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的管理技术范文

时间:2023-09-28 15:49:04

冬瓜的管理技术

冬瓜的管理技术篇1

关键词:冬季温室黄瓜;高产;栽培技术

目前谯城区设施蔬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日光温室黄瓜的栽培面积发展更为迅速。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提高谯城区温室黄瓜栽培的产量和效益,已是谯城区设施蔬菜生产中的重要问题,现将冬季温室黄瓜的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精选品种

根据谯城区的气候条件选择抗病、耐低温的品种;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或生产的黄瓜销往城市居民的消费习惯选择黄瓜是否密刺、颜色深浅、把柄的长短等特征,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根据茬口选择品种的属性,一般越冬茬栽培应选择耐寒性强、早熟、早中后期产量均高的品种,冬春茬栽培应选择苗期耐寒性强、早熟前期产量高的品种,秋冬茬栽培应选择苗期耐热、结瓜期耐低温的中晚熟品种等。谯城区目前种植比较多的是冬美-2、冬棚巨峰、冬冠等品种。

2施肥整地

施足肥料是高产的基础,正常情况下施尿素1 500kg/hm2、硫酸钾4 500kg/hm2、标准磷肥2 500kg/hm2、钙肥2 700kg/hm2、镁肥500kg/hm2、有机肥150t/hm2,以上肥料除磷、镁、钙肥全部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外,氮、钾肥留1/2在黄瓜结瓜期进行追施。整地一定要精细,一般黏土或两合土整地做垄时,垄高15cm左右即可;如果是沙土地,做垄时一定要做高垄,一般垄高25cm以上,以利于排水降低土壤湿度,促进黄瓜根系的生长[1,2]。有条件的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栽培更好,在黄瓜定植行上按行距开沟,沟深25cm,宽60cm,在沟内填入25cm厚的作物秸秆,可以是新鲜的玉米秸秆、麦秸等,然后踏实,这样不仅节省肥料、改良土壤,而且增产效果明显。

3田间管理

在正常苗期管理的基础上,在营养土中适量加入氮、磷、钾速效肥,能促进壮苗,增加雌花的形成。根据多年的实践,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份、肥沃的非菜园土6份配成的营养土中,添加尿素300g/m3、磷酸二铵1.5kg/m3、草木灰5 kg/m3,能促进壮苗,促进雌花的形成。在黄瓜苗期,温室内增施CO2气肥,使白天棚内CO2的含量达到800~1 500mg/kg的浓度,可增加黄瓜前期和中期的雌花数,增加产量。黄瓜苗期在防治病虫害时使用烟雾剂,能有效地增加CO2的浓度,也具有促进雌花增多、减少雄花的作用。利用揭盖草帘的早晚来控制日照时间的长短,创造短日照,一般日照时间每天8~10h,有利于雌花的形成。一般上午温度23~26℃,午后22~30℃,前半夜16~18℃,早晨8~10℃,昼夜温差为8~15℃,有利于雌花的形成[3,4]。

4水分管理

土壤湿度70%~80%时,有利于花芽的分化和雌花的形成,比土壤湿度90%以上时雌花多1倍以上,比土壤湿度40%以下的条件下雌花多2~3倍。因此,在育苗时土壤湿度要控制在80%左右,定植后土壤湿度要控制在70%~80%,以促进花芽的分化和雌花的形成。一般根据黄瓜的生长情况,当卷须呈弧状下垂,叶柄和茎之间的夹角超过45°,中午叶片有下垂现象,此时应该浇水,宜安排在连续晴天的初期。浇水要考虑水温,一般地温与水温的差要小于4~5℃,大于此温差对根系生长不利。因此,应选择上午10时左右进行浇水。采取膜下浇水,在宽行里覆秸秆,以减少水分蒸发面积,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早上揭帘后,棚内温度在10℃以上时,进行短时通风,然后关闭通风口,温度升到20℃时,继续通风降湿,到棚内没有雾气时,关闭通风口进行升温,进行温度正常管理。

5植株管理

在植株缓苗进入正常生长期后,要及时整枝打杈、摘除瓜须,正常情况下,叶片的功能期为70d左右,之后开始老化、黄化,不但失去光合功能,还要消耗许多能量。因此,对于功能期超过70d的叶片,要及时摘掉,以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并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害的发生。在黄瓜4叶前喷施50~80mg/kg的乙烯利,能有效控制徒长,促进花芽的分化,增加雌花的比例。

6病害防治

温室黄瓜的主要病害为霜霉病、细菌性病害、灰霉病,这几种病有时单发、有时混发[5],防治时应注意区分,防治霜霉病可选择霜霉威、甲霜灵、冠菌清等防治;灰霉病可选灰霉净等防治;细菌性病害可选冠菌清、DT、细菌灵、农用链霉素等防治,在阴雨、雾、雪天气或晴天浇水后,采取烟熏或喷粉防治效果更佳。

7参考文献

[1] 马长云.冬季日光温室黄瓜超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08(1):35.

[2] 薛世库,张胜菊.冬季日光温室黄瓜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8(3):17,26.

[3] 钟松林.日光温室黄瓜高产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02(4):44-45.

[4] 秦勇,毛建让.日光温室冬季黄瓜栽培技术探讨[J].北方园艺,1997(3):8-9.

冬瓜的管理技术篇2

关键词 黄瓜;冬春茬;温室;穿接;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2.2;S6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078-01

喀左县位于辽宁省的西部,气候四季分明,降雨集中,发展设施农业日光温室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几年来,在政策的不断支持下,喀左县日光温室大面积增加,科学管理技术也不断进步,黄瓜栽培由原先的传统直播,改成靠接和劈接,克服了以往直播易发生的土传病害难题,但是传统的靠接和劈接法用营养钵育苗在嫁接过程中频繁拿砧木苗,工序繁琐,费工费时。为了探索掌握新嫁接技术,2012年在蔬菜总站的带领下,研究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黄瓜穿接技术,进而在平房子镇进行了试验和示范,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效,而且采用这种穿接法,工序简单,容易操作,插孔位置好掌握,对砧木不会形成危害,接穗砧木稳定性好,成活率高,大大提高了嫁接速度,正常情况下2个人配合,1 d可嫁接6 000棵以上,达到了省工、省时、降低生产成本、高产高效的目的。

1 品种选择

砧木采用黑籽南瓜,接穗采用当地高产的密刺系列。

2 嫁接技术

2.1 砧木及接穗准备

先在塑料穴盘内播砧木,砧木播前温水浸种12 h后催芽,砧木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时浇透底水,砧木每孔播种1粒,播种后覆盖1 cm厚的基质。嫁接时,白天、夜晚分别控制最高温度为

黄瓜播前浸种6 h后催芽,露白时即可播种。当砧木露出第1片真叶时(大约砧木播后5 d)播种。可采用河沙育苗,河沙要保持湿润。黄瓜播种密度为2 cm×2 cm。出苗前覆盖地膜,出苗前白天、夜晚温度分别控制在28~30、22~25 ℃。出苗后白天、夜晚温度分别控制在25~28、18~20 ℃,及时脱去种壳。黄瓜苗两子叶展平时,开始嫁接[1-2]。

