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4:43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篇1

关键词:文化差异 文化认同 跨地域传播 维模原理

新闻传播中的文化差异是一个影响传播效果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它从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信息传播的效果。这是新闻传播学在进行效果考察及策略优化时必须考虑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广西对东盟的传播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传播现象,是以广西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向东盟文化进行“扩张”,并进行影响力塑造和美誉度包装的过程。为此,了解这个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元素以及优化信息传播效果的认同度,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广西的地域文化与东盟文化的差异与认同作为具体的视角,分析了广西对东盟传播的策略。

文化差异与认同的学理阐释

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认为,对于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构建起历史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集体的(或主体间的)文化变迁的过程,他通过对成员及外来者的表征来创造一个民族,这种表征则是通过撰写虚构的故事或历史,创作风景画和静物画,设计节庆和庆典来完成的”。同时,“这种历史在再现的过程中,致力于通过确定使其成为一个共同体的事物来建立集体的存在:抽绎出民族的性格,确定关键的历史时刻或重点地点。”①

文化差异与认同的基本界定。所谓的差异,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它是一个个体与另外一个个体矛盾的主要方面存在的个性特征,是一个体区别于另一个体的决定性因素。在本文中,文化差异重点是指信息传播的主体和客体由于所属的地理、人文环境及历史传承等因素不同所导致的文化层面的差异。文化的差异则表现在文化层面,可以为人感知的诸如风俗习惯、理念信仰、衣食住行等层面的差异,它具有历史传承性、相对稳定性和外在的感知性。在跨文化传播层面,则重点指的是那些带有审美价值、信息实用价值和娱乐功能的可以为人直接体验、获取并感知的形态,这实际上是一个大文化的概念。

跨文化传播所追求的至高境界是传播的客体对主体的认同,即一种理念经过包括大众媒介、公关活动等在内的途径传播出去后所催生的客体对传播主体产生的倾向性态度、观念和行为上的强化或改变。在广西对东盟的文化传播中,它所可能细化出的标准是广西对东盟的经济投资环境、人文发展环境、历史文化继承、民族发展理念等整体的一个积极的评价,并在这个积极评价的基础上,触发东盟国家到广西旅游或者投资。

跨文化传播中的维模原理。“文化的维模功能是社会文化的基本功能之一。由于文化的这种功能的存在,在文化传播中,维模功能使文化圈对外来文化起到了一种选择作用和自我保护作用。外来文化有利于维护本土文化模式,便容易被接受,并被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营养补充到本土文化机体中去。”②文化的维模原理具有两重基本的含义:一是文化流动过程中文化圈对外来文化具有借鉴、吸收和认同的功能,这种功能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文化圈通过吸收外来文化的养分实现自我的提升和发展;二是文化圈对外来文化中的不利因素具有抵制、排斥和过滤的作用,它体现的是一个“文化警察”的角色。这两个基本的层面,都体现的是文化圈对外来文化的一种主动性和自觉性。

议程建构与文化移情原理。作为“议程设置”理论修正的“议程建构理论”认为:媒介发挥的角色更明确地说应该是一种“议程建构者”的角色,其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媒介强调某些事件,通过不同种类和数量的报道以有效地引起民众的注意,媒介这种初步的强调,会影响民众思想和言谈的内容;第二阶段,这些被引起注意的事件经过加工整理后,贴上“标签”,尽可能地与某些现实议程或民众关心的“热点”相连接;第三阶段,媒介将事件或议题与次象征符号相连接,使之变成与特定利益集团“挂钩”的鲜明的议题。③建构议程是通过巧妙的策划,将某些特定的信息嵌入到新闻事件的传播过程中,赋予某些新闻事件以特定的符号信息。

所谓的“文化移情是跨文化交际中主体和客体相互适应和情感沟通的重要方法。文化移情是既立足本土文化又超越本土文化基础之上的跨文化对话和交往,旨在本土文化与异质文化之间建立双向协调、双向互馈和双向建构的机制”。④文化移情原理告诉我们,在对外传播时,不可能仅仅将那些受众感兴趣的信息进行传播,而是需要通过专业的策划,使一些让受者不觉得很重要,但对传者很重要的信息嵌入到传播的议程中,进而扩大媒体报道所承载的信息内容。同时,在这个传播的过程中,受众的反馈意见极为重要,互联网媒体的互动优势已经为受众的反馈铺平了道路。

广西文化特征的解构性分析

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的历史与自然,这是决定该地与另外一个地区不同的最为重要的表现方式。对于一个地区而言,文化的差异是民族特色差异的前提,这也是对外传播的信息能够吸引观众注意的特殊卖点,也是提升美誉度和知名度的根本之所在。经过前文的理论分析,我们有必要首先对广西的基本文化特点、文化构成进行解构分析,在此基础上便于有针对性地运用文化差异的基本原理,去探索传播路径,改进传播策略,最终达到预定的传播效果。

广西对东盟文化传播的过程解构。文化的产生与一个群体、部落、甚至是城市的历史等因素有着较大的关系,每个地区因其地理环境、自然因素的差异,也会导致其文化层面的差异。同样,文化作为反映一个群体、一个民族甚至是一个国家的一面镜子,也是其地理层面差异的表现,为此我们可以根据下图所示的广西对东盟文化传播的过程及文化认同进行分析。

根据上图所示,在广西对东盟的传播中,广西地域性文化是以整个中国民族文化为基础的文化内容,通过大众媒体手段传播到以东盟区域文化为背景的东盟受众中,这些受众获取文化后会产生一种批判性的吸收,甚至是文化的认同。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过程有两个:一是东盟区域文化与广西文化产生了一种接近性,尽可能让广西在对外传播时了解受众的文化观念,便于媒体制定有效的传播策略;二是在信息传播后,如何达到强势的传播效果,让受众获得文化上的认同。

广西对东盟传播的文化内容解构。广西对东盟的文化传播,必然包含的意思有两类:一是广西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分子所具有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精神特质,这是中华民族在团结一致、自强不息的数千年历史中积淀出来的与其他的国家和民族不相同的地方;二是广西地区所特有的文化特质,这是由广西地区所具有的特殊的人文、地理、历史等因素构成的,它主要包含广西的文化地理学层面的特质,自然生态景观层面的特质,多民族融合共处的特质,以及广西的人民所具有的风俗、习惯、礼仪、饮食、服饰等层面的特质。

广西对东盟传播的文化优势分析。广西所拥有的文化特点是我国其他省市地区所不具备的,它虽然不是我国历来的文化中心或者任何商业、政治中心,但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却形成了自己不可多得的文化景观。广西的这种驳杂、交错的文化派系相互融合,使广西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交流中心,而这正是广西对东盟进行传播的优势,它海纳百川却又不失其本色。

广西与东盟文化差异的表现

经济水平决定的文化差异表现。经济水平是从根本上影响一个国家文化特点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就越开放,越容易吸收和借鉴未来的异质性文化,而国家经济越不发达则对同质的文化有着更明显的倾向。新加坡是世界转口贸易、商业和金融发达的国家,对中国的国学、饮食,甚至是中医都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而与此相反,越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它更容易接受广西的某些与越南有共性的文化内容,比如教育和科技。

地理环境决定的文化差异表现。虽然地理环境对文化不具有决定性,但却是一个影响文化特点和风貌的极为关键的因素。广西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影响了它文化的多样性,包括与湖南、广东、云南等地的影响而产生的湘楚文化、岭南文化、云南文化等多种文化的共融局面。此外广西沿海、沿边、沿疆又与东盟各国家有着复杂的海陆和内陆的经济、贸易往来,东盟各国与广西的文化又互相渗透,相互影响,因此广西的文化特质又包含了东盟各国文化的渗透性。

历史传承决定的文化差异表现。广西在历史上开发得较晚,历朝历代都被刻上了蛮荒的印记,因此在历史上,广西历来都是政治风云人物的流放之地,是带有顽强性格的部落群体逃难之所。这里汇集过柳宗元、苏轼等中原文化的先进典型,并将中原的纯正文化带入广西,培育了广西文化坚韧、顽强、激昂和深沉的文化特质。而东盟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虽然也受到了中国儒、道等文化的影响,但并没有如广西那般深刻。广西文化所具备的这些特质对于开发今天的广西依然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广西对东盟进行传播的优秀内容。

广西对东盟的文化传播现状

东盟在地理位置上或与中国接壤,或与中国隔海相望,具有天然的地域接近性,我国与东盟所有的成员国都建立了外交关系。对于中国广西对东盟的传播而言,具有地理上的接近性和认同性。

广西对东盟的文化交流。目前,广西电视台已经在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落地,而2010年广西电视台国际频道正式开播,成为广西第一个电视国际频道,面向东盟各国进行定向传播,成为向东盟推介中国文化、商贸、经济、科技等信息的重要平台。同时,广西电视台也积极开展与东盟各国重要城市的合作,在推介广西的同时也向广西的受众推介东盟的文化,起到了传播的双向性和利益的双赢性。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广西与东盟的文化交流较为重视,通过财政和政策的支持,鼓励开展诸如歌舞团出访东盟的“广西文化舟”活动,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广西旅游局持续举办东盟赴广西旅游等都对东盟游客推广广西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诸如广西电视台所举办的“寻找金花”等通过电视的形式进行文化的渗透,绕开政治上的传播障碍因素,搭建了广西和东盟各国进行互动交流的平台。

广西对东盟的商贸交流。商贸交流也是广西对东盟进行文化传播的方式之一,近年来,广西各部门将商业活动提升到国家战略,上升到外宣的高度,站在国际化的平台上利用北部湾建设等机会,落实国家“三基地一中心”的工作都起到了助推广西与东盟合作的效果,诸如泛北部湾经济论坛等高端活动的举办,也为东盟的商业人士了解广西起到了搭建桥梁的作用。

自2002年11月4日我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中国广西与东盟的商贸交流就不断地扩大,从2004年中国与东盟的“早期收获计划”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立,都是广西和东盟加强商贸合作与交流的巨大进步,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广西对东盟进行传播所起到的积极效果。

