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的课程改革范文

时间:2023-11-16 11:16:05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篇1

中学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为适应这种要求,高中数学试验教材已在全国十一个省市试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也在讨论制订之中 。但我们知道:从教育的效果来看,课程可分为预期课程,实施课程和实现课程三种。预期课程是由国家政府部门和教育专家们制订的,而实施课程是教师根据自己对预期课程的理解和自己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由此可知,预期课程设计得再理想,如果教师不能按要求去实施,那么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说: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数学教师。为使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能够深入下去,使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的。笔者认为有必要,根据素质教育目标,新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和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框架,对中学数学教师的角色做认真的研究。

一、 课程标准对中学数学教师角色的期待

(一)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

教育不仅具有生产力等经济功能和价值,而且这种价值和功能要与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道德品质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协调。而我们原来的有些教育方法,对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以及创新素质的培养是格格不入的。针对这一客观事实,教师的职能应该做相应的改变,由封闭式的教学改为指导学生"开放式学习,"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完全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另外,"双基"是我们的特长,但"双基"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代数运算的熟练和逻辑推理的严谨"虽然是双基的两个基本点,但归纳、猜想、创新的思维方式,广阔的数学视野,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去应该是"新双基"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学数学教师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二)课程中新内容的增设,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

新课程中,增设了"数学建模,探究性问题,数学文化"这三个模块式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增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这些内容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因此,要求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超前性和独创性。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数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

(三)新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要求中学数学教师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新的高中课程,具备有多样的选择性,在共同基础上设量不同的系列课程,以供学生进行适合自己发展的选择。整个高中数学课程体系,包括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都将致力于根据学生的不同志趣,能力特征以及未来职业需求和发展需要,向他们提供侧重于不同方面的数学学习内容和数学实践活动。

这就要求中学数学教师有能力胜任不同的课程,既能教基础课程也能教系列课。教师不仅是解惑者,还应是问题的诊断者,学习的启发者,还要求教师能了解所教学生的个性发展。指导帮助学生按自己的能力需要选择所学课程。

(四)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格

首先,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把自身知识的更新视为一种责任,使"终身学习"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其次,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都会从教师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来。并通过他"映照"在学生的人格世界中,作为数学教师的言传身教,决定了其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这就要求中学数学教师按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塑造自我,实现"超我"。

二、中学数学教师应做角色转变的准备

(一)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

首先,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其次,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来。第三,教师要认识到:"数学素质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出,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真正理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第四,教师要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库,工具库。教学模式应是:知识,素质,创新能力的三维教学模式。

(二)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由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组成。

未来社会的知识结构应是:信息化板块结构,集约化基础结构,真线化前沿结构。教师作为社会化的人,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从课程改革来看,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增加很多新的知识内容。有些内容是教师学过的,也有内容是教师没有学过。为了适应教学,中学数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信息技术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分自己的实践知识。数学文化课的开设,综合课程的开设,要求中学数学教师要了解数学史,了解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了解数学在其它相关学科的应用等。也就是说数学教师不仅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大知识面,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

(三)教师心理观念的更新

在只有语言的传媒时代,教师有绝对的权威,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在文学出现以后,这时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是主演,因为学生必须通过教师的教学,才能获得必要的知识,进而才能自己阅读书籍。到了信息时代,学生获得教育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有时学生获得的信息可能比教师快,比教师多。所以这时的教师在学生面前没有了绝对的权威。这是教师在心理上要接受的第一个事实。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将扮演着多种角色,从多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递者,他还是学生的榜样,集体的领导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心理治疗工作者,学者和学习者,以及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活动是在师生双方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完成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在教师良导作用下才能得以发挥,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是建立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之上的。只有当师生之间互相作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激发和培养,学生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教师是组建者,引导者,解惑者。教师与学生在人格是平等的。这是教师在心理上要接受的第二个事实。

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角色变化必将成为事实,我们教师只有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三 教师施教能力的提高

(一) 教师要提高把握新课程的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在保证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能力的培养的前提下,删减了传统的初等数学中次要的,用处不大的,而且对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内容。与此同时,增加了一些为了进一步学习打基础,有着广泛应用的,而且又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新知识。作为中学数学教师首先要了解减去什么,增加了什么?其次对新的教材体系中的新内容,新要求,要努力吃透。对知识点的分布及其要求的不同。教学时要把握每一处出现时的度,防止因不了解整体安排而把教材中分几次达成的知识作一次性处理。提前拔高。对新内容,应分析为什么引入,引入了多少?怎样教学能体现新教材的意图,防止范围,难度失控。对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切不可因应试是否需要作弃取。对删去的内容也要分析,有些知识点是内容删去了,但其思想可能还会有所体现。

(二) 教师要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课程标准中,已将计算器的应用引入教材,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将进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工具,在助教方面:能提出好的脚本,能使用常见的数学教学软件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能评价课件的好坏,有能力选择好的课件。有能力在网络上获取教学中所需的信息资料等。在助学方面:教师能够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实验。例如利用动画技术演示几何图形运动变化规律,三角函数曲线周期的变化规律,探求点的轨迹等。通过实践探索,使学生体验数学家的思维过程。教师要能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还要能指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繁杂的计算,节省计算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三) 教师要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

由于高中教育的普级,大学升学率的提高,读高中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因此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差异也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师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法。从学生学习的认识理论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有所进步。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篇2

一、新课程改革顺应时代精神背景

哲学中总是讲新事物总要代替旧事物,而这一个过程是渐变的,并非突然。新课程改革就好比新事物,总归在各个方面代替或者革新旧的课程体制、课程教学方法。但是我们说,并非每一种改革都是完全进步的,我们要用辩证的思维看问题,有时改革的产物并没有体现出对原有事物的发展和超越。那么衡量改革是否进步的标准,在于改革的精神是否对时展合拍,是否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期望。就我国而言,新世纪伊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头戏”。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这也是教育改革的时代主旋律和时代精神。这就要求学生变过去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的客体地位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参与者。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所以取得了良好的开端,是因为这次课程改革顺应了时展的精神脉络,有其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折射出不同于原有课程的全新理念,并对课程与教学领域的既定假设进行了重新解释和概念重建,对教师观念的转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有这些都致力于在新世纪一开始就打造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在性格,它无疑也对中小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期待。

