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医生期末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8 16:56:31

保健医生期末总结

保健医生期末总结篇1

关键词:妇幼保健;会计核算;药品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妇幼保健机构是出生医学证明的签发机构,担负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的执法权,从单位性质上说是事业单位。同时,又担负着妇女儿童的疾病预防、控制、治疗、康复等功能。因此,又具有医院的性质。由于妇幼保健机构的双重性质、两重职能,从人员、房舍、设备等各个方面都无法完全区分开来,从而使会计核算既不能完全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账务处理,也无法按照《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进行账务处理。

一、妇幼保健机构现状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我国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独生子女比例上升,促使妇幼卫生保健需求不断增长。由于妇幼卫生保健需求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既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又关系到国家的兴旺与民族发展。因此,全社会和各级政府对妇幼卫生保健事业给予足够的重视。

妇幼保健机构是公共卫生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覆盖全体妇女和儿童,政府理应承担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调查结果表明,妇幼保健机构的政府拨款收入并没有弥补它的成本消耗。今后,如果院、所分开,保健院市场化,妇保所的生存将难以为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财政体制改革,妇幼保健机构逐步实行项目管理,进行项目成本核算,根据不同服务项目性质,制定不同的费用政策,按照卫生服务项目合理消耗进行补偿,全面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在政府补偿不足的前提下,妇幼保健机构提供的大量卫生服务,特别是无偿保健服务得不到合理补偿,许多妇幼保健机构开始扩展有偿服务范围,向医疗领域延伸,渴求从这些服务中获取经济收入,弥补妇幼保健工作,补偿不足部分。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二条规定:“本准则适用于各级各类国有事业单位”。《医院财务制度》第二条规定:“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所)、疗养院、卫生院等”。

事业单位与医院的账务处理具有相同之处,如净资产类都设有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结余分配等科目。但是,更多的是不同之处。笔者认为,妇幼保健机构首先是作为国家职能部门而存在的,因此应以《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蓝本,在此基础上,将《医院会计制度》予以融合,以适应妇幼保健机构的双重性。

二、药品、库存物资的核算

《医院会计制度》中设有药品、药品进销差价、库存物资科目,而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设有材料科目。笔者认为,应在材料科目下设置药品、库存物资、药品进销差价明细科目,用以核算妇幼保健机构为了开展医疗活动而储存的存货。

《医院财务制度》第二十七条:“库存物资是指医院为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而储存的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购入的库存物资按实际购入价计价,自制的库存物资按制造过程中的实际支出计价,盘盈的按同类品种价格计价。库存物资要按照计划采购、定额定量供应的办法进行管理。库存物资要合理确定储备定额,定期进行盘点,年终必须进行全面盘点清查,保证账实相符。”第二十八条:“药品是指医院为了开展医疗活动而储存的各类药品。药品管理要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药品价格政策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有关规定,并遵循计划采购、定额管理、加速周转、保证供应的原则。医院药品按零售价进行核算,其实际购进价与零售价的差额为进销差价。月末按当月药品销售额和药品综合加成率(或综合差价率)计算药品销售成本。药品必须建立健全出入库制度。药房要正确计算处方销售额并与药品收款额核对相符。”

药品科目核算医院为了开展医疗活动而储存的各类药品的售价成本,包括存放在药库、药房的药品。医院的药品采用售价进行核算,药品的售价与进价的差额在“药品进销差价”明细科目下核算。医院购入的药品验收入库时,按售价借记材料――药品(药库),按进价,贷记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按售价和进价的差额,贷记材料――药品进销差价。药房从药库领取药品时,借记材料――药品(药房),贷记材料――药品(药库)。医院内部领用时,借记事业支出――药品、药品进销差价,贷记材料――药品(药库)。医院销售药品时,借记相关科目,贷记事业收入――药品。月末,结转药品销售成本时,按药品的实际成本,借记事业支出――药品,按计算的本月消耗药品实现的进销差价,借记材料――药品进销差价,按已销药品售价,贷记材料――药品(药房)。药品销售价格变动时,按现存药品调价前后的差价金额调整有关科目。上调时,借记材料――药品(药库),贷记材料――药品进销差价;下调时,借记材料――药品进销差价,贷记材料――药品(药库)。

计算药品销售成本的方法通常有两种:

1、按药品综合加成率计算:

药品综合加成率=药品进销差价期末余额/(药品期末余额-药品进销差价期末余额)×100%

药品销售成本=当期药品销售额/(1+综合加成率)

2、按药品综合差价率计算:

药品综合差价率=本月药品进销差价期末余额/本月药品期末余额×100%

药品销售成本=当期药品销售额×(1-综合差价率)

三、医疗收入与药品收入的核算

《医院会计制度》中设有医疗收入、药品收入科目,而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仅设有事业收入科目。因此,笔者认为,应在事业收入下设置医疗收入、药品收入明细科目,用以核算医院在开展医疗业务活动中取得的收入及出售药品取得的收入。

医疗收入分为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包括挂号收入、床位收入、诊察收入、检查收入、治疗收入、手术收入、化验收入、护理收入和其他收入。

确认医院收入最恰当的时点,住院收入应在住院病人出院并且已结清医疗费用时确认收入最为恰当。在结清住院费用前,病人已对住院费用的总额、治疗的明细项目及治疗效果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并且只要病人结清住院费用,说明病人已对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全部无条件接受,这一服务的风险及所在权才能说转给了病人,收入中的经济利益才能够流入医院,这时才充分满足了收入实现的条件,才能确认收入实现。

门诊病人付费接受服务离开医院后,就可以认为病人对服务满意,经济利益已流入医院,因此门诊收入只有在病人支付医疗费用后才能确认收入,对门诊挂账病人由于其是否支付费用仍有不确定性,只有在其支付医疗费用后才能确认收入。

笔者认为,虽然《医院会计制度》中设有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应收医疗款科目,而对于妇幼保健这样的似事业单位又似医院的机构不必设置这两个会计科目。

在实现医疗收入时,借记现金等相关科目,贷记事业收入――医疗收入。冲减收入时,借记事业收入――医疗收入,贷记有关科目。售出药品时,借记现金等科目,贷记事业收入――药品收入。冲减收入时,借记事业收入――药品收入,贷记有关科目。期末,将本科目余额转入事业结余,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四、医疗支出与药品支出的核算

《医院会计制度》中设有医疗支出及药品支出科目,而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仅设有事业支出科目。应在事业支出下设置医疗支出、药品支出明细科目,用以核算开展医疗业务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及医院药品业务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发生各项费用时,借记事业支出――医疗支出,贷记现金等有关科目,其中医疗活动中领用的药品还扣除药品进销差价。冲减支出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事业支出――医疗支出。

发生药品支出时,借记事业支出――药品支出,贷记现金等有关科目。月末,计算分摊本期消耗药品实现的进销差价,借记材料――药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事业支出――药品支出。冲减支出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事业支出――药品支出。

