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情况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20 19:28:48

调查情况分析

调查情况分析篇1

关键词:埋伏牙;发病率;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对埋伏牙患病的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对我院正畸科收治的患者展开埋伏牙患病情况调查,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源于宿迁地区在口腔正畸科就诊的患者,随机抽取其中的228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1]。患者中包括有男698例,女1590例,年龄9~45岁,平均(21.5±12.2)岁。本组受试者均接受了临床检查、CT检查。病例纳入标准:患者均处在恒牙正常萌出的年龄范围内,临床检查并未发现牙齿萌出。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抽取宿迁地区在2010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口腔正畸科就诊的患者228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埋伏于发病情况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埋伏牙发病率、埋伏牙发病部位等。

1.2.2调查方法 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并对患者实施临床检查、常规X线平片检查,部分患者增加牙片、上颌前部片、螺旋CT或者是锥形束CT检查,确诊埋伏牙。对患者年龄、性别、发病率、发病部位等进行统计分析。

1.3数据处理 在数据处理工作中,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患者年龄等计量资料经(x±s)形式表示,统计分析中,计量资料对比接受t检查,计数资料对比接受?字2检验,P

2结果

2.1埋伏牙发病情况 本组受试者共确诊埋伏牙123例,发病率为8.22%。统计发现,本组受试者中,男性患者检出埋伏牙43例,发病率为9.41%,女性患者检出埋伏牙80例,发病率为7.69%。显然男性患者埋伏牙发病率高于女性(P

2.2埋伏牙数目统计 经统计发现,123例159颗埋伏牙患者,检出1颗埋伏牙者94例(76.42%),2颗者24例(19.51%),3颗3例(2.44%),4颗者2例(1.63%)。显然检出1颗埋伏牙患者所占比例最高(P

2.3埋伏牙发生部位统计 123例159颗埋伏牙发病部位分别为:上颌埋伏牙140颗,下颌埋伏牙19颗,显然上颌埋伏牙高于下颌埋伏牙所占比例(P

3讨论

埋伏牙为一种比较常见的错合畸形,会对患者口腔正常功能的发挥、美观等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会造成牙弓完整性的破坏、邻牙牙根吸收、咬合关系紊乱等等[2]。调查结果显示[3-4],牙弓中任何牙位均会发生埋伏,种族、人种、调查对象的差异,造成目前埋伏牙患病情况统计结果也不尽相同。

国外曾有文献报道[5-6],埋伏牙的患病率在5.6%~18.8%之间。本次研究中,通过对2288例正畸患者展开调查发现,埋伏牙的发病率8.22%,此次调查均剔除了埋伏牙多生。本次研究中,通过调查还发现,埋伏牙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埋伏牙患者年龄分布情况为:9~12岁者51例,13~18岁者44例,19~45岁者28例。显然9~12岁者所占比例最高。123例159颗埋伏牙患者,检出1颗埋伏牙者94例(76.42%),2颗者24例(19.51%),3颗3例(2.44%),4颗者2例(1.63%)。显然检出1颗埋伏牙患者所占比例最高。123例159颗埋伏牙发病部位分别为:上颌埋伏牙140颗,下颌埋伏牙19颗,显然上颌埋伏牙高于下颌埋伏牙所占比例。上颌埋伏牙中,尖牙90颗,中切牙40颗,侧切牙10颗。显然在上颌埋伏牙中,尖牙所占比例最高。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埋伏牙发病多为上颌,其中上颌尖牙发病率最高;埋伏牙发病以单发为主[7]。由此证实,在正畸科门诊患者中,埋伏牙的发病率较高,临床医师应对埋伏牙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陈扬熙.口腔正畸学--基础、技术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80-583.

[2]邓晓丽,冯雪,李少妮,等.正畸患者埋伏牙患病情况的流行病学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07):1312-1314.

[3]张彦喜,高黎,Banchiamlak.水平投照角度不同的2张牙片在上颌前部埋伏牙定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7-8.

[4]O强,方政,苏蕾,等.64层螺旋CT对颌骨埋伏牙定位的应用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28(06):615-618.

[5]腾英,夏广明,藩惠仪.螺旋CT辅助下埋伏牙的诊断和治疗设计[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27(07):405-408.

[6]李建胜,邓海平,张世科,等.螺旋CT在上颌骨埋伏牙定位中的应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0,20(03):200-202.

调查情况分析篇2

按照财政部关于企业所得税税源调查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xx年对我县的x户企业xx年度的税收、财务情况作了调查,并进行了初步分析测算。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的样本企业总体情况

(一)、企业分布情况

根据xx年企业所得税税源调查抽样方案的要求,全县共选取样本企业x户,分别代表不同类型、不同产品、不同规模的企业,并尽可能地选择上一年度被调查的企业,保持样本企业的连续性。

1、样本企业经济类型

xx年度企业所得税税源调查各种经济类型在被调查企业中所占的比例是:有限责任公司占x%;私营企业占x%;国有企业占x%;集体企业占x%;股份有限公司占x%;其他内资企业占x%;外商投资企业占x%。

2、样本企业产业结构

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二产业企业的比重较大,占总户数x%,第一产业的企业相对较少,占总户数的x%,原创:第三产业的企业户数占总户数的x%。(见下表)。其中第二产业中,采矿业占总户数的x%、制造业占x%、电力、燃气生产、供应占x%。

产业

户数

比例%

第一产业

x

x

第二产业

x

x

第三产业

x

x

(二)企业资产状况及经营情况

1、企业资产总量

xx年度被调查企业资产总额为x万元,其中:流动资产x万元,固定资产x万元,长期投资x万元。全县企业资产主要分布在中小型企业,在全县x户企业中;4户中型企业资产总额x万元,占全部资产总额的x%;x户小型企业资产总额x万元,占x%。

2、经济效益情况

从全县样本企业整体情况看,x年度实现销售(营业)收入x万元,实现利润总额x万元,企业经济效益情况如下:

(1)、企业利润主要集中在中小型企业。从被调查企业来看x户中型企业实现利润总额x万元,占全部企业利润总额的x%;x户小型企业实现利润x万元,占x%。

(2)、x户外商投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x万元,占全部销售收入的x%;实现利润总额x万元,占全部企业利润的x%。

(3)、在第二产业中,x户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x万元,占全部企业销售收入的x%,实现利润x万元,占全部企业利润的x%;x户采矿业实现销售收入x万元,占全部企业销售收入的x%,实现利润x万元,占全部企业利润的x%;x户电力、燃气生产供应业实现销售收入x万元,占全部企业销售收入的x%,实现利润总额x万元,占全部企业利润总额的x%。

