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会计职业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01 20:47:42

对会计职业的认识

对会计职业的认识篇1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认识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引导、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具体地说,是指会计职业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履行会计行为时所应遵守的道德标准。

根据我国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实际情况,结合会计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笔者认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爱岗敬业。即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工作的要求。

熟悉法规。即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并结合会计工作进行广泛宣传。

依法办事。即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客观公正。即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搞好服务。即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保守秘密。即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人同意之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规范的重要补充,其作用是其他会计法律制度所不能替代的。例如,会计法律只能对会计人员不得违法的行为作出规定,不宜对他们如何爱岗敬业、提高技能、强化服务等提出具体要求,但是,如果会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的热情和态度,没有必要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则很难保证会计信息达到真实、完整的法定要求。很显然,会计职业道德可以对此起很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2、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

会计行为是由内心信念来支配的,信念的善与恶将导致行为的是与非。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的行为动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引导、规劝、约束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遵循职业道德要求,从而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3、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从会计职业关系角度讲,会计目标就是为会计职业关系中的各个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能否为这些服务对象及时提供相关的、可靠的会计信息,取决于会计职业者能否严格履行职业行为准则。如果会计职业者故意或非故意地提供了不充分、不可靠的会计信息,会严重背离会计目标,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服务对象的决策失误,甚至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因此,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约束着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4、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会计职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体现。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做到爱岗敬业、提高专业胜任能力,这不仅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也是会计职业者遵循会计职业道德的可靠保证。

三、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制度不健全,不能严格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

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法律规范不完善,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缺乏具体的惩治措施,近年来出现的假账、虚列权益、偷逃税金、虚增利润等现象,制度上还不能完全限制其行为。没有专门的机构来对会计人员的日常活动进行管理,没有详细的规章制度对违反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实行相应的处罚。

2、职业道德品质败坏,诚信缺失

会计人员中的极少数一部分人,长期不注重自身道德修养,追求奢侈生活、个人享乐,经不起金钱、权力和美色的诱惑,采用欺诈、弄虚作假的手段大量侵吞国家财产,给国家和单位造成巨大的损失。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社会上出现了弄虚作假、哄骗欺诈、偷税漏税、等一些违背诚信的不良现象,使部分会计人员心理失衡,也参与到弄虚作假的行列中。

3、部分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会计人员业务知识缺乏,不熟悉会计制度及各项规章、规定,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有的会计人员业务知识老化,不注重继续教育,对日益更新的会计知识不能及时掌握或知之甚少,专业技术能力差,工作中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情况。

4、会计工作处于从属地位

一方面,企业要追逐利润最大化,企业的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要符合企业的需要,一些会计人员迫于单位领导胁迫,参与会计造假。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受雇于企业,其生活保障均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会计人员不得不考虑单位的利益,不能严格按会计制度办事。

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

1、加大职业道德建设的力度。

要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采用职业道德教育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会计法宣传,增强各级领导的法制观念。认真做好各项会计法规的宣传工作,使会计人员增强法制观念,并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公开曝光,使他们受到正反两方面的教育,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强化法律的威破力,对那些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的人员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供法律保障。

2、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使日常会计业务处理及会计档案管理每一环节的人员之间分工科学,职责明确,形成既能相互协作又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这样就能减少作弊的可能。定期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价,合理配备会计人员,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度,促使会计人员掌握多种业务技能,形成内部检查和监替机制。不相融职务应分开设立,使各种岗位之间能相互牵制,防止贪污腐化行为的出现。

3、强化法制监管,加大惩处力度。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种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对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罚,切实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杜绝讲人情和执法、司法腐败现象,让那些胆敢造假者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加强法制教育,促使会计人员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模式,从而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同时,应进一步加大社会中介机构的整治和规范,强化行业自律性监督体系,加强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对出具不真实、违背审计准则的审计报告的申介机构,要进行严厉的惩罚并对会计信息使用者遭受的损失进行赔偿。

综上所述,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教育,才能使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起来,每个会计人员必须从自身做起,不负众望,以严明的制度约束自己,以高尚的职业道德感召世人。

参考文献

[1]颜权,试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财会与会计,2002,第3期

[2]许秀敏,财政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8)

[3]齐水忠,当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问题,原因及对策探讨。天津农学院学报,2004年,(12)

对会计职业的认识篇2

关键词: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法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1-0155-03

会计职业道德是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和各种经济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等。2000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专门为会计行业立法,本身就说明会计行业法治是刚性的,而且具有不可逾越的底线。但是,目前从事财务工作的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现状不容乐观。部分会计人员法律意识不强,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违规操作、造假账,导致财务信息失真,恶性经济犯罪案件时有发生。这些与财会内部监控机制不健全,监督职能弱化有十分重要的关系,除了给经济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外,也会给企业组织、银行和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每年约有10万左右毕业生进入会计职业队伍。因此,对在校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有效的会计职业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一种必须的源头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职会计专业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比较薄弱,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课程设置上,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处于较为边缘的地位 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对会计职业道德在会计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设置与设计有很大缺陷。首先,部分高职院校的会计职业道德课被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代替,而且由政治理论课教研室负责组织教学。从形式上看,主要承担对学校全体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但授课教师往往对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与《会计法》知之甚少,所选用的教材与所涉及的道德教育基本上与会计专业无关。其次,由专业课教研室负责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很少有学校把会计职业道德作为单独一门课程纳入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有一部分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虽然涉及会计职业道德,但是,由于课时及课程内容所限,专业教师很难讲透。再次,一般院校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学生的养成教育,很少把学生的日常表现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从形式上看,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各种专业课及学生管理似乎都与职业道德教育有关,但从实质内容上看都难以让学生接受会计工作中真正需要学习的职业道德内容,会计的法制教育就更谈不到了。可见,在高职教育教学中,会计职业道德与法制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进行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的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由于会计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课程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边缘化,使得教师与学生都轻视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一部分人认为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隶属于思想品德教育范畴,既然课程设置中有思想品德和法律基础课,也就不需要再进行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只要有高超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就能做好会计工作。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建设与专业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及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考核,但是,由于过分强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就忽视了对学生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制意识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制的感性认识,也忽视了职业道德和法制意识对于一个职业会计的重要性。这样的教育与教学,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树立起会计的职业道德观念、会计的法律意识、职业的风险意识、保密意识及责任意识。因此,当学生毕业之后,面临实际工作中的道德冲突时,就会感到无所适从。

