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制造业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01 17:13:18

对制造业的认识

对制造业的认识篇1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制浆造纸企业的评价基本是积极的,没有太多强烈的偏见。通过分析对制浆造纸企业多项特性评价的样本均值,发现技术、薪水和工作的广度排在了前三位,评价较高,而追求人生目标的机会、工作条件(噪音、舒适度等)、工作的稳定性等因素评价则较低,分别排在倒数一、二、三位。为了推测总体的情况,需要在样本平均数和样本容量的基础上,推测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计算样本方差S2,而总体方差σ2≈S2,n表示样本容量。按照重复抽样的区间估计方法,计算抽样平均数的平均误差μx,然后根据置信度的需要查出相应的概率度t,并据此推算极限误差Δx,最后根据样本平均数x和极限误差,分析得出置信区间。其中,置信区间下限=x-Δx,置信区间上限=x+Δx,可据此估计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这里以95%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对应的概率度t值取1.96。通过区间估计发现,对于总体的状况,与样本数据类似,依然是追求人生目标的机会、工作条件(噪音、舒适度等)、工作的稳定性等因素评价较低,影响了大学生选择制浆造纸企业就业的取向。这里以95%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对追求人生目标机会评价得分的置信区间是(1.8222,2.1334),对工作条件(噪音、舒适度等)评价得分的置信区间是(1.8975,2.1895)、对工作稳定性评价得分的置信区间是(1.8701,2.2181)。这里的4分表示很好,3分表示比较好,2分表示一般,1分表示比较差,0分表示很差。

2工作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列联表分析,可以发现是否在林产品行业有工作经验、是否认识制浆造纸企业的员工、对制浆造纸企业的印象等因素显著影响职业选择。是否在林产品行业有工作经验(Q1.4)是显著影响是否愿意在制浆造纸企业就业(Q2.2)的一个重要因素,取显著性水平为5%进行列联表分析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显著性检验方法选取的是Pearson卡方检验、似然比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证明在林产品行业有工作经验的学生未来接受该行业工作的意愿明显高于没有经验的学生。通过同样的方法可以分析得出:是否认识制浆造纸企业的员工(Q2.1)也会显著影响大学生的意愿(Q2.2)。在调查中列出的认识的员工及得分依次是:家庭成员(Q2.1=4)、亲戚(Q2.1=3)、朋友(Q2.1=2)、一般认识的某个人(Q2.1=1)、不认识任何人(Q2.1=0)。认识排在前面位次员工的大学生比认识排在后面位次的员工或者根本不认识任何人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到制浆造纸企业工作,这里的显著性水平也是5%,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类似地分析可以得出,在制浆造纸企业的各种特性里边,对行业的印象、工作条件、技术、与制浆造纸企业地理位置相联系的生活方式、追求生活目标的机会、工作的稳定性、员工更新知识和技能的机会以及工作的广度等多种特性都显著影响大学生未来是否愿在制浆造纸企业就业(Q2.6),显著性水平同样是5%。并且,大学生对这些特性的评分越高,未来愿意到制浆造纸企业工作的意愿就越强。而通过列联表分析未发现其他因素对Q2.6有显著影响。

3是否认识企业员工等两因素与职业选择的关系

更进一步分析职业选择(Q2.2)与诸因素的关系时发现,Q2.2与Q1.4(是否有林产品行业工作经验)、Q2.1(是否认识企业员工)有显著的相关性。通过SPSS17.0的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模型log(p(/1-p))=-3.627+1.367Q1.4+0.654Q2.1。模型中Q1.4的显著性水平是0.070,Q2.1的显著性水平是0.012。从以上模型和数据可看出Q1.4和Q2.1对Q2.2的作用。可以通过公式(1)计算大学生有意愿到制浆造纸企业工作(Q2.2=1)的概率预测值。由此可得出,Q1.4和Q2.1的取值,有规律地影响了大学生是否选择到制浆造纸企业工作的意愿,特别是家庭成员在该行业工作,而学生自己又具有林产品行业工作经验的情况下,未来选择在制浆造纸企业就业的可能性达到了58.81%。

4缺乏了解的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制浆造纸企业缺乏足够的认识,这是造成他们不愿在该行业就业的原因之一。在大学生回答的开放性问题中,类似下面这样的叙述不少“:请给大学生和社会更多的信息”、“对公众应该有更多关于制浆造纸行业的信息。大多数人,像我一样,由于缺乏信息而对制浆造纸行业存在偏见”“、应该有更多的广告宣传。我甚至质疑在加拿大是否存在制浆造纸企业”、“在温哥华应该有更多的制浆造纸企业,我猜想相当大一部分纸是进口的。但是人们应该得到更多的信息”、“我对该行业一无所知,我认为在那种厂里工作会损害我的健康”、“我并不真正了解这个行业,也从来没考虑过到这个行业就业。我认为这个行业似乎是面向男士的,要求有很好的科学方面的背景,需要很艰苦的人工劳作”等等。显然,大学生没有得到关于制浆造纸企业足够的、真实的信息。

调查还发现,27.78%的被调查者能够正确地判断2009年制浆造纸企业的平均年薪(55000加元到75000加元之间),69.05%判断偏低,3.17%判断偏高。这也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制浆造纸企业了解不够。此外,当直接要求大学生就多种因素对职业选择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时,薪酬、工作条件和实现人生目标的机会被排在了前三位。当要求大学生从多种因素中挑选如果哪项因素改变就会改变他们的决定时,在143份问卷中有28人选择了薪酬,这也是最大的一组。说明薪酬仍然是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社会的误解和偏见尽管不是事先预料地那么强烈,但是依然存在,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选择。综上所述,在校大学生是否准备在毕业后到制浆造纸企业就业,受到实现人生目标的机会、工作条件、认识企业的何类职员、是否有林产品行业的工作经验、薪酬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需要企业根据以上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吸引更多优秀毕业生,从而满足制浆造纸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长期需求。

对制造业的认识篇2

关键词:BIM5D;企业;造价管理;对策建议

1.引言

工程造价是目前很多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的造价管理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传统模式下的造价管理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而BIM5D造价技术的兴起使得企业的造价管理将实现新的突破。而在BIM5D造价法下,企业的造价管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企业对BIM5D造价法的认知不足、缺乏应用BIM5D造价法的人才、缺乏BIM5D造价技术应用的保障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造价管理。因此,必须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对策,全面增强企业在造价管理中对BIM5D造价法的应用,提升其造价管理的有效性。

2.基于BIM5D下企业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对BIM5D造价法的认识不足

目前,很多企业在实施工程造价的过程中还采用传统的方法,很多企业目前的造价法已经不适应其发展的需要,但是难以从根本上对其进行改进,基于BIM5D下,企业造价管理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对该方法的认识不足。一方面,很多企业在实施造价的过程中不注重采用新的方法,缺乏基本的理念和意识,管理层对BIM5D技术与方法缺乏深入的了解,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对其推广力度不足,使得企业难以正确认识和使用BIM5D造价法。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业在实施造价管理的过程中不注重学习其他企业对BIM5D造价法的具体应用经验,使得很多企业难以全面通过BIM5D造价法实现高效的造价管理。

