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化建设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09-27 17:17:24

对文化建设的理解

对文化建设的理解篇1

关键词: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儒家文化

基于对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的了解,对儒家文化的吸收和利用是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不但为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指引和良好的内容支持,也为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教育者应当认识到儒家文化的优势,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中做好对儒家文化的吸收与利用。

一、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认真分析儒家文化的优势

1.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了解和分析儒家文化

从目前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来看,儒家文化对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吸收和利用儒家文化的过程中,应当首先做好对儒家文化的了解和分析,找出儒家文化与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的契合点,从而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儒家文化。通过对儒家文化的了解可以发现,儒家文化包含仁、义、礼、智、信等内容,在宏观上与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有一定的关联。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过程中,利用儒家文化的内容和思想,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学过程,使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跳出原来的教学思路,实现教学思想的转变。

2.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找出东西方设计理念的差异

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以西方的设计思想作为主要的教学理念,而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五千多年文化的重要代表,与西方的设计理念和文化思想有一定的区别。基于这一差异,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地找出东西方设计理念的差异,并将儒家文化和西方的设计思想进行比较,总结儒家文化的特点和优势,概括儒家文化对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的影响,从而使儒家文化能够更好地融入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做到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儒家文化。因此,找出东西方设计理念的差异,是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吸收和利用儒家文化的前提。

3.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找准

儒家文化与景观设计的结合点通过对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的理解,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中吸收和利用儒家文化时,必须找准儒家文化与建筑景观设计教学的结合点,使儒家文化更好地为建筑景观设计教学服务。如果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儒家文化的吸收和利用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当结合教学特点和教学需求,对儒家文化进行有效的解构,快速找出儒家文化与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的结合点,通过分析两者的结合点、把握儒家文化的特点,做到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中重点讲解儒家文化的内涵及其对现代建筑景观设计的启发,兼顾其他设计风格,进而提高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吸收儒家文化的优点

1.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吸收儒家文化全面性优点

儒家文化具有诸多优势,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有效地传承和发扬儒家文化。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在吸收和利用儒家文化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讲解儒家文化的全面性优点,使儒家文化的全面性优点得到有效的彰显,并进行设计理念、设计内容、设计方法方面的教学,提高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的整体质量,保证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因此,吸收儒家文化的全面性优点,是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

2.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吸收儒家文化中庸性优点

儒家文化除了具有全面性优点外,还具有中庸性优点。中庸是儒家文化一种重要的理念,将其应用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可以使设计风格保持统一不张扬,避免过分张扬的设计风格给人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中,应当吸收儒家文化的中庸性优点,并且有效地发扬这一优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用儒家文化的中庸性优化设计理念,使设计方案能够体现中庸这一理念。这既满足了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的需要,又提高了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的质量。因此,吸收儒家文化的中庸性优点,应当成为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的重要内容。只有做好对儒家文化的中庸性优点的吸收和利用,才能够保证儒家文化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3.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吸收

儒家文化兼收并蓄的优点结合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需要,在吸收和利用儒家文化的过程中,应当吸收儒家文化兼收并蓄的优点。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内容相对较多,不但要对西方现代建筑景观设计理念进行全面的介绍,还要对中国传统建筑景观设计进行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西方的建筑景观设计理念还是东方的建筑景观设计理念,都应当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比较和吸收,做到兼收并蓄。基于这种教学需求,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当吸收儒家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教师应强调兼收并蓄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吸收多种设计理念和设计经验,并将其运用在自己的设计方案中,提高自身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积极利用儒家文化的内涵

1.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教会学生正确的设计理念

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效地利用儒家文化的内涵,教会学生正确的设计理念。儒家文化强调准确性这一理念,与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有着较强的关联性,可以正确地指导现代建筑景观设计的教学方向,促进学生正确地理解设计理念。教师应当认真地分析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现代建筑景观设计理念进行有效的教学,对学生错误的设计理念进行及时的纠正,使学生形成系统、完善、科学的设计理念,从而达到提高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质量的目的。教会学生正确的设计理念,是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的关键,也是吸收和利用儒家文化的重要切入点。

2.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教会学生正确的设计原则

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中,还应当教会学生正确的设计原则。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过程中,既要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也要保证设计的建筑景观能够与周围的建筑物和谐统一,避免不合理的设计造成不良的影响。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在吸收和利用儒家文化的过程中,应当将正确的设计原则作为重要的教学切入点,使学生在建筑景观设计中更好地丰富自我、完善自我。

3.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应教会学生正确的设计思路

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教会学生正确的设计思路。正确的设计思路与儒家文化有一定的关联,体现了儒家文化所倡导的理念。现代建筑景观设计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并且体现主流的设计思想。因此,教师应当认识到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吸收和利用儒家文化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选择吸收和利用儒家文化合理的切入点,使学生对儒家文化的吸收和利用更加娴熟、有效。

结语

儒家文化不但为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内涵,也提供了完善的内容和方法指引,对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者应加深对儒家文化的理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儒家文化,保证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教学能够更加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王磊.先秦儒家礼法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太原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鲁晓松.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与构建.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王梦涵.西方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究.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对文化建设的理解篇2

行政管理是经过几次教学改革才被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原有校园文化建设队伍之中很多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水平比较低,急需专业人员加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之中。我国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兼顾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的高要求,但是各大高校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各不相同,再加上有些校园管理人员的选拔方式不合理,校园里也存在着腐朽的思想和不良工作风气,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都影响了行政管理建设校园文化。行政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受到阻碍也是由另一重要问题引起的,就是工作人员对行政管理认识程度比较低。从客观因素来看,行政管理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的时间比较短,在我国行政管理用于校园管理工作的经验还不是很充足。从主观因素来看,各大高校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端正以及对行政管理专业的理解不深刻。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引起的约束会不断被扩大,行政管理工作值得借鉴的案例不多,引入时间比较短等很多方面仍然需要改善等问题,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知难而退情况的发生,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对于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受损,从而引发在高校内从事行政管理人员对校园文化建设方向越来越不了解。

