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3-11-18 22:07:09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篇1

【关 键 词】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思考

【作者简介】 范军,中学高级教师,邵阳市名优教师,县级语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杨启升,中学一级教师,邵阳市名优教师,县级语文骨干教师。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依靠“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这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丢弃的思想教育“法宝”。2014年4月,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规划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并分为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等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根据纲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入教材、进课堂由此在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地方围绕这一要求,从教材编写、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等各个领域开展了积极的研究和探讨,北京、上海、湖南等省区率先制定了在中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规划。

但是,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何入教材、进课堂,一些专家、学者在认识论、方法论上走入了误区。实际上,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没有脱离中国教育实际,而是融合在学科教学之中,比如思想政治课就贯通了“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伦理原则、语文课注重对文本人文价值的挖掘、历史课中的科技文化以及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认识评价等。学科教学中并不缺少优秀传统文化的含量,而是缺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一直以来,我们没有摸索出一条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的途径,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形式化非常严重。因此,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走偏,就容易直接导致研究路径偏轨。2014年下学期刚开学,上海市学生发现一年级语文教材删掉了旧版本中全部8首古诗,一些网友认为这是以“减负”为名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炮”。无独有偶,2014年9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对外透露,由北师大文学院老师编写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大幅提高了古诗文所占比例。2015年9月起,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这一与上海针锋相对的“改革”再次引发全国舆论界的热议。这种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误以为增删古典诗词比例进而直接拿语文教材开刀的“极左”或“极右”的作法,完全陷入了方法论的误区,几个专家或行政领导无视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需求,随便张口就将教材玩弄于股掌之间,完全源于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短视和曲解。

正值教师节之际,到北京师范大学与老师座谈。在参观的过程中,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总书记的这番话起到了矫枉过正的作用,不仅说出了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一个被某些专家、学者忽略的教育常识,更指出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有坚定不移的决心,要有正确的方法途径。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道德伦理观念、价值取向、哲学思想。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青少年思想熏陶、道德教化、人格养成、价值观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介入现代日常生活,以健康心态纳入当代实践,才能真正‘存活’延长,才能让全体国民都认识到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因此,优秀传统文化入教材、进课堂,甚至列入中考、高考要求,是一项伟大的教育实践。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教育课题,一道关乎“立德育人”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大餐”,烹饪这一道“大餐”,既需要端正认识,更需要把握“火候”。

1. 增删古诗词无关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流传千古的经典诗词、散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不仅蕴含了个人的人生思考、家国情怀、道德情操、价值取向,其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所具有的意境美和语言美也是现代文不可替代的。但是,以为在中小学课本里增加几篇古典诗词或散文,就加大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含量,就以为是在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大错特错了。“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是意味着要拿教材开刀,完全依赖教材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显然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重在“完善”二字,重在教育方法的不断改进,重在教育形式的不断创新,重在开创出一条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的新途径,重在破解课堂教学与情景体验的矛盾。

2. 背诵“三百千”不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全部。目前,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国学学校”、“国学班”,打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旗号,以“三百千”为招牌和噱头,疯狂抢占教育市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古代启蒙教育的必修教材,语言通俗易懂,韵律优美,简练易背,“字字引经,句句用典”,对提高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帮助。特别是,很多语句已经成为极具生命力的警句、格言,对幼儿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养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三百千”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部,诱使幼儿用大量精力背诵“三百千”,无疑是对生命的可怕浪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是得不偿失的。家长既要防备掉进“国学学校”、“国学班”的利益陷阱,也要防止自己被功利思想和浮躁情绪所绑架。除了“国学”,孩子的健康成长还需要其它营养。

3.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文火慢炖”。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可算找到了“立德育人”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正确途径。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的讲话及时指出了目前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错误做法。可是,一些教育专家、教育行政领导、学校将此奉若“圣旨”,纷纷出台文件政策,以“”的形式打起了“阵地战”。比如打造“国学”教学特色,组建“国学特长班”,大量增加语文教材中古代经典诗文的比例,要求学科教学务必突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每天“国学”不得少于1课时,将“国学”教学效果记入教师评先评优依据等,五花八门,奇葩可笑。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搞成轰轰烈烈的运动,企图通过压任务、比政绩的行政手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快速发展,无异于揠苗助长,其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劳民伤财。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秉承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一点一点咀嚼、消化、吸收。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在日常细节中,嵌入到情境体验中,使之与学生的生活关联,与学生的心身成长同步,才是正确有效的方法。这正如熬制汤料,只有用文火慢炖,才能使其营养充分释放,发挥最大的功效。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篇2

关键词:传统戏曲文化;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中国戏曲诞生以来,经历过相当长的辉煌时期。随着时代的需求,目前传统戏曲早已经失去了过去的辉煌,很多戏种却陷入了戏曲人才青黄不接,观众锐减的困境,在市场经济和现代娱乐传媒的竞争中,传统戏曲文化是否真正失去了市场呢?面对如此严峻的事实,如不及时转变思路,传统戏曲生存的空间将会变得越来越小。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戏曲的普及,发展在于培养观众、真正走进观众。过去戏曲作为舞台艺术因为场地的局限性,不能更好普及,而广场是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传统戏曲文化和群众广场文化二者相互融合、创新才能发展。这是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今天这种局面是主观客观、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总结经验教训,争取更多观众,是挽救戏曲免于衰亡的当务之急。

