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28 10:36:25

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

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篇1

我国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虽然有不错的成就,到还是存在很多弊端和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的发展,所以,目前,如何更好的加强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对公路工程建设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结合公路工程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社会发展的现状,提供更有效的改进措施,加强我国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设。

(一)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薄弱

如今,很多公路工程建设一味的追求经济建设,在财务管理人员的招聘工作上一点都不严谨,导致有很多没有资历的人进来鱼龙混杂,甚至有很多会计人员都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这这就导致很多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非常薄弱。首先,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非常混乱,会计人员不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相关的财务管理活动。其次,平常的公路施工工程中,很多经济性的活动也没有有效可行的预算和监督,没有完善的审核程序,还有就是,工程中外购买一些小型的物品时更是没有统一规定和审核,非常随意,东西用完不能回收利用,甚至有很多多余的东西还没用就都扔了,造成很大的经济浪费。

(二)没有健全的监督制度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他中间涉及各部门之间的高度协作和相互监督,所以说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完善的监督制度。但是,我国有很多公路工程项目都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首先,很多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资金的各项支出都没有严格的审核程序,其次,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挪用公款的现象很严重,得不到有效的遏制。还有就是公路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总是没有目的性,对财务管理的意识和责任不是很强。

(三)财务管理模式不科学

目前,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暴露出许多不合理的弊端,这都是财务管理模式不科学的因素所致。首先,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他们的财务管理观念和思想都比较落后,不能够及时更新,财务管理的技术和方法都非常落后,没有先进的财务管理工作理念和技术要领,而且即使有足够的理论知识,也很难有效的应用到实际管理工作中去,导致财务管理模式不科学。

二、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策略

(一)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财会人员必须对公路工程建设的具体发展有足够的认识,因为项目财务管理人员从事的都是与公路工程建设发展有关的东西,只有财会人员对公路工程建设的发展和资金的流动有足够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准确、高效的操作项目财务工作,才能做好自己的每一个工作,从而保证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工作都高效进行。其次,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再进行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改变,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的结构和内容也在不断的改变中,所以,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和方式不断的发生变化,尤其是现在财务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发展,对财会人员的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财会人员必加强对自身的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从而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更新财务管理模式

要想加强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加强完善财务管理的制度,完善其工作制度和监督机制,保证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是在严谨有序,完善科学的制度下进行的。其次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所有资金流动和投资资金都必须有非常明细的财务账簿,清晰地记录每一项资金支出和收入。而且,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人员对每一项财务的支出和收入工作都要分析清楚,从而更加有效的控制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成本。

(三)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

由于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很多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非常难以进行,我们应该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对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强化。比如说,工程项目需要的一切配置的购买,项目部都要经过上级一致审核决定才能够进行购置,而且项目部对于这些配置只拥有使用权和管理权,而没有所有权。并且项目完工后,所有的配置都得统一上交给公司,不得私吞。所有的材料管理都得按照存货管理的要求建立存货计量,验货、入库、出库、盘点、对账制度等等,所有的账务必须统一准确,不得有误。

三、结束语

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篇2

1 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

1-1 财务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专业素质

我国基层事业单位里的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的学历不是很高,他们大多是从高职院校毕业的,没有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也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甚至他们其中有很多人都不能够胜任这份工作,这都严重影响了单位财务的管理工作效率,他们不能够对单位的财务进行高效系统的统计结算,导致单位财务管理账簿一团糟,其经济管理也不能高效、有序的运行,这对单位的正常发展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

1-2 财务管理的监督工作不够完善

基层事业单位对其财务管理没有合理的监督体系,首先,很多单位对于自身的资金流向动态没有一个全面详细的跟踪体系,对于单位资金的走向,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很难做出一份详细的解释报告,这对于单位的资金管理是非常危险的,它极有可能导致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公共资金进行地下交易和私自吞掉,这对单位的发展都是非常危险的,不仅害人害己,而且严重影响了单位的正常发展。其次,基层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没有一套严格的监督方案,也没有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这就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容易形成懒散的工作态度,对工作不负责任,而财务管理是一项非常缜密的工作,它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财务管理一旦出现问题,影响的不只是一城一池,而是整个单位的发展,损失会很严重。但是财务管理人员的这种工作态度明显会影响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1-3 财务管理的手段落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大多数企业都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来管理结算自己的财务,但是在很多基层事业单位中,还是会用相对落后的手段和技术来进行财务的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烦琐,并且其财务管理工作的结构相比以前也有非常大的改变,以前的管理手段根本无法适应现在的管理体系,它不仅会严重影响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而且还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问题,得不偿失。再者,面对越来越烦琐的财务管理工作,落后的管理技术显然有点有心无力,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就不一样了,它有着庞大的工作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所有烦琐的数据都系统地处理好,以最高的效率做好工作。

2 加强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的对策

2-1 有效完善财务管理监督制度

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监督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单位的财务管理监督工作上一定要建立更加严格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单位的财务部门是非常重要的部门,是单位正常运转的关键,因此,建立科学的、严格的、完善的财务管理监督制度是单位的重要任务之一。一方面,对于单位的财务预算编制一定要严格执行,确保其贯彻执行的力度。同时,财务管理工作的权威性一定要体现出来,单位的所有部门都要严格遵循财务管理体制,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经费开支,从而有效促进单位财务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在完善财务管理监督制度时,还要建立科学可行的奖惩制度,对于对财务工作、单位利益产生正面影响的人员适当地给予资金的奖励,对于带来负能量的人要严格惩罚,让他们“吃一堑,长一智”,确保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单位的工作中,让单位的财务人员都能各司其职,为财务工作的贯彻执行做贡献,促进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监督的有效落实。

