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经济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09-23 22:11:06

提振经济的措施

提振经济的措施篇1

一、加快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教育和宣传,引导老工业基地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主要靠改革开放、靠市场机制、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振兴的思想,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振奋广大干部群众的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以新的思想观念指导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加快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要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增强经济活力,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集中。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积极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和完善东北地区产权交易市场。认真做好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试点工作。把符合条件的企业列入全国兼并、破产企业工作计划,适时稳妥地退出市场。加快供水、供气等市政公用事业的改革进度。

(三)稳妥推进集体企业改革。研究提出符合集体经济特点的改革配套政策,支持集体企业采取产权出售、公司制、合资合作、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改革改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四)努力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创业和成长环境。督促落实已出台的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使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股票上市和发行债券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样待遇。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积极参与东北地区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

(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实行政企分开,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真正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着力点转到主要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政策、法律环境上来。

二、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六)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高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巩固东北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的战略地位。认真组织实施在黑龙江、吉林实行减免农业税政策的试点工作,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和规模,完善补贴政策和管理办法,确保东北为全国粮食增产多做贡献。要加强良种繁育等支农基础工作,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实施“沃土工程”,推进保护性耕作等技术性措施,提高黑土区耕地质量,建设优质粮食产业基地。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发展绿色食品和特色农产品,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农产品市场与信息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化水平。实施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项目,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七)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引导装备制造业等重点行业、重点骨干企业以提高国际国内竞争力为目标,在搞好企业改革的基础上加快调整改造和技术进步,发展新型产业集群。推动钢铁、汽车、石化和装备制造等重点优势行业的战略性重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进老工业基地企业信息化,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开发能力。

(八)在继续实施好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的同时,将东北部分地区的部分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施范围。合理确定东北国有林区的木材采伐量,提出减产后相应的国家扶持政策和解决办法。研究提出国有林区和森林工业改革改制指导意见。

(九)要扭转东北地区服务业长期滞后的局面,增加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适应老工业基地优势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转换的需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服务业,增加就业岗位。在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发展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服务、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继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

(十)在继续做好辽宁阜新市经济转型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东北地区选择不同类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试点。研究提出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发展接续产业,帮助资源非枯竭型城市适度开发资源和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的政策措施。研究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的援助机制,继续抓好采煤沉陷区治理,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十一)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工作。要做好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抓好松花江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加强饮用水源地、流域生态环境和湿地保护。要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好工矿废弃土地复垦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加紧完善国道主干线,加强农村公路改造和建设,加快沿海港口疏港公路、铁路建设,以及口岸公路、桥梁、场站设施建设,改善松花江航道通航条件。加大对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改造的支持力度。根据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开发的需要,适时规划建设区域内和东北地区通往华北、边境口岸等其他地区的铁路、公路、水路运输通道。

(十三)加快东北电网电源项目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加强东北电网与华北电网、内蒙古东部电网的联网建设,以适应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增长的需要。做好石油、煤炭等其他能源开发工作的研究规划工作。

(十四)继续抓好东北地区大江大河治理、农业灌区建设、黑土区水土保持,以及大伙房输水工程等在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加快东北地区大型水利枢纽的前期工作,条件具备后尽快开工建设,以逐步改善城市供水、农村人畜饮水条件。

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十五)研究提出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的政策措施。继续扩大东北地区金融、保险、商贸、旅游等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充分发挥东北地区的地缘优势,扩大与俄罗斯、朝鲜、韩国和日本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积极吸引外资参与老工业基地的改革改制和调整改造。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海外能源、原材料基地。

(十六)彻底清理阻碍市场开放、影响生产流通的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鼓励国内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到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进行兼并和资产重组,积极吸引国内其他地区的各类生产要素进入东北市场。围绕建立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五、切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十七)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就业再就业的方针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做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工作;重点做好资源枯竭型城市和独立工矿区,以及军工、煤炭、冶金、森工等行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

(十八)在总结完善辽宁省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启动吉林、黑龙江两省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工作,做好“三条保障线”衔接,积极帮助城市低收入群体解决基本生活问题。

六、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

(十九)充分发挥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高等院校集中、科技力量雄厚的优势,加强“产学研”联合,支持重点企业建设技术开发中心。加快科技进步,努力在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培育自主开发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名牌产品。

(二十)调整优化高、中等专业院校学科专业结构,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加快培养适应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复合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与技能。

(二十一)在积极引进资金、技术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开发人力资源。创造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和环境,留住人才,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以人兴企,助人创业。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七、抓紧出台各项相关政策措施

(二十二)发展改革委要按照投资体制改革精神,研究提出简化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审批程序;研究制定鼓励企业使用先进适用的国产装备进行技术改造的政策措施。

(二十三)财政部、税务总局要按照增值税改革的方向,研究提出对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允许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税金予以抵扣的实施方案;按照所得税改革的方向,研究提出减轻企业税负有关政策的实施办法;研究提出对历史形成确实难以归还的欠税予以豁免,以及对资源开采衰竭期矿山和低丰度油田开发降低资源税税额标准的实施办法。

(二十四)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要研究提出商业银行处置东北三省银行不良资产的指导意见,并确定减免贷款企业表外欠息的基本原则;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三家政策性银行依照该原则制订具体办法和实施细则。

(二十五)国资委、财政部要研究提出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实施办法,以及妥善解决厂办“大集体”和混岗集体工问题的政策措施,并选择部分老工业基地城市进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试点。

(二十六)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和外专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人才交流力度,培养和引进国内外人才。

八、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

(二十七)东北三省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组织实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工作的领导,提出工作目标,明确任务和责任,狠抓贯彻和落实。要处理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系,实施各项政策措施,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坚持高起点,走新路子,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决杜绝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妥善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

提振经济的措施篇2

关键词:日本,区域经济政策,特色

一、日本的地区振兴与开发政策

日本的地区振兴与开发计划体系包括部分,即全国性计划、大都市圈计划、地方圈计划、产业振兴计划和特别地区振兴计划全国性计划主要有依据“国土综合开发法”编制的全国、都道府县、地方及特定地区综合开发计划,依据“国土利用计划法”编制的都道府县、市叮村国土利用计划和土地利用基本计划;大都市圈计划包括首都圈整备计划、近郊绿地保全计划、近能和中部圈开发整备计划、环保区域整备计划等;地方圈计划主要有依据各专项法编制的北海道、东北、北陆、中国、四国、九州等地方开发计划;产业振兴计划主要是与“结构转换法”相对应的诸产业振兴计划;特别地区振兴计划如有关灾害防治和煤炭产区、山村、孤岛、过疏地区振兴计划,以及综合休养地建设计划等。

根据地区振兴与开发的有关法律规定,日本的地区振兴与开发活动有相当一部分可以享受高比率的国库补助。如北海道的道路和市叮村的道路、港口等基本事业;奄美群岛、冲绳、琵琶湖开发计划和新东京周边建设计划中的特定事业;促进内地等产业开发的道路建设;法律规定地区的防止公害对策;以防灾为目的的促进集体转移活动;中小学校舍、幼儿园园舍的建筑活动;加强消防设施事业等。地区开发与振兴活动中,政府系统金融机构和其他有关组织,在金融、信息、地区与开发业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振兴与开发整备公司、日本开发银行、中小企业事业团、产业基础整备基金及NTT无息融资制度等。1974年8月,由工业再布局、产煤地区振兴公团改组成立了地区振兴整备公司,目的是谋求人口与产业由大城市向地方分散,加速各地区的开发与发展,通过开展振兴地方据点城市业务、加强地方城市开发业务、工业再布局业务、促进高技术产业选址建厂业务等,达到促进全国人口和产业的适当布局与提高各地区居民福利的目标。地区振兴整备公司每年用于上述事业的预算相当庞大,且总额不断上升,1978年为1015.6亿日元,1985年为1241.4亿日元,1993年为1760.8亿日元。其中用于地方城市开发的占首位,其次依次为核心工业集中配置地段的建设、高技术城区、促进产业业务设施再布局、产业高技术化设施等项目。

二、日本的区域产业布局政策

在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中,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和W·罗斯托的主导部门序列变化理论对日本经济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日本许多经济学家在吸收上述理论的基础上,主张为迅速实现经济增长和工业现代化,应当选择确立战略性主导产业部门,大力扶植其发展,通过其“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效应,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以带动经济发展。

