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传播介质范文

时间:2023-10-30 11:27:31

无线网络传播介质

无线网络传播介质篇1

关键词:水下传感网络 信道 监控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070-02

Comparison of Sensor Networks In Land and Underwater

LIU Xiaoming1 SHANG Fengjun2

(1.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enter,Lianyungang Jiangsu 222005,China;2.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omputer college,Chongqing 400065,China)

Abstract:Wireless sensor network on land communicate by electromagnetic wave,but underwater sensor network is one kind of wireless self-organized networks which connected by acoustical signal.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urvey of two kinds of sensor networks’characteristic,and compares the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s for applications.

Key word:Underwater sensor network Channel Monitoring

随着基于地面无线传感网的高速发展,及我国对海洋技术及探索的需要,以水声为基础的水下传感网络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研究。水下传感网络(UWSNs: Underwater Sensor Networks)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前景,能够被应用于各种水下工程和研究领域。例如河道、湖泊或者海洋中进行信息感知和数据收集,建立海洋信息系统监控和信息采集网络,利用水下各个传感器节点的协作通信,将海底环境下三维信息采集并传送给地面基站。随着对水下传感网络的应用和研究,人类将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海洋、研究海洋、开发海洋和利用海洋。水下传感网络是利用声信号建立起来的无线自组织网络,它一般是使用飞行器、潜艇或水面舰艇将大量廉价的微型传感器节点随机布放在海底或海中指定的感兴趣水域,节点通过水声无线通信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分布式、多节点、大面积覆盖的水下网络,协作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分类和压缩,并可通过水声传感网络节点直接或中继方式发送到陆基或船基的信息控制中心的综合网络系统。这样建立起来的交互式网络环境中,岸上的用户能够实时地存取水下传感器节点的数据,并把控制信息传送给水下传感节点。水下传感网络被认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实时或者延时的空间连续水生监控系统在海洋学资料收集,水生环境监控,海洋科学考察,水下考古探险和近海岸保护,污染监控,海上勘探,地震图像传输、海洋环境检测、灾难预防和辅助导航等领域的应用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1 传输特性

因为电磁波在水中的吸收和衰减很大,能够在海水中传播的无线电波频率在30~300 Hz的范围,需要很大功率的天线,不适于长距离通信;光波虽然不使用天线,但会受到散射的影响,确定水下传输光信号的精确值也很困难;相比电磁波和光波,声音在水中具有更好的传播特性,因此水下通信网络的链路是基于声无线传输的,水下传感网络采用声波作为传播手段。水声通信是一种典型的水下通信网络的物理层技术。基于声通信的水下传感网络易于布设,是由大量分布式的水下传感器节点,水下仪器等节点组成的多跳网络。由于水声信号的传播速度只有1500 m/s,使得网络的吞吐量很低。

传输时延和传播损耗是水声信道主要面临两个问题。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 m/s,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 m/s,二者的速度相差5个数量级,每公里约延迟0.67 s,因此传播时延较大。对于水声通信的收发设备来说,传播时延也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水声通信的传播损耗与通信距离和发射频率有关。根据文献[9]Urick提出的传播模型,传播损失是扩展、衰减以及散射损失之和。扩展损失是声波波阵面在传播过程中不断扩展引起的声波衰减,主要分为点源球面扩展传播损失和潜水环境下水平面上的柱面扩展传播损失两种。两种传播损失都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吸收损失随频率和距离的增加而增加;散射损失由是于均匀介质的粘滞性、热传导性引起声强衰减和介质的不均匀性引起的声波散射。介质的不均匀性包括海洋中泥沙、气泡、浮游生物等悬浮介的不均匀性和海水界面对声波的散射。

为了更直观的理解通信信号之间的差别,这里总结了声波、电磁波等主要特征和光学媒介物在水下环境的对比,如表1。

显然,作为一种水下无线通信载体,三个物理波在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优点。由于水下传感网络的巨大应用前景,它已经引起了世界各个国家军事部门的极大关注。水下传感网络技术的发展影响到海军军事战略的变革,也对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提供了空间优势。

2 需求分类

由于水环境的特殊性,水下传感网络不同与地面无线传感网络,在网络应用的场景上,地面无线传感网络更易受到地面或者地貌特征的影响,而部署特点不同;水下传感网络则受到洋流或水流等介质特征的影响,这里根据对水下环境监测不同特点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简单的分为两类:

(1)UWSNs长期临界水生监控应用(如海洋污染监测数据的采集、检测、近海石油或天然气现场监测)。

(2)UWSNs短期要求很高的水生勘探应用(如海底探测、考古发现,及飓风灾难恢复)。

前者类别的UWSNs可以移动或者静态,取决于部署的传感器节点(buoyancy-controlled或固定在海底),后者类别的UWSNs通常都是移动的,固定的传感器节点部署/恢复通常在短期应用中成本要求很高。

按需求可以集中于三种类型的UWSNs:

(1)移动UWSNs长期non-time-critical应用(Mobile UWSNs for long-term non-time critical applications简称为M-LT-UWSNs)。

(2)静态UWSNs长期non-time-critical应用(Static UWSNs for long-term non-time critical applications简称为S-LT-UWSNs)。

(3)移动UWSNs短期time-critical应用(Mobile UWSNs for short-term time-critical applications简称为M-ST-UWSNs)。

很明显,不同类型的UWSNs有不同的通信要求,所有三种UWSNs不同的通信要求总结如(表2)。

3 传感节点对比

水下传感网络具有与传统地面无线传感器网络有着无法比拟的优点,网络是由高密度,低成本、随机分布的节点组成,自组织性和容错性都不会因为个别节点的失效或被恶意攻击中损坏而导致整个网络的崩溃;分布式节点多角度多方位的融合数据的收集效率并获得更准确详实的信息,多种传感器节点的混合应用使得搜集到的信息更加全面地反映目标的特征,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定位跟踪等性能,借助于节点的移动能力,能够调整对网络拓扑结构的控制能力,消除探测区域的阴影和盲点,因此在海洋监控和海洋军事领域中,通过多传感器系统的协作,形成空-舰-陆基传感器构成的海基监控网络,对目标进行扑捉、跟踪和识别。

水下传感网络由于其应用环境的特殊性,使得水下传感网络的设计比陆地无线传感网络的难度更大,对硬件的要求更高。水下传感网络与陆基无线传感网系统的节点模块对比,如表3。

4 结语

本文描述了水下传感网络的基本特点和水声信道的特征,并通过对水下传感网络的基本应用类型进行分类描述对比其通信需求,最后对水下传感网络和地面无线传感网络进行了对比。

参考文献

[1] 郭忠文,罗汉江.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进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0,47(3):337-389.

[2] 吕超,王硕,谭民.水下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综述[J].控制与决,2008(4).

[3] 陈锦铭,陈贵海.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现状[J].计算机科学,2007,9(34):303-307.

[4] Urick R J.Principles of Underwater sound[M].Mcgraw-Hill,1983.

[5] Wenli lin,Deshi Li.Architecture of 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s:A Survey[C]//.Intelligent Networks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ICINIS.2008:155-159.

[6] Ian F.Akyildiz,Dario Pompili, Tommaso Melodia.Challenges for Effcient Communicationin 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s[J].ACM Sigbed Review,2004,2(1).

[7] I.F.Akyildiz,D.Pompili,T.Melodia.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s:research challenges[J].Elsevier Journal of Ad Hoc Networks,2005,3(3):257-279.

[8] Jun-Hong Cui,Jiejun Kong,Gerla M.,Shengli Zhou.Challenges:Building Scalable Mobile 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for Aquatic Applications Network[J]. IEEE Network,Special Issue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ing,2006,3(20):12-18.