保健医生期末总结篇2

关键词:城乡居民消费 消费倾向 消费差距 消费满足 ELES模型

引言

消费不仅在影响和决定一国或者一个地区宏观经济增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且在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与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意义。相对于投资需求和政府消费,在“十二五”时期,扩大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成为增加内需的战略重点。其中,如何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提高城乡消费水平、实现消费结构升级已经成为统筹城乡发展、拉动内需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浙江是我国典型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发达的省域,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分别领先全国约4年和6年,据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末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分别为21810元、15161元,从绝对数上大约相当于浙江省城镇居民2007年的水平,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消费分别为6977元、5221元,从绝对数上大约相当于浙江省农村居民2005年的水平,相当于领先全国一个“五年规划”期,且城乡差距小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当年价格计算,1995-2011年间,浙江城乡居民的消费差由2885元扩大到10793元、消费比由2.21缩小到2.12,其中,2002年和2005年的消费比分别达到相对高点2.36和2.35,若以1995年为基期的不变价格计算,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变动态势基本一样。从消费差距的年度序列图来看,自“九五”以来,浙江城乡居民的消费差额呈阶梯式扩大态势、消费比呈“缩小――扩大――缩小”的变化态势,且与“九五”、“十五”、“十一五”三个五年规划期基本吻合。

“五年规划”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不同规划期的政策目标和措施存在差异,可能会对该规划期内的居民消费支出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简称ELES)模型对“九五”以来浙江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与收入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从而较为全面地把握和比较“九五”以来及各个“五年规划”期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收入影响效应。本文以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乡差距较小的浙江作为分析样本,相关研究成果可能对于同类省份具有参考价值,对于全国“十二五”时期的城乡居民消费及其差距预测具有借鉴意义。

文献综述

消费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命题,西方经济学理论关于消费的研究从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提出绝对收入假说开始,历经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莫迪利安尼等的生命周期假说等,形成了丰富的消费经济理论成果,这些理论重点探讨了收入如何影响消费及其效应。收入始终是消费函数的最主要解释变量,如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消费理论认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随着收入增长,消费支出增长,但消费支出的收入占比会降低。袁志刚、朱国林(2002)基于对国内外消费理论和计量研究的文献回顾,认为收入分配会影响总消费,合理的转移支付和收入再分配政策有助于提高总消费。方福前(2009)基于1995-2005年中国城乡居民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证实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消费的最主要决定因素,居民收入在收入分配中的份额不断下降是中国1997-1998年以来居民消费需求持续低迷的原因之一。

国内关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研究在方法上可主要归结为三类:第一类是描述性统计分析,即分别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支出水平、支出结构、消费倾向等指标进行统计并对比,进而分析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差距的现状与演化,如张启春、冯晓莉(2007)基于1985-2005年和薛鹏、王倩(2009)基于1978-2008年的全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序列数据多指标统计和对比分析;第二类是指数测度,即采用指数方法计算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通过多时期的计算结果反映差距大小变化情况,如解垩(2008)利用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和阿特金森指数测度1993-2006各年城镇内部、农村内部及城乡之间的居民健康消费不平等状况,张东辉和孙华臣(2010)利用泰尔指数测度1978-2007各年的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水平差距;第三类是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即基于消费函数理论的回归模型、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或AIDS(Almost Idea Demand System)模型等运行横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或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实证分析,其中以ELES模型方法最为常用。如张红伟、吴瑾(2011)应用ELES模型,基于2008年截面数据,实证比较分析了城乡居民各类消费品的基本生活支出、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自价格弹性、互价格弹性等。温涛、孟兆亮(2012)应用ELES模型,基于“九五”、“十五”、“十一五”期末截面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臧旭恒、孙文祥(2003)应用ELES 模型和AIDS 模型基于不同收入组截面数据实证比较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也有研究是基于更富有信息的面板数据及其模型方法,如黄梅、黄文辉(2006)基于面板数据建立变系数和变截距模型对1993-2004年云南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水平和结构的实证比较分析。

综上所述,采用ELES模型计量实证对比分析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水平差距和消费结构差异是研究城乡消费差距的主流方法,但已有研究主要采用分等收入数据,样本量过少,这可能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已有研究也很少对不同阶段的城乡消费差距及其演化进行分析。本研究应用ELES模型方法,通过增加浙江省地级市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收入数据提高了模型参数计算的准确性,且实证分析贯穿“九五”、“十五”、“十一五”三个五年规划期,可以动态比较城镇与农村居民消费的收入效应,从而克服已有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

基于ELES模型的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实证分析

(一)ELES模型方法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由C.Lluch(1973)在R. Stone(1954)的线性支出系统(LES)基础上提出的一种需求函数系统。ELES认为基本需求与收入水平无关,满足基本需求后的剩余收入按照某种消费偏好即边际消费倾向安排到超额需求中。扩展线性支出系统的表达式为:

(1)

在式(1)中,νi是各类消费支出, ρiγi是生存消费,且νi-ρiγi ≥0,βi 是边际消费倾向,y 是居民收入。将方程(1)写成计量模型形式,即:

(2)

式(2)中 ,εi 为残差。获得线性支出系统估计值最直接和常用的方法是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计,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不需要知道误差结构的先验信息。根据众多消费者购买第i类商品的消费支出数据,对式(2)应用最小二乘法估计,令αi 和βi 分别是参数的估计值。则:

生存消费支出为: (3)

消费者的总体消费意愿为: (4)

第i类消费的收入弹性为: (5)

(二)参数估计与指标计算

1.“九五”以来浙江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将1995-2011年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和分类消费支出的时间序列数据代入ELES模型计算,主要计算结果见表1,平均意义上反映了浙江省城镇和农村居民自“九五”以来的总体消费和各类消费的偏好及其差异。

1995-2011年间,平均意义上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736高于城镇居民的0.609,这是符合低收入时消费倾向偏高的一般规律。从分类消费来看,农村居民在食品、居住、家庭设备、医疗保健等类别上边际消费倾向要高于城镇居民,尤其是居住和医疗保健;而城镇居民在衣着、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等类别上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农村居民,尤其是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

2.不同规划期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选择“九五”末、“十五”末和“十一五”末三个时点反映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演进状态,为了克服样本量少可能导致的模型参数计算不准确,本研究数据样本由浙江省城乡居民2000年、2005年、2010年收入分等的人均收入和各类消费支出数据、以及省内11个地级市的人均收入和各类消费支出数据构成,样本量扩大了两倍。

城乡居民消费偏好。不同规划期末城乡居民消费的ELES模型参数计算结果见表2。“九五”末和“十五”末的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分别为0.609和0.637,均高于农村居民,但到“十一五”末,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0.567高于城镇居民的0.513。从分类消费来看,城乡居民对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均呈下降趋势,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城镇居民在衣着、家庭设备、文教娱乐上的边际消费倾向一直高于农村居民,农村居民对居住的边际消费倾向一直远高于城镇居民,到“十一五”末时,农村居民对居住的边际消费倾向超过食品,在分类消费中最高;城乡居民对医疗保健的边际消费倾向一直均较低,且相对稳定,这可能说明浙江居民已具有较高的医疗保障程度;城乡居民在交通通讯上的边际消费倾向在提高,到“十一五”末,农村居民已超过城镇居民。

