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经济形势范文

时间:2023-10-01 21:59:43

最近的经济形势

最近的经济形势篇1

关键词:宁波市;个体经济;经济发展;规律经验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一、宁波市个体经济发展历程

宁波市的个体经济主要是从乡镇私营企业以及农村的集体企业演化改制发展起来的,宁波市个体经济可以如此迅速的发展主要就是因为上个世纪改革开放推动了一大批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总体来说,宁波市个体经济发展有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兴起的阶段,时间是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1950-1980),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宁波市就开始探索发展农村工业,当时主要是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队企业发展比较缓慢。后来在1966年底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导致国内大型的工厂停工,百废待兴,日常商品十分匮乏,那段时间宁波市的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得到了机会,到改革开放之前,宁波市乡镇企业已经达到了6.5亿的产值,拥有接近五千四百家社队的企业。改革开放之后,市场化经济快速发展,宁波市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地发展,乡镇企业工业产值占到了全市的三分之一,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批评和质疑。

第四阶段(2001-至今),中央政策正式将私营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使得宁波市的个体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也给广大个体经济私营业主提供更加积极的发展动力,全心全意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中。

二、宁波市个体经济发展现状

(一)个体经济总量不断增加

(二)个体私营企业逐渐树立品牌优势

宁波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拥有非常大的北仑港,所以说宁波市的经济发展一直都是外向型为主的模式,充分发挥外向型经济。近些年来,宁波市个体私营企业充分利用了港口优势,形成了外向型经济,这个过程中宁波市的个体私营企业也树立了自己的品牌优势,在目前我们国家商务部支持的一百多个名牌出口商品中,宁波市个体私营企业占了十多个,像比较著名的雅戈尔服装、杉杉服装等等,这样的品牌优势在全国都是处于领先优势地位。

(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块状经济”

块状经济这个概念有很多年的历史,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经过这些年的演化发展,现在块状经济也可以被称作是区域特色经济,主要就是在一定区域内特色企业集聚发展,互相协作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区域性经济集体,如今,宁波市的块状经济就十分的明显。目前宁波市平均每个乡镇就有接近三个综合市场,比如说慈溪的周巷食品批发市场、余姚的灯具之乡、慈溪横河镇的国际轴承超市和慈溪掌起镇的打火机工业园区等等,这些都是特色产业的集聚,形成了块状经济,对于浙江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宁波市个体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一)传统文化当中重视商业

中国整体传统思想是“重农抑商”,但是宁波市很早开始就有着尊重商业的传统,从古代的文化大家王阳明、黄宗羲开始就有“工商皆本、义利并重”的思想,这样的思想传统对于近现代宁波市个体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宁波人经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鼓励宁波人积极参与商业活动,从而形成了一群头脑精明、诚恳务实的商业巨头,尤其像雅戈尔集团创办之初,从最初的礼堂小加工到现在中国男装行业的巨头,这样的实例都充分证明了重视商业传统文化对于宁波市个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政策灵活,体制充满活力

首先,宁波市位于长三角地区,与上海相近,可以拥有整个长三角技术的支持,而且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通过这些地方的技术、资本以及信息交流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提升宁波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其次,宁波市拥有全国最好的港口资源,港口的迅速发展,给宁波市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尤其是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为宁波市的个体私营企业开辟了更大的市场,同时加深了各个领域的合作和互动,促进了外向产业以及配套产业的发展。

最后,宁波市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起点很低,技术含量很低,大多是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这样在发展的初期可以充分利用宁波劳动力的丰富资源,与此同时,宁波市有一大批敢想敢做、勇于创新的民营企业家,他们通过准确的分析市场的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生产,并且逐步随着社会发展开展产业转型升级,最后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迅速占领国内市场。

四、宁波市个体经济发展结论和启示

(一)宁波市个体经济发展的结论

1.宁波个体经济的产业分布

宁波市个体经济的产业分布呈以下特征:第一产业在个体私营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最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大,个体经济主要集中在餐饮业、零售批发、社会服务等行业。在宁波个体经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第二产业中以制造业为主,但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处于逐渐下降的趋势,而第三产业则呈上升趋势。在这个三个产业中,第一产业虽然所占比例最低,但发展速度却是最快的,高于第二、第三产业。

2.宁波个体经济的空间分布

传统而言,宁波个体经营经济的重心集中于宁波的农村地区,但是近年来,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正在缩小,因此,经济重心也开始发生转变。具体而言,城镇的个体经营经济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导,而农村的个体经营经济则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核心城区的个体经营经济发展最为薄弱,而城市的核心边缘区则是城市的个体经营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虽然所占比重最大,但是发展速度缓慢。宁波市的个体经济产业的空间分布具有地域集中的分布特点,“块状经济”是宁波市的特殊经济模式。

(二)宁波市个体经济发展的启示

1.目前,很多地方的个体经营经济大多集中于第三产业,这主要是由于,个体私营经济规模小,实力弱所造成的,第三产业能够较为容易地进入。虽然根据佩蒂克拉克定理,较为成熟的产业分布都应该是第三产业最大。但是对于个体经济的发展却并非如此,这是由于个体经营经济在第三产业中,都集中在层次较低的加工制造业中。基于此,现阶段应该大力发展第二、第一产业的个体私营经济,通过竞争和整合,提高第二产业的质量,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生产性的个体经济。

最近的经济形势篇2

一、金融危机以来的成都经济运行特点

(一)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但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受“5·12”汶川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近两年来,成都市经济增长出现小幅波动,在第二季度增速达到近几年的最低值(11.2%),然后连续3个季度保持约12%的增速。但从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经济增速达到14%以上,我市经济增速不断加快,经济出现企稳向好趋势,全市gdp同比增长14.7%,增速同比增加了2.6个百分点,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

(二)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再次强化,增长更为强劲。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0%,同比增加了8.2个百分点。在房产市场销售旺盛带动下,全市房地产投资945.14亿元,同比增长2.4%。在多方位促进消费的政策作用下,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3%,是近几年的最高增速,较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旅游市场活跃,有效拉动了消费增长,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同比增长34%、29.1%,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33.2%。在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出口逆势增长15.5%。

(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在城乡居民收入方面,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市企业经营效益出现较大下滑,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较下降4和4.9个百分点,虽仍保持在10%以上的水平,但已为以来的最低。

