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科育人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时间:2023-11-18 10:57:35

对学科育人的认识和理解篇1

关键词:学科理解;化学核心素养;学科育人价值;教师专业发展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3-0013-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3.004

高中化学课程的实施,强调在教师帮助与同伴互助下,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理解化学科学,培育“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核心素养。要达成此目标,离不开教师对化学科学的认识、对化学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对化学科学育人价值与化学核心素养关系的把握。因此,实施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化学教学,强调增进化学教师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建构起对化学知识、化学认识方式等的结构化认识,进而认识到化学学科育人价值并在教学活动中自觉落实。

一、为何强调增进学科理解

学科核心素养是在相应课程学习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具有学科特质的关键能力与品质。这些关键能力与品质,包含相应学科学习与研究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认识客观事物与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关键能力、培育起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等。

各门学科因具有独特的认识对象与研究任务,体现着自身独特的学科本质特质(即学科特质),从而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而对学科研究对象的认识与核心任务的解决,需要相应的认识方式、思维方法与能力要求。因此,不同学科将承载着发展不同关键能力与品质的功能,承载着不同的育人价值,从而发展不同的核心素养。换句话说,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的核心任务以及学科的实施(学习)方式将制约着学科核心素养[1]。

因此,为了理解与把握学科核心素养,并在学科教学中培育学科核心素B,教师必须增进学科理解。所谓学科理解,是指教师对学科知识、认识方式和思维方法的系统化、结构化理解,其本质是建立起富有学科特点的审视认识对象与现象、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维,以及在学科思维指导下建构起来的对学科的本原性、整体性的认识。只有教师认识、理解所教的学科,把握学科本质特征、研究对象与任务、认知思路与方式方法,明确学科的功能价值等,才能把握住学科应该发展哪些关键能力、培育哪些品质,以及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以利于学科关键能力和品质的培育,从而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

二、化学教师对化学科学应有的基本理解

化学教师理解化学科学的标志,是对学科内容知识、认识论知识和学科核心观念等方面建构起整体性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化学知识结构[2]。从目前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情况看,强化对化学认识论知识的理解显得尤其重要,即对化学科学的基本问题、研究的水平层次、解决的基本任务及其方法论等方面形成基本的理解。

理解化学科学,首先要认识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要认识学科的本质特征,前提是明确学科本质特征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实际上,一门学科的本质特征,是由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所决定[3]。因为学科研究对象不同,将导致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研究的基本方法、研究的水平层次等有差异。这些差异共同决定着学科的本质特征。

1. 化学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因此,化学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并在研究物质的基础上实现对物质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应用的认识,并最终达成创造物质、服务人类、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应用、创造新物质,离不开对化学变化这一实现物质转化途径的研究。所以,物质及其转化是化学科学的核心。对于物质及其转化的研究,首先要回答物质及其转化“有什么”或“是什么”,即探寻物质及其转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还要回答为何会存在这样的规律。于是,化学科学在认同分子、原子等粒子客观存在前提下,立足于原子、分子水平开展物质及其转化的研究,建构科学理论,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因而,探寻物质及其转化的基本规律、建构物质及其转化的科学理论成为化学科学认识的两大基本问题。[4]

2. 化学研究方法与学科思维

物质及其转化的基本规律是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实践活动的结果。由于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和物质运动的复杂性,因而对于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的认识需要开展科学探究,需要借助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在获取事实和证据基础上进行加工与整理,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建立起实质性联系,进而得出合理的结论。因此,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成为化学科学认识基本活动,实验成为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并在化学科学发展过程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由于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微粒构成的, 因此物质及其转化的特点与规律总是与构成它们的微粒的种类以及连接方式有关,即物质及其转化的规律是物质微观结构的反映。因此,化学科学在所观察到的物质及其转化的事实并形成物质及其转化规律的基础上,为解释物质及其转化的事实和规律性,必须立足于分子、原子的微观水平视角,借助分析推理与合理想象,运用多种模型和化学符号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最终建立起物质及其转化的科学理论[5]。

因此,研究物质及其转化问题,建构物质及其转化的基本规律和科学理论,需要借助观察与实验等手段,从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入手,在分子、原子等微观水平上分析研究,并运用化学符号、模型加以表征。同时,在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微观本质、符号模型间建立起联系与转化。所以,“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成为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化学用语、化学模型成为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的独特方式。

3. 基于W科理解的化学核心素养分析

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学会研究化学和科学运用化学三个关键方面[6]。结合前述化学学科基本理解可知:正确认识化学,强调学生理解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理解物质世界,建立起对物质世界本质的、整体的认识,形成科学物质观;学会研究化学,就是要建立起看待物质及其变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形成研究的科学态度、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坚毅的科学品质;科学运用化学,要求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化学与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学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新物质,形成正确的化学价值观与科学伦理观,增进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化学核心素养作为学科育人价值的独特体现,很好地反映了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1)化学核心素养反映了正确认识化学的要求

化学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理解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建立起对物质世界的本质性和整体性认识,形成科学物质观,体现了化学学科在促进学生正确认识化学的育人价值。如,“宏观辨识”“微观探析”“模型认知”强调从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使用化学符号与模型描述、解释化学现象,正确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建立起物质及其转化关系的认识,从微观层面建立起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变化观念”“平衡思想”强调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及其变化的条件性,认识到物质运动变化的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及动态平衡,建立起物质及其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证据推理”“实验探究”强调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认识到化学研究需要以实验为手段获取事实与证据,并开展基于证据的分析推理等;“科学精神”“社会责任”强调化学研究需要严谨务实、实事求是,认识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化学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重大共享等等。

(2)化学核心素养反映了学会研究化学的要求

化学核心素养作为学科发展起来的核心能力与品质,对如何开展化学学习研究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其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强调建立“宏观-微观-符号”的化学学科思维,应用分类的方法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从而揭示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建立起“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强调从内因和外因、量变和质变等多个方面分析物质变化及其伴随的能量变化,应用对立统一、联系变化的观点考察化学反应;“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强调化学研究需要务实的科学态度和敏锐的创新意识,需要缜密地假设、科学地探究,开展基于证据的分析推理、得出科学结论,运用模型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建构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等。因此,这些素养从对化学学习研究的认识方式、认知思维、科学态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体现了化学学科在促进学生学习研究化学方面的育人价值。

(3)化学核心素养反映了科学运用化学的要求

在科学运用化学方面,不仅要运用化学,还强调要科学运用。这意味着,一方面要能够自觉应用化学知识去指导工农业生产、解决与化学相关的问题,应用化学技术创造性开展工作、创造新物质,从而有效地促进人类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还需要深刻理解化学与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建立起科学的伦理观、科技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确保化学及其技术应用要能很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即在解决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决策时,应密切关注化学过程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以保护环境和资源为前提,权衡利弊、秉持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化学这一解决相关问题、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的基本思路与原则。对于这些方面,“创新意识”“科学精神”“社会责任”等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四、结语

综上分析,化学教师只有增进化学学科理解,明确化学学科育人价值,才能把握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并自觉地在化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注重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提高对化学学科的理解。一方面,化学教师应加强对课程标准、教科书、专业杂志的学习与研究,从理论层面提升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如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化学课程的性质与理念、目标与价值、内容与实施等作了详细的规定,这些规定对化学学科特质做了较为详细的诠释,是从理论层面增进学科理解的最有价值的文献;而《化学教学》、《化学教育》及《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杂志,也刊载了大量关于化学教师PCK知识、化学基本观念、化学学科思维等方面的文章,对这些文章的学习与研究,也能增进教师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另一方面,开展基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活动,对增进教师的化学学科理解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多角度审视,借助WWWH认识论思考模型、化学核心观念的概念图等技术,增进对化学核心知识的理解,建立起各类知识间的基本关系,从而能整体性理解化学学科、理解科学的本质[7]。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科理解去设计、实施课堂教学,结合课堂教学去反思自己的教学理解等等。

参考文献

[1] 成尚荣.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上去[J]. 课程・教材・教法,2015(1):25

[2][4]梁永平.论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及其发展[J].化学教育,2012(6):3-4

[3] 王凤军.谈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6):21

[5] 杨梓生.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9):2

[6] 高爽.化学学科育人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开发[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2(9):187

