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6 17:16:47

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总结

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总结篇1

关键词: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分析

出院病人疾病谱的变化能直接反映某地区一定时期内疾病变化趋势,可以了解社会医疗需求以及医疗专业可持续发展方向[1]。我院是一所二级综合医院,通过分析我院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及变化趋势,了解本地区群众医疗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和引进医疗设备,为进一步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2]。现对我院2012-2013年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信息科2012-2013年住院病人疾病分类年报表,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进行分类,资料完整、准确、可靠。

2 结果与分析

2.1 2年间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

表1 2012-2013年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及顺位

2.2 2012-2013年我院住院病人数27074例,前10位疾病病人数24426例,占住院病人总数的90.1%,其中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排前5位,分别占住院病人总数的24.7%、15.9%、14.2%、8.9%、7.5%,5种疾病占住院病人总数的71.2%。呼吸系统疾病居首位,其中肺炎病人1517例,占呼吸系统疾病总数的22.7%,其次是慢性阻塞性肺病1415例,占呼吸系统疾病总数的21.2%;循环系统疾病居第二位,其中心脏病病人1578例,占循环系统疾病总数的36.6%,脑血管病病人909例,占循环系统疾病总数的21.1%;消化系统疾病中,胆囊及胆道疾病705例,占消化系统疾病总数的18.4%,胃和十二指肠疾病653例,占消化系统疾病总数的17.0%;损伤和中毒中,骨折病人1036例,占损伤和中毒总数的42.8%,头部损伤477例,占损伤和中毒总数的19.7%;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中,分娩所占比例达1427例,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总数的70.5%。

3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已成为我院住院病人前5位疾病,医院应重点加强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骨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急诊科、产科等学科建设,在人才引进和培养、设备购置等方面向这些专科倾斜,进一步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提高医院竞争力。同时加强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特色治疗及健康教育[3],从而达到提高地区群众健康水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倪红玲.我院2007-2011年出院病人疾病构成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2,19(4):317-318.

[2]滕少梅.某基层医院208-2012年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3,20(4):315-317.

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总结篇2

关键词: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效果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ABX)又被称之为沐舒坦,是一种有效的祛痰剂,主要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与支气管哮喘病中(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同时盐酸氨溴索还能抗氧化,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消除炎症,加快支气管炎的恢复。儿童呼吸系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气道狭窄、血管丰富、粘膜柔嫩、消除能力差等,所以呼吸道一旦发生感染后,气道中的分泌物就会增多,出现痰液粘稠、咳不出等不良症状[2]。文章对在我院因呼吸系统疾病接受治疗的患儿的治疗效果展开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2月因呼吸系统疾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儿80例,随机将这些患儿分成两组,每组共有患儿40例。观察组中,男患儿25例,女患儿15例;年龄1岁(6月)~9岁,平均年龄为(3.8±2.6)岁;病程1~4d,平均病程为(2.1±0.8)d;按照病症类型进行分类,支气管肺炎14例,急性肺损伤(毛细支气管炎)11例,呼吸窘迫症(支气管炎)10例,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5例。对照组中,男患儿22例,女患儿18例;年龄0.8~8岁,平均年龄为(3.5±2.4)岁;病程0.5~5d,平均病程为(2.4±1.3)d;按照病症类型进行分类,支气管肺炎13例,急性肺损伤12例,呼吸窘迫症11例,呼吸系统疾病4例。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症状均为多痰、喘息、肺部有喘鸣音、咳嗽等。对比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病症类型等临床基本资料,P>0.05,无统计学差异意义。

1.2方法 两组患儿住院后,均为其提供常规治疗,包括:退热、吸氧、镇静等。对照组中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盐酸溴已新(生产商: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7396,药品包装:2ml安瓿,10支/盒),2ml/次,4~8ml/d,静脉滴注时用250ml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稀释。观察组中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氨溴索注射液(生产商: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1314,包装规格:2ml×15mg×5支),

