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资源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0-30 17:24:38

林地资源重要性

林地资源重要性篇1

论文摘要:森林资源不仅有重要的经济属性,更有不可忽视的道德属性。这些道德属性包括:产权道德属性、共同体道德属性、公共道德属性、生物保护道德属性等。林业管理应该跳出纯粹经济管理的边界,“把科学和良心、实用的科学和实用的伦理,史无前例地融合起来”,形成全面的林业职业伦理,建立起伦理学、生态学、共同体基础上的林业伦理管理。

森林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她不仅是生物圈第一性生产力的主体,太阳能向地球有效能量的转换中大部分是通过她实现的;而且她还具有保存生物物种,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防止空气污染,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等功能,她的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其它自然资源无以伦比的。此外,森林还能为人类提供木材、燃料、果品、油料和药材等日常生活品,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以及科学研究、审美和旅游价值。然而,人类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她、保护她,特别是在近几百年的时间里,由于人们的无知、贪婪、失误和目光短浅,世界森林遭受了极大的破坏。究其原因,这都是缘于“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错误或不完善的认识造成的。人们只认识到了她的巨大的经济价值,只看到了相关地区人们及当代人的经济、生活对于她的极大依赖,而没有看到她的极大的生态价值,没有从全人类的角度去认识她的生态价值。人们更多的是从经济的角度,而没有从道德的角度去看待和认识她。森林资源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属性,更具有重要的道德属性。研究森林资源的道德属性,寻求道德属性基础上的林业管理理论将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森林资源的道德属性

1.1森林资源的产权道德属性

理查德·T·德·乔治的“世界资源的所有权”观点有三种,它们同样适用于对森林资源的认识。第一种是社会现状观点,它强调资源的地理分割性和由此而产生的独占性和垄断性。这种观点应用在森林资源上就是把森林资源的占有权看成整个产权,扩大了占有权的概念范围,拥有了占有权,也就拥有了产权。然而产权是一束权力,除了占有权外,还有其它的权力形式,资源的自然地理分割性仅说明了某个国家或地区对其地理范围内的资源拥有占有权,但是它占有并不一定为它所有、为它使用、为它受益、为它随意处置。因此,这种对森林资源的认识只是对森林资源产权的一种最低级的认识,它只从经济的角度看森林产权,排挤了道德的因素。第二种是公共所有权观点,它否定了第一种观点,在自然资源产权的认识上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像森林这样的自然资源,它表面上,甚至在法律层次上,其产权(占有权)属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如果将它扩展到伦理层次,或从道德上考虑,它的产权应该属于全人类,它要超出地区或国家的界限。占有权可以属于一个国家或地区,但占有权不应当是森林资源产权的全部,森林资源的占有权属于你,但所有权不应该属于你,它应属于整个人类。第三种是共同使用权观点。如果说第二种观点强调了森林资源的所有权上的共同拥有性,那么第三种观点则强调了森林资源在使用、收益和处置权上的共同拥有性,即人们在处理森林资源的行为上不应是随意的,而应为所有的人谋福利。总之,人们不能因为对资源的独占性而忽视了资源是为全人类所共有的,人们应该因资源的全人类共有而发展为全人类所共同享用。

1.2森林资源的共同体道德属性(权利属性)

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要求人类应该尊重更大范畴的生物共同体,土地就是这个更大范畴的生物共同体,它包括土地、水域、动物和植物,当然森林自然系统应该是大地共同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共同体,人类共同体也应该是这个生物共同体整体中的组成部分。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理论则进一步论述了价值的共同体性。自然是一个不断进化着的整体,整体的进化不仅孕育了有丰富的内在价值的个体,包括人本身,而且也使自然在整体上更加完善。整体中每个个体的价值都是和其它个体的价值以及自然整体的母体价值紧密相连的,它们既有以自身为目的的内在价值,也会按照既定的规律转换为其它个体或整体的工具价值。同样,森林资源也是自然共同体中的平等的一员,人类应该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樊篱,不能把森林仅仅看作是征服和利用的对象,而应该尊重森林长期存在的权利,像尊重人类自己一样。

1.3森林资源的公共道德属性(价值属性)

森林资源就价值而言具有双重物品属性,一方面它会因一个国家的主权或天然的地理分割而属于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地区,或者通过产权界定属于某个个人或企业,这些国家、地区、企业或个人可以垄断性地、排他性地享有它的经济价值、消遣价值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私人产品;而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很多无法通过国家主权、天然的地理分割或者产权界定而确定归属的能够造福于整个人类的价值,也包括由于人类的无知、贪婪和挥霍而造成的对这些价值的损害,这些价值和损失都是公共的,不可能只有直接相关者所享用或者所承担,相反它要由整个人类所享用或承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森林资源又属于公共物品,它具有外部性。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和事实都证明:森林资源作为公共物品所带来的价值比作为私人物品所带来的价值对人类来说更为重要,人们应该更为重视森林资源的公共价值。然而由于公共物品非竞争性和非排它性的天然缺陷,人们往往重视第一种价值而忽视甚至损害第二种价值。因而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森林所有者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应付起道德责任,保证森林资源的多重价值性;而非森林所有者也应意识到森林资源价值或损失的外部性,积极关心、帮助、支持森林所有者对森林实施“多价值管理”。

