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熔接技术要求范文

时间:2023-11-07 17:28:23

光纤熔接技术要求

光纤熔接技术要求篇1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光纤通信 光纤熔接 熔接损耗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载波以光纤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由于其传输距离远、信息容量大、通信质量高等特点而成为当今信息传输的主要手段,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石。一个实际的光缆通信系统有成百上千公里,而光缆的标准生产长度只有2公里,因此需要若干盘光缆串接而成。每根光缆中包含几十芯光纤,因此工程施工中光纤接续工作量非常大。要加快光纤接续速度减小光纤接续损耗必须应用计算机技术。

一、计算机技术在光纤熔接中的应用历程

光纤熔接分为非熔接法和熔接法两大类,目前工程施工中多采用熔接法。光纤熔接机是进行光纤熔接的主要仪器,按技术发展水平分为五代机型:第一代手动光纤熔接机没有引入计算机技术,而且光纤熔接损耗很大(0.2dB左右)现在已经被淘汰;第二代是采用微机控制的自动光纤熔接机,光纤熔接损耗明显减小(0.05dB-- 0.1dB)目前技术相对滞后;第三代光纤熔接机特征是除自动对准、自动熔接外,另加上了荧屏显示,因而又称为芯轴直视式光纤熔接机。第三代光纤熔接机的荧屏显示是利用机内装的显微摄像机与微处理机对光纤进行摄像及电子显示,并可自动熔接和估算连接损耗,光纤熔接损耗进一步减小(0.02dB-- 0.05dB);第四代光纤熔接机其特点是:不仅可以对光纤进行自动对准、熔接和连接损耗检测,而且具有热接头图像处理系统,对熔接的全过程进行自动监测,摄取熔接过程中的热图像加以分析,判断光纤纤芯的变形、移位、杂质和气泡等与连接损耗有关的信息,因此能更全面、准确地估算出接头损耗,光纤熔接损耗很小(0.02dB左右);第五代光纤熔接机又称为全自动熔接机。它在计算机控制下可以自动进行“除去第二层被覆层─―切断─―除去第一层被覆层─―对准─―熔接─―补强”等全环节操作过程,目前还在研制阶段没有得到普遍推广使用。由此可见从第二代光纤熔接机到第五代光纤熔接机的发展与进步,都在不断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二、计算机技术在光纤熔接中的应用实例

第三代光纤熔接机和第四代光纤熔接机在是今天光纤通信工程施工中的主力机型。自动光纤熔接机是计算机技术与精密机械加工技术的完美结合,是高价位高精度光纤通信仪器。第四代S176自动光纤熔接机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施工现场都有使用。国产熔接机价格为8―10万/台,进口熔接机价格为10―15万/台。下面以第四代S176自动光纤熔接机为例,研究与探讨计算机技术在光纤熔接中的应用。

1.S176自动光纤熔接机基本操作程序

S176自动光纤熔接机基本操作程序有42个,主要有电弧放电检测程序、选择程序、熔接程序、保护套管加热程序、被熔光纤尺寸测定程序、接续损失资料查寻程序、管理程序以及调整日期/时间程序。在这些程序中尤其重要的是被熔光纤尺寸测定程序和熔接程序。在使用S176自动光纤熔接机时,可以直接运用以上基本操作程序,也可调整某些操作程序,还可以制定操作程序。

2.被熔光纤尺寸的准确测定

熔接前光纤端面的处理会直接影响到熔接损失值,因此熔接前必须注意到光纤端面是否切割良好、V型槽是否干净。光纤端面制做标准为:

(1)剥除光纤涂敷层大约35mm~50mm;

(2)用(药棉或)无尘试纸沾上无水酒精将单模光纤擦拭干净。

(3)使用自动光纤切割器(或切割刀)切割光纤,保留16mm左右,两侧光纤端面倾斜角均<0.5度。

由于光纤的结构尺寸很小,纤芯直径为8―10微米,包层直径100―150微米。手动切割一般很难达到要求,自动切割之后还要用被熔光纤尺寸测定程序进行测试。由于第四代S176自动光纤熔接机中的微型计算机将光纤尺寸测定标准储存在数据库里,因此使用被熔光纤尺寸测定程序就可很快确定光纤测试结果。图1是某次合格光纤尺寸测定结果。

图1 光纤尺寸测定

3.选择并执行S176自动光纤熔接机熔接程序

在选择S176自动光纤熔接机熔接程序时,如表1所示,根据学院技能培训和中国铁通陕西分公司的干线光纤施工实际,选择单模光纤(SM)的熔接程序以及60mm保护套管(S921)的加热器程序。图2为自动光纤熔接流程图。它是8个子程序的联合使用,是第四代S176自动光纤熔接机的核心部分。

表1熔接程序

按下第四代自动光纤熔接机START键(即“”键),S176自动光纤熔接机会自动执行全部熔接程序,11秒后完成全部熔接工作。并在显示屏上显示熔接时间、熔接次数和熔接效果,如图3所示。可以看到熔接时间是10:50:55,熔接次数是第00524次,熔接效果是0.00dB。如果需要暂停熔接动作可再按START键,第三次按START键时又可恢复先前动作,继续执行熔接程序。若因准备工作不足或出现故障S176自动光纤熔接机会中途停止工作,并用红色字体提示: 左、右光纤找不到或越界; 左、右光纤端面不良。这两点很关键。左、右光纤找不到或越界是放置光纤的问题,这是一个极为细致的工作,要保持周围环境清洁,工作人员应身着工作服,两手要保持干净。步骤如下:

(1)轻轻打开防压盖及光纤夹具。

(2)小心翼翼将光纤由上而下放置于光纤夹具及V型沟槽中,并露出2毫米查看光纤端面是否接近于电极棒处,切勿超过两个电极棒之中线。

(3)平稳放置光纤夹具并固定光纤听到发闷声音“砰”(左右端动作相同)。

(4)轻轻盖上防压盖。

左、右光纤端面不良是光纤端面制做质量问题,由被熔光纤尺寸测定程序进行测试,如果不合格必须重新进行光纤端面处理。

图2 计算机控制下的光纤熔接机流程图

图3熔接完成

4.熔接质量统计与分析

光纤熔接质量主要体现在光纤接头损耗上,表2是2007年下半年使用S176自动光纤熔接机在学院内部科研、实训以及在中国铁通陕西分公司通信施工现场熔接单模光纤1567次的光纤接头损耗质量统计。光纤接头损耗在0.02dB及以下为优,计1367次占87.2%;光纤接头损耗在0.05dB及以下为良,计172次占11%;光纤接头损耗在0.05dB以上为差,包括熔接失败、断纤计28次占1.8%。可以看出第四代自动光纤熔接机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很小的光纤接头损耗。以上数据是自动光纤熔接机的推定损耗,通过数据接口将所有光纤熔接资料传送到管理中心数据库。在光纤通信技术中通常采用设在测试中心的光时域反射仪(OTDR)对光纤接头损耗进行远程测试,由光时域反射仪(OTDR)的测试结果最终确定光纤熔接质量。