1.3评价标准 ①显效:患儿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临床表现症状全部消失,体温正常,没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咳痰等临床表现;②有效:患儿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咳嗽与咳痰明显减少,呼吸困难与喘鸣音减少;③无效:患儿的临床表现均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趋势。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两组患儿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均值±标准差(x±s)代表其计量数据,用χ2对其计数数据进行检验,将P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中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中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2.2不良反应 观察组中有1例患儿恶心、呕吐,有1例患儿发生皮疹,不良反应率为5%,对照组中,有3例患儿心跳紊乱、3例患儿发生消化疾病,不良反应率为15%,对照组高于观察组,χ2=11.3,P

3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在儿童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儿童由于身体各项机能发育未成熟,所以身体免疫力较弱,容易受到流感病毒、支原体、呼吸道病毒感染,最终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出现痰液粘稠、气道分泌液增多[3]。小儿因气道狭窄,咳嗽反射不完全,所以痰液粘稠易造成气道堵塞,引发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发展为呼吸衰竭。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能帮助患儿有效排除痰液,减少体内病毒量,松弛气道平滑肌,帮助肺功能恢复,进而提高患儿身体免疫力[4]。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中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中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不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少,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洪芳.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0):49-50.

[2]王亚文.盐酸氨溴索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 12(05):431-432.

[3]肖兴仕.盐酸氨溴索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求医问药,2012,10(09):149-150.

[4]高宏.盐酸氨溴索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09):1319-1320.

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总结篇3

方法:选取我院近期呼吸内科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患者疾病认知度优良率为95.0%,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85.0%,研究组患者疾病认知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结论:将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应用于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可以切实提升患者认知度与满意度,应用效果极为显著,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呼吸内科 优质护理 责任制整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23-01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医疗观念发生了改变,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医疗各科室积极开展护理模式创新以为患者提升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提升医疗水平。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作为一种实用性极高的护理应用模式[1],渐被推广应用到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本文选取8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探讨了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为40-70岁,平均年龄为(56.8±4.2)岁,具体包括肺部感染患者34例,哮喘患者21例,全身疾病肺部表现患者11例,弥漫性肺部疾病患者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例,其它疾病患者3例。按照数字抽签法将8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护理措施。

1.2.2 研究组。研究组患者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包括:①创新护理人员排班模式,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组建责任制整体护理小组,制定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案,并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按照护理人员的职称、工作能力、专业水平等进行相互搭配排班,并结合护理工作内容进行护理人员配置;组间责任制整体护理质量评量小组,并定时监督护理工作落实情况,评价护理效果。②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无缝化护理:责任护理人员定时进行病房巡视,并向患者沟通,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向患者讲解疾病发生原因、临床治疗方法与方案、护理措施、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及其治疗、护理相关信息;不同治疗方案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如机械通气患者需要进行密切护理,并定时进行翻身护理,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

1.3 观察指标。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疾病认知度与护理满意度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认知度与护理满意度评价,其中疾病认知度评量总分为100分,90分及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60-79分为中等,60分以下为差,护理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一般、不满意三级。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数据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记作(均值±标准差),行t检验,计数资料记作百分数,行X2检验,用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疾病认知度比较。研究组患者疾病认知度优良率为95.0%,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85.0%,研究组患者疾病认知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临床实践证明,将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应用于各科室临床护理中有助于科室专科护理的发展[2]。相比于常规护理模式,责任制整体护理内容上更加开阔、深刻,更具规范性、科学性与系统性[3],在对专科护理人员素质及知识结构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实现了配合化护理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模式的转变[4]。本文8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应用研究发现,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度与护理满意度,这对于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该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5],提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于呼吸内科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将其推广应用到其它科室临床护理工作中。