对会计职业道德与法治的关系认识不清 道德与法律关系密切,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就涉及它们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往往会影响我们对会计职业道德与法治关系的正确认识。在一般意义上,不难认识道德观念与法律意识具有同一属性而且相互联系,也不难认识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之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也就是说,凡法律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法律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培养和倡导的行为。而在会计专业的范畴里,两者在发生关系的过程中,不仅是相互包容、相互补充,更重要的是相互作用,体现了高度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体现在违反会计法律制度时,一定会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即坚守会计法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底线,失去这个底线,会计的职业道德是很难形成和坚持的。这种一致性要求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一定要以法治教育为基础,法律基础教育一定要切合会计专业的特殊性。

加强高职会计专业职业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对策

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会计专业师资队伍 要保证能充分体现会计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关键取决于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素质水平。高职院校必须建设一支数量上适应办学规模要求,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与职称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的需要,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增加会计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比例,安排会计专业教师到企业财会部门进行实践锻炼,积累企业会计实际工作的经验,搜集会计职业道德和法规执行方面的典型案例。同时,要聘请企事业单位财会部门的会计专业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提高兼职教师的比例,聘请专家、学者定期为学生举办有关会计职业道德、法律及人生观等方面的专题讲座,使会计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融入每位教师的教学活动之中,逐步成为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渗透到会计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中。

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会计职业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在专业教学中强化职业道德与法治教育 根据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要求,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应专门开设“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向学生传授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的过程中,熟悉会计职业道德内容,培养会计的职业理想,树立职业道德观念,增强法治观念,为毕业后从事会计职业打好道德和法律基础。“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规”课的教学可以采取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方法。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鉴别是非能力和解决道德与法律冲突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是每一位会计专业教师的职责。在专业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例如,在讲授“财务会计”课时,首先,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会计管理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要结合社会实际案例设计课程。例如,讲存货计价,在物价上涨时采用后进先出法符合谨慎性原则,若某一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则会虚增利润和资产,导致财务信息失实。又如,在“税务实务”教学中,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税收法律常识。讲到税收业务处理时,教师应教育学生按照税法规定的要求处理业务。在讲授“税收征收管理法”时,可运用案例教学向学生表明不按期纳税、偷税、漏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纳税意识。

通过实习强化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和法治观念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包括企业见习、会计模拟实训及顶岗实习等。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会计整个工作流程与工作职责,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在企业实习时,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到会计的实际工作,可以让学生体验其未来将要从事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实习岗位上,可以使学生了解坚持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必要性,促进其职业情感、道德意志及法治观念的形成。顶岗实习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顶岗实习中,实习指导教师要抓住学生与生产实际、岗位实际一线劳动者及单位负责人密切接触的机会,进行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内容的会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增强学生讲安全、守法律、重质量、求效率的意识。要教育学生向实习单位的师傅学习技艺,锤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养成严谨认真、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培养职业道德情操和法律意识。顶岗实习时,教师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1)要选择好的企业,对某些在行政管理上法治意识淡薄,会计监督制度缺位,有虚账、假账现象的企业要尽量规避。(2)要增强防范意识,一旦发现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有违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行为,要及时进行消解,避免使学生产生意识上的困惑。(3)要让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现实,理性面对现实,强化职业道德和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的素质,坚定融入现实并逐渐与现实融合的信念。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法治意识培养 要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创业园、第二课堂、体育场等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操和法律意识。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订阅一些财会方面的报刊、杂志,引导学生访问一些职业道德与法制专家的博客网站,并结合社会实际让学生经常关注,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识别和判断虚假会计信息,教会学生如何拒绝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提高了,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也就会逐步提高。会计专业班级要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会计职业技能竞赛、文明风采竞赛、大学生创业及工作体验等活动,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寓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为实现实践教学目标提供平台。

单纯靠讲解和说教是很难使学生形成职业道德和法律观念的,学校必须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提出要求。专业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潜移默化地使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制意识深入学生心灵深处,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榜样力量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8(2):33-34.

[2]王学宝.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05-107.

[3]张莉.拨云见日——新《会计法》解读[J].事业财会,2000(2):5-6.

[4]齐水忠.当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探讨[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9(4):36-37.

[5]孙长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之我见[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6(11):78-80.

[6]胡涛.关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探讨[J].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21-22.

