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管理学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0-11 11:19:31

对管理学的理解

对管理学的理解篇1

【关键词】教学管理 问题 对策

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何抓住核心、抓住重点,不断更新实践教学理念,改进实践教学工作的管理,进而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作为初中学校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管理,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对初中学校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的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人、财、物、信息等条件,提高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初中学校教学管理:“是以教学科学原理、管理科学原理为依据,为实现初中学校的基本社会职能,按照管理科学原则、程序和方法,对初中学校教学活动所进行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系统管理行为。”

一、初中学校实践教学管理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初中学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鉴于实践教学在基础培养中的特殊作用,初中学校已逐步认识到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意义,也提出了很多响亮的口号和目标,如“强化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初中生培养质量”“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促进初中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构建以实践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创新型初中生”等,但是在落实具体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对实践教学认识不足,重视程度远不够,往往是“说的多,做得少”。研究者认为,目前初中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普遍存在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

(二)实践教学运行管理中规范化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大纲编制缺乏规范化。如:(1)实验课程内容不符合培养目标要求。(2)编制过程中,重视必修实验课程,轻视选修实验课程。(3)不能按照时间节点按时完成编制的各项工作。(4)不能按照教务处提供的参考格式,擅自改动大纲模板。(5)有的专业大纲照搬以前的版本,甚至个别专业有抄袭其他初中学校实验大纲的嫌疑。

(三)质量管理:实践教学质量管理较为薄弱

在开展教学质量监控的过程中,多数初中学校对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通常与理论课教学采取同一评价标准。这种做法虽简便可行、易于操作,但不能顾及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的诸多特点,而其中实习环节的质量监控更是难以操作。因此,有必要建立符合实践教学特点的质量评价和考核标准,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方法和手段。

由于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够完善,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不到位在所难免,各个环节都存在各种各样管理缺失的问题。如考核主要依据报告等成果性材料,对方法、过程等环节考核较少;课程设计方面存在教师或学生弄虚作假的现象;学生的安排以及结果的考核评定,以量化的方式确认,掩盖了对学生表现出来的真实状况的判断,不利于总结实践教学工作的成效。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中的不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监控不力,是造成实践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初中学校实践教学管理改进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实践教学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初中学校改革实践教学管理,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初中生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实现由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由注重共性教育向强调个性教育、由重视理论的系统性向倡导应用的综合性转变。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要求初中学校实现“四个并重”,即:科研和教学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过程与目标并重、基础与技能并重。

(二)实践教学过程组织管理的规范化

教学大纲是对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包括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对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初中学校在实践教学大纲的制订过程中,应做好如下工作:(1)组织管理人员及课程负责人学习教育部提出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3)初中学校制订实践教学大纲编写的原则意见及模板。(4)学校相关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原则意见及模板报校务会批准后,形成初中学校正式文件下发。(5)根据原则意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组织课程负责人编写实践教学大纲。(6)教务处对各课程负责人提交的大纲按照原则意见及模板进行初审,并提出初审意见。(7)领导小组协调各方面利益及关系,推动教学大纲按时间节点逐步完成各项工作。(8)学校相关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教学大纲报校务会批准后执行。

(三)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规范

教学质量管理的最终任务是保证和提高每一项教学活动和每一个教学环节以及最终的教学质量。初中学校应加强调查和研究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适合校情的质量监控体系和运行机制,还应建立科学的、抓住核心的、可操作的质量管理模式,包括质量检查方式,教学工作评估,教学信息的设计、采集、测量、统计分析和管理等。一般来说,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应包含以下内容:第一,确立各实践教学环节的目标;第二,根据设定的目标建立质量标准;第三,根据质量标准,多渠道获取实践教学信息;第四,对获取信息的分析、加工和整理;第五,信息的反馈;第六,组织保障。第七,支持系统。其中,组织保障是指有一定的组织、一定的人员在系统里从事工作;支持系统指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在这个系统里运行。

三、小结

本文从初中学校实践教学管理的问题着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对策,包括: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实践教学意识;实践教学过程组织管理的规范化;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规范。期望本文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一方面能充实、完善教学管理研究相关内容,另一方面,能为初中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思路,同时,也有利于其他初中学校借鉴和交流。

【参考文献】

对管理学的理解篇2

关键词:中职学生 道德 管理措施 对策

通过对五个班200多名学生的调查了解,我就现阶段中职学生道德素质建设中现存的问题,以及今后管理中的对策作如下探讨。

一、中职学生现状分析

(一)学生对学习效用认识不清,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教育困难。经调查有11%学生认为学习没用,21%不知道学习有用,两项加起来有33%学生对学习作用认识错误或者不正确。在对语、数等理论课是否有用的调查中发现,40%的学生认为用处不大,9%的学生认为根本没用,这是他们失去学习动力,产生难管现象的原因之一。另外,被调查学生中愿今后进人企业,工作专业对口的占18%,愿参加其他轻松工作的占62%,其余12%对进单位工作没有什么兴趣,只是来混个毕业证,还有8%纯粹是在给父母读书。由于学生的不情愿,加上对学习要求不高、动力不够,必然导致厌学,无形中加大了教学管理的难度。

