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训练技巧范文

时间:2023-11-04 18:48:31

小学阅读训练技巧

小学阅读训练技巧篇1

一、学习经验,大胆进行高效阅读实践

1984年程汉杰老师高效阅读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在北京铁二中试验后,在全国铁路系统、西城区、北京市等20多个省区传播,2005年北京中语会支持在北京铁中召开交流会,2006年在河南郑州召开成果汇报会,2006年10月21日在内蒙古宁城召开实验区成果推广现场会。

实施语文阅读课堂优化工程。

优化工程分两步,第一步:优化高效阅读课堂训练程序。我们把课堂操作过程优化为:“眼脑”、“程序”、“训练”、“反思”四步,学生阅读速度提高到800字/分钟,每节课训练密度提高到5篇文章。第二步,提升课堂教学品质。我们进行了“速读精彩,精读更精彩”的教学实验。

二、认真探索高效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1)高效速读课堂教学模式:第一板块:眼脑机能训练;第二板块:学习速读技巧;第三板块:高效速读训练;第四板块:反思感悟;(2)高效阅读精读训练模式:第一板块:眼脑机能训练。第二板块:回忆精读技巧。第三板块:快速阅读+速读检测+复述文章。第四板块:快速阅读+定向分析+拓展感悟。第五板块:感悟反思;(3)高效阅读复述训练课模式:第一板块:眼脑机能训练。第二板块:复习复述技巧。第三板块:复述感悟训练。第四板块:反思感悟;(4)高效阅读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第一板块:眼脑机能训练;第二板块:学习巩固。第三板块:速读检测,复述强化;第四板块:应用技巧,解读文本。第五板块:回顾反思,拓展训练。

三、强化训练,提高课堂教学综合能力

强化课堂训练,提高阅读速度。课堂上先以固定程序阅读训练开始,紧扣“调、读、答、判、算、绘、析”七步法进行训练,即调整心态,准备阅读,集中精力,速读材料;依照程序,照单购货,根据记忆,开始答题;同桌互判,算出数据;填写速读训练,绘制阅读进步曲线图;最后主动分析,自我反思。经过训练,平均速度已超过1558字/分钟,理解率为85.3%,阅读速度提高10倍之多。

四、重点放在进行高效阅读课堂教学上

在小学一年级进行集中识字,到二年级时学生能进行比较熟练的阅读和写作。课堂上,我们把高效阅读与健身(视觉训练),健心运动(心理训练),健智运动(快速记忆)结合起来;高效阅读听、说、思、写结合起来;在三年级把课标规定的小学毕业生300字/分钟阅读目标提高到每分钟600―1000字,到五年级时,很多学生阅读速度超过2000字/分钟。学生读的快了,阅读量自然就增加了。学校为了满足学生读书的愿望 ,还相继开展了“亲子共读工程”和“读书漂流”等多到活动,制订了“千人千文千卡读书计划”,学校阅览室全天向学生和家长开放,掀起读书热潮,做到很好的效果。

五、开展高效阅读活动,提高高效阅读效果

每天晨读时间,下午的读书课,学生们都会把字典、词典、读书摘记、仿写本和课本摆在书桌指定位置。师生每天必须读书1小时,计划雷打不动。每天晨读至少20分钟,每天下午第三节课是各班读书时间。整个校园里书声琅琅,此起彼伏。

学生每天读课外书1小时,写300字读书笔记,并开展各类读书比赛,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小学阅读训练技巧篇2

关键词:农村英语;阅读能力;习惯养成;能力提升

阅读是英语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的农村学生对英语阅读很害怕,更谈不上形成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以下问题:①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差;②阅读内容中生词过多,使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③大部分农村学生阅读时随意性太大,对阅读策略较陌生。由此可见如何更好地培养农村初中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经验,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一、正视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我国,中学生学习英语缺少一个良好的外语环境,没有条件像英语国家孩子那样从听说入手去学,依靠听力输入非常困难,只能以阅读为基础,通过对英文书籍、文章等的阅读,扩大词汇量,为听说、口语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目前在农村中学学生所处的英语学习环境中,听、说、写的机会较少,学生通常只能通过大量阅读各种英语材料增强语感,扩大英语词汇量,提高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

