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范文

时间:2023-11-24 08:25:58

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

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篇1

关键词:互联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生活化

党的十报告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炼为24字,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当前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各种西方思潮、西方的价值观暗潮涌动,在大学生群体中和宣传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必将对“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根据CNNIC的调查数据,截止2014年底,我国互联网网民高达6.49亿,大学生更是成为智能手机覆盖率最高的群体,笔者所在高校大学生的智能手机覆盖率为100%,90后大学生群体成为互联网世界里的原住民。大学生群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中国梦的伟大使命,同时也是活跃在互联网世界里的重要力量,因此“互联网+”网络发展趋势下,如何在高校学生中宣传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各大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的背景与本质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谓“互联网+”就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目前“互联网+”到什么程度呢?目前“互联网+”模式已经成功与零售业、批发业、制造业、外贸、农业、金融、物流、教育创新性的结合,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形态,同时“互联网+”模式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网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成果和集中反映。本质上是信息的在线化、数据化,“互联网+”兴起也宣告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是传统产业的创新升级,如一些传统纸质媒体创新性的运用“互联网+”,将难以消化的“大骨头”,分而化之,利用碎片化的信息,借助于“三微平台”焕发了新的生命。无论是淘宝、美团、快的打车等其基本工作都是努力实现交易形态的在线化。只有交易的主体双方和交易过程深刻的记录在网络上,才能形成可供监控的实时数据,成为可分析、可监控的数据流,从而促进经济产业链的持续发展。

二、作为“用户”的90后大学生的社会观和文化观分析

“丰裕”或成解读90后的关键词。40、50后是“贫乏的一代”,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百废待兴,很多建设成果的取得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完成的,是在物质极具匮乏的环境中艰难生存的一代;60、70后是“温饱的一代”,新中国发展的动力和中坚力量,在社会大生产和改革开放初期集中全部力量将自己的价值实现于国家发展和进步的社会价值中;80后是“发展的一代”,他们有了更好的物质条件,不再有“温饱”的困扰,更加注重知识和自身价值的实现。90后作为真正的“丰裕一代”,物质条件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独生子女的比例增大,受教育的机会和程度更加受到重视。伴随中国经济高歌猛进,90后大学生自然而然成为幸运的一代,享受着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取代的巨大成就”,90后大学生追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但不盲目崇拜,不会陷入拜金主义和金钱的奴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大地的蓬勃发展,90后的竞争意识进一步增强并倡导和认同良性竞争,相信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生存境遇,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充满信心;伴随互联网迅猛发展,90后大学生在接受西方文化的洪流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保持一定的增长,如《舌尖上的中国》普遍关注,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

(一)90后大学生的社会观:崇尚市场经济,政治事务“冷漠”

90后大学生崇尚市场竞争,相信市场主导的经济治理方式。有学生明确表示,垄断必然有弊端,没有竞争就不会有进步。在可清晰判断态度的样本中,大多数(66.8%)大学生相信市场主导是更好的治理方式,29.6%认为政府与市场需要相互配合。

与大学生个体的自身发展相比较,大学生群体对国家政治、国家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等政策等比较冷漠。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调查数据显示,65.21%的大学生的微博基本没有当前政治议题的内容,78.69%的大学生的微博、微信、QQ空间没有或者不转发与政治相关的文章,根本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体系的身影。与大学生呈现出的高发展效能微信感相反,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相对较低,即对于自己可以在多大程度上通过政治参与影响政治过程的信心不足。[4]调查结果显示,仅3.75%的大学生对国家政治保持“强烈”的敏感度,80.4%的大学生表示学校或者其他组织没有活动安排的话,自己不会主动关注。

虽然90后大学生群体政治敏感度低,政治态度冷漠。但是对当前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和人民生活质量,所调查学生中70%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拥护”或“非常满意”,100.0%受访学生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认同”,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的认同度很高,94.3%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中国梦”的实充满乐观态度。

(二)90后大学生的文化观:立足传统,洋为中用,理国

在网络信息急剧膨胀的环境中成长的90后大学生也是互联网的一代。面对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和西方思潮的渗透,90后一方面对西方思想文化持开放态度,如在对待日本发展的问题上,并非一味主张不屑一顾,部分网民跟贴表示关注日本普通民众的理性发展经验。另一方面,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渊源、发展及继承和发扬和以往比较有个更多的关注。

三、“互联网+”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的实践探索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除了云计算、大数据与新分工网络提供动力支持,互联网思维提供了其核心建构。互联网思维主要表现为:用户至上、用户参与、个性化定制和体验至上。“互联网+”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也应该有“互联网思维”,即学生至上、学生参与、学生体验,善于将各方合力形成联动机制。