2.2 工具准备

用竹皮或铝合金丝制成单面楔状签(楔状签斜面角度为30°左右),粗度与黄瓜苗(接穗)下胚轴基本相同,可制作多个不同粗度的嫁接签,以备用。

2.3 嫁接

嫁接前先搭建嫁接棚,以遮光保湿。砧木苗长到1叶1心、接穗子叶平展时嫁接。嫁接前一天,掐去砧木的第1片真叶,第2天,在温室内进行嫁接。适当遮光,温度要控制在20~25 ℃。2个人配合进行嫁接。一个人用食指和拇指捏住黄瓜的子叶,将下胚轴放在中指上(中指缠上胶布,防止受伤),用刀片在接穗苗子叶基部0.5 cm处与黄瓜子叶垂直的一面向下削成30° 0.5~0.8 cm长的斜面(把下胚轴削断),待用。另一个人把嫁接签斜面朝下,从砧木紧贴子叶叶柄中脉基部向另一子叶叶柄基部成约30°方向斜插,嫁接签以稍穿透砧木表皮、露出嫁接签尖为宜。接过切好的接穗,拔出嫁接签,将接穗迅速准确地斜插入砧木切口内,尖端稍穿透砧木表皮,接穗与砧木吻合,砧木子叶与黄瓜子叶交叉成“十”字型,嫁接完成[3-5]。

2.4 嫁接后的管理

若用穿接法,嫁接后1~3 d,白天、夜间温度分别控制在25~28、>16 ℃。温度高时,降温。以保湿为主,湿度以接穗生长点不积水为宜。嫁接后,只要棚内温度不超过35 ℃,湿度达到90%,接穗不萎蔫,应增加光照。一般情况下,嫁接后第1天适当见光,但时间要短。嫁接后4~6 d,嫁接苗愈合,心叶萌动,白天、夜间温度分别控制在26~28、>15 ℃。适当通风透光,并逐渐延长光照时间,加大光照强度,以接穗不萎蔫为宜。嫁接7 d后,嫁接苗基本成活,转入正常管理,要及时摘除砧木生长点和子叶节间上发生的不定芽。当嫁接苗成活后,真叶开始生长时即可定植。

3 定植

定植前10~15 d,深翻平整土地,重施基肥,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7.5 t/hm2、磷酸二铵600~75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均匀撒施后耕翻土地,使粪土混合均匀。10月中下旬,定植。种植行下埋秸秆。垄台覆1.2 m宽透明地膜,台上栽两垄,小行距50 cm、大行距70~80 cm,株距30 cm开穴摆苗坨,深度以营养土坨高度为准,浇埯水,封垄,之后使用软管微喷技术浇透水。注意嫁接伤口离开地膜面3 cm左右,防止伤口沾土,再次浸染。

4 定植后管理

4.1 温度

心叶开始生长,表明已经缓苗。缓苗期,白天、夜间温度分别控制在28~30、>18 ℃。缓苗后到12~13片叶前,白天温度超过30 ℃时由顶部放风,25 ℃左右闭风;前半夜保持温度15 ℃以上,后半夜保持温度11~13 ℃,早晨揭帘时不低于8 ℃。结果期,上午、下午、前半夜、后半夜、清晨分别保持温度28~30、25~20、15~20、11~13、8~10 ℃[4-8]。

4.2 浇水

浇足定植水,5~7 d缓苗后浇缓苗水1次,缓苗水至根瓜长至10 cm期间,控水蹲苗。根瓜坐住后,浇催瓜水。结果低温时期以10~15 d浇一水,3月以后温度渐高时浇水间隔(下转第81页)

(上接第78页)

要逐渐缩短,5~7 d浇1次,以手攥成土不成湿团,掉地散块就需浇水。一般来讲,晴天6:00—9:00浇水,最晚不超过10:00。

4.3 追肥

结合浇催瓜水追第1次肥,追二铵225 kg/hm2。以后追肥可用N、P、K复合肥,如三元复合肥、硫酸钾型复合肥(撒可富)或二元复合肥如硝酸钾等,用量为225 kg/hm2,注意随水施肥,隔水一肥,同时注意叶面喷肥[9-10]。

4.4 增光

冬季要增强光照管理,经常用拖布经常擦棚膜,保持棚膜清洁,尽量多透阳光。低温时进行补光,以满足黄瓜光照条件。

4.5 用半自动落秧技术调整植株

黄瓜6~7片叶时,已拉蔓,进行吊蔓管理。随着植株的生长,及时去除分枝、老叶、雄花、卷须及多余的雌花,随时缠蔓,缠蔓时注意保持“龙头”南低北高。瓜秧长到1.8~2.0 m时,要用落秧机落蔓,每次保证功能叶在13片以上。

5 病虫害防治

黄瓜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霜霉病、蚜虫、灰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白粉虱。发病初期,要用药剂防治,如10%吡虫啉或10%扑虱灵乳油等;应用变温管理技术,进行生态防治;棚内悬挂捕虫板或在所有通风口设置30~40目防虫网诱杀害虫。

6 参考文献

[1] 王富平.日光温室黄瓜冬春茬高效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15):39-40.

[2] 李淑丽.冬春茬日光温室黄瓜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7):90.

[3] 苏玉梅,石国峰,吴丽侠,等.冀北地区温室冬春茬黄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2(11):19-20.

[4] 李淑丽.冬春茬日光温室黄瓜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7):90.

[5] 张学智.平凉市日光温室黄瓜冬春茬无公害生产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05(6):30-33.

[6] 韩建会,徐淑贞,张福墁.日光温室不同季节生态环境对黄瓜光合作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3(S1):124-126.

[7] 赵青华.滨州日光温室黄瓜冬春茬栽培技术[J].中国果菜,2007(3):13.

[8] 奚雷,奚焕民,王树星,等.日光温室黄瓜高效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08(6):179-181.

[9] 田雪飞,梁春丽,田东旭.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08(7):10-11.

冬瓜的管理技术篇3

摘要阐述了冬瓜的生物学特性,并介绍了其春季栽培技术,以为提高冬瓜栽培水平提供借鉴。

关键词冬瓜;生物学特性;春季;栽培技术

1生物学特性

冬瓜为葫芦科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其根系强大,须根发达,深度50~100cm,宽度150~200cm,根系吸收能力强,容易产生不定根;叶互生,叶片宽大,掌状,5~7个浅裂,绿色,叶面叶背具茸毛,宽30~35cm,长24~28cm,叶脉网状,背部突起。叶柄明显,长14~18cm,直径0.5~0.7cm,被茸毛;茎蔓性,五角棱形,绿色,密被茸毛。茎分枝力强,每节腋芽均可抽发侧蔓,侧蔓各节腋芽也可抽发副侧蔓。冬瓜一般为雌雄同株异花,个别品种为两性花。一般先发生雄花,随后发生雌花。雄花萼片5个,近戟形,绿色,花瓣5片,椭圆形,黄色。雄蕊3枚,在花的中央三角形排列,顶生花药,几度弯曲开裂。雌花瓣与雄花瓣相同。子房下位,形状因品种而不同,有长椭圆形、短椭圆形,绿色,密被茸毛,花柄较雄花柄短而粗,被茸毛。花柱短,柱头瓣状三裂,浅黄色。冬瓜一般靠主蔓坐瓜,侧蔓坐瓜的可靠性差。冬瓜花一般在晚上10时左右初开,翌日上午7时盛开,花瓣约经2d凋谢。

