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5 23:22:37

内科专业技术总结

内科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一、以科学发展为理念,全面实施继教工作计划

继续医学教育是针对在岗在编专业技术人员更新知识,更新技术,更新理念的再学习、再提高,其目的是要求专业技术人员掌握现代医学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以提高每个专业技术人员的诊疗水平为目的。医院每年制定继续医学教育及科教科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2011年全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动灾后重建工作,我院紧跟形势,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全面实施继教工作计划,以“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战略思路。逐步提升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教学、科研水平。医院历来重视人才培养,重视人才引进,重视科研活动。同时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广纳英才,爱悉人才,引进专业技术紧缺人才,给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提供以发展的平台和空间,使他们展示技能,带动医院业务发展,为民服务。并采取激励机制,对专业技术人员撰写学术论文,在部级医刊上发表一篇,医院一次性奖励200元,省级医刊发表一篇奖励150元,市级医刊发表一篇奖励100元。对科研成果部级奖5000元,省级2000元,市级1000元。在各方面的激励机制推动下,有力地促进了医院继教科教工作的开展和完成。

二、在浙江宁波医疗队专家指导下,全面完成院内业务培训

宁波医疗专家与医院科教科、医务科一起研讨制定业务培训计划,根据医院需要解决业务技术的难点及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基本达到每周一次全院医生业务讲座,及科室内业务讲课,有力推动了医院继续教育工作,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诊疗水平,完成了院内及科院业务培训学习任务。

1、院内培训学习

医院内业务培训学习为继续医学教育Ⅱ类学分。按照盛市继教学分管理规定,每年每个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获取Ⅱ类学分10分以上,视为合格。医院主讲医疗法规、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医疗质量及核心制度贯彻落实等专题课程,特别是甲型H1N1流感知识培训后,组织全院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对考试成绩不合格者,进行再学习再考试,直到考试合格为至,并将考核成绩纳入个人年度业务考核。浙江宁波医疗队专家主讲心肺复苏、四肢骨折的治疗进展、全身CT的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等专题讲座共23次,参加培训学习共2520人次。

2、各科业务培训学习

各科室按照医院年初工作计划,每月组织科内业务学习1——2次,但在浙江宁波医疗队所在工作的科室每周进行一次科内业务讲课。全年外科讲课28次,妇产科讲课22次,内科讲课18次,医技科讲课32次,护理部讲课13次,药剂科讲课12次,各科所学专业课题上报科教科、各科完成全年学习任务。

三、院外业务培训学习

院外业务培训学习包括:一赴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二参加盛市、县专科业务培训;三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四参加各类项目培训。

1、赴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省级医院2名,即省人民医院内科1名,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理疗1名;市级医院15名;绵阳中心医院8名;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1名;广元市中医院1名;浙江宁波市人民医院4名。

2、参加盛市、县专科培训

参加省卫生厅执业药师培训1人;省卫生厅针灸专科1人;沪州医学院肝胆内科1人;广元市社区全科医生培训4人;社区全科护士培训2人;县糖尿病专科培训3人,骨科培训1人,麻醉科培训1人。

3、参加项目培训学习

参加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省级培训1人;参加县级项目培训8人,对推广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及省级适宜技术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完成卫生科教科工作任务

教学科研是医院医疗技术及质量的核心工作任务。是体现医疗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医院历来高度重视,出台一些优惠奖励政策。一是全年在部级医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市级医刊一篇;二是参加部级学术会4人次,参加省级学术会3人次,参加市级学术会7人次;三是完成对36个乡镇医院中医药人员“推广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教学计划。完成“四部经典”自学考试任务,完成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及普法考试任务。完成来我院进修学习带教22人。完成全年送卫生科技知识下乡宣传咨询6次;四是科研工作,2011年在县科委立项1个,即需继续开展临床观察及总结。

五、全面完成“继教”考核工作任务

根据省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规定,每个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获“继教Ⅰ类学分10以上,获继教Ⅱ类学分15分以上,全年累积学分25分以上为合格。授分单位必须严考核、严格把关。严格执行继教”五挂钩“政策管理,对继教考核不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年度专业技术考核不合格,不能评优选先,不能晋升专业技术职称,不能聘任专业技术职称,不能进行执业医师注册,直接影响调资、晋职等管理规定。严格掌握继教学分制度,不弄虚作假,做到真实有效,认真履行职责,对弄虚作假者,追究当事人的工作责任。全院在岗专业技术人员82人,继教合格82人,继教合格率100%,继教覆盖面为100%。

内科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第一条为了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我省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促进卫生机构专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根据国家和我省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卫生工作实际和岗位要求,制定本标准条件。

第二条安徽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名称为主任医(药、护、技)师和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第三条对符合本规定申报条件的人员,通过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表明其具备承担相应岗位工作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四条对在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职称、身份等条件限制,破格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五条本标准条件适用于经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卫生机构中已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并从事与执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资格类别相同的医疗、预防、药学、护理、医技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或劳务合同仍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的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和在皖工作1年以上的省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第六条已取得非卫生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符合本标准条件的,可根据工作需要申报评审卫生系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三章基本条件

第七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热爱本专业工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第八条积极承担医疗、卫生、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团结协作,学风端正,任期内年度考核或任职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

第九条取得国家卫生部、人事部颁发的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证书。

第四章申报条件

第十条学历资历条件

(一)主任医(药、护、技)师

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二)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博士学位后,取得主治(管)医(药、护、技)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

(2)获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后,取得主治(管)医(药、护、技)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3)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含符合省卫生厅、省人事局卫人〔1992〕206号文件规定的中医药师承人员)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0年,取得主管医(药、技)师资格满7年。

(4)获得护理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护理工作满15年,取得主管护师资格满7年。

第十一条外语(医古文)、计算机、继续教育条件

(一)按照规定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省组织的医古文)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或符合有关免试条件。

(二)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取得安徽省人事厅统一印发的《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合格证书》。

第五章能力业绩条件

第十二条主任医(药、护、技)师条件

具备下列五项条件:

(一)专业理论要求

在全面掌握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规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临床技术,并有所专长。熟悉相关学科的新进展,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

(二)技术能力要求

具有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以及精湛的技术操作能力,除熟练掌握本专业理论与技术外,还应对本专业某一方面有较深的造诣,能熟练并正确地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或重大技术难题,对本专业工作具有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医疗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职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周,具体要求:

(1)内科系统:具有全面承担、指导本专业各项业务工作的能力,并在本专业范围内有专长和特长。具有精湛的技术操作能力,能熟练正确地抢救危急重症,并能主持、指导本专业复杂疑难病症的诊治及技术难题攻关,承担院内、外会诊,主管或主治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期内平均每年系统诊治病人100-150例,主持、指导危急重症的抢救和疑难病症的处理平均每年不少于10例。

(2)外科系统:具有深厚、扎实的基础理论,有全面承担、指导本专业各项业务工作的能力,并在本专业范围内有专长和特长。能独立完成或指导下级医师完成本专业大型、复杂疑难手术或急症急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广博的学识和较强的应变能力,能独立完成较困难的、复杂的院内外会诊。任期内作为术者或指导完成大、中型手术或复杂疑难病症抢救平均每年不少于150台(例)次,其中作为术者完成大型手术平均每年不少于10例。