广西对东盟的新闻交流。广西对东盟的传播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是举办新闻类的专题活动,一方面这个活动将东盟的媒体界及宣传界的领导和精英召集一堂,通过论坛、研讨、会议、交流的方式了解东盟媒体和东盟受众对广西的期待,同时,此类活动又通过这些高端的与会者扮演起舆论领袖的角色,例如已经成功举办过四届的“中国东盟新闻部长会议”就是加强与东盟在传媒领域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为在今后推进广西对东盟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中国东盟新闻部长会议”所探讨的议题已经涵盖了新媒体发展、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若干领域,这既是一个议题深刻的研讨会,又是一个东盟和中国广西媒体加强合作与交流,熟悉对方媒体运行原则的平台与机会。

以上是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的广西对东盟传播过程中做出的一些积极的努力,从近年来日益增加的东盟到广西旅游的游客来看,这些努力的确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广西对东盟的传播面临着不少的问题或者困难,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广西和东盟的新闻媒体之间的交流还没有很好的形成,而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新闻体制不同,在新闻价值的选择上经常会发生错位;与此同时,目前广西的经济实力和在东盟国家受众群体中的核心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广西对东盟的文化传播策略

广西对东盟传播所起到的积极效果包含了政府和各部门的努力,而在整个传播过程中,扮演着最为重要角色的当数中国-东盟博览会,对于广西而言,理所应当地利用这一平台借势造势,对传播的效果进行强化,但与此同时,对东盟的传播不能仅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更需要文化、外宣、媒体等各个相关部门分别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优化传播路径,改进传播策略,最终实现广西对东盟传播更上一个台阶。

利用广西与东盟的文化渊源,寻找传播的共性。学界专家也在研究中指出:“在文化联系上,广西与东盟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人文渊源,尤其是泰国的泰族与广西的壮族,在血缘、语言、文化方面都有相通之处。在生活习性和文化传统上,东盟国家和广西有很多相似之处,容易引起东盟国家对广西文化的认同与共鸣,有利于加强相互间的文化交流。”⑤可见,广西对东盟的传播已经具备了天然的优势,而且根据东盟在广西高校读书的一些留学生的调查也可以看出,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比如有留华大学生积极报名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志愿者等)。因此,当前我们通过对东盟的文化传播可以通过传播路径的优化和传播策略的改进来强化其效果,其一方面寻找东盟和广西文化的接近性,使传播的信息更容易被东盟的受众所接受;另一方面又利用广西文化和东盟文化的差异性来塑造吸引力。

运用广西文化的吸引力,助推广西文化的扩散。广西对东盟的报道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内容:首先是中国广西的文化特点哪些能够对东盟地区的受众产生兴趣,并融入东盟的文化,可以通过维模原理中的“文化吸引”功能顺利地让东盟的受众接受并认同广西乃至中国的整个民族文化。其次,在中国广西对东盟的传播中,需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除了那些具有兴趣共同点的文化色彩外,将中国的特色文化,特别是那些尚未被东盟受众群体所认知的文化进行推广,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中国广西对东盟的传播,将广西甚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精心地嵌入到媒体的报道中,使媒体在传递中国-东盟博览会相关信息的时候,附带大量对中国有利的文化元素。比如中国儒学、养生理念、中华民族的和谐观等,都从中国的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出发,嵌入了和平、友谊、团结、以人为本、和谐共处的文化理念。

整合对东盟的传播方式,扩大核心影响力。笔者认为,对于中国广西而言,需要整合媒体资源优势,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事件效应,将中国广西的文化特点和经济、科技、教育的成果传播出去,为提升中国广西在东盟地区的区域影响力作出应有的贡献。在这一跨文化传播的操作中,笔者认为,强化传播效果要重点发挥东盟十国中来广西旅游的游客(舆论领袖)、博览会参展商、东盟媒体记者的二级传播效应。同时,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各大媒介形态中,广播媒体和互联网媒体具有跨地域和跨文化传播的优势,除了开设中国-东盟博览会官方网站的外文版外,更应该发挥媒体的舆论优势,建立受众面更为广泛的对东盟传播的专门平台,通过发挥网络受众信息获取的主动性和受众的主动参与性,使信息的传播更为精准,同时,利用网络媒体的互动优势,可以将SNS、Web2.0等的互联网技术手段运用到网络信息的传播及反馈上。同时,除了网络平台的运用外,广播媒体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传播渠道,它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投资小、覆盖面广的特点,因此,笔者建议有必要整合广西的广播媒体资源优势,根据中国广西地区的文化资源特点,对东盟各个国家展开有效的信息传播,从而拓展传播平台,整合资源优势,强化传播效果。

修正媒体报道偏颇,促使东盟受众态度改变及强化。国外的媒体、受众由于受不同的文化背景、新闻价值观的影响,可能会在报道或者获取信息的时候产生一定的偏颇。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向国外媒体提供关于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文化、中国的民族文化的相关介绍,采用背景资料的方式对国外媒体的从业人员进行广西文化的“培养”;二是广泛利用互联网、广播媒体、海外广告等方式采用多种语言形式对普通大众进行广西文化的宣传和普及,以消除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对广西文化的误解;三是需要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地去培育国外记者的兴趣观念,可以组织东盟国家的专家、学者、媒体等话语精英到广西旅游、参观、举办论坛,引导他们对中国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他们的话语优势,引导更多的受众对中国广西的文化产生兴趣。

结语

广西对东盟的传播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并且已经在逐步的操作中建立起了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重点平台的对外传播途径,而广西电视台和广西的文化部门也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对东盟传播的方式。为此,笔者结合文化学和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对广西的文化特点和外宣优势做了细致的分析,认为广西对东盟的传播工作必须站在国际传播的高度,以文化中的共性寻找效果的认同,以文化中的差异性寻求传播的吸引力,发挥媒体、政府的积极助推作用,整合多种媒体手段,实现广西对东盟的有效传播。

注 释:

①阿雷恩・鲍尔德温[英]:《文化研究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163页。

②张国良:《传播学原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22-223页。

③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

④林娜:《论文化与传播的相互影响》,《河南社会科学》,2008(4)。

⑤茅量:《广西卫视以独特内容打造独家传播优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10)。

(作者为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与传播系教师,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8级硕士生)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篇2

(1.赤峰学院 体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2.内蒙古民族大学 体育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 要:因各自处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发展历程,东西方文化始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一直是国内体操教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入手,重点分析了如何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看待体操教学国内文化,并对这种差异性给文化体操教学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东西方;文化;差异;国内文化;体操教学

中图分类号:G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61-03

1 引言

随着体操教学的普及,运动健身需求的增加,体操教学的需求率呈大幅度的增加.无论从城市郊区,还是乡镇农村的需求率日益加强.众所周知,由于国内体操业普及在国内相对较晚,并且,以城市体操教学作为基点.从时间来看,时间可以归结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主,蒙东地区的体操教学的大幅度增加,也大体上在这一时间段.从体操传递的角度来看,广播体操教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得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由于体操教学与体操资源化的发展,给体操教学提供了丰富了后台资源.给个体学习者带来体操服务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近几年来,体操教学的出现,通过社会化服务提供更为快捷的通道.将现场教学,转化为电脑联合传输,从而,形成了与国际体操远程教学的通道.然而,体操教学涉及健身群体的个体利益,部分体操教学不能良好的执行,体操教学所对应的健康质量必然出现问题,使体操教学的接受者受到严重的损害.因此,对体操教学的日常维系与管理成为关系个体切身利益.国内文化与国内体操教学的相生相伴的,国内文化是将西方文化较为艺术性的展现出来,而国内体操教学则是经由国内文化这一方式进行分析和审视了西方文化、体育与生活.因此,二者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不可分离.

2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东西方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中华文化与欧美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也越来越频繁,二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性则成为训练者所重点关注的对象.

第一,结构和内容的一致性,但其中心和重点则又各不相同.这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这是由二者精神文化的不同所决定的,是最为明显的差异之一.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注重的是人文传统以及对人的思考,而欧美文化则强调的是科学精神,是理性的思想.

第二,身体语言则成为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形式.因二者身体语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东西方人们日常思维模式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这是由于人们的思想和语言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思维方式不能独立在语言之外,而语言则受思维的制约和影响.在中华文化中,最基本的身体语言是难美类体育项目,诸如武术,其有着一定的意向美,需要通过人们的思维来感受其内在意义.而体操作为西方身体语言,则表现的更为严谨、直接,因此体操无法真正解读武术中丰富的情感和高超的思想境界,缺少一定的感情色彩和韵味,与武术有着巨大差异.

第三,东西方文化中蕴含的艺术特点不同.众所周知,东方文化强调的是艺术的整体和谐统一,写意特色较为强烈,在这种富有中国特色的写意手法也表达了训练者的主体思想,展现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从而形成了一种意境美,这也是东方艺术家们所追求的最高的创作境界.而写实性和科学性则是西方身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因此在身体表现的过程中,形式成为艺术家们所追求的东西.总之,东方文化强调的是写意,而西方文化强调的则是写实.体操与武术则正是两者的诠释.

第四,学习内容差异明显.体操教学实际上可以说是艺术的体操教学、文化的体操教学,因此,文化也成为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形式.大家都知道,东西方文化之间表现出来的差异不仅仅在风格特色上,其精神内涵也不尽相同,并在其各自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趋势.在东方传统文化中,抒情占据着核心地位,是训练者主观思想的具体表达,是其情感的自然流露;而在西方文化中,反映客观事实则占有重要地位,是教训练者对社会对自我状态的反思,表现更多的则是对生活中真善美以及假恶丑的认知.这种差异在古典诗歌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在我国,大部分古典诗歌都是以抒情为主,叙事只占有极少一部分,而在西方古典文化中,则绝大部分以叙事为主,抒情比例较小.因此,对身体语言的理解上也有所差异.