2-2 加大监督力度,提高财务工作的可执行性

在开展财务管理与监督工作时,我们需要注重其监督力度,推进整个工作的贯彻落实。一方面,财务部门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交流,了解各部门的财务经费是否在财务预算内,并及时地对各部门所需的经费做深入地调查、了解,以便于做新的预算。另一方面,财务工作人员要严格地监督其他部门工作中的资金消费问题,杜绝一切资金浪费的现象发生,从而有效促进财务预算管理的贯彻执行。再者,领导要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让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有法可依,也提高了其他部门的警惕性,让他们在各自的工作中谨慎处理资金。总而言之,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一定要有足够的力度,各级的领导一定要以身作则,负起监督的重任,保障单位财务监督的规范性、合理性。当然,作为监督人员,首先要把监督的方向摆正,明确监督的工作内容,同时,所有工作人员都需要具有互相监督的意识,做到内部资金监督与外部资金监督同时进行,从而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警惕意识,确保加强财务管理监督的顺利进行。

2-3 有效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有些财务工作人员可能对因为自己是财政上的工作人员,工资上有一定的保障就产生安逸的心理,甚至出现贪污受贿的现象,这对整个单位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要想加强财务管理的监督工作,就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素质。一方面,对于进入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有严格的要求,除了要有专业的财务知识以外,还需要对其个人思想政治意识、行为处事等素质提高要求标准。另一方面,还需要定期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素质,并让他们接触了解最前沿的财务管理意识,掌握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技术,同时,财务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各种规章制度都熟悉,才能在财务工作上全力配合所有工作的顺利运转。

3 结 论

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篇3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3-0095-02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变革,特别是随着我国城乡养老体系和医保体系持续建立,当前医院的财务管理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传统意义上的粗放型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社会大发展大变革的背景之下我国当前医院财务系统的整体发展需求了。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针对新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的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发现和解决,对于提升当前我国医疗管理整体水平,帮助解决医患纠纷等方面都是很有益的。新形势下,加强和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应该遵循以下几个路径:

一、提高内部人员的个人素质

在新形势下加强与完善医院财务管理体系,首先要提高内部人员的素质。在这里所提到的提高内部人员的素质应该包括两类人群,首先,一线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对于这部分人的个人素质培训应该着眼于他们个人能力的提升和财务管理知识的丰富上;其次,应该是对于从事财务管理相关的管理工作者的个人素质提升对这部分人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管理理念,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财务管理工作在整个医院管理工作当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上。

新形势下,当前医院财务管理的政策存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管理者的素|相对较低。这里所提到的管理者的素质相对较低,指的是在医院财务管理的整体视野之下而言的。我们在这里提到管理者素质相对较低,实际上指的是着眼于当前医院的财务管理的专业人才缺乏的实际情况而言的。从医院当前的管理者的选拔体制上来看,在医院当中从事管理岗位的往往是医生出身,他们尽管在专业领域卓有成绩,但在过往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当中,往往缺乏正规财务管理的学习过程。而随着医院财务管理实践的持续推进,已有的简单化的财务管理理念和财务管理方法已经不再适用越来越复杂的医院财务管理实践状况了。传统意义上,医院的管理者将更多的目光在了如何提高治病救人的能力,对于医院本身的财务管理工作往往自觉不自觉中采用弱化和忽视的态度。实践证明,这种态度是非常有害的。

在具体操作上,应该采用在工作当中培训和脱产培训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考虑到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负担是非常重的,因此将全部的工作人员或者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抽调出来去进行脱产学习显然不现实,会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转。所以,应该考虑将重点对培训放置在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日常培训上,应该利用零散的时间,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来给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相关人员上课培训。

二、做好财务管理的应急预案

应该考虑做财务管理应急预案。在医院的11月账单中,由于现金流比较大,并且医院的实习进出资金量比较大,因此在医院的财务管理过程当中,可能会存在着一定时间段内的非常时期。因此,为了持续保障医院的监管系统稳定运行,应该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对于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进行准确的预估,并且针对可能出现的状况做好应急预案,力求妥善解决问题,保障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医院权益。新形势下加强与完善医院的财务管理,当前存在的第二个绊脚石就是医院内部的专业人才缺乏。由于上面提到了,当前医院更加重视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医院本身医疗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于财务管理和实际的事务性工作则采取着忽视的态度。这就意味着,对于那些专业从事财务管理的人员,医院往往无法提供更加充足的物质支持,也无法给这些人员非常好的物质待遇。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医院很难吸引到有能力有想法,并且有较高专业技能的人来到医院来从事专业财务管理工作,而当前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往往是由那些个人能力相对较差,或者完全没有医院财务管理相关知识背景的人来从事专业的工作。

财务管理本身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特别是医院的实际业务相结合,财务管理这项工作就变得更加复杂了。在这个问题上,如果缺乏专业的人员对相关工作进行有力有效的处理,就会使得医院的财务管理账目非常的混乱,而由于混乱引起的种种纠纷和问题将非常容易影响医院的长远发展,对于医院本身发展的质量和发展效率来说,都将产生非常大的负面阻碍。

由于医院本身的情况比较复杂,医院在实际运行当中,一方便要应对自己本单位内部人员在日常活动当中的资金支出,同时也要接受大量的外来现金流。一旦处理不当,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医院内部的正常运行,同时还可能会导致医患的纠纷,让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下降,影响医院的美誉度。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做好财务会计工作对于医院的长远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三、重视会计软件的选择

当前在医院财务管理本身工作的实际运营当中,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差也是存在的重要问题。财务管理规范性差体现在实际工作当中,财务管理人员对于相关工作的组织缺乏一以贯之的条令和条例,往往对于财务报表以及财务相关工作的处置存在着简单化和粗暴化的倾向,没有形成良好的规范和制度。财务管理工作规范规范性差,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由于从事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只是背景相对较差,缺乏有效的专业训练;其次,因为医院在进行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安排和布置的过程当中,没有对财务管理一线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卓有成效的管束。

由于医院当前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因此每一个医院在市场经济发展进程当中,都是一个独立参与市场竞争的个体,医院本身财务管理的过程当中也涉及到种种商业机密。从这个角度上看,在选择会计软件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重视会计软件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绝对不要为了节省经费而选择那些没有保障的软件。此外,在进行医院财会软件选择的过程中,还要重视专业性,最好是要聘请那些具有开发资质的软件公司,针对医院本身运营的实际状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软件开发。

四、结语

新形势下,加强和完善医院财务管理系统,以提升医院本身的内部管理也是十分有好处的,面对不断变化的现实状况,面对不断升级的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秉持正确的理念、选择正确的路径、培养高素质人才、重视会计软件选择等方法,都是能够产生非常好的效果的。

参考文献:

[1] 李志鹏.论医院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教育与职业,2008,(23):78-79.