对学科育人的认识和理解篇2

关键词:教育;意识;教育技术

一、教育的本质

裴斯泰洛奇提倡自然的教育,他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完美无缺之人[1]。斯宾塞的教育观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2]。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即交往,“我只有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才能存在着。”[3]这些理解都有道理,但并未完全解答教育的本质。国内亦有诸多理解。比如教育的“生产说”“培养说”“个体社会化说”“交往说”“自我建构说”“生命说”“指导学习说”“自由说”“存在方式说”“文化传承说”“教育就是教育说”等[4]。这些理解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角度出发对教育进行阐释,仅仅描述了教育的某个侧面,并未揭示教育的本质。要揭示教育的本质,首先要看到教育是一种人类实践活动。人类实践活动多种多样,比如科研、工业、商业等等。教育仅是其中一种而已。只是若无教育这种实践活动,人类自身再生产将被停止掉,社会本身就丧失了生产与发展的动力与目标,最后会导致人类衰落和社会倒退。要揭示教育的本质,还要看到其关涉人之生成。人需要在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生成。教育实践的根本特征在于其要为个体的自我建构和成长提供相应的外部文化环境。这个外部文化环境能够使得个体能够朝着特定方向成长与发展。这就是教育实践与其他社会实践的区别。此种教育实践是独立于社会生活的教育实践,有着教育自身所独具的方式,比如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等。需要追问的是,个体的自我建构和成长究竟指什么?人具有主体性,这决定了其自我建构和成长都是自主的和自由的。马斯洛和马克思的观点都表明,个体的自我建构和成长的核心是意识目标的实现。意识实现其目标之后,结果反馈于意识自身,会使得意识处于一种新的状态和水平。这就是意识生长,它是教育学最根本之原理。促进人的意识的生长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为意识生长提供相应的外部文化环境是教育之根本特征。“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意识的生长”这一判断或命题能够从已有学者的观点中得到印证。杜威说,教育即生长。其观点是对的,但没说透,因为教育是意识的生长。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即交往。其实教育不仅是客观的人际交往,更深层的是人的意识的相互作用。“个体社会化说”“培养说”“自我建构说”“文化传承说”等等对于教育的理解都能够从某一侧面或角度印证笔者关于教育的本质的判断。既然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意识的生长,那么需要追问的是,人的意识的生长之内涵是什么?

二、意识生长的内涵

阿伦特将精神生活分为“思维、意志、判断”。思维指一种心智活动。其反面是“无思”。可将思维理解为思考。意志代表着人的一种精神能力,在这种能力中“意愿”与“不意愿”同时发生,象征着人的自由。判断指的是意识的反思能力。笔者认为,思维、意志、判断构成了意识的三种功能,或曰意识功能的三个维度。按照阿伦特的理解,思维、意志、判断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从图中能够看出思维、意志、判断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意识指向外部世界。它可被划分为客观世界、伦理世界、审美世界。此划分对应着哲学所谈及的人类所追求的真、善、美。如此,我们就得到了意识内容的三个维度。将客观世界作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得到三种意识活动,即科学思维、科学意志、科学判断。科学思维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从静态来理解的,科学思维指的是科学认识活动过程中的思维。科学思维的目标是指向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客体及其关系[5]。第二层含义是从动态来理解的。科学思维是指对客观世界的思考和认识。此种思考和认识的过程显然是一种意识活动。从意向性来说,科学意志体现着意识对科学的追求。我们能从许多科学家身上看到科学意志。比如诺贝尔为了研制炸药而冒着生命危险做了上百次实验,艾迪生为了发明电灯而不懈探索地做了上千次实验,居里夫人为了研究放射性物质而身患癌症。科学判断是对科学的反思。科学反思,就是对科学发生发展的历程、科学活动所带来的成就与危害、科学研究自身的逻辑等进行思考。科学反思与科学思维不同。如果客观世界是A,那么科学思维是思考A;如果科学思维是B,那么科学反思是思考B及B的结果。科学反思决定着科学意志的走向。将伦理世界作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得到三种意识活动,即伦理思维、伦理意志、伦理判断。伦理思维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从静态来理解。这是指伦理思维方式。简言之,它是对伦理现象进行分析时所采用的思考方式。它需要一定的伦理学知识做支撑。第二层含义是从动态来理解的。伦理思维是指一种心智活动,此种心智活动表现为对伦理世界进行思考。伦理意志是对伦理的欲求。它体现着伦理精神。关于伦理意志,胡塞尔提出了意志真理。这指将伦理意志作为表征生命的整体意志。意志真理追求的是可能最好的生活,它是最高善的实现方式[6]。伦理判断是对伦理的反思。伦理反思不仅仅是对伦理思维及其结果,也对伦理意志及其结果进行反思。可以说,一切跟伦理相关的,都能够成为伦理反思的对象。甚至伦理反思本身及其结果也是伦理反思的对象。从这个角度说,判断是意识三种功能中最高位的,可以称之为意识元能力。伦理反思作为一种意识活动,其学术结果是元伦理学。将审美世界作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得到三种意识活动,即审美思维、审美意志、审美判断。审美思维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从静态来理解。这指审美思维方式。简言之,它是对美进行考察时所采用的思考方式。第二层含义是从动态来理解的,审美思维指的是审美这样一种意识活动,或曰对美或艺术的思考。审美意志表现为追求审美精神。或者说,审美意志是对审美的欲求。它是意识对审美的倾向性。对艺术家而言,它是其“灵魂”。人们的审美意志不同,表现为对美之追求各异。审美判断也称鉴赏力判断。我们将其理解为审美反思。它不仅仅是对审美思维及其结果,也对审美意志及其结果进行反思。可以说,一切跟审美相关的,都能够成为审美反思的对象,甚至审美反思本身及其结果也能成为伦理反思的对象。以上九种意识活动整体表征着意识的内涵。理解了意识的内涵,就能来讨论意识生长之内涵。从意识功能与意识内容的3x3模型出发,可以将意识生长的内涵理解为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意识生长是指意识的三种功能在能力向度上的增长,即思维、意志和判断能力的增长。第二层含义,意识生长是指意识的三种内容(客观世界、伦理世界、审美世界)的不断丰富。通过九种意识活动的开展,意识的三种功能即思维、意志和判断以及意识的三种内容客观世界、伦理世界、审美世界就会不断地生长。意识生长的条件是,需要为意识的三种功能提供合适的意识内容,这个意识内容就是客观世界、伦理世界、审美世界中存在的能够被意识所加工的原材料。何谓合适的意识内容?这个问题可从心理学出发来解答。维果茨基的“邻近发展区”概念可以用来判定哪些意识内容是“合适”的。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也能够为意识内容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撑。认知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也可以被用来做选择“合适”的意识材料的依据。厘清意识生长的内涵有助于深化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意识的生长。从意识生长的内涵来看,这意味着教育的本质就是在于促进人的意识在思维、意志、判断三个层面作用于客观世界、伦理世界、审美世界的能力之生长。此种对教育本质的理解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意识本质观。人的意识的生长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需要在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生长。既然如此,教育实践就应为个体的意识的生长提供相应的外部文化环境。这样一个外部文化环境能够使得个体的意识能够朝着特定方向生长。人的意识是生成的,具有主体性,这决定了教育不能直接干预人的意识的生长,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来影响人的意识的生长。这种间接的影响方式表现在教育为学习者提供合适的外部文化环境。意识生长所需要的外部文化环境该如何被提供?这是教育实践的核心问题,与教育技术学息息相关。