(3)中医:全面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及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进展。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进行辩证论治,对本专科领域内较复杂的疾病、危急重症和较疑难的病症有较深的理解,并能正确的诊断和熟练地处理;熟练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现代医学临床知识及技能,在中医临床某一方面有所特长和专长,能承担院内外会诊。具有较强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管理能力。

内科系统(含内科、儿科、妇科、针灸科、推拿科、皮肤科):主管或负责主治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期内每年系统诊治病人100-150例,主持或指导本专业危急重症的抢救和疑难病症的处理平均每年不少于10例。

外科系统(含外科、眼科、骨伤科、耳鼻喉科、肛肠科):熟悉本专业手术指征,并在手术前、后能运用中医中药进行辩证论治。主管或负责主治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期内平均每年系统诊治病人不少于100例,其中,主持较疑难病症的处理平均每年不少于10例,在县及县以下基层卫生机构工作的分别不少于5例、3例。或在任期内作为术者平均每年完成手术不少于100例,其中完成大、中型手术平均每年不于10例。

(4)预防医学:在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对本专业某一方面有深入研究。

从事公共卫生的人员能指导或制定公共卫生中长期规划并组织实施和评价,指导下级医师进行公共卫生有关业务技术方案的设计及数据的收集、处理;能正确处理复杂的、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能引进开发新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从事疾病控制的人员能组织制定本地区本专业范围内的疾病控制工作计划,具有组织实施、评价和总结的能力。能组织开展疾病预测并作出重点疾病的预测预报;能掌握和解决流行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技术难点,对常见的疾病防治、计划免疫、紧急疫情、不明原因的群体病能提出处理原则和防治方案。具有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重大疫情、食物中毒或有害毒物泄漏等)的现场调查和紧急处理能力。

妇幼保健人员具有制定和组织实施本地区本专业某一方面发展长期和中期规划能力,能完成本专业计划制定、督导和评价全过程的组织工作;能独立设计专题监测、调查、干预工作,具有独立解决复杂疑难问题的能力;能掌握本地区生殖健康、妇女儿童健康的状况、变化趋势及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任期内完成较高水平的相关专题报告平均每年不少于2份。

(5)药学: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本专业的学术规范和规章制度,熟悉药事法规,根据所从事岗位特点,精通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能熟练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

从事医院药学(调剂及药事管理)的人员要全面掌握药剂科各项日常工作的操作规程与技术;具备指导下级药师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具有药物评价能力。掌握药物发展动态。对新药临床应用具有推荐和指导能力对临床用药能提出合理性建议。

从事医院药学(制剂与药检)的人员要全面掌握医院制剂技术和设计原理;具有组织、指导下级药师解决制剂生产过程中疑难问题的能力;具备参与建立和维护医院制剂生产质量保证体系的经验,具备新制剂研制能力。

从事临床药学的人员要全面掌握所用药品的特点;能独立设计临床药物治疗方案;全面掌握血液浓度监测和主要疾病诊断治疗指标,有效地指导临床科室合理用药;具备组织下级药师开展合理用药咨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物治疗方案设计的能力。对新药及药品有一定的分析评价能力,能开展药物利用及安全性研究。

中药人员还应全面系统掌握中药的加工炮制、制剂和配方等各种技术操作,并在某一方面有所特长和专长,能掌握500种以上中药的性味、功能、鉴别、质量检查、配伍禁忌等全面技术。

药检人员应熟练掌握本专业检验仪器的性能、使用与维护,能指导下级人员进行药物光谱、色谱分析、测试。

任期内完成高水平的专题报告平均每年不少于4份。

(6)护理:全面掌握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科知识,精通护理学某一专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并有所专长。在本专科护理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高深的造诣;能正确、熟练地组织、指导护理及配合医生抢救危重病人。具有较高的解决护理工作中复杂疑难问题的综合能力,能承担院内外的护理会诊。能全面负责管理范围日常工作的质量监督、控制。任期内主持护理查房和护理疑难病案讨论或组织参与危重、疑难病人护理计划的制定及实施工作平均每年不少于10次。

(7)医技类:熟练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动态,具有发展、提高本专业所必需的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并在本专业某一领域具有较高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能熟练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对本专业的临床工作具有全面的领导、组织、管理能力。

从事诊断工作的,能及时吸收最新技术应用于本专业,积极参与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工作并承担院内外会诊。从事检验工作的人员,能为临床在检验学方面提供咨询服务特别在实验选择、结果解释上提出指导性意见,为临床合理解释试验结果提供正确的信息。从事影像工作的人员能熟练、正确解决各系统疑难、复杂病例的影像诊断问题。

任期内出具高水平的诊断报告不少于2500份,其中疑难病症不少于5%,完成高质量的专题报告平均每年不少于10份。

从事技术操作的,能指导下级掌握本专业仪器设备的原理、性能、使用及其保养和维护,能分析其结果及其误差原因,能解决本专业较复杂疑难问题。任期内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2500例,其中解决本专业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不少于5%,完成高质量的质量控制、保养维护专题报告平均每年不少于10份。

(三)科研水平要求

具有跟踪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能撰写高水平的综述;并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的设计、组织和总结能力;具有主持和指导下级卫生技术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四)论文、著作要求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全国发行的医学专业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有价值和较高水平的论文3篇以上。

2、在省级以上出版社正式出版独著或合著(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10万字)的本专业有学术价值的著作或译著1部。

(五)带教能力要求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人才的能力,其中,对下级卫生技术人员及进修人员的病案、专题、诊断报告等能进行指导与修改,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和领导能力;每年为下级卫生技术人员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下级卫生技术人员和进修人员经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能撰写高水平的综述;能吸收、引用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临床工作,并能进行总结。

第十三条副主任医(药、护、技)师条件

(一)专业理论要求

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并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系统了解相关学科理论知识与进展,能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应用于实际工作。

(二)技术能力要求

具有较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除普遍掌握本科疾病或专业技术外,应熟悉本专业诊疗常规,还应对本专业某一方面有所专长,能较熟练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写有关医学文书等资料。其专业技术水平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平均每年参加本专业工作不少于40周。

(1)内科系统:在内科常见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并能熟练地掌握与内科有关的专业技术;具有娴熟的技术操作能力,能熟练掌握本专业常用诊疗技术及相关技能,能熟练正确地救治各类内科的危急重症,能独立解决较复杂疑难病症的诊断与治疗问题;具有一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和管理能力,能承担二线值班、门诊咨询及院内会诊工作。

任期内平均每年系统诊治病人不少于100-200例,主管或主治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主持危急重症的抢救和较疑难病症的处理平均每年不少于10例。

(2)外科系统:对外科领域内较复杂的疾病、危急重症和较疑难的疾病有深入的了解,并能作出正确地诊断和独立地处理。熟练掌握并独立完成本专业较大中型常规或急诊手术,并具有较强的临床应变能力。熟练掌握本专业一些大中型手术的指征、手术操作技术、手术前后处理等,具有一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和管理能力,能承担二线值班、门诊咨询及院内会诊工作。

任期内作为术者平均每年完成手术至少100-200台(例)次,其中完成大、中型手术或复杂疑难病症抢救平均每年不少于10例。

(3)中医:熟练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及与本专业有关的各家学说。能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进行辩证论治,对本专科领域内较复杂的疾病、危急重症和较疑难的病症有一定的了解,并能正确的诊断和处理;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现代医学临床知识及技能。能承担二线值班、门诊咨询及院内会诊,具有一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管理能力。