1.4森林资源的生物保护道德属性

生命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奇迹,地球上的生命及生命形式远远超出人类的意愿、控制和利用范围。因而。阿尔贝特·史怀泽的敬畏生命思想要求人类不仅敬重自己的生命,还要敬重其它有生命的存在物的生命,敬畏生命是绝对的伦理。就像人类需要生存和发展一样,其它生命形式和由各种生命形式构成的生命共同体——森林同样具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按照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理论,任何生命形式都有价值,都有权追求自我的内在价值。森林作为生命共同体,它自身以及它内部的各种生命形式也都有价值,都有权追求自我的内在价值,人类应该尊重他们的价值,尊重他们追求自我价值的权利。

2基于森林资源道德属性的林业伦理管理

H.罗尔斯顿和J.库福尔认为:“一个比较全面的森林职业伦理,不仅应当是森林工作者对人类社会负责的伦理,而且也应当是林业工作者尊重森林自然系统的伦理。”林业管理就应该跳出纯粹经济管理的边界,“把科学和良心、实用的科学和实用的伦理,史无前例的融合起来”,建立起“比较全面的森林职业伦理”,努力实施对森林的伦理管理j。

2.1充分认识森林资源的道德属性,促进人类特别是森林工作者树立科学的环境伦理观。并将科学的环境伦理观应用于自己的森林管理活动中。形成森林伦理管理新思想

森林资源的道德属性说明,森林不仅是人类利用的对象,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载体,人类和森林乃至整个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它使人类更系统地认识森林,更理性地利用森林,从而也使森林能够更好地利用人类的智慧而得到保护和存续,以更好地服务人类。在人和森林之间人是智慧的、主动的,森林是被动的,在树立科学的环境伦理观,形成森林管理新思想中,人类特别是森林工作者应当负起更大、更多的责任。

2.2尊重森林的权利,保护森林共同体的完整性,体现人的生态进化价值

尊重森林权利,一方面要求人们特别是森林工作者始终坚持赋予森林人格,建立基于森林人格化的行为规范,平等地对待森林、尊重森林,尽量遵循生态进化的规律合理地使用森林,在使用森林的过程中体现的是人的生态进化的价值,而不是以人为中心的对森林的利用,从而实现人类和森林的共同的和睦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求尽快建立起全面、合理、系统的“环境权”L9法律体系,并将森林权包括其中。确定国家作为首位环境义务人的法律地位,发挥国家在环境义务方面的决定性、主导型,对公民环境权的实现产生强有力的保障作用,同时强调环境权的自得性,保障公民在环境权实现过程中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使保护环境、保护森林也成为公民为享受环境权而进行的自觉的行为。

2.3利用系统思想,协调森林资源多重价值的利用,实现森林价值的可持续

首先,人们应该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这些价值,对它们必须综合利用。作为森林工作者必须利用自己的良知、学识、经验努力设计森林价值利用的综合模型,实现森林价值的可持续。其次,森林的价值对地球来说是不可替代的,一方面,不能孤立地追求实现她的某一方面的价值,要综合运用;另一方面,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综合使用的它的价值,都不能过度,否则就无法保证它的可再生性。第三,认识到森林产权和价值的公共性也为森林资源的全球性保护机制的建立及其价值的全球性及代际可持续实现提供了可能。保护森林不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全世界、全人类的事情,应该建立起全球性的森林资源保护机制。

2.4建立健全基于道德属性的森林管理新体制。形成经济与伦理评估相结合的林业管理评价体系

首先,应该建立以森林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的的多价值管理体制,通过综合、系统地实现森林资源的多重价值,来达到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最大化;其次,管理的资金、技术、人员、观念等应体现全球性,特别是资金、技术,其来源不应局限于一国、一地区,既坚持主权管理,也不应拒绝来自于世界范围的资助;第三,新的森林管理体制应该是建立经济评价和伦理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的管理体制。

2.5政变不良生产、生活方式。洁净生产、节用资源、绿色生活、可持续消费,将生产、生活有机的融入人类—森林生态循环中。形成真正的人类——森林共同体人类作为人类——森林共同体中的重要的一极,其生产和消费行为对维护共同体的存在与发展至关重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环境规划中心所倡导的“洁净生产”、“可持续消费”等观念同样适用于森林资源的管理与利用,它们也是建立真正的人类——森林共同体的重要理念与措施。

林地资源重要性篇2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理;林业产业;发展;重要作用

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指林木、林地以及期内生存的野生动植物,森林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是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林业营林措施,提高森林自已管理的效率,能更好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森林资源管理概述

森林资源管理主要是指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更新、利用等工作所进行的调查、组织、规划、控制、调节、检查及监督等方面所做出的具有决策性、有组织的活动。资源性管理和资产化管理是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1.1 资源性管理

将森林资源仅作为一种资源从物质形式上给予管理,称为资源性管理。资源的权属管理、存量管理、增量管理,保护、开发和利用的管理是资源性管理的主要内容。

1.1.1 资源性管理的必要性

从客观上要求保护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即是资源的稀缺性或者称为不可替代性。“外部性”资源,有可能影响或者危害到公共利益,也可能影响甚至危害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的正常秩序。资源既可影响生态平衡,也可影响地球环境的质量。