综观历年的考试题型,阅读理解都是重头戏,在各级各类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值,而完形填空、单项选择等题型也与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二、培养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形成习惯的前提,让学生有兴趣去阅读英语,并且在阅读中增加兴趣。人教版英语从八年级开始又针对性地设计了一定的阅读材料,但是,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绝不能只停留在封闭的教室、狭窄的一本书里,而是要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以拓宽阅读内容视角,摆脱传统的英语阅读教材的束缚,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由于农村学生目前水平尚低,时间又不充裕,掌握的词汇量有限,每天让他们读感兴趣的短文。在选择读物时要选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而且难度不是太大的内容,最好选择紧贴学生业余喜好的相关内容。一般情况下男生热心体育和游戏,那么体育新闻、游戏资讯类的文章男生很可能更愿意阅读;女生对涉及歌星、影星之类信息或许较为感兴趣,那么这方面的文段能吸引她们。为了培养读英语的兴趣,还可以结合社会热点话题或自己周围的人比较关心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看看到底如何用英语谈论这些话题。

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下子就能养成,只有在正确的指导下,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因此,每次进行阅读训练,都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

1.坚持朗读。

在农村,大多数的学生到了中学才开始正式接触英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英语初学者,教师要进行朗读方面的训练,让学生要养成经常朗读的习惯,绝不能放松。可以有目的、有系统地选择一些经典段落、精彩范文、英语小诗或谚语等让学生练习诵读。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培养语感、增强记忆,获得从听、说、阅读、写作等活又形薹ǖ玫降男Ч,也能读出英语文章中的韵味和美感,还能弥补缺乏英语环境的不足。

2.保证时间。

教师除在英语课堂上定期安排阅读训练外,还应该安排每天20分钟左右的课外英语阅读活动,让学生随身携带一本简单易懂有趣的英语书刊,为鼓励学生多阅读,可把读物化整为零,利用零星时间阅读。

3.训练技巧。

中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去阅读,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其中,阅读技巧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在学生学习英语之初就应有意识地在传授英语阅读技巧上下功夫。学生掌握了阅读技巧,就能在阅读中正确处理好朗读和默读、精读与泛读的关系,逐渐培养视读习惯,加上各种阅读技巧的综合运用,高效率阅读自然不会是一句空话。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阅读技巧有:①略读;②跳读;③细读。同时,培养学生限时阅读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限时阅读是训练速度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材料,能使学生加快阅读节奏,有效地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教师主导。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及时地将阅读的进度、笔记、作业等情况送交老师检查,老师要及时总结反馈,肯定其成绩进步,鼓励其勤学多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是英语阅读的一个重要内容。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含义。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详细介绍教材中的有关社会文化背景的知识,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从本质上了解英语文化并进一步喜爱上英语阅读。

四、强化基本功训练

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和影响。帮助学生培养阅读技能、提高阅读能力并非只靠训练阅读技巧及大量阅读,全面训练听、说、读、写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语感。针对农村中学生英语基础不够扎实的情况,在抓阅读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加强基本功训练。听、说、读、写训练是不可分开的。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实践,要求学生掌握这四种基本技能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小学阅读训练技巧篇3

一.用课题练说。

    课文题目有的直接表明了所写的人物和事情发生的地点。如《雪地里的小画家》《小猴子下山》《阳阳在家里》等,有的课题揭示了所写的事件的过程和内容。如《骄傲的孔雀》《难忘的泼水节》等,还有的课题寓意含蓄深刻。如:《刻舟求剑》、《狐假虎威》等。如此种种我充分利用课题的知识含量,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精心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如《雪地里的小画家》。先让学生说出什么季节,在此基础上,说出什么地方,--一群小画家都是谁?他们各自画什么画?经过引导学生练说,锻炼了学生说话的能力,还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

二.借助小标题练说。

    复述课文是训练学生说话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一种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也是一 种强化说话训练的方法。以《雷雨》为例,在分析课文后,让学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列出小标题: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然后,让学生借助小标题,按课文"先讲……然后讲……接着讲……最后讲……"的顺序练习说话。要求学生尽可能用课文的语言结构,加上自己的新词进行复述,这种训练,既能达到学习巩固课文内容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的说话的技能技巧。强化了说话的训练。