表2 熔接质量统计

三、计算机技术在中外光纤熔接机中的应用之比较

第四代自动光纤熔接机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施工现场使用比较广泛。学院光纤实训基地和中国铁通陕西分公司常用的第四代自动光纤熔接机主要有中国生产依爱AV6491A、日本生产古河S175、古河S176、古河S177。它们都具有计算机图形操作界面,分别是LINUX、LINUX、LINUX和Windows;自动光纤熔接时间越来越短,从20秒、17秒、11秒到5秒;存储的光纤熔接数据越来越多,分别是100组、400组、2000组和2000组;光纤熔接损耗越来越小,分别是SM0.03dB、SM0.02dB、 SM0.02dB、 SM0.02dB;屏幕显示分别是5英寸单屏光纤图像放大264倍、5英寸双屏光纤图像放大264倍、5英寸双屏光纤图像放大264倍、5英寸双屏光纤图像放大608倍;数据接口分别是BNC、RS232C、RS232C、USB1.1;光纤端面分辨率相同,都是倾斜角<0.5度;适用光纤都一样G.651―G.655。可以看出国产第四代自动光纤熔接机和进口第四代自动光纤熔接机从技术水平上、计算机技术应用上有一定的差距,在使用上差别不大,在价格上却有很大的优势只有进口机的二分之一。

四、结束语

第四代光纤熔接机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在光纤熔接中显示出很高的自动化水平,目前国内外机型的光纤熔接损耗已经很小。光纤熔接的质量优良率虽然超过90%,但仍有两个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第一是光纤端面的处理,使用自动光纤切割器切割光纤也受到操作人员的技术影响,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合格。通过光纤尺寸测定程序进行测试之后,对不合格的光纤端面要重新进行处理。第二是人工放置光纤,由于光纤细如发丝在Z轴上几十微米的偏差就会导致光纤找不到或越界。不久的将来随着第五代全自动光纤熔接机的投入市场,计算机技术会在光纤熔接中应用的更加完善,以上两个问题必定迎刃而解。另外使用大型计算机对光纤熔接实现远程控制和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使光纤熔接实现人性化智能化指日可待。再通过OTDR实现光纤熔接远程测试就会使光纤熔接速度更快,损耗更小,质量更好。

参考文献:

[1]李伯成等.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5 302―303

[2]黄甘洲等.计算机网络[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11 30

[3]张克宇等.通信光缆线路维护与施工[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66-68

[4]王 津等:计算机操作系统[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7143--148

[5]胡 庆 张德民 刘世春:通信光缆与电缆工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2 124--129

[6]美国Joseph C.Paiais著.王江平,刘 杰,闻传花等译. 光纤通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 19--26

光纤熔接技术要求篇2

关键词:光纤接续损耗,熔接

 

光纤接续是光缆施工中工程量大和技术要求高且复杂的一道工序,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线路的传输质量和使用寿命。努力降低光纤接头处的熔接损耗,就可增加光的传输距离、提高传输质量和降低光纤接头故障。

1.影响光纤损耗的主要因素:

影响光纤熔接损耗的因素很多,大体可分为光纤本征因素和非本征因素两类;

1.1光纤本征因素:

光纤本征因素是指光纤自身因素。本征因素对多模光纤主要包括芯直径失配、光纤相对折射率偏差、纤芯不圆度、芯包同心度偏差等。对单模光纤主要是模场直径不一致、模场同心度误差、纤芯截面不圆等。其中光纤模场直径偏差影响最大,ITU—T在G.652单模光纤和纤维特性中指出:“单模光纤在1310nm波长模场直径的标称值应落在9~10um的范围内。模场直径的偏差不应超过±10%的限度。”也就是说模场直径的误差范围为±1um.如果单模光纤模场直径偏差的离散性大,就会使光纤接头的连接损耗增大。论文参考网。论文参考网。如果两根光纤的模场直径相对失配0.2,就会产生0.2db的连接损耗。因此,要减少连接损耗,首先要保证光纤尺寸参数有良好的一致性。目前,国产单模光纤的模场直径偏差均在1um以内。

1.2 非本征因素,即接续技术;

接续技术引起的非本征因素主要有:

(1)轴心错位:单模光纤纤芯很细,2根对接光纤轴心错位会会影响接续损耗。当错位1.2um时,接续损耗会达到0.5db.如果熔接机调整不当也可以引起轴心错位。

(2)轴心倾斜:当光纤断面倾斜达到1度时,约产生0.6db的接续损耗,如果要求接续损耗≤0.1db,则单模光纤倾斜角应≤0.3度。

(3)端面分离:活动连接器的连接不好,很容易产生端面分离,连接损耗较大。当熔接机放电电压较低时也容易产生端面分离,这种情况一般在有拉力测试功能的熔接机中可以发现。

(4)端面质量:光纤端面的平整度也会产生损耗,甚至出现气泡。

(5)接续点附件光纤物理变形:光缆在架设过程中的拉伸变形,接续盒中夹固光缆压力太大等,都会对接续损耗有影响,甚至接几次都没变化。

1.3其它因素;

接续人员的操作水平、操作步骤、盘纤工艺水平,熔接机中电极清洁度;熔接参数设置;工作环境清洁程度等也会影响熔接损耗。

2.降低光纤熔接损耗的措施;

影响光纤熔接损耗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消除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光纤的熔接损耗提高熔接质量。一般采取的措施如下:

(1)一条线路应该采取同一厂家同一批次优质名牌裸纤和调整好熔接机设定值。

首先同一批次的光纤模场直径基本相同,光纤在某点为断开后,两端面的模场直径基本一致,因而在此点断开点熔接,可使模场直径对光纤熔接损耗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在敷设光缆时候要按照厂家生产光纤顺序依次铺设。其次熔接机参数设定也很关键,熔接机有衰减熔接如调整不当也可以引起轴心错位。

(2)光缆敷设按要求进行

在光缆敷设过程中,严禁光缆打小圈或弯折、扭曲。在适当位置钢绞线上挂好定滑轮,并配备多部对讲机;按“前走后跟,光缆上肩”的放缆方法能够有效的防止打背扣的发生;牵引力不能超过光缆允许的80%,牵引力应该加在光缆的加强件上;严格按光缆施工要求敷设,防止光纤受损伤。