3 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体操教学国内反思

事实上,种种大学生的畸形健身心理诉求体操教学心理归咎于大学生本身也不尽合理,我们必须要同时考虑时代及社会方面的深层次问题.但从社会体操教学“速成”心理学范畴来看,这种畸形健身心理诉求观的产生有其一定的原因可以归咎大学生本身.大学生是准成年人,他们的健身心理诉求需求具有合理性.但因为他们对社会直接接触的机会并不多,认识、理解事物理论成份偏多,导致他们会僵化地运用书本知识来理解成人社会,所以,健身心理诉求时,他们的非理性成份会更多一些.而成人社会中的种种不确定性也一直在诱导、左右着大学生们的健身心理诉求行为,这就会导致他们进行健身心理诉求时,呈现某种程度上的畸形健身心理诉求倾向.正确的体育健身观,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自身价值的实现,减轻其个人及家庭经济负担,而倡导一种正确的健身心理诉求观念同样也会对社会的正面发展具有主导性作用.

原因在于,这部分学生近乎疯狂的健身心理诉求行为已至其非正常健身心理诉求体操教学心理展露无遗,呈现出一种畸形健身心理诉求现象,比如攀比健身心理诉求、从众健身心理诉求、透支健身心理诉求、品质健身心理诉求、无原则的情感健身心理诉求等,究其根本原因,可能来源于多方面,而其后果则可能更严重.因为,上述种种畸形健身心理诉求体操教学心理已超出了大学生健身心理诉求能力与健身心理诉求需求,更多时候会体现出其盲目性、无意义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会为这部分学生自身背上沉重的损伤,在校园内外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久而久之,必然给大学生本人、家庭、社会造成有形或无形负担,因为,有能力进行速成式健身心理诉求、超前健身心理诉求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跟风现象都已严重超过其本人及家庭、社会的承载能力,显然,这不利于学生成长,不利于家庭和谐,不利于社会发展.这些非理性或者说畸形健身心理诉求现象正致使部分大学生沦陷于健身心理诉求泥淖无法自拔,以至道德滑坡、人格堕落、精神颓废、漠视法治.

掌握不同的文化理论是进行体操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运用不同的文化理论可以更好的发现文化发展规律,加大对体育文化创作的指导力度,更深刻的了解和感受教学的思想内容和训练者的情感体验,从而能够引起强烈共鸣.托马斯和杨威是国内外体操的代表人物,下面我们就以这个人训练为例,感受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国内体操教学带来的影响.

在西方文化中,托马斯地位卓越,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动作,分手跳、全旋等都是其代表动作.在他的动作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对个体性格动作的经典表现,同时还可以感受到训练者丰富的思想内涵.西方文化体操教学家之所以给了托马斯这么高的评价,是因为在他的动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即人类对精神家园的美好憧憬、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对人类体操教学心理的深度剖析.托马斯的动作注重更多的内容,而非文化艺术.比较之下,中国文化体操教学家们也分析了其动作的主题思想,他们则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认为托马斯的教案内容具有荒诞性,但是艺术形式却很新颖,表述内容虽然具有严肃性但表现手法却极具特色.在托马斯的动作中,训练者展现了当时真实的社会现实,探析了生存的哲理,并对现实世界作了深刻的剖析.然而从东西方训练者对同一动作的截然不同的体操教学评价中可以看出,两者不论是在体操教学角度还是体操教学内容上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懂法重在写意,对其内在的艺术表现手法更为关心,西方则重在写实,强调的是对动作自身哲理性的分析.

另外一个就是中国的硬汉训练者杨威,在西方训练者眼中,杨威的动作更多的强调了对英雄式的硬汉人物的崇拜,充分表达了训练者个人的一种思想寄托,这在他的代表动作“空翻”中有着完美的体现.然而在现实中,杨威则是通过这类硬汉的形象来表达一种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冲突,是对社会现实活动的一种体现手法.而在东方训练者眼中,杨威的动作不仅塑造了一系列硬汉形象,他们看到更多的则是硬汉身上那种正直勇敢、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一个时代与一个民族的生存哲学观.相同的人物形象,却在东西方训练者眼中形成了不同意义的解读.东方称之为隐喻哲学,更加注重对人自身的思考,而西方则将其看作理想化的展现,追求的是事物的真实性.

4 东西文化差异对各自文化体操教学理念的导向作用

评论体系的态度是东西方文化对各自文化体操教学的导向作用中的最大差异.在中国历来的文化体操教学评论中,大部分是对单一动作自身的研究,这主要表现在对动作思想及艺术手法的探讨,对人生态度和社会问题的剖析,他们更注重的是将动作中的精神内涵进行升华之后再做体操教学,这一点也同样被作用于国内文化的体操教学评论中.而反观西方文化的体操教学评论,西方人更喜欢用务实的态度去体操教学和比较不同文化动作之间的差异,并最终形成独特的文化评论体系,这也是西方文化动作流派丰富,且都具有代表性理论的重要原因.此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西方已经形成了一个“分析手法多样、分类细致、思辨性强”的文化评论体系,这也是东方文化评论体系中所欠缺和亟待建立的.在广大体操教学心理健康学生及教学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体操教学心理健康运动已取得较大成效.十年的发展体操教学心理健康历程中,涌现了张力为、尚清赫、毛志雄等一批批名声显赫的体操教学心理健康方面的专家.

同时,在进行体操教学与教学编制过程中,要注意做到新时期大学生《体操教学心理健康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性工程,因此其课程教育途径要与时俱进,要与新时期大学生特点结合起来,在做好一般性的工作后还需要考虑新时期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环境、时展背景和民族发展政策等因素.不能用一刀切的思维来考虑问题,具体体现在教学途径上,在教学要求上要与新时期学生实际相统一,创新教学方式,变单一理论教学为多元化的生动教学,加大财政支持倾斜力度,对师资流动进行宏观调控,克服师资困难.

并且,对于引入其他学科方法,可以弥补国内体操教学心理研究上的缺失,来促进整个学科体系的跃进式发展.客观上来说,学科研究方法是研究核心,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过系统训练法、强度训练法与核心力量三大方法的剖析,给主观与客观上的材料以新的调整与规范.通过三大方法与应用的介绍,可以给学生以历时性与共时性观点的构建,也是当前国内体操教学心理实验“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对“他者”方法的审视与借鉴,则形成带有本土性的实验性关照.高校体操教学心理课程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在这方面是有所不足的,这一点是无法回避的.

从国家与政府层面上来讲,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无疑是生产力的革命性的促进,对于大多数个体来说,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其推动效应不是单一的横向问题,而是带动其行业发展纵向性实现问题.从方法的引导,则可以改善或改变整个科研实践的角度与内容.从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国外体育教学方法论的引入,也带有强烈的积极意义.诚然,方法论是人类共有的经验,只是发现者在相对固定的领域内所获得,对其应用必然有利于学科的发展,有利于人类共同经验的获得.

5 结语

总而言之,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对国内体操教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影响深远.尽管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体操教训练者自身的艺术修养等都对国内体操教学产生重要影响,但是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发现,东西方文化差异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可以说在进行国内体操教学过程中起着支配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大对文化差异的关注力度,仔细研究其具体的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国内体操教学工作.

同时,体操教学心理学从产生到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一百多年的历程了,纵观体操教学心理学的发展,不可否认,体操教学心理学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重要的改变,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其中通过体操教学心理实验法研究人的体操教学心理现象,就已经取得了硕果累累.我们知道实验方法的最大意义在于通过研究现象指导人类行为,任何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指导、服务实践的.在体操教学心理学中,不同的学派对不同的体操教学心理现象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而我们长提的体操教学心理实验三大法:实验内省法、实验行为分析法和实验生理描记法,它们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有其必然性的.它们的产生对人类社会也产生了不可抹去的重大意义和价值.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它们所存在的一些明显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黄建华.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国内体操教学[J].芒种,2012(2).

〔2〕缪胤.浅析文化差异对国内文化动作评论的影响[J].作家,2013(6).

〔3〕周丽.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国内体操教学[J].语文建设,2013(10).

〔4〕韩璐.当代大学生畸形健身心理诉求的社会体操教学心理学分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篇3

随着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现,区域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无疑会增大地区间的经济和社会差异,经济发展的失衡与社会矛盾随之而来,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相悖。利用泰尔指数测算后发现,中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与四大区域相比,更多体现在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同时,从内生、外生、内外因素对金融发展区域差异性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促进了差异化竞争和金融机构分化;而区域开放程度加大反倒缩小了区域金融发展差异。

关键词:

金融发展;区域差异性;泰尔指数;市场化指数;外贸依存度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00103

1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发展在不同区域的不平衡性也由此显现,得到了学术界和政界的普遍关注。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幅员辽阔,不同的经济事态和发展趋势在特区与非特区,沿海与内地,城市与农村之间呈现。如何分析这些现象,必须要进行专门的研究,尤其要注重区域金融领域。与此同时,金融业也迅速发展,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成为国内外学者频繁讨论的经济问题,主要集中于区域金融差异的度量、影响及相应建议。

西方对区域金融差异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区域利率差异、区域货币乘数差异、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等方面。赵伟、马瑞永(2006)依据泰尔指数研究了中国区域金融成长的差异,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增长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金融增长差异,区域内金融增长差异只构成金融增长总体差异中的一小部分。我国三大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均具有促进作用。而郑长德(2008)研究发现,中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各个地区之间。同时认为,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经济市场化的相异程度、政府的金融供给行为及法律环境对地区的不同影响是形成差异的大部分原因。

由此可见,现存文献关于不同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常常结合经济增长,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等来研究。后来,才逐渐出现基于某个或某几个指标对区域金融差异性进行直接计算,但是对其差异形成的原因常常局限于政策方面,实证较少。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数据,基于泰尔指数对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予以研究。与此同时,对差异性的形成因素进行分类,从实证角度进行原因分析。最后,结合金融协调发展及实证分析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金融差异的度量

我们可以借鉴收入差距的度量方法,如阿特金森尺度、变异系数、洛伦兹曲线、基尼指数及泰尔指数等不平等指标来探讨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基于泰尔指数的可加分解性,可挖掘总不平等的构成和原因,寻找相关政策以便减少不平等。于是,对我国金融发展差异性进行泰尔指数测算,具体说明四大区域及各地区之间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程度,以及总差异中有多大贡献是源于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的区间差异,有多大贡献是源于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分别用E、N、M、W表示,相对应的泰尔指数指标为TAj(j=1,2,3,4),代表四大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程度,TD表示四大区域之间的差异,TA表示各地区总体差异,根据泰尔指数的定义以及公式,有:

