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考古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0-18 16:56:59

水下考古的意义

水下考古的意义篇1

【试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②罅(xià):裂缝。③掉:摇动。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B.似与游者相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疾趋,度石罅 必为有窃疾矣

D.山行之极观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从致书以观B.或以钱币乞之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D.皆以美于徐公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翻译:

(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

翻译:

4.以上诗文都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

(1)《次北固山下》(2)《小石潭记》(3)《观第五泄记》

5.根据诗文内容填写下表。

【参考答案】

1.D 2.B 3.(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瀑布在青色的石壁间飞泻,震撼着山谷。4.(1)平(或:绿);(2)清;(3)伟(或:疾)5.(1)思乡之情(2)而犹不忍去。

这是一道新颖的“古诗文阅读”题。它的新意主要表现在“诗文一体化”阅读上。以往各地中考“古诗词赏读”与“文言文阅读”都是分块考查,前者侧重考查同学们对古诗词思想内容、情感主题的概括和理解能力,以及对生动传神的字词、蕴涵丰富的名句的品味赏析能力;后者则侧重考查朗读节奏停顿、常用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重要语句的翻译,以及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概括、写作特色的简要分析等知识点和能力。而像这样围绕某一个专题将古诗与古文作为一个阅读整体来设题考查,是一次突破与创新。该题围绕“水”这一专题,选取了一首古诗、两篇古文,从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语句的翻译、内容情感的概括和理解等角度,考查了初中学生应该具备的“阅读浅易文言文”和“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能力。

但是,同学们千万不要被这类试题的表象所吓住。要相信:中考试卷中无论出现什么样的试题,它所考查的知识点或能力要求都不会超出教材与《课标》的要求。为此,一方面,命题者往往会设法将考点与同学们的课内所学相联系,唤起同学们的记忆。譬如这道题,无论是阅读材料的选择还是考点的设置,就都体现了课内与课外相联系的特点,尤其是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考查,还能突破阅读材料的界限,力求辐射效应,拓宽考查面。其中第1题借材料中“伐”“乐”“疾”“观”四个实词,分别引出了对《曹刿论战》《醉翁亭记》《公输》《岳阳楼记》等四篇课文中的相应实词的考查;第2题借课外材料“以面受沫”句中的虚词“以”,引出了对《送东阳马生序》《伤仲永》《陈涉世家》《邹忌讽齐王纳谏》等四篇课文中相同词语的考查。

另一方面,命题者还会适当降低试题的难度。譬如这道题在考查对实词与虚词的释义与理解时,都运用了选择题。特别是第5题,要求比较三则材料,分别体悟作者在诗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且将这种情感归结到具体的诗文句子,这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有相当难度的。但由于巧妙地运用了列表填空的形式,且在表格中提供了课文《小石潭记》的示例,就有效地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水下考古的意义篇2

[关键词]训诂学;古诗文教学;利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8-0177-02

笔者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曾做过调研,大多数学生认为古书难读、古诗文难学,究其难学、难读的大致是由于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古诗文多古音;其二,古诗文多古义;其三,古诗文多古字;其四,古文多古语;其五,古诗文多借字;其六,古诗文多误字。其中“古诗文多古音”和“古诗文多古语”的问题属于音韵学的范畴,本文暂不涉及。笔者以为要解决古书难读、古诗文难学的根本问题,其捷径之一就是把训诂学的知识应用的大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来帮助学生解决“古诗文多古义”、“古诗文多古字”、“古诗文多借字”、“古诗文多误字”等问题,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古文阅读能力,从而帮助老师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水平,换言之训诂学是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利器,详论如下:

1 应用训诂学来解决“古诗文多古义”的问题 汉语的词义是发展变化的,今人阅读古书难点就在于词义差异带来理解上的障碍,词义的解释不但涉及本意、引申义、假借义、比喻义、词的概括义、词的具体义、因今语释古方言、古俗语等,而且还涉及古代的文化、风俗、典章制度等,应用训诂学可以解决“古诗文多古义”的问题:其一,在古今同字异词的情况下要应用训诂学进行古今对比,使该字的古义和今义因迥然不同而便于记忆。如《逍遥》:“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抢”(qiān)是触碰的意思,与今天的表抢劫义的“抢”(qiǎn)完全不同。就是一例。其二,在词的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情况下,词义“迥异”的可以不管,只关注词义“微殊”的。例如,“怜”古今都有可怜的意思,但是古代还有“爱”的意思。如《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又如:“售”古今都有卖东西的意思,但是“售”在古代强调的是卖的结果,即把东西卖出去,卖掉。《韩非子》:“而酒酸不售”,意思是直到酒味变酸了也卖不掉。而今天“售”指卖的行为。对于古今词义的“微殊”,即有细微差别的,在学习中尤应注意分辨。例如“劝”在古代表示对人的鼓励、劝勉。如《之战》:“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即以此来鼓励事奉国君的人。又如“劝学”、“劝农”都是鼓励的意思。但是人们常会从现代语感出发,把“劝”简单地理解成劝说(劝解)。又如“敌”在古代是匹敌、相对等的意思。《左传》有“凡公女嫁于敌国”的说法。意思是国君的女儿嫁到大小对等的诸侯国去(即门当户对的意思)。但是人们从许多语感出发,会把“敌国”误解为敌对的国家。大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时运用训诂学知识来恰如其分地解释词义主要方法有四:其一,形训法,即从字形上分析。 如“劝”从“力”不从“言”,可见它的古义不是用言语劝说,而是勉力、奋力。“醒”与“醉”、“酣”等字一样从酉,所以字义与饮酒有关。因此“醒”的古义是酒醒。其二,语境分析法,即根据词所处的上下文,和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分析。如《秋声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足以说明“睡”是打瞌睡,而不是躺下睡觉。“再”在古代指两次或第二次,如《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与“一”、“三”相对使用,可见它不是指“又一次”。其三,反训法,即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反义词并用如“进退”、“高下”、“富贫”、“穷达”。同义词并用如“宫室”、“辅相”、“臣虏”、“货财”。后代联合式复合词的词素一般都是同义、近义或反义的,可以提供考察词的古义的线索。如复合词“觉醒”说明“觉”与“醒”同义,它的古义是睡醒。又如复合词“寒暄”中的词素“暄”古义是温暖,与“寒”相反。对于这类复合词,我们可以由一个已知的词素意义去了解考察另一个词素的古义。其四,古今系联法,从今语中保存的古词古义上去考察,从成语中去考察。 如“揭”义为“举”,成语有“揭竿而起”;“走”有跑义,成语有“走马观花”;“举”有全义,成语有“举世无双”等。

2 应用训诂学来解决“古诗文多古字”的问题

“古诗文多古字”中的古字主要是指异体字,因与今字迥异而常常被误读,因此应用训诂学可以使谬误得到纠正。训诂学的理论认为异体字的形体类别有三种情况:其一,文字结构类型的不同,往往是一为会意字,一为形声字。如:泪,从水,从目;,从水,戾声。其二,构字部件不同。如:睹,从目,者声;,从见,者声。溪,从水,奚声;,从谷,奚声。以上为变换形符构成的异体字。再如:,从糸,声;,从糸,泉声。粮,从米,良声;,从米,量声。以上为变换声符构成的异体字。又如:迹,从,亦声;,从足,责声。村,从木,寸声;,从邑,屯声。以上为声符和形符都有所变换的异体字。 其三,构字部件相同而位置不同。如:和与;群与;鞍与;与。

