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规模养殖隐忧

时间:2022-09-09 12:39:20

生猪规模养殖隐忧

因事关CPI,故猪肉价格一分一角的上涨,都牵扯着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老百姓的敏感神经。

作为近些年应对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措施,生猪的规模标准化养殖得到了大力推广。政策初衷之一,便是以规模户取代散养户,以熨平失衡的“猪周期”。

据业内人士介绍,一系列扶持政策初衷不错,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每每被钻了空子。以农业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生猪规模化养殖补贴为例,因为是按照存栏量和出栏量的数据为标准进行补贴,各地不时出现的情形是:两个规模化养殖的猪场之间串通好,检查一家时,另一家的猪也被拉来充数。

操作过程中的猫腻暂且不计,但就规模化养殖本身来说,“达到了一定程度以后,也肯定是一把双刃剑”。中国畜牧业协会主管生猪养殖业务的副秘书长马闯告诉《财经》记者。

规模化养殖到底要以何种标准实现何种目标、如何具体操作,在玉米供应“紧平衡”日益加剧时如何保障饲料供应,本土猪种培育速度缓慢下如何保证食品及粮食安全……相关问题如一直不能解决,仍单纯以养殖数量为衡量标准发展规模化养殖,其隐忧将日益浮现。

孱弱的中规模化

依照农业部对于规模化养殖的界定标准,年出栏量达到50头猪以上的猪场,即可被划分为规模化养殖场。以此为标准,2009年全国猪场中规模化养殖的比重已经达到61%。

在谈到中国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时,此比重数据得到了广泛引用。但业内不乏呼声:此一标准制定的时间是1994年,在生猪养殖行业经过17年的迅猛发展之后,年出栏50头即为规模化养殖的标准,已显得太过陈旧。

而在生猪养殖行业内部,现在则有两条得到更为广泛认可的标准线:一为年出栏数500头,另一则为年出栏数10000头。

出栏量低于第一条标准线的,为散养户,而高于第二条标准线的,则为领头型养殖企业,其占总养殖户的比例分别为68%和6%。

而夹在中间、年出栏量大于500头而小于10000头猪的,即为规模化养殖场。因为满足了农业部推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的底线数量,故此一阶层的养殖场近些年来在大力扶持之下得到了迅猛发展。

但尽管如此,现今这一层级所占的比重,也仅为26%。

记者了解到,从美国、荷兰、加拿大等养猪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也并不是超大规模的养殖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而是以养殖规模适度的中间阶层比重为最高。

在这些国家里,此一层级的养殖场主们以多年来的养殖基础条件确定养殖数量,然后再跟大型肉类企业签订合同之后才进行养殖,已经不用再考虑产业链下游的销售问题。他们可以这么做的原因之一,是上下游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利益链条。

以欧洲最大的生猪屠宰企业荷兰维昂集团为例,它的股东是由1.8万个生猪养殖合作社构成的,上游的生产者已经掌握了下游企业的经营主导权。

这种生态尚未在中国的生猪养殖业中形成。究其原因,屠宰厂和养殖场被人为割裂是因素之一。

而因为议价能力高,屠宰企业往往要求养殖场送来的猪瘦肉率达到相当苛刻的标准,“甭管什么猪种,要求70%的瘦肉率,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达到的,不用瘦肉精肯定没辙”。马闯说。

除了议价能力低、比重依然过小之外,中间阶层养殖场的孱弱,还体现在其应对疫病能力低下方面。

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相关资料显示:在应对疫病时,养殖散户、中型规模养殖、领头型养殖企业的疫病防控能力综合打分分别为1.9分、1.7分、3.4分。

散养户之所以名列第二,是因为其养殖的猪种多为地方猪,或者有地方猪种血液的杂交猪。而地方猪的一个特点就是抗疫病的能力强,适应能力强。

在上述分类的后两种养殖类型当中,进行工厂化养殖的猪种有三大类,分别为杜洛克、长白和大约克,业内简称为“杜长大”,皆为上世纪时引进外来品种。

“杜长大”的主要特点就是适应规模化养殖、生长速度极快,但相应的,其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及中国本土猪种。

在进行养殖时,因领头型养殖企业的技术人员实力和设备都比较雄厚,故其抗疫病能力最高。但对于条件稍差的中间层的养殖场来说,稍有不慎,疫病的传播即会造成大量损失。而疫病问题造成仔猪死亡、导致数月后生猪出栏量急速下降,正是2011年此轮生猪价格急速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饲料“紧平衡”

中国每年的生猪出栏量约6.67亿头,以每头生猪每年吃350公斤饲料计算,一年就需要2.1亿吨。以2010年中国饲料年产量1.5亿吨计算,不考虑鸡鸭等禽类消耗饲料的前提之下,依然存在近6000万吨的缺口。

中国畜牧业协会曾经做过测算:以公布的相关数字来看,中国现有的饲料生产能力根本不可能支撑起现有的生猪出栏量水平,之所以现在能够生产出这么多的生猪,是因为替代性饲料的广泛应用。