在战后,特别是在高速增长时期,为了追赶欧美先进工业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力,日本大力发展重工业和化学工业。1960年,政府制定了旨在以重化工业的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全面起飞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了建设太平洋工业地带的设想,并在1962年制定的《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中明确指出:“工业的正确配置必须逐步向投资效果高的地区集中。”为了吸收重化工业企业在太平洋沿海工业地带内投资设厂,日本政府采取了对这些地区的公共设施优先投资的政策,不惜巨资在这些地区大兴土木、填海造地,建设高速公路和新干线以及大批世界一流的大型港湾和码头,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和交通联络网络,并采取了一系列减免税政策。日本政府为实现集中开发,将行政投资的重点放在“三湾一海”地区。据1968-1972年4个年份的统计,在这些地区行政投资的比重一般占投资总额的65-70%,其中集中在东京等8个都府县,约占全国行政投资总额的40-46%。可以说,政府的支持是战后日本太平洋沿岸的“三湾一海”地区首先而且迅速得到开发的基本条件之一。

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促使日本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为适应新的环境,减少了原材料加工型产业,大力发展加工组装产业。加工组装产业需要的劳动力消耗大,所以工业布局向劳动力资源较充足的地区发展。为了节省能源,产业结构从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结构逐渐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结构转变。1980年以来,日本更进一步推行“技术立国”政策,积极开拓新能源技术、工业机器人、生物工程等新产业领域,使生产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产品成为日本经济的主要支柱。而这类产品的特点是质量高级化、体积小型化、工艺水平高、消耗原材料少、省劳力、净产值高、成本降低、竞争力强。新技术产品的形态多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不再像原来临海布局的钢铁等大型企业,以靠近巨轮和港湾为最佳选址条件,而是趋向于吃机场周围建立中小型企业。产品和器材用吃机运输,即向,“临空型”方向发展,从而促进了工业分散布局的倾向。当然,这种分散是就全局而言,是在高精尖技术基础上的分散,分散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集中之中有分散,分散之中有新的集中。在新技术革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兴的高级技术产业群区,在具体地点的分布上仍具有集中现象。90年代以来,在九州南部的熊本、鹿儿岛、宫崎二县境内相继建立了以生产集成电路为中心的工业地区,九州成了日本的“硅岛”。

三、日本缩小地区差距的政策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作为一个客观的经济与社会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概不例外,区别只是这种差距的程度、产生的原因、治理时机的掌握和政策措施的着力点有所不同。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把促进地区间的均衡发展、消除经济布局中过密和过疏问题、缩小经济活动的地区差异作为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并建立了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施了财政投融资政策及其他相关措施。

财政转移支付是世界众多国家或地区用于缩小地区差距的一项重要政策手段。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欠发达地区的落后表现在诸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政府财力入不敷出、社会公用设施投入严重不足。财政转移支付作为一种重要的援助手段,对于欠发达地区改善社会公用设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缩小其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日本的财政转移支付分为国家让与税、国库支出金和国家下拨税3种。其中前两种属于有条件转移支付,国家下拨税属于无条件转移支付。国家让与税,就是从中央征收的几种国税中,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例如以地方道路税及特别吨位税的全部和石油气税的50%,通过交付地方税和让与地方税分发款特别会计而让与地方政府的一种税款,实质上是国家与地方共享某些税收,涉及的税种主要有地方公路让与税、石油气让与税、汽车重量让与税、飞机燃料让与税等。国库支出金是根据一定目的和条件,为充作地方政府的特定支出,而由国库向地方支出的财政资金,实质上是不要求偿还的国家支出款的总称,包括补助款、负担款、利息补贴款、委托费等。国家下拨税是国家为调整因居民税负担差别而产生的地方财力不均衡并使一些地方财政都能维持适当的行政水准而设立的地方财政调剂制度,实质上是中央政府把某些税种收入的一部分下拨给地方自治团体,按照地方财政财力不足的程度进行分配,主要用于弥补地方财政收入的体制性不足。日本通过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89年高收入的东京地区财政能力指数是低收入的四国地区财政能力指数的6.1倍;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后,前者只相当于后者的1.5倍,两者的差距大大缩小。

日本还通过实施财政投融资的措施,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性贷款的作用,以达到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目的。日本地方政府的资金主要是直接借自财政投资性贷款的资金,也有通过公营金融公库这一金融机构间接融资的资金。据1991年度地方债计划草案,该年度地方债来源为:政府资金占48.1%,地方公营企业占12.3%,与财政投资性贷款相关的资金达地方债总额的60%以上。此外,发行公团和公库债也是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的一条渠道。日本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投资性贷款与发行公团、公库债所取得的自筹资金,其规模已经占中央政府一般会计预算支出总额的90%左右。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日本还建立了地区开发金融制度,以振兴地区的产业,投资、贷款的发放对象只限于特定地区的法人实体。地区开发金融制度的实施主体主要有北海道与东北地区开发公库和针对九州、四国、北陆等不发达地区的日本开发银行——“地方开发局”。

四、日本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的政策

为解决经济发展中产业向东京“一极集中”所产生的严重区域失衡问题,日本政府在国土综合开发的基础上,加强了地方开发包括一般落后地区开发和特定落后地区开发。从总体上看,日本对落后地区的开发虽有一定的滞后性,不可避免地遇到某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但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特别是北海道和冲绳地区开发中的一些成功做法,为日本政府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1950年日本政府在中央设立了北海道开发厅,并于同年制定了《北海道开发法》包括开发计划的制定、计划推动的行政组织预算编制程序和优惠政策措施等诸多内容,并视需要每年加以修订。根据《北海道开发法》,日本内阁自1951年以来,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六次“北海道综合开发计划”,每一期计划都有明确重点和有限目标,第一期计划(1952-1962年)的重点是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第二期(1963-1970年)是基础设施和产业振兴;第三期(1971-1977年)是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社会福利设施;第四期(1978-1987年)是形成稳定的综合环境;第五期(1988-1997年)是形成综合竞争能力;第六期(1998年以来)是环境资源平衡发展和形成自立能力。

1972年5月15日,美国将琉球群岛的行政权交与日本,日本随即设立冲绳开发厅并制定了《冲绳振兴开发特别措施法》,以拟定冲绳振兴与开发计划。到目前为止,冲绳共实施了三期振兴开发计划,每期10年。其中第三期振兴开发计划(1992-2001年),大体上延续了前两期计划开发的方向,主要目标是缩小冲绳与日本本土的收入差距:自主发展的基础条件的建设;充分利用冲绳的地理特征,活用其所具有的丰富的亚热带海洋性自然景观及特有的传统文化及历史遗迹,建设成具有国际规模的旅游地区,并借以振兴产业、文化,以求自立发展。

为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日本政府在财政、税收、地方债发行、地方开发基金、开发许可以及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都采取了一些优惠政策措施。日本政府考虑到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其公共设施建设的特别补助率都比较高,如北海道河川整治、国道及港口建设由中央特别补助达80%以上,冲绳河川、河堤、治山、海岸、港口及机场等建设的国库特别补助率高达90%以上。落后地区开发基本上都有较为充足的经费支持,如为了加快北海道的经济开发,日本政府对北海道开发实施了长期的资金倾斜政策,1951年开发费用仅70亿日元(国家补贴部分),到1998年开发费已达9871亿日元,保持了年均10%左右的增长速度,目前北海道每年所使用的开发补贴费占日本全国国土开发费的10%。另外,1998年以来,为推动各市叮村之间的交流,日本政府还实施了支援地区交流的事业,加快了落后地区之间的基础设施、地域活动和信息交流。

五、日本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特色

日本在战后儿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通过制定明确的区域经济政策目标,辅之以有效的政策措施手段,并在法律法规、有关规划的规范和指导一下,使区域经济政策在促进日本经济发展、保持地区均衡发展及加快落后地区开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分析日本区域经济政策的实践,可以发现其区域经济政策具有独特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政府高度重视、规划协调指导、财政金融支持、基础设施推动和法律法规保障”。