二、新课程改革顺应社会经济文化背景

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基本观点,这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为经济基础服务。按照这一观点,教育,作为上层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也要为经济基础服务。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必然要产生什么样的教育,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也要发展变化。毫无疑问,我国现行的新课程改革,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物,是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但是,严格说起来,我国现行的新课程改革,实际上,脱胎于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国现代工业化国家的教育体制。尽管各国的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以及地域等都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各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都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

当人类进入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的时候,工业经济时代学校教育模式所产生的种种敝端,已经成为新世纪发展的严重障碍,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如果不着手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将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人把知识经济称之为“学习经济”。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数以亿计的知识劳动者。可是,工业经济时代的教育,却培养不出这样的劳动者,怎么办?只能对现行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进行重大改革,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于是,新课程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实施。

三、新课程改革是深化创新教育改革的需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老师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而课程自身的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需要通过课程编制制度的变革来实现。通过课程编制制度的变革影响教育体制的创新,进而推动社会体制或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从课程编制制度的历史发展来看,相继出现了哲学思辨范式、实证分析范式、人文理解范式和社会批判范式四种类型。每种后续出现的范式都是对前一种范式的补充、完善、创新或超越。每一种新课程范式的确定都不同度地推动了教育体制或制度的创新,进而推动社会体制或制度的变革和创新。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篇3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回顾

(一)新中国成立前基础教育课程的六次改革

1.洋务运动。洋务派主张“新教育”,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观,开办洋学堂,派遣留学生。增设外语、算学、化学、天文、医学、物理、万国公法、航海测量、代数、微积分等新课程,引进西方的教学管理制度,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2.1903年清政府公布《奏定学堂章程》,第一次确定了“五四五制”学制,初小五年,增设修身、读经、国学、算术、几何、体操等课程;高小四年,增加图画、手工等课程;中学五年,开设外语、法律和理财等课程。

3.1912年,中华民国颁布“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废除科举考试制度,开设历史、地理、农业、缝纫、唱歌等,并给予女子受教育的权利。

4.1923年民国政府公布“新学制体系”,第一次将中国学制定位于美式“六三三”制,在小学开设的课程有国语、社会、自然、艺术、算术、体育、音乐、园艺、工艺等;初中在小学基础上增设外国语和生理卫生,破天荒实行学分制。

5.1927年之后,民国政府强化国民党的党化教育政策。在这一阶段,改革没有明显进展。

6.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在革命根据地的学校课程。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政权就颁布过《小学课程教学大纲》,规定根据地的列宁小学分初高二级,分别为三年和二年,初级小学开设国语、算术、游艺、劳作、社会工作等课程,高级小学增设社会常识和科学常识课程。20世纪40年代中期,陕甘宁边区政府以“为革命战争服务”为宗旨,规定中学课程包括边区建设、政治常识、国文、史地、自然、生产、医药常识等,突出了鲜明的革命性、科学性、实用性特点。

(二)新中国成立后基础教育课程的八次革新

1.1949~1952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份教学计划(1950年8月)。设置了门类更为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学计划(草案)》,同年10月,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

2.1953~1957年。这期间,国家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材理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3.1958~1965年。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左倾思想影响萌芽的时期。1958年“大跃进”引发了“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

4.1966~1976年。文革十年浩劫。学校课程与教学在十年动乱期间经历了一场灾难。

5.1977~1985年。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6.1986~1991年。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7.1992~2000年。1992年国家教委第一次将以往的“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1993年秋,新的计划突出了以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第一次将活动与学科并列为两类课程。后来又将“课程管理”作为课程计划中的一部分独立出来。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有专门关于课程管理的规范。这一次课程改革,我国教育界掀起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的热潮。

8.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下面详细介绍。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一)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潮流

在20世纪,世界范围内有过三次较大的教育改革。

第一次,20世纪初,以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为代表。针对传统教学的“书本中心、课堂中心和教师中心”理念,杜威主张经验课程,“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

第二次教育改革发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美国教育学界批评当时的课程内容没有反映20世纪科学所取得的新成就,于是提出了课程改革,要求加深加难数学、科学、现代外语三门基本课程的内容。

第三次教育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高科技迅猛发展,信息化时代和学习社会的悄然来临,以及教育全球化大趋势,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展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国际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势:(1)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加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2)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3)实行课程编制、实施、评价一体化的整体改革;(4)课程结构的整合性和均衡性;(5)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现实性;(6)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7)注重道德、情感、态度、人性关怀、价值观教育;(8)强调信息技术的教育;(9)课程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重视国际理解教育。

(二)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

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同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十五”期间基础教育深化改革和素质教育取得明显成效的主要目标之一。

(三)课程教材存在着种种弊端

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不能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建国以来,虽然先后进行了七次课改,但仍然存在着:(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2)思想品德和情感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3)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4)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5)学生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大有市场。(6)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生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7)课程管理强调统一,难以适应当地实际。(8)基本都是必修课,选修课太少甚至没有,缺少职业技术课,各门学科的课时比重不协调。(9)人文社会学科比重过低。

案例一:12岁的丁磊,拿到英语专业的大专文凭。他计划在两年内拿

到计算机本科专业文凭然后出国。丁父:应该拣最有用、最相关的东西先学。在以后的实践中,缺什么补什么,现在是到大学才分专业,我让丁磊从小就分专业。丁磊:很害怕与人打交道。我宁愿读书苦点,也不想和人打交道,那样又累又烦。如果想找人说话了,就到网上聊天室去,不想说话了,关掉“猫”就可以了。2000年2月,已大专毕业的丁磊又走进了小学校门,插班6年级,为的是完成中断了的小学学业。

案例二:在长春发生的一个中学生悲剧。某中学的一个优秀学生,突然昏迷,住院一周后不幸死亡。医生诊断为疲劳过度而致。后来,专家们看到这个学生的作息时间表,发现他早晨4点起床,学习到5点半。家长:父母都是普通工人,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得好,尽管家庭并不富裕,但也为他提供条件参加各种辅导班。学生:学习成绩总是想排第一,总是将后面的学习内容提前学习。

思考:中小学教育的功能是什么?

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走向生活服务;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有责任感、有生存本领的人。

中小学教育存在哪些误区?

