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种植技术与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27 10:08:14

冬小麦种植技术与管理

冬小麦种植技术与管理篇1

关键词:施肥;小麦种植;技术1 小麦需肥特征

维持小麦正常生长的营养元素包括硫、镁、钙、钾、磷及氮等其它微量元素,其中钾、磷及氮3种元素是小麦生长过程中需求量较大的元素。小麦分蘖期以及幼穗分化期对于氮素的需求量较大,如缺乏则可能导致穗粒数以及分蘖减少,并对产量造成影响。三叶期、拔节孕穗期需要吸收较多的磷素,拔节期则对于钾素的需求量较大,如拔节期缺少钾素,将可能导致叶片早衰,影响到小麦品质。

2 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技术分析

2.1 施肥原则

(1)秸秆还田之后,要结合耕地的实际情况将氮肥、钾肥、磷肥以及有机肥作为基肥施入土壤。在施基肥时,注意肥地少施、旱薄地多施,以便增加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含量,从而改良土壤,保证小麦幼苗茁壮成长。(2)我国北方地区是小麦的主要产区,为了使小麦顺利越冬,则应注意施冬肥。冬肥施加时间应由小麦具体生长状况决定,而冬肥用量应取决于种植品种、基肥、产量以及麦田情况等,在施冬肥时要同时对麦田进行浇水。(3)施返青肥有利于加快小麦叶子生长的速度,同时也能够增加小麦穗数,所以对于脱肥弱苗以及晚茬弱苗要注意施返青肥,返青肥的施加时间一般为早春时节,以便能够加快返青。此外,旺苗田以及高产田无需施返青肥。(4)在小麦拔节期施拔节肥有利于加快小麦旗叶、小花以及小穗的生长,所以无论是低产田或高产田,都应施拔节肥。另外,旺田以及高产田的施肥量可适当减少。(5)当小麦开始孕穗时,应注意施孕穗肥,以便促进花粉发育以及提高结实率。

2.2 施肥量

计算好施肥量有利于增产增收,在计算小麦所需的肥量时,通常将测土配方作为计算方法。测土配方指的是根据土壤中的总供肥量与小麦生长需肥量之间存在的差数,对实现目标产量所需的施肥量进行计算的方法。采用以上方法计算施肥量时需要充分考虑肥料效应、需肥规律以及总需肥量,从而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小麦而言,如生产的籽粒为100kg,则小麦植株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的营养元素如下:钾素约3.2kg、磷素约1.1kg、氮素约3.1kg,以上3种元素的比例约为3:1:2.8。当小麦产量越高时,植株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钾素、磷素及氮素就会相应的增加。

2.3 中产及高产麦田种植施肥技术

中产麦田的产量约为350kg/700m2,速效钾、速效磷以及速效氮在土壤中的含量分别为100mg/kg以下、15~20mg/kg、50~80mg/kg,有机质的含量则在1.0%~1.2%之间。对于中产麦田应将施有机肥作为施肥管理的重点,以便使土壤性能得到有效改善;另外,还可以施用适量钾肥以及矿物肥。如对于700m2的中产麦田可以施用7kg氯化钾、7.5kg五氧化二磷、10.5kg纯氮以及5m3农家肥。高产麦田的产量约为400kg/700m2,速效钾、速效磷以及速效氮在土壤中的含量分别为100mg/kg以上、20mg/kg以上及80mg/kg以上,有机质的含量则大于1.2%。对于高产麦田,则应保证磷肥施用量稳定,并在此基础上配施微肥以及对氮肥用量进行控制。

2.4 晚播麦田种植施肥技术

在对晚播麦田中的小麦进行施肥时,可以采用底肥施播技术,以便改善肥水管理,加快小麦生育以及提高分孽穗率。如麦田面积为700m2,则应施用9kg氯化钾、7kg五氧化二磷、6.5kg纯氮以及4m3的农家肥。此外,应重点管理晚播麦田中麦苗的起身肥。麦苗起身后将同时进入生殖生长期与营养生长期,所以要及时补充大量营养肥水,以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总而言之,在对晚播麦田进行施肥时,应将土壤是否肥沃与地力基础状况作为施肥量以及施肥时间的判断依据,以做到科学合理施肥。为了有效控制化肥的使用量,实现小麦绿色生产,则应重视在麦田中使用适量基肥,采用秸秆还田的方法来改善土壤肥力,并对磷肥以及氮肥的使用量进行管理。此外,加快晚播麦田返青对于提高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把握好冬肥施加时间,并配合施用返青肥以及壮田肥。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施肥技术,以便可以有效改善小麦品质以及提高单位产量。为了保证施肥技术的合理性,则农业部门应积极对小麦施肥理论进行研究,并深入麦田进行现场调研,收集一手资料,从而为小麦种植人员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另外,还应在保证施肥技术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不断对小麦种植方法以及施肥管理技术进行完善,以便为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咏梅,刘骅,迪力夏提,依里哈木,罗新湖,孟凤轩,马兴旺.水氮运筹对伊犁河流域新垦土壤冬小麦旗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1(12)

冬小麦种植技术与管理篇2

关键词 冬小麦;长6878;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031-01

冬小麦新品种长6878属中早熟优质冬小麦,适宜大通县农业区海拔2 500 m的川水地推广种植。该品种株高适中,茎秆粗壮,抗倒伏,耐旱性强,增产潜力大。而且合理的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药剂复配拌种、合理密植、关键时期病虫害防治)对该品种高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 大通县冬小麦引进情况

(1)大通县常年种植小麦约1.07万hm2。海拔高度2 500 m以下的川水地区有0.43万hm2适宜种植冬小麦。2008年大通县引进京农411、兰天15号、冬20 冬小麦在长宁镇王家庄村、景阳镇大寨村、黄家寨镇上赵家磨村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对其产量、抗逆性、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兰天15号为较适宜的品种,2009—2012年大通县在川水地区共示范推广冬小麦418.67 hm2,获总产2 915.8 t,新增产量716.7 t,增产1 711.5 kg/hm2,增幅31.4%。

(2)2011—2012年在大通县黄家寨镇上赵家磨村、杨家寨村、下陶家寨村、长宁镇陈家庄村川水地区种植冬小麦133.33 hm2,平均产量7 074.0 kg/hm2,比对照春小麦高原448增产1 771.5 kg/hm2,增幅达33.4%,获得总产943.2 t。

(3)2012—2013年在大通县川水地区种植冬小麦134.2 hm2,为了进一步探讨适宜大通县种植的冬小麦品种,引进冬小麦品种系16个,引进品种主要为兰天19号、长6878、西农979等,分别安排了不同品种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2 特征特性