3 应用训诂学来解决“古文多借字”的问题

“古文多借字”中“借字”就是假借字,可以分为两类情形,第一,本无其字的假借。本无其字的假借: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人们就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某些同音字来记录。例如:表示“没有谁,没有什么”意思的否定性无定代词,原先没有为它专门造字,就借用与之同音的莫”(本义为昏暮)字来记录它。这样,“莫”也就成了记录否定性无定代词的专用字。为了区别,人们后来又造了“暮”来表示日暮的意思。“莫”和“暮”的关系,属于古今字的关系。再如借用本义为“燃烧”的“然”,来记录表示“如此,这样”意思的指示代词;借用本义为“畚箕”的“其”,来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借用本义为“呼叫”的“乎”来记录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借用本义为“捣臼的棒槌”的“午”,来记录十二地支的第七位,等等;都属于这类情况。第二,本有其字的通假。本有其字的通假: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是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例如:早晚的“早”写成“蚤”;屈伸的“伸”写成“信”;飞翔的“飞”写成“蜚”;屎尿的“屎”写成“矢”,“尿”写成“溺”;背叛的“叛”写成“畔”;抗拒的“拒”写成“距”;修养的“修”写成“”等。

4 应用训诂学来解决“古诗文多误字”的问题

“古诗文多误字”中的误字主要是指古今字,用今字的眼光反观古字往往被认为是“误字”。古今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例如“暮”这个词,本来用“莫”来记录,后来写作“暮”,“莫”和“暮”就是古今字的关系,“莫”是古字,“暮”是今字。古今字形成是因为汉字除了表示本义,还用于表示引申义和假借义。汉字的表词功能扩大以后,为了区别不同的用法,以字为基础加以改造造出新字,来分担原字的某些义项。原字和新字是为记录同一个词先后用的不同的字,此形成了一对古今字。例如“其”的本义是畚箕。但是“其”在古书里被借用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并且成它的最为常见的用法。为了区别起见,于是在原字的基础上增加意符“竹”,造出了新的“箕”,专门用承担“畚箕”的义项。“其”和“箕”就是在畚箕这个意义上形成的一对古今字。据此,利用训诂学的理论可以归纳出古今字的三种意义关系:其一,今字承担古字的本义例如“州”本义是水中陆地,后来引申表示九州、州郡,于是用今字“洲”表示本义。又如“队”本义为从高处坠落,后来借用表示队列义,于是用今字“坠”来表示本义。其二,今字承担古字的引申义。例如“取”的本义是获取,引申指获取女人做妻子。娶妻的“取”后来专造“娶”字表示。“娶”承担的是“取”的引申义。又如“解”的本义是分割、分解,引申为松懈,后来就造“懈”来承担松懈这个引申义。其三,今字承担古字的假借义。例如“齐”的本义为齐平,假借来记录“齐敬”的“齐”这个词(这是本无其字的假借),表示祭祖之前对祖宗的崇敬。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承担的是“齐”的假借义。又如“辟”本指法制,假借来记录“躲避”的“避”这个词。后来造了“避”字。“避”承担的是“辟”的假借义。应用训诂学的理论来解决“古诗文多误字”的问题,使学生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扫除阅读障碍,提高阅读效率。

总之,语文教师把训诂学的声训、形训、意训、互训、反训、递训六种研究方法,可以求语源、明语转、识假借,说明某词训某义的来由,可以分析古义与今义的关系,来帮助学生解决“古诗文多古义”、“古诗文多古字”、“古诗文多借字”、“古诗文多误字”等问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古书难读、古诗文难学的难题,使学生在大学语文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学语文教学更严谨,更扎实。

参考文献:

[1]邓志瑗.训诂学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程俊英,梁永昌.应用训诂学[M].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周大璞.训诂学初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4]许威汉.训诂学教程[M].3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洪诚.训诂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6]王引之.经传释词[M].北京:岳麓书社,1985.

[7]陈绂.训诂学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8]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96.

[9]陆宗达.训诂简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水下考古的意义篇3

翻开当代中国的几乎任何一本法理学的教科书――无论其名为《法理学》还是《法学基础理论》――或法律辞书,2甚至台湾学者的法律教科书,3我们都可以看到类似下面的文字:

中文的“法”字古体写作“灋”。根据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一书的解释:“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之所以偏旁为“水”,是因为法律如水那样公平;而之所以有“廌”,因为“廌”是传说中古代的一种独角兽,生性正直,古代用它进行“神明裁判”,见到不公平的人,会用角去顶,因此也就有了“去”。

这段存在于几乎所有中国法理学教科书、辞书的文字,究竟有什么意义,何以可能?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我不通古文字学,不想与古文字学家争碗饭吃,因此也不敢对“法”字的这种考证表示太多的怀疑。“法”字的起源也许就是如此。但是,对这种论证,我总有些许的怀疑。

许慎生卒于公元1-2世纪年间,这时,距“法”字已经流行的春秋年间已经有六、七百年了,想当然,这个字的出现一定更早。其次,这个古“法”字并非一个单字,而是由“水”、“廌”和“去”三个单字构成的。即使有可信的材料记载了这三个单字的发生,而要将这三个至少在当初几乎是毫无联系的古字组合起来,并用来指涉法律这种社会活动和社会规范,也一定是一个漫长的且必定不是那么井井有条的历史过程。即使当年有人有心记录,也几乎肯定,他或他们不可能完整记录这一历史。换言之,许慎完全没有可能看到这个字是如何发生和演化的,也不可能拥有任何一个人对这一演化发生史作出的比较完整可信的记录。而且,许慎的解说也确实没有引用任何其他令人可信的文字或实物材料来印证自己的解释。注意,我只是说他没有引证而已,并没有说他有意作弊(因此,今天许慎的后代可能无法因此在法院提起诉讼而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许慎也许曾掌握了某些第一手的文献或实物材料;也许仅仅由于当时还没有今天的学术规范,或者他编写《说文解字》仅仅是一种私人的爱好而不是像今天的我们这种人更多是为了出版,他未予引证。对这一点,我今天可以理解,也不拒绝他之所言是一种可能性。但是,承认一种可能并不等于它已经成为事实,更不等于排除了其他的可能,相反倒是支持了相反的或其他的可能性:许慎在解释古法字时没有、只有很少的或不充分的资料。也许,有人会说许慎比我们离古代更近,有可能比我们占有更多的材料。的确有这种可能,但仍然仅仅是可能而已。其实,时间的距离并不能令人信服地说他一定占有比我们更充分的材料;在一定条件下,他甚至可能比我们占有的更少,例如他就没有20世纪才开始的甲骨文的研究,由于交通联络和出版发行上的限制,他也没有可能像今天的学者那样可以全国性地甚至跨国使用材料。因此,在没有其他旁证的情况下,我可以接受许慎的解说是一种权威解释,但不能接受其为本真的解释。

而且,仔细琢磨起来,许慎的解释在词源学上就是值得怀疑的。的确,法有水的偏旁,但是为什么一个这个水旁在这里就一定意味着公平?不错,水在静止状态下的特征之一是“平”,但这并不是水的全部特征或“本质”特征,甚至未必是其最突出显著的特征。水也是流动的,水还是由高处向低处流淌的,水是柔和的,水是清的,水又是容易浑浊的,等等等等。在所有这些明显可见的特征,为什么单单水“平”的自然特征被抽象出来了,组成了这个法字,并且一定代表、象征或指涉了法律要求公平的社会特征和维度。这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太复杂了,太遥远了,很难让一个不轻信的普通人相信这种解释是有根据的。

据我极其有限地对中国古典的阅读,在先秦的文献中,我没有看到强调水“平”这一特征的文字,相反强调水流动,自高向下的文字倒是见到不少。4如果中国古人当年首先或更多注意到的是水“平”的特征,那么,从逻辑上看,如果不是留下更多这方面的痕迹,似乎也应当在当时的文字上留下某些痕迹。当然我孤陋寡闻,还得请方家指教。更进一步,从认知心理学上看,一般说来,最容易引起人们注意力的往往是物体的活动特征,而不可能是其静止稳定的特征(水平的条件必须是静止)。我想古代先人关于水的文字之所以有这种偏差,是与这一认知特点相关的。当然,这些都还是旁证或推论;最重要的例证实际上是“水”这个象形古汉字的本身。从其线条所指涉的波纹以及波纹的方向都足以表明:首先抓住我们古人视觉感官的是水自上而下的流动,而不是其水平。因此,我不敢说许慎在这里对水旁的解释是错误的,但至少是可疑的。由于才疏学浅,我无法以这种方式对“廌”和“去”字提出疑问;但是我对水之性质之抽象及其在古法字中所代表的意义提出的疑问方式同样可以用来分析许慎关于“廌”和“去”的解释。