三、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使命

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使命,其实就是教育技术学的根本任务,或曰教育技术学的终极价值。简单而言,这个话题是讨论教育技术学到底要干什么。显然,教育技术学服务于教育的本质之实现。从意识的生长这一理解出发,能够厘清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使命。意识生长所需要的外部文化环境需要被人们技术性地设计与开发出来的,这使教育与技术发生着必然联系,这一点在现代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意识生长所需要的外部文化环境必然具有一定的约束性,此种约束性必须依靠技术才能得到保证。意识生长所需的外部文化环境不是任意选择的,而是被人们技术性地构建出来的。意识生长需要外部环境,因此环境是教育技术学为意识生长所要构建的重要方面。祝智庭[7]提倡的智慧教育的关键之一是要构造智能化环境。在黄荣怀[8]所分析的智慧教育系统中,智慧学习环境也占据重要位置。资源可以成为意识生长所需要的加工对象即意识内容,因此资源也是教育技术学为促进意识生长能够着力的重要方面。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比如网络精品课程、大学MOOC、微课程、共享课等。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是不可分割的。我们不能单独地建设信息化或数字化教育环境,也不能单独地建设信息化或数字化教育资源。教育技术实践领域存在着把资源和环境割裂开来的做法,根本原因在于误解了教育系统。杨开城[9]提出了教育的技术学本质。此认识开辟了教育研究的新路径。不过,此观点值得商榷。教育系统是人造的,这说明了其技术学特征,但特征不等于本质。笔者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意识的生长,这并不否认教育的技术学特征,因为教育需要为意识生长提供相应的外部文化环境,而这个外部文化环境需要被技术性地设计与开发出来。杨开城[10]认为,教育系统是一种抽象的多层次信息网络系统。我们可以把教育系统看成是一种多层次信息网络系统,但需要揭示教育系统的信息构成。从本文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出发来看,教育系统应是由人为构建的以活动信息系统为载体的,由知识信息系统、伦理信息系统、审美信息系统所构成的复合信息系统。教育系统这个复合信息系统具有技术学特征,因为它必然是人为设计和开发出来的。很明显,教育系统不只是一个泛泛的信息传递系统,而是一个为促进人的意识生长的特殊信息传递系统,有着特定的目标性。杨开城[11]认为教育技术学将充当教育理论发展的原动力量。孙正聿[12]认为,哲学是对思想的前提批判。要深入理解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使命,我们就需要往前看,也就是考虑其前提,而这个前提就是教育的本质。基于本文对教育本质的理解,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使命在于为构建意识生长所需外部文化环境提供整体全面的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这一点是旧教育学做不到的。意识生长所需要的外部文化环境需要被技术性地设计与开发出来,这显然只有教育技术学能够做到。正因如此,教育学技术学将会颠覆旧教育学理论。新教育学包含教育的技术理论及科学理论。谭伟[13]认为,教育的技术理论包括设计类知识、开发类知识、管理类知识、评价类知识等等。这些对于我们理解教育技术学是非常有益的。谭伟[14]认为,教育的科学理论包括知识信息的流动规律及价值信息的流动规律。如果将价值信息与伦理信息等同的话,这个观点忽视了另两种规律;一是审美信息的流动规律;二是活动信息之结构与教育系统之功能的对应规律。从意识的思维、意志、判断这三种功能出发,可以预见教育系统必然具有三种性质。这三种性质对应着学习者在与教育系统进行交互时所运用的意识能力。这三种能力与教育系统中的知识信息、伦理信息、审美信息进行互动时必然呈现出九种意识活动。对教育系统的学习活动的设计可以从这九种意识活动的特征出发。对科学思维的学习活动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因为科学思维本身是对科学的思考和认识,所以学习活动所对应的目标必须是客观的科学事实或科学规律。其次,设计学习活动要符合科学认识逻辑。这可以被理解为科学知识的增长逻辑。比如,波普尔提出科学知识的增长按照“可证伪”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设计可以此为出发点,让学习者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这种“可证伪”的逻辑。再次,此类学习活动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科学实验、数学推理等都可以成为此类学习活动设计的聚焦点。对科学意志的学习活动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此种学习活动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习者对科学的兴趣。因此,包含在此类学习活动中的内容可以是科学历史、科学故事、科学家的成长轨迹等。其次,此种学习活动设计要注重培养学习者对科学的情感。这是说要让学习者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习者对科学的追求。再次,此种学习活动设计要让学习者了解科学的意义,明白科学对于人类进步的价值所在。最后,此种学习活动设计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比如科学体验、科学模拟等。对科学判断的学习活动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此种学习活动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习者对科学的反思。此种反思的对象包括科学思维和科学意志,甚至科学判断本身。既然如此,此种学习活动设计就需要设置让学习者进行讨论和反思的环节。在讨论和反思的过程中,让学习者的意识在科学判断方面得到成长。再次,此种学习活动的设计要让学习者明白科学对于人类和地球的负价值所在,也即要让学习者认识到科学的负面效应。对伦理思维的学习活动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此种学习活动的目标是让学习者对伦理知识进行思考。因此,伦理世界的事实和知识是学习活动设计所指向的对象。其次,此种学习活动设计要符合伦理思考的逻辑。也即思考伦理要从哪些角度出发,比如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个体与国家之间等。再次,此种学习活动设计要让学习者掌握伦理思维方式。设计针对伦理意志的学习活动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其目标是要培养学习者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因此,此种学习活动设计要采用各种方法让学习者认识到什么是好的思想和好的行为。其次,此种学习活动设计要培养学习者对伦理规范和伦理行为的情感。这里也可以采用体验式的方法,让学习者讲述或切身模拟一些伦理故事。再次,此种学习活动设计最终要让学习者在某一特定环境中实践相应的伦理行为。对伦理判断的学习活动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此种学习活动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习者对伦理的反思。此种反思的对象包括伦理思维、伦理意志和伦理判断。要让学习者产生对伦理的反思,就需要引入讨论和反思的环节。这能够培养学习者对自己的伦理思想和伦理行为进行反思的习惯。其次,此种学习活动设计必须重点考虑学习者之间的交互行为。因为伦理就是在人与人相处的时候所产生的。只有在学习者与他人进行交互、进行社会交往的时候,才会产生伦理事实和伦理冲突。当然,在此种学习活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虚拟或模拟的方式产生伦理事实和伦理冲突,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对审美思维的学习活动设计要考虑以下几点。首先,此种学习活动设计意在让学习者对审美世界进行思考。这就要求学习活动的目标必须是审美世界的知识和规律,比如美的知识、美的历史、审美逻辑等。其次,此种学习活动设计要培养学习者的审美思维方式。审美思维方式不同于审美逻辑。艺术构思、想象、创作都属于是审美思维方式。它包含的东西比审美逻辑更广泛。对审美意志的学习活动设计要考虑以下几点。首先,此种学习活动设计之目标是培养学习者对美的追求。其次,要对美产生良好的体验。这可选取经典作品以在学习中产生美感和享受。再次,此种学习活动设计要让学习者认识美的价值。马克思说,人是按照美学规律来塑造自己。明白了美的价值所在,学习者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对美的追求。对审美判断的学习活动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此种学习活动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习者对美的反思。这种反思的对象包括审美思维、审美意志和审美判断自身。这就需要在学习活动设计时引入对美的讨论和反思环节。其次,此种学习活动设计需要让学习者认识到美的负面价值。美的负面价值指什么呢?可以理解为美导致的后果。比如,人容易沉溺于美的世界而不能自拔。此种学习活动设计,要让学习者明白审美是好的,但是不能过度,不能背离客观世界和伦理世界。以上对与九种意识活动所对应的学习活动设计所做的阐释仅仅是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学界同仁做进一步研究。这九种学习活动设计在教育系统中是综合统一之关系。教育系统的信息构成了决定教育系统设计时要综合考虑这九种学习活动设计。这里引申出教育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即保持真、善、美的统一。后续研究应当对这个原则需要进行深入讨论。此外,这九种学习活动的结构与功能之对应关系也需要后续深入考察。

参考文献:

[1]马鹏巍.论裴斯泰洛奇和谐发展教育思想[J].社会科学辑刊,2012,(1):240-242.

[2]斯宾塞.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3]涂成林.现象学运动的历史使命: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萨特[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4]冯建军.教育基本理论研究20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5]刘国建.论理论思维与科学思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8):104-108.

[6]曾云.胡塞尔对伦理意志的反思——绝对应当和意志真理[J].道德与文明,2010,(3):40-46.

[7]祝智庭.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5-13.

[8]黄荣怀.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从环境、模式到体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6):3-11.

[9]杨开城.论教育的技术学本质与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使命[J].中国电化教育,2005,(5):15-20.

[10]杨开城,许易.论教育科学[J].电化教育研究,2016,(5):5-10.

对学科育人的认识和理解篇3

被轻视的工程技术教育

“STEM远不止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是关于学生参与的学习,是基于项目的学习,它运用科学探究过程和工程设计过程,是跨学科的,是关于积极学习的,是关于合作与团队工作的,是关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它连接抽象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整合过程和内容……”(美国Valley City State University STEM教育中心)这是美国瓦利市州立大学STEM教育中心对STEM教育的解释。如果稍加提炼,实际上STEM研究更关注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它希望能够把生活和抽象的知识结合起来,更加强调对过程和内容的整合,而不仅仅是对抽象知识的学习。

反观国内,我们认为,虽然我们也很热衷于谈STEM教育,但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好好地回答,我们所开展的STEM教育到底是干什么的,应该怎么来做,为什么要这么来做。当国内STEM教育方兴未艾之际,似乎所有人都回避了两个最初的问题:一是为何要开展STEM教育?二是楹我这样开展STEM教育?在试图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先看一下STEM教育在其发源地――美国的实际开展情况。

实际情况1:在大多数美国K12学校中,STEM学科的教学不是有一门课就叫STEM,而是分开进行的,这种教学有时候叫做“SILOS”,中文翻译可叫做“仓”――有科学仓、数学仓,可能还有技术教育仓,少数情况下还有工程仓。这些学科在课程、教师或课堂活动中是很少有联系的。

实际情况2:美国的国际技术教育协会分别于2001、2004、2007、2011 年对各州技术教育实施情况做了调查,美国50 个州中有 42 个州(84%)的管理者加入了此项调查。来自各州的第四次调查发现,即便在美国,技术与工程教育在K12教育体系中也不被重视(见表1),STEM的融合从宏观来看也做得不甚理想。

这值得我们反思:为什么美国也如同中国一样不重视K12的工程技术教育?

技术与科学:区别、关系及价值

什么是技术?《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技术的定义是:“人类改变或控制其周围环境的手段或活动。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而发展形成的各种工艺操作过程、方法器具和技能。”《辞海》中将技术定义为:“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注:工程是“为满足人类需要,系统、反复地设计对象、进程和系统的一种途径”,可理解为一种“复杂的技术”,因此在这里我们把技术与工程视为一类而加以考察。)

当谈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人们往往将科学放在首位,认为科学代表了理论(纯粹)知识的一方(为知而知);“纯粹”的科学知识是应用知识的基础;技术则被描述成对知识的应用,技术以科学为基础。因此,在近代科学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技术好像成为了从属于科学的一种事物,甚至可以说技术是科学的衍生品;与科学相比较,技术的重要性、独特性似乎不值一提,好像掌握了科学知识,技术也就不在话下了。因此,在K12教育体系中,技术教育的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 。

那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真是如此吗?

