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社会治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06 13:01:49

市域社会治理方案

市域社会治理方案篇1

一、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环境综合整治,使重点流域、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和大气环境质量达到省定目标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削减,为全面完成“十二五”时期污染减排任务奠定良好基础。

二、工作任务与工作责任

(一)清潩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

1.工作任务

按照年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整造纸产业结构改善清潩河水质的实施意见》确定的清潩河市区段年水质目标和工作任务,结合“十二五”淮河流域规划,我市继续开展清潩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县政府完成飞达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2万吨造纸生产线零排放试点工作,并关闭该企业4条落后造纸生产线,同时完成一林纸业有限公司提标改造工程;区政府完成宏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条和宏腾纸业有限公司2条落后造纸生产线关闭任务;市政府要完成市污水处理厂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市宏兴淀粉厂提标改造工程和市伊兴皮革有限公司废水深度治理工程。流域内的各级政府和环保、住建部门要加大对重点排污企业和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监管力度,确保其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废水,并建设完善的污水管网配套设施,提高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通过环境综合整治,使清潩河流域水质明显改善,达到政府责任目标要求。

2.工作责任

年6月30日前,完成市伊兴皮革有限公司污水深度治理工程和县一林纸业有限公司提标改造工程。

年11月30日前,全面完成清潩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

市、县、区政府主要领导为以上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

(二)市彭花公路两侧、市大周镇区域大气污染环境综合整治1.工作任务市、市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并组织实施,全面改善当地环境质量。

对彭花公路两侧石料开采加工企业和大周镇有色金属加工企业进行全面核查,确定整治项目、整治措施、完成时间,制定整治方案并报市环保局同意后组织实施。

在区域综合整治中,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予以关闭,对符合产业政策但未履行环评审批手续的建设项目,立即实施停产、停建,限期补办手续,对逾期未补办的企业,由当地政府依法予以关闭;对履行环评审批手续,但未如期验收、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下达限期治理通知书,按照现行环保要求进行污染治理设施改造;同时对区域内无组织排放、扬尘点、扬尘路段进行集中整治。

2.工作责任

年3月25日前,市要对彭花公路两侧所有石料开采加工企业进行核查,市要对大周镇有色金属加工企业进行核查,制定区域综合整治方案,确定综合整治企业名单,提出整治要求、完成时间并报市环保局审核同意。

年3月底前,对限期(停产)治理的企业下达限期(停产)治理通知书。各企业必须严格按照限期(停产)治理通知书要求实施治理,对逾期完不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依法实施停产治理。此项工作由市、市政府负责落实。年4月底前,对实施关闭的企业要关闭到位。此项工作由市、市政府负责落实。

对符合补办环评审批手续条件的企业,在立即停产、停建的同时,按要求补办环评手续,未取得环保行政许可之前不得生产或建设。对具备环评手续但未经许可擅自投运的企业,依法责令停产,限期补办试生产和验收手续,并依法予以处罚。

年11月30日前,全面完成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

市、市政府主要领导为以上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

(三)废旧塑料行业环境综合整治

1.工作任务

按照年市政府印发的《市废旧塑料收购加工行业专项整治方案》要求,市、市和鄢陵县要加快废旧塑料循环经济园区建设进度,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治理、集约发展、合法经营”的原则,建设环境优美、污染治理规范的废旧塑料循环经济园区,所有废旧塑料加工企业(户)一律进入园区。

2.工作责任

年6月30日前,各地废旧塑料循环经济园区建成投运。

市、市、鄢陵县政府主要领导为以上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

(四)市区饮食行业油烟污染综合整治1.工作任务全面调查我市建成区范围内的饮食业单位,对没有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的饮食业单位,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证操作期间按要求运行。油烟无组织排放视同超标。

2.工作责任

年3月20日前,由市环保局牵头,市卫生局、市城管局和市工商局参与制定《市饮食业油烟污染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成立领导小组。

年3月31日前,建成区内的县、区、经济开发区、东城区完成调查摸底工作,确定整治饮食业单位名单,报市环保局备案,此项工作由县、区、经济开发区、东城区环保部门会同当地卫生、城管、工商部门负责落实,环保部门负责对整治企业下达限期治理通知书。

年11月30日前,完成被限期治理的饮食业单位油烟污染综合整治,并通过验收。

县、区、经济开发区、东城区环保部门要督促相关企业按照限期治理通知书要求制定整治方案,并负责进行督办,确保按期完成治理任务。

县、区政府和经济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主要领导为此项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环保、卫生、工商、城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抓好落实。(五)电力行业烟气脱硝综合整治1.工作任务市按照省环保厅制定的电厂脱硝标准和脱硝效率要求,完成禹龙发电有限公司发电机组烟气脱硝治理工程。

2.工作责任

年11月30日前,完成禹龙发电有限公司发电机组烟气脱硝治理,并通过验收。

市环保局和市环保局按照省环保厅下达的限期治理通知书要求,督促企业按照限期治理通知书相关要求制定整治方案,并负责进行督办,确保于按时完成治理任务。对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实施停产治理。

市政府主要领导为此项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

三、工作标准

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标准:达到省政府确定的各省辖市政府年度环保责任目标断面目标值。

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标准:通过整治,促进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升级,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行业环境综合整治标准:达到各行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规范要求。

关闭、拆除违法企业或生产线标准:依法吊销或变更企业营业执照,拆除生产设备,清除原料。

停产治理、限期治理、深度治理标准:治理工艺符合国家环保技术政策和省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技术规范要求,治理期间不得超标排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环境综合整治是全市环保工作的重点,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全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各县(市、区)政府要提高认识,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抓好此项工作,主要领导要认真组织,亲自抓、负总责。要加强领导和督促检查,切实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管理体系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二)强化监督管理。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大对列入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范围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监控力度,建立监管档案,督促企业按期完成治理任务。要加强日常监管,严防已关闭的污染企业死灰复燃。

(三)建立协调机制。环境综合整治的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协调机制,各负其责,齐抓共管。

环保部门: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加大监管力度,实行严格的环保目标考核,依法查处违法排污企业。

发展改革部门: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污染治理等环保重点工程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工作力度。对被依法关闭(拆除)的企业(生产线)、停产治理企业、未按时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依法督促供电企业停止供应生产用电。

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对不符合国家或省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企业(生产线)依法予以淘汰。

监察部门:对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力,造成严重后果,以及对环境违法违纪案件隐瞒不报、压案不查、处理不力,甚至充当违法排污企业保护伞、损害群众环境权益的有关单位及相关责任人进行查处。