有人可能说,许慎的解释是如此圆满、自洽,因此,在没有人提出更有力的假说之前,遵循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我们可以暂时接受许慎的这种解释为真。这种虚假的波普尔式反驳,我同样不能接受。因为对每个现象都可以提出许多圆满但肯定不可能同时为真的解释,思想上的实验和精密科学上的实验并不相同。维特根斯坦在曾经指出,图画上一个冒着热汽的茶壶,我们解释是壶里有热水;这种解释非常自恰、圆满,但并不等于壶里真有热水。5波普尔也说过:“我们绝不可因为一个一般解释符合于所有的记载,就认为它已经被证实了”。6解释的圆满与其真实性并不同一,尽管可能同一。

为了强调并例证这一点,我可以对这个古“灋”字作出一个或许比许慎的解释更符合我们已知史料的解释。法字,水旁,意味着古人强调法是由上向下颁布的。关于水的这一性质,可以见前面所引文字和对古水字字形的分析。关于古代的法,“法者,宪令著于官府,赏罚必于民心”;7“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8“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保下也”;9“法者,齐天下之动,至公大定之制”。10为了节省刊物的宝贵篇幅和读者宝贵的时间,我就不再引用本来可以大量引证的此类古文。所有这些关于法的界定都强调了法是自上向下的命令。考虑到“法”字的流行是在成文法大量出现的战国时代,11我的这种关于“法”的解释可能比许慎的解释可能更具解释力,尽管并不一定更有说服力。至于“廌”,我可以接受许慎的解释,认定其为一种野兽;当它与其下面的去字之组合,我则可以解释为要“去”除“兽”性,意味着“明分使群”、“化性起伪”,12要启蒙,使人民得到法律文明的熏陶,接受法律的教育(“以法为教”“以吏为师”)。13因此,我就可以依据同一个古法字得出一种完全不同于许慎的解释;这种解释至少就古法字以及古代某些文献来看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道理之处,既能够自洽,也颇为圆满。

不仅如此,这种解释似乎也更符合现代中国诸多法理学家对法律的理解,符合我们今天建立法治所要求的诸多思想:例如,立法至上,法律由立法机关颁布,法律代表了文明,要进行普法教育,对广大人民启蒙,消除愚昧、无知和兽性等等。我甚至还可以从水旁得出法律应当稳定、应当公平、应当具有渗透力、应当具有灵活性、应当保持透明度(公开性)、应当防止腐败的含义。哦,这那里还只是一个“法”字,这简直就是一套20世纪末中国的法治或法制理论!这简直可以写几本专著,例如,《从古“法”字看中国古代的法律理论和实践》。我们只需要这一个字,就足以显示我们祖先的法律思想之深邃、文明之灿烂!

我想,不会有谁以为我在当真在作一番古文字的考察,把我这段类似傅斯年考证钱玄同之名的文字当成一种更真确的解释。还是那句话,我不想、也没有能力同古文字学家争饭碗;而只是以一番玩笑的文字显示一个并非玩笑的事实:解释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一种解释者并不总能意识到的、有时甚至是荒唐的但并非言之不成理的创造性。14

因此,我的这番“考证”文字意在显示:解释者自身所处的时代或自身境况何以可能影响他的解释。我之所以强调法律消灭兽性、愚昧和无知,以及这里所隐含的“启蒙”和“普法”,显然是与我现在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我同时代的法学家对法的理解相联系的。身处这个时代的我,如果不是事先设计了上述这番文字,就很可能无法自觉我在这里留下的时代印记和当代学术传统的印记。由此,我们可以想象,距离“法”字最早出现也许已近千年的许慎为何不会为他所处时代的或个人的“偏见”所影响?如果他没有极其充实且确实可靠的资料(我想他几乎没有,尽管我不敢断言),这种影响不仅完全可能,甚至不可避免。比如说,当时的法律相当不公正,人们希望法律公正,或者是许慎个人受过法律的不公正待遇,他希望法律公正。他个人的或社会的理想就可能在他并不自觉的情况下流露在他的解释之中。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历史往往会在作者完全无心情况下留下时代的痕迹,例如甲骨文本来是用来占卜国家之大事的,可是留给今天的学者往往是关于天文、气候、战争、文字发展等一系列当年占卜者完全无法想象的信息。

说到古文字考察,我们当然不能不重视许慎以及其他古人的解释,但是,在没有坚实有力的旁证的情况下,我们绝不能仅仅因为是古人的释义就将之作为定论。相反,在有其他资料的情况下,我们倒是可能从《说文解字》这样一本从不被人当作思想史材料的文字学著作中看到思想文化变迁的某些痕迹,看到许慎本人以及他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某些思想、情感、直觉、概念和分类体系等等。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许慎的《说文解字》完全有可能成为一种知识考古学的研究材料,或者成为一种研究的切入口。也许我又说远了,似乎总是想指导思想史专业的学生,为他们作博士论文选题。看来,我的再三申明及自我暗示都不能压抑弗洛伊德所说的那个不安份的、总是想从古文字学那儿找碗饭吃的本我。也许正是这样的理由,我才坚信许慎的下意识会超越他的意图而显露出来。

对于我来说,对于许慎的评论也许只能算是“项庄舞剑”,我所意在的沛公是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当代的中国法理学家会如此轻信许慎的显然并不慎的解释?当然,我们可以说当年接受许慎解释的中国近代法理学的始作俑者太迷信古代学者了,因此他们有了智识上的盲点。可是,为什么中国近代以来的法理学作者会迷信古代学者呢?而且,事实上,他们并不迷信,他们早已将更为古代的作为整体的中国“法律文化”都放弃了;那么为什么单单在这一点上如此迷信?我们也可以说其后的中国法理学作者在这一点上又你抄我,我抄你,所以造成了“谬种流传”。这种偶然性确实可能,甚至我也可以(因此,并非一定)接受;但是这种回答并不令人信服,更不能说明为什么它能长期保留下来。

也许,我们不能这样轻松地就将一个也许是也许不是问题的问题放过去,以这类似乎言之成理的回答来糊弄我们自己。我们也许可以将法学家所引用许慎的文字及其解说放在当代中国法理学著作的文本中,看一看许慎的解说对于近代以来中国法学的确立、形成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当年中国的法理学学者有意要用许慎的解说来起某种作用;我也不是说我有能力重构现代中国法理学作者的使用许慎之说的意图;我更不是说,我在下面的分析和解释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我只是试图作一种可能的远距离透视,试图从中看到点什么。在这个意义上,它更像是一种福柯所说的那种“虚构”或是一种可能的历史。当然,我不可能在此展开。而最多只是几根粗线条。

一般在讲完了许慎的关于“法”字产生的故事(这是我对许慎“法”解说的初步定性)之后,现代法理学的作者往往说,大意是:由此可见,法在中国从古以来都是同“公平、正义”相联系的;随后这些作者往往又会考察英文词jurisprudence(法学或法理学)的拉丁文词根Ius以及其他文字中据说是与“法”相对应的词,例如法文中的droit,德文中的Recht,以及俄文中的право,据说,这些外文的“法”字都具有公平、正义的含义。不少学者还进一步引申说,法学从一开始就是同研究正义公平相联系的,因为,一位著名的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也曾将法学界定为研究“正义与非正义之学”。15