其中,n表示第j个区域中的省份数,Fji表示第j个区域中各个省份的存贷款余额之和,Pji表示第j个区域中各个省份的人口数,FAj表示第j个区域的存贷款余额之和,PAj表示第j个区域的人口数,F表示全国存贷款余额之和,P表示全国人口数。

3中国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变动轨迹:基于泰尔指数分解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樊纲市场化指数(1997-2010)。数据处理用Eviews7.2。

3.1区域金融发展总体与部分的差异及关系

本文依据泰尔指数计算公式,以全国各省数据(1997-2012)为基础,我们测算了中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及区间区内贡献率,将计算结果(表略)绘制为图1、图2。

从图1可以看出,1997―2012年,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并非像有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呈倒U形曲线分布,而是呈现波浪状的三次曲线态势。总体泰尔指数以及区间区内泰尔指数在2003年均达到最大值,在此之前,泰尔指数波动较大,说明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性差异不稳定。可能原因是1997年中国经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再经过1998-2002年国内4年通货紧缩,不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导致金融发展区域的不平衡及差异扩大。2003年以后,泰尔指数呈现出下降趋势,说明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性差距在逐步缩小。究其原因,可能是随着我国1998年及2002年两次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汲取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对金融上已有问题不断解决(剥离不良贷款、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管、成立保监会等),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一步步深化,从而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形势日益好转。

同时,不难发现,反映区内差异的泰尔指数与总体差异走势大致相当,而反映区内差异的泰尔指数在2009年之后走势平缓,波动较小,并且区内泰尔指数总是大于区间泰尔指数。

结合图2,可以看出,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总体差异中,区内差异贡献率要大于区间差异贡献率。甚至有些年份,区内差异的贡献率在60%以上,而区间差异的贡献率不足40%。金融发展区域性的差异性,更主要的表现在各经济地带内部差异。其原因在于,在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竞争中,各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并未明显扩大,而各大区域内部出现较为严重的分化。由此,政府要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不仅要缩小四大区域之间的差距,更要注意缩小四大区域内部的差距。

3.2四大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比较

根据泰尔指数的可分解性,我们又可计算出四大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如图3。东部区域金融差异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区域,这与其金融资源的分布,以及市场内部深化的程度密切相关。西部区域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区域又要普遍高于东北区域。中部地区的金融增长差异与东北地区呈现出相似的发展趋势,1997-2012年金融差异较小且相对稳定。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差异的原因在于,我国上世纪90年代末推进的西部大开发战略,采取了大量倾斜性金融制度,而这些特殊金融制度安排正是造成我国金融发展区域差异性的制度根源。

4中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的形成因素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体制和政策等外生性因素;二是市场化进程、经济增长快慢等内生性因素;三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1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外生因素

研究外生性因素的文献中,潘文卿、张伟(2003)认为,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主要是由金融体系的运行体制差异造成的。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非平衡,其原因在于区域差别发展政策,实行非均衡梯度推进战略―重点发展东南沿海(丁文丽,2005)。崔光庆和王景武(2006)指出,外生性因素是形成我国区域金融差异的主要方面,具体体现在中央政府的政策。王晓宇(2014)认为,现阶段制度因素也是影响我国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它一般包括经济体制、金融制度和法律体系等。我国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单纯的区域经济发展并不是引起我国区域金融差异的唯一因素,区域金融差异的产生还与外部制度的影响有关。

4.2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内生因素

在考虑内生性因素时,我们选取地区人均GDP(为保持数据相对应,与能取得的市场化指数时间年份保持一致)为指标来反映经济增长差异,选用樊纲和王小鲁构造的市场化指数(由于数据不全,不予考虑)来刻画市场化程度,分别用X1,X2表示,构造回归模型来解释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Y),我们对各变量取自然对数以消除量纲不同带来的对模型的影响,回归结果如下:

LOG(Y)=1.1756-0.3950LOG(X1)+05704LOG(X2)

(2.4560)(-4.7892)(3.1192)

调整后R2=0.8175,F=30.1099

上面回归方程均在5%水平上显著(括号数值为t检验量),调整后的R2在0.8以上,说明金融差异与经济增长和市场化进程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从各项系数可以看出,经济增长与地区金融差异呈负相关。随着经济的增长,地区金融差异减小,因为基本经济状况决定和支配着金融资源的供求及其平衡,从而影响地区金融发展的差异性大小。市场化进程与地区金融发展差异正相关。平均而言,市场化指数每提高1个百分点,区域金融差异要增大0.57个百分点。可见,市场化进程直接影响各地区金融差异,市场化步伐加快促进差异化竞争和金融机构分化。

4.3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综合因素

研究内外因素时,我们利用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四大区域的面板数据分析,引入市场化指数和外贸依存度(进出口额与GDP的比值)分别反映不同区域的市场化程度和区域开放程度。

4.3.1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利用面板数据研究问题时,我们常常需要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序列是否平稳。若为平稳序列,才能进一步进行模型估计及确定,若为非平稳序列,还需要进行协整检验。根据已整理的数据,通过Eviews7.2,得出表1。从中可以看出,相同根单位根检验LLC(Levin-Lin-Chu)检验和不同根单位根检验Fisher-ADF检验的值均小于0.05,说明在两种检验中均拒绝原假设(存在单位根),则此序列是平稳的。

4.3.2面板数据模型的确定

在面板数据是平稳序列的前提下,我们估计、选择面板数据模型。首先,在Eviews7.2中作出泰尔指数与外贸依存度、市场化指数的散点图(如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呈一条直线,具有线性关系,说明四大区域的金融发展存在某种共性。

接下来,利用计量软件计算出面板数据三种可能的回归模型,我们通过F检验判断混合回归模型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优劣:

该统计量定义为:F=(SSEr-SSEu)/(N-1)SSEu/(NT-N-k)

其中,SSEr、SSEu分别表示混合估计模型、个体固定回归模型的残差平方和;N表示截面数据个数,T表示时间序列个数,k表示解释变量个数。得:

F=(0.01840-0.001998)/30.001998/(14*4-4-2)=136.8201>F0.05(3,50)=2.7900,拒绝原假设(真实模型为混合回归模型),从而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更为合理。

判定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还是个体随机效应回归模型,需要进行Hausman检验,得出表2。不难看出,概率小于0.05,故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综上分析,1997-2010年,中国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四大区域31个省市的泰尔指数与外贸依存度、市场化指数应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从解释变量系数看,在外贸依存度和市场化指数共同作用下,区域开放程度对地区金融发展差异作用更大。平均而言,外贸依存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泰尔指数就降低0.05个百分点。一般区域开放程度越大,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越小。区域开放程度越大使区域之中各部分联系密切,从而相互影响,相互同化,差异缩小。

5结论及政策建议

5.1研究结论

(1)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呈现波浪状的三次曲线态势,这与当时所处的经济环境和政策导向密切相关。

(2)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性泰尔指数测算表明,区内贡献率大于区间贡献率。因此要缩小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首先要认识到各地区的金融发展差异。只有平衡好区域间与各地区金融发展差异,才能让金融发展更加持久,充分发挥金融降低风险、有效配置资源、动员储蓄等功能,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3)东部地区的内部差距最为明显,其余三大区域省份界限不明显。

东部区域金融差异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区域,这可能是金融资源的分布、市场内部深化的程度所导致的。西部地区一方面由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越性,非市场的金融资产不断涌入金融系统;另一方面,由于民间金融不发达导致非正规金融融资困难重重。这可能是西部区域同中部和东北区域之间界限不清的原因。

(4)制度因素、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化及区域开放程度是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形成的重要因素。

已有文献表明,制度因素是金融差异的主要外生

因素。经济增长作为区域金融差异的内生因素之一,两者呈负相关关系;同时地区金融发展的内部差异受金融市场化影响很大。而在说明区域发展差异性的内外因素时,区域开放程度作用更为突出。

5.2政策建议

区域金融发展不可能出现绝对平均,只会有相对均衡,差异性始终会存在。于是,金融协调发展的概念应运而生,即各地区金融的发展协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本文正是基于协调发展理论,并结合实证分析结果给出政策建议的。

(1)政府适当干预金融。

市场的非理性容易加快金融资源向盈利更高的地区聚集,相比地区经济,地区金融的不平衡更为明显。因此,政府对金融进行适当干预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政府这只无形的手伸向市场时,必须要适度。这样才能既维持原有的市场机制又能提高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以达到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

(2)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政策倾斜,促进其金融发展。

四大区域金融差异说明,中部地区相对于西部地区反倒呈现出一定劣势,这同实际的经济发展差异并不吻合。原因在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了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但忽视了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的不足。因此,政府要全面平衡区域金融的协调发展,使四大区域金融发展差距不断缩小。

(3)充分发挥市场化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后,金融资源在地区间的配置以市场为导向,市场机制在分配资源中的主导性作用日益突出。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内部金融资源数量增加、流动的速度加快,各地区内部金融增长的差异也更为明显。由此说明,市场化进程的不同是形成地区金融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合理利用市场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使之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参考文献

[1]黄桂良.国内外区域金融差异研究综述与简评[J].区域金融研究,2010,(7).

[2]万广华.不平等的度量与分解[J].经济学季刊,2008,8(1).

[3]吕勇斌,张琳,王正.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分析[J].统计观察,2012,(19).

[4]郑长德.中国金融发展地区差异的泰尔指数分解及其形成因素分析[J].财政理论与实践,2008,(4).

[5]杨晓龙,伍艳.我国区域经济政策与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0,(3).