(二)学习基础差,学习困难,缺乏学习兴趣导致教育困难。调查发现,生源中29%在初、高中为下等生,67%为中下等生;6%初中只念了两年半,基于这样的学习基础,采取统一标准管理学习,肯定造成一部分学生“消化不良”最终导致不学,而无事生非,增加了管理难度。

(三)课程开设不适当,教育方法陈旧,导致厌学难管。在教学工作中,经常有同学向老师反映说:我们正因为基础课差才到中职学校来学专业课的,对语、数等理论基础学科根本没兴趣,这和调查情况相符合。调查中发现有87%学生喜欢学专业课,只有13%愿意学语、数等理论课,所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对于基础较差,厌学文化课的学生来讲,无疑理论课便是“致命”打击。从而增加了教育教学管理难度。

(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关心、不过问导致管理困难加大。调查发现有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不愿意让孩子到职高读书,认为一到职高就没有了发展前途,也就失去信心,失去了希望,所以造成家长们很少过问、关心子女,加上有些家庭内部原因,就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脱离了家长的问经、管教,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环境的影响,很容易形成难以管理的局面。

(五)学生对学习期望值不高是导致教学困难的原因。在调查中有很多学生认为对学习成绩优秀者表扬不表扬无所谓,也有人认为学习成绩差不多就行,无需太好,明显看出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不清,无成就感,缺乏上进心,这样使得班上学习气氛受到严重影响,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不复存在。从而,捣乱违纪就占了上风,造成教育困难。

二、有效的管理对策探讨

(一)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现在学生认为学习好坏用处不大,只要学点技术能挣钱就行了,因此不努力去学习,也容易导致其它不良行为发生,其实任何一种技能的培养、发展和提高都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和智力水平之上的,目前一些学生不愿学语、数等文化基础课,实在是缺乏远见,对自己未来不负责任。因此要有效地解决问题,就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学习目标,重视文化学习是对学生未来着想的必要工作,也是让学生主动配合,从而解决教学矛盾的上策。

(二)要逐渐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良好习惯。中职学生素质总体较差,多多少少存在不良行为习惯,而且这些习惯不是短时间,一下子能改掉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勤观察、勤谈话、勤检查和勤管理,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问题激化。另外,适时对一些小问题进行展开讨论,分析挖掘根源,使学生真正明白错误要害,也是改变不良习惯的较好方式。

(三)要融洽师生关系。教学管理的关系很大程度体现为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良好,教学关系才能融洽,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教师就要对学生热爱,也只有教师对学生付出情感,学生才能尊敬和喜欢教师,也只有以学生为本展开教学,激发他们学习,才能使其走向成功。

对管理学的理解篇3

关键词:初中教学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在新形势下,学校必须认识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设置专门的教学管理部门,创新教学管理形式和手段,更新教学管理观念,从根源上解决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题,并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实现教学管理目标。

一、初中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管理观念落后。在新课标下,虽然学校认识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教学管理水平也得到提高,但是教学管理工作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学校的教学管理观念落后,教学管理手段单一,多数学校依旧在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导致素质教育过于形式化,实际上教师依旧在走应试教育道路。如今,素质教育依旧还是一个口号,并没有付诸行动,更多的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对此,学校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教学管理意识,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时刻关注教学活动的进展情况。但是,事实上,虽然很多学校的管理人员已经认识到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教学管理模式的改变难度较大,影响因素较多,导致教学管理质量和效率低下。

2.教学管理定位不科学。很多学校并未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管理方案,教学管理目标和方向不明确,教学管理缺乏针对性,教学管理力度不足。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但是,从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教师依旧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被动的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比较重,教师过度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教学管理中,管理人员并为针对课堂教学实行强化管理,未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管理人员也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无法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需求,学生的潜力得不到开发,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3.教学活动与德育活动相脱节。如今,教学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管理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师资素质和专业性,二是教学设施,教学设施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和前提。三是学习风气,四是学生的社交,五是家庭教育等等。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多,留守儿童给教学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课题。对此,在初中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把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但是,从教学活动开展现状来看,教学活动和德育教育相脱节,有关德育教育的研究也是少之又少,教学体系不完善。

二、初中教学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创新教学管理模式。要想提高初中教学管理水平,实现教学管理目标,教学管理人员就必须更新教学管理观念,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初中教学管理工作开展的根本目标就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除此之外,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明确教学管理的目标和方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教学管理方案,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对自身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教师不仅要把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还需要把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要教学学生做人和做事的态度与方法。每位学生的个性不同,特点不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分层教学,让学生真正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最大化的挖掘学生身上的潜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科学定位。在初中教学管理中,科学定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标注,有计划的开展教学活动,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问,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但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不代表教师可以放任学生的行为不管,教师必须维持课堂秩序,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二是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认识到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避免浪费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同时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3.健全奖励机制。初中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教学管理成效有较大影响。对此,学校必须认识到加强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定期派遣教学管理人员外出参加专业化培训,丰富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形式,让教学管理人员认识到参加培训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学校必须健全奖励机制,把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成效和绩效联系在一起,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增强责任感,把教学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教学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强对教学活动的监督和控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关注学生个性和情感变化,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和技能,更不能单一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要从不同的角度突出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结语

在新课标下,教学管理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教学管理工作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素质教育依旧还是一个口号,并没有付诸行动。很多学校并未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管理方案,教学管理目标和方向不明确。教学活动和德育教育相脱节,有关德育教育的研究也是少之又少。要想提高初中教学管理水平,实现教学管理目标,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明确教学管理的目标和方向,最大化的挖掘学生身上的潜能,除此之外,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认识到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对自身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让学生真正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学管理人员要增强责任感,把教学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和技能。教学管理人员还需要把德育教育和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加大对德育教育的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黄喜. 浅谈素质教育下初中教学管理方法[J]. 湘潮(下半月),2012,(04):117+119.