匝一看,这些文字有些奇怪,特别是在法理学这门强调哲学思考、逻辑思辨的学科之语境中。它想说明和例证什么?这些文字似乎是在进行一种归纳,但是这种归纳显然是有毛病的。首先,这里先是分别考察古汉文“法”和英文“法学”的词根,尽管这两个词的指涉完全不同;更奇怪的是,作者接着就转而考察法文、德文和俄文“法”词的含义,而不再是这些词词根的含义。因此,这些分析所涉及的就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中文“法”字的词根的含义,英文法学的词根的含义,以及(法德俄文)“法”的含义。如果是一个可信的归纳,就必须近乎穷尽这三个层面的含义,而不能选择性地将一些或许有关联的语词或词根的含义作一种虚假的归纳。显然,这里的归纳是在某种目的或前设的诱使下制作出来的,因此不符合逻辑的要求。其次,我们必须明白,弄清一个词的起源并不能或者很难帮助我们弄清一个概念。16即使是所有的中西文中的“法”这个字当中都有正义与公平的词根或词素,这并不等于所有的中西古代的法以及此后的法就是正义或公平,更进一步,它也并不能证明后来的法就一定与正义或公平有关,而最多只能证明古代的“法”或是法律发展的某个阶段曾设及到这个因素。举个例子来说,中文中许多字都有水旁,不能说它就都是水,而最多只可能是它们的演变、发生或/和发展的某个阶段与水有关。因此,所有这些词根最多只能证明某个国家的“法”或法学研究涉及到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曾经与什么相关并不能得出它是什么以及它以后是什么。因为语词的发展史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逻辑的过程。每个语词一旦产生之后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其含义是在其得以使用的社会中不断获得并演变的,语词的含义或指涉都不为其词根甚或是语词学研究总结出来的“一般规律”所决定;甚至其字形也可能因为我们的潦草或便利而变化。第三,即使中西“法”字中都有与正义与公平相关的词根,也不能归纳得出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中西的法就是一样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一个语词的起源与一个学科的现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是几乎没有――如果不是完全没有的话――什么内在的逻辑上的关系,一个词根最多只是一点历史之冰川在一个语词或学科留下的擦痕。这种状况正如当年现代中国法理学的学者将法学译作律学并不因“律”字中难以发现水的痕迹就与公平或正义无关了。

上面分析指出的归纳问题,近代中国法理学的作者是应当懂得的;因此,我们不能原谅这种逻辑上的混乱,特别是这种持续了近乎一个世纪的混乱。而另外一些问题,例如语词含义演化的非逻辑性问题,他们也许(但不必定)无知,因为当时还没有今天我可以便利使用的相关知识;对此,我们可以原谅他们。但是,我们首先要问,是什么是这些学者在分析中西“法”的问题上会如此“不留心”(如果可以用不留心来解释的话),而忘记了而且是长期地忘记了甚或是有意忽略了这里的归纳谬误。其次,即使我们原谅这些学者在某些方面的无知之际,我们又绝不能重犯现代启蒙思想家在评断历史之际往往会犯的错误,即简单地误以为这些学者之所以没有看到我们今天看到的东西是因为他们没有知识或没有我们的知识。

在近代以前,其实并没有许多人将许慎关于法的故事当真;近代以来,一些重要学者也对古汉字“法”作了重要的考证。17在此基础上,蔡枢衡就曾公开谴责许慎的“平之如水”为“后世浅人所妄增”,并试图利用有关材料从人类学的角度重新解说古“法”字。18尽管蔡枢衡的解说同样缺乏足够的资料支持,因此难以作为一个更为坚实的结论予以接受;但是,他的解释之存在就表明,如果仅仅就学术源流而言,对法字的解释完全可以走上另一条不归路,或者至少这两种路可以并存。因此,首先,当近现代诸多法理学家均采纳许慎关于“法”字的故事而无人采纳(就我的阅读范围之内)蔡枢衡的故事之际,就不可能仅仅是因为他们阅读有限,未能获得我们的知识。其次,他们的这种选择,以及当他们努力发掘中国法中所谓的公平正义之因素并将之同西方的“法”中的公平正义相联系之际,他们又必定是为某种知识(他们已有的某种关于世界之图景、社会之发展、事物之分类等基本范畴、概念、命题和理论乃至某种欲求和信念)牵引。对于这些学者来说,这些知识乃是他们赖以组织他们的生活世界、使那个生活世界对他们有意义、使他们所感受的意义得以进行交流的支架。这些知识是他们无法抛弃、甚至是无法自觉的存在方式。他们深深地嵌在他们的这个语词世界之中,就像我们今天都深深嵌在我们的语词世界之中一样。也许,他们的这些知识在我们今天看来不值一提,是虚假和错误的,是应当抛弃的;但恰恰是因为这种知识,他们才可能接受了许慎的解释。

然而,仅仅指出近代的法律学者有自己的知识,这还是不够的。我们要问的是,是什么样的知识,什么样的关于世界的图画,什么样的范畴、概念和命题使得他们最终选择性地接受了许慎的故事,而不是其他的、例如蔡枢衡的故事。在这里,作一番分析,我们就有可能从中国现代的法理学家对“法”字的考察和分析中看到一个这个故事得以接受并成为天经地义的那个更为广阔的知识脉络,就如同我们可能从一些矿苗来构想一张地矿分布图一样,就像一个甲骨文专家可能从那些曾被当作中药材买卖的甲骨中局部性地重构中国古代文明一样。

这样一种也许是充满智力挑战的工作却注定会是痛苦的,其得出的结论将注定是不确定的。因为,这种工作近乎于从结果推论起因――而且是结构性起因――的过程。无论对于谁,这都将是一个难以应付学术批评的任务。因此,我重申,我并不是在书写历史,而更多是一种“考古”,尽管是对现代的考古。强调其考古的意义,就在于考古学不可能复现历史,而只是依据某些资料建构一种可能的真实。判断这种构建的标准并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其是否令人信服,是否能够引起某种程度的认可。

如果带着这样一种知识考古学的眼光来考察,我们首先看到的似乎是近代中国学者对于古典的某种程度迷信。这种迷信不仅是对《说文解字》这部中国保留最完整的、最早的、最系统的一部文字学著作的迷信,而且还有(包括许慎本人)对于中文造字六法的迷信。这种知识传统的特点早为孔夫子的言行所概括:信而好古。信而好古,特别是对经典的信而好古是有理由的,《说文解字》的确是一部至今公认的杰出著作,对中国的文字学、语言学、语源学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是人们有理由信任的著作。因此,人们尊重古典作品。用博尔赫斯的话来说,“古典作品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心阅读的书籍,仿佛它的全部内容像宇宙一般深邃、不可避免、经过深思熟虑,并且可以作出无穷无尽的解释。”19但是,博尔赫斯就在这段文字之后又说,“古典作品并不是一部必须具有某种优点的书籍;而是一部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20这里重要的是“出于不同的理由”的阅读和对经典可以作出“无穷无尽的解释”。因此,我们必须发现近代法理学家虔信许慎之说的某些特殊理由,在可能的情况发掘出他们的先期热情和神秘忠诚;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为什么,许慎的故事为什么会在20世纪的法理学中而不是在此前或在20世纪的其他学科中被普遍信仰。

这里的理由,在我看来,是近代以来中国法理学家试图强调中西“法”中的共同性。对于中国近代的法理学家来说,对“法”字作语源学考察的意义并不在于法这个字或法这种社会现象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而是要急于证明古今中外的“法”的一致性,乃至法学的一致性。至于这种证明是词源学的,或是语义学甚或其他什么学的,实际上已经不重要。只有在这种强烈的先期热情的影响下,才会无视我在上面所分析的那些逻辑上的弱点,将一些凌乱的材料拼在一起,构成一个考证上的、论证上以及解释上的盲点;并且得以长期延续。