对会计职业的认识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会计

[DOI]10.13939/ki.zgsc.2017.06.161

高职院校在进行会计专业教育过程中,需要结合会计工作的特点,在明确会计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对会计工作展开作用的基础上,利用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并通过职业道德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保证其在长期职业发展中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

1 会计职业技能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关系

会计专业中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属于职业要求的两方面,两者通过相互影响,促进个人在技术能力和道德水平方面的综合提高,属于促进个人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

一般来说会计的职业技能包含其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两方面,操作技能主要表现为个人的珠算技能、点钞机能、假钞识别技能等;会计职业道德则包括个人工作作风、面对道德冲突时的个人选择、面对会计工作时的态度等。技能是会计工作的核心,职业道德则是会计技能提升的有效保证,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会计成长的条件。

2 我国会计专业教育现状

2.1 教师注重会计技能培训,忽略职业道德渗透

在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部分教师本身兼职其他单位的会计工作,这为其教学展开提供更多实践案例,尤其在会计职业技能方面,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但是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很多教师并未进行过系统的道德知识讲授,涉及专业性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只是针对基本规范要求进行解读。至于此类规范的产生原因,不遵守规范可能产生的职业发展后果等,并未有全面阐述,尤其无法将会计专业的职业规范与会计职业道德要求相结合,总体职业道德渗透意识不强。

2.2 受教者重视职业资格证的获取,忽视职业道德

会计专业的学生一般在一学期的基础学习完成之后,即开始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重点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全部学业完成之后,学生即可参加职业证书考试,为其从业发展做好准备。在该学习目的的指引下,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受教育者将学习重点放在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上,而针对职业资格考试中所考察的会计职业道德内容,只是片面了解。

社会调查显示,高职院校中认为“职业道德”对会计专业发展较为重要的学生占比仅为13%。意即很多学生在进行专业技能学习时,由于未受到较为系统的职业道德引导,导致其对职业道德认识不足,很有可能造成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因无法抵挡现实诱惑做出违背道德要求的行为,甚至影响其长期的职业发展。

3 会计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融合研究

3.1 找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结合点

在基础教学过程中,从绪论部分开始,即开始突出职业道德的作用,向学生阐释会计专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对于自身将要从事工作的责任意识,同时也提高他们对于职业道德的重视;在会计核算教学过程中,会计制度、会计法等的讲解需要融合在技能培养过程中,向学生们强调依照会计法规范自身职业行为对于其职业发展的作用;在会计循环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目核算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严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客观的工作态度,加强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进而提升其所核算账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财产清查教学中,则可以从国家财产安全对于国家经济稳定和市场平衡的重要性出发,结合当前市场发展现实,提高学生对于财经纪律的认识;成本核算方法的讲授则可以结合节约意识进行讲解,即向学生传授用财之道,增强其严守开支标准、把控开支范围的能力;经济发展的教学则可以结合学生的法律责任意识强化展开,即要求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发挥职业责任感,履行会计的监督义务,保证经手业务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3.2 重视施教主体的意识渗透

施教主体即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教师不仅需要重视对于学生的技能传授,还需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启发,实现人才能力的有效转化和素质的综合提高。

一般来说,会计专业的教师需要兼顾三重身份,即会计专业知识的传授者、职业技能的培养者、职业道德的启蒙者,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对职业技能进行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快了解会计专业的社会发展情况;而在技能培养的同时,重视职业道德的启蒙,则能够促进学生的道德建设,帮助其更加全面地认识自身所承担工作的社会意义,进而促进其正确价值观的有效形成,引导学生技能和道德水平的综合提高。

3.3 加强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的融合

法律法规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职院校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不无关系。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作为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必修课,需要职业教育教师在深入挖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中学生道德要求和职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明确会计专业知识与学生职业道德之间的联系,并展开针对性教育。比如在会计法教育中,针对会计人员伪造账目的规定,教师可以结合伪造账目、提供虚假报告对学生职业发展和国家财产安全产生的影响,并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职业态度的培养,保证学生在各项利益诱惑面前能够严守自身的职业道德;在经济法教学中,针对不同的经济法规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明确经济法规对于各项业务处理的要求,同时重点加强违反法规可能产生后果的介绍,向学生强调“依法办事”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强化法律意识的同时,也提高其对于职业道德的认识,明确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

4 结 论

在当前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中,两者各自分开的教育模式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育工作者对于职业道德的重视,进而使得学生自身对该项内容认识不足,在真正的社会实践中,很有可能因各种诱惑而违反自身的职业道德。因此在实际教育工作中,需要找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教育的结合点,从基础教学、会计核算、会计清查等不同角度渗透职业道德相关内容;提升施教者对于职业道德的重视,保证其有效发挥自身在职业道德培养方面的作用;专业知识教育中,尤其是针对会计法、经济发展的教育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能够促进道德和法律之间的有效融合,当然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认识,促进其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的综合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艳华.职业教育必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

[2]常平平.加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策略研究[J].财会探析,2013(29).

对会计职业的认识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六所职业院校的在校生、毕业生以及与创业指导教师、用人单位人事部门人员。

1.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研会、访谈三种方式,其中在学生中发放调查问卷1600份,共收回问卷1476份,有效问卷145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1%。

1.3 数据统计收集到的数据处理采用SPSS统计软件,并对调研会、访谈所得到信息、进行分析。

2 调查结果

2.1 学生学习能力的调查统计情况见表1

从上表的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他们注重实践,有继续学习的愿望。但仍有一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不强,超过半数的学生没有养成随时随地获取知识的习惯,对教育没有信心。

2.2 学生管理能力的的调查统计情况见表2

从上表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职业院校学生的管理能力不容乐观。一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守时,讲求纪律、效率和诚信意识,但自我期望值不高,在时间、计划、诚信问题上知行不一,就业准备不足,开拓创新精神缺乏,这些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现代职业人发展。

2.3 学生创新能力的调查统计情况见表3

从上表的统计分析可以得知,学生在对待自己的事情时倾向于自己做主、 自我管理,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有一定的创新观点,但并不彻底;承认变化并能接受变化,但应变能力并不强。

2.4 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调查统计情况见表4

从上表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学生有尊重人的认识,但执行起来不够坚决;有一定的合作意识,但在一些方面仍表现得心胸不够开朗,处事过于直接;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技巧,但并未达到现代职业人团队合作能力的素质要求。