内科系统(含内科、儿科、妇科、针灸科、推拿科、皮肤科等):主管或负责主治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水平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任期内平均每年系统诊治病人不少于100-150例,主持危急重症的抢救和较疑难病症的处理平均每年不少于10例。

外科系统(含外科、眼科、骨伤科、耳鼻喉科、肛肠科等):掌握本专业手术指征,并在手术前、后能运用中医中药进行辩证论治。主管或负责主治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水平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任期内平均每年系统诊治病人不少于100例,其中,主持较疑难病症的处理平均每年不少于10例;或在任期内作为术者平均每年完成手术不少于100例,其中完成中型手术。

(4)预防医学:能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

从事公共卫生的人员能按照卫生监督工作程序的要求处理各种事宜,能进行公共卫生有关业务活动的设计及数据的收集、处理工作;能独立从事常见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并作出卫生学评价,能熟练掌握所从事专业工作常用的现场监测仪器操作、卫生学检验采样、卫生质量感官评价等技能。

从事疾病控制的人员能独立拟定并具有组织实施传染病、慢病防治及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方案,并能承担流行病学调查任务;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重大疫情、食物中毒或有害毒物泄漏等)具有独立的现场调查和紧急处理能力。

妇幼保健人员能参与本专业中短期和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协调、实施和效果评价;能独立开展妇女或儿童保健专科门诊,并能解决较复杂问题;参与组织面向人群的健康教育活动;能较全面系统地开展本专业妇幼保健咨询,能完成本专业调查、监测、干预项目的设计、组织实施,分析评价。具有指导基层组织或下级医师的能力。

任期内完成较高水平的相关专题报告平均每年不少于2份。

(5)药学:能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丰富的药学工作经验,并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具备解决日常工作中复杂疑难问题的能力。

从事医院药学(调剂及药事管理)的人员能熟悉掌握药品供应、调配及管理等各项工作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熟练掌握毒、麻、等特殊药品的管理规定并能指导下级药师。能熟练地掌握临床用药的作用特点、机理,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及药物应用趋势和经济学评价、储备学原则、保管要求,能指导或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熟悉医院药学管理及法规的基本内容。

从事医院药学(制剂与药检)工作的人员能掌握制剂管理规定及制剂各环节应注意的关健技术和工艺学原则;具有解决制剂生产过程中疑难问题的能力;熟悉医院制剂的质量保证体系。具有控制药检工作质量的能力,能根据检验结果发现制剂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具备一定的新制剂研制能力。

从事临床药学的人员能熟悉临床所用药品的药理作用、疗效、不良反应,治疗方案。深入临床参与会诊,进行治疗药物监测,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程序与监测方法;开展药学情报研究,提供药物咨询,积极参与并有效指导临床科室合理用药。

中药人员还应熟练掌握中药的加工炮制、制剂和配方等各种技术操作,并在某一方面有所专长,能掌握400种以上中药的性味、功能、鉴别、质量检查、配伍禁忌等全面技术。

药检人员能掌握本专业检验仪器的性能、使用与维护,熟练掌握药检技术操作,能掌握药物光谱、色谱分析、测试的方法和意义。

任期内完成较高水平的相关专题报告平均每年不少于3份。

(6)护理:熟练掌握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科知识,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并在护理学某一专科领域有所专长。熟练掌握本专科疾病的护理要点、治疗原则,能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具有娴熟的技术操作能力,能熟练掌握本专科护理技能。能独立解决本专科疑难重症病例的护理问题,能参与完成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具有护理管理及培养专科护理技术骨干的能力;掌握本专科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掌握本专科临床常用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检验目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任期内主持护理查房和护理疑难病案讨论或组织参与危重、疑难病人护理计划的制定及实施平均每年不少于10次。

(7)医技类: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动态,较熟练掌握本专业各项技术操作及相关技能,有丰富的管理实验室的经验和能力。

从事诊断工作的,能及时吸收最新技术应用于本专业,为相关学科提供较准确的诊断、检查报告,积极参与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工作并承担院内外会诊。从事检验工作的人员,能为临床在某一检验学科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在实验选择、结果解释上提出指导性意见,为临床合理解释试验结果,提供正确的信息。从事影像诊断工作的人员,能熟练掌握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断。

任期内出具诊断报告1000-5000份,其中疑难病症不少于5%,完成高质量的专题报告平均每年不少于10份。

从事技术操作的,能熟练掌握本专业仪器设备的原理、性能、使用及其安装、保养和维护,能分析其结果及其误差原因,能解决本专业较复杂疑难问题。从事检验技术工作的,能熟练掌握本专业各项检验的原理,检测方法、临床意义和质控程序以及1-2种检验仪器的操作、日常保养和维护。

任期内参与临床技术工作1000-5000例,完成高质量的质量控制、保养维护专题报告平均每年不少于10份。

(三)科研水平要求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具有独立进行和指导下级卫生技术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四)综述要求

广泛阅读专业期刊,掌握文献检索的功能与方法,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能撰写较高质量的文献综述。

(五)论文、著作要求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全国发行的医学专业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有价值与水平的论文2篇以上。

2、在省级以上出版社正式出版独著或合著(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5万字)的本专业有学术价值的著作或译著1部。

(六)带教能力要求

具有指导下级卫生技术人员和进修人员的能力,其中,对下级卫生技术人员及进修人员的病案、专题、诊断报告等能进行指导与修改;能主持病房查房讨论,承担本专业专题讲座或讲课,任期内平均每年为下级卫生技术人员讲授专题课不少于4次;有带教下级卫生技术人员的经历。

第六章破格条件

第十四条主任医(药、护、技)师破格条件

破格申报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十二条外,还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之中两项:

(一)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以上1项;或获省(部)级三等奖2项(以奖励证书为准)。

(二)主持开展某项专业工作其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已被省级以上专业学术组织认定。

(三)在全国发行的医学专业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有价值和较高水平的论文5篇以上(其中,SCI收录文章1篇或发表在中华系列杂志文章2篇);或撰写本专业有价值和水平的学术专著2部(本人撰写字数每部不少于10万字)并在省级以上出版社正式出版。

第十五条副主任医(药、护、技)师破格条件

破格申报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十三条外,还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之中两项:

(一)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三等奖或市(厅)级科学技术一等奖奖1项(以奖励证书为准)。

(二)主持开展某项专业工作其技术水平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已被省级以上专业学术组织认定。

(三)在全国发行的医学专业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有价值和较高水平的论文4篇以上(其中:发表在中华系列杂志文章1篇)。或撰写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专著1部(本人撰写不少于10万字)并在省级以上出版社正式出版。

第七章附则

第十六条本标准条件规定的基本条件、申报条件和能力业绩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破格申报除外),申报人员工作、业绩和论文著作从取得现任专业技术资格后开始计算。判定是否具备的依据是个人提供的各类有效材料原件。

第十七条先取得专业技术资格,后取得《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时,须从取得规定学历之日起,任满一个原岗位基本年限。

第十八条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时,须被单位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并任满基本任职年限。

第十九条任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报:

(一)因涉嫌经济或其它重大问题,正在立案审查尚未结案的;

(二)受到行政处分未满处分期的;

(三)发生医疗事故未满3年的(含评审当年,下同);

(四)在申报过程中经查实有抄袭、剽窃他人论著、科研成果或伪造学历、资历、记录、证件、报告及提供非原始病案等弄虚作假行为的,除取消申报人当年的申报资格外,在以后的2年内;