水下考古的意义篇4

关键词:颜师古;《汉书注》;训诂术语;某,亦某字

《汉书注》是颜师古的学术代表作,堪称注《汉书》的划时代、集大成的典范之作,为后人阅读《汉书》扫除了各方面的障碍。《汉书注》在训诂、校勘及考证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颜师古广泛吸收前人成果,抉择按断,兼下己意,而对于无法下确定结论的,便多存异说,为之兼容并存。在训诂方面,颜师古非常重视注音规范,讲求雅正,以音求义,解决了难字的音读及义训。

术语是科学理论建设的重要环节,没有内涵和外延确定的术语,科学的抽象思维便难以进行。术语标志着某种现象已被从本质上概括体现出来,也标志着许多与之近似的现象已被区分出来。科学术语的确立与科学原理的总结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全面研究《汉书》颜师古注训诂术语有助于我们了解有唐一代训诂术语的使用情况,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唐代语言面貌提供帮助,为进一步研究汉语言文字学术语学和科学的汉语史、训诂学史提供经过论证的术语、语料。

本文主要分析术语“某,亦某字”的使用情况。“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主要用来说明异体字、假借字、古今字等,有时也可以表注音,说明同源词等。“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也是用来表通用字的。”某,亦某字”这一术语共使用32次(不计重复)。

一、用“某,亦某字”表异体字

异体字,又称又体、或体、说文解字中称为重文,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异体字又可分为“完全异体字”(在任何情况下读音和意义都一样)和“部分异体字”(只在某些情况下才相通)。在《汉书注>中,用“某,亦某字”表异体字共有12次。占使用总数的37.5%。例如:

(1)《汉书·五行志第七下之上》:“温而风则生螟媵,有裸虫之孽。”颜师古注:“裸亦赢字也,从衣果声。”《说文·衣部》:“赢,袒也。从衣,赢声。裸,或从果。”段玉裁注:“俗作赢。”《广韵·果韵》:“裸,赤体。”《广韵·果韵》:“赢,同裸。”《吕氏春秋·观表》:“地为大矣,而水泉草木毛羽裸鳞未尝息也。”《太玄·玄》:“类为其裸。”范望注:“裸,为无鳞甲毛羽,人为之长也。”《楚辞·九章·涉江》:“接舆髡首兮,桑扈赢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王逸注:“赢,一作裸。”洪兴祖补注:“赢,赤体也。”“裸”和“赢”为一对异体字,义为“赤体”。

(2)《汉书·韩彭英卢吴传》:“于是信孰视,俛出跨下。”颜师古注:“侥亦俯字。”《说文·页部》:“俯,低头也。从页,逃省。太史卜书俯仰字如此。杨雄曰:‘人面俯。’俛,俯或从人、免。”段玉裁注:“《匡谬正俗》引张揖《古今字诂》云:‘俯,今之倪俯也。’盖俛字本从免。俯则由音误而制。”《广韵·虞韵》:“俯,《汉书》又作侥。”《周礼·考工记·矢人》:“前弱则倪,后弱则翔。”郑玄注:“倪,低也。”《左传·成公二年》:“韩厥倪,定其右。”杜预注:“倪,俯也。”《玉篇·人部》:“俯,谓下首也。”《字汇·人部》:“俯,倪也,又曲也。”“倪”和“俯”为一对异体字,义为“俯身,低头”。

(3)《汉书·王贡两龚鲍传》:“东家有大枣树垂吉庭中,吉妇取枣以啖吉。”颜师古注:“啖谓使食之,音徒滥反。啖亦啖字耳。此义与《高纪》‘啖以利’同。”《说文·口部》:“啖,噍啖也,一曰瞰。”《广雅·释诂二》:“啖,食也。”《说文·口部》:“啖,食也。从口,自声。读与含同。”《广韵·敢韵》:“瞰,瞰食。或作啖。”《广韵·敢韵》:“啖,上同。”《广韵·敢韵》:“啖,亦同。”《集韵·肱韵》:“啖,或作啖。”《国语·晋语二》:“主孟啖我,我教兹暇豫事君。”韦昭注:“啖,啖也。”由“吃”义引申为“利诱”。“啖”和“啖”为一对异体字,义为“吃”。

二、用“某,亦某字”表假借关系

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假借字有两类。一类是本无其字的假借,那就是上面所说的假借字。假借字的另一类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本有其字的意思是在日常使用的文字当中本来有表示某个词义的书写形式,但是在使用当中不用本来约定俗成的字形而写为另外一个意义不相涉而音同或音近的字。《汉书注》中,用“某,亦某字”表两个字的假借关系,这类共7次,占使用总数的21.87%。例如:

(1)《汉书·高帝纪念下>:“填国家,抚百姓,给饷傀,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颜师古注:“鬼亦馈字。”《说文·食部》:“傀,吴人谓祭曰傀。”段玉裁注:“读与馈同。按祭鬼者,馈之本义,不同馈也。以馈为馈者,古文假借也。”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傀,假借为馈。”《管子·弟子职》:“各撤其傀,如于宾客。”钟广笺释:“傀,与馈同。”《说文·食部》:“馈,饷也。”《荀子·正论》:“曼而馈。”杨惊注:“馈,进食也。”“傀”假借为“馈”,义为“给人食物”。

(2)《汉书·扬雄传上》:“陿三王之陀薜,峤高举而大兴。”颜师古注:“薜亦僻字也。峤,举步貌也,音去昭反。”《说文·艹部》:“薜,牡赞也。”《尔雅·释草》:“薜,山蕲。”郭璞注:“《广雅》曰:‘山蕲,当归。’当归者,今似蕲而麅大。”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解部》:“薜,段借为僻。”《说文·人部》:“僻,避也。”《吕氏春秋·慎行》:“晋之霸也,近于诸夏,而荆僻也,故不能与争。”高诱注:“僻,远也。”“薜”假借为“僻”,义为“偏僻”。

(3)《汉书·五行志第七中之上》:“入地则孕毓根核,保藏蛰虫。”颜师古注:“核亦荄字也。草根日荄,音该。”《说文·木部》:“核,蛮夷以木皮为箧,状如簌尊。”段玉裁注:“今字果实中日核,本义废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核,叚借为荄。”《说文·艸部》:“荄,艸根也。”《尔雅·释草》:“菱,根。”郭璞注:“俗呼韭根为荄。”《方言》卷三:“荄、杠,根也。”《汉书·礼乐志》:“清明开动,根荄以遂。”颜师古注:“草根曰荄。”“核”假借为“荄”,义为“草根”。

转贴于 三、用“某,亦某字”说明古今字

所谓古今字,是指古今分化字,我们把分化前的字称作“古”字,分化后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为“今字”。《汉书注》中,用“某,亦某字”说明汉书中的文字关系。这类共有6次,占使用总数的18.75%。例如:

(1)《汉书·王子侯表上》:“至于孝武,以诸侯王畺土过制,或替差失轨,而子弟为匹夫。”颜师古注:“畺亦壃字也。”《说文·畕部》:“置,界也。从晶,三,其介画也。疆,畺或从工,强声。”段玉裁注:“今则疆行而畺废矣。”徐灏注笺:“置、疆古今字。”《玉篇·土部》:“壃,同疆。”《周礼·春官·肆师》:“与祝侯禳于畺及郊。”《尔雅·释诂下》:“疆,垂也。”《书·泰誓中》:“今朕必往,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孔传:“言我举武事,侵入纣郊疆伐之。”“畺”和“疆”为一对古今字,义为“疆界,疆域”。

(2)《汉书·谷永杜邺传》:“悉罢北宫私奴车马婧出之具。”颜师古注:“婧亦惰字耳。惰出,惰游也。”《说文·心部》:“慵,不敬也。从心,埔省。《春秋传》日:‘执玉憜。’惰,憜或省自。婧,古文。”《玉篇·心部》:“憜,同情。”《集韵·遇韵》:“惰,懈也。亦作婧。”《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滕成公来会葬,惰而多涕。”杜预注:“惰,不敬也。”“婧”和“惰”为一对古今字,义为“不敬、懈怠”。