城乡居民的消费满足程度。根据表2的参数估计值和方程(3),计算了各类消费的生存消费支出水平,并以“实际消费/生存消费”表示居民消费的满足程度,计算结果见表3。在居民总体生活消费方面,城镇居民的消费满足程度一直高于农村居民,但仅“十五”末的满足程度城乡差距较大,到“十一五”末,城乡居民的消费满足程度更为接近。从分类消费的满足程度来看,在食品、医疗保健方面,城镇居民略高于农村居民,差距较小;在衣着、家庭设备和文教娱乐方面,城镇居民都是显著高于农村居民;在居住方面,农村居民的满足程度都是远高于城镇居民;在交通通讯方面,“九五”末和“十五”末城镇居民高于农村居民,到“十一五”末,农村居民高于城镇居民。

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基于表2参数估计值和方程(5),计算城乡居民各类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见表4。到“十一五”末,除其他类消费外,城镇居民对各类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基本都小于1,农村居民除居住和交通通讯外,其他分类消费的收入弹性也均小于1,综观三个规划期的计算结果,农村居民在居住和交通通讯上的消费基本是富有弹性的。从各类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来看,城乡居民对食品和医疗保健支出的收入弹性最小;在衣着、家庭设备和文教娱乐方面,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一直高于农村居民,但农村居民对居住支出的收入弹性一直高于城镇居民;在交通通讯方面,城乡居民均具有相对较高的收入弹性,且在“九五”末和“十五”末,城镇居民均高于农村居民,但到“十一五”末,农村居民的该类消费收入弹性高于城镇居民。

结论与启示

“九五”以来,总体上我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但并不完全是因为收入水平的高低,在“九五”末和“十五”末,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都是高于农村居民的。农村居民将增长的收入更多用于食品、居住、交通通讯等消费,而城镇居民则更多用于食品、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等消费。考虑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可推断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侧重生活舒适和文化满足、而农村居民处于生活条件改善和物质满足阶段,三个规划期末的实证研究结果也都能佐证这一推断。城乡居民医疗保健的边际消费倾向均处于低水平稳定状态,这可能反映了浙江较高的医疗保障水平。

浙江城镇居民的消费满足程度一直是高于农村居民的,且在“十五”规划期是拉大的,但到“十一五”末,农村居民的消费满足程度更加接近城镇居民,但城乡居民的消费满足是有具体类别差异的,基本上与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特点相一致,农村居民仅在居住消费上的满足程度远高于城镇居民。浙江城乡居民消费的必需性特征较为显著,城乡居民对食品和医疗保健支出的收入弹性均最小,城镇居民衣着、家庭设备、文教娱乐、交通通讯等4类消费以及农村居民居住、交通通讯等2类支出的收入弹性相对较大。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为了持续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挖掘居民消费增长潜力,应在保持收入增长的条件下,对于城镇居民,继续优化消费结构,引导和支持居民实现消费品质升级;对于农村居民,加快推进农村消费城市化,以优化消费结构为主,引导居民从消费的物质满足转向精神文化满足,提高消费层次。在拉动居民消费方面,政府应根据当前城乡居民消费所处的不同阶段,采取有区别的针对性引导措施和支持政策。

参考文献:

1.袁志刚,朱国林.消费理论中的收入分配与总消费[J].中国社会科学,2002(2)

2.方福前.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分省数据[J].中国社会科学,2009(2)

3.臧旭恒,孙文祥.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基于ELES模型和AIDS模型的比较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4.张红伟,吴瑾.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1(1)

5.温涛,孟兆亮.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演化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2(7)

6.Lluch, C. The Extende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73, Vol.4,Issue 1

保健医生期末总结篇3

【关键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安全;对策研究

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推进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解决占城镇居民大多数的非从业人员特别是困难群体看病就医问题的重大举措。医保基金的安全是医疗保险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对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探讨。

1南宁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现状

1.1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增强了城镇居民医保互助共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2007年,南宁市开始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5年来,随着政府财政补助的提高,居民医保覆盖面的扩大以及居民参保积极性的增强,南宁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南宁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为313万元,2011年为13796万元,整整翻了40倍之多。相应的,南宁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从2008年的668万元发展到了2011年的7199万元。基金的结余较高,基金结余从2007年的313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22158万元。(见表1)总之,南宁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规模不断扩大,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加。

1.2居民医保基金使用不充分,基金结余率过高保持医保基金适度结余,是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衡量基金结余程度的指标主要有:基金本年结余率、基金年末累计结余率。

基金本年结余率=基金当年收支结余/基金当年收入

基金年末累计结余率=基金年末累计结余/基金当年收入[1]

从表2看来,自2007年南宁市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来,每年基金结余率都很高,2008年基金结余率为87%,2009年为49%,2010年为64%,2011年基金结余率最低,但也达到了48%。同时,每年年末累计结余率更高,2009、2010、2011年年末累计结余率分别是本年累计结余率的2.7倍、2倍、3.4倍。根据国际惯例,每年基金结余控制在基金当年总收入的10%-15%为基金结余适宜范围。[1]由此可见,南宁市基金结余率过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率,真正使参保居民享受居民医保的实惠。

1.3普通城镇居民参保不积极,存在逆向选择,冲击基金使用安全逆向选择严重影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为投保人群质量与数量的减少。[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一种具有社会性质的医疗互助制度,主要作用就是分散人们的医疗风险,因此“大数法则”就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的核心。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现实运作过程中,自愿参保的原则阻碍“大数法则”的运行。2007年,南宁市普通成年参保人口仅占参保总人口的6%,然而未成年人、低保对象、重度伤残人员占参保人群的94%,之后四年,普通成年人口参保占参保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1%、9%、12%、12%。比起普通成年参保人口,未成年人、低保对象、重度伤残人员这类人群更容易生病,使用医保的几率会大很多,这类人群参保积极,造成逆向选择,冲击着基金的使用安全。

1.4从长期看,基金支出将不断增加,有可能在未来会出现“收不抵支,医保赤字”的现象医保基金不宜结余过多,过多的基金结余意味着参保者没有享受到适当的医疗保障,这对于医保来说是一种浪费,同时也说明医保的低效率。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基金结余过多而忽视医保基金潜在的危险。可以说,目前先收现付模式下的基金结余只不过是表象,未来收不抵支才是医保基金面临的最大问题。