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忽视情感、态度、责任心的培养;重结果不重过程;内容过繁,学生负担重。

(四)新世纪以及加入wto对人才质量规格提出新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基础教育面临新的严峻挑战。随着信息化时代和学习社会的悄然到来,要加速发展经济,必须培养新型人才。而人才标准的国际化,教育信息全球化,教育参与市场竞争等,这就要求基础教育课程必须“面向世界”,与时俱进。同时,wto带来的全球范围产业结构的重组,需要重新考虑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以及教材等方面的改革。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与目标

(一)课程改革的内容

1.课程理念。

2.课程的目标。

3.课程结构。

4.课程标准与教材开发。

5.教学过程。

6.教学组织形式。

7.课程与教学评价。

8.课程与教学管理。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

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征

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强调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

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培养

提出适应终身学习的意识、技能与方法

(四)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课程功能的改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式积极主动。如:通过让学生统计家庭丢弃的垃圾袋的数量,学生经历数据收集、处理、呈现的过程,体会垃圾对人类的危害。

2.课程结构的改变

改变以往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状况。在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制,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

3.课程内容的改变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状况。

4.学习方式的改变

改变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5.课程评价的改变

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6.课程管理模式的改变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四、提高专业素养,迎接新课程挑战

1.转变教育观念

学生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关注学生学习中富有个性的表现

教学观:提倡自主探索;学习指导

教师观:教师应该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应该作学生朋友,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2.教学方式的改变

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3.建立新的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

建立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文化;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篇4

关键词:课程方案;体育教育;本科专业

2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经济、以创造为各行各业的灵魂、以信息化为社会特征的时代,21世纪的社会对人才的质量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导思想的逐步贯彻落实和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和重创新的体育教育人才更是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应当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适应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体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适应体育改革,特别是新形势下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实现普遍提高国民素质的新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深化改革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制定本专业课程方案的过程中,我们以全国61所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现行实施的教学计划为基点,以调查问卷和专访谈所收集到的信息为论证基础,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敬业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宗旨,努力吸取近几年(1997~2002年)来各体育院系在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已经取得的一系列改革成果,并积极借鉴国外高等教育改革成功的经验,对普通高校本科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综合的改革研究,以推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形成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世纪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重要课题。因此,可以说程体系改革是整个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改革过程既是集思广益的过程,同样也是理论不断深化的过程。

1 指导思想

本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以下简称新方案)通高校修订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有关精神和要求为指导。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以培养面向21世纪高质量的体育师资为出发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素质教育的要求,主动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全面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创新意识,增强适应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特点。发展个性,全面育人,推进以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深化改革为重点的体育教育专教学改革计划,大力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2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问题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实质性问题。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有关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在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基础上,立足改革和创新,对培养目进行多方面的调查和深入的研讨。关于新世纪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调查结果表明,不管是大学的体育教师,还是处于基础教育第一线的中学体育教师,他们的态度都比较明确,认为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以便增强毕业生在社会生存的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新方案将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能一专的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并与此相应的对其培养规格也作了调整,特别强调了要加大外语与计算机教学改革力度,培养学生的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

3 新方案课程设置的主要特征

根据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和体育教育人才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紧扣素质教育的要求,遵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体现“三个面向”的时代精神,围绕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设置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主要体现如下几个重要原则:――综合性原则。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使学生构建起可以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整体素质结构。――适应性原则。坚持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推动专业深化改革,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的体育教育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主体性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既要考虑全体学生的基本需要和总体要求,又要考虑生源和学生的其他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科学性原则。坚持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和整体优化,构建搭配合理、机动灵活的课程领域和课程模块,合理配置课程结构,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可操作性原则。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深化改革既要加快步代,又要立足实际,兼顾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大学校的自,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

3.1 更新教育观念,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以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为先导。没有教育观念的转变,任何改革都难以有真正的突破。新世纪体育教育专业要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创新、广适应”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对教育观念进行更新,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改变以往按单一模式培养学生的观念,强调因材施教,注意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与特长。在新方案中设置了健身保健教学、养生学、健康教育、锻炼身体的原理与方法等,促进教学观念与课程内容体系的全面改革。尤其是术科方面的教学内容改变了传统的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倾向,突出了它们作为健身方法和手段的功能。

3.2 调整课程结构,合理分配学时

该专业的课程设置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组成。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包括主干必修课和一般必修课;选修课包括方向限选课和任意选修课。(1)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的比重必修课与选修课实际上标志着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关系。一个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越是单一,其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体系当新世纪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出现多样化的趋势时,选修课的比重就得相应地增加。

3.3 整合主干课程,突出课程弹性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差距较大,新课程方案应有更大的灵活性、可塑性和指导性。方案中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打破传统学科课程间的壁垒,进行课程整合;改变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的状况,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在整合主干课程时,新方案没有具体规定开设的什么课程,只提供指导性的领域(即一系列的同一专业课程所组合而成的整合课程)和参考的总学时和总学分。主干课程提供了7个领域,各个学校可根据新方案的精神,因地、因校、因人制宜,灵活多样地开设组合式的主干课程,充分体现统一性与多样相结合。学科方面的领域有3个:体育人文社会学(可开设的课程如体育社会学、体育史、体育管理学等),学校体育(如学校体育学、学校健康教育、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中学体育与健康的课程与教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课程)。术科方面有4个:田径与户外运动、球类与游戏(这里的球类仅限篮、排、足球)、学校体操(包括基本体操、器械体操和体育舞蹈与健美操等)、民族传统体育(如武术)。以上所举例各个领域的课程,并不是要求每门课都必须开设,而是突出表现课程体系中主干课程的灵活性和弹性,各个学校可根据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以及各校的实际情况,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多样化、多领域的组合课程,从而拓宽了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理论,提高新世纪体育教育人才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能力。

3.4 实行三级课程,形成各校特色

新课程改革中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建立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有助于改革过去国家管理过于集中的做法,促进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反映了赋予学校对课程设置有一定的自,从而能有效地提高课程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适应性。新方案中规定一般必修课开设4~5门,其中1~2门课程可由各校根据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及实际情况开设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但要保证教育部下发的《课程方案》中所规定的课程、地方课程的协调统一。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充分运用各校独特、宝贵的教育资源,建设校本课程,形成课程特色,为社会培养特色人才。