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篇4

关键词:管理模式;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财务管理在企事业单位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在社会环境中,原来,传统财务管理的一些管理模式都早已经满足不了企事业单位在发展中的要求,很多观念和内容面临着新的挑战,要不断的创新财务管理模式来适应现如今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需求,要尽力的将与利益有关者间的财务关系进行协调好。

一、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财务管理工作中任何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具有科学管理水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财务的管理人员对单位财务管理中的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很多单位对花费一些费用来培养或是通过招聘一些的技术能力强的科研技术人员,却对管理人员是财务管理方面的人才不重视,领导的这种意识造成了财务管理的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财务的管理能力非常差。

2.财务管理和会计的核算间存在合作性差

在实际工作中,财务管理工作是需要很多方面互相配合,互相协调,共同发展的,其中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非常密切的,但是现在大多数的企事业单位大多数都更加偏重于对资金的核算管理,表面上直接和财务有相关的工作,往往忽视了很多间接性的工作,这就导致财务的管理和会计的核算间的联系不密切。

3.财务管理制度设置的不合理,导致了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

企业对于财务机构的设置非常的重要,如果机构整体的层次不够清晰,就会导致财务工作中责权的不明确,一旦产生什么问题就会发生人员之间互相推托责任,这样就无法来达到企业财务的管理目标。企业财务的机构如果设置的不合理,就不能来起到整体监督的职能,这样就会使财务的人员有舞弊行为的现象可能性增加。

4.发展中的投资科学性不足

现如今很多企事业单位在进行发展和壮大与其各项投资决策分不开的,只要是投资行为就一定存在着一定的投资风险,所以说投资方向选择的是否科学、可行和各企事业单位未来的生存、发展壮大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如果在进行投资的时候没有比较科学的可行性策略,就会导致将来在财务方面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在现在经济环境中,要对整个项目进行投资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对企业的项目能够有比较深了解,这就要求决策者在做投资的决策时侯,就需要对整个项目中设计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进行明确的决策,不断加强财务管理研究。

二、优化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1.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

为了规范单位的财务行为,要切实加强财务管理,为企事业单位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促进事业发展,随着市场的经济在飞速的进行发展,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带来了有很大程度提升,这就要求财务的管理人员不单单的要懂得一些管理相关的知识而是要求具备高水平的财务管的人才,因此要通过各种,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和更新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同时要充分调动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这样就会加快这个企事业单位整体发展的脚步。

2.合理有效的协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间的关系

财务管理工作并不是独立内部的部门自我就可以进行运转的,任何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离不开会计,其所有的经营或是生产活动都与财务运转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财务管理工作很多时候也需要和外界的一些有关的部门进行沟通,所以财务部门应当合理的协调彼此的关系。现在企事业单位都比较注重整体财务的管理一方面的运转,但这种重视只是停留在重视上未能给予采取任何正确的行动。内部很多财务的决策与会计的核算是分不开的,会计的核算涉及的一系列相关程序及方法同样也是财务在管理中非常需要的,但两者之间是存在很大的差别的,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同时又存在差别,就亟待采取一些正确科学有可行性的方法来沟通和合作。

3.制定科学实用的财务管理制度

健全财务管理工作中各项工作规章制度,结合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要求,要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对会计岗位的划分进行调整和设立必要的会计岗位。设置岗位时应根据职责分离的原则分配岗位,同时加强授权审批控制,强化内部牵制制度,通过人员分工、岗位责任制的建立、权限的划分等形式进行控制,防止错漏、舞弊和越权行为的发生。

4.提高企业的科学投资的能力

要实现确保企业内部实施的控制制度具有科学性以及规范性。真正要达到制度的制定符合各企事业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单单要容易进行操作,同时还要相应进行有效地把握关键的环节,特别是在资金的流动方面以及采购及投资等比较重要的环节,进行制定科学完整的制度。资金是各企事业单位赖以生存的根本,要努力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把握住源头的合理利用,充分考虑投资风险。

规范机关内部管理。积极开展和谐机关的创建活动,抓好干部队伍培养教育,逐步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以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结语

在现如今的管理的体系中,财务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各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就需要对相关的财务管理的工作来引起非常足够的重视,并且财务的管理人员需要对财务管理的工作来做到认真和负责。实现把管理制度以及操作的规程来变成大家自觉共同的遵守。并且要相应的运用一系列信息的技术手段,来更好的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昌英,马程.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24).

[2]郑彤B.关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2(23).

[3]焦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文化,2014(11).