2解决行政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问题的措施

针对上述高校行政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三项解决措施予以改善问题,提高行政管理在校园建设方面的工作效率。行政管理人员对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缺乏理解、认识并且业务素质比较低的情况尤为突出,是急需解决的关键环节。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和对行政管理工作的理解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行政管理人员招聘环节,校方领导应该严格把控工作人员的招聘工作,从根源上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第二阶段是行政管理人员培训环节,对高校从事行政管理新员工上岗前需要进行培训,专业知识考核合格之后方可投入行政工作;对于已经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要定期对业务水平进行考核,以此作为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直接手段。第三阶段是行政管理人员交流环节,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很多理论都在加速进步,行政管理理论也受此影响,为了能够开阔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眼界,借鉴优秀的行政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例,应该定期举办行政管理人员交流会议。从开端、中端以及末端三方面出发,从而实现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业务水平的提高。随着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逐渐变得更为自主,学校的宗旨也转变成为以人为本,更为重视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环节中的作用。学生与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之间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对于行政管理人员来讲,由学生组成的团体代表着全校学生的意愿,学生团体自主举办的各项活动能够建设和完善好校园文化;而行政管理人员能够把握学生团体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并在一定程度上予以支持,两者之间相互促进,高校行政管理就能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全体师生的支持和理解。

3结束语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宗旨,构建比较完善的校园文化建设管理和监督机制,培养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建设校园文化的能力,学生团体文化活动的开展更能够为校园文化建设锦上添花。由此可见,行政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需要学校、工作人员以及学生三方面共同作用和支持才能予以解决。综上所述,改善行政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足是校园管理的首要任务和中心工作。

对文化建设的理解篇3

【关键词】 表达 实践 农家书屋 发展困境

为了了解湖北地区农家书屋建设情况,湖北省委宣传部组织高校和其他人文社科单位进行了大规模关于湖北省农村文化生活的调查。本课题组参与该项课题,前往湖北省钟祥、宜城、荆门等地,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观察等方法进行实地调研,调查对象包括了农民、村干部、乡镇干部等群体,获得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根据本课题组的调查发现,农家书屋的一个基本现状:农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政策宣传不够,农民认知度不高;过程管理不善,农民参与程度不高等。笔者从“表达与实践”的视角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在农家书屋建设中,政府是农家书屋建设和发展的主导者,制定并执行相关政策;农民是农家书屋建设的主体,是农家书屋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只有实现农民主体与政府主导的协调,才能提高农家书屋的实效性。

一、农家书屋的表达与实践

1、表达层次

从政府表达来看,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的文化建设,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较好的发展局面。2007年3月,为贯彻党和国家政策,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等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工程计划“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建立20万家农家书屋,到2015年基本覆盖全国。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主张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党和国家积极探讨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进一步创新文化建设形式和盘活文化传播载体。

从农民表达来看,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对于农村的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有所增加。据调查,湖北各地区的农民对于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尤其是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都表示很支持。以农家书屋为例,当问到农民们是否会向上级反映他们自身的需求这一情况时,大多数农民都选择“一般不会向上级表达”、“没有就算了”的态度。

在表达层面上,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与农民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代沟。中央政府以促进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为目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推行农家书屋政策;地方政府响应中央政府的政策,按照上级政府的要求在本地区农村进行农家书屋的建设。然而,作为农家书屋的主体,农民并没有向政府表达他们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上下信息的不对称。

2、实践层次

自农家书屋政策出台以来,全国省市区广泛的在本地的农村开始进行农家书屋建设。在农家书屋的建设过程中,各地政府关于书籍购买、书籍种类、数量多少、各种类型书籍的比例,农家书屋的建设地点,农家书屋建设规格等按照国家要求进行建设,各种量化的目标都基本实现。其中宣传是任何政策的执行的一个重要过程,但是,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很多农民根本不知道有农家书屋的存在,这就反映了政府政策宣传的不到位。

农家书屋作为一项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惠农政策,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它的有效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据调查所知,绝大多数农民不知道农家书屋的存在,即使少数知道其存在的农民也很少去借书。农民对于农家书屋的认知程度不够,而且对于农家书屋的参与度也不高。

在实践层面上,政府的宣传动员和农民的主动参与之间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为这种差距的存在使得农家书屋成为了一种摆设,而很多农民不知道它的存在,更不可能参与其中。正是由于表达与实践存在很大的代沟,才使得目前农家书屋陷入发展困境。

二、农家书屋的发展困境

1、政策制定缺乏一定的实践基础,农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虽然很多省市的农村地区都已基本实现农家书屋的全覆盖,但是据在湖北各农村地区的调查来看,大部分农家书屋虚有其表,绝大多数农民不知道有农家书屋的存在,农家书屋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另外,农家书屋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建设的,政府并没有深入了解农民对文化的具体需求,而是从自身出发认为农家书屋能够改善农村文化现状。政府期望通过农家书屋建设来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但是对于农村的文化建设,农家书屋也许能够改善农村文化现状,但是实际效果还需要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检验。一定程度上,政府建设农家书屋只是为了上级政府要求的任务,实现量化的目标,而并没有在农村进行深入调查,动员广大农民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去,积极表达他们自身对于文化建设的需要,真正了解农民对于农家书屋这项政策的执行有什么样的要求,所以在建设阶段农家书屋就欠缺了农民基础。