(4)、在第三产业中,x户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x万元,占全部企业销售收入的x%实现利润总额x万元,占全部企业利润总额的x%。

3、企业负债情况

xx年度被调查企业负债总额为x万元,资产总额xx万元,资产负债率为x%。其中中型企业负债总额x万元,占全部企业负债总额的x%,小型企业负债总额x万元,占全部企业负债总额的x%,从资产负债率来看,中型企业负债率为x%;小型企业为x%。小型企业资产负债率明显高于中型企业。

二、税源分析

(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方面分析

x户被调查企业xx年度应缴企业所得税额为x万元,占各税合计的x%。其中内资企业xx年度应缴企业所得税额为x万元,占各税种合计的x%;外资企业为x万元,占各税种合计的x%。内、外资业所得税占各税合计比例对比表

经济类型企业所得税(万元)比例%

内资企业x

外资企业x

合计x

根据分析,我县内资企业提供的所得税仍占重要地位。

(二)按经济类型分析

xx年度x户企业各项税收合计总额x万元。内资企业提供的各项税收合计为x万元,占全部税收总额的x%。其中国有企业提供的各税合计为x万元,占全部税收的x%;集体企业为x万元,占x%;有限责任公司为x万元,占全部税收的x%;股份有限公司x万元,占全部税收的x%;私营企业x万元,原创:占全部税收的x%;其他内资企业x万,占全部税收的x%;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x万元,占全部税收的x%;各类企业各税合计数据表(按经济类型)

经济类型各税合计(万元)比例%

一、内资企业x

(一)国有企业x

(二)集体企业x

(三)有限责任公司x

(四)股份有限公司x

(五)私营企业x

(六)其他内资企业x

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x

合计x

从表中看出:股份制公司提供的税源占主导地位;外资企业提供的税源居重要地位,股份制企业之所以占比重较高,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改为股份制企业,资产结构的优化促进了股份制企业的迅速发展,所以股份制企业占比重较大。随着近年来各级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县外资企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按产业结构分析

xx年度我县第一产业各税合计为x万元,占税收总合计的x%;第二产业各税合计为x万元,占税收总合计的x%;第三产业各税合计为x万元,占税收总合计的x%。从数据看,我县第二产业在税收收入中占主体地位,提供税收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上。第一产业方面,由于农产品价格偏低,导致第一产业提供的税收也偏低。我县第三产业税收收入与第二产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应加大对各项政策落实扶持的力度,把第三产业培植成我县税源增长点。

三、税负分析

(一)按产业企业所得税税负分析。

xx年我县企业所得税名义税负是x%,实际税负是x%。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对x户样本企业进行测算,得出xx年度各行业企业所得税税负水平。第一产业名义税负为x%,实际税负为x%;第二产业名义税负为x%,实际税负为x%;第三产业名义税负为x%,实际税负为x%。由此看出第三产业的实际税负最高并且和名义税负基本持平。第一产业税负最低。

(二)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所得税税负水平

按经济类型分类标准,对抽调的x户企业进行分析、测算,得出x年度经济类型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水平(见下表)。

xx年企业所得税税负情况表(按经济类型)

项目名义税负%实际税负%总体水平x

一、内资企业x

(一)国有企业x

(二)集体企业x

(三)有限责任公司x

(四)股份有限公司x

(五)私营企业x

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x

(一)港澳台投资企业x

(二)外商投资企业x

从表中数据看出(1)内资企业的实际税负低于名义税负x个百分点。xx年度内资企业名义税负x%,实际税负x%。(2)外资及外商投资企业实际税负比名义税负x个百分点,xx年度外资企业名义税负为x%,实际税负x%。(3)不同类型的内资企业实际税负有较大差距。

(三)按企业规模企业所得税税负水平

按照企业规模划分标准进行分析测算,得出不同规模的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水平。

项目名义税负实际税负

总体税负x

中型企业x

小型企业x

根据测算结果看出中型企业实际税负高于小型企业,也高于调查企业的平均实际税负。通过调查分析得出:

1、我县内、外资企业税负差距较大,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内资企业实际税负x%,比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际税负高出x个百分点,,所得税政策上的不一致,使内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企业所得税税负在不同产业之间有较大差别。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一产业实际税负低,但是税额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实际税负高,税额大。

调查情况分析篇3

【关键词】 医学生;水杯;清洁情况

水杯是学生的生活必需品,医学生进入实验室的次数比一般院校学生的多,增加了接触某些细小微生物的概率。如果不注意个人用品卫生,水杯就容易受到污染。为了让医学生认识到水杯清洁的重要性,拥有健康的身体,本调查以“医学生水杯清洁情况”为主要内容展开调查分析,加强学生清洁水杯的意识,减少生活中存在的健康隐患。

1 调查对象及调查方式

1.1 调查对象 选取300名来自包头医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分为汉族、蒙族及男生、女生组,每组随机发放调查问卷75份。

1.2 调查方式 采用发放调查表的方式,进行统计调查,回收调查表290份,有效调查表280份,使用SPSS 11.5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X2检验,p

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调查的6个问题,男生与女生比较P值小于0.05,有显著差异。对于汉族、蒙族除饮水种类和水杯种类上P值小于0.05,有显著差异外,在其它问题上,P值均大于0.05,无显著差异,结果表1,水杯清洁情况调查统计表。

2.1 医学生对水的需求 男生、女生水需求量X2检验,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女生对水的需求量较大为77.6%,男生对水的需求量较少为62.4%。汉族和蒙族对水的需求量没有显著差异。

2.2 饮水种类的选择 男生与女生、汉族与蒙族在饮水的选择上P值均小于0.05,差异显著。61.6%的男生和56.5%的蒙族学生选择碳酸饮料,49.3%的女生和45.4%的汉族选择白开水。经常饮用碳酸饮料的杯子远不如经常装白开水的清洁。

2.3 水杯的类别 男生与女生、汉族与蒙族在水杯的选择上P值均小于0.05,差异显著。使用的水杯以塑料水杯和钢化水杯居多。有46.5%的男生和45.5%的蒙族学生选择塑料水杯,因其携带的方便。44.1%的女生和汉族学生选择钢化水杯,更注重的是水杯的实用性。

2.4 水杯杯盖的作用 男生与女生比较中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女生还是比较在意装饰,而男生相对讲究的是实用性。汉族和蒙族比较中P值大于0.05,没有显著差异。

2.5 水杯清洁的情况 男生与女生在清洁频率和清洁方式上,P值均小于0.05,有显著差异。汉族与蒙族比较,P值均大于0.05,无显著差异。58.4%的女生经常清洗水杯,而61.9%的男生很少清洁水杯,水杯清洁卫生与水杯消毒意识女生略高。而汉族和蒙族在这两个问题比较中P值均大于0.05,没有显著差异。

3 结 论

3.1 性别不同使得学生们在水杯的使用和清洁方面有很大的差别,而民族的影响差别相对来说较小,为进一步研究水杯中微生物及最适合水杯的消毒方法提供一些建议。

3.2 男性水杯清洁度稍低于女性,女性在水杯卫生与水杯清洁消毒意识高。学生们清洁水杯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加强对水杯清洁卫生的学习培训,从而降低生活中存在的健康隐患。

参考文献

[1] 贺晓利.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思路[J].图书馆学刊,2008,(1):34-36.

