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时间:2023-11-10 17:11:40

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

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篇1

关键词:齐鲁民间体育游戏 西方竞技体育 地域文化

齐鲁民间体育游戏与西方竞技体育各自受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影响,呈现出极强的地域特色,它们的传统观念、思想内涵、文化审美价值都存在较大差异。

一、齐鲁地域文化的特点

齐鲁大地地理环境的差异非常大,其地形、地貌的繁复,江河纵横,气候的丰富多彩,亦为诸多古文化区所罕见。鲁国所控制的地区北到泰山,东近大海,南到今江苏北部,西到今河南以东。鲁国立国之初,气候温暖,地势低下而湿润,总体上,降雨并不充裕。属于典型的适于农耕的地区。齐国依山傍水,鼎盛时期的疆域包括今胶东、鲁中、鲁北地区和鲁西的大部。海陆兼备的地理环境使得齐文化有着极大的兼容性。从总体上看,齐地处沿海一带,虽然不适于农业生产,但日益成就了商贾之风,从而使得齐人见多识广、反应灵敏。齐国重商贸,轻农业,以致齐文化有着注重事功、物利的特点。正是基于此,孕育了绚丽多彩的齐鲁地域文化。

游戏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圈中的一种特殊形态,必然受到地域主流文化的影响。在体育价值观上,表现为内向性,封闭性,体现出较强的“民族本位论”,并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民间体育游戏的竞争性。这种游戏文化,根源于农业文明中成长起来的儒家文化,主张修身养性,重节制,求持中。另外,齐鲁文化之“尚武勇”精神在民间力量性对抗游戏中多有体现。《史记?货殖列传》载齐人“怯于众斗,勇于持刺”的民风习俗,既有着历史的渊源,又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这一民族习俗后来的历史演变过程来看,“既是齐文化有别于其他同时期的地域文化的关键之所在,同时也是齐文化在汉代以后被中国传统文化消化吸收而在形式上退出政治历史舞台的原因。尚勇好斗的武勇精神,是游戏观念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西方竞技体育的产生的海洋地理环境

人类的古代社会大多以农业为主,古希腊、罗马社会,商品生产较发达,这在整个古代世界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与其特定的海洋地理环境有关。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念易于形成,社会生活的内容也就丰富多彩,这又促使人们开阔视野,向外探求,把发现世界和改造世界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和获取自由的主要途径。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的海洋性地理环境,使西方人产生了外向好动、冒险的性格。他们有独立不羁的人格,开拓精神和变异观念。古希腊罗马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使西方文化产生了民主传统和科学精神。他们提倡人权,讲平等。这种对个性自由的肯定,发展为民主与法制的整体。西方人在人生态度上锐意进取,也易趋绝望,好走极端等等。这些独有的文化特质必定彰显在竞技游戏中,成为表现自我的思想内核。

1、理性精神。海洋的惊涛骇浪带来的生存忧患使古希腊人产生了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也激发起了他们驾驭自然的雄心,而要驾驭自然的先决条件就是认识和掌握自然的规律,这直接促成了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理性精神、客观态度、探求真理的执着。故而竞技游戏从诞生之初就借助于实验科学的理论,以人体外部动作形态为基础,建立起了运动行为规范和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词语表达大多使用各学科的术语,概念清晰,定义确切,其原理可通过科学实验予以验证,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

2、好勇尚武精神。从商业经济的竞争到城邦战争的攻杀,西方人的竞争意识发展为好勇尚武的冒险精神。从斯巴达城邦的兵营式集体生活到罗马竞技场上的血腥表演,无不体现出好战健斗的民族性格。古希腊人在个人竞争或城邦战争中奉行以力服人的强权政治战略,形成了西方文化中力量崇拜及体现力量的完美肉体崇拜的传统。因此竞技游戏中的那些惊人的力量、超人的速度、灵活的技巧、敏捷的动作以及运动员匀称的、发达的肌肉、清晰的线条、过人的智慧等都被认为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古希腊人把在祭坛前献上精湛的技艺,展示自己的健、力、美,当作是最为虔诚的宗教祭祀。

3、开放吸收性。这一特征与西方的地理环境、历史特点以及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等条件分不开的。希腊半岛海岸线较长,岛屿较多,航海业和商业贸易很早就得到了较迅速的发展。商业贸易促进了文化交流,文化得到了繁荣和发展。欧洲诸国的特殊历史,也造成了西方文化的开放吸收精神。欧洲诸国,在远古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国界的变迁,民族的频繁迁徙,使它们对异族文化的接受和吸收成为家常便饭。

西方文化的开放精神,表现在它善于从不同的异质文化中主动向内涵纳汲取精神养料。竞技游戏的发展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特征。比如,正是德国体操、瑞典体操和英国的户外运动的结合才奠定了近代竞技游戏的基石。西方文化的开放性还表现在积极向外开拓上。日前以西方竞技体育为典型代表的奥林匹克运动已在全世界众多国家中普及开来。西方的大洋文化造就了西方人普遍的一种具有张扬的个性、富有激进精神的外向性格。东方丰富深厚的文化孕育了中国人清静、含蓄、寡欲追求的内向性格。

西方竞技体育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其发展是一个超越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从希腊多神教,以及律法主义的犹太教,向基督教的转换。希腊民族是一个崇尚运动和自由的民族,在他们的神话中间充满了欢快明朗的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但是犹太族由于民期受异族的统治,在犹太教里中充满了罪孽意识,形成了严守各种外在的律法。但是到了基督教,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它开始走向了一种形而向上的、一种超越的神的崇拜。这个转换是西方文化在“轴心时代”完成的一个重大的变化。这个转换使得人们不再关心现实,不关心肉体,不关心物质生活,人们都把眼光投向天国,这样就导致了基督教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一种超越的浪漫精神。这种精神映射到西方竞技体育之中,就突出地体现为一种浪漫的、自由的、不断征服的超越精神。

参考文献:

[1]史友宽.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冲突和交融——从蹴鞠和足球说开去

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篇2

一、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人类社会的进步,有两方面的基本需求,首先是生活生存资料的需求,这主要是物质方面的;其次是精神欲望的需求,这主要是指文化方面的。其中,生活资料的需求是第一位的,生活资料得到了基本的满足以后,就会产生精神文化的需求。而精神文化的需求的适当满足,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进物质资料的生产。因此,旅游的产生,首先是人类物质生活出现富裕的结果,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人类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标志之一。

现代旅游学认为,旅游可以分为若干的种类,比如山水旅游、探险旅游、民俗旅游,等等。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旅游都在竞相披上“文化”的外衣,比如草原文化旅游、酒文化旅游,等等。这种现象的出现,首先得到证明的不是旅游产业本身对于文化这一外衣的需求,而是人类社会的对于通过旅游的方式吸纳精神文化食粮的发展趋势。如果说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的话,那么,旅游产业中的文化旅游无疑就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劲旅。

山东省是文化资源大省,从沂源猿人说起,东夷文化、齐文化、鲁文化,一直到现代的海尔企业文化,文化资源异常丰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既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山东省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

从旅游资源学角度来看,不管是自然资源也好,还是人文资源也好,只有在经过了充分的加工以后才能适应旅游产业的需要,才能称为旅游资源,泰山之所以能够成为著名的旅游资源,首先是因为泰山上面具有数千年来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积淀,实际上就是先人们对于泰山有意识甚或无意识的人文加工。白蛇传的故事本来只不过是一个精彩的民间传说,属于无形的人文资源,但是,人们在西湖上建起了断桥,建起了雷峰塔,在一个实实在在的建筑体中间,装进了这个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于是,这个无形的人文资源就变成了一个品位很高的旅游资源。