财政部门:及时、足额拨付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污染治理等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专项资金。

国土资源部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因环境问题被政府依法关闭矿山的采矿许可证的吊销与注销工作。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督促加快环境综合整治涉及到的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脱氮和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进度,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的监督和指导,提高已投运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水平。

水利部门:对被依法关闭的违法企业,吊销取水许可证,停止生产用水供应。

卫生部门:配合环保部门开展对餐饮行业油烟污染治理。

工商部门:配合环保部门开展对餐饮行业油烟污染治理。

城管部门:配合环保部门开展对餐饮行业油烟污染治理。

(四)加强工作调度。各县(市、区)要将列入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的依法被关闭企业及生产线名单、停产和限期治理企业名单据实上报市环保局备案,并于每月20日向市环保局报送本月工作进度。市环保局每月汇总一次各地工作进展情况,上报市政府并通报各县(市、区)政府。

(五)实行社会监督。各县(市、区)政府要于年3月20日前在当地主要新闻媒体公布本年度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12月5日前将各项任务的具体完成结果报市政府并向社会公告。市环保局要于年中、年底两次向社会公布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工作进展及任务完成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市域社会治理方案篇2

根据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2020年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通知》和《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深化平安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现将我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是及时与十四五规划编制单位对接,将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社会治理要素数据化、治理标准化、推进社会治理多网融合等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十四五规划中。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加强和规范守信联合激励 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省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严重失信联合惩戒实施办法》、《省工程建设领域评标专家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暂行办法》、《州诚信“红黑榜”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褒扬诚信、惩戒失信,推动形成“诚实守信、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是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开工作。组织各相关部门业务人员及时关注天府信用、信用微信公众号,打造“信用”,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积极引导各相关部门及时在州信用体系建设平台规范填报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加强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深化平安建设工作,抓好牵头事项、配合事项各项工作,确保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市域社会治理方案篇3

一、深刻认识专项治理是保障我省跨越发展的重要工作

一要领会中央精神。这次专项治理工作是经过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研究决定的,部署层次之高、力度之大、措施之硬是前所未有的。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当前政府投资工程建设中带有普遍性问题的意见》,为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普遍性问题提供了重要政策依据。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中央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这些都说明了中央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治理的坚定决心。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中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意见》,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责任,持续推进专项治理工作。

二要突出服务大局。由于地理和战略位置特殊,基础设施建设一度十分薄弱。近年来,在中央的关心和支持下,我省加快推进西岸经济区建设。今年7月,省委八届九次全会作出推动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同时启动实施了“重点项目建设、新增长区域发展、城市建设、小城镇改革发展、民生工程”等五大战役。日前召开的省委八届十次全会,描绘了“十二五”期间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专项治理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跨越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来开展,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使各类工程建设按照规划,优质、高效、安全实施。

三要持续有效推进。中央对专项治理工作进行部署后,我省迅速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从工作开展情况看,我省的专项治理工作在规范市场行为和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铲除工程建设领域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我们要注意防止和克服松劲思想和厌战情绪,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检查,持续专项治理工作的良好态势,确实抓出新的成效。

根据中央部署,这次专项治理工作由纪检监察机关牵头组织。之所以作这样的安排,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专项治理工作除了促进经济增长外,还有促进预防腐败的积极作用,是跟惩防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着密切联系的。纪检监察机关这些年查处的大案要案有很多发生在或者涉及到工程建设领域,所以开展专项治理也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还要看到,我国正处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凸显期,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矛盾易发多发,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引发社会不满。而这些问题往往跟工程建设领域有关。所以,专项治理工作不仅关乎经济发展,而且关乎反腐倡廉,关乎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重大而严肃的政治问题。大家一定要提高认识,认真抓好这项工作。

二、把依法行政贯穿专项治理工作全过程

1、排查整改要依法。截至9月,全省共排查7825个项目,发现12520个问题,已整改8311个,整改率66.4%。从发现问题的数量和整改率看,我们在问题的排查和整改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比如,对自查“零问题”或问题较轻的9个项目涉及的29名相关责任人员和16家单位进行了处理,有力推动了排查工作。省发改委制定了整改指导意见,促进了整改工作深入开展。当前,我们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作出处理,防止非法的问题合法化,确保按中央要求整改到位。一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意见》要求和中央领导小组制定的政策标准,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分类处理,确保问题得到有效纠正。同时,要妥善处理进度与质量的关系,坚持进度服从质量,防止赶进度、走过场。二要加强对监管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的检查。在继续查找建设单位问题的同时,突出排查有关部门履行审批和监管职责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其规范内部管理,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切实解决审批不规范、监管不严格等问题。三要把排查整改贯穿工程治理工作始终。在认真解决已发现问题的同时,加强监管,防止发生新的违法违规问题。对没有完工的项目,要动态监管、全程监督;对新开工的项目,要滚动摸排、跟踪督查。对于《意见》印发后仍顶风违规违纪的,要从严处理,坚决防止边纠边犯。

2、部门履职要依法。从排查出的七个方面问题看,既有政府和行政部门未落实基本建设程序的问题,也有行政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比如,以政府会议纪要形式代替立项审批和规避公开招标,未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未办理规划许可审批手续,等等。这些问题表现形式多样,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与有关部门不依法履职有着密切联系,这其中,既有越位、错位、的问题,也有缺位、失职渎职的问题。下一阶段,各级各部门要强化三个意识。一要强化依法意识。正人先正己。不管是政府,还是作为建设单位的行政部门或是作为监管部门的行政部门,都要依照职责法定的原则,按照现有的法律法规和“三定”方案履行职责。二要强化监管意识。加大政府的监管力度,目的是减少市场主体的负面行为。但目前由于一些主管部门不作为,使市场主体有了乱作为的空间。所以,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执法的条件、程序、结果要细化、具体化,加强对工程建设市场的监管,切实纠正工程建设方面的违法违规问题。三要强化制度意识。工程建设领域一些问题长期存在、反复发生,仅依靠阶段性的治理是不够的,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梳理排查出的问题,找准症结所在,针对关键环节上的制度缺陷,清理审核涉及工程建设领域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适用的坚持,不适用的及时废止,同时出台一批管用的制度,着力建立约束有力的工程建设领域法规制度体系。