(3)《汉书·地理志上》:“临邑,有沸庙。”颜师古注:“沸亦济水字也。其后并同。”《说文·水部》:“沸,沇也。东入于海。”段玉裁注:“四渎之沸字如此作。而《尚书》、《周礼>、《春秋》三传,《尔雅》、《史记》、《风俗通》、《释名》皆作‘济’……则知汉人皆用‘济’。班志、许书仅存古字耳。”《汉书·地理志》:“沸,河惟兖州……浮于沸、漯,通于河。”颜师古注:“沸本济水之字。”“沸”和“济”为一对古今字,义为“水名”。

四、用“某,亦某字”表注音

这类共3次,占使用总数的9.37%。例如:

(1)《汉书·陈胜项籍传》:“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好奇计。”颜师古注:“居鄛,县名也,《地理志》属庐江郡。鄛音巢,字亦作巢。本春秋时巢国。”居巢县:秦置,亦名居鄛。后汉永平中,徙封刘般为居巢侯国。东晋后废。在今安徽省巢县东北。“鄛”和“巢”上古音同为崇母宵部字,古音相同,表注音。

(2)《汉书·扬雄传下》:“而丰子寻、歆子菜复献之。”颜师古注:“棻亦枌字也。音扶云反。”《说文·木部》:“梤,香木也。”段玉裁注:“此形声包会意也……芬为草香,梤为香木。”“棻”和“枌”上古音同为並母文部字,古音相同。表注音。

(3)《汉书·地理志上》:“裹德。”颜师古注:“裹亦怀字。”“裹”和“怀”上古音同为匣母微部字,古音相同。表注音。

五、用“某,亦某字”说明同源词

同源词指音义相关,由同一语源孳生的词或词素。这类共2次,占使用总数的6.25%。例如:

(1)《汉书·地理志下》:“赐受叝、酆之地,列为诸侯。”颜师古注:“叝亦岐字。”《说文·山部》:“叝,周文王所封,在右扶风美阳中水县。从邑,支声。岐,叝或从山,支声。因岐山以名之也。”《尚书·禹贡》:“导岍及岐,至于荆山。”孔安国传:“三山皆在雍州。”《诗·大雅·绵》:“率西水浒,至于岐下。”《文选·张衡(西京赋)》:“岐梁汧雍。”李善注:“薛综引《说文》曰:‘岐山在长安西美阳县界,山有两岐,因以名焉。”“叝”和“岐”上古音同为群母支部,古音相同。刘钧杰《同源字典补》:“岐山因山有分枝而得名;叝邑因境内有岐山得名。”二者为一组同源词。

(2)《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循河湟漕毅至临羌,以示羌虏。”颜师古注:“视亦示字。”《广韵·至韵》:“视,看视。视,古文。”《集韵·至韵》:“视,古作视。”《说文·示部》:“视,瞻也。”《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墨子·辞过》:“目不能徧视,手不能徧操。”《玉篇·目部》:“视,亦作示。”《玉篇·示部》:“示,语也,以事告人日示业。”《诗·小雅·鹿鸣》:“视民不恌。”唐孔颖达疏:“古之字,以目视物,以物示人,同作视字。后世而作字异,目视物作示傍见,示人物作单示字,由是经传之中,视与示字多杂乱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视,段借为示……《汉书》多以视为示,古通用字。’”“视”上古音为禅母脂部字,“示”上古音为神母脂部字,禅神旁纽,脂部叠韵,古音相近。都有“看”义,二者为一组同源词。

《汉书注》是一部随文释义性质的著作,颜师古作注的目的不是专门为了探求语源,寻找词的造词理据,而是要疏通文意,解释词的文献实际使用义,使在当时看起来晦涩难懂的《汉书》能够有一个较好的翻译版本。

由于在作注时均是就某一词作出意义训释,所以颜师古所系联的同源词大都是两两相对的,他仅仅还处于局部系源的阶段。但是这对我们全面系源、推源及归纳词族,整理词义的发展脉络,却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六、用“某,亦某字”说明连绵词

这类共1次,占使用总数的3.12%。

《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下》:“蟋蟀俟秋唫,蜉蝤出以阴。”颜师古注:“蜉蝤,甲虫也。好丛聚而生,朝生而夕死。蝤,音由,字亦作蝣,其音同也。”《尔雅·释虫》:“蜉蝣,渠略。”郭璞注:“似蛄蜣,身狭而长,有角,黄黑色。丛生粪土中,朝生暮死,猪好啖之。”《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毛传:“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孔颖达疏:“舍人日:‘南阳以东曰蜉蝣,梁、宋之间日渠略。”“蜉蝤”为连绵词,也可以写作“蜉蝣&

rdquo;。

七、用“某,亦某字”表释义

这类共1次,占使用总数的3.12%。

《汉书·王莽传中》:“中部洎后十郡。”颜师古注:“洎亦泉字也。泉,及也。队音遂。此下并同。”《集韵·至韵》:“洎,及也。”《庄子·寓言》:“后仕,三千钟而不洎,吾心悲。”郭象注:“洎,及也。”《说文·口部》:“泉,众词与也。”《史记·夏本纪》:“淮夷 珠泉鱼。”司马贞索隐:“泉,古暨字。泉,与也。”都有“及、至”义。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颜师古《汉书注》中“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主要用来说明异体字(占使用总数的37.5%)、说明假借字(占使用总数的21.87%)、说明古今字(占使用总数的18.75%),其次表注音和说明同源词(分别占使用总数的9.37%、6.25%),偶尔用来说明连绵词、表释义(各占使用总数的3.12%)。

综上,颜师古注中“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主要用来说明异体字、古今字、假借字,所以黄建中所说“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也是用来表通用字的”并不能真正概括这一术语的用法。而且像一些次要用法如表注音和说明同源关系等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

中国传统训诂学并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术语,不同的训诂学家所使用的同一术语往往所指不同,造成后人理解的失误,因而何九盈先生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中指出“对古代语言学著作中的一些常见的名词术语要进行一番彻底的研究,基本名词术语搞不清,我们就难以对古人的学术成就做出准确的评价。”我们深以为是。

参考文献

黄建中.训诂学教程[M].武汉:荆楚书社,1988.

水下考古的意义篇5

1.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育方法的缺陷

目前,教育局对小学古诗词的学习要求并不像初、高中那么高,但是在对小学各校的教学质量评估方面,古诗词的考查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评估要求更多的是测试学生能否正确默写和背诵古诗词,所以教师为了应付这些评估考查,保证自己的教学质量,就采取应试教育的方法,课堂上只是简单地介绍诗词和诗人的背景,对于古诗词的翻译,也只是轻描淡写地翻译一遍,然后就是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反复背诵记忆所学内容,直到他们能够达到熟练默写出来为止。这样的教学过程,根本无法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很多学生可能只知其然,但并不知其所以然,这也辩证地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感到乏味无趣,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学懂过古诗词[3]。

1.2教师自身素质对古诗词教学的影响

应试教育只是从某方面影响了古诗词的教学质量,老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诗词的教学质量。在一些小学,还存在一些自身教学素质不是很高的教师,他们对古诗词的把握并不全面系统,无法准确地讲解诗词本身的意境和情感,只能对诗词大意做浅表的解释和翻译,不能更深一步地对诗词做讲解,把握不到诗词更深层次的涵义和意境,所以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生硬,无法鉴赏诗词中美丽和深刻的画面,学生也因此比较缺乏综合学习能力。

