字、图像、声音、视频、色彩等手段,达到灵活、形象、生动、直观的表现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学习中,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教学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将鸦片战争中林则徐虎门销烟、英法联军进攻路线、火烧圆明园事件等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眼前,让他们对这些内容从感官到感情上都产生深刻印象,体会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巨大伤害,不仅有助于加强他们对这些历史内容的了解与掌握,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荣誉感。

6.现实与历史结合的问题情景

教师根据历史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中的经验与现象提出问题情景,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历史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也能使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明确的认识。比如,在社会政治建设曲折发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法制案例,列举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过程中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通过两者的对比认识,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内容的掌握程度,也可以使学生对现实生活有更多的认识与思考。问题情景教学的方法可以渲染课堂氛围,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提高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能力,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有机整合在一起,对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学质量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问题情景教学方式的使用应该本着灵活多变的原则,设计有效的问题情景,达到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中的目的。

作者:吕秀菊 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郑书刚.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29:62-62.

学历史的方法篇6

任何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年代里,历史年代是串连历史知识的网络,记忆历史年代是学好历史的重点之一。因此在中学历史学习中,要让学生学好历史的关键在于掌握准确的历史年代,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记忆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一、理解记忆法

学生要记忆历史年代,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历史年代与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联系,或由事记时,或由时记事,都必须先对有关的历史知识及其内部关系进行认真的学习和整理,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有效记忆。例如马克思诞生于1818年,有了马克思,才会有1848发表《共产党宣言》和1867年的《资本论》第一卷,才会有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经验教训的《法兰西内战》等,值到1883年马克思逝世。用马克思重要著作问世的年代,将马克思的生平活动和重大贡献联系在一块,进行有意义的识记,这比零星机械记忆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牢固记忆法

历史教学中应把有些关键的历史年代作为主干,然后再进行扩展,记住另一批年代,这样整个历史年代的框架就构成了。通过这个框架去融合历史知识的相关内容,不仅记住了年代,也记住了史实。例如中国近代史,首要的是记住1840年、1851年、1911年三个最重要的关键年代。在此基础上,以这三个关键年代为基点进行扩张。以1840年为基点,在此前后几乎每年都有一件大事要发生:1839年虎门销烟,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以1851年为基点来记忆太平天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年代: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1856年天京变乱,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这里,几个年代的尾数为1、3、6、9、4,记住1851年,再记住尾数,太平天国的重要事件及其重要年代就记住了。同样以1911年为基点几乎每隔两年有一件大事: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战争爆发,1917年护法战争爆发,1919年爆发。

三、巧妙记忆法

1.归类记忆

历史的发展顺序是用年代来表示的。要善于将历史年代与教材章节的内容密切联系起来进行归类,再找一些方法和诀窍去记忆。历史上,同时发生的事件是很多的,我们只须记住一个历史事件的年代,就可记住其它几个事件的年代。如,在1861年发生了下列历史事件:美国内战爆发、俄国农奴制改革、意大利王国成立。这些都是在相同的年生的不同历史事件。归纳在一起,就能轻而易举地记住这些历史事件的年代,将历史上在同一年的同类历史事件归并起来记忆,可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荷,也有利于学生社会历史发展的认识。

2.列表记忆法

历史教学中科学地使用《历史大事年表》,才能真正把握好历史年代。把同类事物或相似的历史年代放在一起,通过列表的形式进行比较、区别记忆,能提高记忆的效率。比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变化多,时间容易记错,那就用列图表来解决。就中国古代史来说,可以列中国古代朝代顺序表,中国古代农民战争表,中国古代文化表等。哪里感到头绪多容易乱,就在哪里列表,一些比较复杂的年代,分散时不便记忆,以图表形式将它们集中在一起,就可以一目了然。

3.推算记忆

历史年代的计算与对换,如果同是公元前或公元后的历史年代,计算时间差,直接用“减法”。如果有月份差,一般月差在半年及其以上者,就在年差上增加一年。历史上,有许多历史年代是相连、相似、相关、相同的。利用这些年代的连贯性特点进行记忆,是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根据历史事件之间的持续时间间隔来进行推算。例如:魏、蜀、吴三国建国时间先后仅隔一年,记得220年建魏国,便知道221年刘备称帝,222年孙权称王。此前,200年发生曹操与袁的官渡之战,通过八年则是赤壁之战。记得公元581年隋朝建立,通过八年统一南方,统一后仅存在29年便归于灭亡,那么隋朝统一及灭亡,唐朝建立的年代便清楚了。知道抗日战争打了八年,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爆发时间也自然记住了。

4.特殊记忆

学历史的方法篇7

[关键词] 历史课 教学方法 运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让学生耳闻目睹、口诵心维、读读写写、讲讲练练,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做,可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还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在上历史课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谨此罗列其中几种,以求抛砖引玉。

一、问题教学法

这是我在教学中探索运用的主要方法。

问题教学法,即学生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教师将问题进行整理、筛选,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备课,再通过课堂讨论或师生共同探讨或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达到释疑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潜能,培养内在学习的动机,即把作为人的本质创造精神引发出来。实行“问题教学法”,一则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教与学的矛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问题,有的放矢地处理教材、设计教学过程;二则随着时代的进步,课堂教学应给学生提供质疑的环境,使课堂教学带有开放性和探索性,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也应从传播知识转为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建议,教会学生面对众多的信息进行选择和认知历史的途径。“问题教学法”,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习惯了传统教学法的学生开始肯定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有信心和耐心,指导他们学会预习和质疑。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认识的能力逐步提高,思维产生了飞跃,提问质量也就有了提高。