3、查办案件要依法。查办案件是推动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的有力手段。截至10月,全省立案查处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案件662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43人;公安机关年至今立案侦查串通投标违法案件52件,侦破36件,涉案金额33.2亿元。应该说,我们在办案方面保持了力度。经过排查整改工作,工程建设领域的问题暴露得更加充分。事实表明,在工程建设领域,往往是违规问题与违纪违法问题交织在一起,市场主体的不法行为与公务人员的不作为、乱作为交织在一起。事实也表明,违法违规就是对制度的挑战,只有坚决查处、依法纠错,才能彰显制度的权威,才能震慑心怀侥幸的市场主体,才能教育警醒党员干部。下一阶段,我们要加大力度,纠正、查处一批违法违规问题,深挖细查背后隐藏的权钱交易等违纪违法问题,再突破一批典型案件。首先,抓行政处罚。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执法,严肃查处建设市场活动中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罚,促进工程建设市场依法有序运转。其次,抓刑事处理。公安机关要加强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协作配合,进一步加大打击串通投标犯罪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行为的力度;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的案件,检察院要快诉、法院要快判,依法从严惩处。同时,公检法机关要加强对下工作指导,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握好法律和政策。第三,抓纪律处分。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有关文件精神,严格遵守办案程序,加大对领导干部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对监管不力、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严肃处理,追究责任。同时,要结合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工作,严肃查处一批涉及土地、涉及矿产的违纪违法案件。第四,抓力量整合。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组织协调职责,充分发挥专项治理办公室的统筹协调职能,整合纪检监察机关内部力量,统筹推进工程建设方面案件的查办工作;发挥检察、公安等执法机关的作用,建立健全情况通报、案件线索移送、案件协查、信息共享机制,共同做好办案工作。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持续推进专项治理工作

近年来,我们在专项治理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有效的探索:围绕规范权力运行,开展了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对林业、海洋和渔业、环保、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等部门开展了依法行政综合监察;围绕健全市场机制,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开展了串通投标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建立了法人和自然人违法违规档案制度;围绕完善中介组织,推进了市场中介组织规范和发展。这些都是创新性的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中央、中央纪委的肯定。当前,工程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仍然存在,旧的问题还未完全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专项治理工作,积极探索有效治理的新办法。

一方面,要鼓励改革创新。首先,观念要创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生活和政府管理体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工程建设看,问题表现形式多样,违法形式不断翻新,并且越来越隐秘。我们要用实践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看待这些新情况,正确理解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的内涵,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握专项治理工作的大趋势。其次,工作要创新。专项治理工作的综合性、专业性、政策性很强,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水平。一要通过改革创新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比如,优化工程建设审批程序,做到该管的管,管得住,管得好;健全统一的有形市场,并推动各类专业项目进场招标;改革招标投标办法,进一步简化和规范招标投标程序,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刚性;规范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和经营行为,不断完善中介组织等。二要在抓落实中实现改革创新的要求。中央在工程专项治理方面出台了许多制度措施,对推动专项治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旧的问题消失了,新的问题可能又会出现,各级各部门在抓好制度落实的同时,应注意发现制度执行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制度的不断完善。第三,方法要创新。将专项治理融入有关职能部门的业务工作,形成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的工作机制。积极运用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改进行政管理,强化电子监察,规范和制约权力,发挥好科技手段对防治腐败的支撑作用。认真研究有效开展监督检查的办法,使监督检查的形式更加灵活、手段更加多样、效果更加明显。

市域社会治理方案篇4

当前,全国各地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火热进行。这次活动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将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问题。

根据党中央的这一活动部署,正刊就北京检察预防工作如何紧密联系群众等问题,采访了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池强。

刊:感谢池检百忙之中接受专刊的采访。“苍蝇”“老虎”一起打,惩治预防同步抓是近期关注度较高的话题。在当前形势下,您是如何部署北京检察预防工作的?

池强:近年来,检察机关在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方面的任务越来越重,作用越来越大。3月8日,参加全国人大江苏代表团全体会议,在听取南京市院预防局局长林志梅代表的发言后,深刻指出“预防职务犯罪出生产力”,强调一定要做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相关报道请见本刊2013年第2期。)3月26日,时任北京市政法委书记吉林同志到我院调研指导工作时也提到,要更加注重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探索出一条具有北京检察特色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路子,在全国检察机关带个好头。今年,北京检察机关继续深化认识,把预防工作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加以推进。

刊:检察预防责任重大,具体可以从哪些方面加深认识,能具体介绍吗?

池强:可以。我想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把握。

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看,预防职务犯罪是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同志讲,“职务犯罪确实使我们的损失很大。”这一点检察机关有深切体会。从办案情况看,职务犯罪不断向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各个领域渗透,在权力相对集中、资金相对密集、监管相对薄弱的领域和行业易发多发。如在工程建设、土地管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金融、医药、教育等领域,许多案件涉及、权钱交易,犯罪数额巨大、社会影响恶劣,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2012年,全国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中挽回经济损失87.8亿元,北京检察机关挽回经济损失3.1亿元。实际上,职务犯罪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难以估量,对党的形象、干部队伍、涉案人及其家庭也造成极大的损害。对于北京来说,率先形成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涉及社会领域广、投资项目多、资金数额大,诱发职务犯罪的风险和隐患很多,做好预防犯罪工作的意义重大。

从检察机关的职责看,预防职务犯罪是法律监督的重要内容。最高人民检察院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应充分发挥打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等职能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检察机关作为查办职务犯罪的专门力量,在依法打击犯罪的同时,依托执法办案深入开展预防,是法律监督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强调,“有力遏制职务犯罪”和“有效降低腐败机会”二者都是检察机关的工作追求。

更重要的是,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也寄予厚望。在今年全国和市“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提出,检察机关要树立“办好案件是政绩,结合办案搞好预防、减少犯罪是更大政绩”的理念,做到“预防”和“惩治”两条腿走路,把预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可以说,我们开展预防工作,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要求。

刊:与惩治腐败的硬仗相比,预防工作的出招似乎是柔软有余,尤其是对预防工作效果的评估,您是怎么看的呢?

池强:与打击相比,预防确实是一种耐心、细心和恒心的柔性作业。这种柔是体现智慧的内功。扫清反腐倡廉建设道路上的种种障碍,要求我们以柔克刚,就像静电爆破。有的同志讲,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效果不好衡量。我看预防工作的效果是可以看得见、可以评估的。从短期看,通过办理案件,帮助发案单位及相关行业、领域和岗位建章立制,就是预防效果。从长期看,在某一个单位,有效防范了同类犯罪再次发生,实现了对党员干部的挽救和保护,提升了企业的形象和效益;在某一个行业系统,铲除了潜规则,加强了行业自律;在某一个区域,形成了廉政氛围,增强了党和政府公信力,这些都是预防的效果。增强预防效果,最终要在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上下工夫。

刊:北京检察预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怎么设计的?