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篇5

【关键词】村级组织村级财务产生界定

一、村级组织的演变与村级财务管理的产生

村级财务管理体制渊源于。体制是三级所有(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因而设立三级财务,而村级财务由原大队财务脱胎而来[1]。这种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体性质的财务体制已不可能适合于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也就不可能再通过原有的村级财务管理活动来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不可能为农民的增收减负提供制度保障。现行的村级财务仍在沿用财政部、农业部颁发的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上世纪80年代初,在广西出现了第一个村民自治组织的雏形以后,村民自治管理体制日益成为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直到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使村民委员会制度得到完善、发展。特别是从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在全国的普遍推行以来,更使得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显得重要和关键,村级财务管理也随着农村外部环境的变化有了巨大的变化[2]。真正意义上的村级财务管理并不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活动,而是以村民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财务管理活动,简称村民委员会的财务管理,这就是本文所研究的村级财务管理。

村民委员会是一种独立于其他政治或经济组织的自治组织,是一个市场独立的产权主体,它独立参与市场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村民委员会的经济管理职能不仅体现在对本村现存财产和资金的管理,而且还体现为对本村各种财产资金的运营及获得收益的管理。在各种市场经济活动中,村民委员会代表村民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这种利益最大化主要是全体村民的收益最大化和村民社区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村级组织(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产权主体,从而也就产生了独立的村级财权和村级财务管理。

所以,村级财务管理的出现和发展是村民委员会管理体制出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反过来,村民委员会管理体制又是村级财务管理的制度性基础。村级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种形式,村级财务管理既是对全村所有经济事务、资金往来的管理,又是村民委员会机构对其本身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所具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职能。村级财务管理是对村民委员会这一基层自治组织内部的资金运用的管理,包括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营运、资金分配等环节,是保证村级组织的高效运行,为村级组织和全体村民创造更高收益的一种财务行为。因此,从村级财务管理的这一概念和村民委员会的管理职能来看,现行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试行)》(1996)并不适合于村级财务管理的现实需要,必须从村级财务管理的实践需要出发,重新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以满足村级财务管理的现实需要。

二、村级组织管理与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根据村级财务管理的性质,村级财务管理范围可分两大类[3]:1.公共财务。公共财务是村级财务的基本内容。要建立村级公共财务预决算制度。其收入范围有政府财政预算安排的村机构人员经费补贴、用农业税附加方式代替村提留的收入、“一事一议”集资收入、政府财政支农专款、村企事业上交收入等。其支出范围有村机构人员、办公、业务开支、村级公共公益事业经费、“一事一议”的公共事业或公共工程投入、政府财政支农专项投入(包括村配套资金)等。2.集体资产财务。主要是对集体资本投资、集体资产租赁、集体土地征用或批租、集体土地租赁、集体经营土地等收益和分配的财务管理。其中公共财务可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方式进行,从财务预算的角度来加强村民委员会的收支管理,而集体资产财务可以从村民委员会为资金所有者的角度出发,进行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管理,真正体现财务管理的各种职能。无论是公共财务还是集体资产财务都要涉及到村民委员会这一村级组织作为市场利益主体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筹集、资金的使用和资金产生利益的分配。所以,本文对村级财务管理的内容仍然是以把村民委员会作为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利益微观主体和以盈利性组织的财务管理为基础,通过村级财务管理行为最终追求这一村级组织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三、村级财政管理与村级财务管理的异同

尽管村级组织既有行政管理的职能,同时也有经济管理的职能,但它并不具备财政管理的职能和特征。第一,村级组织或村级自治组织并不是一级国家政府,它是农村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所以,它不具有财政主体的特征,从而也就不具有利用国家所赋予的权力来强制实施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第二,从村级组织的资金来源来看,村级财务管理也与地方财政具有很大的不同,在税费改革之前,村级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村提留和财政转移支付,以及村级的筹资筹劳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税费改革之后,村级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农业税附加、财政转移支付和一事一议等。这些资金的来源并不是通过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制规定,以财政收入的形式而产生的,而是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财政分配的结果,有些也是村民委员会通过资金的使用而获得收益分配的结果。再次,村级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等许多重大事项都要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委员会来共同协商决定,也就是说涉及村内的所有重要事宜都需以村民或村民代表的共同商议,以村务公开的形式昭示全村村民。另外,村级组织的日常性的规则和制度也通过村级组织的村民章程来确定,显然与财政活动的管理具有较大的差异。最后,村级组织或村民委员的管理职能尽管涉及到村级的公共管理和资金管理,也就是说既有行政性的职能,也有经济性的职能,但不管哪一种管理都要通过村民章程的约定或村民会议的商议。第五,涉及公共预算财务管理和集体资金的财务管理,这也完全与财政活动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不同,村级财务管理不仅仅包括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还有生产活动和关系、交换活动和关系、消费活动和关系等市场经济所包容的所有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4]。为此,对村级组织的资金管理不能笼统地称之为村级财政,否则,既搞混了财政的概念和本质,也弄错了村级财务管理的概念和本质,澄清村级财政与村级财务管理的称谓是非常重要的。P>

四、村级财务管理不同于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

村级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尽管是一个农村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它又有许多与非盈利组织不同的地方。非营利组织是在公众支持下为实现公共目标而存在的组织。其经营目的在于社会利益而不是单个人或组织的经济利益,其最大特征是不以盈利为目标。非营利组织收入可来源于接受民间捐赠和公共部门支持,但其主要来源是自创收入。自创收入的基本形式是业务收入,即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而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服务收费。除慈善组织外的非营利组织都可以向其服务对象收取一定的费用形成业务收入,以扩大收入来源从而更好地提供服务。自创收入也包括投资收入。非营利组织所获取的资金,在运用于实现其社会使命的具体项目之前,可以通过资本运作方式投资,获取投资收益,实现资金的保值与增值[5]。

从非盈利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组织形式上就可以看出,二者的财务管理是有差异的:首先,从财务管理主体的组织形式来看,非盈利组织是通过法律认可并注册的法人机构,而村民委员会尽管也是自治性组织,但从法律上来讲,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和划分。其次,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来看,非盈利组织仅仅是对资金的预算管理,谈不上资金运营,因为不存在资金的大量筹集,并不全面参与市场经济的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等活动,而村民委员会却从市场经济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充分地参与,其财务管理活动要充分地发挥筹资、运用和投资的各种职能,充分追求资金的收益最大化。最后,从资金使用的目的来看,非盈利组织主要通过资金的使用来增加社会总体的福利,是为社会利益而进行各种资金的投资和使用活动。而村民委员会则是从本村全体村民利益的角度出发,通过恰当的资金筹集和使用来达到资金收益的最大化,最终为本村村民谋福利。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村级财务管理与非盈利组织的财务管理混同起来,必须要准确界定村级财务管理活动的性质和范围。