长6878由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选育而成冬性、中早熟品种。长6878产量高,稳产性好,抗旱节水,米质优,适宜种植范围广[1-2]。长6878幼苗呈半匍匐状,起身后植株健壮,直立,株高适中(80~90 cm),茎秆弹性好,抗倒伏。叶片窄,颜色为淡绿色。植株根系发达,分蘖能力强,成穗率高,穗层整齐,叶、旗叶功能期较长。灌浆快,落黄黄亮。长芒、白壳,穗纺锤型,穗码排列适中,结实性好,每穗粒数28~30粒。米粒为白色,全角质,卵圆形,千粒重36~41 g。籽粒大小均匀,饱满度好,容重高[3-4]。幼苗匍匐,叶片淡绿色,茎叶清秀,发育前松后紧,叶功能期长,长芒、白壳,穗码排列适中,结实性好,穗长8~11 cm,每穗小穗数15~20个,红粒、角质,容重802 g/L,最高达824 g/L。生育期272 d左右,该品种抗旱、抗寒、抗青干、抗倒伏,灌浆快,落黄好。

3 栽培技术

3.1 播前整地施肥

蓄足底墒,深耕耙耱,精细整地,上虚下实,通风透气,灌好底水。配方施足底肥,要求中等以上肥力地块,施有机肥、64%磷酸二铵、46%尿素或35%小麦配方肥的量分别为30 000.0~45 000.0、240.0、187.5、750.0 kg/hm2作基肥。

3.2 种子处理

播前进行选种,以发芽率高、籽粒饱满、发芽势强的种子为佳。为提高种子发芽能力,播前应晒种。同时,进行种子包衣或用药剂进行拌种,以减少小麦的病虫害。

3.3 播种

根据大同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播种期,冬前>0 ℃的积温为480~650 ℃时为好。该品种适宜在9月中下旬播种,9月11—20日播种最佳,播种过迟,秧苗瘦弱;播种过早,秧苗徒长,不利于越冬。采用机械条播,播种深度5~6 cm,行距15~18 cm。播后及时镇压磨平,以免跑墒影响出苗。播种量为300~375 kg/hm2。土壤肥力高和整地播种质量好的麦田,播种量相应减少,反之增加。基本苗控制在300万~375万株/hm2。

3.4 田间管理

3.4.1 冬前管理。小麦出苗后尽早观察田间苗情,疏苗查漏。苗前出现降雨常发生土壤板结,为了促进秧苗生长,可在土壤未干透时进行浅划锄,以破除板结。为防止秧苗受冻,应适时浇防冻水,保证昼化夜冻时浇水。浇水后地表出现裂缝,在地表化冻天气回暖时耧麦松土,弥合裂缝,防冻保墒。

3.4.2 春季管理(返青至挑旗)。小麦返青期应及时耧麦松土保墒。大通县长宁镇、黄家寨镇的川水地区播种较早的麦田,如麦苗越冬后枯叶较多,影响春生新叶光照,应及时清垄,改善小麦的光照条件[5]。春季浇水应根据气候条件、土壤状况、苗情进行确定,深耕深施肥、底肥足墒情好的麦田,在小麦返青后群体(密度)适中或偏大的麦田,在旗叶露尖前后浇第一水。植株群体过大的,晚浇;植株群体过小的,早浇。结合浇水追尿素150 kg/hm2,分2次施入。

为改善小苗生长条件,应清除田间杂草。小麦起身期喷施72%苯磺隆(杜邦巨星)水分散粒剂22.5 g/hm2与72% 2,4-D丁酯乳油375 mL/hm2、尿素3 kg/hm2、喷施宝15支/hm2,对水225 kg/hm2叶面喷雾。

3.4.3 后期管理(挑旗至成熟)。具体如下:①施肥灌水。抽穗至扬花期田间干旱,可结合浇水施尿素45 kg/hm2。小麦扬花期田间土壤干旱,为促进小麦灌浆结实,扬花后15~20 d浇灌浆水1次。若田间土壤墒情较差,小麦抽穗后至扬花后20 d多灌水1次[6-7]。②防治病虫害。防治条锈病、黑颖病用粉锈宁。小麦抽穗至扬花期阴雨天较多,常常出现赤霉病,在小麦扬花前、扬花后各喷多菌灵1次。一般在小麦抽穗灌浆期注意防治蚜虫。利用太阳能捕虫器及生物有机农药天然除虫菊酯等进行绿色防控技术,防治小麦各类有害成虫及小麦蚜虫和麦穗夜蛾的后期危害。③叶面喷肥。为提高籽粒饱满度,改善籽粒品质,喷磷酸二氢钾或微肥。

3.5 收获

蜡熟中期至后期千粒重仍在增加,在蜡熟后期小麦秸秆呈黄色,籽粒变硬呈蜡状时收获。此时,籽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最佳,利于机械收割和秸秆还田[8]。

4 参考文献

[1] 朱光,刘秉华,杨丽,等.冬小麦新品种轮选987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规程[J].农业科技通讯,2006(3):16-17.

[2] 王志伟,谢晓美,马文勋,等.冬小麦轮选987的生育特性及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23):12394-12396.

[3] 李勇.冬小麦新品种兰天15号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11(11):103-104.

[4] 李岩华,孙美荣,张俊灵,等.优质节水小麦新品种长6878[J].中国种业,2003(5):57.

[5] 强筋小麦保优节本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J].中国农业信息,2004(1):37.

[6] 王小冰,丁永红.优质专用小麦保优节本综合栽培技术[J].麦类文摘:种业导报,2006(11):27-28.

[7] 于振文.保优节本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N].农民日报,2003-09-23(5).

冬小麦种植技术与管理篇3

【关键词】 湖北麦冬;,,,茎尖;,,,离体培养

摘要:目的探讨湖北麦冬种质改良的途径。方法利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技术再生植株。结果茎尖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与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1.0~2.0)mg/L+IBA(0.1~0.3)mg/L;生根适宜培养基为1/2MS+NAA0.1或IBA0.1~0.3或IAA0.3。结论初步试验湖北麦冬茎尖再生植株生产性状优于当地品种。

关键词:湖北麦冬; 茎尖; 离体培养

The Technological Research on in vitro Culture from Stem Tip of Liriope spicata var.prolifera Y.T.M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way to improve the germplasm of Liriope spicata var. prolifera Y.T.Ma.MethodsMake use of stem tip meristem tissue in vitro culture technology to regenerate plant.ResultsThe suitable culture medium of step tip explant caclus tissues abductian and indefinite pud differentiation and mutiplication is MS+BA 1.0~2.0+IBA 0.1~0.3, the suitable culture medium of radication is 1/2MS+NAA 0.1 or IBA 0.1~0.3 or IAA0.3.Conclusion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produce character of lirlope spicata var. prolifera Y.T.Ma regeneration plant initial is better than local variety.