[6]王晓宇.刍谈我国金融差异化的发展[J].财税金融,2014,(9).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篇4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学者们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在他们看来,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

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性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

正是因为思维方式取向的不同,在不少情况下,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人的行为归因上往往正好相反:美国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人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www.133229.CoM比如心理学家彭凯平等人研究了美国人和中国人对两起谋杀事件的归因,就发现中国人倾向于把事件归于周围的环境,而美国人则认为是凶手本人的特征造成的结果。

可喜的是,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上述关于东西方思维差异的分析。通过对五百多名中国人思维方式评定结果的因素分析,发现他们的思维方式可以从五个维度来衡量:①变化性: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静止不动的东西;②矛盾性:世界并不是精确和清晰的,而是充满着矛盾的统一体;③折衷性:中国人喜欢中庸之道,不喜欢做极端的事情;5联系性: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任何事物可以脱离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⑤和谐性:客观事物只有与其它事物放在一起的时候才有意义。至于西方人思维方式的维度,我们和国外的合作者正在进行探索性的研究,不过有许多实证研究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西方人的思维特征符合上述的分析。

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

东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差异,其根源是什么呢?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美国著名文化心理学家尼斯比特的观点。他认为,东西方文化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轨迹: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分析思维为特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建立在深受儒教和道教影响的东方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尼斯比特从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入手,系统地阐述了东西方思维的产生渊源和特性。

首先,从社会背景上讲,古希腊社会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而古代中国社会却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这种不同的强调重点决定了相应的哲学信念,并导致对科学和哲学问题的不同回答。这些问题包括:连续与非连续性;场与客体;关系和相似性到分类与规则;辩证与逻辑等。

其次,从社会认知系统上讲,东西方不同的哲学和认识论在社会历史背景中建构了不同的心理学理论。中国人生活中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注意力用来关注外部世界,所以中国人的自我结构是依赖性的;相反,西方人生活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所以他们更有可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体和自身的目标之上。在这个社会认知系统中,社会组织对认知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辩证和逻辑思维就是这种认知过程的特性。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特性一直保持下来,对生活在现在的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人的认知以情境为中心,西方人则以个人为中心;中国人以被动的态度看待世界,西方人以主动的态度征服世界。

最后,从生态背景上讲,中国文化基于农业社会,这种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等级社会,强调等级与和谐;而希腊文明则不完全依赖于农业,由于生态环境的原因,他们对狩猎和捕鱼的依赖较大,这些产业对个人特征的要求更高,所以与这种生态环境相适应,西方人的思维取向是个人式的,与中国人人际式的取向不同。这两种思维系统的维持和社会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二者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思维系统引领社会实践,同时社会实践也强化着思维系统。这一观点在尼斯比特的“思维地缘学”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体现,尼斯比特认为人类的认知并不是处处相同的,亚洲人的思维特性和西方人的思维特性截然不同。

尼斯比特的“思维地缘学”为我们认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提供了一个选择,但是这种理解只是一种宏观上的认识,他所提出的观点也只是近代地理学派关于文化差异的翻版。我们认为,要想更全面地理解上述差异,还必须对这两种文化系统做更深入的分析。这种分析应该考虑到历史、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韧性等诸多因素。

理解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意义

对东西方思维方式的研究可以使我们从更深层次理解两种文化对人的影响。从理论上讲,思维方式研究可以回答一些我们以前难以回答的问题。英国科学史学家约瑟夫·尼德汉姆就注意到,中国人在很久以前就认识到“场”、“远程作用力”等概念,他们对此的认识要比西方人早1500年。但为什么现代电磁学和量子力学却由后者提出?心理学家把这种难以解释的现象叫做“尼德汉姆难题”。很显然,如果考虑到东西方人的思维特性,这种矛盾并不难理解:西方人强调个体性的作用,在处理客体时,他们会把一个客体从它所处的背景中分离出来,而忽略它所处的环境的作用。现代电磁学和量子力学的建立都需要对作用力的分解。西方人善于分解和分析,所以他们做到了这一点。

尼斯比特关于东西方思维差异的理论也为文化多元性的理论提供了支持。任何一种文化都来自于某种传统,文化可以互相影响,但一种文化永远不可能代替另一种文化。时代在进步,文化也在发展。文化心理学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从对比中认识我们自身文化的优点与缺点,同时也应该为继承和创造良好的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服务。相信随着心理学和其它诸多学科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关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必将为世界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篇5

关键词:区域物流;泰尔指数;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1005502

1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物流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2012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77.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全年货物运输总量412亿吨,比上年增长11.5%;货物运输周转量173145亿吨公里,增长8.7%,但由于各地资源禀赋、产业格局、政策法规等不同,使得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差异化明显,不均衡状态日渐显露。而区域物流均衡发展对实现区域资源配置、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作用突出,相关部门应引起充分重视。

针对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化现状,不少专家学者最近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探讨,梁双波、曹有挥等(2009)选用赛尔指数对区域港口物流发展差异进行定量测算并进一步研究其成因机制;张建升(2011)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区域物流发展差异显著及影响因素;陈海波,王世勇等(2011)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物流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找出各地区的优劣势及地区间的差距;刘子玉等(2012)对长吉图地区不均衡性进行集聚测算分析,表明该区域物流不平衡状态进一步加剧,同时产业集聚程度不断提高;石福刚(2012)利用关联度分析我国地区就间物流发展形成的原因,提出鼓励落后地区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建议。

从以上研究来看,区域物流差异化加剧已经得到研究者的共识,现有的研究较少地涉及区域物流差异化程度的研究,以及各区域间及区域内部的差异演化趋势,本文运用泰尔指数对区域物流差异变化进行定量测算,并利用其空间可分解特性,对总体差异进行区域内、及区域间分解,从而明确差异化的主要来源,便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为了扩大研究范围,使不同区域的研究样本具有可比性,本文引入货运量及GDP指标来反映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差异状况,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东部地区指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广东、辽宁、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区是指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山西、吉林、黑龙江等8个省市;西部地区是指广西、重庆、四川、云南、陕西、贵州、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等12个省市。

在时间序列上,为减少短期波动的影响,选择了2000-2011年共12年的连续时间,运用泰尔指数对区域物流间差异进行定量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对总体差异进行区域间、区域内分解。以此对区域物流产业差异化成因及演化趋势进行分析。

2.2 理论模型

泰尔指数起初是用来衡量个人及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指标,近来常被应用于区域差异化分析的实证研究,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进行不同空间尺度的分析,并且泰尔指数的总体差异可进一步分解为区域间差异及区域内差异之和。泰尔指数越大,表明研究对象间差异越大,本文的泰尔指数基本形式设定如下:

T=ij(Vij/V)×ln[(Vij/V)/Gij/G]=T内+T间

T间=i(ViV)ln(Vi/VGi/G),T内=iViVj(VijV)ln(Vij/VGij/G)

其中T为泰尔指数,Vij/V表示第i地区j地的货运量在所对应研究总体的货运总量中所占比例,Gij/G表示第i地区j地的国民生产总值在对应研究总体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相应地,T内、T间分别表示区域内差异及区域间差异。

2.3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除特别说明外,均由各省市《统计年鉴》、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及各省市对应年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所得。

3 我国区域物流产业差异变化及分解

从表1的数据变化和图1的数据走势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泰尔指数的趋势呈大致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0.067平稳上升到2007 年的0.084,在出现拐点后上升到2011年的0.100。区域内差异与总差异呈现相似的波动态势;而区域间差异平缓上升,且其差异值相对小于区域内差异,说明我国区域物流发展不均衡状态日渐突出,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贡献占主导地位,且重要程度在不断上升中,而区域间差异对其影响较小。

由图1可以看到,在东、中、西三个区域中,中部区域物流业发展的差异最大,其泰尔指数的值从2000年的0109呈波浪式小幅下降,然后由2008年的最低点0059回升至2011年的0086;东部区域泰尔指数变动呈逐渐上升趋势,其泰尔指数的值由2000年的0020上升至2011年的0065,其之后上升趋势明显;而西部地区差异变动呈微弱下降趋势,泰尔指数从2001的0.047下降至2011年的0023,仅在2006年出现短暂上升。

图1 区域物流泰尔指数及分解 总而言之,从2000年之后持续的12年间,我国区域物流发展出现了新的特征:在时间维度上,我国物流产业不均衡状态日渐突出;空间维度上,中部地区差异化显著,东部地区物流差异呈逐步上升趋势,与西部地区差异变动呈此消彼长的关系。

4 我国区域物流差异化成因机制分析

作为一个覆盖多维空间的复杂经济子系统,我国区域物流发展受到区域间要素禀赋、产业集聚、政策法规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对差异演化成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

4.1 区域间要素禀赋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间的自然资源、区位优势、生产要素、运输成本、投资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巨大;相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东部沿海的区域位置更具有发展优势,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翼等为中心的经济圈,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且年增长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突破11万亿元,约占全国的21%。而区域经济越发达,对区域物流的依存度就越高,此外,便捷的航空、公路、水运的等立体交通网络,有助于增强物流企业的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从而加速所在地区物流业的发展。

从东、中、西部区域各自的泰尔指数变化情况来看,东部地区由于区域内发展两极化,导致物流业发展差异化呈扩大趋势。由此同时,东部地区的产业承接转移,制造业的“内迁潮”,加上政府的优惠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西部地区的物流业发展。在此过程中,中部部分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受到辐射影响较强,无形中加剧了发展的不平衡;而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经济落后等原因受影响程度并不突出,反而地区内的要素流动弱化了差异化程度,但西部物流发展层次较低,后劲不足。

4.2 产业集群化影响

产业集群是作为区域发展的普遍趋势,其集聚效应带动了集群地区经济的发展,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在生产要素流动性增强的情况下,工业优势地区更容易把厂商从工业弱势地区吸引过来形成产业集群。当制造企业以集群的形式出现时,物流企业由于有着共同的服务对象,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物流服务集聚效应,因此,制造业形成集聚后集聚区也会成为物流服务需求最集中的区域,以满足制造业集聚后对物流服务规模化、集成化的要求。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举足轻重。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表明,我国约占48% 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制造业,制造业已成为带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多数行业朝着原来本身就具有绝对优势的地区聚集,加剧了地区物流发展的不平衡。

