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行业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18 16:47:38

生猪养殖行业调查报告

生猪养殖行业调查报告篇1

1、畜牧生产全面发展。预计全市生猪累计出栏100万头,同比增长12.9,家禽累计出笼1000万只,同比增长8.3,山羊累计出栏13.8万只,同比基本持平,实现畜牧业产值19.8亿元,同比增长11。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7。

2、规模养殖继续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各类规模养殖户1927个,其中年出栏50头以上生猪的专业户1460个,千头以上猪场90个,新增7个;万头以上猪场7个,新增1个;年出笼2000只以上的养禽专业户254个;年出栏100只以上的养羊专业户116个。规模养殖产值占总产值的51,比去年增长1个百分点。

3、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向上申报畜牧项目21个,其中,已审批落实的项目7个,到位资金1121万元,已申报待批项目13个,待拨资金1699万元。储备项目11个。为我市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4、品种改良进展顺利。全市实施人工授精14.6万头次,人工授精面达93以上,同比增加13个百分点。新建了生猪人工授精总站,饲养优良种公猪18头,解决了全市生猪人工授精供应紧张的问题。清平猪保种和新品系选育顺利进行,双莲鸡保种工作已经启动。

5、疫病防控力度加大。针对6月中旬王店镇发生的猪普通蓝耳病和高致病性蓝耳病混合感染疫情,全市上下齐努力,采取果断措施,扑杀了病猪和同栏猪,打赢了这场疫病防控攻坚战。认真组织春秋两季防疫工作,“两瘟四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密度、清栏消毒入户率、“三位一体”的动物免疫标识率及免疫证发放率分别达到100。

6、卫生监管稳健开展。全年检疫肉产品380万公斤,调运检疫牲畜60.2万头,动物产品420万公斤,市场检疫活畜禽58万头(只),对检出的病畜(禽)及产品全部做了无害化处理。会同相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联合执法5次,开展日常监督执法检查32次,检查兽药、饲料经营户243家、超市8家、城乡集贸市场23家、肉类加工厂和冷库9家、宾馆和学校食堂13家、肉品销售摊位140家,查处销售未经检疫案件2起30公斤,病害肉案件5起170公斤,查处无证经营案件1起、逃避检疫案件7起,抽样检测饲料69批次。确保了食品卫生安全。

(二)主要做法

1、狠抓畜牧科技推广,提高畜牧养殖水平。一是开展科技培训。组织专家举办了两次全市防疫员专业知识培训,受训316人次,强化了防疫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了业务水平;分镇处举办了10场畜禽养殖档案培训班,就正确应对甲型h1n1流感、科学饲养管理以及规范填写养殖档案进行了讲解与指导,受训养殖大户2000人;利用春训、不定期讲座、培训开展生猪人工授精、科学饲养管理、动物疫病防控培训30场次,受训人工授精员和养殖户6000人次。二是实施品种改良。坚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制度,规范品种管理,鼓励品种改良,引进优良种猪,实施生猪良种工程。三是保护品种资源。投资18.1万元,更新了清平种猪场的限位栏和产床共174套,为清平猪的保种、选育、提高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在双莲鸡原产地王店双莲建立起双莲鸡保种场,组建了保种群和繁殖扩大群。

2、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一方面做好项目的申报与建设工作。对所有已争取在建的项目,采取一个项目一个专班负责落实的办法,严格督促业主对照项目建设要求实施,确保项目建设标准高、效果好;同时对新牧公司万头标准化猪场“以奖代补”项目、2007年度标准化规模猪场(小区)改扩建、基层防疫体系、**年度标准化规模猪场改扩建、生猪板块基地建设等项目严格按照省局下发的方案进行了自查,预计可全部通过验收;编制了项目建设中长期规划,做好项目贮备,规划了11个项目,所涉建设资金8.95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99亿元。促进了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做好**年畜牧产业政策兑现工作,将505.5万元资金及时兑现到养殖户手中;积极开展生猪养殖小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申报、兑现工作,核实合格养殖户75个,发放贴息资金13.7万元;大力宣传能繁母猪保险政策,引导养殖户投保81010头,参保率达到97,并做好母猪死亡鉴定工作;配合市农业局做好农机补贴工作,摸底上报畜牧机械补贴资金20万元。极大地激励了畜牧业的发展。

3、培植畜牧龙头企业,提高产业经营水平。一是培植龙头企业。对翔鹤食品公司继续实施驻场检疫制,实行检疫费减半,帮助其申报省级标准化万头猪场,争取项目资金100万元,指导搞好规划设计,建立起2万头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做好亚源乳业的奶牛疫病监测工作,引导其扩大生产规模,做好奶站建设。二是发展中介组织。加强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协会建设,引导其在协调产供销、开展信息服务与交流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全市组建了5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和1个养猪协会(其中新建4个),拥有社员和会员800人。三是规范交易市场管理。做好交易市场的规划管理,加强交易市场的畜禽检疫,严禁病畜(禽)上市,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四是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加强品牌建设,申报无公害畜禽产品和产地双认证,在抓好去年申报项目的落实工作的同时,今年又申报1个。

4、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保障畜牧生产安全。一是进一步明确了镇(办事处)政府(行政)的动物防疫责任主体,层层签订了行政业务责任状,实行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了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保障防疫经费。今年争取市政府增加了20万元的防疫经费,用于补充冷链容量的不足,保障了防疫的顺利进行。三是加强基层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结合防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建设了王店、育溪、河溶、半月四个防检分所,购置了办公、检测设施设备;通过各方面争取,为全市十个镇(办事处)更新、添置冷藏柜、冷冻柜36个、保温盒165个,满足了基层冷链体系所需的容量。三是加大防疫督办力度。在今年春秋两季防疫过程中,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和市畜牧局组成了防疫督查专班,深入各镇(处)、村开展巡回督查,突出母猪、小猪等薄弱、重点环节,加强督办,并对全市158个村(居委会)的畜禽进行随机抽样采血化验,实行抗体监测,判定免疫效果,对不达标的地方责令查漏补缺或返工,检查结束后实行严格考核兑现。充分发挥村级动物防疫员和疫情报告观察员的作用,严格重大动物疫病报告责任制,严密监视疫情,定期排查,及时发现,规范报告,果断处置。

5、强化动物卫生监督,确保畜禽产品安全。一是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利用“3.15”等活动,宣传了畜牧法律法规和肉食品安全常识;印刷《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条例》原文塑胶版700张,张贴到各镇(处)畜牧产业化办公室、村委会和仔猪交易所;免费发放《畜牧法》单行本1500本、专题宣传资料6000份,营造了依法治牧氛围。二是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与所有大型养殖场、仔猪交易所和屠宰、加工企业签订《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监管责任状》;对中小型养殖场(户)建立联系村、场监管责任制,实行1个责任人联系1到2个村场,负责所联系村、场的养殖技术指导、动物防疫、检疫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服务。三是严格动物卫生监管。严把运输、屠宰和市场检疫关,制定了《加强产地检疫方案》,实行村级协检员制度,加大产地检疫力度;严格肉类加工企业和冷贮场所动物防疫条件审核,进行规范管理;与质检、商务、药检、工商、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食品安全联合执法,实施食品安全整治,严防病害肉食品上市。四是强化饲料兽药监管。抓好违禁药品的清查、监测、监管工作,教育引导养殖户自觉守法,不添加使用“三聚氰胺”等禁用药物,做到“三结合”(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相结合、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相结合),规范了我市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使用行为。五是做好养殖档案工作。指导全市规模养殖场建立了包括疫病防控、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使用、消毒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内容的《养殖档案》,规范养殖档案管理,建立肉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