2春季栽培技术

2.1选地

冬瓜应选择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砂壤土或粘壤土上栽培[1]。同时应避免在前作为瓜类作物的田块上种植,最好是几年未种过瓜类作物,以减少病害的产生。

2.2播种

2.2.1播种时间。五华县春种冬瓜应选择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既可提早上市,又可获得高产。

2.2.2浸种催芽。浸种前须先用细砂擦洗种皮,除去粘附物,然后再将冬瓜种子浸在55℃温水中,维持稳定的温度15min,任其冷却至30℃左右,继续浸种10~12min,将浸种后的种子搓洗干净,再将种子混合湿润细沙后放在30℃左右温度下催芽,待种子露白、芽长至0.3~0.8cm时即可播种。注意在催芽过程中,应经常将种子翻动,并保持湿润,以利于出芽齐整。

2.2.3播种。冬瓜种植一般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所需营养土要提前制备,可选用烤晒过筛的肥沃园土,即腐熟猪、牛粪渣,谷壳灰或椰糠等,另可加少量氮磷钾复合肥,其加入量一般以控制在0.2%~0.3%为宜,并要求细碎混均,以防伤种伤根。配置营养土时应进行消毒,每1 000kg的营养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30g溶于水中进行喷洒,喷后拌匀营养土,再用薄膜覆盖2~3d后即可使用。播种前1d要将钵中营养土浇透,播种深度2~3cm,每个营养钵播发芽种子1~2粒,种子要平放或芽尖向上,播后随即盖上遮阳网或稻草等覆盖物;若遇寒潮或阴雨天气,则宜用塑料薄膜覆盖。播种后至出苗前,要注意浇水,但切勿水分过多,以防沤种烂根,只须保持土壤潮湿即可。出苗70%左右时,要及时揭除覆盖物。在幼苗破心前适当控制水分,促进根系生长;破心后经常保持营养土呈半干半湿状态,使瓜苗稳健生长。约25~30d即可移植入大田,种植前2~3d,可用10%稀薄人粪水和80%代森锌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淋苗,做到带肥带药移植。

2.3定植

2.3.1整地。起畦种植,畦面宽2m,沟宽0.4m,畦高0.5m。在畦中央开沟条施有机肥,一般施用土杂肥15.0~22.5t/hm2、过磷酸钙或花生麸750kg/hm2。种植前施土杂肥15t/hm2、过磷酸钙450kg/hm2或复合肥300kg/hm2。

2.3.2定植。五华县生产上栽培的冬瓜品种现多为大型品种,冬瓜栽培方式一般采用单行植,于畦面中央种植,株距80~100cm,可栽植8 250~9 000株/hm2。冬瓜的种植密度与肥水管理水平也有关系,肥料充足、排灌方便、管理水平高,则应着重于长大果,以争取高产、优质,而不宜太密;在摘除全部侧蔓的基础上,主蔓打顶比不打顶可以密些[2]。

2.4田间管理

2.4.1选择栽培方式。冬瓜栽培方式有地冬瓜、棚冬瓜和架冬瓜3种。结合实际,一般采用矮棚冬瓜栽培方式。以棚高0.6~0.8m、2.5~3.5m为宜。

2.4.2整蔓、引蔓和压蔓。冬瓜靠主蔓结果,但冬瓜分枝力强,应进行整蔓,在坐果前后摘除全部侧蔓,坐果后保留若干叶后打顶[3]。冬瓜引蔓主要采取每株植株在自己的株距范围内环形引蔓,冬瓜上架后,要勤引蔓,以免断蔓。大型冬瓜在引蔓的同时应进行压蔓,在茎节下方土壤挖5~10cm浅沟,将爬地绕圈生长的1.6~2.0m的茎蔓用细土盖住。

2.4.3肥水管理。冬瓜追肥时应注意氮、磷、钾的合理配合,植株生长旺盛可少追或不追,如果叶色淡或发黄,应及时追肥[4]。冬瓜生长前期应少追肥,植株雌花开放前后应控制水肥,1~2个瓜坐果后应重施肥,施尿素225~300kg/hm2和复合肥225kg/hm2,以后至采收前10d左右每隔15d追肥1次,追肥数量可适当减少。冬瓜进入抽蔓期后需水量较大,应灌1次跑马水,开花期一般不浇水或少浇水,果实膨大期需水量最大,应保持土壤湿润,以保证产量。

2.5病虫害防治

2.5.1病害防治。猝倒病可用70%敌克松3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防;疫病可用58%瑞毒霉锰锌300~500倍液、7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防;白粉病可用20%粉锈宁2 000倍液或75%百菌清700倍液喷防;炭疽病可用70%早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1 500倍液喷防;日灼病可用瓜叶或其他材料覆盖果实,减少阳光直射。

2.5.2虫害防治。蓟马可用18%杀虫双水剂250~400倍液或扑蓟灵1 000倍液喷防;守瓜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1 000倍液或90%巴丹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喷防;瓜绢螟可用40.7 %乐斯本1 000倍液、50%杀螟松1 000倍液或苏云金杆菌制剂等喷防;瓜实蝇可用40.7 %乐斯本1 000倍液、90%敌百虫1 000倍液或80%敌敌畏1 000倍液喷防;螨类可用三氯杀螨醇1 500倍液或73%克螨敌2 000倍液喷防。

3参考文献

[1] 谭雁飞,贺昌荣,雷永进,等.冬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西南园艺,2005,33(b05):82-83.

[2] 王成业,刘红霞,李海军,等.日光温室早春茬冬瓜栽培技术[j].致富之友,2003(10):44.

[3] 文桂坤,李艳.玉林地区冬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2):60.

冬瓜的管理技术篇4

摘 要 :介绍了 广东省农科集团良种苗木中心选育的冬瓜一代杂种新品种——特黑杂交黑皮冬瓜的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该品种植株生长旺盛,抗病,适应性广,瓜形炮弹形,单瓜重15 ~ 20kg,皮墨绿色,光滑,肉厚,优品,丰产。适合广东、广西、海南等华南地区春秋种植。

关键词 :冬瓜;一代杂种;品种特性;栽培技术

冬瓜原产我国南部和印度一带 , 适应性强,栽培容易,高产稳产,耐贮运,供应期长。冬瓜嫩瓜和成熟瓜 除 可供 鲜 食外,还可腌渍成蜜饯,制成冬瓜片,糖果,或脱水制干等。 另外,冬瓜 种子和果皮可作药用,有消暑解热功能,特别是夏秋季节,食之能利尿止渴,为南方各城乡夏秋淡季蔬菜供应最多的瓜菜 ,年播种面积80万亩以上。当前,我省黑皮冬瓜的主栽品种仍以农家种为主,由于市场对产品品质的要求日趋提高,加之菜区病虫害发生严重,农家种已难以满足生产需要,迫切需要抗病、优质的品种更新换代。为此, 广东省农科集团良种苗木中心根据我省生产与市场的需要,于2006年培育出了特黑杂交黑皮冬瓜新品种,为充分发挥其优良种性,现将其品种特性及其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特性