2.2 缺乏应用BIM5D造价法的人才

BIM5D造价法的专业性较强,因此需要有专业化的人才作为保障。当前,很多企业还缺乏这一专业的人才,使其造价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一方面,大部分企业对现有的造价管理人员没有进行关于BIM5D方面的系统性培训,使其难以提升对BIM5D的具体认识和应用能力,进而限制了企业造价管理过程中对BIM5D的应用,使其缺乏必要的人才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业由于各方面原因,没有从外部引进一批专业化的BIM5D造价法的专业化人才,外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没有顺利进入到企业,使得企业在实施造价管理的过程中难以从传统模式中走出来,进而对企业的造价管理产生了诸多的不利影响。

2.3 缺乏BIM5D应用的机制保障

对企业而言,其各项管理技术的应用都必须建立在完善的机制保障下。很多企业目前在应用BIM5D的过程中还缺乏完善的机制保障,使其具体的应用效果难以得到有效的改善。一方面,现有的机制主要是服务于传统造价方法的,对BIM5D方法的应用情况缺乏必要的保障,不适应其应用的具体需要,因此难以使得BIM5D方法在企业的造价管理中得到顺利的应用。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业在机制创新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难以通过对BIM5D进行综合的分析与研究,进行应用机制方面的创新,进而缺乏对BIM5D应用的有效指导与保障。

3.基于BIM5D下企业造价管理的对策建议

3.1 提升企业对BIM5D造价法的认识

企业要想通过BIM5D造价法提升造价管理的有效性,必须首先提升对BIM5D造价法的认识。一方面,要对传统的造价方法进行审视和研究,发现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根据企业在未来市场发展中的需要,对BIM5D造价法进行有效的研究,找到其优势。同时,要提升管理者对BIM5D的认识,使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能够主动强化对该方法的应用,以营造出良好的氛围,促使BIM5D造价法能够得到顺利的应用。另一方面,要从分学习和借鉴其他企业对BIM4D造价法的应用经验,并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使其能够有效指导企业的造价管理,以提升BIM5D下企业的造价管理水平。

3.2 培养和引进专业的BIM5D人才

对企业而言,要想充分有效地应用BIM5D实施造价管理,必须要全面培养和引进专业化的人才。一方面,要对现有的造价管理人员进行关于BIM5D方面的培训,使其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断提升对BIM5D的应用能力,为企业实施全方位的造价管理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提升其造价管理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通过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等,从外部高校、企业、科研院校等引进一批专业化的BIM5D应用人才,使其为企业现有的造价管理团队注入新鲜的血液,充分利用其在BIM5D方面的专业化知识与技能,使得企业在BIM5D造价方法下实现更为有效的造价管理。

3.3 完善BIM5D造价技术应用的机制保障

对企业的造价管理而言,要想实现全过程、全方位、高效率的造价管理,必须要制定和实施完善的机制以保证BIM5D造价技术与方法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应用。一方面,要不断改进和优化现有的造价管理机制,使其在保证企业造价管理顺利运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BIM5D造价法应用的相关情况,根据其应用于变动情况调整机制的运行,以充分保证BIM5D能够在造价管理过程中得到充分有效的应用,减少和解决造价管理环节存在的各项问题。另一方面,要进行机制方面的创新,对企业造价管理需求进行分析,预测其发展需要,在此基础上实现机制方面的创新,对BIM5D在企业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给予充分有效的保障。

总结

BIM5D造价法对企业的造价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企业目前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来看,应该从提升企业对BIM5D造价法的认识、培养和引进专业的BIM5D人才、完善BIM5D造价技术应用的保障等方面实现企业对造价的全过程管理,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超,靳萧夷.基于BIM5D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J].四川建材,2016(08)

对制造业的认识篇3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教学项目;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7)02-0097-03

2014年,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试点,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方法、途径。经过近3年的研究和实践,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重新构建了项目化课程体系,创新了“师徒制”教学组织方法,探索了“产品导向的综合评价”考核模式,逐渐形成了“二阶递进项目化师徒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项目化课程实施是关键,而项目化课程实施的基础,则是教学项目的选择和设计。

一、教学项目的选择和设计原则

1.遵从认知规律,从易到难

项目化教学仍然需要遵从认知规律,项目选择应当从易到难。实践表明,不论是在知识学习领域还是技能操作领域,人类对于简单知识和技能的认知能力,要远远高于对复杂知识和技能的认知能力,因此,采用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教育学生,更应注意选择低难度项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从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时即考虑到这一原则,学生入校第一学期仅开展模具拆装与测绘这一项目,使用常用钳工工具拆卸、装配模具,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掌握模具结构、金属材料、尺寸公差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实践表明,学生在此过程中均能较好地构建起对模具结构的认知,并能在今后的项目中自觉应用本项目的知识和技能,说明模具拆装与测绘对学生入门学习是有帮助的。而在落冲模设计与制造项目中,学生从事的一般是垫片、轿车安全带卡扣等简单形状、一般尺寸和精度的冲模设计与制造,模具结构也比较简单,精度等级一般不高,但由于学生需要自行完成模具结构设计和使用机床加工,知识和技能的广度、复合度都较模具拆装与测绘项目高,同时,学生在设计、装配模具时需要使用模具拆装与测绘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也不会对新知识、技能感到陌生,符合认知规律。在弯曲模设计项目中,由于UG软件的加入,学生需要适应新的知识和设计理念,而弯曲模的结构一般比较简单,因此,学生的学习难度并不大。到拉伸模设计中,学生主要学习设计计算方法,提高软件应用技能。显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采取的模具拆装与测绘、落料模设计与制造、弯曲模设计、拉伸模设计的项目化课程体系符合认知规律,符合从易到难的课程体系设计原则。

2.结合生产,符合一般模具设计与制造流程

项目课程应当紧密结合生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联合企业,提炼出“模具结构设计―模具零件加工―模具装配调试”这一模具行业典型工作过程[1],(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设计与实践)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教学项目。例如,落冲模设计与制造、单分型面注射模具设计与制造等课程即是按照完整的模具设计、制造流程设计的项目课程,学生要按照企业的流程标准完成冲压件(塑料件)工艺分析、模具结构设计、拆图、模具零件加工、模具装配、冲压(注射)调试等全部设计和制造环节。同时,考虑到效率和成本,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在全部项目中完全按照企业完整生产流程,而是选择其中一部分,例如弯曲模设计、拉伸模设计、侧抽芯注射模具设计等项目,则参考行业中设计公司的流程,按照“工艺分析―模具结构设计―拆图―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设计”这一流程组织。