无线网络传播介质篇2

关键词:网络直播;广告;金融营销宣传

一、商业银行网络直播营销情况概述

(一)网络直播营销的概念。网络直播营销,又称“互联网直播营销”,顾名思义,是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开展的营销活动,应具备三个要素:一是信息传播媒介和范围,即互联网,信息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小程序等平台,同时必须面向社会公众。二是表现形式,即直播,结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下称“网信办”)《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须是基于互联网,以视频、音频、图文等形式向公众持续实时信息的活动。内容不限于视频,音频、图文等亦可,且必须是持续、实时,与传统的录播、平面广告营销相区别。三是商业营销目的,以推销商品或服务作为网络直播的主要目标。对商业银行而言,其商业营销目的,原则上应限于其经营许可范围,即“金融营销宣传”,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下称《通知》)所述,专指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的宣传、推广。(二)网络直播营销的参与主体。根据具体分工,网络直播营销的参与主体可分为四类:一是网络直播营销平台,指在网络直播营销活动中提供直播技术服务的各类社会营销平台;二是商家,是在网络直播营销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商业主体;三是直播营销人员,是指在直播时与社会公众直接互动交流,介绍、推销商品或服务(品牌)的自然人,俗称“主播”;四是网络直播营销服务机构,指专为前述三类主体提供技术支持、策划、运营、经纪、主播培训等服务的商业机构。(三)商业银行网络直播营销的主要模式。商业银行参与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大致可归纳为两种模式:1.“直播+销售”模式。该模式是指为销售推广金融产品或服务所开展的网络视频直播营销活动,可支持客户在线即时成交下单,俗称“直播带货”。2020年上半年以来,许多商业银行基于电商业务所开展的网络直播卖货活动,虽然形式上与前述“直播带货”并无不同,但因所带之“货”,大多都是电商平台商户经营的非金融商品或服务,未指向金融产品或服务,故不属于本文论述的商业银行网络直播营销行为。2.“直播+宣介”模式。商业银行为扩大品牌影响力、开辟线上获客新途径,在线举办的知识讲座、产品会、财经类论坛等直播活动,本文称之为“直播宣介”。由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特殊性,此种模式一般不设置线上即时成交环节,也较“直播带货”更为常见。根据营销手段的不同,“直播宣介”可再分为直接营销和间接营销两种,前者在直播活动中直接嵌入金融产品及服务介绍推广内容;后者则是线上知识讲座、论坛等主题直播,内容广泛,可包括健康、文化、生活、财经以及投资者教育等,主要是为契合客户多方位的需求,提升客户体验,间接起到品牌营销的效果。

二、网络直播营销的法律性质

(一)互联网信息服务。“网络直播营销”是一类基于互联网向公众持续实时信息的活动,属于“互联网信息服务”。根据国务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前者是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信息或者网页制作等服务活动,实行许可制,后者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无偿提供具有公开性、共享性信息的服务活动,仅实行备案制。而商业银行参与的“网络直播营销”,虽有商业营销目的,但提供信息的过程一般符合无偿、公开、共享的特性,故应视为“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二)与互联网直播相关的特定服务。网络直播广泛应用于新闻信息服务、网络表演或网络视听节目等服务中,故还需进一步分析网络直播营销与前述几类特定直播服务的关系。一是“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新闻信息“包括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商业银行“直播带货”与新闻信息服务并无明显关联,但“直播宣介”中的一些论坛、讲座直播活动,如内容涉及经济等社会公共事务或社会突发事件的评论,则很可能构成新闻信息服务。二是“互联网视听节目”。《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第二条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是指制作、编辑、集成并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提供视音频节目,以及为他人提供上载传播视听节目服务的活动”。从上述规定以及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现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业务分类目录(试行)》来看,此类服务涵盖的范围极为宽泛,前述两类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均可纳入其中。三是“网络表演”。《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第二条将网络表演界定为“以现场进行的文艺表演活动等为主要内容,通过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实时传播或者以音视频形式上载传播而形成的互联网文化产品”。即网络表演首先应当属于“文化产品”,2020年3月,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也在其官网提示,明确称电商类、教育类、医疗类、培训类、金融类、旅游类、美食类、体育类、聊天类等直播不属于网络表演。综上,商业银行目前参与的直播带货与直播宣介活动,因可归于“金融类”直播的范畴,除非包含文艺表演,不应视为“网络表演”。(三)商业广告。广告有商业与非商业之分,我国《广告法》规范和调整的广告仅指“商业广告”。一般而言,商业广告应具备以下三个要件:一是商业推广之目的;二是广而告之的形式;三是指向特定的产品、服务(或品牌)。同时,《广告法》并不限定广告所采用的传播媒介和方式。因此,尽管网络直播采用的网络传播媒介和“直播”方式,明显有别于传统媒体(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出版单位)的平面或录播广告,但只要满足前述三项构成要件,即构成商业广告。从具体表现形式来看,“直播带货”构成商业广告无疑,但“直播宣介”却不可一概而论,需要再重点确定直播内容是否涉及金融产品及服务(品牌)的推介宣传,否则不构成商业广告。此外,商业广告既可按行业划分,亦可按照传播媒体分类,网络直播营销行为如构成广告,应进一步认定为“互联网广告”,若由商业银行开展,还应划入“金融广告”的范畴。因此,除需遵守《广告法》等基础法律规定外,还要落实互联网广告与金融营销宣传的特殊监管要求。

三、商业银行需要关注的法律问题

(一)自主开展网络直播营销应具备的法律资质。多数情况下,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具有“互联网(直播)+行业广告”的双重属性。确定商业银行自主开展网络直播营销所需法律资质,也应从这两个维度入手。网络直播服务涉及两类参与主体,一类为“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即网络直播营销平台;另一类为“互联网直播服务使用者”,包括直播者和用户。根据2018年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联合的《关于加强网络直播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有关网络直播服务的资质要求,主要针对第一类主体。若商业银行在手机银行APP、网上银行等自建平台开展直播营销活动,须根据直播业务性质取得以下资质:一是备案,提供“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应依法向电信主管部门履行网站ICP备案手续;同时,应按照《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于直播服务上线30日内到属地公安机关履行公安备案手续。二是许可,涉及互联网新闻信息、网络表演、网络视听节目直播等业务的,应当分别向相关主管部门申请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网络文化经营、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等许可。在行业及广告监管方面,广告活动需要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和广告代言人四类主体参与,商业银行以网络直播形式金融广告的,核心角色为“商家”,即从事金融这类特许经营行业的广告主,其资质要求主要体现在所处行业监管层面。商业银行在进行直播带货或直接营销性质的直播宣介时,须重点考虑金融业务相关资质,也就是“金融营销宣传”的合规要求:一是金融业务许可。《通知》第一条提到,“未取得相应金融业务资质的市场经营主体,不得开展与该金融业务相关的营销宣传活动”。例如,经营保险业务,必须事前符合银保监会规定的条件,取得《保险兼业业务许可证》。二是员工从业资格。指定本行员工担任主播时,要特别关注其是否具备必要的从业资质。比如,根据原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销售业务的通知》的规定,“销售人员应当具备代销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金融、财务等专业知识、技能和相应的岗位资格”等。(二)网络直播营销的合作机制。当前,商业银行若要取得上述与“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相关的全部必要资质,可能还存在一定困难。为防范违规风险,许多银行尝试与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直播营销活动,由此引发对第三方机构能否参与商业银行网络直播营销的争论。在分析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机构开展“金融营销宣传”合作相关问题时,需把握两个原则:一要坚持监管尺度的统一,确保“同严同宽”。网络直播营销只是将营销活动转移至互联网空间开展,网络绝非法外之地,只要构成金融营销宣传的,不论是否采取网络直播手段,商业银行均需确保营销活动在落实金融监管要求上的一致性。同理,如法律对以传统方式开展的营销活动并无特殊监管要求,原则上就不应再对网络空间的营销活动附加更多限制条件,以免有损公平竞争。二要注意“有的放矢”,避免“一刀切”。要结合网络直播营销的表现形式及特点,在现有法律框架下进行有针对性地规范和引导。具体分析如下:其一,对于能否在第三方网络平台开展网络直播营销,可重点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平台属性和资质。《通知》第一条提到,“未取得相应金融业务资质的市场经营主体,不得开展与该金融业务相关的营销宣传活动。但信息平台、传播媒介等依法接受取得金融业务资质的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经营者的委托,为其开展金融营销宣传活动的除外”,换言之,信息平台、传播媒介一般可接受委托开展金融营销宣传活动,其他属性的平台,则须以具备金融业务资质为前提。二是营销的金融产品类型,例如实物贵金属这类具备标准化、低风险特征的金融产品,可比照非金融机构销售贵金属商品的要求,适当放宽在第三方平台特别是电商平台进行网络直播营销的限制。但银行理财产品则不然,因《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三款已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得通过电视、电台、互联网等渠道宣传此类产品,本行渠道(含营业网点和电子渠道)除外。三是采用的营销模式,前文所述的直播宣介活动,不涉及即时成交环节,在第三方平台的直播,与播放录播或平面广告效果近似,故不应作过多限制。其二,能否选聘非本行员工担任主播?为统一监管尺度,如在进行非网络直播营销时,仅限本行正式员工参与,那么直播时亦应照此执行,此时主播只能是商业银行的正式员工。以上限制多适用于直播带货或直接营销性质的直播宣介活动。其三,能否委托网络直播营销服务机构?网络直播营销服务机构是市场分工不断精细化、专业化的产物,一概禁止合作并不合理,需重点评估其服务内容是否涉及金融业务资质。比如,技术支持、整体营销策划等服务,或是间接营销性质的直播宣介活动中的其他服务,与传统的广告经营服务无本质差别,不必多加限制。(三)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的适用范围。网络直播营销是以互联网为媒介面向公众开展的金融营销宣传活动,在信息传播方式上具备显著的公开性,而金融产品或服务却并非均可以公开推广销售,因此,需要审慎确定网络直播营销的产品或服务范围。以资产管理产品为例,按照募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公募产品和私募产品,后者仅面向合格投资者通过非公开方式发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销售机构不得公开或变相公开募集资产管理计划,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传单、布告、自媒体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具体资产管理计划。因此,商业银行在销售或销售私募资管产品时,应避免使用网络直播营销的方式。(四)商业银行参与网络直播营销应履行的法律责任。1.履行网络直播营销平台管理责任。网络直播的实时性、互动性,为客户带来了新的娱乐方式和交易上的巨大便利,但也使得网络直播营销平台在履行管理职责方面承受更多压力。商业银行在自建平台开展直播营销活动时,要充分认识其作为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的法律主体地位,切实履行平台管理责任,重点包括:(1)建立健全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制度和相关平台规则,坚持制度先行、风险可控。(2)配备与服务模式相适应的专业人员。(3)对直播内容尽到必要审核责任,强化直播过程全流程监测。(4)确保具备与其服务相适应的技术条件,特别是具备即时阻断直播的技术能力等。2.遵守金融广告行为规范。从行业广告的维度观察,商业银行的核心身份是广告主(商家),亦是金融产品与服务的经营者,当然成为金融广告的“第一责任人”。因此要特别关注广告与金融监管框架下的合规宣传与客户权益保护问题,遵循《通知》规定的金融营销宣传各项行为准则,对标金融产品或服务销售管理的具体要求,采取行之有效的网络直播营销流程管控措施,严防出现违法违规金融广告。例如,加强员工及合作机构的行为监督,强化直播营销的事前审核把关和过程监测,重视事后管控,实施可回溯管理,建立直播内容记录、保存机制,并提供回看功能。