1.1.2 资源性管理的目标

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环境目标是资源性管理的三大目标。经济目标,就是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保证经济发展的短期和长期的需要。社会目标,就是科学合理地开发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努力满足人们生活物质水平提升对资源的短期和长期的需要,增进社会互利互惠的利益。环境目标,就是科学合理地保护和有效利用资源,努力实现生态资源的良性发展。

1.2 资产化管理

将森林资源这种资产投入社会的再生产中,让其提供物质服务和精神服务从而获取资产收益,称为森林资源的资产化管理。资源资产具有产权,在经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收益。对其产权、经营以及收益等方面的内容管理为资产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1.2.1 资产化管理的意义

对森林资源进行资产化管理,是一种硬性需求,有很强的必要性。森林资源不断在开发与利用,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一般是分离的。资源所有权旨在经济上实现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1.2.2 资产化管理的目标

首先森林资源大多数是事业型体制,可以通过补偿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的方式,将事业型转变为经营型。其次,森林资源资产产权通过转让市场可以转让,但是目前这种转让市场不够规范,因此要保护国家所有者经济权益。再次,经营者自主经营能够实现,还可合理、高效培育与开发森林资源的资产。

2 森林资源管理在林业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1 为森林资源资产化的改革提供动力

要改变传统的森林资源管理模式,把握时展规律,促进森林资源的资产化改革进程。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忽视林业产业的作用,粗暴无偿开发和使用森林资源的理念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林业产业的利益关系人自身的合法利益如果遭到侵害,将会降低林业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使林业产业没有发展的助推器,失去长足健康发展的可能。因此,必须摒弃落后观念,加强对森林资源资产化改革,明晰产权,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林业产业的效率。

2.2 开发具有竞争力的多方木材收购者

林业部门的统一管理造成了木材收购市场的行业垄断趋势,这是落后的森林木材收购体制的产物,制约了木材市场的开放性和竞争性,因此不利于林业产业的有序发展,也对消费者造成损失。森林资源管理能够解决垄断带来的弊端,能够开发多方的木材收购者,培养市场竞争主体,增强木材市场的活力,让林业产业在开发和竞争的环境与机制下自由发展,形成良性循环。遵循了价值规律的木材收购市场才能真正繁荣,刺激林业相关利益关系人对林业资源开发和创新的兴趣,从而更好的发挥林业的生态与经济功能。

2.3 为林业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林业健康科学发展的制度保证就是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具有多方面的功效:一是可以对林业发展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积极引导,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二是有益于林业工作正常运行,并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和开发率。

2.4 为天然林保护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等一系列工作环节,能给天然保护林增加保护的基础。天然保护林在管理和养护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林业人员可以通过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及时找出天然保护林管理中的不足,从而制定科学方案实施有效的解决办法,促进天然保护林的发育质量。

3 森林资源管理的有效对策

3.1 建造完善的森林系统体系

要真正做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必须把森林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森林资源的结构合理调整。要想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必须保证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长远发展的眼光,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拥有这一发展管理的理念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森林资源管理发展的重中之重。

3.2 严格尊守森林采伐管理标准

严格遵守森林采伐管理标准,进行合理的林业采伐,多培育混交林,提高单位面积的林业产量,努力为提高林业资源的质量,人工造林,天然林的采伐和管理提供借鉴,同时要做好林业采伐的监督核查工作,有对森林资源采伐管理的统一管理系统,对某一区域范围内的采伐量根据森林资源采伐标准要进行认真地监督核查,相关负责管理人员要进行综合的考察,对采伐过度行为及时的制止和惩罚,并予以公开说明。

3.3 做好林地权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进行林地占用额的规定,进行林地登记制度,合理的对林地的占用权进行保护,使林地资源的使用有法可依,同时对于滥占行为也必须予以制止,做好林业土地的规划工作。建立一支森林资源监督工作队伍,强化森林资源管理的力度,对某些违法、违纪行为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从而使林业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我国林业工作者应该明确自身工作的历史责任,良好的森林资源管理活动能推动林业现代化发展,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森林动植物的多样性,为我国的生态平衡做出贡献,而且还能够造福子孙后代,为人类的永续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因此,林业工作人员要不断改进森林资源管理的措施和技术,提高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程度,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杰.浅谈加强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6).