在社会保障方面,我市在全国率先建立耕保基金补贴农民参保机制、实现征地农民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轨;率先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制度,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全域结算、报销比例提高;同时,进一步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感”,为我市消费在严峻的宏观形势下仍能保持20%以上的增幅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物价指数明显降低,变动趋势趋向平缓。我市物价走势基本稳定,各月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指数增幅与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全年基本上徘徊在100-101之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继续回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3%,类商品价格四涨四落,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据统计,成都ppi在1月达到全年最高(104.5),之后几个月内持续下降,从8月后开始反转,12月回升至99.6,全年累计ppi指数为98.1,下降1.9%。

二、近期成都经济运行应关注的重大问题

(一)宏观调控政策将继续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如何平稳退出超常规的金融刺激政策,将成为贯穿2010年经济发展的主线。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0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强调加强针对性和灵活性,以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这个政策基调是非常清晰的。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成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启动民间投资。民间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内在活力与动力的主要源泉。我国今年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我国将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拓展民间投资的渠道。去年我国经济复苏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拉动,造成各地政府债务急剧增加,通过政府追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难度加大,我国将抓紧出台并落实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相关措施可能在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垄断行业等领域提出更具体的安排,并在民营企业兼并重组、财税支持、金融服务方面安排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拓宽、扩大民间投资范围,降低准入门槛,将逐步实现经济增长由政府投资推动型向民间投资拉动型转变。

(三)房地产需要保持平稳发展。去年的房地产投资对中国经济复苏的作用不可低估,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艰难复苏的微妙形势下,房地产发展既直接涉及当前的经济复苏,又涉及社会稳定的大局。国家近期密集推出的一系列调控房地产政策,主要是抑制投机性购房,对自住型购房和改善型购房持鼓励态度,政府将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房建设速度。未来房地产的调控将兼顾长期政策和短期政策的结合,处理好投资复苏政策、扩大民间投资政策和房地产市场本身政策这三者调整关系的搭配衔接。再则,支撑房地产市场未来二三十年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放开中小城市户籍限制政策”,大规模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在即,房地产很难出现大幅度下跌。对成都来说,蓄积的刚性买房需求在已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而投机投资性买房需求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控制;2010年下半年以后住房供给面积将较快增加,因此预计房价不会快速上涨,仍将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四)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力度。随着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不断下降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倾向下降,消费率持续走低,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下降。我国居民消费率和政府消费率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投资与消费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为促进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我国将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五)管理好通胀预期,给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可以传导到国内,今年货币的供应可能影响到通胀的预期,明年物价有一个“翘尾”的因素,现在还没有出现通货膨胀,但是我们要预见到通胀有可能出现。当前,成都经济处在逐步回升好转的态势,但还需要加快发展,进一步巩固回升的基础,巩固经济持续回升的势头,又要防止物价上涨过快,把物价上涨保持在一个温和可控的范围内,管理好通胀预期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2010年成都经济运行态势预测

2010年是我市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和灾后重建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一年。围绕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奋斗目标,2010年我市要以“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改善民生”为重点,以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为抓手,积极推进区域合作,拓展重点合作区域,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经济增速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世界经济已逐步复苏,但进程可能比较曲折和缓慢;我国经济也呈现企稳向好态势,但仍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等重大问题,再加之外需下降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我国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2010年我市经济发展将面临较之以往更加复杂的宏观环境。从景气指数来看,描述未来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数在近7个月都保持了小幅上升态势,这说明,至少到2010年下半年,我市经济增长将呈现小幅增长态势。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结合我市经济运行和景气指数变动情况,2010年全市经济将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预计为14.1%。

(二)内需增长将有所减缓。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房地产发展前景不明朗,开发商对房地产投资仍然比较谨慎,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低于前几年;二是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朗,投资信心、扩展意愿不强,引进国内外投资难度加大,而本地社会资本又未能有效启动;三是财政收入增幅下降,通过贷款追加投资难度加大,而民生改善支出增加,来自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难以继续快速增长。预计201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1.0%。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在一系列扩大消费政策刺激下,全市消费延续加速增长趋势,但已显现见顶迹象(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3%,是我市近10年的最高增速)。考虑到现有消费促进政策的效应正在衰减,而新政策从出台到产生效应仍需要一定的时间,预计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增速较略有提高,为21.1%。

(三)对外贸易趋紧形势将有所缓解。全市进出口总额15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其中,出口总额87.5亿美元,同比增长7.4%。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外需可能会逐步恢复。但欧美经济在2010年不可能出现明显改观,在欧美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更为频繁的形势下,全国对外贸易形势也不可能出现明显改善,但也不会出现大幅度下滑,极有可能是小幅上升。综合国际国内形势分析,预计2010年成都市进出口增速与基本持平,为15.1%,其中出口增速为14.6%。

(四)物价水平将保持小幅上涨

最近的经济形势篇3

利率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的经济杠杆之一,而宏观经济情况的变化必然要求相应地调整利率水平。从国内经济运行和国际形势看,基本排除了近阶段利率上调的可能性,接下来焦点就在于二种选择:要保持利率的相对稳定还是要适当下调利率。

一、影响利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1.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主要指经济增长速度、货币供应量情况、物价波动情况等。

2.国际利率变化的影响,主要是美国的利率水平对我国的利率产生影响。

3.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一些非经济因素对国家货币政策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现阶段影响我国利率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1.从国内经济形势看

据7月24日“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数据表明,国家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如下:

(1)货币供应量增速较低。从近年经济增长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看,目前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也是偏低的,难以满足经济增长所增加的货币需求;6月份,我国的贷款投放力度明显增大,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加2929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097亿元,这是近几年从未有过的积极变化。

【分析】货币供应量增速在低位徘徊与经济回升之间形成了明显的背离走势,这是我国经济回升走势难以持续的根本原因所在。由于贷款是增加我国货币供应的有效途径,因此如果这种变化能够持续,将是带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回升的巨大动能。

(2)工业增长速度出现回落。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增幅比上年四季度提高3.2个百分点,但6月份的增速已出现回落,比5月份低0.5个百分点。

【分析】尽管工业增长速度的回落有可能是上升过程中的波动,但考虑到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先行回落,出口增速的上升动力也已明显减弱,因此基本上可看作是工业增长速度见顶或即将见顶的标志。

(3)物价水平下降。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年四季度增大0.7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下降0.6%,二季度下降1.1%。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走势与此相似,上半年比上年同期下降1.6%。

