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在经济学中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13 17:36:11

商品在经济学中的概念

商品在经济学中的概念篇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客观上为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逐渐成为显学.理论经济学特别是对西方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与此同时,应用经济学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货币银行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学科研究者甚众。在我国,经济学研究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

然而,研究流通领域经济运行的流通经济学却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陷入了低迷状态(纪宝成,2001)。21世纪是商业的世纪,正是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黄国雄,2002),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却陷入了贫困状态(夏春玉,1999)。应该说,市场经济条件下复杂的、多样的流通实践更加需要正确的流通理论予以指导,研究流通理论应该得到重视,流通理论应该得到大发展。但现实却是:流通经济学被作为三级学科,流通经济学的博士点为数极少(只有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几个单位),全国大部分高校砍掉了流通经济学专业,或改为市场营销,或改为国际贸易,或改为产业经济学,如今,保留流通经济学专业(贸易经济)的只有16家。流通领域研究的专业期刊只有几家,即《财贸经济》、《商贸经济》、《中国流通经济》、《商业时代·理论版》、《商业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其他流通类期刊流通方面的文章所占比重大大减少)。

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思索。为什么在市场经济大发展,流通成为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刘国光,2001)和基础产业(黄国雄,2002)的时代,流通经济学却被社会遗忘,却出现了流通研究的低潮?夏春玉(2000)提出了四点:一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的假设使流通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视野中消失;二是经济学的格式化过程间接影响了经济学对流通的关注和研究;三是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和经济学家认识能力的有限性限制了经济学关注流通的视野;四是马克思的流通理论并不是完整的流通理论。全国高校商经教学研究会主持的《关于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的思考》课题报告(2001)认为,西方理论缺少对交换问题的专门研究和马克思流通理论的一般性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是流通经济学出现低潮的主要原因。纪宝成(2001)指出,对贸易经济学科冲击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内部因素表现在:学科分离,内外贸专业的分离;缺乏与新学科、新专业的相互协调;非盈利专业与盈利专业相混淆;队伍建设问题。外部因素有:政府机构改革,撤销了贸易局;教育部对专业目录的调整;盲目照搬别国经验;教育学科的重理轻文等等。

这些认识也许并没有抓住流通经济学贫困的要害。首先,西方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一刻也没有放弃对交换贸易的研究,从重商主义的自由贸易论到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交换论,从德国历史学派的贸易保护论到埃奇沃思方框交换契约论,无不充满着对交换、贸易的研究。西方非主流经济学,如新制度经济学也是从交易出发,研究交易费用和产权的关系,核心是研究制度和交易费用在交易中的关系,而且康芒斯把交易分为三类,其中一类就是平等的交易即交换,杨小凯、黄有光(1998)等人还尝试从分工交换的角度研究流通,杨小凯指出,如果交易效率得到提高,则国内贸易将因一国之内的分工水平提高而产生。但如果交易效率提高幅度不是很大,则在没有形成全国统一市场时,贸易可能在各个地方性市场内进行。随着交易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全国性市场便因分工水平的提高而产生。如果交易效率继续提高的话,则高效率的分工水平便会要求更大的市场规模与之相适应,此时局限于一国市场之内的贸易和产品交换无法充分利用高水平的分工经济,因此国际贸易便会从国内贸易中产生。其次,马克思的流通理论是十分完整的流通关系论,马克思从商品的二重属性开始,从分工入手,详细论述了商业资本的流通和商人、商业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商业劳动的性质和商业利润的来源,研究了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律,同时还创造性地研究了国际贸易问题。再次,内外贸学科分离本身有一定道理,因为国际贸易毕竟是不同国家的经济贸易交往,这种贸易和国内贸易不同,它时时要受汇率、关税、国家的贸易政策所制约,因此,在研究领域上与国内贸易有相当大的区别;教育部对学科调整并不会妨碍一个学科的深入研究,只要这个学科是具有生命力的,就会形成研究群体。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入门对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教育部并没有规定理论经济学中有制度经济学的学科,然而还是有众多学者乐于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可见,流通经济学的贫困问题还是要从流通经济学的内部人手才能解决。本文尝试从核心概念和学科研究对象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经济学方法论,以新的研究范式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流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以求教于国内专家同仁。

二、流通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任何一种规范的经济学研究必然有其核心概念,该概念是对众多经济现象的高度逻辑抽象,概念必须以事实为基础,同时又是对事实的高度概括。

商品流通是连续不断的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马克思指出,“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循环,同其他商品的循环不可分割地交错在一起,这全部过程就表现为商品流通”。可见流通应该作为流通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因为它反映了商品流通的实质,更能体现出流通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这表现在:商品流通这一概念反映了商品运行的过程,而且是社会化大生产中商品多次不断的运行,因此商品流通更能反映出交换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中介沟通地位,错综复杂的商品循环更能反映出流通的复杂性,才需要探究商品流通运行的规律,研究如何有效地处理好商品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合理分析商品流通的资源配置。这一概念,既包括了交换,又涵盖了市场,还暗含了商业出现的必然性,因为如此复杂的商品交换没有媒介商品所有者的商业是不可想象的。可见这一概念,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应该成为流通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对流通的专门研究,是政治经济学所难以涵盖的。因为政治经济学虽然也研究商品流通,但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揭示商业资本的增值和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资本和剩余价值。西方经济学也研究交换和贸易特别是国际贸易,而且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如要素禀赋理论、比较利益理论、H-O理论等,但它侧重于把交换看作一种外在的机制,没有触及商品流通的内核,把国际贸易作为开拓市场的手段,轻视对国内贸易的研究,西方经济学把一国内的商品流通当作一种黑箱(夏春玉,2000)。因此,流通经济学有必要把流通作为核心概念对商品流通进行专门的研究。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与学科体系的构建

确定学科研究对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只有在学科对象确定后,才能确立研究范式,进而建立研究的逻辑框架,才能进行演绎推理,结合实证研究,解决研究对象的问题。目前,对流通经济学的对象有四种观点:关系论、规律论、服务论、主体论。

关系论认为,由于交换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中介地位,流通经济学一方面要研究流通与生产、分配、消费的外部关系,另一方面也要研究商品流通领域内的商业内部关系。规律论认为,社会商品交换既受普通经济规律的影响,也受流通过程特有经济规律的作用;流通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商品流通活动中的这些特殊规律。服务论认为流通产业是由处于商品交换和流通过程中的所有中介人即商人构成的一个特定的产业,商人从事的活动表面上看来是进行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在流通产业内提供以“为卖而买”为核心内容的商业服务活动,即为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提供服务活动;既然商业活动的本质是提供商业服务,那么,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应该是商品或商品交换活动本身,而应该是商业服务。主体论以流通领域中的每一个行为主体如商人、商业企业等为研究对象来研究流通领域中的具体问题。

以上这四种研究对象论各有特色,但是都普遍忽视了一点,即作为一门经济学科应该研究资源配置问题。

流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必须研究流通领域的资源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即研究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推动商品运动的各种行为,如采购、运输、仓储、加工、销售等不断地社会化、规范化最终达到最优化。由于现代流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因此流通领域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实际上就演变为流通产业的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这里有一个难题,就是流通领域与流通产业的关系。领域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在《资本论》里,流通领域包括两个环节,即G-W阶段和W-G’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商品与货币的转化都需要有流通组织的劳动耗费,从事这类活动组织的集合就成为流通产业。因此,研究流通领域的资源配置,具体到流通产业才能够体现出来。从实践来看,人们把研究农业、工业、流通业分别作为一、二、三产业,并分别叫做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服务经济学等。所以,可以把研究流通领域资源配置的流通经济学称为流通产业经济学。如果不从对流通领域资源配置的研究过渡到对流通产业资源配置的研究,流通经济学只能是停留在关系论、规律论的层次,无法上升到从产业层面来研究的高度。那么,对流通领域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也就难以深入。