林地资源重要性篇3

关键词:加强;林业资源;保护;重视;林业;快速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166-1

当前社会形势下,我们要充分尊重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政策策略,加大正确的领导,重视林业建设和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所取得的长足发展和优秀成绩,形成完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法律体系,分析现实,准确把握当前森林资源及其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发挥林业持续快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明晰思路,努力完成新时期森林资源管理的各项任务。

党的教育政策指引我们不断增强可持续性能力,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积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推动并实现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发展道路,并创造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新时期森林资源管理建设必须牢固完善森林生态管理系统,构造森林植被为主的国家安全体系,并重视坚持以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和持续利用为方针,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质量,实现森林可持续性发展,重视森林的生态系统建设,依法治林、科技兴林、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机制,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水平,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并提供有效保障,提高森林覆盖面积,重视提高山川的秀美程度,增强生态状况,促进林业的良性循环,提高林产品的生产总量,建设森林生态体系,形成林业产业的奋斗目标,增强林业的贡献。

1 不断加强林地林权保护管理条件,防止资源流失

林地是森林的根本,我们要将林业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上,重视保护,明确森林资源的产权,建立森林资源的管理制度,实现森林资源的维护工作,保护森林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征用占用林的审核和审批规范,重视杜绝按照林业审批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来进行林业设置,抓紧林地保护利用的规划,将林业用地落实到山头地块,加强林地用途的管制。要严厉打击林地行为,完善林地保护法规,出台林业管理的方案,按照林业根地来积极创造法律的依据。

2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森林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分区的政策管理,实现分类管理

森林资源是可再生资源,重视生态保护,重视全部管死,突出森林的利用效率,加强限制,增强利用效率,重视坚持森林砍伐制度,消除森林砍伐的关口,尤其对待生态区域的重要性和森林资源过量消耗的特点,要提高森林的产量,保证森林的休养生息,重视对商品林,尤其是商品中的人工林,生产林,化工原料林的建设,重视按照法律建设林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我们要加强对现有森林的培养,不断提高森林的质量,重视对木材加工的管理,重视规范木材的经营秩序,坚决取消对木材市场和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管理。

3 要进一步加强综合体系建设,实现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的综合监测

要按照森林资源监测的重要性,整合现有监测的资源,扩大监测的内容,逐渐丰富并建设全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增加森林监测,重视对森林资源和生产状况的综合监测和评价,要制定科学可行的教育计划,采取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强森林信息化建设,加强森林管理,提供给森林建设性平台,全面增强森林资源的监测力度,重视森林监测成果的效果。要重视加强森林监测和分析,重视增加森林资源,不断突破事件的预警和应急系统,全面增强森林资源的发生和发展。

4 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改革的力度

要不断增强森林管理的力度,重视积极推进家庭承包和转包、出租和互换、转让和招标等各种形式的林业产权的改革制度,并增加已经划定的自留山,重视由农户长期无偿使用林业,重视对分包到户的责任山,重视保持承包关系的稳定性。要积极推进林业分类经营管理,着重抓好林业区划分重点的落实,重视国有林业森林管理制度改革,逐渐建立产权更加明晰,政府和企业更加分开,实现责任和权利、利益相统一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森林资源管理模式。

5 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的队伍建设,不断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

森林资源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要重视保护森林资源管理的工作,抓好落实工作,并逐渐建立健全森林管理,实现森林资源管理监测和资源监督检查为翅膀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重视增加森林资源管理机构的稳定,并不断充实人员的质量,实现森林管理、工作站管理、林业检查管理等林业队伍建设,重视不断优化执法的环境,积极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并积极落实并分发管理机构的业务工作特点和责任人管理特点,逐渐将森林资源管理提升到队伍管理中去。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要加大对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的投入力度,重视改变森林资源管理,加强执法手段的运用,并积极适应社会主义的新形势,重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要求,力争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重视和管理下,各个林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实现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提高森林资源管理的台阶,重视为我国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提高林业工作的质量。

林地资源重要性篇4

[关键词]林地保护 森林资源经营 森林培育

中图分类号:S7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7-0390-01

保护利用好县域内的林地对实现“林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林地资源现状分析,结合密山市的发展规划,提出我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总体目标,科学合理地进行林地功能分区,提出保护利用方向,为林地的保护利用和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林业和生态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快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实现林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通过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强化森林资源经营和管理,夯实林业基础性工作,提升资源监管手段和水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保护林地,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密山市本着加快建设林业强省、全面落实分区、分类综合保护与利用的指导思想,加快森林培育,实施分类经营,提高森林覆被率和林分质量;在加强生态工程建设的同时,抓好商品林建设和非木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起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1、加强生态建设,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按照国家《林业体制改革总体纲要》建立科学的营林体制,森林资源培育要按照林地的用途和生产经营的目的,划分公益林和商品林,在完成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明确事权、划分保护等级,明确主体的基础上,我市国有林区内,开展了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全面实施了分类经营。经多年的管护和培育,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得到提高,森林的综合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

2、明确了监测范围:我省林区林业用地面积约为763万公顷,占市县土地总面积的63.6%。黑龙江省林业出大兴安岭集团、龙江森工以外,还包括农垦、煤炭、交通、铁路、大庆石油等行业部门经营的林地,各行业林地相互交错、地块零散、林地变化大、人为活动频繁,给林业生产、经营和监测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通过全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将林地落实到山头地块,进一步明确了林地的界线和范围。通过林地落界“一张图”建设,把现有林地依法落图归档,没有办理林权证的要依据林地利用规划所确定的范围颁发林权证,把现有林地界线依法固定下来,进一步明确林业的经营范围和发展空间,将林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工作设定在林地范围内进行,对非林地或有立木的其它土地不再纳入监测范围,使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工作的范围和对象更加明确和具体。