【分析】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仍是困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一个问题。应用治理通缩的手段,如降低利率、增加货币发行量、加快社会保障改革步伐等来综合治理。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稳定。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6%,增幅比上年四季度下降1.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0.1%。从其今年以来走势看,基本上维持在略高于8%的水平,波动幅度很小。

【分析】说明社会消费是平稳的,没有受其他因素影响。

(5)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增长。上半年,金融机构中的居民储蓄存款增加8034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710亿元,增长50.9%。在新增居民储蓄存款中,储蓄存款的活期化倾向仍很明显。造成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增长的原因有: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上半年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6.6%;股票市场的走势偏弱,对储蓄的分流作用明显下降。

【分析】我国正处于社会保障体系转轨与保障制度重建的特殊时期,养老、医疗、就业、教育、住房等多项制度改革,使得人们要通过储蓄应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百姓选择储蓄,其实是将银行当成了“保险柜”而不是作为一项投资。要从根本上解决体制性的紧缩、物价的持续下滑,最重要的是获得新的改革动力,使人们对未来有乐观的心态,不用畏惧养老、医疗等。

从以上数据、分析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分析:

在年初第八次降息后,我国1年期存款名义利率为1.98%,加上通缩率1.3%,实际存款利率应该是3.28%。贷款名义利率5.31%,考虑通缩因素实际利率达6%以上,这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来说都是较高的,较高的实际利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的启动和经济的活跃。因此,人民币利率仍有下降空间。

另一组统计数据表明,从2001年9月份以来至5月底,我国物价水平一直下滑。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自2001年11月份以来出现负增长,1-5月累计平均同比下降0.8%,至6月份仍在下跌。同时,全国财政收入增速减缓,一季度收入增幅比去年同期减少24.5%,为近年来的最低点;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从去年以来一直保持10%—12%的较低增幅,而居民储蓄率却居高不下,5月末居民储蓄突破8万亿元大关。所有这些指标都在说明:我国就业和消费需求情况没有改善,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依然存在,通货紧缩的压力正日趋加大。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徐宏源日前表示,要改变目前通货紧缩的趋势,必须措施有力,应该再降一次息。该中心的朱明也认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目前的宏观形势下仍然有“保守”嫌疑,央行选择再次降息也许是明智的选择。

金融政策已经成为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从一段时期来看,利率是调控经济的杠杆而不是市场参数,前者是央行调控市场的工具,后者是市场形成的结果。利率市场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充分有效的监管、稳定的宏观经济、完善的微观基础和金融市场作为保证。有一点是肯定的,即面对国际资本市场投资与投机的激烈竞争,利率变化的趋势与利率水平的差异将会对投资效益、资金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

2.从美国经济形势看

从利率和汇率的关系来看,利率和汇率都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和政策手段。利率是货币资金的对内价格,利率的调整直接影响该国的投资、消费、储蓄、社会总需求及国民生产总值;汇率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关系,其中任何一个国家货币政策发生变动,或两个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变动方向不一致,或者方向一致但程度不同,它们之间的汇率都会受到影响。版权所有

从短期来看,按照利率平价理论,利率对汇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套利资本流动的影响来实现的,一个国家货币供给的增加或减少,会通过利率直接影响它的汇率。在温和的通货膨胀下,一个国家利率的下跌会引起它的货币贬值;利率上升,会引起它的货币升值。

从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看,外贸出口的地位和作用是内需所无法替代的。根据目前的国际市场形势,在周边国家汇率贬值条件下,客观上要求人民币贬值以保持国际竞争能力,若坐视人民币升值必将给外贸企业带来更大的经营压力。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将目前的人民币汇率下调,则又会引起另外一系列不利的连锁反应。因此,政府关于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政策在中短期内不会轻易改变。

照此思路,若名义汇率不动,就需要实际汇率进行补偿性贬值。在当前物价水平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下调人民币利率进行预防性降息将是促使实际汇率贬值的一种途径。因此,尽管我国利率水平已经很低,但在中短期内提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反而在客观上仍将有可能进一步降低。这就迫使人民币利率只能进一步下调到国际正水平(2.5-4%)以后,才能更好地刺激出口,带动经济增长。

我国实行是联系美元汇率制,美元利率的升跌对人民币利率的影响较大。美国早于去年就发生了经济衰退。虽然去年美国GDP只下降了0.25%,然而去年美国出口下降,事实上增大了GDP。看清这一点,我们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去年美国有那么多公司出现创纪录亏损和180万人失去工作了。由于近阶段美国造假丑闻,必然对美国经济产生三大不利:其一是极大地打击了投资人的信心,投资者必然在是否投资(撤资)、在哪里投资、投资多少等许多重大问题上作出选择,部分美国股市投资者抱着“拿回多少是多少”的想法抛售股票就是投资者失去信心的一个例证。其二是一些造假的大公司相继破产,安然已经进入破产程序,世界通信已经向法院提出了破产保护,接下来花旗集团与JP摩根的日子也不会好过。美国政府规定,8月14日是宽限的截止日,限令各公司自查上报结果,相信还将有不少“马脚”要露出来。这对于9•11以来的美国经济又是伤口上的一把盐。其三是自此以后的财务报告会真实很多,但肯定缩水很多,仅此一项,可使美国全年经济增长更为降低。

基于此种情形,降息刺激经济将是美国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一个筹码。美国降息,必定对人民币利率产生压力。

3.从近期决策层态度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利用财政金融政策调控经济的手法已经日臻成熟,但政治决定、影响经济的例子还是常见的,股市“政策市”就是例证。揣摩近几年货币政策的基调是以稳定为主,而不像财政冲锋在前。不到万不得已,官方也不愿意轻易改变汇率和利率。从此分析可以得出,虽然经济上有压力,政府不会马上作出调整。最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指标是符合政府预期的。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日前发表了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看法,他说,全年7%的目标还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总体上将大致维持去年7.3或是略高于7.3的发展态势。加之他对未来形势的判断是“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这很可能就是在暗示:目前根本没有降息的必要。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务院经济顾问樊纲也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处于理想的状态。

然而,今年经济出现回升,是相对于去年三、四季度的经济增长而言的,去年第四季度仅增长6.6%。即使今年经济增长率能达到7.5%,其与一般认为的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为9%-10%相比,仍然偏低近2个百分点;而与宏观经济出现重要转机的2000年相比,也有一定距离。因此,我们只能判断当前经济增长出现良好的回升态势,还不能由此断定经济增长已经扭转了长期性调整趋势,更不能认为已经实现了高增长。对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回升,不能估计过高,内需自主增长机制还没有形成,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必须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把增加就业和刺激消费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今年上半年财政已经将全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提前完成(1500亿元),下半年财政投资拉动的效应将大大降低。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下半年的经济形势将弱于上半年。