临床研究发现,将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应用到呼吸内科优质护理中可以切实优化临床护理服务方案,提升医疗质量,强化患者疾病认知观念,应用效果极其显著。本文研究发现,对呼吸内科患者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后患者疾病认知度、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法,充分证实了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实用性,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心容,何剑.PDCA循环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管理,2012,22(03):63-65

[2] 李周轩,林焕英.CA循环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的效果[J].当代医学,2013,19(35):130-131

[3] 毕湘蓉.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21(10):80-82

[4] 袁莉丽.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内科的实践与应用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7(19):27-28

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总结篇4

【关键词】小儿;疾病;呼吸系统

小儿由于本身机体和心理功能发育的不完善,常常容易患病,而儿科门诊所收小儿病人多为呼吸系统疾病[1]。常有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等,在此基础上治疗不理想会发展为呼吸衰竭、重症肺炎,所以针对小儿疾病一定要及时了解疾病的动态和发病原因等情况,本文收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小儿门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主要比较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季节小儿所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回顾性调查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春冬季和夏秋季两个阶段小儿门诊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入选条件为:年龄为0-14岁,经确诊为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不是由其它疾病并发呼吸系统疾病。

1.2方法运用四川美康医药开发公司开发的临床药学管理系统工作站进行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四季小儿门诊呼吸系统疾病统计分析。

2结果

春冬季和夏秋季两个阶段小儿门诊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占74.9%和54.1%,其中第一阶段呼吸系统患儿5213,第二阶段4389例。

2.1患儿呼吸系统疾病情况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以及其它如:咽喉炎、气管异物、先天畸形等。

肺炎(分别占24.2%和15.1%),是我国住院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婴幼儿常发疾病。细菌和病毒都可以引起肺炎,而且发病存在着季节规律,主要发生在春夏、秋冬及冬春等交替时,正是气候变化的时候。这个时期由于天气温度低,低温可以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其充血肿胀,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从而使细菌、病毒、灰尘留于体内,进而引起感染至肺炎。小儿肺炎的病因在当代还不清楚,特别是在人口众多的中国,更加严重,这也导致中国治疗方案日益增多,治疗的盲目性、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及细菌耐药性也日益严重。医生根据病情综合判断小儿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确报治疗的合理性。

2.2上呼吸道感染(分别占呼吸系统疾病的32.5%和29.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又是我们常常所说的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占90%以上,其余一般为细菌性感染,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原体,一年四季中冬季病毒繁殖速度最快,相关报告发现冬天是发生感冒频发期,同时发现当气候变化很大的时候感冒的概率也会提高。感冒治疗主要是以抗病毒治疗,但是更主要的是加强预防,多喝水,保持空气畅通和清洁,注意身体表面的温度[2]。

2.3支气管炎和哮喘(两阶段分别占26.5%+10.1%和24.5%+9.5%)大多数的患儿第一次发作在4-5岁左右。发病机制不明,暂时认为是由环境和遗传因素引起,哮喘与季节有很大的联系,在温度突然变化时容易发作,这是因为温度变化也是一种刺激方式,所以在春冬交替时容易发生。由于小儿发生的概率不高,所以治疗很不规范,没有规范和标准的治疗方案,刘昌玉等通过100例哮喘患儿进行追踪观察得出结论:秋季哮喘急性发作率最高,其它季节无明显差异。

2.4其它(分别占16.8%和31.2%)急性感染性喉炎,特点是其发作快,常伴随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有作为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出现,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需要及时治疗,否则严重可以并发喉梗阻有生命危险,1-3岁幼儿常在春冬季发生[3]。

由于小儿身体发育还不完全,在行为和思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相当于成人,所以在生活上要密切注意小儿的行为,防止小儿发生意外如:吞花生进入支气管,其他气管道伤害等

回顾性调查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春冬季和夏秋季两个阶段小儿门诊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按年龄分从出生到28天(新生儿期)、≤3岁(婴幼儿期)、3岁到6岁为学龄前期、6岁到14岁为学龄期,春冬季和夏秋季两个时段进行比较,详见表一、表二。