(3)挑选精干的光纤接续人员施工

现在的光纤大多采用熔接机自动熔接,接续人员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接续损耗。接续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光纤熔接工艺流程图(如图1)进行接续,根据熔接机评估的损耗,来判断接续是否符合要求。有时也得通过眼睛观察接续情况,有的候熔接机推定损耗为0db但是实际却没有接好。对不符合要求的应重新熔接,直到达到规定要求为止。

 

光纤熔接技术要求篇3

关键词:GRIN光纤探针;单模光纤;无芯光纤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5.094

1引言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简称OCT)是20世纪90年展起来的、利用低相干特性来实现层析成像的新兴技术,通过探测干涉信号来获得样品内部的结构信息。是继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X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之后的又一断层成像技术,这项技术因高分辨率、成像速度快、无损伤等优点,在生物医学和外科手术中得以广泛研究。但是由于大多数生物组织是光学非透明的,OCT技术的探测深度很有限,一般在1-3mm,在这一背景下,内窥式微小光学探头和小型化OCT系统的研制就成为OCT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由“单模光纤+无芯光纤+自聚焦光纤”构成的超小自聚焦光纤探头是一种全光纤型光学探头,在空间狭窄、接收光照很小的深层组织或器官(如心血管)的内窥检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得以研究和发展。2002年,Swanson等人发明了基于GRIN光纤镜头的超小探针的美国专利;然后Reed等人研制了基于该专利的OCT在线成像系统;自从2007年Mao博士等人研究了GRIN光纤探针的研制及检测方法;近年来,西澳大学D.D.Sampson团队研究了基于该探头的OCT系统在乳腺癌等方面的应用方案及初步光学图像检测结果;此外,R.Schmitt研究了基于该探头的内窥检测系统在微深孔等方面的检测方案。

超小自聚焦光纤探头在内窥检测方面具有诸多优势,但超小的结构尺寸使其制作非常困难。作者课题组近年来研究了该探头的设计方法和光学聚焦性能检测技术,初步研究了基于光纤切割与光纤熔接的探头制作方案,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设计一种高精度光纤切割与熔接的一体化制作模型,实现该一体机装置的加工与制作,并利用高放大倍率的显微镜检验该装置制作超小自聚焦光纤探头的加工精度。

2超小自聚焦光纤探头模型

如图1是一个典型的超小GRIN光纤探头模型,由单模光纤、无芯光纤和GRIN光纤构成,单模光纤、无芯光纤和GRIN光纤通过熔接与切割顺次连接到一起。其中,单模光纤与OCT系统的探测臂相连,把光源光束传输到无芯光纤。无芯光纤是一种折射率均匀的特种光纤,可通过扩束而克服单模光纤模场直径小的问题,从而改善探针的聚焦性能。无芯光纤的长度应适中,过长可能会因扩束严重而使部分光束能量从其侧壁溢出而降低耦合效率,过短则可能会导致扩束失败而起不到改善探针性能的目的。GRIN光纤镜头因折射率的连续变化而具有自聚焦性能。当GRIN光纤镜头的长度接近1/4节距(或其整数倍)时具有强烈的聚焦性能,焦距会很短;当接近1/2节距(或其整数倍)时,有较长的焦距,但光斑尺寸较大。在OCT系统成像研究中,一般希望探头的焦距越大越好,以获得较大的探测深度;另一方面,希望聚焦光斑的尺寸越小越好,以获得较高的横向分辨率。因此,GRIN光纤镜头的长度选择是一个折中,借助于无芯光纤通过扩束作用对聚焦性能的改善,可以获得较理想的探针设计方案。根据文献的研究,无芯光纤隔片和GRIN光纤镜头的长度均在亚毫米量级,因此,如何进行短光纤的高精度切割与熔接是个挑战性难题。

3一体化制作系统装置

图2是本文研究的超小GRIN光纤探头的一体化制作系统模型及装置,主要包括光纤熔接单元和光纤切割单元两部分。该套封装机构的特点在于实现超小GRIN光纤探头制作装置一体化,在超小GRIN光纤探头制作时,将光纤切割过程与熔接过程在同一设备上完成,将原本复杂的熔接切割过程进一步简化,简化了制作流程,提高了超小光纤探头的制作效率。其中,箱体一侧开有窗口,以备设备供电的需求;箱体侧面和箱盖上均设有凹槽,以便设备的携带与搬运;箱盖与箱体之间采用任意悬停支撑杆连接,保持箱盖悬停,方便探头制作操作。下面本文重点分析光纤熔接单元和光纤切割单元的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

图3光纤熔接单元工作原理示意图,通过两电极的电弧放电产生高温,完成左右两光纤的熔接。熔接单元的主要组成结构包括防风罩、步进电机、光纤熔接固定台、显微放大镜头和cmos传感器、电极、光纤熔接显示屏等。防风罩主要起保护作用,光纤熔接时扣合防风罩保护熔接过程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不用时扣合防风罩使内部精密元件与外界分离,防止精密原件的老化;步进电机与光纤熔接固定台相连,通过步进电机的转动来实现光纤熔接固定台的移动;光纤熔接固定台的作用是固定光纤,通过控制光纤熔接固定台的位置来改变光纤的位置;cmos传感器和显微放大镜头的作用是采集光纤探针图像信息并放大处理最终完成在显示屏上的成像;电极的作用是通过电弧放电产生高温将两光纤熔接到一起。

图4是光纤切割单元工作示意图。光纤切割单元的工作原理:通过显微放大镜头和cmos传感器完成光纤图像信息的采集与放大,然后根据我们需要的光纤长度扳动光纤切割刀片完成切割。光纤切割单元的结构组成:光纤切割刀片、步进电机、光纤切割固定台、显微放大镜头和cmos传感器、光纤切割显示屏等。光纤切割固定台的作用是固定加紧光纤,通过控制光纤切割固定台的位置来改变光纤的位置;步进电机与光纤切割固定台相连,通过步进电机的转动来实现光纤切割固定台的移动;cmos传感器和显微放大镜头的作用是采集光纤探针图像信息并放大处理最终完成在显示屏上的成像。

4制作方法

4.1制作前的准备工作

取出一段单模光纤,用工具钳先去除单模光纤的保护套,再去除涂覆层,再刨开包层,漏出纤芯,用蘸有99%浓度的酒精擦拭光纤芯,放在光纤熔接单元的右端固定台;用工具钳剪一小段无芯光纤,用蘸有99%浓度的酒精擦拭后,放在光纤熔接单元的左端固定台,注意不要让光纤碰到灰尘。