[2] 张建平,薛丽强.同一宿舍水杯污染状况及清洗、消毒效果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6,23(5):412.

调查情况分析篇4

[关键词] 实习护生;锐器伤;调查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02-0120-03

Survey on occurrence of sharp injuries among nursing students

CHEN Yurong LIANG Yue-xiang

1.Consultation Center of Difficult and Complicated Diseases,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01, China; 2.Department of Nursing,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sharp injuries among nursing students for providing scientific evidence of taking corresponding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Methods 100 nursing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to know the incidence of sharps injuries. Results 100% nursing students suffered sharp injuries.Of those sharp injuries 58.67% were caused by needles, which accounted for the first. The main operations related to sharp injuries are to open ampoule (35.56%), to treat waste (30.22%). Sharp injuries occurred mainly in the treatment room (56.89%); the incidence of sharp injuries is proportional to practice time of the nurses, and it has no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gree of nursing students. Nursing students' post-processing methods of sharp injuries are not standardized. Conclusion Nursing students have poor awareness of sharp injuries protection.Therefore, education of the sharp injuries protection knowledge should be emphasized , to recognize its importance and enhance sense of protection, while increasing the management of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to reduce the risk of sharp injuries .

[Key words] Nursing students; Sharp instrument injury;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临床实习是护理学生成长的必由之路,但鉴于医院工作的特殊性,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面临各种职业危害,其中锐器伤是最常见的一种。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医院中发生锐器伤的高危人群[1-3]。实习护生由于环境不熟悉、技术不熟练、缺乏临床经验以及职业防护专业知识,发生锐器伤的机会更多。为此笔者于2009年12月对我院(综合性教学医院)的实习护生进行锐器伤发生情况的调查,旨在了解其锐器伤现状,为开展锐器伤防范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9年12月选择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实习的护生100名,其中实习期28周88名,男2名,女86名;本科34人,大专28人,中专26人;实习期44周 12名, 均为大专女生。

1.2 调查方法

采取回顾性问卷调查、便利取样法。2009年12月对我院实习的100名护生进行调查。由一位调查者发放问卷并负责收回,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填写问卷的注意事项,护生自愿参与,在10~15 min内如实填写、独立完成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15份,回收问卷109份,回收率94.8%。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92.6%。

1.3 调查工具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医疗锐器损伤发生的次数及地点分布、锐器损伤的种类、锐器伤时处于何种操作环节、致伤锐器物是否被患者的体液污染、锐器损伤程度、锐器损伤接触部位、锐器伤时有无防护措施、损伤后伤口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

将收回的调查表逐项进行统分归类,所得的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实习护生锐器损伤的发生率

100名调查对象中,共发生225次锐器损伤,100人(100%)都发生过锐器损伤。锐器损伤1~2次的29人次,锐器损伤3~5次的39人次,锐器损伤6次以上的32人次,最多发生锐器损伤10次。其中针刺伤最多,132人次,占58.67%,其次为安瓿玻璃割伤65人次,占28.89%,其他为掀铝盖时割伤、刀片割伤等。

2.2 不同实习周期的护生发生锐器伤情况的比较

见表1。

2.3 相同实习时间不同学历护生锐器损伤率的比较

见表2。

2.4 实习护生锐器损伤时相关操作和发生场所构成比

护生发生医疗锐器损伤率与其所进行的相关操作有关,以开安瓿(80人次,占35.56%)、处理废物(68人次,占30.22%)、配制液体(37人次,占16.45%)操作损伤率较高,其他操作依次为洗器械、拔导管、各种注射、采血等;锐器损伤发生场所与不同操作有关,以治疗室(128人次,占56.89%)操作损伤率最高,其次为处置室、病房等。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5 损伤部位

锐器伤主要部位在手部,占损伤的88.64%,集中发生在开安瓿、处理废物等操作环节上,其它依次为手臂、脚、大腿。

2.6 锐器的伤害程度[4]

分析可见 225人次损伤中,损伤严重者有4人次,占1.78%;有78人次为中度皮肤刺穿有出血,占34.67%;而轻度表面少量出血或无出血143人次,占63.56%。

2.7 锐器受污染的调查

锐器是否被患者的体液污染调查发现,锐器受污染为57例次,占25.33%;而未受污染为113例次,占50.22%;不清楚是否被污染55例次,占24.44%。

2.8 护生锐器损伤后处理情况

见表3。

3 讨论

3.1 锐器伤的危害

锐器伤是造成护士职业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全球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可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特别是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感染。锐器伤后发生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高,远远大于皮肤接触与黏膜接触的>80%[5-6]。有资料显示,只需0.004 mL带有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造成的针刺伤时,足以使受害者感染乙型肝炎;艾滋病病毒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几率为0.3%,丙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几率为1.8%。因此,医护人员正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实习护生也是如此。

本次100名调查对象中,共发生225次锐器损伤,100个护生均发生过锐器损伤,发生率为100%,与国内报道的护生锐器伤发生率基本相符[9-10]。其锐器损伤1~2次的29人次,锐器损伤3~5次的39人次,锐器损伤6次以上的32人次,最多发生锐器损伤10次。其中针刺伤132次,占58.67%,远比国外报道的护士针刺伤的几率高[11-12],而与国内报道的护生针刺伤几率基本相符[9-10],但调查对象的实习时间不统一。因而,安全处理用过的针头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调查护生锐器伤主要是针刺伤、安瓿玻璃割伤,分别占58.67%、28.89%;而护生锐器伤时相关操作主要为开安瓿(35.56%)、处理废物(30.22%)、配制液体(16.45%)。这与护生的实习特点相符,以护理性和辅工作为主,治疗性工作为辅,与对锐器的污染情况的调查结果(污染率25.33%、非污染率50.22%、不确定占24.44%)相符。虽然直接暴露率不高,但如伤口未按正规处理,不能避免伤口暴露在污染环境中,存在再污染的危险。