三、结论

由于国内、国际金融形势变化迅速,影响利率变化因素的自身变化也较快,加之对政策层的政策估计准确率不高,所以任何一项对金融、对利率未来走势的预测都不可能绝对准确。但我们还是应从宏观经济总体背景的角度,对未来金融政策有比较切实的估计。至此,对近阶段利率变化趋势判断如下:

从国内经济指标上看,我国目前需要降息来治理通缩、刺激经济增长,国外的经济形势也支持降息的观点。但政策面显示,维持稳定是一段时期的政策基调。高层最近也表示,要保持一段时期利率总水平的稳定。

最近的经济形势篇4

随着海峡两岸沟通交流、贸易往来的不断深化,物流作为一个在这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贸易往来的发展程度。厦门作为离台湾最近、联系最紧密的中国大陆地区,拥有一定数量的优良港口,其物流业的发展在海峡两岸的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探究厦门对台物流发展现状和优劣势分析为切入点,尝试分析了厦门现代物流发展的总体情况和优劣势,并针对现状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2.厦门港物流发展状况

厦门港位于台湾海峡西岸,自然条件优越。港湾由大小金门等岛屿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港内水域宽阔、水深浪小、不冻少淤。岸线总长202.3公里,适于建港的岸线60.5公里;锚地面积达19平方公里。进港航道全长约42公里,水深达到一14米,1O万吨级船舶全天候进出港。

目前,全港共有生产性泊位122个,深水泊位33个。53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通达全球各主要港口。集装箱、石油、煤炭等专用码头一应俱全,第六代集装箱船舶可直接靠泊作业。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26.5亿元,厦金客运直航航线旅客突破6O万人次,达到60.75万人次。

3.海峡西岸港口现代物流发展优劣势分析

3.1优势

厦门作为离台湾最近的港口城市,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域经济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作为一个经济特区,厦门近三十年的自身发展也造就了一些硬件的优势。

3.1.1对特优势

厦门对台湾有着“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的五缘,这种地缘相近、血缘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同的人文关系对厦门在促进海峡两岸的经贸合作和科技文化交往、吸引台商在大陆投资、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具有其他地区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厦门是我国现有的五个经济特区中距离台湾最近的一个经济特区,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现有厦门籍台胞数是大陆台胞数的十分之一。

3.1.2海峡西岸经济区位地理优势明显

厦门具备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区域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地位突出。目前,福建省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的80%由厦门港完成。2002年,我国占世界石材贸易进出口总额的16%,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65.62%的石材进口来自厦门港。目前,外商独资、中外合资等三资企业创造了全市85%以上的工业总产值,全市50%的工业产成品用于出口,其中机电产品占50%以上。因此,物流业被定位为厦门市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3.1.3经济特区特权助发展

厦门经济特区是全国5个特区中唯一被中央批准实行自由港某些政策的特区。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使厦门已成为全国开放度最高、形式最多样、政策内涵最丰富的经济特区,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1.4会展业和金融业发展迅速

会展业的高速发展给厦门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每年9月8日,中国唯一部级国际投资促进活动——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CIFIT就在厦门举办,吸引大批投资者。

同时,厦门的金融业比较发达,已有中、外银行二十几家,并正按照“建立门类齐全、分工合理、协作发展、对外开放的金融机构体系”的要求,加快金融业的发展。

3.1.5“区港联动”、保税港政策对厦门港口物流推动作用

“区港联动”和保税港政策必将提升厦门港的国际化区域性的大港地位。东渡港区通过象屿保税区和东渡港区的资源整合和功能联动,厦门岛外的海沧港区设立保税港区必将有助于形成现代物流产业的规模,营造良好的物流发展环境,提高物流效率和质量,提升厦门港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引领厦门提高对外开放的新层次和新水平。

3.2劣势

3.2.1地处经济腹地的劣势

厦门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带,依托闽南三角洲地区,背靠八闽大地,南有经济发达的包括香港在内的华南经济圈,北有目前国内实力最雄厚的以上海为龙头的华东经济圈,东面是崛起多年的高雄港,曾是“亚洲四小龙”之称的台湾省经贸实力强大。在香港、深圳、上海、宁波、高雄等这些发达的国际性和区域性集装箱枢纽港的包围之下,以及相对落后的陆路集疏运条件限制下,厦门港的陆向经济腹地被钳制在福建省以及粤东与赣南这块有限的地区,海向的经济腹地也仅局限在福建省沿海以及汕头地区。

3.2.2闽台物流差距大,影响港口物流发展

最近的经济形势篇5

>>李扬: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学部委员

关于美国经济的形势,最近连续公布了一些数据,包括就业数据、企业数据、消费者的信心、PMI等等,这个信息比较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研究者,我本人比较关注货币当局的一些看法,因为政治家当然是要以提振信心为主,几乎他在各种情况下都会说情况会变好。但是经济学家,尤其是承担经济宏观调控主要责任的货币当局在讨论形势中的一些看法,我觉得不太容易欺骗人。

所以我们不妨从美国中央银行、联邦储备银行最近的一些会议中透露出的信息来看一看美国货币当局对于形势的看法。

说起这点,主要关注美联储最近几个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公布出来的信息,美国货币政策是由美联储下属的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决定的。

今年8月,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美国基准利率)于0-0.25之间,一直到2013年。这个决定非比寻常,因为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对于未来的情况,特别是政策举措能够算到三年以后,这是非常少的。它把利率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在2011年就说要维持到2013年,这在历史上也是很少的。这种异乎寻常的举动,说明美国货币当局对形势的看法是比较悲观的。

9月21日,美联储推出了三项政策:一是重申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之间,一直到2013年6月;二是再投资政策;三是扭曲操作。

第一项政策等于是对8月份会议的决定做了确认;关于第二项再投资政策,在救助金融危机过程中,美联储购买了很多房地美、房利美等住房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现在它决定这笔资金不收回,继续投在这个领域中,说明美国货币当局对美国房地产市场,以及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市场是非常不放心的,必须给予支持。