问题教学法倡导一种把已获得的知识成果作为发展的起点,从知识传递中找到的不仅是已有的结论,更主要的是联系尚未解决的问题。要教会学生善于捕捉信息,及时处理信息,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因热点问题而产生的种种疑惑进行辅导,倡导学生把已取得的信息作为发展的起点,在探索中自己解决问题。

“问题教学法”在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有教师的释疑,也有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堂讨论,师生共同释疑,更有教师逐步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探索。我对于“问题教学法”的研究有成绩,但也碰到不少的挑战。教师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也需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不断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新挑战。

“问题教学法”指导学生自己寻求解疑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学生从学会质疑到学会自己解疑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也需要时间。

二、诱思教学法

诱思教学法的教学思想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具体体现为: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循循善诱,突出启发性,其实质就是一个“诱”字,这是教师主导作用的核心。强调独立性,尤其思维的独立性,这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特征。做到诱思交融,构成教学的独特性。

那么,教师应如何发挥主导的角色呢?下面谈谈我的感受。

诱思教学法既能突出趣味性,又能使学生进入角色。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兴趣是创造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吃透教材和教参,理清知识层次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明了知识要点和难点;然后,精心设计教案,巧妙设计历史问题,创设历史情境,从全方位使学生进入角色。具体的做法可以使用直观教具创设情境。

三、知识串联法

知识串联法,即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比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等等。此外,还可以把握一定的社会矛盾为线索,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原理来分析历史问题,我们就会发现一切历史事件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矛盾引发的,而历史事件又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可见,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上面所谈的,仅是我上历史课的一点做法。还有一些教学方法,有些还停留在实验阶段,还是十分粗浅的,在此就不再赘述。教海无涯,学无止境,十多年教师工作所积累得到的这些点滴经验,只不过是我在教学海洋的岸边所拾得的几枚贝壳而已。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出更好的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

学历史的方法篇8

一、从整体上把握这节内容

先从整体上把握本节知识脉胳,便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由每节的知识结构推广到掌握每章乃至每本书的知识结构。例如大部分学生都反映答题答不完整,我就要求学生记目录,利用目录来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做到心中有本书。并利用教材目录,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比如,《世界近代史》上册共四单元,。综合分析四章内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世界近代史的四条基本线索:资本主义发展史、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史、民族解放运动史、国际关系史,其中第一条线索是起主导作用的、体现历史发展进程本质的主流,因此说,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二、要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分配问题

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效率是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其一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其二要提高复习效率。

三、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

科学的记忆方法,不仅能提高记忆速度,而且还能相对持久的记住所学知识。1. 形象联想法:通过人为联想,使无意义且难以记忆的知识和头脑中某些生动、奇特的形象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记忆效果。2. 谐音联想法:有些知识可用谐音提高记忆速度。如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有、、叶挺、、等,取每个人名的字头,再根据谐音刘(留)贺(荷)叶朱(煮)周(粥),连在一起就是:“刘贺叶朱周”,意思是:留着荷叶煮粥。3. 歌谣记忆法:比如近代史中的长征路线歌谣,仅用28个字便描绘出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程:湘江乌江到遵义,四渡赤水抛追敌。金沙彝区大渡河,雪山草地到吴起。4. 图示法:对于有些知识可用图表的方式,形象化,简捷化,便于记忆。比如,利用疆域图明确疆域的四至、行政区划及辖区范围;利用分布图(如《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主要企业分布示意图》、《1966-1976年主要建设成就示意图》等)明确重要经济成就的地理分布;利用形势图〔如《三国鼎立形势》图、《三大战役示意图》明确当时的政治格局或军事态势等。5. 比较法:1927年,共产党的几次起义就可通过列表的形式,比较几次起义的时间、过程、参加的人物、意义等。此外,有的知识也可通过横向比较、纵向比较以便加强记忆效果。6、顺口溜法,如:十年建设的成就概括为:“钢油电路弹,大发展”,把十六国编成:“五凉、四燕、三秦、二赵、一成汉”,学生便可轻松愉快地掌握。

四、知识的保持离不开复习

不管复习是否是件快乐的事情,若想复习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 及时复习。根据遗忘规律,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即识记的材料开始时遗忘得很快而多,特别是识记后48小时之内遗忘率最高,以后再识记该材料时,遗忘就慢而少了。所以平时复习记忆必须及时。2. 读背结合。先通过编提纲网络,像用线把珍珠串起来一样,把记忆对象条理化。阅读几遍原文后,可按此提纲试图回忆,若能成功,再按缩略式找出原文中的关键性或概括性的字眼作为提示或中介,以点带面。若能成功,全文都可记住了。3. 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将学习时间分成几节,中间间以休息,当然,最理想的学习时间长度,是因人而异,亦与所读资料的性质有关。4. 循环记忆法。循环记忆法是根据“遗忘规律”得出的最佳的机械记忆方法。它是将要记忆的材料划分为若干小段或组,然后进行反复循环记忆。

上一篇:制药设备行业报告范文 下一篇:大学历史与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