未来居民基本医保基金会出现医保赤字的主要原因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的快速增长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南宁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总是有起伏的,例如美国的次贷危机,许多经济学家并没有预料到它的来临。但同时医疗费用的增长并不会因为经济的衰退而减少,未来经济无法预料,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未雨绸缪。第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明显。从2000年到2007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由1.26亿增长到1.53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0.2%提高到11.6%,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人口老龄化的年均增占率高达3.2%,约为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一般来说,老年人生理机能渐渐衰退,患病的几率就会加大,而且患病更重,病程更长,因而需要的医疗服务就会越多,医疗费用也会越多。第三,由于经济发展导致的医疗技术的进步必然导致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第四,医疗保险需求不断增加。根据对医疗需求的经济计量分析,医疗需求的收入弹性大致在0.2-0.4,即收入增长10%会导致医疗需求增加2%-4%。[3]随着南宁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将导致医疗需求与费用支出的快速增长。第五,人类自身疾病谱的变化也会导致医疗费用的不断增长。据调查,目前影响人民健康的疾病谱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居民的主要疾病。这些慢性疾病不仅治疗周期较长而且花费较大,容易导致医疗费用的不断上升。上述情况都将会导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增长,使得居民在其未来的医保缴费不能弥补其医保支出,最终将出现收不抵支的现象。

2政策建议

面对基金结余确实较高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坚持基本制度、基本政策的前提下,合理确定补偿目标,向困难人群和风险较大的人群倾斜。第二,合理确定补偿水平,适度提高高额费用疾病患者的报销比例,适当提高特殊人群的封顶线。另外,采取自愿参保与强制性参保相结合的方法,避免参保居民的逆向选择。同时,加强基金的监管和预测,真正做到未雨绸缪、居安思危,不能等到基金出现危险的时候,再期望政府出面救市。

参考文献

[1]朱彪,袁长海,黄思桂,等.山东省部分城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9,29(1):59-61.

[2]王东进.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历史跨越[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54.

保健医生期末总结篇4

历经20多年的发展,中国平安由蛇口的保险公司成长为总资产超过5万亿的金控集团。1988年5月27日,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平安保险公司”成立。1995年10月平安证券成立,中国平安实现保险以外的金融业务的突破。1996年4月中国平安收购中国工商银行珠江三角洲金融信托联合公司,并更名为“平安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平安实现了信托业务的拓展。2005年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于上海成立,2006年7月中国平安收购深圳市商业银行,之后更名为平安银行,2011年7月中国平安成为深圳发展银行的控股股东,之后深发展吸收合并原平安银行,并更名为平安银行,建立起了全国性的银行业务布局。2012年中国平安成立陆金所,开始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全面布局。2013年1月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成立,中国平安的金控布局基本完成。

互联网金融推动收入结构更加多元化

近年来,中国平安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围绕“医、食、住、行、玩”五大需求,打造“财富管家、健康顾问、生活助手”三大功能,相继推出了陆金所、平安好医生、壹钱包、金融一账通、平安好房等一系列互联网金融业务。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推动公司收入结构更加多元化。根据2016年半年报,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约407亿元,其中约227亿元来自于保险业务,占比约55%,这一比例较2015年同期下降了约14个百分点;而互联网金融业务快速发展,由2015年同期亏损转而贡献利润约71亿元,占比达到18%左右,成为一大亮点(图1)。

陆金所致力于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投资理财的金融服务。截至2016年9月末陆金所累计注册用户达2550万人,较2016年年初增长了约39%,2016年前三季度零售端交易量达到10772亿元,同比增长约239%,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

平安好医生聚焦健康管理和移动医疗两方面服务。平安好医生在线上提供在线咨询、预约挂号、慢病管理等服务,在线下提供健康到家、送药上门等服务,进一步完善了生态圈的生活服务功能,截至2016年9月末平安好医生累计为1.1亿用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日咨询量峰值超过25万,月活跃用户数峰值突破2600万。

壹钱包公司明确以“壹钱包”APP为主体、“积分+支付”共同发展的新战略。2016年前三季度支付及积分业务交易规模达20057亿元,同比增长达107%,累计注册用户6498万,月均活跃用户达620万。

金融一账通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开放式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截至2016年三季度金融一账通已经完成C端和B端的覆盖,在C端方面,一账通为用户提供账户、财富、信用、生活管理四大类用户,用户规模达1.5亿,月活跃客户超2200万,在B端方面,一账通云服务平台已经累计与174家银行及996家非银金融和准金融机构开展合作。

中国平安通过布局陆金所、平安好医生等上述业务,互联网用户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16年9月末中国平安互联网用户规模约3.37亿,较2014年末增长了约1.4倍,年活跃用户量2.29亿,较2014年末增长了约2.3倍,移动端累计用户量2.22亿,较2014年末增长了约10倍(图2)。

构建以客户迁徙为核心的金融生态圈

以客户迁徙为核心的金融生态圈建设推动中国平安业绩稳健增长。自2004年中国平安H股IPO以来,除2008年外,公司每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几乎都保持在20%以上,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平安凭借金融全牌照的优势,依托逐步完善的综合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布局,以个人客户作为主要对象,构建起了具有较强风险抵抗能力的金融生态圈,实现了信息流、资金流和客户流的协调,在生态圈内,客户在不同业务之间的迁徙及转化成为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平安金融生态圈内的客户迁徙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方面是纵向迁徙,即综合金融公司客户向互联网用户的转化以及互联网用户向综合金融公司客户的转化。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平安互联网用户转化为新增客户人数达到823万,约占同期新增客户量的30%,同时有1339万综合金融公司的客户“触网”转化为线上客户,约占同期新增互联网用户量的14%。

第二方面是M向迁徙,即传统金融公司互联网平台的用户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用户间相互迁徙以及传统金融公司客户间的相互迁徙。2016年上半年,综合金融公司之间迁徙客户760万人次,中国平安集团内各子公司新增客户中有43%来自客户迁徙,其中平安寿险、零售银行成为两大重要的迁徙起点,分别向其他业务板块迁徙客户355万人次和158万人次,而平安产险则成为最大的客户迁徙终点,达到220万人次。

估值方法有待调整 市值仍有上升空间

中国平安的金融生态圈建设大幅提升公司价值。根据惯例,如果企业开展跨行业的多元化经营(比如房地产+制造+零售等),那么在各个产业分部估值汇总基础上应进行折价处理,主要原因是企业的跨行业多元化经营容易分散公司资源,降低经营效率,催生决策失误。但实践表明,金融机构利用多牌照优势进行混业经营往往会提升自身价值。在台湾等地区的关系型社会中,上市的大型金融机构大多是金融控股集团,金控集团往往能够促进业务协同,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提高客户粘着度,相对单一金融机构享有估值溢价。

2004年中国平安H股IPO时,由于当时中国平安集团的收入大部分由寿险业务所贡献,因此投行对中国平安的估值使用了内含价值估值法。但如今中国平安已今非昔比,2016年上半年保险业务利润贡献占比已经下降至55%,寿险业务利润贡献占比下降至40%以内,传统的内含价值估值法已不大适用于对互联网金控集团进行估值。

据媒体报道,中国平安正在筹备集团旗下陆金所和平安证券的IPO,此前2015年陆金所B轮融资估值达185亿美元,2016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A轮融资估值达30亿美元。如果假设中国平安旗下寿险业务、非寿险综合金融业务(包括银行、证券、信托、租赁等)以及互联网金融业务全都分拆上市,粗略估算,2016年底这些分拆上市的子公司总市值有望达到8500亿元(表2)。