池强:近年来,全市检察预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得到党委、人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推动预防工作取得更大发展。

一是要不断深化“侦防一体化”机制,紧密依托查办案件的职责定位和资源优势来开展预防。依托执法办案开展预防,是检察机关区别于党委、政府预防工作的特色。北京市检察机关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侦防一体化”的机制和做法。实践证明,“侦防一体化”实现了侦查和预防分工协作、紧密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增强了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整体效能和综合效果,是推动侦查、预防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则和基本要求。如昌平区人民检察院在查办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工作人员贪污案过程中,发现这个案件在医疗卫生行业很有代表性,及时启动侦防一体化工作机制。预防部门在反贪部门立案的同时,同步介入案件查办进程开展预防调查,掌握了发案单位在药品管理环节的制度漏洞。结合到发案单位及主管单位座谈、调研等工作,向发案单位及区卫生局发送检察建议,推动发案单位出台了30余份制度文件,促进该区卫生系统开展了廉政自查自纠活动并形成常态纠风机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完善侦防一体化机制的内容和方式,更加有效地将查办案件“治标”的作用与预防工作“治本”的作用有机融合起来,不断增强预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要始终坚持“防错助对”的理念,切实把预防工作重心放在促进权力运行制度机制的完善、落实上。“防错助对”是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同志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两院”专项报告时提出来的,强调法律监督不能只是事后纠错,更要帮助被监督单位完善制度、防止错误,这样的监督才富有建设性和实效性,而不是只具有批判性和破坏性。这一理念我看也完全适用于职务犯罪侦查和预防工作。坚持“防错助对”理念对于充分发挥预防职务犯罪的治本功能具有重要价值。2012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落实市委的要求,探索推进预防职务犯罪与廉政风险防控相结合,依托查办案件开展专题调研,深入分析各行业领域制度疏漏,查找和提出了廉政风险点500余个,形成报告20余篇,主题主要有涉农领域中小额工程和征地拆迁过程中职务犯罪风险防控对策、教育及宣传文化等领域中职务犯罪风险防控对策等,有效地促进了相关单位、领域完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体系。如大兴区人民检察院针对区水务系统在水务工程建设领域发生的腐败窝串案件,认真帮助发案单位查找廉政风险点,向水务局提出实行分权管理模式的一系列具体建议,均被采纳,促进了水务系统的廉政风险防控力度,防止了相关问题的再次发生。这就是对“防错助对”理念的生动诠释。我们要切实树立“防错助对”的理念,善于结合执法办案和犯罪学理论,深入研究把握权力运行规律和职务犯罪规律,提出完善管理机制和法律制度的建设性意见,帮助发案单位坚持和落实正确的制度,促进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

三是必须融入党委领导的大预防工作格局,着力形成专业化预防和社会化预防相结合的工作体系。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党和国家反腐倡廉建设总体格局的重要方面,必须在党委统一领导下,主动融入社会化大预防工作格局。否则,检察预防工作很难有大的作为。近年来,市院联合市国资委、教委、农委、卫生局等单位搭建了预防网络平台,全市各区县也普遍建立了党委领导下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许多领导小组办公室就设在检察院,为检察机关开展专业化预防提供了重要平台。下一步,各院要坚持和运用好“党委领导、党政齐抓、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更加主动地争取党委、政府对预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积极向党委请示、汇报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在促进源头防治、推广预防成果、形成预防合力、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刊: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北京检察机关的预防工作如何更有针对性、突出重点、形成合力?

池强:今年,高检院部署了为期两年的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各院要按照高检院和市院的工作方案,把当前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较多、职务犯罪案件多发易发、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域作为预防的重点,结合区域特点选好切入点,把专项工作认真组织好,真正抓出成效、得到群众认可。要有效整合预防手段,坚持个案预防、专项预防、行业预防相结合,预防调查、预防建议、年度报告相结合,加强预防教育与建设廉政文化相结合,突出预防工作的综合效益。要注重预防成果的转化,不能光强调工作数量和哪个领导作了批示,更要看促进了什么问题的解决。要把预防工作方向和标准引导到提升质量和效果上来。

另外,要改进执法办案方式,强调干警的纪律作风的问题。实践中,有的职务犯罪案件,人虽然查办了,企业也从此一蹶不振;还有的案件,花了很大的力气查办,但无论是在发案单位还是在社会上,达到的效果并不是很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办案人员执法观念、纪律作风存在偏差,查办案件不注重方式方法,不考虑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如开着警车抓人,案件久办不结;从始至终不与地方党委、发案单位纪委沟通,有的案件办完了、人放了,对涉案人员、涉案单位也没个结论、没个说法。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个好的侦查员应当具备很强的预防意识,要在查办职务犯罪工作中,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把我们检察机关的权力也放到“制度的笼子”里,树立检察人员可亲、可敬、可信的良好形象。我们要用预防的观念来指导办案,准确把握办案时机,讲求办案策略,提高办案效率,尤其在办理涉及企业案件时要认真研究,慎用强制措施,或及时协调企业和主管部门做好工作安排,减少对企业正常活动的影响。

市域社会治理方案篇5

关键词:改革;法治环境;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9-0033-02

近年来,黑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着力建设过硬政法队伍,不断提高政法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到政治可靠、执法为民、公正司法,扎实推进平安龙江建设和法治龙江建设,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一、以完善地方立法为契机。提升黑龙江省法治环境建设效能

地方立法是针对特定区域、特定情况制定的立法,所以必然直接影响着其立法区域内的经济、文化、甚至是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同时也与该区域内的绝大多数公民的权利、义务休戚相关,因此,对地方立法必须加以完善,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立法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和保障市场、区域经济一体化内在要求,构建一个规则统一、透明,无体制和无法律、法规、政策冲突的良好区域法治环境。我国是统一的单一制国家,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前提下,地方省会城市和较大城市以及自治州、自治县的民族地方立法主体也有权根据本行政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政策。地方立法在发挥地方积极性,解决本行政区范围内的改革发展和各项社会事务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不可否认,各地方政府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制定地方法规、政府规章、政策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在招商引资、出口创汇、土地审批、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竞相制定优惠政策,对外来企业投资、产品市场准入、收费、银行信贷、市场管理等方面设置壁垒,采取歧视性政策,搞地方保护主义等。由于区域内部的各地方政府受“诸侯经济”的影响,缺乏大市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意识,各地方政府间又缺乏协作意识与机制,经济发展缺乏统一规划,人为地造成各行政区之间资源、财力、人才的严重浪费,各种生产要素难以流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存在障碍。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统一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协调发展。因此,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各地政府就必须提高协作意识,在自愿、平等和有利于各方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协作,通过建立区域立法协调机制来制定共同的市场规则、整合区域法治环境,消除各种体制和地区壁垒,有效实现区域内部的协调化和一体化,形成良好的法治大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形成本区域的比较优势,参与国内外的市场竞争。