1. 技术并非对科学知识的应用

个人认为,技术并非对科学知识的应用,哪怕是那些看起来与科学非常相关的技术也是如此。以伽利略制造望远镜为例,当伽利略制造他的望远镜时,并没有科学的理论可用以说明为什么望远镜如此工作。即便伽利略在制造了他的望远镜之后,他对于望远镜功能的解释,也并不是一个科学的解释,因为这个解释依赖于一个错误的光学理论。这个案例取自德雷克《工作中的伽利略》这本书,建议大家去深入地学习一下科学家的案例,你会发现对很多问题的理解,可以有不同的角度。

2. 科学并不“纯粹”,并不是“为知而知”

美国哲学家、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查尔斯・皮尔士指出:知识的待定主张(knowledge candidate-claim)最终由共同体而非个体决定。如果共同体是知识裁决者的话,那么成功的行动就是它的标准。也就是说,知识的最终检验,取决于我们作用于那种知识的成功的行动能力,也就是技术。不管一个个体得出的待定主张是什么,只有共同体得出的结论才能确定待定主张是否算作科学知识。

伽利略制造望远镜的案例让我们意识到:我们需要重新认定技术,不应将其仅仅认定为科学之后自然而然产生的一个事物,它们二者之间相互联系,又不完全相同,也不是从属关系。

3. 什么是技术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哲学系主任约瑟夫・皮特研究了几乎所有对技术的定义后,提出了自己的定义:所谓技术,就是“人类在工作”,并给出一个技术模型:“输入+输出+评估反馈”。在这个模型中,人类会通过不断调试,输入一些东西,会产出一些东西,然后不断地对输出评估反馈;再调试,再反馈,循环往复,技术就是在这种模型中发展出来的。他认为这个技术模型可以囊括几乎所有对技术的定义中最本质的东西。马丁・海德格尔曾经说:“技术之所是,包含着对器具、仪器和机械的制作和利用,包含着技术为之效力的各种需要和目的。这些设置的整体就是技术。”他强调的也是一种需要和目的,要看最后能否达成需要,能否达成目的,这是非常高的要求。

我们可以根据海德格尔的观点,修正皮特对技术的定义,所谓技术,指的是“人类按照一定的需要和目的,借助一定的工具(物质的、方法的),而开展工作”。这一修正的目的在于:

进一步揭示工具与技术的关系,即工具自身并非技术,而是对工具的应用,并且是“人”为了某种目标而进行的对工具的应用。这么定义是为了将技术的标志凸显出来。

进一步揭示技术的范畴性特征,即需要和目的。处于不同范畴体系中的技术凝结着人类长久以来对该需要和目的M行思考和行动而产生的智慧。

4. 技术的地位

(1)认识论上的优先性

从认识论上讲,我们之前对技术优先性的认识肯定是不够的。我们原来总认为先有原理、有科学,再去倒推一下技术即可。尽管我们也经常提科技,但我们大脑中想得更多的是科,而不是技。即便在我们教育体系中也是如此。

对于知识的认识论,我认为应该是在STEM教育中值得我们重新思考的。在这一视角下,一方面科学活动(包括这种活动所依赖的体制和制度)本身也是“人类在工作”,即技术的一种形式;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技术”作为一种行动,成为了知识产生的前提(没有提前的行动,知识就是不可能产生的)。从这个角度说来“技术在认识论上优先于科学”。按照皮特的说法,这一结构被称为“科学的技术基础结构”。

(2)知识论上的独特性

在知识论上,科学知识具备以下特点:受理论约束的,理论(范式)一旦变化,科学知识也就随之变化(范式内的普适性、不可通约性);提出和发展科学知识是为了“解释”世界运作的方式。

技术知识的特点则不同: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活动,它终结于不同类型问题的解决,活动的结果可以形成不同的、分门别类的参考论著(即技术知识),并被应用于其他具体的领域,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殊类别的知识(而不具备普适性) 。

那么,从技术活动入手,我们既可以获取技术知识,又可以更加生动地走进和理解科学知识。技术和科学之间的关系也是互动的,具备了某些科学知识,使得技术更容易被实现,技术的实现又可以让科学知识的挖掘和理解做得更好。在我们人类的科学发展史中,有大量类似的案例可以用来佐证。反观我们的教育系统,我们对技术教育一直是比较忽略的,我们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而且传授的大多是科学层面的知识,而不是技术层面的知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在K12教育体系中,技术教育应该被重视,并获得其应有的地位。

从工程技术的“解决问题”活动的本质意义上讲,STEM教育实际上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工程技术驱动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与传统的以科学知识为驱动的教育模式是非常不同的)。

STEM教育价值的再思考:培养新模式下的知识生产者

2015年《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指出:“未来三到五年,全球不同地方的学校将发生的一个转变,就是学习者尝试通过开展创造活动而不是消费学习内容来进行学科探索。”

《地平线报告》中所谓的“创造活动”就是“知识生产”。实际上,学生本身能通过创造性的活动中去学习和生产知识,而不是只学习已有的知识。“知识生产”和“知识生产模式”是迈克尔・吉本斯(Michael Gibbons) 等学者在1994年合著出版的《知识生产的新模式》一书中提出的用以概括和描述正在兴起的知识生产变局的新概念。吉本斯认为,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模式(知识生产模式2)正在日益兴起。知识生产模式2与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知识生产模式1)在各方面均有着显著不同。实际上,从知识史的角度来看,这种新知识生产模式可能早在现代之初就已经有之,它的出现使得所谓“求真的知识”开始逐步为“求力的知识”所取代。

吉本斯强调知识生产模式2是我们长期的传统教育比较忽视的,而且以我的理解,恰恰STEM教育对模式2的这种知识的生产能够起到比较好的作用。

从前文论述来看,我们大致可以将知识生产模式1理解为“科学引领的知识生产模式”,将知识生产模式2理解为“工程技术引领的知识生产模式 ”。显然,今天第二种知识生产模式更能激发兴趣、组织资源、动员力量,促进新知识的生产。我们国家所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战略,都是在引入知识生产模式2,强调技术引领以后,可以实现的。

显然,地平线报告的估计比较保守。当我们回到STEM教育的原点,从1983年发表的《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可以看出“技术问题”才是美国下定决心改变教育模式的根本原因。它致力于改变美国教育模式中“学不太能致用”的情况。而自1986年,从《科学、数学和工程本科生教育》到2015年《STEM教育法》,陆续出台了很多文件,强调了科学、数学、工程的本科生教育。后来美国发现,仅仅改变本科教育还不够,所以相关政策也是在陆续往基础教育延伸。STEM教育从高等教育向基础教育延伸趋势的核心在于:打通渠道和建立衔接。

结 论

事实上,我们今天所开展的STEM教育,有意无意间还是延续了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传统。这反映了一种“科学中心主义”的倾向,但正如我们所论证的那样,工程技术有其独特的价值,我们在开展STEM教育时,应该构建另一种谱系,让学生掌握这种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尽管工程技术教育在美国也并非那么受重视,但他们还有《技术素养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和《提高技术素养之卓越:学生评价、专业发展和计划标准》,并且在不断地改进中。在这一点上,我国已经落后了。是时候重视中国学生的工程技术教育了!

所以,回到最初的那两个问题――

1.为什么要开展STEM教育?答案:实际上是为了培养新模式下的知识生产者,也就是模式2“工程技术引领”的知识生产模式者。

2.为什么要这样来开展STEM教育?答案:因为只有这种工程技术驱动的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出当前我们更需要的这种知识生产者。

对学科育人的认识和理解篇4

科学研究以系统的、实证的方法获取知识。科学研究要使用实验、观察、检验等实证方法,以保证所获得的知识是真实可靠的。科学判断知识真假的标准是客观事实与逻辑法则,不符合事实或逻辑的知识是虚假的知识。科学与形而上学是对立的,后者使用的是主观、思辨的方法,它对于同一事实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而科学则是客观的,任何人只要采用同样的科学方法会得到出同样的结论。尽管科学是对普遍规律的说明,但是科学研究却是具体的、分析性的。研究通常是将是事物分解,然后对具体问题做出独立的分析,最后才加以综合、概括。科学研究是人的活动,它不仅要求研究人员具备一定的特殊能力,例如,智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还要受到个人主观因素——例如个人爱好、价值倾向、世界观等的影响。此外,现代的科学研究实际上是一种带有社会性质的活动,通常它是许多个人的有组织的专门职业活动,不仅需要组织管理与协调,而且还需要一些共同的规范和规则。

科学研究过程并不以改造世界为直接目的,它的直接目的是认识世界。它要求认识和掌握研究对象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发现新对象,新领域,科学研究过程终了的时侯,不是要求重复已有的理论,而是要求提供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将现有的理论和知识推向前进,丰富和发展现有的知识理论宝库。科学研究具有不同于一般认识过程的形式和特点:

①、科学研究都有比较系统的理论框架,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实际调查与研究,检验理论的假设的正确性,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人们一般的认识过程,虽然也用某些概念或假设,但是缺乏系统性和周密性,也不可能严格检验各种观点和想法。