截至2016年12月26日,中国平安A股收盘价35.12元/股,总市值约为6364亿元;中国平安H股收盘价38.4元港元/股,总市值折合成人民币约为6368亿元。相较假设中国平安分拆上市后8500亿元的估值总和,中国平安的市值仍有上升空间。

2016年8月下旬以来,中国平安H股最高涨幅21%,中国平安A股最高涨幅16%,H股最高涨幅要比A股最高涨幅大,其主要原因在于港股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相对于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更能理解中国平安金融生态圈的价值,也更能认可假设分拆上市估值法。

而随着我国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公募基金等机构的发展,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也将逐步由个人投资者为主转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中国平安金融生态圈的价值会更受到机构投资者的认可。

保健医生期末总结篇5

周末辟谷,据说很健康

周五晚上,秦小姐只喝了一杯玉米汁;周六的早餐是一杯酸乳酪和橙汁;到了午餐时间,她喝上一杯黄瓜芹菜汁;到了晚餐时间,就用一杯胡萝卜汁或木瓜汁打发。

“刚开始时,我曾经饿得头昏眼花,但咬咬牙还是坚持下来了。当然,断食期间最好就是看看电视、读读书,做一些简单家务也行,最好不要做工作,脑力体力的都不要做。如果寂寞时,我会约上几个朋友来家中聚会,一边聊天,一边对抗饥饿。”秦小姐说。

谈到周末断食的效果,秦小姐眉飞色舞,“饿了两天后,觉得原来经常胀鼓鼓的肚皮明显瘪了下去,整个人轻松了很多。青春痘长得少了,很多朋友都夸我的气色呢。”

秦小姐的断食一般从周五晚上到周六下午进行,等到周日晚上就重新进食了,因为毕竟明天还要上班,但开始进食也多半就是稀饭、蔬菜等清淡饮食。

断食理论初解惑

这股周末断食风潮,是由日本传入我国、由南往北流行起来的。据有关机构调查,周末断食的参与者多为白领和家庭主妇,一部分老年人也跃跃欲试,一些精明的商家甚至还推出了“周末断食餐”、“周末断食集训营”。当然,周末断食者是有一套理论作为支撑的:

什么是断食?断食,亦称辟谷,原是古老宗教中的一种修炼方式,修行者通过断食来提升自身心灵的境界。有趣的是,很多动物也有这种现象,比如冬眠的刺猬,猫咪每隔一段时间也会“绝食”一天。从没听过它们这样会被饿死,断食反倒让它们更加活跃。

周末断食的目的:断食期间,身体内的器官做自我调节,没有了食物的羁绊,肠胃也可以放个大假,好好休息休息,从而使体内能量在排泄方面发挥最大的效用,以排出体内的毒素。

引经据典:“只要清清净净的饿两顿就好了,不必吃煎药。”(引自《红楼梦》第四十二回,王太医为贾琏和王熙凤的女儿巧姐诊治。)

“断”还是“减”?

不过从上面秦小姐的例子可以看出,所谓“断食”,并不是断绝一切食物,果汁、蔬菜汁、乳饮料等等,应该属于流食的范畴。而中国古代的“辟谷”,据说是不食五谷和肉类,那么水喝不喝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果汁、蔬菜汁、乳饮料喝不喝呢,我想答案应该也是肯定的。众所周知,人七天不吃饭是会死的,谁也不会拿公理开玩笑。人就是人,永远成不了神仙。所以“周末断食”这个概念并不准确,应该称为“周末减食”、或“周末饿肚子”更妥帖。不过,为了避免叙述歧义,本文姑且沿用这个称谓。

那么,这种方法是否真的有效呢?争议一直存在――

营养观点大PK

疑问1:周末断食能调整肠胃功能吗?

【正方】 短期断食可让胃肠得到休整

总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刘英华

这种周末短期断食养生法很新鲜,也值得推荐。因为很多现代人日常饮食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都有所超标,每两个月挑一个周末断食,可以让肠胃得到休整。

【反方】 脏器功能被扰乱,且容易出现便秘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沙卫红

由于断食期间不摄入任何食物,胃肠道只能“空磨”,胃酸分泌增加,而且人体整天处在饥饿状态下,很容易引起周期性的胃肠道功能紊乱。

对于一些希望通过“断食”来改善便秘问题的人,可能适得其反。这是因为排便是人体日常的主要排泄途径之一,而排便需要有形成大便的原料。但在断食状态下,人体没有摄入淀粉和脂肪,根本没有大便原料,不能形成大便。这样一来,肠道可能会接受到错误的信号,以为不需要工作了。等断食结束的时候,即使重新摄入食物,肠道的蠕动可能也会减弱,从而导致便秘。除此以外,断食还会加重肾脏的负担。总的来说,依靠断食来获取健康,短时间内可能会看到一些表面的效果,但长此以往会导致胃肠道、肾脏等器官的功能受损。

疑问2:断食期间,身体的能量怎么供应?

【正方】 短期断食,营养不是问题

总医院营养科营养师 刘英华

首先,周末断食期间喝酸奶和果蔬汁等,可以补充必要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其次,短期断食不但不会导致营养失衡,还会让这两周内的营养摄入更均衡。

【反方】 切莫破坏饮食习惯

海南省医院营养科营养师 柳斌

不少爱美女性盲目加入“周末断食”的队伍,而忽略了自身健康问题。从营养学角度来看,维持身体健康最基本的措施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量运动及维持良好的心态。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很主要的一项就是指一日三餐按时适量,饮食结构适当,荤素水果搭配,不暴饮暴食。

以往一些爱美女性,为了减肥,而采用不吃早餐或者只吃蔬菜、水果不吃米饭等方法,都是错误的。而今诸如“周末断食”等破坏正常饮食的做法,对控制体重的作用也非常有限。总之,刻意断食不可取。

【专家点评】

周末饮食,可调不可断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 潘丹峰

从人体营养和健康的角度,“周末断食法”是不可取的,但是我们的确应该根据自己一周的饮食情况,对周末饮食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周一到周五的应酬饭局都很多,吃得太油腻,那么周末就应该吃得清淡一点。相反,如果周一到周五的饮食因为工作太忙而匆匆打发,那么周末就该适当为自己增加点营养。对于猪、鸡、牛等肉类摄入普遍较多的现代人来说,周末最好通过吃些鱼肉来补充营养。

对于想排毒和减肥的人群,从清肠胃角度而言,可以多吃一些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如芹菜、青菜等。膳食纤维可以有效促进肠蠕动、减少有害物质的浓度、减少有害物质与肠道黏膜的接触时间,且不会增加热能。此外,膳食纤维还可以抑制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加饱腹感,因而对肥胖患者减肥也是有益的。