(一)学生至上思维下的“话语权”再定位

学校的官方微博、学工系统微博群、辅导员个人的微博、微信、博客、QQ、人人网等在承担网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能时,其对象已经有别于传统的“一对一”或者“一对多”,互联网的世界里,教育的对象已经由个体教育转向群体教育。此时的“话语权”不是来源于身份而是网络权威和网络大V。因此,脱离学生的关注点和行为习惯指向,将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说教”式的搬到网络上肯定是没有粉丝,没有点赞的。因此,“互联网+”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应当着力培养一批深得“民心”的大学生“意见领袖”,牢牢把握教育的“话语权”,通过他们的个人新媒体网络平台,用生动、形象、生活化的语言和符合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积极引导身边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隐形渗透的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二)学生参与思维下的互动教育过程

网络的开放性与隐匿性使信息的传播者和者的界限不再分明,正是网络的开放性和隐匿性共存的特性,使得信息数据不断更新,从而形成强大的信息流。与传统传媒相比,网络媒体几乎没有准入门槛,各大高校及学工系统也创建了大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博、微信、QQ群甚至专门的网站,但是实践中的大多出现费力建成的网络只为“一时之需”,大多建成的网络都出现无更新、无人问津的局面。因此,众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新平台建立以后,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段子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中的应用,及时更新维护好平台,创新学生参与机制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的重要一环。在给予学生充分的网络参与权的同时,在互动的学生群体中会形成强大的舆论洪流,此时借助网络“意见领袖”的引领,分秒就可以在网络世界掀起一场风暴。“橘子哥”意外走红――仅数日,美国网络上的帖子辗转之后就于茫茫人海找到了中国的“橘子哥”,这是众多传播者与接受者即时互动、共同接力的结果――网络舆论的形成亦是如此。

实现教育的有效互动,需加强舆论引导。做好舆论监督工作,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实施监督的保障。权威机构(官方网站、主流媒体等)要及时回应舆论,不回避热点问题,在双向互动中释疑解惑,提高时效性,公正坚定地站在正确立场,把握舆论导向主动权。

(三)学生体验思维下的活动教育创新模式

“互联网+”的跨界链接和其产生的巨大的经济增长率一定程度上很好的挖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所产生的效益。如炙手可热的苹果手机红遍了大江南北,这和分布于全国的客户体验店是分不开的。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的开展,要开发与创作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户端和新媒体产品。如上海的易班和重庆大学的“E颗红心―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如核心价值观中“爱国”的表达,区别于以往的写出你的故事、征文、朗诵、影视作品展播,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我与国旗合个影”的微信活动一经转发,竟有了数以万计的跟帖,“爱国”情感的表达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旋律。

其次,在对传统媒体革新的基础上实现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的结合。因受众对传统媒体信息质量信赖的历史惯性仍起作用,所以传统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就不能忽视。而新媒体具有很强的媒介融合特征,正如麦克卢汉所指出的,“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自的优势,实现两者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融合。具体来说,充分发挥网络电视、网络电台、网络杂志、网络报纸、手机电视、手机报和电子报等革新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平台,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新媒体形式,拓展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唐绪军.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熊澄宇,廖毅文.新媒体――伊拉克战争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J].中国记者,2003,(05).

[3]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4]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崔海英.易班是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网络主阵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2).

[6][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篇2

【关键词】微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挑战;路径

一、相关概念解析

正确理解与之相关的概念含义,有助于我们站在科学的角度审视问题,客观精确地对待所研究的问题。

(一)“微文化”的涵义

微文化产生于网络社会,依托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通达以及人们思想的解放,对人们的行为习惯、思想意识以及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微文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所创作的具有明显个体性导向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物质文化由计算机、互联网和个人移动互联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构成,这是微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精神文化指的是一种关注个体,注重发挥个体力量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制度文化则是与微文化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诸如微博、微电影、微公益等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行为文化主要是在移动个人互联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实际行为。从狭义上讲,“微文化”指的是一种进入个人互联网时代后逐渐形成并随着科技的发展迅猛发展的注重个体和微观以主体性、平等性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精神现象。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义

党的十首次在报告中使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并进行了三个层面的概括,这是社会主义价值认识在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之后取得的新成果。这一概括从社会主义实践中探索而来,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身的价值内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概括。作为国家整体价值观,富强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全面发展,实现民富国强;民主是政治发展的目标,即通过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治国,保障公民政治参与和各项权利,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文明是精神和文化发展的目标,即通过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提升整体社会文明风气,构建明礼诚信的社会秩序;和谐是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的目标,即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共赢的局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概括。在这四个语词中,公正、法治早已出现并运用于社会,而自由、平等在党的报告中则是首次使用。自由含义较广,在政治社会意义上是指法律规定之下的人身行动、个人发展、利益表达、思想和信仰等方面的自由权利;平等是指人生而平等,每一社会成员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发展上应当具有相同的待遇和权利,不应当存在因地域、身份、家庭、职务而产生的不同;公正是将某种被普遍认同的原则或标准普遍地无偏颇地适用于一切人,使人们获得各自应得的权益和结果,倡导给社会成员以平等的机会;法治是指要坚持法律至上的原则,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不允许任何个人或团体凌驾其上,同时要充分保障每个人的权利与基本自由的实现。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个人层面的价值的概括。爱国是指公民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并愿意为祖国的发展和安全贡献力量;敬业含义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或工作的热爱、认真和投入的精神和状态;诚信、友善是公民交往道德的集中体现,诚信指公民在社会交往中要诚实守信,友善指公民在人际交往中要友好和睦、与人为善。