要加大相关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清理工作力度,及时提出废止、修改有关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的建议,首先应当站在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高度,突出管理与服务并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原则,合理设定政府的权力和责任,注重规范政府权力,明确政府责任,强化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其次通过多种形式公开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尤其是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有重大影响的立法项目,要召开座谈会或者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科学设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使立法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第三,立法工作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调研,切实摸透立法所规范领域的真实情况,力求准确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弄清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准立法需要规范的重点,有针对性地拟定相关制度和措施,增强立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针对性。

二、以司法体制改革为先导。优化法治环境管理格局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展和完善。一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抓好改革。准确把握中央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精神,从实际出发,有方向、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二要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抓好改革。以实施发展战略为切入点,加大司法改革创新力度,努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司法障碍。三要着眼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抓好改革。加强保障人权的司法制度建设,健全完善立案和执行工作体制,健全社区矫正制度,建立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真正做到改革为了群众。四要调动各方力量抓好改革。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组织领导,各级政法机关要有效解决影响和制约政法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强大合力。

当前,全省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征地拆迁、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还存在许多热点难点问题,刑事犯罪依然高发多发,网络微博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也给社会管理带来许多新情况。这就要求法院、检察院必须把惩治犯罪、维护稳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做到执法想到稳定、办案考虑发展。深化反腐倡廉建设也是检法机关重点工作之一,检法机关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加强与纪检监察、行政执法单位的协作配合,健全完善发现、移送和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司法机关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执法办案风险评估、检调对接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违法监管活动发现纠正处理工作机制,积极促进社会管理法治化、规范化是当前工作重点,更是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市域社会治理方案篇6

相对于经济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政治学的实证研究十分不足。近年来,随着农村问题的日渐尖锐和村民自治的强力推进,政治学界逐步重视起对乡村政治的实证研究,并产生了不少实证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拓展政治学的研究领域,深化政治学界对中国农村和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些研究也已引起国家有关决策部门的密切关注,对国家相关政策产生了积极影响。 当前在乡村政治实证研究领域影响最大成效最好的,无疑是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早在1980年代,张厚安就提出“理论务农”,深入到山东、湖北、湖南等省作农村政治调研,并以这些调研成果为基础写作出版了“中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丛书”。[1]1990年代中期,在张厚安、徐勇带领下,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撰写了《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一书,[2]此书由武汉出版社1995年出版后,获“五个一工程”奖。徐勇和项继权以个案调查为基础写作的博士论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和《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河南南街、山东向高和甘肃方家泉村治实证研究》,分获1998和1999年国家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0年,徐勇主持的村级治理个案调查报告集《中国农村村级治理──22个村庄的调查与比较》[3]出版。2001年由徐勇和吴毅主编的《乡土中国的选举》[4]也已出版。于建?著《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5]和吴毅著《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6]均为长期村庄调查的实证研究成果。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以个案调查为基础的乡村政治研究,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而且引起国家有关政策部门的重视。目前华中师大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的成果已成为国内乡村政治研究领域被引用最多的研究机构。 民政部及与民政部关系密切的一些专家的实证研究也有很大影响,尤以在1990年代初连续三年以中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会的名义编撰的《实践与思考》论文集,收集了最初有关乡村政治调查的众多成果,至1990年代中期,由中国社会出版社连续三年推出由王振耀主编的白皮书,在政治学界和政策部门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村民自治研究最为权威的文本。出于工作调研的目的,李学举、王振耀等人编著的《乡镇政权的现实与改革》,[7]亦收入大量的调查报告。中央党校和中国社科院的一些专家参与了民政部的调研,其中原中央党校王仲田和民政部詹成付主编的《乡村政治──中国村民自治的调查与思考》[8],王振耀、白钢、王仲田主编的《中国村民自治前沿》[9],也有丰富的个案调查。民政部基层政权司每年还编有《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资料汇编》,是乡村政治研究的基础资料。

此外,在乡村政治实证研究领域影响比较持久、时间比较长、规模比较大的一些成果如王沪宁主持的村落家族文化研究,收录了十五个个案村的调查;[10]张乐天对浙江海宁一个村庄长达数年的调查,写作了《人民公社制度研究》[11];辛秋水以文化扶贫和村民自治实验为题,在安徽大别山区农村作了为期十余年的调查研究和社会实验,肖唐镖则以江西宗族背景和村级治理的相关性为题,组织十数位研究人员在数十个村开展了长达经年的个案调查,调查成果也已出版[12]。较早一些的乡村政治实证研究成果如张立荣先生以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为基础撰写著的《新视野与大思路:中国山区乡镇政权建设研究》,[13]最近的调研成果如中央编译局荣敬本教授等人以对村民自治和乡镇人大的调查为基础写作的《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制的转变》[14],《再论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制的转变》[15],李凡等人对乡镇长选举制度改革的研究[16],毛丹写作的《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17],张静写作的《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18],马戎等主编《中国乡镇组织变迁研究》[19],卢福营写作的《农民分化过程中的村治》[20],深圳大学黄卫平先生等人以对深圳市大鹏镇选举制度改革的调查为基础撰著的《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最新突破》[21],白钢主编的选举与中国政治丛书[22],李连江主编的《村委会选举观察》[23],在学术界都有一些影响。

至于一些以个案调查为基础撰写的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近年更是骤然增加,说明乡村政治的实证研究已经进入到一个相当深入的阶段。

二、个案调查的基础价值

总的来讲,当前乡村政治实证研究大都以个案调查为基础,特别是以个案村的调查为基础。通过个案调查来获得调查资料与思想灵感,成为这种研究的主要特点。同时,当前个案研究大多处于描述阶段,政策性考察较多,学术深度和理论建构稍嫌不足。