五、村级财务管理不同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

村民委员会是村集体资产(包括集体所有的土地)的管理者,是村集体资产的所有者代表。村的集体资产属全村居民所有,是全村的公共资产。村民委员会作为村级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代表机构,能够代表全村村民,运用村级资产,根据村级组织发展的需要,及时筹集资金,恰当组织村级公共资产使用收益的分配,是本村公共(集体)资产完全意义上的所有者代表。而村集体经济是社区性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种经济实体,是公司或企业,是完全意义上的法人机构。村集体经济组织是由村民委员会以村公共资产投资形成,所以,村民委员会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投资人,二者之间是投资和被投资的关系,也是所有和被所有的关系[3]。《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同时又规定:“村民委员会应当尊重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试行)》也规定:本制度适用于按行政村、自然村或原生产大队、生产队设置的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以下称村合作经济组织)。村办企业执行行业企业财务制度。这里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就是我们现在谈的村民委员会的前身,所以,从二者的组织形式上来看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组织,同样其财务管理也是具有很大的区别,财务管理沿用的制度规定也是完全不同的。村级财务管理仍然沿用1996年财政部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试行)》,尽管这已经不能适应村级组织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则适用1993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

村级财务管理的产生似乎是比较久远的,但真正意义上的村级财务管理仍然是从我国村民委员会管理体制的普遍实施为开端,所以,完全意义上的村级财务管理是村民委员会的财务管理。而对村级财务管理的界定是建立在把村民委员会看作一个处于行政性政治组织和盈利性组织之间的特殊组织的基础上。特别是随着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巨大变革,村民委员会是一个介于市场经济和农民家庭经济之间的中介组织,所以,它必须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微观利益主体,从而通过村级财务管理行为来实现村民自治组织的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正是本文意旨的村级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泽峰.农村财务公开与民主理财理论和实践[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

[2]游祥斌,彭磊.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起源、发展与问题探析[Z].2009.

[3]王观楚.完善村民自治下村级财务管理机制[Z].2009.

[4]张双文,何新民.相关利益者理论与财务绩效的关系[J].财经科学,2003(2):11-15.

[5]张彪.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策略[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1):82-84.

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篇6

【关键词】村级组织村级财务产生界定

一、村级组织的演变与村级财务管理的产生

村级财务管理体制渊源于。体制是三级所有(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因而设立三级财务,而村级财务由原大队财务脱胎而来[1]。这种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体性质的财务体制已不可能适合于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也就不可能再通过原有的村级财务管理活动来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不可能为农民的增收减负提供制度保障。现行的村级财务仍在沿用财政部、农业部颁发的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上世纪80年代初,在广西出现了第一个村民自治组织的雏形以后,村民自治管理体制日益成为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直到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使村民委员会制度得到完善、发展。特别是从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在全国的普遍推行以来,更使得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显得重要和关键,村级财务管理也随着农村外部环境的变化有了巨大的变化[2]。真正意义上的村级财务管理并不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活动,而是以村民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财务管理活动,简称村民委员会的财务管理,这就是本文所研究的村级财务管理。

村民委员会是一种独立于其他政治或经济组织的自治组织,是一个市场独立的产权主体,它独立参与市场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村民委员会的经济管理职能不仅体现在对本村现存财产和资金的管理,而且还体现为对本村各种财产资金的运营及获得收益的管理。在各种市场经济活动中,村民委员会代表村民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这种利益最大化主要是全体村民的收益最大化和村民社区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村级组织(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产权主体,从而也就产生了独立的村级财权和村级财务管理。

所以,村级财务管理的出现和发展是村民委员会管理体制出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反过来,村民委员会管理体制又是村级财务管理的制度性基础。村级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种形式,村级财务管理既是对全村所有经济事务、资金往来的管理,又是村民委员会机构对其本身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所具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职能。村级财务管理是对村民委员会这一基层自治组织内部的资金运用的管理,包括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营运、资金分配等环节,是保证村级组织的高效运行,为村级组织和全体村民创造更高收益的一种财务行为。因此,从村级财务管理的这一概念和村民委员会的管理职能来看,现行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试行)》(1996)并不适合于村级财务管理的现实需要,必须从村级财务管理的实践需要出发,重新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以满足村级财务管理的现实需要。

二、村级组织管理与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根据村级财务管理的性质,村级财务管理范围可分两大类[3]:1.公共财务。公共财务是村级财务的基本内容。要建立村级公共财务预决算制度。其收入范围有政府财政预算安排的村机构人员经费补贴、用农业税附加方式代替村提留的收入、“一事一议”集资收入、政府财政支农专款、村企事业上交收入等。其支出范围有村机构人员、办公、业务开支、村级公共公益事业经费、“一事一议”的公共事业或公共工程投入、政府财政支农专项投入(包括村配套资金)等。2.集体资产财务。主要是对集体资本投资、集体资产租赁、集体土地征用或批租、集体土地租赁、集体经营土地等收益和分配的财务管理。其中公共财务可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方式进行,从财务预算的角度来加强村民委员会的收支管理,而集体资产财务可以从村民委员会为资金所有者的角度出发,进行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管理,真正体现财务管理的各种职能。无论是公共财务还是集体资产财务都要涉及到村民委员会这一村级组织作为市场利益主体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筹集、资金的使用和资金产生利益的分配。所以,本文对村级财务管理的内容仍然是以把村民委员会作为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利益微观主体和以盈利性组织的财务管理为基础,通过村级财务管理行为最终追求这一村级组织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三、村级财政管理与村级财务管理的异同