Key words:Liriope spicata var.prolifera Y.T.Ma; Stem tip; In vitro culture

湖北麦冬(Liriope spicata var.prolifera Y.T.Ma)属百合科山麦冬属植物,为《中国药典》(1995年版)新增品种山麦冬的原植物。其块根与麦冬块根有相似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1]。湖北麦冬含多种甾皂苷。此外,还含有71%的单糖类和寡糖类,具有养阴生津、润肺补心、除烦安神等功效[2]。湖北襄樊市为湖北麦冬主产区,种植面积现已发展到3 000 ha,成为全国麦冬三大生产基地之一,但在其主栽区湖北襄樊市欧庙镇,湖北麦冬长期单一采用无性分株方式繁殖,导致湖北麦冬种质退化;品质与单产呈逐年下降趋势。为此,湖北省科技厅在2001年立项的科技攻关项目《湖北麦冬规范化种植与示范基地建设》中,将湖北麦冬种质改良列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本试验利用茎尖离体培养技术成功地建立了湖北麦冬无性繁殖系,为进一步利用生物技术改良湖北麦冬种质奠定了一定基础,具重要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于20010506,取湖北麦冬植株,去根、剥离叶片,只留包裹茎尖的嫩叶回实验室。材料取自湖北襄樊市欧庙镇湖北麦冬大田。

1.2 方法

1.2.1 茎尖表面灭菌将嫩叶包裹的茎尖用饱和洗涤液浸泡5~10 min,用自来水冲洗5~10 min,除去表面污物,然后在超净台上用70%酒精浸泡20~30 s,无菌水冲洗1次,再用0.1%HgCl2浸泡6~7 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1~2 min/次,滤干水分以备接种。

1.2.2 茎尖剥离在超净台上,将已表面灭菌的芽放在有无菌纸的培养皿中,在一台带光源的解剖镜下,一手用镊子将芽固定于视野中,一手用解剖针将幼叶与叶原基剥离,至出现裸露生长点,用锋利的长柄刀片将茎尖(0.2~0.3 mm)切下,可带1~2叶原基或不带叶原基,然后及时用解剖针将切下的茎尖接种于分化培养基上。

1.2.3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两种不同浓度水平的外源激素6-BA(0.1,0.5,1.0,2.0,3.0)和IBA(0.05,0.1,0.3,0.5),共20个不同浓度水平的组合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并用上述双因子组合共4个处理进行不定芽诱导和增殖培养;以1/2MS(MS中矿质元素减半)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激素NAA(0.1,0.3,0.6)、(0.1,0.3,0.6)和IAA(0.1,0.3,0.6),并以1/2MS为对照,共10个处理进行不定根分化培养。以上培养基中均附加3%蔗糖、0.68%琼脂、pH值5.8~6.2.。培养条件:温度:(23±1)℃,光照1 500-2 000LX,光照时间:12~14 h/d。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种激素不同水平组合对茎尖外植体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茎尖接种于上述愈伤分化培养基中,培养15~20 d,部分培养基上的茎尖有明显膨大,30~35 d形成愈伤组织块,初期为白色,后转为淡黄绿色,40~45 d后出现少量绿色颗粒状物。试验表明:在不同激素水平组合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启动、生长与分化具明显差异(见表1)。最早启动分化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BA1.0~2.0+IBA0.1~0.3,而且愈伤组织分化率在40%以上,愈伤组织生长速度快,结构致密,分化能力强,说明6-BA1.0~2.0与IBA0.1~0.3水平范围组合诱导愈伤效果好;在BA0.1~0.5水平范围内,愈伤分化启动慢、分化率较低,愈伤组织块小;在BA>2水平时,愈伤分化率亦较高,但结构稀疏。不定芽分化能力呈下降趋势。表1 两种激素不同水平组合对湖北麦冬茎尖外植物分化愈伤组织的影响(略)

表中数据为外植物培养50 d的平均值;表中愈伤组织诱导率=已分化愈伤组织茎尖数/接种茎尖总数×100

2.2 两种激素不同水平组合对不定芽分化与增殖的影响将分化的愈伤组织切成3 mm小方块接种于愈伤分化率大于40%的两种激素不同水平组合的培养基中进行不定芽分化与增殖培养。接种7~10 d后,愈伤组织上绿色颗粒状物变为绿色芽点,芽点不断增大,培养35 d后,统计增殖系数并考察不定芽生长情况(见表2)。表2 两种激素不同水平组合对湖北麦冬不定芽分化与增殖系数及生长的影响(略)

实验结果表明:从增殖系数、试管苗的质量等方面综全评判,适宜增殖的培养为MS+6-BA1.0~2.0+IBA0.1~0.3,增殖系数可达11.4~13.5。以MS+BA2.0+IBA0.1效果最佳。

2.3 不同激素种类与水平对不定根分化的影响将带3~4叶的不定芽切成单芽,接种于诱导生根培养基中。每处理接种20瓶,每瓶接5株。培养5~7 d,部分培养基上芽基部形成根源基突起,连续培养25 d后,随机统计生根率与根的生长情况(见表3)。试验结果表明:在1/2MS中附加NAA 0.1或IBA0.1~0.3或IAA 0.3中,生根率可达96%以上,根生长健壮。表3 不同激素种类与水平对湖北麦冬不定芽分化的影响激素种类与水平(略)

2.4 试管苗驯化与移栽将4~5叶生根试管苗根上的培养基洗净,用800~1 000倍百菌清浸泡基部1~2 min,植于珍珠岩∶蛭石∶腐叶土=1∶1∶1的基质中,移至苗室内,保持适宜温、湿度,调节光照强度,其驯苗成活率可达97%以上。

3 小结

湖北地道药材湖北麦冬在医药保健方面具广泛用途,年产量占全国麦冬总产量的50%以上。但在其主产区,湖北麦冬种质改良问题长期不受重视,造成其单产量与品质逐年呈下降趋势。利用茎尖离体培养技术再生植株,是对湖北麦冬进行提纯复壮、种质改良的有效途径,亦为进一步利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对湖北麦冬种质改良奠定了基础。

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湖北麦冬以茎尖为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与不定芽分化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1.0~2.0+IBA0.1~0.3,愈伤分化率在40%以上,增殖系数达11.4~13.5,试管苗的质量好;不定根诱导适宜培养基为1/2MS附加NAA0.1或IBA0.1~0.3或IAA0.3,25 d内生根率达96%以上,根长势旺、健壮。在珍珠岩∶蛭石∶腐叶土=1∶1∶1基质中过渡炼苗,成活率可达97%以上。

关于湖北麦冬茎尖再生植株的生产性状,初步试验其单产量较当地农家品种高,成熟期提早,但有待进一步试验验证。

参考文献:

[1]余伯阳,徐国钧,徐珞珊,等.中药麦冬的资源利用研究[J].中草药,1995,26(4):2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19.

[3]杨乃博.沿阶草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植株再生[J].植物生理通讯,1992,28(5):365.