1.政府高度重视,根据经济发展阶段适时调整区域经济政策

日本区域经济政策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与政府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日本在制定与组织实施区域经济政策的过程中,成立了国土厅等专门机构,负责对政策做出权威解释,根据有关措施分配经济和社会资源,协调与其它政策的关系。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不仅从政府职能上高度重视,并且还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到不同阶段面临的不同问题,积极调整政策方向,保持区域经济政策执行的连续性、稳定性和针对性。日本区域经济政策目标与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战后1950-1955年是日本的经济复苏期,政府实施了特殊地区综合开发计划,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是整治河流、增产粮食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从1955年到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的经济建设重点转向了工业领域,有利于日本工业得到外来资源的太平洋沿岸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建设“太平洋环带地区”旧本政府通过实施向重点地区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促进了日本经济的迅速起飞。1960-1974年,由于太平洋沿岸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集中和大都市膨胀,造成了日本国民空间布局方面的失衡,出现了所谓“过密”与“过疏”问题。为了缓和这一过于不均衡的矛盾,政府先后通过了“工业产地白皮书”及连续三个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就是加速建设“过疏”地区,同时对“过密”地区加以限制。从1974年起,日本又陆续制定了第四和第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仍是致力于消除经济布局的“过密”与“过疏”问题,即大都市圈与地方经济发展差异,注重发展地方经济文化,创造良好的地方居住环境。

2.规划协调指导,发挥对地方和企业的指导作用

日本的区域经济政策在其实施的几十年中,不仅在不同的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而且制定了详尽的发展规划以保证目标的实现。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为解决工业布局“过密”、“过疏”的不协调问题,先后制定了五个全国综合开发计划,而且后一个计划主要是针对前一个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产生的问题而制定的,使得区域经济政策具有连贯性和针对性,能够顺利达到预期目标。从儿次编制的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来看,日本的区域经济政策不仅考虑个别地区的发展问题,而且从全国的角度制定开发战略,不仅研究经济发展战略,而且考虑各地区特别是落后地区的社会基础设施、生活和文化设施的建设,以及自然环境的保护等问题。这种全国性的综合计划规定了全国国土整治与地区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大政方针,不仅是各级地方编制中长期计划的重要依据和指南,而且是国民了解政府关于区域发展政策或施政方略的一条重要途径,有利于引导地方和企业的投资方向,避免盲目建设。

3.法律制度保障,实现区域经济政策的法律化

日本的区域经济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在不同阶段都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来保证目标的实现,而且充分运用立法手段以确保区域经济政策的连续性。日本政府为搞好区域开发,缩小国内地区差异的各项政策都通过法律的形式颁布实施,自1950年颁布《国土综合开发法》以来,有关区域发展的法律法规己经形成体系。例如,为保证实现明确的区域经济政策目标而颁布的国土综合开发法(1950年)、国土利用计划法(1974年)等法律法规;为引导工业向地方转移,振兴地方产业而颁布了新产业城市建设促进法(1962年)、工业整备特别地区整备促进法(1964年)、工业再配置促进(1972年)、高技术工业集聚地区开发促进法(1979年)以及有助于地区产业高度化的特定产业集聚促进法(1988年)等法律法规;为更好地执行财政投融资政策而颁布的日本开发银行法、后进地区公共事业国家负担比例特别法综合整治边远地区公共设施财政特别措施法及税制方面的租税特别措施法等法律法规;为限制大城市圈工业布局而颁布的控制首都圈市区内工厂等新建的法律(1959年)、工厂立地法(1959年)等法律法规;为开发落后地区而颁布的北海道开发法(1950年)、冲绳振兴开发特别措施法(1972年)等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严肃性、规范性和稳定性保证了地区开发特别是落后地区开发的顺利进行。

4.财政金融支持,强化财政金融工具对落后地区的援助

日本中央政府财政占总财政收入的70%,其中大部分拨付给地方政府,在非均衡发展时期,主要是拨给重点开发地区,在均衡发展时期则主要拨给落后地区。对落后地区的支持明显体现在财政补贴上。比如,政府给予北海道的开发项目补贴均高于其他地区,1995年在日常河流改造方面多补贴13%,港口建设多补贴35%,国家高速公路建设多补贴13%,渔港建设多补贴30%,公路及其他基础设施多补贴18%。另外,日本政府还采取减免税收、价格补贴等,促进“过疏”地区的经济发展。根据日本1961年颁布的全民年金和全民保险制度,政府保证每一位日本公民不会因经济水平的地区差异而影响其基本生活,这是日本各地区间居民收入差异较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金融手段方面日本通过政府的金融机构以优惠贷款方式向落后地区提供援助。同时在政府金融体系的10个公库中,设立两个直接服务地于落后地区的开发公库,即“北海道东北开发公库”和“冲绳振兴金融开发公库”。

5.基础设施推动,大力建设和完善交通系统基础设施建设

在西方国家的区域经济政策措施中.片有很重要的地位,各国都积极注重推进地方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区域的均衡发展。日本政府在颁布的所有有关地区开发的法律法规中,儿乎都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出了专门规定,明确提出对这方面的投资予以资金保障,并在税收和贷款上给予优惠。基础设施投资在日本政府财政支出中占有极高的比重,约40-50%。同时,政府还通过各种法律法规,大力鼓励私人企业和财团法人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大力建设和完善交通系统是日本政府缩小地区差异的重要措施。道路建设是开发落后地区的前提条件,日本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支出很大部分是用于交通系统的建设。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城市间的干线和支线的道路建设,而中央政府成立的由国家控股的道路公团,则重点承建跨地区干线道路和高速公路。近年来,日本的调整公路不断向偏远的落后地区延伸,加强了这些地区和东京等大城市的经济联系,为推动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提振经济的措施篇3

关键词:版权贸易;文化产业;韩国;竞争力;对策研究

一、研究背景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迫使我国处于发展初期的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的成熟强势文化产业同台竞技。加入wt0对

三、韩国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分析和启示

面对文化产业迅猛 发展 的现实,世界各国都提出了自己的文化战略及措施。韩国在此方向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1997年亚洲 金融 危机后,韩国政府调整 经济 结构,把文化产业作为2l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方针。1999年至2001年先后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21》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从2001年开始,韩国决心用5年时间把韩国文化产业产值在世界市场的份额由目前的l%增加到5%,成为世界五大文化产业强国之一,最终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为21世纪文化大国、知识经济强国。最近几年,“韩流”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常用语。韩流既代表包括娱乐产业、时尚、生活方式在内的韩式潮流,也是人们对韩国文化在海外不断升温的一种描述。可以说,在韩围迈向文化大国的过程中,政府的前瞻性战略措施和文化 企业 成功的产业运作在其中功不可没。

(一)韩国政府的管理措施。

1、加强立法立规,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机制。韩国政府先后制定或修订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影像振兴基本法》、《著作权法》、《电影振兴法》、《演出法》、《广播法》、《唱片录像带暨游戏制品法》等,还建立了文化产业局、文化产业振兴委员会、韩国工艺文化产业振兴院、文化产业振兴中心等机构全面负责文化产业的各项事务。同时,还成立了各种行业协会,具体负责协调每个行业的发展,如韩国卡通形象产业协会等。

2、确保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的供给。韩国政府通过加大国家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基金、动员社会资金、完善相关文化经济政策等措施,保证了文化产业的健康迅速发展。

提振经济的措施篇4

根据测算,财政投资可以比较显著地带动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有色金属等行业的生产,这对于未来长期的城镇化、重工业化和国防建设非常重要。但是,对于需求的创造,政府很难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引导落后产能的退出才是政府未来工作的重点。这同时又会必然面临失业压力,所以对纺织和轻工业的政策支持主要是为了防止将来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

“保需求”:

财政投资和刺激农村消费

在投资需求方面,财政投资是政府最能够主动应对经济低迷的政策。前期出台的4万亿中央财政投资计划便是政府主动应对需求下滑的具体措施。从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可以看到,政府相关投资所占比例已经在逐步提高。“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中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有色金属等则可直接或间接受益于投资的拉动。

虽然政府投资的基建项目很难精确地弥补外需和企业投资下滑所导致的需求萎缩,但是至少能对此类行业形成一定的支撑。对于企业投资行为,政府的主要措施则是鼓励采购国产设备,包括限制国产采购比例、对使用国产设备的企业进行补贴等。这将使具有技术优势的国有重点机械企业直接受益。