扭曲操作这个举措更是异乎寻常。在美国,货币政策主要是针对利率,利率有一个收益率曲线,刻划的是从短期到长期利率的走势。正常情况下,长期的利率会高于短期利率。但在今天这种情势下,如果维持正常曲线,就使得整个市场上对未来的投资可能会低于当前的投资,不利于经济的恢复,特别是不利于经济进行结构调整。所以,在9月的这次会议上,美联储决定采取一些措施扭转这个曲线,压低长期利率,维持短期利率,从而刺激投资,推动经济恢复和经济增长。

美国在历史上采取这样一种异乎寻常的扭曲操作只有两次:一次在上世纪60年代,当时美元发生第一次危机,黄金大量外流,美国为了维持黄金储备,维持美元地位,采取了一次扭曲操作;第二次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后,上世纪70年代,当时为了挽救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又采取了一次扭曲操作,把整个收益率曲线长期利率压低,短期利率抬高。当然这次还有一些差别。

这种操作通常是在危机非常深重的情况下采取的,美联储这次又采取这样的行动,表明他们判断形势是很不好的。

最近的经济形势篇6

一、金融危机以来的**经济运行特点

(一)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但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自从“5·12”汶川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近两年来,**市经济增长出现小幅波动,在第二季度增速达到近几年的最低值(11.2%),然后连续3个季度保持约12%的增速。但从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经济增速达到14%以上,我市经济增速不断加快,经济出现企稳向好趋势,全市gdp同比增长14.7%,增速同比增加了2.6个百分点,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

(二)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再次强化,增长更为强劲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0%,同比增加了8.2个百分点。在房产市场销售旺盛带动下,全市房地产投资945.14亿元,同比增长2.4%。在多方位促进消费的政策作用下,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3%,是近几年的最高增速,较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旅游市场活跃,有效拉动了消费增长,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同比增长34%、29.1%,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33.2%。在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出口逆势增长15.5%。

(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在城乡居民收入方面,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市企业经营效益出现较大下滑,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较下降4和4.9个百分点,虽仍保持在10%以上的水平,但已为以来的最低。

在社会保障方面,我市在全国率先建立耕保基金补贴农民参保机制、实现征地农民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轨;率先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制度,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全域结算、报销比例提高;同时,进一步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感”,为我市消费在严峻的宏观形势下仍能保持20%以上的增幅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物价指数明显降低,变动趋势趋向平缓

我市物价走势基本稳定,各月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指数增幅与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全年基本上徘徊在100-101之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继续回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3%,八大类商品价格四涨四落,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据统计,**ppi在1月达到全年最高(104.5),之后几个月内持续下降,从8月后开始反转,12月回升至99.6,全年累计ppi指数为98.1,下降1.9%。

二、近期**经济运行应关注的重大问题

(一)宏观调控政策将继续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如何平稳退出超常规的金融刺激政策,将成为贯穿经济发展的主线。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强调加强针对性和灵活性,以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这个政策基调是非常清晰的。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启动民间投资

最近的经济形势篇7

一、世界经济稳定增长

2006年,世界经济已经连续四年保持强劲增长,2007年世界经济总体运行态势依然良好。从多种因素来看,虽然影响2007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变数仍是美国经济和油价的高企,但无论美国经济增长是否减缓,油价波动是否剧烈,世界经济依然保持着适度的增长。虽然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对不同的国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总体来看,高位徘徊的油价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带来的冲击比预期和想象的要弱。油价上涨是世界各国经济持续发展导致能源需求旺盛的结果,以及与地缘政治相关的地区局势造成的,并非供应不足,同时也体现了全球经济的进一步活跃和繁荣。另外,虽然2007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有着诸多不稳定因素,但由于进入了增长的发展时期,特别是受发展中国家经济强劲增长的带动,以及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保持温和增长的影响,因此总体走势被多数国际组织和机构看好,各种预测较为乐观。汇集各有关机构的评估,普遍结论是: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比2006年的增长高峰有所减缓,但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经济增速可能在3.4%到4.8%之间。尽管目前各方面的预测只能作为参考,但可以断定,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的幅度不会有大的出入。与此同时,未来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

综合联合国贸发会议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低于2006年的增长率,但可以确定的是:2007年将是世界经济连续五年保持高速增长的一年,世界经济处在一个较快、较长的发展阶段和繁荣时期。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7年9月份的预测,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低于2006年的增长率(联合国贸发会议认定的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最终为4%),为3.4%。由于美国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尽管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07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强劲增长了3.9%,但次级债危机潜在的威胁并未消除,经济增长下滑有可能在今后显现出来),因此联合国贸发会议对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的判断较为谨慎。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同样将低于2006年的增长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终认定的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5.4%),为5.2%,与此前的预测相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尽管2007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攀高、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增大,以及美国次级债风波的蔓延和影响,但世界经济总体活力并没有明显减弱,保持着强劲增长态势,由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07年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较为乐观。联合国贸发会议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世界各主要地区和国家经济形势分别做出评价:联合国贸发会议认为,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仍将是东亚和南亚,其中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将分别为10.5%和8.5%;美国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将从上年的3.3%减缓到2%;欧盟和日本经济增长水平高于美国,增长率将分别达到2.8%和2.3%;非洲的增长率将达到6%;拉美和西亚的增长虽略有下降,但增长率将接近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2007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率将达到2.5%,低于上年的2.9%。其中美国的增长率为1.9%,低于上年的2.9%;欧元区增长率为2.5%,低于上年的2.8%(其中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增长率都将低于上年);日本的增长率为2.6%,保持了五年的延续增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增长时期。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为9.8%,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中国的增长率将达到11.5%;拉美地区的增长率为5%,低于上年的5.5%;中东地区的增长率均为5.9%,高于上年的5.6%;独联体的增长率为7.8%,略高于上年的7.7%;中东欧的增长率为5.8%,低于上年的6.3%;非洲的增长率为5.7%,略高于上年的5.6%。

2007年,在西方世界陷入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漩涡的背景下,综合联合国贸发会议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别对2007年世界各主要地区和国家经济体增长的预测看,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由于美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其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引擎力正逐步下降,而随着亚洲新兴经济体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它们已经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断提升(近年来亚洲的经济增长始终保持在全球增长的一半以上),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美国经济增长下滑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与此同时,欧元区国家和日本经济在拖累全球经济多年后,显然已经摆脱长期低迷阴影的笼罩,对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俄罗斯经济的恢复和强劲增长也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拉美和非洲地区经济的连续稳定增长对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以及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依据权威机构对全球经济的综合评估,目前世界经济形势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契机,同样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与压力,如何应对当前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风险,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幻莫测带来的冲击,将是未来发展中经济体不可回避的严峻考验。