3.涵盖专业知识与技能

项目化课程虽然侧重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但并非不教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将有关知识和技能带入相关的专业情境,通过学生在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以及专业素养。显然,项目选择应当能够涵盖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避免学生出现知识和技能短板,影响其专业水平。因此,在分析模具行业生产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设计了模具拆装与测绘、冲压类模具设计与制造项目、塑料类模具设计与制造项目3类课程项目。模具拆装与测绘主要面向传统课程中金工实习、机械制图、公差与测量、金属材料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必需、够用”为度,融合自学方法形成设计教学项目,由于是第一个教学项目,因此在难度、复合度上都应当尽量低些,专业基础课程中的一些高深知识和技能,可以放到后续项目中继续学习。冲压和塑料模具占模具行业的80%,因此以冲压和塑料模具为主设计教学项目,基本可以涵盖模具行业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考虑到项目涵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要,冲压模具没有选择钢板模、锌基合金模等简单模作为教学项目。考虑到铸造模具与一般金属模具的生产区别,也没有选择铸造模具作为教学项目。这些内容由教师在其他教学项目中简单讲授。

二、教学项目案例

经过近3年实践,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探索了多个教学项目,其中不乏精彩案例,以下简单介绍分析其中2个案例。

1.汽车安全带卡扣落冲模设计与制造

按照上述3个原则,落冲模设计与制造教学项目是项目课程体系中第两个教学项目,学生在学习模具拆装与测绘后,具备了对模具结构、金属材料、机械制图、尺寸公差等专业基础的基本认知,能使用常见钳工工具拆卸和装配模具。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够按照冲压模具企业一般模具的设计、制造流程,应用AUTOCAD等O计软件、机械加工设备和钳工工具等完成一般冲压制件工艺分析、复合模具结构设计、模具零件制造与装配、合模机设置及调整、冲压成型及模具调整等工作任务。学生掌握一般零件数控加工、冲压加工等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综合应用有关知识、技能解决冲压模具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后续课程包括弯曲模设计、拉伸模设计、单分型面注射模具设计与制造等。

在设计此项目时,由于存在AUTOCAD软件应用、机械加工设备操作、冲压件工艺分析等新技能和新知识学习,项目难度不应太大,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第一次经历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全流程,因此,对尺寸精度不应要求太高,主要是使学生构建模具专业全貌。对于一些质量、成本和效率的要求可以降低。汽车安全Э扣落冲模设计与制造项目可以实现以上目标。

汽车安全带卡扣尺寸适中 ,精度不高,模具零件加工难度小。零件加工存在外形和内孔,属于典型的落料冲孔件,模具结构设计既可以借鉴传统模具结构,也存在发挥空间。

2.肥皂盒塑料模设计与制造

塑料模设计与制造是模具专业项目课程体系中第4个教学项目,学生前期所完成的项目,使学生已经对模具设计与制造流程、一般加工方法、设计手段等有了较深的认识,具备了常用加工设备操作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按照塑料模具企业一般注射模具的设计、制造流程,应用UG等设计软件、数控加工设备和钳工工具等完成塑料制件工艺分析、塑料模具结构设计、模具零件制造与装配、注射成型机参数设置及调整、塑件成型及模具调整等工作任务。学生掌握一般零件数控加工、塑料注射成型加工等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综合应用有关知识、技能解决塑料模具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此教学项目时,重点考虑学生数控机床操作、UG软件应用(自动编程)、塑料件注射分析(CAE)等,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具备精度设计、加工时精度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引入成本和效率的概念,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应对其加工成本和效率进行评判。

此教学项目中数控机床操作和自动编程对学生属于新技能,因此,在项目难度上也不宜过高,特别是精度要求应当有所控制。肥皂盒存在上盖和下底,需要不同零件的配合,因此对模具精度提出了一定要求,需要学生在设计和制造环节加以考虑。同时,其形状简单、精度有要求却不难实现,因此,肥皂盒注射模可以较好实现教学目标。

三、教学项目库建设

在某一门课程中,如果各组教学均采用同一教学项目,可能导致学生抄袭,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建设教学项目库,在同一项目课程中,不同组别学生可以选择不同项目进行设计、制造。例如:落冲模设计与制造项目课程中,就包括了汽车安全带插扣落冲模设计与制造、圆垫片落冲模设计与制造、油封落冲模设计与制造、开壳器落冲模设计与制造等10余个教学项目;单分型面注射模设计与制造项目课程中,也包括了肥皂盒注射模设计与制造、粉笔盒套注射模具设计与制造、回旋镖注射模具设计与制造、口杯注射模设计与制造等10余个教学项目。目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已经积累了70余个教学项目,基本形成了以冲压件和塑料件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教学项目库。教师可以从中选择或改造合适的教学项目组织学生开展项目教学。由于教学项目库中的教学项目均经过一轮以上的教学实践,因此配套的教学条件,如刀具、材料、模架清单等均较成熟,为项目化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项目标准建设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项目库建设过程中,需要把握好项目标准的建立。到底选择怎样的项目进入教学项目库,需要建立项目标准。经过探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基本建立了不同课程的项目标准。

总之,项目化教学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主要途径,而教学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是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科学设计教学项目对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方法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对制造业的认识篇4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模块;工程能力;权重

一、引言

我国高等院校培养出的工科技术人才总量居世界前列,但我国工程教育还没有使企业和学生满意,主要表现是,学生工程意识较弱,实践能力较差[1]。开展工程教育认证,一方面给我们带来新颖的育人理念,另一方面有助于我国未来工程专业毕业生获得国际执业资格。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来说,准备和通过工程认证,是学校培养合格机械工程师的有效保障,就是要以国家机械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指针,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工程教育认证与“模块化”教学改革理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就是工程技术行业的相关协会连同工程教育者对工程技术领域相关专业(如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的高等教育质量加以控制,以保证工程技术的从业人员达到相应教育要求的过程[2]。工程教育认证是对工程教育最低标准的检查,保证未来工程师从业人员获得质量可靠的,与其职业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专业教育,促进了工程教育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保证了工程教育与工程师职业密切联系,促进工程界与教育界密切联系[3]。其核心理念是,工程教育要以学生学习成果为目标导向,通过有力引导,确保工程专业毕业生达到专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这就需要将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导向要求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以此做为合格性指标,推进工程教育工作。具体到专业课体系设置乃至每门课程安排,其要求和内容应把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围绕学生能力培养,以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为目标导向来组织和持续改进[4]。德国高等教学中“模块Module”通常由几个相关联的教学课程组成,一个模块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5,6]。模块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不过分强调学科的知识性和内在逻辑性。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把能力分成三类,即专业能力(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储备)、方法能力(用恰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能力和自我能力(交际能力、团队精神、自学能力)。为了实现不同的能力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活动,要有讲座课、研讨课、练习课、实验训练课、项目教学课、学生自学等。为了实现专业能力,多使用讲座课,而实现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自我能力多采用研讨课、练习课、项目教学课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国际工程认证与德国高等教育“模块化”共同的教育理念是,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而专业认证更加注重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学生学习成果的达成度,更加强调持续改进性。