由上表可知春、冬季节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于夏、秋季,而新生儿以肺炎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最高,其它年龄阶段儿童以急性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最高。

3讨论

小儿在行为和思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再加上自己身体免疫功能尚没发育完全,所以容易感染和患病,所以做好疾病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做好预防药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进行母乳喂养,因为随着小儿的机体发育和成长,对营养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母乳是公认最营养的小儿喂养方式,第二多进行日光浴,日光浴不仅可以杀灭小儿身体表面的细菌和病毒,还可以促进小儿钙剂的吸收,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要求,第三是保持小儿呼吸道的卫生,注意双球菌和链球菌的感染和通气的顺畅,经常对口腔鼻腔咽部进行护理,避免细菌的大量繁殖。第四避免去密集的公共场所,因为小儿的体质差,免疫功能差,容易感染,所以要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经常更好衣物,尿布。第五要按时进行预防接种。按国家规定进行疫苗的接种,像白喉,百日咳等从而提高小儿呼吸系统的免疫力[4]。

本文总结小儿患者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春、冬季节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于夏、秋季,而新生儿以肺炎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最高,其它年龄阶段儿童以急性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最高,同时提醒学者注意小孩子的心理和身体的和谐发展,保护小儿的生活环境,提高小孩免疫力,科学防治小孩呼吸系统疾病。

参考文献

[1]陆权,张育才.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5).

[2]赵顺英.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3(5).

[3]鲁继荣.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5).

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总结篇5

关键词: 急诊;内科;留观患者;疾病谱;流行病学

急诊内科是医院的窗口部门,承担着大量门急诊内科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病情评估、分流、留观诊治、收住院等工作。其中,留观患者涉及内科多个系统,病种复杂,且很大一部分留观患者诊治工作难度较大,这部分患者主要包括疾病诊断不明的患者,或合并多种疾病无法收入专科的患者,或病重需住院但住院部暂无空床位的患者。这就要求内科急诊医师在掌握内科急救技术的同时,也要掌握内科多个系统疾病的治疗知识,提升有等同于专科的持续诊疗能力。但在信息快速更新和医学专科细分化的时代,内科某一专科的疾病诊疗知识就已经需要医师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何况是整个内科各个系统疾病医学知识。而且,我院急诊内科尚未分科,在医患关系紧张、患者期望值越来越高的社会背景下,为了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提高我科急诊内科医师的诊疗水平,为来我院就诊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有必要对本院过去接诊的内科急诊留观患者进行各个系统疾病发病率、易发病季节、年龄分布、性别差异情况进行分析,找出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重点学习和培训。现对我科近一年来的内科急诊留观患者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本院急诊科“急诊内科留观病人医生交班本”记录的资料,以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急诊内科就诊并具有完整病历记载的1178例急诊内科留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对“急诊内科留观病人医生交班本”记录本上的疾病按系统分为9大类,同时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留观时间等资料,全部数据利用Excell软件进行计算分析。

2.结果

2.1 急诊内科留观患者疾病谱 急诊内科各系统疾病留观患者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急性中毒>泌尿系统>内分泌与代谢系统>其他>造血系统及风湿疾病。结果见表1。

2.2 各系统疾病留观患者数量四季分布情况及数量比较,消化系统疾病共436例,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循环系统疾病共240例,春季>冬季>夏季>秋季;呼吸系统疾病共199例,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神经系统疾病共122例,春季>秋季>夏季>冬季;泌尿系统疾病共66例,春季>夏季>冬季>秋季;急性中毒共69例,冬季>夏、秋季>春季;内分泌与代谢系统疾病共26例,春季>冬季>夏季>秋季。其他疾病共20例,冬季>春季>夏季>秋季。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的就诊时期呈季节性变化,其余系统变化不明显。结果见表2。