2.5 学生规则意识的调查统计情况见表5

从上表的统计分析说明,职业院校的学生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有正确的认识,但却未能身体力行,对法律纪律、规章制度有一定的认识,但实行起来却显得自制力不够,虽然具有了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但却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作后盾。

3 分析与讨论

3.1 职业院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职业意识,但却没有做到职业行为的养成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超过90%学生都认可守时、诚信、计划等职业意识的重要性,但仅有不到30%的学生会在日常行为中贯彻这些意识,有接近80%的学生认为应当尊重他人,但能坚决保守他人隐私的学生却不到一半;超过80%的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意识,但当将这些意识具体到行动中时(如无偿献血、骨髓捐献),却仅有37.46%的学生愿意参加。这说明,通过平时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熏陶,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已熟知并能接受基本的职业意识,建立了职业观念,但多停留在头脑中、口头上,却没能落实到行动中,形成习惯。学生的职业意识水平,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原始水平,远未能达到现代职业人的要求。

3.2 职业院校学生充分认可职业道德价值,但行为自觉性不强

在调查中,当问及“竞争可以不择手段”时,持反对观点的为60.43%;问及人品和能力哪一方面更重要时,23.56%的学生选择人品比能力重要,46.17%的学生选择人品和能力一样重要。这说明,作为未来的从业者,许多职业院校学生能认可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能做出正确的职业道德价值判断。然而,当问及“你愿意无偿加班吗?”只有20.82%的学生选择了加班,66.28%选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2.9%选择不愿意。这说明,学生践行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并不高,而没有行动作为支撑的职业道德,也只能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并不能给学生的现代职业人发展带来任何帮助。

3.3 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态度总体不佳,职业准备缺乏

根据调查统计显示,职业院校学生仅有26.46%很喜欢自己的专业。有超过半数认为工作主要意味着生存;32.33%的学生不愿意到外地去工作,还有57.16%的学生在校园内发生打架事件时选择了事不关己态度。这说明,职业院校的学生缺乏远大的职业理想,缺乏主人翁意识。同时,虽然学生们都基本上有了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但却普遍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同时,有51.61%的学生不了解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这又说明,学生们仅仅只是意识到几年后将成为一个职业人,并没有认真得考虑过要为自己未来的职业作什么准备。总体而言,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态度不够积极,离现代职业人尚有很远的距离。

4 结论

对会计职业的认识篇5

关键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会计人才市场相关性调查小型企业实战型会计培养目标的基本内容会计教育改革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有了巨大发展,民营企业、小型企业随之蓬勃发展,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的经济环境不仅使会计职业在社会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而且适应经济环境的会计职业岗位也应随之有新的需求。为了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教学思想,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确定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从了解会计人才市场的整体需求状况以及目前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小型企业的会计人才需求出发,为推动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意见,中国商业会计学会《高职高专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之一》课题组,调查了福建省现行经济体制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同时了解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社会评价等问题。试图通过对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掌握社会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状况,为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提出一些有益建议;同时希望能够对高等会计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二、小型企业会计需求及其培养目标确定

高等职业教育面对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两个市场,高职高专会计教育尤其要深入了解就业市场信息,为专业建设、教育改革和招生提供可靠依据。为了了解目前福建省人才市场中小型企业会计需求状况,2004年暑期和2005年暑期笔者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小型企业会计数量需求情况、小型企业对实战型会计数量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等方面进行社会调查,实地调查了部分在企业担任财务部门负责人或会计的往届毕业生。调查问卷主要发放给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会计专业往届毕业生现工作单位,收回调查问卷390份,有效问卷386份。并且还走访了福建省工商局和海峡人才市场。

根据福建省工商局统计资料,近两年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是每年增加民营企业约1.5万家。按每家小企业需要1名会计1名出纳人员计算,每年需新增会计人员约近3万人,而且小型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量的预测呈逐年增加趋势。根据对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的调研分析,75%的高职高专院校将小型企业作为毕业生就业去向。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近两年就业去向:企业占91%,其中小型企业占79%。学生就业去向反映了会计人才市场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学生的需求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学生择业倾向。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我们总结了小型企业会计的特点:每家企业财务部编制一般为2~3人;要求会计具备独立性、实战性、一专多能特点。一名会计不仅需要负责全部会计核算工作(编制凭证、记账、算账、编制会计报表),而且需要负责纳税退税报表、统计报表、资金报表、会计分析、融资和工商年检工作;会计工资一般不高。由于小型企业经济业务较简单但工作要求较全面,工资较低但会计技能要求较高,工作量大。许多会计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后不适应或不愿意到小型企业工作,而小型企业会计的巨大数量需求,为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因此,通过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与小型企业会计需求的相关性分析,认为应将小型企业实战型会计作为目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培养目标。

三、高职高专会计教育现状与小型企业实战型会计综合素质要求的差距分析

目前高职高专会计教育的现状能否满足小型企业会计岗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基本素质、知识与技能)要求,根据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顶岗适岗情况的调查结果,被调查企业中有三分之二认为高职高专毕业生不能够立即顶岗工作,必须经过企业培养才能上岗,到企业1年以上才可能担任会计。为使高职高专会计教育满足小型企业对会计的要求,研究小型企业实战型会计培养模式,界定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小型企业实战型会计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要素是十分关键的,为此,我们着重调查研究小型企业会计基本素质要求、小型企业会计工作范围以及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对目前高职高专会计教育的特点和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下面对调查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揭示目前高职高专会计教育与小型企业会计人才需求的差距。