三.巧借想象练说。

    想象是人脑在原有的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选形成的过程。想象是发展儿童语言和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教材中,有些课文读完后,总给人一种言尽而意为完的感觉,让人思考与流连,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去发掘出那些深含着的因素,以用作说话的材料。无疑对学生的所谓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学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我对学生说:"这个喜欢葫芦的人还会再种葫芦吗?如果他第二年还会种会怎样做呢?请小朋友帮忙,说出这个人今后会怎样做?经过启发,学生们高兴极了,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展开想象,争相给这个古人来设计未来;经过这事后,种葫芦的人是如何吸取了教训,明白了什么道理。再种葫芦他怎么管理……最后得到了许多大葫芦。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说话的逻辑性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

四.仿照句式练说。

    句式仿说是说话训练的一项最基本的训练内容,对低年级的学生更适用。它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表达技巧,熟练表达技能。阅读教材中句式的类型非常丰富。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被字句、把字句、比喻句、排比句、递进句等等。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可达到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目的。如在《蜜蜂引路》课文中有"一边……一边……"的句式。训练时,可先指导认真读原文,"列宁一边走一边看……。"读后让学生体会这种句式的构成特点。接着让学生表演动作,口述自己看到的在同一时间里做的两件不同的事,然后让学生自由地进行仿说。经过三步的进行,由扶到放,层层深入使学生牢牢的掌握该句式的特点。达到了运用自如的目的。

小学阅读训练技巧篇4

一、调整教学课程设置,突出读写训练重点

现行初中语文课的设置中,并没有单独的读写课。在应试理念的影响下,语文教学侧重于应试知识点的传授,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笔者针对这样的状况,报请学校同意,在学校读写总教研课题的框架内,对语文课程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以针对学生的读写能力进行专项训练。首先,将语文早读课的前半部分定为读写时间,对学生进行语音发音训练、让学生朗读优美语段、训练朗读技巧。每天中午都安排2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指导,解决学生在读写方面遇到的难点问题。同时,笔者将每周一次的作文训练增加到二次,其中的一次为专题训练,强化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这样的调整,读写训练就具有了相对固定的时间,便于教师进行学期读写训练规划,并与月计划、周计划联动,形成科学的读写训练体系。

二、结合阅读分析教学,培养学生的构思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应当结合课堂教学,重点要结合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分析感悟的过程中提高构思能力。笔者在阅读分析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要求学生分组分析研究教材的结构、主题表达、手法运用、细节处理等方面的技巧,要求学生思考同类型文章的写作思路。同时,笔者还对教材中的“空白”进行延伸,训练学生的构思能力与想象能力,将读写训练的要求有效地融合到阅读分析教学之中。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笔者要求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的结构与描写特色,尤其要抓住细节描写的巧妙之处,选取自己所熟悉的四季景色进行生动的描写。再比如在教学《孔乙己》之后,笔者要求学生根据作者的情感与思路,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想象这一小人物的最终命运,续写课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构思与想象能力,同时帮助他们增加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三、增加课外阅读容量,积淀深厚的文学底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丰富的阅读积累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一直以来,教师过于强调对知识点的掌握,对学生阅读的指导较为薄弱,学生也缺乏时间与条件进行课外阅读,导致学生作文中语言干涩、用词匮乏。对此,笔者及时采取措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导其阅读,帮助学生积淀文学底蕴。笔者要求学生每学期的阅读量不少于80万字,指导学生将阅读计划安排细化到月份,并在阅读的内容方面予以规范,重点向学生推荐了265种优秀的青少年读物和世界名著,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阅读,并作摘记,逐步夯实学生的文学积累,为其读写能力的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指点读写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师在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写作量的同时,要强化对学生的写作技巧的指导。笔者在作文课教学的基础上,注意将每天中午的读写小课的作用发挥出来,每周确定一组课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指导,如进行场景描写、人物肖像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写作技巧的训练,既要突出重点,更要注重实效。笔者还有选择性地确定学生公认的写作难点问题进行指点,如文章的详略如何安排、开头与结尾的艺术等,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与点拨,并结合一些优秀的习作进行点评,形象生动地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发挥现场指导作用