4.2制作过程

单模光纤与无芯光纤的熔接切割:无芯光纤与单模光纤分别置于光纤熔接固定台左右两端夹紧,打开光纤熔接单元,根据光纤熔接显示屏成像。通过调节光纤熔接控制器按钮调节步进电机进行调芯,在光纤调芯完毕后,运行光纤熔接单元,通过两电极之间的放电完成两种光纤的高温熔接。

熔接完成以后,将熔接到一体的光纤取出,置于光纤切割移动台,根据光纤切割显示屏成像,找到光纤熔接之后的焊点,然后以焊点为基准点,调整光纤切割固定台移动位移,根据需要的无芯光纤长度,扳动光纤切割刀片完成对无芯光纤的切割。

单模光纤、无芯光纤与多模光纤的熔接切割:在上述步骤已完成单模光纤与无芯光纤熔接切割的基础上,将多模光纤与此光纤置于光纤熔接固定台的左右两端,完成无芯光纤一端与多模光纤的熔接,最后置于光纤切割固定台,根据需要的多模光纤长度调整步进电机与光纤切割固定台,扳动光纤切割刀片完成多模光纤的切割。

4.3样品尺寸检测

通过以上方法,制作了六组不同尺寸的光纤探头,在高倍率放大显微镜下进行尺寸检测,比较预设长度与实际长度的差距,判断通过光纤熔接切割一体机制作出的超小光纤探头精度。以制作其中的一组长度为0.160mm无芯光纤、0.200mm多模光纤的光纤探头为例,第一步完成单模光纤与无芯光纤的熔接与切割;第二步测量无芯光纤实际长度,即焊点到切割端面的距离,测得实际的长度为0.164mm;第三步完成无芯光纤与多模光纤的熔接与切割,切割完成后;第四步测量多模光纤实际长度,即焊点到切割端面的距离,测得的实际长度为0.200mm。

用上述相同的方法制作多组不同长度的光纤探头并测量尺寸。

5结束语

本文主要研制一种高精度光纤切割熔接一体机,通过模型设计、样机制备等部分完成该一体机装置的研制。最后,利用该装置制作一系列超小GRIN光纤探头,通过高放大倍率显微镜检测光纤探头的制作长度。结果表明预设长度与制作长度基本吻合,进一步验证了该装置的制作精度满足探头的制作要求,初步实现了超小GRIN光纤探头制作装置的一体化,可用于小型化光学探头及OCT系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Wang Chi,Mao Youxin,Tang Zhi,Fang Chen,Yu Yingjie,Qi Bo.Numerical analysis of GRIN lens based miniature probes for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J].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 2011,19(9):23002307

[2]王驰,毕书博,丁卫等.超小自聚焦光纤探头研究用场追迹数值模拟技术[J].物理学报,2013,62(2):024217.

[3]Wang Chi,Mao Youxin,Fang Chen,Tang Zhi,Yu Yingjie,Qi Bo.Analytical method for designing gradient-index fiber probes[J].Optical Engineering,2011,50(9):340349.

光纤熔接技术要求篇4

【关键词】 广电工程 光纤熔接 光纤维护

一、广电工程光纤运行的保障措施

1、备份光纤的例行测试。现如今,广电工程一般采取12芯的干线进行光纤的铺设,但是在光纤的节点之间实际使用的是两芯的纤芯,除此之外的纤芯一般是用作备用的。在广电工程光纤的运行过程中,一般对光纤的纤芯进行定期的检查,对光纤线路中容易出现的故障进行检测并及时进行排除,确保广电工程光纤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2、实现资源共享。由于广电光纤的运行效果受到路由的影响较大,同时路由器对于移动、联通等运营商的光纤的影响也是较大的。但同时由于各节点之间的光纤一般采用架空或直埋等方式进行的铺设,线路上一般不会出现同时多个故障发生的现象。基于此方式下的高安全性,广电工程可以与移动、联通等运营商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来对资源进行共享,以及进行备份等操作。

3、对光纤线路进行定期及时的检查。在广电工程中,光纤线路情况受到沿线建设情况的影响较大。现如今,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工业区、道路以及新农村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光纤线路的沿线状况变化较大。通常情况下,如果城市建设的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时对光纤产生了影响,施工企业会根据光纤的标识提前向广电部门通知。在实际的光纤线路运行过程中,必须做好对光纤线路的检查工作,对一些光纤容易受到损害的区域指派专人进行看守和检查。通过加大巡检力度,以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光纤线路造成的影响,保证光纤传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广电工程的光缆熔接技巧

有关广电工程中的光纤熔接技术,主要可分为制备光纤的端面以及对光纤进行熔接两个方面,光纤端面的制备又可以分为光纤涂层的剥除、裸纤的清洁以及分隔三个方面。

1、光纤端面的制备。(1)光纤涂覆层的剥除。在对光纤的涂覆层进行剥除的过程中,一般应遵循“快、平、稳”的原则。首先,快是指剥除光纤涂覆层的过程要快速完成,将剥线钳与光纤保持垂直的状态,上方向内倾斜,同时将光纤用钳口卡住。之后顺着光纤的轴线方向用力平推,实现快速的剥离,保持较高的流畅性。稳的原则是指在进行光纤涂覆层剥离的过程中,要保持剥线钳的稳定,不要产生较大幅度的摇晃。最后,平原则是指在光纤涂覆层的剥离过程中,应将光纤保持水平状态,将光纤用拇指和食指捏紧,露出大约五厘米,剩下的光纤部分在无名指和小拇指之间打弯缠绕,确保对光纤良好的控制,避免光纤滑落现象的发生。(2)裸纤的清洁与切割。首先,在对裸纤进行清洁时,需要保证清洁材料的质量,一般采用公用无水酒精浸泡的医用脱脂棉进行清洁。通过“两次”清洁的方法,对剥离后的光纤进行擦拭,同时使用无水乙醇对尾纤部分进行着重的清洁。具体的清洁操作是使用撕成小块的棉花沿着光纤的轴向进行擦拭,棉花的使用次数一般控制在3次以内,以保证清洁的质量。此外,要注重光纤“切”和“熔”之间的衔接,对于清洁完的光纤应尽快进行保存,防止在空气中受到污染。裸纤的分割在光纤端面制备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此环节操作的好坏决定着光纤熔接的质量。因此,在裸纤分割的过程中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对分割的具体工作和技术要领进行深刻的理解。工作人员在分割光纤时,需要保证操作的熟练性和平稳度,避免裂痕、斜角等问题的出现。同裸纤的清洁要求一样,裸纤在分割后也应避免长时间在空气中的暴漏,以免受到空气的二次污染。