三、面向工程认证的模块化教学改革探讨

(一)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及课程模块化整合

通过走访用人单位,分析了机械行业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及本地区的特殊需求,提出了本专业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其中,专业培养目标是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之后所达到的要求。该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具备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能力,能在复杂的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开发、设备维护、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应用型人才。针对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了学生毕业时达到的要求,即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共有7条,关于机械设计制造我们提出这样的毕业要求:能运用机械设计制造原理,正确理解和绘制复杂的机械加工零件图、产品装配图及加工工艺过程流程图,并综合分析经济、社会及相关工程因素,使用计算机进行复杂机械产品的辅助设计和制造。鉴于上述毕业要求,分析了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工作的毕业生应具有如下几方面的能力。1.从事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编制与实施的工作能力。2.从事工艺工装的设计制造工作能力。3.对机械制造装备进行设计、维护、改造的能力。4.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制造的能力。围绕上述能力,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模块化重组,把切削原理与刀具的内容与数控技术中数控编程并入机械制造技术I模块,而把数控机床的电控内容并入机械制造装备及其控制模块内容。这样处理的好处是机械制造I、机械制造II模块以编制机械制造工艺规程为主线,系统介绍了编制工艺规程所需要的知识,包括数控加工知识,从而大大提高编制工艺规程能力[7]。

(二)细化可评测的学习目标

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具备从事机械制造方面工作的能力,对专业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达成,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了实现上述能力,比如能从事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的工作能力,提出了如下学习目标及其权重值,如表1所示。目标要求2、3对于学生提高从事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的工作能力含权值较高。另外,编制工艺规程所需的基本概念,主要指工艺过程及其组成,生产纲领、生产类型、零件结构工艺性等问题,目标的实现,不是死记硬背,主要体现在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因而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也是也是很重要的。

(三)围绕学习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

根据学习目标的权重值,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及学习活动。对于权重值较高的学习目标,可以通过讲课、作业、实验、实习、项目驱动来达到目标要求。对于表1中含权值较高的学习目标,牵涉的概念较多,比如工序基准、定位基准、限位基准、粗精基准选用原则及工艺路线安排原则等。这些概念,大多都是在实践中进行的总结及理论提升。学生大部分来自学校,实践经验不足,对上述概念原则无法理解,因此会感到枯燥乏味,只能死记硬背通过考试,达不到学习目标要求。为了达到学习目标,除了讲课、作业等正常教学活动以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教学活动来解决。1.夹具拆装实验。夹具拆装实验就是把学生分组对某个夹具及其工件进行测绘、组装,并画成相应的装配图。通过该实验,学生对夹具的功能、组成有所了解。尤其对定位元件及其作用有了较强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工序基准、定位基准、限位基准概念的理解,同时对精基准选择原则中基准重合原则有了直观的了解,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了学习目标2达成。2.实习,项目驱动教学。机械制造技术模块中的工艺规程编制这一章的内容,大部分是如何编制的规则,如果在教学中照本宣科,学生无法理解,只能死记硬背通过考试,无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因此,我们以项目驱动方法来完成教学。所谓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的展开为主线,将相关知识点融入到各个项目环节中去,进行层层推进,安排学生分小组围绕工程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通过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和学的模式。为了达到使学生具有编制工艺规程的能力这一教学目的,使学生置身于工作现场中,以一个典型零件的工艺规程编制为项目,通过学生自主、互动学习编制工艺规程有关的理论知识,例如,加工零件粗、精基准的选择,加工工艺路线制定等理论,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来完成该项目。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该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中心,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学生能真正理解编制规则,提高编制工艺规程能力。

(四)评估实际学习效果

通过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来促进学习目标达成。要想合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效果评价标准。过去只是以考试或者项目报告书作为评价标准,而不考核全过程,导致学生项目报告互相抄袭,考前重视背诵讲义内容,没有达到提高学生工程能力的目的。我们以考核学生的全过程作为学习效果评价标准,现推出一种n+2考核方法,n里面包括项目、论文、测验等多种考核方式,占总成绩的50%,平时笔记占10%,考试成绩占40%,考试成绩不超过50分或过程考试不及格,最终成绩均不及格。这样,不是以考试成绩作为最终成绩,使学生对过程更加重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考试中围绕学习目标及含权值出题目,题目源于各个教学环节,很多试题答案并不唯一,重点考查学生的工程能力及迁移能力。

(五)反思与持续改进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对机械加工路线拟定掌握并不十分理想,平均得分较低,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该部分内容是教学难点,学生在对口工厂实习机会较少,对加工手段认知较少,另外,学生的识图能力较差。下学期准备增加加工手段视频播放,以弥补学生的现场经验不足;和机械制图老师沟通,多进行识图方面的训练。

四、结语

通过上述面向国际工程认证和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研究,我们得到如下结论。1.以工程教育认证及“模块化”教学理念,分析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提出了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工作所应具备的能力,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重组,打破了学科的界限,突出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从而更容易促进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达成。2.围绕某一工程能力的提高,提出了不同的学习目标及权重值,根据权重值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以加强学习目标达成;围绕不同的学习活动,提出了过程考核的考核标准,考试题目源于各个教学活动,以考查学生是否达到相应的毕业要求。3.围绕着工程认证所进行的教学改革,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较差,学习主动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继续深入研究,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曹小宇,幸继红,谢方平等.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实践[J].农业工程,2014,4(5):93-95.

[2]陈文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J].高教论坛,2011,(7):29-32.

[3]韩晓燕,张彦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及其对工程教育的影响[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1):86-89.

[4]万林林,伍俏平,郑朝晖.工程教育认证下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4):40-42.

[5]宿静瑶,汪木兰,曹雪虹等.德中应用高校机械类本科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79(19):89-92.

[6]张鸣放,窦力军,于雷.中德应用型大学课程设置比较分析[J].高教研究,2011,(6):50-55.

[7]徐强,许泽银,朱爱华.机械制造技术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0):111-112.

对制造业的认识篇5

为什么如此众多的企业积极地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其原因是当今环境问题已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人类现在已经强烈意识到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企业要想获得生存与发展,必须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这样才能获得政府和民众的认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才能使人类文明发展不断进步。

1行业的认证现状

据认证行业统计,2003年以前,我国通过环境体系认证的企业大多集中在制造业、施工业,如冶炼、汽车、造纸、机械、建筑和交通等行业。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行业是环境污染大户,他们不同程度地对大气、水、土壤造成了很大的环境破坏,为减少环境恶化速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业准入制度,促进了上述行业的认证发展。

2003年,我国铁路勘察设计行业最大的设计企业之一,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四院)开始寻求环境体系认证。由于在此之前,该行业认证先例极少,所以基本无经验可借鉴。因此,摆在中铁四院面前的是如何建立体系和实施认证,这就成了其需要先行探索的问题,通过1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探索出一条适合勘察设计行业的认证之路,经过5年的发展与实践,至2008年,中铁四院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已经日趋成熟,并得到社会、政府和认证公司的认可,成为本行业的先行者。

2勘察设计企业建立环境体系的着眼点

勘察设计企业要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到底应该重点关注什么呢?按照标准理解和制造业认证的经验,一般来说应该关注企业自身产生的污染,减少污染排放、降低能耗、节约资源,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但是,由于勘察设计企业属于科技型企业,自身的污染十分有限,大体上有:少量的办公污水,固体废弃物(纸张、废旧计算机等),供水锅炉房产生的烟尘、煤渣,中央空调产生噪声和少量的油污,汽车废气等。这些污染都是常规污染类,且排放总量较少,因此,是否作为认证的主要方向就需要思考了。