【超链接】

推荐周末营养搭配餐一例

早餐:燕麦粥配全麦面包(豆浆配全麦面包或荞麦面)。

午餐:芹菜、红萝卜、木耳炒肉丝;大白菜、粉丝煮面筋;清蒸鱼,再搭配一个炒青菜。如果胃口不好可以吃粥,搭配肠粉和炒面,或者吃些饺子,并配上蔬菜。

保健医生期末总结篇6

【关键词】科学性;运动处方;全民健身;运动损伤

运动处方是在身体测评的基础上,根据锻炼者身体的需要,按照科学健身的原则,为锻炼者提供的量化指导方案。它以生理学为理论依据,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为根本目的。具有科学性、灵活性、针对性强,便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等特点。运动处方是从自然体育(体育即大肌肉运动)实行两个多世纪的经验总结中和现代科学发展的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的体育工作思想。西方几个发达国家从五十年代开始研制和应用运动处方,六十年代初美国开始正式研制应用,七十年代日本开始注意研制应用。我国在七十年代末也引起了有关运动处方的理论。世界各国对运动处方的研制应用都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从不认识到认识,由不重视到重视,由重点实验到逐步普及。

生活中每一天都是一年之中锻炼的最佳时间,长期坚持运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增强人体组织器官的免疫力,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改善心血管系统机能,磨练人的意志品质。其实,只要我们能够遵循体育运动的规律,讲究科学的锻炼方法,重视运动中的卫生保健等方面问题,减少盲目性,加强自我监督保护意识。那么任何一项运动都会成为我们日常锻炼中有效的锻炼手段。运动处方的科学合理发展,对我国大众体育事业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运动处方作为全民健身的理论基础,对人们科学的从事体育运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运动处方的科学性,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1 发挥运动处方的科学性,促进百姓锻炼的科学化

“生命在于运动”这一观念可谓大众健身的“真理”。在2008年,随着“科技奥运”的渲染以及体育科研力量的不断彰显,“运动讲究科学”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以人为本,关注健身质量,倡导更为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体育科技力量在其中积极干预,促进了老百姓健身的科学化。2008年新年伊始,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31个省区市对16周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在2007年中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年底《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这是我国群众体育领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查,较为全面地了解了基本状况,将对下一步全民健身政策制定、工作安排等提供有效的参考,必将惠及广大老百姓。 除此之外,科技助力让全民健身的活动在2008后“全国开花”全民健身网络的构建层层展开,“国民体质检测车”开到群众身边,大大小小的健身科普宣传、讲座等贯穿全年,这些都大大促进了群众健身的科学化,深受老百姓欢迎。例如:如果不是“国民体质检测车”开进村里免费服务,广西阳朔的庄稼汉莫大叔一定还“蒙在鼓里”,他平时走路老是“踉跄”,总摔跟头。以前他以为要么是自己的鞋滑,要么是地不平。而当参加完这次体检拿到“运动处方”,他“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大腿和踝关节力量太弱,再不锻炼还得摔跟头,这一场景发生在2008年年底。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的杰出表现给了国人莫大的惊喜,体育科技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在全民健身大舞台,体育科技一直以来同样默默居功至伟。在后北京奥运时期,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不断高涨,体育科技将更多地向群众体育“倾斜”,让“金牌选手”与老百姓共享体育科研的成果。

2 体育和和科研部门不能仅仅为金牌服务

北京奥运会之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成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而全民健身则是成为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体育部门不是只搞体育运动,体育科技也并非只为金牌服务。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群众体育研究中心的职能就是:为群众体育的体育科研工作,追求一种“铺开”的效果,与竞技体育科技追求高精尖不同,更要追求平均化,挖掘竞技潜能不是该部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更要关注的是老百姓的体质状况,为老百姓的健康和健身服务。

3 全民健身的力度要加大

2008年过后,体育科研向全民健身明显的倾斜加大。在科技部“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工作重点领域的体育方面,研究增强国民体质和运动促进健康的关键技术,建立全民健康评估信息系统,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在国际上领先的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和服务体系位列其中。该研究涉及了体质检测系统关键技术、能量代谢关键技术,老百姓的运动健身效果评价,健身指导、全民健身信息系统的建立等方面,与老百姓的健康与健身息息相关。此外,随着全民健身的不断深入,群众体育也呈现出竞技化趋势,不少健身爱好者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运动水平和技术。针对这样的人群,吸纳竞技体育中的科技成果也是顺理成章。针对更多的普通健身者,一本《中国居民日常锻炼指南》也有望在不久后面世。全民健身绝不仅仅是老百姓自已的事情,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与关注。比如,鼓励全民健身,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锻炼意识和锻炼时间。如果说锻炼意识是个人的,那锻炼时间就不只是由个人能做主了,这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协商。

全民健身首先要抓住青少年,抓住了青少年体育也就是抓住了全民健身的基础和根本。把学校体育做好了,群众体育的社会化、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就有了基础,终生体育的理念才能得到更广泛的普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才能得到保障,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才能得到切实的落实。青少年儿童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2005年,体育总局对全国的体传统项目学校现状进行了调研。根椐统计,目前,我国体育传统校共有2万余所。1988-2004年间,5届奥运会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共获奥运会冠军97个,前三名155个,其中从体育传统校走出来的运动员,分别占全部奥运冠军和前三名的58.76%和49.68%,除此之外,不同层次的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学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等,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真诚的希望各级体育部门能履行好自身职责,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进一步推动教体结合,共同为青少年体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进一步推动教体结合;不断完善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切实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学生和社区居民开放工作;不断完善青少年体育组织;组织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是整个体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实施 “全民健身计划 ”和 “奥运争光计划 ”都离不开学校体育,离不开青少年儿童。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必须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切实把以学校为重点的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基础和重点,贯彻好、落实好。

4 加强运动处方的科学性,预防健身的误区

4.1 歇五天练两天≠健身:每到双休日,一些上班族都要约上同事到体育馆打两三个小时的羽毛球,为已“断顿”几天的锻炼“补课”。但是令他们困惑的是,这种健身方式坚持一段时间,而且每次都累得大汗淋漓,精疲力竭,可运动的体力和耐力几乎仍在原地踏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人利用双休日进行集中式健身以弥补平日锻炼的不足。其实这种利用周末的充裕时间,却并非体育健身的最佳时间,这种“暴饮暴食”的锻炼方式无益于健康。

4.2 偶尔的运动不等于健身:比如有的人很喜欢运动,但平常因为工作忙,根本抽不出时间。于是,每到周末闲下来,他们都会约上朋友打打羽毛球、踢踢足球,把自己累得筋疲力尽,然后再洗个澡好好睡一觉。有的人认为周末去健身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通过运动释放一下一周来的工作压力。像这样“平常基本不动、周末基本没空、周一基本酸痛”的“周末战士”已经不在少数。健身俱乐部的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这些健身者一星期的前5天大多是在办公室里坐着的,基本没有运动,身体实际上已经适应了这种状态。周末突然拿出许多时间集中锻炼,反而打破已经形成的生理和机体平衡。周末健身也许能提高某些运动技能,很容易让人误认为健康水平也提高了,但技能提高并不等于健康增强。据介绍,健身效果主要是锻炼痕迹不断积累的结果。所谓锻炼痕迹,即运动后留在健身者机体上的良性刺激。若健身时间间隔过长,在锻炼痕迹消失后才能又进行锻炼,每一次锻炼都等于从头开始。科学有效的做法是每周锻炼3至5次,或者说,最适合的锻炼巩固应该在前一次的锻炼痕迹未消失之前,就进行第二次锻炼。因此,专家建议,周末健身族由于时间限制,平时虽不能像周末一样充分运动,但完全可以选择适宜的项目,茶余饭后就地、就近进行适度锻炼,就能使锻炼痕迹像链条一样连接起来。这样,锻炼才能真正获得提高体能,增进健康的效果。