简而言之,从人类自身的发展对于社会的基本需求角度来看,文化的需求将是一个最基本又是最为重要的方面。因此,如何解决精神空虚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而旅游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办法,旅游可以多方面的满足人们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精神需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将是有利于提高人类的文化素质,满足人类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二、构建淄博东南部山区齐鲁文化旅游平台的基本条件

构建新型的齐鲁文化旅游支柱,我们以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条件:

第一,从地理位置上看,鲁文化旅游的中心在曲阜市,泰山文化旅游的中心在泰安市,齐文化旅游的中心在临淄区,南北纵列,三点一线,淄博东南部山区位居鲁中山区的北部,北接临淄,南连莱芜而与泰安相通,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齐鲁交界之处。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一地区具备支撑泰安到临淄之间的弧垂线的基本条件。

第二,从交通条件来看,贯穿这一地区的核心道路是沿淄河岸边形成的。从整体上看,这一地区已经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具备了发展旅游产业的交通条件。

第三,从资源的存量上看,在这一地区范围内,已经形成相当规模的旅游景区,自南向北主要有:沂源溶洞风景区、樵岭前溶洞风景区、鲁山风景区、原山国家森林风景区、焦裕禄纪念馆、开元溶洞、泉河头风景区、马鞍山风景区、太河水库风景区等。具有重要开发价值而尚未进行开发的旅游资源自南向北主要有:沂源猿人遗址、长峪道遗址、齐长城遗址、齐兵营遗址、孟子山、土峪村大教堂等。已经形成的旅游景区,基本上是以吸引本地和周边地区的游客为基本目标的,尚未开发的资源,比如齐长城遗址、齐兵营遗址、孟子山、土峪村大教堂,等等,伴随着齐文化旅游的整体开发,越来越显现出巨大的开发潜力,具有抢占国内市场、吸引国际游客、形成知名品牌的实力。

第四,从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来看,淄博东南部山区地处鲁中山区北部,这一地区正在淄河上游,山体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山涧河流穿行其间,山林茂密,水流淙淙,狼嗥、兔跳,山鸡高歌,野鸟清唱。受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这里基本上还没有得到开发,至今还保持着比较原始的自然环境。从生态环境来看,有利于满足现代人崇尚自然的需要。

总体上看,淄博东南部山区境内丰富的文化存量、较好的交通环境和生态环境、独特的地理位置,完全可以满足构建一个齐鲁文化旅游平台的基本需要。

三、构建淄博东南部山区齐鲁文化旅游平台的基本构想

构建淄博东南部山区齐鲁文化旅游平台,基本的支撑点考虑有三个方面:

第一,盘点现有旅游景点,打通淄河沿线的临淄齐国故都、淄川马鞍山和齐长城以及齐兵营、博山开元溶洞和原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樵岭前溶洞、沂源猿人遗址的南北旅游专线。

第二,依托孟子山,开发利用稷下学宫这一著名品牌,建设高品位的齐鲁文化会展中心。

第三,利用淄河沿岸的长峪道,以齐鲁文化为基本内容,在淄川区境内建立中国先秦影视制作基地。

总体上说,构建淄博东南部山区文化旅游平台,我们认为前景十分广阔,这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窥测。

从文化旅游的角度来看,首先,这一地区本身的文化底蕴足以建设一个独立的品牌;其次,这一地区的开发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预见到的是能够形成一个突兀的经济发展圈;其三,从旅游的角度看,在曲阜、泰安和临淄之间,依托古代文化,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旅游平台,既是对于山东省文化旅游平台建设的进一步扩展,同时,对于齐鲁文化的进一步弘扬广大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地区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以传统的山区农业经济发展为主体的。改革开放以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山区农业经济的投入与收益相差比例太大,农民出现了两部大分流,一部分走出山门外出创业,一部分开办了地方工业。这两个分流,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但是,首先造成了这一地区广大农村的有户无人现象,随之严重阻碍了这一地区的城市化建设步伐。对于这一地区的开发,实际上就是一种依托文化资源的区域扶贫方式。通过这一项目的开发建设,带动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必定会极大地促进这一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从产业结构上来看,一方面传统的山区农业很难得到快速的发展,一方面工业的发展对于山区的生态环境又会带来了很大的破坏,与此同时,沉睡了数千年的高品味文化资源却得不到利用。从这一角度来说,这一地区的开发,不仅有利于利用文化优势发展地区经济,而且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最大限度地避免农村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破坏。

从开发方式上看,现代的旅游开发一般来说不外乎三种方式,一是依托自然景观进行开发。另一种方式依托文物古迹的开发。还有一种开发方式,就是通常说的人造景观,我国比较成功的例子比如深圳的锦绣中华,北京的世界公园,虽然是白手起步,但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地区的开发,有别于以上三种开发方式,首先要依托这一地区的丰富资源,整合这一地区的资源环境,其次还要借助于周边地区的人文资源,壮大这一地区的文化实力。这与那种单纯的资源扩张不同,这是一种文化圈支撑点的选择方式,也是一种旅游资源利用观念的转变。

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篇3

儒家经典《论语・雍也》有名言日:“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医界先贤南丁格尔也曾说道:“护士必须要有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而在具有中西双重文化底蕴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身上,这两句震古烁今的警句体现得可谓恰如其分。

百余年间,齐鲁医院已从当年华美医院的数、司诊所发展成今天现代化的三甲医院,虽然建筑外观焕然一新,但立于医院科研楼下的那块刻于1934年的“博施济众”奠基石却仿佛在告诉大家齐鲁医院的精神依旧。而大医精诚、大爱无疆、博施济众便是贯穿着齐鲁医院120多年历史不变的核心精神。

1890年,美国基督教传教医师聂会东来到了济南,在东关华美街上扩建了“文±医院”,重新定名为华美医院,此即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之肇始。而自成立之初,医院便开创了博爱的公益传统;作为济南首家西医诊所和分科最全的医院,该院实行男女分诊,一般免费诊疗,并开始实行医护分工。其后数十年间,无论是合并成“济南共和医院”,还是之后改称“齐鲁大学医科附设医院”,医院都保持了热心公益的优秀传统。也正是得益于这种积极的态度,齐鲁医院发展迅速,在全国也颇具影响,与北京协和医院、上海同济医院、成都华西医院一并称为建国前中国四大教会医院。而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齐鲁医院也伴随着时代步伐取得了长远的发展,但仍然不忘体现着自己“医者仁心”。

爱泗齐鲁,博施济众

“人道主义在这里发扬光大,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诺言。”诚如《齐鲁医院院歌》里的歌词所述,医院自身十分注重社会责任的承担。在泉城济南,齐鲁医院时常会举办相应的健康义诊和卫生讲座。例如每年的“爱眼日”期间,齐鲁医院眼科均会进行慈善义诊活动。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自2006年4月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便开始积极实施“惠民医疗工程”,把城镇特困、低保、残疾人、烈军属及农村特困人群作为惠民医疗对象,共开设60张惠民病床,并在各专业科室都设立了惠民门诊,同时推出惠民举措包括病房三免、门诊四免、检查治疗十五减等,减轻了患者不少的经济负担。如此之例,不胜枚举,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张志勉在2010年全国“健康管理社区行――社区全科医生公益性培训”工作总结大会上获得了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而这也正是整个齐鲁医院公益心的一个缩影。