②、科学研究都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机制。科学研究中,人们具有自觉的继承性与创造性,并总是设法恒定或排除某些无关的因素,以便着重观察与分析有关对象的关键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找出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而人们在一般认识过程中,很少会有意识的控制某些条件和系统地解释各种现象。

③、严密的分析。科学研究中总是有意识地、系统地寻求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对象做出严密、深入的分析与解释;而一般尝试中对于某些关系的说明,往往是松散的、缺乏系统和比较表面的。有极强的探索性。科学研究是要认识未知世界,认识人类尚未认识的客观规律,因而决定科学研究具有探索的性质,也就意味着它的道路不是平坦的、笔直的,而是有成功也有失败。

科学研究的上述特点,必然明显地影响和制约着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有些研究课题是在一般社会实践中提出的,这就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针对现实社会的特点采用一些特殊的观测、调查手段与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思考。有些课题只能先在实际社会和生产过程以外的科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即在科学实验中进行研究。科学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是从生产与社会斗争中分离出来的为实现一定科研任务而进行的特殊的观测、实践过程,既是科学认识的源泉,又是科学研究的实践方式,途径与手段。

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教育科学研究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①、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存在和人的学习,教育存在包括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和教育理论。影响教育的因素不仅包括客观的条件因素,而且还涉及个人的主观心理因素以及人际之间的社会因素,所以,教育现象之间因果关系比较复杂。由于对人的内部世界无法向自然科学那样直接观察,对教育现象达不到自然科学那样,在有效控制或隔离某些相关条件和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实施研究活动,因此,事实上教育科学研究很难采用严格的实验方法和精确的观测手段。

教育存在的异质性也给研究造成很大困难。自然科学家可以从一滴水或一个物体的研究中概括出普遍的定律,而教育科学则不能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研究中,得到普遍适用的结论。这意味着,教育研究要抽取更多的样本,它的研究结论的概括范围受到严重的限制。

②、教育科学研究更多的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例如,个人的社会地位、政治偏好、文化知识水平、研究能力,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原有经验、等方面的影响。这不仅指研究者方面,而且还包括被研究者方面。

对学科育人的认识和理解篇5

关键词:科学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性研究;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不能忽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作用。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中小学科学(理科)教育一般是指有关自然科学的基础教育,它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技术素养水平的奠基工程,也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1999年1月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构建我国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标志着中小学教育实质性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科学技术本身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质量以及生活的环境,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宇宙观、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也昭示着传统中小学科学教育目的、内容和形式需要经受重新检验和整合。同以往任何一次课程改革一样,新一轮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都应有支持其进行的理论研究基础。结合近年来对影响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基础性理论的学习和体会,笔者认为,当前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由原来直接依赖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转向以对科学本身性质的研究和认识,以及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科学教育教学研究为基础。换言之,本次科学教育及课程改革比以往更具有直接而坚实的理论研究基础。正是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笔者不揣浅陋提出一些看法,就教于方家。

一、关于科学性质的认识对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影响

对于科学本身的认识,同如何看待和认识科学教育问题是紧密相关的。以Bernal,J.D.为代表的科学家认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场合,科学有不同的涵义。科学的多种定义和解释,都反映了科学某一方面的本质特征。常见的表述有以下几种。(1)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在这种表述中,说明了人们依赖生产实践、生活实践和科学实验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其中,科学的认识主要包括对于客观事实和规律的认识,即发现历史事实、社会事实、自然界的事实和其他事实以及对于事物发展过程中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的认识。(2)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3)科学是一项与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业。

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只将科学看做反映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要,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作为一种人类的事业在社会总体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除具有认识世界的巨大功能外,还具有改造世界的强大生产力功能。[1]

以科学及其活动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在20世纪先后成为独立的学科,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使人们对于科学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科学发展的规律有了深入的了解,也正在对中小学科学教育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传统的理科课程论是以经验科学论的归纳法和演绎法为基础的。前者强调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大量的科学事实作为概括理论知识的基础,掌握知识应通过“观察与试验──获得现象、事实──归纳概括成理论知识──推广”的过程来进行;后者强调学习知识应重点放在掌握基本的概念和法则上,通过它们来扩展知识,学习的过程是:“认识一般原理──检验个别事实──推广出新原理”。应当承认,这两种途径对于认识和掌握大量知识是有益的,但不能很好地满足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对培养未来型人才,尤其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新要求。

随着当代科学哲学的蓬勃发展,科学认识论有了创新,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Popper,K.为代表的证伪主义或批判理性主义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认为科学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假说—推理(证伪)的过程,解决科学问题需要经过下列几个不同的阶段:[2]

一个问题存在于某种学说里(提出问题存在的可能范围)

新的理论或学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假设)

用新的学说推演可以得到严整的建议(提出证伪途径)

用辩驳性试验来验证建议(证伪)

确定合理的学说(去伪存真)

60年代又出现了以Kuhn,T.S.为主要代表的历史学派,强调用历史的观点去研究科学的发展变化,并提出了“科学革命”的科学认识发展学说,认为科学的发展是由一系列彻底的“革命”来促进的,他提出了“范例”(也译称范式)的概念,认为科学是“范例”的不断演化与积累。[3]他认为科学家并不是以研究和验证(包括反驳)假说来发展科学的。他将科学发展的过程描述为前科学 常规科学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他还将“科学共同体”作为科学认识的主体,[4]从而将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因素引入了科学哲学中,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建构主义”科学观点。

Popper,K.和Kuhn,T.S.的科学认识发展学说对当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和课程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影响之一,是科学课程在内容的组织上较为强调运用“假说──推理──阐明结论”的方式,并力图将这种方式也贯穿于科学教学过程;影响之二,是在科学教育中重视科学概念、科学理论和科学发展史等知识内容的学习,教材的组织也十分重视它们之间的综合 。

有研究表明,如何看待科学,特别是教育工作者自己的科学观念,对于学生的科学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始终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科学性质的认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科学教育研究者和教师的广泛关注,并产生如此深刻和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有下列两个主要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关于科学本身的认识对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有深刻影响。有人指出,传统科学教育中存在着一些误区,[5]例如:

科学家是特别客观的

科学就是孤独的探索

科学和技术是等同的

假说变成学说,后又变成定律

科学定律和其他一些观念是绝对正确的

仔细积累的证据就逐渐成为可靠的知识

为了使科学结论准确,必须反复验证

科学及其方法能提供可靠的证明

科学更多的是渐进过程,而不是创造

科学及其方法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实验是通向科学认识的主要途径

一种科学新知识的接受是很快的

科学模型代表真实的事物

上述一些似乎没有任何问题的观点,长期以来,都在潜移默化地指导着科学教师的教学过程。

第二个特点,尽管不同的学术观点仍然在继续论争,但关于科学性质、科学历史和科学社会学的一些观点开始进入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课程内容。从国际上有影响的8种科学教育课程标准等有关文献中可以看出,一些观点得到了较为普遍的接受。[5]例如:

尽管科学知识经受长期的考验,但是,它却具有可变的特质

科学知识更多地依赖于观察、实验证据、理性辩论和怀疑精神

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一步步的科学步骤不一定得到可靠的科学结论

科学力图解释自然现象

各种定律、学说在科学中起到不同的作用,所以,学生应该注意到学说即使获得了很多的证据,也不一定变成定律

新知识必须清晰、公开地报导

科学家需要准确的实验记录,也要受到科学共同体的审查、批评

观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科学家具有创造性

科学历史表明其发展既有进化的特点,也有革命的特点

科学是社会和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

科学和技术是相互作用的

科学观念还受到社会和历史环境的影响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西方中小学科学教育界有关科学性质问题的讨论,确实对科学教师的传统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甚至出现了一些科学相对主义的倾向。而在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关于科学性质等问题也开始成为热门话题,越来越需要对此问题进行专门的讨论和研究。

二、教学同学生发展的研究对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影响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在有意无意地采用着一些有关学生学习的理论和假设。例如,认为知道是什么一定先于知道怎么样;认为有效的学习顺序是,先接受、记住,再通过一系列练习增强理解,后再试图应用;认为最好先在较抽象的层次上讲解,然后,再在不同的背景中应用;认为通过外来压力可以提高学习的动机,而不是通过改变学习的形式或呈现内容的方式;认为学生学习的困难和失败是由于学生的能力不足或不够努力,很少考虑教师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学习风格同学生学习风格是否匹配等。

近年来,科学教学理论的研究者通过他们长期深入的研究,也有很多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始反思这些基本的假设。他们认为,基于上述假设的教学只能使一小部分学生学习成功,而没有激活和开启其他更多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潜能。具体地说,学习应该建立在并开始于学生所知道的知识、已经具有的观念,只有通过这种途径,才能使学生将新知识纳入他们自己的有意义的结构中。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对中小学科学教学有广泛的影响,其基本观点认为,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在他们进入课堂前就已经具有了一些关于自然现象的观念,这些观念来自于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因此,学习科学就不仅包括适应新的观念,而且包括修正或者取代已有的观念。这种过程就是学生通过建构意义去主动认识世界的过程。[6]在科学教育领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有以下一些代表性的观点。