冬小麦种植技术与管理篇4

关键词 冬小麦;新冬42号;栽培技术;绿色食品;新疆伊犁

中图分类号 S512.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7-0036-02

伊犁河谷是新疆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2015年小麦种植面积逾16.7万hm2,其中冬小麦种植面积逾10万hm2,对新疆乃至国家粮食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1]。伊犁河谷在新疆属于比较特殊的小麦生态区,冬季积雪较厚,积雪时间较长,对冬小麦品种的越冬性和抗病性要求较高,品种的区域性较强,从外地引进的冬小麦品种很难适应伊犁河谷的生态环境[2-3]。因此,一直以来,伊犁河谷冬小麦生产主要以当地自育品种为主。

新冬42号是伊犁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于1995年以83113为母本、高品29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籽粒白色、卵圆形,角质,长芒;穗长7.63 cm,穗粒数37.3粒,穗粒重1.67 g,千粒重41.1 g;株高90~100 cm,分蘖成穗率较高,植株蜡质较重,茎秆弹性较好,穗纺锤形,小穗排列密度中等;生育期270 d。属中筋小麦品种,蛋白质含量17.01%、面筋含量35.4%,中抗小麦条锈病、小麦白粉病,中感小麦叶锈病。2012年参加生产试验,在奇台、塔城、石河子、安宁渠 、第四师5个参试点平均产量为6 745.9 kg/hm2,较对照增产3.08%,增产效果较明显,适宜伊犁河谷各冬麦区种植,也适合自治区北疆冬小麦区种植[4]。为此,伊犁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伊犁师范学院通过研究、试验与示范,在已有的栽培技术基础上,依据绿色食品原料栽培关键控制技术[5-6],结合伊犁实际,对绿色食品原料新冬42号栽培技术进行了集成与配套,以期便于指导伊犁河谷冬小麦新冬42号规范化、标准化栽培。

1 技术指标

基本苗数为540万~630万株/hm2、成穗数为600万~675万穗/hm2、穗粒数为35~36粒、千粒重为40~41 g、产量指标为6 750~7 500 kg/hm2。

2 a地环境

2.1 产地环境

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391)的要求,选择无霜期110 d以上、≥10 ℃积温2 200 ℃,有灌溉条件的区域进行种植。

2.2 投入品要求

农药应符合《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3)的要求。肥料应符合《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 394)的要求。

3 播前准备

3.1 灌底墒水

播前灌好底墒水,灌水量1 200~1 500 m3/hm2,灌水均匀,不冲不漏,保证灌水质量。

3.2 施基肥

施优质农家肥30~45 t/hm2、尿素225 kg/hm2、磷酸二铵225~300 kg/hm2,翻地前均匀撒于地面。

3.3 犁地和整地

犁地要求耕深25~30 cm,达到均匀一致、覆盖严密、到头到边、不重不漏。及时耙地作业,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3.4 种子质量及处理

种子应符合《粮食种子禾谷类》(GB 4404.1)的规定。小麦雪腐病、雪霉病重发区,每100 kg种子选用10%适乐时悬浮种衣剂200 mL等药剂进行拌种。小麦黑穗病重发区,每100 kg种子选用3%敌萎丹悬浮种衣剂300 mL等药剂进行拌种。小麦雪腐病、雪霉病、黑穗病混发区,每100 kg种子使用10%适乐时悬浮种衣剂200 mL+3%敌萎丹悬浮种衣剂300 mL等药剂进行拌种。

4 适期播种

4.1 播期与播量

适播期9月25日至10月10日。播种量300~345 kg/hm2。晚播应适当加大播种量。

4.2 播种方法

采用大中功率拖拉机、卫星导航仪配套小麦条播种机,配带覆土环与镇压器。并根据灌溉需要,在播种机前端配带筑埂器。行距15 cm,播深3~4 cm。

4.3 带肥下种

带肥下种播种时种肥为磷酸二铵,用量为75~120 kg/hm2,肥、种分厢分施,不得肥与种子混合。

4.4 播种质量

播种后根据墒情适当镇压,达到播深一致、下种均匀、行距一致、播行端直、覆土严密、镇压严实;地头地边整齐,起落一致。

5 田间管理

5.1 肥水管理

入冬前小麦进行冬灌,时间一般在11月上中旬,灌水量为900~1 050 m3/hm2。

小麦进入返青期时,一般在3月上中旬,机力能下地及时春耙追肥,耙深5 cm,视苗情追施尿素75~105 kg/hm2。

拔节期及时灌小麦的第1次水,灌水量为825~900 m3/hm2,采取畦灌或细流灌,有条件的地块采用滴灌适时适量进行滴溉。

孕穗期灌第2次水,灌水量900~1 050 m3/hm2。有条件的地块采用滴灌适时适量进行滴水。灌水前进行第2次追肥,撒施尿素75 kg/hm2。扬花后12~15 d灌第3次水,灌水量900 m3/hm2。有条件的地块采用滴灌适时适量进行滴溉。小麦灌浆初期用0.2%~0.4%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

5.2 化控

在拔节前视苗情,采用50%矮壮素水剂2 250~2 550 g/hm2兑水225~450 kg/hm2等药剂进行机械化喷雾,预防后期倒伏。

6 病虫草害防治

在病虫害防治上,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食品原料防治原则。

在农业防治上,选用高抗品种,实行轮作制度,与非禾本科等作物轮作。铲埂除蛹、铲除田边地头和渠埂上杂草,以降低越冬虫口基数。科学、均衡施肥,合理灌水,促进小麦植株健壮生长。

物理防治上,采用黄板诱蚜、蓝板驱蚜,防控其危害。

在生物防治上,可积极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

在化学防治上,小麦蚜虫达到防治指标时选用0.3%印楝素乳油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等进行喷雾。

防治小麦白粉病、小麦锈病于发病初期选用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等药剂进行喷雾;发病期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药剂进行喷雾。

杂草防除 方面,3月底,可以选用75%杜邦巨星干悬浮剂15.0~22.5 g/hm2兑水450 kg/hm2喷雾,或采用等机械化防除。

7 收获

在麦粒完熟期以后,颖壳变黄、变干时及时采用机械收获,及时晾干入库。秸秆及时采用打捆机等进行打捆,运出田间回收。

8 包装与贮运

包装应符合《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 658)的要求。贮运应符合《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 1056)的要求。

9 参考文献

[1]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统计局.2016年伊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2] 普宗朝,张山清,徐文修,等.气候变化对伊犁河谷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通报,2014,30(15):173-182.

[3] 雷杰,张晓蕾.伊犁河谷气候条件对冬小麦各生育期及a量的影响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4,34(5):136.

[4] 王彩荣,艾山江,艾力,等.小麦新品种新冬42 号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4(12):80.

[5] 陈蓉,王彪,顾向红,等.伊犁河谷冬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22):58-59.