3.5 开足选修课,增强适应性

21世纪的中国正在加快现代化的建设步代,同时又迎接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化时代的挑战。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要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同时又要适应知识化和信息化社会建设的需要。为应对21世纪对体育教育人才的要求和市场竞争的挑战,在培养模式上要从过去以培养“体育专才”――体育师资为目标向以培养教师为本、辐射其他体育相关领域的“体育通才”转变。选修课程体系与结构的改革是体现培养宽口径、高素质、广适应和重育教育复合型人才规格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新型的知识体系、实的专业技术和熟练的专业技能。

3.6 规范任选课,课程小型化

随着新世纪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也随之增加、更新。有限的课时与无限的知识之间的矛盾,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上要减少课程分量(即每门课的教学时数),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高效率了解各种课程的主要内容,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识的广度,而且可以避免课程内容之间不必要的重复。新方案对任选课设置进行调整,开设了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小型化的课程,如保健康复方面的有医疗体操,太极拳,保健拳,保健气功;强身健体方面的有健美运动,举重等;娱乐休闲方面的有球类(气排球、沙滩排球、门球、桌球、台球)、滑冰、登山、露营、野外生存、类(围棋、象棋)、定向运动等。

3.7 拓宽专业口径,增设新型课程

在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下,新世纪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只有不断更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呼唤。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更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优化教学内容和增设新课程。新方案里两方面都有所体现,其中新增设的课程中学科方面有:顶点课程(capstone courses,即为毕业班开设综合4年所学知识的课程),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文献检索,域外学校体育,体育新育指导,休闲体育,体育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体育欣赏,运动禁药,体育学术讲座等等;术科方面也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如增加了软式排球、健美操、舞蹈、隔网运动(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民族传统体育、气排球、橄榄球、保龄球、桌球、台球、太极拳、防身术、跆拳道、类、击剑、定向运动、举重、登山、露营、野外生存等课程。增设的新课程不仅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应用性知识(如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文献检索、运动处方的理论与应用、社区体育指导、体育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和丰富多彩的学科前沿动态知识(如域外学校体育、体育学术讲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在社会上学会生存的适应能力。

3.8 规范课程名称,体现课程特性

新方案规范了专业课程名称,改变了过去课程名称较为“混乱”的现象,用比较科学、精确的名称来体现课程的特性。如主干课程的命名较为精练,如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学校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一般必修课中的体育科研方法称为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导论;区域运动项目称为地方性运动项目;专项选修课程更突出健身性,把田径称为田径教学理论与实践,篮球称为篮球教学理论与实践;排球称为排球教学理论与实践;足球称为足球教学理论与实践;体操称为体操教学理论与实践;武术称为武术教学理论与实践。

3.9 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环节

深厚的知识,是人才接受过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但富有创造性、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必须经历充分的实践锻炼。因此,新方案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合,实践环节包括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实践)、教育实践、毕业论文写作、学术活动。教育实践分为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两种,实践期延长,将过去的8~10周调整为10~12周,其中见习1~2周,实习8~10周。除此之外还要开展一些其它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运动竞赛裁判工作、指导社区健身活动、课余锻炼与辅导等工作,使学生在体育教学、组织体育活动、社会体育指导等方面工作的综合能力得到加强。因此,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环节,不仅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提高教学工作的综合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教学与科研的基本能力,提高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同时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考虑到未来择业的需要,实践中还需要有就业指导和毕业教育等环节。

3.10 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完全学分制

21世纪,普通高校本科体育专业要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的复合性人才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而实践告诉我们,这些在整齐划一的学年制管理体制下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灵活、富有弹性的教学管理体制――完全学制,它是现代大学教学管理的基本制度,为人才成长提高了宽松的环境。完全学分制以开设大量的选修课为前提,学生拥有一定的学习自,如自主选修课程、自主选择师、自主选择上课内容和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复合性人才,与此同时也有利于激励教学质量的提高。总之,新方案与1997年颁布的《课程方案》相比,改革力度较大,充分体现了新世纪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时代特征。新课程方案的必修课中主干课程按领域设置,具有一定的弹性,突出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增强新课程方案的适应性,有利于各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选修课程按模块形式设置,突出课程设置的小型化。只有小型化才有多样化,只有多样化才有个性化。

参考文献

[1] 苗大培. 论体育生活方式[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9):6~8.

[2] 宋和平. 21 世纪中国社会生活方式与体育[J]. 体育文化导刊,2002,(4):55.

[3] 马连鹏. 科学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与促进[J]. 中国体育科技,2004,40(1):45~47.

[4] 钟振兴,姚蕾. 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调研[J]. 中国体育科技,2003,39(3):27~29.

[5] 潘国斌. 大学生体育人文意识调查与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03,2:54~55.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篇5

一、背景与历程

1997年以前,香港的课程设置与英国非常相似,学校对英语课程的重视程度超过中文课程。香港回归后,一方面,语言和文化的不同影响了香港学生和内地学生的交往;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制中学科分化的缺点等逐渐显现。同时,为了增强香港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和终身学习人才,课程改革迫在眉睫。香港21世纪的课程改革是20世纪课程改革的延续与深化。为应对学科内容和教育思潮的转变,香港在20世纪70年代对个别学科进行了改革;20世纪80年代对德育与中学预科课程进行了改革;20世纪 90年代开展了以目标为本的课程改革。这些都成为新世纪香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和背景。

二战后,香港基础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在香港民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增强和国际竞争的双重压力下,九年义务教育逐步得到普及;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在民间力量和国际教育专家的推动下,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缩小学校间的差距;21世纪以来,为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香港实行了多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香港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2000年9月,香港发表的《终身学习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指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并促进其全面而个性的发展是香港本世纪教育的目标。2000年11月,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提出,由知识、共通能力和价值观、态度组成互相关联的课程架构,倡导学校发展校本课程,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2001年6月,香港《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全人发展》报告指出未来十年课程发展的目标。2002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指引: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小一至中三)》指出,由教育局制定中央课程,各学校根据自身发展弹性地进行课程规划。2003年6月,《终身学习全人发展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提出,学校应评估学生的基本能力。2004年,教育统筹局的《资讯科技教育未来路向》分析了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将来要完成的目标提出建议,同时做出在学校实施第二个资讯科技教育策略的决定。2014年6月,香港教育局颁布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指引:聚焦深化持续(小一至小六)》,总结了香港过去十年课改的成就,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二、主要特点