6、做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畜牧队伍素质。一是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每个学员集中学习达50个学时,学习笔记达6000字以上,共撰写、交流心得体会54篇、专题调研报告6篇,征求意见、建议21条并进行了整改;开展了“三联四促”、“服务民生促和谐,法律宣传进万家”等实践活动,促进了各项工作,达到了预期目的。二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严格执行机关工作人员考核管理办法,提高了工作效益;成立了机关效能建设督查小组,加强对上网玩游戏、摸牌等违纪行为的督查。三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责任;精心组织了党员春训工作,剖析出机关党员作风方面的十个问题,切实加以了整改;组织党员干部收看党风廉政电教片,加强了党风廉政教育;切实提高服务态度和质量,做好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共接访了12件,办结9件,其它3件正在认真办理。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将今年的宣传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科室,调动全系统的积极性;与省电视系,制作了十分钟的畜牧大县专题片,在省农业信息网播出;在××电视台、各级网站、报纸上发表新闻、稿件、专题片149篇,很好地宣传了我市创建畜牧大县的成果及畜牧系统的形象。四是做好群团工作。建立了女工维权机制,为全体女职工购买了大病医疗保险,组织女职工定期体检;组织老职工参加了宜昌市举办的“夕阳红健康公益活动”、重阳节座谈会等活动,使他们享受组织的温暖;组织机关干部参加了全市“庆祝国庆60周年爱国歌曲大家唱”、职工趣味运动会、关公杯职工蓝球赛等活动,活跃了职工文化生活。五是加强机关建设。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压缩办公经费的规定,制定了《车辆使用管理制度》等机关管理制度,建设节约型机关,做好办公楼搬迁的前期准备工作,努力改善办公条件。

三、**年的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增产增益为目标,以养猪业为主导产业,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养殖为方向,发展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加快科技进步,优化畜牧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强化疫病防控,力争**年生猪出栏达到110万头,家禽出笼达到1100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增加一个百分点。全市畜牧业为农民人平增收150元以上。

(二)具体措施

1、加大政策扶持,发展规模养殖。积极争取市政府出台畜牧产业政策,重点扶持规模养殖、品种改良、中介组织,激励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认真落实国家的有关惠农政策,做好母猪保险、母猪补贴、奶牛保险、奶牛补贴等工作;开展肉猪保险试点工作。充分保护和调动广大畜禽养殖户特别是养殖专业户的积极性。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力争全市新增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户10个,新增年出笼或存笼2万只以上家禽的户10个。

2、推广畜牧科技,提高养殖效益。一是开展技术培训。利用春训、防疫员培训班、各种专题培训班等形式,重点推广“150”、“500”高效养猪模式、生态养殖“115”模式、自然养猪法、标准化“1235”养羊、“猪-沼-鱼”、“猪-沼-果”立体养殖等实用新模式;推广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生猪人工授精、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标准化养猪、粪污处理等畜牧兽医实用技术。二是加快品种改良。继续全面落实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政策,提高母猪生产能力;规范种畜禽生产经营行为,依法实行种畜生产、供应、使用许可制度;继续实施生猪良种工程,加强管理,生猪人工授精面提高1个百分点,做好供精总站的规范化建设,扩大种猪规模;稳步推广长大清、大长清等内三元杂交猪,大力推广杜长大等外三元杂交猪,进一步提高三元杂交猪的比率;加强清平种猪场种猪档案管理,做好清平猪的保种及新品系的选育工作。扩大双莲鸡保种群和繁殖扩大群的规模,优化选育方案,加大选育力度,切实做好双莲鸡的保种工作。

3、培植龙头企业,发展产业化经营。坚持优先发展工业的理念,加强与重点企业联系,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扶持翔鹤食品公司扩大加工规模,扩大生产基地;扶植亚龙乳业扩大奶牛饲养规模;提高清平种猪场的生产能力。鼓励发展各种养殖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力争新增5个,引导其实行农企对接。

4、突出项目建设,加大基础投入。对所有已争取在建的项目,实行专班负责制,严格按要求落实好;加强与农业部、省畜牧兽医局、宜昌市畜牧局的联系,按照项目申报指南,高标准地做好项目申报,做到应报尽报。依托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疫情测报站续建等项目建设,继续加强防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省级标准化万头养殖小区(场)、标准化规模猪场改扩建项目、板块基地建设等项目,带动养殖户加大畜牧业固定资产投入。

5、加强疫病防控,确保生产安全。一是做好强制免疫工作。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疫病防控综合措施,健全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指导规模养殖场和农户按程序进行免疫,特别是继续加强母猪、小猪免疫,抓好季防月补、常年补针工作,确保“两瘟四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密度、清栏消毒入户率、“三位一体”的动物免疫标识率、免疫证发放率达到100。二是搞好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置。规范疫情报告程序,及时发现疫情并果断处理。三是进一步加强检疫工作。在做好屠宰检疫、运输检疫和市场检疫的基础上,深入实施村级协检员制度,加大产地检疫力度。四是强化饲料兽药监管。加强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引导饲料兽药门店做好供销台帐,不购进、销售违禁饲料、添加剂和药品,教育引导养殖户自觉守法,不添加使用“三聚氰胺”等禁用药物。五是做好畜禽养殖档案工作。细致做好养殖大户的调查、摸底、登记,对饲养50头以上猪、2000只以上禽和100只以上羊的养殖大户都要按要求建立养殖档案,实行备案管理。

生猪养殖行业调查报告篇2

市非洲猪瘟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根据《XX市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等非洲猪瘟防控相关工作要求,为全力配合做好全市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结合环保工作实际及职责要求,本着“早、快、严、少”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部门工作职能。现将我支队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抓好非洲猪瘟疫情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执法工作,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和工作职责要求,一是在“双随机 一公开”日常监管手段基础,开展畜禽养殖专项执法检查、执法大练兵异地交叉联合执法等行动,重点对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企业)、屠宰场的环保手续、污染防治建设运行、养殖废弃物处理处置各个环节进行监管执法,把好生猪养殖业环保准入关,守住养殖粪污排放口,严禁生猪养殖业非法排污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二是针对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我单位创新监管执法方式,采取畜禽养殖场水质检测、无人机排查等监管执法方式,提高了执法工作效率,依据职能依法查处畜禽养殖行业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有效避免了因现场监管执法存在非洲猪瘟传播风险,杜绝了少部分生猪养殖违法企业以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要求为借口而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的情形。三是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共同抓好餐厨剩余物的监管。配合市监局、市城市综合执法局共同抓好全市餐厨剩余物的监管工作,杜绝餐厨剩余物流向生猪养殖场。

2018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部门,依法查处畜禽养殖环境违法行为51件,共计处罚款97.9万元,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7起,行政拘留6人。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XX市畜禽养殖行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与当前全市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有部分畜禽养殖业规模小、生态环境保护主体意识淡薄,不愿加大养殖污染防治设施资金投入,甚至部分畜禽养殖企业仍抱着侥幸心理进行偷排漏排,对XX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带来一定风险。

下一步,将继续加大畜禽养殖行业的执法监管力度,站在非洲猪瘟防控事关XX高重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城乡居民保供安全的高度,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和厌战懈怠心理。加大对畜禽养殖重点项目开展环境保护“三同时”、“自主验收”及“排污许可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做好环境违法行为的警示教育、企业环境管理咨询、指导服务,从源头上避免环境违法行为发生,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范工作。

XX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生猪养殖行业调查报告篇3

1-6月出栏生猪64.12万头,同比增加21.66%,三元杂交猪25.64万头,占生猪总产量40%,出栏牛0.6万头,同比增加1.69%,出栏羊0.87万头,同比增长1.17%,出笼家禽228.3万羽,同比增加0.97%,蛋品产量6204.57吨,同比增长0.5%;存栏生猪75.5万头,同比增加15.62%,其中母猪7.582万头,同比增加19.02%,存栏牛2.89万头,同比增加1.04%,存栏羊2.71万头,同比增加0.74%,存笼家禽425.2万羽,同比增加0.73%。全县放养水面150027亩,鱼种10525万尾,其中引进翘嘴红鲌40万尾,匙吻鲟4000尾,苗种繁育2亿尾,上半年水产品总产量17200吨。