三个层面的价值,从国家层次、政治社会层次,到公民个人道德规范层次,实现了国家精神与公民个体道德的联通,“体现国家的利益和目的与公民相一致、国家精神能够自觉地转化为公民内心道德法则的思想特征。”

二、微文化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地深入发展,我国社会思想意识领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人的差异性与独立性显著增强。微文化环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面临一系列新挑战。

(一)微文化领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分化”的挑战

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改变对其他国家的干预模式,倾向于借助网络文化产品加大对中国的意识形态领域渗透,利用冷战后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特殊时期,采取将对手污名化的政策,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无用论”加强思想攻势;此外推广“互联网自由”作为对它国文化侵略的重要手段,使我国在微文化这一新型而又富有活力的领域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诸多问题。美国在《2010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宣称“支持这些技术的扩散和使用,以促进表达自由、扩大信息的获得、增进政府的透明度,反对对这些技术使用的限制。……以有效地将我们的信息传递到世界。”这充分凸显出美国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其意识形态渗透的立场。

(二)微文化领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相分离的挑战

我国微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大众化”、“娱乐化”、“社会化”的特点,这种“大众意识形态活跃”与现有 “主流意识形态失语”存在对峙和分离现象,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首先在资本和权力的双重挤压下,市场功利主义在微文化空间里盛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滋生出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众多腐败分子将其大肆渲染,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发生偏差;其次,技术理性的张扬,加剧了技术异化,淡化了政治信仰。技术理性向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渗透要求人们把意识形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意识形态的科学化,使人重新成为技术的奴隶。“微博控”和 “低头族”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过度依赖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使自己忽略了和他人的生活现实,致使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再次,过分的数字化娱乐导致消费主义盛行。传媒内容的娱乐化和传媒运作的商业化带来了消费主义,以至于消解精神走向低俗,思想道德教化功能弱化。

(三)微文化领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挑战

微文化生态中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所遭遇的挑战,实际上是我国社会转型的网络镜像。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促进了社会价值体系的新变化,在新旧价值体系范式转换还未完成之际,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社会变革的不相适应大大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社会认同度,在微文化生态下这一矛盾表现得尤为突出。近年来,微博上存在三股值得关注的思潮:一是政治上的主义,一些别有心机者将“中国梦”解释成“梦”,利用网络这一新阵地网上网下互动、国外国内联手,试图探新一届中央意识形态底线;二是经济上的自由主义:鼓吹市场万能论,破坏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三是:一些人以“重新评价历史”为名,用所谓的“历史细节”和“解密材料”丑化党的领袖,并试图否定革、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其目的是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面对这一复杂状态,我们党和人民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对此,我们应针对互联网这一巨大能量空间,加强微文化生态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三、微文化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索

微时代的到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新型平台的同时也使其贯彻实行面临了诸多的新挑战和新考验。探索新环境下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路径,使其成为引领社会思潮的新旗帜,是当下开展思想工作重中之重。

(一)加强网络空间的社会管理,营造和谐健康的微环境

当下,加强网络空间的社会管理。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这不仅是因为网络本质存在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以信息交流为基本内容的缺场交往对在场交往已经构成了难以阻挡的作用”实体权力如何有效制约缺场交往,已经变得令人捉摸不定。”针对微文化的发展状况,需从自律和他律两个方面共同规范网络参与主体的行为。首先,从他律角度,制定针对微时代文化产品的专门法律法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我国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成为我们科学管理网络空间的必要措施。微时代的迅猛发展速度超过了相应法律法规制定完善进程,使得我国网络监管体系出现诸多漏洞。为了解决这一困境,我国需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同时借鉴国外这一领域的法律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次,从自律角度,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在虚拟世界里构建伦理规范,通过内在理性,形成可为、可不为的思想约束,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关系,推动社会向合理化发展。

(二)推动内容创新,构筑导向鲜明的微文化

目前,我国微文化生态中主要存在三种成分:一是由网上正面力量构成的红色地带;二是由网上负面言论构成的黑色地带;三是介于红色地带和黑色地带之间的灰色地带,具有模棱两可和不确定性。随着社会利益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人的主体性显著增强,在网络领域中要善于利用微博、微信这些广阔空间向全社会宣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正能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多维度、方面对其进行通俗解读,力使各阶层人民群众都能科学理解,身体力行。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微文化也必然要求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和实践要求,反映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充分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理想追求;充分吸收世界各个民族各种制度优秀文明成果,体现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基本趋势,反映人类共同的理想愿望和价值追求。