2、政策宣传不到位,农民认知度不高

在调查中,可以看出政府的宣传不到位,导致农民对农家书屋的认知程度不高。另外,宣传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宣传内容上,政府只是宣传国家关于农家书屋的政策,并没有涉及到农家书屋的价值宣传;从宣传方法上,政府采用传统的宣传方式,形式单一。宣传是推广国家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政策,各级政府都应该做好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从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上加以改善。无论是乡镇政府还是各个农村都应该让农家书屋这一惠农政策得到更好的宣传,只有被绝大多数的农民所知晓,农家书屋才能得到更好的利用,成为农村文化建设更好的载体。

3、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农民参与程度不高

政府的管理体系不太完善,人才和资金的缺乏导致农家书屋后天发展不协调。农家书屋作为农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并且处于逐渐完善的阶段,应该由专业的人才来进行管理,但是农村地区人才匮乏也导致了农家书屋管理欠科学。另外,农家书屋的建设资金也不是很多,而且由于各种原因,农家书屋的建设资金有时候不到位,所以资金和人才因素也导致农家书屋建设存在问题。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家书屋发展困境的路径探究

虽然农家书屋的发展现状存在着部分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与难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农家书屋的存在与发展不论是对农民个人还是对农村未来的发展甚至国家的繁荣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农家书屋有继续改善发展的必要,缩小农家书屋表达与实践的代沟可以从多方面去入手。下面将针对农家书屋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1、政府主导农家书屋建设,农民积极表达需求

政府在主导农家书屋建设的过程中,应先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才能更好地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定位,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进行农村文化建设。政府应该深入农村,了解农民对于农家书屋的具体需求。与此同时,农民应该更主动地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作为建设主体的自觉性,主动了解国家的惠农政策,增加对农家书屋的了解,然后积极主动地向上级表达自身的文化需求。政府作为农家书屋建设的主导者,农民作为农家书屋建设的主体,两者在农家书屋的建设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改变传统单一的宣传形式,以提高农民的认知水平

要改变农家书屋发展难的现状必须要改变其宣传方式,政府拥有独立的宣传部门,资源丰富,能够更好更快地完善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政府应该定位清楚,宣传的对象是农民,大多数的农民对除了农田之外的事物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所以简单的拉横幅不能让他们去查找资料、关注相关的新闻,如加强对村干部的相关培训、宣传进农家、广播宣讲等。而且,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宣传活动,依托当地特色将文化宣传更贴近农民生活,实现宣传“农民化”。以荆门掇刀区为例,据调查得知该地农村很多家庭早已安装网络,可以因地制宜在荆门掇刀地区通过网络来宣传农家书屋。

3、加强资金和人才投入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家书屋的资金投入,同时也要把资金真正落实到农家书屋的建设上,增加对参与农家书屋日常管理的工作人员的补贴,让农民参与农家书屋日常管理的同时生活也能得到一定的保障。政府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导,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农民都应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中去,尤其是农家书屋的建设。同时,政府作为农家书屋建设的主导者,不仅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确保建设资金能够落实到位,还要确保人才的投入,加大在农村地区工作的人员招收比例。

4、政府与农民协同管理,完善管理体系

对农家书屋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对农家书屋管理员、书籍、硬件设施等日常的管理,其实更重要的是对管理员的管理。农家书屋疏于管理,缺少相关的人员来管理,对农家书屋的管理责任应该落实到个人,具体安排值日人员或是专门管理人员,将对农家书屋的管理工作作为考核的一个方面,重视对农家书屋的管理。所以农家书屋还是需要专门的人员来进行管理,同时农民群众更应该更主动地参与到农家书屋的日常管理中,积极担任日常的管理人员,带动其他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对农家书屋日常管理进行监督,发挥作为建设主体的自觉性。

四、结语

农家书屋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新载体,正处于建设的初期,该政策还存在不够成熟的部分亟需完善。目前广大湖北农村地区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政府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导应该加大资金和人才的投入力度,对农家书屋进行合理化管理,同时还要努力做好文化宣传工作。农民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应该发挥积极主动性,主动向上级政府表达自身的实际需求,加大对农家书屋建设的监督,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2] 吴理财:非均等化的农村文化服务及其改进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3] 郑欣:治理困境下的乡村文化建设研究:以农家书屋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2).

[4] 戴学珍、闫晶:基于级配理论的农家书屋建设问题初探[J].出版发行研究,2010(5).

对文化建设的理解篇4

论文关键词 法院文化 廉政作风 司法公正

一、法院文化建设对促进反腐倡廉工作的现实意义

法院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形式,是以法官为主体的法律职业群体在审判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特有的、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以及承载这些精神产物的物质载体的总和。它具有群体属性,是法官内在的思想观念与外在行为方式的物质表现的统一。法官应自觉参加廉政文化教育,认真检查有没有利用职权、索贿受贿,按受当事人“捐赠”,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的问题。只有公正司法,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人民法院的公正形象,有利于保证改革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1.以加强廉政建设来促进法院文化建设,是加强对法官教育、管理、监督的现实途径。公正执法、抵制腐败是法官队伍服从服务于院党组的领导的基本要求,是全面贯彻执行党组决议的重要保障,也是正确行使司法权力、履行职责的重要基础。很多时候对一件事情的判判,并不能简单地以应该不应该和好不好来区分,而什么时侯你去做这件事,这件事做到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和决定这件事的性质。

2.以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来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是加强法官廉政意识的重要举措。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紧密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认真落实“从严治院,公信立院,科技强院”的工作方针,不断深化人民法院思想政治建设、司法能力建设、司法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法院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着力转变不符合人民群众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和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把“司法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审判执行工作之中,使人民法院的工作更加符合民情,体现民意,服务民生,赢得民心。因此,作为审判人员,一切工作都要考虑到是否符合廉政建设的标准和要求。