在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非均衡的背景下,农村地区间的政治社会发展状态亦十分不同,没有广泛而深入的个案调查经验,不可能对全国农村政治发展状况有一个真切的判断。因此,个案调查的价值首先在于积累不同地区广泛而深入的个案资料,以期建立一个完整的、真实可靠的农村政治形貌及与政治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景象。 个案调查的价值其次在于为调查者获得第一手的直观资料,走出书斋和既有文字理论的框架,从活生生的农村社会中获取体验,获得灵感源泉。第二手的文字描述无论如何精致生动,总只是第二手资料,总是将活生生的全景的社区农村政治依描写者本人的裁剪而成不完整的文字。直观而深入的个案研究中,每一句话的音容笑貌,每一笔收入的山形地貌,每一件事的前因后果,都构成调查者凭借自己个人灵感进行全面想象和深入挖掘的充分条件。以活生生的生活来建构调查者的理论和政策文本,大致不会离题太远。尤其是调查者可以将自己构建的理论文本与自己在农村调查中的直接感受时时结合起来,就不至于让理论信马由缰地走得太远。 个案调查的价值还在于有可能将一个社会文本构建成一个关于社区发展的全面文本。不是以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等学科进行分界,而是以社区发展为基础,追问现状背后的为什么,和为什么背后的为什么,真正将乡村社会的性质与表现出来的政治发展形貌结合起来,理解中国国情中来自乡土社会中的有着若干年代历史的那一部分。可以认为,个案研究的价值不在于个案本身的典型性,而在于这个个案本身是否可以建立起其外在形貌与内在结构之间的因果联系,可否在乡土性质与政治发展和国家制度三者并不对称的互动中建立起理论上的勾连。首先关注个案本身的内在解释力,然后再考虑其典型性,以个案调查的材料为基础进行思考,并以此思考为基础来建构起具有个案材料解释力度的理论框架,然后将此理论框架予以扩展,看到底可以扩展到多大范围、多少村庄。这样,就有可能通过诸多个案调查来形成诸多具有类的理论特征的分析框架,最终就为构建中国乡村政治的总体形貌和建构中国乡村政治的理论框架提供坚实的基础,在这种基础上提出发展中国政治的政策对策,就会颇具深度和前瞻性。 这里,可以提出一种叫做个案式思考的东西,即在个案调查时,以个案村为文本,建立起一个具有对个案村材料具有解释力的分析框架而不去管这个个案中哪些材料是独特的,哪些材料是普遍的。以这个个案某些或许独特的材料建构起来的框架,可能不具有普遍的解释力,但这些分析框架如果具有个案的解释力,就足以获得在若干理论中的价值并可以在以后的比较中判定那些是真正独特的,那些是普遍的,及如何建构一个可以容纳一定特殊性的普遍分析框架了。

从对当前已有乡村政治个案研究的现状看,总的来讲,各种类型的个案材料都已有一些,积累个案的工作虽说做得依然不够,却也有相当成绩,现在最为不足的是,相当部分个案研究过于关注政策层面的问题,试图以个案村的情况来推导出重大的政策结论,而不大重视借用个案调查所获得的直观与灵感来建构理论框架。本来,王沪宁写作的《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不仅有一些个案,而且试图以个案来进行理论思考,遗憾的是,王沪宁本人并未亲自参加个案调查(更不用说参与全部个案调查。真正的灵感理应来自全部的个案调查),缺乏来自乡土社会的活生生的灵气。徐勇主持的中国农村村级治理研究具有与王沪宁同样的问题。 如何在个案研究中将个案调查的灵感与虎虎生气的理论建构结合起来,是当前乡村政治实证研究中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重大问题。 

三、从个案调查到区域研究

个案调查具有经验的直观全面性和产生灵感的基础,但个案研究亦有其局限性,尤其可能无法分清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以偏概全,导致对乡村政治发展及其相关经济社会文化基础的判断失误。

区域研究既可以填补单纯个案研究的不足,又可以避免大而全式研究的肤浅。首先以对个案材料的解剖来掌握一个“麻雀”,然后以这个解剖获得的经验(解剖本身的经验和从解剖中学到的关于“麻雀”结构的知识)为基础,展开对区域农村的全面实证研究,既可以走由村到乡到县的上行路线,也可以走由村到村再到村的平行路线,这种或上行或平行的调查扩展,不仅可以有效扩展对农村社会了解的全面性,而且可以在区域范围内验证个案研究的结论,防止以偏概全。区域性调查从某种意义上将个案调查的深度和灵气与面上调查的广度和可信性结合起来,做到深度个案材料与广度区域调查之间的互相补充。

总的来讲,当前政治学界在区域性乡村政治研究领域缺乏自觉。辛秋水是以安徽大别山区来展开自己实证研究的,问题是辛秋水过于关注政策问题和枝节性的技术问题,不仅忽视了理论提炼与建构,而且忽视了区域性调查在提供个案深度报告和区域广度报告结合上资料本身的价值。肖唐镖以江西农村宗族与村级治理的关系为基础来展开自己的区域实证研究,虽然他的绝大多数调研成果还没有发表出来,但通过他既有面上统计又有个案深入描写的一些报告,可以为学术界提供大量第一手资料,建立在这些第一手资料基础上的概括,基本上可以将江西这一大的行政区域关于村级治理与宗族关系状况描绘清楚。肖唐镖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理论提升的自觉,忽视了将个案调查资料与大胆的理论建构结合起来的最有可能产生原创性分析框架机会的把握。一手资料成为理论工作者们的二手资料,个案调查中最为宝贵的由切身的农村政治体验而触发理论建构的灵感,被人为地割断。

我们近年来力图以湖北荆门这一传统的商品粮基地为基础,展开区域性调查。在这方面的主要工作有四项,一是在1999年上半年在全市深度访谈了40多位村支部书记,整理有近百万字的“村支部书记访谈录”,主要是对当前农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特别是村级治理的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访谈。二是1999年下半年至2000年下半年,在全市观察了三十多个村的村委会选举,并对其中多数村进行了回访,建构了一些关于选举与村级治理的调查文本。三是2001年上半年在全市进行的口述史访谈,整理有数十万字的资料。四是2001年下半年至今的乡村组织及其财政状况的调查。总的来讲,这些访谈和调查可以大致勾勒出荆门这一农村区域村一级政治发展的现状和这一政治现状背后的经济社会基础,其主要优势在于,不仅反复细致地调查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现状,而且努力追求这些现状得以存在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实质上是试图将个案调查和区域研究中的直观灵感与理论建构的努力结合起来,不是在政策问题上,而是在学术研究上,为当前农村社会进行定性,我们最重要的研究思路是理解当前农村政治发展现状诸如村民选举、村级治理得以如此发生的背后的村庄性质。这是一个需要理论建构的领域。通过这些努力,就有可能不仅为学术界提供有深度且可信的关于区域性农村政治发展现状的大量一手资料,而且为政治学界提供解释荆门农村政治发展现状的理论分析框架,这种框架因为以直观的实证调查为基础,可能有肤浅的地方,却大致充满了来自乡土的灵气与活力。我们的不足之处在于理论素养不足,进入乡村政治实证研究领域的时间太短。