[2]乌满尔江. 浅谈对初中教学管理的一点看法[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06):142.

[3]梁仲久(作者单位:宁县太昌初中). 农村初中教学管理对策思考[N]. 甘肃日报,2002-05-01(003).

对管理学的理解篇4

关键词:职业生涯管理 大学生 就业影响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高等教育的普及,曾一度被认为是具有“历史性的跨越”的“扩招”,其弊端日益显现,即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这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笔者力图从职业生涯管理与学生就业方面进行分析,以揭示职业生涯管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高校职业生涯管理的科学内涵

职业生涯管理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从欧美国家职业教育的实践来看,这些国家一般都能够充分运用职业生涯管理理论来开展工作,着重培养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并使其具备职业选择的能力。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职业生涯管理学说传入中国后,该理论在本土化方面也获得了一定发展。

关于职业生涯的涵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界定。简单来说,“职业生涯定义为一个人一生中从事职业的全部历程,这整个历程可以是间断的,也可以是连续的,它包含一个人所有的工作、职业、职位的外在变更和工作态度、体验的内在变更”。

高校职业生涯管理是高校开展和提供的、用于帮助和促进大学生成长,实现其职业发展目标的行为过程,它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设计、规划、评估、反馈和修正等一系列综合性的活动过程。

二、高校职业生涯管理的特征

高校职业生涯管理与中学教育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概括起来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独特性。大学生可以通过量表工具等进行客观的自我分析、自我定位,以评估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确定自己想要做什么、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等等。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具有独特性。

第二,发展性。人的职业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因此,高校职业生涯管理包括了生涯目标的确定、措施的实施及目标的实现等全过程。其理论不只是协助大学生按照自己的职业能力、兴趣、价值观等找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地帮助大学生规划好未来职业发展历程。

第三,动态性。职业生涯管理的目标是大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而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他们总会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个人情况的不断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因此,职业生涯管理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必须是一种动态管理,以适应情况的变化并且贯穿于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

三、高校职业生涯管理对就业的影响

在高校教育中,职业生涯管理包括职业选择、职业生涯发展、职业锚等理论,它对大学生进一步明确就业方向、做好就业准备、自如地应对面试和做好心理调试与职场适应具有重要作用。

(一)明确就业方向

长期接受我国传统教育观念教育的学生,大多数人在进入高校后并不知道自己以后究竟要干什么,没有目标,没有任何职业理想。因此,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学习热情不高,动力不足。高校开展职业生涯管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明确职业道路。“职业理想是个人在深刻、准确的分析职业自我并在充分明确职业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源于自我而又超越自我的职业期望。”一旦学生树立了职业理想,明确了发展方向,就会逐渐增强自身的职业意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有明确了职业理想,才能确定实现职业理想的就业途径和方式。

(二)做好就业准备

目前,大学生普遍缺少谋业意识。“谋业意识就是大学生在大学时树立一种职业是要谋划、是要提前规划准备的意识。”高校可以通过职业生涯管理系统讲授社会职业和个性特点的基本知识。在“自我认知”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自我的性格、气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职业认知”的教学中关注当代职业的发展趋势,使学生掌握职业认知的方法和途径,能够对某一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环境、内涵、素质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上述基本知识最终落脚点定位在帮助大学生确定择业目标,主动适应职业的需要,从而为就业成功奠定基础。

(三)自如地应对面试

就业的过程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检验,而面试则是对一个人仪表气质、心理素质、应变能力、专业知识和能力等最直接的考察。但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具备面试所要求的良好心理素质,或不会推销自己,就盲目地去参加面试,失去了一个个良好的就业机会。职业生涯管理一方面可使学生学会在面试时推销自己,使学生明白应“努力发挥优势,从容回答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有个人的见解和特色,充分展示优雅的气质、从容的风度和机智的品格”。这样,赢得了自荐好感,往往也就达到了求职目标的一半。另一方面,加强了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个人的信誉的培养,使大学生在面试过程中不急功近利,吹嘘自己,做到真诚、诚信、与人为善。

(四)做好心理调试与职场适应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的迅速变迁,高校毕业生面对的就业环境更复杂,影响因素更加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职业生涯管理更加突显其至关重要的教育价值,即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做好心理调试,适应职场。

首先,教育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择业观,适应就业环境的变化。理性的择业观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高校应引导学生改变就业观念,对即将踏入的职业活动要有适当的心理预期,不要期望值过高;教育学生明确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国家需要第一的理念,主动到基层去、到艰苦地方就业,从基层做起,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观念。

其次,指导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法,更好地应对就业成功和挫折。就业是每个人所面临的重大抉择,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大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因而也往往面临着如焦虑、自卑、懦弱、压抑、苦闷等心理压力与冲突。

此外,引导大学生了解初涉职场可能会面临的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高校应教育学生一旦从业,就应当以真诚、愉悦、负责的态度工作,善待他人,适应工作环境,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综上所述,高校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的灵活运用,贯穿高校就业教育的始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知识、技能等各个方面为就业作充分准备,并根据各方面分析,结合自己的职业锚类型,合理客观地对职业做出选择,而且在引导学生自如应对面试和就业适应方面也起到了良好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济.历史性的跨越――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2-7-11.