3、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生态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以绿色产业为重要支柱。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林农结合式。(2)造林规模化。(3)造林多样化。采用多样化的以林养林方式,以发展苗木养林、以发展林木加工养林、以发展经济果林养林。农民还采取林苗结合、林禽结合、林菜结合、林果结合等方式,提高林地产

二、区域布局与保护利用方向

以生态区位、地形地貌状况、林地利用方向3个因素为区域布局的主导因子,突出生态需求和林地利用方向两条主线,根据主导因子区域分布的相似性及差异性,将密山市林地区分成4个区域:即水源涵养林区、绿洲防护经济林区、兴凯湖防风固沙林区和植被恢复区。水源涵养林区主要为县属土地以及各乡镇。以水源涵养林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重点,在稳定和保护现有生态公益林地的同时,加大森林管护和培育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通过封山育林、低效林改造等手段,提高森林中乔木林的比例,优化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增强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地保障区,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危害。林业主导功能定位是确保生态防护功能,并因地制宜扩大经济林的比重,保护现有森林植被,建设和完善防护林体系,改善人居环境和农牧业生产条件。保护利用方向和措施。开展防沙治沙、重点公益林管护等生态体系建设,恢复和重建天然荒漠林生态屏障,提高森林覆盖率,保护荒漠生物多样性,为经济发展和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在保护前提下,适当开展农林产业体系和生态旅游等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保护利用方向和措施。开展重点公益林管护等生态体系建设,保护和建设区域内的森林,开展封山育林和封山护林,提高林地利用率和森林覆盖率。

三、林地保护利用取得的成效

1、实现了局部生态明显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通过多年建设,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倍。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绩突出,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10个百分点。通过多年建设,全市农田防护林体系框架已经形成,陡坡耕地、水土流失区和生态区位重要的坡耕地得到有效治理,公路、江河湖库渠及村屯得到绿化,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提高了木材及林产品供给能力:保护了重要地区的林地资源,“十一五”期间。林产品深度开发,经济林以及林副特产资源利用均达到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地板、家具,黑木耳、葡萄、沙果等为主的经济林,食用菌栽植、北药种植、林蛙养殖等特色林业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等产业均有较大的发展。加大森林资源的管理保护、满足全社会的木材需求、鼓励林产品精细加工等也是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启动林业信息化建设,编制了建设方案,采集了全省资源数据,初步搭建了资源管理平台。建立森林资源小班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全面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跨越式提升森林资源监管水平。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明确了林地的界线,落实了经营目标,夯实了资源管理基础,强化了林地资源的管理。实现了森林资源由数字管理,由宏观粗放管理向微观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促进资源管理手段上的变革,提升了森林资源管理水平。同时对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工作也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提高了管理效率: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建立了林地资源空间数据库和小班属性数据库,我们将借助林业信息化建设这个平台,通过建立树高、胸径、疏密度、株数、蓄积量等林分生长与收获预估模型,对自然变化的小班因子时时更新小班数据;对于森林采伐、更新造林、新成林资源采取人工更新的方式,更新小班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建立森林资源实时、动态的更新管理系统,随时提供最新的各级林业经营单位森林资源数据,更好地为林业区划、规划、资源管理和领导决策服务。

四、结语

林地资源重要性篇5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森林资源管理;应用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森林资源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社会经济进步、生态环境建设等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在利用的同时注重保护,需要强化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背景下,森林资源管理也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促进森林资源优化配置与健康发展。其中,地理信息系统就是森林资源管理中的中技术,也是主要管理工具,不仅能够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更能够有效的保护森林资源,促进其优化利用,因此,要根据森林资源的发展实际,强化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简述

地理信息系统,也就是GIS。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特定的空间信息系统[1]。其实际的应用内容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地理信息系统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包含了地理学、地图学、遥感以及计算机科学,在不同的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也属于一种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GIS能够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简而来说,就是对地球上存在的现象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通过应用GIS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地理分析功能,和一般的数据库操作等,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发挥出非常明显的实际作用,已经受到社会各个领域的高度任可。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森力资源管理与保护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提高森林资源管理水平也起着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在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在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是基础,也是重要内容之一[2]。地理信息信系统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有效地实现了森林资源信息数据的集成化管理,管理上具有可视性,管理效率明显提高。森林资源档案信息的查询、存储、利用等更加方便、快捷、准确。

首先,在档案信息查询上,实现了一体化。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图形数据和属性进行同时查询,进而获得森林资源的相P信息数据,能够及时了解资源的实际情况,及时变更、统计、综合分析相关数据信息,保证了森林资源信息时效性和真实性。其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完成图形和属性数据信息的同时更新。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自动存储空间数据分析的具体结果,以图形的方式把属性数据分析的结果展示出来。如果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发生变化,只需要修改相应的地图图元和属性数据库,就能够及时更新图形和属性数据信息,有利于森林资源相关管理人员及时对其进行审查,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再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完成森林资源统计表和相关图形的输出。对于地理信息系统来说,具有一定的数据库管理能力,能够高质高效的完成森林资源的统计工作,形成真实可靠地统计表,另外其制图功能也能够快速的完成森林资源专题图的制作,而且在保存、查询等方面更加便捷。同时能够为用户输出准确森林资源统计表和专题图形,满足实际管理需要。最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森林资源基础性的数据库。数据库要包括具体的图库、属性数据库、模型、代码库等,方便管理人员高效完成森林资源的清查工作。