2.教学目标的明确及改进

2.1教学观念的缺陷

对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培养,在当今教育界已经被渐渐淡化了,应试教育悄悄地成为教育方向的主宰者。目前,教学中出现了一个普遍现象,很多教师为了保证学生的考试成绩,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评估水平,开始对考试出题进行研究;研究出题者的出题规律;研究近几年出题的方向,通过对这些的研究,帮学生找到应付考试的最佳方法。这种现象也只是在中国内地才会出现,中国的教育慢慢演变成了纯粹的应试教育模式。教师不再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只是一味地灌输,强制学生学习。这样的教学观念已经深深影响了很多代人,正因为这样死板的教学方式,中国人才严重缺乏创新性,导致在创造和发明领域,我们更多地只能墨守成规、一板一眼,只知道参照国外模型进行改造。前几年一直流行这样的话:在所有国家中,中国的学生是最聪明的,但创新力是最低的。这都归咎于中国的教育观念、考试制度让老师和学生只关注自己的成绩是否优异,而忽视了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拿对古诗词的学习来说,老师只采取讲、记、背、写的教学原则,却忽略了学生对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能力[4]。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这种教学方式,多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2.2明确教学目标和改进教学观念

水下考古的意义篇6

关键词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义和寨;保护;开发

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南省泌阳县城东南20 km处,与河南省国有泌阳马道林场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是2003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的部级森林公园,公园面积1 996 hm2,园内现有保存完好的古寨1处,名为义和寨。笔者根据多年来对森林旅游开发的研究,就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内义和寨的保护开发进行探讨,以为全国森林公园的古寨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1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义和寨概况

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义和寨位于泌阳县城东25 km处,沪陕(上海—西安)、新阳(新蔡—泌阳)、焦桐(焦作—桐柏)3条高速公路从景区交叉而过,S344二线省道穿越景区,交通便利。义和寨海拔602 m,寨顶面积15.8 hm2,是一座用石头砌成的高大山寨,也是全国罕见、现存较完整的山寨,寨墙现存8 km,围墙宽处2 m,坚固雄伟,蜿蜒在山顶四周,放眼望去,犹如弯弯曲曲的长城。由于风蚀残剥,部分地段的寨墙风化严重,有的地方苔藓密布,亟需进行保护。寨顶原有建筑物已倒塌,仅存1口水井,一年四季向外溢水,水质清澈甘甜,据记载,在白莲教兴盛之时可供2万余人的生活用水,为纯天然优质山泉水。古寨上有古炮台、旗杆石、断头台、紫禁城等遗迹,至今还流传着闯王战营盘、白莲教主骑马射金钱的故事[1]。

一座古寨记录着一段悲壮的历史,古寨的发展演变也是历史的最好见证。据历史考证,义和寨始建于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建造最早的楚长城,被国家文物局罗哲文教授称之为“长城之父”,发达于明末至民国时期。明末李自成义军曾在此安营扎寨,山脚下的河流称为营盘河,河畔有营盘遗址;晚清时期因义和团在此招兵买马、安营扎寨、抗击八国联军而得名义和寨;民国初年白莲教主冯玉兰以此为基地起兵造反并自封,寨上曾驻扎2万余人,至今还有聚义厅、紫禁城、旗杆石、断头台等遗迹。义和寨不仅具有古老的历史与传说,还曾是红色革命的摇蓝。1936年12月中共鄂豫边省委在义和寨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在游击区建立抗日自卫会和民军自卫队,李先念、彭雪枫、张震等老一辈革命家参加了会议。义和寨的历史是一部悲壮英勇的激流曲,随着时光的流逝,古寨历史文化也在不断地流失,泌阳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对古寨文化的抢救,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多方考证,编撰历史文集,建立古寨档案,揭开了义和寨神秘的面纱。

2义和古寨资源的保护

古寨是战争年代,人们利用有利地形将其建在地势险要之处,作为屯兵防御外敌入侵的战略防御工事和军事据点。古寨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域资源而存在,大多有过辉煌的历史。时至今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它的历史价值、旅游价值已日益突显。因此,加强义和寨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2.1实行重点保护

为加强古寨保护,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会同旅游、文物管理、城建、当地政府等职能部门,成立了在县政府领导下的义和寨景区管理委员会,深挖旅游文化与资源,力争将义和寨列入一定级别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一定的政治高度来加强义和古寨的保护[2]。

2.2实行原地、原样保护

在义和寨的保护管理中,应保持其原有的风貌,不可随意拆毁现有古寨的一砖一瓦,不可随意更改或变更古寨原有的建筑及位置。在古寨的修复过程中,应按照原有风貌进行修复,所用墙体材料采用原始石块或仿生石块进行修复,杜绝古寨现代化。

2.3制订保护管理规定,申报文化遗产

泌阳县政府正在酝酿制订义和寨保护管理规定,将古寨的管理纳入地方行政法规管理,使古寨保护有法可依,从而落实保护管理责任制。另外,当地会同文物主管部门正在积极筹备申报文化遗产,使古寨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3]。

3义和寨的开发利用

古寨开发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的,遵循保护原物、原件、原态、原貌的原则,开发即对原物、原件、原态、原貌进行修复利用,使古寨资源变为旅游资源,进而充分发挥经济效益,体现古寨资源的巨大社会价值。

目前,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已聘请有关专家制定了义和寨景区详细规划,景区的建设围绕突出重点、落到实处、有层次、有特色、有风格的目标进行,在保护古寨原貌和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对古寨进行修复重建和开发利用。加大对古寨的宣传力度,开发古寨旅游文化特色,挖掘文化深度,开辟古寨对外联络通道,努力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改善景区周边的居民环境,使古寨与周围生态环境融合在一起。

4义和寨开发利用的价值

4.1历史研究价值

义和寨经历了2 000余年的风雨历程,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因此,义和寨的开发极具历史研究价值[4]。

4.2建筑研究价值

义和寨建造于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建筑材料以石头为主,建筑风格独特,极具建筑研究价值[5]。

4.3民俗研究价值

义和寨是防御性质的军事设施,其本身折射了特殊时代的社会风貌,反映一个时代普遍的社会心理,是民俗研究的重要内容。

5参考文献

[1] 泌阳县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泌阳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2] 张运来,那守海.乌龙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2,30(1):51-53.

[3] 庄晨辉,李闽丽.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与保护[J].福建林业科技,2002,29(4):63-67,78.

[4] 唐东芹,李永涛.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J].上海农学院学报,1999,17(3):195-200.

水下考古的意义篇7

关键词:玉字;同源词;玉文化

《说文解字》成书于东汉,后经南唐徐楷、徐铉二人校订,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本字典。它最完整的地保留了篆书字体,同时又收入了众多六国古文字、秦国大篆等,在分析字形、字义、保留古音方面功勋卓著,何九盈先生曾经概括其成书意义为:“创学科”、“通百科”、“存古篆”、“达神旨”、“存古音”[1]五点。汉字又是汉民族文化的结晶,所以,不论是从语言文字学角度还是从文化学角度来看,《说文解字》一书都是有着巨大价值的。本文从《说文解字》中所收的143个与玉相关之字为出发点,找出其中的词源成分和构字理据,以探寻诸玉字语源所反映的玉文化信息。

瑜,《说文》:“瑾瑜,美玉也,从玉,俞声。”张舜徽说:“瑜字单言之,则玉桎白润者谓之瑜,亦犹白枌谓之榆耳。”榆树中的白榆比较珍贵,而榆树之花名为“榆钱子”亦为白色。

瓊,《说文》:“赤玉也。从玉,夐声。璚,瓊或从矞。”徐灝《說文段注箋》:“璊瑕赤色,乃玉之病;瓊之赤,乃玉之美。”二徐本均作“赤玉”。而段玉裁改作“亦玉”。其實,夐声之字多有紅色之义。《爾雅》“葍,藑茅”,郭璞《爾雅注》:“葍崋有赤者为藑。”藑和瓊都从夐声,都有赤色之义。另外,瓊的异体字作璚,与从木之“橘”同声符。《南方草木状》:“橘,赤实。”因此张舜徽考证说:“声中亦有义矣,赤玉为瓊,犹赤華为藑,赤果为橘耳。”[2]