作文教学的根基是学生的生活感知,脱离了社会生活的作文教学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定无法全面实现教学目标。笔者在抓好课堂读写训练的同时,将课堂向生活延伸,结合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如学校在重阳节前夕组织学生赴敬老院慰问,打扫卫生,受到了老人们的欢迎。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感悟很深,自然会下笔如有神。笔者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生活,从中收集有价值的信息素材,充实自己的写作素材,以写出更多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六、运用竞争激励手段,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初中生上进心强,进行读写训练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竞争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读写训练活动的有效进行。如在早读课的读写训练时间,笔者组织了口头小作文竞赛活动,让学生按指定题目进行一分钟演讲。这样的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也乐于参加。再比如,教师可以定期举办读书笔记评选活动,将学生的读书笔记展示出来,大家比一比谁的优秀。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调动学生进行读写训练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通过举办演讲比赛、征文竞赛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竞争,还可鼓励学生积极向报刊投稿。通过运用这样的方式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读写综合素质的提升。

小学阅读训练技巧篇5

一、简答题主要题型

(一)细节类问题

由于简答题的宗旨在于重点考查考生的语言基本功能力,所以一般来讲,简答题的细节类问题一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出处。关键是如何从答案出处中归纳出问题的答案,因为简答题要求考生既要用简短的语言,又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原文的整句话。

(二)词义题

词义题的出题目的在于考查考生转述或解释某个词或语句在特定场合下的特定含义的能力。要求考生不仅要读懂原文,而且要表达出来。

(三)主旨类试题

此类试题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原文中找不到出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对语言理解能力要求很高。

二、简答题的评分标准

内容正确,语法基本正确,得2分;内容基本正确,语法正确或有错误,但不影响理解,得1分;及时语法正确,但是内容错误,得0分;答案超过规定字数过多,得0分。

三、简答题的解题技巧

一是读懂问题,查找线索。如解答词义题时,可注意找出原词在文章中的同义代换词,如果没有,还应注意破折号、同位语从句、定语从句、插入句等具有解释、说明作用的语言成分。学生可先读懂问题,后浏览全文,并在文中标出问题中的线索词,以保证其答案至少在内容上能够做到完整无缺。

二是语言简练、准确,概括性强。为了符合字数限制的要求,学生要采用一些小技巧进行语言上的浓缩,比如可利用缩写,将you are 缩写为you’re;把两个词合成一个复合词,如把be built recently 写成newly-built。尽量用词或短语代替句子,用简单句代替复合句,对同类现象找出共性,进行概括。

三是注意提问方式和答案的协调性。不同类型的问题要求有不同形式的回答,不能仅仅为了答案的简洁而忽略了问题与回答在形式上的对应。例如:就目的提问,答案就应当用表示目的的用语,如for 短语、不定式短语;就原因提问,答案就应当用because of 短语或because 从句;提问词是what,只能用名词或动名词短语、名词性从句来回答。掌握这一原则有助于增强学生回答题目的针对性。

四是避免语言错误。组织答案要认真细致,避免使用不熟悉的句型、词汇或短语,尽可能利用原文中的关键词语回答问题。要避免语言形式错误,如拼写错误、标点符号错误、大小写,特别是回答问题时要注意首字母需大写、注意全句结构是否一致。同时避免语法错误,要注意主谓是否一致、时态与原文是否对应等。

四、教学启示

应对阅读简答题,关键还是需要教师重视平时的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策略,才能帮助学生切实提高阅读能力。

一是精读泛读相结合。泛读和精读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词汇量,增加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对阅读能力提高大有裨益。我们的教材就是最好的精读材料,需要认认真真地反复地阅读,弄清每个句子的语法关系,理解关键词的含义,为泛读打下比较牢固扎实的基础。