二、养殖业形势分析

1、产业结构及市场价格变化。一是产业受市场价格变化、产业扶持政策、城市建设等系列原因调整,规模养殖户逐步增加,散养户明显减少;二是受产业扶持政策和市场高价影响,生猪自繁自养普及率逐步增加,母猪饲养户增多,种猪价格持续上扬;三是生猪产业受冰灾影响严重。1月15日—2月13日止,全县因冰冻原因死亡生猪2.2万头,倒塌栏舍1.4万平方米,导致今年存栏、出栏生猪减少了20-30%。目前,仔猪存栏量减少,养殖户补栏困难,导致仔猪价格居高不下,仔猪价格达36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涨200%。近期因国家宏观调控和周边疫情影响,加之进入生猪销售淡季,仔猪价格和肥猪价格明显下降,肥猪价格最高降幅达150元,但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和目前生猪存栏情况,生猪价格不会出低谷,后期仍会出现一定回升;四是饲料市场价格仍然保持较高价位。乳猪料市场均价4300元/吨,肥猪料市场均价3950元/吨,养殖成本大幅增加。

三、灾后重建工作

1、加强领导,成立机构。迅速成立了由刘云辉局长任组长,张建林、严佑红副局长任副组长,畜牧科、水产科为成员的养殖业抗冰防灾小组,紧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对策。

2、强化服务,排忧解难。一是全力开展养殖业抗冰防冻技术指导。编印了养殖业防寒防冻技术资料2000份,组织乡镇动物防疫员发放到各养殖专业户;抽调6名同志成立3个技术小组,克服重重困难,采取直接上户或电话联系等方式,指导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开展屋顶除冰、防冻、防疫工作。二是认真做好相关服务工作。组织基层动物防疫员,冒着恶劣气候,对全县所有规模养禽户进行了一次禽流感的全面免疫接种;鼓励生猪人工授精员发扬不怕苦的精神,尽量满足养猪户的要求,实在不能到位的,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我局积极联系县内饲料生产企业,解决部分规模养殖户因运输原因造成饲料告急的严重问题,想尽一切办法为养殖户排忧解难。

3、广泛收集信息,及时处理灾情。一是全面动员各乡镇动物防疫机构工作人员投入到养殖业抗冰防灾工作中,及时掌握有关灾情迅速上报,局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及时收集和上报有关情况。二是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和重大灾情。1月28日,天心牧业公司报告突然倒塌四栋规模猪舍,我局立即组织人员冒着路滑冰冻的危险连续3次到达现场,指导协助猪场开展自救工作,抢运种猪700余头,立即组织人员开展屋顶除冰工作,对死亡生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严密消毒,有力地防范了灾情的进一步恶化。2月4日,光明派派乳业有限公司因停电拒收鲜奶,近20名奶农到县政府集体上访,我局积极协助部门做好奶农的思想工作,稳定奶农的情绪,在县人民政府与企业的协调下,事件得到圆满解决。

4、有所侧重,适当补偿。为搞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上级下拨了部分资金作为养殖业受灾损失补偿。由于受灾面积广,受灾户多,而补助资金不多,受灾户不能全部得到补偿。为搞好资金发放工作,我局综合考虑,统筹兼顾,采取有所侧重,造当补偿的办法,共补助受灾户76户,补助资金1*万元。

四、完成主要工作任务

1、全面落实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县财政局、县畜牧局联合对县内生猪规模养殖场进行现场审核,累计查看养殖场103处,最终审定规模场补贴对象88户,明确建设内容,发放项目启动资金265万元。

2、进一步完善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管理。3月10日召开全县乡镇畜牧水产服务站和供精单位专题会议,累计完成良种补贴数6.39万胎次,发放补贴资金127.8万元。同时,对20*年项目实施做出了进一步规划要求,以望畜发[20*]10号《关于进一步加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管理的通知》制定下发了《**县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管理暂行规定》,并且该暂行规定以望畜水规备[20*]001号文件报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备案。

3、认真申报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按照上级要求,联合县发改委对相关规模场(小区)进行现场审查,确定建设项目单位15个,其中备选项目3个,累计资金900万元,其中中央扶持资金560万元,自筹资金340万元。

4、积极开展技能培训。一是参加全县组织的农民素质教育养殖专业户科技培训活动,现已开展培训3期。举办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12次,培训人数达512人次,利用网络对养殖农户进行养殖技术指导,发送技术信息8条,6000农户受到指导。冰灾期间发送技术资料10000套,同时,对10000亩水面进行了水产病害监控,并重点农户的水产病害进行了指导防治。二是参加“科技阳光信息平台”建设,以信息群发方式进行科技知识和市场价格信息传达和普及,参与农业110共同建设,进一步强化为民服务意识。

5、有序开展湘江禁渔工作。春季禁渔工作是我县渔业的一件大事、特事,一是做好禁渔方案。2月份就制定了《**县春季禁渔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并报送县人民政府批准。二是大力宣传。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手段大力宣传春禁工作的意义,做到沿河乡镇村和村民都明白,共发送市人民政府的禁渔通告500份,分发到各沿河乡镇村和渔民手中,在渡口、社区、学校、渔民集中区域张贴通告100份,同时,县电视台专题宣传春季禁渔工作10天,竖立禁渔牌3块,禁旗10面,市人民政府的禁渔通告磁带一本,出动宣传车、宣传船30次,使禁渔人人清楚,个个明白。三是认真做好渔民禁渔期间的补助发放工作,为使禁渔期间渔民补助发放公平、公正,县畜牧水产局制定了《**县春季禁渔渔民补助发放办法》,对县境内的专业渔民、兼业渔民的家庭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发放渔民家庭情况统计表,由渔民所在社区、村统一填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县畜牧水产局审核,4月份共对全县272户,家庭人口1365人进行了逐户审核,根据县人民政府制定的标准,每月共发放春季禁渔渔民补助147010元,全县共发放441030元,由渔民所在乡镇财政从银行直接发放给渔民。四是扎实进行禁渔督查。按照县政府的统一布置,以县局牵头的禁渔工作组每天都在禁渔区进行督查,3个月共出动渔政执法船69航次,出动执法车28次,做到了白天、晚上检查相结合,基本做到了河中无渔船,岸边无网具,市场无河鱼。查处了张先东等违规作业人员4人,处罚款2100元,现场没收并销毁矮阵25米、迷魂阵20米、虾毫232个、纱套网320米、丝网100米、扳曾1个、电瓶1只。**县首次春季禁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6、加快特色水产养殖发展。今年主要抓了翘嘴红鲌、匙吻鲟、网箱养殖黄鳝、小龙虾、河蟹、生态甲鱼等特色水产养殖。翘嘴红鲌春片放养40万尾,养殖面积100亩;匙吻鲟养殖示范10亩,放养10cm规格鱼种4000尾;河蟹集约化养殖600亩,放养扣蟹30万只;网箱养殖黄鳝下水网箱5000口;小龙虾养殖面积1000亩;生态甲鱼养殖新扩面积200亩。全县特色水产养殖特色明显。

7、抓好百里水产走廊项目乔口核心区建设。一是项目区的鱼池改造项目。年初共对核心示范区的1000亩标准鱼池进行了改造,主要是水系、电力和鱼池护坡整理,共投入建设资金580万元。二是完成了伊思丽公司的珍珠城的项目土地平整和设计工作,进入项目建设阶段。三是核心示范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成效,上半年完成项目招商2个,引进资金300万元。四是核心示范区的道路建设已经启动,年内完工。

8、完成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按照上级的布置安排,2月开始了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员的业务培训,3月召开了全县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动员会,4月进行入户普查工作,共完成普查资料2000套,5月完成了数据的入库工作,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工作顺利完成。