2、光纤的熔接。通过对光纤的端面进行制备之后,便是熔接工作的核心操作,即光纤熔接过程。在光纤熔接的准备阶段,需要对光纤的材料和类型进行综合考虑,同时对熔接设备的预熔电流和时间以及输入光纤送入量进行调整,保证各参数都达到最佳的状态。同时,在进行光纤熔接之前,还需要及时清洁熔接机的V形槽和电极等部位,防止光纤在熔接过程中产生过粗或过细、以及气泡等问题。除此之外,熔接的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对光纤的型号和材料的匹配程度进行检测,以避免虚熔现象的频繁发生。为了提高光纤的熔接效果,可以适当的对熔接的电流量进行提升,同时减小空气的污染以及电极的氧化,确保光纤熔接过程良好高效的进行。

三、结语

光纤熔接技术要求篇5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光纤通信的发展,光纤网络不断延伸,敷设环境越来越复杂化,如何在复杂环境下保证光缆施工质量是我们通信工作都应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光缆通信工程施工的相关工作经验,就如何提高光缆通信工程施工质量谈谈自己的观点,以供大家参考。

2 抓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1技术准备

认真分析设计图纸,核对设计工程数量,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调查报告、备料计划。准备充足的施工技术资料以及其它施工用资料。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创优规划、创优措施和各项保证工程安全、质量和工期的措施。检查施工用机具及仪器仪表等是否已经备齐,仔细阅读有关的技术说明书。

2.2光缆单盘测试

光缆敷设前必须确保光缆的技术性能,应用OTDR对每盘光缆进行单盘测试,确保光缆各项指标合格好后方可施工。核对光缆规格、型号、盘号和盘长符合订货合同规定及设计要求。检查光缆出厂的质量合格证和测试记录,审查光纤的几何、光学和传输特性、机械物理性能。用OTDR测试光纤衰减常数,光纤长度及观察有无反射峰、后向散射曲线的平滑度。

2.3光缆配盘

光缆的配盘应根据复测路由计算光缆敷设总长度以及光纤全程传输质量要求,选配单盘光缆。在靠设备侧应选择光纤的几何尺寸等物理参数偏差小,一致性好的光缆。光缆配盘合理,则既可节约光缆、提高光缆敷设效率,同时,减少光缆接头数量、便于维护。

3 提高光缆架设施工质量

3.1最小弯曲半径

对于架空线路,必须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使用中光缆的移动。因温度变化、光缆自重、风吹摆动等引起的光缆移动,很容易造成机械损伤和影响传输性能。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保证光缆的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

3.2足够预留

光缆在线路中间接续,注意杆顶的装配和捆扎方式。虽然光缆重量相对较轻,但将它挂在已有的捆扎件上时,时间久后有可能使光纤超出应力限值,因此隔几根杆处光缆应留有余量U形弯,以适应光缆变化引起的伸缩。

3.3跨越障碍物的最小距离

在跨越铁路、河道、岔路口等较大跨度场合,有必要使用高于常规强度的钢绞线,以防止因下垂引起过大应变,刮风引起的光缆摆动;并对上述特殊地形需做三方或四方拉线,跨越障碍等作高桩拉线,保证光缆离地面的垂度符合线路施工建筑标准,在已建成的光缆线路上挂上“爱护光缆,人人有责”等内容的字牌,作为标志,防止人为故障造成光缆线路损坏。

3.4控制“浪涌”和“背扣”

为了避免由于光缆太长,增加施工拖缆时的拉力和拖缆时不会扭结,可把光缆放在路段中间,一般选在中间转角处,向两个方向架设。盘“∞”字时,应选择合适的地形,将“∞”字尽量打大,为避免解“∞”字时产生问题,应在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尽量少打“∞”字。解“∞”字时应正确操作,将“∞”字逆着打“∞”字的方向解开。若出现因“∞”字翻转不当,造成在“∞”字将解尽时仍有应力产生的小圈不能解开的情况下,切勿将小圈拉直,应在小圈积留处作预留处理。

3.5均匀盘缆

在整理光缆上挂钩时,要把余缆均匀地每隔几根电杆后盘在一个余留盘架内,不要为了方便,单独在某处盘一个圈,而不上余留盘架,只是利用挂钩挂在吊线上,这样做很容易在附近光缆某处突然受到很强外力的情况下,把这一圈光缆打成一个死结,使光缆受伤,光缆损耗增大,甚至造成断点。

4 提高光缆接续质量  光缆接续是光缆线路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光缆接续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影响光通信质量。提高光缆接续质量在线路施工中十分重要。

4.1光纤端面的制备

(1)光缆开剥。光缆外护套开剥的关键是掌握切割刀的进刀深度,否则很容易发生断纤。这个步骤是个熟练的过程,须进行多次练习才能掌握进刀深度。

(2)光纤涂覆层的剥除。应掌握平、稳、快三字剥纤法。“平”,即持纤要平。左手拇指和食指捏紧光纤,使之成水平状,所露长度以5cm为宜,余纤在无名指、小拇指之间自然打弯,以增加力度,防止打滑。“

(3)裸纤的清洁。一是讲究清洁用料择优原则,即选择使用优质医用脱酯棉,工业用优质无水乙醇。二是应用“两次”清洁法,即剥纤前对所有光纤用干棉捋擦,并用酒精棉对尾纤5cm~6cm处重点清洁;三是注意与切、熔操作的衔接,清洁后勿久置空气中,谨防二次污染。

(4)裸纤的切割。切割是光纤端面制备中最为关键的步骤。操作规范如下(以手动为例):光纤的放置,应讲究“前抵后掀、先进后撤”,即手

[1] [2] 

持光纤,稍超前刻度要求平放导槽中,后部稍向上抬起,使光纤前半部紧抵导槽底部,然后向后撤至要求刻度,从而确保光纤吻合“V”导槽并与刀刃垂直。切割时,动作要自然、平稳、勿重、勿急,避免断纤、斜角、毛刺、裂痕等不良端面的产生。

.光纤熔接

光纤熔接是接续工作的中心环节。首先应根据光缆工作要求配备蓄电池容量和精密合适的熔接设备,操作中应狠抓“快、准、细、严”四字。光纤在导槽及熔接室中放置应准确、到位,以便于仪器校准调节。操作过程中观察仔细,应做到“一瞧、二看、三分析”。同时观察熔接中屏幕上有无气泡、过细、过粗、虚熔、分离等不良现象的原因,若产生不良现象应检查熔接的两根光纤材料、型号是否匹配,切刀和熔接机是否被灰尘污染,并检查电极氧化状况,若均无问题,则应适当提高熔接电流。