3.以深入学习贯彻廉政准则来落实法官的公正办案,是提高法院文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有效渠道。廉政准则的颁布实施,是人民法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贯彻实施廉政准则、促进法官廉洁从政,有利于教育和引导法官队伍树立正确理想信念,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自觉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确保司法廉洁,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

二、司法公正在法院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必须要以公正司法为基础,公正是审判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司法文化的核心,更是人民群众追求的理想和对司法审判的期望。对于法院文化的主体,行使正义的法官来说,公正是最基本的、最现实的道德要求。只有这样,法官才能受到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才是构建法治社会所应有的、正常的社会现象,正如英国丹宁勋爵所说:“如果我们必须相信某些人的话,那就让我们相信法官吧”。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社会结构的逐渐调整、社会利益的日益多元化,各种社会矛盾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而且随着公民的权利意识、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采取法律手段来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所以,我们应当把司法公正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司法公正在法院文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司法审判活动中做到司法公正,促进法院文化建设,协调各种社会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公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维护和实现公平、公正,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道德源泉。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公平正义,就根本谈不上和谐。人民法院正是通过审判活动来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促进和实现公平、公正,以求社会的和谐发展。

2.司法公正是人们文化道德提升的基础,为营造和谐社会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和谐社会就是一个诚信的社会,和谐社会要求人们之间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没有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就没有相互的合作,不可能形成普遍的社会认同,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司法公正可以为人们之间的诚信友爱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规范人的行为、培养人内心的宽容、谅解、谦让和互助,引导人们真诚相处,促进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3.司法公正促进法院廉政文化建设,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提供有力的保障。一个和谐社会,必须有安全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随着社会发展和改革深入,必然存在矛盾和冲突、分歧和裂痕。法院的文化建设目的在于能够运用制度和规则的力量来不断化解冲突,弥合裂痕。司法机关以法律的平等性、强制性为特点,通过立法和法律实践,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秩序。从一定意义上讲,国家法律是对社会进行调控的防火墙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支撑点。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章可循,才能以文明、平和的方式消除社会不安全、不和谐因素,真正做到政治安定、社会安定、人心稳定,真正实现社会和谐。

4.司法公正为社会和谐、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制度保障。社会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物质条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要求人们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相适应,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以民主法治的形式确立人与社会和谐的基本原则,以司法公正的手段抑制和制裁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促进文化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的必经之路,是对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关系的科学把握和理性认知的结果。

三、对如何加强法院文化建设谈几点启示

建设先进法院文化,提高法官素质,促进公正与效率的实现,逐渐成为各级法院的共识。当前,法院文化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发展完善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加强法院廉政文化建设,是落实法院各项制度与目标的思想保障,也是确保法官遵守各种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下面对今后如何加强法院文化建设谈几点看法,以提高全体干警对法院文化建设的认识,增强法院廉政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一,注重传统教育与人文关怀。组织干警参加红色之旅,参观革命圣地,缅怀革命先烈,追忆艰苦岁月,使干警接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坚定干警的信仰,巩固干警的宗旨意识。举办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学术调研讲座,举办诗书画影作品展览等活动,不断提升干警的人文素养。每年都坚持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引导干警多读书、读好书、用好书,不断丰富干警的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使干警不仅具有法律文化、法院文化的鲜明特征,落实国家关于公务员休假的规定,定期组织干警体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缓解干警身体和心理压力,培养积极乐观、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心态。

第二,增强司法廉洁意识。巩固市级廉政文化“六进”示范点建设成果,着力警示教育、搭建平台、设计载体三个方面,推出多项举措,采取预防式、自我式、启发式、互动式、帮带式、引导式等“六式教育法”,丰富教育方法,努力做到廉政文化建设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载体新颖,扎实推进法院廉政文化建设,增强司法廉洁意识,努力形成清正廉洁的思想道德基础和文化氛围。

第三,提高和谐意识,增强调解能力,拓展调解方式。我国司法审判活动中的民事调解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概念,体现了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又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中互谅互让、以和为贵的思想,已被国内外司法界所认同,被称作“东方经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中,“东方经验”正成为打造和谐的重要手段。所以,充分发挥调解在化解矛盾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从根本上消除矛盾纠纷,使双方当事人都能满意,最终实现当事人之间的和谐,确保社会稳定。积极尝试刑事自诉案件协调解决的方式,探索行政案件协调处理的新思路,将群体性纠纷案件、劳动争议案件、一方有理由但缺乏证据支撑的案件、可能引发上访及不稳定因素的案件、在采证和法律适用上处于两可之间的案件作为重点调解的案件;促进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及其他调解方式协调发展。

第四,加强法院的文化形象塑造。突出法院审判与办公场所崇高、庄重、威严的特征,充分体现法院的职能作用和职业风格;科学配置办公设施,增加法院办公科技含量,积极推广电子化办公,改善交通、通讯、办公条件,为干警创造便捷舒适、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建设“两个文化大厅”;在办公大楼与审判大楼大厅进口显著位置设置院训、法律墙、法文化壁雕等。建设“文化长廊”;在审判庭走廊及办公楼走廊等公共区域设置“文化长廊”,悬挂法制史、地方文化、法律名人名言、廉政格言警句,以及反映法院工作理念的文字标识和干警创作的反映时代精神、法院工作、法官风貌的书法、摄影、绘画等文化作品。建设“一个文化广场”;加强大楼外围场地建设,将其纳入法院文化建设范畴。在大楼前广场设置国旗旗杆及其基座,在大楼周边场地设置镌刻法律名言格言的文化石等,通过国旗座、文化石、场地绿化、场地设置等,向公众展示法院文化,显示和宣传法院文化理念和文化实践活动,大力塑造法院文化形象。