当前,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集群;其中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带,创造了占全国50%以上的经济总量。沿海地区毋庸置疑地成为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投资和企业,造成地区发展两级分化和严重失衡,也是导致我国区域物流差异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4.3 行业间协同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行业间自主协同发展的比较少;特别是集体所有制企业,缺乏经营自,产业间的联动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产业主管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从而导致区域产业与区域物流业联动发展缓慢。

由于主导协调机制的不完善,行业标准无法统一,物流设施与信息化平台难以共享,从而导致区域间、行业间缺乏统一规划,不能有效地缓解和克服物流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物流产业发展出现“马太效应”,造成地域差异化程度显著。

建立区域物流合作协调机制,消除地域间的区域壁垒,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共生系统,在共生合作基础上凸显共生优势,引导产业格局均衡化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物流产业协调发展。

4.4 政府政策导向

由于地方各级政府各自利益主体的存在,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仍保持相对独立性,使区域物流系统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区域物流失去了其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优势,严重削弱了各个地区间物流经济发展的联动性,以致于无法缩小物流经济发展差异性。此外,政府部门因着眼于 眼前利益,往往重视制造业发展的同时忽视物流业的发展,使产业政策有失偏颇,从而制约物流业协调发展。

对于经济薄弱,市场机制不完善的中西部地区,物流产业的均衡发展仍要依赖于政府的政策干预来实现,但是物流产业要想获得良性的发展仍然是在市场的作用下形成和完善的,良好的市场环境是物流产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必要条件。政府的主要职能作用是在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弥补市场自发调节的不足。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泰尔指数对区域物流差异变化进行定量测算及分解。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产业总体不均衡状态日渐突出;中部地区差异化显著,东部地区物流差异呈逐步上升趋势,而西部地区差异化程度减弱。在此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对形成区域物流差异成因进行分析。

综合上述分析,对区域物流产业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政府部门应打破地区分割,统一布局,依托产业集群发展区域物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

第二,行业间应建立多层次协调机制,加强产业联动发展,从系统的角度促进产业间均衡发展。

第三,物流企业应加强信息化与标准化建设,实现物流资源共享,强化物流产业的集群优势。

第四,要树立创新观念,不断进行技术和制度创新,保持产业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梁双波.长三角港口物流经济空间差异及演化分析[J].经济地理,2009,29(7):10811086.

[2]张建升.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7,(3).

[3]陈海波,王世勇.江苏省区域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J].江苏商论,2011,(11):6971.

[4]刘子玉,肖静.长吉图区域物流产业不均衡性与集聚的测度分析[J].经济地理,2012,(12):6667.

[5]石福刚.基于灰色关联的物流产业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2012,9(5).

[6]邱春龙.海西经济区物流空间布局及演化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209):7981.

[7]沈玉芳.王能洲.长三角区域物流空间布局及演化特征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4):618623.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篇6

【关键词】文化差异 国际贸易 制约 对策

一、国家间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近年来从前些年的主要是中西文化差异扩大到与东方国家的差异。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概念,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由此可见文化范围之广,因而,文化的差异也是多方面的。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有无法律精神的差异。罗素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后,认为西方文化的优势在于法制,中国文化在于合理的生活观念。他又说“中国是一切规则的例外。”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考特在著作中讲的这个故事颇能说明西方的法律精神的根深蒂固。

“你老了,”年轻人说,“你的颚骨脆弱得连比牛油硬点儿的东西都咬不动。然而你竟然吃完了那只鹅,连骨头带嘴都吃掉了。请问,这怎么可能?”“我年轻时喜欢法律,”父亲说,“和我妻子辩论每一个案子;这给我的颚骨以强健的肌肉,使我能安然度过我的余生。”但中国文化的本质却是“和”,“中庸之道”内化成了中国的文化特征和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因而,近年来可以经常看到西方国家动用世贸规则向世贸组织中国,却罕见中国同样做。

中国与东方国家的文化差异则因东方国家的情况不同,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比如与阿拉伯国家的宗教文化差异,有的国家存在妄自尊大的自卑文化心理也与我国和为贵的文化形成了冲突。

二、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制约

文化的差异影响着国际贸易的诸多方面。“在国际贸易中,许多有实力的公司在国际营销中失利,其主要原因不在于资本和技术,而是缺乏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忽视了文化差异对贸易与交往的影响。”因而,与目的国开展国际贸易首先要了解两国间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制约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文化因素大于地缘因素,使邻国之间的国际贸易受限。一般来说,邻国之间由于具有距离优势,可以更便利地开展国际贸易。其最明显的好处就是省却了大量的运费,并且交易的速度也快。这种情况,从古至今都十分普遍。比如,在中国历史上繁荣的宋朝与周边的辽金夏的贸易;再比如,当今世界上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加、墨三国之见的贸易。但文化的差异却可以抵消这种优势,使国际贸易的开展受限。比如,中俄两国有辽阔的边界线,两国之间经济的互补性也比较强,但在2012年1-9月,中国对俄出口仅为325.8亿美元,进口仅为336.0亿美元,两国间的贸易总额不足700亿美元,尚不及中国与澳大利亚两国间的贸易额。因而,俄罗斯的文化是欧洲的文化,这种文化与东方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样,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分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地位,但由于两国间存在着不少的文化隔阂,因而两国间的贸易总额还不及中国和东盟间的贸易总额。2012年1-9月间中国对东盟出口1447.0亿美元,进口1441.7亿美元,而对日本出口1125.1亿美元,进口1362.5亿美元,并且这种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

第二,文化差异在国际贸易中造成了不必要的消费拒绝。比如月饼在我国是大众喜爱的美食,特别是在中秋节时销量非常旺盛。但在蒙古国,则没有消费月饼的习惯。我国即使再好的月饼也不可能在蒙古国畅销。原因就在于蒙古人的文化,相传古代蒙古人与汉人作战时,汉人通过月饼传递军事情报,从此以后蒙古人世代不再吃月饼。美国是世界上的粮食生产大国和猪肉生产大国,阿拉伯国家是世界重要的肉类消费地区,但美国的猪肉根本无法进入阿拉伯地区,原因就是穆斯林教规规定穆斯林不能吃猪肉。还有一个熟悉的例子是,在早些年间中国的白猫洗衣粉出口到英国,结果翻译出来的名称是WHITE CAT,但这一用词在英语里有恶毒的女人的潜在意思,因而造成了销售不畅。更极端的例子是,美欧国家的奶粉外包装上印有孩子欢笑的脸庞,出口到非洲后,在一些地区人们认为这种奶粉是用小孩儿的头颅做的,不敢食用。

第三,文化差异引发规模空前的贸易摩擦和贸易战,大大地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世纪贸易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国际贸易摩擦甚至贸易战频发。近十年来,不仅中美、中欧、中日存在贸易摩擦,日美欧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也存在贸易战争。如2009年的贸易战,先是美国提出“限制(中国)美音像制品进口”,紧接着,美国、欧盟和墨西哥三方,就所谓“中国限制原材料出口”提出上诉,获WTO立案;中国也不甘示弱,对于美国对华产轮胎采取的“特保案”提出成立专家组调查。真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景象惊心动魄。这些摩擦和战争已经不再是口味、喜好、风俗等浅层次的文化差异,而是更深层次的制度、理念的文化差异而带来的全局性的冲突。比如,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中一向注重节俭,政府也要节约用度,忌讳寅吃卯粮。因而,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长期处于出超的状态,靠出口换外汇进行经济建设。而美国则是典型的消费文化,长期以来通过大肆发行美元,靠一种无度的美元扩张来促进本国的对外贸易。美联储于2008年9月启动了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2010年11月再度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2012年9月实行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2012年12月,美联储宣布了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由此,引发了以货币战为表现形式的国际贸易战。在美的大肆滥发的情况下,人民币面临不断的升值压力。美国制度化、长期、隐性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断延续,人民币也将呈制度化、长期、隐性的升值状态,对我国出口将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这逼迫着我国采取一定的反制措施。

三、对策分析

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带来的国际贸易限制也并非不可打破,一个世界多种声音早已取得了广泛的共识。国际贸易战争永远解决不了文化差异带来的贸易纠纷,从根本上还是要求同存异,可以采取以下具体对策。

第一,增进理解,调和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文化是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文化的差异不可能短时间内解决。国际贸易战争更不能解决文化差异的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说只有对世界多元文化进行调和才是根本出路。在文化调和的过程中,达到某些方面的融合。罗素在《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说:“我到中国,原本是为了教学。但是,我在这里待的时间越长,在向中国教学方面就想得越少,而在向他们学习方面就想得越多。在那些久居中国的欧洲人中间,我发现这样的态度并不罕见”,“那些智慧和审美的人,或者那些只享受生活的人,却能够在中国找到智慧、美感和人生乐趣,并乐于居住在重视这些的国度中,因为中国在这些方面要胜过烦躁、纷乱的西方。”罗素来到中国的1920年正是中国饱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年代,在西方人的眼里中国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中国的文化也已经没落了。但罗素由于到了中国之后,亲身感受了中国的文化,而被中国文化所折服,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而,不同的文化通过增进理解而达到调和,进而和谐相处是可能的。这在历史上也有很多成功的先例,比如满汉文化。

第二,提高国际贸易参与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注意语言这种载体所反映的一个民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社会习俗、是非标准等文化因素,有意识地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贸易的参与者不仅仅懂得外语,他也应该是文化的集大成者,懂得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种文化符号,传递深厚的文化内容。国际贸易参与者自身要懂得语言的文化深意,并把这种文化深意正确地传递给外界。国际贸易参与者要懂得不同文化的历史,只有懂得了文化的历史,才能更彻底地理解文化和它的独特之处。

比如,在中日文化产品进出口中,宋代的绘画作品非常昂贵。这不仅仅是存世的作品比较少的原因,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日本人的文化观。日本认为崖山之后再无中华,也就是公元1279年元朝彻底消灭南宋残余力量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不复存在,因而宋代的绘画作品在日本国内被一些人看成是最后的中国文化的代表,所以才会非常昂贵。在日本南宋画家李迪的《红白芙蓉图》、梁楷的《雪景山水图》、李生的《潇湘卧游图卷》都被日本政府确定为国宝。