二、经济安全形势

从2007年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形势看,突出的风险仍然来自金融和能源安全领域,其中包括全球股市、尚未消除的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国际油价上涨带来的冲击,以及金融、能源领域的新风险等一系列问题,它们威胁着全球经济的稳定。当前,金融和能源领域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和有关国际会议的重要议题。

(一)全球经济失衡

全球经济失衡导致各国间经济往来充满了矛盾和摩擦,构成了全球性经济问题,并加大了全球经济的风险。2007年全球经济失衡进一步恶化,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可能超过9000亿美元,而欧洲、亚洲和石油出口国的顺差相应增加。当前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美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过快,而日本、德国以及中国等亚洲主要新兴市场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美国对外净负债超过3万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四分之一,其债权国主要是日本、欧洲国家和中国以及石油出口国。而美国贸易逆差又成为全球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因素。另外,美国内部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美元持续贬值,而美元贬值又加剧了其内部失衡以及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当前美元贬值已成为长期趋势,这使美元地位产生动摇,导致近年来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美元贬值加剧带来的风险在全球不断蔓延。同时,全球经济失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十分突出,国际贸易政策上的纠纷和冲突频繁,这些冲突主要发生在美国和欧洲之间,以及美国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全球经济能在高度失衡的状态下保持增长,部分原因就在于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这使得全球利率保持低位、美元保持强势、高油价对通胀的影响也被商品价格下降所抵消。然而,经济失衡的根本性矛盾越积越深,其可能引发的无序调整是世界经济稳定和增长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在全球贸易失衡和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受阻的背景下,由此诱发的连锁反应表现为贸易和投资环境恶化,并且对全球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全球经济失衡在世界各国间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和冲突,最为突出的是加剧了贸易摩擦、对世界各国货币政策产生了不确定性的影响、国际收支长期失衡、利率水平在失衡的两极间存在着差异,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本市场流动性过剩,对金融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同时,由于各国间存在着巨大的贸易差额和息差,以及资本的大规模跨境流动,使得汇率问题成为有关国家争执的焦点,并导致全球范围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全球性经济失衡问题的解决将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过程。

(二)全球股市的泡沫风险

屡创新高的全球股市也随之积累了大量的泡沫,全球股市多次厄运再现。2007年以来全球股市的繁荣与泡沫现象成为国际金融领域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股市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全球股市的脉络,股市的大幅度波动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造成2007年初以来全球股市波动的原因,除了近年来国际资本的过度投机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股票的泡沫成分在过去的几年逐步增大,风险也在增大,股市的全面回调也在情理之中。近年来,全球股市始终潜伏着隐患,股市承受能力十分脆弱,一有风吹草动,股票行情便急剧变化,股市也骤然风雨飘摇。由于全球股市的波动不仅会影响和蔓延至全球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而且它对整个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更为剧烈,特别是货币市场。目前国际货币市场危机隐患无处不在,随时有可能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生。有人担心,由于全球金融形势依旧严峻,全球股市的频繁波动使股市风险更加险恶,因此全球股市活跃与繁荣趋势能持续多久,尚难预料。如果全球股市反复振荡,将使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大,国际金融市场也有可能因此风雨飘摇。

全球股市的波动影响所及囊括了全球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其中对整个国际金融领域特别是货币市场的影响更为剧烈。从以往的教训和近年来的国际金融形势看,突出的问题是国家或地区性货币变化牵动着全球股市,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双双出现联动性影响和冲击。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潜伏的危机有可能是全球股市动荡风波未息,接踵而来的便是货币市场的大幅波动,而货币市场的波动又反作用于股市,同时随着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必然会卷土重来,这种相互影响和冲击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破坏性尤为严重。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将有可能导致股市和货币市场轮番动荡的恶性循环,从而诱发全球金融领域的动荡,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

(三)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蔓延

美国2007年夏季爆发的次级贷款危机引发全球范围内的信贷紧缩及金融市场动荡,全球信贷危机及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使金融系统性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在次级贷款危机蔓延西方世界的背景下,尽管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形势相对稳定,全球股市异常繁荣和活跃,没有发生全球范围的金融恐慌和灾难,但世界各地区在资本市场繁荣的背后潜伏着不同程度的经济和金融危机隐患,次级贷款危机带来的风险还未全部释放。特别是由于美国次级贷款风波持续蔓延,世界经济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对此,有关国际金融机构和人士多次提出警告,声称下次世界经济危机很有可能从金融领域开始。目前,世界经济不稳定首先来自全球金融体系,美国处于资产“泡沫”破灭的困境,由于房地产下滑造成了金融领域的振荡,不良贷款居高不下,金融体系捉襟见肘,大量无法追回的贷款使多家债权银行陷入资金困境。无独有偶,近年来美国在外资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债务负担更加沉重,使美国资本市场风险日益增大,这对美国金融市场的未来将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另外,一些国家受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余波的影响,脆弱的金融体制逐渐显现出来。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尽管近年来汇率变动相对稳定和有序,符合改革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基本面。但2007年以来,美元贬值步伐正在加快,特别是美联储连续下调利率的预期已经成为国际外汇市场上驱动美元持续走软的一个主要因素,存在着进一步下跌的风险,一旦出现新一轮的大幅度贬值,将严重动摇投资者对美国资产的信心,出现美元抛售失控的风险,使各国货币抵御国际外汇市场汇率变化带来的冲击压力不断增大。次级贷款危机继续恶化的潜在风险和美元下跌带来的隐患随时有可能引发地区性和局部金融危机,这充分反映了当前国际金融安全状况,同时也将影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增长。