明确了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可以大致构建流通经济学的基本框架。第一部分:流通的基本假设。一个学科的发展需要有该学科所公认的基本假设,一个学者的研究要形成一个体系,也必须有贯穿其所有研究工作的一致性假设,否则,其提出的理论模型之间容易出现自相矛盾而难于前后一致。笔者认为,流通经济学基本假设主要有:流通时间节约假设,假设t1<t2,设U1为花费t1给流通企业带来的效用,U2为花费t2给流通企业带来的效用,则必有U1=F(t1)>U2=F(t2);流通费用最小化假设即满足:maxC(x)stC(x)=f(x),U(x)≥U(x0);理性经济人假设,即maxU(x),stU(x)=px-cx。第二部分,研究流通产业组织理论,即流通组织的SCP分析,流通产业组织的博弈分析,流通产业的竞争模型。第三部分,研究流通产业结构,即流通产业的不同业态之间的比例关系,流通产业的规模,流通的空间结构、地区结构的均衡,流通产业布局的合理化、产业的投入产出。第四部分,研究流通产业政策,用IS-LM模型和AD-AS模型分析由于流通产业政策的变动对流通增加值的影响,同时研究各种政策的配套和协调。第五部分,研究流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流通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总体效应和溢出效应,分析国内商品流通与国际商品流通的相关关系。第六部分,研究流通产业的发展趋势,运用产品生命周期假设等研究流通业未来的发展。第七部分,流通经济学专题,主要研究流通经济学中的电子商务问题,物流现代化问题,全球化背景下流通企业的跨国经营问题等。

四、流通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方法

经济学理论的本质就是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几个主要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逻辑体系。理论的创新来自对新现象的分析或对旧现象的新解释。既然经济学的理论是一套逻辑体系,那么新的经济学理论的构建就首先要严格遵守形式逻辑内部一致的要求,否则,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就无法说清楚。林毅夫(2000)指出,传统的经济学研究经常侧重观点的整理而忽视逻辑分析和推导,经常也只讲个人对某个问题的观点、想法和主观愿望,常以个人的判断或其他经济学家的观点、理论替代逻辑推论,或是以比喻代替推理,所以,难以形成逻辑体系。现有的流通经济学普遍采用的是定性分析方法,而且不重视逻辑分析和推导。有些流通经济学教材和论文还停留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论阶段,许多内容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就贸然下结论,结果使流通经济学在逻辑结构上十分松散,没有形成一套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这种研究方法,只重视证实主义,而忽视证伪主义的运用,结果造成许多问题甚至使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也难以形成共识,造成进一步研究的困难。比如对流通与生产的关系的认识,有生产决定论、流通决定沦、生产流通相互决定论等等,一直在学术界难以形成共识,虽然从事流通研究的大部分学者倾向于流通决定论,但是,在工业化时代,在物质产品没有十分丰富,在工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和GDP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时代,没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经济数据的有力支持,这种观点难以得到大多数从事经济研究的人的支持。这也是流通经济学一直强调流通重要,流通业是支柱产业、基础产业,实际上却不为政府和社会重视的重要原因。而制度经济学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就是在建立了交易费用这个核心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与市场关系的替代的思考,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在严密的逻辑推理基础上推论出科斯定理,从而赢得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因此,在构建流通经济学的新体系时,必须高度重视科学的研究方法。只有建立在科学研究方法之上的流通经济学,才能获得广泛的解释力,因为经济学的任务不是改造世界,而是科学地解释经济现象,经济学家的任务,关键是要做好经济解释(张五常,1995)。对于流通经济学来说,科学的方法尤为重要,要彻底摆脱以前的就现象解释现象,就事实解释事实的研究方法。马歇尔指出,除非经过理智的考究和阐释,我们不可能从事实中学得些什么。同时在流通经济学的研究中,要避免套套逻辑的出现。张五常(1995)指出,套套逻辑广泛之极,不可能错,但如此一来,其内容就变得空洞,不着边际。在流通经济学研究中,还要注意避免概念或理论的模糊不清。模糊不清的理论或概念,是不可能清楚地证明是错了的。因此,模糊不清的概念没有解释力(张五常,1995)。

商品在经济学中的概念篇2

经济学计算题是将经济学基本概念与数理逻辑运算相结合的题型。近些年考生在该类试题上失误的主要原因并非数学应用水平的低下,而是经济概念理解不透彻。随着高考命题的不断成熟,引入新的经济概念并在呈现形式上不断创新,成为命题的一种趋势。新经济概念看似“超纲”,实际并未超越“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现就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新经济概念类计算题作一些例举和分析,以探求该类试题的解决方法。

概念一 货币币值与购买力编辑。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解析 货币升值或贬值后其购买力大小会发生变化,这一知识点在教材中并未出现,许多考生将其与“物价的上升或下降”等同而误选A。

(1)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价值量为15/(1+50%)= 10元。归纳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货币贬值20%的理解,若理解为“原来价格为10元的商品现在要用12元来购买”,这实际上是商品价格上涨20%而非货币贬值20%。货币贬值影响的是其购买能力即对货币购买对象数量的变化而非商品价格的同比例变化。同理,也可以推出当两国间货币币值发生变化时双方汇率的变化。

概念二:价值总额与价格总额A.100亿元和110亿元

B.110亿元和110亿元D.121亿元和121亿元

解析 价值总额并非教材直接涉及的概念,但教材提及了价值总量,价值总额是价值总量的货币表现形式。价值总额(量)与价格总额的计算公式分别为: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格。由材料可知:

价值总额=10(1+10%)(1+10%)亿件×10/(1+10%)元=110亿元;归纳 除了掌握计算公式外,对价值总额与价格总额的影响因素加以区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价值量受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影响而不受劳动者数量的影响,而价值量并非价格的唯一影响因素,同学们若不考虑“价值量变化价格可能不变化”这一可能性,则容易得出价值总额与价格总额相等的结论。

概念三 资金利润率A.6% B.10%

C.12% D.15%

解析 现行教材上并没有出现自有资金利润率这一概念,但试题中已给出利润率(利润/资产)这一概念。依据材料信息:(2)今年资产是30万元,利润率与去年持平,则资产利润为3万元,这个利润是自有资产与借入资本的总利润。扣除借入资本利润即银行利息额为10万元×6%=0.6万元,因此自有资金的利润为2.4万元。

(3)自有资金(不包括企业借入资金)仍为20万元,因此甲今年自有资金的利润率为2.4万元/20万元=12%。

归纳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弄清自有资金和自有资金利润率两个概念,同学们在面对陌生概念时要保持冷静,吃透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是解决经济类计算题的核心。

概念四 工资水平与劳动供给量A.5元 B.6元

C.7.2元 D.8元A. A国外汇汇率上升

B. B国货币汇价上升

C. A国货币汇率上升

D. 汇率保持不变①大力发展服务业 ②保持经济快速增长

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④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商品在经济学中的概念篇3

关键词:马克思;商品概念;政治经济学批判

理解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的批判,需要分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相关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抓住马克思批判思想的逻辑依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文试图从商品这个基础概念入手,探讨商品的内涵及商品何以构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起点,既有利于我们走进马克思本人的哲学境域,也能为理解马克思与其他古典经济学家的批判性对话提供理论支撑。

一、马克思的商品内涵、结构及社会语境分析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商品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对其的理解事实上是延续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逻辑,更是对早期异化思想的明晰表达和揭示。那么,商品是什么?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认为,商品和财富密切相关,“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1](P114)而商品作为可以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在界定中有一个直接说明,即以“物的有用性”作为商品之为商品的前提,也就是说,商品具有两重属性,一是使用价值,即有用性;二是价值。商品的内涵,在马克思哲学视野中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批判,乃至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提供了科学依据,我们可以对其做如下阐释。