特黑杂交黑皮冬瓜新品种是以选自东莞地方品种的自交系GD024与选自南海地方品种的自交系GN-157杂交而成的一代杂种。该品种经2年试验示范种植,表现为植株生长旺盛,整齐一致,坐果能力强,瓜形整齐,果实炮弹形,瓜长55 ~ 65cm,横径25cm,单瓜重15 ~20 kg,皮墨绿色,光滑,肉厚5.5 ~ 6.5cm,肉质致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商品性高,品质优良,且丰产,每亩平均产量可超过7000kg,比农家种增产15%左右。春播生育期约100 ~ 120天,夏播生育期约90 ~ 100天,抗枯萎病、疫病,适应性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春秋均可种植。

2 栽培技术

2.1适时播种

在广东地区, 特黑杂交黑皮冬瓜 春植适播期为1 ~ 3月,秋植播种宜在6月 ~ 小暑前。春植采用育苗移植方式,有利防寒,可提早种植;秋植用营养杯育苗移植或经浸种催芽后直接点播到大田。育苗移栽时,在3 ~ 5片真叶展开后选晴暖天气移至大田种植。

2.2 选地定植

选择前茬为水稻或甜玉米的地块为宜,土壤宜 选择向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 起宽畦,畦宽2 ~ 2.5m包沟,畦高0.5m左右,采用高畦阔坜水坑栽培。 行距1.8m,春植株距0.8 ~ 1m,秋植株距0.5 ~0. 7m,亩植500株左右。

2.3 肥水管理

特黑杂交黑皮冬瓜吸肥能力强,整个生育期要求有充足的肥水条件。基肥以鸡牛粪等农家肥为主,要求亩施1000 ~1500 kg农家肥。促苗肥以复合肥为主,花谢后及时 追肥,以 补充植株对养分的需要,一般每7 ~ 10天追1次肥,每次复合肥40 ~ 50kg,另外可追加适当的腐熟人畜粪尿。 在追肥时,要注意“四不”:⑴不要在大雨前追肥;⑵不要在大雨后即施;⑶不要偏施氮肥,注意N、P、K结合;⑷不要每次追肥均淋于植株头部,以免导致根部吸肥力减弱,或浪费肥料及引发病害。 在坐果前中期,可喷施1 ~ 2次叶面肥,补充营养,促进开花坐果。在植株生长期间,注意保持土壤水分,干旱时要淋足水或进行沟灌。采收前10 ~ 15天减少用水量,以提高冬瓜贮运性能。

2.4 植株管理

特黑杂交黑皮 冬瓜的植株生长旺盛,对植株的管理是能否取得高产稳产的关键之一。管理上要抓好如下几项工作:

2.4.1 压蔓 冬瓜容易产生不定根吸收养分,故应重视压蔓。压蔓时,将每株瓜滕在本植株周围畦面打个圈,每隔3 ~ 4天选晴天用泥块压住节间,只压3 ~ 4处,使节间增生不定根,待瓜滕在畦面压15个节后,才引蔓上棚。

2.4.2 插竹引蔓 用3 ~ 4支竹竿搭成鼓架,上面横架一条较粗的竹竿,连贯各鼓架作龙根,以求稳固。当瓜蔓长有16 ~ 18个节时便可引蔓上架,引蔓时根据畦的方向进行,围绕鼓架反时针打圈引蔓上棚,有计划地把瓜蔓引向西面,利用本身的蔓叶遮挡果实,以减少冬瓜日灼病。

2.4.3 及时打岔及留瓜 摘除全部侧蔓,定瓜位置控制在23 ~ 35节,28节最佳。坐定瓜后,留10 ~ 15片健全叶打顶。

2.4.4 护瓜 冬瓜个体大,重量大。为确保冬瓜免被风吹而落瓜,当果重有5kg左右时,便要用绳套住瓜柄,然后再缚在篱竹顶部龙根上。

2.5 病虫害防治

2.5.1枯萎病 以预防为主,选择水旱轮作地块种植,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定植时灌800倍敌克松。发病前期可采用灌根防治,可选用枯萎立克600倍液、95%绿亨一号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特效枯萎净200倍等。

2.5.2疫病 进行轮作换茬,苗床用25%甲霜灵粉剂(8g/m 2 ) 消毒。种植田块增施底肥,适当控制水。结瓜后,垫草或搭架吊瓜或垫高,雨季适当提前采收。药剂防治可使用安克1500倍液、77%可杀得粉剂400倍液、金雷多米尔1500倍液,喷洒和灌根同时进行效果更好。

2.5.3 缺锌 用安泰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每个5 ~ 7天喷1次,连续喷施3 ~ 4次。

2.5.4 蓟马 使用高效大功臣1500倍液、海正灭虫灵1000倍液、好年冬600 ~ 800倍液、菜喜1000倍 液 、或杀灭威1000倍液喷雾。

2.5.5 白粉虱 选用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对粉虱特效;或喷施25%甲基克杀蜗1000倍液,对成虫、卵、若虫均有效。

2.6 采收与贮藏

食用老熟冬瓜,不宜雨后马上采收,自采收至贮存过程中,须小心搬动;贮藏地方要阴凉,通风,干燥,贮藏期间应及时检查,挑出病、烂瓜,避免传染。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菜篮子工程办公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东省蔬菜新品种新技术 [M ]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9.

[2] 温庆文,钟 霞,鲍卫东,等.架冬瓜的高产栽培技术[J] . 农业科技通讯 ,2005(2): 6-7.

冬瓜的管理技术篇5

济南市的特色农产品中,瓦西冬瓜、金王泉糯玉米和商丰源彩椒等都是商河县开发的名牌农产品,商河彩椒还被评为济南市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商河县开辟了大蒜、彩椒、冬瓜、设施蔬菜、花卉园艺、黄金梨、浅水藕、畜牧养殖等8类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了郑路设施蔬菜、瓦西冬瓜、商河大蒜、金王糯玉米、后十亩设施、万青设施、商南彩椒、沙河浅水藕等12个市级特色品牌基地。蔬菜生产主要集中在玉皇庙镇、郑路镇和白桥镇。在商河县,记者参观了“瓦西冬瓜”生产基地和绿泉丰园设施农业园区。

“瓦西”冬瓜:

特色品牌示范基地

商河县种植黑皮冬瓜已有450多年的历史。据济南市农业局总农艺师王奉光介绍,从最初种植到现在,商河县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冬瓜品牌——瓦西冬瓜,并于2000年,建立了瓦西冬瓜特色品牌示范基地。最初,基地以玉皇庙镇瓦西村为核心,核心区面积1000亩,辐射带动玉皇庙、许商、张坊3个乡镇(街道)26个村。

基地建设主体为瓦西黑皮冬瓜专业合作社。瓦西村的村民几乎全部加入了合作社。在合作社的统一带领下,黑皮冬瓜销售时统一商标、统一包装,以一个品牌进入市场。合作社制定无公害农产品黑皮冬瓜技术操作规程,绿色食品黑皮冬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并通过培训、讲解、示范等手段,要求每个种植户从播种、施肥、栽培、管理等各个生产环节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管理。