我们认为部分产业的振兴计划和此前推出的4万亿财政投资计划是相对应的,而不是一种政策的重复或者更多的投资计划。这里的“保需求”应当是4万亿投资计划的主要目标。政府可能会根据最终目标来指引和调整具体的投资项目以及制定后续相关政策,以做到有的放矢,尽量防止需求萎缩和投资拉动之间的错配。

国储局针对性地增加某些大宗商品的战略储备能够一定程度地缓解以有色金属为主的行业的库存增加和价格下跌压力。

在消费需求方面,政府推出的主要措施有推广“家电下乡”模式、鼓励各地发放消费券、完善低收入保障等。比较有意义的举措是对农村消费进行更为广泛的补贴,将“家电下乡”模式推广到更多的耐用消费品和生产工具领域,包括所有家电产品、节能照明电器、燃气具、个人计算机、农用轻卡等等。这一方面可以缩小城乡二元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可以为过剩的工业产品开辟广大的农村市场。

然而,振兴计划中的纺织、轻工行业在内需方面预计难以取得明显的改善,这主要是由于居民收入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纺织、轻工的市场化程度高,中小企业数量和产品种类众多,政策难以对企业经营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但是,随着未来农产品相对于工业产品和服务业价格上涨,农村消费有望获得较快的增长。在“家电下乡”深入推广的带动下,被长期压抑的农村需求可能会更快的释放。

在外需方面,政府在此次产业振兴计划中主要是降低出口税率、增加出口退税、提供海外市场信息、政策引导企业转变出口目的地、帮助企业解决贸易摩擦等。预计在改变税率和退税方面政府很难采取较为有力的行动,在国际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更多的财政补贴将会使中国产品在海外遇到更为激烈的抵制和反倾销措施。

“调供给”:

淘汰落后产能

未来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困境是需求的萎缩,即使政府在财政投资和刺激消费方面做出努力,也难以保证需求不会持续下滑,因此相当一部分产能的退出是难以避免的。同时,在前期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背景之下,部分行业存在相当比重的高污染、低能效产能。促使这些企业退出市场可能对社会整体福利有正面的作用。因此,政府在此次产业振兴计划中,着重强调了利用整体经济的低迷,对产能进行结构性调整。主要措施基本围绕着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保护先进生产力的主线。

淘汰落后产能可能是此次产业政策中效果最为显著的一方面,主要的措施包括提高生产规模、生产工艺、排污标准、地理位置等方面的行业准入门槛,完善产能退出机制等。

此次产业振兴计划和十一五规划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强调了落后产能的退出。这基本顺应当前的经济形势并符合国家的长期策略。预计受益的主要是国有重点大型企业,而淘汰的对象则以中小企业为主。但是,过高的行业准入标准可能会对中小企业造成较为剧烈的冲击并对就业造成压力。促进产业升级方面的具体措施包括拨备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科研经费、鼓励设立海外研发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和韩国上世纪80年代结构调整时期的产业政策相比较,中国的政策更加支持和鼓励自主的技术研发以替代进口,而并不鼓励更多的技术进口。短期来看,这可能会减缓技术进步的速度,长期却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科研能力。

保护先进生产力的举措主要体现在促进部分重点企业或集群做大做强上,包括推动兼并重组、控制原材料流向、强调区域布局、提升产业集群、鼓励海外兼并等。

预计未来政府在促成企业重组方面会有更多的表现。但是在市场持续低迷期间,企业间主动地兼并愿望可能会较低,而政府促成的国企之间的重组又未必能达到目标。相比之下,对海外上下游产业的并购可能更加易行并有意义。

对区域布局的限制在长期内有利于引导经济增长符合当地资源禀赋,短期内却可能会使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失衡加剧并影响到地方利益格局,因此此项政策推行遇到的阻力可能会比较大。

从整体“调供给”措施来看,符合政府一贯的“抓大放小”政策。国有重点企业得到了进一步的保护,以民营经济为主的中小企业的政策环境并没有得到更多的改善,仅在部分以保就业为目标的行业中增加了融资支持。而在具体的融资环节中,还要视银行会否贯彻执行国家的相关政策。

这种政策可能难以有效缓解短期内的就业压力,同时,从日本、韩国的产业政策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大企业过多的倾斜可能会影响到经济的活力和持续增长的动力,并不有利于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即便如此,从政策的可行性方面考虑,政府的财政投资很难显著拉动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且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也很难在政策的支持下基本面得到有效的缓解。

发掘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纵观整个产业振兴计划,政府针对经济环境调整所主动采取的措施在“保需求”方面主要有财政投资、收储、“家电下乡”、发放消费券、降低出口税率、提高出口退税、引导出口目的地转变、提供市场信息;在“调供给”方面主要有提高生产规模、生产工艺、排污标准、地理位置等方面的行业准入门槛、完善产能退出机制,拨备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科研经费、鼓励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推动兼并重组、控制原材料流向、强调区域布局、提升产业集群、鼓励海外兼并。

不难发现,产业振兴计划更侧重于中短期影响。计划实施期限是2009年至2011年三年的时间,其主要目标是维持当前经济稳定发展,同时顺应客观环境引导产业升级。因此,其中的“保需求”措施的效果大都集中在中短期以保稳定,“调供给”中,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目标效果则大多定位于中长期的产业发展。而对于通过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以引导产能退出、兼并重组、控制原材料流向、拨备技改资金等政策,我们认为能够在中短期内对行业及公司产生影响。

预计此次产业振兴计划对周期性行业的影响更为显著。首先,就所要振兴的目标行业而言,此计划所挑选的行业主要为原材料和投资品类,仅出于保就业的目的才加入了纺织和轻工业。其次,就政策可能产生的效果而言,我们认为在诸多的措施中可行性大、效果或许显著的有:财政投资拉动、淘汰落后产能、推广“家电下乡”、限制设备国产率、提高国家储备、设立技改及研发资金等。这些核心政策对周期性行业的帮助也是要强于非周期性行业的。

提振经济的措施篇5

关键词:大跨桥梁,抗风稳定性,风洞试验,气动措施

中图分类号:TM571.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现有的桥梁抑振措施主要有机械措施、结构措施和气动措施三大类,机械措施和结构措施往往设计复杂,造价高昂,所以常采用气动措施。但以往的气动措施均是在桥梁断面上增设额外的构件,比如增设导流板、风嘴、上下中央稳定板等等,不仅不经济,也会影响美观,而且有时单一的气动措施并不能满足桥梁抗风稳定性要求,需要多种气动措施组合的综合措施。

一、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提高桥梁抗风稳定性的气动结构,不需要在桥梁断面上增加额外构件,而是采用对桥梁的栏杆进行部分封闭处理,使栏杆的透风率由原来的53~60%降为31~43%,降幅比约为35%,从而达到改变桥梁断面绕流形态的目的,显著的提高了桥梁结构的抗风性能,对抑制涡激振动和提高颤振稳定性具有良好的作用,而且该结构设计方便,施工简单,效果明显。

斜拉桥(例如港珠澳大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选用三塔斜拉桥方案,跨径布置为110+129+258+ 258+129+110。主梁采用钢箱梁,为带有翼板的钝体箱形断面,主梁宽38.8米,高4.5米,主梁是双幅结构,主梁横断面有内测栏杆和外侧栏杆两种,内外侧栏杆高度均为1.5m,其中外侧栏杆透风率为59%。存在抗风问题:在+5°风攻角工况下存在超过规范限值的竖向涡激振动,在-5°、-3°风攻角工况下存在超过规范限值的扭转涡激振动。

对桥梁断面外侧栏杆进行间隔封闭或者分块整体封闭:间隔封闭为一封二空,参见图1;分块整体封闭为仅封闭栏杆上部,参见图2。

图1

图2

二、风洞试验

桥梁断面的两侧栏杆部分封闭后进行了风洞试验,实验室地点为:长安大学风洞实验室。

实验步骤如下:

1)确定桥梁结构存在抗风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具体桥梁结构可能包括:跨越河海山谷等大风区的桥梁、主梁宽高比较小的大跨窄桥。