传统戏曲发展至今,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小圈子、小团体的活动,不仅失去了商业价值,更失去了文化意蕴。以珠三角为例,这里的文化广场极为丰富,但是传统的粤剧和粤曲,观众群越来越少,年轻的观众群则更少。而相对于歌舞、魔术、杂技等文艺活动相比,戏曲晚会上人数总是寥寥无几,更显孤寂。戏曲俨然变成一项曲高和寡的高雅艺术,这本身就不符合戏曲的本质和发展方向。传统戏剧要面向市场,首先要面对开放,定位于广场群众之中,接受群众的检阅,这样才能达到戏曲的推广和普及,才能让大家走近戏曲艺术,领略其艺术魅力。

如何在传统戏曲文化和群众广场文化之间达到融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支持和引导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当地政府要在政策和市场上扶持,走“政府组织,企业投入,百姓参与”新形式,模式以政策上的支持为戏剧团体提供演出便利。“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直以来都是各地以文化活动带动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然而我们在不少地方看到,这类虽然众星云集,载歌载舞,却往往有台无“戏”,没有真正的主角,花钱搭起的大“台”,没能唱出真正的好“戏”。戏剧团体可以在政府、企业的需求下,创作一些贴近企业文化生活,反映现代气息和热点题材的戏曲,以企业赞助的形式在广场冠名演出。企业得到品牌宣传、戏剧得到发展,互利互惠,实现双赢。另外,当地文化部门要定时定点的举行一些戏曲文化活动,争取一些相对稳定的群众观看,推出一些适合广场活动的戏曲演出,吸引观众。如:东莞厚街镇举办的戏剧曲艺比赛和戏剧晚会,就是以企业赞助冠名,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二、经典和创新并举促进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有的传统戏曲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外地人听不懂和当地年轻人热情不高的事实,这样容易流失观众群,为吸引观众,需要在传统和创新两个方面同时着手,在继承传统剧目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创作一些优秀的新编历史剧,同时更好地创作出现代戏的精品,做到两者的协调统一发展。但是需要注重戏曲创作的文化普适性,注重凸显戏曲当中孕育着的民间文化色彩,以多元化形式把普通群众的心态、趣味、对生活的追求得以传递出来。这样既得到本地群众的欢迎,也能使外地人正真融入进来,参与进去。当然,戏曲的改革是多样式,根据场地、环境等不同因素,插入说唱、舞蹈等新的形式,本地方言要做到字幕与声音匹配,让外来群众理解本地文化,真正达到有机的融合,通过一些新戏让不懂戏曲的人懂戏曲,让不喜欢戏曲的人喜欢戏曲。做到戏曲只要有人看、有人学、也有人做,进入到这样的良性循环,戏曲就有了生命力,就有了发展的潜能。如:东莞的“周六故事”广场活动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活动于每周六在广场定期举办、吸引新老观众。特邀省级戏曲专家加盟,以传统民间曲艺说唱特色,以讽刺社会假恶丑、歌颂真善美的故事为题材,吸取口技、戏曲演唱的艺术之长,寓庄于谐,吸引观众。 这是对传统戏剧曲艺向前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

三、理论和实践互补推动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优秀的文化从来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理论水平的高低往往影响或决定文化水平的优劣,二者相互关联。传统戏曲要想得到全面的发展和进步,也离不开理论工作的支持,只有花大力气,加大基础资金的投入,创办一些戏曲学校和理论刊物,丰富理论人才和理论创作,扩大戏曲的影响,推动戏曲的进步。在实践中,要以理论为指导,大力推广戏曲知识普及,戏曲学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措施,不仅能培养大量的理论人才,也能选拔、输出更多的优秀表演人才。戏曲的普及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青少年的培养,对一些有经济能力的地方可以从青少年做起,培养青少年对戏曲的热爱,并教授理论和才艺既能,扩大戏曲的影响,真正使文化达到融合,促进进步和发展。如东莞市道窖镇粤曲进校园,开设幼教班,注重培养“小戏迷”为例在进广场进行汇报演出时吸引广大观众,小演员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的演出,得到父母家属支持,观众也愿意看,表演期间主持人还向现场观众讲解了有关粤剧的行当、化妆、戏服、唱做念打、乐器、乐队等小知识,不仅让大家感受到了粤剧艺术的魅力,也增长了群众的艺术见识,所以演出很成功。广东市粤剧发展中心“粤韵金声”在镇街之间交流演出反响强烈。这些实践都受到了很好的效果,是戏曲文化中应该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工作。

四、寓教于乐沟通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戏曲是一个面向广大群众的开放大舞台,要想吸引并留住观众,仅仅靠优秀的表演水平和创新是不够的,在文化市场的需求下,更需要文艺工作者和群众直接的参与和交流,真正做到文化的融合。可以适当地选拔一些有一定表演功底的群众参与演出,或现场邀请几名观众表演,充分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会收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可以打破传统的中场休息冷场现象,在期间加入知名演员和观众的零距离接触和互动,或以有奖问答和抽奖等一系列的奖励活动,更能让观众感受戏曲文化的美妙和好处。这就需要群众文化工作者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因地制宜,随市场的需求和群众的需要而做出适当的改变和调整。只有真正达到和群众文化的融合,才能得到群众的满意和支持,戏曲作为一种文化的生命力才会更加长久。

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的融合不仅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更能使传统的戏曲得到创新和发展。两者之间的融合,促进了外来人员和当地之间的交流和进步,带来社会的稳定,这是建设和谐社会一个重要文化手段。

参考文献:

[1]董健·戏剧与时代[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叶长海·曲学与戏剧学[M] ·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篇3