(五)经查实有开单提成、收受药品回扣、病人“红包”等医德医风差者,自处理之日起3年内;

(六)年度考核不确定等次或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当年不得申报,且任期顺延。

第二十条本标准条件所称“以上”,均含本级或本数量。

第二十一条本标准条件所称“学历”指国家承认的医学及相关专业学历。

第二十二条本标准条件所述全国发行的医学专业期刊是指经国家指定的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并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登记注册,领取“期刊登记证”,编入“国内统一刊号”的医学专业期刊(一般同时标有国内统一刊号“CN”和国际标准号“ISSN”)。

第二十三条本标准条件所述论文一律要求独作或第一作者,且应是本专业内容。论文一律以杂志原件为依据。对手抄稿、征稿通知、单个印刷体、清样稿、复印件不作为评审依据。

第二十四条本标准条件对外科系统提出手术类别原则上比照卫生部颁布的手术类别标准,同时结合近年来科技成果的发展及新开展手术项目予以确定。

第二十五条本标准条件分别由省人事厅、省卫生厅负责解释。

内科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院;急诊科;西药类处方;不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220-01

在执业医师的临床诊治活动中,对于处方的开具有着严格的规定与要求,而且要经过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调配、审核,作为患者用药的医学文书凭证,其具有技术、法律与经济责任。在医院急诊科中,西药类处方开具的比较多,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如果处方中存在不合理性的问题,可能导致患者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并酿成严重的医疗纠纷事故[1]。因此,加强对于医院急诊科西药类处方不合理性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急诊科2011年1月-12月的西药类处方2500张,根据我国医疗卫生部门颁发的《处方管理办法》及相关文献开展审查,对于不合理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处方类型统计:本次抽取的急诊科西药类处方共2500张,其中内科处方1409张(56.4%),外科处方1091张(43.6%)。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对中关于西药类处方的选择要求,使用正确处方2336张(93.4%),使用错误处方164张(6.6%),不合格处方多为内科及外科使用的普通处方。

2.2 处方点评结果统计:在本次抽取的2500张西药类处方中,不合理的164张处方中,以不规范处方为主,其主要原因为:处方的前记、正文与后记内容缺项,书写格式不规范,以及药品生产单位、有效期等书写不规范、不清楚。

3 讨论

在医院急诊科的临床诊治中,医师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及症状开具西药类处方后,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于处方的用药适宜性进行科学的审核,对于规定必须进行皮试的药物,应核实开具处方的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与结果,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结果是否相符,以及用药的类型、给药途径、剂量与用法等[2]。对于存在不合理性问题的西药类处方,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及时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由此可见,在医院急诊科西药类处方的管理中,临床医师与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协作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基础。

结合本次抽取的2500例急诊科西药类处方及相关临床资料,笔者总结了其存在不合理性问题的原因与具体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 不规范处方:①处方的内容填写不规范,按照规定处方中应记录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临床诊断、科别与费别等,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临床诊断不填写或简单填写,临床诊断使患者用药的主要依据,如果临床诊断结果不记录或过于简单,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无法进行有效的审核,客观增加了发生医患纠纷的几率;②重复用药,例如:部分医生在开除头孢西丁钠注射粉针同时,开出了头孢丙烯等抗生素,部分医生没有注意两种补充电解质药水重复使用的问题,这些都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

3.2 用药不适宜处方:①适应证不适宜,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选用抗菌药物方面,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病毒感染,而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很多医师开具的药物并不是以抗病毒类药物为主,而导致患者的感染症状加重,延误了最佳的临床治疗时机,客观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住院时间与费用;②遴选药物不适宜,例如:在本次抽取的内科西药类处方中,部分患者诊断结果为胃炎合并HP感染,医师开具的处方为莫利胶囊、头孢克洛分散片联用,而根据相关药学理论与管理制度,头孢克洛分散片并不具备良好的杀灭HP感染的作用,治疗该症的首选药物应为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等,患者对其耐药时,也可考虑给予四环素、喹诺酮类、呋喃唑酮等;③用法、用量不适宜,多表现为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与次不合理。头孢菌素、青霉素等属于时间依赖性较强的药物,其杀菌效果与患者血药浓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超过最低抑菌浓度时间,应采取一日多次给药的方式。而此次抽取的西药类处方中,部分医生采用1日1次的用药方法,给药时间的间隔过长,无法满足治疗过程中的抗菌要求。另外,在一些新特药的使用中,也存在较多的用量、用法不适宜问题,例如:在应用美洛昔康、头孢氨苄缓释胶囊等药物时,规定为1日2次给药,而医师部分却开成1日3次给药,由于药物剂量过大,容易引起药物在患者体内蓄积,患者可能出现中毒症状,并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3];④用药中溶媒选择与配压不适宜,在急诊科西药类处方的开具中,溶媒的选择与配伍十分重要,以青霉素类为例,其在近中性溶液中较为稳定,在酸性、碱性溶液中则可能均分解加速,应用时最好用注射用水、等渗氯化钠注射液等溶解青霉素类,溶于葡萄糖液中可有一定程度的分解,青霉素类在碱性溶液中分解较快,医师在开具处方时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

综上所述,本院急诊科存在一定的西药类处方不合理性问题,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强化自身的用药安全意识,确保西药类处方的安全与有效。

参考文献

[1] 陈华彪.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药业,2008,17(22):53-54

[2] 冯玉珍,蔡伟明,蔡杰.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调查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26(4):482-483

内科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本条件包括卫生技术初、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按照本条件取得的相应技术资格者,表明其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有权申请与资格相符的专业技术工作岗位的职务。

医(药、护、技)师(士)为初级资格)为初级资格;副主任、主任医(药、护、技)师(士)为高级资格。

一.基本条件

(一)申报人必须具备良好的医德和敬业精神,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任职期间考核合格。

(二)按天津市卫生局规定,申报医疗专业副高级职称,有下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任务的,申报人员应当按有关规定完成下基层工作任务。

(三)在一级医疗机构、卫生院、保健站工作的,医疗专业人员原则上应参加全科医师专业晋升,并参加全科医学培训合格。

(四)按医学继续教育有关规定完成继续教育任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医疗事故责任者3年内:医疗差错责任者1年内;受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时期内;任职期间年度考核不称职者,自考核不称职的当年算起3年内不得申报。

二.各级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条件

(一)医(药、护、技)士(师)

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医师实行职业医师资格制度。参加全国医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可认定初级专业技术职称,其中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认定医士,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认定医师。

2.药、护、技专业逐步与国家执业资格制度并轨,在并轨实现之前,国家教育部承认的医,药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含“五大”毕业生,下同)见习期满,经考核合格可认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具体规定是:中专毕业,见习一年期满,可认定“士”资格;大专毕业,见习一年期满,在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两年,可认定“师”资格;大学本科毕业,见习一年期满,可认定“师”资格。

3.国家教育部承认的医、药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中转毕业后,担任药(护、技)士职务不少于五年,通过参加天津市卫生技术初级专业外语或医古文(现从事中医、中药人员)D极和专业理论考试合格,取得药(护、技)“师”资格。

(二)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符合下列条件者,可申报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

1.学历和资历

申报人员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医、药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专科毕业后,在环城四区和县及县以下卫生机构工作,从事主治(管)医(药、护、技)师工作不少于7年;

(2)医、药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毕业后,从事主治(管)医(药、护、技)师工作不少于5年;