[2]廖泉文.职业生涯管理与职业发展[J].新资本,2004(6).

[3]王德胜.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0.

[4]孙江林.大学生择业智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1.

本文系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的成果,课题名称“高校生涯管理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课题编号:201203173。

作者简介:

王紫薇(1980- ),河北承德市人,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已从事高职教育10年。

对管理学的理解篇5

摘 要 基于我国中学财务管理起步比较晚,发展比较缓慢,现阶段,尚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以至于中学在实施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以中学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和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最为显著,难以充分发挥中学财务管理体系应有的职能。为此,本文针对于现行中学学校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全面的分析与探讨,并结合国外先进的中学学校财务管理经验与知识,不断完善我国中学财务管理体系,切实制定出解决现行中学学校财务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进一步推进我国中学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中学 财务管理 问题 有效对策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政府部门越来越注重对中学教育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资源投入,再加上,全球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给我国中学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于整个中学管理体系而言,财务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为实现中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教育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和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等问题又时刻制约着学校的前进步伐,因此,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才能有力地保障和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我国中学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于中学学校而言,财务管理工作为体现中学教育的社会、文化以及经济价值发挥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与企业财务管理不同的是,中学财务管理涉及到整个学校全部活动经费收入支出管理。由于中学的办学并非以盈利为目的,因此,中学只有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才能够进一步确保学校各方面经济活动能够有效协调和控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行中学财务管理还相对落后,其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学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现行大多数中学学校尚未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以至于中学学校高层人员过于重视学生教育,忽视了财务管理,导致财务管理人员的惰性思想越来越重,习惯于过去固有的模式,不能够积极的去学习,提高自我综合素质;其次是财务管理人员思想觉悟不高,不能够严格要求自我;最后是中学学校没有设立专门的业务培训机构,使财务管理人员难以接受到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知识。以上三点造成我国中学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2、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力度不够。规范的财务行为必须要有相应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约束才能形成,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虽然大部分事业单位都有自身的财务管理办法,但办法本身内容过于简单,侧重于经费支出审批程序等会计基础工作,忽视了预算管理、收入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职能作用。

3、中学会计监督力度薄弱,财务信息失真严重。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制度是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由于法律赋予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责、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与社会现实环境差距较大,认为领导签了字,我就照办,我不负责,使会计内部监督有名无实,内部监督难以有效实施。再加之外部审计及财政监督检查甚少,中学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从业素质偏低,造成账外账、编造虚假会计报表的不良现象日趋严重,导致中学财务信息严重失真,不利于中学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落后地区中学财政资金严重不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处于发展中阶段,部分地区尚未能够摆脱贫困状态,对于落后地区的中学学校而言,大部分学校面临着财政资金严重不足的现状,财政资金严重不足,势必会导致中学财务管理难以顺利高效开展,进而给予落后地区中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二、加强中学财务管理的有效对策

1、建立健全的中学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的中学财务管理制度为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建立健全的中学财务管理制度应从以下六方面进行,第一,建立合理、民主的财务决策制度;第二,建立合法、规范的财务审批制度;第三,建立科学的内部牵制制度与内部稽核制度;第四,不断完善采购制度,确保适时购进、供应的正常运行;第五,不断完善资产入库领受制度,及时对相关资产进行登记、清查;第六,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财产清查和报废制度,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盘点、清查,以保证使用部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之间的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物相符,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保证财产的安全、完整,有效地预防资产的流失和损失。

2、加强中学财务管理人员建设,力求构建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财务管理队伍。财务管理队伍的能力最大程度上决定着财务管理的高效性。加强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是提高财务管理整体水平的主导因素,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应从三方面进行,首先是加强财务人员的思想觉悟建设,使其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自身责任感;其次是中学财务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定期的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系统地学习理论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更新专业知识;加强岗位培训,提高岗位技术人员的实务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开展横向交流,开拓视野,全面提高管理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切实保障财务人员的从业素质不断提升;最后是实行责权利与奖罚制相结合的制度,根据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贡献和工作表现,给予相应的精神奖励和经济奖励,保证最大程度上调动广大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自主性。

3、规范收费,用好资金,广拓渠道,筹集资金。近年来,因为财政资金拨付严重不足,以致中学学校乱收费现象日益显著,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物价等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不断规范收费行为,实现中学收费的制度化、规范化。另外,科学、合理的调整支出结构和分配资金,确保有效资金使用的高效性;另一方面,对于落后地区的中学而言,应不断拓展筹资渠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广拓财源,筹集资金,同时,政府部门应给予落后地区中学学校一定的资金支持,确保落后地区中学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开展。

4、加强支出管理,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合法。各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厉行节约,杜绝不合理支出;严格遵守支出审批执行程序;严格划分公私界线,应由职工个人自理的费用不能用公款开支,对不合法、手续不完备的,财会人员应拒绝支付;各项费用应按实际数列支,不得虚列虚报,更不得以计划数和预算数代替;应加强对专用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按规定“专款专用”,专项列报。