第五,加强法院文化形象的宣传。定期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让群众走进法院、了解法院,密切群众与法院关系,宣传法院推进阳光司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良好形象。利用现代大众媒体和传播手段,向社会广泛宣传法院文化建设进程与成效,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积极宣传法院践行司法核心价值观的各种举措和重要成果,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加强与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的合作,设立宣传法院工作的专栏、专题节目等,积极向社会传播和展示法院文化。

对文化建设的理解篇5

关健词:农村公共文化体系 公共图书服务体系 总分馆 农家书屋 服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181-01

我国是农业大国,中国的问题是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重视农民的基本文化权利,出台了一系列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凸显了党和政府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关切。

1 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一体化的“谁建设”问题

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县(市)图书馆逐步实行分馆制,丰富藏书量,形成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的图书配送体系,充分发挥县图书馆对乡镇、村图书室的辐射作用,促进县、乡图书文献共享。”明确了广大农村地域确定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中心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架。就是以县(市)图书馆为总馆,乡镇(村)图书馆为分馆的垂直体系。国家《“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又指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 进一步明确了政府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合理配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缩小城乡间的差异。实现“繁荣、共享、普惠、均等”的服务理念。

中国行政体系十分庞大与强大,按行政区划建立文化设施,属当地政府领导,是乡镇政府的下属机构,并非单纯文化设施,而是为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在“谁的地盘,谁建设”的现有体制下,文化建设的规划、建设和投资都是地方政府之事,国家给予适量的资金补助。要真正从政策、体制、机制上保障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就必须先期解决“谁建设”的问题。保证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确保今后一年、二年、三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繁荣和卓有成效工作。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体系在整合资源的同时,首先有必要理顺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切实纠正多头管理的弊端和不利因素。明确文化部门与新闻出版部门各自的职责,做到分工到位,责任明确,改正遇到问题相互扯皮、推诿和踢皮球“谁都管,谁都不管”的局面。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责任制。第二,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体系建设是以县公共图书馆为中心,以乡镇文化站(分馆)为依托的公共图书服务网络。文化建设与图书馆建设属文化部门主管的事业,就当前国家行政体制来讲,应为文化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较为可行与可靠。

2 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的“谁管理”问题

构建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体系政府是决策者,承担起主要责任。决策是宏观的,执行是具体的。由谁来执行并做好工作的统筹规划布局,制定工作机制,设计工作流程等,以指挥调度整体建设工作。按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必须有负责建立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工作的管理者,对所在的县域公共图书服务体系负起实实在在的责任,对县域公共图书服务体系构架的搭建负起实实在在的责任。

在明确并解决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的管理者后,还有诸多问题需要去解决,如总分馆、基层点建设和日常工作经费落实问题,总分馆职责加大、工作量加大,业务流程增多和配送资源等都得有相应财力支撑和经费保障。县级图书馆工作量幅度加大,各县图书馆都只有4-8人,编制少事情多,自身免费开放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管理等民生工程都难以应付,这样就必须增加人员编制,而县公共图书馆人员编制各地都是难以解决的。同时分馆和基层点人员又如何解决,这都是面临的难题。

3 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的“谁服务”问题

农家书屋管理人员问题一直困绕着基层,新闻出版系统在工程建设实施阶段,没有相应的措施与解决的方案,乃至工程实施几年内专职管理人员是行政村一直很头疼的事,无法也无能力解决。在实施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中,工程建设单位应着力破解基层点这些难题,给予政策、机制切实保障。解决“谁服务”问题,就是配备基层管理人员,其实质是关系到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成败的关健,才能真正为农民阅读服务,才能达到工程建设设计的初衷。才能切实而有保障、持续、稳健的发展。

前期农家书屋农民的阅读服务工作不容乐观,书屋日常工作没有统一规划与布署,对农民阅读活动无组织、无引导等。服务工作不到位,主管部门监管缺乏力度。其根本原因是没有管理人员。在我省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行政村村干的配备只有3~5人,村干少事情多待遇低,政府各部门的工程也好,项目也好,事务也好――真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最终都得落实到行政村,行政村担负起完成各部门名目繁多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农家书屋不可能有专职管理人员,如是村干兼管也只能是走过场,应付了事而以。所以基层点管理人员是保障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体系的关健所在和持续发展需要。

作为文化系统的县公共图书馆,对新闻出版系统实施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拍手叫好,大力支持无私援助。各县公共图书馆纷纷投入到农家书屋的建设中,克服自身人少事多的困难,深入基层点培训管理人员,辅导业务工作,有的甚至常年帮助书屋进行图书分类、上架等。

而实施工程的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在建设实施前缺乏详细调研,既没有对县公共图书馆参与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前期的动员,也没有对县公共图书馆参与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后期的总结,更没有对兄弟文化系统,特别是战斗在第一线的公共图书馆人道一声“辛苦了!”,只有对所属各地新闻出版系统书店和职工下达向农家书屋的“送书令”!

今日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是依托新闻出版系统所建立农家书屋工程项目为基层支撑点,应当很好地总结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成功的经验,客观而有实际地总结存在的问题。特别解决好“谁建设”、“谁管理”、“谁服务”等关健性问题,更好为农村公共图书服务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

以上是对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的实施一点肤浅的认识,愿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 楼美珍.论公民图书馆意识的培养[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3(2).