(一)以物的有用性取代物本身

在马克思看来,作为商品的物,不仅是劳动产品,且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条件,这就意味着,物品的实效功用是商品概念成立的前提,也就是说,要成为商品,物必须有功效之用,没有功效之用的物是无法成为商品的。既然商品一定要以物的功效之用为前提,这就在认识论意义上强化了物的单一属性和功能。事实上,在这个层面上,物自身的多重属性和多元价值被简化成单纯的功效之用,导致物的真正属性或物自身被一种单一或量化的认知模式所取代,其结果便是物失去了其自身真正的内涵,沦为一种单纯的、能够量化和计算的符号表征,这就直接导致物的世界价值单一化。而问题的关键在于物的世界和人的世界密切相关,在此种意义上,其导致的结果便是真正的物及其价值被具有单一功效之用的价值所取代,多元属性被忽视,世界成为单一维度的世界,即通过数量衡量的单一性的物的世界,原本丰富的世界已然成为单向度的贫乏世界。所以,马克思才说提出商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是联系在一起的,商品统治这个世界,世界成为“单向度的世界”。

(二)商品内在结构中的冲突

理解商品内在结构中的冲突是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关键。马克思通过对商品的分析,揭示商品的结构及其特征,这种内在结构在马克思看来就是商品两个因素的统一:一是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二是可以兑换成价值。马克思的这种理解是想凸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冲突与矛盾,这种冲突与矛盾其实上是由两种劳动决定的,一个是抽象劳动,另一个是具体劳动。在马克思看来,“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价值”[1](P119)。那么,为什么这两个层面的因素会有不可避免的矛盾?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因为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使具体劳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较大主观性和随机性,而商品之所以成为商品,必须通过交换将商品卖出去,但是,具体劳动并非总是能及时转化为社会劳动,即转化为被社会上他人所承认的劳动,这中间存在断层,并不是一直具有连续性。这样一来,商品卖不出去,工人失业便不可避免,导致资本增殖所吸纳的人口萎缩,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也就不可避免。可以看出,商品结构中的冲突是引发资本主义危机的重要因素。

二、商品分析的意义

商品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起点。就商品社会而言,当普遍的商品交换成为社会生活的现实时,意味着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成为以商品价值为衡量标准的社会,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展开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成为理论必然。第一,对商品内在结构的分析使马克思从抽象人道主义批判转变为具有实证科学高度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正是凭借对商品的分析,使唯物史观成为一门科学,并使这种科学具有经验科学的实证基础。通过分析商品,揭示其背后人与人的关系,进而分析关系何以会进一步扭曲和异化,以一种颠倒的方式存在。马克思对商品背后人与人的关系,乃至对阶级的理解,都具有实证科学的内涵,而且超越了古典经济学家斯密对商品的理解。斯密认为,商品只是作为财富来呈现的,商品交换有利于社会进步,这种认识仅仅停留在商品和财富关系的理解上,无力看到商品背后社会结构的成因,这正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被认为超越了古典经济学的依据所在。在商品及其结构中,马克思开展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动摇了古典经济学家主张的永恒的资本主义合法性,他认为,无论是商品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具有历史性,不会永远存在。体现了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其对商品的分析具有实证科学性。第二,通过商品社会语境分析开辟出社会历史发展道路。在马克思的理解中,商品的语境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其条件。在他看来,分析商品这个概念离不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解。正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才使商品成立的内在条件更加冲突,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被生产者和消费者同时占有的冲突,而这又会因为商品无法销售出去,进一步加重社会两大主体,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使阶级斗争不可调和。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历史规律的理解,马克思指明了未来的发展道路。可以说,马克思为避免资本危机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在他那里,共产主义不是理想,而是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是由现有社会提供前提。只有深入分析以商品交换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才能使扬弃资本主义成为现实。第三,从分析商品到强调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虽然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即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商品其实不仅仅是物,也是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呈现,商品背后乃是现实个人之间的感性关系,包括生产关系。对商品内在矛盾的分析,引导我们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存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个矛盾预示着资本主义社会分裂的现实。马克思通过分析商品逻辑,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社会分裂的现实,因此,可以说,马克思正是通过对商品的分析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真正批判。笔者认为,从商品到基本矛盾的分析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没有对商品内在矛盾的分析,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便无从谈起。正是有了对商品和资本的分析,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批判才得以成立,在此基础上,唯物史观才能作为一门科学出现。这里,马克思强调的商品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起点,不是黑格尔主义意义的精神或概念的起点,正如他自己所言“我不是从‘概念’出发。我的出发点是劳动产品在现代社会所表现的最简单的社会形式,这就是商品”[2](P412)。马克思的商品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一个现实的形态表达,可见,马克思的批判范式与以往的意识哲学具有根本区别。第四,马克思借助对商品的分析,不仅形成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框架,而且把对商品的批判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结合在一起,为人类解放提供了理论支撑。商品结构的背后是人,而无产阶级作为扬弃资本主义社会的主体,通过社会革命的道路,实现了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在此意义上,异化劳动将被克服,新的社会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P294)可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和批判性扬弃都是基于商品这个逻辑起点展开的。“马克思从商品生产中分析出劳动的二重性,进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抽象劳动支配具体劳动的现实,这是马克思站在存在论高度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深度批判。”[4](P123)也就是说,立足商品,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直接服务于人类解放这个主题。

三、结语

商品的概念、内在结构及其社会语境的分析,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起点,也为马克思的批判提供了实证依据,从而使马克思在哲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意识形态批判之间建立了真正的关联。可以说,没有对商品的分析,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在层次和整体架构就没有基础。因此,笔者认为,商品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逻辑起点,明确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杨国华.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及其当代意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商品在经济学中的概念篇4

关键词:财产权  知识产权  

一、引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其名著《经济学》第1}版fll中给经济学下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显然,绝大部分知识是利用稀缺资源生产出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但它通常既不是物品,也不是劳务。那么它与经济学是什么关系呢?现代经济学对知识产权尚无深人的研究,甚至未将知识作为一种产品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范围。

作为私有财产权,知识产权显然与经济学有关,也就是说,知识产权既是一个法学概念,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事实上,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仅在法学领域予以讨论已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德霍斯(diahos)教授指出:“在对知识财产进行哲学分析时,经济学理论是一种绝对不能忽视的重要资源”(21.但drahos主要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学的作用的。

他写道:“经济学对于知识财产权的最终判断必须以成本效益核算的结果为基础”,“没有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知识财产将会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制度”图。也就是说,drahos已经将知识作为一种不言自明的财产来看待,经济学只是成本效益核算的工具。但问题显然不是这样简单,因为知识产权和知识是否或何以成为经济学中的财产尚不清楚。

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学中,人们往往省略了权( rift),而只谈论财产(p}p}ty )o这里的财产主要是指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而在法学领域,人们更多谈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但同样忽略了财产与财产权的区别。这从英文p}p}’一词既被翻译为财产,又被翻译为财产权即可看出。

受此影响,在知识产权领域,则有将ip(intellech}alp}l}n3’)与ipr (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ft )混用的情况。例如日本和我国台湾常将知识产权称为知识财产、智慧财产。drahos教授也在其《知识财产法哲学》图一书中多次使用“知识财产”一词。

足见本领域将知识产权混同于知识财产的混乱局面。严格说来,财产、财产权、财产权客体等概念的含义是不同的。本文下一节将对这些概念进行详细分析。

由于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特别是有形①资源的配置问题,所以经济学中的财产主要是指有形的物质资源,而法学讨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利。正如笔者在文中}1指出,在物权(有形财产权)这一特定语境下,经济学与法学是一致的。因为在物权领域,无需区分财产和财产权。事实上,在物权领域,财产和财产权不可分离,实际上是同义语。但在知识产权领域,这种区分却非常必要,因为知识产权之客体并不处于私有领域(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fal),其配置方式与物权领域的财产完全不同。也就是说,在物权领域,由于财产与财产权永远被绑定在一起,经济学与法学之间存在一座天然互通的桥梁,但在知识产权领域,权利客体与权利却往往是分离的(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al中的表1)。于是,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经济学理论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就不灵了。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汪丁丁曾谈到,他和香港的张五常教授多年研究知识产权之经济学,结果并不理想。