无线网络传播介质篇3

关键词:广播电视 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2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2-0212-01

我国的广播电视起步较晚,但是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已经成为集直播卫星、有线网络、无线发射和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于一身的现代电子传播媒介。近年来随着网络电视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自身的不足日益凸显,这就要求广播电视不断的自我调整和优化,开辟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广播电视发展道路。

1 我国广播电视的现状分析

广播电视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结合的特点。自2002年以来,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具体说来:

(1)电视节目建设方面,高清电视、互动电视、付费电视和立体电视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节目质量和观众体验不断优化。

(2)传输网建设方面,我国已经形成有线网覆盖城镇、卫星覆盖农村、地面无线覆盖城乡结合部、地面无线和卫星覆盖移动终端的多元化产业格局,近年来双向网络、地面发射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卫星传输网和台内网的建设,使得广播电视从单一传统业务模式向多种终端提供综合业务模式转变,确保我国广播电视走上高效和高质量覆盖的道路。

(3)监测网建设方面,国家广电总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全国县级以上有线网络机房安装“安全播出预警系统”,并构建了境外卫视和互联网视听节目监管系统,确保了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播出内容的质量。

2 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

2.1 直播卫星、有线网络和地面无线广播电视的数字化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划,国家广电总局在2003年确定了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战略,明确了数字化实施的“三步走”策略,从而通过卫星、无线和有线三种方式来实现我国数字广播电视在全国的覆盖。具体说来:第一步是自2004年开始,在试点的基础上进行数字电视的大力推广,对经济较发达、有线电视网基础较好、居民收入较高和城镇等具备数字化条件的地区,通过给用户的电视机安装数字机顶盒来接收数字信号,从有线切入来实现端到端的数字化;第二步是自2005年开始,开通直播卫星直播业务并播出地面数字电视;第三步是自2008年开始,大力发展高清电视和地面数字电视。

直播卫星、有线网络和地面无线广播电视三者具有如下功能:(1)基本功能为传输广播电视信号;(2)增值功能为广电行政部门开办的如交互电视和网络广播等增值业务;(3)拓展功能为“三网融合”后可开展的业务。我国地形比较复杂,众多偏远地区和覆盖盲区的广播电视传输,必须依赖于充分发挥这三者的潜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配置的优化。

信息时代,直播卫星、有线网络和地面无线广播电视的大力推广是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要求:(1)作为最现代化的传输覆盖手段,直播卫星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推动直播卫星的发展中,必须重点关注卫星数量和卫星业务开展这两个问题;(2)相较于直播卫星和地面无线而言,有线网络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服务体系,是三者中实现数字化最成熟的。在推动有线网络的发展中,新建的有线网络要具备交互功能,已经建成的有线网络要加快进行双向改造;(3)地面无线是为城乡居民提供免费收看电视的主要手段,也是“村村通”工程建设的重点,因此各级广电部门必须确保地面无线的全覆盖,加快推动地面无线的发展。

2.2 广播电视与互联网融合的必然性

利用互联网技术,广播电视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从而开辟了自身发展的新天地。首先,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能够克服稍纵即逝的缺陷,并且能够实现跨时空的传播,从而拓宽传播范围和改变传播方式;其次,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节目可以迅速实现全球性传播,从而实现信息的广泛共享;再次,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在确保传播效率的基础上,能够极大地降低传播成本;最后,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节目可以在国内外进行传播,通过开展国际网络业务,能够极大地提高有线电视网的效益。

信息时代,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融合是必然的,网络中的广播影视允许用户进行观看、收听、下载、阅读、检索、评论、存储、剪辑和转发,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广播电视单向流动的特性。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广播电视,已经成为现代广播电视发展的关键,为此国家广电总局已经积极展开对策,通过制定各项政策来推动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融合,促进广播电视时效性、传播速度和容量的提高。

2.3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的运营

所谓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上,是指将整个网络传输的架构和媒体资产管理的管理架构、编辑系统和平台等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网络在这个整体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要积极完善广播电视检测网的检测,开展地面数字电视、移动广播电视和互联网音频广播等新业务的检测研究,建设全国安全播出的指挥平台,确保包括信息安全和节目质量在内的优质服务。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的运营,使得观众不仅能够看到高清晰电视节目,还可以按照个人需求和爱好来进行节目的定制,并且通过对用户权限的管理和控制,能够制止不良信息的传播,从而更好地解决当前有线电视网向大众化广播服务,向互动式分众服务直到个性化服务转变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安全管理问题。

3 结语

随着用户需求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广播电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笔者坚信,通过充分利用播卫星、有线网络、无线发射和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我国广播电视定能增强传播时效、扩大传播容量、拓宽传播范围和提高传播质量,并向着一个全新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庆红,祖余会.网络的介入对广播电视发展的影响[J].科教创新,2010(7).

[2]樊磊.浅谈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历史和趋势[J].东京文学,2011(5).

无线网络传播介质篇4

人们按照传播媒介方式的不同把纸媒介的传统报纸、电波媒介的广播、基于电视图像传播的电视分别称为第

一、第二和第三媒体,互联网囊括了传统媒体的一切表现形态,同时又具备了许多传统媒体不具备的特点,因此,被称为“第四大传媒”。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继报刊、广播和电视后出现的因特网和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从广义上说,“第四媒体”通常就是指因特网(因特网是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不过,因特网并非仅有传播信息的媒体功能,因特网还具有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等重要功能。因此,狭义上说,“第四媒体”是指基于因特网这个传输平台来传播新闻和信息的网站。

国际互联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地域政治、地域经济、地域文化的概念,形成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中心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间。互联网上信息的极大丰富、迅速及时、无边无际、交互往来、多媒体等特点对传统的报纸、广播和电视形成了极大的挑战。这一新的传播媒体正以无可想象的空间使传播领域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

一、对传统媒体采访手段的冲击

目前,新闻记者采访的主要手段是面对面的访谈和电话采访,网上采访(如电子邮件等)还只是辅助手段。据调查,使用频率最高的采访手段是面对面采访(61%),其次是电话(22%),电子邮件目前仅名列第三(13%)。但是调查也表明,在过去两三年里,将电子邮件作为采访渠道的人数有了急剧的增长。可以肯定,在网络上的视频技术、数字技术发展起来以后,新闻记者通过网络对地球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通过视频进行面对面的采访将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网络采访(即电子邮件书面采访、视频面对面采访等)最终将成为媒介工作者日常新闻报道的主要采访手段。这种采访手段将大大扩展新闻记者的采访范围,大大减少采访所需的时间、人力和费用,大大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

二、对传统媒体新闻写作方式的冲击

在电脑文字处理系统、多媒体和互联网络等新技术、新媒介的广泛普及和冲击下,大众传播媒介的新闻写作方式、特别是报纸等印刷媒介的写作方式将逐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文字新闻写作方式为主将逐步转变为以多媒体新闻写作方式为主。