第三,在一定的国际组织支持下开展国际贸易。由文化差异带来的单边间的国际贸易的不协调有时候难以协调,此时寻求国际组织的支持却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建国之初的新中国由于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的差异长期受到西方国家的封锁,对外开展国际贸易受到很大的制约。在此情况下,我国积极寻求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打通了与东欧的贸易关系,成为我国长期以来的主要贸易对象。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关系也是如此。东南亚国家文化差异很大,既有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越南、新加坡、泰国,也有与中国文化差异的国家马来西亚、文莱,还有的国家长期歧视华人,在此情况下中国通过与地区组织东盟开展对话,实现了与各国很好的国家贸易关系。2012年1-9月间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总额达到2888.7亿美元,超过了与日本、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家的贸易额。

第四,开展转口贸易。在世界上,有很多地方是多种文化交汇、融合的地方。比如香港、澳门、新加坡、直布罗陀。在对有着较大文化差异的国家直接出口困难的情况下,通过转口贸易则可以间接地实现对目的国的出口。如香港,既跟祖国内地有着直接联系,同时也与西方有着良好的文化融合。因而,长期以来,香港是中国大陆重要的转口贸易基地。在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的冷战时期,中国与西方的贸易主要就是通过香港中转实现的。如今,香港在这方面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1年1-12月,内地与香港贸易额为2835.2亿美元,同比上升23.0%,占内地对外贸易额的7.8%。其中,内地对香港出口为2680.3亿美元,同比上升22.8%。”另一个例子就是新加坡与东盟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新加坡每年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进口大量的商品,然后再出口到其他国家,充当了贸易中转站的角色。

总之,打破文化差异带来的国际贸易限制的方法是多样的,任何文化之间都不存在着完全的对立,有差异也会有共同点。只要存在问题,就存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今天的世界是一个互相依存的世界,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限制是有限的,只要存在着经济互补的可能性,就必然要发生国际贸易。在此背景下,文化差异最多只是一个不和谐的小音符。国际贸易的主流还是求同存异、和谐共生,国家间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51.

[2]吴秀兰.文化差异――国际贸易中跨文化交流的无形壁垒[J].商场现代化,2008(18).

[3]苗健等.试论对外贸易中的文化差异因素[J].全国商情,2009(10).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篇7

【关键词】贵州地区;红粘土;基本性质;影响

中图分类号:TU44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红土地质化作用指的是碳酸盐岩在化学溶蚀作用之后堆积起来的残留物,在受到进一步的一系列反应作用(脱硅、水解、氧化、胶体、淀积等)后,碳酸盐岩表层有褐黄色或棕红色形成,使粘土具有高度的分散性、塑性以及液限,地下水、母岩成分以及气温等是影响作用强烈程度的主要因素[1]。由于贵州各个地区之间的构成碳酸盐岩的成分以及气温、海拔高度等有所不同,因此各个地区的红土地质化作用情况也有所差异,使各个地区的红粘土主要性质的差异较为明显。

1.贵州地区的气温与地貌特征

1.1贵州地区的气温情况

贵州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在8~22℃之间,降雨量为850mm~1600mm左右,风速每秒0.8~3.2m,日照时间在1100~1700小时之间,冬暖夏凉,温和湿润,水量充足但不平均,有利于碳酸盐岩发生红土地质化作用。由于贵州各地区的地貌与海拔,因此各地区的降雨量、气温等存在差异,详情见表1。

表1 贵州各地区的气温、降水量的情况

从气温看,贵州的东部与北部温度较高。从温差看,遵义地区的温差最大,铜仁地区的温差最小。从降水量看,贵州各地区的降水量均比较充沛,其中西部地区的年均降水量最大[2]。

1.2贵州地区的地貌情况

云贵高原是构成贵州的主要部分,其海拔在137~2900m之间,由东至西可分为3个地貌区,分别为:第一,东部山地丘陵地区(贵州地貌中高度第三阶梯面),海拔高度为200~900m,切割深度为200~800m,代表低山、丘陵等地形,77%属于侵蚀剥蚀地貌,属于凯里与铜仁的地貌;第二,中部高原山地区(贵州地貌中高度第二阶梯面),海拔高度为800~1800m,切割深度为300~700m,代表中低山地、盆地性山原的地形,70%属于喀斯特地貌,属于贵阳、安顺与遵义的地貌;第三,西部高原山地区(贵州地貌中高度第一阶梯面),,海拔高度为1600~2900m,切割深度为200~800m,代表浅丘、盆地所构成的高原中山地形,属于六盘水的地貌;

2.贵州不同地区红粘土化学成分

由于贵州各个地区之间的构成碳酸盐岩的成分以及气温、海拔高度等有所不同,因此各个地区的红土地质化作用情况也有所差异,使各个地区红粘土的主要性质存在差异,详情见表2。

表2 贵州不同地区红粘土化学成分的平均值

3.贵州不同地区红粘土粒度成分

在红土地质化作用与母岩成分的影响下,贵州各个地区红粘土的粒度成分有所不同,详情见表3。

表3 贵州各地区红粘土的粒级含量情况(%)

4.贵州不同地区红粘土物理力学性质

贵州地区红粘土的饱和度高、孔隙比高、液限高、三氧化二铁含量低,在各个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红土地质化作用[3],使贵州各个地区的红粘土具有不同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4.1重度差异 由于孔隙比差异,贵州红粘土的重度由“北部地区向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逐渐减小。

4.2含水比、液性指数、塑限与液限等差异 含水比、液性指数、塑限与液限等指标是对红粘土状态进行判断的重要指标。其中凯里地区的内摩擦角的统计平均值比六盘水地区高出2.7倍,铜仁地区的内聚力统计平均值相比六盘水要高出5.8倍。

4.3压缩模量与压缩系数的差异 压缩模量与压缩系数指标是对红粘土的压缩性质进行判断的重要指标。凯里地区的平均压缩指数相比六盘水地区要高出4.25倍,而平均压缩模量则高出3.3倍。这反应了贵州地区红粘土的压缩能力是由西部的高原地区逐渐向东部的山地丘陵地区递增。

4.4承载力差异 承载力是对红粘土的力学标准进行判断的重要指标。贵州各个地区相比之下,六盘水的承载力较差,这也反应了在液性指数、孔隙比、天然含水率以及红土地质化作用的影响下,贵州地区的红粘土承载力度使从西部的高原地区逐渐向东部的山地丘陵地区递增。

5.红土地质化作用差异性对红粘土基本性质的影响

(一)海拔越高,年降水量也越高,使地表土体的蒸发量下降,减弱了红土地地质作用。因此,贵州南部地区的红土地质化作用与北部地区相比要更强烈些,东部地区的红土地质化作用与西部地区相比要更强烈些。

(二)贵州地区红粘土质“脱硅富铁铝”的程度,由西部的高原山向东部的山地、丘陵递减。(三)在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下,地下水常规水位在土层发生变化时,土体中的含水率随着丰水期水位的上升而提高,并随着枯水期水位的下降而相应的减少,土体明显呈现出“流塑-软塑-可塑-硬塑”的变化状态[4]。

(四)红土地质化作用呈现出由地表逐渐向下的发展趋势,地质剖面上显示出土层深度越深红土地质化作用越弱的现象,且土体的蒸发作用随着土层深度的递增而递减,而土体对蒸发作用减弱后,其含水率也会相应的提高,使土体的状态从硬塑状态逐渐转变为可塑状态或是软塑状态,甚至是转变为流塑状态,使“反均衡性”这一特殊的土体特征在红粘土土质的剖面形成。

(五)在红土地质化作用的差异化影响下,贵州地区的红粘土土体状态由西部向东部呈现软塑状态过渡至硬塑状态的现象。

(六)在红土地质化作用的差异化影响下,贵州西部高原地区连结成红粘土粒团的颗粒有多种,主要有角砾、碎石、粗砂与细砂等,呈单粒结构[5]。该地区若进行开挖基坑促进排水,地下水的水位会迅速降低至基岩面的下方,而土体中的细小颗粒则会随着地下水流走,使土体内部存在空洞,导致潜蚀破坏的形成。这是由于土体结构呈单粒状,在地下水的动力条件发生变化中,主要是因潜蚀作用使土体受到破坏。贵州东部及中部地区主要是通过粉粒连结成红粘土粒团,其稳定性较好,难以被破坏,此外粒团之间的主要胶接物质是氧化铝、氧化硅、游离氧化铁等,因此土体的强度较高。

(七)在红土地质化作用的差异化影响下,贵州东部与中部地区红粘土的土性分布较为均匀,具有含水率高、饱和度高、孔隙比高、塑性高、分散性高、强度高等特点;相比之下,贵州西部地区红粘土的土性分布情况较不均匀,存在软土具有的压缩性高、强度低等特性,其中最突出的是,同一块场地中的地层压缩性能存在不均匀分布的情况。

(八)在红土地质化作用的差异化影响下,红粘土的重度分别从“西部向东部”、“北部向南部”逐渐递减。红粘土的内摩擦角分别从“西部向东部”、“北部向南部”逐渐扩大,其内聚力也从“西部向东部”、“南部向北部”逐渐变大。贵州红粘土压缩性与地基承载力从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而递增。而贵州各个地区的红粘土土质均存在强收缩、弱膨胀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吴凯,徐律.贵州红粘土的工程特性研究[J].科学之友,2011(08):08-09.

[2]贺珺,廖义玲,闫建,刘祥洋.贵州红粘土的含水性及指标特性探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02):104-107.

[3]史文兵,廖义玲,唐晓玲.贵阳红粘土抗剪强度与含水量关系的探讨[J].路基工程,2011(04):80-81.