.测试

加强OTDR的监测,对确保光纤的熔接质量,减少因盘纤带来的附加损耗和封盒可能对光纤造成的损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熔接过程中对每一芯光纤进行实时跟踪监测,检查每一个熔点的质量;()每次盘纤后,对所盘纤进行例检以确定盘纤带来的附加损耗;()封接续盒前,对所有光纤进行统测,以查明有无漏测和光纤预留盘间对光纤及接头有无挤压;()封盒后,对所有光纤进行最后检测,以检查封盒是否对光纤有损害。

保障光缆线路的维护管理

.日常技术维护。首先要建立技术资料档案,它包括光端机产品说明书、光缆架设路由图,每根光纤的全程损耗、连接损耗及总损耗、每根光纤全程损耗—距离曲线等。输出光功率和接收光功率是判断损耗的重要数据,必须精确记载;对光缆线路定期巡视记录。

.故障检查与排除。一般情况下,故障位置和性能十分明显可直接予以确认和排除。重点检查光缆线路两侧有无施工、烧荒等痕迹。如不能确认故障点,可找故障点最近接头处,用OTDR进行精确定位,必要时可将光缆纵剖,找出故障光纤并及时进行恢复。

结语

光纤网络作为数据传输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施工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方面应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组织管理,另一方面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以提高光缆施工质量。

.喻伟.现代通信工程施工与工程监理[J].科技资讯,(). 文章屋在线:www.wzk.co

光纤熔接技术要求篇6

 

关键词:通信建设 光缆施工 质量控制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光纤通信的发展,光纤网络不断延伸,敷设环境越来越复杂化,如何在复杂环境下保证光缆施工质量是我们通信工作都应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光缆通信工程施工的相关工作经验,就如何提高光缆通信工程施工质量谈谈自己的观点,以供大家参考。 

2 抓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1技术准备 

认真分析设计图纸,核对设计工程数量,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调查报告、备料计划。准备充足的施工技术资料以及其它施工用资料。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创优规划、创优措施和各项保证工程安全、质量和工期的措施。检查施工用机具及仪器仪表等是否已经备齐,仔细阅读有关的技术说明书。 

2.2光缆单盘测试 

光缆敷设前必须确保光缆的技术性能,应用OTDR对每盘光缆进行单盘测试,确保光缆各项指标合格好后方可施工。核对光缆规格、型号、盘号和盘长符合订货合同规定及设计要求。检查光缆出厂的质量合格证和测试记录,审查光纤的几何、光学和传输特性、机械物理性能。用OTDR测试光纤衰减常数,光纤长度及观察有无反射峰、后向散射曲线的平滑度。 

2.3光缆配盘 

光缆的配盘应根据复测路由计算光缆敷设总长度以及光纤全程传输质量要求,选配单盘光缆。在靠设备侧应选择光纤的几何尺寸等物理参数偏差小,一致性好的光缆。光缆配盘合理,则既可节约光缆、提高光缆敷设效率,同时,减少光缆接头数量、便于维护。 

3 提高光缆架设施工质量 

3.1最小弯曲半径 

对于架空线路,必须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使用中光缆的移动。因温度变化、光缆自重、风吹摆动等引起的光缆移动,很容易造成机械损伤和影响传输性能。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保证光缆的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 

3.2足够预留 

光缆在线路中间接续,注意杆顶的装配和捆扎方式。虽然光缆重量相对较轻,但将它挂在已有的捆扎件上时,时间久后有可能使光纤超出应力限值,因此隔几根杆处光缆应留有余量U形弯,以适应光缆变化引起的伸缩。 

3.3跨越障碍物的最小距离 

在跨越铁路、河道、岔路口等较大跨度场合,有必要使用高于常规强度的钢绞线,以防止因下垂引起过大应变,刮风引起的光缆摆动;并对上述特殊地形需做三方或四方拉线,跨越障碍等作高桩拉线,保证光缆离地面的垂度符合线路施工建筑标准,在已建成的光缆线路上挂上“爱护光缆,人人有责”等内容的字牌,作为标志,防止人为故障造成光缆线路损坏。 

3.4控制“浪涌”和“背扣” 

为了避免由于光缆太长,增加施工拖缆时的拉力和拖缆时不会扭结,可把光缆放在路段中间,一般选在中间转角处,向两个方向架设。盘“∞”字时,应选择合适的地形,将“∞”字尽量打大,为避免解“∞”字时产生问题,应在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尽量少打“∞”字。解“∞”字时应正确操作,将“∞”字逆着打“∞”字的方向解开。若出现因“∞”字翻转不当,造成在“∞”字将解尽时仍有应力产生的小圈不能解开的情况下,切勿将小圈拉直,应在小圈积留处作预留处理。 

3.5均匀盘缆 

在整理光缆上挂钩时,要把余缆均匀地每隔几根电杆后盘在一个余留盘架内,不要为了方便,单独在某处盘一个圈,而不上余留盘架,只是利用挂钩挂在吊线上,这样做很容易在附近光缆某处突然受到很强外力的情况下,把这一圈光缆打成一个死结,使光缆受伤,光缆损耗增大,甚至造成断点。 

4 提高光缆接续质量

光缆接续是光缆线路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光缆接续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影响光通信质量。提高光缆接续质量在线路施工中十分重要。 

4.1光纤端面的制备 

(1)光缆开剥。光缆外护套开剥的关键是掌握切割刀的进刀深度,否则很容易发生断纤。这个步骤是个熟练的过程,须进行多次练习才能掌握进刀深度。 

(2)光纤涂覆层的剥除。应掌握平、稳、快三字剥纤法。“平”,即持纤要平。左手拇指和食指捏紧光纤,使之成水平状,所露长度以5cm为宜,余纤在无名指、小拇指之间自然打弯,以增加力度,防止打滑。

[1] [2] 

“ 

()裸纤的清洁。一是讲究清洁用料择优原则,即选择使用优质医用脱酯棉,工业用优质无水乙醇。二是应用“两次”清洁法,即剥纤前对所有光纤用干棉捋擦,并用酒精棉对尾纤cm~cm处重点清洁;三是注意与切、熔操作的衔接,清洁后勿久置空气中,谨防二次污染。 

()裸纤的切割。切割是光纤端面制备中最为关键的步骤。操作规范如下(以手动为例):光纤的放置,应讲究“前抵后掀、先进后撤”,即手持光纤,稍超前刻度要求平放导槽中,后部稍向上抬起,使光纤前半部紧抵导槽底部,然后向后撤至要求刻度,从而确保光纤吻合“V”导槽并与刀刃垂直。切割时,动作要自然、平稳、勿重、勿急,避免断纤、斜角、毛刺、裂痕等不良端面的产生。 