“博施济众”是齐鲁医院120多年传承下来的精神底蕴,而“博施济众”所贵之处便在于“博”、“众”二字。与之相应,国家新医改方案中也明确提出:“医改要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其中,农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是国家医改的重中之重。而齐鲁医院在泉城悬壶济世的同时,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博施济众,送医下乡。2008年齐鲁医院便专程在淄博市桓台县举行了“情注三农,心系桓台”的大型义诊活动。之后的2009年5月,齐鲁医院还与桓台县人民医院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协议中的帮扶内容主要涉及到:“支援医院根据当地疾病谱,派出有经验的管理和技术骨干指导、帮助受援医院,建设重点科室、开拓新业务、应用新技术等:所帮扶的县级医院,选择3个以上学科专业,每个学科专业保证有1名高级职称医师全年驻点,采取直接或巡回医疗的方式向农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支援医院要免费为受援单位培训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当月底,齐鲁医院便向对口支援单位派驻医师,开展为期3年的帮扶工作。

为促进全省卫生系统人力技术资源向基层流动,提升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山东省卫生厅推出了“卫生强基”工程,而这也是应对新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其目的在于通过政策引导、加大投入、资源整合、结对帮扶,进步扩大优质医疗服务在基层的覆盖面,提高基层重点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从而加强基层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自开展“卫生强基”工程以来,齐鲁医院便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不仅组织召开了落实省厅实施“卫生强基工程”意见的专项工作会议,并且成立了实施“卫生强基工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专门制定了贯彻落实省卫生厅精神的实施意见,在全院干部大会上进行了广泛动员。而在2009年“卫生强基”工作中,齐鲁医院对口帮扶平邑县人民医院等4家县级医院、民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全年共派出专家100余人次进行对口帮扶,开展手术50余台,诊疗患者近400人次,讲座15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其中医院与民族社区的合作也已成为省市两级“卫生强基”工作的优秀典型。

而在送医下乡的过程中,齐鲁医院并没有忘记那些当年做出巨大贡献的革命老区。2009年10月中旬,时逢国庆60大典之际,齐鲁医院将价值30万的“U-9958”心脏远程移动监护系统设备赠予了蒙阴县人民医院。医院的工作人员来到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的家乡一一野店镇烟庄村,看望慰问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当时,六姐妹中已有3人过世,齐鲁医院医护人员为伊淑英、张玉梅和伊廷珍3位老人带上心脏监护预警器,给她们做了细致的健康检查,让几位老人十分感动。

博施济众何谓“众”?达则兼济天下方为“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全国多次抢险救灾工作中,都活跃着齐鲁医院工作人员的身影。2003年4月28日,正在非典肆虐之际,山东大学接到教育部的紧急通知:“立即派一支思想技术过硬、医德医风高尚的骨干医疗小组赴京执行抗击非典任务。”而这支在中央党校抗击非典的医疗组也不畏险阻,始终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时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的虞云耀在接见齐鲁医院医疗小组时激动地说:“你们在这个非常的时期、非常的时刻来到北京,来到中央党校,代表着山东人民对首都人民的深情厚谊。你们是友谊的使者,更是真心英雄!”

大灾有大爱。齐鲁医院在震后救灾之际也不甘人后。灾难一旦来临,最先冲上去的往往是两种人,一种是穿绿军装的,一种是穿白大褂的。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齐鲁医院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卫生部的统一部署,先后组建了3批医疗救援队共13人,奔赴四川抗震救灾一线。5月13日晚,医疗队便在雨中赶到都江堰市人民医院,队员们与当地部门沟通后,冒雨在院外的大街上搭建帐篷,立即投入到抗震救援的工作中。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他们就救治伤者近200人。与此同时,后方的职工们也心系着灾区。齐鲁医院全院职工在首批为灾区募集捐款37万元的情况下,5月22日上午,医院再次掀起捐款热潮,仅半天时间又募集捐款近50万元;还有很多人在献血地点排队等候,其中放疗科工程师

张学峰在泉城广场排队等候4个多小时,终于献了400毫升鲜血。在灾区救助工作中齐鲁医院做出了巨大贡献,普外科教授牛军等五人因表现突出荣获二等功,而齐鲁医院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也荣获全省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在灾后的重建中,齐鲁医院工作人员也积极参与其中,医院医疗队便前赴四川绵阳市安昌镇灾区,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援建工作。而在青海玉树地震之后,齐鲁医院也和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共同组成了山东大学救灾医疗队,又赶赴救灾一线。

除了对灾区的大力支援之外,齐鲁医院还积极响应国家卫生部支援西部的号召,早在1977年山东省组建第三批医疗队时,医院便有6位医生请缨领命,踏入雪域高原。自2005年起,齐鲁医院每年都会向西部地区派出医疗队进行为期1个月左右的医疗支援,宁夏固原和中宁、重庆云阳和黔江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正是伴随着他们的足迹,齐鲁医院的医者仁心也传遍了全国。

国际大使,大爱无疆

国际交流也在院史长河中闪耀着光辉的一页。山东省自1968年以来开始进行对坦桑尼亚、塞舌尔等非洲国家的医疗技术支援工作,40余年来齐鲁医院派出了大批的专家医生远赴非洲参加援助医疗队,把自己的爱心带出了国界。2008年11月,中国援非医疗队山东援坦桑尼亚40周年表彰大会举行,并由山东卫生厅主编出版了专门记述中非友谊和援外医疗队丰功伟绩的大型纪念画册《永远的记忆》,其中齐鲁医院的专家和医生在此历史画卷中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据初步统计,1968年至2008年40年期间,齐鲁医院共派出医生和专家65人,参加了赴坦桑尼亚、塞舌尔和西萨摩亚等中国援外医疗队,将自己辛勤的汗水洒在了异国的土地上,浇灌着中非人民之间的友谊。

当年参加过援非工作的神经外科吴承远教授在文中如此地回忆着过去:“任凭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尘封数十载的记忆缓缓地打开:非洲的椰树、黑人的茅舍、艳丽的非洲红、浩瀚碧蓝的印度洋、广袤粗犷的非洲大地、天然野生动物园又重现在我们面前。在国外繁忙的工作之余,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怀,工作成功的欢乐与失败的失落感情交织。蚊虫叮咬、疟疾和艾滋病的困扰和威肋、赤道骄阳似火的炎热天气,倍受煎熬。然而,热情辛勤的工作、中非人民之间的友谊氛围以及为国争光的精神,足以排除万难。”

自1982年以来,在此后近30余年的时间内,山东省卫生厅每年都会不断地派遣中国神经外科医生和专家援助非洲医疗。从1983年起,齐鲁医院先后选派了神经外科专家鲍修风、何守俭、张庆林、周茂德等专家赴坦桑尼亚工作,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神经外科技术和理论传播于非洲大地,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当地神经外科医生。

坦桑尼亚首都医学中心创伤外科主任,后来担任坦桑尼亚卫生部部长的萨隆迪教授就曾在全院职工大会上十分友好地说:“中国专家对非洲医生不仅授之以鱼,并且授之以渔。”坦桑尼亚质朴的人民以浓郁的热带风貌和似火的热情称赞中国医生是白衣使节,而这位援非的老医师自己也感叹,“在非洲播撒的中国神经外科的种子必将成长为非洲生机盎然的大树,永远成为中非友谊和中非医学史上的光辉丰碑。”齐鲁医院为发展中外人民友谊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而这跨越国界的友谊也深深地体现着医院“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