3.2 锐器伤的几率与实习时间成正比

从表1可以看出,实习时间为28周的88名护生,发生锐器伤18例次,人均发生锐器伤(2.05±2.83)次;实习时间为44周的12名护生,发生锐器伤45次,人均发生锐器伤(3.75±4.69)次,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意义(P<0.01)。实习护生刚从学校转向临床,并需定期轮转科室以完成实习任务。因此对不同科室的工作特点及快节奏的工作会不太适应;或因操作不够熟练或操作的失误导致情绪不稳定等因素易发生锐器损伤。因此,许多研究都提示随着实习时间的延长,锐器伤的发生几率也随之增高[10]。

3.3 锐器伤的几率与实习护生的学历无关

从表2可以看出,相同实习时间不同学历护生发生锐器损伤的几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护生发生锐器损伤的频率与学历无关。护生在校期间学习的重点是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培训,以满足临床服务患者的需要,对职业伤害防护的教育是个空白,只是在进入临床前对实习生进行简单的职业伤害防护指导,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形象的、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因此教育效果并不好。

3.4 锐器伤后处理方法不规范

锐器伤后应立即挤出受伤局部的血液,流动水或肥皂水冲洗,再进行消毒和包扎;并对暴露源污染情况进行评估,报告院感科,检测患者及受伤者的有关血化验项目,落实补救措施、定期随访和做好登记工作。表3提示,护生对锐器伤后的局部处理和后续工作均存在欠缺,特别是后续工作其执行几率很低,与国内同类研究的结果相符[13]。分析原因:其中大部分护生没有掌握正规处理的方法,部分医院没落实正规处理程序或对护生不关心、不重视,部分护生认为正规处理太浪费时间或对锐器损伤未有足够重视,存在侥幸心理。

4 应对措施

4.1 增设职业防护课程,培养职业防护技能

护理教育在护生职业安全教育方面是一个薄弱点,甚至是一个盲点,护生只是零星、间接地了解职业防护知识和防护技能。建议将职业防护纳入护理学基础课程中,作为护生的必修课程,并将职业防护的思想贯穿在基础护理操作课程、内外妇儿护理学等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养成时刻保护自身安全的操作习惯,避免职业伤害的发生。

4.2 职业防护作为实习的培训内容之一

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集中强化培训时应包括职业防护内容,实习中每科的入科介绍应根据科室的特点介绍职业防护要点,带教老师在具体带教过程中,都应将职业防护作为教育内容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再不断给予强化和指导,如护理操作要戴手套、操作前后要正确洗手、各种损伤性操作中锐器的怎样处理才能防止或减少锐器伤害、锐器伤后伤口的正确处理方法、玻璃瓶的正确切割方法、污染锐器的收集与处理等,通过这样点面结合的教育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护生自我防护意识。

4.3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强化职业安全意识

职业防护教育应作为终身教育课程,并不断根据科学的发展和院感知识更新来充实教育课程,工作中严格遵循标准化预防的原则,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物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规范的防护措施,在服务患者的同时保护好自身,即“关爱患者,关爱自己”。

5 小结

护生是护理队伍未来主力军,是护理事业的未来,护生的健康体魄更是护理事业的希望所在。因此我们重视护生职业防护的教育和指导,使他们在临床工作环境中养成良好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各种职业伤害的发生,更好地为促进人们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红,毛秀英.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现状调查[J]. 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7,9(23):1-9.

[2] 郑晓澜,邱英如,郭蕾. 医护人员医疗锐器损伤情况调查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503.

[3] 黄小红,覃金爱,韦志福,等.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调查及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6(5):750.

[4] 孙怡,过惠英,金艳,等.护理人员针刺与锐器伤现状的调查分析与预防对策[J]. 护理杂志,2005,22(5):24-25.

[5] 刘秀梅.手术室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J].外医学研究,2011,9(11):84-85.

[6] 王秀玲.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现状调查分析及预防措施[J]. 齐鲁护理杂志,下旬刊,2011,16(30):55-57.

[7] 李可萍.庄英杰.文翠容,等.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71-573.

[8] 陈小燕,黄苏平,陈洁等.122名实习护生锐器损伤发生情况调查及管理对策[J]. 护理学报,2007,14(5): 39-40

[9] 张金华,李秀敏,许丽莉.实习护生锐器伤防护意识的调查分析[J]. 护理研究,2005,19(10B):2093-2094

[10] 方琼,吴蓓雯,蔡明. 护生临床实习中职业防护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上海护理,2005,5(5):17-19.

[11] 刘燕玲,刘星辉. 英国锐器伤害医护人员的现状与对策[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23(4):150-153.

[12] 易宜芳.李映兰. 临床护士针刺伤及针刺伤低报告现象的原因综述[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2):182-184.

[13] 左凤林,陈天芬. 我校实习护生职业损伤情况调查与分析[J]. 护理管理杂志,2006,6(5):20-22.

(收稿日期:2011-10-11)

调查情况分析篇5

【关键词】 体弱儿; 干预; 营养性疾病; 贫血; 营养不良; 佝偻病

目前对于体弱儿尚无明确定义,一般情况下,体弱儿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一个月增重不足600 g婴儿、活动性佝偻病的儿童、中度以上营养性贫血儿童、中度以上营养不良儿童、反复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儿童、肥胖儿,同时还包括智力发育迟缓儿童等。体弱儿属于高危群体,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正常儿童[1-2]。因此,对于体弱儿的管理保健工作显得异常重要[3-4]。为了解笔者所在辖区内体弱儿的发病情况,200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期间对笔者所在辖区的儿童进行体格检查,了解体弱儿的发病情况,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探讨相关干预措施,从而为了进一步做好体弱儿的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期间,对笔者所在辖区内的所有幼儿园儿童以及在门诊医院就诊和出生的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共检查13659例,其中0~4岁儿童中,查出符合体弱儿标准的426例,男201例,女225例;疾病主要包括贫血、佝偻病和营养不良等。

1.2 纳入与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1)0~4岁儿童;(2)符合本研究制定的体弱儿标准;(3)辖区内儿童。为了明确体弱儿范围,本研究制定了体弱儿标准: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一个月增重不足600 g婴儿、活动性佝偻病的儿童、中度以上营养性贫血儿童、中度以上营养不良儿童、反复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儿童、智力发育迟缓儿童和先天性心脏病儿童。

1.3 干预措施 根据体弱儿的不同疾病进行分类建档,由相关人员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普及育儿和保健知识。给予患儿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并对患儿定期随访,复查。对于治疗效果不好的儿童,转入本院进行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

1.4 疗效判定标准 本研究将疗效判断标准分为3个等级:治愈、有效和无效。其中治愈为体弱儿经治疗后在3个月内患病症状消失,各项检查恢复正常,达到正常儿童发育水平;有效为经治疗后体弱儿在3个月内患病症状有所好转,但是发育水平未达正常儿童水平;无效为体弱儿经治疗后在3个月内患病情况无任何好转。对于达到治愈和有效标准的体弱儿给予结案,并转入正常儿童的保健管理。