珙,《说文新附·玉部》:“珙,玉也,从玉,共声。”《集韵·钟韵》:“珙,大璧也。”《玉篇》:“珙,大璧也。”珙为大璧,字亦作“拱”,璧大而双手持之。洪,《说文》:“洪,洚水也。”段玉裁:“《尧典》、《皋陶谟》皆言洪水。《釋诂》:‘洪,大也。’引申之义。”殷寄明曰:“洪之大义,当由大水引申而来,以语源言之,共声本可表大义。”[3]谼,大山谷,《玉篇》:“谼,大谷名。”又《广韵》:“谼,大壑。”輂,大车。《说文·车部》:“輂,大车驾马也。从车共声。”由此可见从共声之珙、洪、谼、輂皆有大义。

瑗,《说文》:“大孔璧。人君上除陛,以相引。从玉,爰声。《尔雅》曰:‘好倍肉谓之瑗,肉倍好谓之璧。’”徐楷《说文系传》:“瑗之言援也。故曰,以相引也。”瑗与援的初文是爰字,甲骨文作 (一期乙4699)、 (一期簠人85)“象二人以物相援引之形,为援之初文。《说文》:‘爰,引也。’”[4]援引一词,现代汉语中还常用,援即是引,引即是援。瑗是国君用以牵引臣下登上石阶的一种礼用玉器,故最早应称为爰玉,后造瑗字,以示与玉礼器相关。故王舜徽说:“舜徽以为古者君臣之间,尊卑分绝。不敢以臣之手亲君之手。当人君上除陛时,欲君易升,则臣持大孔璧以引之。盖古有此制,而许君记之以明瑗之用耳。”

琥,《说文》:“发兵瑞玉。为虎文,从玉,从虎,虎亦声。《春秋传》曰:‘赐子家双琥。’”有虎纹,且像玉形,故而称为虎玉,后加玉旁为琥字。有发兵只用,故后代(战国)之虎符,由此而来。

瓏,《说文》:“祷旱玉。龙文。从玉,从龙,龙亦声。”龙字,甲骨文作 (一期乙3797)金文作 (母龙尊)像兽头蛇身之动物,传说能行云布雨,变化莫测,掌管天下水系。故古人祭礼求雨所用之玉器,多刻有龙纹,而称为龙(瓏)玉。

琬,《说文》:“圭有琬者。从玉,宛声。”王筠《说文句读》:“圭有琬者,琬似当作宛,圭以说字之从玉,宛以说字之从宛也。宛下云‘屈草自覆也。’夗下云‘轉臥也’,蓋宛轉之意。”徐灝《段注箋》:“凡穹隆上起者谓之宛,窊下而圜者亦谓之宛。故丘上有丘为宛丘,宛中亦曰宛丘也。”椀,即碗,敞口圆形食具。涴,水流回曲皃。《集韻》:“涴,涴演,水皃。”从宛声之字多有宛转之意,弓之曲折曰弯,水之迂回曰湾,虫之屈行者曰蜿,目睛凹陷曰睕,心不平曰惋,皿不平者为碗,这些皆为上古元部字字,都具有宛转不平之意。琬玉即宛玉,是一种上端不平而弯圆之圭玉。

瑁,《说文》:“诸侯执圭朝天子,天子执玉以冒之。似犁冠。《周礼》曰‘天子执瑁,四寸。’从玉冒,冒亦声。”徐楷:“圭上有物冒之也,本取于上冒之,故曰亦声。”《小尔雅·广诂》:“冒,覆也。”《周礼·考工记》之瑁作冒。瑁,从冒得义,故同源。

璪,《说文》:“玉饰如水藻之文。从玉,喿声。《虞书》曰‘璪火黺米’。”张舜徽曰:“凡从同一声者,义多相近。藻,从艹从水喿声也,许云‘如水藻之文’,则已通璪义于藻矣。不必言从藻省声也。璪、藻声义同原,经传多以藻为璪。许所引《尚书·皋陶谟》文,今本亦作藻。”

玲,《说文》:“玉声。从玉,令声。”徐灏《段注笺》:“玲为玉声,合言玲珑,则为雕刻疏通之称。凡言离娄,历録,玲瓏,皆一声之转也。”《诗经·卢令》:“卢令令”,《毛传》云:“令令,缨環声。”令为本字,有铃声之意,而金属制者为铃,玉制者谓玲。

璁,《说文》:“石之似玉者。从玉,悤声,读若蔥。”徐楷曰:“石色斑骄蔥茏。”草之青色谓之蔥,帛青色谓之總,玉青色为璁。

琀,《说文》:“送死口中玉也,从玉从含,含亦声。”《周礼·天官·玉府》:“大丧共含玉”。古代,送死者口中以玉。琀、含同源。

班,“分瑞玉,从珏从刀”。《周礼·大宰》九式:“八曰匪颁之式”,郑司农云:“颁读为班布之班”。《尚书·尧典》“班瑞于群后”,班、颁、分音义皆近,故同源,皆为分义。

《说文》:“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像三玉之连其贯也。凡玉之属皆从玉。”玉的五德是与人的德行联系在一起的。把玉比作君子,要有仁、义、智、勇、洁这五种品德。可见,先秦确实是将“玉”石与当时的价值观及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的,中华文明中的玉文化,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

总之,虽然多数玉字现在已不常用,但从古代保留下来的诸多玉字中,可以窥见中国古达的玉文化,中华文明五千年,而玉器文明却不止五千年。

参考文献:

[1]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5-67.

[2]张舜徽《张舜徽集·说文解字约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7.

[3]殷寄名《汉语同源字词丛考》,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社,2007:159.

水下考古的意义篇8

高考真题(2014年高考全国课标卷II)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

振:救济。

B.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

当:承担。

c.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

临:面对。

D.核所积金银,著之籍

著:彰显。

题目分析

本}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复习时,可重点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以及100个常考易错文言实词。A项中的“振”字在古汉语中,有“振动”“振作”“整顿”等义项。这里的“振”字应当通“赈”,表示“救济”的意思。B项中的“当”既可表示实词“抵挡”“面对”“应该”“判罪”,又可表示虚词“将要”之类的意思。文中的“当”字表示“承担”。C项中的“临”也有几个义项,如“来到”“接近”等,这里的“临”表示“而对”义。而D项“著”字原本是“明显”“登录”等意思,在文中具体语境应该表示“登录”。试题却用与“明显”义有一定联系的“彰显”义进行干扰,显然是不正确的。

参考答案D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法,就是要善于举一反三,灵活地迁移、运用课内外学过的相关知识。例如“除著作郎,不就”的“就”字,就可用本法猜解。《张衡传》中有“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一句,其中“就”字的意思与例句相同,即“赴任”。

以今推占。现代汉语脱胎于古代汉语,因此不少词语中还保留有古汉语的义项。据此,可以快捷地解释一些词语。

因形训义。就是根据字形结构特点。运用“六书”知识猜读。所谓“六书”指的是六种造字和用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和转注、假借。

同义互训。就是根据联合结构(同义联合)用词特点,以此推彼,以彼推此,互相参照着进行解释。

反义互训。就是根据反义对举的行文特点,推断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对偶瓦训。对偶根据结构不同,可分为正对、反对和流水对三种。止对句中相同位置上的字词一般是同义词,反对句中则是反义词,流水对的词义也有相关性。我们所讲的对偶互训,即利用这些特点(尤其是正对句)进行诠释、理解。

互义释义。互文是古文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其特点是:上下旬必须结合起来理解,而不能拆开来解释。

错综互训。古人喜用同义词以体现词语的丰富性,故在行文中常用错综这种修辞手法,表现在语言形式上就是排偶句。根据这种语言特点,我们便可以推测那些不大熟悉的词语的意思。如,“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司马迁《屈原列传》),“述”有“叙述”“提到”“称引”“谈及”之类的意思,据此可以推测“称”与“道”都是这个意义。

解题歌词

据文断义。理解词语含义必须结合语境,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尤其是文言文实词,由于具有多义性,离开语境就可能做出完全错误的理解和判断。

上一篇:数字艺术设计概论范文 下一篇:艺术文化课集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