另一方面,法学家们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法学原理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也出现了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其表现之一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保护知识产权所持的显著不同的态度。例如,美国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国内法中设置针对进口贸易的‘`337特别条款“。美国商务部前部长古铁雷斯甚至认为:”对美国来说,保护知识产权不是一个可以谈判的问题;侵犯知识产权就是犯罪,也必须当作犯罪来处理“②。

换句话说,古铁雷斯要求动用刑法而不仅仅是民法来保护知识产权;相反,印度则对授权专利的保护做出限制。根据其专利法,印度知识产权局向印度专利权人发出了通知,要求他们以及被许可人须在2010年3月31日之前向印度专利局提供其专利发明在

印度的应用情况,否则将面临100万印度卢比(约合2.2万美元)的罚金以及专利强制许可令。如果提供虚假信息,则将面临牢狱之灾。可见,在知识产权领域,什么东西应当作为财产加以保护、如何保护以及保护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难以就法学所追求的公平正义达成共识。这与现代经济学的严谨和对基本理论的共识形成了鲜明对照。

事实上,在知识产权领域,经济学与法学相互分隔,成了彼此独立的孤岛,因此,有必要通过构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在知识产权领域架起一座经济学与法学互通的桥梁。

本文将根据现代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一一边际效用价值一来讨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阐明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概念内涵,弄清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来历,以阐明作为私权的知识产权如何建立在仅仅处于公有领域的知识或信息之上,从而明了知识产权及其制度的本质。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得不从经济学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说起。

本文所称知识产权将仅涉及财产权,不涉及精神权。

二、关于资源、财富、财产、商品、价值和财产权

本节标题中的这些概念早已被人们广泛使用,似乎其内涵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实际上,这些概念的真实或准确含义大有学问,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甚至在学术界迄今尚未达成共识。按照本文自我设定的构建科学理论的目标,笔者将在本节对这些似乎普遍知晓但实际上模糊不清的概念进行探讨、阐述笔者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本节探论的这些概念仅限于经济学领域,并不一定适用于其它社会科学领域。但即使这样,对这些概念的见解也纷繁众多,各不相同,难以一一评述。为简单起见,笔者将不在本文综述他人的观点,而是直接提出见解。正确与否,请读者鉴别。

(一)资源

所谓资源,是指对市场主体(亦即经济利益意义上的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有用(具有效用或使用价值)的事物。无用的事物不能成为资源。

例如,土地、阳光、空气、水、矿藏、能源、动物、植物、建筑物、工具、材料、汽车、飞机、食品、服装、烟草、药品、工艺品、可用于发电的风和潮汐、道路、空中航线、劳动者、以及其它对市场主体的生产和生活有用的事物,甚至作为建材的沙子,都是资源。但当我们在漫漫旅途中身陷广裹的沙漠时,周围的黄沙对我们来说毫无用处。这时,沙子就不再是资源了。当然,如果把沙看作土地,可以支撑我们的躯体,则沙漠中的沙也是有用之物,是资源。但这已经是在另一种意义上谈论沙子了。

应当指出,资源不仅限于上述有形之物,还包括劳动力(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出力和脑力劳动出力)、劳动能力(个人的天赋、知识和技能)、人际关系(人脉和信誉)、有用信息(知识产权之客体)、特许专营权和专卖权(例如航线的专营权和烟草的专卖权),甚至包括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和法律制度及公共政策,因为它们都是有用的事物。这些有用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无形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无形资源,而前面列举的资源则是有形资源。

此外,市场也是有用的事物,因而市场也是资源,而且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是市场主体一一尤其是跨国公司—激烈争夺的对象。市场是人们交换商品的场所。在现代社会,市场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有形的市场包括百货商场、超市等;无形市场如阿里巴巴、当当网等各种虚拟的网上市场。事实上,即使是百货大楼这样的有形市场,也包含着自由流动的商家和消费者会聚于此这样的无形成分。如果某一天商家和消费者减少了,则同是这个百货大楼,市场价值将大减;

另一方面,网络等无形市场也包含着有形的成分。

例如服务器、接人网等有形资源。所以,市场通常既有形,又无形,很难将其绝对划人有形资源或无形资源。但在笔者看来,其无形成分更多,即无形的可以自由流动的商家和客户及其交易量是构成市场的主要成分。所以如果硬要划分的话,笔者宁愿将其划人无形资源,而将承载这个市场的物质载体(建筑和设备)从市场剥离开来,划人有形资源。

在日常用语中,市场还有另一种含义,即市场主体所占有的客户资源,也就是市场占有率。

本文中,市场和市场占有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市场指的是交易场所;市场占有率指的是市场销售份额或客户资源份额。两者可分属不同的市场主体,都是有用的资源。市场有时是有形的,有时是无形的;市场占有率则肯定是无形的。

注意,以上笔者将权利(right,例如特许权)和权力(power或authority,例如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也列为了资源,因为它们也是有用的事物。显然,权利和权力是无形的。

需要说明的是,学界对劳动力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在许多文献中,对劳动力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即劳动者;二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但笔者认为在经济学的意义

上,这两种解释都是错误的,因为劳动力已经被约定俗成地作为商品对待(马克思即在《资本论》中将劳动力作为商品),如果劳动力是劳动者,则不可能是商品,因为在废除了奴隶制的现代社会,作为人的劳动者不可以买卖,因而不是商品。至于劳动能力,则绑定于劳动者,任何情况下均无法分离,当然也不可以买卖,故不是商品。可见,在认可劳动力是商品的前提下,劳动力不可能是人,也不可能是人的劳动能力。

在本文中,劳动者和劳动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劳动者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是有形的;劳动力是劳动者的劳动出力,其有效的部分物化于有形的产品之中或蕴含于无形的服务或信息产品之中,是无形的。显然,劳动者与劳动力密不可分。

离开了劳动力,劳动者就不成其为劳动者;反之,没有劳动者,就不会有劳动力。但前者是有形的,后者是无形的,两者实际上是两位一体的。将这个两位一体的事物划人有形资源或无形资源均不妥。笔者从概念上将两者分开,并分别划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但读者应当记住,它们是两位一体的特殊事物,实际上分不开,只能从概念上分开。笔者在下文节中将进一步指出,劳动、劳动者、劳动力和劳动能力是四位一体的不同概念。

商品在经济学中的概念篇5

关键词:财产权  知识产权  

一、引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其名著《经济学》第1}版fll中给经济学下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显然,绝大部分知识是利用稀缺资源生产出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但它通常既不是物品,也不是劳务。那么它与经济学是什么关系呢?现代经济学对知识产权尚无深人的研究,甚至未将知识作为一种产品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范围。

作为私有财产权,知识产权显然与经济学有关,也就是说,知识产权既是一个法学概念,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事实上,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仅在法学领域予以讨论已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德霍斯(diahos)教授指出:“在对知识财产进行哲学分析时,经济学理论是一种绝对不能忽视的重要资源”(21.但drahos主要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学的作用的。

他写道:“经济学对于知识财产权的最终判断必须以成本效益核算的结果为基础”,“没有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知识财产将会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制度”图。也就是说,drahos已经将知识作为一种不言自明的财产来看待,经济学只是成本效益核算的工具。但问题显然不是这样简单,因为知识产权和知识是否或何以成为经济学中的财产尚不清楚。

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学中,人们往往省略了权( rift),而只谈论财产(p}p}ty )o这里的财产主要是指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而在法学领域,人们更多谈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但同样忽略了财产与财产权的区别。这从英文p}p}’一词既被翻译为财产,又被翻译为财产权即可看出。