五、强化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1、广泛宣传。根据上级要求和实际需要,多层次、多方位的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印发法律法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养殖业投入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知识等宣传资料1万余份,全面普及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强化畜禽水产品生产经营户安全生产要求,提高养殖业投入品质量安全判别与防范能力。

2、严格监管。一是全面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严格按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20*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的通知》、和长畜水发[20*]16号《关于贯彻落实〈20*年全省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强化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工作,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确保了产地检疫率、定点屠宰检疫率达100%。以村级防疫员为主体,在全县范围内强开展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狂犬病等强制免疫,有效控制了全县畜禽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二是全面加强水产用药和水产品质量监管。开展了渔业生产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对乔口渔场、靖港哑河渔场、格塘千龙湖、黄田渔场等重要渔业生产基地和渔药经营点的渔药进行清查,严厉查处绿霉素、孔雀石绿等违禁用药,没有发现使用禁用药物的行为。同时要求渔业养殖户建立健全健康养殖档案,准确登记渔药(饲料)购买、使用及水产品购销往来情况,做到有据可查。累计检查渔药经营单位和养殖场20家,整改8家。

三是全面加强肉类产品安全监管。加强对城区肉类市场清查,严格清查各肉类经营点来源,对无证、无检疫的白板肉和病死猪肉进行收缴并无害化处理,有效保障城区居民肉食安全。

四是全面加强以“瘦肉精”等违禁药物为主的兽药、饲料专项行政执法工作。由县局畜牧水产执法队牵头,组织相关执法人员,加大了兽药和饲料生产、经营企业产品检查力度,对违禁药物和假冒伪劣药进行收缴处理,并开展养殖场(户)、生猪贩运户的尿样抽检,高度关注全县违禁药物市场动态。累计检查饲料、兽药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66家,整改4家,没收禁用磺胺类药、呋喃唑酮片、氯霉素片等4800片,没收蟾毒素、虫菌克、通便开胃精、百毒杀星等过期药20合(瓶、袋)。

五是建立健全畜禽水产品健康养殖档案。为规范兽药、饲料的使用,保障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开展了对大中型畜禽水产品养殖场的执法检查,检查了乔口田心坪养殖小区、乌山杲山养殖小区、黄金猪场等15家养猪场,没有发现违规使用药物和违规使用添加剂等不法行为,但少数没有建立健康养殖档案;检查了丁字镇桃花渔场、靖港哑河渔场、乔口渔场、新康渔场、格塘千龙湖等20家养殖生产单位的生产记录和用药记录,没有发现使用禁用药物的现象,但养殖档案不健全。为此,我们都现场要求并督促畜禽水产品养殖场(户)建立健全健康养殖档案。

六、动物防疫工作

1、严格执法。一是加强检疫队伍建设,严格考核,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文明执法。上半年全县无因行政执法而引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案件。二是加强产地检疫,采取定点收购的驻点检疫与流动收购的主动申报检疫相结合的办法,严厉打击逃检、抗检等违法行为。三是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抓好村点屠宰检疫,安排专人抽检,定期收费,造册登记。屠宰场实行专人24小时值班制,实施宰前、宰中、宰后全程检疫。乡镇农贸市场逐步实行天天检疫,收费、盖章同步进行。四是各乡镇明确专人,加强对村点屠宰免疫标识的查验、回收工作。五是开展经常性监督稽查,严厉打击经运户违法违规行为。六是明确专人及时查疫、堵疫,加强对动物疫情的监控,严防外来疫畜禽流入我县。上半年全县共查处逃检抗检经营户、违法生产经营单位3起,检出病死畜15头,病死禽470羽,病死动物产品170公斤,已全部作无害化处理。

2、加大检测体系建设力度。年初对县站的实验检测体系进行规范添置必备的仪器设备,明确实验专人,加强人员培训,确保我县能够开展口蹄疫、禽流感、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检测,同时进一步完善血吸虫病的实验检测和放化疗等。

七、下半年工作

1、进一步加快生猪养殖方式的转变。认真落实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小区)建设项目,提高全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促进生猪生产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加大生猪疫病防控力度。一是稳定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队伍,加强科学养猪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训。二是对可能发生的重大疫情即时监控、即时跟踪、即时防疫。三是做好生猪防病治病知识普及工作,尽量减少疫病的发生。

3、扎实有效地开展水产养殖技术的培训工作,主要是对生产方式的转变、水产品质量安全、新品种、新技术等的培训。

4、做好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认真进行生产管理和监管工作,创造条件进行水产品检疫和检测工作,为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做好前期工作。

生猪养殖行业调查报告篇4

一、工作目标

以保护环境、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促进我市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保险联动、财政扶持、稳步推进”的基本原则,构建政府监管部门、保险部门、无害化处理企业、养殖户联动机制,引导和鼓励养殖户积极配合做好生猪保险、无害化处理工作,全面落实病死畜禽统一收集、集中处理无害化措施,实现生猪保险、病死畜禽的处理规范化、常态化。

二、工作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

为加强生猪保险及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委农办、市财政局、市畜牧食品局、保险公司、无害化处理场等相关人员为成员的生猪保险及无害化处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于市畜牧食品局,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要及时成立领导协调机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保证病害死生猪及时收集和规范处理。

(二)全面开展畜牧业政策性保险

各乡镇、保险公司、动物防疫部门等要认真履行生猪保险工作的组织、领导职责,积极宣传发动,引导和鼓励广大生猪散养户、规模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参加养殖业保险,对能繁母猪实行全覆盖参保,确保参保率达100%;对育肥猪、奶牛应保尽保,其中常年存栏能繁母猪4头以上的自繁自养场(小区、户)或年出栏商品猪5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户)能繁母猪和育肥猪必须参保,要求参保率达100%。通过政策引导、制度调控、无害化处理促进等手段,逐步达到符合参保条件的生猪保险不漏一场、不漏一户、不漏一畜,为集中无害化处理奠定基础。

(三)强力推行病害死生猪统一收集、集中处理

1.市政府按程序确定动物无害化处理场,对全市范围内的病死畜禽进行收集和处理,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方式,积极支持动物无害化处理场实施技术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

2.集中处理方法。在出现病死畜禽时,由养殖场(户)通知当地畜牧兽医站,同时报告当地保险机构;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协检员按照《动物防疫法》对死亡的猪只做出初步诊断和报告疫情,填写《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情况登记表》,保险机构出具《病死猪查勘定审通知单》,并通知无害化处理场及时派出专用运输车进行统一收集,畜牧兽医站、保险公司、处理场收集人员三方到场确认并签字后,由养殖户负责组织人员,将病死畜禽装入专用运输车,由收集人员运往处理场作集中无害化处理;参加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的养殖场(户)凭三方签字凭证办理保险理赔、补偿等手续,保险公司对于没有佩戴免疫耳标、没有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生猪一律不予赔付。

3.完善规章制度。建立病死畜禽统一收集、运输、处理工作台帐,做好病死畜禽收集、处理运行等各项记录并归档备查。畜牧、财政、保险、处理场对无害化处理要做好定期汇总,作为有关经费计算、补助依据。

(四)保障生猪保险及无害化处理经费

1.保险经费:中央、省、市各级财政对参加保险的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的保费予以补贴。保险机构按照保险政策规定,对投保生猪发生死亡的养殖场(户),凭有效的无害化处理证明办理保险理赔,为养殖场(户)提供高效快捷的优质服务。

2.无害化处理费用

(1)全市所有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或存栏能繁母猪4头以上养殖场(户),死亡生猪经集中无害化处理后,其80元/头的无害化处理费用(中央和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划拨给无害化处理场60元(其中地方配套20元),养殖场(户)20元。市财政局按照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汇总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数量和市财政负担比例安排市级财政补助资金,通过“一卡通”或“一折通”的形式直接拨付给无害化处理场、养殖场(户)。