得道多助,延续辉煌

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齐鲁医院120多年如一日的公益奉献,得益于其世代传承的“博施济众”精神,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医院已经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和自身特点把公益活动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在公益活动的日常化上,齐鲁医院做得积极出色;而在应急处理方面,医院同样也是有条不紊。面对频繁的抗病救灾任务,齐鲁医院常年配备应急医疗队,一旦接到上级下达的任务,便携带药品、器械,随时奔赴省内外抗病救灾的前线:1998年9月,江西省九江市发生特大洪灾,齐鲁医院便派出4人医疗队第一时间奔赴救灾。而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中,面对疫情,医院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加强感染病科力量,完善各病房隔离防范体系,建立良好的转院机制,不仅圆满地完成了院内防治任务,同时还对口支援山东省胸科医院、聊城市、菏泽市,共派出专家99人次,抢救甲流重症患者107人次。在承担山东大学3个校区的甲流防治任务之时,医院调度了9批共78人长驻大学开展防治工作,患病学生治愈率达100%,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得道者,多助也。公益不仅是在帮别人,也是在帮自己。送人玫瑰,手有余香。120多年间,齐鲁医院从一家教会诊所发展成为今天医术精湛、人才荟萃、设施先进、服务优质而著称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改革开放30多年来更是每年都上一个台阶。

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篇4

关键词:短时能见度预报;支持向量机(SVM);Elman神经网络

中图分类号:P427.2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雾是由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而形成的,是大气能见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3部分气象能见度的观测上把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叫轻雾,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叫雾。当雾出现时,地面风速一般较小,近地层气层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稀释。近几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和工厂、汽车排放到空中的污染物增多,在风力微弱、相对湿度较大、大气层结稳定或有逆温层存在的晴朗夜晚,大量的烟和极细微的粉尘漂浮在城市上空,形成烟尘雾。使得大气能见度进一步减小,大气能见度差对陆、海、空交通运输造成不便,这种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雾对人类的危害并非仅仅如此,因而提前向居民提供雾和能见度预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目前,乌鲁木齐市还没有大气能见度定量客观预报,对于短时能见度预报开展较少,本文应用SVM和Elman神经网络方法分别建立乌鲁木齐市3h能见度预报模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对比分析,以确定乌鲁木齐冬季能见度预报方法。

2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拥有人口超过330万,是新疆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也是新疆最大的城市。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端,城市面积大约为339km2,年平均降水量约208mm,年平均气温为5.7℃,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7%,最高月平均相对湿度出现在1月,为77%,最低月平均相对湿度出现在7月,为41%。本文资料选用乌鲁木齐市2012年11月~2013年2月自动站气象要素,其中包括温度、湿度、风速、3h变压和能见度。

2.2 Elman神经网络方法简介

Elman神经网络是一种典型的动态回归神经网络,一般分为四层即输入层、隐层、承接层和输出层。隐层的输出通过承接层的延迟与储存、自联到隐层的输入,这种自联方式使其对历史数据具有敏感性,内部反馈网络的加入增加了网络本身处理动态信息的能力,从而达到动态建模的目的。

2.3 SVM与Elman网络方法的比较

支持向量机(SVM)是基于统计学理论的新一代机器学习技术,能较好的解决小样本、非线性、高维数和局部极小点等时机问题,已成为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遵循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预测性能和推广能力非常好,因而成为应用领域研究的热点。Elman神经网络为动态回归网络,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记忆”功能,且能够更好的反映系统的动态特性。本文选用以上两种方法建立乌鲁木齐市逐3h大气能见度预报模型主要是支持向量机(SVM)和Elman神经网络的以上优势。

3 能见度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王旭等新疆雾的时空统计特征中写道:天山北麓的乌鲁木齐雾的时空分布特点为5~11月基本无雾出现,大雾出现最多的在1月。马禹等在对40年来新疆雾的演变特征及大雾天气过程分析中指出:乌鲁木齐大雾主要出现在冬季的11月、12月、1月、2月和3月,4~10月几乎没有雾出现。韩毓等分析了颗粒物质量浓度对大气能见度水平影响,指出能见度水平随着环境空气中PM10的平均质量浓度值上升而呈下降趋势。为2011年12月与2012年12月PM10日均浓度逐日变化可以看出,2012年的PM10浓度较2011年降幅非常明显。

4 能见度非线性预报模型

4.1 数据处理

因为输入因子数据(上一时刻大气能见度,大气温度,相对湿度,大气能见度,风速,3h变压,上一时次大气能见度,大气温度,相对湿度,大气能见度,风速,1h变压,现在时刻大气能见度)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为了使网络收敛和训练时间变短,本文利用Matlab自带函数mapminmax将输入因子数据归一化到-1~1之间。

4.2 支持向量机(SVM)和Elman神经网络预测值的精度比较

为了比较支持向量机(SVM)预测值和Elman神经网络的预测值,Elman神经网络用同样的实验数据(4.2中用的数据),使用MATLAB自带的人工网络工具箱中的Elman网络建立预测模型,经过学习和训练,找到最优隐层数量为15层的网络模型作为预测模型。

两种预测模型大气能见度预测对比给出了两种模型给出的大气能见度预测误差的对比分析,表明支持向量机(SVM)的预测值比Elman网络模型的预测值更加精确,因此,预测未来的大气能见度若加入PM10浓度值预测精度会更高,从而也证明了2012年4月前的能见度资料在未来能见度预测中无法使用。所以,支持向量机(SVM)可以得到小样本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之间的最佳平衡,达到并给出高精度的预测值。

5 结论和讨论

本文探讨了运用支持向量机(SVM)和Elman网络模型预测乌鲁木齐市3h短时能见度是可行性。在预测的过程中,以气象要素(上一时刻大气能见度,大气温度,相对湿度,大气能见度,风速,3h变压,上一时次大气能见度,大气温度,相对湿度,大气能见度,风速,1h变压,现在时刻大气能见度)作为输入因子,能见度作为输出因子通过两种预测模型进行训练输出,检验结果表明使用支持向量机(SVM)预测大气能见度较为精确,其相对误差为17.3%~22.5%。

参考文献

[1] 迪丽努尔·塔力甫.乌鲁木齐市冬季雾形成特点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27(1):185-186.

[2] 王凯,赵宏,刘爱霞,韩斌,白志鹏.基于风险神经网络的大气能见度预测[J].中国环境科学,2009,29(10):1029-1033.

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篇5

爱国主义不应该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应该具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今天很多学生观看了齐鲁大讲堂开学第一讲。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观看2021齐鲁大讲堂开学第一讲学习心得5篇,欢迎大家来阅读。

齐鲁大讲堂开学第一讲学习心得1快乐的暑假时光总是过得匆匆,转眼间我们迎接了新的开学季节,又可以观看今年的《齐鲁大讲堂开学第一讲》节目了。

让他们能够见识到祖国中最为光荣的一面,进而激励他们对于爱国理念更加深刻,因为中小学生们一直都是祖国上未来的接班人,少年强则国家强,弘扬爱国精神要从小培养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未来祖国发展道路做好一个铺垫。在每一期齐鲁大讲堂开学第一讲节目当中我总能够学习到课本学习不到的知识,也深刻的认识到祖国一些伟大光荣的事件和一些英雄的事迹,他们身边散发出那种爱国精神,一心为祖国事业奋斗的好品质正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今年刚好是我们伟大的党100周年纪念日,回顾历史,我们的党已经走过了100年的风风雨雨,期间一路都是艰难的苦境,但是因苦难的环境,却能诞生出一批批伟大的爱国人民,因为时代的成长,不得加快我们前进的步伐,当今脚下繁荣的生活是离不开我们伟大的党共同努力所换取回来的,所以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党,以党组织为学习目标,为祖国未来发展道路努力学习成长。

观看了这次的《齐鲁大讲堂开学第一讲》后,我明白了只有努力干好现在应该干的事情,才能选择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而现在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所以,让我们刻苦学习,争取长大之后为祖国建设增加自己的力量!