2 结果

2.1 体弱儿的发病以及转归情况 200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期间,对13659例0~4岁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共检查出体弱儿426例,检出率3.1%,转归359例,转归率为84.3%。其中2007年受检儿童检出体弱儿100例,检出率3.6%,转归82例,转归率为82.0%;2008年受检儿童检出体弱儿96例,检出率3.7%,转归78例,转归率为81.3%;2009年受检儿童检出体弱儿70例,检出率2.6%,转归59例,转归率为84.3%;2010年受检儿童检出体弱儿91例,检出率3.3%,转归83例,转归率为91.2%;2011年受检儿童检出体弱儿69例,检出率2.5%,转归57例,转归率为82.6%。见表1。

2.2 体弱儿所患疾病类型情况分析 同时,对检出的体弱儿的疾病类型进行了分类比较,在426例体弱儿中,活动性佝偻病198例,占所有疾病比率为46.5%;贫血53例,占所有疾病比率为12.4%;营养不良106例,占所有疾病比率为24.9%;低体重和早产儿50例,占所有疾病比率为11.8%;其他疾病19例,占所有疾病比率为4.5%。其中营养性疾病包括贫血、活动性佝偻病和营养不良357例,占所有疾病比率为83.7%。见表2。

3 讨论

从本研究中可以发现,在426例体弱儿童的所患疾病中,有198例活动性佝偻病患儿,贫血患儿53例,营养不良患儿106例,这些均为营养性疾病,这说明在体弱儿的保健工作中,对于儿童的营养补充的保证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若有某些成分的营养供给不足,极易导致儿童的发育异常[5-6]。这也就要求工作者对儿童营养知识进行大力宣教,要让每一位家长都能够掌握正确的育儿技术。

相关研究表明,导致佝偻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患儿缺乏适当户外活动、饮食单一和早期预防的预防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7]。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必须坚持开展早期综合防治,及早的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对于贫血病例多发生于市郊或者农村,主要原因是儿童的铁摄入不足,据查多数儿童的母亲在孕期患有缺铁性贫血。这也就要求保健工作者在工作中,也要密切关注孕妇在健康状况,及早的进行宣传教育普及相关知识,并指导家长给予患儿的食物中添加各种含铁食物,及时调整喂养。必要时进行铁元素补充,给予患儿服用补血性药物,从而可以有效的纠正患儿的贫血症状。

通过相关手段的干预,在3个月的时间内,使大约84%的体弱儿的患病情况得到了治疗,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表明,对家长进行耐心的保健指导,积极开展健康宣教,要积极落实保健措施;对体弱儿进行早干预、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儿童保健质量,使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杨惠泉,黄玉柱,杨海力,等.蚌埠市禹会区395例体弱儿发病情况调查及干预措施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6):570-571.

[2] 王晓鸣.中医防治体弱儿的研究与实践[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2):250-252.

[3] 王水娟.奉化市体弱儿童发生率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11,23(5):221-222.

[4] 李芳.1998年至2001年宁海县城区279例体弱病因分析[J].河北医学,2002,8(2):179-181.

[5] 丁晓莉,施娟.南通市学龄前体弱儿童膳食营养状况调查[J].江苏卫生保健:学术版,2008,10(5):37-38.

[6] 王先平,程亚利,黄小林,等.0~6岁散居体弱儿调查分析及干预[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4,6(3):165-166.

[7] 郭卫芳.2003~2006年高邮市体弱儿管理情况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学术版,2009,11(2):44-45.

调查情况分析篇6

关键词:研究生;学习;生活;调查;分析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体系中居于最高层次。自1999年高校连续扩招以来,包括硕士、博士在内的研究生教育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招生规模以每年平均27%的速度递增,2011年录取人数达49.5万,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研究生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1]在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许多人质疑研究生的学习科研能力,为了了解研究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在广东省13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深入分析调查的资料和数据,得到一些有益的信息,并提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意见。

一、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一)问卷的编制

问卷包含26个问题,其中有22个完全封闭的问题,4个半封闭的问题。问卷内容主要包含:个人基本情况、入学动机、学习影响因素、学习效果、导师的指导与帮助情况、研究生面对的压力以及职业规划等七个方面。

(二)调查方法及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随机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广东省13所高校的在读硕士研究生,涵盖了理工、文史、农林、经管各类研究生。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859份,回收率85.9%。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次调查样本的男女性别比例合理,研究生学科类别涵盖面广,能较全面反映目前高校研究生的学习现状。

二、调查结果

(一)研究生生源情况调查

在抽样的群体中,32.95%的研究生在入学前曾经有过工作经历,67.05%为应届毕业生直接考研。从地域结构来看,超过一半的研究生来自农村(58.56%),不到1/3的研究生来自城镇(29.92%)。在年龄分布上,绝大部分的研究生介于23-27岁之间(80.21%),介于27-30岁的占2.44%,仅有1%的研究生大于30岁。

(二)研究生学习动机调查

在社会与经济发展多元化的背景下,研究生的入学动机呈现多样化。在抽样的研究生中,大多数学生的读研目的相对比较明确(见表2)。问卷中入学动机主要由自我实现、生活方式、求知进取、兴趣爱好、外界影响等五个因素构成,它们的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自我实现、求知进取、兴趣爱好、生活方式、外界影响。但在结果中我们也看到,在被调查的研究生当中,因老师、父母的要求和期望而读研的占20.6%;暂时不想进入社会,逃避就业的占22.5%。这些现实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在选择自己专业的时,很大一部分学生目标相对比较明确,觉得专业符合个人兴趣、学习有意义、了解本专业、专业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占47.04%;被动型的如受父母、师长影响或认为什么专业都无所谓的有26.66%。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专业有一定兴趣,能接受的占79.63%,不感兴趣或说不清的占20.37%。从上述结果中我们看到,大部分学生选择读研是受提升自我,对专业感兴趣等积极因素影响;但也有40%的学生对读研没有强烈的愿望,而是出于逃避就业、父母的要求等消极因素而做的无奈选择。

(三)研究生学习现状调查

研究生除了一年级以课堂学习为主之外,更多的时间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科研工作。文科生可以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或在导师要求下从事调查研究工作,而自然科学研究生主要在实验室或教研室从事基础性研究工作。调查显示,有63.3%的学生经常去实验室或教研室。其中认为实验室环境舒适,适合学习的占31.78%;能够得到导师的指导或同学的帮助的占34.93%;觉得设备齐全,便于科研的占15.2%;而同时,有17.9%的学生是在导师硬性要求下才进入实验室的(见表3)。在34.93%不经常去实验室或教研室的研究生中,多达45.52%的学生表示去实验室或教研室无所适从,27.94%的学生感觉实验室不能满足自己科研需要而不常去。另外,也有26.54%的学生主要是对科研不太感兴趣或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兼职工作(见表4)。