2)按照规范要求,设计风洞试验用主梁节段模型,对试验模型的原栏杆设计方案进行部分封闭改造,将原栏杆的透风率降低20%左右,或者降幅比约为35%。

3)风洞试验检验该封闭栏杆主梁断面抗风稳定性效果,检验方法为进行涡激振动试验和颤振稳定性试验,具体检验需要检测参数包括:是否发生涡激振动现象及发生涡激振动的最大振幅、颤振临界风速。

4)如果该种封闭栏杆气动措施满足抗风稳定性,则确定该抗风措施,否则重复进行第2步、第3步。

三、实验结果分析

检验后得到的结果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不论是桥梁发生涡激振动还是存在颤振稳定性不足的问题,都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来解决。本实用新型可以单独作为一种有效抑振措施,也可以与其他抑振措施组合使用。

四、结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设计方便,施工简单,效果明显,对抑制涡激振动和提高颤振稳定性具有良好的作用。

参看文献:

[1] 陈政清.桥梁风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提振经济的措施篇6

一,日本落后地区开发的政策体系

1.国土综合开发中的地方开发

日本国土开发包括国土综合开发、三大都市圈整备和地方开发。其中,国土综合开发是在全国范围内综合进行国土的开发和利用,以实现三大都市圈和地方经济圈的协调发展;三大都市圈整备以东京圈的整备为中心,重点解决东京一极集中和人口过密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地方开发包括一般落后地区开发和特定落后地区开发,主要是通过产业发展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其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之间的差距。日本国土开发政策是以国土综合开发中心而展开的,地方开发是在国土综合开发的基础上进行的。

2.地方开发的法律体系

日本的国土开发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其基本依据是政府制订的有关法律。其中,国土综合开发方面的法律主要有《国土综合开发法》(1950)、《土地利用计划法》(1949)、《国土利用计划法》(1974)和《土地基本法》(1989)等。地方开发政策方面的法律主要有《落后地区工业开发促进法》(1961年)、《城市振兴开发特别措施法》(1971)、《新产业城市建设促进法》(1962年)、《工业整备特别地区整备促进法》(1964年)、《关于促进地方据点城市整备和产业业务设施再配置的法律》(1992年)等。各地区开发的法律主要有《北海道开发法》(1950)、《东北开发促进法》(1957)、《九州地方开发促进法》(1959)等;特定地区开发的法律主要有《特殊土壤地区防灾及振兴临时措施法》(1952年)、《豪雪地区对策特别措施法》(1962年)、《过疏地区活性化特别措施法》(1990年)、《海岛振兴法》(1953年)、《山村振兴法》(1965年)等。另外,还有与地方开发密切相关的土地利用、水资源、交通、生活环境整备、公害、国土保全、防止灾害和公共事业长期计划等方面的法律。

3.地方开发的计划体系

①经济计划。1955年以来,日本政府共制订了15次经济计划,其中的《公共投资基本计划》和《社会资本整备长期计划》,是国土综合开发和地方开发的重要环节。

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是日本国土开发中最重要、最根本的计划,也是国土开发的中心环节和地方开发的基础。1962年以来,日本政府共制订了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即《全国综合开发计划》(1962年10月)、《新全国综合开发计划》(1969年5月)、《第三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1977年11月)、《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1987年6月)和《21世纪国土的宏伟目标》(1998年3月)。

③国土利用计划。1960年以来,日本政府共制订了三次国土利用计划,其中第一次计划称为《工业布局计划》。另外,根据有关法规,还制订了城市计划、农业振兴地区整备计划、森林计划、公园计划和自然环境保全计划等相关的计划等。

④地方开发计划。各落后地区都有相应的开发促进计划,例如,对于北海道,日本政府1951年以来就制订了五期《北海道综合开发计划》,其中,第一期包括第一次、第二次计划,第五期为《新北海道综合开发计划》。

⑤特定地区开发计划。根据有关法律,一些因特殊原因而落后地区的,如过疏地区、半岛地区、山区、渔村、海岛、豪雪地区、特殊土壤地区等,经政府批准指定为特定开发地区后,都制订了相应的开发计划或振兴计划。

4.地方开发的公共投资和财政投融资

①公共投资。根据历次的经济计划和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日本政府都制订了相应的《公共投资基本计划》或《社会资本整备长期计划》,对地方开发进行了相应的公共投资。

②促进地方开发的特别会计。现有《城市开发资金融通特别会计》(1996年设立)和《特定国有资产整备特别会计》(1969年设立)。前者除三大都市圈外,主要是为政府指定的33个人口30万以上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厂迁移等提供低利或无息贷款;后者主要是为政府建筑物等特定国有资产向地方转移提供低利或无息贷款。

③促进地方开发的公库。为现有《北海道东北开发公库》(1953年成立)和《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1972年成立)。作为财政投融资机构,其资金来源除政府出资金外,主要是政府借款和发行政府保证债所筹措的资金。

④促进地方开发的公团。现有《地域振兴整备公团》(1974年成立,其前身是1962年成立的《煤矿地区振兴事业团》,1972年改组为《工业再配置?煤矿地区振兴公团》)该公团利用财政投融资提供的公共资金,主要是从事煤矿地区振兴事业、地方城市开发建设事业、产业设施和工业再配置事业等。

⑤民间城市开发推进机构。这是1988年根据《关于推进民间城市开发的特别措施法》而指定的财团法人,它通过日本开发银行,对特定民间城市开发事业提供长期低利贷款。

5.地方开发的优惠政策

为促进地方的开发,日本政府在财政、税收、地方债发行、地方开发基金、开发许可以及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都采取了一些优惠措施。另外,1998年以来,为了推动各市町村之间在基础设施建设、地域活动、信息交流等方面地域间交流,日本政府还实施了支援地区间交流的事业。

6.地方开发的行政指导和行政鼓励

日本政府在制订地方开发振兴的计划、规划和基本方针同时,还对地方政府和地方公共团体进行必要的行政指导。为鼓励地区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日本政府从1984年开始,还对地方开发取得突出成绩的地区进行表奖。表奖虽然只是一种荣誉,但它对提高地方的知名度,增强地方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促进地方定居,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一般落后地区的开发

1.地方综合开发

地方综合开发是根据国家关于各地区开发的法律和计划进行的。国家对各地区制订的开发计划,都围绕地方综合开发的基本理念、基本方针和重点课题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发展方向。以1999年11月制订的《东北开发第五次促进计划》为例,其基本理念是:①作实现21世纪日本多轴型国土结构的开路先锋,建设一个与自然共存型的社会;②以充满活力的东北为基本目标,建设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以满足国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的需要;③完善地方城市机能,促进产业积聚,建设联结东南西北的发达的高速交通体系,形成一个与东北国土轴和日本海国土轴相适应的阶梯型地域结构。其基本方针和重点课题是:①建设一个生活宽裕的东北,使当地居民既能享受到大自然的优美环境,又能过上现代化的城市生活;②建设一个向世界开放的东北,能与世界各地广泛开展人员以及信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③建设一个有魅力的、令人向往的东北,既有充分的就业机会,又有旺盛的产业活力。

2.振兴地方产业

根据1961年11月制订的《落后地区工业开发促进法》,到1998年1月,全国共指定了91个工业发展地区,包括146个市、336个町和33个村,总人口为1387万人,总面积为7.46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国的9.2%和19.7%。

3.发展新兴产业城市和工业特区

根据1962年8月制订的《新产业城市建设促进法》,在综合考虑用地、用水、交通运输等方面条件以及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日本政府在全国指定了15个“新产业城市”和6个“工业特区”,并分别实施了六次基本计划。

4.建设地方中心城市,促进产业的重新配置

根据1992年8月制订的《关于促进地方据点城市整备和产业业务设施再配置的法律》,日本政府在全国指定了85个“重点开发地区”。其中,规模最大的是福冈县东北部地区,包括北九州市、直方市等5个市、12个町和2个村,面积1409平方公里,人口148.5万人;规模最小的是富士山北麓地区,包括富士吉田市1市和2个町、6个村,面积为483平方公里,人口只有9.9万人。

5.建设“模特定居圈”