田径运动会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长期存在,它为增强大学生体质、培养其组织纪律性和团队精神、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大学生的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田径运动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已经不再对他们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他们对田径运动会往往敷衍了事,只是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而丝毫体会不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价值,更有甚者认为学校开运动会就相当于放假。但这并不足以证明举办学校田径运动会已经毫无意义,应该取消了,而是提醒学校要转变对运动会的认识,转变运动会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以“体育文化节”来代替,并加强对体育文化节的管理和建设工作,让学生再一次回到运动中来,以重新激起他们内心对运动的兴趣,真正体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远大内涵,从而最终加入“全民健身”与“终身体育”的行列。

(二)传统田径运动会的现状与改革方向

谈起田径运动会,学生们都非常熟悉。从小学到大学,学校几乎每年都要举办一届田径运动会。为了提高全校的运动水平,为了增强学生进行课余锻炼的效果,大部分学校都很重视田径运动会,并为此想尽了办法,工夫下得不少,但效果却并不显著。笔者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和采访其他高校资深体育教师的方法,经研究得出:高校传统的田径运动会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许多问题,值得体育工作者回味与思考。调查结果表明:传统的田径运动会与现今高校体育建设的现状和思想已不吻合。首先,运动会期间造成了少数学生比赛、多数学生放假的现象,参与者大多是擅长各种体育项目的学生,师生的参与率都很低,违背了人人参与的原则,不利于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其次,各年级、专业之间,男女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而有些集体项目又必须有足够的、占一定比例的男女生来参加,这就使一些学生的运动强度超过了他们的极限,从而造成了身体的损害,并带来了心理压力,对他们的健康不仅未能真正起到促进的作用,反而还带来了负面影响;此外,传统的田径运动会竞技性过强、项目单调、式样老套、缺乏足够的魅力和生机,以单纯的跑、跳、投等竞赛项目为主,项目内容与大部分教学内容脱节,不能反映体育教学的效果,不能真正起到促进和提高体育教学的作用。种种不足与弊端,导致了大学生对传统的田径运动会失去了兴趣和新鲜感,普遍存在着排斥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重新梳理高校传统的田径运动会的指导思想、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就成为值得高校体育工作者探讨的一个课题。

随着高校体育工作的不断改革、深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的田径运动会,必须根据新形式、新要求全面加以变革,设计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淡化以往“重竞技、重锦标”的指导思想,树立“重能力、多参与、共娱乐、促健康”的改革主旋律,把素质教育的要求始终贯穿于“体育运动会”的全过程,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的运动、健康和人文综合素质。可以结合“健康第一”、“兴趣至上”、“育人为本”等理念和高校实际情况,将运动会内容设置为三个部分:传统的竞技性内容、健身娱乐休闲性的内容以及体育文化的内容。以全新的“体育文化节”为载体,以丰富校园的文化建设为宗旨,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文化节的系列活动,并发扬“勇于争先、敢于拼搏”的体育精神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风尚,欣赏运动之美、了解体育常识,力求把体育文化节办成在高校师生中有较大影响的品牌活动。  (三)体育文化节内容体系的设计方案

竞技部分的内容应以传统的运动会项目为主,保留主要的、精彩的田径项目。如100米、接力跑、跳高、跳远等,着重发扬和继承传统体育运动的文化和精神,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为学校的竞技体育选拔和培养优秀的人才。

健身、娱乐、休闲部分则可以采取以运动能力和健康素质相结合的内容为主体,以高质、轻负的运动休闲项目为主导,并增加一些富有娱乐性、趣味性的项目,如拔河、太极拳、越野跑、足球射门、篮球投篮、跳绳、韵律操、棋牌类游戏等。着重发展普通学生的基本运动素质和健身素质,提高他们的基本活动能力和机体的工作能力,并满足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的身体活动要求,丰富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使他们建立正确的体育审美观和价值观,培养和树立健康第一、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此外,它还应充分结合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在“体育文化节”期间,还应加强体育文化的传播,并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文化节的主题征集和体育锻炼与健身的知识,举办体育摄影展览、组织学生观看高水平体育比赛的录相、电影,欣赏体育歌曲等。此外,还可以邀请一些健身营养专家开展讲座,使“体育文化节”的主题突出、内容新颖、形式多样、覆盖面广,使整个校园呈现出一派“体育健身、文化育人”的景象。

(四)结论及建议

“体育文化节”应打破传统的田径运动会单一的、短时间的组织形式,通过规范的制度、合理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控制。学校可利用“体育文化节”组织开展各种带有广泛参与性和娱乐性的竞技体育活动,还可以根据季节气候、场地器材等条件因素,开展各种单项体育竞赛,以提高体育运动的普及性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篇4

一、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历程中积累沉淀的宝贵财富,其对民族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作为华夏儿女,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最为基本的责任与使命。当前,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开始融入社会中,我国社会中的文化呈现为多元化的发展形式,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为高职学生本身无法有效甄别多元化的外来文化,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在高职学生中得以有效的传承与发扬[2]。

(一)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语文是进行母语教育的基础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本身存在有别于其他物质工具所具有的特殊性质,语文根植于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其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华夏儿女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所以,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在较大程度上需要依赖语文这门课程。而高职语文教学中只有真正融入传统文化的核心,才真正具有神韵与灵性,也才能够真正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健全学生人格