那么,换个思路来考虑寻求认证的方向,也就从设计的建设工程作为着眼点。对建设工程的考虑,也就是对预期的一个考虑,因为工程建设产生的任何环境影响都是将来时,它不是现在已经发生的,它是否可以作为寻求认证的主攻方向,这在认证之初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不是现在发生的,又不是本企业直接产生的,怎能作为体系的主要控制方向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看看国家的环保政策、社会相关方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我国2003年9月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同意,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可以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同时也可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老百姓对环境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在这样社会背景下,把所设计的建设工程作为体系主要控制的着眼点就顺理成章了,企业对环境改善的贡献也要大得多,得到政府和社会认可的程度也会大大加强,为企业带来效益的机会也会随之增加。

3环境因素识别与控制

在ISO14001:2004标准的4.3.1条a款中规定:组织应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从标准中可以看出,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都是我们要识别的环境因素。因此看看那些是可以控制的环境因素,以铁路、公路建设项目为例,我们来具体识别几个环境因素看看:①工程建设方案对环境敏感点(例如学校、医院、居民区、自然文化文物保护区等)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涉及的环境影响有噪声、振动、大气和植被等,并且这是在勘察设计中可以控制的;②工程开挖、填筑造成的水土流失,对于这个环境因素我们也是可以控制的,可以通过边坡防护、绿化来防止水土流失;③占用耕地,耕地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因此对占用耕地这个环境因素我们更要主动控制,在选择工程方案时,要尽可能地选择在丘陵、坡地、洼地等不利于农业种植的土地上,对于不可避免要占用耕地的地段,可用桥梁方案或低路堤方案通过,尽可能少占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从以上三个环境因素识别实例来看,对工程建设所涉及的环境因素控制的社会意义,要远远大于对本企业自身产生的环境污染的控制。但是,这并不是说可以不识别企业自身涉及环境因素,虽然造成的环境影响不大,但是,这是对环境保护的一个态度、认识问题。所以,作为一个环境体系认证企业,还要对自身生产、生活所涉及的环境因素加以识别并予以控制。

4环境方针与环境目标的制定

在ISO14001:2004标准的4.2条中,要求组织必须制定环境方针,制定方针有几个方面的要求: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承诺;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承诺;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我们知道,环境方针是环境体系的一个纲领,是一个努力的方向,具有旗子的作用。因此,在制定方针时一定要把眼光放远,不能太具体,但也不能不着边际。下面来看看几个有代表性的企业的方针:①某高科技公司的环境方针:遵纪守法、全程环保,节能降耗、持续改进;②某建筑企业的环境方针:减少污染、节能降耗、建造美丽家园,依法治理,持续改进净化一片蓝天;③某交通施工企业的环境方针: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创优质,守法诚信、注重环境保健康;④中铁四院的环境方针:遵守环保法规,履行合同责任,坚持污染防止,保护生态环境。

在ISO14001:2004标准4.3.3条中,要求组织应制定环境目标。制定环境目标应考虑以下几点:减少废物和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或杜绝污染排放;对产品的设计应考虑,减少生产、使用和处置中的环境影响;尽量减少新建项目可能产生的重大环境污染;提高员工及公众的环境意思。下面来看看一些具体的环境目标实例:①某交通施工企业的环境目标:污水达标排放,施工噪声达标排放,固体废弃物达标排放,施工扬尘达标排放,强化员工环保意识,文明施工改善环境。②中铁四院的环境目标:一是勘察中不因违规操作危害环境,造成环保部门的处罚或不良社会影响;二是线路方案不因环境因素识别不充分进入环境保护区,造成在审查时被否定;三是工程建设选址符合城市总体环境规划;四是工程建设不选用污染严重、淘汰落后的设备;五是办公区的噪声、烟尘、污水、固废排放指标符合武汉市(或所在地)的相关规定。

5体系运行控制

5.1有一套详实的、可操作的体系文件

体系文件编制是否好用,对体系运行至关重要。程序性的文件,其规定要切合实际,文字表述要清晰,要与本单位的实际生产过程相一致,还要有简洁性。另外,对于一些具体的操作环节的规定,不能够在程序性文件表述清楚的,必须编制作业指导书,去规定那些具体环境控制操作流程,避免由于文件粗细程度问题,造成规定不清,从而影响体系运行效果。

5.2做好培训宣传

体系建立之初,由于大家不了解,不知道该怎样去做,甚至由于增加了一些工作量,一些员工甚至基层领导会有抵触情绪,这样就需要体系的管理部门去推动这项工作。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要利用一切上下沟通的渠道加以宣传,如生产例会、板报、网络、标语、口号和企业管理者召开的动员会,形成强大的体系运行和认证的氛围,使得本来有抵触情绪的同志,在强大企业宣传氛围中从思想上加以接受,即便是被动地接受也要先做起来。其次,要做好培训工作,员工不会做,也不知道怎样去产生记录,这就需要做好基层班组的培训工作,要一个一个单位去培训,还在每个二级单位培训一名体系骨干,以便实施分层管理、层层落实。

5.3做好检查指导工作

体系运行起来以后,为了保证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符合性,必须做好检查指导工作。体系的推动部门,要组织检查组定期对各执行单位、岗位进行检查,看看操作层是否按照体系策划的要求在执行,规定和实际操作有无不适合的地方,各种过程记录是否都按要求填写,能否满足文件和标准的要求。对检查中发现的系统问题,要集中解决;对于个性问题要分别指导,确保体系有效运行。

6应急准备与响应

在ISO14001:2004标准4.4.7中,要求组织应识别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并形成文件,这也就是说必须编制环境应急预案。

首先,看看涉及的建设工程有哪些环境紧急情况,这就是说要找出本单位设计的工程项目中,有哪些单项工程或工序可能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环境事故,下面以具体事例来做分析,例如,由于边坡开挖防护不当,造成山体滑坡污染农田、淤塞河道、毁坏房屋,这是一种紧急情况,为了防止它的发生,可以制定应急预案;在修建穿山隧道时,可能由于地址勘察不准、防水设计不当,造成山体水系大量泄露,局部或整个山体植被枯死,这是一种环境事故,可以制定应急预案。从以上的两个事例来看,建设工程中紧急情况还是有的,这需要对已识别的照环境因素和工程实际进行具体分析,就能发现紧急情况。其次,看看办公环境中有无紧急情况,如果有中央空调,一旦出现制冷剂泄露,那么制冷剂是对环境是有破坏的,就造成了环境事故,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需要制定应急预案。如果有锅炉,当锅炉没有按时检修和年检,就有可能发生锅炉爆炸事故,这也会造成环境破坏,因此,也要制定应急预案。

7绩效监测与合规性评价

环境体系建立并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对体系运行的效果作一个评估,以确定体系运行的效果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对于工业企业或污染大户来说,这个好办,直接对污染因素进行检查,与运行前进行对比分析、与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对于勘察设计企业就有些难度,因为识别的环境因素,大部分是未发生的,即便是已经存在的环境因素,也很难有量化的指标来进行效果检查。那么怎么办?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看看已经识别的环境因素中有无可以量化检查的,如果有把它归类,制定量化检查标准,直接定期检查就可以了。其次,对于大多数环境因素来说,无法对其进行指标量化,只能对其进行定性检查,这种检查就需要企业的管理部门来做,因为定性检查里面有很多人为的因素,有主观认识问题,有利益关联问题,如果由基层班组做,很难达到公正性,企业的管理部门或各级总工程师来做这件事就比较好,因为其位置站的较高,同时也脱离了利益问题,所以检查结果就会相对客观。绩效检查一般是一年一次,为外部认证提供一个客观证据。