(四)油价上涨的不良影响

2007年,在中东形势进一步动荡、全球石油需求不断扩大、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攀升的背景下,到11月份国际油价一度直逼每桶100美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涨幅超过了40%,创造了近年来的最高点。目前油价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缘政治形势动荡带来的影响,如全球反恐形势错综复杂、伊拉克安全形势持续恶化、伊朗核问题解决未果、主要原油出口国国内局势时有动荡等,都对近期国际油价有着直接影响。从目前的石油供给情况看,中东局势动荡和石油供应紧张带来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石油输出国组织石油生产的后续能力,石油供应状况不稳定将导致油价继续在高位徘徊,油价的浮动范围从2006年的每桶65到70美元提高到90至95美元,甚至将超过95美元,油价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稳定。虽然目前世界各国对油价上涨的承受能力远比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时期大大加强,但仍有人担心全球经济因油价上涨而陷入严重衰退的噩梦有可能会再次重演,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将承受多重压力。从全球经济发展来看,石油价格上涨将对全球经济的不良影响主要包括:导致全球通货膨胀上扬、抑制资本投资的增加、削弱消费开支的增长、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最终制约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能源机构确定的能源安全定义包含两个因素:一是合理的价格;二是供给充足。从目前的石油安全机制看,世界许多国家由于没有充足的能源储备更容易受到油价上涨的冲击,特别是经济比较脆弱的国家和地区。种种迹象表明,如果国际油价继续维持在每桶90美元以上或无止境地上涨下去,无论是对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将是严重的打击,能源安全问题进一步凸现。

(五)美元汇率下跌带来的风险

2007年,国际货币市场有五个值得关注的特点

1. 国际货币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依然是影响国际货币市场的主要因素,是国际市场汇率变化的核心因素。

一年来,美元汇率走势始终在下跌通道,其中美元兑欧元、英镑和加拿大元以及人民币等货币的汇率跌至近年来的最低点(仅相对日元有所升值)。美元汇率的波动一方面表现为市场投机性因素的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导致国际外汇市场中积累的金融风险更加突出。

2. 2007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公布的就业、房屋销售数据、消费信心指数等重要经济指标比较疲软,表明次级贷款危机有蔓延和加深的迹象,美国经济下滑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为了化解次级债危机带来的金融风险,保证美国经济平稳运行,2007年9月和10月美联储连续两次降息,虽然降息有助于美国规避经济衰退的风险,但受其影响打压了美元汇率,导致世界各国货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

3. 美元汇率下跌导致黄金等贵金属价格呈现上涨之势。

2007年,受美元汇率与利率变化和全球经济环境中通货膨胀上扬,以及一些国家增持黄金储备和需求增加的影响,再加上投机因素,推动了国际期货市场上黄金等贵金属价格振荡走高(到11月黄金价格突破了800美元的关口)。黄金在拥有巨大投资空间的同时也暗藏着不可忽视的风险。

4. 美元汇率下跌因素强化了国际油价的上涨趋势。

2007年国际油价上涨除了中东局势恶化的地缘政治因素和供需失衡以及投机对油价波动起到的推波助澜的影响外,石油美元效应加大也刺激了国际油价的上涨,美元的进一步贬值和石油美元与石油欧元之间转换导致了主要货币间的搏弈,并刺激油价上涨。

最近的经济形势篇8

2005年以来,国际黄金市场备受关注,金价出现大幅度波动,并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中的一大热点。黄金价格经过2005年的盘整之后,从2006年3月24日550美元的位置开始,在短短的35个交易日内上涨近180美元,到5月12日达到730美元高点,创下了26年来的新高。但此后金价出现雪崩式下跌,在短短20多个交易日中,价格从730美元的高点跌到了542美元的低点,跌幅近190美元。其涨跌幅度之大,速度之快,均为近20年市场所罕见。然而,2007年黄金价格企稳回升,到今年9月20日报731.70美元,悄然间已经重新站上了高位。在此市况下,充分研究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做好远、中、近期投资的策略分析,成为驾驭黄金市场投资机会、控制黄金投资风险的必经之路。

一、黄金定价机制

黄金被称为“金属之王”,长期以来是财富的象征,被用于金融储备、货币、首饰和高新技术行业等。传统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具有货币和商品两种属性,其价格受制于黄金货币属性和商品属性均衡的影响。随着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黄金非货币化使黄金传统的货币功能弱化,黄金逐步演化为金融市场的投资工具之一,其金融属性应运而生。当代黄金的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在经济环境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动态地决定黄金的价格。

具体地,黄金价格主要来自于伦敦黄金市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黄金市场价格均以伦敦金价为标准,再根据各自的供需情况上下波动。伦敦黄金市场目前实行日定价制度.每日两次,分别为上午10时30分和下午3时。该价格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黄金价格.能够影响到纽约以及香港黄金市场的交易。

二、黄金价格影响因素

20世纪70年代以前,黄金价格基本由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决定,国际上黄金价格比较稳定。70年代初期之后,黄金价格不再与美元直接挂钩,黄金价格逐渐市场化,影响黄金价格变动的因素日益增多。具体来说,当前的黄金价格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黄金供求

金价最基本的决定因素是黄金供需关系。黄金市场的供应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常性供给。如世界各产金国的新产金,这类供给是稳定的,经常性的;二是诱发性供给。这是由于其他诸多因素刺激作用导致的供给:三是调节性供给。这是一种阶段性不规则的供给,主要包括还原再生金以及INF、各国央行和私人抛售的黄金。黄金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黄金的实物需求。这主要表现在首饰业、工业等领域:二是黄金的储备和投资需求。由于黄金仍保持一定的货币职能,并能抵御通胀。目前许多国家仍将黄金储备作为国际储备的重要部分,普通投资者也通过投资黄金达到抵御通胀、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三是黄金的投机需求。投机者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利用黄金市场上的金价波动,加上黄金期货市场的交易体制,大量“沽空”或“补进”黄金,人为地制造黄金需求假象。

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季度黄金需求达到969.13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由于一年以来金价上涨,因此以美元计价的黄金需求达到17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上升22%。其中,黄金首饰的总消费额升至120亿美元,比四年前翻了一番。工业和牙科对黄金的需求则比较稳定,按吨数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按美元计算增长了18%。受金价走势影响,黄金ETF投资需求旺盛。据JP摩根估计,迄今为止,ETF投资者买入的黄金数量超过了150吨,而2006年黄金ETF净买入量为260吨。

在黄金需求持续增长的同时,供给增长速度却相对较慢。金属经济集团(MEG)销售副总裁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年会上说,如果不能发现新矿,目前的黄金储量到2020年将被消耗完。统计数据则显示,世界上四分之一以上的新项目都位于非洲,但是在这个大陆上发现的新储量只占世界不到十分之一。如果黄金供应情况不发生变化,将会造成供应短缺。