总的来讲,区域性调查必须以个案为基础,兼顾典型性和广泛性,将深度调查与广泛调查结合起来。这种调查的另一个主要之处是应该将调查者亲身获得的关于农村社会的灵感,在农村调查中获得的第一手的问题意识,与关于农村政治发展状况和构成这种状况原因的背后理由的理论建构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调查材料的可靠性与理论建构的启示性相结合,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一堆可靠且有深度的关于某一区域农村政治发展状况(及这一状况背后的经济社会状况)的材料,而且为学术界提供一堆富于乡土灵气的具有启示性的分析架构。不仅如此,以区域性材料为基础建构的分析框架,即使不具有对全国农村发展状况的解释力,也可以对那些试图解释全国农村政治发展状况的大理论构成冲击。

当前具有区域农村实证研究意识的政治学人太少,是当前乡村政治研究中的薄弱之处。如何扩大对区域农村政治的实证研究,并将实证研究中的直观灵感与理论建构结合起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四、从区域调查到分类研究

区域性的农村实证研究不仅是指行政区划的地域,而且指具有相同特质的区域,比如江西、湖南、安徽、福建等省一些农村地区的宗族复兴和宗族对村级治理的影响,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虽然福建可以算作东部地区而其他省份都是中部地区。再比如,湖北省江汉平原的一些农村比如荆门市的传统势力,与资料反映出来的东北农村的情况十分类似。阎云翔在黑龙江下岬村作的农村人情调查,生活在荆门的人可能倍感亲切,因为荆门农村的情况与他细致描绘出来的调查村的情况简直毫无二致。[24]

市域社会治理方案篇7

2020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挖整治”决战决胜、“长效常治”开局起步、行业整治“动真除患”、“斗争成果”全面检阅之年。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安排部署,深入推进X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根据全市2020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要点和市扫黑办《关于开展“七查七摆”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总体部署要求,紧扣三年为期总目标,坚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按照依法严惩、标本兼治总要求,以全力打好全国部署开展的“一十百千万”行动为牵引,既在深挖整治上见成效,又在长效常治上下功夫,确保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特别是农村涉黑涉恶问题得到根本遏制,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管理得到明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环境明显优化,涉黑涉恶违法犯罪防范打击长效机制更加健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全面胜利,助推平安X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二、工作目标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通过开展“七查七摆”行动,全面查找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整改突出问题,弥补短板弱项,推动全市X系统准确把握专项斗争前进方向,进一步压实政治责任,强化履职担当,达到扫黑、打伞、治庸、治乱、强基、建制一体推进,夺取X领域扫黑除恶斗争全面胜利。

三、工作任务

按照市扫黑办《关于开展“七查七摆”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在梳理总结X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现有工作成效的基础上,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查各区县X局及局属各单位履行领导责任、直接责任、监管责任落实情况,摆各单位主要领导谋划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实际行动。

重点查单位主要领导带头履行政治责任,亲自部署推动重点工作,研究解决问题突出情况;摆扫黑除恶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职能作用发挥,抓调查研究、督促指导、检查考评、简报编发、宣传推广、制度建设等各项工作谋划部署和推动落实能力。

(二)查“无涉黑涉恶问题”承诺制度落实情况,摆承诺以后接受监督情况。

严格落实局党组与局属各单位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和与各区县X局、局机关各科室及局属各单位签订的“落实领导责任和无涉黑涉恶问题”承诺工作,进一步明确局领导班子和各业务领域责任,按照“清仓见底”的工作要求,倒逼责任落实,解决线索摸排不细致、不深入,问题解决不彻底的现象;核查签订“落实领导责任无涉黑涉恶问题”承诺书后接受各方面关于“无涉黑涉恶问题”检查监督情况。

(三)查对中央扫黑除恶第X督导组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摆落实整改工作的实际情况。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扫黑除恶第X督导组督导我省第一次对接反馈的涉及X系统X个方面X个问题和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相关会议精神,及市X局《印发的通知》要求,强化责任担当、细化工作举措、坚持标本兼治抓整改,逐项查摆落实整改工作的实际情况,做到立行立改、逐一销账,确保反馈问题整改到位。

(四)查中央扫黑除恶第X督导组交办案件、交办线索和领导同志批示案件、线索办理情况,摆“一案一整治”等要求的落实情况。

对中央扫黑除恶第X督导组交办案件、交办线索和领导同志批示案件进行逐条梳理分析,落实案件跟踪督办,对移交线索实行限时查处销号,做到件件有回音、件件有结果。深挖彻查案件中涉及X领域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对查不属实但仍然举报不断的线索,实行提级复核,进一步做好后续家属答复及情绪安抚工作,确保不留死角。

(五)查所有涉黑涉恶案件及问题线索反映的行业监管问题,摆乱点乱象整治、长效机制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失职失责问责情况。

1.在社会组织领域持续开展行业乱象整治。严力查处非法社会组织,清理活动异常社会组织,整改超范围开展活动社会组织。坚持集中执法和日常执法相结合,市、区(县)纵向联合执法,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横向联合执法,进一步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执法监察。对非法活动的社会组织坚决予以查处,特别对有涉黑涉恶问题的社会组织会同公安机关予以严厉打击。

2.不断强化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将农村低保专项治理、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2019年度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意见整改及农村低保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结合,切实深化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整治,坚决杜绝“人情保、关系保”及“错保、漏保”问题发生。

3.持续整治殡葬行业乱象。加强部门协作,会同公安部门,加大对非法运尸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大对涉案车辆、嫌疑车辆及相关人员的打击力度;配合卫生健康部门,严厉查处医疗太平间从业人员违规超经营范围从事殡葬服务等行为;配合城管部门,推行指定区域祭奠,加大对主城区市民每逢祭祀节日在城区大街小巷烧纸行为的治理。