(四)研究生学习影响因素调查

面对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等,研究生要考虑的事情较多,而这些因素或多或少会对研究生的学习造成影响。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状态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只有6.75%的学生认为学习状态很好,不受外界干扰(见表5)。

目前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上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1)45.61%的学生感觉动力不足,没有危机感;(2)44.78%的学生感觉没有掌握学习特点和方法,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这两类学生的比例高达90.39%,应该引起研究生培养单位及研究生教育管理者的重视。另外,也有19.3%的学生认为导师指导不够,另有26.30%的学生感觉周边缺乏上进好学气氛(见表6)。

(五)研究生学习效果调查

在问到“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您觉得自己哪方面的能力提高了?”时,大部分学生认为在研究生阶段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在学习能力、人际交往、创新思维这3个方面(见表7)。

调查更进一步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进行主观评价,研究显示:只有小部分学生比较自信,有15.13%的学生感觉科研能力很强,43.89%认为一般,28.17%觉得有潜力需挖掘,还有12.81%的学生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够。而对于自己目前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只有17.4%的学生感觉满意,45%认为一般,19.7%感觉不满意(见表8)。

(六)导师对研究生学习指导情况

导师的指导对研究生的学习影响很大,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认为与导师良好的互动能够演变为激励自己学习的动力。经过统计,有68.22%的学生觉得导师能够很好或较好的激励自己学习,21.77%的学生认为导师给自己的指导一般,同时也有10.01%的学生觉得导师对自己学习或科研上的帮助较少或没有。同时,导师的严格要求对学生的研究学习有较大帮助。调查中有54.4%的学生认为导师的要求很严格或比较严格,28.87%的学生认为一般,16.6%的学生认为比较宽松。但在调查中也看到,有25.96%的学生认为导师未进行指导或导师指导对其学习没有帮助(见表9)。

研究生在科研中遇到困难时,大部分学生能积极面对,能依靠自己摸索解决或向导师、同学、朋友请教;只有13.04%的学生相对比较消极,这部分学生在自己摸索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选择了放弃,没有探索其他解决问题的渠道。

(七)研究生期间规划情况

当问及“您对自己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科研是如何规划的?”时,40.98%的学生明确表示在入学时已经规划好自己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科研,但尚有50.02%的学生没有规划,走一步算一步或者听导师父母的安排。

研究生们虽然回避了本科时的就业高峰,可在不久的将来,却会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压力。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只有30.73%的人已经明确,其余69.27%的学生目前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还比较迷茫(见表10)。

在工作的选择上,大部分学生相对比较理性。调查显示,有31.90%的学生会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而另外29.11%的学生则会首要考虑与自己兴趣、理想相符合的工作;还有14.2%的学生表示会选择在沿海发达地区工作;24.80%的学生认为只要薪水好,什么工作都无所谓。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加以引导。

三、结论与分析

(一)入学动机多样化,学习积极性不足

从研究生的生源构成、学习动机等情况可以看到,他们读研究生的目的性强,入学动机趋于多样化。大部分研究生的入学动机是积极的、主流的,但也有小部分研究生的入学动机消极,进而影响到研究生期间的学习科研。心理学认为,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或动因,而学习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2][3]调查结果显示,45.61%的学生感觉学习动力不足,部分研究生并没有把学习放在首位,他们宁愿把时间花在兼职、实习等其他事情上,而更有研究生是在导师的硬性要求下才被迫学习。大部分研究生把影响学习的因素归咎于客观因素,而对主观上的因素探寻较少(见表4、表5)。在研究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的情况下,“精英型”的研究生教育也难以培养出“精英”。

(二)学习效果有待提高

许多国内外研究表明硕士研究生由于学习效能感低容易产生学习倦怠感,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影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发展质量而且对硕士研究生的成长与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消极作用。[4]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对自己在研究生期间各方面的表现均不太满意,72.06%的学生感觉自己的能力一般或还可再提高,仅有17.35%的学生对自己感觉满意(见表8)。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学习主要依靠自学和探究,因而研究生自身必须对学习目标、学习时间以及个人偏好、心理需求进行有序的调控,且这种调控往往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学习主体的学习状态和效果。[5]因此,在研究生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进行有效的引导,提高研究生学习积极性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导师有效指导不到位

导师的学术、人格魅力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在研究生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是其他教育形式和教育力量不能替代的。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导师指导与否、要求严不严格、指导的次数多少等,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影响非常大。然而,我们也看到了有14.43%的学生认为导师没有进行指导,而10.01%的学生认为导师的指导对他们的帮助不太。这应当引起培养单位及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重视。由此可见,在研究生导师被渐渐称为“老板”之后,部分导师的“导”字被慢慢淡化了。因而在目前高校普遍生师比较高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导师的管理,发挥好导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必需而迫切。

(四)研究生期间缺乏科学的规划

在社会心理普遍比较浮躁的情况下,研究生要以宽广的视野,权衡自己眼前的利益和长远发展,看到社会整体的发展趋势,坚定发展的信念,不为暂时的困难所束缚,尤其是不要被眼前一时的较小的物质利益所蒙蔽。在调查结果中,高达50.02%的学生对学习和科研没有规划,走一步算一步或者听导师的安排;也有部分研究生把时间放在兼职、实习等其他事情上。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调查中仅有30.73%的学生有明确目标。在研究生阶段,培养单位及导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往往忽视了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及职业素养的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可以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完善各种评价制度、调动研究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研究生的学习动机。开展丰富的研究生课余活动,能缓解研究生的压力,同时积极引导研究生进行科技创新。高校及培养单位要将导师遴选、培训、考核紧密地与研究生培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研究生期间开展有效及时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可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和潜在的资源优势,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有目的的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为获得自己理想的职业而做好各种准备。

参考文献:

[1]徐国权.研究生在学综合现状调查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6-100.

[2]施佳璐.硕士研究生学习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武汉地区三所高校的调查[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8-90.

[3] 刘娣,宁维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探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96-99.

[4]姜艳.试论硕士研究生学习的效能感与倦怠感[J].高教研究,2011(2):20-22.