8结语

对制造业的认识篇6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改革

引言

高等工程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的潮流下也在快速发展,以满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据统计,我国工科专业在校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0%,90%以上的本科高校设置了工科专业[1]。但是各高校存在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人才培养质量差距大等问题。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机械类课程体系的要求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最核心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成果为导向,通过持续改进,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认证标准明确规定了12条毕业要求,多次提到要求毕业生能够基于人文、环境和法律背景下运用现代工具和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个融入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微电子科学和控制论,运用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和理论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从而实现产品设计与智能化制造的综合性很强的专业。重庆理工大学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细化了毕业要求,其中在工程知识和问题分析方面,要求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以及工程基础和机械工程专业等相关知识、技能,对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业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提出解决方案,并能够进行预测和模拟,在设计或开发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

二、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专业的上一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按照“产品设计—产品制造—系统控制”的思路设计课程体系,并组织了课程负责人及相关的任课教师,对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进行梳理,制定本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目录。围绕核心课程构成几个课程组,由课程负责人组织各课程组的课程建设。如以“机械设计”为核心的课程组,负责“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制图”等课程的建设;以“机械制造”为核心的课程组,负责“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装备设计”“精度设计”等课程建设。以“制造自动化”为核心的课程组,负责“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液压传动与控制”等课程建设。但是该版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过程中没有完全考虑工程认证标准体系,执行过程中发现课程体系中存在诸多与工程认证标准冲突和需要补充、改进的地方,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体系不够完整。原版培养方案中本专业在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模块缺少化学和工程数值分析课程,在工程基础类课程缺少流体力学课程。(2)知识点结构逻辑关系不够清晰。原版培养方案中,“机械制造工艺学”“夹具设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等课程存在内容重复的情况,知识点结构逻辑关系不够清晰。(3)课程教学大纲存在结构不合理的情况。比如教学内容基本上按照教材的目录编写。教学方式、手段更多的依然是灌输式的教学,缺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OBE(以学生成果导向)的授课方式。(4)实验课程体系不够严密。原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虽然分了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等几个模块,但能力培养逻辑不够严密,缺乏能力培养的一条主线。(5)考察方式仍然采用以考试为主的方式,平时作业针对学生能力锻炼的环节太少,大多是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计算和求解,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训练不够。

三、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为了在本专业课程体系方面更好地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成果为导向的OBE教育理念,本专业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课程体系改革方法和措施:(1)完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对本专业毕业要求的全覆盖、全支撑。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根据“厚基础,宽口径,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强化数理和力学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工科背景知识。为此,在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中增补化学和工程数值计算课程,在工程基础类课程中增补流体力学课程。(2)整合课程内容,避免教学内容交叉。对“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刀具设计”“机械精度设计”等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具体思路为(图1):从第一学期开始,在机械制图课程中锻炼学生对轴类和箱体类等零件的识图和绘图能力,在机械精度设计课程中重点针对类似零件锻炼学生对几何精度标注符号和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能够根据零件的工作条件设计相应的尺寸和几何公差,以此为基础,能够设计零件的加工工序,并设计对应加工工序的夹具,准确标注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的尺寸,能够编制对应工序的数控加工程序,并在计算上进行准确模拟,所编制的数控程序能够驱动数控机床刀具按照预定的轨迹对零件进行加工。(3)重新撰写课程教学大纲,注意课程内容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根据工程认证的要求重新撰写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在教学大纲中充分体现学生能力培养的思想,教学内容必须围绕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展开,每门课程需要对应支撑毕业能力要求的3-5点,并形成达成度标准和评价机制,为持续改进方向提供思路。教师课题组统一备课,在授课过程中严格按照大纲要求执行。(4)以OBE教育理念导向,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原课程教学大纲中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主要是教师课堂讲授,实施满堂灌,缺乏OBE教育理念。改革后的课程教学大纲其教学方式和手段除课堂讲授外,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了课程项目设计环节,培养学生边学知识边实践的能力,并把课程项目设计环节的分数计入该课程考核总分中。(5)改革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课程成绩评定方面,减少试卷考试所占比例,增加多种考核方式和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平时多分组布置锻炼学生能力的练习作业,课堂上少讲授知识点,注重锻炼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针对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课上互动讨论,主动引导学生主动完成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改变枯燥的单方面授课方式。

结论

对制造业的认识篇7

制造业作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一直以来都受到各国广泛重视。面对各国的战略举措和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的重大调整,中国也于2015年5月19日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明确提出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主要围绕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五大方针,以“三步走”为发展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根据战略规划,可知我国将用3个10年左右时间,最终跻身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在此过程中,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推广“智能制造”,做大“互联网+”模式,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新突破。其中,“智能制造”成为《中国制造2025》中颇为重要的关键词,而作为发展经济重要支点的制造产业,其作用更不可忽视。

究竟如何真正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王晓明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指出,制造业正重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我们需要从战略上深化认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智能制造+知识创造’的中国之路”。

转型升级

随着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加快,降准降息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加上各种密集出台的稳增长政策,让经济下行压力略有缓解,这也让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而就“中国制造2025”本身而言,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更成为工业4.0的要求。

不难发现,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出的工业4.0道路上,“互联网+”成为了重要的平台工具,而在国内制造业中占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随即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参与主体。

“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优胜劣汰将不断洗牌民营企业。”赛迪顾问总裁、北京信息产业协会副理事长李树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民营企业首先要充分了解“中国制造2025”的意义和目标,从中把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发展方向和广阔空间,着力突破制造装备提升、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等重点领域。

其次,民营企业更需要转变思维,通过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在自主研发、设计、投产方面,努力做到覆盖整体供应链的上、中、下游,创造出优质的生产设备、质量优质的产品以及高效的生产力。

除此之外,政府还需要在其中给予各方面支持,如向民营企业提供更为丰富的金融服务,缓解民营企业生产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为法律意识薄弱的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等。

正确认知

当然,“中国制造2025”中的“智能制造”概念并非横空出世,而是一直以来提倡的先进制造得以发展的最新形态。特别是在王晓明看来,“智能制造”作为先进制造的最新形态一经提出,正在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新趋势。

王晓明说,“‘智能制造’是制造业依据其内在发展逻辑,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和整合逐步形成的。”换句话说,“智能制造”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集成了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组织方式创新的先进制造系统,是集成制造、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化制造等多种先进制造系统和模式的综合。

正因如此,市场需求不仅成为先进制造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对制造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制造业才出现了由单纯制造向服务型制造模式转变的新趋势。王晓明指出,“技术进步加之相应的组织创新,终将带来先进制造的模式创新。”