(一)基本素质要求及分析由于小型企业具有其特性,对会计的素质要求也具有其特殊性。

(1)小型企业会计基本素质要求。为便于分析研究,我们将小型企业调查问卷中各项目的数据进行整理,用1~5分来评估每项基本素质、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性程度,“非常重要”或“非常需要”用“5分”表示;“重要”用“4分”表示;“不重要或无所谓”用“1分”表示;“不需要”用“0分”表示;以被调查企业中认为“非常重要”或“非常需要”、“重要”、“不重要或无所谓”的比例为权重,计算得出各基本素质与知识能力重要性程度的统计评分。根据调查统计数据,按上述统计评分原则,经计算统计得到小型企业会计应具备的各基本素质的重要性程度评分与排名,如(表1)所示。由此可见,小型企业会计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基本素质是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法律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外交流、人际交往与书面文字方面的基本素质,尤其普遍认为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是“非常需要”的。

(2)高职高专会计教育对毕业生基本素质的要求。16所接受调查的高职高专学校中,40%的学校重视基本素质教育。被调查学校对会计专业毕业生基本素质要求如(表2)所示。被调查学校全部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有: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思想品德、法律基础、体育、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及应用、财经应用文写作;87.5%的学校开设了微观经济学,75%学校开设了政治经济学、哲学等公共基础课。所采用的考试方式以理论课程考试方式为主,开课学时各校不相同。目前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理论课的主流课时分别在150学时以上。

(3)高职高专会计教育现状与小型企业会计基本素质要求的差距分析。将目前高职高专会计教育对毕业生的基本素质要求与小型企业会计应具备的各基本素质进行对比,二者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应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素质要求一致认同,但高职高专教育更重视知识传授,重视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继续学习能力,而对学生的团结协作、对外交流、人际交往(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方面的基本素质培养相对于小型企业会计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这是目前学校培养教育的薄弱方面。从学校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及课时分配上看,会计教育仍存在传统大专办学思想,公共基础课面面具到,能否从小型企业会计的基本素质要求需求出发,对于一些对小型企业会计岗位没有实际意义课程,是否应该被对小型企业会计岗位更有价值的课程

所取代;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课时数能否适当减少;以及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等课程的教育教学方式、考试方式等问题值得重新思考和商榷。

(二)知识与技能及分析小型企业的特征,对其会计知识技能也提出了不同要求。

(1)小型企业会计必须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被调查的小型企业均表示需要会计人员熟练掌握各种会计要素的核算方法和账务处理。并要求会计人员能够选择会计处理方法、编制会计报表和进行财务分析与决策;98%的企业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成本核算能力、分析会计报表能力并具有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技能和内部审计能力;96%的企业要求会计人员具有编制财务预算能力;95%以上企业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处理纳税问题、办理报税实务的能力;68%以上的用人单位要求会计人员具备投资和融资能力。为进一步细化研究小型企业会计人员应掌握的各项知识能力的重要性程度,根据调查统计数据,按上述统计评分原则,计算统计得到小型企业会计应具备的各项知识能力的重要性程度评分与排名,如(表3)所示。从(表3)中可以了解小型企业会计最重要的是必须具备熟练掌握各种会计要素的核算方法和账务处理能力、编制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分析的能力、选择会计处理方法的能力、处理纳税问题和报税实务的能力、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技能,其重要性程度排列前五名,是小型企业会计核心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目前小型企业会计知识与技能的需求,掌握高职高专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应有的基本内容。

(2)高职高专会计教育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50%接受调查的高职高专学校重视知识传授。687.5%的学校重视能力培养。从课程设置、实验室建,81.25%的被调查学校认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是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93.75%的被调查学校认为会计专业实践能力、实际技能是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具有的能力。被调查学校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主要有:经济法与合同法、统计学、税收法规、市场营销学、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企业管理学等。开设的专业课主要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财务报表分析等。专业实践课主要有:军事训练、社会调查、计算机技术训练计算机上机操作;校内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校外单位会计认识性实习、会计毕业实习;撰写毕业论文。93.75%的高职高专会计专业配备实验室,主要是手工会计实验室或会计电算化实验室。

(3)高职高专会计知识技能差距及思考。将目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专业实践课课程设置与小型企业实战型会计应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素进行对照,经过分析认为,在知识和技能要求上主要差距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处理纳税问题、处理报税实务能力是小型企业实战型会计非常重要的能力,但在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专业课及专业实践课课程设置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只有少数学校开设了纳税会计实务,而且课时较少,处理纳税问题的实践训练则几乎没有。二是目前学校对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技能、企业财务分析与决策技能、编制财务预算的能力、会计日常实务管理工作能力以及内部审计能力方面的培训不够重视,课程体系中普遍缺少关于这些能力的培训项目。三是虽然会计核算实际技能、会计专业实践能力被企业和学校普遍认同,但大部分被调查企业认为高职高专毕业生不能够立即顶岗工作,必须经过企业培养才能上岗,表明学校的“认同”与培养教育的“效果”还有较大的差距。企业会计人员主要技术是按照会计制度要求,对原始凭证进行分类汇总,编制记账凭证。会计毕业生不能立即顶岗的主要原因是不能对原始凭证进行正确的分类汇总,编制正确的记账凭证。因此,学校建立健全各类会计实验室(工业、贸易、房地产等),培养学生根据各类企业要求,对原始凭证进行分类汇总,编制记账凭证的技能,是解决会计毕业生到企业立即顶岗工作的关键。93.75%的高职高专会计专业配备实验室,用于学生在校内进行会计综合模拟实践训练,实践训练时间的设置实践训练资料、实践训练内容的设置及指导教师自身实践能力都有待完善和加强。四是目前小型企业会计工作范围包括:财务管理工作、税务工作、工商年检工作。普通会计负责账务处理,主管会计负责报销审核、记账凭证复核、资金管理、财务计划和经济合同审查,还需负责税务报表和融资工作,而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课项目虽然包括校外会计认识性实习和会计毕业实习,但学生实习是否按照小型企业会计工作范围包括的内容进行实践还有待跟踪了解。