二是科学设计练习,训练阅读技巧。可以把学生的阅读训练分为两类:一类以开阔学生视野、阅读欣赏为主;这类材料应配以少量题目,一般以事实细节题为主,用以检查学生对材料的一般理解程度。另一类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地训练,这些技巧可以包括:抓主旨大意、抓特殊细节、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推断隐含意义、辨认语段过渡等,这一类训练不应满足于向学生提供一般阅读理解力的检测性题目,而应提供训练性题目,有目的、有重点地引导学生使用某项阅读技巧。这类题目应让学生读前先看,以便带着目的、根据要求去读。

三是重视讲评,有的放矢。教师应事先批阅学生的阅读简答题,对于学生的得失做到心里有数。分析学生失分率较高的题目以及失分原因。要适当讲一讲该题型的命题特点和原则,适当讲一讲该题型解题的方法、技巧和策略,如何快速寻找有效信息、如何寻找推理判断题的推理依据以及如何处理非常复杂的句子和大量的生词。分析文章的题材和体裁,不同体裁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

总而言之,阅读理解的简答题,对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它要求老师和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考查,要增强词汇储备,通过广泛的阅读及正确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这具有很好的后效作用。

参考文献:

小学阅读训练技巧篇6

[关键词] 课题练说 借助小标题 巧借想象 依照句式

阅读课文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它的知识含量很大,有丰富的口语训练内容。因此,阅读教学是训练学生口语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发掘。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利用和发掘教材中的说话因素训练学生说话呢?

一、抓住课题练说。课文题目有的直接表明了所写的人物和事情发生的地点,如《雪地里的小画家》、《小猴子下山》、《阳阳在家里》等;有的课题揭示了所写的事件的过程和内容,如《骄傲的孔雀》、《难忘的泼水节》等;还有的课题寓意含蓄深刻,如《刻舟求剑》、《狐假虎威》等……我充分利用课题的知识含量,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精心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如《雪地里的小画家》,先让学生说出是什么季节,在此基础上说出:在什么地方?小画家都有谁?他们各自都有什么画?经过引导学生练说,锻炼了学生说话的能力,还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

二、借助小标题练说。复述课文是训练学生说话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一种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也是一种强化说话训练的方法。以《雷雨〉》为例,在分析课文后,让学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列出小标题: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然后,让学生借助小标题,按课文“先讲……然后讲……接着讲……最后讲……”的顺序练习说话,要求学生尽可能用语言结构,加上自己的新词进行复述。这种训练,既能达到学习巩固课文内容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说话的技巧技能,强化了说话训练。

三、巧借想象练说。想象是人脑在原有的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表象的过程。想象是发展儿童语言和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教材中,有些课文读完后总给人一种言尽而意未完的感觉,让人思考与流连。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发掘出那些深含着的因素,用作说话的材料,无疑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如学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我对学生说:“这个喜欢葫芦的人还会再种葫芦吗?请小朋友帮忙,说出这个人今后会怎样做。”经过启发,学生们高兴极了,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展开想象,争相给这个人设计未来:经过这事以后,种葫芦的人是如何吸取教训,明白了什么道理,再种葫芦他怎么管理……最后得到许多的大葫芦。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说话的逻辑性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

四、仿照句式练说。句式仿说是说话训练的一项基本的训练内容,对低年级学生更适用。它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表达技巧,熟练表达技能。阅读教材中句式非常丰富,如陈述句、比喻句、排比句、递进句、被字句、把字句、疑问句、祈使句等等。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可达到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目的。

小学阅读训练技巧篇7

一、读前做好准备

1、背景介绍法。这种方法最适合涉及如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题材的文章。进行背景介绍可以采用图片展示,播放录像、文字、声音等形式,也可以用学生熟悉的相关小说、电影、故事中的人物展开。背景介绍关键是选点要巧妙,重在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之进入阅读状态。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占用时间过多,以免喧宾夺主。

2、头脑风暴法。把阅读文章的题目、主题图片等关键线索提供给学生,组织学生围绕文章所涉及的背景知识或单元等开展“头脑风暴”活动,以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文话题。

3、现实关联法。阅读不是为了读而读,获取信息也不是最终目的。如果阅读能与现实的学习和生活内容相连接,那么学生的兴趣和收获就会更大。教材中有不少文章的话题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过生日、学校生活等。上课前组织学生谈论与课文相关的话题,能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生活体验,以便在阅读中建构起联系。在讨论过程中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可以互相填补信息差。