2.3 急诊内科留观患者各年龄段分布情况 青(少)年患者(

2.4 统计各系统疾病的主要病种并按照患者数量多少进行排序。呼吸系统(19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73例,肺部感染37例,支气管哮喘19例,发热原因1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1例。循环系统(240例):冠心病106例,高血压73例,心律失常33例。消化系统(436例):胃肠炎178例,胆囊炎73例,腹痛原因7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5例。泌尿系统(66例):泌尿系结石45例,泌尿系感染14例。内分泌和代谢系统(2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2例,低血糖症5例。神经系统(122例):头晕原因57例,脑血管意外36例。急性中毒(69例):酒精中毒39例,神经催眠药5例,毒蕈中毒5例。其他(20例):血钾异常7例。

3、 讨论

急诊流行病学研究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由于地区差异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就业状况等的不同,各家医院的报道结果不尽相同,而且急诊科疾病谱也与医院等级、诊疗水平和特色专科等有关[1]。且急诊留观患者每年呈升高趋势[2]。因此,有必要从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急诊科内科留观患者疾病谱的研究。

从急诊内科留观患者疾病谱可见,患者数量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急性中毒,它们所包含的急诊留观患者数量为1066例,占内科急诊留观患者总数的90.49%。由此可见我院急诊内科医师应在广泛学习内科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和掌握这五个系统疾病的诊治。从急诊内科留观患者疾病谱中还可见,在留观患者总数上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并且某些系统的疾病在性别上有明显差异,男性患者数量多于女性的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女性患者数量多于男性的主要是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前者可能与男性吸烟诱发呼吸系统疾病有关。造血系统和风湿免疫系统未见留观患者,其原因一则可能是发病率低,患者数量少,病情发展缓慢,患者白天已在专科门诊就诊,再则血液科疾病诊治专科性强,病房床位较充裕,患者可直接收入病房住院。

各系统内科急诊留观患者数量也呈一定的季节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冬季较多(44.22%),循环系统疾病在春季较多(30%),消化系统疾病在春夏较多(64.45%),泌尿系统疾病在春夏较多(77.27%),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在春季较多(34.62%),神经系统疾病在春秋较多(58.84%)。其余系统患者数量随季节变化不明显。此外在急诊内科留观患者总量上春、冬两季较多,分别占到总量的31.15%、26.57%。由此建议本院急诊内科可根据各系统疾病患病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季节变化特点,强化医务人员专业技术学习,合理制定各季节疾病的治疗方案措施,完善治疗工作机制,防范重点。

从急诊内科留观患者各年龄段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老年患者(≥60岁)数量最多(52.88%),其次是中年患者(45-59岁)(20.22%),数量最少的是44岁以下的青(少)年患者(26.9%)。原因可能与我院属于贵阳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患者认同中医药对老年病、慢性病有较好疗效有关。结合我院所在贵阳市2012年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本市65岁以上的人口为38.70万人,占常住人口8.69%。提示我市老年人基数大,人口老龄化,我院急诊内科医师应对老年病的诊治进行重点研究,并应特别注意中医药治疗老年病的方面的研究。另外,有些老年人记忆力、理解力减退,对由于依从性差,出院后不能规范治疗而致反复急诊留观的老年患者,应与急诊科护士、内科专科病房联合进行长期有效的健康宣教,增强老年病人的有关健康知识,提升老年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

从各系统疾病的主要病种可见各个系统疾病应该重点研究和诊治的病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部感染、支气管哮喘;循环系统疾病的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消化系统疾病的胃肠炎,胆囊炎,腹痛原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泌尿系统疾病的泌尿系结石,泌尿系感染;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症;神经系统疾病的头晕原因,脑血管意外;急性中毒疾病的酒精中毒、镇静安眠药中毒、毒蕈中毒;另外应注意电解质异常里面的血钾异常。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急诊留观患者疾病涉及内科多个系统,病种复杂,发病率于季节、年龄、性别差异都有关联,必须分析其特点规律。应根据急诊内科留观患者的疾病谱及流行病学特点,加强医务人员相关专业进修学习,合理安排急诊工作,提高急诊急救水平和应急能力,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