迄今为止,报纸等印刷媒介的新闻报道与写作方式是以文字为主。文字这种符号形式在信息沟通中的特点,一是字面上具有表意的相对确定性;二是字里行间又能留给人们充分的想象空间或解释余地。但是,在新闻报道中,文字报道同广插报道、电视报道相比,又有很多弱点,一是不如声音、电视报道生动、形象;二是在报道新闻事件时不如图像报道立体。单一的文字写作报道方式迫使记者在报道纷繁复杂的新闻事件时要做线性的描述及抽象的概括、主观的形容,这就在报道新闻事件时难免与客观真实有差距。这是在新闻传播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形式界限分明的条件下难免出现的弊端。

多媒体和超文本技术给印刷媒介“避短”带来了机会。在网络和多媒体的条件下,随着各种智能、易用软件的不断推出,报纸记者除了可以用文字来进行新闻报道与写作外,对于声音、图画、照片乃至三维动画、影像等多媒体表现形式的使用也越来越容易。记者可以通过超文本结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既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图文并茂,又全方位地、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

电脑网络编辑系统主要是靠媒介的内部网络来实现的。记者、编辑和媒介内部各部门、各级领导的电脑相互联网,使得编辑工作变得无纸化、高效化、高质化。传统的新闻编辑方式,无论是报纸等印刷媒介还是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都以线性编辑为主。所谓线性编辑方式,是指记者和编辑对所采集的大量新闻素材(分别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进行整理,从中选出新闻报道所需要并能容纳的片断,按先后顺序组合成新闻成品的工作方式。传统的线性新闻编辑方式同传统的线性新闻写作、报道方式一样,受到印刷术和模拟式电子传播技术的限制,使得编辑过程十分复杂,新闻成品中的任何一次内容改动,都可能引起全部内容的线性重组;新闻成品的容量受到线性结构的严重限制;模拟信号的多次复制和长期保存都会不断降低信息传播的质量。以数字式多媒体编辑设备和技术为基础的非线性编辑方式,完全突破了传统的编辑方式和观念,它可以随意提取任何文本,可以把任何一段子文字文本、图画文本、声音文本和影像文本等编入任何主文档(文字报道、广播报道或影视报道等),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子文本的长度,可以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进行编辑部与新闻事件现场、中央台与地方台之间的实时沟通和编辑,可以无限复制和长期保存新闻信息而同时保证信息传播的质量。

四、对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的冲击

第四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打破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单向传播是传统媒体传播的特点,传播者制作信息,受众通过媒体被动地接受信息。由于这一特点,传媒本身很难及时、全面、有效地了解受众的反馈信息,传播效果较难把握。媒体进入互联网络后,这种单纯的传D受关系发生了变化,它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单向传播及有限的双向交流(所谓“有限”,是指:同步性的双向交流,只限于广播的某些时段DD听众可以将电话打进直播室与主持人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电视媒体的某些栏目和报纸媒体的某些版面,提供一定的时段和空间进行双向交流,但都是有时间距离的)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者,任何个人或组织都可以在网络上新闻或信息,受众也可以及时地向媒体反馈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也可以就某一话题大家开展讨论,发表观点。这不仅仅是双向交流,而且是多向的互相交流新闻信息。

五、对传统媒介中“守门人”地位的冲击

传统媒体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报道的份量是重还是轻,哪些详细报道哪些简要介绍以及报道的分寸等,都可以由“守门人”根据需要和具体情况来把握。由于舆论导向和正面报道为主的需要,媒体往往是“舆论一律”的总体格局。“守门人”由于长期以“大众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现,作为职业的传播机构,它较常人更具有接近信息源的特权。“守门人”一般掌握着新闻媒体,哪些信息可以传播,哪些信息不予传播,哪些信息应该少报或缓报,这都要根据“守门人”自身的新闻价值观、自身的利益、社会的制约力量等来决定。由于经过“守门人”的过滤,受众得到的信息往往已不是“原汁原味”了。在我国媒体高度集中、信息渠道较为单一的情况下,“守门人”的作用尤为明显。这些特点面对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冲击。互联网络是一张互相交错、四通八达的网络,在这张互通的网上,信息资源共享,信息传播呈多向性、发散式,整个网络很难受政府部门控制,是个高度开放的空间,人们可以几乎不受限制地自由调阅网上的信息,在网络信息面前人人平等,因此以往“守门人”所具有的一些特权如接近信息源的特权、“过滤”信息的特权、垄断信息的特权等将不复存在。在高度开放的互联网上,人为设置障碍阻止人们获得他们想获得的信息已变得不可能,任何一位用户,都可以轻易饶开某个节点,从另外的节点到达想要到达的站点。以往线形的传播方式及信息的需要大量的物质投入,不是一般做人能所为,因而“守门人”容易形成信息垄断,而在网络传播中,传者和受者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网络用户不仅可以自由选择信息,而且可以自由信息。总之,面对互联网络,传统意义上的“守门人”的特权和地位正面临崩溃。新晨

六、网络媒体还具有以下几点优势,从而对传统媒体进行全方位的冲击

一是新闻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二是传播、接收、储存、检索都极其便捷。

三是传播模式的小众化。除极少网站人流如潮外,网民们更多时间停留在志趣相投但访者不多的各类个性化网站上,众多网站分流了人群,在整体上形成小众化传播。小众化的媒体网站通过联合或被极少数大型综合性网站收购而成为其组件来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

四是信息容量的广容性。广容性是指第四媒体信息的容量几乎不受限制。

综上所述,新生的第四媒体与传统的三大媒体形成激烈竞争的格局,势在必然。然而,竞争的实质是争夺受传者。无论哪一种媒体,都离不开支撑它的受众。从这点上说,受众是新闻媒体的“衣食父母”。存在着受传者,且受传者乐于接受传者所传的信息,新闻媒体所传播的内容才能显示和实现其价值。

人们或许还记得,当广播刚出现时,曾有人预言它将取代报纸,当电视出现时,报纸和广播同样惊呼“狼来了”。事实上,报纸、广播和电视尽管竞争激烈,却并非水火不容,三者和平共处已近半个世纪,各有各的用武之地。现在,第四媒体的“登堂入室”,是否将吹响终结传统媒体的号角呢?正因为每种媒体都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四种媒体照样能和平共处:受众在选择媒体时也不存在排他性,这也意味着四种媒体同样可以共同繁荣。面对第四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也正在打“反击战”,在固守自己阵地的同时,纷纷涉足第四媒体领域,上网后的报纸、广播和电视都有将自己“短腿”拉长的机会。

无线网络传播介质篇5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ZigBee CC2530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1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由大量微小传感器节点以无线的方式连接构成的自治测控网络。这些传感器节点通常是具有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通信等功能的嵌入式设备,组成无线网络后能对网络覆盖区域进行实时监测、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设备控制。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规模大、节点同构、成本低、体积小、网络自组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家居等多个领域。

2 ZigBee技术简介

ZigBee是一种小数据量、低速率、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成本低而且安全。

2.1 ZigBee网络中的设备

ZigBee体系是一种多层结构,可以分为物理层(PHY)、介质访问层(MAC)、网络层(NWK)和应用层,物理层主要定义无线信道以及与MAC层之间的接口,介质访问层主要处理无线信道访问,产生网络信号、同步信号等,网络层主要实现节点加入、离开网络、路由查找和数据传输等。物理层和介质访问层协议为IEEE802.15.4,网络层协议由ZigBee技术联盟制定,应用层由用户根据具体要求设计。ZigBee有三个工作频段:868MHz、915MHz和2.4GHz。

ZigBee网络有三种拓扑结构:星形拓扑、树形拓扑和网形拓扑。星形拓扑是最简单的结构,由一个协调器节点和多个终端节点组成,终端节点可直接与协调器节点通信,但终端节点之间通信需要协调器转发;树形拓扑和网形拓扑相似,由一个协调节点、若干路由器节点和终端节点组成,通信路径更多,网络更复杂,网形拓扑比树形拓扑具有更灵活的路由规则。

ZigBee网路有三种通信方式:点播、组播和广播。点播指两个指定设备之间的通信,由16位短地址确认通信对象;组播指被分组后的组内节点之间的通信,由组号确定通信对象;广播指一个节点发送数据,所有节点都能接收的通信。

2.2 ZigBee的特点

(1)距离短。两个独立节点间通信距离较短,通常低于100米。

(2)功耗低。发射功率通常为0-3.6dBm,两节南孚5号电池可以供一个终端节点连续工作半年甚至更久。

(3)数据量小、数据速率低,适合用于传输采集数据和控制信号。

(4)成本低。传输速率低、功耗小、协议简单等特性大大降低了成本。

(5)安全性高。ZigBee体系结构的每一层都建立了有效的安全机制,并且采用了密钥长度为128位的加密算法,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6)网络容量大。ZigBee每个节点拥有一个长度为64bit的地址码,理论上网络最多可容纳264即65536个设备。