在位于玉皇庙镇瓦西村的冬瓜基地,记者看到,地里的冬瓜苗已经开花。据县农业局副局长李法涛介绍,黑皮冬瓜,瓜皮黑绿色,有光泽,瓜似炮弹型,肉质厚而白,子室较小,耐贮运,单瓜重平均30斤,大的可达60斤。

李法涛说,每斤普通的黑皮冬瓜约0.4元,有时会达到1元左右,一亩地约产1万斤冬瓜。按照市场价0.45元/斤计算,销售量11.25万吨,全县黑皮冬瓜销售额为1.0125亿元,农户亩均纯收益为4000元,仅黑皮冬瓜就为全县种植户增加纯收入9000万元。

在合作社冬瓜大棚内,记者看到与普通冬瓜不同的小型冬瓜。据王奉光介绍,这是合作社引进的冬瓜新品种,属于水果型冬瓜,可鲜食。他说,济南市每年会拿出一部分资金,组织专家引进适合当地种植的新品种。由于成本高,这种小型冬瓜的价格大约是普通冬瓜的10倍,每斤3-4元。像这样种植小型冬瓜的棚有七八个,每个棚大约收7000余斤,刨去成本,每亩地农户可纯收入7000多元。小型冬瓜销往全国各地,很受市场的欢迎。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多年种植冬瓜的实践中,结合大蒜和冬瓜的生长习性,合作社探索创出黑皮冬瓜与大蒜轮作、黑皮冬瓜与水果萝卜套作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单产效益。年产蒜薹100万斤,蒜头200万斤,水果萝卜80万斤,亩产纯收入达到8000多元,并影响到周围几个村的群众,种植面积逐步扩大。据李法涛介绍,目前,合作社除种植冬瓜外,还种植西瓜、甜瓜等农产品。该基地的冬瓜到8月下旬就可以收获,9月份开始,合作社开始种植其他农产品。

冬瓜具有药用价值,耐储藏、储运。种植冬瓜还有一定时差优势。尤其是每年7-9月北方处于蔬菜淡季,吃冬瓜的人多起来,当地冬瓜很受市场的欢迎。为拓宽瓦西冬瓜的销售市场,商河县通过建网站,以网络平台销售瓦西冬瓜,并通过举办黑皮冬瓜文化节促进瓦西冬瓜产业的发展。除销往本地外,目前,基地黑皮冬瓜远销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以及北京、天津、沈阳等10余个大中城市,成为当地农户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

目前,黑皮冬瓜的种植区域扩大到玉皇庙、张坊、许商、郑路、贾庄、韩庙6个乡镇(街道)的96个行政村。瓦西黑皮冬瓜被农业部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是商河县第一个被认定的特色农产品。瓦西冬瓜还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以瓦西村为中心的黑皮冬瓜生产基地被山东省农业厅认定为“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

蔬菜园区:

保质保量保供

近年来,山东省的设施蔬菜发展迅速,并跻身全国前列。济南市以各类拱棚和冬暖棚为主的设施蔬菜面积每年以超万亩的速度增长,设施面积达到55万亩,产量322万吨,产值达到55亿元。

商河县的设施蔬菜也得到快速发展。商河县扶持农户建设高标准蔬菜生产大棚。目前,日光温室新技术推广普及率达到90%以上,有力支撑着设施蔬菜产业高效、健康运行,推进了商河县无公害设施蔬菜产业标准化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形成了郑路镇、玉皇庙镇等设施蔬菜为主产区,贾庄镇、殷巷镇、许商办事处等周边乡镇为带动区的设施蔬菜发展格局。设施蔬菜已成为商河县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从瓦西冬瓜基地出发,记者来到了济南绿泉丰园设施农业园区。济南绿泉丰园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蔬菜新品种选育、引进、试验、推广、种苗生产、销售、观光旅游及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公司为山东省食文化研究会绿色蔬菜基地,济南市农科院绿色蔬菜生产基地。该公司总经理刘庆国告诉记者,公司核心区占地900亩,有150个设施蔬菜大棚,示范区1万亩,带动区1万亩。

在绿泉丰园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核心区一个设施蔬菜大棚内,记者看到,满棚青枝绿叶的藤架挂满了颗粒饱满的青色西红柿。刘庆国介绍到,公司在蔬菜种植上已经不以农药等化学的方式杀虫,而是采用杀虫灯、防虫网、黄篮板等物理措施防控病虫害。

公司还配备有农药残留检测仪器,可检测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情况。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该公司建立了有关农产品生产记录、大棚种植管理、产品检测报告和田间管理等档案资料。刘庆国在现场专门让公司员工清洗了一盘刚采摘的黄瓜,翠绿的黄瓜看上去非常诱人,品尝之后发现口感清脆、甜嫩,黄瓜味特浓。

在运营机制上,公司核心区采用土地流转的形式,与农民实行股份合作经营,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双赢。以济南绿泉丰园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为龙头,“裕丰”、“一分田”、“惠农源”蔬菜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市场需求为导向、农户参与为基础,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

参观过程中,记者注意到,该公司园区内停有两辆菜篮子工程配送车。刘庆国说,济南市为公司配有两辆菜篮子工程配送车,公司自己也有两辆车,负责送菜。那么,需要多长时间,这些蔬菜才能送到市场或消费者手中呢?刘庆国说,济南市蔬菜配送24小时内送到,如果订菜的客户提前一天打电话,第二天下午一定送到;如果当天早上打电话,第二天早上一定送到。在蔬菜运输途中,用保鲜膜将蔬菜包好以保蔬菜新鲜。

据了解,济南市积极实施“农超”、“农校”、“农居”对接,在园区和基地发展蔬菜专业配送中心建设,在各大超市设立济南市特色农产品专区(店、柜),向学校、机关、企业、酒店和市民配送蔬菜,形成了强大的配送体系。全市蔬菜龙头企业40家(省级3家) ,规模化配送中心达到60处。目前济南市共发放140辆济南市“菜篮子”工程专用配送车,并且与交警部门联合下发“绿色通行证”,畅通流通渠道,方便了菜农进城销售。

目前,公司生产的“商丰源”、“绿泉润泽”品牌蔬菜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蔬菜销往全国各地。

蔬菜产业:

走品牌化之路

为做大做强济南市特色农产品产业,最根本的是要保证农产品质量。近年来,济南市加大投入品监管,实施农业投入品备案制度。加强质量监管,逐级签订质量管理责任状,建立了200名的质量安全协管员体系,实现了园区、基地产品质量一票否决,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保证。

为帮助农户及时了解市场信息,让农民科学种植农产品,济南市农业局和山东移动联合开办了农信通。王奉光告诉记者,农信通免费为4万户农民发送信息,每天一条信息,内容是关于种植、养殖、供销等方面的信息,引导农民科学种田。

在参观商河县农产品品牌基地的过程中,王奉光说,济南市非常注重农产品品牌建设。在每年农业部举办农交会之前,济南市会先举办一次当地的“农交会”——济南现代农业成果展,主要展示济南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包括章丘大葱、鲍芹、商河瓦西冬瓜、商丰源彩椒、商玉宝大蒜、沙河香浅水藕、济阳曲堤黄瓜、仁风西瓜等。通过举办自己的农交会,一方面扩大当地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另一方面选择一些优秀的农产品参加国家的农交会。目前,商河“瓦西”、“沙河香”、“金王泉”、“魁王”、“商丰源”、“谷乡家园”、“鼓子秧歌”、“商玉宝”等多个农产品商标,已经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