高职语文归根结底也是一门教育学科,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之外,还要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精神上感召学生。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国家的发展壮大,目前的学生已无法深切体会到先辈们创业的艰辛。因此,很多学生在成长中缺乏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缺乏宽容大度的为人处事风格。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忧国忧民等文化精髓,能够逐步培养其健康、独立、健全的人格,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传统的高职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再加上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通常自行忽略教材中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解环节,抑或是采用课后作业的模式让学生去进行自学。正是因为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往往难以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针对高职学生的教育,不仅需要涵盖基本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同时还应当包含文化底蕴的积累、思想品德的培养。这就需要广大教师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语文中的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展示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能够渗透到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反复向学生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使得学生能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能够意识到传承、发扬传统文化是自己的重要使命。只有教师与学生理念的共同转变,才能够重新认识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真正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提升到足够的高度,才能够真正实现高职语文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整合[3]。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1.构建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将学生的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得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这就需要广大高职语文教师积极构建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教学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比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汉字英雄、最爱是中华等学生所喜欢的电视节目,通过模仿电视节目来开展相应的教学,引导学生去关注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4]。教师可以在每次课前将安排学生轮流分享传统文化小故事,抑或是针对某些传统文化作品进行简单介绍,向大家推荐经典作品;在学习传统文化教材内容的时候,教师应当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针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拓展;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设计,从视听的层面来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通过构建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能够置身于传统文化的环境中,从各个方面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得学生真正热爱传统文化,逐渐开始承担起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使命。

2.组织传统文化专题教学

正如上文所述,语文根植于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其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华夏儿女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高职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或隐或显于各篇文章当中,其本身是呈现为零星分布的形式,难以形成有效的教学体系。

为更好地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应当针对组织传统文化的专题教学,针对教材当中蕴藏的各种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梳理,使其更具条例、更为系统,然后再针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使得学生能够更为深入、系统地了解教材中蕴藏的传统文化。一些条件较好的高职院校可以积极尝试自编教材,依照专题来自选相关的传统文化篇目,以便于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使得教育更具针对性。

3.注重诵读来感受传统文化

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诵读的进程中实质上就是语言积累的进程。针对高职学生来说,诵读的具体形式也并不需要过分拘泥,读、诵、吟、唱均可以,诵读的主要内容是古诗文。高职语文教材当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古诗文,其本身具有良好的意境美、音韵美以及语言美,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古诗文能够进一步亲近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最终真正吸收传统文化的内涵。

(三)第二课程渗透传统文化

1.构建传统文化教育微信平台

信息化时代,针对高职学生机不离手的特征,高职院校应当建立有关传统文化的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平台来与高职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有关的互动。安排语文教研室来负责平台的运作,各个语文教师来推荐有关传统文化的作品或者视频;抑或是针对影视剧、娱乐节目中错误的传统文化进行批判;也可以推荐一些校内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信息等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时刻学习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

2.组织传统节日活动

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组织传统节日活动是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在活动中,学生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古人在传统节日中具体组织哪些方面的活动,从中能够有效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古时候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使得学生能够感同身受,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底蕴。

三、结语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篇5

【关键词】思政课 教学模式

一、高职学院思政课教学的现状

当前高职学院思政课教学受物质文化的多元化与教育理论和形式滞后性的影响,同时高职学生思想受到当代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多面冲击,高职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不大。笔者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计算数据,发现现状表现如下:

(1)教学内容空洞、理论脱离实际。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思政课缺乏实践教学,课堂教学内容较空洞,同时21.3%的高职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用并有所了解,76%的学生清楚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的时间并认为中国传统节日重要,可见高职学生对中国创通文化知识感兴趣,高职学院必须重视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对思政课教学的渗透。

(2)教学方法单调、课堂气氛不活跃。调查发现,60.1%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调,14.9%的学生对思政课有兴趣,因此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活动,增强教师授课的趣味性

(3)学生学习被动、缺少积极主动。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是高职学院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调查发现,有49.7%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对自己未来就业没多大影响。主要原因是,当前高职学生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遇事即以功利的心态对待,认为思政课不如专业课对自己的求职择业有用,学不学一样,学习缺少积极主动,因此思政课堂上出现学生玩手机、看电影等现象,而沉溺于手机中的这类学生,不喜欢与人交往,人际关系紧张。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

高职学院思政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我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对增强思政课的文化内涵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是帮助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政素质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使他们形成健康完美的品格,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中华民族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形成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课教学有着密切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可以有效对大高职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可以加强学生自身修养,使其树立远大理想,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还能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在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第二、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伴随文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仍具有深远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涉及道德领域和社会层面的各个方面。如孔子提出和为贵,就是我们一直在提倡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在校高职学生均为90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独立意识较强,但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自尊心很强,只要遇到挫折就会心灰意冷、怨天尤人,更有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思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传播正能量,帮助大学生树立和谐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

第三、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丰富的内容和素材。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内容,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教学素材。比如说,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目标,而中华民族无疑有着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下为公,克己奉公等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就能不断地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变革的策略

思政课教学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发挥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引领作用,除了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之外,还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改革,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以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1)建构“学生参与”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国传统文化对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建构应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以“学生参与”为中心,创设学习和教学“情境”,师生积极转变角色,教师由教育转变为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参与,师生相互配合,让教师“愿意讲授”,学生“喜欢学习”,教学相长,提升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穿插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升教师的政治觉悟、传统文化知识造诣,这些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子。

(2)完善课程考核与评价。思政课教学评价是教学效果有效性的检验标准,把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思政教学中,就要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应用在思政教学考核和评价中,传统考核和评价方式是期末一考定分数,思政课教学改革之后考核体现为动态性和全程性,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考核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思政理论知识的掌握,实现考核和评价体系“四化”: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让学生、专业教师、理论教师、实践教师都参与进来,注重教学环节的考核。二是评价方式多样化,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问卷调查、传统文化节日实践教学考核多管齐下,采取灵活评价方式。三是评价反馈系统化,建立基于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平台和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指导和激发教师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支持师生主动投身新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参考文献:

[1]何孟飞.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析[D].闽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3.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趋势。随着中国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提升,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信心相应提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现象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必然性

1.1背景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中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8%或以上的年平均增长率。中国同世界的联系不断紧密,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逐渐扩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信心不断提升。中国人在自己的文化中发现了新的价值,并相信经济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传统文化积极方面的影响。“勤劳”、“节俭”、“集体主义”的集体价值观被中国人认为,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良好的道德秩序。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引起了道德上的沦丧。近些年来,社会上由道德滑坡所引发的种种负面报道不绝于耳。现代化的进程给中国人带来了物质上前所未有的丰富,同时也引起了精神上未曾有过的贫乏。种种社会问题的发生,引起了人们的深入思考。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精神的支撑作用,对社会风气的积极影响,引起了当代社会上的“国学热”“儒学热”等复兴传统文化的热潮。

1.2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生长于西方文化土壤的特质文化”[1],是在西方传统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语言表达方式,思维习惯,逻辑推理方式等都和中国人习惯上的有很大区别。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在中国传播必须要经过翻译才能被广大的人们所接受。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导致了中国人在理解上的困难,思维习惯和逻辑推理方式的差异又给中国人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加了难度。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必须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变得符合中国人思维习惯和阅读习惯才能被更广泛地接受。而这个本土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契机。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须加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才能得以顺利的进行。

1.3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需要

中国传统哲学家表达思想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2],而且文章言论都很简短,没有联系。《论语》中记载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多为极其简短精炼的对话。《老子》全篇只有约五千字,却包含了老子哲学思想的全部。这样的思想表达往往不够明晰和系统化。新文化运动以后的中国人,习惯了白话文的表达,没有了传统私塾教育中对“小学”的学习。现代化的中国人,习惯了相对严密的推理。传统经典的表述经过系统化之后,则更易于广泛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西方哲学的优秀成果,其中批判的继承成了西方哲学的优秀成果。用西方哲学中严密的逻辑推理方法对中国传统经典进行现代化的重新阐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广泛传播的帮助。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论为指导,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符合现代化进程的重新阐述,也是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思想的过程。中国历史上佛教的传入,为当时沉寂的思想界注入了新鲜血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注入,也将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必将激发出绚丽是火花。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需注意的问题

2.1从根本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理论要抓住事物的根本才能说服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彻底的把握,才能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本身,才能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准确的运用。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是恩格斯根据自己深入工厂和工人生活环境的深入的调查,并参照当时发表的报纸,统计资料等文献,对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现状进行了分析。恩格斯的文章是用实地考察的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分析,描述了英国工人阶级的悲惨现状。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也是是用实地考察的方法,对当时湖南农民运动进行了客观,深入的实地考察,得出了对农民运动的高度评价。得出了与当时流行的对农民运动的各种贬低的论调截然相反的结论,洞察到当时的农民阶级的巨大的革命性和改变命运的迫切要求。这一发现,也为以后建立工农联盟,并为以后在革命战争中依靠农民埋下了伏笔。《矛盾论》和《实践论》两篇文章,更是准确运用马克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经典,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的优秀作品。

2.2需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底蕴

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进行了白话文运动,提倡使用白话文,用白话文进行写作,并且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当成陈旧的落后的文化思想加以摒弃。这来,以古代汉语写成的中国传统典籍,就不能被大多数知识分子所阅读,其中的宝贵精神财富也不能被发掘。俄国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当时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知识分子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人们经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马克思主义顺理成章的取代了传统儒家思想在政治上的地位,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确立了在中国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六七十年代的十年文化浩劫,一切中国传统的东西都成了阻碍中国前进发展的障碍,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中国传统文化更是重灾区,被破坏的很严重。近代以来,中国在教育方法上引进西方的学科分科方法,对学生进行各方面基础知识的培养,中国传统经典典籍的学习在学生的整个学习内容中,所占比重极小。

参考文献: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篇7

关键词:传统茶文化;体育教学;教学新思路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工作都很注重对传统人文精神元素的融入,传统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特有人文艺术表达,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资源。体育教学活动是有目的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全民健身意识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主要围绕实践展开,课程和考核通常在户外进行,与一般文化课学习有着很大不同,因此,传统体育教学往往是由教师组织的体育活动,忽视了教学中的人文性元素。当前高校教育提倡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体育教学展开需要兼顾当代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所以,在教学中引入传统茶文化元素,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传统茶文化的认知程度,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促进精神发展。通过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人文性,发扬和传承传统茶文化知识,利用民族文化内涵重塑当代大学生文化修养,树立科学的体育教学理论并参考理论进行实践,确定融入传统茶文化体育教学思路的施展空间和具体可行性,为高校教育改革,尤其是体育教学开展提供新的途径。