(3)取得医、药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从事主治(管)医(药、护、技)师工作不少于4年;

(4)取得医、药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从事主治(管)医(药、护、技)师工作不少于2年;

(5)医、药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博士后人员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出博士后流动站前。

2.专业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本专业中级所要求的基本理论知识;较深入系统地了解本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专业期刊等途径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实践。

3.工作经历与能力

具有本专业中级任职期间要求的工作经历、工作能力;按要求完成中级任职期间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4.带教

具有指导下级专业技术人员、进修人员或指导研究生实践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病房查房或典型案例讨论;每年为下级专业技术人员、进修人员讲授专题课题至少2次;有带教至少2名“师”级本专业技术人员或协助指导至少1名研究生的经历。

5.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实践参与课题研究,并进行课题总结。中级任职期间在本专业学术期刊或全国及以上本专业学术会议上发表第一作者综述至少1篇,或在天津市本专业学术会议上发表第一作者优秀综述至少1篇。

6.论文

(1)在一级医疗机构和卫生院、保健站工作的人员,中级任职期间在本专业学术期刊发表或省(市)级及以上医学专业学术年会上大会宣读第一作者论文至少2篇。

(2)在一级医疗机构和卫生院、保健站以外机构中工作的人员,中级任职期间在本专业学术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至少2篇。

7.外语

(1)在县级县以下所属单位工作的、需参加全国职称医学专业外语或天津市四部经典职称外语B级考试,并取得相应级别合格证书。

(2)在县及县以下所属单位以外工作的,需参加全国职称医学专业外语或天津市中医四部经典职称外语A级考试,并取得相应级别合格证书。

(三)主任医(药、护、技)师

符合下列条件者,可申报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

1.学历和资历

医、药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毕业后,从事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工作不少于5年。

2.专业理论知识

在具备本专业副高级的基本理论、实践技术理论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实践技术理论,并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在达到本专业副高级应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悉与其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通过国内外专业期刊等途径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能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实践。

3.工作经历与能力

具有本专业副高级任职期间要求的工作经历、工作能力;按要求完成副高级任职期间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4.带教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和领导能力;每年为下级专业技术人员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本专业中级技术人员或协助培养研究生至少1名的经历。

5.科研

具有跟踪本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能力。能根据本专业发展提出课题,并进行设计、组织和总结。任副高级职务职期间在本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综述至少1篇.

6.论文

(1)在一级医疗机构和卫生院、保健站工作的,副高级期间在本专业学术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至少3篇。或在本专业学术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至少1篇并且在全国或国际医学专业学术年会上大会宣读第一作者论文至少2篇。

(2)在一级医疗机构和卫生院、保健站以外机构中工作的人员,任副高级期间在本专业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至少2篇或在本专业学术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至少3篇。

7.外语

申报人员需参加全国职称医学专业外语或天津市四部经典职称外语A级考试,并取得相应级别合格证书。

三.破格条件

(一)破格包括学历破格和资历破格。

(二)申请破格人员必须具备医、药院校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学历。

(三)护理专业破格晋升副高级需担任三级医院科护士长或三级以下医院总护士长职务至少1年;破格晋升正高级须担任三级医院护理部主任、副主任职务至少2年。

(四)申报副高级以上资格,申请资历破格人员任现职不少于3年;申请学历破格人员需通过相应的能力考试;申请破格人员任现职期间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1.作为课题额定人员,获天津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及以上及别奖励至少1项医师别奖励至少1项。

2.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设计天津市卫生局及以上级别科研课题,并通过天津市卫生局及以上级别的科研课题审核立项;

3.作为核心成员开展经同行专家认定,属于本专业的高新技术,其技术达到天津市领先水平,并取得明显的效益;

4.至少有2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美国)收录的人员

5.在本专业国际权威杂志有第一作者的人员;

6.获中华护理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及以上奖励1项的课题额定人员。

主任医(药、护、技)师:

1、作为课题负责人,获天津市卫局科进步二等及以上级别奖励至少1项;

2、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设计市级及以上级别科研课题,并通过市级及以上级别的科研课题审核立项;

3、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开展经同行专家认定,属于本专业的高新技术,其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取得明显效益;

4、至少有2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美国)收录的人员;

5、在本专业国际权威杂志有第一作者的人员;

6、获中华护理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及以上奖励至少1项的课题额定人员。

四、考试、评审专业设置

(一)初级考试

初级专业理论考试设10个专业:西药、中药、护理、检验、医学影像(技)、病理(技)、营养(技)、微生物检验、卫生理化检验、病案(技)。

(二)中级考试

中级专业理论考试原则上按二级分科;中级实践能力考试原则上按三级分科,具体科目设置以当年考试文件规定为准。

(三)高级评审

内科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5篇

一、培训目标

提高我市全体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肺炎防控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通过理论授课、实践操作、督导指导等方式,加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能力;提高肺炎疫情报告能力和自身防护能力。

二、培训对象

1.市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主要以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为主,范围可适当扩大至单位应急机动队成员。

2.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医务人员,以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急诊内科、感染科等科室人员为主。

3.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工作人员为主。

三、培训内容

1.掌握肺炎传染病学与流行病学特点。

2.熟练掌握流调人员在不同场景和条件下的基本防护要求与操作流程。

3.熟练掌握肺炎病例个案和无症状感染者回顾性调查方案、调查内容、调查范围及注意事项,准确判断感染来源、暴露方式以及密切接触人群。

4.熟练掌握聚集性疫情定义及特点,掌握病例间流行病学联系、传播链分析方法。

5.熟练掌握密切接触者定义、判定原则、追踪、调查、管理措施、解除条件以及随访观察。

6.熟练掌握现场调查报告规范撰写、分析与报告方法。

7.熟悉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调查中的应用,了解工信、交通等相关部门在流调中的作用。

四、培训形式及周期

1.线上培训依托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网上培训平台开展,于2020年6月15日-7月6日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完成线上学习培训专题后需要通过系统网络考核。该培训项目作为国家继续医学教育推广项目,授予相应学分。

2.市卫生健康局将成立现场指导组,对流调人员进行现场辅导,及时回答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五、组织实施

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压实责任,结合防控工作需要,组织相关人员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培训任务。通过此次培训切实提高基层防控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的防控能力和水平。

2.市疾控中心负责流行病学调查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督导指导,确保培训的同质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内科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肿瘤内科;护理实习;带教经验

1实习带教的重要性

护士在医疗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护士的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工作技术性高。目前,我们发现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人数在逐年上涨,很多护理院校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实行了护理实习带教[1]。学习本身就包括理论与实践,学生们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后,若不经过实践[2],就不知道自己的知识漏洞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操作起来是否正确[3]。只有进行护理实习带教,学生才有可能体会到实践的快乐,弥补自己的知识漏洞[4]。另外,学生在护理院校毕业之后,很快就会走向工作岗位,如果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学生没有任何经验,那么就会给医院的患者带了很多困扰,还可能发生严重的医疗事故。因此,在有经验的教师与护士的带领下进行护理实习,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很有必要。