(一)课程理念:教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香港把教导学生学会学习并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作为新世纪课程改革的理念。2000年,香港发表的《终身学习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提出21世纪的教育目标:让每个人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都有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能够一生不断自学、思考、探索、创新和应变,具有充分的自信和合群的精神,愿意为社会的繁荣、进步、自由和民主不断努力,为国家和世界的前途作出贡献[2]。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和培养学生迎接未来挑战的能力,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制定了学校课程宗旨,即为全体学生提供终身学习必需的重要经验,并依照个体的差异性,引导其获得全面发展。由此可见,香港基础教育课程十分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学校必须采用各种教学法,教导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学习知识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内容,培养学生包括思考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等在内的多种能力,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并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二)课程内容:民族化、科技化

香港回归祖国前,其教学语言以英语、粤语为主,很多学生没有学习过普通话。回归后,为了加强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及爱国情感,香港开始重视汉语和国民教育。自1998年起,香港小学把普通话设置为一门核心课程,即学生需接受9年的普通话教育。2002年,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在《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中提到,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能说流利的粤语和普通话。国民教育课程也受到重视,香港于2015年正式推行这门课程。此外,科技教育也受到重视。2002 年,香港课程发展委员会颁布了《初中科学科课程纲要》,提出初中科学的教育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适应迅速发展的科技。该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必须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科技应用及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对科学更感兴趣且学习效率更高。

(三)课程评价:注重评价学生的基本能力

学生的基本能力是评价的重要内容,指在不同学习领域课程中各主要学习阶段必须掌握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分析课程目标和标准,以及实际调查研究,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将语文、英语、数学(目前限于这三科)的课程目标具体细划分为上百种基本能力,并分别对小学三年级、六年级和中学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评估,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这些能力。基本能力的评估内容既包括能力范畴,也涵盖了知识、心智技能等。评估目的在于为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协助教师和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为政府和学校管理当局提供关于全港学生学习水平的数据。在实施基本能力评估项目过程中,同时引进PISA、PIRLS、TIMSS等国际性评估项目,这使得香港的基础教育课程评估更具有国际视野。[3]

(四)课程改革的实施:软、硬措施相结合,改革行政架构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中重要的一环。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香港2000年的课程改革实施策略发生了变化。首先是关于问责的硬措施:由大众传播媒介制造课改的舆论压力;政府支持和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政府要求学校公开一些重要指标,使其在管理上更透明;政府强化对学校工作的检查,在外评使用的课堂教学评估表中加入了课改的要求。其次是软措施:加大对学校资源的投入;实行种子计划来培养未来教师;加强对学校教师的培训;推行多项大学与学校合作的伙伴计划。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学校和教师的变革能力。最后是行政架构的改变。2003年,香港教育统筹局接替教育署的工作,直接负责课程的具体运作及实施,加强了管理的效能,确保了课改的具体实施。[4]

三、存在的问题

21世纪以来,香港实行的多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不少问题。

(一)改革过于频繁

香港教育部门制定了大量教育政策和文件,旨在丰富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知识、提高能力、开阔视野,以及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观。2000年以来,课程评估、校本课程等方面都实施了改革,由课程发展议会召开的会议达42次,有关课程改革的文件相继出台,包括2000年的《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咨询文件、2001年的《学会学习: 终身学习全人发展》、2003年的《提升香港语文水平行动方案》、2004年的《资讯科技教育未来路向》、2005年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引》等[5]。总体而言,香港对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过于频繁,教育局每年几乎都会出台新政策报告,尽管涉及范围广,但课程现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而且课程改革需要在搜集事实的基础上加以仔细研究,课改范围过大和步伐过急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教师压力过重

由于课程改革频繁,教师职业不再是社会最稳定的行业,教师既要承受来自上级部门的政策压力,又要考虑如何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很多教师难以承受压力而选择离职。此外,教师工作时间过长、任务过重,导致工作热情下降,甚至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除上课外,教师每周工作时数达30小时,工作压力过大已危及教师的健康。香港课程改革重视提高教师的素质,但没有考虑教师真实的感受,可能会影响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

(三)学生负担过重

首先,学生的学习内容太多。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学习7~8门学科,多则达到9~10门学科;课后,很多学生需要参加各式各样的补习班,缺乏休息与娱乐。其次,课程内容太深奥。课程内容过于深奥使得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同时,为了落实课程改革政策,学生需要参加多次考试。香港实施了呈分制度,即在小学五年级下半学期和六年级时,学生需要参加三次校内考试,教育局依照学生三次考试的成绩将其分配到相应的中学。此外,小学三年级、六年级的学生还需要参加全港性评估的考试。在课程改革中,对学生要求过高可能会降低其学习动机和兴趣。

四、启示

(一)课程体现时代变革,时代性强

21世纪以来,香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适应社会的发展,新课程中有很多内容反映了社会变化的信息。在课程建设方面,关于发展学生的五种基本经历与开放的课程架构反映了适应社会变化这一特点;在课程实施方面,根据发展的需要,跨课程的学习要素和其他相关要素也被纳入其中;在课程架构方面,学习内容主要由各种学习要素组成,适时配合社会方面的新需求。基于多元化教育体系,学校会为高中生提供多种选修科目与各种应用学习科目,以确保他们有更多的选择和学习机会。内地的课程改革也应跟随时代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更多的学习机会。

(二)尊重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的需求

香港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本,学校要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和创造多种学习经历,发展学生的基础能力,同时注重发展个体内在潜能,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为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设计和评估等多个方面都要实施多样化的策略。首先,灵活的课程结构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机会,为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针对优秀生、有特别需求的学生、特殊学生等进行专门课程设计。其次,相信每一名学生都能学习,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课程模式、教学法、教材、学习方法等支持,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需求。第三,学校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有义务为学生提供有益于他们成长的各种情境。学校应把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区实践等联系起来,使学生的学习贯通校内外,而不局限于学校里。内地学校的课程也应该满足学生的需求,把正规与非正规课程、课堂内的教学与课外的真实情景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全面和完整的学习经历。