调查情况分析篇7

【关键词】 飞行员;危险及有害饮酒;心理学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rinking in pilots of our army.Methods With muster multistage sampling,96 pilots were interviewed by use of AUDIT questionnaire.All pilo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ased on age(age40).The average score and drinking frequency in each group were analyzed.One-way ANOVA test was used in measurement data and chi-square test in numeration data.Results The rate of drinking was 95.83% in 96 pilots.Of 92 drinkers,28 cases with normal drinking(30.43%)and 64 cases with hazardous and harmful drinking(69.57%).White Spirit and beer were the main kind of alcohol drinking,38 cases(41.30%)drank white spirit and 42 cases(45.65%)beer.Causes of drinking of 76 cases(82.61%)were due to party.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average score of AUDIT questionnaire between less 30 years group,30 to 40 years group and over 40 years group(age>40)(P

【Key words】 Pilot;Hazardous and harmful drinking;Psychology

过度饮酒以及和酒相关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社会公共问题,各项调查表明,过度饮酒所带来的健康、家庭和社会等各种问题与日俱增[1-3]。飞行员作为特殊行业人员,尤其需要具备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为准确了解当前飞行员的饮酒状况、有效进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飞行员进行了一次饮酒情况调查。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从航空兵部队随机抽取飞行员共96名,均为男性,年龄23~52岁,平均年龄(33.95±7.64)岁,对其饮酒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

1.2方法向被调查飞行员发放AUDIT调查问卷[4-6]96份,收回96份,应答率100%,有效96份,有效率100%,对问卷结果进行计分并分析,问卷得分越高,显示饮酒程度越严重,其中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检验方法为One-way ANOVA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饮酒率被调查飞行员96名中共有92人饮酒,仅4人从不饮酒,其中2人因为酒精过敏,2人原因不明,饮酒率为95.83%,与苏中华等[8]报道我国普通男性整体饮酒率74.9%相比,采用二项分布检验,P

饮酒率。

2.2饮酒种类飞行员饮酒种类中,主要以白酒为主的38人(41.30%),以啤酒为主的42人(45.65%),以红酒或其他酒类为主的仅仅12人(13.04%),说明飞行员饮酒主要以白酒和啤酒为主。

2.3饮酒原因大部分飞行员(76人,82.61%)是因为“聚会”而饮酒,少部分飞行员(11人,11.96%)是因为工作需要而饮酒,另有5人(5.43%)是因为“嗜好”而饮酒。

2.4饮酒频率饮酒飞行员中,饮酒频率平均1次/月的21人(22.83%),2~4次/月的57人(61.96%),2~3次/周的14人(15.22%)。

2.5单次饮酒量以饮酒中含纯酒精为一个标准杯[7]计算,平均单次饮酒量1~2个标准杯的为7人(7.61%),3~4个标准杯的20人(21.74%),5~6个标准杯的19人(20.65%),7~9个标准杯的20人(21.74%),10个标准杯以上的26人(28.26%)。

2.6饮酒人群分类根据AUDIT调查问卷计分结果分类,正常饮酒(

2.7AUDIT问卷结果分析

2.7.1不同年龄组之间的AUDIT问卷积分比较(表1)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年龄组之间在饮酒频率的比例上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单次饮酒3~4个标准杯和10个标准杯上的比例有显著性差异,在有害饮酒的比例上也无显著性差异。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飞行员的单次饮酒量明显增加,饮酒频率无明显变化,有害饮酒比例无明显上升。

3讨论

由行职业的高风险、高压力,同时,生活环境的相对封闭,酒成为飞行员业余生活的一种调节剂。本调查发现飞行员饮酒率明显高于普通常人,但飞行员饮酒的频度、饮酒量是否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调查发现飞行员群体危险及有害饮酒率较高,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许多躯体、心理、社会损害等问题都和危险与有害饮酒有关[9-10],如:车祸、外伤、抑郁、暴力行为、婚姻问题,躯体损害如:心血管疾病、肝脏及胰腺疾病、脑卒中、溃疡、癌症和脑损伤。并明显影响工作效率、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和学习成绩[11]。在排除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各种损害与饮酒的频度和饮酒量直接相关,精神损害与饮酒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同时,有研究发现长期饮酒飞行员基本认知功能明显下降[12],主要表现在反应速度、空间定向能力、信息加工的能力、逻辑思维效率及短时记忆方面。而随着飞机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飞行员面临的信息量增加,对飞行员的认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知功能的降低是影响飞行安全的潜在隐患。由此可见,飞行员饮酒健康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对飞行员的危险与有害饮酒应进行早期干预。建议:①饮酒知识宣教。调查发现非常重要的飞行员健康饮酒的知识缺乏,没有人知道“安全饮酒量”,也没有飞行员全面了解酒与各种躯体损害之间的关系。同时调查中发现他们对这方面的知识的渴求。因此,通过专业人士对其进行宣教非常有必要,让飞行员了解饮酒的益处、过量饮酒的危害、安全饮酒的知识。②加强自我控制,提倡“安全饮酒”。饮酒量为每次3~4个标准杯、每周1~2次。控制饮酒量和饮酒的频度,继而减少酒精所致的各种损害,作为一个职业飞行员应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任。③提倡文明饮酒。调查中发现飞行员群体中饮酒行为主要是社交性饮酒。大多数过量饮酒都与人际交往有关,由行员的生活环境相对封闭,饮酒成为他们不可缺少的沟通渠道,而调查发现饮酒过程中饮酒量自己无法控制,很大程度是被动饮酒。因此,应加强飞行员群体饮酒行为的干预,提倡文明、健康的饮酒行为,减少相互不良影响。同时,丰富部队业余文化生活、完善各种文化娱乐设施,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王耀华,衡克礼,罗明,等.攀枝花市移民城不同职业人群酒依赖及相关问题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2):105-108.

[2]刘兆玺,张敬悬,翁正.山东省酒依赖流行病学10年对比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4):293-295.

[3]陶明,鲁晓兰,陈彩虹,等.西安地区农村人群饮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2,37(2):22-25.

[4]Claussen B,et al.The Alcohol Use Disorders Identificationtest(AUDIT)in a routine health examination of long termunemployed[J].Addiction,1993,88:363-368.

[5]Saunders JB,Aasland OG,et al.Development of the alcoholuse disorders identification test (AUDIT):WHO collaborativeproject on early detection of persons with harmful alcoholconsumption Ⅱ[J].Addiction,1993,88:791-804.

[6]李冰,郑晓华,王晓光,等.《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的测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1-3.

[7]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49-352.

[8]苏中华,郝伟,谌红献.中国五地区饮酒情况及相关问题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8):536-539.

[9]Institute of Medcine,division of mental health and behavioralmedcine.Broadening the base of treatment for alcohol problems[M].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0: 45-48.