1979年7月,日本政府于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都道府县都要建设一个“模特定居圈”。为此,各都道府县在1979年-1981年间都制订了“模特定居圈计划”,具体包括定居圈建设构想、建设计划、土地利用构想和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等。其后,为促进模特定居圈计划的实施,各都道府县和有关市町村又进一步修改了计划;到1986年,大部分模特定居圈计划都付诸实施了。现在,全国共建设了44个模特定居圈。

6.农村综合建设

根据1994年6月的调查,日本全国共有122666个农村,每个农村平均104户,其中农户28户,占27.4%。为了改善农村的落后面貌,从1973年起,日本政府每年都选定部分农村制订农村综合建设计划,到1998年,共对1398个地区实施了农村综合建设事业。

7.渔村建设

根据1993年11月的调查,日本全国共有6528个渔村。由于渔村分布在沿海地区,大都地处偏僻,所以日本政府就以改善交通环境为中心,实施了渔村开发计划。

8.建设综合旅游度假区

根据1987年6月制订的《综合旅游度假区整备法》,到1999年3月,全国共批准建设了42个综合旅游度假区。综合旅游度假区建设的基本方针由政府规定,其建设的基本构想也必须经政府批准后实施。

三,特定落后地区的振兴

1.过疏地区的振兴

根据1990年4月制订的《过疏地区活性化特别措施法》,到1999年4月,全国共公布了1230个过疏地区,其人口虽然只占全国的6.3%,但面积却占全国的48.9%。为支持过疏地区的振兴,日本政府在指定工业发展地区、新产业城市都特别考虑过疏地区发展的需要,其指定比例分别占全国的27.6%和15.0%;尤其是特定落后地区,50%以上都指定在过疏地区。

2.半岛振兴

日本是一个半岛很多的根国家。由于半岛地区三面环海,平原很少,水资源缺乏,地处偏僻,所以大都是落后和人口过疏地区。根据1985年6月制订的《半岛振兴法》,到1995年,全国共指定了23个半岛对策实施地区,包括51个市、297个町、46个村,其面积3689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9.8%;1995年人口482万人,只占全国的2.6%。

3.山村振兴

根据1965年5月制订的《山村振兴法》,到1999年4月,全国共有1193个市町村被指定为振兴山村,其面积为17.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47.2%;1995年人口为473万人,只占全国的3.8%。1965年以来,日本政府共制订了五期山村振兴计划。

4.特定农山村振兴

根据1993年9月制订的《特定农山村法》,到1997年4月,全国共指定了1239个特定农山村(89个市,775个町,375个村)。被制定未特定农山村的市町村,都制订了《农林业等活性化基础整备计划》。

5.豪雪地区振兴

根据1962年4月制订《豪雪地区对策特别措施法》,到1999年4月,全国共有962个市町村被指定为豪雪地区(年降雪量超过500毫米以上),占全国市町村总数的29.8%。豪雪地区面积占全国的51.4%,其别豪雪地区占20.0%。1995年,豪雪地区人口为2272万人,其别豪雪地区为364万人,分别占全国的18.1%和2.9%。对于豪雪地区,除日本政府历次公布的《豪雪地区对策基本计划》外,北海道和其他9个县也根据国家的计划,分别制订了各自的《豪雪地区对策基本计划》。

6.特殊土壤地区振兴

特殊土壤地区是指火山灰和浮石堆积的地区、花岗岩风化地区和土壤易于受到其他侵蚀的地区。由于特殊土壤地区还经常受到台风的袭击,雨量多,所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生产条件很差。根据1952年4月就制订的《特殊土壤地区防灾及振兴临时措施法》、全国共指定了14个特殊土壤地区,总面积为57465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5.2%。从1953年起,日本政府共制订了十次《特殊土壤地区对策事业计划》(每次5年),以防灾和改良土壤为中心,持续地开展了有关事业,并由政府进行了相应的公共投资。

7.海岛振兴

日本是一个群岛的国家,除本州、北海道、四国和九州外,还有6848个大大小小的海岛。这些海岛有的在内海,有的在外海,有的邻近本土,有的远离本土,有的是群岛,有的是孤岛,有的是有人居住的大岛,有的是无人居住的小岛,情况非常复杂。由于海岛对日本的国土保护、自然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利用、海洋运输乃至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日本政府1953年7月就制订了《海岛振兴法》,并先后制订了五次《海岛振兴计划》(每次10年)。到1998年4月,共有78个地区的273个有人居住的海岛被指定为《海岛振兴对策实施地区》,其面积为5434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44%;人口为54.8万,占全国的0.44%。

8.奄美群岛和小笠原群岛振兴

奄美群岛和小笠原群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被美军占领,1954和1969年才先后归还给日本。这两个群岛虽然面积不大,其中奄美群岛为1240平方公里,小笠原群岛只为70平方公里,但由于其特殊性,所以在其归还之际,日本政府就特别制订了《奄美群岛振兴开发特别措施法》(1954年6月)和《小笠原群岛振兴开发特别措施法》(1969年12月),其后又成立了《奄美群岛振兴开发基金》。到1999年,日本政府对奄美群岛已实施了五次复兴或振兴开发计划,对小笠原群岛也实施了四次复兴或振兴开发计划。

四,日本落后地区开发的成绩与经验

尽管日本落后地区的开发落后于经济发展,落后于三大都市圈,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许多开发计划往往因经济危机而达不到预定目标,各地区的开发也不均衡,但由于上述政策措施的实施,确实是有了很大的进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第一,缩小了地区差距。1970年度,地方圈人均国民所得只相当于三大都市圈的67.3%。其后,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三大都市圈和地方经济圈之间的经济差距出现了缩小的趋势。1979年度,地方圈人均国民所得已相当于三大都市圈的82.6%。1982-1997年度,日本人均国民所得由187万日元增加到319万日元,其中最高的东京由284万日元提高到434万亿日元,其相当于全国的倍率由1.52倍下降为1.36倍;最低的冲绳县131万日元提高到216万日元,其相当于全国的倍率由0.70倍下降为0.67倍。冲绳县人均国民所得对全国平均水平的倍率虽略有下降,但由于东京该倍率的下降明显,东京人均国民所得对冲绳县的倍率已由2.17倍下降到了2.01倍。

第二,缓和了人口过度集中的趋势。1960年-1964年,三大都市圈的人口纯流入达到了61.6万人的高峰,1970年-1974年下降为20.6万人,1975年-1979年则转为了流出,流出了1.2万人。其后,三大都市圈的人口纯流入虽又转为增加,但纯流入人数已大大低于1970年以前的规模。1995年-1998年,东京人口纯流入只为10555人,其中,1995和1996年都是纯流出,分别流出了32537人和5518人。人口过疏的地区,如北海道和九州地区等虽仍然都继续是人口流出的状态,但纯流出人数已明显减小了。其中,北海道纯流出人数由1985年的27087人,减少到了1998年的9632人。

第三,保护了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由于过疏过密问题的缓和和环境保护对策的成功,日本不仅成为治理公害的先进国家,而且由于森林和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还成了自然灾害损失最轻的国家。现在,除大地震所造成的意外伤害外,因其他自然灾害的人员伤害已大为减轻了。1959年,因台风、暴雨、大雪等自然灾害而死亡的人数多达5834人,受伤的人数多达41776人;而1997年,则分别减少为68人和371人。

日本落后地区开发的主要经验是:

1.以法律为依据,以计划为引导

日本政府无论是对全国性开发,还是对方性开发或特殊性开发,都制订了相应的法律,并根据各项法律制订了相应的计划,从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保证了政府各项开发政策的实施。

2.发挥中央、地方和民间的积极性

在开发过程中,不仅政府各有关部门相互协调,而且政府和各都道府县、各都道府县和各市町村之间也相互协调,并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和参与地方开发,从而既发挥了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又发挥了政府和民间的积极性,确保了综合开发和地方开发的成功。

3.以公共投资为先导

日本政府的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和地方开发计划虽然都是指导性计划而不是指令性计划,但由于各项计划中都有相应的公共投资计划,并且有特别会计、公库、公团和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从而以公共投资诱导了民间投资,保证了计划的实施。