2肿瘤内科护理实习的现状

肿瘤内科护理实习带教是指教师带领学习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医院进行实地训练,为他们开设实地的教学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相当于学生在上岗之前的一个岗前培训。目前,我国的很多护理院校都实行了护理实习带教,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肿瘤内科护理实习还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教育实习与传统课堂教育相比开设得更晚,因此,相对来说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无论是从开设方法还是从具体的教学过程来说,还处于探讨阶段。其次,护理学院的学生在不断增加,进行实习带教时教师与护士的压力增大,医院的压力也随之增加,教师在实行管理时会有一定的困难。第三,肿瘤内科的患者身体非常虚弱,他们深受病魔的折磨,身心可能均处于亚健康状态。实习护士的经验不够,操作不熟练,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容易出错,导致医院发生很多医疗纠纷。而且学生没有真正接触过肿瘤患者,他们在实习之后会受到患者的影响,内心产生对肿瘤的恐惧,因此,学生的压力会相对较大。最后,肿瘤内科的护理工作与其他科室的护理工作相比有一些非常独特的特点,很多带教的教师缺乏经验,对实习护士的指导并不是十分正确,导致实习教学的教育质量提不上来。

3肿瘤内科护理实习带教经验的总结

基于肿瘤内科实习带教目前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因此,我们需要总结肿瘤内科实习带教经验,为接下来的实习工作提供参考。第一,教师应该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特点来制定带教的方案。一般进行实习的护士都是第一次进行临床实践操作,对医院的环境可能会产生一些不适应,因此在学习时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可能不够。针对这类情况,教师应该更有耐心,最基本要做到尊重学生,以免学生产生太多负面情绪。如果学生的表现不好,教师在批评他时应该在恰当的场合,不能随时随地批评学生。如果学生的表现好,那么教师则应该采用合适的方式表扬学生。实习护士都缺乏临床经验,因此,在带教的过程中,教师主要需要做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一般来说,肿瘤内科患者的外周静脉的弹性都较低,实习护士在进行穿刺时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应该循循善诱,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师还可以邀请医院有经验的护士为学生进行操作示范,让学生得到一定的启示。第二,教师在进行实习带教的过程中需要非常重视安全防护与职业防护知识的教育。肿瘤内科的患者无论在身体还是在心理方面都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很多患者的情绪可能会出现大的波动,例如出现焦虑、恐惧、悲观等情绪,这会使护患关系异常紧张。因此,教师要经常利用一定的心理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护理,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使他们以一个积极的心态面对实习。而且很多肿瘤患者需要进行化疗,患者在接受化疗之后可能会出现很多不良反应,例如出现晕倒、低血糖等意外情况,这会使护理的难度与工作量都加大。因此,教师在进行实习带教时应该教授学生们一些安全防护知识,首先,教师应该向学生们介绍化疗药物的危害以及它们的正确接触方式,保证学生以及患者的安全。第三,根据肿瘤内科的临床护理特点来进行教学。肿瘤内科的患者体质相对较弱,免疫功能下降明显身体各方面的指标都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进行护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无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保护患者的身体不受病毒的侵害。带教的教师应该为学生们解释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叮嘱学生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要洗手消毒,还要戴口罩等。

4结束语

护理教育实习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不仅能够将学生理论知识的漏洞填补起来,而且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临床操作经验。但是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目前的实习带教存在一些障碍,实习护士很容易与患者产生医疗纠纷。因此,教师应该总结实习带教的经验,将肿瘤内科的护理特点告知学生,让他们对自己的实习工作更重视。在进行实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悉心指导,以提高实习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明英.当前内地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从一个实习生的角度[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4):277.

[2]夏丹,陶春燕.分阶段带教在消化内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4):278.

[3]包淑兰.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5(15):3411-3412.

[4]陈玉萍.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深入到护生的临床带教中[J].哈尔滨医药,2012,32(5):379-381.

内科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危重症;护理;管理模式

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快、护理过程复杂且致病死率较高,易引发医疗纠纷[1]。护理工作是医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与患者的接触最为密切,临床风险事件易发生在护理工作中,特别多发生在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中[2]。如何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已成为护理管理者的当务之急。2011年10月本院通过建立危重症专业护理学组,对全院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监控和指导,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危重症专业护理学组成立于2011年10月,设立了以护理部主任为总监,护士长为组长,骨干护士为成员的三级管理组织架构。组长为呼吸内科护士长、副组长为重症监护室护士长、骨干成员要求工作经验5年以上,参加全军专科护士培训的护士优先选拔,选拔了分别来自普外科、脑科中心、监护室、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烧伤科、急诊科等15名护士,这些科室平时危重患者多。1.2职责分配总监根据护理部年度工作计划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提出总体要求,下达任务,并在每月护士长例会上对各专业学组的工作情况进行通报。(1)组长职责:①在护理部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各科室危重患者护理理论的学习和技术指导。②定期召开危重患者管理小组会议。组织各骨干成员汇报讲评本阶段各科室危重患者的护理情况,反馈临床相关的护理问题,进行信息交流,总结经验。③定期组织巡查工作,进行各科室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检查,并上报护理部巡查情况及提出整改建议。④带领组员参与科室会诊,指导科室及时正确地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提高对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⑤定期向护理部上报周期性危重患者的护理情况及年度专业组的工作情况。⑥带领组员总结危重患者的护理经验,探索护理工作新方法,积极开展护理创新和护理科研。(2)组员职责:①小组成员在各科护士长领导下开展工作,落实危重患者管理小组的管理规定。②参加学组的学习,通过学习相关理论和实践操作,提高专科理论及实践水平。③负责本科室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监控,指导护士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操作培训。④重视人文护理,指导本科护士加强护患沟通,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⑤检查危重患者护理计划单的制定是否正确完整,各项评估单是否及时填写,评估是否准确,发现问题立即报告护士长并制定个性化防范措施。⑥遇疑难危重患者时,及时上报学组,组织会诊,完善各项护理措施。⑦根据学组的工作计划,承担危重患者护理相关理论的授课。⑧总结危重患者的护理经验,探索护理工作新方法,积极进行护理创新和护理科研。1.3观察指标观察成立危重症专业护理学组前后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合格率及危重患者满意率。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描述,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建立危重症专业护理学组前后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合格率及满意率比较,见表1.

3讨论

3.1规范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护理学科的进步,促进了护理专业技术的不断规范和创新[3]。护理技术学组和专项护理技术打破了目前实体科室间技术交流的壁垒,实现专项技术全覆盖,可以促进护理专项技术的普及和护士的不断进步[3]。专业学组成员通过对全院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监控和管理,将临床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信息交流、探讨,制订了《机械通气管理手册》及《人工气道管理手册》,建立了全院统一的质量标准,从表1可看出成立了危重症专业护理学组后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由90.20%提高至97.34%。3.2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在护理危重患者时,由于其病情重、变化快、抢救多、工作预见性难,护理风险明显高于普通患者[2]。科室在遇到疑难危重患者时,要及时上报学组,组织危重症专业护理学组会诊,完善各项护理措施。而危重症专业护理学组内成员也不定期对全院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降低了护理风险,从表1看出成立了危重症专业护理学组后危重患者满意率由93.23%提高至97.08%。3.3提高了骨干综合素质,增加了人才储备不重视人才储备及人才梯队建设是科技发展的最大障碍,只有实施良好的人才储备计划,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4]。根据《中国护士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2010年)》要求:在保证临床基础护理质量的基础上,以提高临床若干专科领域护士的护理技术水平为着力点,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促进护理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是护理事业的发展方向[5]。通过危重专业护理学组的建立,对学组内成员进行培训及每月组织一次学组内学术交流,提高了学组成员的理论水平与专业技术能力;学组成员负责本科室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监控,提高了成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专科护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4提升了学组成员的科研能力危重症专业护理学组的建立,使学组成员有了具体的工作方向,能针对性地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收集第一手临床资料,为自己的科研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曾湘宜.护理流程管理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2):84-85.