.光纤熔接 

光纤熔接是接续工作的中心环节。首先应根据光缆工作要求配备蓄电池容量和精密合适的熔接设备,操作中应狠抓“快、准、细、严”四字。光纤在导槽及熔接室中放置应准确、到位,以便于仪器校准调节。操作过程中观察仔细,应做到“一瞧、二看、三分析”。同时观察熔接中屏幕上有无气泡、过细、过粗、虚熔、分离等不良现象的原因,若产生不良现象应检查熔接的两根光纤材料、型号是否匹配,切刀和熔接机是否被灰尘污染,并检查电极氧化状况,若均无问题,则应适当提高熔接电流。 

.测试 

加强OTDR的监测,对确保光纤的熔接质量,减少因盘纤带来的附加损耗和封盒可能对光纤造成的损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熔接过程中对每一芯光纤进行实时跟踪监测,检查每一个熔点的质量;()每次盘纤后,对所盘纤进行例检以确定盘纤带来的附加损耗;()封接续盒前,对所有光纤进行统测,以查明有无漏测和光纤预留盘间对光纤及接头有无挤压;()封盒后,对所有光纤进行最后检测,以检查封盒是否对光纤有损害。 

保障光缆线路的维护管理 

.日常技术维护。首先要建立技术资料档案,它包括光端机产品说明书、光缆架设路由图,每根光纤的全程损耗、连接损耗及总损耗、每根光纤全程损耗—距离曲线等。输出光功率和接收光功率是判断损耗的重要数据,必须精确记载;对光缆线路定期巡视记录。 

.故障检查与排除。一般情况下,故障位置和性能十分明显可直接予以确认和排除。重点检查光缆线路两侧有无施工、烧荒等痕迹。如不能确认故障点,可找故障点最近接头处,用OTDR进行精确定位,必要时可将光缆纵剖,找出故障光纤并及时进行恢复。 

结语 

光纤网络作为数据传输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施工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方面应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组织管理,另一方面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以提高光缆施工质量。 

光纤熔接技术要求篇7

【关键词】非熔接损耗;光缆上架;弯曲损耗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170-01

光纤通信系统中,在满足全程光功率富余的情况下,光缆内单个事件点的损耗空间为多大,补视为光信号传输的可接受值,一直饱受争议。IEC107―1认为该值应小于等于0.5dB、日本NTT则确定为小于等于0.9dB、我国YDJ44-89规定小于等于0.08dB。标准之间虽然相差悬殊,但具体到实用的光缆线路中,损耗点的存在无疑会缩短中继距离。这就使得运营商要求在工程及维护中,必须将光缆内的损耗降至最低,来随时保持链路较高的光功率富余量,为今后光缆安全运行提供长期保证。但从目前工程情况看,技术人员对易于监测的光纤熔接损耗较为重视,而对于表现较为隐蔽的非熔接损耗却难以把握,甚至于某些时间里由于没有掌握其故障形成机理,处理起来颇为棘手,下面就结合工程应用中易于被忽视的3个非熔接损耗问题进行具体地分析和探讨。

一、不规范的光缆上架所带来的损耗

该类故障多发生于层绞式松套管结构光缆,并主要集中在光纤熔接部位。其现象为光缆内的某根或几根松套管中部分或全部光纤的熔接损耗超标,当利用OTDR的1550nm波长再进行观测,其损耗值就有可能达标。如果找到故障点后,打开光缆接头盒就会发现,在金属加强构件及光纤松套管之间,存在着节距较小的扭绞。

由于障碍点与光纤熔接点同处一个光缆接头盒内,工程维护中技术人员即便是利用OTDR对光纤熔接点的间距,尚在OTDR的两点分辨率盲区之内,使得OTDR会将两者损耗值合并为一个事件点,而无法将两事件区分开。导致技术人员处理故障时易误将其当作熔接故障,可能会在熔接处反复地切纤、熔接,以至于最终都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综合该类故障成因主要有3点,其一是在光缆上架处多根含光纤的松套管之间相互发生了扭绞。其二是得用扎带将松套管绑扎到接头盒的收容盘卡口时,使松套管出现了急弯。其三是光缆上架时金属加强构件与光纤松套管间上下错位。通过以上的分析,正确的光缆上架操作方法应是,光纤松套管应处于金属加强构件的同侧,进入光缆接头盒的固定卡口,其间不得与加强构件发生扭绞。一旦金属加强构件压在光纤松套管上,在光纤松套管中的光纤就会因此长期受力,使得光纤静态疲劳加剧,可能有纤芯断裂的危险,从而给后期的光缆维护留下严重的故障隐患。

二、热缩不良的热熔保护引发的损耗

其表现形式为,在光缆内的光纤熔接完毕后,再用OTDR对所有熔接光纤进行熔接质量测试,就可发现所熔光纤中无规律地出现部分光纤熔接损耗超标。用OTDR的1550nm为测试波长监测,一般光缆熔接处有1.5dB以下的损耗值;但如将OTDR的测试波长改用13 10nm进行观测,熔接损耗值就会有一定的下降。

形成该类故障的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是热熔管的自身质量问题。其二是熔接机的加热器的各种加热参数都采用可调整式设计。一旦参数设置的不合适就有可能造成被加热保护的热熔管变形,而使被保护的熔接光纤损耗增大。

三、主干光缆上随机出现的损耗

所谓的“主干光缆”是指在两个光缆接头之间的主干部分。在光缆施工和维护中,我们经常发现无论是采用何种敷设方式,其光缆主干部分都有可能出现高损耗点。究其原因,大都与光缆在敷设过程中的不规范施工密不可分。但在不同的敷设方式下,其表现的特征及成因也就各不相同。

直埋光缆出现高损耗点主要原因是:1.光缆埋深不够,被其它重载物体碾压后受到损伤;2.光缆选择的路由不稳固,因地形变化而使光缆受到超出其允许负荷范围的外力;3.光缆在铺于缆沟时,没有平直紧贴于沟底,而出现了拱起或被挂的部位,因回填土的作用而受力不均,形成主干部位高损耗点。

架空光缆出现高损耗点的原因主要有:1.挂于钢绞线上的挂钩过于稀疏,使个别挂职钩承受的光缆下坠力过在,并使光缆外护套出现严重的形变;2.盘留于杆上的光缆没有固定牢实,长期受外力作用或短期内受到较大的机械力作用而损;3.在光缆上杆时,施工人员没有按规程上挂,而出现粗暴施工。

管道光缆主干部分出现高损耗点的故障较少,主要引发原因为:1.光缆在采用网套法布放时对牵引的速度没有控制好,而出现了“浪涌”或“打背扣”;2.穿插放光缆的管道没有布放子管,使得光缆在穿放过程中其外护套被管道擦伤,后期其外护套被腐蚀,水或水蒸汽进入缆芯,在被擦伤的部位就会产生氢损。3.综上所述,主干光缆出现高损耗点,追根溯源都与光缆敷设时不规范施工操作有关。所以,光缆工程的招标时,一定要选择信誉好、有相应施工资质的工程队。工程监理人员应在工程中实施全过程的监理,将初步验收、随工验收结合起来,严把工程竣工验收关,才能确保和避免不合格工程的产生。