冬小麦种植技术与管理篇5

一、十大主推技术

(一)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

旱茬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包括耕作整地,深松、耕翻或旋耕,耕后耙地镇压,前茬秸秆还田要粉碎2~3遍,撒匀后耕翻入土或旋耕2~3遍,强化浇水造墒或镇压塌实土壤,药剂拌种或种衣剂包衣,努力做到适期、适墒、适量播种,以保证播种质量,强化播后镇压等。适用于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及湖北襄樊市等地的旱茬麦田。

南方稻茬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包括水稻收获前7~10天放水,收获后适墒播种,防止烂耕、烂种,挖好三沟,排水降渍,适期适量播种,药剂拌种或种衣剂包衣,提高播种质量等。适用于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南冬麦区,包括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的稻茬麦田。

(二)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该技术是在土壤地力、肥水较好的麦田,适当降低亩基本苗(13~20万),从而构建合理群体,促进个体发育,使小麦穗足、穗大、粒重,实现高产、稳产、低耗的技术体系。各地可根据当地生态和土壤条件确定半精播的基本苗数量,避免大播量。该技术适用于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包括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湖北等省的大部及山西、陕西、新疆有水浇条件的高产麦田。

(三)测土配方施肥和氮肥后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以麦田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的一项肥料运筹技术。主要是根据实现小麦目标产量的总需肥量、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肥料(主要是氮、磷、钾肥)的施用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适用于全国各麦区。

氮肥后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是将冬小麦底追肥数量比例后移、春季追氮时期后移和适量施氮相结合的技术体系。主要适用于北纬35~38度的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包括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新疆等地有水浇条件和肥力较好的强筋、中筋麦田。

(四)黄淮海冬小麦浇冬水技术

该技术是在小麦进入越冬期之前灌溉,起到提高土壤含水量,塌实耕层土壤,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小麦抗旱抗寒能力的作用,是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一个区域灌冬水的时间应掌握在日平均气温3~5℃开始,麦田土壤呈现夜冻昼消的状态时结束,每亩灌水40立方米左右。灌水后墒情适宜时锄地松土,弥封土壤裂缝。主要适用于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和新疆冬春麦区的冬小麦种植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天津、北京、新疆等地有水浇条件的冬小麦田。

(五)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该技术是通过选用节水抗旱品种、适当晚播、增加基本苗、足墒播种、增施磷肥、重施底肥等技术的应用,以底墒水调整土壤贮水、减少灌溉次数和灌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高产栽培技术。适用于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主要包括河南中北部、山东与河北大部,山西、陕西和宁夏、内蒙古河套灌区等水资源相对缺乏的麦田。

(六)旱茬麦高产栽培技术

该技术是以适期播种、培育冬前壮苗为基础,要求半精量播种,将50%~60%的氮素化肥作底肥,40%~50%氮素化肥后移到起身至拔节期间追施的技术体系。适用于北纬30~35度麦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北、四川、重庆及河南南部除稻茬麦以外的旱茬麦田。

(七)稻茬麦少免耕和露播稻草覆盖栽培技术

稻茬麦少免耕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少免耕机条播、板茬撒播、稻田套播麦等播种方法,以及开沟覆土、稻草覆盖、化除化控、氮肥后移等配套技术。适用于北纬30~35度麦区,主要包括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重庆、山东等地的稻茬麦田。

稻茬麦露播稻草覆盖栽培技术以免耕和小窝疏株密植技术为基础,机械露播和稻草覆盖为核心内容,使增产、增效、培肥地力和改善环境四个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水稻收获时浅留稻茬,开沟排灌,播前7~10天化学除草,用2BJ-2型简易人力播种机播种,每亩基本苗15万~20万,覆盖稻草200~300公斤。适用于西南冬麦区,包括四川、重庆及鄂西、滇北、黔北、陕南等地。

(八)旱地小麦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技术

旱地小麦地膜覆盖技术主要是通过地表覆盖地膜,保墒节水,提高地温,从而使旱地小麦获得高产、稳产,分地膜垄盖沟播膜际栽培和全膜覆土穴播栽培两种。

秸秆覆盖技术是将秸秆还田覆于地表,起到保墒节水、培肥地力作用的栽培技术。适用于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的西北部地区,包括陕西、山西省的旱地麦田及甘肃低海拔地区的旱地麦田。河北、山东、河南也可参考使用。

(九)晚播麦应变高产栽培技术

该技术是在小麦播期推迟的情况下,通过选用良种、以种补晚,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以好补晚,适当增加播量、以密补晚,增施肥料、以肥补晚,科学管理、促壮苗多成穗等“四补一促”技术,从而实现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体系。适用于各冬麦区晚播麦田。

(十)小麦防冻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防冻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是预防和补救小麦冻害的应变技术。我国小麦生产的冻害类型主要有冬季冻害、早春冻害(倒春寒)和低温冷害。预防冻害的技术包括选用冬春性适宜的品种、适期适量播种和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壮苗。补救小麦冻害的应变技术有受冻后及时浇水和追施氮素化肥。适用于各冬麦区。

二、五项关键措施

(一)提高整地质量

近几年,小麦受旱、受冻的经验表明,播种前耕翻、深松或旋耕后进行耙地镇压,及小麦播种后经过镇压的麦田,麦苗生长相对正常,受旱、受冻较轻;反之,旋耕后没有耙压,播种后也没有镇压,造成耕层土壤暄松,很快失墒,影响次生根喷发,冬季透风,根系受冷受旱,死苗较重。因此,耕后耙地镇压和播种后镇压是保苗安全越冬的重要环节。

耕作整地的目的是使麦田达到耕层深厚,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协调,土壤松紧适度,保水、保肥能力强,地面平整状况好,符合小麦播种要求,为全苗、壮苗及植株良好生长创造条件。总的原则是以耕翻(机耕或深松)或少免耕(旋耕)为基础,耙、耱(耢)、压、起垄、开沟、作畦等作业相结合,正确掌握宜耕、宜耙等作业时机,减少耕作费用和能源消耗,做到合理耕作,保证作业质量。

一是深松、耕翻。土壤深耕或深松使土质变松软,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强,是抗旱保墒的重要技术措施。耕翻可掩埋有机肥料、粉碎的作物秸秆、杂草和病虫有机体,疏松耕层,松散土壤;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改善通透性,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和养分释放;提高土壤渗水、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连续多年种麦前只旋耕的麦田,在旋耕的15厘米以下形成坚实的犁底层,影响根系下扎、降水和灌溉水的下渗,应旋耕3年,耕翻或深松1年,破除犁底层。

二是少耕、免耕。以传统铧式犁耕翻,虽具有掩埋秸秆和有机肥料、控制杂草和减轻病虫害等优点,但每年用这种传统的耕作工序复杂,耗费能源较大,在干旱年份还会因土壤失墒较严重而影响小麦产量。由于深耕效果可以维持多年,可以不必年年深耕。为此,对于播种前的土壤耕作可以2~3年深耕一次,其他年份采用“少免耕”,包括旋耕,或浅耕等。