四、结论与启示

高职高专会计教育应加快思想观念的改变,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不是培养本科生助手,就业去向主要不是与本科生竞争大企业的会计岗位,而是面对会计人才市场划分,培养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最基层单位的会计人才,根据福建省小型企业的蓬勃发展现状和趋势,培养小型企业实战型会计是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现实目标。高职高专会计教育的质量及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通过制定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以及教学手段来实现。应按照培养实战型会计的要求,研究职业道德的教育方式;加强学生的团结协作、对外交流、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方面的基本素质培养;增加处理纳税实务课程与课时,加强报税实务处理实训。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研究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如何培养学生的会计工作岗位的必须能力;研究校内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如何提高实训质量,实践环节不能只停留在有安排上,除应更广泛采用认识性会计实习方式外,必须认真研究认识性会计实习和会计毕业实习的具体措施,如何使其与会计工作的上岗前培训相联系,使其成为会计工作的岗前培训,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顶岗适岗。

对会计职业的认识篇6

[关键词]职业判断判断能力判断的重要性判断客观合理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资本市场高度集中,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多样,企业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增多,增大了会计工作处理的选择空间。新会计准则日益简约化,其弹性空间日益放大,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职业判断越发重要。会计人员需要运用多方面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判断,来对经济活动进行恰当的处理,合理有效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避免对不确定性事项估计、判断的主观随意性,力求客观和公正。因此,应正确运用会计职业判断,不断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将会计职业判断客观、合理地应用于新会计准则中。

一、会计职业判断的含义

会计职业判断是是一种能力,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约束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理财环境与生产经营的特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会计事项和财务会计报告编制所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贯穿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其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会计准则与会计职业判断的关系

由于今后我国不再制定企业会计制度,仅制定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对会计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准则作为会计规范与会计职业判断同属会计工作范畴。会计准则作为会计规范与会计职业判断存在着辩证关系,会计规范与会计职业判断同属会计工作范畴。

(一)会计准则存在的主要意义:会计准则是以特定的经济业务(交易或事项)或特定的报表项目为对象,对围绕该业务或项目有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做出处理的规范。因此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执业的行为标准,处于会计工作的指导地位,起着纲领性作用。

(二)会计职业判断的重要性: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整个会计过程,在会计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最大的特点之一在于对交易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方面作出了更为科学的原则性的规范,提供了多种会计处理方法,因此会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判断力。例如我国的新会计准则的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主要需要会计职业判断,公允价值应用非常广泛, 如金融工具、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的会计处理中。

三、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准则中的具体应用

(一)关于资产减值迹象 :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第四条的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能熟练地运用其专业知识及经验,在会计期末对本企业各项资产进行核查,判断是否有迹象表明可能发生了减值,以便确定是否对其进行可收回金额的估计。

(二)关于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的规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要确定可收回金额,应当分别对资产的公允价值、处置费用、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进行确定。这些因素都不是直接可以从有关会计资料中得到的,都需要会计人员运用较丰富的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和职场经验来判断。

(三)期末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但计提比例并没有明确规定,需根据历史资料并结合债务单位当前的还债能力来判断可能发生多少坏帐,进而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计提比例不合理,直接影响企业整体状况的公允表达,这就需要会计人员作出正确判断。

(四)对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的判断。?在借款费用准则中,对于借款费用是否应予以资本化,其判断的依据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在进行实务处理时,首先应判断借款费用应予以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再确认每期产生的借款费用是应该费用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还是应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然后再确认开始资本的时点,以及每期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金额(包括利息费用和辅助费用及汇兑差额)。对于因某些原因导致的资产购建或生产活动发生中断的业务,应判断中断期间所发生的借款费用是应该继续资本化,还是中断资本化。对于停止资本化的时点也要进行判断,在界定时主要是看经济实质,而非表现形式,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来判断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时点问题。

四、加强会计职业判断的工作能力

(一)转变思想观念,培育职业判断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沿用行业会计制度来规范会计行为。行业会计制度中对各会计科目的内涵及内容作了具体而详细的规定,会计人员只需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作简单的是非判断即可,久而久之使得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丧失了运用职业判断处理复杂会计实务的能力。而新的会计规范给会计人员较大的选择空间,面对新形势的要求,会计人员应该转变观念,提高对会计职业判断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更新思维方式,增强职业判断意识。

(二)加强会计人员素质,增强会计职业意识

会计人员转变观念、增强职业道德的理性认识和自律意识、规范职业行为是靠广大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营造出来的工作氛围,是一种实事求是、公正执法的形象,是为社会公众所首肯、所赞许的一种精神风貌。会计人员必须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职业道德风尚。思想上,会计人员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节俭的工作作风,求实的创新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只有真正热爱会计事业,才能把智力、体力的付出看成是人生的一种追求,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只有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钻研技术和精通业务。会计人员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思想道德品质、注重政治素质、事业心,以便真正将会计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会计工作中。

(三)积极参与会计实践,积累从业经验,以增强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是通过长期的会计实践、在充分熟悉会计业务处理的基础上,逐步积累经验而不断提升的。职业判断应本着真实、公允的原则,其判断结果所产生的会计资料应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受权势和偏见的影响。

对会计职业的认识篇7

一、对会计职业教育的认识

我国会计职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计职业教育体系。但有许多人把我国传统的会计教育当作会计职业教育,我认为是不妥的。持这种观点的人,一是对会计职业教育认识不清,二是对会计职业岗位认识不够。分别说明如下:

(一)对会计职业教育认识不清

会计职业教育是与会计知识普通教育不同的另一类教育。把我国传统的会计教育当作会计职业教育是对会计职业教育的误解。会计职业教育是一种岗前、岗中的职业性教育,其培养目标是政治素质高、职业道德好、理论知识强、业务能力过硬,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专业会计人员。会计职业教育必须服从于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之相应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将日臻完善,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新理论、新方法将不断得到应用,会计职业岗位就业标准也将不断变化。这就决定了会计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岗位终身教育。而传统的会计教育是指会计知识的普通教育,即学校内的会计课程教育。它侧重于以现有的会计教材作为教学主导,通过教师讲授完成教学任务。即使是会计专业教育,由于所用教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并且忽略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相关会计法规教育及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只能是一种不完善的会计职业岗前教育。如果把我国传统的会计教育当作会计职业教育,就会使会计教育与会计实务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不符合会计职业教育的要求。

(二)对会计职业岗位认识不够

长期以来,认为记帐、算帐、报帐是会计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把会计工作当作一种被动工作。由此造成我国会计人员的基础素质先天不足,知识更新速度缓慢,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会计职业教育必须紧紧围绕会计职业岗位的就业要求而进行。对会计职业岗位认识不够,是导致对会计职业教育认识不清、重视不够的主要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岗位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参谋岗位,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信息大约70%来源于会计部门。为充分发挥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会计职业岗位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在内容和质量以及服务对象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信息不但要继续服务于国家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以及社会事务管理者的需要,同时还要服务于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的需要;不但要服务于国内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还要服务于境外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特别是在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过程中,及会计电算化广泛应用的情况下,会计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涉及的领域和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这就对会计职业岗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新会计理论和核算方法,还要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相关的经济知识,还要了解企业生产工艺的特点和经营过程,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还应具备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建立会计职业教育模式必须立足于服务会计职业岗位新要求。会计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动态的教育管理模式。

二、建立会计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教育应该为社会服务。为满足会计职业岗位就业标准不断变化的要求,我们应该对适合我国的会计职业教育模式进行研究。我认为,会计职业教育模式应该是一个包含职前、职中和职业未来发展要求的动态教育模式,是一种终身教育,是应该由社会和企业共同承担的教育任务。因此,建议建立“三教一体”的动态会计职业教育模式。“三教一体”即岗前职业教育,岗中继续教育,专业技术资格教育及岗位考核体系。

(一)岗前职业教育

会计职业岗前教育主要指会计职业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教育,包括正规的学校教育和自学考试教育。其目的是通过会计职业岗前教育,使学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懂得会计准则等法规,会编制和分析会计报表,具有表达、沟通、思考、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规范观念,具有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由于不同的职业岗位对应着不同的就业标准,会计职业岗前教育可以并存于中专、大专、本科和硕士等不同层次教育中。在各层次的职前教育中,其侧重点有所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学术目的为主”的职前教育,另一类是以“技术应用为主”的职前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它们各成体系,又相互联系,以满足会计职业岗位的不同需求。与传统的学校会计教育不同,会计职业岗前教育的目的不是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就成为一个专业会计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会计人员应该具有的素质。这就需要改革现有的会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会计教育的环境和教育资源,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对会计的新需求。

(二)岗中继续教育

会计职业岗中继续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指从事会计职业岗位工作整个过程中的职业性再教育。包括就业上岗初的熟悉岗位特点的短期培训和长期的在岗继续教育培训。因各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及当前所处的经营状况不同,所以在有关会计人员上岗初,有必要组织他们进行熟知企业情况的短期培训教育,使他们了解企业,热爱企业,做好为企业努力工作的准备。这种教育应该由企业组织进行。长期的在岗继续教育是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宽和提高,以适应经济发展对会计职业岗位就业要求的不断变化的需要。这种教育应该由各级财政部门统一组织。

会计职业岗中继续教育是会计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人员队伍迎接科技进步和提高就业能力的需要,是适合会计改革形势和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如果仅仅依靠学校所接受的常规教育,而不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很多知识就会失去效能,人就会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就业竞争中被淘汰。因此,会计职业岗中继续教育应该坚持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学以致用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保证必要的教育学习时间。目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对此已经作出一些规定,但还需进一步完善。

(三)专业技术资格教育

会计职业专业技术等级资格教育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为取得不同的会计专业技术等级资格而进行的教育。它与会计职业岗中继续教育不同。会计职业岗中继续教育是对会计新理论、新方法及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不涉及专业技术等级资格的教育和考核。不同的技术岗位有不同的技术等级要求,需掌握与该技术等级相适应的知识结构技能。会计职业专业技术等级资格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会计人员取得与岗位相适应的技术等级资格,如会计员、助理会计师、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会计专业技术等级资格的考试由国家统一组织,考核标准由国家统一制定,经考试成绩合格者由国家统一颁发相应等级的资格证书。会计职业专业技术等级资格的教育工作由各级财政部门组织,从事教育的教学人员应具备比所承担的专业技术等级教育任务要高一级的专业技术资格。

(四)会计职业岗位考核体系

会计职业岗位考核是指对会计人员的实际水平与其所从事的会计岗位要求是否相适应的考核。为保证会计职业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应该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会计职业岗位考核体系。因此,会计职业岗位考核体系是会计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会计人员的考核部门应该与会计人员的使用部门相分离。由特定的社会机构如各级财政部门负责组织会计人员的实有专业水平的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来判断会计人员是否具备从事该种会计职业岗位的资格,并发给相应专业水平的考核证书。用人单位不负责会计专业知识的培训和专业水平考核,只根据会计职业岗位的就业要求择优选择最适合该岗位的人员上岗,即凭证上岗。凡是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不能上岗,跟不上知识更新、不符合当前岗位要求的在岗人员要转岗或下岗。会计职业教育部门与会计职业岗位考核部门也要分离,即实现教考分离。