四、结束语

光纤熔接技术要求篇8

【关键词】光纤传输 损耗成因 降耗措施

1 接续损耗的成因分析

光信号经光纤传输后,由于吸收、散射等原因引起光功率的减小,故光纤损耗是光纤传输的重要指标。实现光纤通信,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尽可能地降低光纤的损耗。引起光纤传输损耗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两类,即接续损耗和非接续损耗。而光纤的接续损耗则主要包括光纤材料的本征因素造成的固有损耗和非本征因素造成的熔接损耗两种。

1.1 固有损耗

1.1.1 吸收损耗

吸收损耗是光波通过光纤材料时,一部分的光能转化成热能,造成光功率的损失。造成吸收损耗的主要原因是光纤材料的本征吸收和制作光纤时光纤材料不纯净所产生的杂质吸收。

(1)本征吸收指光纤的基础材料二氧化硅固有的吸收,不是杂质或者材料缺陷所引起的。

(2)杂质吸收指由于光纤材料的不钝净和晶体缺陷所产生的附加的吸收损耗,主要是材料中的金属过渡离子和生产过程中的氢氧根离子使光的传输产生损耗。

1.1.2 散射损耗

散射是指光通过密度或折射率不均匀的透明物质时,除了在光的传播方向以外,在其它方向也能看到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散射。在光纤中光的传输由于散射的作用而产生散射损耗,散射损耗主要由瑞利散射和结构缺陷散射两部分组成。

1.2 熔接损耗

熔接损耗是由接续方式、接续工艺、和接续设备的不完善引起的,包括光纤模场直径不同、光纤轴向错位、光纤端面不完整或者端面不干净、待熔接光纤的间隙不当、轴心(折角)倾斜以及工作人员操作水平、熔接参数的设置等可以人为避免的因素造成。

2 非接续损耗的成因分析

光纤传输中的非接续损耗主要包括弯曲损耗、其他施工因素与应用环境造成的损耗。

2.1 弯曲造成的损耗

光纤传输在整个系统处于线性状态时,其传输阻力最小。为了减少对光纤的传输损耗,光纤都会保持水平状态。而光纤处于弯曲状态时,就会影响光纤的传输特性。由于光纤弯曲的程度不同,故将其产生的耗损分为宏弯曲损耗以及微弯曲损耗。

宏弯曲损耗指由于光缆的弯曲半径没有控制在施工建设技术要求以内,使得弯曲半径大于光缆允许的动态弯曲半径,导致传输信号失真。

微弯曲损耗产生的原因种类较多,总的来说,在光纤系统中,由于光纤表面的不规则、不平整部分受力不均,从而出现了光缆被覆、扭曲而形成的随机性微弯损耗,以及受温度影响而产生的热胀冷缩微弯损耗。

2.2 应用环境或施工因素产生的损耗

热熔保护热缩问题产生的损耗。一部分是由于热熔保护管的质量问题导致的;另一部分是由于熔接机加热时所设置的加热参数不符合技术标准,导致热熔保护管变形或者有气泡产生,并且热缩管的不干净也会使光纤在热熔时损伤接续点。

光纤的不规范上架引起的损耗。在其上架进行松管管绑过程中,容易出现急弯问题,导致错位现象,也将增大光纤传输损耗。

直埋光缆不规范引起的损耗。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对预埋的深度缺乏科学的计算,当光缆填埋太浅会使光缆在重物碾压下受损。

3 减少光纤传输损耗的措施

3.1 减少接续损耗的措施

3.1.1 选择特性一致的优质光纤

在同一条线路中使用的裸纤需要统一化,保证光纤的特性匹配,使模场直径产生的传输损耗降到最低。

3.1.2 光纤线路应整盘配置敷设

在配盘时应整盘配置,并注意接头的数量。在敷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缆盘的端别和编号顺序放置,减少损耗值。

3.1.3 遵循光纤熔接技术标准进行接续

相关人员在熔接过程中应科学操作,并使用光时域反射仪对光纤熔接进行监控和测量,对于熔接测量结果超出误差范围的地方应重新熔接,保证光纤的熔接质量。

3.1.4 制备优质的光纤端面

优质光纤端面应当平整、无缺损、无毛刺并且端面与轴线的倾角应小于0.3度;在光纤端面制备的工序中应当使用优质切割刀,正确切割。

3.1.5 保证适宜的接续环境

在切割时保持接续部位、材料和工具的清洁;避免在潮湿和多尘的环境中作业,切割后光纤不可以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防止光纤的接头受潮。

3.1.6 保证活动连接器的清洁

在施工和维护的过程中要注意适配器与插头的清洁度,避免适配器与插头由于灰尘和污物产生的散射损耗。

3.1.7 选用优质的活动连接器

所选连接器的性能应符合要求,即插入损耗在0.3dB/个以下,附加损耗应小于0.2dB/个。

3.2 减少非接续损耗的措施

(1)在光纤电缆敷设施工和运维工作时,通过采取光纤电缆的防护措施(防雷,防电,防腐蚀,防机械损伤等),加强光缆的防护。

(2)禁止使用劣质,弯曲变形的热缩套管,避免在热缩的过程中产生内部应力,导致损耗增加。

(3)当光纤电缆敷设时,速度不应过快,光纤电缆敷设距离不宜过长,光纤电缆敷设过程中应选择最佳路线敷设布置方案,尽量避免让光缆受到各种外力侵扰。

(4)当光纤电缆敷设时应控制计算好布放长度,且预留长度合理。使光纤保持合理的弯曲半径,减少整个线路的附加损耗。

(5)光纤通信工程施工完毕后,应总结施工经验,加强维护工作,提高光纤通信工程质量。

4 结语

在分析了光纤传输产生的损耗机理的基础上,定性地分析各种因素引起的损耗类型的不同点。因此在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积极改善和优化光纤通信网络传输性能,降低光纤线路传输损耗,提高其传输质量,对光纤通信传输系统的常见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决,是光纤通信传输网络的重要工作且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顾婉仪.光纤通信系统[M].北京邮电出版社,2013.

[2]王红梅.光纤传输损耗的成因与解决措施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4.

[3]唐保兰.引起光纤传输损耗的原因及解决方案[J].中国西部科技,2010.

[4]于跃宇.光纤损耗原因分析[J].科技风,2011.

作者单位

上一篇:音乐教学中识谱能力培养范文 下一篇: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