3 ZigBee组网实现

设想应用场景:一个较大范围内散布多个传感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需要汇总到一起进行处理,如果采用有线方式传输数据,不仅铺线工程量大,且成本高,借助无线传感器网络则能很好解决以上问题。

3.1软、硬件环境

本文选用网蜂公司的ZigBee开发板,开发板搭载CC2530片上系统,包含CPU和内存相关模块,外设、时钟和电源管理相关模块,无线电相关模块。采用星形网络结构,使用5个ZigBee模块,包含一个协调器节点、四个终端节点。

采用Z-stack协议栈、IAR Embedded Workbench开发环境、C语言开发软件。

3.2软件设计

软件功能设计:协调器启动后组建网络,终端节点启动后自动加入该网络,并且每间隔4秒以点播方式向协调器发送一帧心跳数据包,作为判断节点是否掉线的依据,如果两条心跳数据上传时间间隔超过两分钟则认定为该节点掉线;协调器每隔30秒向所有节点广播一条控制命令,节点收到正确命令后闪烁LED灯。

程序主要代码如下:

(1)串口初始化

其中SerialApp_TxAddr_P2P为目的短地址,buf为要发送的数据,len为发送的数据长度,P2P_clusterID用于和接收方建立联系,协调器收到这个簇ID后就知道是对方点播发送的数据。借助定时器可以实现数据的周期性发送,在函数osal_start_timerEx设置定时时间和触发事件即可。

4组网测试

4.1编译与下载

编译生成HEX文件,通过SmartRF Flash Programer软件下载到开发板上运行。编译时根据ZigBee模块担任的角色选择不同的编译模式。

4.2测试结果展示

将协调器节点通过串口与PC连接,先启动协调器节点,然后依次启动所有终端节点,观察节点LED闪烁情况和串口助手打印信息。

测试结果显示:终端节点每隔30秒闪烁一次LED灯,表明正确收到协调器节点广播的控制数据,从图3可以看出,当节点依次加入网络时,会向协调器上传节点信息,包括加入网络的时间、节点编号、节点ID、节点短地址以及节点类型等,并且每隔4秒钟上传以“~”开头的心跳数据包。由此可见,本文成功组建了ZigBee无线网络,协调器能正确控制终端节点,终端节点能正确发送数据到协调器,实现了双向通信。

5总结

本文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及其应用领域和研究现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路,通过测试表明网络正常稳定运行,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小强,欧阳骏,黄宁淋.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与实现[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 曾龙,吴薇.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通信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6):27-28.

[3] 朱海宽,任家富,雍泽.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路的研究[J].仪器仪表用户,2012(4):12-14.

无线网络传播介质篇6

[论文摘要]电脑网络的迅速发展,数字新技术使一种崭新的网络写作与传播方式诞生,它形成了自身一系列的特色。本文结合传统写作与传播方式,阐述了网络写作与传播方式的10种转播。

互联网新载体的不断发展,新数字超文本技术的出现,带来了写作方式、传播方式与接受方式的深刻变革,网络传播的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平等性、自由性等神话的建立,使电脑写作与传播超脱了传统的壁垒,催生一种电脑网络全新的叙事风格。网络写作与传播超越了艺术与现实的界限,超越了传统文体所规范的界限,成为一种虚拟与虚构的结合,技术与想像、视觉与听觉、梦幻与现实的结合,传统写作那种审美认识、审美愉悦、审美教化等功能正在被网络写作所消解。“以游戏冲动替代审美动机、以技术媒介替代艺术规律、以工具理性替代诗性智慧、以技术的审美性替代文学的审美化”的写作与传播方式正在形成。依照德里达的说法,传统的“线性写作”和印刷文本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取而代之的便是一种向四处蔓延与散播的可以无限链接的电脑“非线性文本”的诞生。因此,笔者认为,网络写作与传播方式是前所未有的,显示了传统写作方式在网络时代的转型,它突出地表现在以下10个方面。

(一)由传统书面语言向电脑语言转换。传统纸质媒介时代的写作与传播均离不开书面语言,人们只有通过书面语言来获取意义,从而达到交流、理解和共鸣的效果。书面语言是以文字、图像等符号为主要手段来叙述的。网络时代的电脑语言则是以数字编码程序为核心来叙述的,作者操作鼠标、敲击键盘,在数字“0”与“1”二进制语汇排列中完成解码的转换,将人的思维与电脑处理在“人机”转换中变成文本,引起语言的重构。法国学者巴尔特在《从作品到文本》一文中指出:文学作品的观念之所以转变,是因为我们对于语言的概念转变了。他认为,作品与文本的差异在于作品是实在的,它占据了书的空间的一部分,而电脑文本则是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即文本是一个由语言构成的“抽象空间”,只有读者介入方能体会,文本以语言为媒介并且用来指出和说明某种隐于其中的社会特性。电脑语言导致了网络写作特殊形式的产生,最早借助于电脑语言写作的人,大都是电脑操作的高手,他们的技术能力远远超过写作能力,“技术的艺术性”被计算机网络演绎成“艺术的技术化”,传统的纸质语言的艺术性已被电脑“界面”的感觉性语言所取代。再说网络时代是视觉时代(也称“读图时代”),电脑图像的显示与传播也优于文字的阅读。

(二)由传统文本叙述向网络超文本叙述转换。传统写作(出版物)是依照线性运作的,通过设置章节与页码标注,并以字、词、句、段、标题等形式固定下来,每一页都有页码顺序,作者与读者的任务就是逐章、逐节、逐页、逐段、逐句以至逐字往下写与读;其展示作品的内容逻辑线索清晰,情节完整连贯,文字手稿是有厚重感、原始性和收藏价值的物质体。而网络超文本写作与传播带来的是文本的非线性、多义性、选择性技术,当电脑中的光标移至文字或图像时,点击键盘或鼠标,显示屏上的主页会跳到链接的新主页上,使各个书写片段之间埋下重重链接,瞬间的链接能将无数文本关联起来在众多文本之间漫游,标示着网络文本是更大的虚拟空间大文本的一部分,颠覆了传统那种专注于单一作品的写作与阅读方式。这种超文本方式将文本的核心词句链接在一个树状的网络系统之中,写作变得既无固定方向又无清晰线路,跳跃且极不稳定,作者与读者便处于纵横交错的路径中写作与阅读,随着鼠标在网中游走,彼此交叉、四通八达的网路使他们感到困惑,文本可整段删除或移位,凸显出多元性、不确定性和未完成性。这样,电脑文本的多变性导致了意义的去中心,文本内部结构变得松散,思路与语意开始断裂,印证了波斯特所谓的主体去稳定化倾向。网络超文本写作方式,给作者带来写作的方便,当作者将文字输入电脑时,显示器上出现以光速变化的文字痕迹,这些符号代表着内存中的ascii码,作者怎样想,电脑就马上显示了出来,手稿消失了,触觉与特性分离,实现了时空的同一性,主客体一瞬间真正实现了交融。就此,罗森伯格干脆将读者(reader)与作者(writer)两词斩头去尾合成一个新单词——wreader来表示网络超文本带来的这种状况。所以“荧光屏——客体与书写——主体合而为一,成为对整体性进行的令人不安的模拟……电脑书写处于划分主体与客体的界限上,给笛卡尔二元论所代表的澄明而确定的世界带来些许含混。”网络写作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处处能体现网络写作超文本的印记。

(三)由传统的单向传播向互动传播转换。传统媒介文本的传播方式是一传输一接受传播模式,这种传播方式在结构上是固定的,缺少变化性,一经确定就不能更改。网络新文本传播的出现则形成了传播一传输一接受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它突破了传统文本传播的单向性与呆板性,受众变成了信息的传者与受者双重身份,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由点到面的多元化传播之中,互动传播时代真正到来。网络写作就是互动性的,是人——机互动产生的结果,通过人机互动又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作者与在线的读者,随时可以进行再创作和再诠释互动,而这种流动且连续的互动写作,是任何传统媒介所难以做到的。尤其linux软件的发明带来了新写作方式的革命,作者公开代码让网友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作,该系统在网络协作中完成,这样一来就不存在本体意义上的原作了,一切文本在读者的参与中不断变化。网络写作互动新方式,无疑赋予了网络写作前所未有的开放、自由、平等的崭新天地,在这种互动写作中作者的权威逐渐消失,读者力量却在逐渐提升。虽然参与者受到“传播环境”,也就是电脑网络系统的制约,但相对于传统写作与传播而言,网民却拥有了更大的“主动性”去“再创作”的权力,这样就实现了创作与赏析的统一。如当网络诗人们一人一句地联句赋诗时,一个集体写作与鉴赏于一体的系统也就在网络世界形成了。这样“作品的‘界面’流动感淹没了,‘纸面’沉淀的文学性强化了人对机器、艺术对技术的依赖,使得千百年来文字书写、纸介印刷、线性阅读的文学活动,变成了机器操作、比特叙事、图文匹配的观赏性浏览和趣味性选择,用多媒体‘立体叙事’方式全方位刺激人的感官,冲淡了文字风格韵味的深层体验。”