三是耙耢、镇压。耙耢可破碎土垡,耙碎土块,疏松表土,平整地面,上松下实,减少蒸发,抗旱保墒;在机耕或旋耕后都应根据土壤墒情及时耙地。近年来,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旋耕面积较大,旋耕后的麦田表层土壤疏松,如果不耙耢镇压以后再播种,会发生播种过深的现象,形成深播弱苗,严重影响小麦分蘖的发生,造成穗数不足;还会造成播种后很快失墒,影响次生根的喷发和下扎,造成冬季黄苗死苗。镇压有压实土壤、压碎土块、平整地面的作用,当耕层土壤过于疏松时,镇压可使耕层紧密,提高耕层土壤水分含量,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根系及时喷发与伸长,下扎到深层土壤中,一般深层土壤水分含量较高较稳定,即使上层土壤干旱,根系也能从深层土壤中吸收到水分,提高麦苗的抗旱能力,麦苗整齐健壮。因此,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小麦播种后应该及时镇压。

(二)选用良种

应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土壤、地力、种植制度、产量水平和病虫害情况等,选用最适宜的良种,同时加强种子筛选和处理,提高种子质量。

一是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特别是气温条件选用冬性、半冬性或春性品种。近几年黄淮冬麦区有的地方半冬性品种种植的区域偏北,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有的地方春性品种种植的区域偏北,经常出现冬前发育过快,在冬季或早春遭受冻害的现象。所以,在生产中应纠正品种越区种植的做法。

二是根据生产水平选用良种。在旱薄地应选用抗旱耐瘠品种;在土层较厚、肥力较高的旱肥地,应种植抗旱耐肥的品种;而在肥水条件良好的高产田,应选用丰产潜力大的耐肥、抗倒品种。

三是根据不同耕作制度选用良种。麦、棉套种,不但要求小麦品种具有适宜晚播、早熟的特点,以缩短麦、棉共生期,同时要求植株较矮、株型紧凑,边行优势强等特点,以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

四是根据当地自然灾害的特点选用良种。干热风重的地区应选用适当早熟、抗早衰、抗青枯的品种,以躲避或减轻干热风的危害。锈病感染较重的地区应选用抗(耐)锈病的品种,南方多雨,渍涝严重的地区宜选用耐湿、抗(耐)赤霉病及种子休眠期长的品种。

五是籽粒品质和商品性好。包括营养品质好,加工品质符合制成品的要求,籽粒饱满、容重高、销售价格高。

六是选用良种要经过试验示范。既要根据生产条件的变化和产量的提高,不断更换新品种,也要防止不经过试验就大量引种调种及频繁更换良种;在种植当地主要推广良种的同时,要注意积极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并做好种子繁殖工作,以便确定“接班”品种,保持生产用种的高质量。

(三)适墒播种

小麦播种时耕层的适宜墒情为土壤相对含水量75%左右。在适宜墒情的条件下播种,能保证一次全苗,使种子根和次生根及时长出,并下扎到深层土壤中,提高抗旱能力,因此播种前墒情不足时要提前浇水造墒。

(四)适期播种

实践证明,冬小麦播种适期与气温关系密切,一般冬性品种播种适期为日平均气温16~18℃,半冬性品种为14~16℃,春性品种为12~14℃。培育冬前壮苗,一般要确保冬前有效积温达550~650℃。一般北部冬麦区9月底至10月上旬,黄淮冬麦区北部10月上旬,黄淮冬麦区南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10月中旬至10月25日,西南冬麦区10月下旬至11月初播种。具体确定冬小麦播种适期时,还要考虑麦田的肥力水平,病虫害和安全越冬情况等。

(五)适量播种

冬小麦种植技术与管理篇6

9月20日至21日,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办、山西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总站承办的全国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工作暨技术培训会在山西省运城市召开。来自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18个小麦主产省(市、区)的农业植保部门负责人,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及部分科研单位的有关领导、专家,以及部分植保企业代表80余人参加了会议。我省小麦主产市、县的农委主任、植保站长40余人列席了会议。山西省农业厅王高勇副厅长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钟天润副主任做了重要讲话。

此次会议全面贯彻全国秋冬种工作视频会议精神,以加强2012年秋冬种小麦病虫防控、推进小麦播前拌种工作为目的,采取了现场观摩与经验交流相结合、工作安排部署与技术研讨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参会代表观摩了分设在闻喜县裴社乡和桐城镇的小麦拌种现场和播种现场,参观了当地小麦拌种常用拌种机器和新型拌种器械展示、用药品种以及经包衣拌种后大型机械播种过程,了解了闻喜县实现小麦处理全覆盖的做法和经验。会上,山西、河北、河南、四川、陕西、甘肃六省代表就本省2012年度小麦病虫防控情况、小麦秋播拌种工作经验及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了典型发言。有关省份对上年度小麦病虫防治新技术试验示范进行了专题总结研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陈万权副所长、杨代斌研究员,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孙亚秋博士分别就种子拌种、包衣技术研究进展,拌种对小麦病害的控制作用以及包衣、拌种控制地下害虫技术进行了专题讲座。由于现场准备充分,会议安排紧凑、内容丰富,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圆满成功。

王高勇副厅长致欢迎词,并对秋种工作作了动员安排部署。他指出,当前正值我省秋粮收获的重要时期,也是小麦秋播的关键时期。各地要一手抓好秋粮生产,加强后期管理,确保颗粒归仓;一手抓好秋种工作,引导农民群众种足种好小麦,为明年夏粮丰收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要加强政策宣传,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确保小麦种植面积保持稳定;第二,要加强部门协作,强化农资监管,稳定农资价格,共同做好良种调剂和物资供应,确保秋种工作顺利进行;第三,要切实提高播种质量,重点抓好品种区域布局和播前深耕深松、耙耱镇压、秸秆还田、播后镇压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机械播种技术落实,突出抓好种子精选、包衣、拌种工作;第四,要继续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各级农业部门要早规划、早安排、早落实,切实抓好示范片建设,集成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示范带动区域平衡增产。

钟天润副主任作总结讲话,充分肯定了2012年小麦病虫防控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同时明确提出秋播拌种和秋冬季病虫防控的目标任务。他在讲话中重申了韩长赋部长在全国秋冬种工作视频会议中对秋冬种病虫害防治的要求:针对种子处理,要求各地筹措资金,加大力度,力争达到全覆盖目标;针对小麦秋冬季苗期病虫防控,西南、西北、汉水流域麦区全面落实“带药侦查、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小麦条锈病预防控制措施,秋苗防治处置率达到100%;长江中下游、黄淮海麦区小麦白粉病、纹枯病、蚜虫等重大病虫防治面积达到发生面积90%以上。在全面加强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和秋冬季病虫防控的同时,还要做好抗病品种选用推广、条锈病源头治理以及防治技术的集成配套等工作。