对文化建设的理解篇6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体现为企业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其核心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的培育,是企业职工思想道德风貌的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为了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工会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一致的目标和原则、部分内容相同,工作开展的方法类似等,两者都会对职工进行适当的培训,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培育职工的企业精神,宣扬企业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关注企业职工的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协调企业领导和职工之间存在的矛盾,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交流等。

二、企业文化建设中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引导作用。工会组织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就要跟随“学习型企业”建设的趋势,对职工进行素质教育,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延续传统的工会教育形式,利用引导方式,将教育融入到企业的各类活动中,让职工在这些健康向上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工会组织可对职工进行正面灌输教育,采用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等多样化的形式,在企业中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金牌工人”、“技术能手”等评比方式,引导职工对岗位技能、知识以及先进技术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创新作用。工会组织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加强企业的技术活动创新,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推动企业经济工作的开展,激发职工的创新意识,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各级工会组织应该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等活动,让职工的创新能力与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阵地作用。企业文化的宣扬和传播并不是喊口号,而是需要有固定的阵地,利用一定的载体才能进行传播,而工会组织正好具备了这个能力。各级工会组织拥有相应的俱乐部、体育馆、图书室以及橱窗板报等各种各样的文化场所,正好可以用作企业文化的宣传阵地,为企业职工创建更多学习文化知识、进行娱乐活动的平台。此外,工会还可以采用不同的仪式和活动,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每一位职工的心中,对职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进行正确的指导,让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在这些仪式和活动中充分地体现出来,让职工能够切实的真实地感受企业的核心价值,进而在思想上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念。凝聚作用。企业的发展与改革,对于职工文化也有一定的影响,而工会作为与职工最贴近的组织单位,是工人的一种群众组织,是“职工之家”,也最能了解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对职工的号召力、影响力都比较强。因此,工会组织应该以尊重、关心、理解以及爱护职工的管理理念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工会的优势,通过对职工感知、动机以及期望等文化心理的了解,及时与职工进行沟通和交流,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各级工会组织应经常开展一些合理化建议、文体活动、技术比武以及技术创新等群众性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升职工的凝聚力,激发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让职工围绕企业制定的共同目标,增强职工奋发向上的集体意识,进而有效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工会组织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策略

完善工会工作体系,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会想要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促进企业的文化建设,就需要树立“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为”的思想观念,将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工作目标,不断创新与完善工会的工作体系。因此,企业党政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到企业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加强工会组织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投入,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和物资。尤其需要加强工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文化、业务以及人文等素质,增加其理解和掌握企业文化内涵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将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健全工会工作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理念是行为的先决条件,工会组织想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促进作用,首先就需要对工会工作理念进行健全完善与创新。企业工会组织要树立牢固的大局观、责任观以及服务观念,将工会工作自觉的融入到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在职工权益维护、促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完善工作理念,确保工会工作的理念能适应当前企业形势的发展。各级工会组织在对企业政策和思想进行宣传的同时,要定期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等,有效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提高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塑造良好的形象,真正将工会工作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领域和环节中。创新工会工作模式,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会组织要对思想和作风建设进行不断的创新,在工会组织中形成一个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模式,将工会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有机的结合,让两者“叠加”之后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工会组织要把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有效的结合,在职工之间开展教育培训、评比表彰、劳动竞赛等活动,深化企业改革,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化解职工之间存在的矛盾,激发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强化工会工作制度,丰富企业文化建设。工会组织想要有效的促进企业的文化建设,就必需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为目标,不断完善和强化工会组织制度,把开展的“学、赶、超、帮”、“争创一流”等活动作为创新的载体,并采用制度的形式对其进行固定,让其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让企业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提高企业文化对职工的影响。

四、结语

总之,为了能更好地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会组织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真正的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了解职工的思想意识,帮助职工解决困难,为职工营造一个友爱、信任以及互帮互助的良好工作氛围,让职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岗位中,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需加强培养企业职工在思想、知识、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意识,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稳健运营持续发展。

对文化建设的理解篇7

论文关键词: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对策

一、企业文化的涵义

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不同的学者观点并不一致。美国的威廉·大内认为:“一个公司的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此外,文化还包含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如进取性、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动模式的价值观。”美国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由价值观、神话、英雄和象征凝聚而成,这些价值观、神话、英雄和象征对公司的员工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此,我们对企业文化界定为:经过企业领导者的倡导和全体员工的认同与实践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企业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二、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领导者缺乏对企业文化的正确认识。很多国有企业的领导者由于自身素质不高,对企业文化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1)将企业文化等同于文体活动。认为所谓的企业文化,就是由工会组织员工进行文体娱乐活动,目的是为了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2)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翻版。认为企业文化就是通过说服教育,来解决员工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宣传部门和思想教育部门的工作。(3)将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设计相混淆。认为企业文化的主要任务就是设计好企业的形象,因此,将企业文化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对企业标识的设计、对厂房的建设等方面。

2.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创新性。每个企业的发展历程各部相同,各企业经营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也不同企业管理论文,因此,每个企业都存在着自身所独有的企业文化。IBM倡导顾客至上原则和顾客满意原则;惠普公司的价值观是:改革与创新,强调集体协作精神;麦当劳的经营理念是:品质、服务、卫生、清洁。正是由于这些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文化,才能使职工感觉到本企业的目的和追求,才能使别人感觉到企业所独有的价值和特色。很多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雷同现象严重,缺乏个性,不注重创新,不能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的变化而及时做出调整,使得企业文化不但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反而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障碍。因此,在当前的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能否突出企业个性,反映企业特色,直接决定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

3.缺乏关于企业文化的教育和培训。企业文化只有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和理解,只有得到员工的执行和落实,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和价值,因此,企业应该将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宗旨和内涵对员工进行详细解读。很多国有企业虽然有自己的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但并没有对员工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和教育。很多员工对本企业的企业文化概念模糊,在执行和落实时不能理解企业文化的真正含义,势必导致行为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致使企业文化不能落到实处,因此,需要将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解读,尤其是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对企业文化进行适时调整时,及时调整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就更加必要。