受此影响,在知识产权领域,则有将ip(intellech}alp}l}n3’)与ipr (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ft )混用的情况。例如日本和我国台湾常将知识产权称为知识财产、智慧财产。drahos教授也在其《知识财产法哲学》图一书中多次使用“知识财产”一词。

足见本领域将知识产权混同于知识财产的混乱局面。严格说来,财产、财产权、财产权客体等概念的含义是不同的。本文下一节将对这些概念进行详细分析。

由于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特别是有形①资源的配置问题,所以经济学中的财产主要是指有形的物质资源,而法学讨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利。正如笔者在文中}1指出,在物权(有形财产权)这一特定语境下,经济学与法学是一致的。因为在物权领域,无需区分财产和财产权。事实上,在物权领域,财产和财产权不可分离,实际上是同义语。但在知识产权领域,这种区分却非常必要,因为知识产权之客体并不处于私有领域(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fal),其配置方式与物权领域的财产完全不同。也就是说,在物权领域,由于财产与财产权永远被绑定在一起,经济学与法学之间存在一座天然互通的桥梁,但在知识产权领域,权利客体与权利却往往是分离的(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al中的表1)。于是,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经济学理论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就不灵了。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汪丁丁曾谈到,他和香港的张五常教授多年研究知识产权之经济学,结果并不理想。

另一方面,法学家们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法学原理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也出现了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其表现之一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保护知识产权所持的显著不同的态度。例如,美国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国内法中设置针对进口贸易的‘`337特别条款“。美国商务部前部长古铁雷斯甚至认为:”对美国来说,保护知识产权不是一个可以谈判的问题;侵犯知识产权就是犯罪,也必须当作犯罪来处理“②。

换句话说,古铁雷斯要求动用刑法而不仅仅是民法来保护知识产权;相反,印度则对授权专利的保护做出限制。根据其专利法,印度知识产权局向印度专利权人发出了通知,要求他们以及被许可人须在2010年3月31日之前向印度专利局提供其专利发明在

印度的应用情况,否则将面临100万印度卢比(约合2.2万美元)的罚金以及专利强制许可令。如果提供虚假信息,则将面临牢狱之灾。可见,在知识产权领域,什么东西应当作为财产加以保护、如何保护以及保护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难以就法学所追求的公平正义达成共识。这与现代经济学的严谨和对基本理论的共识形成了鲜明对照。

事实上,在知识产权领域,经济学与法学相互分隔,成了彼此独立的孤岛,因此,有必要通过构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在知识产权领域架起一座经济学与法学互通的桥梁。

本文将根据现代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一一边际效用价值一来讨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阐明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概念内涵,弄清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来历,以阐明作为私权的知识产权如何建立在仅仅处于公有领域的知识或信息之上,从而明了知识产权及其制度的本质。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得不从经济学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说起。

本文所称知识产权将仅涉及财产权,不涉及精神权。

二、关于资源、财富、财产、商品、价值和财产权

本节标题中的这些概念早已被人们广泛使用,似乎其内涵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实际上,这些概念的真实或准确含义大有学问,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甚至在学术界迄今尚未达成共识。按照本文自我设定的构建科学理论的目标,笔者将在本节对这些似乎普遍知晓但实际上模糊不清的概念进行探讨、阐述笔者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本节探论的这些概念仅限于经济学领域,并不一定适用于其它社会科学领域。但即使这样,对这些概念的见解也纷繁众多,各不相同,难以一一评述。为简单起见,笔者将不在本文综述他人的观点,而是直接提出见解。正确与否,请读者鉴别。

(一)资源

所谓资源,是指对市场主体(亦即经济利益意义上的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有用(具有效用或使用价值)的事物。无用的事物不能成为资源。

例如,土地、阳光、空气、水、矿藏、能源、动物、植物、建筑物、工具、材料、汽车、飞机、食品、服装、烟草、药品、工艺品、可用于发电的风和潮汐、道路、空中航线、劳动者、以及其它对市场主体的生产和生活有用的事物,甚至作为建材的沙子,都是资源。但当我们在漫漫旅途中身陷广裹的沙漠时,周围的黄沙对我们来说毫无用处。这时,沙子就不再是资源了。当然,如果把沙看作土地,可以支撑我们的躯体,则沙漠中的沙也是有用之物,是资源。但这已经是在另一种意义上谈论沙子了。

应当指出,资源不仅限于上述有形之物,还包括劳动力(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出力和脑力劳动出力)、劳动能力(个人的天赋、知识和技能)、人际关系(人脉和信誉)、有用信息(知识产权之客体)、特许专营权和专卖权(例如航线的专营权和烟草的专卖权),甚至包括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和法律制度及公共政策,因为它们都是有用的事物。这些有用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无形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无形资源,而前面列举的资源则是有形资源。

此外,市场也是有用的事物,因而市场也是资源,而且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是市场主体一一尤其是跨国公司—激烈争夺的对象。市场是人们交换商品的场所。在现代社会,市场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有形的市场包括百货商场、超市等;无形市场如阿里巴巴、当当网等各种虚拟的网上市场。事实上,即使是百货大楼这样的有形市场,也包含着自由流动的商家和消费者会聚于此这样的无形成分。如果某一天商家和消费者减少了,则同是这个百货大楼,市场价值将大减;

另一方面,网络等无形市场也包含着有形的成分。

例如服务器、接人网等有形资源。所以,市场通常既有形,又无形,很难将其绝对划人有形资源或无形资源。但在笔者看来,其无形成分更多,即无形的可以自由流动的商家和客户及其交易量是构成市场的主要成分。所以如果硬要划分的话,笔者宁愿将其划人无形资源,而将承载这个市场的物质载体(建筑和设备)从市场剥离开来,划人有形资源。

在日常用语中,市场还有另一种含义,即市场主体所占有的客户资源,也就是市场占有率。

本文中,市场和市场占有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市场指的是交易场所;市场占有率指的是市场销售份额或客户资源份额。两者可分属不同的市场主体,都是有用的资源。市场有时是有形的,有时是无形的;市场占有率则肯定是无形的。

注意,以上笔者将权利(right,例如特许权)和权力(power或authority,例如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也列为了资源,因为它们也是有用的事物。显然,权利和权力是无形的。

需要说明的是,学界对劳动力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在许多文献中,对劳动力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即劳动者;二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但笔者认为在经济学的意义

上,这两种解释都是错误的,因为劳动力已经被约定俗成地作为商品对待(马克思即在《资本论》中将劳动力作为商品),如果劳动力是劳动者,则不可能是商品,因为在废除了奴隶制的现代社会,作为人的劳动者不可以买卖,因而不是商品。至于劳动能力,则绑定于劳动者,任何情况下均无法分离,当然也不可以买卖,故不是商品。可见,在认可劳动力是商品的前提下,劳动力不可能是人,也不可能是人的劳动能力。

在本文中,劳动者和劳动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劳动者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是有形的;劳动力是劳动者的劳动出力,其有效的部分物化于有形的产品之中或蕴含于无形的服务或信息产品之中,是无形的。显然,劳动者与劳动力密不可分。

离开了劳动力,劳动者就不成其为劳动者;反之,没有劳动者,就不会有劳动力。但前者是有形的,后者是无形的,两者实际上是两位一体的。将这个两位一体的事物划人有形资源或无形资源均不妥。笔者从概念上将两者分开,并分别划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但读者应当记住,它们是两位一体的特殊事物,实际上分不开,只能从概念上分开。笔者在下文节中将进一步指出,劳动、劳动者、劳动力和劳动能力是四位一体的不同概念。

商品在经济学中的概念篇6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 概念教学 策略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067