此外,为扩大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度,济南市农业局每年会举办一届现代农业百花奖暨农民春晚,宣传农业品牌,目前已经连续举办四届。各县市区也积极推出新办法、新创意、新举措,推进品牌创建。商河县推出“蔬菜”扑克,即将商河县几乎所有的特色农产品,例如瓦西冬瓜、商丰源彩椒、金王泉糯玉米、商玉宝大蒜等农产品品牌的图片和文字宣传说明印在每一张扑克牌上,免费宣传发放。商河县还在主要道路两侧,设置基地、园区大型广告牌,进行品牌宣传。

冬瓜的管理技术篇6

关键词:旱冬瓜;漂浮育苗;技术

1 引言

旱冬瓜(Ainus.nepalensis.D.Dom)又名尼泊尔桤木,属桦木科桤木属落叶乔木,喜温良气候,较耐寒,喜光,幼树稍庇荫,对土壤要求不严,中性至酸性土壤均能生长,在疏松、湿润、肥沃土壤上生长良好,稍耐干旱瘠薄。生长迅速、杆形好、分枝高,天然更新能力强,在光强充足的荒地及林中空地能及时更新,在湿润山谷中常见小片分布的天然纯林,也常与云南松、思茅松、云南油杉、栎类混生[1]。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各地及四川南部、东南部、贵州西南部、广西西部等地,在云南垂直分布于海拔1 000~2 800m,但以海拔1 500~2 400m的范围较多。

旱冬瓜木材无异味,木材淡红褐色,纹理直,散孔材,机构中等,质较软,干燥快,易加工,不变形,是较好的家具、木模及建筑用材,最宜做茶叶包箱,树皮约含单宁22%,是良好的栲胶材料[2]。此外,旱冬瓜根具有固氮菌,对山地土壤的改良有较好作用,是值得推广的荒山绿化树种,是用以营建生态、用材等多功能林的优良树种,也是云南省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造林的重点乡土树种之一[3]。

但由于旱冬瓜幼苗的稳苗期较长,生长慢,较难管理,如追肥不慎,就会导致大量的幼苗死亡或枯萎。到造林季节时,当年育苗当年出圃的苗木非常少,远远满足不了工程造林需要,严重影响了工程的实施和质量。因此,为了提高旱冬瓜造林成活率,降低成本,培育优质、高效地旱冬瓜苗木成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2 材料与方法

2.1 苗床位置选择

水床位置应选择开阔地,东、南、西三面无高大树木,建筑物或山岗,西北方向有防风障,地势平坦向阳,上午9时至下午3时受光好,低温回升快,有洁净的水源,便于管理和云苗。

2.2 苗棚和水床建造

2.2.1 苗棚规格

苗棚规格大致长12~13m,宽1.5m,高0.8~10m,每个棚的面积约20m2。每个棚用8根长32m,直径6mm的钢筋(可持续用5年或更长时间)搭成了弓形棚架,上盖长14.5m,宽约2.5m,厚0.1~0.5mm的透明塑料薄膜。然后用8根橡皮筋或压膜带固定薄膜,棚两端的钢筋拱用1m高的木桩支撑固定,在距水床两端1.5m处打一眼0.4m高的小木桩,用于固定两端薄膜,便于掀膜通风。

2.2.2 建造要求

一般情况下,标准水床为11.6m×1.38m,使苗盘放入水床后,应尽可能地盖严水面,以减少藻类生长。水床应建在水平地面,有利于进入后期锻苗时排除营养液。同时,将地面清洁干净后,用空心砖砌埂,床面整平,拍实后铺0.15mm厚的塑料薄膜,四周压牢,用于装水。

2.2.3 苗床规划

一个苗棚设一个净面积为16m2的水床,占地面积20m2左右,每个标准水床用68cm×34cm的苗盘66个(200穴/盘),可育旱冬瓜13 200株,根据所需旱冬瓜苗木数量推算苗床面积。

2.3 选盘和选配基质

2.3.1 选择苗盘

选用聚苯乙烯泡沫为苗盘,其规格为长68cm、宽34cm、厚6cm,每盘200穴。每个标准床放66个聚苯乙烯塑料泡沫格盘。

2.3.2 选配基质材料

旱冬瓜从萌发到成苗一直生长在基质中,因此,基质的选择是整个育苗技术中的关键因素,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漂浮育苗的成败,基质的作用:一是对旱冬瓜株苗和根系提供机械支撑;二是提供足够的空气提供根系呼吸;三是提供适宜的水分和营养供旱冬瓜苗生长。

旱冬瓜漂浮育苗所用的基质可以选用烤烟漂浮育苗基质,如果没有可以自己选配,用泥炭(又叫草煤、草炭),蛭石和膨化珍珠岩,比例为泥炭50%~60%,蛭石和膨化珍珠岩各占20%~25%为宜,还可以用泥炭或优质大田土,腐熟的猪粪或牛粪,细碎的隔年玉米秆配制基质。

2.4 基质装填

2.4.1 基质装填要求

基质装填情况直接影响漂浮育苗的效果,特别是装填数量和均匀程度,是促进营养供应均匀,苗木大小一致的重要条件。

(1)装料前应筛选出过大的基质材料和泥块,并且湿润基质,达到握之成团、触之即散的效果;若基质过于湿润则导致装填过实,基质过干燥往往装填不实,造成中空,使基质不能与营养液接触,而造成,种子不能萌发。

(2)基质装填时,要充分均匀,松紧程度适中。装填过于紧实,则导致根系难于扎到基质内,而在基质表面,形成螺旋根,导致幼苗晒死;其次是装填过实,苗盘入水后,吃水过深,盘面过湿,基质水分过于饱和,造成氧气供应不足,根系缺氧活力下降,最后吸不到营养造成苗木生长不良或死亡。

2.4.2 装填方法

在苗盘上方约5cm处将基质轻撒在盘面上,然后用一直木板,将基质推入穴中,如此操作2~3次然后轻墩苗盘,使基质材料紧实,装填过程中,不可用手拍压基质,装盘一般要求在室内进行,不提倡在苗圃或苗棚内装盘。

2.5 播种

2.5.1 播种时节

播种时宜早不宜迟,一般气候稳定在10℃以上可播种。在昆明地区,可立春节令前后5d播种,早出苗可增强旱冬瓜苗木的抗逆性。

2.5.2 播种方式

旱冬瓜籽种细小,室内发芽率仅40%左右,可适当多播,但不能过多,一般塑盘每穴用3~4粒种子,播种方式可采取手工点播。

2.6 供水

2.6.1 水质

水质是一些旱冬瓜漂浮育苗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井水、河水和池塘水所含矿物质养分明显不同,自来水和井水均可作为漂浮育苗的水源,坑塘水往往含有黑胫病和黑根病及其他病原物,不宜使用。

2.6.2 水量和加水时间

水量是影响旱冬瓜漂浮育苗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水床充水不可过深过浅,过浅肥料浓度大,过深浪费肥料,水层厚度一般控制在10~15cm。苗床做好后,于播种前一周灌水,盖上无滴薄膜,这样有利于提高水温。