5、完善物品的采购、资产入库领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日常办公用品、教学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购置,应采用年初编制预算,适时购进、保证供应的办法。具体措施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由总务处统一采购,防止多头采购、重复采购、浪费资金。对专业性强的设备采购必须派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事先深入做好市场调查,在技术和质量方面进行把关,避免采购风险。

第二,凡在政府采购目录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都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效益的原则实行政府采购。即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或单一来源等采购方式。这样做的好处,一来有利于增强资金的透明度,堵塞漏洞,规范学校采购行为,二来有利于节省开支,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三也有利于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的管理。

第三,对低值易耗品的采购,也可以引进政府采购的方式,分成文具纸张、水电配件、日杂用品等几类,公开对外招标,通过多家竞标每类从中选择一家作为定点商家。不仅可以做到商品质量好、价格低、服务优,还可以随叫随到、送货上门、集中结算。这样既减少了物品的库存量,减少了资金占用,还避免了浪费。

三、结语

综合以上所述可知,财务管理是中学学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虽不断加强对中学财务管理的人力、财务以及物力资源投入,但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即中学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中学会计监督力度薄弱,财务信息失真严重以及落后地区中学财政资金严重不足等,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中学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中学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应该树立起市场观、竞争观、效益观以及法制观,通过借鉴和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制定出几点可行性对策,即建立健全的中学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中学财务管理人员建设,力求构建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财务管理队伍以及规范收费,用好资金,广拓渠道,筹集资金,加强支出管理等手段,为实现我国中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兰.中学财务管理工作思考.财会通讯.2011(05).

对管理学的理解篇6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公寓;管理对策

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休息、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窗口。在当今高校后勤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学生公寓的教育、管理、服务功能越来越突出,管理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学生公寓成为学院安全事故的多发点,因而也成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一、新时期独立学院学生公寓管理现状

独立学院作为高教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新生事物蓬勃兴起。独立学院的学生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普遍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独生子女较多,个性较强,思考问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较少换位思考,不太在乎或关心学院的学生公寓管理制度。学生公寓晚归、不按时熄灯就寝,使用大功率电器、喝酒、打牌常有发生,严重扰乱学生公寓的正常秩序。学生公寓调换问题、财物安全问题、维修问题等成为独立学院后勤服务与管理的重点及难点。

二、独立学院学生公寓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宿舍矛盾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场所之一,现今的学生个性比较要强,常为生活琐碎小事引发碰撞,如学生公寓水电使用不公、怀疑室友使用自己的物品、小偷小摸、生活习惯及爱好不同、个别身体不适,特别生病较重或带有传染生疾病须煲药或隔离的,成为当今学生公寓之间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要求调换宿舍的学生日益增加,给后勤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二)晚归现象

即使学院规章制度明确了晚归的处理办法,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为例,所有超过规定时间回归学生公寓的,必须进行晚归登记,但晚归现象仍然无法杜绝。据了解,晚归最多的理由多为校外吃宵夜、聚会。由于条件关系,登记时,部分同学伪造个人信息,个别同学为逃避晚归登记,翻越围墙、攀爬楼梯,甚至有少部分同学不愿做登记回学生公寓,在学生公寓外留到天亮方回学生公寓。

(三)乱拉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

学生乱接、乱拉电线,在学生公寓煮饭、煲汤、炒菜等现象层出不穷,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每年全国各大高校发生的火灾大多都是学生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引起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学院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公寓进行检查,对违规使用的进行收缴、通报,情结较重的进行必要的处分。过程也遇到一些问题:检查时有些同学不理会、不听劝,有些甚至恶语伤人,给工作组带来诸多困扰。部分同学收到风声后提前做好备查(躲藏起来或关灯不开门)。

(四)安全问题

学生公寓安全问题,是校园安全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学生防盗、防骗意识不强,出现离开学生公寓不锁门、开门睡觉等现象,常有校外人员鱼目混珠潜入学生公寓。特别是开学初期,借推销之名实行诈骗、偷盗学生财物。

(五)报修问题

随着学院规模的发展,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公寓维修种类及维修量日益增大,也出现了几个问题:1.学生反映多次报修后工程部人员很长时间才来或不来维修,而学院工程部则反映并未接到维修单;2.校园维修种类繁杂,工程部人员反映工作量大且存在工作分配不公的情况;3.后勤部门及校领导无法及时了解和掌握学院总体维修情况。

三、加强学生公寓管理的思路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规范公寓管理系统

1.在学生公寓管理过程中,使用计算机智能化辅助管理有利于有效地管理学生公寓。在新生报到前,可自行登录学院网络报到系统,通过输入录取通知书号,缴费、上传电子相片,再通过几个简易的对话框后选取学生公寓床位。对话框内容可根据学生的生源地、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设定,将有共同爱好和生活习惯的同学安排到一起,最后自行打印新生报到表后到学院学生公寓管理中心领取学生公寓钥匙入住,可大大减少学生公寓矛盾的产生。

2.建立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系统,有利于各个部门实时、准确地掌握在校学生的住宿情况,有效发挥各个部门的职能。