中国的传统猪种基本都有耐“粗饲”的特点,对饲料的配比要求比较宽泛,土豆、红薯、酒糟和豆渣等,都可以作为主要饲料。但与此同时,其养殖周期也达到了八个月左右。

而为了适应工厂化的生产形态,近些年来,中国的生猪养殖行业开始大量采用“杜长大”等品种,其特点是生长速度极快,成熟周期一般只有五个月左右。但相应的,其对于饲料的要求则要严苛的多,一般的配比数量为:玉米65%、豆粕22%、麸皮及其他占13%。

《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因为牵涉到杂交等问题,本土猪种和外来猪种的养殖规模各是多大,现在依然是笔糊涂烂账,没有哪个相关部门过相对清晰的统计。

而业内人士则在担心,一旦未来“杜长大”等高耗粮的洋品种控制中国市场之后,中国大豆进口的需求会继续猛增。目前,中国的大豆需求对外依存度已经高达78%,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以豆粕的形式进口到国内的。

对于在饲料中占比最大的玉米来说,情形也不容乐观。在国内资源受限、玉米供应已经日益吃紧的情况之下,额外的新增需求,只能通过进口来解决。2010年时,曾经能够与美国比肩的第二大玉米出口国中国,反而累计进口了157万吨玉米。今年,此一数字还将加大。

因为玉米价格的持续走高,近两年来,中国各地开始出现用小麦代替玉米生产饲料的现象。以饲料消耗大省广东为例,9月底时当地的玉米价格已经涨到每吨2600元,而小麦则只有2200元左右,替代的价格优势十分明显。

目前,欧洲的生猪养殖饲料已经基本实现了主要由小麦和豆粕构成。只有美国因为玉米产量极高,故依然采用玉米加豆粕的猪饲料形态。

中粮饲料有限公司原料采购经理王海告诉《财经》记者,2010年,中国饲料行业用小麦替代玉米的总数大概为1000万到1500万吨,这一数字明年则有望达到3000万吨左右。

在目前的价格体系之下,中国的小麦价格较低而且储备量大、供应稳定。因此,在禽料生产中,小麦替代玉米的速度很快。其中,鸭饲料已经基本实现了100%的替代。

但王海同时也指出,因为目前依然存在着替代技术尚不成熟、替代后料肉比下降等因素,短期内,小麦依然无望大规模替代玉米生产猪饲料。

对于养殖户来说,玉米现在依然是生猪最好的能量饲料。以小麦为主料生产出来的饲料,生猪在吃下去之后会出现一个“适口期”过程,生长出现滞长,而且料肉比会从玉米饲料的2∶1下降到2.8∶1,差距十分明显。

育种被动

在生猪育种方面,中国也多年来没有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农业部一位人士告诉《财经》记者,由于“杜长大”等洋品种有潜在的蓝耳、伪狂犬等疫病,中国在引进这些猪品种之后,原本没有的一些类似疫病开始在各地大量出现。洋品种在带来高产的同时,也埋伏下一些隐患。

为了应对这种窘境,从2007年开始,农业部就组织成立了专门研究育种和疫病的生猪研究专家组。2009年,农业部又制定了《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及其实施方案,明确了中国种猪改良的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

但因为中国长期以来缺乏育种的实践和相关的经验积累,农业部在推出规划时也指出,这项政策的时间跨度长达10年乃至20年时间,短期内依然无法起到实际效果。

在近期公布的畜牧业“十二五”规划当中,也以很大的篇幅提及生猪养殖。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乔玉峰在分析此项规划时指出,其主要特点现在依然是先保证产量,“产量少了不行,产量够了之后,再往好里弄”。

乔玉峰还指出,目前生猪大规模养殖的一个问题为产区和销区的不统一,京津沪是大销区,自给率却不足一半。因为生猪养殖不纳税,不能带来大量就业,反而带来大量污染,在相关扶植政策出台时还要求地方政府进行资金配套,故地方政府都没有动力去发展养殖。

针对此种情况,中国畜牧业协会的一个内部研究小组近期的一份报告指出:在东部地区用地紧张、粮食产量不断减少的前提之下,应该逐步将生猪养殖场迁移到中国的东北和西北部,前者的优势是粮食产量高,后者则地广人稀。

在分析此一提议的合理性时,马闯告诉《财经》记者,东北有玉米产量优势,在当地建立养殖场之后,就地将生猪宰杀后分割成两片猪胴体,装入冷藏车边运输边排酸,既节省时间又健康。

但实现这一规划的难度也很大,其一是在目前的饮食结构中,热鲜肉依然统治肉市场,占比达到了68%,而冷鲜肉和肉制品的占比则仅有17%和15%。

“只要广东人和上海人依然是非热鲜肉不吃,这个问题就很难解决。”马闯说。

上一篇:中美博弈“汇率不匹配” 下一篇:肉价拐点难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