(三)发挥校长的领导作用

香港的课程以中央课程为主,但为实现教育目标,教育局鼓励学校发展适合本校的课程,校长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起到了重要的统筹作用。校长既要遵循政策的指引,又要参考本校教师的建议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开发和发展校本课程过程中,作为一名指挥者,校长需要权衡学校的多种因素,寻找最佳的平衡点来实施课程改革。校长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首先须考虑到学校的优势,再联系学校的培养目标及课改目标,发展一项可操作的、可执行的整体课程规划[6]。可见,校长在课改中充分发挥了领导作用。内地学校的校长应该充分发挥在校本课程发展中的领导作用,促使校本课程顺利展开。

(四)建立多样化的课程评价模式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篇6

关键词:高师 学前教育音乐课程 改革建议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对学前音乐方面的人才需求更是不可小觑。这是因为由于受传统音乐思想与观念的影响,学前音乐教学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不能很好的为社会服务,其发展不能与时俱进。下面笔者就新形势下高师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设置做了一些探索,力求取得一定成效,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一、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衍变

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衍变分为四个阶段。

1、培养幼儿心理学教师。这个阶段是自建国以来到上世纪60年代,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培养目标一直以“培养幼师或者说是幼儿心理学教师”为主。

2、培养幼师兼培养幼教行政和管理人员。这个阶段是上世纪70年代末后增加了“兼培养幼教行政和管理人员”。这样的培养目标使我国高师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无一例外地都培养幼儿师范学校的专业教师、幼教行政管理人员和幼教科研人员,当时从社会需求来看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但随着全国幼儿音乐事业的迅速发展,幼儿园所数和幼儿逐年增加,需要补充大量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可是在一些管理部门的领导观念中,对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及幼儿音乐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幼儿园不需要大学生,一般中专生就足够用的了,大学生进幼儿园是大材小用。这就使得难以从师资素质和能力上保证幼儿音乐质量。

3、中师(大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我们国家为了保证基础音乐的质量,提高师资素质,国家教委从1985年起进行了中师毕业生再读两年大专的试点,并在师范院校开设了小教专科和学前专科,逐步使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学历提高到大学专科以上的层次。

4、高师设置学教育专业前音乐课程阶段。这个阶段是进入21世纪后,国家面向新世纪,结合社会需求,将重心下移,在高师设学前音乐教育专业,并定位在培养幼儿教师、幼教行政管理人员上。至于幼师和高师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课教师,则应当由更高层次的硕十生或博十生来补充。

二、高师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设置的特点

21世纪是国际化、信息化、高科技和音乐现代化的时代,为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特点的需求,在学习期间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掌握的知识面要宽,要有能力适应新时期儿童个性强,形态各异的个性特点;同时要表现出高风亮节素质高的特点。真正能够做到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须有一桶水的水平。不仅掌握学前专业的基础与专业知识,还应加强人文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相邻学科知识的培养;不仅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知道如何学习,更要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这既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应用科学特点的需要。音乐思想与观念更新还体现在高师学前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就是学前专业学生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三、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高师学前专业的设置虽然有几十年时间了,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没能与时俱进,不能够很好应对当前的学前儿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前专业课程的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任课教师之间缺乏上下一体的整体意识,设计人员和科研人员缺乏实地考察的经验积累,依然沿袭外国现成的经验或者已经失去“时过境迁”的人群;任课教师有经验但是不能够广泛推广。为此曾经改革过,但是过去的改革,往往各自为政,并没有从整体上考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一是高师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设计人员对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一直未能真正转移到为基层幼教机构培养专业人员上来,即使有部分转移,但也不是很彻底。二是高师在课程设置上也没把学前专业学生从事幼儿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合理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比率摆正,仍然以培养幼师专业课教师的目标去设置课程,其结果是重学科专业理论课程,轻实际能力培养的课程,致使高师学生到幼儿园工作的时候在观念上、音乐技能上有很大的不适应。三是科研人员开展的科研往往只注重对具体的某一课程进行研究,对学前专业整体改革研究探索不够。四是教师更关心的是把自己这门课程教好,关心的是本学科的教材建设与改革。其最终结果是学前各科课程之间内容重复复、交叉、陈旧、不能充分体现最新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为培养目标服务。因而高师学前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由课程设计人员、科研人员、教师相互协作,将目标、内容、方法等多层面、全方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进行整体改革。

四、高师学前专业音乐课程体系改革方向

1、培养目标的定位必须与时代同步。学前音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说到底应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展对人才培养的基础需要。为此高师学前专业的培养目标的确定应当从过去狭窄的、需求量较少的幼师教师转移到为幼儿音乐机构和音乐行政部门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上来,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学前专业,其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能够熟练掌握从事学前儿童保育与音乐技能,能够胜任托幼机构的音乐工作和研究。这一目标的定位,是符合21世纪人才培养音乐需求。

2、围绕高师为基层幼教机构培养音乐人才的目标进行课程设置。根据高师课程设置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学前专业课程体系包括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分析、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实证性研究、基础音乐师资建设情况、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中的问题等内容,从而为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明确了方向,使之更有针对性。

3、对高师学生实行灵活的学分考核机制。为了使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上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适合白己特点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与机会。一是根据学生不同的才能、特长因材施教,使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尽快地服务社会,必须实行学分制,提供大量选修课程,让学生自上选择,并允许学生在修满学前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分和必修、选修课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的情况下提前毕业。二是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创造型人才,发挥学生更大的学习潜力,并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在本专业课程学习达到良好的学生,到大三年级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取得第二学历。同时,通过学分制的运行,进一步促进学前专业音乐课程体系,尤其是课程内容的改革,使其更能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篇7

关键词:日本;基础教育; 改革现状;特征分析

一、面向21世纪的日本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历程及现状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就开始设想第三次教育大改革。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从1971年起接受文部省的委托,提出了一系列咨询报告,以供文部省等决策机构参考。1983年11月,中央教育审议会教育内容等分委员会的《审议经过报告》,充分关注了初等、中等教育的现状,并从长期展望的角度把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明确为面向21世纪。强调“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重视基础、基本教育,尊重个人特点,尊重本国及各国文化和传统,强调国际理解。1985年6月至1987午8月期间,直接为内阁总理大臣负责的临时教育审议会先后出台了《关于教育改革》的4次咨询报告。该咨询报告是为响应内阁总理大臣题为“为使教育适应我国社会变化和文化发展而进行的各项改革的基本方针”的指示而提出的。此次报告仍强调个性化的原则,打破封闭性、划一性,要求改革教科书制度,以便以个性化、多样化的教科书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增加教育选择机会,建立富有弹性的、分权的教育行政和制度,放宽有关的规章制度,给学生以发展创造力的空间,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社会,强调国际交流与理解,强调信息科学技术的运用。该报告昭示出,此次改革的目的在于使学校教育充满现代气息,富有人性,以便日本迈人新的国际化时代。