[2]张梅,翟凤平,梁爽,等.风险管理在临床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10(20):58-59.

[3]刘云,孙琳,张爱琴,等.临床护理虚拟学组建设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5):464-466.

[4]孙琳,张爱琴,蒋琪霞,等.以专业学组为平台强化护理骨干培养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杂志,2011,28(3):54-55.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S].2005:7-20.

内科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呼吸科;护理风险;对策

呼吸内科病房患者患者较多,病情变化快,多少为老年人[1],护理人员工作繁多,所以在护理工作中存在很多隐患。护理风险是指病人在受到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一切不安全的事件,存在与各个护理环节上[2]。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常常引起护理纠纷,并且也对患者的安全性造成了威胁。所以为了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本组研究对本院的日常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护理风险,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对本院2010-2012年呼吸科病房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其中包括投诉事件: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差、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欠缺;护理事故:给药错误、护理过程中操作不当对患者造成伤害;并发症:患者出现压疮或是坠床、跌倒等事件;护理文书书写错误或不完整等。

2护理风险:

2.1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差:护理人员日常护理工作量大,较为琐碎,工作压力较大,常常导致消极情绪,服务意识差,对患者的提问或是在和患者进行沟通时,存在不热情、冷漠、不耐心等问题。常常会导致患者和家属的不信任以及不满,而引起护理纠纷。

2.2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差,在进行给药时不核对患者的姓名而出现给错药,对医嘱的给药量以及名称等不进行核对,出现药量、漏发等情况。工作不积极,工作中出现偷懒,不认真执行护理任务,不及时进行巡视病房,不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导致患者延误治疗。对文书书写不规范,病情记录不详细。护理人员对法律意识差,自我保护差,是医疗事故发生的隐患。

2.3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欠缺:本院低年资护理缺乏临床经验,在工作过程中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不能够严格遵守临床操作规程。还有部分护士知识老化,不积极学习更新,不主动学习,不能够掌握和患者沟通的技巧,在护理操作不当对患者造成伤害,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差,不能够合理安排工作计划,抓不住重点,盲目执行任务,常常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影响。

2.4其他事故:近些年来患者发生坠床、烫伤、猝死的事故逐渐增加。由于呼吸科患者较多为老年人,自身控制能力较差,运动能力下降,所以老年人常常发生牙床以及坠床等事故。患者行走不便,病房和走廊的安全措施不健全,患者发生摔倒、坠床、烫伤等意外事故,都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还会导致死亡。

3对策:

3.1提高法律意识:对护士要进行法制的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在护理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要懂得采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3.2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更新知识,对低年资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的考核。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心,避免发生把狐狸纠纷。护理人员要熟悉掌握规章制度和护理流程,避免在护理过程中出现差错。

3.3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服务意识,对护理记录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合理的安排工作计划。护理人员要加强病房巡视次数,对危重病人要密切观察,给药要进行仔细的核对,防止给药、药量等事故的发生。

3.4环境安全:对没有床档的病床要安置床档,在卫生间、走廊、热水房等都贴有警告的标识。清洁工在进行卫生打扫时要正确的进行清扫,走廊内不要存在积水等。

3.5健康教育:患者在入院后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宣传,对危重病人要进行24h的陪护,让家属了解如何进行日常生活护理,避免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更快更好的康复。

3.6关爱护士:要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缓解工作的繁重,为护士提供安静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关爱,低年资护士要和高年资护士搭配,进行相互配合,管理人员要了解护理人员的内心情绪的变化,多进行开导,提高护理质量。

4小结:呼吸内科病人病情复杂、多变,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护理,帮助患者治疗。近些年来,医疗事故发生率不断增高,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3]。呼吸科病房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高,所以想要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要了解呼吸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常见类型,并进行解决[4]。护理是高风险的职业,在护理过程中无时不刻存在风险,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要了解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对薄弱环节进行改善提高。对护士提高自身能力,增强责任心,熟练的掌握护理技术,才能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贾宝琴.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3(02):713

[2]王果香.呼吸内科病房中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625-626

[3] 王桂芳.呼吸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2013(07):178-179

内科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9篇

2017年耳鼻喉科护士上半年工作总结以及下半年工作计划【1】

一、 2xxx年工作总结: 取得的成绩

1、2xxx年1-10月各项医疗指标:

门诊量XX人次、出院人数XX人 、手术例XX数例、平均XX住院日XX天,各项指标处于良好态势。比较2xxx门诊量上升XX人、出院人数上升XX人、手术例数上升XX例。平均住院日XX天。 医保患者住院费用, 1-9月均控制在定额范围内。

2、人才培养、科研及教学工作

注重 人才建设,年轻医生多,以老带新,形成阶梯式的医疗人才队伍。王永良主任再次荣获辽宁省医学会嗓音分会常务委员资格。范彬彬、钱坤 参加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比赛二等奖。 王秀荣医生被聘为技术骨干。

3、开展慢性中耳炎,慢性鼻-鼻窦炎两个临床路径,规范诊疗护理程序。

4、门诊管理

门诊患者量明显增加,今年开始加强门诊管理,周一到周五保证 至少两位专家出诊,平诊一名医生出诊,使门诊病人能够井然有 序就诊。另外,周六、周日上午增加一名值班医生,保证病房、 会诊、手术等工作顺利进行并且不影响门诊病人正常就诊。

5、对科室发生的不良事件积极上报,并组织讨论,分析原因,并实施改进措施。每月分别进行医疗护理安全总结与讨论,并提出整改措施,明确下月的工作方向,将安全隐患完全消灭在萌芽状态。

6、继续开展部分喉,近全喉切除发声重建手术、鼻内镜下下鼻道入路上颌窦囊肿摘除术、显微镜下声带病变手术治疗、鼻内镜下鼓膜置管术.

7、开展电视监视下鼻内镜手术。

8、创新护理项目气管套管帽在气管切开患者家庭护理中的应用 已在临床试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及评价。

存在问题:

1、服务态度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今后不断提升科室服务质量,做好与患者的沟通,认真贯彻院里优质服务的要求,做好医护人员素质的提高,提升科室形象。

2、加强业务学习,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外出学习,不断吸收先进治疗手段。

3、手术器械不足、老化。

二 2xxx工作计划:

1、 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加强科室管理,抓好环节质量控制,分析

终末质量,整改措施督促到位,注重细节服务,不断提升医疗护理质量。在保证安全医疗前提下,完成技术、经济效益的提高。技术上需要院里支持,引进新的设备。

2、 加强本科系横向沟通和联系,分会委员年度内至少出去一次学习了解本专业技术发展动态。学习后在学会内进行学术交流。不断提高本学科专业技术水平。

3、 引进门诊电子喉镜、手术室鼻内镜电视监视设备、鼻内镜手术器械、支撑喉镜手术器械。申请引进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耳内镜设备,避免耳聋,耳外伤鼓膜穿孔鉴定患者外流。