参考文献

[1]马彦辉,桑梅,牛小秀,等.我院急诊青酒疾病谱特点和构成比的分析[J].调查研究,2007,13(28):26-94-26-95

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总结篇6

【关键词】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干预

呼吸系统疾病属于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 近年来随着环境气候的恶化, 此病发病率呈日益上升的趋势。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具有病程长且容易反复发作的特点, 在给患者进行积极治疗之外, 应该加强护理干预[1]。为进一步探讨呼吸内科护理对重症患者的影响, 对本院收治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60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取得了比较好的护理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10月本院收治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120例, 男66例, 女54例;年龄21~75岁, 平均年龄(60.7±5.4)岁;支气管炎45例, 慢性支气管哮喘43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例, 肺癌4例, 其他 8例。入选的研究对象均经肺部X射线与CT证实。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60例。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实施常规内科护理。保持患者病房适宜温湿度、干净卫生及通风良好, 防止有害气体与粉尘的吸入;叮嘱患者远离人群密集的场所;注意对患者做好保暖措施, 预防感冒的发生;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 对患者的呼吸、脉搏与心率等生命体征给予密切监测;注意夜间病房巡视;注意患者呼吸状态的观察, 如果患者发生缺氧等症状需要向医生汇报并协助医生采取妥善措施给予处理[2]。

1. 2. 2 研究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实施综合护理, 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因为患者病情容易反复发作, 心理上很难受, 常常出现焦虑及烦躁不安的负面情绪, 加上患者对自己疾病转归与预后不是很了解, 进而缺乏治疗的信心及决心, 在治疗上容易产生一些抵触情绪。护理人员要给患者多关心、多鼓励, 积极与其沟通、消除其不良情绪, 帮助患者战胜病魔的勇气, 从而配合医生积极治疗。② 机械通气护理: 对于危重患者可运用机械通气护理, 注意观测呼吸机能否正常运行, 使患者能够获得足量的氧气, 保证患者通气顺畅。在患者床边可根据临床条件放置简易呼吸装置、吸氧装置与吸痰装置等备用。③环境与休息护理:定期对患者的病房进行空气污染情况的监测, 也可对病房采取消毒措施。要降低家属的探视次数, 以保证患者足够休息。患者处于恢复期时, 可指导其适当下床进行活动, 但是危重患者一定要让其卧床休息。④饮食护理:患者由于长期营养不良, 导致其身体抵抗力比较弱。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的饮食指导, 叮嘱患者多饮水, 尽量少食多餐, 必要时可以运用静脉方式给患者补充高热量与高蛋白等, 以增加患者的抵抗力, 促进其体力的恢复。⑤药物护理:综合考虑患者的重症情况, 科学制订给药方案, 正确使用药物, 严格控制药物剂量, 防止不良情况的发生[3]。

1. 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病情显著好转;有效:临床症状减轻, 病情有所缓解;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显著变化, 病情加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运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3%(59/60), 对照组为86.7% (52/6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灶大部分位于气管(支气管)、肺部等部位, 病情较轻者的临床表现为咳嗽、烦躁不安与胸痛等, 而病情较重者则常常呼吸较困难, 甚至出现呼吸衰竭[4]。国内呼吸系统重症患者随着大气污染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其发病率逐渐上升, 病死率逐渐增加。值得一提的是, 一些老年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往往由于身体体质比较差, 在临床上更需要护理人员的关怀及护理[5, 6]。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 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是当前护理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研究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内科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心理护理、机械通气护理、环境与休息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护理。研究显示,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8.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P

综上所述, 对呼内科重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应用价值比较大, 在提高临床效果及提升护理满意度方面效果显著, 可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叶任秋.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19):122-123.