(三)创新信息传播形式,形成与时俱进的微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传播环境的日渐放开,人类进入“信息爆炸”时代,如何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形式,使其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鹤立鸡群,成为当务之急。一方面,使价值观渗透于流行要素中。新媒体实现了对社会意义的微观操作,并将图片、音频等魅力元素与高科技手段相融合,达到接受数量的无限多。这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提供了重要路径。充分利用网络语言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灵活多变等特点,在信息长传下达之间树立“形象”,牢牢把握话语权;另一方面,借助文化产业实现价值观制作的市场化。通过对受众注意力的把握,把注意力资源引导到特定议题上,塑造在市场中备受追捧的新媒体品牌,形成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相适应的品牌基因,实现政治信息以“视像化形式” 生产、交换和消费活动,最终完成新媒体“文化形象”,实现主流价值观的文化认同。

在微文化生态这一特殊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发展在充满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拓展文化创新的视野,紧紧抓住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侯惠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上如何取得共识?[J].北京:红旗文稿,2012.

[2] 孙来斌.当前西方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挑战和应对[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5).

[3] 刘少杰.网络化时代的社会结构变迁[J].学术月刊,2012 (10).

[4] 大力加强网络文化的价值观引领[N].光明日报,2014- 04-21(11).

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社会实践

在高校大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贯彻党的十精神的重要体现。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与人平台,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

一、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问题

1.多元文化思潮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高校大学生涉世未深,价值观尚未成型,更容易成为西方文化思潮及多元化价值体系渗透的主要对象。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社会出现的道德诚信缺失、个人拜金享乐主义、等不良现象也影响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2.开放式新媒体传播不良信息的冲击。当今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迅速,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媒介。新媒体的出现像一把双刃剑,既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快捷性,又有不良文化和舆论传播的隐蔽性。国外敌对势力以互联网和新媒体为媒介通过隐秘方式侵蚀着广大青年的文化认同、政治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

1.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高校应引导学生融入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主动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去。通过社会实践直观的认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坚定信念、明辨丑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观的内化认同。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2]。大学生要真正地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观认同,应通过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进行自我判断和反思,增强大学生追求真理的品格与能力以及大学生对错误思想言论的辨别能力[3]。

3.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化行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在人生理想和政治立场方面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理想,自觉将内化的主观认同的价值观念转化为外化的实际行动,强化角色意识,主动承担时代赋予的重任。

三、拓宽基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实践路径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依托项目实践模式,发挥实践育人作用。高校应该发挥第一课堂的主导作用,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紧密结合,采用项目化运作模式,与“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主动参与实践的动力,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创建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健全实践教育长效保障机制。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服务的基本平台,高校应该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村居社区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企业实训基地、社会志愿服务基地等基地,争取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经费支持,为社会实践提供良好的经费支持和制度保障。

高校应建立在党委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监管小组,健全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明确职能部门和教师责任,建立全面考核、科学评测制度,为教师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证。

3.发挥校园文化载体作用,结合新媒体技术创新开展符合时代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应重视发挥体现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作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讨、“微文明微志愿”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校园文化活动,带领学生深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及社会志愿服务基地开展实践活动,结合新媒体传播手段,在校园网、微博、公共账号等新媒体广泛宣传学生道德模范、志愿服务模范、勤工俭学自强之星等先进典型,跟踪宣传报道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用校园“好声音、正能量”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扩大道德先锋模范和社会实践活动宣传的辐射力与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1)。

[2]中国网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EB/OL].http://.cn/news/2014-05/05/content_32283223_3.htm。

[3]金瑶 陈华洲 论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11,15。

作者简介

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篇4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微文化;价值生态;策略

一、微文化的内涵

(一)微文化的含义

中国互联网技术起步晚,发展快,因而短短20年间,由于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的产生和普及,快节奏的网络时代酝酿了“微文化”的产生。“微文化”以其个性、自由、草根、青春的特征,继承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精神,并弥补东方文化在社会个体关怀上的不足。然而,“微文化”在方便表达主题的同时,也使得谣言得以传播,从而使现代公民“大责任、大理想、大视野、怀”的思想观念淡薄。因此,我们要警惕微时代的畸形发展,以免成为四分五裂的微分子时代。

(二)微文化的特征

1.去中心而大众化微文化将媒介与生活相结合,坚持“百家争鸣”理念,使人人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将信息资源交互、整合,形成大众化的文化体系。2.破整体而碎片化微文化打破传统文化的整体性、系统性,以微型的碎片化信息为其基本形态,跳出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完整地报道、传播某个事件,记录普通人的点滴生活。然而,这种“快餐式”的文化消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逻辑思维的严密性,消褪了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的传承。3.承多样而互动化微文化的产生促使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网状、双向的传播体系代替过往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模式。在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精神基础上,彻底打破传播者和受众者之间的界限,形成点对点、点对面的多维互动模式。4.聚微小而强力化微文化虽给人以微小之感,但当微小的个人力量转化为巨大的群体力量时,就会凸显“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欣欣向荣。因此,面对不法分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恶意制造和传播的虚假、垃圾信息,要以“人心齐,泰山移”的恒心坚决抵制,为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创造良好环境。