(2)参加了养殖保险但存栏生猪在50头、能繁母猪4头以下的散养户,其死亡生猪经集中无害化处理后,由市政府通过现代畜牧业建设、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无害化处理项目资金等形式,对无害化处理场的运行费用予以适当补助,保障无害化处理工作正常运行。

三、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生猪保险是国家出台的一项惠农政策,采取病死动物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可有效解决病死畜禽疫病、环境污染及畜禽产品安全等难点热点问题,可实现以现代畜牧业发展为基础,以病害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程为纽带,以高新技术为依托,把灭杀动物疫病、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是无害化处理的发展趋势。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乡镇人民政府对辖区内生猪保险、病害死生猪无害化处理工作负总责;畜牧部门负责病害死生猪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的制定、业务指导,监督无害化处理场、动物养殖场(户)的无害化处理工作;保险机构坚持“保险查勘、赔付以无害化处理为前提”的原则,负责办理生猪承保、查勘、理赔、保险资金运作等业务;财政部门负责落实无害化处理政策性补贴、公共设施建设及其运营经费;无害化处理场实行企业化运作,按动物防疫条件、处理能力配套、完善设备设施,配合乡镇政府、畜牧、保险、养殖场(户)等落实病死生猪收集、运输、消毒和集中规范处理。

(三)营造氛围,加大宣传。各乡镇市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会议、广播、宣传单、典型示范、上门服务等形式,加大对畜牧业保险扶持政策、投保条件、理赔规定、无害化处理运作程序等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积极引导养殖场户主动配合做好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及时报告养殖畜禽病死情况,杜绝隐瞒不报、随意处置病死畜禽等情况的发生。

(四)加强监督管理。各乡镇、畜牧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加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综合监管,督促养殖场(户)和无害化处理营运单位加强自律,依法落实无害化处理主体责任,发现养殖场(户)、无害化处理营运单位虚报病死猪数量,骗取补助经费的,一律取消政策性扶持资格,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监管人员伙同他人弄虚作假、虚报冒领财政补贴的,要予以严肃处理;畜牧、财政部门设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举报电话,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生猪养殖行业调查报告篇5

一、现状

街道现有生猪养殖户3户(1户专业户,2户散养户),共存栏生猪416头(其中能繁母猪22头,后备母猪39头,公猪1头,育肥猪284头,仔猪71头;无国调的养殖场和村社;王有翠养殖场是直联直报场,现有生猪375头,其中能繁母猪10头,后备母猪30头,育肥猪256头,仔猪71头;受疫情影响1—5月街道出栏生猪36头。

二、采取的措施

1、加强消毒:对生猪养殖场进行消毒指导,要求养殖场的圈舍要与生活、办公区分开的,要在养殖场出入口设消毒池,并时刻保持池内足够、有效的消毒液;无条件设置消毒池的,要在出入口铺设麻袋或草垫,并随时保持高度湿润;不能分开的,在自家大门口铺设麻袋或草垫。

2、加强宣传:加强动物防疫相关法律法规、生猪发展支持政策、生猪产品调运、消毒灭源、免疫预防和处置、屠宰、检疫、无害化处理、扑杀补助、保险理赔等方面的宣传,继续普及非洲猪瘟防控相关知识;大力宣传恢复生猪生产的各项补贴政策,做好2020年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财政资金奖补项目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对恢复生猪生产工作的效能;加强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市生猪补充保险工作宣传,引导生猪养殖场(户)应保尽保。

3、积极恢复生猪生产:统计核查辖区的能繁母猪数量,上半年街道3户共计22头,能享受新增能繁母猪补贴,目前已完成核验。多措并举,多走访、多宣传、多鼓动、多指导养殖户改建养殖圈舍,特别是2019年因非洲猪瘟影响的养殖场,消杀后环境监测为阴性才能饲养生猪,从技术上为养殖户把好关,服好务。

三、下一步计划

1、继续强化辖区内养殖环节疫病排查和报告工作;加强对抛弃病死动物行为的查处力度和及时、规范处置病死动物;强化关闭养殖场违规复养的处理;对空场补栏生猪养殖户养殖环境重新进行评估,对符合环保、动物防疫等条件的,对其补栏给予鼓励;

2、继续强化生产环节、屠宰环节的排查和临床监测工作,指导养殖场(户)做好生物安全防护,落实好防疫主体责任;牵头负责组织推动生猪养殖场(户)、生猪屠宰厂(场)、无害化处理场、病死动物收集点和生猪运输车辆的清洁消毒工作;落实好部、省、市相关规定,强化流通环节生猪及生猪产品监管;坚决打击非洲猪瘟防控过程中的违规、违法行为;强化游医、骟匠、种公猪经营者、饲料生产及经营企业、兽药经营企业、动物诊疗企业等的规范管理。

生猪养殖行业调查报告篇6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淑晖海”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度生猪生产恢复发展工作自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度生猪生产恢复发展工作自查报告

今年以来,我县生猪生产恢复迅速、超常规发展,生猪存栏接近2017年,生猪出栏完成三年行动具体目标,产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猪肉稳产保供能力持续增强。为贯彻落实《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粮食和生猪生产的意见>的通知》(六政办〔2020〕62号)文件精神,依据2020年生猪稳产保供考核办法要求,现将我县生猪生产恢复发展工作自查情况介绍如下。

工作开展情况(考评100分,自评得分100分)

(一)工作重视情况(考评10分,自评得分10分)

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一系列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给的决策部署,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农牧发〔2019〕39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19〕29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霍邱县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坚决贯彻落实好生猪稳定保供政策措施和目标任务,并成立了霍邱县生猪生产恢复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县长段贤柱任组长,县委常委马仁高、副县长张勇两位同志任副组长,发改、财政、农业农村、畜牧、市监、银监等九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畜牧业发展中心,由县畜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敬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分管副县长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主管单位监管责任、属地乡镇政府主体责任,形成推进生猪生产稳产保供工作的强大合力,并对生猪生产恢复发展工作缓慢的乡镇进行通报,责令加快落实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提高生猪恢复发展速度。

(二)支持政策出台情况。(考评10分,自评得分10分)

强化责任落实,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县政府与各乡镇(开发区)签订了责任状,各乡镇(开发区)对支持、发展本地区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县乡均高度重视,把支持发展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并将生猪稳产保供结果纳入2020年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县级财政大力支持生猪稳产保供工作,积极响应政策援助。2020年上半年,县财政兑现支付2019年支持种猪场和规模猪场流动资金贷款贴息10.08万元,并配合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县畜牧业发展中心)认真做好2020年种猪场和规模猪场流动资金贷款贴息申报工作,按照省级主管部门要求扩大规模猪场贴息范围,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将5000头以下规模猪场纳入贴息对象。上半年送审4家生猪饲养企业,待上级有关部门审核公示后,及时拨付给相关生猪饲养企业。

(三)政策落实情况(考评10分,自评得分10分)

简化环评程序。根据《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生猪规模养殖环评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环办环评函〔2019〕872号)精神,我县对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建设积极开展环评告知承诺制试点。相关建设单位提交承诺书和环评报告的,可以不经过开工前的评估审查,直接作出审批决定,推进猪场尽快落地投产。优化审批程序,保障养殖用地需求。为切实保障生猪养殖用地,将生猪产业发展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严防出现“一刀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切实保障符合规划、生态循环型猪场的发展用地需求,各乡镇在土地修编、规划调整时,在可养区范围内调整集中连片一定数量的设施农业用地或一般农用地指标,作为发展畜禽养殖用地,切实落实好生猪养殖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履行建设用地审批、允许建设多层养殖设施等政策,简化用地程序,提高用地取得效率。2020年以来,我县陆续引进了天邦、正邦、正大、双胞胎、大北农集团等大型养猪企业计11家,其中6家已建成并投产,能繁母猪共存栏2.35万头,出栏26万头。科学调整禁养区范围。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促进生猪生产发展以及引发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情况排查要求的通知》的文件要求,重新调整禁养区范围并制定了《霍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霍邱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的通知》(霍政办秘〔2020〕8号),有效减少禁养区11个、禁养面积483.5平方米。落实2019年支持种猪场和规模猪场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政策,兑付资金10.08万元已拨付到位。制定并实施了《霍邱县农业农村局 霍邱县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规模猪场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工作的通知》(霍农财〔2020〕29号),将年出栏5000头以下规模猪场用于流动生产的贷款纳入补贴政策的范围。