尽管村级组织既有行政管理的职能,同时也有经济管理的职能,但它并不具备财政管理的职能和特征。第一,村级组织或村级自治组织并不是一级国家政府,它是农村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所以,它不具有财政主体的特征,从而也就不具有利用国家所赋予的权力来强制实施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第二,从村级组织的资金来源来看,村级财务管理也与地方财政具有很大的不同,在税费改革之前,村级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村提留和财政转移支付,以及村级的筹资筹劳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税费改革之后,村级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农业税附加、财政转移支付和一事一议等。这些资金的来源并不是通过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制规定,以财政收入的形式而产生的,而是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财政分配的结果,有些也是村民委员会通过资金的使用而获得收益分配的结果。再次,村级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等许多重大事项都要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委员会来共同协商决定,也就是说涉及村内的所有重要事宜都需以村民或村民代表的共同商议,以村务公开的形式昭示全村村民。另外,村级组织的日常性的规则和制度也通过村级组织的村民章程来确定,显然与财政活动的管理具有较大的差异。最后,村级组织或村民委员的管理职能尽管涉及到村级的公共管理和资金管理,也就是说既有行政性的职能,也有经济性的职能,但不管哪一种管理都要通过村民章程的约定或村民会议的商议。第五,涉及公共预算财务管理和集体资金的财务管理,这也完全与财政活动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不同,村级财务管理不仅仅包括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还有生产活动和关系、交换活动和关系、消费活动和关系等市场经济所包容的所有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4]。为此,对村级组织的资金管理不能笼统地称之为村级财政,否则,既搞混了财政的概念和本质,也弄错了村级财务管理的概念和本质,澄清村级财政与村级财务管理的称谓是非常重要的。P>

四、村级财务管理不同于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

村级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尽管是一个农村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它又有许多与非盈利组织不同的地方。非营利组织是在公众支持下为实现公共目标而存在的组织。其经营目的在于社会利益而不是单个人或组织的经济利益,其最大特征是不以盈利为目标。非营利组织收入可来源于接受民间捐赠和公共部门支持,但其主要来源是自创收入。自创收入的基本形式是业务收入,即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而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服务收费。除慈善组织外的非营利组织都可以向其服务对象收取一定的费用形成业务收入,以扩大收入来源从而更好地提供服务。自创收入也包括投资收入。非营利组织所获取的资金,在运用于实现其社会使命的具体项目之前,可以通过资本运作方式投资,获取投资收益,实现资金的保值与增值[5]。

从非盈利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组织形式上就可以看出,二者的财务管理是有差异的:首先,从财务管理主体的组织形式来看,非盈利组织是通过法律认可并注册的法人机构,而村民委员会尽管也是自治性组织,但从法律上来讲,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和划分。其次,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来看,非盈利组织仅仅是对资金的预算管理,谈不上资金运营,因为不存在资金的大量筹集,并不全面参与市场经济的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等活动,而村民委员会却从市场经济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充分地参与,其财务管理活动要充分地发挥筹资、运用和投资的各种职能,充分追求资金的收益最大化。最后,从资金使用的目的来看,非盈利组织主要通过资金的使用来增加社会总体的福利,是为社会利益而进行各种资金的投资和使用活动。而村民委员会则是从本村全体村民利益的角度出发,通过恰当的资金筹集和使用来达到资金收益的最大化,最终为本村村民谋福利。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村级财务管理与非盈利组织的财务管理混同起来,必须要准确界定村级财务管理活动的性质和范围。

五、村级财务管理不同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

村民委员会是村集体资产(包括集体所有的土地)的管理者,是村集体资产的所有者代表。村的集体资产属全村居民所有,是全村的公共资产。村民委员会作为村级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代表机构,能够代表全村村民,运用村级资产,根据村级组织发展的需要,及时筹集资金,恰当组织村级公共资产使用收益的分配,是本村公共(集体)资产完全意义上的所有者代表。而村集体经济是社区性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种经济实体,是公司或企业,是完全意义上的法人机构。村集体经济组织是由村民委员会以村公共资产投资形成,所以,村民委员会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投资人,二者之间是投资和被投资的关系,也是所有和被所有的关系[3]。《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同时又规定:“村民委员会应当尊重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试行)》也规定:本制度适用于按行政村、自然村或原生产大队、生产队设置的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以下称村合作经济组织)。村办企业执行行业企业财务制度。这里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就是我们现在谈的村民委员会的前身,所以,从二者的组织形式上来看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组织,同样其财务管理也是具有很大的区别,财务管理沿用的制度规定也是完全不同的。村级财务管理仍然沿用1996年财政部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试行)》,尽管这已经不能适应村级组织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则适用1993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

村级财务管理的产生似乎是比较久远的,但真正意义上的村级财务管理仍然是从我国村民委员会管理体制的普遍实施为开端,所以,完全意义上的村级财务管理是村民委员会的财务管理。而对村级财务管理的界定是建立在把村民委员会看作一个处于行政性政治组织和盈利性组织之间的特殊组织的基础上。特别是随着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巨大变革,村民委员会是一个介于市场经济和农民家庭经济之间的中介组织,所以,它必须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微观利益主体,从而通过村级财务管理行为来实现村民自治组织的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正是本文意旨的村级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泽峰.农村财务公开与民主理财理论和实践[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

[2]游祥斌,彭磊.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起源、发展与问题探析[Z].2009.

[3]王观楚.完善村民自治下村级财务管理机制[Z].2009.

[4]张双文,何新民.相关利益者理论与财务绩效的关系[J].财经科学,2003(2):11-15.