4.3 “周末战士”当心运动损伤:比如在冬天进行滑雪这也是冬季运动的新宠,一些滑雪场在冬天都迎来了红火的客源高峰。在尽享滑雪的刺激、快乐的同时,每年冬天都会有上百人因为滑雪造成的运动损伤而走进了医院。一些医院的医学医师介绍说,春节期间和周末是他们接诊的高峰期,其中最常见的是骨折和韧带断裂。因此,平时肌肉锻炼不够,而仅仅在节假日或周末进行大量的、剧烈的运动,就一定要注意防范肌肉拉伤式关节扭伤等运动损伤。冬季的医院每天都会有因为突然的高强度运动造成伤害的病人前来就诊,其运动伤害还是多以下肢为主,其中以腰部、膝关节、脚踝伤居多。因此,在很多人趁着周末开始到户外爬山、交游,但由于平时运动少,膝盖在爬山的时候上下屈曲角度又大,享了整整一冬天清闲的双腿、双膝突然增加运动量,很容易造成“滑膜炎”。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运动是万万不行的,但运动却并不一定会给人们带来健康。而强身健体的方式很多,如扫地、登楼、打太极拳、健身气功、散步等,新兴的如打门球、跳健身舞等。只要认定其中一项,长期坚持下去,必见成效。如果一味东施效颦,往往会适得其反,生命质量便会大打折扣。尤其是老年人,参加锻炼的运动量一定要适度,贪大反而会导致身心的严重疲劳,切忌今天学这一招,明天学那一招,花费不少,收效却甚微。其实只要人们坚持每天都能轻轻松松的活动,如散步、打乒乓球等半小时以上,不出两个月精神面貌便可焕然一新。

另外,还有几种容易忽视的健身误区。

(1)过于要强:无法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最容易受伤的方法就是举过大的重量。要增加肌肉力量,安全的方法是循序渐进。(2)不注重摄入水分:不要感觉到渴了再喝水,运动中要及时补充失去的水分。在运动前、运动期间和运动后都要补充足够的的水。(3)不做伸展:在进行大量练习前或练习结束后应做伸展运动。为了降低运动伤害,请不要在没有热身的情况下伸展肌肉。(4)忽略热身:举重或做有氧运动器械前需要进行几分钟的热身,你可以选择慢走或骑单车等。出出汗,加速血液循环,让肌肉和韧带得到预热从而降低运动受伤的危险,提高锻炼效果。 (5)依靠扶手支撑:如果利用扶手支撑你的体重,那么尽管能够达到跑步机或登山机的最高水平也失去其意义。可以轻轻地把手放在扶手上维持平衡从而获得满意的锻炼效果。(6)摆姿势:如果你只在镜子前摆姿势或坐在自行车上聊天不骑,是无法锻炼肌肉或消耗脂肪的。你应该鼓励自己多流些汗,令心跳加快。(7)越多越好:停止超强度训练。当你猛推重物的时候,同时也有可能猛拉到肌肉,造成肌肉损伤。(8)饮食过量:健身后并不意味着你需要把每天摄入的热量加倍。不要用饮料和广告宣传的“高能量”食品替代正餐。高能量经常意味着“高热量”,有很多种低脂的正餐可以提供适当的热量、蛋白质等。

5 要注重体育人口的培养

在进行群众体育开展情况调查时,我们国家对“体育人口”这个概念是这样定义的;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含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直接参加各种身体活动,即具有亲身体育实践,是体育人口的基本特征。他们经常通过采取某种特定的身体练习方法,达到体育的目的,即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提高运动技能,改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完善发展。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达到体育人口所定义的要求,体育运动仅仅是偶尔为之,就不能达到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等目的。

6 结论

总之,运动处方的普及,对全民健身,有着科学的指导意义。(1)运动处方能够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避免他们盲目从事健身活动,普通百姓可以在医务人员指导下,科学地从事健身活动,真正使人们在自觉健身活动中受益匪浅,并为人们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2)运动处方的存在,客观上实现了“运动处方”理论与实践应用结合,使“运动处方”理论有的放矢.通过运动处方人们动态开具“运动处方”,指导人们健身活动,并进行效果评价,理论上丰富了“运动处方”理论,使“运动处方”与实践活动结合的更加紧密。(3)运动处方可以由教师和医务人员开出,人员流动性较大,对指导对象会产生科学合理的影响。当被指导人员数量较大时,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我们可以采取,现场指导和通过远程指导相结合.远程指导包括:电话热线进行心理调整和互联网上进行“运动处方”的案例宣传等。人们也可以通过网络参考案例,寻找适合自己的健身“运动处方”。

参考文献

[1] 运动处方.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3.1

[2] 体育课中应用运动处方指导体弱学生的尝试.中国学校体育,1992.5

[3] 安排运动锻炼的原则规律.体育科学,1991.2

[4] 增强身高的运动处方.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3.2

[5] 陈明达,于道中.实用体质学[m].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保健医生期末总结篇7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性考核评价;综合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6-0110-02

自20世纪80年代英国开放大学教育学院的学者提出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后,各国高校在课程考试中逐渐注重能力考核,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实际状况出发,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在考试和评价中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国内高校正陆续尝试考核评价方式改革,从而适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要。《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明确提出:“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因此,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迫切需要探索一种全新的考试方法――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这有助于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改变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观念,转而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1 多数高校采用的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

多数高校把考试作为决定学生是否升级、评选先进和毕业的主要手段。期末考试虽具备集中考试、便于安排考试时间及地点的优点,但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考试不能及时、有效检查教学效果。一门课程的学习需要2~4个月,期末考试成绩的反馈延迟,教师难以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其次,考试不能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改进学习方法。部分学生忽视平时的学习,重视期末考试,用“考前突击”来应付考试,而且侥幸通过考试后惰性增加,忽略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考试不能真正激励学生。期末考试的内容偏重书本知识的机械记忆和理解,限制了其学习积极性;易使学生认为学习只是为了过关,而不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部分学生为了追求高分或者通过,甚至作弊,这样妨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过分强调期末考试成绩对学习效果的评估,会导致考试不再是一种有效的检查和评价手段,而是成为学习和教学的目的和指向,使得一些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应付考试[1]。