4、新旧联系法。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想到学生此前曾经学过的内容,包括词汇、’结构等语言知识,包括类似的话题、类似的文体等。找到共同点,有意识地把新的阅读内容与过去学过的内容建立多方联系,不仅可以降低阅读难度,而且能够复习巩固原来的知识。另外,多数教材中的对话课内容与阅读文段内容密切相关,上阅读课前,可以通过复习对话来引入新课。

5、问题设疑法。在阅读文段中抽取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细节设疑,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是引入新课的好办法。设疑不在多而在巧,学生太熟悉的没有挑战性,太陌生的又可能达不到预期目的,所以问题需要精心准备。

二、阅读的关键――阅读过程

1、策略技巧的培养。首先,教师应该通过课堂阅读活动把常用的阅读策略和技巧有计划、有步骤地教给学生,比如:快速浏览训练、扫描或跳读训练、扩大视野训练、上下文猜词训练、标题理解、寻找和理解主题句、寻找和利用衔接词、寻找和利用关键词、概括大意、寻找细节、推断态度,等等。通过阅读策略和技巧的学习,让学生逐渐变得“会读”。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各种技巧的安排要循序渐进,结合不同的阅读内容,在阅读中有步骤地进行渗透。让学生在体验、感受、总结、实践中逐步掌握这些技巧。一般情况下,上阅读课前并不要求学生预习。阅读安排在课内进行正是为了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指导训练。其次,阅读策略的培养要因“材”施教。阅读课中教师要建立语体意识,不同的阅读材料重点要求也不一样,比如,记叙类型的个人经历、文学传记、新闻消息、历史文献及讲述故事的小短文、小说等,而议论性的文章就要更注意整体把握作者传达的思想和提供的论据。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允许并鼓励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根据自己的认知特征选择和改进各种阅读技巧来提高效率。

2、读问题的设计。是否能设计好问题,关系到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否被有效激发、是否能准确检测阅读理解的整体水平。因此,阅读课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环节,教师备课时需要特别多花些时间,把文章读深读透后再设计问题。

3、语言知识。阅读课是英语教学的一种形式,虽然逻辑上它的主要功能是训练和培养阅读技能,但鉴于国内基础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我们认为在阅读课上以适当的形式渗透和强调某些重点的语言知识还是十分必要的。况且,阅读技能本身与语言知识的积累就无法分开。由于基础英语教学一般不像大学那样细分为精读、泛读、听力、口语等课程,阅读课虽然以阅读为主,但很大程度上也分担着语言知识教学的任务,所以语言知识学习是阅读课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学生在阅读课中,不仅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能学习语言知识,充实语言知识积累,为进一步发展语言能力提供基础。

三、阅读后的后续工作

1、检查反馈。阅读活动完成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进行检查,根据反馈解决疑难问题,开展巩固性和拓展性活动。做好巩固环节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有机会训练刚学的知识。一些教师认为上完了规定的教学内容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不然。知识从理解到掌握需要一个过程,充分的读后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巩固阅读成果、拓展知识运用、培养提高技能。

小学阅读训练技巧篇8

朗读是一种将无声文字转化为有声有色有感情的语言的常见方式,借助眼、脑、口、耳多个感官,共同对文章进行理解与吸收。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不再是形式化,而是要在小学各个年级中对朗读教学加以重视,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从而使阅读能力有阶梯性的提高,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这样的几方面问题:首先,由于课时的限定,导致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进行阅读的时间往往不足五分钟,因为教师无法将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将原本的朗读训练时间变成走马观花过目十行式的阅读。其次,朗读训练缺乏目的性,自由选择朗读的方式,齐读、分组或个人朗读并没有特殊的要求,学生为了朗读而朗读,既不用心也不用力。第三,朗读范围过窄,为了完成所谓的朗读训练的任务,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课文朗读,进行个人朗读的时候也就固定的几个人,其他学生只是听众,既没有参与积极性也没有参与可能性。以上三个方面是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最为普遍的,也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从实际出发,寻找更有效的教学途径