①在正式的学校教育开始以前,儿童已经形成了关于自然现象和环境的认知模式;

②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关于自然环境的认知模式;

③这些认知模式不断地用于解释新的经历,并在应用过程中得到修改;

④这些认知模式的应用范围是多种多样的,或者说已经在多种多样经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⑤这些认知模式在可变性上是不同的,有些是不稳定的;而有些却是固着性很强,对教师的教学努力具有很强的抵制性;

⑥由于认知模式具有的固着性以及同正式科学概念的相互作用,使得教学的结果常常同期望的不同,这点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忽视;

⑦将一种观点置于一定的情景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⑧如果呈现给学生那些零散、原子化的知识点,只能导致机械的记忆,也不可能很好地运用;即使记住,也更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忘记。

虽然,这种学习理论具有很多共同的特点,但不同学者之间仍存在一些分歧。[7]例如,Ausubel(1968)指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明确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虽然,大多数学者已经接受这种观点,但对于什么是教学的依据,却有很多不同的解释(Driver,1980),例如,Ausubel(1968)认为,发现学生的前位概念,确定教学内容和学生已知内容的必要联系;Wittrock(1974)认为,发现学生产生于他们的文化背景、态度、能力和经验的概念和意义, 确定各种方式使学生能够产生对他们有用的、新的意义和概念;Gagne and White(1978)等认为,发现学生的分解技能,然后,从这些分解技能开始,逐步地使学生进步;Driver(1980)等认为,发现学生具有的应变观念(Alternative Viewpoints),提供条件鼓励学生重新考虑和修正这些观念;Shayer and Adey(1981)等人认为,发现学生思维逻辑结构特点,使课程和概念的逻辑要求同学生思维的逻辑结构相匹配。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体系,其研究成果直接地成为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基础。[8]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证实,一是很多具有科学和心理学学术背景的学者在过去20多年中,直接地走进了课堂,对儿童科学概念的形成进行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发表了许多直接影响科学教学过程的专著和论文,上述提到的很多学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二是一些国家的科学课程标准,直接地建立在这些大量实证性研究的基础之上,1996年颁布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二)维果茨基等的社会建构学习理论

维果茨基(Vygotsky,L.S.)认为,“教学”是在“发展”之前的,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的概念。在研究学校学习中,大多数心理实验都用使学生解决一些标准化问题的方法,来测量该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但这种方式只能测量儿童发展已经完成的部分,远未揭示问题的全部。找两名智力年龄同是8岁的儿童,给他们某些靠他们自己很难解决的问题,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研究发现 ,其中一名儿童可以解决一些智龄12岁的问题,而另一名儿童却至多解决智龄9岁的问题。儿童的实际智龄与在给予帮助下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的差异,表明了儿童最近发展区的存在。经验表明,一名具有较大ZPD的儿童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好的“教学”应该超前于“发展”并引导发展,但教学目标应该在最近发展区内。[9]

这一理论同科学教育相关的观点有如下几种。

①教育、教学不能等同地看做发展,而恰当组织的教育、教学将导致儿童的智力发展,将产生一个完整系列的发展过程。如果没有教育和教学,发展将是不可能的。所以,教育和教学是儿童发展过程必要的、一般的因素,这种发展过程不是一种自然的过程,而是一种具有人类历史特点的过程。

②儿童能够模仿一系列超出他们能力的活动,但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模仿,儿童可以在成人的帮助和指导下比在自己独立的情况下做得更好;通过模仿,儿童也可以独立去这样做。这种在成人的帮助和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水平,同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③儿童掌握日常概念的程度,反映了他们发展的实际水平,而他们获得的科学概念,反映了他们最近发展区的水平。

④当科学概念超出了儿童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认识到, 科学概念的调节可以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儿童时期所接受的唯一好的教育、教学,就是超前和引导发展的教育和教学。

以维果茨基为代表的社会建构学习理论,与长期以来在欧美科学教育界占统治地位的皮亚杰(Piaget,J.)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有很大的不同,经过改造和发展,作为皮亚杰理论的一个重要补充,在最近的20多年来,同西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起成为欧美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于科学本身的研究成果,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建构学习理论的观点,已经成为支撑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两个重要理论基础,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正在产生极大的影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充分享受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等巨大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开始反思科学技术同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科学主义受到了抨击,人文精神和科学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科学哲学发展同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发展密切了联系,成为科学方法理论现展的一个特点。科学作为一种探究活动,作为一种知识体系、一种文化、一种社会性事业或活动,它的发展既受到其内部的逻辑和认识因素的影响,又有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外部制约因素。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科学(理科)教师对于科学本身认识和观念的变革,是树立科学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方面,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还不够系统和深入,特别期望研究科学哲学、科学历史和科学社会学方面的学者,给予中小学科学教育更多的关注,并积极地参与进来,为中小学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作出贡献。

对一些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科学课程改革文件进行比较研究,是制定、实施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如果我们不对形成这些课程文件的支撑性基础性研究做一些深层次的分析和介绍,就会使教师对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前所述,当前的科学课程改革越来越将科学教育过程本身的特点和规律直接作为基础,那么,就更需要教师广泛地、积极地参与这一基础性研究过程,使制定的课程标准更好地落实到我国广大学校、学生的实际之中。提高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研究水平,将长期实践所积累的教学经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这样不仅可以建立可与其他国家比较和交流的我国特有的科学教育、教学理论,而且会变成不竭的动力源泉,推动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持续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健,惠永正.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殷正坤,邱仁宗.科学哲学导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3]舒炜光,邱仁宗.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4]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

[5]Mccomas W F.(eds.)The Nature of Science in Science Education,Rationales and StrategiesM].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9.

[6]Scott P,et al.A Constructivist View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Science(Children’s Learning in Science Project)[M].Leeds:University of Leeds,Centres for Studies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1987.

[7]Black P J,Lucas A M.(eds.)Children’s Informal Ideas in Scienc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

[8]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科学素养的基准[M].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253-285.

对学科育人的认识和理解篇6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论;理解型;教育实践型方法论

学科的划分是以知识类型的差异为标准的,而知识类型的差异基于认知客体或认知对象的不同,从康德的批判哲学所导致的学科分类到狄尔泰的对于人文科学逻辑的论证都可以得到说明。比如说自然科学和哲学就是不同的知识类型,自然科学着眼于自然现象探究“物”之理。哲学则着眼于形而上世界追问“道”之理。这种以知识类型为基础的学科的形成和分化,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功能性的差异要求。而知识类型是以知识论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因此,一般说来,任何学科的成立首先需要同时满足两点:其一,一种以特定知识类型而形成的知识论;其二,知识论的达致依赖着特定的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的发现,以及一种与之相适宜的科学方法论的构建。

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被设置为一级学科,和其他学科所面临的一样,关于它的学科合法性的质疑也相应而至。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确实是比较特殊的,有不同于一般学科的特点:它的知识论并不是由对于特定对象世界的认知而来,而是本来就已经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的知识体系,或者说是基于这种本已存在的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发展;它也不是严格的教育学,教育学探讨人类教育现象(或者说这构成了教育学的认知对象或领域)的本质、规律和科学方法。

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并最终确立起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展示给人们,更重要的是还要使人们承认并接受它的真理性,这才是学科的最主要和最终的目的。但是一门学科的成立,按照一般规律,也必定要符合“特定知识类型而形成的知识论”和“科学方法论”这基本两点。在学科属性上这似乎有点问题,但在笔者看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与政治教育学科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论和方法论。

以特定知识类型而形成的知识论首先是发现一个具有排他性的专有研究对象或领域。在十九世纪哲学学科陷入合法性危机正是因为原先属于哲学研究范围的“世界”、“灵魂”、“心灵”等问题域,随着科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学科从哲学母体中分离,而丧失了自身的对象世界。

反过来说,像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也正是获得自身专有的对象世界而获得了合法性的基础。如果自然科学着眼于自然现象、社会科学着眼于社会现象,思维科学着眼于思维现象,通过把这些现象设定为认知意义上的客体从而达到对于对象的分门别类的“认知”,这便是“知识原型”。但是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似乎并不参与这种“对象分割”,在整体的客观“世界”里也确实不存在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客体”世界,因而也就没有由“客体”世界而来的新的知识的发现和创造。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合法性的质疑也首先在于此。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出现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国国情、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系统具有已为历史所证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很显然同其他学科相比。它的社会功能性的要求要大于知识性要求,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特征,因此,我们不能用非常绝对的学科标准来对待它。不过基本上讲,我们仍可以用传统的学科规律来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和形成。

我们可以用解释学上所谓的“文本”世界来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论的对象世界。如果说一般意义上的知识论是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认知型”的知识论,那么,我们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论称之为“理解型”的知识论,这种“理解型”的知识论又可以分为“解释型”知识论和“扩展型”知识论两种。关键问题是:“理解型”的知识论并不是在于去发现新的知识,而在于对于已包含了完整知识论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再理解”,就是说,它的对象不是“现象世界”,而是“文本”世界。