(二)国际经济因素

经济大国对国内经济状况及其调控措施对黄金价格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美国经济的状况对金价影响程度最高。经济大国的通胀越高,以黄金作保值的要求也就越大。世界金价也会越高,其中美国的通胀率最容易左右黄金的变动。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经济大国通过各自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的变动将其经济状况的影响传导给美国,造成美元的涨跌,进而导致黄金价格的起伏。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全球货币供应出现流动性过剩的现象,其导致全球资产价格上涨和全球资产泡沫不断积聚。石油、黄金、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迅速上涨。发达国家已经多次通过上调利率来应对这次流动性过剩产生的通货膨胀风险。美国不动产市场开始走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不稳、通胀压力加大、加息预期上升、为调整全球失衡引发美元持续贬值等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风险仍然存在.这些宏观经济因素对金价上涨有显著的影响。

(三)国际政治环境

国际上重大的政治、战争事件都将影响金价。政府为战争支付费用、大量投资者转向黄金投资寻求保值,这些都会扩大对黄金的需求,刺激金价上扬。如二次大战、美越战争、1976年泰国、1986年“伊朗门”事件等,都使金价有不同程度的上升,911事件曾使黄金价格飙升至每盎司300美元的当年最高价。

近两年以来.国际政治局势动荡,先后发生朝鲜导弹事件、黎以冲突、泰国、伊朗核问题等重大政治事件。其中,伊朗核危机对金价的影响尤为显著。伊朗核问题的后续发展将带动投资者对黄金的避险需求,从而可能引发对黄金的新一轮追逐。

(四)美国经济与美元走势

美元汇率是影响金价波动的重要因素,在黄金市场上一般有“美元涨则金价跌,美元降则金价扬”的规律。美元坚挺一般代表美国国内经济形势良好,美国国内股票和债券将得到投资人竞相追捧,黄金作为价值贮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汇率下降则往往与通货膨胀、股市低迷等有关,黄金的保值价值功能又再次体现。这是因为,美元贬值往往与通货膨胀有关,而黄金价值含量较高,在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加剧时往往会刺激黄金保值和投机性需求的上升。回顾过去20年历史.虽然在个别时期黄金与美元同升同跌的局面仍然存在.但总体来看美元指数和黄金价格走势的负相关关系占主导地位。

目前,美国经济具有加速走向衰退的趋势,受此影响2008年美元走势不容乐观,美元汇价还存在下跌的可能,并将会引发地产、股市、进出口贸易的大幅波动。同时,研究显示美元与黄金的相关系数日益接近-0.8。在这种情况之下,作为基础保值手段的黄金受到了青睐,美元下跌的背景将令黄金的长期上涨成为必然趋势。

(五)国际原油价格走势

黄金是通胀之下的保值品,而石油价格上涨意味着通胀会随之而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这时候黄金保值避险的作用就会受到人们的青睐。黄金与原油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原油价格的上升预示着黄金价格也要上升,原油价格下跌预示着黄金价格也要下跌。据INF的估算,原油价格每上涨5美元,将削减全球经济增长率约0.3个百分点,美国经济增长率则可能下降约0.4个百分点。一般来说黄金价格与原油价格正相关,从中长期来看黄金与原油波动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大小幅度有所区别。有时石油价格由于某些偶然的极端供需因素影响而出现短期大幅波动,由于各国具有石油战略储备,不会对经济发展的趋势形成实质性的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油价与黄金呈现不相关的态势。

事实上,近两年来原油与黄金的走势具有明显的同步性.当油价在高位持稳,黄金市场也处于相对高位。受到供给增长的限制,石油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保持走高趋势,相应地,黄金将在油价走高的过程中发挥其规避通胀的作用,因此黄金的长期走势也将是走高的。

三、黄金投资预测分析

结合黄金价格的定价机制和当前影响黄金价格的主要因素,可以对黄金投资的长中短期走势进行预测。

1.长期走势。国际金价在1996年2月~2005年9月期间形成一个标准的9年圆弧底形态,时间跨度为9年的圆弧底足以支撑金价一轮轰轰烈烈大牛市。圆弧底是一个非常可靠的技术形态,一旦形成其攻击力度将非常强劲,且与其它技术形态突破有所不同的是,它的理论上升目标非常难以预计,且圆弧底形成时间越长,其攻击力越强,上行空间也越大。

2.中期走势。黄金在9月20日结束短线横盘调整,大幅拉高至730美元位置,收盘于731.03美元。对于黄金中线走势而言,下方560-540的宽支撑带有望构筑中期走势反转的底部。目前中线走势已到745、750这两个中线关键阻力水平,预计12月初可得到明确的中线走势信号。从金价走势图中知道,金价走势和MACD的底背离信号得到明确验证。各指标均得到改善,目前金价中线走势再度出现上涨曙光。

3.近期走势。受OPEC削减原油产出计划影响,原油期货迅速扩大涨幅。由于油价是目前黄金走势最大的影响因素,油价的上涨在相当大程度上激发了市场中看涨黄金的人气,在美联储宣布维持利率不变之后,金价更是一举突破720美元并且稳站在730美元上方。从目前技术上的运行态势观察,国际金价短线有望向750美元上方运行。

四、结论与建议

今年以来,黄金价格达到28年来的高点,金价的大起大落要求投资者以更为理性的态度分析决策。由于影响金价的因素很多,在分析黄金价格走势的过程中,应当将基本面和技术面相结合,并把握好当前金价的主导影响因素。

从基本面的角度看:黄金供求中变动较大的因素是机构投资者对黄金的投资持仓情况。年中数据的情况表明,机构资金有流出黄金市场的迹象;国际经济正处于全球流动性过剩的阶段,国际政治环境中伊朗核问题的影响仍未消除,这些不利因素需要黄金发挥保值避险功能,因而提升了市场对黄金价值的认同度:美元走势与黄金价格通常具有负相关的关系,目前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局面令美元贬值日益加剧,也令黄金的长期上涨趋势得以确立;国际原油价格与黄金常常出现同涨同跌的情况,近期金价的走势更是凸显了这种特征;原油供求关系决定了其价格仍将持续走高,相应地黄金在此过程中将充分发挥其保值功能而同步走高。

从技术面的角度看:时间跨度为9年的圆弧底形态决定了黄金正处于长期大牛市之中:金价自去年5月份从730美元的高位下跌后,再在今年9月重上730美元,这显示目前中短期的金价走势开始再度出现上升的曙光,很快就会超越750美元的价位。

上一篇: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范文 下一篇:工程监理的内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