二、文化的生态观

(一)文化生态的内涵

政治、经济的物质世界是文化、生态的主观意识出现、发展的基础;相应的,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继而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推动政治、经济的发展。因此,物质存在与文化生态相辅相成,互利共生。

(二)以文化生态为研究视角的意义

新世纪下的文化生态以其区域性、行业性、民族性完成情感、意志、行为的能量流动,通过新媒体技术实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物质循环。鉴于文化生态的深入,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想道德、行为规范不再处于被动的尴尬境遇,而是渐渐掌握主动权;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也不再是不可触摸的神话,平民化的转变也将凸显人的主体性。

三、微文化生态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维度分析

(一)价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情感维度

社会主义体制下,思维活跃、情感丰富的当代大学生在从理性认知、情感共鸣阶段过渡到思想转化阶段的过程中,由懵懂莽撞到迷茫混沌,最后走向成熟稳重。因此,坚定的意志保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持续发展;相应的,消极的情绪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沉淀固化。综合看来,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离不开个体身心的和谐,更离不开积极情感的填充。

(二)人格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志维度

社会主义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日益社会化、大众化、日常化,由此引发“意识形态外化于行,道德规范内化于心”的教育体制改革。理想信念与自我实现的空前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个人层面“家就是国”的小爱无私上升到国家层面“国即是家”的大爱无疆。

(三)环境育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环境维度微文化进驻校园后,在改变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思维方式上掌握主动权。家庭与学校的密切沟通,有助于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在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发扬时,多层次、多元化、多方位的网络技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抽象与形象之间搭筑桥梁。纯净的社会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实施的必要条件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的助力跳板。

(四)自觉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维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道德品质的软件支持,更离不开法律制度的硬件制约。在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提升思想道德意识;以凝聚正能量、传递正能量为目标,增强服务群众信念;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根本,强化奉献社会理念。

四、微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生态理念的缺失

生态教育引导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和塑造美好的生态情感的功能,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缺乏生态教育理念的指导,不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学生角度,不能充分发挥自主、和谐、包容、创新的教育生态环境功能,只有坚持生态教育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交流、学会探索、学会创造,我们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才有最深厚、最长久的生命力。

(二)教育生态系统的失衡

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动机不是为了自主发展和自我实现,学生的需求不强和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和互动性,达不到德育的教育效果;家庭更关注孩子的成绩、成才,缺乏理想信念的教育和人格魅力的培养,但是这三个大环境并没有形成合力,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学校内部各个环境子系统间也没有形成良好的衔接和融合。

(三)教育生态链条的破坏

不同的教育资源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与功能,教师充分运用不同教育资源的功能和作用的最大优势,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家长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过程中;社会环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背景,不仅对学校文化环境有着导向作用,而且对家庭环境有着指导作用。而目前这三者并未形成强大的合力,三股力量的教育文化生态圈并未能得到合理的整合和调整,还需要进一步挖掘三者的一切积极因素,以实现其良好的互动。五、微文化生态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原则和策略(一)原则1.主体性原则———以人为本大学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因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研究他们的需要、特点,进而充分发掘他们自我教育、全面发展的潜能。2.批判性原则———以理为据坚持批判性原则,应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以对立统一的唯物主义进行辩证分析,坚持科学理论为指导,明确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3.协作性原则———以合为措施协作性原则之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从突出社会教育,巩固家庭教育,加强学校教育三方面,推动培育工作的逐步深化,切实增强培育工作的生机和活力。4.整体性原则———以全为则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应将合理的物质需要和恰当的精神追求合二为一。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凝心聚力建设中国特色主义社会。坚持社会与个体的统一,以整体的姿态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策略

1.从情感维度看在正确的世界观的引导下,当代大学生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实践价值。为激发大学生高尚的人生情感,强化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工作者应遵循大学生心理过程规律,以学生为本,深入了解他们的情感、情绪变化。在教育工作中,应以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为理念,用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心的交流,在两者之间搭建起起民主平等、团结友爱的桥梁,充分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自豪感、成就感、安全感、被尊重感。2.从意志维度看为激发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工作者还可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从软实力和硬实力两方面出发,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着手,定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研讨会。在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前提下,打破传统的一枝独秀,提倡新时期的百家争鸣,切实做到“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3.从环境维度看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以血亲伦常为基础,通过家规强制、亲情感化,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个别教育。作为一种全面、广泛的教育模式,日常生活成了家长对学生言传身教第一舞台。学校作为普遍教育的平台,应高举相互、平等的旗帜,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做到:重视家庭培养,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奠定良好基础;强化学校教育,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有效渠道;优化社会环境,为大学生构建和谐的生态文化环境。将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串联成一个整体,共同作用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4.从实践维度看增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的关键在于丰富活动内容,以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课余时间可通过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征文比赛、演讲赛各种社团活动,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理论和道德水平。组织年级大会,班级活动加以新媒体的宣传,不断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使当代大学生思想品格不断走向健全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胡娅.微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18-20.