钟天润副主任在讲话中强调,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和秋冬季病虫害防控是病虫防控工作的第一战,直接关系到当年治虫防病保苗效果和来年病虫发生危害情况。各级农业部门和植保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具体做到“五个”加强:一是加强组织发动。要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努力将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要科学制定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强化责任落实;要发挥体系优势,组织各级植保机构广泛宣传秋播拌种和秋冬季防控的作用意义,让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参与到秋播拌种和秋冬季防控工作中来。二是加强物资准备。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准备必要的药剂、拌种设备和防控机械,扶持发展专业化防治组织,建设好综合防治核心示范区和示范辐射区;另一方面,要会同相关部门,强化农药市场监督抽查,严肃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净化农药市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药”,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农药坑农害农事件。三是加强监测预警。各级植保机构要全面分析本地区土传、种传病虫和苗期病虫发生情况,确定秋播拌种防控重点对象,指导农民科学拌种。小麦出苗后,准确、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分布情况,科学指导防控行动。四是加强技术指导。各地要通过建立综合防治示范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培训基层干部、种田大户和科技带头人。要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及时将防控技术传递给农民。要组织植保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民。五是加强督导检查。各省(市、区)要强化督导检查工作,充分发挥巡回指导专家的作用,在秋播关键时期,组派督导组深入生产第一线检查指导,促进秋播拌种工作的稳步、有序开展。

冬小麦种植技术与管理篇7

关键词 冬小麦;秋播;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052-01

冬小麦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生长过旺、冬前拨节、分蘖过盛、群体过大、穗分化进程过快、小穗发育不全、麦苗倒伏、麦苗素质差、抗寒力低等现象,严重影响冬小麦的正常生长和优良品质的发挥。因此,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和技术积累总结冬小麦秋播关键技术,以实现小麦的高产稳产。

1 选择优质良种,规范播种技术

冬小麦秋播首先应考虑种子的抗寒能力,避免选择严重感锈、种性退化和抗逆性差的品种,坚持使用生命力旺盛、耐旱抗寒、抵抗病虫害能力强的高产优质品种,提高小麦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1]。由于地区气温和降雨差异较大,所以在北方地区冬小麦种植区不宜选用半冬性品种,而在南方像黄淮地区不宜选用弱冬性或春性品种。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天气变化确定播种期。播种期的控制是避免冬前旺长、减少养分大量损耗,确保小麦安全越冬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因此可以适时进行晚播。在播种前要对土墒进行整理,挑拣出杂物和垃圾,将土地耙平翻整,细化处理后进行浇灌和施肥。基肥的选择应在麦田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搭配肥料,同时还应注意做好排水措施,以防止烂种沤种现象出现。合理的小麦种植规划,也是促进小麦个体发育、优良品质充分发挥的重要措施。在栽种前应根据小麦的生长能力、生长区域、立地条件等因素合理的布局和设定单位面积播撒量。

2 做好种子处理工作

为了避免由于种子选择的错误而导致早春死苗的现象,除了选择适宜的品种外,还应做好撒播前种子的处理工作。精挑细选、药剂拌种、包衣处理是保证种子出苗整齐的必要工作,不仅可以增加冬小麦的抗寒、抗旱、抗病、抗虫的能力,推迟和减轻小麦在秋苗期的发病,还可以减少白籽下种的比例,提高小麦的品质与产量。小麦拌种主要是为了防治条锈病、白粉病、黄矮病、麦蚜、麦红蜘蛛和地下害虫等病虫害,从源头上控制小麦的发病和虫患的威胁。拌种药剂可以选择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依据种子的比例加入适当的量,然后均匀拌种,让药物充分与种子融合,以防治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兼防黑穗病、全蚀病;选择辛硫磷乳油时应先将其对水稀释后再使用,根据说明比例喷洒在种子上,然后均匀搅拌并堆闷覆盖,以防治金针虫、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在拌种时,一定应注意技术技巧和拌种时间的把握。

3 播种技术控制与肥水管理

播种可以根据附近耕种规模进行大面积机械播种或悬耕机播种、板茬撒播、稻田套播等播种方法,以减少人工劳动,增加效率。小麦的播种量应根据基本苗的数量、千粒重、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等因素进行确定。北方地区一般控制在4 500万~5 250万根/hm2,黄淮地区一般控制在2 250万~2 700万根/hm2。可采用全膜覆土穴播和膜侧沟播地膜小麦技术以及机械沟条播等技术,配套先进农业综合集成农艺农机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为了促进小麦前期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需求,应注意适时适量的施肥。肥料使用过量会造成烧种现象,而且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化学污染,同时小麦前期施肥的过剩会造成后期肥力的不足,从而影响后期发育。除此之外,还要合理搭配施肥的种类与比例。底肥要注意搭配氮、磷、钾的比例,结合冬小麦底肥、追肥数量比例后移、春季追氮时期后移和适量施氮等技术的采用。氮肥的施加应在底肥和追肥各施加1次,比例应保持在1∶1,追肥应掌握在起身至拔节期间,磷钾肥可以在底肥一次性施加,通过调整土地物理结构,达到增产高产的目的。同时,为了增加麦秸秆的利用,减少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可以将秸秆还田,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浇灌措施应结合节水高效技术,以采用底墒水调整土壤贮水、减少灌溉次数和灌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高产栽培技术[2]。

4 田间管理

杂草的生长不仅挤占了麦苗生长的空间,还与其抢夺营养元素,使小麦生长受阻,因此应进行除草工作。除草的时间有春季除草和冬前除草2种。春季除草较为常见,杂草生长基本成型,用药量较大;冬前除草,杂草还处于幼小期,用药量较少,成本较低,而且杂草在此时期也是生长高峰期,所以效果较好[3-4]。除草时应注意把握土壤的湿度、药物的剂量和稀释比例,同时还应选择适当的除草剂,避免影响前后茬作物的生长。除草工作应选择没有阴雨和刮风的天气进行,气温应在10 ℃左右,最低不得低于6 ℃,以避免低温用药减少药物的效能,同时还应注意药物的稀释和喷洒以及喷洒后器具的清洗,以减少二次污染。预防病虫害的技术也应根据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全面综合治理,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控制秋苗发病程度。

5 参考文献

[1] 赵广才.冬小麦秋播关键技术[J].作物杂志,2007(4):91-92.

[2] 贾秀领,马瑞昆.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09(21):57.

[3] 赵广才.冬小麦春季管理关键技术[J].作物杂志,2007(1):40-41.