(四)2020年末生猪存栏目标完成情况(考评50分,自评得分50分)

根据《六安市农业农村局转发省农村厅关于稳定生猪生产 确保稳产增产保供目标(2019-2022)如期完成的通知》(六农牧〔2019〕20号)文件要求,我县2020年稳产增产保供年存栏目标是43.6万头。据国家农调队监测数据,截至10月份我县生猪存栏72万头,其中能繁母猪4.25万头,已完成年存栏目标任务165%。

(五)2020年末生猪出栏目标完成情况(考评20分,自评得分20分)

根据《六安市农业农村局转发省农村厅关于稳定生猪生产 确保稳产增产保供目标(2019-2022)如期完成的通知》(六农牧〔2019〕20号)文件要求,我县2020年稳产增产保供年出栏目标是年出栏101.5万头。据国家农调队监测数据,截至10月份我县生猪累计出栏59.28万头,其中10月份当月出栏16.5万头。11、12月份为猪肉销售旺季,预计全县生猪出栏量101.5万头,完成年出栏目标任务100%。

生猪养殖行业调查报告篇7

一、指导思想

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发展与治理并重、生产与生态兼顾,加强规模猪场养殖污染整治和规范管理,依法、有序地开展规模猪场养殖污染集中整治,控制和削减生猪养殖排污总量,推广清洁生产和生态养殖,建立生态高效、资源循环、环境友好的养殖新模式,促进全县生猪养殖业规范发展。

二、目标任务

本次规模猪场养殖污染集中整治对象为年出栏1000头以上(含1000头)的生猪规模养殖场(户),分两年逐步治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治污面实现100%。通过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分阶段专项整治,有力遏制当前我县生猪养殖业污染物随意排放现象,全面提升规模养殖场(户)污染治理水平,推进我县生猪养殖业持续、规范、健康发展。

整治时间:要求在年6月底前完成全市生猪年出栏万头以上(含万头)的规模养殖场(户)的集中整治。年7月至2011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生猪年出栏1000头—9999头规模养殖场(户)整治。

三、整治要求

(一)严把生猪发展环保审批关。

对新建、扩建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养猪场(户)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新建规模猪场(户)应遵循“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实施健康养殖清洁生产,采取清污分流、粪尿干湿分离和落实废渣、污水、畜禽尸体安全处置等设施。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通过环保验收,主体工程不得投入使用,农业部门不发放《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合格证》。严肃查处私搭乱建生猪养殖栏舍行为,对未经审批违规建设的规模猪场(户)一律予以关闭。

(二)专项治理全县范围内的规模养猪场(户)。

在全县范围内,对年出栏10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户)严格按照国家环保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开展专项整治。各乡镇要按照各地制定的规划要求,严禁在禁养区内新建、扩建规模猪场,对在禁养区内已建的规模猪场应作为今年的整治重点,确保达标排放。对未按要求建设治理设施或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经验收污水仍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养猪场(户)将依法予以关闭。

(三)切实加强规模猪场(户)环境日常监管。

加强对生猪规模养殖场(户)的环境日常监测,严禁养殖场(户)向场外的河流、水体及场地排放污染物,对现有直排口要立即全面予以封堵。对未采取有效措施,致使粪污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以及向水体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要严格依法查处。

(四)加快养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

生猪规模养殖场(户)要积极采用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推广雨污分离和干清粪工艺,实现粪尿干湿分离,完善废渣储存设施和场所的配套建设和改造,防止污染物的渗漏、散落、溢流、雨淋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万头以上规模猪场要建立大型沼气工程、沼气发电、曝氧发酵和生物氧化塘等设施,加强粪污治理,做到达标排放。

(五)推广粪污处理及综合模式。

我县的粪污治理技术主要推广三种模式:一是“猪—沼—果(渔、菜)”立体种养和生态畜牧小区模式,该模式适宜中小规模养猪场以及农户养猪采用。二是“自然养猪法”(生物发酵床零排放模式),此模式适合各类规模的猪场新建和改建。三是工业污水处理模式,积极推广江西五丰畜牧科技公司采用的生物菌藻处理工艺,这种模式适宜大型养猪企业采用。

(六)严格实行考核验收。

整治完成后,我县将统一按照国家GB18596/规模养殖企业畜禽排泄物日排放最高限量标准进行验收。

四、工作步骤

整治工作分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实施整治和考核验收四个步骤,实行统一部署、分批整治、分年考核。

(一)宣传发动阶段(年10月15-25日)

各乡(镇)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订本辖区内的集中整治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召开专题动员会,部署规模猪场污染集中整治工作,集中整治通告,印制、发放集中整治公开信等宣传手册,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群众高度关注规模猪场养殖污染集中整治工作的宣传舆论氛围。

(二)调查摸底阶段(年10月26-31日)

各乡(镇)组织对本辖区内生猪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进行清查,全面掌握养殖场(户)养殖规模、建场时间、养殖地点(是否禁限养区)、联系方式、粪便及污水日排放量、现有污染治理方式、处理能力、治污设施运行等基本情况,要按一场(户)一档的要求,逐一登记造册汇总,由农业(畜牧)部门进行登记备案。各地要将调查汇总表于11月5日前提交一份给县规模猪场养殖污染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地点在县畜牧兽医中心)备案。

(三)实施整治阶段(年11月8日至2011年5月底)

规模猪场养殖场污染集中整治由乡镇依据调查结果制定本乡镇规模猪场污染治理两年分部实施计划,明确本次专项整治的对象和整治办法。对于属本次集中整治的对象在进行公示后,向养殖场(户)下达养殖污染整治告知书,并与养殖场(户)逐一签订限期整治责任书,养殖场(户)必须在限定期限内搞好治理,对逾期不进行整治的,县环保、县农业(畜牧)等职能部门依法查处。

(四)考核验收阶段(年5月底、2011年5月底)

各乡镇分阶段对本辖区规模猪场污染集中整治情况进行总结,分别于年5月15日、2011年5月15日前向县规模猪场养殖污染集中整治领导小组提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考核验收申请。市规模猪场养殖污染集中整治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对各乡镇整治工作进行考核验收。集中整治工作结束后,县政府召开总结大会,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定期对达标排放猪场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对规模猪场养殖污染集中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县规模猪场养殖污染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县农业局、环保局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县农业局、环保局、畜牧兽医中心组成。各乡镇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各地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本辖区内规模猪场养殖污染集中整治,组织实施工作。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负责人,统筹指挥整治工作;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负责本辖区内整治工作的具体落实。

(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全县规模猪场养殖污染集中整治工作要按照“治、堵、关”分类整治的原则,突出治理重点,明确任务进度,细化工作措施,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县农业(畜牧)、环保等部门要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做好规模猪场(户)污染整治综合协调和日常监管工作,农业(畜牧)部门负责整项工作的组织实施、调查摸底、制定方案、检查验收以及引导养殖场(户)建立标准化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提供技术指导服务等;环保局要严格畜禽养殖场(户)的环保审批,负责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的审核、发放,提供污染治理技术指导、环境监测以及会同农业部门作出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的决定、违法排污的监督执法等;其他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规模猪场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强化指导,做好服务。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积极推广各类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符合生态化养殖要求的规模猪场养殖污染防治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积极开展规模猪场养殖污染示范工程建设,总结经验,加快推广,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规模猪场养殖污染和畜牧业生态化、标准化建设。