4.深化整治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环节。继续配合市委组织部,深入排查整治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农村宗族派系争斗干扰基层建设、涉黑涉恶势力把持基层政权等问题,全面落实村“两委”换届候选人县级联审机制,对2019年集中“联审”清理基层组织进行一次“回头看”,重点把受到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等问题的村(居)委会成员纳入台账管理,及时予以清理并依法补齐配强。按照市政府《关于严格落实政府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的通知》和市委组织部《关于深化拓展“四抓两整治”全面加强和领域基层党组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中明确的职责任务,持续整治“村霸”问题,建立防范和整治“村霸”问题长效机制,坚决遏制黑恶势力、宗教势力对基层政权的侵蚀,全面纯洁村干部队伍;指导各地全面排查化解村级各类矛盾纠纷,做好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防范黑恶势力和“村霸”问题滋生蔓延土壤。

(六)查线索核查新突破新进展,摆查摆后的斗争成果、工作成效。

在“七查七摆”行动期间,持续开展新一轮涉黑涉恶线索排查、核查攻坚行动,6月底前,所有上级交办、主动排查掌握的涉黑涉恶线索在时限内全部核查完结,实名举报的全部做出答复,实现全系统涉黑涉恶线索“清仓见底”的目标,并持续抓好巩固。

(七)查工作不得力,效果不明显、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摆具体问责追责情况。

通过案例剖析、政策学习等形式,进一步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自身做起,以落实为标准,对部工作不得力,效果不明显、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从政治上审视,按照《X市X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失职失责责任倒查追究办法》,对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中因不履行职责、工作不作为、慢作为,依法依规对失职失责单位和个人严格追责问责。

四、实施步骤

1.安排部署阶段(X月X日至X月X日)。各区县X局、局机关各科室及局属各单位按照本方案提出的七个方面工作要求,开展问题集中查摆;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和责任清单,组织开展整改。

2.集中整改阶段(X月X日至X月X日)。对在“七查七摆”期间集中查摆出的问题和涉黑涉恶线索,分类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于每月21日前报局扫黑办。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整改时限,集中力量进行整改,6月23日前将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形成工作总结,报市X局扫黑办。

3.巩固提升阶段(X月X日至X月X日)。坚持边推进边总结边提高,梳理提炼“七查七摆”行动中成熟的经验,转化为本行业、本部门务实管用的制度、规范,并形成长效机制,长期坚持。各区县X局及局属各单位认真总结“七查七摆”行动,形成工作总结,X月X日前报市X局扫黑办。

五、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思想认识,集中精力开展专项行动。

开展

“七查七摆”行动,是全面落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各项安排部署、提升X领域专项斗争水平的有力举措,是全面检阅工作成效、查找工作中漏洞和薄弱环节的有效途径。全市X系统要全面把握中央、省、市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新要求,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对照方案要求,对本区县、本单位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回顾梳理,实事求是查找问题,集中精力整改落实,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二)进一步坚持深挖细查,落实整改要求,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各区县X局、局机关各科室及局属各单位要认真对照本方案列出的主要工作任务,逐条逐项对照查摆。对查摆出的问题,能够立即整改的,要迅速拿出具体措施开展整改。对需要一段时间整改的,要抓紧制定整改方案,倒排时间表,确保整改工作按时完成。对需要较长时间推动解决的,要拿出系统性的专项整改计划,明确责任人、责任部门推进整改,并全程跟踪,办结销号,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翻过、漏洞不堵住不放过、短板不补齐不放过”。

(三)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推进信息化管理,确保专项斗争工作顺利开展。

各区县在指导补选出缺村(居)委会成员时,要集中做好群众思想教育工作,同时注重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宣传教育作用,引导群众自觉投入到专项斗争中。全市X干部要在思想上始终保持警醒,各单位安排专人开展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防止发生负面舆情。积极推进专项斗争信息化,充分运用信息平台,做好线索办理及信息采集更新工作,核准核实专项斗争基本数据。

(四)进一步加强督导检查,形成长效机制,巩固扫黑除恶工作成果。

市域社会治理方案篇8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和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夯实安全发展基础,为全县安全生产有力有序推进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二、总体目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和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三、成立领导小组

部署安排工作为加强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工作的领导,我县成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统筹、决策、指导。各专项(专题)整治专班组牵头单位确定1名联络员,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人员。

四、主要工作的开展情况

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目标明确,线路清晰,主要内容为“1+2+9”方案,即1个总方案、2个专题、9个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两个专题分别是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题;9个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分别是危险化学品、消防、道路运输、交通运输(邮政)、城市建设、危险废物、工贸行业、特种设备、农村安全(农牧业机械、农村沼气、农村建房)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做实两个专题强化责任落实紧扣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两个专题:第一个专题是学深悟透和准确把握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实质,增强从根本消除事故隐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全社会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把安全生产贯穿城乡规划布局、设计、建设、管理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提高本质安全发展水平;推动党政领导干部切实承担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和“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第二个专题是通过三年行动,推动全县各行业领域企业建成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及安全生产社会化治理体系,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有效保障。在三年行动中,为解决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上存在的问题,县从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企业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社会化治理体系强化入手,力求通过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和政策措施推进企业在落实主体责任上实现“三个转变”。即: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由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加强管理转变;安全风险管控由政府推动为主向企业自主开展转变;隐患排查治理由部门行政执法为主向企业日常自查自纠转变。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进一步落实。抓好10个专项整治筑牢安全基础危险化学品、消防、道路运输、交通运输(邮政)、城市建设、危险废物、工贸行业、特种设备、农村安全(农牧业机械、农村沼气、农村建房)9个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状况是县安全生产水平提升的关键,县相关部门针对这9个重点行业领域不同特点,从安全源头管控上入手,出台了9个专项整治方案。这些方案从规划布局、审查审批、行政许可等方面明确了实施的目标任务、具体措施。突出本质安全,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特别是吸收了县初步开展安全生产三年行动取得的经验,把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艺技术改造、安全工程改造、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等作为整治的重点内容,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方案出台后,各部门迅速行动,围绕方案认真开展工作。危化品领域:县应急局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有资质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对全县所有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开展了一次全面排查,摸清底数,搞清现状,消除了一大批安全隐患。消防领域:县消防救援大队以问题导向、目标结果导向为出发点,通过抓牢抓实“直面消防现实斗争”和“夯实打牢火灾防控基础”两条主线,着力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健全完善消防工作长效机制。道路运输领域:县交通运输局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好“平安工地”建设管理,桥梁、涵洞施工安全,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认真分析县道路交通安全所面临的形势,多措并举推进安全生产三年行动计划。加强道路交通事故分析,扎实推进国道、省道、县道、以及通乡通村交通安全文明创建,深化危险化学品运输交通安全“除隐患、防风险”专项整治行动,做实事故约谈和深度调查。

上一篇:机电化一体技术范文 下一篇:国贸专业实习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