在服务型制造模式下,制造企业会以“产品+服务”的形式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王晓明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总之,先进制造业是以顾客为中心,不断响应市场需求变化,综合了技术创新、组织方式创新和模式创新,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从而取得理想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制造系统的总称。”

只有从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模式创新三个维度认识“智能制造”,才更利于把握中国制造业当前所处的位置以及未来努力的方向,避免盲目求新和急于求成的倾向。

融合创新

毫无疑问,“智能制造”是先进制造业发展到当前阶段,整合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由集中式控制转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并通过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融合,实现智能化、社会化生产的最新形态。但王晓明认为,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产业链相关环节,都不能一味地强调智能化,还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寻找最适合的创新技术并借鉴多方面经验发展。

首先,中国还是要秉承“扎扎实实的工匠精神”来发展制造业。即便是处于工业1.0和工业2.0这样阶段的企业,也不能妄图直接跳到信息化、知识化阶段。王晓明认为,“信息化的确可以提高效率,但也需要有传统的制造技能支撑,才能有助于优化和提高效率,若缺失了基本技术,也就没有了效率提升的基础和源泉。”

李树也对此加以强调,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专门有强调基础原材料、基础技术和基础工业的内容,“就是要求中国制造业必须把基础打扎实”。

另外,“未来的中国制造更应该是‘智能制造+知识创造’。”王晓明强调,当前中国制造的主体虽然还处在工业2.0时期,但仍要看到未来信息化和知识创造的趋势。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战略的制高点来看待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特别是在新一轮变革还处于相对初级阶段,无论是国家顶层设计还是相关制造企业,都需要从战略上对这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深认识,还需要在理论上深化研究工业4.0的内涵和发展规律,更需要在组织上探索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组织形态,从而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智能制造+知识创造”的中国之路。

对此,李树还进一步提及,通过对《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深刻解读,以及企业所面对市场环境的深入分析,IBM商业价值研究院与赛迪顾问联合了《中国制造业走向2025》白皮书,其中提出了“构建以数据洞察为驱动的新价值网络”创新发展新模式,呼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托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整合用户及需求形成以数据洞察为核心的价值网络,真正打通系统信息化、渠道智能化,从而实现包括销售、渠道、市场、物流、管理所有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智能制造。

对制造业的认识篇8

【关键词】知识创造 科研事业单位 激励机制 知识型员工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在以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电子通讯、计算机等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科研事业单位承担着整合、创造、传送和运用知识的功能。科研事业单位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拥有一大批知识型员工,代表了科研事业单位拥有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能力总和,其核心任务和职责就是知识创造、利用和增值。①因此,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促进科研事业单位员工知识创造的保障,是使科研事业单位在激烈竞争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科研事业单位知识创造影响因素

基于知识创造过程角度出发,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在《知识创造的螺旋》一书中,提出要发掘知识创造影响因素(或障碍),并建立打破这种障碍的完整机制,以促进实现知识创造。他们认为知识创造过程存在个人障碍和组织障碍两方面因素。前者包括有限调适和自我形象威胁;后者包括组织故事、程序及科研事业单位范式等。科研事业单位知识创造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个体因素和组织因素,其中个体因素主要包括:员工能力、员工动机及员工流失因素;组织因素包括:组织环境、智力资本、领导能力及交流沟通等因素。

个体因素包括员工能力、员工动机、员工流失。其中个体层面的知识创造与应对新情况、新事件、新信息及新情境的能力有关。在此,员工能力特指员工对知识的吸收、利用及学习能力。②员工本身具备的相关知识越多,就越容易利用和创造新的知识。根据认知结构和心理学研究,新知识的产生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因为人类能从已存的对象或概念中,以突破性和新颖性引导一些新奇的连接,从而实现了创新。员工的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员工进行知识创造活动的动力,这种动力有内在的和外在的之分。内在动机是由知识创造活动本身产生的快乐和满足所引起的,兴趣使然,所以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外部动机则由外部刺激所引起,往往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比如绩效目标、薪酬等激励性因素。因此,科研事业单位需要通过各种措施提供激励,刺激员工进行知识创造活动的动机,培养组织员工的奉献精神,使其愿意相互分享、传递知识和经验,从而促进知识转化,不断创造新知识。员工流失是指知识型员工为科研事业单位创造了巨大价值。但也正基于此,员工高流失率也成为科研事业单位的一大特点。

组织因素包括组织环境、智力资本、领导能力和交流沟通。组织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部分。知识基础越丰厚,就越容易利用和创造新的知识。科研事业单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科研事业单位领导者的能力与素质。定性评价科研事业单位时,要重点考察科研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的能力与素质。③交流沟通包括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以使沟通双方获取很多以前没有的信息和知识,通过沟通可以使他们加深对以前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创造。而沟通不畅则会影响员工间知识获取及共享。

当前科研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现状

有效的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人力资本收益最大化的可靠保证,然而认识与实践总是存在一定的偏离,对于知识型员工及其生产力提高的探索还很有限,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不少。尤其是目前绝大多数科研事业单位多基于财务收益视角设计激励机制,且科研事业单位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手段单一,多以加薪和发放奖金作为主要的激励方式,忽略了知识型员工对精神激励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缺乏系统性和目标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造已然成为科研事业单位成长的核心和长远的发展战略,科研事业单位就有必要基于知识创造视角设计其激励机制以引导和激发员工的知识创造能力和效率。因此,分析我国科研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现状,认识到目前激励机制的缺陷与不足,有助于构建有效的基于知识创造的科研事业单位激励机制。④

根据统计,现在科研事业单位一般的知识都只掌握在少数几个人手里,共享的状况极不普遍,且有大于50%的知识资产(例如专利)因为没有充分共享而被荒废,没有产生应有的价值。因此,科研事业单位在设计激励机制时应考虑如何激励员工愿意贡献自己的知识以使科研事业单位实现充分的知识共享。在知识创造活动中隐性知识往往具有更高的价值,员工隐性知识挖掘越多,对科研事业单位的发展也就越为有利。目前的激励方式阻碍了员工隐性知识的挖掘,不利于科研事业单位的知识创造活动。

新中国成立以来,计划经济时期的官本位导向、平均主义等在薪酬激励方面的实践特征,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专业人才进行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即使某位知识型员工的贡献很大,最多也只是给予一定的奖金,无法参加科研事业单位的纯利润分配。这使得很多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并且流动意愿增强。

目前我国科研事业单位普遍较为注重对人才的吸纳和使用,却忽视对知识型员工的培训,并缺乏完善的培训和开发机制,更不用说基于知识创造方面的培训措施。而且科研事业单位文化的创新力度小,也没有树立员工终身学习的价值观,尤其是缺乏有利于知识创新的文化氛围的培育。

基于知识创造的科研事业单位激励机制构建

图1:基于知识创造的科研事业单位激励机制模式

科研事业单位员工激励机制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内部环境构建的过程中,激励机制及其保障机制都是系统缺一不可的构成要素,只有这两个要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才能保证系统的合理建设和有效运行。笔者构建以知识创造为核心的科研事业单位员工激励机制(见图1),此机制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设计原则,第二部分是重点,即激励机制内容、具体激励措施及保障体系,第三部分是通过激励要达到的目标。