2.2在森林资源清查和专题制图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在森林资源管理过程中,清查工作和林业专题制图工作都是不可缺少的,这也是获取森林资源信息的重要方式[3]。在以往的清查和制图工作中,主要是依靠人力、物力完成,通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分析能力显著提高,制图也更加方边、快捷,工作效率显著提高,也节省了人力物力。地理信息系统在制图之前,能够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加强了属性与图形之间的联系,编辑和修改也比较容易,制图过程更加顺畅。而且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制图,其质量和效果更加突出。这对于森林资源的清查和制图等管理工作来说,效率更好,质量更好。

2.3在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为了更好地促进森林最远的发展,要对森林的规模面积、类型、林木种类、森林结构以及分布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在传统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过程中,智能从档案文字资料中获取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而空间数据比较缺乏,森林资源的变化情况监测效果不佳,也不能及时了解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具体变化。但是通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弥补了这一缺陷,能够对数据库进行组织管理,及时更新、查询、维护,实现了对森林资源的动态管理和监测,同时也能够利用多种多方,输出管理人员需要的相关森林资源信息数据。促进了森林资源管理现代化发展。

2.4在森林防火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在森林资源发展中,火灾是非常大的隐患,破坏性非常大,因此,做好森林火灾预警工作是重中之重[4]。在传统的森林火灾管理工作中,主要是依靠人员的巡查,预防控制能水平较低,森林资源受到破坏的可能性较大。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森林火灾预警管理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信息网络技术,森林火灾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受到高度重视。在实际应用中,也融合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等,把森林火灾定位、火险预警、林火行为以及林火相关信息等形成系统,实现了高质高效管理,明显提高了森林火灾的防控能力,为森林的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5在森林病虫害管理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在森林发展中,病虫害的影响很大,破坏力也很强,需要严格防控,综合治理,这也是一种生物性自然灾害。根据实际调查发现,各个区域的林业发展,森林病虫害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掌控难度较大,这就需要对病虫害相关数据有一个全面的掌控,从而正确做出防治管理决策[5]。通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更好的实现了这一管理目标。通过把地理信息系统与生物地理统计学结合起来,对病虫害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进行综合分析,对病虫害的变化和趋势进行掌握,实现数据的全面化管理,从而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提高森林病虫害的预防控制能力。

2.6现在森林结构调整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为了促进林业的发展,不断优化配置森林资源,需要对森林结构进行适时调整。通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有效实现森林结构的优化和调整。首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调整森林树种结构。对森林自然保护区和防护林等进行规划,确定其具体以的范围,结合森林资源的分布状况,实际特点等,对森林的树种结构进行重新布局,提高其合理性和科学性,促进经济林、生态林、用材林等不同林区的优化发展。其次,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森林林木年龄结构进行调整,通过对林区的水文地质、地形、生态环境等进行检测考察,形成地理数据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其他相关技术,对森林资源的年龄结构进行分析调整,使各个林木的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发挥出森林资源的实际作用,促进其健康发展。同时,要对林区的荒山荒地实施有针对性的人工造林计划,增加森林覆盖面积,促进造林树龄结构的优化,使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这也是促进森林资源管理发展的重要措施。

结论

综上所述,地理信息系统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森林资源管理发展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虽然已经初见成效,但是由于起步较晚,还处于摸索阶段,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也较多,需要根据森林Y源发展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发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发挥出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森林资源的优化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朝宗,熊利亚,杨为民.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3,09:4-6+101.

[2]王祥. 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广东科技,2014,08:169-170.

[3]黄晓全,欧阳勋志. 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中的应用[J]. 森林工程,2014,06:9-11.

[4]霍江.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农技服务,2016,06:251.

[5]阮荣富. 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江西农业,2016,13:94.

林地资源重要性篇6

林业资源管理主要是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对林业资源信息进行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应用了计划、组织和控制等管理的职能。对我国林业资源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对资源进行整合和控制,使其按照既定的目标发展。我国林业资源管理的特点为:①林木生长的时间较为缓慢,发展成为森林时需要较长的生产周期。因此在对林业资源数据进行整理时,要将林业资源数据的位置及其地点进行合理地保存。信息的管理缺乏时效性。②一般来说,林业资源数据类型较多且复杂,在对林业数据进行调查时,项目就高达几十项,也给数据的加工处理带来困难。③林业资源的数据是呈现动态的趋势,因此对数据进行管理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动态的观念对数据进行分析。④工作人员获取林业资源的数据时间相对集中,但使用的单位却较为分散。因此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要将两者进行结合。