[4]佟婧博.贵州红粘土物理性及部分力学实验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1(08):40-41.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篇8

关键词:竞技武术;资源;区域差异

我国竞技体育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在“举国体制、奥运争光计划”的战略指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53年开始,武术以体育项目竞赛的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并逐步形成了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以专业人群为活动主体,围绕竞赛项目和竞赛规则、规程的要求强化训练,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或集体的运动竞技水平,争取获得优异运动成绩为目的的一种现代竞技武术运动。其运动形式主要有套路、散打、太极推手。我国竞技武术事业的发展与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互相依存,也与武术特有的文化传统相互交融。因此,本文根据竞技武术综合能力的评定指标,结合全运会武术竞赛的规律特点,对我国竞技武术的区域性差异进行了分析。从资源有效配置角度出发,根据各个省市、地区的武术资源优势,灵活发展、区别对待、量力而行、扬长避短,合理指定发展规划,最终把有限的资源分配于最有生产潜力的地方,突出优势,按地区武术资源优势规划,最终形成竞技项目带动群众项目、武术强省带动弱省,实现我国武术的可持续科学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第八、九、十届全运会武术比赛各省获得金牌及奖牌数量、参加武术决赛人数、交流队员的人数。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收集、整理有关区域划分、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评定指标、武术的历史、文化特征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1.2.2 数据统计法 对全运会武术比赛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3 逻辑分析法 对数据结果、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力图全面、客观找出竞技武术区域差异的原因。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区域竞技武术综合实力的评定及差异特征

2.1.1 评定区域竞技武术综合实力的因素 地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是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具有导向、调控、鉴定、激励等作用。根据李卫在其博士论文《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对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概念界定和建立的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区域竞技武术的综合实力可以理解为各省域间影响竞技武术活动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竞技武术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以及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是生存力、发展力和协同力三者的有机综合。武术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因此评定竞技武术综合实力的因素有:竞技武术实力表现及其结构状况、竞技武术内部发展潜力、外部环境激励、其中竞赛成绩、竞赛所体现出来的人力资源特点、社会文化环境、政策导向为核心因素,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2.1.2 竞技武术发展的区域差异特征 经济发展是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础,体育是经济发展的外在特征表现形式之一。以陈栋生为代表的经济学界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特点,适当考虑行政区划分的完整性,将我国划分为不同的经济地带。因此本研究以我国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东、中、西部划分来分析竞技武术的区域发展。东部发展水平较高,包括辽宁、北京、上海、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中部一般,包括吉林、内蒙、江西、黑龙江、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9省;西部较为落后,包括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四川、陕西、贵州、云南9省。竞技体育区域差异是世界各国在发展竞技体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由于地理条件、民族习惯、经济基础、体育科研、人文社会等方面的差异,竞技武术也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发展格局。全运会是各省、市、区4年一次的竞技体育实力大比拼,由于武术的民族性、历史性、文化性,使它成为全运会中唯一的非奥运项目,也是展示各省竞技武术综合实力的舞台。根据评定竞技武术综合实力的核心因素,全运会竞技武术比赛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2.1.2.1 全运会武术比赛成绩的区域差异 竞技武术是以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是反映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窗口。从表1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在全运会比赛中无论是金牌总数还是奖牌总数都远远高于中西部。说明东、中、西部在全运会的武术比赛中表现出明显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区域差异。

2.1.2.2 全运会参加武术决赛运动员的区域差异 人才是竞技体育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和基石,竞技成绩也是反映各省区竞技武术人力资源的构成和竞技武术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从图1可以看出,参加三届全运会武术比赛决赛的人数存在着地域差别。东部优势明显大于中西部。说明东部地区在武术后备人才、优秀运动员、优秀教练员的数量上都好于中西。

2.1.2.3 全运会交流运动员的区域差异 优势互补是人才交流的显著特征,不同地区在经济实力、人才储备、师资力量、训练条件等方面各有千秋,源起于八运会的人才交流到十运会已呈如火如荼之势。在十运会交流、两次计分、联合培养、双重注册运动员名单中所示,十运会武术人才交流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人才和资金的结合,也就是人才大省交流到经济大省,如两次计分的运动员共59名,其中东部49名、中部5名、西部5名选手交流到,后者强大的资金保障可以给运动员更好的训练条件;二是选手和强项的结合,如果某个省区在哪个项目上有着国内一流的教练,那么就会像高校的博士点一样吸引不少人才和门生,如武术联合培养运动员共88人,其中,西部84名选手到了东中部经济强省和武术强省;三是一些省区不具备该项目的训练条件并且后备人才匮乏,可以把有条件省区的选手引进来,避免人才浪费。如在交流146名运动员中,69人从东部交流到西部,10人从西部到东部,22人从河南交流到西部,其余为区域内交流。

在查阅资料和调查过程中还发现,竞技武术发展整体上呈现出东中西部非均衡发展格局,但各省之间也千差万别;在中部地区,河南是获得金牌和奖牌的大户,也是人才输入和输出的大省;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本是北方的优势项目,但在全运会中表现的不明显,是因为近年来,北方运动员有向南方流动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南方经济环境好。

2.2 影响我国竞技武术区域性差异的致因分析

2.2.1 竞技武术资源的区域性差异 竞技体育资源可表述为能够满足竞技体育发展所需的各种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或条件。而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这个不平衡通常指不同地区、行业、人群在发展过程

中资源分配、财富积累、经济收入、权力运用等方面产生不平衡或不均衡现象。竞技武术具备了竞技体育的共性,因而在竞技武术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竞技武术资源的区域性差异。从上面分析我们得出我国的竞技武术发展存在着东中西部区域差异,而导致这些差异的是我国竞技武术资源区域发展的差异,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2.2.1.1 自然地理条件差异 自然地理条件是竞技体育存在和发展的外部因素,对竞技武术发展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条件。欧美学者对人类生长的地域性差异以及遗传、环境影响有大量的阐述。武术套路是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在智能上要求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散打是属于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目,运动员要灵活善变。因此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人类遗传学的观点,南方人在竞技武术比赛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我国自然地理条件分布上的不平横和空间运动上的差异为我国竞技武术发展区域多样性提供了前提。

2.2.1.2 经济条件差异 竞技体育的现代社会价值就是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同时也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竞技武术的发展水平。具体表现为用于武术事业的财力,即武术经费。一个地区体育经费多少,首先取决于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程度,同样,一个地区的竞技武术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地区的经济水平。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就存在着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从整体上讲,改革开放后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速度要快于北方,东部沿海地区要快于西部地区。现在虽然进行着西部大开发,但在经济上还是相对落后。因此东部良好的经济环境证明在中国的竞技武术舞台上,经济资源的差异造成了东部比中西部有更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更大的潜力。

2.2.1.3 人力资源差异 竞技体育的宗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竞技武术活动是围绕着人展开的,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此人力资源是发展竞技武术最重要的因素。这个人包括运动员、教练员、管理人员等等。而由于区域经济、文化、政治、信息、环境等的差异,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严重差异。如优秀武术运动员特别是尖子运动员的缺乏,是我国竞技武术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而且,从我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看,这个问题将会日益突出。因为,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市,由于各种政策的放宽和社会就业多元化,自愿投身从事艰苦的竞技武术训练的青少年呈下降趋势,武术运动项目挑选好苗子遇到困难,但在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在一些武术运动项目上,却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人才潜在优势。困扰着他们的是缺乏资金、高水平的教练员、科研人员和管理者的重视程度。而在这些方面,东部地区却有自己的优势。我们应当在“举国体制”和“奥运战略”指导下,通过加大政策优惠力度,促使东西部竞技武术资源整合,实现优化组合,优势互补,以扩大我国优秀武术运动员的选材面,扩大我们的优秀运动员基数,从而有利于培养更多的尖子运动员。在现有条件下,在“出成绩、出人才”方面,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1.4 武术产业化程度的差异 武术产业刚刚的兴起,它与上述所谈到的诸多因素都息息相关。目前我国武术产业经济人非常缺乏,仅少的一部分人也活跃在东中部;我国很多的大企业也存在于东部,他们的思想和观念超前,对武术的理解和对竞技武术的宣传载体作用有独到的见解,用于东部的社会武术赞助和经营收入远远的高于西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精神生活,需要享受竞技,这种精神上的需求在东部地区尤为明显;东部地区的信息化程度高、交通便利,这大大促进了我国竞技武术产业化的步伐。因此我国武术运动的产业化程度也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

2.2.2 武术历史文化的区域性差异 竞技武术除了具有竞技体育的共同特征外,还受到武术本身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自然条件和社会背景的制约与影响,因此竞技武术区域性特点的形成跟武术的历史文化密不可分。中原地区武术土壤肥沃,名家辈出。有的以尚武为乐,以节烈为荣;有的重义轻利、刚直不阿。他们所表现出的刚健有为、生生不己、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区域性武术的魅力所在,对今天竞技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河南地处我国的中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以农为本”的观念和传统宗法制度,使河南武术的发展连绵不断,并自称体系。良好的习武传统、广泛的群众武术基础和政府的重视使河南竞技武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另外,中原地区也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地理因素所造成的固守传统的文化心态,这里的人民历来认为在保家卫国的斗争中,武术是最有效的武器,战斗促进了中原武术的繁荣,逐渐形成了区域性的资源优势并延续至今。

2.2.3 政策导向的区域性差异 政策导向是影响竞技武术综合实力的外部环境激励条件,领导的决策也是造成武术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吴彬是如日中天的好莱坞巨星JET李――李连杰的师傅,御林军――北京武术队30年辉煌的缔造者,中国武术界绝对的大腕儿级人物。1993年,吴彬重返北京武术舞台,任北京武术院院长、兼任北京武术队总教练。为了再展北京武术队的雄风,大刀阔斧地加强运动队管理,推广规范化训练。1994年,全国武术锦标赛上,北京队以4枚金牌、2枚银牌和4枚铜牌的优异成绩高居各队之首,重新夺回失去多年的团体冠军。吴彬更是开全国武术界“交流”之先河,一手创造了集世界冠军、亚洲冠军、全国冠军于一身的三冠王刘清华这一杰作。吴彬又提出了新名词“洋拉练”。从1995年开始,连续5年,北京武术队赴美国冬训,开创了一条边冬训、边表演的新路。“洋拉练”不仅使队员相对封闭,真正达到闭门苦练的效果,并且将训练与表演相结合,培养了队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敬业精神,闯出传播中华武术的崭新途径。

3 结 论

上一篇:急诊急救基本知识范文 下一篇:劳动经济学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