[10]Babor TF,Ritson EB,et al.Alcohol-related problems in the primary health care setting:a review of early intervention strategies[J].British Journal of Addiction,1986,81:23-46.

[11]Edwards G,Anderson P,et al.Alcohol policy and the public good[M].New York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16-18.

[12]万憬,丹笑颖,庄开颜,等.长期饮酒飞行员基本认知 能力的评估[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12): 1119-1120.

调查情况分析篇8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误区;认知状况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diet cognitive status of diabetes patients

LIN Jia-xuan,XIE Li-ming,FENG Li-yun,et al.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dietary pattern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 in diabetic diet,in order to carry out targeted interventions based on diet.Methods In 35 patients with diabetes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covering general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dietary surveys and cognition status of diabetic diet and so on.According to the percentage of the data were comparative analyzed.Results Of 35 patients with diabetes to receive dietary survey of cognitive status.①The percentage of consistent implementation of the diet,most of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reated randomly were 62.86%,31.43%and 5.71%respectively.②Think we should not eat more rice and medication for 85.71%,it may eat more rice and medication for 2.86%,11.43%for the uncertainty.Conclusion The education level and course of the disease are related to diet cognitive status of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The higher the education level,the longer course of the disease,the higher their cognitive conditions.

【Key words】Diabetes mellitus;Dietary errors;Cognitive status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6.177

作者单位:510630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在多种糖尿病护理的方法中,饮食护理占70%~80%。为此,文章选取广州市天河区冠军社区35例糖尿病患者的膳食结构及其对饮食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以期为饮食干预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3例,女22例,32~90岁。入选标准:已确诊为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好,能合作者;思维教清晰、无痴呆、无精神病患者。

1.2 方法 采用糖尿病问答卷,经专人修改后,统一解释语,详细解释各项调查内容和注意事项后,调查者问糖尿病患者,由患者口述,调查者负责填写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药物、饮食、运动治疗等知识、并发症、自我监测、健康教育需求及生活方式。问卷35份,有效卷35份。数据录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分析,按百分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 结果

见表1,2,3。

表1

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相关因素

项目例数百分比(%)

学历初中以下1028.57

初中及以上2571.43

病程

5~10年1337.14

>10年1440.00

表2

35例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情况(n=35)(例,%)

饮食情况饮酒高热量甜品高脂食品肉类蔬菜

从不21(60.00)7(20.00)1(2.86)2(5.71)0(0.00)

偶尔7(20.00)20(57.14)19(54.29)17(48.57)8(22.86)

经常7(20.00)8(22.86)15(42.86)16(45.71)27(77.14)

合计35(100.00)35(100.00)35(100.00)35(100.00)35(100.00)

表3

对疾病一般认知情况(n=35)

项目认知情况例数构成比(%)

饮食控制一贯执行2262.86

多数执行1131.43

随意处理25.71

多吃药多吃饭是12.86

否3085.71

有时411.43

3 讨论

3.1 饮食认知的重要性

3.1.1 通过对不同病程的患者对糖尿病正确饮食的认知情况也不同。病程越长,学历越高,对糖尿病的认知越多;病程越短,学历越低,对糖尿病的认知越少。

3.1.2 无论是饮食情况还是饮食控制,其前提是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调查显示,从不饮酒或偶尔饮酒的占80%,从不吃高热量甜食或偶尔吃的占77.14%,从不食高脂食品或只偶尔食的占57.15%。一贯执行饮食控制者22例,占62.86%,不想多吃药多吃饭者30例,占85.71%。患者对饮酒、高热量甜品、高脂食品、肉类、蔬菜等饮食情况相关知识的提高,饮食控制也会做得好。说明饮食认知在糖尿病的控制中占非常重要的位置。

3.2 正确的饮食护理 合理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正常人每日所需总热量和各种营养成分必须适应生理需要,进餐要准时、定量,以促进胰岛素功能正常发挥[1]。要使糖尿病患者认识到饮食治疗的作用,掌握治疗方案,加强糖尿病知识宣教尤为重要。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后,应合理饮食,有些成分应限量摄入。糖尿病患者在限制糖的同时,更必须限制盐的摄入。食盐的供给应视病情的轻重或有无并发症而异。食盐摄入量应根据主食量的多少来定,每日主食350 g/d 者,食盐摄入量则为3.5 g/d 为宜。若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肾功能损害,更需严格控制在2 g/d。糖尿病患者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应占膳食总热量的15%~20%。一般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蛋白质0.8~1.2 g/(kg•d),糖尿病肾病应限制在0.8 g/(kg•d),血尿素氮升高时应限制在0.6 g/(kg•d)[2]。糖尿病患者脂肪摄入量为0.6~1.6 g/(kg•d),一般总量不超过50 g/d。目前许多西方国家在糖尿病患者的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占的比例约为总热量的50%~60%。纤维素因其还含有木糖醇,食后可使肠道对碳水化合物吸收缓慢而均匀,此外还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使高胰岛素血症患者中胰岛素水平减低。足够的维生素能使机体保持不可缺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尤其是维生素C 及维生素B 类。

3.3 糖尿病的饮食原则及注意事项 要规定数量定时进食各类食物。三餐热量的分配按1/5、2/5、2/5的比例,也可四餐按1/7、2/7、2/7、2/7的比例,可适当变动。若出现低血糖或运动量增加时,可酌情加餐。禁用甜食、浓茶、咖啡等食物,限酒禁烟。用油量要少,尽量少吃油炸食品及含脂肪高的食品,如花生、瓜子、核桃等坚果类。对伴有高脂血症的患者,要严格限制用油量及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的脑、内脏、鱼虾、蛋黄等。在控制食物总量的前提下,主食适量,多吃蔬菜,清淡少盐,食物多样。如感饥饿,先测血糖后,在排除低血糖的前提下,可适当多吃些含淀粉少的蔬菜充饥,如芹菜、苦瓜、油菜、大白菜、椒、菠菜、黄瓜、西红柿等。选食水果的原则,以血糖控制稳定为前提;吃水果时间最好选在两餐之间,水果数量不可过多,同时应代替部分主食,100 g 水果可代替25 g 主食;最好选含糖份较低的水果,如草莓、猕猴桃、梨、菜瓜、哈密瓜等。在选择食物品种时尽量选用高膳食纤维食品,如主食中的粗杂粮,蔬菜中的茎叶类蔬菜。

3.4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是否合理与其病情有密切的关系。要合理的控制饮食,患者首先要认识到饮食治疗的重要性,自觉地控制饮食。调查糖尿病患者对饮食的认知状况,可以更好地为其提供饮食干预及指导,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翁孝钢.糖尿病饮食治疗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91-192.

上一篇: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范文 下一篇:生态文明建设调研策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