高中思想政治的内容与初中的思想品德知识相比更加抽象,很多学生对于这些抽象的概念一下子理解不了。比如,《经济生活》中的“什么是价值”,有些学生不管背了多少遍也理解不了。同时,一些教师从自己的认知结构出发,觉得这个知识比较简单,学生背下来就可以理解,或者和他们随便举几个例子就直接跳过。尤其是对于一些概念,一些教师觉得以后考试反正也不会考,所以就让学生自己看一看后直接绕过。但是,政治知识的许多基本概念对于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及后面的学习起着重要的重要。因此,在政治知识概念教学中,我们要从不同概念的特点出发,采用合适的策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对所学的概念有着深刻的理解,让他们学会主动建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创设情境,在案例分析中让学生理解政治知识点的概念

学生的学习不仅是通过教师的理论灌输和背诵联系等方式进行,还需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自我建构和自我理解。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的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必要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合作探究分析,然后形成结论,以此加深对所学概念的理解。

比如,在讲授《经济生活》中商品的概念时,我们可以创设某学生家里及他家超市的一些物品列在投影上,然后让学生找出哪些是物品?哪些是劳动产品?哪些是赠品?哪些是可以拿来交换的产品?最后通过一系列的分析,让学生初步知道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接着,教师可让学生分析一下家里的空气是不是商品?舅舅送的滑板车是不是商品?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同时必须用于交换。那么,通过这一系列的案例分析,可以使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帮助学生理解。

二、在认识高中思想政治知识点概念的演化过程中理解所学概念

高中思想政治知识点的许多概念都是通过一步步演化而成,比如《经济生活》中货币的概念。我们在讲述这些概念时,可以引入相关联的知识,让学生对这些知识先进行认识,然后再进行分析与综合,最后得出这个概念,从而让学生加深理解。

比如在《经济生活》的教学中,我们在教学生理解货币的概念时,首先要引入“商品、一般等价物”等相关联的知识,让学生看看以前物物交换的场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一般等价物,哪些东西在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金银有它特有的优点,金银逐渐从商品中分离出来了,逐步演化出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最后就出现了货币。这一演变过程逐渐递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三、在分析各种概念之间的联系上理解高中思想政治知识点的概念

许多高中思想政治知识点的概念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我们《经济生活》所讲的商品与货币的概念,《生活与哲学》中发展与质变的概念。因此,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利用已知的概念,更好地理解新学习的概念。

比如在《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质变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发展的概念,再让学生记起发展就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在引入质变概念的学习。这样,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质变的概念,同时又能区分发展与质变。

四、在对比分析各种概念中认识所学概念

对比分析教学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事物,既可以很好地区分概念,又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学概念。比如《政治生活》中“人民”这一概念的学习,我们可以与公民对比,这样就能让学生很好地区分这两个概念。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这些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引导学生学会对比分析,从而提高学生对所学概念的认识。

如《经济生活》中“法人”这一概念的学习,我们可以把它与自然人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最后加深理解。在《政治生活》教学中的公民与人民这些概念的理解,我们也可以进行对比。比如,从范围来看,公民的范围更大;从社会角度看,人民是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

五、在学习运用上加深对所学概念的理解

常言道:“学习期于明理,明理归于致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除了通过运用理论分析及各种活动探究等让学生理解所学概念外,还可以通过具体的运用让学生加深理解,如在课堂上直接做相关练习进行检测,进行随堂提问,提高解题速度。比如,要看看学生是否完全理解什么是人民,可以直接列出几个判断题提问。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相关概念知识点的学习对学生学好政治科目及为后面相关知识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恰当的策略甚至多种策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和理解知识,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从而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孟庆男,马宝娟,谭咏梅.思想政治(品德)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吴少荣.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3]陆敬源.主题情境教学的非常态倾向研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Z1).

作者简介:

商品在经济学中的概念篇7

关键词:使用价值;效用;关系研究

很多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使用价值的理解并不清楚和准确,其中混淆着一部分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用的概念。引起很多学者对使用价值和效用关系的讨论。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观点,一派认为使用价值和效用是一个东西,暂且称其为同一论;另一派把两者对立起来认为两者无关,不能一起讨论,暂且称其为对立论;还有一种是折中论。

很多人认为:效用和使用价值的含义相同,内容也相同,两者是同一个东西:“我看两者就是等同的…使用价值也可以仿效效用理论,将使用价值进行按使用价值的大小分级。遗憾的是经济学没有将这些表述的词汇进行类归。使用价值一词是早期没有规范时的说法,效用是近代比较规范的经济学名词”。也有学者认为两者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不能联系在一起讨论,甚至两者是绝对对立的,分属于不同的理论系统,所以不可以相提并论。还有第三种观点,就是混同论,他们从二者的属性说起,从而得出使用价值与效用既有严格区别,又有密切关系,他们的理论依据来源于:“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和效用的概念性的表述。上述结论实际上都是不清楚使用价值和效用两个概念的表现。两者实际上并非同一概念,其内涵和性质都有着根本的不同,但同时两者又有一定的联系。

使用价值被马克思定义为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有用性。然而该使用价值能够带给人多大的满足就是效用的讨论范围了。效用是表示消费或者使用一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感,某种程度上这种满足感仅仅是心里上的一种感受,很难度量。一种商品只有有使用价值才有可能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使用价值是效用存在的前提,而满足程度如何即效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对商品的需要程度。可见,两者确实有着显而易见的密切联系,区别也同样明显的存在着。

一、使用价值是客观基础,效用是主观反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并且具有质的不可比较性。比如人们不能说水杯和毛巾哪一个使用价值更多。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价值一起,构成了商品二重性。

商品的有用性使之具有了使用价值,但它是具体的,它取决于商品的属性,离开了商品本身就不存在了。因而使用价值是客观的,不因人们的主观好恶而改变。这一点上和效用就有差别,效用表示的是使用价值满足人的需要的程度。因而,可以说使用价值具有客观实在性,是价值的物质承担着,又不同于价值。

效用是经济学中最常用的概念之一,它是指对于通过使用某物品或享受闲暇等给自己带来的满足感。经济学家用它来解释理性人如何在现有资源约束下优化自己的选择。效用曾经被用来度量个人福利状况,一度被认为是测量快乐程度的学问,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效用理论按对效用的衡量方法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前者采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后者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效用是一个主观感受,是客观内容的主观反映,难以准确度量。

使用价值满足主体对客体的某种需要,而满足的程度是主观的,是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和感受。这种评价是以主观的形式反映客观的内容。其主观性表现在评价效果因人而异,不仅受到人们偏好、习惯、观念等的影响,有时还要受到当时心情的影响。其客观性表现在商品的具体有用性上,它决定于商品本身的属性,离开了商品就不存在了,不因人的主观偏好而改变。不论人们选择何种商品消费,总要以它的有用性为前提,效用就是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二、决定效用和使用价值大小的因素不同

从量上说,一种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它本身的自然属性,每一个物品的使用价值是一定的,不增不减。每一种物品都集中了其本身的许多属性,因此其有用性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相同商品的相同用途的使用价值取决于该种商品的数量,往往是单个商品使用价值的相加。而效用的大小则取决于供需关系【1】 。很简单的道理是,供给少的商品自然要更能带给人们满足感,比如稀有古董、名人墨宝等,千金难求之物更显珍贵。从需求方来讲,越是急切的想要得到一个物品,这个物品带来的满足感越强烈,比如沙漠中的人,极度饥渴,此时一口水带来的效用绝对要对于平时的一杯咖啡。但是随着渴的感觉得到满足,继续喝水时带了的满足程度确实在降低的,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效用所以会递减,原因就在于人们对同类物品的需求,会随着不断得到满足而逐渐减弱。这一点和使用价值是有区别的。

三、使用价值和效用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使用价值是承担价值的物质基础,效用是实现价值的直接动因,两者在商品的流通和实现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使命,起着不同的作用,互相补充,不可替代。

商品的使用价值,生产者出售了它才能实现价值,消费者购买后拥有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按照它承担的价值出售并被人购买,有一个前提,这就是要符合人们的需要。需要是人们购买行为的心理动机,包括购买商品的品种、数量和愿意支付的价格等。尽管由于经济条件、文化水平以及爱好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商品、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商品效用的评价也会发生变化。但有一点总是成立的,即每个人都是在收入、偏好等约束下选择能得到最大效用的商品群。我国长期把效用看成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概念,以致在理论上研究较晚,实践中企业生产忽视产品的效用特性,无视消费者需求,造成价值难以实观。

可见,把效用混同于使用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应该积极研究效用问题,正确引导生产和消费行为,不断促进社会再生产有序进行。

注释:

【1】效用数量的大小虽然很难测度,但是带来的主观感受确是可以比较的.