(四)由传统的精英性向网络的平民性转换。传统写作是精英们的天下,对百姓来说写作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他们很难发表自己的作品。这是因为传统写作后,作品要投寄到刊物或出版社,经过编辑的严格审阅,层层把关修改,达到要求的作品方能发表。而网络空间是一个平民化的空间,这里没有中心和权威,颠覆了等级制度,也就没了审核机制,网络写作处于绝对自由的状态。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互动性、匿名性等特点,网民可以方便地掩盖自己的身份;加之网中没有版面的限制,没有编辑的把关,网络的这种“低门槛”大大地刺激了“草根”平民自由表达的欲望,人人都可以随心所欲、袒露心迹、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作品”贴于网上。在网络虚拟世界,作家与百姓变得模糊不清,艺术与非艺术的界线已经消失,这里是平民张扬个性的天地,许多甚至把网络当成笔墨游戏之地,他们只是追求情感的一时宣泄,在一种新的存在方式中表明自己,故有人称之为“孤独者的狂欢”。正如网络作家李寻欢所言:自由,不仅是写作自由,而且是自由的写作;平等,网络不相信权威,也没有权威,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权利;非功利,写作的目的是纯粹表达而没有经济或名利的目的;真实,没有特定目的的自由写作更接近生活和情感的真实。因此,网络已成为网众自由言说、表述梦想的精神迷狂场所,没有了精英与平民、雅与俗、欣赏者与创作者等一系列二元对立的结构。

(五)由传统的历时性向网络的即时性转换。传统印刷类作品,读者只有在文字叙事中展开丰富的审美想像,并通过想像将文字转换成生动的形象,才能在写作与阅读中产生审美愉悦。加之传统出版有严格的审稿程序、印刷出版过程,读者读到作品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当代网络技术对文化主体的侵入,促使受者的想像力开始萎缩,网络媒介的信息传播快捷迅速,信息流量大,储存海量,信息转瞬即逝,良莠难分,网络写作使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转变为写作与超现实的虚拟关系,突破了时空的屏障,审美距离感完全消失。网络技术大大地加快了写作和传播的节奏,传者与受者追求的是在场的“现在时”,追求叙事的随机性与任意性,重要的是“吸引眼球”,不会为作品的深度与意义而费神,网络作品呈现出生活的原生态。从现状看,网络写作与传播通常做法就是将作品贴于bbs,或列入首榜目录供网民点击,好的文章收入到文集,然而,当作品收入个人文集便有如进了“棺材”而无人问津了,这同传统作者希望将自己的经典永载史册的渴求与做法完全相悖。网络也造成阅读方式的改变,传统阅读方式是沿着线性从头读到尾,而在网中阅读摆脱了线性约束,其阅读的随意性很强,在鼠标超链接的导引下,可跳跃式地通过节点衔接来海阔天空的自由阅读,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巨大的阅读空间里,读者可选择作品的某段放射出去,引出其他感兴趣的段落阅读。再说网络阅读者也往往没有时间与精力去细心品味,因此使网络写作不可能精雕细刻,其文字表述方式就非常简单而直观。“即兴作品”的创始人卡普劳在论述“即兴作品”与日常生活品“用过就扔”文化之间的关系时,提出“即兴作品”以展出一次最为理想。另一位“活动艺术”流派代表人物阿甘姆也针对“即兴”艺术阐述过自己的看法:“我们与三分钟前的自我不同了,再过三分钟,我们又变了。……我试图创造一种不存在的视觉形态为这种看法造型。形象一出现又消失,什么东西都留不住它。”这样的写作追求,必然逼使网络传者与受者只能追求短暂的当下性,他们只在写与读所带来的文本中度过,这也决定了网络写作与传播往往是昙花一现,许多网络文本只需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便被淹没在帖海之中,而成为大众时代的“快餐文化”。所以,法国学者巴尔特认为,“文本之外,别无他物”,后现代的作品只是一种文本而已,文本背后再没有现代主义那种终极关怀、精神与审美价值的追求,相反,电脑文本开始趋向多元开放、当下离散等形式。

(六)由传统书写汉字向网络工具汉字的转换。传统汉字是象形、寓意的文字,它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主要是靠书面文字保存和传播的。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书写汉字,经由象形而转变为抽象的审美嬗变,其枯润疾涩、点画结合、笔意浓厚、血脉相连、虚实相生、错落有致,或平和含蓄的尚韵,或刚劲雄健的尚法,或自由豪放的尚意,非手写不能体验。这是因为中国文字具有独特的致美构造和书写方式,它可以说是一种最为普及、最引人入胜的艺术,这种象形文字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思维,造成中国汉字完全是“字”的思维而不是“词”的思维,人们在点横撇捺书写中享受着一种美。电脑网络产生后,人们也发明了各种汉字输入法,尽管操控键盘很自由,电脑中也设计了楷隶行宋等十几种书体文字,但因受技术工具所决定,电脑文字的塑造脱离了作者的控制,显示屏上的文字转瞬即逝,不像传统手写在纸上的文字那样具有自我的个性和强烈的物质感;电脑写作已不能像传统书写那样挥洒自如,没有书写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以及体现书写者的个性气质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电脑文字充其量也就是整齐划一的新型美术字而已。电脑网络的出现,使中国文字表现发生了巨大变革,派生出种种特殊的文字与文体,其日益标准与廉价导致了汉字“书写”的大众化与程式化。因为电脑文字太标准化了,文字言语也溶进了外来文字(如拼音系统),写作变得只是敲击电脑键盘输入自己想要的已编程的字符,人们已经无法通过手迹来区分作者,没有丝毫个人风格与特色,人人均变成了电脑操作系统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器件。电脑网络汉字输入法,彻底解构了汉字象形本质,代之以“工具主义”的规范化,使汉字的用笔、结体、意境、章法、神情之美全然无存,在电脑符号编码与解码之间,中国文字的那种深度与厚度已经消失。

(七)由传统的封闭性向网络的开放性转换。传统的传者和受者在时空上是相互分离的,保持着所谓的审美距离,他们之间难以实现互动沟通与交流。网络是个自由开放的空间,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网络中的大部分信息都是公开的,它始终贯穿着开放与共享的精神,尤其是bbs、虚拟社区、聊天室甚至个人博客等均成了网络的公共空间,个人媒介权利在此得到确认,网络提供了一个绝对自由写作与传播的平台;作者与读者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等形式的共时流。网络写作与传播也非常自由,传统的“把关人”在此缺失,精英艺术那种孜孜追求终极关怀与未来理想在此消失,网络处于一种无拘无束、绝对自由的状态写作,网民既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读者。网络实践的开放性,使网众凭借自己的技术与媒介权利,创建起一种全新的程式化网络文本形态。网络的开放性,打破了传统作者的中心结构地位,读者也能参与写作,网络把写作主体带进了及时互动的虚拟情境,这样就摆脱了传统写作静思与高度理性的过程,最终造成网络文本意义的延伸与多重。我们知道,传统文本一经印刷成书就定型了,要想修改只有等到重新印刷,而网络写作则可以随时更改,体现出不稳定性;传统的文本只能是作者个人的,印刷出版后其他人是不能再参与修改的,阅读时只能去“深刻”领会作品的意义。而网络的特点,决定了文本表述手段是开放的,文本自身也是开放的,使网众也可以参与到文本作品的创造之中,网中的接力、对帖、纸牌、分延等小说形式就是佐证,某作者写了个序曲,其他网民以接力赛式的形式继续写高潮或尾声。这种开放式的写作是印刷纸质上无法表现的,它将传统写作静态封闭的线性结构转化为变幻莫测的开放系统。