为了应答内阁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决定,日本课程审议会于同年12月出台了《关于改善幼儿园、小学、初中及高中教育课程标准问题》的咨询报告。该报告指出,这次改善课程的标准是:“从培养独立思考、判断、行动能力、谋求教育的质的飞跃这一基本观点出发,面向21世纪,培养生存于国际社会的日本人,重视国民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充实个性教育,使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欲望,主动适应社会的变化。培养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坚忍不拔的人。”可见,这次报告,作为70年代初开始的人本主义教育运动的延续,仍强调双基教育,强调人本化、国际化和创造性。

此后,直到1998年,日本又出台了新的课程计划,对课程构成和授课时数作了新的调整,既使课程更实用、灵活、富于弹性,同时又为适应五天工作制及减轻学生负担之需要,平均每周减少了两课时。

二、新《学习指导要纲》的正式实施

2002年,修订后的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新《学习指导要领》结束了为期三年的过渡期,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日本的基础教育改革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新的《学习指导要领》能否造成学生学习能力下降,尤其是实行每周5天授课制和削减1/3教学内容的新规定,在家长和关心教育的社会各界之间引起了强烈的争议。人们关注和担心的焦点是新《学习指导要领》强调实施“宽松教育”和培养“生存能力”而大幅度削减了教学内容,同时实行每周5天授课制,减少了课时总数,是否或者已经削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造成了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的大幅度下降。日本十几年来一直推行“宽松教育”,通过给学生以宽松的自由想象的空间以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生存能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这一改革的思路完全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日本的具体国情,所以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改革的相关法案,早在三年前就顺利通过了日本国会的审议而正式出台了。而在新《学习指导要领》即将全面实施的今天,人们又强烈呼吁文部科学省和各中小学校制定出具体的对策,以确保学生对最基础的知识内容的掌握和基本学习能力不受影响。在否定意见日渐强烈的情况下,日本文部科学省一边强调新《学习指导要领》不会造成基础学力的下降、而同时又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紧急对策以保证基础学力不受影响。

三、日本中小学课程主要特征分析

(一)课程目标兼顾总括性和具体性

课程目标的考察可以用两个纬度作为视点,—个是横向纬度(总目标),一个是纵向纬度(具体目标)。日本课程总目标从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就一贯强调面向21世纪,面向国际化社会,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发展学生的生存能力等。这个目标具有总括性,是各级各类教育都要遵循的。

(二)课程结构合理化

从90年代初建立起的课程框架看,日本中小学课程主要由三大板块构成,即各学科教育、道德教育、特殊活动(初中也有选修课)。但从文部省有关的课程部门于1997年的《日本教育课程基本方向(阶段总结概要)》报告中和1998年中小学新修改的课程计划中可发现,日本课程框架即将发生大的变化,要在原有板块基础上,新设置“综合学习时间”板块。“在新设置的‘综合学习时间’中,可以根据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国际理解及外语会话、信息、环境、福利等教学内容进行横向的综合学习”。无论开设多少新的、时代性的课程,都不能超过一定课时,这样就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三)课程设置灵活,富于弹性,趋于科学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日本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及时增、减有关课程、课时。例如,鉴于日本作为一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小国,无论从资源、能源、产业、教育、文化等哪一方面来看,都不可能脱离国际社会而独立存在,因此,日本开始大力加强外国语教育,强调国际理解与合作,积极面向世界,积极迈向国际化时代。

(四)重视道德教育

首先,体现在阶段目标上,确定各年级段的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征的具体目标,小学低年级在适应学校生活和养成基本的生活习惯方面下功夫,中年级培养具有一定的主动性的生活态度,高年级培养作为集和社会中一员应有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其次,体现在道德教育的实现方式上,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强调体验性活动,积极采取实际观察及调查、接触实物、志愿者活动、演剧等方式积极利用学校生活的具体事例,进行可内化的、有实效的道德教育。同时,高中重在理性升华与反思。

(五)重视体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日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我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相通之处,比如应试教育、重视智育、重理论教育等。这些问题已引起日本教育界的重视,并且,提出了许多有关解决措施,而文部省极力推崇的体验性教育可谓切中要害,对症下药。要求无论是道德教育、职业教育、特别活动还是各学科教育,都要重视学生亲身体验,获得感性认识。比如,由年级活动(课外活动为主)、学生会活动、俱乐部活动及学校校会等构成的特别活动,更是以实践活动为主,要求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从中体验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人类整体的各类关系,学会相处,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融洽人与自然的关系。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篇8

走进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手笔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手笔来自大思考、大决心,这种大思考、大决心就是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为,任何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往往都起步于教育的重大改革。谁拥有了21世纪最先进的教育,谁就拥有了21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党和国家要把一个民主、科学、充满生机的新课程献给新世纪的中国的亿万儿童,目的是让他们拥有一个自主独立、健康幸福的明天。

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从各国课程改革的历史看,一些重大的课程改革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问题基本上都出在课程理念与教师行为的转化上。从理念到实践之间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尤其是对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前不久,《中国教育报》记者在报道中所反映的“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的现象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在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的通识培训和课程标准学习中最重要的任务是让教师接受新的课程理念,然而,接受只是一种认同,还没有成为教师的一种素质。要把一种理念变成人的素质光有对这种理念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这种理念的进一步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只有在实践中才是最有效的。我们的理论辅导不仅要说清是什么、为什么,更要讲清如何做,把功夫下在理念向行为的转化上。要让教师在转化中进一步认识理论,在转化中感受理论的魅力,品味理论指导教学带来的甘甜。

二、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

(一)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

所谓理念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理念是人们在对某一事物现实的深刻分析和未来的展望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因此,任何理念都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是两者的统一。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者蕴含于课程之中,需要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的信念,它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例如旧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知识,因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中心,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旧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材,教材又是知识的载体,因而教材是中心,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材中学到的多。旧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教师只有教材意识,只知道教材、教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而新课程观则认为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正是这些理念的不同才使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教师走进新课程最重要的是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 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人的发展