[2] 车晓杰, 李春梅, 刘红梅. 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及质量管理.吉林医学, 2010, 31(26):4615.

[3] 孔彬, 冯琼.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8):334-335.

[4] 朱云霞.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代医药卫生, 2014, 30(11):1705-1707.

[5] 冯海燕.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 44(4): 308-309.

[6] 金培丽, 周艳. 281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排痰的观察与护理.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3):104-105.

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总结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纳入分析对象 为2012年全年在我科住院的所有病历,共2037份。

1.2方法 用回顾分析法将所有患者按月份及疾病系统分类。

1.3统计学方法 对疾病在每月的分布用计数方法统计,对每月分布的疾病谱用计数及百分比方法统计。

2 结果

2.1我县儿科住院患者有较明确季节性特点,冬季住院患者明显增多。而1~2月份因处于春节期间,住院患者为全年最低。我县5~8月份气侯炎热,感染性疾病相对增多,消化系统疾病及地方病恙虫病增多,患者数也相对增多。每月病例分布见下图1。

2.2各系统疾病分布有特征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各系统疾病中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消化系统病病,新生儿住院患者数相对稳定,只有春节期间较少。血液系统疾病集中在3~4月份,主要与我县蚕豆病在此季节发病有关。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疾病少,主要与诊治水平有关。归为其它疾病者在4、5、8月份3个月份有所增多,因4~5月份我县为马桑果成熟季节及农忙,所以中毒增多,而8月份为恙虫病高发季节。病例每月疾病谱见下表1。(我院设有传染科,故我科未对传染性疾病进行收治,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结缔组织疾病较少,与中毒及部分感染性疾病如恙虫病、皮肤感染性疾病归为其它,新生儿未进行疾病系统分类而总归为新生儿。)

图1 2037例病例月份分布图

3 结论

3.1从我院儿科住院患者情况看,呼吸系统疾病多,均占到每月病例数的50%以上(51.1%~74.1%),由于诊治条件所限,我院收治的呼吸道疾病基本上为急性呼吸道感染,与《儿科学》第五版的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概述所公布的结果有一致性[1]。而肺炎为呼吸道疾病住院的常见病之一,其死亡占到了5岁以下儿童死因的首位,而我省也是当前我国儿童肺炎死因报告中最高的省份之一[2]。所以,我科所有儿科医生应加强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学习,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尽量降低儿童死亡数量,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这将使广大儿科患者受益。

3.2我院儿科住院患者具有季节性特点,冬季患者多,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尤为明显,这可能与我县冬季气温低及疾病的发病季节尤其是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病季节相关。科室要作好相关方面的安排,提供充足的医疗设备,以满足患者需求及提高患者医治水平。可考虑引入多种病毒检测技术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轮状病毒等的监测,从而对病因有进一步的了解及掌握其流行趋势。

3.3我院新生儿住院患者稳定,为我科设立新生儿室提供了依据,可在稳定中求发展。新生儿室作为我科的一个新设病区,我们要切实加强科室管理,提高医疗护理水平,因我们采取全托模式,一定要把护理工作做好,作为一个让患者家属满意的亮点而行。

3.4我科其它疾病患者数少,为我科医生发出了紧急信号,我们应加强对其它系统疾病的理解与认识,减少其它系统疾病患者转出,减轻患者负担。

3.5结合住院患者特点,进一步做好健康宣传教育。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自我保健与防范,于院内采用板报等方式加强宣传力度;蚕豆成熟季节健康教育及蚕豆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继续发扬我科所使用的予蚕豆病患儿出院时携带卡片,明确告知其不能接触的药物、食物,加强此类患者的自身防范意识,可起到有效减少此类患者的发生;8月份左右的恙虫病高发季节要注意外出时的野外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慕逖.儿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2-284.

[2]陆权,李昌崇.再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721-723.