1.示范朗读,激发朗读兴趣

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肩负着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喜欢阅读训练的责任,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对阅读有兴趣,就要进行全员参与式的教学,而不是再将目光固定在几个人身上。因此,在进行朗读训练的过程中,首先可以进行由教师示范朗读的形式,进行教学导语设置,结合实际教学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导入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在开篇时,教师采取迂回式引导法,让学生从自己过年的经历谈起,分享各自的过年经验是收压岁钱还是出去旅游。这时候引入小女孩在大年夜是如何度过的。教师将导读内容进行朗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入到整个故事中去,让学生带着对小女孩的新年好奇或疑惑进入课文的学习,紧接着提倡学生多读多听,以教师自身的示范效果,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激发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多看几遍,多读几遍,从而能够做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在学生进行朗读的时候,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默读、小组读、朗读多种形式相结合,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更适合的阅读方式。

教师规范的朗读示范,可以帮助学生做到正音的效果,通过教师的示范培养起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通过自身优美富有感情表现力的语言,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朗读的魅力。其次,由于小学生有着极强的模仿力,因此教师进行朗读示范可以说是朗读训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教师在进行示范的过程中要注意拿捏朗读的手法和情绪,既不能过于做作,又不能拿腔拿调,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

2.借景入情,烘托阅读气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景设置作为一项常见的教学手段,在朗读训练中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以情景作为朗读的背景,烘托整个教学环境,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在《草原》的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客观情况,可能许多学生没有见过真正的大草原,但是可以通过递进式的教学手段,首先将辽阔草原的形象以图片或视频的情况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其产生一种视觉上的认同感。其次借助文章中一碧千里等描绘性的词汇,将草原的青葱碧绿表现出来,加深学生对于草原的认识。随着文章内容的不断深入,情感氛围也要不断深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烘托出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对草原的想象。随后让学生进行文章的朗读,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会将刚才脑海中、视野中对草原的认识带入到朗读的过程中去,无形中加强了整个情感的渲染。又如在《一夜的工作》中,对学生来说,周总理似乎是十分遥远的存在了,那么如何唤起他们对于周总理的崇拜与尊敬呢?可以借助周总理的相关事迹或纪录片,将周总理废寝忘食,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展现出来,使之从情感上对文章产生共鸣,激发学生隐藏的内心情感,再以恰到好处的阅读指导,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3.技巧解读,提高阅读能力

在进行朗读训练的过程中,除了要针对朗读情感和氛围烘托进行培养外,还要从语文的根本上进行训练,换句话说就是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实现教育教学中朗读的教育目标。在进行朗读训练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从停顿、音节轻重、节奏快慢、语调升降四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停顿:一般而言,在朗读的过程中以文章的标点符号为停顿提示,但是古诗词的朗诵单句的停顿该如何把握呢?例如:草长?莺飞?二月?天,要根据词语进行停顿。还有一种情况是情感的停顿,例如: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两个愿之间并没有什么停顿,但是由于情感的浓重区别也要进行停顿。其次,音节轻重,和节奏快慢,这两个部分可以合二为一,根据词语的组成和句式的区别进行音节轻重的训练。而节奏快慢是把握整个朗读的关键因素,要根据人物情绪或心理动态进行表现。最后是语调升降,也就是感情的表达手法,以语调的升降来体现人物的情感,例如《东郭先生与狼》中,“先生,求求你快一点儿!猎人一到,我就完了”要以较快的语速进行,是为了表现出狼的虚伪和狡猾。当然,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既要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又要注意教学效率,借助朗读技巧和情感认同,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4.引导联想,增强阅读效果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其实许多课文的设置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有的内容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例如诗词、文言文阅读,又或者是国外的名家名著,这类文章无论是从阅读上还是理解上对小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发散与联想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游园不值》一文中,采取激活联想的方式,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的方式,首先向学生提问,诗人没能进入院中观赏美景,十分的遗憾,那么我们现在想象一下这满园春色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就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绘出自己脑海中的园子里的景象。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够培养起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绪。

三、总结

上一篇:工程监理行业前景范文 下一篇: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