2林业资源管理对生态环境影响

2.1涵养水源

一般来说,每公顷的林地能蓄300m?的水资源,而670公顷的森林的蓄水量为100万m?的水库。据统计,我国林地的面积为1.34亿公顷,其林地每年的蓄水量大概为3400亿吨,占我国水库容量的3/4左右。由此可见,林地涵养水源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林业资源信息化的管理,林地涵养水源的功能能降低和减少灾害的发生,对水文进行有效地调节。林地上的灌木层以及林冠层均能进行截流,可以显著地降低降水对地面土壤的冲击,防止土壤被侵蚀。对地面土壤起到涵养水源以及保护水土资源的作用。水作为生物生存的必备因素,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重要的组成部分,能调节生物体的生理活动。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管理能提高人们环保的意识,使其认识到保护林业资源的重要性,丰富林业资源。使林业资源能够更好地涵养水源,保护水土资源。

2.2防风固沙

由于大量地砍伐林木,破坏环境,造成我国土地沙漠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而土地沙漠化将对造成生态环境的退化,阻碍了一部分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面对日益严重的沙漠化问题,国民经济受到了影响,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失。据资料表明,我国土地沙漠化现象较为严重的地区,多是日照时间长、风力大以及干燥的气候条件所致。林业资源除了涵养水源外,还有一大优势便是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即便是在日照时间长、风力大以及干燥的气候条件的地区,林业在气流通过时能阻挡一部分的气流。且通过的气流被植被进行分割和摩擦后,气流的功能被消耗掉了一大部分,减小了风速。林业资源具有减轻风力,并改变风向的作用,能显著地改善森林内的气候,从而使其更好地发挥防风固沙以及避免土地沙漠化的作用。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在农地区域设置了森林网,主要目的是减轻风的速度,以此来提高农地的湿度,保证土壤中充足的水分,提高产量。而经过防护体系的建设,我国三北防护林的森林覆盖率得到显著地提高,能有效地防止土地沙漠化的现象。

2.3净化空气

植被具有呼吸作用,能吸收CO2、SO2、HF以及吸附工业尘埃,可以有效地净化空气。据相关的资料表明,每公顷森林能吸收30-60千克的SO2、3-20千克的HF气体以及11-30吨的CO2,并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因此在城市种植绿化带,能有效地吸附空气中的尘埃,降低城市噪音,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最终起到净化空气、减少空气中细菌的作用。当今全球的气候都出现了的CO2浓度增加的情况,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便是林业资源的减少,无法将空气中的有毒气体进行有效地净化。因此,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管理能有效地控制空气中CO2的浓度,净化空气,防止全球变暖现象的发生。要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管理,科学合理地中职绿化带,扩大森林的面积,控制空气中CO2的浓度,净化空气。

2.4保护生物多样性

全球生物的多样性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能有效地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由于近年来我国原始森林和林业遭到严重的破坏,使得多种生物遭到灭绝的危险。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森林资源在生物化学循环的过程中受到较高的参与度,也说明了林业资源能影响生物化学循环。因此,加强林业资源的管理能避免物种灭绝,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综上所述,尽管我国长久以来在进行大规模的植物造林,但生态环境问题仍旧处在日趋恶化的情况下,我国的环境问题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重点。为了能有效地解决我国出现的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问题,必须要加强对林业资源的控制和管理,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使全民认识到林业资源在生态环境中起到的作用,采取合理地措施对林业资源进行管理,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持我国林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林地资源重要性篇7

关键词:森林立法;林业保护;促进;分析

中图分类号:S7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163

森林在为人们提供丰富生产、生活资源时,能够净化和调节大气、气候、水源,能够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但我国林业资源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在新时代下,已有的森林保护法已经无法满足时展的客观规律,森林资源被破坏、无节制采伐问题日益严重。为此,需要全面分析现有森林法律的缺陷、问题,以实际林业保护形势为纽带,优化完善森林法律法规,使我国重要的林业资源得到更好地保护,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

1 我国森林立法存在的问题

1.1 人们森林保护意识薄弱

在新形势下,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的助推器。但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更不知道需要从自身做起,不注重优化利用资源,森林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2 地方责任不明确

从某种意义上说,保护林业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如果仅仅依靠中央机构的力量,是无法更好地保护林业资源,生态环境会进一步恶化,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会进一步激化。为此,需要各地区政府能够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全方位监测、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但就其现状来说,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没有明确的细则、必须履行的义务,责任模糊。

1.3 没有完善的补救对策

在森林资源破坏行为方面,我国已制定的处罚形式、补救对策单一化,处罚力度也比较低,低额罚款是其主要的处罚形式,补救措施可操性较差。比如,在新时代下,滥伐林木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但在罚款的时候,水土流失面积罚款金额为2~5元/m2,也不需要承担其它形式的法律责任。而这种罚款金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一些人并没有对这些处罚引起重视,仍大肆破坏森林资源。

2 我国森林立法优化策略

2.1 强化监督、教育立法

通过强化监督、教育立法,不断提高社会大众、地方领导干部的意识,转变已有的观念,意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规范自身行为,使我国法律法规更具有其实践性。在强化监督、教育立法过程中,要明确各级政府职能,特别是监督责任、宣传教育责任,防止权与责模糊化。加强法律执行力,不断提升社会大众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知道保护森林资源人人有责,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进而,营造一种人人爱护树木、人人监督管理与保护林业发展的氛围,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提供有利的保障。