4、 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及抗生素合理应用工作。

5、 学习国内先进经验,加强鼻部疾病规范治疗。也包括围手术期以及手术后规范治疗。使鼻部多发病,常见病得到减轻或治愈。

6、 进一步开展喉Ca发声重建手术。

7、辽宁省医学会嗓音分会带动下陆续开展嗓音外科手术。

8、 积极与其他科室心内科,呼吸科,肾内科等联系,协同治疗伴有OSAS疾病的内科疾病。

9、 加强门诊病志书写质量,要求规范化、标准化,及时化。

10、不断优化电子病历模板,提高电子病历质量。

11、加强法制观念,提高服务意识,树立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病人第一的理念,激发工作热情,引导医生、护士善于思考,有创新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共同构建和谐科室。

2017年耳鼻喉科护士上半年工作总结以及下半年工作计划【2】

20XX年已悄然过去,回顾20XX年的工作,我科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关心和支持下,以医院工作计划为指南,针对年初的工作计划和目标,逐步完成了本年度的护理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以病人为中心,夯实基础护理,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以创优质护理示范医院为目标,组织开展学习《护士条例》﹑《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明确临床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并履行到位.同时加强了健康宣教力度,正确选择和运用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严格安全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制度与规范,认真落实新的分级护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加强护理风险教育和培训,对重点环节加以监控,针对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三.注重专科护士的培养,体现了耳鼻喉专科护理特点。 科内继续教育常抓不懈,定期组织岗位培训,强化耳鼻喉专科基础理论学习和专科实践技术操作培训,护患沟通技术培训,新技术,新项目的专业护理培训,使每一位在岗人员的新业务,新技术和操作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从而也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促进护理质量提高,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四.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计划。

全年收治住院病人546人,手术病人389人,全年业务收入一百二十多万,基础护理合格率为90%以上,病人满意度95%以上,急救器械完好率和常规器械消毒合格率100%,而褥疮发生为0,护理差错事故为0,在护理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护理工作顺利完成.

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管床护士流于形式:由于客观原因实行24小时值班制,管床护士难以保证把时间都留给病人,心理沟通欠缺.

内科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0篇

院所占地总面积近20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拥有目前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先进,集人性化、智能化、数字化为一体的单体病房大楼,总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

人才实力 院所形成了院士领衔,以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为骨干,以优秀中青年人才为主体的人才方阵。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200余名;博士、硕士生导师近200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3名;科技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2人;总后“三星人才11人; 重庆市学科学术带头人18人。

学科建设 院所学科专业齐全,外科学所有三级专业均为国家重点学科。现有野战外科、骨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胸心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8个部级重点学科;眼科、消化内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军队“2110”重点建设学科(野战外科学)。有全军战创伤专科中心、全军胸外科专科中心和全军交通医学研究所;高血压代谢病、青光眼病、内耳疾病以及便秘为全军专病中心;妇产科、小儿科、泌尿外科为全军优生优育中心。战创伤医学、胸心外科、眼科学、神经内科、生物医学工程、肿瘤治疗学为重庆市重点学科,高血压病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交通医学研究所、创伤愈合与组织工程研究所、宫颈癌防治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为重庆市研究所,皮肤科为重庆市高校皮肤组织工程研究中心。

教学科研 院所所有临床学科和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均为博、硕学位授权点,设有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承担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大专5个层次13个专业的教学任务,年培养各类学员1800余名,年招收进修生500余名,已建成临床示教、手术转录及远程教学系统和临床技能训练中心。《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为国家精品课程;“创建现代军事医学学科体系培养新型军事医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卫生部内镜诊治培训基地、国家卫生部介入诊治培训基地、国家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基地、军队及重庆市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乡村医生培训基地...。

院所具有良好的科研条件,为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拥有全军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军“重中之重”建设实验室―战创伤基础研究实验室和全军重点实验室―交通医学实验室。高血压病实验室、创伤基础实验室、交通医学实验室、车辆生物安全碰撞实验室为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承担了以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级为代表的重大科研课题,课题总数660余项。先后获得军队、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150余项 ,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军队、省部级一等奖24项,军队、省部级二等奖118项。近五年发表SCI、EI期刊高质量论文650余篇;5分以上SCI论文60余篇;入选F1000的高质量论文7篇。2014年发表SCI论文202篇,5分以上20篇、10分以上3篇。成功在《Cell》、《nature》、《Science》三大顶尖杂志发表论著。“十二五”获得国家专利400多件,2014年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000万元。每年举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4~5次,每年接待外国专家来访100余人次,每年100人次专家教授受邀出国交流。

临床技术 以急危重症和介入微创治疗为标志的医疗高新技术国内领先。建成了全国最早的大型集中式重症监护单元和西南地区最大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以ICU、CCU、NICU、血液净化透析中心等科室构建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国内领先;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心、肝、肺肾等大器官移植,小儿心脏移植填补了国内空白,肺移植存活时间居国内第二;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中子刀治疗宫颈癌、脱钙骨移植治疗骨缺损、骨不连,游离空肠代食管术等新技术;开展了结肠重建食管术、体内雷管取出术、巨舌症等国内罕见手术;拥有全国第四家规范化的“一站式复合手术”平台,复合手术技术、脑血管病介入、心脏、肺、食管及肝、肠等微创手术、便秘外科治疗以及青光眼、梅尼埃病、代谢综合症的诊治等20余项技术迈入国内领先水平。拥有四大部级技术培训基地: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基地、卫生部脑卒中筛查及防控基地、卫生部内镜诊治培训基地、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

以严重创伤救治为品牌的医疗特色鲜明。我院创伤医学专业获得2项“973”项目的滚动资助,创伤、烧伤及复合伤实验室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编出版《实用创伤救治》、《多发伤救治学》、《灾害医学》等多部教材或专著,总结形成的严重战创伤救治理论和技术、批量伤员救治策略和技术享誉国内。创伤专科医院是我国首家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的专科医院、全军唯一的医学专科中心,构建了学科团队整体化救治模式,制定了严重创伤院内紧急救治流程,实现严重创伤一体化、全程紧急救治,总结形成的限制性复苏、紧急救治简明手术等损害控制新理论新技术显著缩短了严重创伤患者伤后确定性手术的时间,提高了救治效果,与重庆市50余家医院建立了创伤救治网络,年手术2000余台,救治严重创伤200余例,成功率达96%,从基础科研到临床应用形成了有效转化。

医疗设备 医院现有先进大型仪器设备3000余台/件,设备总价值达13亿元,处于全球医疗机构的一流水平。引进有德国西门子最新一代Biograph 64排52环PET/CT和HR+ PET,是西南地区唯一拥有两台PET的医院;高精尖设备有荷兰Philips Brilliance 256排iCT,GE 64排闪速VCT,西门子3.0 T、1.5T磁共振成像系统,美国GE 1.5T磁共振成像系统,意大利百胜四肢关节专用磁共振O-scan,美国GE Infinia SPECT,美国GE Innova3100数字平板DSA,德国西门子AXIOM Artisd TA型大平板底DSA,美国医科达IGRT医用直线加速器,荷兰Philips全自动单双平板DR,美国HOLogic数字化乳腺用X线机,美国GE Voluson高档彩超,迈柯维ROTAFLOW型ECMO系统,德国蔡司VisualMax全飞秒激光治疗仪、潘太克斯共聚焦显微内镜系统等,还拥有全身伽玛刀、头颅伽玛刀、中子刀、体外震波碎石机等国际一流的医疗设备,高新科研设备有瑞士布鲁克7.0T小动物磁共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系统、流式细胞仪等。

上一篇:输电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下一篇:测绘专业技术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