“解释型”知识论着眼于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文本的“解释”。这种经典文本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始人经典作家马克思本人及其继承者(像恩格斯、普列汉诺夫、列宁等人)所着着作。从解释学看来,这种解释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经典文本的本来之义;一是经典文本的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始于十九世纪中后期,是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对于经典文本的再解释,即是要通过对于文本的“按照事物本来面目”的“现象学”式的意义去展现、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文本的原初意蕴。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解读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本身的统一性问题本来就存在着分歧。这种分歧是由三方面造成的:其一,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解读,实际上,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也确实存在着对于马克思思想经典文本的差异性极大的不同理解,像第二国际的分裂以及其后的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对峙就是明证。其二,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发展也有一个所谓的“青年马克思”和“青年马克思之后”的思想转折问题。其三,不同国家的革命实践也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有所取舍。那么我们所谓的“解释性”的知识论目的显然在于把这三者结合起来,通过解释学式的“视域融合”(伽达默尔关于理解的当下性术语),寻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性的知识基础。解释的第二方面是来寻求经典文本的本来之义在现时代的理论意义。经典文本的本来之义是经典文本的当代意义的基础,但是文本的当代意义的重要性要大于文本的本来意义,这是作为政治的意识形态教育的现时代要求所决定的,如果说文本的本来之义不能佐证现代要求,很显然就对于教育实践性很强的意识形态教育不再具有多大价值。所以说文本的本来之义必须指向文本的时代之义,理解文本的本来之义也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时代意义,这二者共同构成“解释型”的知识论基础。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身决不是仅仅是去解决“解释型”知识论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专业教育的要求(即着眼于具有政治目的性的意识形态教育)决定的,这样就必须在“解释型”的知识论走向“扩展型”的知识论。这种“解释型”的知识论基础本身很显然是以后的“扩展型”的知识论的基础和前提。

如果说“解释型”的知识论是“扩展型”的知识论的前提,那么后者则是前者的发展。“扩展型”的知识论的产生既有理论逻辑的要求,又是时代的客观要求,而这种在经典传统上的知识和思想意义的扩展才是新时期特定的意识形态教育所真正需要的。在特定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性基础应该是“经典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思想路径。这一思想路径是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和革命实践合拍的。也可以说,所谓的“扩展型的知识论”是指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落实在一个国家的理论反映,在中国就表现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扩展型的知识论当然是要考虑“解释型”知识论所提供的纯粹的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基础和理论特征,但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克服静止形态的理论的教条性,必须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构成中国时代所需要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论基础才能够真正形成。这就要求不断在知识论的“扩展”上与时俱进,按照时代的要求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内涵,不断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性解读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发展中建构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另外,在这种“理解型”知识论的内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知识分工也有所不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体系,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侧重于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体系为基础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体系的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的思想基础,提供正确的政治理念;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的,并促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动力。具体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唯物辩证法、能动反映的认识论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体说来包括资本主义论、商品经济论、劳动价值论、市场经济论、资本论、剩余价值论等)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具体包括空想社会主义论、社会主义论以及共产主义论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教育方法论、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很显然它们是一种具有层次性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知识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对于经典文本的再解释以及再扩展始终处于进行时之中,因此这种理解型的知识论基础也始终处于发展和变化之中。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目标并不仅仅在于知识论的构建,和一般的学科不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目标更强调知识的“传播性”功能。这样,怎样传播或者说采取何种方法来实现这种知识论的传播就凸现出更大的重要性。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理解型知识论相似,它的学科的方法论也不是“认知型”的认识论,而是教育实践型的方法论。此种方法论的目的并不要去找到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而在于采用什么方法达到使人们明白并接受马克恩主义理论真理性,并形成社会实践动力的目的。

有两种教育实践型方法,其一是灌输式的,其一是理性式的学理分析型。不可否认,就意识形态教育而言,一定程度的灌输和劝导是必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目的就是要让人接受之。但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时代特征已使得单纯的灌输既不合理又不合时宜。既然是大学的学科,从大学教育的规律上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样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实效性,也就是理论思维的培育和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以及从内心的心悦诚服,最终落在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建构上。但这是一个靠事实去论证的过程,不是仅仅有良好的愿望和强制力就可以达到的。只有在理论上得到论证和支撑,政治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理直才会气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方能真正达到实效性所要求的“信”而“从”之。具体说来,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是构建“理性式的学理分析型”方法论的关键。

首先,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就是我们先前所论述的“理解型”的知识论,它是人类历史上科学的世界观理论,也是经过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实践的检验的,包含了充分的真理性的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不断自觉地改造和调整自身,在知识体系和方法论上严格按照学科要求完善自身,并且不断创造与时俱进的新的更具有说服力的理论观点,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理”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只是有“理”是不够的,还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把道理讲出来。一般学科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学理分析来实现教育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是作为官方意识形态教育就不讲理了呢?既然现代大学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素质教育关键在于让学生形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课程只要是在大学里设置,都要服务于这个目标,这可不是填鸭式的单纯灌输或扳起面孔训人就可以达到的。正如马克思本人精辟指出:“人们通常总是被自己亲身所发见的道理说服,更甚于被别人精神所想到的道理所服。”像一般学科一样强调讲理,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门“科学”,才能使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才有可能生发成社会实践的动力。问题的关键正在于要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般学科的要求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尽管它不可否认地有自己的学科特性,但是学科特性不能完全超越一般的学科属性的客观要求。在现实层面,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学科有政治性的支持,但是在现代社会,受众也有在心理上选择、甄别的权利,这是无法剥夺的。互联网、全球化时代,中国异质性社会的初步形成,这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大不相同,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仅仅靠灌输,不但教育的实效性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有可能是适得其反。

最后,作为教育实践型的方法论,如何能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性的讲理型”的教育方法论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让问题意识贯穿全体。问题意识是创新的源泉。既要理解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问题,又要不断地和中国社会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即现时代的现实问题,体现问题从生发到阐释到解决再到问题再生发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蕴涵无限地充实,其理论的触角无限地伸张,其思维的深度无限地扩展,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其次,要做到史论结合。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时候,要注意在人类文化的“面”、西方文化的“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点”之间上下穿插、融会贯通,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必然性和真理性,以及划时代、革命性的意义。最后,要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人文性和政治性的统一。

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还要看到它的思想性、人文性。如果把意识形态功能即政治性无限扩大,就会丧失其学科独立性。其实每一种理论都是有一定的的意识形态指向的,也都包含着对于世界实行思想改造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同样熔铸着创始人及其后继者的政治诉求、道德情操,这是不容抹煞的。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又不能只是专注于思想性和人文性,否则,就不是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教育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政治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维护作为思想家的马克思和人文性维度的马克思的要求,也是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要求。只有这样,一门学科的理性主义特征才能体现出来,才具有真正的说服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论、方法论的建构和教育实践过程中,才能使其有可能真正地作为一门学科被对待,才有学科进一步发展的理论动力,才有更大的说服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思与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合法性问题才经得起推敲。

对学科育人的认识和理解篇7

    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与教科书为新世纪的学校历史创新教育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每位历史教育者亟待探究的问题。近年来,我就历史创新教育途径偶有所撷,为此疏略成文,恳请方家赐教。

    途径之一:打破传统历史认识创设宽泛的历史解读空间激活历史认识中的主体意识

    历史,作为人的精神意愿与社会的经历经验之存在,是认识主体精神王国里的客观世界。历史的过去性与不可重复性致使历史认识的真理性只是相对的,历史认识是一种间接的反思性认识。传统的应试教育禁锢了教育双方历史认识的主体意识,在历史面前,人们失去了思考和自我。事实上,只有经过认识主体主观意识的积极参与,真正的历史认识才成为可能。因此,打破传统的历史认识观念、创设宽泛的历史解读空间,激活教育双方历史认识中的主体意识是实施历史创新教育的必要条件和重要途径。途径的形成,我认为应采取如下方法:

    (一)打破传统历史知识观念,教育双方要重新认识历史。我们以往的历史教育不敢承认主体意识对历史认识渗透的合理性与正当性,片面强调历史知识的客观性,完全否定认识主体分析、评价、解读历史的独立性。这就造成认识主体对历史及历史知识的盲目信从,历史教育完全成为八股文式的历史知识的被动讲解与被动接受。历史创新教育要求教育双方要形成新的历史观念,即历史存在是客观的,历史中介质却是人创造的,没有主体意识渗透的理想中的纯客观的历史叙述、历史认识与历史结论是不存在的。历史教育中,认识主体只有摆脱传统的僵化的历史知识观念,扫除他们在解读历史中的观念羁绊,解放思想,才能有利于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认识、分析历史。