冬小麦种植技术与管理篇8

关键词 冬小麦;栽培技术;淮河以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019-02冬小麦的合理栽培管理是获得高产的关键,各个地区生产和生态条件各异,所适用的具体栽培技术措施不尽相同,各有特点[1-2]。为保证冬小麦年年持续高产,在栽培管理中需特别注意诸如整地质量、品种选择、播种质量、水肥运筹及病虫草害防控等方面的问题,把握关键,从而为小麦高产奠定基础。

1 提高整地质量

多年种植经验表明,播后未进行镇压,旋耕未进行耙压,土壤耕层虚松,土壤失水较快,影响根系生长,不易形成壮苗;播后进行适当镇压或耕翻后耙压,麦苗生长较好,受旱偏轻。因此,耕后耙压和播种后镇压是苗齐、苗壮的重要保障[3]。

播前进行整地可以提高麦田耕层的深厚,使土壤的肥、水、气、热协调发展,土壤的保水、保肥力增强;且地面平整,适于小麦精量播种,为全苗、壮苗及方便田间灌排创造条件。最好是3年少免耕后,进行1次深翻,同时与耙压、镇压等措施结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整地质量。

1.1 少免耕

一次深耕效果可以维持几年,因而冬小麦生产中不需要年年深耕,应采取少免耕的方式,包括浅耕或旋耕等,2~3年少免耕后深耕1次为宜[4]。

1.2 深耕

耕翻具有很多优点,如将作物秸秆、有机肥、杂草和病虫有机体翻埋到土壤中,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孔隙度,促进养分释放。并将化肥深施,提高肥效和肥料利用率。可破除连续多年旋耕和机械收割辗轧形成的坚实的犁底层。犁底层过浅影响根系下扎,阻碍降水和灌溉水的下渗,会导致小麦根系生长受限,抗倒性差,还导致肥料流失加重。因此,有必要每3~4年进行1次深耕。

1.3 耙耢、镇压

为使土壤细碎,田面平整,冬小麦种植要进行耙耢,使田间土壤达到上松下实,提高土壤的抗旱保墒能力,在播种后并进行及时镇压[5]。

多年来,安徽淮北麦区连年旋耕,土壤耕层较浅,麦田表层疏松,水肥停留在表层,根系无法扎深,生长不良,不利于从深层土壤吸收水分,抗旱、抗涝及抗倒能力普遍下降。同时,易于水土流失,降低肥效,污染环境。为解决这些问题,要切实提高麦田整地质量。

2 科学进行品种选择

冬小麦种植要选择通过审定的优良品种,同时保证品种与当地的土壤、气候、肥力状况、种植制度、目标产量和主要病虫害等相适宜。

前些年安徽淮北地区常选用偏春性品种,由于农民急于外出务工,种植时间偏早,又遇暖冬,经常出现冬前发育过快,麦苗过旺,在冬季或早春部分品种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造成产量损失。为此,近几年该地区开始选用半冬性或春性弱的品种[6-7]。

据土壤生产水平不同,在土壤耕层较厚、地力水平较高的旱地,应用抗旱耐肥品种;在干旱贫瘠的地块应用抗旱耐瘠品种;而在肥水条件好的高产田,应用丰产潜力大的抗倒、耐肥品种。同时,要注意品种的综合抗逆性要好。总之,宜根据生产条件的变化和产量潜力的提高,适时更换新品种。

3 提高播种质量

不论何种作物,若要获得高产,首先要保证出苗整齐、均匀、壮实,而要达到出苗标准,就必须提高播种质量,做到“三适播种”,一播全苗。

3.1 适墒播种

为使小麦一播全苗,保证种子根和次生根及时长出,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抗旱、抗涝和抗倒伏能力,在土壤墒情适宜时进行小麦播种,易于培育壮苗。小麦播种时的适墒标准为土壤相对含水量75%~80%,即取一把土,用手能抓实,齐胸丢下,能碎。播前墒情不足时要提前浇水造墒。

3.2 适期播种

为保证冬小麦既能培育冬前壮苗,又能安全越冬,要准确掌握播种期,在安徽淮北地区,半冬性品种播种期一般在10月中旬,偏春性品种可在10月下旬及11月初播种。具体的播种期可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水平、气象条件、病虫害等进行综合确定,主要原则是保证小麦能安全越冬。

3.3 适量播种

一般根据品种特性,包括分蘖力、适宜的单位面积穗数、分蘖成穗率、土壤肥力和播种期进行确定。成穗率高、分蘖力强的品种,若播种较早,田间土壤肥力较高,播种量宜少,反之宜多。淮北地区基本苗多为225万~255万株/hm2。有时也要根据天气形势进行调整,例如2010年冬季干旱,分蘖少,播种量大的基本苗多,群体较大,产量高;播量小的基本苗少,群体过小,产量低;2011年部分农民仍然依据2010年经验,加大播量,结果冬前雨水足,温度又偏高,播量大的田块群体过大,有的苗期出现倒伏,冬后群体会更大,倒伏也会更重,产量必然会降低。

4 完善水肥管理

4.1 灌冬水与春水

冬灌是冬小麦增产的有效措施之一。要根据温度和田间小麦的长势等进行冬灌,一般日均温3 ℃左右最佳。气温过低,进行灌水,土壤容易发生冻结,水分不能下渗,导致麦苗表面结冰,受冻死亡;气温过高,进行灌水,田间水分蒸发量大,不能达到灌水增墒的目的,还会导致麦苗徒长,后期易发生冻害。

旺苗一般不缺水肥,不必冬灌。弱苗,尤其是单根独苗也不宜冬灌,以防止淤苗、凌台、受冻伤害麦苗,甚至死苗。冬灌水量不可过大,以免地面积水或遇低温而形成冰壳,致植株地上部受冻,并最终导致减产。灌水后要及早进行划锄,以提高地温,利于根系发育及分蘖生长,培育壮苗。

为提高冬小麦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浇好春季第一水非常关键。对墒情较差的麦田及苗弱或基本苗数少的麦田,春季第一水在起身期进行浇灌;对墒情较好及壮苗麦田在起身后至拔节前浇水。

4.2 肥料施用

提倡化肥深施,用施肥机械或人工拉耧播肥,不要表层撒施;对群体偏大的高产麦田要控制肥料的用量,一般在浇水前追施尿素,用量为300~375 kg/hm2。

5 加强病虫草害综合防控

与植保部门联系,加强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赤霉病、麦蚜、红蜘蛛、吸浆虫、灰飞虱等重大病虫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喷施高效低毒药剂进行病害和虫害的综合防治。

及时化学除草,化控防倒。小麦拔节前施用苯磺隆或巨星等高效除草剂防治杂草,严格按说明书要求,掌握施药量及用水量,安全施用,避免对小麦本身及下茬作物产生药害。同时,针对群体大、播量大、有倒伏趋势的麦田,在起身至拔节前及时喷施多效唑、助壮素等进行化学防控。

6 参考文献

[1] 刁操铨.作物栽培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2] 刘巽浩.耕作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3] 贾振华,恽友兰,黄曾藩.晚播冬小麦高产栽培生育特点的初步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0(1):96-103.

[4] 张金帮,孙本普,孙雪梅,等.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15):3634-3636.

[5] 刘淑君,牛秋萍,马正树,等.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及应变管理措施[J].河南农业科学,2005(11):117.

[6] 沈学善,李金才,屈会娟,等.种植密度对晚播冬小麦氮素同化积累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4):41-46.

上一篇:固定资产采购管理办法范文 下一篇:企业管理闭环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