齐鲁大讲堂开学第一讲学习心得2随着九月的降临,热气腾腾的夏天过去了。今年的暑假可真的是很开心,想必大家都已经准备开始上学了吧!那便是每年的齐鲁大讲堂开学第一讲,这是我们最期待的齐鲁大讲堂开学第一讲。

面对新的学期,新的开始,相信各位同学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计划与目标,也会在看完齐鲁大讲堂开学第一讲之后,更加明确了具体的行动。这次的《齐鲁大讲堂开学第一讲》真的让我们重新燃起内心的鸿鹄之志,对于祖国的热爱更上一层楼,主持人的娓娓道来,振振有词中对于祖国的爱更加是有过而无不及之处,深深感动着每一位同学。

在生活中,我虽然是一名小学生,但我对祖国的爱也是十分得深的。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会努力学习,听爸爸妈妈的话,在公众场合,我严格恪守一个中国公民的职责,不乱掉垃圾,爱护公有财产,爱护花花草草;在老师那里,我会努力做一个团结同学,互帮互助的三好学生,这些都是我对祖国,对党的热爱。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一直铭记祖国对我们新一代的爱。因此我往后会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努力学习中国的历史,一步步建立起自己对祖国的认知,增强爱国情感,树立一个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同时会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虽然我现在还很小,但是我的志向一直都是跟着祖国,向着党。

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如果我们不爱这个国家,谁爱。我会一直努力奋斗,为祖国伟大复兴可以出一份力,贡献一份力量,同时把自己的个人发展与祖国相联系着,我一定可以做到的,加油!

齐鲁大讲堂开学第一讲学习心得3金秋九月,欢乐的暑假时间已过,迎接我们的便是新的开学季,而在这一天里,我们共同观看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节目《齐鲁大讲堂开学第一讲》。

晚上8点,吃完饭后便守在电视旁边,准时观看着齐鲁大讲堂开学第一讲节目,每到9月份新学期的开始,《齐鲁大讲堂开学第一讲》总会播放各种有趣且蕴含深刻寓意的故事片段让我们观看,而在这一堂课里不仅可以让中小学生们学习到各种知识,还能在观看节目中,不断感受到各个人生的意义。每一期的《齐鲁大讲堂开学第一讲》内容都是不相同的,但在每一期的节目里,都能够让我们学习到很多除课本以外的知识,见识到更多祖国一些光荣的事件,同时也让我们在学习中,能够更有目标和动力,这也许是为什么每到九月开学季时,就播放齐鲁大讲堂开学第一讲节目的原因吧。

今年是党的100周年纪念日,通过《齐鲁大讲堂开学第一讲》节目里,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祖国,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同时也明白祖国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繁荣的生活,其背后离不开那些党的努力,为此我们身为中小学生,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要以党为奋斗目标,不断学习更多的知识,将来为祖国做出一份贡献,来报效祖国。

通过观看了《齐鲁大讲堂开学第一讲》,让我明白到我们当前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要充分利用好时间,特别作为少年的我们,珍惜自己的青春,努力学习,为未来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定之心,更好的学习向上,为未来祖国建设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目前我们还不能为祖国做些什么。但我一直深信知道,当下只有我们好好学习更多的知识,不断加强爱国主义精神,也许某一天里祖国会因你们的成长而感到骄傲的。

齐鲁大讲堂开学第一讲学习心得4国与人,是一个整体与个人的关系吗?国家是人民的希望,人民是国家的力量,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是一个国家精神财富中最宝贵的,它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爱国的感情建立在一切感情基础上,它是一种纽带,一种号令,没爱有国,国家也就不存在了;不讲爱国,国家将是一盘散沙;没有爱国主义,国家就不能抵御外辱,就会一击就破。

爱国,是在利益面前的舍身取义。高墙铁壁内,一位头发零乱,面带忧虑的人在仰天长叹。面对沦入敌手的大宋江山,面对支离破碎的河山草木,面对颠沛流离的大颂百姓,他无可奈何;面对元军的多次劝降,面对元世祖的亲自许诺,他斩钉截铁,这是他唯一能做的,纵然是高官厚禄,纵然是锦衣玉食,他仍然会选择与国家共存亡。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爱国,是在民族面前的血荐轩辕。京城菜市口,一位正义凛然,昂首挺胸的人在向天长啸: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面对日益衰落的中华民族,面对水深火热的无辜百姓,他毅然走上变法的道路,但同时选择了死亡。走上这条路,注定这一天。这一天来临的时候,他依然泰然自若:我愿成为第一个为变法强国而牺牲的人。就这样,他得到了应有的结局。他为国富民强甘愿献身的精神将彪炳史册。

爱国,是在荣辱面前的拼尽全力。法国巴黎,奥运圣火,一位坚强的女孩在众人的撕扯中紧紧握住神圣的奥运圣火。你要想从我手中夺走火炬,除非从我的尸体上爬过去。一句震撼人心的话竟然出自这样一位外表柔弱的残疾女孩。面对反华分子的疯狂抢夺,面对藏—分子的无情撕扯,她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的抗争,用自己残缺的身体保护火炬,这是何等令人佩服的勇气。冲破人群后,一句中国加油回响在巴黎的天空。

爱国,是我们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关头时,用汗水和生命?I卫国家尊严的义不容辞。国既不爱,家何能存?

齐鲁大讲堂开学第一讲学习心得5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家,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大家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大家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大家要适应时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家今天的__,将是明天的栋梁。因此大家在学习文化的同时,更应该去学习怎样爱国。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做人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爱国就要坚定不移,致死不变。爱国就是要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为至上。

做为新世纪的少年一代,大家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家怎样做称得上爱国呢?我认为:首先要认真刻苦地学习基础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是加强综合素质方面的锻炼和学习,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少年;再则是多读歌颂爱国主义的书籍,学习革命先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用他们的精神鼓舞自己、激励自己,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将来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就是的爱国,这就是的美德。

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篇6

这一天,刚刚下过一场小雨,鸟鸣垂柳,荷绿湖岸,乌突突的济南,也有了个秋高气爽的意外。

中午喜宴,一群周刊人聚在一起,围成一个喜圈儿,喝着喜酒,抽着喜烟,拉着喜呱,品着香茶,所谓喜气儿,就在这样的喜圈里聚集,蔓延。人生的大喜莫过于此:生过,活过,爱过,圆过。

酒过三巡,副社长董振说,张总,15年前的今天你还记得吗?