(四)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要大力宣传国家环保有关法律法规,充分认识到加强规模猪场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加强社会性宣传工作的同时,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养殖场(户)的思想工作,讲清说透养殖污染排放的危害性和整治的重要性、必要性,引导和教育养殖场(户)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积极支持和配合规模猪场养殖污染集中整治工作。加强对规模猪场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的宣传报道,宣传先进典型和经验,并适时曝光一批反面典型,为我县规模猪场养殖污染整治工作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五)严格执法,强化监督。

生猪养殖行业调查报告篇8

广东省生猪市场情况调查报告

为研判生猪生产情况,准确把握市场价格变化,做好预测预警工作,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关于开展生猪市场情况调查的函》(发改价监中心〔2017〕17号)要求,3月底至4月初,广东省价格部门组织广州、惠州、肇庆、湛江、清远等市价格监测机构开展生猪市场情况调查。有关情况如下:

一、生猪生产发展形势

(一)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生猪产能恢复缓慢。广东省养猪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生猪出栏3531.94万头,同比下降3.59%,年末生猪存栏2076.05万头,同比下降2.8%,能繁母猪存栏220.34万头,同比下降1.85%,比2013年下降13.1%。肇庆市2017年生猪出栏407万头,同比下降2.8%,能繁母猪存栏18.7万头,同比下降1.8%;清远市2017年生猪出栏210.15万头,同比下降2.44%,能繁母猪存栏量14.01万头,同比下降1.48%。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3年的下降,对生猪的生产和供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减缓了生猪产能的恢复速度,广东省2017年、2017年生猪出栏同比均有所下降。

(二)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有所提高,散养户逐步退出。散养户因为资金、猪场管理技术、饲料原料采购等方面没有优势,养殖成本较高,在盈利水平较好的时候难以迅速扩大生产,在猪价低迷的时候又容易亏损,不得不逐步退出市场;而规模养殖场资金雄厚,饲料、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盈利水平比散养户高,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强,近年来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均呈现上升的趋势。

年份家数生猪出栏量

(万头)散户出栏量占比

20XX年81203167.339.7%

2017年6845114735%

2017年57215126.932%

注:肇庆市近三年年出栏500头以下散养户家数和出栏量

(三)养殖户生产相对理性,猪群结构相对稳定。生猪出栏价格经过近2年的上涨和调整,现在猪价仍然相对较高,养殖利润较为可观,但是部分养殖户担心猪周期的到来,生猪出栏价格出现下跌,因而养殖户补栏相对理性,没有盲目进行补栏。目前仔猪价格偏高,如果采取购买仔猪饲养,利润空间较小,甚至出现负利润情况,为了达到节省成本,扩大利润空间的目的,自繁自养成为了当前多数生猪养殖场的主要方式。廉江恒丰猪场反映,该养殖场总存栏量约2万余头,其中肉猪存栏量约3500头,占比约17.5%;能繁母猪2160头(经产2000头,后备160头),占比约10.8%;仔猪约14400头,占比约71.7%;月均出栏量约为3000头,今年以来猪群结构基本稳定。雷州绿科生猪养殖合作社(中规模)反映,该养殖场目前肉猪存栏量1400余头,经产母猪230头,后备母猪40头,30斤以下仔猪700头,近期猪群结构也基本稳定。

二、2017年以来生猪价格运行情况及后期预测

(一)生猪价格及养殖收益运行情况。在市场消费需求的拉动下,今年1月份生猪出栏价格出现上涨,月平均出栏价格为8.85元/500g,春节过后消费需求减少,生猪出栏价格逐渐回落。春节后生猪价格持续下降,而玉米(1643, 3.00, 0.18%)价格却处于在较低的水平运行,使得均猪粮比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3月份月平均猪粮比为8.53:1,处于蓝色轻度上涨区域,在盈亏平衡点之上,养殖户都能够获得较好的收益。惠州市调查问卷显示,调查户3月份出栏的生猪平均每头总成本(含仔猪成本、饲料成本、人工防疫等其他成本)在1600元左右,比2017年同期下降约10%的成本,特别是饲料成本,下降1-2成,而出栏猪每头收入约1900元,盈利在300元左右。

(二)2017年后期生猪价格趋势预测。从调查情况看,预计生猪出栏价格二季度不会出现2017年快速上涨的局面,可能在8元/500g左右震荡,下半年8、9月份可能出现最高点,最高可能在9元/500g左右。主要依据:一是据农业部数据显示,2017年2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627万头,环比下跌0.5%,同比下跌1.6%,由于生猪的生产周期较长,能繁母猪持续的下跌,将在较长的时间内影响生猪的供应,生猪供应偏紧的局面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二是广东省公布的《广东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在2017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生猪养殖场的搬迁和关闭,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广东生猪产能的恢复速度;三是养殖户看好10月份国庆、中秋的节日消费需求和四季度肉类消费旺季的生猪价格预期,从生猪的生产周期来看,养殖户在8-9月份可能会出现惜售的现象,生猪供应会有所减少,推动生猪出栏价格上涨;四是受我国玉米库存高、供应宽松的影响,饲料成本总体下降,减轻了养殖户的成本压力,使得养殖户的盈利空间扩大,利润普遍较高,压缩了生猪出栏价格的上涨空间。

三、禁养限养及环保政策对生猪市场的影响

2017年12月,广东公布了《广东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在2017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珠三角区域提前1年完成。据统计,至2017年8月,全省各地级以上市已全部划定了禁养区,关闭和搬迁养猪场约2.5万个,涉及存栏量315万头。江门市在2017年12月31日前,全面清理禁养区范围内的畜禽养殖场,其中开平市纳入禁养区清理关闭的养殖场共1665家,目前已签订拆除或关闭协议1588家,已全面完成拆除或关闭1529家;肇庆市截止至2017年3月23日,禁养区内应清理畜禽养殖场总数为1007家,已关闭或搬迁生猪养殖场925家,涉及受影响搬迁或处理的生猪约54.3万头;湛江市2017年共清理禁养区内生猪养殖场(户)1328家,涉及生猪7.99万头;惠州市2017年共清理关闭禁养区养猪场2103家,涉及生猪45.96万头,2017年共清理关闭禁养区畜禽养殖场563家,涉及生猪8.76万头,实现禁养区零养殖。

在环保政策的压力下,生猪养殖业持续调整,主要影响有:一是搬迁或关闭禁养区内的生猪养殖场,在短期内,减少了肉猪和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影响生猪的供应;二是在禁养限养区内的部分小规模及散养户等产能低下或环评没达标的养殖场陆续被淘汰,有利于生猪产业的结构调整,促进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的提高;三是环保压力的增加,促使养殖场加大对环保设施的投入,提高了生猪的养殖成本,同时增加了新建养殖场的成本,提高进入生猪养殖行业门槛,使得行业外资本更加理性地投资生猪养殖行业,有利于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猪养殖用地比较困难。规模化生猪养殖对土地需求较高,对环境影响明显,由于环评压力越来越大,对养殖场选址及污染物处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各地政府要求养殖场往远离水源及村庄地区转移,在部分村庄地区由于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全体村民同意,少数村民持有不同意见则难以实施,造成养殖场选地用地比较困难。

(二)生猪保险机制有待完善。虽然养殖户都有意愿参与生猪保险,提高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但由于肉猪保险政策目前还不够完善,养殖户普遍认为投保目前的肉猪保险不划算,因而投保意愿不强。

(三)猪周期导致养殖户信心不足。生猪散养户占生猪养殖总量比重仍然较大,由于缺乏准确的行情信息,容易出现价高加快补栏,价低集中出栏现象,造成生猪价格大幅波动。虽然目前生猪养殖利润仍然可观,由于养殖户防范市场风险能力较低,对补栏保持比较谨慎的态度。