2.7 施肥及营养液配制

2.7.1 施肥种类和数量

一般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作为主要肥料,要求肥料中硝态氮占60%,氨态氮占40%,纯施硝态氮会使水的pH值升高,造成苗木生长障碍。同时肥料最好不用尿素,其消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亚硝酸盐对根系有毒害作用。苗盘入水时,每个标准水床对复合肥用量一般为1.5~2.0kg,其他肥料用量可根据复合肥用量比例推算。

2.7.2 施肥方法

肥料施入苗池前,需将肥料完全溶解与一大桶中,然后沿苗池走向,边走边将肥料溶液倒入苗池水中,稍作搅动,使营养液混匀。

2.7.3 漂浮育苗营养液配制方法

营养配制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水量适中,水层厚度一般10~15cm,二是把握好苗盘入水时主要养分浓度。一个水床营养液配制方案为营养液1 500kg,复合肥1.5kg,硫酸镁6g,硫酸亚铁3g,硫酸铜1g,硫酸锌1g,瑞素霉12g。

2.8 苗棚管理

2.8.1 温湿度管理

经过处理的旱冬瓜籽种,播种后15d前棚内应处于保温状态,使苗盘表面温度保持20~24℃,促使出苗整齐一致,20~25d幼苗可出齐,这个期间仍然以保温为主,夜间温度可降到10~16℃,白天保持24~28℃,幼苗期要特别注意掀膜通风,避免棚内温度超过30℃而引起热害及高温烧苗,当旱冬瓜幼苗长出4个真叶时,应将薄膜四周卷起至顶,加大通风量,使旱冬瓜进行适应性锻炼提高抗逆性。

2.8.2 间苗和定苗

从旱冬瓜幼苗出土后,长出4个真叶(苗高3~4cm)时,就可以开始间苗和定苗,在拔去苗穴中多余的旱冬瓜的同时,在空穴上补栽旱冬瓜苗,保证每穴一苗,间苗、定苗时注意保持苗床卫生,减少病原物传播。

2.8.3 防病和防藻

旱冬瓜漂浮育苗最常见的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枯叶病,这几种病害的防治最主要是保持苗床卫生,其次是经常通风排湿,加强光照,药剂防治可采取喷洒撒波尔多液,早霜灵、敌克松。多菌灵等,对于发病严重的苗盘要抽出防治,好转后再放入水床。旱冬瓜漂浮育苗藻类危害也很普遍,防治绿藻危害的措施有:一是采用黑色塑料薄膜铺地;二是依照苗盘数量确定苗池大小,尽可能不暴露水面;三是用硫酸铜除藻。

2.8.4 锻苗

一般旱冬瓜茎高10cm左右,把薄膜拉到拱顶部,进行晒苗锻炼,使叶片富有弹性,并将苗盘取出,将已穿穴孔的根刮掉,促进穴内苗木侧根的生长,到6月份雨水天时,及时排干苗床中的营养液,进行锻苗,锻苗程度以中午轻微萎焉,早晚能恢复为宜,这样就可使叶片富有弹性,增强苗木的耐脱水性,提高苗木的抗逆性,减少病害,提高移栽成活率。

2.9 效益分析

旱冬瓜漂浮育苗成本为0.03元/株,比旱冬瓜常规容器育苗成本为0.05元/株少0.02元/株。若天保工程造林300株/667m2,按7∶3的混交比例,需旱冬瓜苗90株/667m2,那么可降低造林成本1.8元/667m2,如果按市场价旱冬瓜容器苗0.1元计算,可降低造林成本7.2元/667m2。

旱冬瓜漂浮育苗出圃时间比较快,当年1月育苗,7月就可出圃。然而,常规容器苗则是当年育苗,到5月假植,等生长能出圃时,造林季节已过,只能到第2年7月才可出圃,这样旱冬瓜漂浮育苗的时间就比常规旱冬瓜容器苗提前1年出圃。

4 结语

旱冬瓜漂浮育苗是一种集约化育苗,它比常规旱冬瓜容器苗成本低、省工时、便于管理、节约育苗时间、缩短苗木出圃期限、提高移栽成活率。但旱冬瓜漂浮育苗技术还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中,因此旱冬瓜漂浮育苗育出的苗上山造林后的生长情况还有待进一步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2] 李大伟,陈宏伟,史富强,等.云南旱冬瓜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地理分布[J].林业调查规划,2008,33 (5):25~28.

冬瓜的管理技术篇7

———————————————————————

王五山营村委会枝根坡冬瓜上市

产地平均价格在每公斤1.04元

4月15日,王五山营村委会枝根坡冬瓜基地上,来自杭州、上海的5辆大货车拉上装得满满的黑皮冬瓜,准备驶上旅程。

来自杭州蔬菜市场的瓜菜商寿发祥说,当天的冬瓜,产地平均价格在每公斤1.04元,比预计的还要好。

村民十分高兴,山营村瓜农李盛金说,他也种了5亩多冬瓜,已经被人预定,价格谈定在每公斤1.04元。按亩产8500公斤计算,他可以挣到冬瓜销售收入4.25万多元,纯利润在3万左右。

这里附近近5000多亩冬瓜,预计都有一个好收成。

很多瓜农表示,要自己走出去卖,组成自产自销队伍到到大市场卖瓜,再在流通环节增加收入。

据悉,王五山营村委会枝根坡冬瓜是从4月6日开始上市的。价格一路走高,由每公斤0.76元一直上升到目前的1.04元。

排浦逢秋合作社冬瓜西瓜基地

喷灌滴灌技术显威力

记者4月15日在排浦逢秋瓜菜合作社黑石村冬瓜、西瓜基地看到:虽地处海岸边、气候干旱,但这地里却是果实累累,一批客商正等着要“货”。

基地负责人陈一俊告诉记者:“由于我们运用了喷灌、滴灌、地膜覆盖等节水农业技术后,我们的基地即使遭遇旱情仍能获得丰收。”

据陈一俊介绍说,该基地300亩所采用的喷灌、滴灌、地膜覆盖系统是一种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的半机械化、半自动化灌溉设备装置,不同于农民朋友平时采用的漫灌直灌式的传统灌溉技术,它具有节水性能好、省工、增效等特点。通过实践对比,传统的漫灌形式对水的利用率不到40%,而运用滴灌、微喷灌等节水设备,水的利用率可高达90%以上。

陈一俊向记者算了一笔帐:“基地投入50多万元添置安装了完善的喷灌、滴灌、微喷灌、地膜覆盖系统,这对提高基地生产管理水平和科技含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应。按目前每公斤西瓜产地价3元、冬瓜1.04元的价格计算,基地亩产产值估计在1000元左右,总产值可达300万元以上,收入300万与前期投入的50万相比,实在划得来。而且,投入这种节水设施可以使用3至4年,成本核算还可以大大降低。”

“更为重要的是,使用节水技术,还可以提高西瓜、冬瓜的品质和外观,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由于这里的西瓜、冬瓜外观美、质地好,市场吸引力也随之提高。来自上海的水果商李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他订购该基地西瓜、冬瓜的订金早早就打进了基地的帐户。