不同的职业岗位有不同的上岗资格要求,如何评定上岗资格就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会计职业岗位要求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岗位对应不同层次的要求。会计职业岗前教育的考核应由有关学校组织,以取得毕业证为合格依据。会计职业岗中继续教育的考核应由各级财政部门组织,以取得合格证书为依据。会计职业专业技术等级资格的考核由国家统一组织,也以取得专业技术等级资格证书为依据。会计职业的教育部门、考核部门和用人部门都应该给每个会计人员建立职业档案,详细记录其接受教育过程、考核结果及岗位工作情况,并通过联网互通信息,由此评审其是否具有上岗资格。用人单位如果使用了不符合上岗要求的会计人员,有关部门应对其作出处罚。教育和考核部门如果给用人单位提供了不合格的会计人员,用人单位应向有关部门提出并可拒绝接收。这样可以实现会计人员的教育、考核、使用各环节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避免因人设岗、用人唯亲,保证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会计职业的认识篇8

【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E232.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070-02

近年来,郑百文、银广夏等公司的财务欺诈丑闻等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的出现,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会计教育体系的缺陷、基本道德的缺乏与之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当前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的一大重要课题。

1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基础会计是财会专业的入门课,概念、原则既多又很抽象,因而大多数老师在基础会计课堂教学中都侧重于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往往忽视了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这与我国当前经济建设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极不相适应。导致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会计课程设置没有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应有的地位: 会计学科设置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育,而没有认识到会计人员不仅与数字打交道,在执行会计制度中还需要与人打交道,面临利益诱惑和道德冲突,处理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会计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时常面临着利益和道德的冲突。正因为如此,没有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1.2学生自身认识存在误区: 目前不少学生由于对思政和法制类课程缺乏兴趣,未能认真学好,其道德法律知识基础显得薄弱,再加上受专业教师忽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影响,久而久之,就自然而然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专业课最重要,只要专业课学好了,就不愁毕业后没饭吃”。殊不知社会对会计职业人才所要求的,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技能过硬,更关键的是还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1.3学校忽视职业道德教育,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更不力: 目前各类与会计相关的学校中,未单独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在讲解职业道德内容时,通常也是一笔带过,难有实质性内容,所以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学校很少。因在校学习期间,学校不重视给学生灌输会计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学生面临实际工作中的道德冲突无所适从,因而导致部分毕业的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会计专业理论和技能,但缺乏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2在会计教学中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所谓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就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遵循的道德标准。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作了六个方面的规定: ( 一 ) 爱岗敬业 ( 二 ) 熟悉法规 ( 三 ) 依法办事 ( 四 ) 客观公正 ( 五 )搞好服务 ( 六 ) 保守秘密。因而对财会专业的在校学生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有以下途径和方法:

2.1加强会计职业基本教育: 在介绍会计专业知识之前,必须进行会计职业介绍。首先,介绍会计职业的重要性和优越性,使学生认识会计工作在国民经济和单位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会计工作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从而喜爱这一职业,并将该职业作为自己的理想,作为自己的追求,进而对会计学习产生兴趣,在以后的工作中,真正做到敬业、爱业和乐业。其次,要介绍会计专业知识的构成体系及复杂性、系统性,以及其不断的更新和变化的特点,使学生了解从事这一职业必须有勤奋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热情。要求学生不断钻研业务、精益求精,优化会计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最终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化标准和现代经营理念的优秀会计人员,为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和会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2.2利用校本教育资源,在会计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校本教育资源是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日常教学活动所生产汇集的、直接应用于一线教学活动的资源,具有直接指向性和很高的实用价值,能满足实际教学对资源的需求。教师在教学上可通过利用校本资源,把传统的教师讲授和灌输为主的职业道德课,变成学生愿意学并能在职业道德素质得到内化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意的从《毕业生风采录》中选取有关财会专业学生亲身经历的鲜活实例,在会计教学中穿插这些实例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如优秀毕业生许某某如何坚持贯彻落实备用金的设置的规定及实际操作,让学生明白备用金虽小,却不可忽略,以及作为财务人员坚持备用金使用原则就是坚持会计准则的道理,以此来激发学生在注重专业课学习的同时也关注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等等,通过利用校本教育资源这种形式,使学生真正受到感染和熏陶,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

2.3加强专业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意识: 实训、实习等方式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会计职业活动,从而加深对会计职业道德的感知。如通过到企业第一线的见习、顶岗实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会计职能、企业内部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内部会计控制和会计业务处理过程,加深对会计职业全面了解,增强学生明辨是非、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实习阶段由于刚接触实际工作,学生会觉得兴奋、紧张、辛苦,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耐性与毅力,锻炼学生独立处理帐务的能力,同时又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认识到工作中坚持职业道德的必要性,从而逐步树立起敬业精神,促进学生职业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形成。

2.4聘请外来专家来校讲学,增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效果: 我们的专业教师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实践知识比较欠缺,有时显得说服力不够,因此,可以通过聘请外来专家来校讲学,用他们亲身经历的实例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判断教育。学生对实际的事例非常感兴趣,他们可以从中深刻感受到职业道德对做好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职业道德观念。

综上所述,我们要以实现“诚信”为核心的会计职业道德目标,必须开展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为会计专业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较好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浅谈会计人员基本道德》朱秀华 2003年

上一篇:妇科规章制度范文 下一篇:财务会计基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