(八)由传统存贮方式向电脑贮存方式的转换。传统贮存的主要是文字,印刷术的发明,图书和图书馆就成为信息贮存的载体,它是一种具有体积重量的物质存在。而进入网络传播时代,由于技术的特性,使数据库、磁盘、光盘、网络信息等,成为网络时代新的无纸化贮存方式,它具有检索速度快、贮存容量大、资源可以共享和交换等优点。波斯特在《信息方式》一书中指出,“与笔、打字机或印刷机相比,电脑使其书写痕迹失去物质性。当待输内容通过键盘被录入电脑时,磷光像素便显示在荧光屏上,形成字母。由于这些字母只不过代表着内存中的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系统中的代码,可以说对它们的改变能以光速进行。作家与他/她所用的词语之间的相遇方式是短暂而立即就会变形的,简言之,是非物质的。”。传统写作与传播均留下手稿,手稿中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智慧和情感,反映出作者的真性情,只有手稿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电脑写作过程的进程痕迹消失了,电脑输写极快,书写成了光速,写起来总有一种迅速的,思维没有受阻的感觉,犹如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所说的思维“意识流”之感,真正达到了“心想手书”的同步状态。这样导致作者手稿不复存在,写作过程显得非常感性用事,作者可以轻而易举地更换电脑屏幕上的信息符号,每次修改后此前的图文符号全无了踪影.屏幕上永远留下的是最后一次写作修改的图文样式,这样使写作与传播过程逐渐变得模糊而不确定,没有了写作的稳定感与个性。“一部存在软盘上的小说与一部以手稿存在的小说是不同的。手稿作为原件,有其本真性,作者曾经在原稿上留下的修改痕迹可以查看,文学研究者查阅它们时,还能抱着探究作者写作过程的目的,从中挖掘‘真实’文本或文本的演化过程。在作者修改整理手稿时,写作的过程,即文本的形成过程被物化了……如果作品保存在磁盘里,那么作者的创作历程,以及其个性笔迹特征,都将荡然无存。”

(九)由传统文本的难复制向电脑文本的易复制转换。传统写作与欣赏都是一种审美凝神观照的过程,是作者的原创及个人气质、风格与修养的表现,加之传统印刷品的复制质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甚至根本不能复制。再说传统是作者用笔所写,虽经过了用芦苇笔、毛笔、羽毛笔、钢笔、圆珠笔等时期,但作者所经历的一次次换笔,均都很好地能控制它,反映出作者的书写特色与风格,用传统笔写方式写作时,构思更深刻、下笔更谨慎、更聚精会神,个性非常突出,这是不容易复制的。然而,电脑网络传播时代,作者用计算机键盘取代传统各类用笔,网络数字化的技术产生了复制、粘贴等命令,使作品极易于复制,电脑复制品和原作在质量上已没有了差别,作者的手迹完全消失。你只要将作者一生的作品存储在电脑或软盘中,再也找不到因纸质文本那种发黄的历史感,没有了文化的外延性,这也证明了美国学者詹姆逊所谓的后现代时期“历史感的消失”,电脑写作使文本没有了历史的痕迹。电脑网络技术带来的这种作品的易复制性、多重性和随意性,印证了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所阐述的:“技术复制能把原作的摹本带到原作本身无法达到的境界。”电脑的复制功能远远超过了机械复制时代,电脑具有无限度复制和瞬时传播的特点,使文本的原创性开始消失,文本得以更广泛快捷地传播,能够以光速瞬间传播,我们阅读的网络文本,是没有“原作”的文本,网民永远看到的是“媒介文本”或“电子文本”,这正是后现代主义所说的复制与“克隆”的文本变成了最重要的文本,“原作”已经变得不重要了,降到了次级的地位。因此,网络文本与人类社会以往的各种文本形式相比,它的写作与传播都算得上是最自由、最民主、最开放的文本形式。由于网络传播具有高速互动、多媒体、超时空的技术特点,作者与读者在网上享有充分的进出、上下、开关、选择与交往、增添与删改的自由与民主,网络文本是所有媒介中复制性最强的文本形式。

无线网络传播介质篇7

【关键词】 有线 电视网络 应用

有线电视在大农村以及城镇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在有线电缆的传播中,EPON技术结合以太网的相关技术优点。在传输的过程中宽带的网速高,视频的传输性能也相对较好,成本低廉且扩展性能较好。EPON技术广泛应用于有线的电视网络中。

一、EPON的技术特点

在电视网络中,EPON 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光纤入网技术。在使用中采用对点的网络结构。在传输过程中,光纤网络在物理层采用PON技术,在相应的线路层采用以太网的协议,实行多点无源光纤的传输 。以太无源光网络具有成本低廉以及管理便捷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网络结构当中。在物理层的角度上讲,PON能工作在两个不同的模式下。CSMA/CN实现双工的模式。

在网络传输中,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的媒介中采用共享媒质点到点的传输网络结构,以实现高效的传输模式,在传输中避免了数据的容错。在技术的使用中,以太无源光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光纤资源,在有线电视网络的介入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现行的以太无源光网络中,EPON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研究中表明,以太无源光网络在数据传输中是比较理想的载体。在技术特点中,其同时具备以太网技术和PON技术的特点。在当今是一门热门的技术。其广泛的应用于宽带入网领域,在技术中,以太无源光网络通过单一的接入系统,使得音频以及视频和图像等都能很好的表达出来。采用EPON的以太网进行技术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强的推广效用。用户能够在访问信息的时候更加轻松。

以太无源光网络作为主流宽带的介入技术。在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以太无源光网络技术的用户越来越能够充分的体验到其带来的优越性。以太无源光网络的接入端在常理上讲较为简便,在操作中不需配备电源等设备,仅通过光纤媒介等无源器件就能够实现其传输。在操作中,以太无源光网络技术不需配备维护人员。以太无源光网络的成本低廉,以及简化系统的相关协议等特点也使得其在使用中受到一定的睛t。目前的以太无源光网络的传输速度达到1.25GB/S,通常的有线电视需4兆就能享受畅通的视频播放。以太无源光网络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空间以及应用前景。

二、对有线电视网络的应用分析和探讨

以太无源光网络技术能够实现多种客户的综合接入。在以太无源光网络技术中,其能够充分的利用光纤资源,给客户易清晰高效的视频影像。使得其有线电视在使用中具有高质量的图像接收功能,从而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在网络的使用中,能够实现有线电视频道的相互转换,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电视的频道多样性。有线电视在使用中要满足其多样性,在费用中,和无线广播大体相同,是一种低廉的广播电视系统。通常的系统要进行有限电视的整体性能传输,均需对其系统进行一定的配置。在现有的网络冲击中,使得人们更加要考虑到有线电视的费用问题。作为一种低价的电视传输系统,在传输性能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EPON的引入,使得有线电视的网络性能得到相应的改善。其能够在满足相关要求的情况下,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在一定能够程度上能得到广泛的推广。以太无源光网络的技术结构与有线电视的光网络传播结构类似,在传输中,较常规的电视光网络结构的容错性要高。一定程度上具有优越性。

同时,其在光纤网络结构上安装了简单的配置。从而使得其EPON技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网络叠加。随着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不断发展,电视网络多媒体的传输技术逐渐成熟。我国当前的有线电视均采用有线电视网络光纤电缆混合以及数字电信号进行传播。部分地方实现了光节点到楼头的传播以及光节点到路边的传播。

在以太无源光网络中,结构上比传统的有限电视网络结构要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在使用中,以太无源光网络技术具有维护,升级上相对简易的优越性。在应用中较为宽广,广泛应用于单位以及家中。在国内,基于EPON的有线电视网络的运营商也要在设计中进行注意,随着我国的改革制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运营商推出新的技术。例如电信公司推出的IPIV技术,使得有线电视网络更要与时俱进,从而实现多元化的发展。

三、总结

在有线电视网络EPON中,具有传输速度快,运行成本低,运行结构简单的优点,和传统的有线电网络进行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EPON技术的应用,使得网络系统的运行速度大大提高,视频的传输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提升。应用EPON技术,能够使得有线电视网络得到一定的推动。在发展中,要不断的对实现新技术的与时俱进,从而在有线电视网络技术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武连梅.EPON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分析U].科技传播,2014,(4):2-3.