[2]李长学.微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5.19.

[3]王玖珊.文化生态学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21-22.

[4]刘铮.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南大学,2012.73-81.

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篇5

关键词:应用经济学;博士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博士生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博士生培养目标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的特定培养程式。这种特定培养程式是依照一定方式联系起来的系统,主要包括:生源选拔、课程学习与考核、博士学位论文指导、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等。近年来,我国一些研究型大学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有效措施,探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逐渐形成了符合专业需要的博士生培养模式。

在生源选拔中,入学考试实行博士生部分专业课程的统一考试。为保障考试的公正性和保密性,制定了相应的出卷及改卷规则。同时制定了新的硕博连读选拔制度。规定只有高级宏观经济学(I)、高级微观经济学(I)、高级计量经济学(I)三门统开课程平均成绩为全院前20%的硕士研究生,才有资格报名参加硕博连读生的选拔。这些研究生报名之后,第二年必须修完统开博士生平台课程,并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做出一个研究计划,提交专家委员会进行匿名评审和公开答辩,并比例淘汰后,才能入选硕博连读生。

在课程学习与考核中,借鉴美国经济学博士生教育的课程体系。为硕士生统开了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并把前三门作为经济学院硕士生的学位课程。为博士生统开了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和经济博弈论,并把前三门作为学位课程。为保证博士生能学好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规定所有博士生必须通过开设的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不能通过者,则必须补修,并规定,如果博士生在学期间不能通过这些硕士课程,不得申请博士学位。

第二,对两级平台课程实行了严格的教学管理。硕士课程采用了国外大学经济学硕士级别的优秀教材,博士课程专门请了海外大学学术造诣高,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授承担,在教学上,实行学大纲、材、统一试卷、统一密封、流水改卷。

第三,加强了博士生学术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组织了大量的学术讲座及学术会议,广泛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前来讲学,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与此同时,研究生会等也积极组织了各种学生学术活动。

在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中,制定了博士学位论文的匿名评审制度。所有博士学位论文由学院统一组织双盲评审。启动了全国专家库(即把目前所能搜集到的全国经济类博士生导师600余人的名单作为专家库),并编制了随机抽选评审专家程序。

经过这几年对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改革,目前在博士生培养中取得初步成效。

1.入学生源质量有所提高。统考使入学新生具有大致相近的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为后续的高级课程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三年实践证明,实行入学考试按一级学科统考制度是可行的,有利于提高生源质量。

2.进行的硕士和博士两级经济学基础理论平台课程建设,开拓了博士生的视野,为博士生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3.全国专家库基础上的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制度,不但严格了博士学位论文标准,而且提高了博士学位论文质量。

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有许多地方值得借鉴,首先,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明确。博士生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博士生培养目标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的特定培养程式。明确提出其指导思想是国际化、规范化、现代化和本土化。即在国际化思想指导下,鼓励博士生广泛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通过国际交流与竞争了解自己的差距;在规范化思想指导下,要求博士生在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语言、方法要规范,既要有综述也要有数据;在现代化思想指导下,在博士生教育中尽量培养博士生解决现代问题的意识;在本土化思想指导下,强调博士生教育是为了服务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几种思想的共同目标就是要培养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

其次,结合在博士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解决,即从生源选拔、课程学习与考核、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这三个要素环节进行改革。在生源选拔上强调入学考试实行博士生部分专业课程的全院统一考试,同时改革硕博连读选拔制度。在课程学习与考核上,借鉴美国经济学博士生教育的课程体系,结合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强化了标准化课程教学,形成了以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计量经济学三门课程为核心的硕士和博士两级平台课程体系,为博士生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环节启动了全国专家库,制定了博士学位论文的匿名评审制度,严格了博士学位论文标准,提高了博士学位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发展报告(1978-200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徐希元.当代中国博士生教育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徐 平(1975-),女,辽宁铁岭人,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方向的研究。

赵 岩(1978-),男,辽宁昌图人,助理研究员,教育学硕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方向的研究。

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篇6

(一)高职经济学学科建设现状

1、理论性强,大量运用数学工具。经济学基础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涉及到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个领域,是一整套庞杂的理论体系。而且很多情况是在建立假设的前提下,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剔除后,再运用数学符号去代替现实经济主体复杂的行为活动进行分析。例如用微积分求极值,极限的知识,而函数和图形更是应用普遍。高职学生一般数学基础都比较差,再加上是低年级学生,造成学习时很难理解。