4.企业文化受机制和体制束缚严重。由于受传统机制和体制的影响,国企内部存在一些不良现象:(1)论资排辈现象严重。很多国有企业在用人时仍然受传统的人事制度的影响,在任用、待遇、升迁等方面还是论资排辈,不考虑员工实际的工作业绩和能力企业管理论文,使企业很多人才不被重用。(2)在国有企业内部气氛紧张,缺少一种健康的、积极的文化。国有企业的领导很少和员工沟通,不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员工也很少在领导面前讲真话,他们经常会感觉到被冷落、不被重视。(3)企业内部“帮派”现象十分严重。当涉及到加薪、升迁等利益时,帮派之间会出现勾心斗角的现象,不是帮派内部的员工会受到排挤。在这样的环境中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最终的结果也是不言自明的。

三、完善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1. 增强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发表论文。只有正确地理解和认识企业文化,才能使企业文化真正为企业所服务。国有企业的领导者担负着建设国有企业的重要任务,在国有企业中地位举足轻重,因此,他们对企业文化能否有正确的认识,对于企业文化的贯彻落实起到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的领导者应提高个人素质,从自身做起,加强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和探讨。(1)加强对企业文化基础理论的研究。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立适合本企业的企业文化。(2)加强对企业文化的追踪研究。企业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和改变。

因此,对企业文化进行追踪研究是相当有必要的。

2. 建立独特的企业文化。国有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特点建立独特的企业文化:(1)塑造个性文化。即建立与企业经营特点相适应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很容易从众多企业识别出来。(2)培育团队文化。即建立一种团队文化,使团队内的每名员工自觉维护团队的利益,加强对团队的责任感。(3)提倡学习文化。即在组织中建立一种自我提高和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以推进组织的健康、良性发展。

3.加强关于企业文化的教育和培训。企业文化必须得到全体职工的认同,引发他们的心理共鸣,才能真正起到相应的作用。根据企业文化的构成,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教育和培训。(1)让员工了解企业的物质文化。可以带领员工参观企业的厂房和设备,聘请专业的讲师介绍企业的产品、生产工艺,让员工直观感受到企业的物质文化。(2)加强员工对企业制度文化的认识。可以将企业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印制成手册,通过知识竞赛或多媒体教育等形象手段,加强员工对企业制度文化的理解。同时,领导应该率先垂范企业管理论文,以身作则,使企业的制度文化能够得到贯彻落实。(3)向员工灌输企业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精神,在企业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必须加强员工对企业精神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企业的领导者要不断地向员工灌输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等精神文化的内容,可以通过例行的典礼和仪式去宣扬企业的精神文化,使企业的精神文化深入人心。

4. 改善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进一步深化国企业改革,给企业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土壤。(1)建立一套合理的用人机制。企业应该根据员工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安排适合他的岗位,做到合理用人。(2)建立和谐的文化氛围。国有企业的领导应该主动摒弃往日高高在上的作风,不断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培养一种平易近人的性格,在企业内部建设一个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人才的企业文化氛围。应该利用企业文化建立企业核心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把员工个人的追求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将分散的员工个体力量聚合成团队的整体力量,逐渐驱散企业内部的“帮派”现象,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和谐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美]威廉·大内.Z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美]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公司文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3]王成荣.企业文化.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4]苏春华.浅析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广西大学学报,2009,(9).

对文化建设的理解篇8

        关键词:大学校园;建筑;城市规划;校园文化;跨学科研究

        随着大学校园建设量成倍增长,有关大学校园的研究也日益升温。因为大学校园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建筑性和教育性。所以,对它的研究也多局限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高等教育三个学科领域。

     一、建筑及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开始是以西方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校园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的。建国以后,根据经验,结合国情,确立了以功能分区为核心准则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指导了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然而,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都是建筑、规划界的学者站在自己学科视野中的阶段性经验总结,是相当不成熟的,至今,这些欠成熟的校园规划理论仍是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根本依据。在理论欠缺的情况下,建筑、城市规划领域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只能是实践走在理论前面。

随着近几年高教改革的深入,校园建设工程量比过去翻了几翻,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开始频繁关注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论建构。2001和2002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研讨会”,在大陆和台湾的建筑规划界掀起了大学校园的学术热。与以往相比,两次会议的论文开始重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建设的历程,不再局限于校园工程的阶段性总结。

一些建筑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思想对校园建设的影响,只是他们的观点阐述不太系统,只能说是一种“散见”。如:《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一文认为“大学校园形态与大学当时的办学理念、教学制度和内容是一致的”。如中世纪的大学主要职责是培养神职人员和为王室服务的人才,大学校园必须是封闭的,能够使学院排除外界各种影响,完全服从教会,校园生活充满清规戒律。因此,校园多附属于教堂或修道院,或者以宗教建筑为样本进行设计建设。19世纪工业革命后,美国高校将学术自由理想和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相结合,创立了独特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创立了影响全世界的开放式校园形态。20世纪后期,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校园形态也越来越多元。这种对教育思想和校园建设关系的描述,虽然稍稍打破了一点建筑界习惯性思维的限制,但依然停留在对高等教育理论浅层次的理解上,并没有阐明在大学校园形态演变中表现出的教育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一些建筑学者除了对校园形态的“过去时”进行归纳总结外,对于校园的当下形态和未来趋势也作了一定分析探讨。一部分人认为,大学城将是我国大学校园在新时期的某种发展趋势。“大学城”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概念之一,至今并无确切定义。一些文献资料认为,“大学城”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化方式,其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传统学术型”、“商业创新型”,或介于两者之间。前者多起源于历史悠久、具有强大学术号召力的一所或多所大学,经过漫长历史时期,逐步形成了校城交融的自然环境,如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城,德国的洪堡大学等。“商业创新型”大学城起源于新兴的理工科院校,以科技创新与市场紧密结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关村则兼有二者的特征。