市农机

中心主任李志善告诉记者,农作物对水的需求量是各不相同的,而采用节水设施,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而提高农作物内在品质,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海头4个提灌站解决大问题

4月15日,海头镇党委副书记李燕强对记者说。“我们的枫根、岛村、珠江、加康等4个提灌站,在抗旱过程总可真实解决了大问题。”

据悉,在市水务、农委先后投入80多万元资金的支持下,海头镇在珠碧江沿线岸,分别建造了4个电力提灌站,给近万亩土地成了“聚宝盆”。

岛村提灌站从珠碧江西北岸取水,为岛村村委会、加乐村委会的岛村、加乐、太平等村的3600多亩的农田和香蕉、虹豆基地提供了水源;位于珠江村委会加兰村珠碧江畔的珠江提灌站,由于采用沙包筑坝提高了珠碧江水位,则为面前地、加兰官地、珠江等村的3200多亩的水稻、甘蔗和虹豆基地提供了水源;加康提灌站为东南岸边的加乐村委会加康村提供水源,为鸿沟地及其附近的近2000亩甘蔗、小南瓜保证了用水需要;而枫根提灌站主要为岛村村委会枫根坡1000亩高效农业基地提供农业用水。

简讯:排浦黑美人西瓜上市

冬瓜的管理技术篇8

关键词:黄瓜;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2. 2 文献标识码:A

1 黄瓜概述

1.1 形态特征

黄瓜根主要集中0~30cm,主根深可达1m。好气性强,抗寒、吸肥能力弱,栽培要浅,适于肥沃、疏松的土壤。根系形成层浅,易老化,苗期发生快,育苗时间不宜过长,定植要保护根系。黄瓜的茎粗细、颜色深浅和茎上刺的硬度是植株长势强弱和产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一般茎粗0.6~1.2cm,节间5~9cm为宜。子叶贮藏和制造的养分是秧苗早期营养的主要来源,子叶还是判断黄瓜生长环境优略的重要标志,栽培时应保持子叶完好。真叶大、薄,蒸腾量大,缺水时易萎蔫。雌雄同株异花,具有单行结实的特性。

黄瓜在第1片真叶出现时就开始花芽分化,第1片真叶展开时生长点分化已分化到12节,9节内的叶腋均已花芽分化,但性型未定,第2片真叶展开时花芽分化已到12~16节,3~5节性型已经决定,第7片真叶展开时,第26节花芽已经分化,16节以内的花芽性型已经决定。因此,苗期结束时植株中下部每个节位是雌花还是雄花就已经决定。雌雄花的多少与环境条件有直接关系,白天适温,适当的降低夜温,有利于雌花的形成。第1片真叶展开时,第2片真叶还未展开,夜温12~14℃,第2片真叶展开时可降到10~12℃,有利于雌瓜的形成。1~5片真叶时,每天8h光照有利于雌花形成,超过12h雌花减少。含水量高有利于雌花形成,但过高易徒长,不利雌花形成。氮、磷一次性施入不利雌花形成,分期使用雌花多,如1次性施入雌雄比是1∶91;3次施入雌雄比是1∶65。适时用乙烯利或增瓜灵可减少雄花,用硝酸银处理可减少雌花。

1.2 生育周期

1.2.1 发芽期

播种至第1片真叶出现,一般5~7d,此阶段生长量小、速度缓慢,需较高的温、湿度和充足的光照,促进及早出苗,出苗整齐,防止徒长。

1.2.2 幼苗期

从第1片真叶展开至第4~5片真叶展开,一般需要30d左右。此阶段开始花芽分化,但生长中心仍为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管理目标为促控相结合,培育壮苗。

1.2.3 初花期(发棵伸蔓期)

从第4~5片真叶展开至第1个雌瓜坐瓜,大约需要20d,此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生长中心逐步由营养生长转换为生殖生长,应该促控结合,促坐瓜控徒长.

1.2.4 结瓜期

从第1个雌坐瓜至拉秧,持续时间因栽培方式不同而不同。此阶段植株生长速度减缓,以果实及花芽发育为中心。应供给充足的水肥,促进结瓜、防止早衰。

2 黄瓜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黄瓜应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植株长势旺而不易徒长,分枝少,雌瓜节位低,节瓜性能好,瓜条大小适中,外观和风味好,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如津优35、津优38、中农16号、中农29号、中农大31号、中农大32号、德瑞特943。砧木应选择亲和力强,耐低温,抗逆性强,生产出的黄瓜无异味,品质好。

2.2 育苗

苗龄大约35d,壮苗标准:子叶完好,有3~5片真叶,节间较短,叶柄与主蔓的夹角45°,叶色深绿,叶片肥厚,茎粗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2.3 定植前的准备

2.3.1 覆盖棚膜及棚室消毒

定植前一个月把棚膜覆盖好,并进行棚室消毒,消毒可使用敌敌畏200mL,加入硫磺1.5~2kg,与锯末混匀点燃,闷棚1~2d,可有效地杀死棚内的病虫卵。对于根结线虫较厉害的棚室,还可以每667m2施石灰氮80kg,充分混匀,

2.3.2 整地与施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667m2施充分腐熟好的有机肥10000kg,深翻40cm混匀。也可以连年施入发酵腐烂的碎草、麦秸、稻壳等有机物。最好的措施就是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既可有效提高地温,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环境,又可减轻病害发生,改善产品品质,而且增产效果突出。

2.3.3 做床与覆地膜

冬季温室栽培黄瓜应起高床,并采取滴灌或膜下暗灌的方法,床宽1.2m,高15cm左右,并采取地膜覆盖。也可以先定植后覆膜。

2.4 定植

在确保幼苗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尽早定植,棚内10cm地温大于12℃,最低夜温不低于5℃。适度密植,每667m24000株左右,要适度浅栽。

2.5 定植后的管理

2.5.1 温度管理

早春栽培的黄瓜前期主要是保温防寒,一般缓苗期前不放风加强夜间防寒,缓苗大约需要7d,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夜温促进缓苗。缓苗后到根瓜坐瓜阶段大约20d,要适当控制温度,白天20~25℃,夜间12~16℃,防治徒长。盛果期要适当控温白天25~30℃,夜间16~18℃。

2.5.2 肥水管理及中耕

早春栽培地温较低,定植水要适当的小,缓苗后浇缓苗水,浇水后进行中耕,并进行蹲苗。采收根瓜后进行浇水,以后每隔5d浇水1次,浇水最好在晴天早上进行,夏季暴雨忽晴后要浇1次水。浇水后及时通风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定植至根瓜采收可追肥1~2次,结瓜盛期7~10d追肥1次。磷酸二铵和硝酸铵交替使用,也可用冲施肥随浇水冲施.

2.5.3 吊蔓及整枝

黄瓜长到5节时及时吊秧或插架,以后每2~3d绕秧或绑秧1次,并及时去除所有的侧枝和卷须,瓜秧接近棚膜时掐尖或把尖扭一下。及时打掉下部的病老叶。

3 采收

黄瓜适于早采,单瓜重前期100~150g,中后期150~250g,尤其根瓜必须早采,使上部的瓜和蔓同时生长。前期连阴天应当及时早采,防治植株早衰或得病。

上一篇:农业机械安全生产责任书范文 下一篇:乡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