2、教材编写不具备针对性。目前市场上针对高职学生编写的经济学教材很多,但绝大多数都是本科层次教材的删减版,一方面要求掌握的经济理论面面俱到,另一方面,在理论验证说明上又过于简单,这让基础相对薄弱的高职学生在自学教材的过程当中,经常看不懂教材,更不用提把经济学学好。

(二)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计划设置不合理。经济学内容的广度决定了经济学的学时应该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而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要求―学期64学时讲完微观、宏观两部分内容,教师如果要根据教学内容要求,保证教学质量,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学生学到的东西就少;教师如果赶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就很难保证,学生学的东西多了,但往往似是而非,这样就出现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尴尬局面。

2、教学过程。传统的教学手段,使得大量的经济史实、图片无法真实展现出来,导致教学效果尚不理想;新闻、时事等仅仅靠口头表述,难以达到直观的、深刻的效果,教学效率低下。

3、考核方式。大部分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的考核,依然停留在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加权平均的方式。而期末考试往往又以闭卷的形式进行考试。在考核中往往出现学生考前向任课老师要重点、“考前死记硬背,考后就忘”的现象,期末考试的题型基本以名词解释、选择、判断、简答、论述等形式进行考核,考查重点偏重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考核,忽视对学生运用抽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

(三)高职学生自身特点

1、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高,基础相对薄弱。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高,是从整体现象来概括的,主要表现为:课堂上睡觉、玩手机,这是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而在课后自习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自习室“门可罗雀”, 甚至在期末考试的攻坚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的自习室也被迫早早“打烊”。由于长期以来社会对职业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经过高考后,大部分高考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到本科院而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则选择了高职院校进行学习因此,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

2、90后大学生思维方式发生变化。新时期的大学生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思想活跃,参与意识强,对新兴事物感兴趣,不再愿意接受老师枯燥的填鸭式教育,也不再只满足于老师对书上理论知识的单纯讲解。他们对墨守成规的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也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高职经济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一)教学目标改革。建立以提高学生经济理论素养和能力水平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同时加强思维训练, 注重职业素质培养,使学生增强对经济现象的关注度,提高其对经济现象的分析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综合素质、增强职业发展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还要注重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职业素质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教学中.我们预期达到的素质目标包括:

1、通过完成项目作业和小组作业增强团队协作能力;2、通过对周围经济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增强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完成项目作业、课外阅读、资料查找和分析任务,提高自我学习能力;4、通过对项目作业课堂展示与交流,提高学生胆量,增强其口头表达力。

(二)教学方法创新

1、融入音、色、形等教学手段的创新。根据人类记忆的特点,那些直观的、形象的东西更容易在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在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以口述和板书为主的教学手段,运用电脑、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工具把理论知识用案例、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再现,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课堂辩论以及玩游戏等互动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记忆并掌握相关理论。

2、实践教学的拓展。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与实践密切联系的课程,只有把深涩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的现实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产生浓厚学习兴趣。因此建议每学期安排8―10 个实践教学课时,分别针对于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去安排实践教学。例如,在市场结构这一项目中,要求学生分成小组,对学校周边的餐饮、娱乐、图书等不同类型的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判断该市场属于什么类型市场,以及分析该市场的竞争策略;完成调查报告。

(三)考核方法创新。在以分数论英雄的现代教育环境下,课程的考核方法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向,所以要把以往的终结性考核向过程性考核过渡:由之前的期末考试占80%,平时成绩占20%;转变为结合实践教学过程,期末考试占50%,平时成绩占20%,实践成绩占30%。通过这种转变,学生的总成绩由完全依靠老师划重点背课本,变成了靠自己在一学期中的不断积累的成绩。但考核方式仍需要不断完善,例如增加期中小论文考试,笔试与口试的结合,结合理论对当前热点经济现象的解释等,这些方式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继续探索。

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篇7

一、当前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公民意识教育情况

高校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是提高学生感性认知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前进,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幸福指数持续增长,这些成绩使得高校学生群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着强烈的自豪与认同,更加坚信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所阐述的“四个选择”,即: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最重要的职能之一,以“立德树人”目标为核心,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人才培养的重大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许多高校鼓励学生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进行自我对照,通过课堂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形式新颖的校园文化创新宣传模式,通过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践行能力进行锻造,实现由理论指导实践、由实践深化理论互相转化。

笔者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为例,对本校学生进行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意识教育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意识教育都有一定认识,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仍缺乏深入了解,对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质把握不足,对于二者相结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重要性缺乏基本领悟。因此,高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中之重。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载体丰富高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形式

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以公民意识教育为主要形式,这是当代中国的责任与使命。开展高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和指导。我们从多个维度出发来探究高校学生群体公民意识教育的具体要求,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次完善教育内容。