参考文献:

[1]谢永侠.使用价值与效用讨论综述,人大经济论坛,2012年.

[2]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

[3]刘福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效用,中学文科参考资料,1996(9).

[4]杨进明.使用价值的效用和效用价值,宁夏党校学报,2011(5).

[5]卫兴华.关于效用和价值的关系,宁夏党校学报,2011(5).

商品在经济学中的概念篇8

论文摘要:在经济理论领域内,“价值”是使用得最广泛,同时也是最复杂的一个经济范畴之一。在各种价值理论或观点背后,如何理解“价值”是关键所在。其实,“价值”最初是同交换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交换中人们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一个物品换取他种物品的数量是多少,亦即交换比例如何确定的问题,当然交换比例应在逻辑上先于交换行为而确定的。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关于交换比例的确定的量的分析之前,还必须回答交换成立的基础这一更加重要的质的问题,然而,这一问题开始进入经济思想家的眼界并不容易,能否意识到并同意这个问题是造成价值理论分歧的根本原因之一。据此,考察经济史上各种价值或价格理论,并对“价值”概念进行了几种界定。

自亚当·斯密《国富论》出版以来,严格意义上的经济理论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了。虽然经济学科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相比算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但三百多年间亦已汇聚了足够精彩的思想财富,且不说对经济问题的探讨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而经济理论中的价值理论就更是如此,各家各派的观点交相辉映。下面就“价值”概念的使用谈几点看法。要指出的是,这里我不想只是简单地罗列一些同“价值”相关的概念,如“使用价值”(或“效用”)、“交换价值”、“相对价值”等,而是准备从另外一个层面上对“价值”概念的使用进行一个常识性的区分。

一、第一种意义的“价值”概念

“价值”最起初是同交换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交换中人们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一个物品换取他种物品的数量是多少—亦即交换比例如何确定的问题,当然交换比例应在逻辑上先于交换行为而确定的,这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是必然要指出来的。

在关于交换比例这个问题上有着“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先是写道:“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物品的购买力。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在明确将价值区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后,斯密进一步写道:“每种东西的实际价格,每一种东西对于希望取得它的人的实际成本,就是获取它时所费的辛劳。”他还举了一个例子:“在那资本积累和土地占有出现以前的早期原始的社会状态里,获得各种物品所必须的劳动量的比例,似乎是可以为这些物品互相交换提供尺度的唯一条件。例如在一个渔猎民族中,如果捕杀一只海狸所费的劳动通常二倍于捕杀一只野鹿所费的劳动,那么一只海狸自然就会交换两只野鹿,也就是值两只野鹿。通常费二日劳动的产品,其所值会二倍于通常费二日劳动的产品,通常费二小时劳动的产品,其所值会二倍于通常费一小时劳动的产品,这是自然的道理。”

尽管人们对于斯密的上述这些观点并不陌生,但这里要指出的两点是:第一,这里“交换价值”的概念指的是一种能力—一物具有的交换他种物品的能力,它表示一个定性的意义而不表示定量的意义,它既不是表示一物本身换回他种物品能力的大小,更不是表示可以间接地表现自身换回他种物品能力的大小的所换回的他种物品的数量。第二,斯密采用了“实际价格”、“实际成本”表明他思想上存在认识模糊的地方,这一方面留给了后人发挥的空间,但同时却也成了日后价值问题混乱的一个历史“渊源”。

斯密之后,自始至终坚持以劳动量来考察和解释物品换回他种物品的数量的李嘉图认为:“效用对于交换价值说来虽然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却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可以看出,李嘉图的“交换价值”概念可以表示二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一物具有的换回他种物品的能力;第二,一物换回他种物品的能力的大小(当然一物换回他种物品能力的大小已暗含一物具有换回他种物品的能力)。其实,同那个时代其他经济学家一样,李嘉图的“交换价值”概念常常还有第三个方面的含义—即表示可以间接地表现一物自身换回他种物品能力的大小的所换回的他种物品的数量。当在第屯种意义上使用“交换价值”概念讨论下面这样一个问题时会遇到“麻烦”,于是,李嘉图又区分了“相对价值”和“绝对价值”。“如果一匹毛呢的价值现在等于两匹亚麻布,十年后一匹毛呢的一般价值等于四匹亚麻布,我们就可以断言,要不是织造毛呢所需的劳动已经增加,就是织造亚麻布所需的劳动已经减少,否则就是两种原因都发生了作用。”也就是说,当一匹毛呢由十年前能交换两匹亚麻布变为现在四匹时,坚持以劳动量来考察和解释物品换回他种物品的数量的李嘉图自然不会由“毛呢的交换价值上升了一倍”而得出“生产一匹毛呢所需的劳动量现在比十年前上升了一倍”的结论,他当然意识到:“要不是织造毛呢所需的劳动已经增加,就是织造亚麻布所需的劳动已经减少,否则就是两种原因都发生了作用。”但是,假设一匹毛呢由10年前能交换两匹亚麻布变为现在4匹的原因完全是织造亚麻布所需的劳动减少一倍造成的,当在第三种意义上使用“交换价值”概念时却自然会得出“毛呢的交换价值上升了一倍”的结论。这使得李嘉图意识到仅仅依据比较换回物品的数量大小并不是确定交换比例的最终原因,实际上确定交换比例的根本原因完全可以只是各种物品凝结的劳动量,于是他又把一物换回的一定数量的他种物品称为相对价值,而把各种物品凝结的劳动量称为绝对价值。李嘉图的“绝对价值”概念把价值问题导向了一个更深的层次,不过他似乎对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是继续将价值与有着上述三个方面含义的交换价值交互使用。

其实,直到马克思才对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三者的内在联系有着清晰的说明和区分。而其他早期的经济学家都是在对价值或交换价值没有明确的认识下沿袭使用着价值或交换价值的。如约翰·穆勒就写道:“价值一词在没有附加语的情况下使用时,在政治经济学上,通常是指交换价值;或者按照亚当·斯密及其后继者的说法,指可交换的价值,这一用语,无论引用多少权威的话来辩护,也决不是好英语。德·昂西先生以交换价值来取代,这是极好的。”穆勒就是这样将价值作为交换价值的同义词理解的,不可思议的是就他对价值的这点理解,他竟写下这样的文字:“幸运的是,在价值法则中已没有什么要留给现在的著述家或任何未来的著述家去澄清;有关这个问题的理论是完满的。”

不过,穆勒还是有过一些正确见解的,比如,关于交换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他写道:“交换价值必须与价格区别开来。……用价格一词来表示货币而言的物品的价值,即某一物品可以换得的货币数量。因此,今后如说某一物品的价格,我们是指它用货币表示的价值……”另外,穆勒还写道:“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将一种物品与其生产费用成比例的价值,称为这一物品的自然价值(或自然价格)。他们的这个名词指的是这样一点:价值在它的周围摆动,并且总是趋向于回到这一点;按照亚当·斯密的说法,是指中心价值,物品的市场价值总是朝向这一价值;与自然价值的任何背离都只是暂时的不规则,在其出现的时刻,也就使矫正这种背离的力量发生了作用。”

如果说博学多才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约翰·穆勒尚且没能在价值理论上有着较深见地的话,除了马克思以外,其他同时代的经济学家,尤其是庸俗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就更不可能为价值理论提供什么正确的思路和方法了。相反,萨伊的“生产要素论”更是将价值理论导向了一个错误的方向。