知识创造是科研事业单位是成长的核心,然而没有高素质的知识型员工,就没有科研事业单位的创新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的本质是“自我实现的知识人”,这客观上要求满足科研事业单位知识型员工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尤其是自我实现需要,从而激发人的活力和创新精神,实现人的全面的自在的发展,在充分了解知识型员工特征、需求及工作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与科研事业单位文化、组织结构等相配合的激励机制。⑤

彼得・德鲁克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科研事业单位必须学会如何创新,而科研事业单位能否创新的关键是员工是否掌握创新必须的知识。高科技领域里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新技术新知识层出不穷,如不进行知识更新,知识结构就会老化,创造力就会逐渐衰退。故知识型员工非常看重科研事业单位是否能提供知识增长的机会,员工对培训的需求愿望很强烈。因此,满足知识型员工培训需求愿望,员工及时地补充给新知识,建立基于知识创造的培训开发激励体系,将成为高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绩效评估是指通过设定员工行为结果评价标准,对员工行为进行引导。组织的活动离不开评估,评估体系是各项考核和奖罚措施的基础。评估体系的任务目标和标准不同,评估的结果就不同,因此评估体系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的导向性。适应知识创造的要求,科研事业单位知识绩效评估应注重对员工或团队知识贡献的考核。针对科研事业单位知识创造活动的特性,可以改变传统的以个人绩效考核为主的做法,建立个人与团队双向绩效评估体系,鼓励员工冒险,鼓励员工学习,更鼓励团队的知识创造与分享活动。一个良好的绩效评估体系是一种战略行为的传导机制,能引导和规范员工的行为,提升员工和组织的知识创造能力与效率。

知识薪酬是指将能比较确定其收益的知识创造成果与员工的收益联系起来,通过不同形式的报酬(比如加薪、技术入股及管理入股等)来激励科研事业单位员工。⑥激励理论指出员工为了满足需求才会有行动的动机,而期望理论则指出员工行动之前都会考虑对报酬有所期望。对于员工报酬的许多方式,不论是加薪、表扬或更好地工作调派等都在组织的掌握中。知识的经济性薪酬制度是指对组织员工的知识成果进行薪金或工资等方面经济性报酬的制度。通过知识的经济性奖酬制度,使员工得到最直接和明显的报酬。因此,组织可以针对科研事业单位的特点设计薪酬体系,以提高组织的知识创造能力与效率。

中国人民大学学者曾湘泉和周禹对薪酬激励与创新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内在激励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外在报酬与内在激励对促进员工的创新行为有着显著的互补互效应。

激励保障措施

为消除科研事业单位知识创造活动的各种障碍,我们还必须为激励机制的实施和运行构建一个支撑和保障体系,为科研事业单位的知识的转化、共享与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场”的环境。在这个“场”中,需要有科研事业单位文化、组织结构及组织领导等来发挥“场”的催化和支撑作用。科研事业单位文化是组织内员工共同遵守和共享的一些观点与信念。它是无形的、不成文的、不易改变的并对员工的行为有深远的影响力。它不仅影响员工的激励因素,也直接影响员工的行为。

知识环境是复杂多变的,科研事业单位的隐性知识是动态的,它是一切创新知识的源泉。隐性知识的形成,是个人的经验、对事物的感悟和深层次的理解等方面的长期积累和创造,是投入了巨大成本的。知识的分享可能会影响个人的权利基础,所以对与别人共享自己特有的知识和经验会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因此,为了打破员工间知识共享的障碍,除了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外,还需通过科研事业单位的创新文化来提倡知识创造和共享的价值观,不断使知识员工对知识创新有新需求,鼓励知识共享和利用。在知识传输上,要推广信任和开放式的沟通,让每个人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人交流。要鼓励员工贡献自己的知识、分享他人的知识。尤其是管理层要根据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员工事务,不断地促进员工关系,创造良好文化氛围。詹森和麦克林认为,不同类型的知识以及知识在组织不同层次中的分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结构;而不同的组织结构反过来又会影响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知识的转换和共享,从而影响组织的学习能力。

基于知识创造的视角,野中郁次郎分析了层级体制与任务团队两种对立组织结构的优缺点,提出了两者相结合的“超文本(Hypertext)”组织结构。他认为该结构既有等级管理制组织结构的高效应用现有知识的优势,又有任务团队制组织结构的便于新知识开发的特点。从知识转化的四种模式来看,层级体制是用联结化和内在化获取、积累和运用新知识的有效结构,但由于其控制倾向较强,对个人能动性有阻碍作用,不适于隐性知识的获取与利用。而任务团队更善于通过共同化和表出化获得新知识,但由于临时性特点,在持续利用知识和转移知识方面效率很差,尤其在利用形式知识方面。

埃德蒙森(Edmondson)在研究团队领导者对交叉功能的新产品开发团队的学习、知识利用以及绩效的影响时,提出团队领导者在帮助他们的团队成员构造和再构造知识和经验方面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知识的利用对于新产品开发团队的管理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在科研事业单位离职率较高的情况下,员工对其同事比较陌生。由于员工不了解其他人,也不知道他们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彼此间缺乏信任基础,从而降低员工从其同事获得知识的可能性。特别是当某些特殊知识和能力仅仅存在与某个员工的头脑中,这些被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将随个人离开科研事业单位,从未造成科研事业单位损失某些知识和能力,影响发生在剩余员工中的知识交换和学习。所以,为了保证科研事业单位知识创造的连续性,科研事业单位的一个主要任务是保持具有独特或特殊知识和技能的知识型员工。职业发展激励既是知识型员工的要求,也是科研事业单位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激励,可以减少科研事业单位知识型员工的流失

综上分析可知,针对知识型员工的需求特征及组织知识创造的影响因素,在基于知识创造的科研事业单位员工激励机制构建中,包括了培训与开发激励子体系、知识薪酬激励子体系、知识绩效评估子体系及职业生涯规划激励子体系。本文在综合知识创造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理论的基础上,从知识创造视角出发,构建了一套基于知识创造的科研事业单位激励机制。该机制既遵循了激励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又从知识创造的角度出发,把知识创造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理论结合起来,具有实践上的指导意义,有利于科研事业单位的知识共享、知识创新,可以使科研事业单位获取持久的竞争力,使科研事业单位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注释】

①张铁男,赵健宇,袭希:“组织知识创造的能级跃迁模型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13年第4期,第148~152页。

②李柏洲,赵健宇,苏屹:“基于能级跃迁的组织学习―知识创造过程动态模型研究”,《科学学研究》,2013年第5期,第24~25页。

③汪小梅,白利娟,袁薇:“组织知识创造能力分析与综合评价”,《软科学》,2006年第20期,第20~26页。

④韩智慧,李南:“知识创造的组织环境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第10期,第77~78页。

⑤杨立峰:“基于知识创造的科研事业单位持续成长”,《价值工程》,2007年第6期,第41~43页。

⑥王重鸣,田茂利:“技术创业科研事业单位知识创造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科研管理》,2006年第27期,第28~30页。

上一篇:颈椎理疗的作用与功效范文 下一篇:化工专业知识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