虽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建设起重要作用,教育界每一次大的运动都在校园形态上留有痕迹。但是多数情况下,建筑界与高教界的对话局限在建筑工作者面对高教体制改革所作出的单方面呼应。在现代教育哲学的指导下,现代大学不断构建着新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对校园建设有一定影响;可这种影响对建筑界来说是被动的,因为建筑界还没有系统地探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大学校园建设的关系。凭着对教育思想一知半解的领悟,喊几句时髦的教育口号,校园建设只能停留在肤浅的、“闻风而动”的层次,不可能有深度。

    总之,当前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实际问题提出的,研究思路也是围绕这些实际问题展开的。他们本着务实精神对教育界的热点理论进行可行性探讨,从建筑和规划的视角提出方案、进行实践,为新时期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也为下一步更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创造了氛围。

二、高等教育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对大学的研究多集中在理念、制度、机构等非物质层面,很少关注大学的物质实体——校园,即使有所触及也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同大学校园形态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文化”的研究领域。

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行为。高校校园文化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生活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它的主体是包括学生以及教师、行政人员在内的大学校园文化群体;它的内容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大层面: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及校风和校训、学风和教风、学校的传统习惯、校内文体活动等,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特色、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校园绿化美化、学校的信息传媒等。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价值观”。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到教育学者们倾向于把校园形态划分到校园物质文化领域。

过去,大学校园形态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着,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大多数人认为:建筑与教育没有多大关系。是的,建筑没有以“知识”的身份、“课程(狭义)”的姿态进入人们的“学习”视野,但它对人的教化作用是“知识”和“课程”所不能给予的。这一点,中国古人深有体会:《三字经》的头几句,“昔盂母,择邻处”可谓家喻户晓。正是孟夫子本人,亲身体验到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作出了“居移气,养移体”  (《孟子·尽心》)的总结。中国古人早就懂得环境对人的“模范”作用,环境就是“模”,就是“范”;使用什么样的模范,就可能塑造出什么样的人物。英国首相邱吉尔也讲过“先是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创造人”,非常准确地表述了建筑与人的关系,暗示了建筑的“育人性”。

当前,教育界在反思现代教育中的弊病时,把环境的教化作用提到了哲学的高度。金生在《理解与教育》一书中谈到“在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冲击下,现代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学生被纳入教育生产的流水线,与日常的生活世界相隔绝”。面对这个现实问题,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呼吁到:“人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教育的研究都来源于并且归根于实践生活世界的需要”,“对教育的认识并不是一种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也不是把人和教育作为孤立的客观对象去解剖,而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理解和解释,也是‘同情’与‘参与’”。狄尔泰指出“理解和解释是贯穿人文科学的方法”。人文学的对象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而生命总是具有意义并且要不断需求意义的,所以它就需要不断地理解和解释。这种方法把研究活动、研究过程看作是解释者和被解释者之间不断进行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使研究者直观地体验和把握对象的内在精神。学生在校园中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与周围环境不断对话的过程。大学校园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意义形式”,学生生活在其中,通过理解和解释与之“对话”、“交往”,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教育不知不觉进入学生的精神整体。大学校园形态就是一种教育表达式。

对于大学校园具有的“教化”作用,教育课程理论也有所触及。在课程理论中,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绿化设施、文化生活、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环境氛围等都属于“隐性课程”,与其对应的“显性课程”是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同显性课程的明确性、强制性相对照,隐性课程的特点是:(1)潜在的规范性。无论是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或校风、学风都潜在地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精神境界,使生活于其中的受教育者感受到应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2)非强制性。不通过强行灌输、纪律约束,而是通过陶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净化人的心灵。  (3)作用的持久性。即使生活环境变化或迁移,已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仍能长期保持。我认为“隐性课程”也包括“隐性”和“显性”两个状态。校园形态属于“隐性课程”的物质方面即显性形态,而校园形态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所凝聚的价值观念,所包容的文化生活则属于“隐性课程”的精神方面即隐性形态。对于隐性课程的规范系统的描述和研究以前在我国教育领域不多见。

最近几年,教育界的学者开始用跨学科的方法和视角研究“隐性课程”中的“隐性形态”,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刘云彬博士进行的学校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等。但是对“显性形态”——大学校园的系统研究一直被忽略着。

三、大学校园研究的紧迫性

就全球普遍的时代背景而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改变了以往作为社会产品和最终用户之间的中介身份,不仅承担着教学科研的基本任务,更成为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环节。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大学校园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我国大学校园的现状在数量、质量、规模上都相对滞后,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培养高等人才的能力,大学校园建设  (改建、扩建、新建)工作迫在眉睫。

时代在变,大学的功能、职责、理念在变,校园建设的理论指导当然也要“与时俱进”。我认为,当务之急是高等教育界、建筑和城市规划界的专家学者打破学科壁垒,站在跨学科的视角对大学校园进行系统研究。因为理论的苍白将导致实践的浮躁,校园建设的失败必然会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希望高教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探索中多一点对物质形态的关注,改变一下教育研究者在校园建设中的“失语”状态;希望建筑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研究多几个视角,改变一下建筑人在校园建设中的“自语”状态。

参考文献

[1]姜耀明,王晓丹.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J],新建筑,2002,(4).

[2]王吴.弹性与共享:大学城规划[J].规划师,2002,(5)    .

[3]胡智丹.关于有效控制校园文化整合方向的几点思考[J].江南学院学报,2001,(9).

[4]张良帛.匠学七说[N].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上一篇:大学教学手段范文 下一篇:项目考核机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