1传统文化与体育教学分析

1.1传统茶文化内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产地之一,神农氏尝百草,茶叶作为解毒药材被人们了解,随着历史发展,茶叶逐渐由草药转变为一般日常饮品。茶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受到各地区、不同民族的欢迎,人们不断提升茶叶的生产工艺和茶水的烹制手法,逐渐形成富有规律的茶文化现象,唐代陆羽的《茶经》,首次将茶叶的相关知识系统地向世人作了介绍。唐代以来,茶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表现形式日益丰富,古代文人通过吟诗作赋、举办茶会等方式进行茶文化创作与交流,逐渐将茶叶从一般植物饮品提升到审美艺术高度。茶文化从表象的茶具、茶艺发展为茶礼、茶德,包含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主流思想内涵,与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释道”三教文化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茶利益、茶道德对个体文化修养及价值观建立有着指导作用。茶文化中存在的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以及饮茶活动的社交性和团体性都对现代体育教学有着指导作用。青少年学生在体育比赛中往往求胜心较重,面对体育课程片面追求考核成绩的现象,茶文化在体育教学中可以起到有效的心理疏导作用。传统茶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有着广泛基础,以熟悉的文化切入体育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1.2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主要通过大学体育课程形式展开,是带有明确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及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必修课程。体育课程学习是目前贯穿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之中的普及性最高的课程,传统体育教学思路主要是通过教师对体育技巧的教授,让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通过对多个体育项目的成绩测试作为考核标准。近年来,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逐步得到社会各界认可,但是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体育课程作为“副课”被相对边缘化,学生及教师重视不足,学生对大学体育满足于必须考及格,缺乏对体育活动参与的热情;其次,体育教学缺乏完善的教学大纲,没有明确体育理论教学的重要性,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没有统一标准,往往凭借任课教师的经验和主观喜好,多数学校存在体育理论教学缺失,使体育课逐渐沦为缺乏科学支持的活动课;最后,教学方式的单一化,长期固定的教学方式使课程缺乏趣味性,课堂教学成果很难实现课下延伸,学生实际掌握情况参差不齐,无法适应社会人才发展需求。

2传统茶文化与体育教学

2.1传统茶文化与体育教学的融合

通过上文对传统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发现传统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在跨学科文化交流融合上存在很大不足,如果学生不能自发地开展体育锻炼,仅凭课堂时间很难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将传统茶文化中相关因素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有着重要现实意义,茶文化的内在价值理念可以有效帮助改善体育教学模式的单一化问题,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可以在提高学生民族文化认识水平的同时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通过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应用,符合当前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为社会培养能力全面的综合性人才,也使体育教师在全新教学思路的指导下获得二次学习、二次提高的机会。提炼传统茶文化中思想精髓,培养学生不骄不躁的态度和社交能力,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进行团体活动,倡导茶文化中提出的交流分享、平等互助思想,以传统民族文化内涵规范当前高校学生行为,确保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与学生思想道德成长水平,为茶文化元素的推广做出积极示范。

2.2传统茶文化与体育教学融合的新思路

传统茶文化元素在体育教学中的融合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主要思路:第一,要增加茶文化相关的授课内容,通过教育方案的形成规范高校体育教学开展,并根据教学上发生的变动适当调整考核方式,使师生双方最大程度地认可全新教学思路。第二,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增加体育教学经费投入。传统茶文化在体育教学中的融入需要建立在教师充分了解茶文化、勇于结合创新基础上,学校需要定期组织相关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并加大体育教学经费,为多样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由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的饮茶活动或茶艺表演,理论结合实际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充分实践,勇于创新。虽然传统茶文化是“偏理论”的教学元素,但在体育教学思路变化中需要进行充分实践,保障课程内容的可操作性,考虑到不同专业、不同地区学生需求可能存在的差异性,如果学生出现接受困难或兴趣较低现象,教师需要及时了解情况并对教学做出调整。高校体育教学新思路的把握可以帮助教师的教学工作兼顾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与人文水平培养,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调动起学生体育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课下自发参与体育活动。

3结束语

传统茶文化融入体育教学新思路的出现为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方向,体育教学内涵的丰富可以在充分发挥实践课程对学生体能素质方面功效,加深学生对传统茶文化了解,有效提高学生对高校体育课程的参与积极性,在民族文化价值观指导下进行全面素质教育。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面对着多元化信息环境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十分有限,通过学校教学中传统茶文化融入,使学生在了解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开展课程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自身认知水平的机会。教学过程中,全新教学思路带来了授课方式、授课内容以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改变,其中考核方面采取综合评价形式,避免一次成绩决定学生最终考核,逐渐形成符合学生需求和现代教学理念的全新模式。高校及有关部门需要鼓励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改革中,不断再学习建立起对传统茶文化的基本认识,为我国传统茶文化传播与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刘力 殷国玺 郭春龙 单位: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洋,张振军.民族体育元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新疆刀郎舞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1):96-100.

[2]于善.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植入式”教学模式探析———以桂东南采茶舞引入高校体育课堂为例[J].福建茶叶,2016(5):252-253.

[3]李全德,赵福祥.云南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体育的可行性[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01-104.

[4]张勃,刘俊荣.民族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教学的模式与思路分析———以采茶舞融入为例[J].福建茶叶,2015(6):224-226.

[5]周静,刘振忠,康建敏.创新创业文化融入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2):53-55+60.

[6]孙云,庄希琛,任平社.文化传承视阈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现状调查[J].山东体育科技,2014(5):99-101.

[7]李兆臣.嫩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与校园文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67-68.

[8]张同怀.从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看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和途径[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2):68-69.