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总结篇8

【关键词】儿科;呼吸系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076-01

盐酸氨溴索注射剂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主要作为一种祛痰剂而在临床广泛使用,对支气管哮喘以及阻塞性肺疾病都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1],其作用于患者后可以帮助其分泌活性物质,纤毛上皮得以有效再生[2],纤毛可以有效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有效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清理工作,而其存在的抗氧化效果可以减少对患者气道的影响,减少双氧水在中性粒细胞,使次氯酸以及氢离子得以有效去除,也有效抑制了组织胺等炎症物质的释放,促进患者疾病往有利方向发展,我院研究了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治疗效果,现阐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2012年05月到2014年04月收治的94例儿科呼吸系统患者,包括了63例男性患者以及31例女性患者。年龄区间在3.4-8.9岁。病程区间在5-14个月。

1.2治疗方法:Ⅰ组使用布地奈德药物进行治疗,大于6周岁的儿童每天进行3次给药,每天保证500μg的总药物剂量;对于小于6周岁的儿童,每天分4次进行给药,每天保证250μg的总药物剂量,坚持给药6周观察治疗效果。Ⅱ组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于超过6周岁的儿童每天2次,每次滴注18mg;对于3-6周岁的儿童每天进行3次滴注,每次滴注8mg的剂量。对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依据患儿的体重(30mg /kg)进行给药,药物分4次进行注射泵给药,使用静脉滴注的时间要超过5分钟。

1.3治疗效果评价

显效: 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在5%以内,患者不再出现呼吸急促、困难等现象,咳嗽以及喘息等症状不复存在,一切恢复到患病前的状态。

有效: 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在10%以内,患者的症状得到显著减轻,呼吸急促、困难等情况得以缓解,咳嗽以及喘息等症状有明显减轻,一切接近恢复到患病前的状态。

无效: 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超过10%,患者的症状没有缓解,呼吸急促、困难等情况依旧存在,咳嗽以及喘息等症状持续显著,症状基本没有得到改善。

1.4统计方法 SPSS18.0统计和分析, X2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P

2 结果

2.1 布地奈德药物以及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这2种药物对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情况,详见表1。Ⅰ组使用布地奈德药物,有24例治疗具有显著效果,12例有效果,治疗有效率为76.6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2%;Ⅱ组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有30例治疗具有显著效果,16例有效果,治疗有效率为97.8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

3 结论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其肺部以及气管出现病变而引发,该类患者均具有免疫力低下、呼吸道发生感染以及呼吸功能紊乱的特点,患病后患者会出现咳嗽等症状,严重时可以掠夺患儿的生命[3-4]。而如今PM2.5等污染物的大量出现显著提高了该种疾病的发生率,其他相关呼吸道疾病也具有有增无减的趋势,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部弥散性间质纤维化等就是该类疾病的代表,在近年这些疾病都具有很高的发生率。

盐酸氨溴索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祛痰剂,其作用机理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通过对患者的呼吸道杂物进行清除,促进痰液的形成以及排出,进而达到清理的目的[5]。当药剂作用于患者以后其可以促进患者肺部的活性物质有效产生,纤毛上皮得以有效再生,患者肺部表明的张力得以有效下降,抑制患处炎症物质的释放,保证肺部组织具有很好的顺应性,避免肺泡出现萎缩等不良情况,使患者的肺部功能得以恢复。

我们研究发现,使用布地奈德药物后治疗有效率为76.6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2%;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后治疗有效率为97.8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显而易见,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可以有效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

参考文献

[1]. 曹彦.雾化盐酸氨溟索治疗小儿肺炎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 10,9(8):622一623

[2]. 张世梅,芦金萍.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7):1127-1128

[3]. 党海燕.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的观察[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5):427-428.

[4]. 杨锦明,张懿.盐酸氨溴素注射液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30):6586.

上一篇:文化产业发展范文 下一篇:对科学研究的认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