何止记得。

1999年9月1日这一天,是《齐鲁周刊》的诞生日,也是我的一生一世一辈子。

15年前这一天的前夜,一群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聚集在著名的大明湖畔著名的贡院墙根街2号小楼,深秋的炎热尚未消退,美女们长裙摇曳,酷男们短衣短裤,汗珠滚在额头,笑意喜上眉梢。气压很低,空气很浓,敞开式的办公区里烟味儿、啤酒味儿、汗水味儿混在一起,每一粒分子都充满了青春的荷尔蒙,大家在期待着一个梦想成真。

――经过艰难的孕育,还有几个小时,《齐鲁周刊》这个新生的婴儿就要呱呱坠地。

这一天的晚上,我在赶写《齐鲁周刊》的创刊词,助手钟伟志等着拿稿录入。那时,电脑还没有普及,我拿起笔来,铺开稿纸,一时间,所有的情怀,所有的愿景,所有的诉求承载着责任和使命,光荣和梦想,如江河大海,汹涌而出,地球小了,天地小了,我们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们。

创刊词《觉醒与顿悟・相约九九》就这样一挥而就。

伟志说,张总,你在写诗吗?

我说,不,是诗在写我们。

15年后,回想起那个时代,激情的土地,开放的春风,每天都有大树成林,每天都有鲜花盛开。每个人都在渴望改变和被改变。生命里有阳光,生活中有希望。而所谓希望,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说,就是活着的每一天都不一样。

经济的开放,离不开文化的支持,先进的社会需要文化的浸淫和滋养,如唐诗般的北京,宋词般的济南。

为了这许多的“不一样”,我们有了梦想和激情,有了创业和冒险――这就是《齐鲁周刊》创刊的初衷和文化基因。

这一天的晚上,在另一个房间里,忙碌着另一班人马,隔着墙壁,不时传来欢声笑语和电话铃声,还有分管经营的副总编徐波的大嗓门儿,他在调动着广告和发行,这个晚上,他的嗓门又高了八度。

一会儿,徐总叼着小烟到我办公室,他问我,开机首印多少份?我说15万份吧。他说,咱稳着点儿,开印10万份吧――这就不少了,能卖光,也是个奇迹!我们找来了承揽首期《齐鲁周刊》四封广告的程老板商议,虽然开印的数字经过了市场调研,最后,我们决定首期开印15万份。

1999年9月1日这一天,注定是周刊人的节日。天蒙蒙亮,整个泉城2400多个报摊就已布满了刚刚出炉的《齐鲁周刊》,带着锐气,带着新意,散发着墨香。

首期《齐鲁周刊》的封面人物是鲁能主帅桑特拉奇,他呼风唤雨、傲立群雄的英姿为《齐鲁周刊》平添了魅力。那一年,鲁能俱乐部获得全国足球联赛的双冠王,桑特拉奇成为齐鲁大地上的一个江湖传奇,他的故事也写进了首期《齐鲁周刊》的体育板块。

这一天的一大早,刊社全体员工一起出动了,大家抱着《齐鲁周刊》就像抱着自己的孩子,奔向街头路口体验卖报。我和王晶来到泺源大街的街口,刚刚卖出几份,迎面开来一辆白色面包车,突然停下了,下来几个人,一把将我们怀里的周刊夺走了,不容解释,不分由说。王晶追着面包车前头跑,我跟在后面追,追了几步,我发现车体上涂着“城管”两个大字。王晶穿着背带裤,留着娃娃头,回头看着我,一脸的无奈。

我冲他们大声喊着,拿走吧,别扔了,回家好好给你妈看看。

那时的城管就这么牛逼。15年后,比城管牛逼的还是城管。诸如此类,当你真正做起了媒体,你会发现,在你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你不希望的“不一样”却比希望的“不一样”多起来。不是世界在变,而是你的眼睛在变。这些“不一样”必然成为《齐鲁周刊》的责任和使命。于是,质疑、批判、建设,逐渐形成了《齐鲁周刊》的精神气质,也符合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气质。《谁抛弃了济南》、《济南南部山区之命运》、《走进56个民族》、《围剿我们的城市垃圾》等大型报道,令读者耳目一新,刮目相看,一时,《齐鲁周刊》洛阳纸贵。

这一天,上午10点不到,徐波急乎乎打过电话来说,《齐鲁周刊》马上脱销,怎么办?我说,加印。于是,我们又找那位承揽周刊四封广告的程老板,大概是这位老板害怕再多印赔钱就找不见人了。我们迅速调整了四封广告,随即又加印15万份,因此,首期《齐鲁周刊》便有了两个版本。

这一天的上午,遭遇城管后,我们又跑到银座商城门口,我的发行部主任林春晓正等在那里。他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支笔,咧开大嘴说,张总,你也来个签名售报吧。我说,行啊,咱脸皮厚,不害羞。说完,我发现,我的嘴咧得比他还大。

于是乎,平生第一次,大庭广众之下,我大言不惭地展示了自己的“龙飞凤舞”、“笔走龙蛇”。每签一本,我都小心翼翼地在周刊封面上选一个小角,我害怕不小心惊动了那位帅气的桑特拉奇先生。

还别说,签售这一招还真管用,我们周围一会儿就聚起了一群读者,来了,走了;走了,又来了。不知不觉,两大摞《齐鲁周刊》一会儿就全部卖光。那时,我想,总编辑除了写字,也能赚钱。但完全没想到,在后来的日子里,总编辑一直在找钱,找钱。也许是,这创刊的第一天就注定了找钱的命运。

下午五点时分,徐波又打电话说,新加印的15万份《齐鲁周刊》全部被报贩付款预定。

30万份!我们创造了齐鲁大地上一个同类媒体创刊首发的奇迹。

1999年9月1日的晚上,注定是周刊人的狂欢。大家喝酒唱歌,放纵激情,放纵生命,把这一天深深打上了青春的印记。

那个夜晚,我把自己喝醉了,我的年少轻狂的弟兄们把酒喝醉了。

多少年以后,希拉里才说,我们在创造历史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在创造历史。而我们要说,创造“自己”就是创造历史,创造“自己”远比创造历史更为重要。没有“自己”的历史是“自己”的不幸,也是历史的不幸。

15年后,为了15年前的那个日子――1999年9月1日的纪念,我们特意征集了《齐鲁周刊》四套全套本和数本创刊号。这些全套本和创刊号都是用专车拉回来的,每一套都被收藏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每一套摞起来都比我高。它们临时码在刊社大厅里,每天向我们深情的瞩目,同事们建议我和它们合影留念,我一直不敢。

突然想起季羡林老先生的境界,他说,这些年来,我是“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

这一大摞《齐鲁周刊》也一直努力表达这样的境界,全世界的假话大致相同,而真话却各有各的不同――这就是一个媒体坚持的基本品格和职业操守,恰如我们立志追求的每一天和每一天的“不一样”。

15年来,“不一样”形成了《齐鲁周刊》独特的精神品质,也是一群人的思想形态和集体表达,无论坎坎坷坷,生生死死,15年的脚印里一如既往地刻满了我们的初心。虽然,我们经常发现,我们希望中的“不一样”和不希望的“不一样”有时候成相反的气势而凶猛,这不仅是一个媒体的块垒和纠结,也是一个社会的块垒和纠结,最好的时代和最坏的时代往往结伴前行。

也许,对于一个媒体来说,15年的历史还不足以成为历史,与其唤醒它,不如让它好好沉思,或许,它根本没有沉睡,只是它们比我们还累。

2014年八月的这个周末,喝着同事姜晓鹏的喜酒,忽然发现,我们的小才子吴永强没有到场――他的儿子刚刚出生。大概同一天,我们另一位同事的父亲则刚刚去世。15年啊,15年,我们参与了一个时代的变革,也经历了一个圈子里的人生轮回。张总编荣升为张阿姨、张奶奶、张姥姥,亦被业界戏称为“张校长”。

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熙来攘往,进进出出,15年的《齐鲁周刊》千难万险,荣辱与共,被业内封为“黄埔二期”。今天的新郎姜晓鹏已经说不上是“黄埔二期”的第几拨学员了,但毫无疑问,《齐鲁周刊》是一个孕育新生命的开始。

在姜晓鹏的婚宴上,我想起前一天吴永强报喜的短信,说“儿子很帅,有乃父之风”,我哈哈大笑。当我“质疑”吴永强父子的帅气时,一家人对我群起而攻之,杨百会说,永强就是帅啊,怎么看都帅。由卫娟盯着杨百会的小眼睛接上话茬,“百会也帅”!于是乎,一家人举起酒杯,“我们都帅”!