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篇7

1.1管理体制的不健全目前,我国多数医院在财务管理体制上存在较大缺陷,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导致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多数国内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主要由医院院长以及医疗专家进行承担,缺乏丰富和专业的资金管理知识和方法,并且缺乏资金管理经验,这不仅体现出了医院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不重视,也表现出目前医院对财务管理工作认识的不到位。1.2医院财务人员财务风险意识财务管理工作是维持医院正常运作的关键,医院财务人员以及医院财务管理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财务风险意识,才能够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最终质量。目前,我国医院院长负责医院财务管理主要工作,但是在财务重视上依旧有所不足,重收入而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医院的管理形势非常严峻。而医院财务人员则非常缺乏风险意识,没有将财务工作摆在合理位置,缺乏责任心和责任感,财务人员往往仅按照领导指示开展必要的登记和核对工作,而没有财务监督的意识。1.3财务人员素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财务人员负责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财务人员的素质能力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的最终结果。目前我国医院财务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知识不足、工作意识、职业道德缺乏等现象,严重制约着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医院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医院财务人员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较大问题,医院财务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知识培训,医院财务人员没有掌握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和技巧,财务管理理念没有得到有效确立,使得财务人员业务能力极为有限,严重影响到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医院财务管理的优化对策

2.1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首先,医院必须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对于医院的发展和运营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医院收入主要由政府拨款和医疗服务收费两个方面组成,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行,医院逐渐取消了药品差价收入,导致医院经营收入受到限制。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医院必须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重视对资金资源的合理支配,降低医院的经营成本,维持医院良好的发展趋势。因此,医院必须要正确看待财务管理工作,将医院财务管理上升到较为合理的高度,正确认识医院财务管理的作用和价值。2.2加强对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是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医院必须要建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医院财务管理部门由院长直接管理,院长及医院管理人员负责对财务管理部门工作进行定期检查,以保证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医院财务管理部门不仅负责账务的登记和核对,同时需要对各部门财务预算进行统计和评估,针对预算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地指出和解决,以最大化地控制医院的经营成本。同时,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必须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工作,对于设备的采购等工作予以全程的监督和跟踪,明确医院资金的流动方向,保证医院资金支出的合理性。2.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院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医院财务人员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依靠,优秀的财务管理队伍建设,能够保证医院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实现对医院财务管理质量的显著提升。首先,医院必须要适当提升医院财务人员的薪资待遇,建立全面的绩效考核制度,将工作量和工作质量与员工的薪资相挂钩,以更好地吸引社会中优秀的专业人才参与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并提升医院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医院应该加强和优秀专业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为院校提供适当的实习岗位,并为医院提供良好的人才引入途径。医院必须要加强和其他医疗结构的合作,开展财务人员工作交流会议,学习和借鉴优秀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此外,医院必须要定期对财务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帮助财务人员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先进的财务管理知识和方法,并对培训效果进行抽查,以全面提升医院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水平。

3总结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面临全新的发展形势,医院必须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完善医院财务管理体制,加强医院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对医院的资金筹措、医院资金投放以及医院资金使用等环节开展深入的管理工作,以降低医院的经营成本,实现对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调控,提升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降低医院的财务风险,为医院的健康平稳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篇8

关键词 非财务信息 审计模式 风险基础审计

审计是一门艺术而不是技术,它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相同的目的。艺术就表现在你选择的方法是不是既有效率又有效果,它不仅仅体现了审计人员对财务信息的掌握,更表现在审计人员对非财务信息的把握上。

1 非财务信息的内涵及外延

财务信息是指以货币形式的数据资料为主,结合其他资料,用来表明企业资金运动的状况及其特征的经济信息。相对于财务信息而言,非财务信息是指以非财务资料形式出现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信息资料。一般而言,不在财务报表上反映的信息内容大都可以认定为非财务信息,它客观存在于经济系统的信息传递过程中。与财务信息相比,非财务信息具有以下特点:①空间上的广泛性。非财务信息可以来自企业内部,也可以来自企业外部,而财务信息主要来自企业内部。在网络时代,由于信息的交流变得更为通畅,获取非财务信息的途径也进一步得到扩展;②时间上的延续性。非财务信息可能与企业过去事项有关,也可能与现在甚至将来的事项有关,而财务信息一般只与企业过去事项有关;③非货币性。非财务信息一般不以货币形式出现,而且大多是一种定性地描述;④真实性。由于非财务信息多而杂,外部对它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企业刻意去修饰它的可能性比财务信息要小。特别是外部的财务信息,就更加真实可信,一般不是企业所能控制的。

总体看来,非财务信息可分为企业内部非财务信息和企业外部非财务信息。企业内部非财务信息主要是指企业内部控制及其生成的相关记录。内部控制结构包括控制环境、监控、风险评估、信息交流和控制活动5个部分。其中控制环境是基础,反映了管理当局和董事会关于控制对公司重要性的态度,直接决定着企业其他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的效果,它既可以增强,也可以削弱特定控制的有有效性。对于审计师来说,首先应该了解董事会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管理哲学和经营方式;组织结构;授权和责任方式;人力资源政策和实施;员工诚实性和道德;员工胜任能力等相关内容,因为这些都是企业控制环境的要素。内部控制结构的其他四个要素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审计人员主要应了解实物的控制和职责的分离,因为它们与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与公允性紧密联系在一起。

企业外部非财务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宏观国民经济环境。包括国民经济发展趋势、政治因素、自然灾害因素等;②行业情况。主要指国家产业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公司处于朝阳行业还是夕阳行业,发展趋势是衰退、稳定还是增长,对产品的需求趋势如何,行业的经营特点,是否季节性经营还是周期性经营,行业对哪些影响因素敏感,本年发生了哪些影响因素等;③企业的商业经营环境。主要包括竞争对手的实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筹资环境,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是否单一,法律、法规、条例、规章的影响;④其他因素。如是否更换审计师、律师,是否存在所有权之争,是否与主管单位,母公司有关联交易等。很明显,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外部的非财务信息大多与企业的经营风险有关,因为存在业绩压力的管理当局粉饰财务报告的可能性比正常的企业要大的多。

2 非财物信息在审计中的应用

非财务信息和财务信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审计实践中人们对非财务信息的认识和运用经历了从忽视到重视的过程,这与审计模式的演变是平行发展的。审计模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因而人们对非财务信息的认识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并且随着审计模式的演变,非财务信息在审计中的运用越来越重要。

在账项基础审计阶段,审计人员埋头于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财务信息载体,还没有认识到非财务信息的重要性,因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得出审计结论需要大量的审计证据,且加大了审计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审计犹如瞎子摸象,既无效率又无效果。当企业规模不大,经济业务简单的情况下,这种审计模式基本能适应需要,但在经济业务规模扩大,内容更趋复杂的情况下,账项基础审计这种忽视非财务信息、成本高、效率低的审计模式必然被淘汰。