人类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哲学所产生的影响之一就是价值多样性及其扩展。哲学的这种价值的多样性对课程的影响就是课程价值的多样性及其扩展。其中影响较大的价值取向有三种:①以经济发展为本;②以社会发展为本;③以人的发展为本。而这种多样性的发展趋势就是融合,因为割裂与孤立都会给课程带来不同弊病,从而使教育贬值。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对我们影响较大的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建立在他对社会理想的认识基础上的。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基本形式”,并且,“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重点在个性与自由。离开了个性发展和自由发展,就谈不上全面发展。我们历来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但是在如何处理好这三种基本价值的关系上却是经历过曲折的。现在我们越来越清楚课程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固然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是基本的方面,然而,更基础的是课程在人的发展上所体现的价值。多种价值的融合,特别是人的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融合,将是课程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新课程价值在于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实现了课程价值的融合,这种融合浓缩为一句话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内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这是课程价值取向定位问题。在如何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新课程定位在人的发展上,具体地说就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是通过人来实现的,也就是通过教育培养的人来实现的,教育是通过人的发展来影响和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全面关注学生发展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趋势。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目标指向学生发展,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二是面向每一位学生。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课程目标所确定的都是新世纪我国国民的最基本素质。这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之一。新课程强调面向每位学生既是顺应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必然。作为基础教育,面临的任务既要瞄准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尖端人才,又要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培养人才和合格的建设者。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三是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是知识的容器。素质教育所关心的是整个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产品的人,是富有创造性的生活,而不只是物质生产的生活。学生的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全面、和谐的发展。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的国际研讨会就将“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强烈的自主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列为21世纪人才规格的突出特征。可见,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正如李岚清同志所指出的“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达到了知识习得、思维训练、人格健全的协同,实现了在促进人的发展目标上的融合。课程的目标不只是使学生更富有知识,而且应使他们更聪明、更高尚。

(三)发展的终极追求:走向全人教育

1. 全人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社会生活数字化等一系列根本性变化对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时展对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世界各国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热潮。这次课程改革在其理念上就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人发展,为了每一位青少年学生的全面的发展。这种着眼于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使学校的课程目标表现出以下一些新的特点:一是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三是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四是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力培养;五是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六是强调国际意识的培训。

根据上述价值取向,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这个总目标有四个特点:

(1)把德育目标与时代要求联系起来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才标准国际化已经是一种趋势。中国加入WTO以后,在更大程度上融人了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之中。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能够适应这种趋势和要求,因此,各国在人才培养上都十分强调人的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多彩的健康个性;与他人合作、协调、国际交往的能力等。新课程改革所确定的培养目标都鲜明地体现了上述精神。在注意了德育的时代性的基础上,又强调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2)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教育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是新世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这些素质当中最重要的是创新精神,创新是21世纪的“通行证”。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据统计,自1946年以来美国人获诺贝尔奖的占世界各国获奖人数的一半。近几十年来,西方世界一些最主要的科技成果60%是由美国首先研制的, 70%首先在美国应用的。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称,美国在27个关键技术领域中取得24个领先地位。正因为如此,美国经济发展水平良好,综合国力名列世界首位也就不足为奇。可见,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它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社会,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他的核心素质。小而言之,它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存质量、生命质量;大而言之,它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许多国家都把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和吸纳,作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中国教育在走向21世纪时,必须把创新素质的培养作为终极目标,凸现出来。而一个人创新素质的形成必须从小抓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主旋律其道 理就在于此,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在抓好上述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同时尤其要抓好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3)把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把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这里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一方面,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在本次新课程改革中能把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摆在突出位置是新学力观的体现。所谓学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习得的知识、能力。学力是动态的、发展的,学力也应该与时俱进。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目标,大体有四个组成部分:①关心、动机、态度;②思考力、判断力;③技能;④知识、理解。这四个视点作为一个整体反映了一种学力观。这一点恰恰与人们把学力结构划分为基础学力、发展性学力是一致的。所谓基础学力是指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打基础的学力,而所谓发展性学力是指以观察能力、自学能力等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在未来自己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基础学力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础学力的核心。

另一方面,新课程所强调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又有别于以往。新课程所强调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如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进行运用计算器计算的基本技能的培养;二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如数学中百以内数的计算。

(4)既强调健康体魄、健康心理,又强调健康生活方式

新课程不仅关注青少年学生现实生活世界,而且还要关注青少年学生可能生活世界。关注青少年学生可能生活世界就是关注儿童生活的未来发展趋势,关注青少年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中既强调健康体魄、健康心理,又强调健康生活方式。对于健康体魄与健康心理我们比较重视,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却一直是我们所忽略的。

生活方式是回答人们“怎样生活”的问题。所谓生活方式是指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中,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和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21世纪人类社会生活方式更加注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生活方式的形成有其外在 的环境影响与内在的因素。其外在环境影响包括: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其中学校的教育是最主要的。在学校教育中又以教学的影响为首,教学在学生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内在因素主要是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影响一个人生活方 式的心理素质里,思维方式与主体性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所谓思维方式是指人们在长期的认识和实践中形成的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思维出发点,以及某些经常使用的相对比较固定的思维方法。不同思维方式由于认识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和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将对个体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试想一种单一的、刻板的思维方式与复杂的、灵活的思维方式对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影响肯定是不同的。因为思维方式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思维定势的过程,任何定势都是先前的活动对其后继活动的方向具有决定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又是可以迁移的。

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在一定意义上说,个人的主体性如何,决定着他将具有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个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的生活方式和一个处处表现出一种依赖性、被动性和缺少独特的人的生活方式也肯定是不同的。学习方式的核心就是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对一个人思维方式和主体性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意义远不只是学习本身,它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

2. 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全人教育就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要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首先要改变课程功能的单一化。综观世纪之交的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是普遍追求。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信息素养的养成、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落实这一课程改革目标,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就有了可能。

要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还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所蕴含的理念。要准确地理解和牢牢地把握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进而要准确地理解和践行围绕核心理念的一系列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包括:要让课程走向生活,课程要面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要把教学过程作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要明确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师生的发展,体现评价的人文关怀。只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所蕴含的理念,我们才能认清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才能明确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200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03年4月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课程改革方向范文 下一篇:多媒体教学优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