2 综合性考核评价在临床医学专业实施的必要性

课程考核方式倾向多元化 在探索考试改革中,促进考试评价由期末化向过程化转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可减少课程成绩对期末考试的倚重,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加强日常考核的力度[2]。高校应合理设计考试评价体系及丰富考试形式,理论考试总体上分为平时与期末两大部分。考试方式应减少理论考试比重,提高实践考试比重,以全面评价学生。科学地确定平时成绩评价的具体指标[3]。平时指标一般可以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期中考试、课程论文总结、实践动手能力等,教师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课程特点增删一些指标来全面和科学地考核学生平时成绩。综上所述,在高校考试改革过程中综合性考核评价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素质教育极为重要 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生将承载重要的医疗任务,毕业后均要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才能执业,所以对医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至关重要,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生采取综合性考核评价也迫在眉睫。在课程建设中有必要引出执业医师相关知识完善教学流程,可将相关课程的题库融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历届真题。高校需要全面考查学生学习情况,使医学生能熟悉、掌握基础知识和培养临床综合实践能力,为将来参加执业医生资格考试及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性考核评价能客观反映学生对基础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了解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

3 综合性考核评价的实施策略

形成性评价

1)课堂表现+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可以通过课堂发言、作业、实验设计方案以及实验报告等情况为依据进行评分,此三部分成绩按2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课堂表现部分需要任课教师根据班级人数灵活调整方式,以便达到公正评分。

2)阶段性考试。在期末考试之前,每个学期进行1~3次阶段性考试,题库随机出题,以客观试题为主。阶段性考试的成绩可按20%~40%的比例计入考试总成绩。阶段性考试可由任课教师依据学习的相应内容来决定考试的时间,避免学生考前突击,强调平时认真学习的重要性。

终结性评价

1)期末考试。采用客观题与主观题两种形式,客观题占70%,题库随机出题的标准化考试,机器阅卷;主观题占30%,主要是一些病例分析讨论题。主观题的设计可使学生平时注意知识的扩展与应用,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的综合判断、理解、分析能力。期末考试成绩按照20%~4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

2)基础医学课程综合考试。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学好基础医学课程对于他们对临床医学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故所有基础医学课程结束后组织一次综合考试,按照各课程所占学分比例来确定考试时各课程所占比例。这样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重视知识的持续性及相关性。

3)多层次补考。学生根据每一次闭卷考试情况进行补考,可以选择本学期或者下学期。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并弥补学习中的缺陷,还可以给学生留出适当的准备时间、缓解考试压力。补考的试题难度应比之前的考试稍高,以利于考试成绩的管理和保证补考效果。

4 综合性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

在综合性考核过程中,教师能及时准确得到教学效果的反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相应的改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被激发,降低了学习压力。此法也对教学工作提出挑战。为保证考试的客观与公正,必须实行教考分离,即教学者、命题者、监考者和评卷者在职责上分离。为了实行教考分离,需建立各课程的题库,题库建设融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会增加难度,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因此,为了培养更优秀的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学校和教师在形成性考核及终结性考核中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此过程任重而路远。

综上所述,传统考核方式存在不足,推动了对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进行综合性考核评价改革。在建立完善的客观试题题库基础上,考核评价的改革利于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利于学生及时弥补知识缺陷,提高教学质量,保证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因此,对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进行综合性考核评价的实施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董新平,韩红培,杨飞.浅谈高等学校考试方法改革[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3):20-21.

[2]倪丽娟,尹航.高校考试方式改革的探寻[J].黑龙江教育,2012(7):49-50.

保健医生期末总结篇8

高关注:专注掘金医疗行业

近年来,为了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作为民生大计的医疗事业受到了老百姓的极高关注,医疗服务体制更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有统计数据显示,医改前,中国44.8%的城镇人口和79.4%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绝大多数居民靠自费看病,承受着生理、心理和经济三重负担,因经济负担过重而“小病拖、大病扛”、放弃住院者居多,不少患者因病致贫。以2003年为例,中国农民年人均收入2622元人民币,而平均一次住院要花去2236元。如今,全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亿之巨,覆盖率超过95%;其中“新农合”参保农民超过8.32亿人,覆盖率超过97%。

“中国医改编织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医保网,放眼全世界,没有其他国家能在五六年里取得这样的成就。”国际权威医学杂志之一《柳叶刀》如是评价。

随着“医改”的推进,医药板块可谓A股市场的“金矿”。医疗保健行业近10年来的高速发展,孕育并诞生了许多涨幅10倍的股票。而且,过去一年医药板块经历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医疗保健行业下一个黄金十年值得期待,因此,博时基金选择发行了一只专注于“掘金”医疗保健行业的新基金——博时医疗保健行业基金。

博时医疗保健行业基金主要投资于医疗保健行业股票,精选医疗保健行业的优质上市公司,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力争获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拟任基金经理李权胜,科班出身,北京大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毕业,拥有较长期的证券从业经历,具备较丰富的行业研究及投资管理经验。2006年3月加入博时基金,历任研究员、研究员兼任博时精选股票基金经理助理、特定资产部投资经理。

高需求:消费刚性决定“钱景”

德国联邦经济与技术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全世界人口达67亿,年人均健康保健消费支出854美元,全球医疗保健市场销售额为5.7万亿美元,相当于德国GDP的1.5倍。全球医疗保健产品和服务市场年均增长6%,多数国家医疗保健市场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本国GDP的增长速度。如全球医疗保健市场保持当前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30年该行业的营业额可能将达20万亿美元。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现有大中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远远超过其公共资源容纳限度。根据国家统计局前不久的数据,至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已超过6.9亿,约占总人口的51.27%,从数量上首次超过农村。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至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3.39 亿,而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约1.12 亿,占总人口比例超过8%,我国已经真正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国家统计局预测,到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将从2011年的9.10%增长到11.92%,届时每8人中就有一位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人的医疗消费很多是发生在年老之后,老年人口增多会带来医疗保健费用的高速增长。

社会的变迁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医疗消费需求激增,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有统计数据表明,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到2013年,中国有望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在全球的市场份额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博时医疗保健行业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李权胜表示,自2001年以来,中国医药工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十年,行业由2千亿元的产值上升至1.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未来十年,医药行业的消费刚性决定了医药行业的发展前景仍值得期待。

高跨越:估值底部布局良机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2006年以来国内A股的医药行业指数总计涨幅超过485%,超过同期沪深300指数超325个百分点,医药行业指数也已经跨越了2007年6124高点。国外投资经验也有同样的轨迹,医药行业1989年至2011年,美国标普500医药指数上涨608%,是标普500指数上涨幅度364%的近两倍。1995年至2011年,老龄化严重的日本,医药指数上涨155%,而同期日经225指数则遭受了近60%的跌幅。

另外,从近十年的数据看,申万医药生物板块市盈率仅在2005年至2006年的行业低迷期、2008年年末的金融危机期低于30倍。而目前医药板块的市盈率在21倍左右,处于历史较低水平。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医药生物指数推出以来累计涨幅为394.03%,是同期上证综指涨幅的5倍多。

众禄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刘畅也指出,未来十年,我国医药生物行业将持续稳定增长,驱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增长、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药市场增长、城镇化、居民保健意识提高、疾病谱变化激发药品需求、新医改政策推进等。基于行业基本面发生的变化,我国医药生物行业已经从传统观念上的防御性行业发展成为成长型的朝阳行业,面临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上一篇:伦理学和哲学范文 下一篇:幼儿园保健知识讲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