(二)加大硬件设施投入,营造良好公寓环境

1. 建设现代化配电房,学生公寓照明与插座用电分开线路,直接由电脑系统控制。例如限定学生公寓插座的瞬间最大通电量,对超过额定负荷用电的学生公寓进行断电警示,如继续使用致使再次断电,则须向后勤有关部门填写通电申请,并做出说明和检讨,从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 建设学生公寓门禁系统,学生刷校园卡进出学生公寓,每周统计晚归人员信息,及时将情况报给所属专业辅导员,协助辅导员老师进行学生的沟通教育,必要时通知其家长,告知学生在校情况。

(三)加强对学生公寓的安全教育及知识宣传,严惩违规集体及个人

1.由后勤与保卫部门牵头,邀请消防部门、公安部门等相关部门开展消防、财物安全等宣传讲座,提高同学们的安全防患意识。定期开展校内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或有奖问答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扩大宣传范围,加强宣传效果。同时,将校园安全温馨提示粘贴于学生公寓各大区域,每间学生公寓内,公布相关应急联系电话。

2.加强宿管队伍建设,定期对宿管员进行培训,切实提高宿管员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要求学生公寓管理员及时掌握所管辖公寓学生的基本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巡楼,发现可疑情况及时上报。

3.公寓管理员应轮流巡查宿舍,发现有使用大功率电器或明火煮食的宿舍要进行登记、收缴电器。学院应制定严格的公寓管理制度,实现制度管人。与学生工作部协调配合,严惩违纪宿舍及相关的学生。

对管理学的理解篇7

关键词: 综合素质教育学分制 读书工程 技术创新

课外培养计划(第二课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和提高的基本途径,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技能型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现显性课程(课堂教学)与隐性课程(课外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思想,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训练,使学生的健康个性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素质教育除了关心对人的素质发展与完善特别起作用的某些课程(即显性课程)外,还关心其他方面的教学内容。一是几乎在各类课程中都可能存在的相关内容;二是在课程展开之中存在的,不同于具体知识内容的态度、信念、情感等因素的作用;三是广泛存在于学校生活之中的隐性教学资源(亦构成隐性课程),这也是素质教育所关心的内容。很多高校从2008年起,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综合素质教育学分,将学生参与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读书工程、公益服务、拓展性职业技能培训与技术创新活动等统一纳入课外培养计划,学生在以上第二课堂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和成果,以综合素质教育学分记载。为配套综合素质教育的学分制,很多学校也制定了“综合素质教育学分制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读书工程实施方案(试行)”和“职业技能创新活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实施办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以一种新的形式体现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也以一种新的形式反映了学生的能力。

综合素质教育学分制的管理在实施的几年时间里,从已经毕业的学生的总体情况来看,在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参与各项校园活动的积极性,一定程度地让学生离开电脑网络,参加更加多的专题讲座、校园活动、小组活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同时也促使学院开展更多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读书工程活动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积极参与读书活动,通过读书活动体会读书的乐趣。在这个以电脑网络为主的时代,学生主要是以电脑阅读为主,给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看一两本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职业技能创新活动通过课外教学的形式,鼓励技能创新,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参与意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合作精神,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和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科技进步和办学要求的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都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新变化,产生一些新问题。面对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增强责任感,不断研究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促进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稳定发展。

1.实施方案的可行性不高。

虽然出台了一套综合素质学分管理的文件,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还是比较混乱。学分的统计是由学生自己提供材料,提出申报,由班级的综合素质拓展小组负责统计,上报学生会的学习部汇总,最后由教务处确定学分,公示给学生。整个流程是比较流畅的,但是由于可以获得学时学分的项目比较多,学生提供的材料比较杂,而材料的审核主要是由班级的综合素质拓展小组负责,由于小组组员都是自己的同学,对于材料的审核比较随意,有时候有些学生同一个材料和可以在不同的项目里获取学时或学分,或在不同的学年里申请学时或学分,从而造成重复获取。从毕业的学生来看,有些学生的综合素质学分可以达到10个学分以上,超过所要求的学分几倍。而对于超出的学分按0.5的倍数可算入专业选修课的学分,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学生选报专业选修课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在制订实施方案的时候,应该要符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方案既要简洁,又要具有操作性,更要简化程序,整合项目内容,具体的项目应该避免重复获取学分。

2.教师在执行素质教育学分记载过程中,规范性不强。

在整个综合素质教育学分的记载过程中,由于管理文件比较多,有些教师对一些文件的学习有时候不够到位,认为综合素质学分不是课程学分,没有课程学分管理那样严格和规范,因此在操作过程工作,有时候不是很规范,例如有些学生参与了一个项目的培训,可能只是用了几个小时,但是有些学生写了十几个小时,指导老师也同样签名确认。在综合素质学分的管理上,教师只起指导作用,因此参与度不是很高。但是教师其实是整个活动的执行者,如果执行者没有认真执行相关规定,最后整个规定就只会流于形式。因此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综合素质教育的文件和实施的办法,让教师清楚其重要性,清晰实施的方法和步骤,有一个规范的操作流程,尽量避免教师乱打分和给学分。