2.2 强化责任法

有权必有责,权责相适应是强化林业管理责任法的核心所在。需要使林业产权归属、管理责任归属明确化,坚持集体所有,集体管理;个人所有,个人管理原则。在此基础上,林业行政部门需要对林业资源进行动态化的监督管理,加大滥砍滥伐、失职渎职等处罚力度,在经济、行政、刑事方面给以一定处罚。

2.3 强化监督对策

在完善森林资源法律法规时,要从林业部门执法情况出发,优化完善用于监督方面的辅法律。以林业部门工作特点为基点,合理修订、优化相关的诉讼、处罚、赔偿等法律法规,不断强化执法监督工作。以此,在森林资源管理、监督等方面,执法者都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办事,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4 加大宣传力度

站在客观的角度,法制观念需要一个深入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法律法规自身的作用。在修订完林业资源相关法律法规之后,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全面而客观的认识森林资源,知道森林资源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宣传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方式,把保护森林资源巧妙地融入生态环境保护之中,提高人们保护林业资源的积极性,更好地提升依法治林的社会效应。

2.5 健全各项治林机制

在完善过程中,要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以林业资源具有的特点为纽带,制定可行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法律法规,实行职能剥离,国家林业管理机构来履行对应的权利与义务,明确权属。在此基础上,不断鼓励社会大众参与到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流转之中。并充分考虑我国的经济情况,把政府主导、市场调节有效结合,分类经营、合理管理林业,为不同种类林业经营主体创造有利的发展空间。

3 结 语

在新形势下,完善森林立法,保护林业资源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够使重要的森林资源得到优化利用,改变林业资源现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尹学建.基于完善森林立法促进林业保护的探讨[J].农家顾问,2015(04):64.

[2] 赵伟棉.完善森林立法促进林业保护[J].现代农村科技,2013(11):79.

林地资源重要性篇8

【关键词】:天然林 资源 建设 措施

天水市秦州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工程区总面积308.86万亩,林地面积67.06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6.09万亩(其中天然林面积3.19万亩,人工林面积12.9万亩);疏林地面积2.92万亩;灌林林地面积19.24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8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面积23.01万亩;非林地面积241.80万亩。

秦州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人多地少,山多川少,农业生产力相对低下,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水平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我区现有的天然林资源,对改善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生存环境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天水市区涵养水源和水土保持的功能,更是S系当地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1、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建设的必要性

1.1实施天保二期是改善我区环境问题的重大举措

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等多种功能。保护好我区现有森林资源,加快公益林建设步伐,对于改善我区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我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2实施天保工程二期是建设山川秀美的新秦州,实现我区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

林业的发展在当今社会已成为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是因为人民在工业化速度加快,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之后,对其生活质量尤其是生活的环境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绿色和森林在给人民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是其他任何东西无法代替的,这就是其社会性和公益性。实施天保工程对改变我区山川面貌,充分发挥其社会公益性,对于推动我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实施天保二期是我区在“天水――关中经济开发区”建设中,最经济、最有效的生态建设之路

天保二期涉及全区范围的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对加快我区经济发展,群众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战略意义。

1.4实施天保二期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

对改善我区农业生产条件,实现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5实施天保二期是我区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发挥森林生态效益,实现林业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2、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建设的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天保工程二期,构建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稳定的森林生态屏障,实现森林资源从恢复增长进一步向质量提高转变,生态状况从逐步恢复向明显改善转变。工程区水土流失明显减少,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由稳步复苏向和谐发展转变,民生明显改善,社会保障全面提升,林区社会和谐稳定。

3.加强天保工程建设采取的措施

3.1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确保天然林资源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

3.2继续加强森林管护

全区天保二期工程总面积67.06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6.09万亩;疏林地面积2.92万亩;灌林林地面积19.24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8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面积23.01万亩。工程区林地全部属于重点管护区域,加强对林地的管护力度,有力地维护全区林业资源可持续健康发展。

3.3加强公益林建设力度

通过天保二期工程的实施,完成公益林建设9.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6.0万亩,封山育林3.0万亩。通过公益林建设进度的加快,为进一步扩大我区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提供了有力的建设保障。

3.4实施中幼林抚育

通过天保二期工程的实施,完成中幼林抚育2.0万亩(国有藉源林场)。通过开展中幼林抚育,进一步促进林分生长,实现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内卫生、林木生长环境,促进林林生长发育,达到科学培育森林资源,发挥森林多种效能的目的。

3.5保障和改善民生

通过工程实施,落实中央和省上两个《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政策,我区藉源林场通过改革已转制公益性事业单位,定编人员81人,其中退休人员20人,藉源林业派出所定编10人。定编人员工资已纳入同级财政全额发放,工资基数按国家事业单位工资标准执行。森林管护人员工资按照分级负担,国家拨付管护费30.1万元/年,区财政配套资金2.30万元/年,平均工资25000元/年。同时,继续实施并完善社会保险补助政策,为职工办理五项保险,其参保率达到了100%。

作者简介:王文佳(1979.4),女,甘肃秦州人,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天然林保护管理工作。

上一篇:旅游文化的内涵范文 下一篇:园艺植物栽培与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