4.多层次、全方位的国土开发

日本落后地区的开发是在全国综合开发的基础上展开的,即使是针对地方的开发,也都有全国性的开发计划。在地方性开发中,又有一般落后地区开发和特殊落后地区的开发。这样以来,就形成了以国土综合开发为中心的立体交叉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国土开发格局,从而使落后地区没有死角,无一遗漏地得到了普遍的开发。

5.重点开发和普遍开发相结合

地方开发虽然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其中心始终是地方产业和地方城市特别是地方中心城市的发展。为此,日本政府不仅指定了工业发展地区、工业特区和地方中心城市,而且还采取了诱导工业生产向大城市周边地区和地方分散的政策措施。另外,在其他各项开发中,也都是以政府指定的开发地区为中心,进行重点开发。

6.注重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

以农村综合建设为例,主要是以公路、供排水和医疗设施等为主,加强了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1994年,村内宽3.5米以上道路敷设率超过50%以上的农村占82.8%,自来水的普及率为82.2%;在医疗设施方面,按夜间急救到达医院的时间计,10分钟内可到达的占35.7%,10-30分钟可到达的占53.4%,30-60分钟可到达的占10.0%,60-120分钟可到达的占0.9%;在公共交通方面,连通国道、都道府县公路和市町村公路的比例分别占41.8%、57.1%和95.9%。

7.注重生活环境的建设

以日本政府指定的15个新产业城市和6个工业特区的开发为例,其第一次基本计划(1964-1975年度)的公共投资中生产性投资占56.5%,生活性投资占43.5%。然而,从第二次基本计划(1976-1980年度)开始,生活性投资的比重就超过了生产性投资,达到了60.8%;到第六次基本计划(1995-2000年度)时,生产性投资进一步下降为27.2%,而生活性投资则进一步上升到了72.8%。

8.注重环境保护

无论在国土综合开发中,还是在地方开发中,自然和环境的保护都一直是最基本的开发理念和开发方针。例如,第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21世纪国土的宏伟目标》就明确地提出:在中小城市和自然环境优美的农村、渔村和山区,要以适于21世纪的新生活方式为目标,保持宽松的居住环境,既使居民能够享受到现代的物质文明,又能领略到大自然淳朴的美,从而创造“多自然居住的地域”。

主要参考资料:

〖日〗国土厅编《国土统计要览》,1999年版;

〖日〗东洋经济新报社编《地域经济总览》,2001年版;

〖日〗金森久雄、香西泰编《日本经济读本》,东洋经济新报社1990年6月出版;

提振经济的措施篇7

关键词:日本;落后地区;开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重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干预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世界范围来看也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尤其是大国都面临程度不同的区域经济问题,中国也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日益突出,区域经济差距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国家对此高度重视。为此,研究日本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发展其落后地区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目前西部地区的开发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日本开发落后地区的举措法律措施与开发计划

日本是个法制完备的国家。先立法,计划与立法相结合是日本开发落后地区的成功经验之一。在日本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对落后地区的发展都是首先始于立法,其法律大致分为全国性大法和地方法。全国性的法规有,《国土综合开发法》(1950)、《土地利用计划法》(1949)、《国土利用计划法》(1974)、《土地基本法》(1989)等。这些都是针对国土综合开发而制定的法律。地方开发政策方面的法律主要有:《落后地区工业开发促进法》(1961)、《城市振兴开发特别措施法》(1971)、《新产业城市建设促进法》(1962)、《工业整备特别地区整备促进法》(1964)、《关于促进地方据点城市整备和产业业务设施再配置的法律》(1992)等。各地区开发的法律主要有:《北海道开发法》(1950)、《东北开发促进法》(1957)、《九州地方开发促进法》(1959)等;特定地区开发的法律主要有:《特殊土壤地区防灾及振兴临时措施法》(1952)、《豪雪地区对策特别措施法》(1962)、《过疏地区活性化特别措施法》(1990)、《海岛振兴法》(1953)、《山村振兴法》(1965)等。另外,还有与地方开发密切相关的土地利用,水资源,交通,生活环境整备,公害,国土保护,防止灾害和公共事业长期计划等方面的法律。

在法律规定下,日本进一步制定了地方开发的计划体系。这些计划按照开发对象不同,分为全国综合开发计划;都、道、府、县综合开发计划;地方综合开发计划和特定区域综合开发计划四种类型。这些计划对落后地区每一期的经济发展目标作了明确规定。

经济计划。1955年以来,日本政府共制订了15次经济计划,其中的《公共投资基本计划》和《社会资本整备长期计划》,是国土综合开发和地方开发的重要环节。

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是日本国土开发中最重要、最根本的计划,也是国土开发的中心环节和地方开发的基础。1962年以来,日本政府共制订了五个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即《全国综合开发计划》(1962年10月)、《新全国综合开发计划》(1969年5月)、《第三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1977年11月)、《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1987年6月)《21世纪国土的宏伟目标》(1998年3月)。

国土利用计划。1960年以来,日本政府共制订了三个国土利用计划,其中第一次计划称为《工业布局计划》。另外,根据有关法规,还制订了城市计划、农业振兴地区整备计划、森林计划、公园计划和自然环境保全计划等相关计划等。

地方开发计划。各个落后地区都有相应的开发促进计划,例如,对于北海道,日本政府1951年以来就制订了五期《北海道综合开发计划》,其中,第一期包括第一次、第二次计划,第五期为《新北海道综合开发计划》。

特定地区开发计划。根据有关法律,一些因特殊原因而落后的地区,如半岛地区、渔村、海岛、豪雪地区、特殊土壤地区等,政府批准指定为特定开发地区后,都制订了相应的开发计划或振兴计划。

二、建立专门的行政机构

日本政府是干预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开发落后地区时设立了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在总理府设立了三个开发厅:北海道开发厅、冲绳开发厅、国土开发厅。开发厅负责制订开发计划、政策和措施,对开发工作给予行政上的指导,建立了这样一个中央直辖与地方辅助的双重管理机构。提供财政金融支持帮助,为此还设立了一些相关的机构。

公共投资。根据历次的经济计划和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日本政府都制订了相应的《公共投资基本计划》或《社会资本整备长期计划》,对地方开发进行了相应的公共投资。

促进地方开发的特别会计。现有《城市开发资金融通特别会计》(1996)和《特定国有资产整备特别会计》(1969)。前者除三大都市圈外,主要是为政府指定的33个人口30万以上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厂迁移等提供低利或无息贷款;后者主要是为政府建筑物等特定国有资产向地方转移提供低利或无息贷款。

促进地方开发的公库。现有《北海道东北开发公库》(1951)和《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1972)。作为财政投资机构,其资金来源除政府出资外,主要是政府借款和发行政府保证债券所筹措的资金。

促进地方开发的公团。现有《地域振兴整备公团》(1974)。该公团利用财政投融资提供的公共资金,主要是从事煤矿地区振兴事业、地方城市开发建设事业、产业设施和工业在配置事业等。

民间城市开发推进机构。这是1988年根据《关于推进民间城市开发的特别措施法》而指定的财团法人,它通过日本开发银行,对特定民间城市开发事业提供长期低利贷款。

大力振兴落后地区的科教事业,充分发挥科教教育的带动作用。

为了提高落后地区的科教水平,日本政府非常注意科研机构的布局,在每个地区分别设立了一个国立的工业开发实验所和一个农业实验场,各地方政府在本地区也设有公立的科研机构。国立科研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在进行基础性的共同研究,同时,对基层的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给予指导。各地区设立的公立的科研机构的主要任务是: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有关课题的试验研究,为中小企业设立开放的实验室,为他们进行有关试验研究提供方便,实行技术指导。这些措施对于提高落后地区的科教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日本对落后地区的开发是卓有成效的,首先,缩小了地区差距,各个地区的人均收入趋于平衡。其次,缓和了人口过度集中的趋势。再次,保护了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由于过疏过密问题的缓和和环境保护对策的成功,日本不仅成为治理公害的先进国家,而且由于森林和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还成了自然灾害损失最轻的国家。

三、日本落后地区开发的主要经验

1.以法律为依据,以计划为引导

日本政府无论是对全国性开发,还是对地方性开发或特殊性开发,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并根据各项法律制订了相应的计划,从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保证了政府各项开发政策的实施。日本落后地区的开发是在全国综合开发的基础上展开的,即使是针对地方的开发,也都有全国性的开发计划。在地方性开发中,又有一般落后地区开发和特殊落后地区的开发。这样以来,就形成了以国土综合开发为中心的立体交叉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国土开发格局,从而使落后地区没有死角,无一遗漏地得到了普遍的开发。