3.读书工程项目中,管理有欠缺。

在读书工程项目中,导读老师对选读书目的导读指导不够,有时候是流于形式,学生未能真正领悟到书中的精神或知识,未能和导读老师一起领悟读书的快乐。在整个读书工程项目中,教师对选报书目的积极性不高,学校的鼓励措施不强,未能引导教师推出更多更好的书目给学生选读,学生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学分而读,最后就是整个效果比预期相差较远。对于读书工程项目,学校应该给予更大的力度支持,使教师能选一些好的书目和学生一起共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每本书目应该规定选读的学生人数,避免人数过多,教师没有办法组织好读书过程。在教师导读过程中,尽可能多地组织集中读书分享活动,共同体验读书的乐趣,避免最后只是通过一份读书报告就给成绩的读书项目。

4.素质教育在激励学生技术创新上作用未显著。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高水平表现。创新教育是以培养高层次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目标,不断开发人在创造性方面的潜能,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拓展,是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综合素质教育学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参与拓展性职业技能培训与技术创新活动,但是高校在技术创新的文化建设和营造的校园文化氛围方面做得还不够。从这几年来看,学生的技术创新性活动还是比较少。要创新不易,如果单单靠学生自身的能力还不够,学校应该从更多的方面进行改革,给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更多的平台。同时应加强校园内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文化育人,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5.综合素质教育学分管理小组的管理有待加强。

在整个综合素质教育学分的管理上虽然成立了管理小组,但是管理小组的作用很有限,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很多时候学校和系部的管理小组都已经成立,可是有时候可能一两年也没有组织过一次会议,对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未能及时进行处理和修改。管理小组的工作很多时候都是停留在会议或书面上,未能落到实处。因此学校成立的管理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而不是只是一个文件的小组,管理小组应及时总结实施的情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提出解决的办法,对实施部门反馈回来的意见要及时处理,不要一个问题反馈了无限次,最后还是一个问题。

6.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学分的宣讲,让学生了解具体内容和操作流程。

由于综合素质教育学分的项目很多,以至于很多学生到快毕业的时候也没有弄清楚这些学分的组成,对具体的申报流程也不是很清楚,有些学生甚至连班级中有综合素质拓展小组都知道。有可能是学校的管理比较多,而综合素质教育学分又是一个新的东西,所以在宣讲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是一两句话就带过,学生的印象就不太深。因此学校的执行部门应该加强宣讲力度,让学生知道综合素质教育的内容、操作流程。同时综合素质教育的学分应每一学年上报一次和公示一次,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具体情况,同时学生之间相互监督,避免到毕业的时候出现一些没有获得足够学分的情况。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旨的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时代需要、教育发展的必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出好的人才。素质教育直接从人才规格入手,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形成新世纪的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而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学分制的教学过程还是一个初步的探讨过程,当然综合素质教育不是为了学分,最终目的只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但是将综合素质教育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给予必修学分记载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是学校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方法和表现,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又一举措。因此做好综合素质教育学分的管理,对做好学生的综合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楚廷.素质教育是通识教育的灵魂[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8(20):63-63.

[2]许兴苗.新时期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探究[J].西部科教论坛,2008(04).

对管理学的理解篇8

关键词:会计档案;科学管理;财会部门

会计档案是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财会部门或会计人员在经济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并按照统一规律保存起来备查考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材料,还包括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的存储软件、会计数据磁盘、磁带、光盘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档案是重要的经济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单位的重要档案之一,它在会计工作和经济管理工作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的利用价值,《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都对会计档案管理做出了规定。会计档案管理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的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有利于堵塞漏洞,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因此,会计档案管理是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充分重视和加强会计档案的管理,进一步提高会计档案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会计档案在各项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1会计档案的特点及作用

1.1 会计档案的特点

会计档案是国家全部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原始记录性、信息性、知识性和价值性,但由于它反映的对象内容及业务性质不同,又决定了它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会计档案的特点主要表现如下:

(1)来源的广泛性。会计档案来源于具有独立会计核算的单位。因此,凡是实行独立经济核算、财务收支的单位都会形成会计档案。

(2)内容的专业性。会计档案是通过会计核算的方法形成的,而这种方法是会计特有的专门手段。通过这种专门手段形成的会计档案是与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紧密相关的,其内容是直接反映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所有各项经济业务收支情况,表现出会计档案的专业性。

(3)形成过程的严密性。会计核算是利用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和会计报表等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地记录、反映和监督。因此,会计核算的严密性也就决定了会计档案形成过程的严密性。

1.2会计档案的作用

会计档案作为一种经济档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上市公司需要对外披露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其合法经营的全部经济活动和经营成果都储存在会计档案中。其次,企事业单位对外融、投资,都需要向协作单位提供几年的有关会计数据,而会计数据也都来源于会计档案。第三,司法部门查处违法乱纪、贪污受贿问题更需要财务方面的确凿证据。第四,国家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财务数据。不仅这些离不开会计档案,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活动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会计档案则保留了全部经济活动的痕迹,为日后分析经济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提供依据。只有加强会计档案的科学管理,才能充分发挥会计档案的重要作用,保证为国家、社会、各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2会计档案科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有的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对财务档案工作缺乏充分的认识,只注重内部财务项目的实施,认为只要出具了财务报告,提出了财务意见,作出了财务决定,该财务项目就结束了。相对忽视文件材料的汇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甚至认为财务工作过程中大量原始凭证的整理是一件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根本不把财务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形成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非常熟练,经常参加会计业务的培训和学习,但对档案知识,特别是对会计档案规范化赘理标准知之甚少。也没有参加过会计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与学习。不少单位重会计业务,轻会计档案管理,存在会计业务与会计档案管理相脱节的现象。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也不完善,没有配备专人管理会计档案。有的单位甚至由出纳会计兼管会计档案,这是不符合规定的。