无线网络传播介质篇8

基于手机媒体的农业科技传播是指,通过手机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进行的农业科技传播,它是无线通信技术和传播技术的有机统一体;是应用手机媒体的特点和优势,综合使用图、文、声、像等多种农业科技信息展示形式,实现随时随地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一种传播模式。

(一)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传播主体

所有接触移动互联网的群体,均可应用便捷的手机终端向农户进行传播。因此,农业科技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包括政府、农业教科研单位、媒体、非政府组织和受众等[2]。政府主要通过制定农业科技传播政策、为农业科技传播行为提供项目经费支持、建设各类无线通信设施等来实现农业科技传播。农业教科研单位是农业科技传播的核心主体,他们是农业科技知识的生产者和创造者,可直接或间接通过手机媒介向农户传递科技信息。媒体既是农业科技传播的渠道,也是主体之一,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组织可通过制作农业节目,以手机电视、手机广播等形态推广科技知识。非政府组织可以弥补政府和市场失灵导致的科技传播盲区。受众既是农业科技传播的对象,也是重要的传播主体;可通过手机终端参与农业科技知识交流互动,以及通过人际交流向其他农户进行二级传播。

(二)多媒体的农业科技传播内容

随着3G技术的发展,手机媒体可以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网页、电子邮件、实时语音、实时影像等功能,可借助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任何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来进行集成传播。这种立体化的多媒体传播组合,可以全方位展现农业科技知识,创造真切体会农业种养殖技术、防灾减灾技术、农业气象信息的传播场景,让农村群众既产生兴趣又深受启发[3]。同时,多媒体传播组合形成了丰富生动的农业科技传播产品,包括手机报、手机网页、手机广播、手机电视节目、手机网络视频等产品形式。这一方面,为农村受众提供了高质量、多选择的信息产品,提高媒介的接触率和选择的或然率;另一方面,实现了农业科技信息内容的一次生产和重复利用,提高信息传播效率,产生较高的投入产出效应。

(三)整合式的农业科技传播渠道

补偿性媒介理论的代表莱文森[4]认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偿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手机媒体是继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后产生的一种媒介;根据补偿性媒介理论的观点,手机媒体是对前几种媒介功能做了一定的补救和补偿。移动互联网下的手机媒体,除拥有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特征,还整合了其他主流大众媒体的特点和功能,可以充当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信息传输工具。通过手机不仅可以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浏览网页、收发邮件等;还可以随时随地地使用手机获取农业信息资讯、与农业专家视频互动和语音聊天、微博分享等。手机的功能集成、小巧轻便、无处不在、无线移动的特点,大大降低了媒介接触的时间和空间成本,使手机逐渐成为其他媒介的替代整合式信息终端。

(四)普及化的农业科技传播对象

利用手机媒体进行农业科技传播,所有接触手机的群体均成为农业科技传播的潜在传播对象。智能手机由于价格低廉、携带方便、使用简单、功能齐全等优异性能,在农村用户中较其他移动手持终端具有较高的占有率。同时,手机媒体拥有媒介融合等突出性能,可充分满足受众的分众、小众和互动需求,有利于强化核心受众、争取潜在受众、扩大受众覆盖面。如,受众可根据自身文化程度、农业技术积累等因素,自主选择点播农业手机新闻或手机报纸或者手机视频等知识形式,实现便捷性学习和重复学习;可通过参与视频咨询诊断、远程互动等形式,开展互动交流,实时求助专家解析农业生产疑问。另外,手机媒体的灵活性,决定了受众可以用任何碎片化的时间[5],在任何无线网络覆盖的地点完成科技知识的学习。手机媒体的这种时空便利性,极大地扩宽了受众范围。

(五)精准性的农业科技传播效果

在虚拟移动网络中,手机媒体互动功能的强化、网络社交媒体应用的丰富等,使得农业科技传播效果变得直观与精准。随着实时数据传输、即时的交互性信息传递、信息上传和交互分享等功能的不断强化,语音、文字的部分交互式传播逐步升级为融合语音、文字、视频的完全交互式传播,这些为农业科技传播反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另外,手机用户往往因为某一话题、观点聚集形成具有较强粘性和较稳定关系的社交网络[6],这有利于分析农户的群体性特征。同时,手机媒体兼具个人通讯载体以及自媒体等功能,又能在某种程度上提供用户的真实信息。这些为农业科技传播效果的量化统计与分析提供了可能。传播主体可以依据分析结果,对农村受众进行细分,并据此调整农业科技传播的数量、内容、方式、范围,开展有针对性地信息服务,发送至随身携带的手机上,从而有效地定位受众,节约成本。

二、基于手机媒体的农业科技传播模式实施的可行性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成熟、农村信息化政策的不断推进、个人手持终端功能的日益强大和上网应用的逐步创新、智能手机价格低廉并且呈现不断走低的态势,使得手机终端成为农业科技传播框架下的可行性选择。

(一)技术条件分析

移动网络和手机互联网交互性能的提升促进了移动通讯媒介技术条件的成熟,并逐步被运用于农业科技传播媒介的内容制作、传输与接收等各个核心环节[7],为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数字技术将传统的纸质媒介、电子媒介的模拟信号等生产和传播方式转化为二进制数字构成的数字信号,突破了媒介间的耦合限制,使得科技传播实现了媒介大融合。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集成了大容量、图文声像并存的气象预报、科技种田、果树栽培、家禽驯养等信息,形成了农业知识系列短片、动画、动漫等现代化传播内容,丰富了农户的选择空间。3G技术的发展,提升了数据传输速率,使得手机媒体具备了有线网络类似的传播能力[8],能够处理图像、音频、视频流等媒体形式,扩展了信息的移动式传递空间。通讯技术的发展,促使移动终端功能逐步完善、价格逐步降低,推动智能3G手机成为农业科技知识接收的便捷平台。

(二)用户条件分析

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手机终端价格的下降、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等,使农民需要用、用得起、用得好手机终端,为农业科技点对点手机传播铺就了顺畅的道路。一是农民需要用手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设施农业等规模化、现代化生产方式,对农业生产者提出了更高的技术需求,生产者需要根据生产实际进行精细化操作与管理。移动手机终端以海量的互联网信息和移动智能性能为基础,为实时指导农业生产、更新农户技术知识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农民用得起手机。随着手机品牌的增加,智能手机报价随之降低,特别是“百元智能机”等超低价机型的出现,大幅降低了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门槛。2012年上半年新入网的农村网民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60.4%[9],这一数据也正说明了通过支付手机费用以接入移动互联网在农村地区具有较高的接受程度。三是农民用得好手机。随着农业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培训的推广和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民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广大农村文盲或半文盲的农民已经愈来愈少,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越来越多;同时,手机性能不断优化、用户体验不断提高、手机操作不断简化,大部分农民可以胜任手机的基本操作。

(三)政策条件分析

移动互联网下的农业科技传播是农村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涉及农业、广播电视产业、信息通信产业、电子制造产业等多个产业。各个产业利好的政策环境都在不同层面促进着农业科技手机传播的发展。长期以来,国家对包括农村信息化在内的农业、农村发展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和支持。十报告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农业部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在国家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的背景下,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国家对各大电子制造厂商和移动通信厂商发展智能终端市场、推广和普及中低端智能机型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这些都将极大地推动手机媒体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四)传播实践分析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市场的不断推进,农业手机应用逐渐丰富,为农业科技手机传播模式的推广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早期,受手机性能、移动网络信号等限制,农业科技手机传播主要是采取简单的文字形式,表现为短信、手机报、手机期刊等应用,如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的《农村百事通》手机期刊、吉林的《吉林农业手机报》、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农务通”、中国电信的“信息田园”、中国移动的“农信通”、中国联通的“农业新时空”等信息网络平台,可实现按定制发送农业技术信息、点播查询农业技术信息等功能[10]。而近期,得益于流媒体技术和移动智能技术的发展,农业科技手机传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字信息服务,而逐步向互动性较强的手机语音、手机视频、手机直播、手机智能监控等服务跨越。如吉林的“12316新农村热线”三农综合服务平台、山东的致富宝手机、福建的三农科技服务呼叫中心等,可实现农民与专家的面对面咨询服务、生产环境测控等。

三、基于手机媒体的农业科技传播展望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应用层出不穷,移动搜索、手机阅读、手机短信、手机游戏、手机视频、手机电视、手机微博、3G可视电话等移动互联网服务应有尽有,展现出旺盛的发展活力。手机媒体的发展,手机用户逐步递增,手机成为农村用户上网的首选,促使农业科技传播的媒介格局逐渐由单一(电视)媒体垄断转化为多种媒体并存发展,并且逐步向手机媒体靠拢的趋势。手机媒体在给农业科技传播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如农村移动无线网络的普及、硬件的支持、数据库的支撑和用户使用习惯的培养等。只有在强化移动手机终端的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移动网络覆盖面、带宽能力与信号稳定性等基础上,使手机具备互联网的强大的信息交互能力,并继续降低移动互联网接入和手机上网成本[11],手机的传播功能才能真正得以发挥。而如何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让更多的农户加入到手机数据联盟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农业科技知识手机传播进村入户”、“农业科技知识手机科普免费体验”等合理的推广、传播接触点的完善、受众数据库的分析、受众评价的跟踪监测等是可以采取的措施。总之,只有在统筹兼顾好相关政策、技术开发、用户体验等多方面因素的前提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科技手机传播的作用,最终引领农业科技传播范式向随时随地传播转化。

上一篇:防震减灾基本内容范文 下一篇:家务劳动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