从宏观角度而言,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引导并做好宣传工作。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要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的公民意识教育融进我们的文化创意和文化产品,从而提升全民族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从中观角度而言,就是要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主要任务来改善高校校园环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阵地,充分利用网络课程、慕课、微课等多种课程形式来加强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同时,也要借鉴朋辈心理的理论方法,在高校学生群体中间搭建平台,共同进行理论交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将公民意识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微观角度而言,就是要注重高校学生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调整工作方式,使其能够主动、自发学习,通过自我对照,争做合格公民。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阐述指导之下创新高校学生怎样做优秀公民的教育方法,使高校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进行自我教育、慎独教育、自我成长,努力将公民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为行,为社会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篇8

关键词:管理人才;培养;微观经济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6-0138-01

1 微观经济学对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如何有效率地分配使用稀缺的生产资源,以达到既定目标的社会科学,管理学是研究管理者如何对组织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社会科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作为两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基本假设是有区别的,但经济学是管理学理论基础,管理学思想的萌芽、理论发展都是以经济学为基础的,经济学还为管理学提供了分析工具。由于培养目标不同,管理学科的经济学教学与经济学科的经济学教学是不同的,经济学科的经济学主要是关于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研究,侧重社会整体公平与效率,为政府制定政策服务,重在培养学生理论分析和研究能力;管理学科的经济学侧重微观经济组织和个体的研究,主要为企业的决策与经营服务,注重实用性,重在培养学生经济思维方式和理论运用的能力。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研究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分析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以及市场均衡的实现,因此,微观经济学对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尤为重要,其作用体现在:

(1)理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认识能力的提高,通过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资源稀缺性和选择的必然性,了解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并最终形成经济理性思维和认识能力,这种思维方式和能力将帮助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的管理者能够认清管理活动中经济问题产生根源及解决途径。

(2)后继课程的基础。微观经济学是管理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在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战略管理、运筹学、运营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课程中都会有微观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如统计学中需求曲线的拟合、指数分析,市场营销中市场分析、定价策略和原则,财务管理中成本分析、筹融资决策、投资理论,战略管理中环境与条件的分析、博弈竞争与战略选择,运筹学与运营管理中的最优化分析、设备经济管理、库存管理,国际贸易中的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关税理论等。

(3)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微观经济学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分析工具,如最优化的分析方法在价值工程得到具体运用和发展,成本收益分析也成为管理学中经济原则的体现。而现代微观经济理论更是为组织结构与组织规模、管理成本与激励约束、厂商的竞争与合作等诸多管理活动中的问题提供了分析和解决的依据。

2 管理专业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设想

微观经济学对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但由于微观经济学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困难,经济学被称作“沉闷的科学”、“最难学的课程”,在实践环节中也表现出应用能力较差。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管理专业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提出看法。

2.1 注重理论性与实用性结合

微观经济学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同时又有较强的实践性。但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本质上是应试教育模式,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灌输式的课堂讲授,理论脱离实际,学生中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的现象非常严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学生“知”,更要懂得如何“行”,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为适应这一要求,微观经济学教学肩负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重视微观经济学的结构,又要体现经济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好基本概念,讲清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经济生活实际讲解原理使学生体会到经济学不再是空洞乏味的模型,而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且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理论。在案例教学中,不仅可以传授知识,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训练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有效地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此要求教师要注意搜集资料,结合教学的重点、难点选择典型的案例来进行分析,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2.2 将微观经济学教学与管理专业结合

首先,教师应对管理学科及专业课程有所了解,在讲授时联系相关课程的知识,使学生理解微观经济学对管理学科的基础作用,同时在学科背景下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工具。

其次,注意教材的适用与内容的选择。目前多数学校采用人大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这本教材是部级优秀教材,系统、规范,但由于是面向经济学专业的,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时,就显得内容过多,程度较深,为此教师应在教学内容上针对管理专业有选择地讲解,重点介绍供需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

第三,采用专题形式介绍微观经济学新发展。近年来经济学与管理学相互渗透,出现融合趋势,经济学的现代企业理论及决策理论在管理学的发展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例如,管理学的企业组织理论中的组织设计和组织发展大量借鉴了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的研究思路和成果,而契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为组织结构和组织规模问题、组织中的冲突和协调问题、契约机制和契约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管理中的成本、内部人控制等问题的解决、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正是依赖经济学的委托理论与博弈论。因此,采用专题形式介绍这些与管理学密切相关的新思想、新理论对于管理专业学生而言非常有益。

参考文献

[1]逢锦聚.关于我国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8,(5):31-33.

[2]黎诣远.管理学科的经济学[J].经济学家,1998,(5):81-82.

[3]高核.管理学与经济学的融合及未来发展[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1(1):121-123.

[4]黄钟仪,刘蓉.经济学传授中的思想与技术[J].渝州大学学报,2001,18(6):56-59.

[5]乌家培.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关系[J].管理科学学报,2000,3(2):83-84.

上一篇:小学阅读课程范文 下一篇:海洋经济产业投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