看着这群江山依旧,青春不老的孩子们,我想了我们的“思想广场”――那是刊社办公大厅靠近厕所存放杂物的一个小屋,大小不足五个平方,摆着一个随时卖破烂的旧沙发和破茶几,我的这些才子才女们就偏偏爱上了这个小屋,每到周五选题会后,他们就像趋光的萤火虫一样聚集到这里,继续脑力激荡。一时间烟雾缭绕,乌烟瘴气,或是锋言利语,或是大呼小叫。每个周三的晚上,是周刊人的集体加班日,这些孩子们累了,困了,都会躲到这里抽个小烟,打个小盹。此种情景,经常让我想到那个蹲在鸡窝里孵蛋的爱迪生,车库里捣鼓电脑的乔布斯,还有当年在杭州英语角上和老外练嘴皮子的马云。

在这个小屋里,我的才子才女们年年月月,周而复始,用个性的思维,独特的视角,把采访来的“人咬狗”们进行思辨、思考和梳理,每一次,都产生出诸多的“和而不同”,这些“和而不同”成为一种职业常态,使《齐鲁周刊》形成了一致的价值观和核心竞争力。

在这个小屋里,经年累月的相知相识,互为依存,学为相长,使他们内化了自己的精神气质,在这种共同的精神气质下,仿佛各自的样貌表情也有了某些相像。因此说,他们夸赞吴永强之帅,其实是给自己点了一个“赞”。

这些孩子们大都从乡村出发,走进大学,走进《齐鲁周刊》。他们脚上带着新鲜的泥巴,带着父辈的记忆去发现和寻找这个世界关于生命的千姿百态,万千气象。多少年以后,这些泥巴会告诉他们,即使你穿越了地球,当你的生命和千万个生命发生交集的时候,你可能拥有世界,但却难以拥有故乡。

人类本质上的文化意义就在于对精神原点的寻找。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出发。

一个小屋,折射出一个杂志的文化气象,这种气象或为一轮明月,或为一缕阳光,汇入天空平添一份靓丽,融入大地增加一份营养,文化的功德概莫如此。

一个小屋,走出了多少周刊的才子才女们,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曾经从这里出发。

一个小屋,连接着《齐鲁周刊》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了这样的思想广场,才有了《齐鲁周刊》15年的接力。《齐鲁周刊》的每一个符号都将记载着每个人,每一棒的精彩。

2014年9月1日这一天的晚上,为了15年前那个不能忘却的纪念,周刊人又聚到了一起。

这个晚上,沙沙秋雨带来丝丝凉意,大家带着脚上的泥巴来到酒店,这注定又是一个坎坷的轮回。

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篇7

一早,齐鲁电视台广告部一行四人就迈进了立白集团的大门。此时,广州立白企业集团董事、总裁助理、媒介传播部总经理蔡杰鹏、媒介传播部副总经理陈颖、张杰,销售策划总监杨斌及广州零距离广告公司相关人员近十人已经在会议室等候这四位从千里之外赶来的朋友。会谈的内容听起来很广泛,从齐鲁台的新近变化、节目资源、广告政策、广告产品到相关行业的发展大势,再具体到企业07年山东市场的营销状况,08年的发展方向等,大家似乎无话不谈。大半天的时间过去了,企业来年在齐鲁台的投放计划、活动安排也就在这看似“漫谈”的过程中逐渐明确。

对于齐鲁电视台广告部来说,这次拜访并不特殊。这是今年年底之前他们走访的近百家客户和广告公司中的一家。

从07年10月份开始,在各家媒体陆续忙于召开广告客户大型推介会的时候,齐鲁电视台开始逐一拜访客户,拜访4A公司,针对客户的自身情况开展一对一的推介。

大一统的客户推介会取消了,但齐鲁电视台与众多客户的交流并没有因为推介会而取消。07岁末,齐鲁电视台请来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在悠扬欢快的乐曲声中,齐鲁台和客户的精神交流和谐融洽。

每一次与客户的沟通,齐鲁台广告部的方式都有那么点“不一样”。追求“别出心裁”,其实只是为了务实高效。

了解客户,根据客户需求设计的沟通方式总是最有效的。

信息专递 呈现真我

“夫未战而庙算者胜,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乎无算乎。”

《孙子兵法》中的这句话印刷在每一期《经赢》的封面上。《经赢》是齐鲁电视台与客户沟通的内部刊物。

这句话在《孙子兵法》中的意思是说,拉开战斗序幕之前,就已“庙算”(古时战前君主在宗庙里举行仪式,商讨作战计划)周密,充分估量了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开战之后就往往会取得胜利;拉开战斗序幕之前,没能进行周密“庙算”,开战之后就往往会失败,更何况开战之前无“庙算”呢?

《经赢》就是齐鲁电视台为客户“庙算”提供信息的工具,定期出版。收视表现、最新资讯、行业动态、案例分析、栏目改革……客户关心的主要内容都能在《经赢》上找到。

其实,《经赢》的内容定位也是经过了一番“庙算”的。编辑人员专门设计调查问卷,面对所有的客户进行调查访问,筛选出客户感兴趣的内容。在调查的基础上,《经赢》比较准确地确定了话语范围。

选对了内容,还要选对时间,让客户恰逢其时地看到该看到的内容。举个例子,2008北京奥运,全世界目光的聚焦。对媒体来说,奥运是无法躲避的一战。齐鲁电视台对奥运产品的调查、策划和设计从06年底、07年初就开始了。但当时我们并没有公布这方面的内容,而是在07年底的那期《经赢》上,将我们的调查――《山东奥运调查报告》和我们精心设计的十几个奥运活动一起推出。因为那时候,才是客户开始关注具体的奥运产品,计划投放的时节。

会议营销 文化架桥

逐一拜访客户,是点对点的沟通,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相对较多。会议营销,作为点对面的传播,简单有效,是目前被采用最多的形式。

山东,文化积淀深厚。早在汉朝时期,代表着商业海洋文化的齐文化与代表着原始儒家文化的鲁文化就相互融合,形成齐鲁文化。齐鲁电视台的“会”,浓重的文化色彩让很多客户难忘。

泰山,五岳之首,代表了中华文化和文明。04年,齐鲁电视台与广告客户在泰山极顶的“盟约”,余音犹在。极富气势的以泰山为背景的宣传片,让客户与媒体在传统文化的共鸣中加深了了解。威海,三面环海,最东端的成山头有中国好望角的美称。06年,齐鲁电视台和她的广告客户们来到威海,续缘“山盟”。这次名为“海誓山盟”的会议是齐鲁电视台和威海电视合举办的。在不少人看来,省级电视台和地方台之间是竞争的关系,而齐鲁台不这么看。齐鲁台认为,和地方台之间的关系是合作,而不是竞争。正是在这种基于合作的认知基础上,齐鲁电视台和威海电视台共同举办的“海誓山盟”,取得了成功。在没有发出邀请的情况下,山东其他城市的电视台广告部几乎同时赶赴威海,参加这次会议。两家办会,十几家电视台参与,齐鲁台的客户面朝大海,心暖花开。