最后,我们对“第一种意义的‘价值’概念”作些说明和总结:上面几段主要考察了斯密以来至19世纪末除马克思外著名经济思想家对“价值”间题的各种见解,现将他们对价值的共同见解归纳如下:第一,都起源并为着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即交换比例如何确定的问题,并且交换比例应在逻辑上先于交换行为而确定。第二,认为价值与交换价值可以替代使用,并且一般来说交换价值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物具有的换回他种物品的能力;一物换回他种物品的能力的大小(当然一物换回他种物品能力的大小已暗含一物具有换回他种物品的能力);间接地表现一物自身换回他种物品能力的大小的所换回的他种物品的数量。同时,由于价值被当做交换价值的同义词,同时对于价值源泉的见解不同,如李嘉图认为是劳动,穆勒则倾向于生产费用、萨伊则坚持是效用等,使得价值一词除了具有交换价值那三个方面的含义外,有时还被持不同价值见解的经济学家用来特指自家所认为的那种价值源泉,如劳动、生产费用或效用等。第三,都从物物交换探讨起,都注意到了交换价值应与价格区分开来。第四,都认为价值理论在政治经济学处于基础地位、处于极其重要的特殊地位。

二、第二种意义的“价值”概念

第二种意义的“价值”概念主要是指马克思的价值概念,之所以对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作单独考察,是因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有显著特点并享有独特的理论地位。

马克思以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坚实的方法论基础,确定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以后,着手研究生产方式发展的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运动的经济规律。

翻开《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马克思将商品作为论述的第一个范畴,简短精炼而寓意深刻地论述了使用价值后,指出使用价值是商品学的研究内容而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谈使用价值只是因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担负物;接下来马克思论述交换价值并引出价值概念,“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为引出价值,马克思举例了一个等式:1夸特小麦=a英担铁,指出在1夸特小麦和a英担铁中,存有某种等量的共同物且这种共同物既不是小麦也不是铁的某第三物,这个共同物“不可能是商品的几何的、物理的、化学的或其他的天然属性”,而是“相等的人类劳动,抽象的人类劳动”。可见,“价值”实指交换双方“某种等量的共同物”,由此决定了交换得以成立且公平。

马克思还以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解开了“货币之谜”。指出货币不过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一个商品在货币商品上面的价值表现就是商品的货币形态或它的价格。马克思举出了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各种商品,论述了货币最后由贵金属金和银充当的必然性,考察了货币单位的演变,阐述了货币的各种职能,货币与商品流通的辨证关系,并揭开了商品拜物教之谜。“谁都知道—即使他别的什么都不知道,—商品具有同它们使用价值的五光十色的自然形式成鲜明对照的、共同的价值形式,即货币形式。但是在这里,我们要做资产阶级经济学从来没有打算做的事情:指明这种货币形式的起源,就是说,探讨商品价值关系中包含的价值表现,怎样从最简单的最不显眼的样子一直发展到炫目的货币形式。这样,货币的谜就会随着消失”。

由于我们考察的对象是“价值”的概念,所以,在这里不打算将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石的整个政治经济学体系介绍个遍,而主要介绍关于价值、交换价值、货币和价格这几个范畴的内涵及联系的一些论述。下面就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的特点作些概括:

第一,严格遵循“第一种意义的‘价值’概念”起源及要解决的问题并且有所发展,明确地区分了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这砚个范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紧紧围绕着“交换比例如何确定”这一问题展开论述,遵循前人在价值问题研究上的思想足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终于集各大家于一身,将劳动价值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沿袭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分析方法,回答交换进行的基础。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伦理学》中曾对商品的价值形式发表了极具天才的见解,尽管他并未使用“价值”一词。亚里士多德指出,5张床一1间屋和5张床二若干货币没有本质的不同。从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见解中,其实企图揭示的是两种不同商品能互相交换的基础。尽管商品的交换是非常普遍、十分平常的经济现象,然而,作为经济学必须从理论上对其进行回答,这是一门学问的基本任务。这里还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若我们认可亚里士多德对两种不同商品互相交换用“划等号”(5张床二1间屋)来表述的话,我们就必须寻找等号两边相同的东西,而这种相同的东西具有可通约性。“没有等同性,就不可能交换;没有可通约性,就不可能等同。”

马克思对亚里士多德在价值问题的见解非常赞赏,甚至称他的这些见解为“天才”的见解。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他进一步地探讨并回答了交换进行的基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将马克思导向了价值理论的更深层次,马克思认识到价值首先必须是交换等式的等价物,一种等同且可通约的东西,其实这是任何一个价值理论首先必须通过的一个试金石。进一步地,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实体,并且提出了劳动二重性,通过抽象劳动这一范畴说明了劳动如何通过上述那一个试金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价值论;而配第、斯密和李嘉图等声称的以劳动衡量一物价值的主张由于没能指出价值的实体是劳动,而只是主张用劳动作为价值衡量的尺度,这严格地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价值论。

第砚,马克思指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本质,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而价格是交换价值的特殊形式,在逻辑上和历史上都要慢行于价值。同时,指出并阐明了“价值规律”这一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规律;正是在价值的步步指引下,科学地将剩余(价值)的研究转向生产领域,从而最终揭开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为人类社会进人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另外,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在对其他经济范畴如利息、资本等的界定和对生产过程的分析上都有着很强的说服力。

三、第三种意义的“价值”概念

我们知道,价值理论向来被公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处于极其重要的特殊地位。但我们也注意到,现代主流经济学首要探讨的是均衡价格,对整个新古典经济学体系来讲,需要的且仅仅需要的就是均衡价格。均衡是新古典经济学一个极其关键的概念,新古典经济学最后通过一般均衡理论论证一般均衡的存在性、唯一性、稳定性及最优性,借助数学的严谨性试图证明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论证资本主义制度是美好的、合理的,且能够在人类历史上永恒存在。

均衡价格论依赖一些严格的假设,将效用论和供求论结合起来,通过供需曲线的交点得出一“均衡价格”。也许在以下两个方面同“第一种意义的‘价值’概念”存在联系:第一,它也是对确定交换比例的一个解决;第二,它类似于斯密所说的“自然价格”或马克思的“价值规律”里价格波动的中心。但即便在上述两点上同价值理论概念有所联系,但不论是从其概念名称上,还是从其分析、论证方法上,都同前两种意义的“价值”概念有着明显的区别,从这个意义上说,均衡价格不能是严格意义上的“价值”概念。

但是,一方面由于均衡价格论在新古典经济学体系中起着类似于“第一种意义的‘价值’概念”对政治经济学体系同样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均衡价格论将“价值”和“价格”看出可以互相替代使用的词语,所以,有时新古典经济学家也声称他们也有“价值理论”,在他们看来,均衡价格论就是他们的价值论,同时价值就是价格,甚至说价格是比价值更一般的范畴。所以,在此将以新古典经济学均衡价格论为典型代表的将“价格”认为是“价值”的这样一种特殊的“价值”概念界定为“第三种意义的‘价值’概念”。

四、结论

我们首先受到的教育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商品二重性到劳动二重性再到价值形式的探讨,“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同时支出的两种劳动,而是同一劳动的两方面“、“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深埋脑底。然而,一旦开始接触其他“价值”理论时.我们总有点“茫然若失”的感觉。举例来说,非劳动价值理论大多认为“价值是物对人的效用”,坚持劳动价值论者大多只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再附上“价值表示的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以马克思及《资本论》为引。这样一来,后者似乎更缺乏说服力,因为其将“价值”明确规定为“劳动”实已无讨论余地;而前者却首先探讨“价值”,认为“价值”来源于效用,从而推出“劳动、资本、土地(自然资源)”都参与创造效用必然亦创造“价值”,这样的推理颇为严密并似乎很具说服力。

上一篇:科技服务业发展趋势范文 下一篇:心理素质差的根本原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