    (二)设计存疑问题,营造议论氛围。思想观念发端于思考,养成于实践中的认可。创设调动受教育者思维的问题情境,营造促使认识主体深刻思考与广泛参与的思维空间是实现历史创新教育必要的认识观念转变的行为层次。如何实现这种行为准备?首先,培养受教育者的问题意识,调动学生探究与思考的积极性。如讲中英《南京条约》“五口通商”条款,以往的教学只是让学生记住五口名称与相应的地理位置,事实上,我们应该让学生思考英殖民者为何强迫清政府开放此五处?从“五口”背靠的地域资源特征及殖民者的经济掠夺倾向等方面组织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更深入地认清殖民掠夺行径,从发散学生思维的角度将历史知识、地理知识以及对殖民掠夺的性质有更深入的综合与认识,以此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其次,变单纯固定的教与学为教育双方互助互学关系,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具有教与学的任务和角色,教与学是双方共同学习前提下的交流与研讨。另外,教育者要深入研究教育内容,探究教育方法,全面建构新的知识结构。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建构,才能发掘问题,讲出更隐性的知识。

    (三)尊重受教育者的认识与观点,鼓励其积极的多维思考。历史教育中,我们要坚持解读历史人人平等的观念,尊重并鼓励受教育者对历史的独立思考权利和资格。凡是受教育者经过自己思考而得出的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观点,只要求其合理性,不盲求整齐划一或所谓的惟一的标准答案;对受教育者错误的认识逻辑与观点,教育者在表扬其积极思考的前提下循循诱导,使其处于不断的“试错与改错”中解读历史、认识规律,进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观。

    途径之二:厘定教材含义弘扬人本主义开采教育过程

    教学以教材为中介,教材要依照教育内容组织并为教育目的服务。在历史教育中,如何正确组织与有效运用教材事关创新教育实施成败。传统的历史教材观有两大误区。其一,将教材局限于历史教科书本身,而对教科书内容的挖掘又局限于事实性的知识与概念。其二,以教科书代替教育内容,历史教育活动被简化为讲授与背诵教科书,忽略教育内容在能力体系以及思考方式、学习方法、伦理道德信念等方面的要求。

    很显然,传统的教材观念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如何按照创新教育的要求处理历史教材?我认为应该遵循以下三条准则:

    (一)加强历史教育双方在教材选用上的自由性。教材是教育的材料,教科书和其他教材在教育意义上是平等的,都为教育内容服务。教育者应该根据教育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自主地对教材进行选辑、补充与调整,事实上,教育双方要共同参与教材的开发,教材的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是教育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双方是教材(以教科书为主要形式)的最后编纂和确定者。

    (二)重视对教育内容与教育任务的理解。从创新角度上说,历史教材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育双方共同探索新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介。教科书本身不能代替教育内容与教育任务,教科书的意义是其依据《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要求建构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中介,而不能囊括所有的教育内容与要求。教育者应该重视《大纲》的研究,参照教科书的知识体系重新整理教材,它既包括说明历史原本的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又要包括对其研究的新成果及历史学界主要观点综述等。这些教材经过教育者的重新整理而成为教育双方共同学习、研究历史的基本中介。

    (三)以人为本,开采教育过程。以往的历史教育异化为教科书教学,教育双方都围着教科书转。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为教科书取代。教学活动成为教材注解过程。事实上,历史教育要以人(教育双方)为本,教与学的双方是历史教育感受者、经历者与实践者,教材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都是为教育双方服务,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开采教育过程,挖掘每一个教育环节的教育功能是实施历史创新教育的重要一环。因此,对于教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教育者经常性的创设问题情景,设计能带动、引导受教育者思考、积极向学的问题,营造议论氛围,把历史教育过程升华为教育双方处于同一问题情境,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互学互研过程。同时,教育者要强化教学环节的评价行为,主要实施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即对学生要采取开放的、激励性的学习评价,使学生拥有渴望成功、追求进步的机会和空间。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关于历史本身的看法、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观念等方面的引导与评价,以此挖掘历史教育过程的每个环节的教育潜能。

    途径之三:重新确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角色含义 营造教育双方民主平等关系

    研究表明,创新型的教育者有如下特征:拥有创造性教育思想、创造性人格及善于运用最新的科研成果。在历史教育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创造性的、宽容的、理解的教育氛围,并有与受教育者一同积极学习、探究的态度,教育者要表现出创新意识,并在教育实践中张扬创新精神。具体说来,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改变传统历史教育中教育者一统整个教育过程的绝对权威的领导者地位,必须在尊重受教育者,突出并真正实现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重新确定历史教育过程中教育双方的角色含义。我认为,这种含义有以下两点:

    (一)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与主导潜能。历史教育是通过认识主体感受、解读、同化历史客体信息而产生的对历史存在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的持续过程与意识反映。在历史教育中,受教育者的认识结构、态度、愿望、激情与学习方法对教育的成效格外重要。实施历史创新教育,重新确定受教育者在历史教育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受教育者应该是教育过程与历史学习的主人,这体现在受教育者是历史学习的主体又是自己学习的主导。教育者要成为受教育者历史学习幕后的导演,即引导受教育者就历史问题以教材为依托而突破教材本身去思考与研究,教育者还要促使、引导受教育者间相互交流与研讨,使其真正投入到学习之中,体验、认识与解读历史的乐趣与感悟,这种学习对受教育者创造能力的形成特别重要。

    (二)教育者要成为历史教育过程的真正组织者与指导者。应试教育使教育双方紧紧围绕着教科书转,教育者又成为教科书的代言人,教材的“专制”造成教育者教育行为的独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一些人对教育者的作用走向另一极端,大有“踢开老师搞素质教育的态势”,鼓吹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因此,确定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历史创新教育的一个大问题。创新教育的一个显着特征是重视教育过程。教育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教育的意义在于认识过程教育功能的实现。因此,历史教育者要成为历史教育过程的真正组织者与指导者,组织受教育者有序学习,协调受教育者之间关系,创设积极活跃的教与学氛围,建构学生教育双方、受教育者之间自由自主讲与学的观念,梳理教育者模糊或混乱的思路,在知识掌握与历史认识的方法等诸方面激发、点拨、启发受教育者为己任。

    途径之四:自修与培训并举全面提高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在历史教育中,只有创新型的教育者,才能培养创新型的学生。创新型教育者要具有高度敬业精神、合理知识结构、高超教学艺术、较高学术水平和创新思维。因此,历史教育者要通过培训和自修,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哪些方面自修,我认为应该包括三方面:

    (一)加强历史教育教学研究,特别是创新教育理论的研究,掌握创新教育的规律,研究创新教育方法,要把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

    (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历史教育者应掌握计算机、电脑投影仪、国际互联网的使用方法,电子课件的制作以及其他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

对学科育人的认识和理解篇8

下面结合国内外生物学发展趋势和我国生物学课程改革的思路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一、国内外生物学课程发展的基

本趋势

1.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素养

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把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作为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

科学素养的含义包括理解科学技术的性质、概念、原理、方法和过程,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的态度、精神和价值观,具备运用科学技术解决日常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能力等.

科学素养的内涵,除了重视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外,还强调了人的发展,包括人的探究意识、创新意识、价值观、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

2.打破学科中心的框架

随着生物学科的不断发展,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这就出现了学校修业时间有限、学生精力有限与教学内容量大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之一是设立必修和选修两块内容.必修科目是教学内容的核心,是对学生生物学知识掌握的统一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学习,而且要求学好.选修科目是教学内容的补充部分,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打下基础,又为学生学习和了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培养学习兴越和爱好,进行有个性的学习作了铺垫.

在打破学科中心,构建以问题为中心或以目标为中心,提高课程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课改过程中,人们依据模块课程理论,提出了模块化的方法.其特点是按照一定的课程目标,把教育的内容分成一个个相互独立、又能组合成为具有较大或综合功能的集成课程.我国在新世纪制定的高中课程改革新方案,就采用了这种新的课程构建方式.这对加大学生在课程中的选择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教材内容适应未来发展

21世纪的人们更注重生活质量,这就要求人们更加重视生命科学.科技的发展,促使人们更加重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以及价值观念.课程改革正朝着变“学科学”为“做科学”的方向发展.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就是课程.在这方面,各国都有一些共同的趋向,即从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基础教育和普通教育人手,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作为重要环节.因此,有必要从根本上改革教育思想、课程安排、教材、教学指导乃至整个普通教育体系.改革的重点是课程和教材.

二、我国生物学课程改革的研究

思路

1.正确认识并确定生物学科教育的价值

生物学科教育是整体科学教育的一部分,其基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以利于他们的生活、工作和终身学习及发展的需要.

2.明晰生物学科的教学方式

生物学科属自然学科,而科学的本质既是认识真理,更是探索真理;既是接受知识的静态过程,更是获得知识的动态过程;既是了解知识体系,更是获得此体系的科学形式.因此,对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重新定位必然需要进一步明晰生物学科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即教学过程要重在“做”上,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与合作交流,通过问题探讨、课题设计、实验操作、模拟实验、社会调查等活动,积极主动地探索、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由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学生也必须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要成为学生积极动手操作、积极参与讨论、积极动脑思维的主动学习过程.

3.深刻理解生物学科的社会价值

生物学科较其他学科而言,更接近于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实际,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小至人的生长发育、饮食卫生、健康保健,大至发展经济、开发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都是生物学所关注和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这些内容都是生物科学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宗旨和归宿.

4.认真审视生物学科的人文价值

上一篇:数学概念教学策略范文 下一篇: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