客户成长 媒体责任

借用军民之间的鱼水关系来比喻媒体与客户,媒体与潜在客户也十分合适。媒体与企业与客户需要相互帮扶,共同成长。媒体发展了,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媒体就有义务引领客户,培养客户成长。05年,齐鲁电视合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山东省技术监督局、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共同发起“山东企业成长力峰会”大型活动,并同时举办《本土企业市场发展和品牌提升战略》论坛。活动邀请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为山东企业传经送宝,政府主管部门为企业后续发展给予指导。山东企业成长力峰会吸引了山东30多家大型企业、名牌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企业负责人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全国知名的市场营销专家同坐一堂,交流沟通。活动完全是公益性的,不收取参与企业的任何费用。

在培养客户、与客户共同成长方面,齐鲁电视台广告部一直在探索。06年,齐鲁电视台与山东经济学院、山东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高级经理工商管理培训班》和《高级经理媒介传播培训班》。培训面对齐鲁台的客户和客户的经销商,学员免费参加。每个培训班为期三个月,为学员提供了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实战案例。而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方的学员们在培训班里也加强了沟通和交流,从同学成为了朋友。江中集团销售业务部中原大区营销总监王春阳在学习结束后,曾写信来说,“在学习班的日子,我能感受到每一位学员求知若渴的热情,也感受到齐鲁台员工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精神,我们从老师们的教导中感悟到很多新的东西,并触发出很多的灵感……” 。

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篇8

关键词:乌鲁木齐;公共交通;候车设施

城市公共交通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早在农业时期公共交通主要是人力或畜力。工业化时期尤其是公共汽车的大量使用之后,公共交通有了很大发展。但这一阶段早期公共交通设施较为简易,主要包括:候车亭、缘石、地面铺装、座椅、站名牌。进入20世纪城市公共交通更加完善,不仅包括公共汽车,还包括地铁、轻轨、出租汽车、公共电车、轮渡、缆车、索道等等。公共交通设施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设施功能不仅多样化、人性化,在有些历史文化名城甚至出现了能够反映城市文化特色的候车设施。

一、乌鲁木齐城市概况

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交通中心。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北道重镇,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汇中心,现居住着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等47个民族,城市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质,造就了乌鲁木齐“多元文化共存,是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民族汇集在一起形成开放、大度、融合具有纯朴精神的混血特质”。①

二、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候车设施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乌鲁木齐市公共交通发展较为单一,主要是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城市线型结构、新城建设、机动车数量激增等。

(1)公共交通候车设施设计缺乏人性化: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存在候车站点座椅利用率很低,站牌设计没有标出车辆的行驶方向,候车站点没有安全阻拦装置存在安全隐患,没有针对弱势群体设置的无障碍设施。

(2)城市公共交通候车设施设计形象比较单一: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在造型、色彩、材质上的设计与其它城市基本雷同,缺乏新意。

(3)城市共交通候车设施设计缺乏地方文化特色: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设施设计缺乏地方文化特色,不能反映乌鲁木齐市多元文化的内涵。

此外,通过实地调查还发现,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候车设施在不同路段的设施设置在布局上存在杂乱,不合理等现象。在客流量较大,比较繁荣的市中心区域候车设施设置较为齐全,但在客流量小、老城区区域候车设施较为简易,上世纪80年代的交通设施还存在。

三、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候车设施设计展望

“每个地区、城市的地理环境、历史文脉、宗教、民族民俗文化等,往往通过公共空间与公共设施设计潜移默化地表达流漏露出来”。②结合笔者观点认为,乌鲁木齐市城市公共交通设施设计应该跟上时展的步伐,结合乌鲁木齐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提炼城市文化元素创新城市公共交通设施设计,以此达到城市公共交通候车设施可以彰显乌鲁木齐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同时又能满足现代候车人群多样化的功能性需求。

1.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候车设施设计能够反映城市和地域特色

城市之间的公共交通候车设施设计不能照搬,没有特色,应当结合当地文化和风俗进行设计。比如苏州的公共交通候车亭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城市的园林气氛,建成仿古样式,既满足候车功能需求,又有古代园林建筑特征,使整个城市赋有园林的气息。同样的道理,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候车设施设计也应反映出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来表达城市隐形的精神与意境,体现城市文脉的历史性和延续性。

2.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设施设计注重艺术性

依据卡特琳•格鲁《艺术介入空间》一书,可知艺术可以通过多种不同方式介入我们所生活的都市空间。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可以作为公共艺术的载体,成为人与人、人与环境互动的媒介,为城市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此外,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候车设施设计要注重其形态的艺术性,将形式美原则中的均衡与对比、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比例与稳定、重复与渐变等合理运用于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设计中,美化城市环境、提升乌鲁木齐城市综合实力。

3.试以乌鲁木齐二道桥区域候车站点公共交通候车设施设计为例

首先,二道桥区域历史文化背景分析

乌鲁木齐“二道桥”是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修建的一座横跨乌鲁木齐河支流的木桥,当年的二道桥子位于现在解放南路的南关。它东与南市巷交叉、西和天池路交叉,是南关连接南北交通的要道,是当时的外贸市场和商业中心之一,还是乌鲁木齐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常有维吾尔族老人坐在那乘凉、闲聊,有时候,一些民间乐手们在此边唱边弹起“热瓦浦”,给这一带增添了民族情调。③现如今,二道桥区域已经成为旅游购物胜地。该区域内国际大巴扎商业区的建立,是在乌市“民族风情一条街”的整体规划要求下设计的,集中体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成为乌鲁木齐城市建筑的艺术经典和城市文化的一面旗帜。

其次,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候车设施设计相关元素的提取

乌鲁木齐二道桥区域内的建筑,除了保留自己独特的伊斯兰建筑文化外,还在建筑中留露出古希腊、罗马、西亚以及中国中原文化和现代建筑设计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与内地城市建筑文化迥异的地域民族风情。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设施便可从该区域内建筑文化中吸取相关设计的元素。

最后,将提取的文化元素转化为公共交通候车设施设计元素

乌鲁木齐二道桥区域城市公共交通设施设计造型、色彩、材料的应用等方面,可以从其周边建筑的形态、建筑的色彩、建筑装饰符号、及材料方面进行合理转化,并为乌鲁木齐城市公共交通设施设计打下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

综上所述,乌鲁木齐市是一座充满地域特色的城市。不同民族的群众共同促进着乌鲁木齐市向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乌鲁木齐城市现存的公共交通设施,已经跟不上时展的潮流,而能够体现乌鲁木齐城市地域特色的公共交通候车设施设计将是乌鲁木齐城市的发展目标,不但能够满足候车人群的功能性需求,还可以彰显乌鲁木齐城市文化特色。

注释:

①韩晓丽.乌鲁木齐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艺术研究[D]新疆师

范大学,2008

②谭巍.公共设施设计[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8.(1)P26

③刘荫楠.乌鲁木齐掌故(一)(二)(三)[M].新疆:新疆

人民出版社,2001.12.

参考文献:

[1]韩晓丽.乌鲁木齐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艺术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

[2]谭巍.公共设施设计[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8.(1)P26

[3]乌鲁木齐政府网/

[4]刘荫楠.乌鲁木齐掌故(一)(二)(三)[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12.

作者简介:

上一篇:企业的直接融资方式范文 下一篇:宣传思想文化典型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