[9]陆世斌.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西部高校体育教学相结合的探析[J].学术论坛,2013(4):215-218.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篇8

论文摘 要: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在于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从而独具风采,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又是体验美学。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对于现代美学的重要理论意义与价值,并且也体现于对于当代审美与文化、社会与人生所具有的重要的实践意义。

每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都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思维模式、生存方式、哲学观念以及感知方式等等多方面因子的影响、制约下,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美学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而独特的土壤之中,而中国传统文化,“从其发展的表现上说,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系统。它有它的独特性与根源性。”因而,由此而孕育生发出来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也有着它的独特品格,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生的特有的领悟、体味、理解与展露。

中国传统美学是在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的背景下孕育生成的一种很不同于西方传统美学思想的思想体系。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它是从一个特殊的层面、特殊的角度来体现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努力,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这一特质是深契于美学的根本精神的。美学在其实质上只能是存在的诗性之思。

一、人生哲学: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总是与人学思想有着血脉相关的联系,正如许复观所指出:中国文化特征是“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艺术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中国古代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是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精神境界,因此,中国古代美学具有极为鲜明和突出的重视人生并落实于人生的特点。

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在究天人之际,于天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之中,确立人的地位,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理想、人格的确立、人性的美善等一系列问题,而这种哲学观念又影响到中国传统美学,使其在对于人于天地间的地位、人的道德精神、人的心灵世界、人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的基础之上,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以“仁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家哲学,构成儒家美学的哲学基础。儒家美学所体现出的特征乃是以人为本,具有朴素人本主义特征的美学思想。

基于美根源于人、人心、人的义理、道德,因而,受儒家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极为重视审美主体心理结构中的人格因素。道家美学将“道”视为美的最高境界。一方面,在道家看来,“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庄子·大宗师》)道是超越时空的、绝对的、无限的;另一方面道又是“无所不在”(《庄子·知北游》),因而中国道家的思想,正如徐复观所指出的:“其出发点及其归宿点,依然是落实于现实人生之上”,“他们之所谓道,实际是一种最高的艺术精神。”体道、观道、游道,以便使人的现实生命获得安顿,转化为艺术化的人生。而道,则不过是人的安身立命的最终依据的设定而已。

禅宗美学也因其具有人生美学的内容而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禅”则体现着禅宗美学的一种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禅宗美学是将禅视为人人所具有的本性,是人性的灵光,是生命之美的最集中的体现,是宇宙万物的法性,是万物生机勃勃的根源,是天地万物之美的最高体现。它既是禅宗所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境界,又是禅宗所讴歌的最高的审美境界。禅宗美学使中国传统美学加深了对于人生、宇宙的诗性领悟,同时也使中国传统美学增添了于现世人生中使人生诗性化的内容与理论。

二、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

中国传统美学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从而独具风采,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

现实人生包含了生命与生活,人的生命世界与人的存在状态这样两个方面的内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直接从中国人的现世人生实践,生命感受,体验、反思之中孕育出来。无论汉字“美”的最始初的文字,还是许慎“羊大为美”之说,都与中国原始生殖崇拜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都是在这一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观念,都鲜明地体现着中国美学作为生命美学的特征。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气”是生命的本质。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只有具有生命的特征,生气灌注,气韵流转,才有了文学艺术之美,而中国传统美学中许多重要的理论、范畴,也都是由生命的生气之美衍生而来的。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在体验、关注和思考人的存在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过程中生成并建构起来的,从而又体现出鲜明的体验美学的特征。中国传统美学的体验美学特征,强调由审美对象的外部形式的,深入到内部实质的领悟,并最终沉潜于深层生命意蕴的感悟,从而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体验活动是主体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是心与物、情与景、神与形、意与象、生命与活力的融合,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过程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把审美体验概括成“味”,并发展出诸如“体味”、“玩味”、“寻味”、“品味”、“研味”等一系列丰富的范畴、理论,它们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性质,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深度与广度,或表明审美体验的不同方式。在审美体验活动中,中国传统美学又十分强调主体的积极参与,内缘已羽,外参群意,随大化氤氲流转,与宇宙生命息息相通,最终趋于心源与造化的大融合,即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有限的现实时空的超越而获得一种永恒,无限的心灵自由与高蹈。而审美体验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命体验,是生命体验的最高存在方式,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

三、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美

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人生美与艺术美。如果说人生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孕育和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土壤,那么,人生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根与干,艺术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花与果。对人生美与艺术美的研究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独具特色的人生美论与艺术美论。人生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宇宙之中,人是最为宝贵的,“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禅宗,都把对人与人生的探索放在首位,其他一切问题都是为了解决人的问题而展开的。所谓“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八年》)。

中国传统美学发展出追求人的审美极境的审美境界论。认为美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审美境界。人生境界反映着人在寻求自身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而审美活动,则通过澄心静虑,通过直观感悟,顿悟人生真谛,获得审美极境。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境界论与中国传统人学的人生境界论趋于合一。最高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是心灵的超越与升华。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无论是儒、道美学,还是佛教禅宗美学,都把人生的自由境界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与最高的审美境界。在道家美学中,老子把“同于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与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庄子美学更有着对“无所待”而“逍遥游”的理想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向往。佛教禅宗美学追求超越人世的烦恼,摆脱与功名利禄相干的利害计较,使心与真如合一,来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

由于各自思想的差异性及其宗旨、目标的不同,儒、道、释三家美学各自在对于人生的审美自由境界的追求中,发展出了各自不同的审美理想。儒家美学发展出了“和”的审美思想。强调美与善、情感与理智等方面的和谐统一。道家美学发展出关于“妙”的审美理想。强调审美体验并不仅仅在于对自然万物形式美的把握,而且在于体悟其中所蕴籍的作为美的生命的本体的“道”与“妙”。体现了禅宗美学重视对人的内在生命意义的体验,推崇对人生的一种随缘在运,自然适意,宁静淡远,而又圆满自足的自由审美境界。

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人生审美境界的追求,也表现为一种人生的审美价值取向。还体现为一种理想人格的追求。这种追求因其超越利害关系的束缚而使心灵返朴归真,进入生命的澄明之境,而升华为一种审美人格。