(四)屠宰行业布局和结构不太合理。部分屠宰企业设置规划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生猪定点屠宰场主要在城区及县区中心附近,边远地区屠宰点分布较少,而冷链配送设备相对落后,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五、意见建议

(一)鼓励发展循环经济绿色养猪模式。政府可通过各项政策支持鼓励循环经济绿色养殖生猪模式,使养殖场通过合理规划,将粪便、废水等进行综合循环利用,在生猪生产中有机结合养猪业、种植业以及其它养殖业,在生猪生产过程中贯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理念,使经济、生态和社会效应和谐统一,不仅有利于消除消费者对生猪食品安全的顾虑,更重要的是解决了生猪养殖产生的粪便、废水等污染问题,同时也节约了资源,实现养猪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推进生猪养殖业集约化和标准化生产。继续发挥龙头企业和标准化示范场的竞争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采取公司+农户等模式带动农户发展畜牧业。鼓励规模养殖场户与大中型超市、屠宰加工企业建立直接的产销对接关系,推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直供直销等新型畜产品流通方式,提高经营效益。

(三)合理规划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用地。生猪规模化养殖是生猪生产的发展趋势,生猪养殖用地一直都是养殖户关心的问题。政府应在考虑环保、交通运输及生态等方面基础上,合理规划规模化、标准化生猪养殖场用地,并指导和规范养殖场建立相应的环保标准设施,努力将生猪养殖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四)健全生猪市场信息体系,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加强对生猪生产、价格等数据信息的,改变信息服务对上不对下的局面,强化面向生产者特别是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信息服务。通过引导生产的先行指标,提前预警市场风险,促进生产稳定发展。加强以生产信息为核心的生猪信息采集体系建设,从生产源头掌握生猪生产动态,兼顾饲料生产与价格、生猪疫情、屠宰情况、猪肉价格、进出口等方面的信息,提高信息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五)强化生猪疫病防控工作。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做好生猪防疫宣传和指导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方针,实施分病种、分区域、分阶段的动物疫病防治策略,特别是对秋冬冬春季节交替时,指导各生猪养殖户做好养殖场卫生和疫苗接种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养殖户养殖风险。

(六)建立科学合理的生猪养殖保险机制。生猪养殖保险是保障生猪生产、稳定生猪市场价格的重要举措。生猪养殖保险要调动养殖户投保积极性,降低生猪养殖风险,就要合理评估生猪养殖死亡率的因素,确保在风险发生时期养殖户不至于大面积亏损,同时也要确定合理的保险费率,保证保险企业的利益。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推动生猪养殖保险的落地生根。

山东省生猪市场情况调查报告

近期山东省价格监测中心组织潍坊、烟台、聊城、泰安等4市8县20家养殖场17家屠宰加工企业就生猪生产、市场等情况作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以来生猪存栏量、成交价格、养殖效益呈现三降特征。具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生猪存栏下降。与全国情况相同,年初以来山东省生猪、母猪存栏量均呈降势,调查20家养殖场生猪存栏21748头,分别较年初和上年同期减少9.5%和4.0%。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140头,较年初和上年同期下降1.8%和2.2%。从猪群结构看,全省规模化养殖比例达75%以上,养猪大市烟台规模养殖户比例(年出栏500头及以上)约占80%,基本实现规模养殖。泰安、聊城等地反映,养殖户补栏意愿不强。如东平天蓬养猪有限公司今年共淘汰母猪200头左右,补栏100头左右。

(二)生猪价格高位回落。山东省价格监测中心跟踪监测结果显示,年初以来猪价呈前强后弱运行态势:1月份猪价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涨势,月度均价为8.83元,较上月和上年10月份上涨6.0%和11.3%。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4.1%。2月初起连续8周回落,3月23日降至7.74元,累计降幅为13.1%。4月份上半月猪价降势趋缓,4月13日为7.73元,分别较上周和上月同期下降0.7%和1.0%。

(三)养殖效益明显低于上年。受春节后猪价持续回落影响,养殖户收益低于上年。按照调查日生猪存栏均价7.69元测算,每出栏一头生猪盈利389.72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14.95元,降幅达51.6%。调查肥城银宝生猪养殖场,目前出栏的生猪平均每头盈利300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00元,降幅达57.1%。

生猪价格下降主要因前期压栏生猪集中出栏、市场供应偏紧状况有所缓解。一是从市场周期看,自从2017年5月后强势回升,目前正处于猪价的回落期;从一年小周期分析,春节后3-4月份属于年内猪价低位运行期。二是春节前价位较高,养殖户压栏,春节过后猪价回落,养殖户加快出栏,导致生猪供应阶段性放大。三是进口猪肉冲击。2017年全国猪肉进口量162万吨,同比增加108%,进口猪肉低于国内价格,对国内市场价格形成带来影响。

根据调查分析,在生猪存栏量难以短期恢复,禁养限养等环保政策影响程度逐步加大,存栏结构趋于合理的背景下,预计后期猪价将保持高位,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从调查情况看,调查户认为生猪价格在目前的价位维持小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大。有效调查17家养殖户,有10家认为下半年价格将趋于平稳。天气、疫情、成本等变化均对猪价影响较大,应密切关注。

二、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一)禁养限养及环保政策影响渐显,中小养殖户经营难度增大。从调查情况看,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对规模养殖场影响程度尚不明显,但对小型养猪场、散养户成本影响较大。据肥城光顺养猪场罗场长介绍,今年生猪存栏量为110头,同比减少15.4%,该场去年仅环保投入达15万左右,给小型养殖户增加了一定压力。

(二)供需双方博弈,部分屠宰加工企业压价,收购量降幅较大。在猪价下行的背景下,养殖户惜售观望,压栏现象较为普遍。如临淄区梧台养殖合作社付经理反映,该区多数养殖场生猪存栏体重基本都在每头230斤以上,有的甚至达到240-250斤。另一方面,屠宰加工企业收购积极性不高,压价心理较重。调查11家企业3月份收购量为7.88万头,较1月份下降27.8%。肥城银宝食品有限公司收购量较1月份降幅超4成。

(三)融资难、抗风险能力差、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制约行业健康发展。调查中发现,养殖户贷款取得较难。银行规定,养殖场地、活体不能作为抵押物,部分银行要求必须出具公务员担保书。融资成本高,多数年利率在15%左右。生猪养殖周期长,资金使用规模大,一旦资金链短缺,经营就难以为继。同时,养殖环节在市场购销和议价等方面中处于从属地位,猪到斤称必须卖,没有谈价余地,养殖户具有补栏靠感觉、盈利靠撞大运的式心理,不利于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相关建议

(一)提高专业化、组织化程度,增强产业竞争力。一是统筹生猪生产和环境保护,满足规模养殖用地需求,合理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有效供给,在生产发展中同时解决生猪养殖污染问题。二是支持良种繁育、养殖园区和屠宰加工等基地建设,鼓励退院进区和订单生产等现代经营模式,实现养殖、屠宰、销售无缝隙对接,逐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良性发展机制。三是着力发挥各级养殖协会作用,提高养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和价格话语权,保护养殖积极性。

(二)加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稳定生猪生产。一是强化金融支持,加快推行信用担保、联户联保和无质押小额贷款政策,有效缓解养殖企业融资难问题。二是加强基层防疫、检疫体系建设,实现疫病防治全过程跟踪、无死角防治,宰前、宰后、运输、销售贴身式检验,有效防止疫情传播,确保食品安全。三是支持产地预冷、销地冷藏、温控运输、保鲜加工等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农超对接、区超对接、农批对接、农校对接等产销衔接方式,降低交易成本,稳定生产和供应,努力保障生猪和猪肉价格基本稳定。

上一篇:综合管理部的职能范文 下一篇:综合部考核管理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