20世纪40年代,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逐步建立,审计人员可以在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调整实质性审计程序,因而大大提高了审计的效率,降低了审计风险。在这个审计阶段,非财务信息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因为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就需要依靠了企业内部非财务信息。内部控制评价在审计中的运用,使审计人员摆脱利用财务信息鉴证财务信息的束缚,第一次从非财务信息的角度来印证财务信息的,是对非财务信息认识的新阶段,使审计模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是审计方式的一次革命。

制度基础审计时代,审计以验证财务报表真实公允为主要目标,理论上认为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是企业管理部门的责任,是内部控制应解决的问题,不是审计人员的职责。但20世纪60~70年代后,随着审计诉讼的增加,法院的判决使这种审计无过错的观点再也不能成为审计人员的挡箭牌,特别是美国20世纪60~70年代的Continental Vending 和Hochfelder两案法官都认为独立审计人员有责任揭露重大欺诈舞弊,这也促使独立审计人员不得不把揭弊查错作为审计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制度基础审计的局限性就显现出来了,制度基础审计可以发现员工的舞弊行为,但对高级主管人员串通舞弊,最好的内部控制也会失去作用,审计也就不可能揭示这种错弊的风险,20世纪60年代以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欺诈舞弊案的增加以及针对审计人员的诉讼证明事实也正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达到审计目标,促使审计人员更广泛的收集审计证据,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并且企业外部的非财务的信息更是被独立审计人员所重视,风险基础审计在审计实践中孕育而出。

风险基础审计并不是对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模式的完全否定,它包含了前述两种模式的优点并予以发展,从制度基础审计的内部控制环境体系中扩展开来,将企业置于一个大的经济环境之中,从企业的外部环境入手,更多的考虑企业外部的非财务信息,全方位了解影响企业的因素,评估企业风险。虽然企业外部的非财务信息大部分是一种间接的证据,但由于这些证据是管理当局无法控制的,所以它往往比直接的内部财务信息更具说服力,与直接证据相互印证,对审计师发现有价值的线索,确定审计重点领域,合理分配审计资源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风险基础审计所涉及的范围比制度基础审计更宽广,也更符合现代审计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所以风险基础审计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同和应用。

综上所述,审计人员对非财务信息的认识大体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开始不重视,甚至根本不予考虑,审计人员的目光仅局限于财务信息的平面;在制度基础审计时代,审计人员开始关注来自企业内部的非财务信息—内部控制,审计人员逐步从财务信息的平面中解放出来,处于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构成的二维空间;在风险基础审计时代,审计人员更加关注来自企业外部的非财务信息,由于外部的财务信息的相对真实性,它更加全面、公允,使审计效率更高,审计效果更好。

3 获得非财务信息的途径

既然非财务信息如此重要,那么独立审计人员怎样才能获得这些非财务信息呢。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取非财务信息:3.1 间接法

间接法是指从侧面了解企业的非财务信息。信息主要来源于证券分析资料、政府管理部门文件或者行业分析资料。我们处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从互联网上往往能获得非常有用的非财务信息。例如蓝田股份的鱼塘产出奇高,我们虽不是养殖专家,但通过分析蓝田公司与邻近的武昌鱼和洞庭水殖等其他公司的资料,我们就会对蓝田股份的业绩产生怀疑。有时通过互联网,审计人员还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信息,如西部的一家医药上市公司,母公司的产品大部分都通过电子商务公司对外销售,可是在互联网上却查不到它的交易平台,而在公司的网站上却可以发现电子商务公司因为是高新技术企业而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作为审计人员就不得不在这里打上一个问号,该公司是否通过价格转移在避税呢?并且据此可以确定审计的重点。如果我们直接从财务信息入手,费时费力不说,及有可能还会遗漏这个问题。

3.2 直接法

直接法主要是对有关场所和人员的调查、询问。包括对经营场所,生产场所,仓库等地的现场调查以及对高级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库管员、统计员、业务员、律师的询问。

现场调查和询问是获取非财务信息的重要手段,企业内部的生产记录和制度是比会计报表更可信的资料,我们在现场调查和询问中应该始终坚持谨慎的态度,不能人云亦云,要带着疑问去。如在某知名饮料企业申报上市过程中,审计专家一开始并没有审查会计资料,而是首先到生产车间调查,发现资料中的某种产品根本就没有开工生产,从而怀疑该公司上报资料可能有问题,进而对整个资料产生怀疑,顺藤摸瓜,结果查出问题,上市资格取消。又如黎明股份公司的造假,主要通过虚开发票、虚构交易来制造虚假会计利润,从财务信息角度来看,它的程序是完整的,记录也是完备的,审计人员很难从报表和凭证上查出它的问题,但经过现场的调查和询问就能够很快发现问题,因为虚构假的财务信息容易,虚构假的非财务信息就不太可能了。

在我国目前的审计实践中,大多数事务所还停留在账项审计阶段,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基本上是走过场,是为了评价而评价,更不要说风险基础审计了。我们不应该苛求他们,毕竟要掌握风险基础审计需要审计人员非常全面的素质,而在我国,民间审计只是一个看起来很美的行业,人员流动频繁,优秀人才大量流失,要全面推广风险基础审计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了解企业的风险点,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实现在风险评估基础上的账项基础审计或制度基础审计是我们现实的选择。这就要求独立审计人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关注被审计企业的非财务信息,广泛收集外部的信息,认真调查企业的内部情况,了解企业的外部和内部环境,提高审计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徐政旦,谢荣等.审计研究前沿[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 胡春元.风险基础审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 张陈景,晓顺敏.倍受瞩目的非财务信息[J].中国农业会计,1998(8)

上一篇:品牌策划调研报告范文 下一篇:村会计财务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