四、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美

如果说人生美构成了中国传统人生美学的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根与干,那么,艺术美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美学绚烂的鲜花与丰硕的果实。这种中国传统美学中向诗性栖居的生成的关注与追求,现实地展开为两个基本向度。一方面,将个人不幸与家国忧思汇融一体,以诗发愤抒情;或者以诗排解内在心灵焦灼,安顿生命。从而诗(艺术)成为趋向诗性自下而上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在人性的发展、人格的养育与建构历程中,艺术又成为人生现实地超拔为诗性栖居的重要构成部分,所谓“兴于诗”、“成于乐”(《论语·泰伯》)、“游于艺”(《论语·述而》)。这种诗意栖居的向往与追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性个体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的体现,而且也是文化知识群体共同的心声,从晋代的兰亭之会到宋代苏轼及苏门四学士等的西园雅集,都十分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

中国传统美学将艺术也看成同人一样的有机生命体,对于艺术美的看法具有明显的人化特征。刘勰说:“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文心雕龙·附会》)。基于人化的、以人拟艺的美学观念,中国传统美学形成、发展出了十分丰富、重要的并且具有独特特性的美学范畴、美学命题、美学理论。如“形”“神”“气”“韵”“风”“骨”“筋”“血”等等。这些范畴与思想之间相互关联而发展出了关于“形神”、“风骨”、“气韵”等等,而这些丰富、繁多的理论范畴,又往往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形成一个十分宏大的美学理论体系与美学范畴体系,共同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美学作为生命美学的一个突出方面。

中国传统美学不仅将艺术看成是一个犹如人一样的有机生命整体,从而以人拟艺,而且也将艺术生命的特征与艺术创造主体的特征相联系,因此,文如其人、诗品出于人品一类的美学命题与观念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构成方面。从而中国传统美学深入地探讨了艺术家的气质、才识、志趣、学养,乃至于情感、心理、生理、艺术创造力等等诸多因素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复杂关系。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文学艺术从根本上而言,是为解决、思考诗化人生的重要手段与方式。并且,艺术也成为超越死亡,走向不朽的途径,如曹丕所言:“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才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不托良史之辞,不假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典论·论文》)。通过艺术,人的生命获得了永恒。

五、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美学体现出鲜明的生命美学与体验美学的特征,强调、肯定美总是肯定人生,肯定生命的。中国传统美学是基于对人的自下而上意义、向度、价值、方式以及人生境界等诸多问题的探索、体验、追求、领悟而建构起来的,突出体现为人生的审美化、诗化,同时将艺术生命化、人化。因而,中国传统美学在其理论意义上,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宝藏的一个丰富、珍贵的重要方面,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独特的思想意义与价值。同时,对于当代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世界政治格局步入后冷战时代的后现代文化背景下,在西方美学话语占有主导地位,中国美学处于边缘性话语地位,甚至有“失语”之忧的现代语境下,如何重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美学理论体系与现代美学话语,都具有不容否认的重要理论意义。

毋庸讳言,中国当代美学的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思想成果的吸收、借鉴,离不开西方美学的参照系。然而,中国现代美学的建构同样也必须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究竟要不要有自己的问题意识,即我们在自己的民族的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不要提出和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等一系列的重大理论原则。”如果我们的现代美学建构从自由民族文化的实际出发,而避免停留于对西方美学思想的追逐与模仿,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充分汲取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资源的丰富养料,在对中国传统美学资源的深入透彻的研究基础之上,发展出自己民族的美学问题,并建构出特有的现代美学范畴、逻辑结构与思想体系。中国传统美学对于美的起源、美的本质的认识与看法,对于审美主体建构的高度重视,对于理想人格建构与审美人生境界的追寻,以及中国传统美学思维方式、特征,丰富的范畴体系等等,都将具有不可否认的理论价值。

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对于现代美学的重要理论意义与价值,并且也体现于对于当代审美与文化、社会与人生所具有的重要的实践意义。正如葛兆光所谈到的:“人文思想所指向的,常常是人自身的存在问题,人生在世总会遇到焦虑、紧张、恐惧、困惑,始终缠绕着人心。人怎么样自下而上是自古至今人们思考的老话题,古代人的思考并不一定比现代人的思考浅陋或简单。”美学思想同样如此,人生与审美所面临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并不随时代、环境的转移而消逝。中国传统美学的许多思想对于今日而言,并未失去有效性,仍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中国传统美学重视和强调人生理想境界的审美追求,在强调人的现世生命的同时,强调人的生命存在的超越性。它在对人的高度重视与肯定上,也决非后现代主义文化所强调的生物性、本能性的人,而是道德性、文化性的人,强调理想人格的建构,这些传统美学资源,在经创造性现代转化后,当对现代中国人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精神世界的构筑起到诮有的作用。与现代文明相伴而来的是人的内在精神危机、灵魂苍白与心灵焦灼。而中国传统美学强调人的审美心胸的建构与陶养,强调澄心、虚静、澡雪精神,这对于“溺于物”(庄子语)、物欲无限膨胀的现代人,无疑具有解毒、清热、醒脑的功效。

总之,中国传统美学具有丰富、宝贵而独特的思想内容,从现代解释学观点而言,中国传统美学不是已然成为过去的陈物,而是在对其不断的解释与理解中生成与常新,在对其不断的追问与运思之中,呈现出永恒的生命与意义。

参考文献:

[1]牟宗三.中国文化的特质[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2]金克木.东方艺术美学序[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5]刘小枫.人类美学的含义[M].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6]盛 宁.人文困惑与反思[M].三联书店,1997.

[7]胡晓明.中国诗学的精神[M].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上一篇:人工智能医疗市场前景范文 下一篇:家庭劳动教育活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