2.中央跟地方的开发计划应该协调一致

日本政府在制订开发计划时坚持了公开透明的原则,地方与政府的分歧在政策、计划制定之前就得到了很好的协调。这样既保证了开发计划的权威,又提高了实施的效率,大大减少了在实施中的扯皮现象。

3.注重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又被称为社会现行资本,它的完备与否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的程度。日本在开发的过程中将基础设施建设摆到了重要的位置,并收到了良好的效益。

4.注重环境保护

无论在国土综合开发中,还是在地方开发中,自然和环境的保护都一直是最基本的开发理念和开发方针。例如,第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21世纪国土的宏伟目标》就明确地提出:在中小城市和自然环境优美的农村、渔村和山区,要以适于21世纪的新生活方式为目标,保持宽松的居住环境,既使居民能够享受到现代的物质文明,又能领略到大自然淳朴的美,从而创造“多自然居住的地域”。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外开发借鉴[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2]钱津.日本开发北海道对中国的启示[J].当代世界,2000,(5).

[3][日]地域经济纵览[N].东洋经济新华报社,2001.

提振经济的措施篇8

【关键词】民用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水平;提升

0引言

建筑安全为设计与施工的的首要准则,而没有安全的结构就无法保障人们生命与财产;良好的建筑结构系统设计于规划阶段,即应注意基本结构系统的选择,建筑师在该阶段即需对未来设计的建筑物具备概括的意念,他不需作业详细的考虑与计算,就能准备多种结构系统设计的替代方案,以提供与业主比较参考;结构的初步规划包括;结构物具体的系统与形状,各种系统的力学行为与主要建材的约略尺度。接着如何有效的如何运用室内外隔间墙,核心及其平面造型来作为抗震设计,并符合法规标准范围内,使构造物的总工程费达至最经济的目标,着即为最佳建筑结构系统设计的目的。

1遵循抗震结构设计原则,应用合适的抗震方法

1.1抗震设计基本原则

我国抗震设计规范的基本原则为建筑物在中小度地震时保持在弹性限度内;设计地震时容许产生塑性变形,但韧性需求不得超过容许韧性容量;最大考量地震时建筑物使用的韧性可达规定的韧性容量。另外,抗震设计规范的抗震目标也应确保当建筑物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小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大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从国内外震灾的案例中可以发现,符合建筑设计基准的建筑物,也有受到中级以上的损害,探讨设计上的灾害原因,大部分均因构造形态平衡不良所造成的;设计时“抗震的”的不良因素越多,会使“互相作用”变为复杂,抗震性也因此以“相乘的”的变为不良。同样地,符合各项良好抗震设计条件(构造、材料、平面、立面等等)的建筑,产生相乘安全、经济、美观的效益。

1.2应用抗震的消极隔震控制法

以隔震措施将受振动影响的机电设备与外界隔离的方式称为消极隔震控制法,该方法特性是在系统共振区内有低传递动性,将隔震区域的系统自然频率设计在共振区范围会有最佳的减振效果。建筑基础隔震与抗震设计均属消极隔震控制的方式,为被动的在受振(震)动影响处装设隔震(震)设施,以降低外在振(震)动对结构物的影响,其在系统共振区外具有很高的隔震能力,在共振区则借助阻尼器等消能装置,消耗振动能。而基础隔震(震)依所选择的装置类型也可分为地震力隔震装置与非地震力隔震装置。用来将建筑物与外界地震力隔离的方式称为基础隔震,在国内30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可采用LRB(铅心积层橡胶)或辅以速度型阻尼器增加阻尼消能效应。基础隔震措施一般是在建筑物下部或中间层结构设置隔震层,且在横向需具有大变形的能力。另一方面,用来将建筑物与外界非地震力环境振动量予以隔离的方式称为弹性隔震基础,如交通运输系统(高速铁路或快速道路等)所产生的环境振动频率大多在20Hz~200Hz间,该振动量如果未与建筑结构基础做好隔震措施,则该振动能量传递至建筑主结构后,将可能产生次结构(如开口部的门窗、轻隔间墙或家具等)的共振问题,进而辐射出低频噪音,它的隔震设备以线性弹簧隔震装置为主,视情况需要辅以黏弹性阻尼器增加阻尼消能效应。

2注重建筑设计的生命周期

结构系统规划的目的,为提供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间的观念得以获得充分的讨论与沟通,并据此规划拟定一套经济安全与适合于该建筑物特性的结构系统。

一是,规划阶段。在规划阶段中,建筑师必须将该构造物的设计构想,与结构工程师作充分的沟通,以避免或减少尔后设计作业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限制因素。本阶段在规划作业中,应对下述项目详加考虑:建筑物尺度,包括基地面积、楼地板面积、地楼层数;基地特性,包括建设区域、指北方向、地质资料、基础特性;内部空间需求,包括空间种类、动线需求(垂直及水平)、特殊平面需求;防火标准;预算,根据品质要求的层次种类估计其约略的预算。

二是,设计阶段。草图设计阶段作业中,建筑师应在草图设计阶段作业之前,设计进行中与工程师作更进一步的核对。假若平面复杂或具特殊造型的形状者,更应密切与工程师沟通配合,以能达成最佳效果。

三是,初步定案设计。初步定案设计是针对已提供的资料作初步分析,进而考虑各主要部分的细节设计,就主要建材断面的尺寸、结构的基本造型及外观,予以假设评估。若平面及构造复杂或不寻常的建筑物,在其早期初步定案设计过程中,无法运用一般的概算法加以估算时,则须试作细节的分析。

四是,合约建档阶段。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相互间对细节设计决策(例如:柱子的确实尺寸、开口的细节处理等),充分沟通了解后结构工程师在本阶段对于非结构体的抗震设施也需详加掌握。(如:天花板之锚定、重机械的位置、外覆的材料等),协助建筑师制定合约规范,施工说明书等建档工作。

五是,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是指结构工程师协同建筑师监视督导营建厂商确实控制施工品质,以按图施工。

六是,营运管理阶段。从抗震的观点而言,任何结构的局部改变,包括增设强劲的非结构墙或在既有的墙上开口,均可能造成重大的影响。特别是较高的楼层或不对称的结构位置上,添置重设备或移动载重,极可能产生危险,因此对于结构体完成后的可能变更使用等因素,结构工程师在设计之际,也应当加以考虑。

3民用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水平提升的保障

一是,正确的建筑抗震设计观念为建筑安全的重要基础。在今日,建筑对抗地震灾害的发展,已由制震、隔震等新一代的技术所引领,而且由原本的基本安全需求,提升至心理舒适感受的层次;相对于此,抗震设计的原则应扮演认知结构行为的角色,通过对抗震结构的认识,进一步理解构造、材料等的特性,进而借助掌握其特质,在安全的基础上衍生出更多样化的设计;且现阶段隔震技术因费用较高,多应用于对安全要求较高的建筑类型(如医院、公家机构等),抗震设计仍为建筑的主流,因此仍须对抗震设计有正确的认知与应用。

二是,结构设计应于规划阶段即须整合相关人员的意见与专业。建筑师与结构技师间的沟通,常在设计几乎定案时才进行,常衍生出大幅修改的情况,除了建筑师应自我提升抗震设计观念之外,在设计规划开始时即应与结构技师进行沟通讨论,才能研定出安全、经济合适的结构系统,进而才能建造出合乎安全、经济与美观的建筑物。

三是,政府与建筑业者应对灾后复原、整建等作为进行规划与落实。地震对建筑结构及设施可能造成破坏,重者倾倒、毁坏,轻者部分结构及设施的龟裂等,重者敲除重建轻者补强维修,但无论何种状况政府及专业者,对保障国民(购屋者)生命财产的保障观念与措施均有待提升;从业者方面应当基于永续经营、社会与专业责任,建立灾后配套计划与措施。

【参考文献】

[1]覃敏强.建筑高层框架结构布置[J].大众科技,2010(05).

上一篇: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范文 下一篇:幼儿德育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