2.2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有些单位的财务部门,领导对资金的管理比较重视,而对会计档案的管理不够重视,没有建立一整套会计档案立卷、归档、保管、借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无章可循。当今社会,企业经营机制不断转换,经营方式不断更新,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而与之配套的包括会计档案管理在内的机制并未有效建立和健全,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和监管办法。目前,我国在企业会计档案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会计法》、《档案法》中的少数内容以及不具备法律竞争力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而且一些规定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际不相吻合,没有专门的适应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的会计档案法律规范。在以法制经济为基本特征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的大环境下,这显然不能满足推进体制改革和实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2.3 会计档案装订、立卷、归档不规范

会计档案不规范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有些单位不能及时装订会计凭证,而是将会计凭证随意放置在办公桌上,或长时间放在一个纸盒里;第二,装订会计凭证不是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装订而是用订书钉装订,或用一根绳子穿起来;第三,活页账簿装订时无封面,也不按规定编好页码装订成册,会计报表各月份分散存放,未按要求按月装订;第四,会计档案立卷时不按保管期限分别立卷归档,而是统统装在一个档案盒里;第五,会计档案销毁难,会计档案越堆越多。

2.4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就目前一些部门和单位的实际情况看,存在一些财会档案人员不坚持原则,甚至违法乱纪、伪造、篡改、变换记录凭证;开假发票、建假账、建账外账、虚列成本,想方设法偷税。这不仅给国家税收征管设置人为障碍,而且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进而影响了国家宏观决策、危害极大。

3完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3.1 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各单位要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要提高对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设立档案管理部门的一定要把会计档案同其他档案同等重视,规范管理,不能厚此薄彼。不具备设立档案管理部门的,应在会计机构中指定专人负责会计档案的装订立卷归档和保管工作,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3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按规定应建账的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组织。应当依照本办法管理会计档案。第4条规定:“各单位必须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各单位都必须加强会计档案的管理,如果不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各单位的领导一定要提高依法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意识,从法律的高度来依法加强管理,使会计档案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3.2 制定规范,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要做好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并结合实际,建立和健全一整套相关的制度。首先,建立财务档案归档制度,明确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归档程序、整理方法、归档要求等;其次,建立和健全档案保管、安全保密制度,采用先进手段和科学方法保管档案,明确职责,确保档案不丢失、不损坏、不泄密。各单位要定期组织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检查,对做得好的要给予表扬奖励,充分发挥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反之,对于工作做得差的要提出批评,责令他们及时纠正,并予以必要的处罚。凡涉及到本部门房屋买卖、土地使用、财产划分、固定资产、债权债务、经济积案、退休退职材料要另编检索工具,以便长久保管,方便查找利用。

3.3 规范会计档案装订、立卷、归档和销毁工作

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订会计凭证必须使用会计凭证装订封皮,粘封装订线,并在粘封处加盖会计人员印章。封皮表面的有关内容必须逐项填写齐全。装订完毕必须按月份的先后顺序放入会计档案(凭证)盒中,必须认真逐项填写档案盒面上的内容。第二,综合档案室的单位,财会部门应按综合档案室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将会计档案移交综合档案室保管。未建立综合档案室的单位,会计档案暂由财会部门妥善保管,要明确专人负责保管工作。要配置专用箱柜及防盗、防火、防霉、防蛀设施。第三,各单位的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要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由本单位会计档案管理部门提出销毁意见,会同财务会计部门共同鉴定,严格审查后,编造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机关和事业单位报本单位领导批准后销毁;企业单位经企业领导审查,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销毁。对于其中未了结的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应单独抽出,另行立卷,由会计档案保管部门保管到结清债权债务时为止。

3.4 加强会计档案人员知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既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又包括职业道德。作为会计档案管理人员,首先必须做到严格自律、廉洁奉公,保持独立公正的立场正确运用自己的职能和权力;其次,会计档案资料内容广泛,具有专业性、广泛性、严密性的特点。作为一种专门档案,不能视同一般档案,应按照专门档案进行专业化管理。会计档案的专业化管理,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档案管理学知识,还应具备财会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运用现代化管理软件。因此,除要搞好关于会计和档案的岗位培训外,还要搞好后续教育。主要是通过每年的轮训学习更新知识,一方面,提高会计档案法制意识和依法归档观念;另一方面,提高业务水平,使企业会计档案的管理和监督职能更加有效、更加科学、更加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4结语

在财务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如果能够统一思想,坚持科学管理和责任心,则可以有效地防范档案管理工作中诸多问题,从而使得财务档案相关信息在质量上得到较大提高,进而对企事业增强活力、竞争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会计档案管理办法[m].北京:工商出版社,1984.

[2]马秀英.谈会计档案管理的规范[j].天津财会,2007,(4):40-41.

[3]张雪珍.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会计档案管理[j].财会通讯,2007,(7):73-74.

[4]时立真.试析改善职业院校财务档案管理的措施[j].内蒙古水利,2006,(3):112-113.

[5]赵清和.谈财务部门会计档案的管理[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44-146.

上一篇:节能减排小窍门范文 下一篇:给排水节能减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