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时间:2023-10-15 03:13:52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篇1

一、全球健康的学科概念与内涵

全球健康实际上是公共卫生与国际卫生两个概念的延伸与扩展。苏小游等[2]在综合了WHO健康促进部前主任Kickbush、新西兰W克兰大学的Beaglehole和Bonita教授、埃默里大学Koplan教授等,以及《全球健康概论》教材编委会的意见后,提出了全球健康中文版的定义:全球健康是致力于改善全人类的健康水平,实现全球人人公平享有健康的一个跨学科、兼具研究和实践的新兴领域。全球健康本质是一个跨学科兼具研究和实践的领域,以实现“人人公平享有健康”为主要目标,其关注的是“具有全球意义的健康问题及其决定因素,以及解决方案和全球治理”,参与的主体包括“国家、地区和全球层面超越国界和政府的国际组织,动员并协调各方力量”,涉及的学科包括“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卫生领域其他各学科,以及卫生领域学科之外的政治、外交、社会、经济等学科,倡导跨学科参与和合作”。学科主要体现了全球化的思维和多学科交融的特点。

二、全球健康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专业素养

武汉大学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全球健康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系统研究,凝练出我国全球健康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素养[4-7]。我国全球健康专业人才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结构,能够从全球视角识别全球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制定符合国际规则的全球健康治理策略、行动计划和具体措施,具备跨文化、跨国界团队工作精神,善于沟通、协作,致力于改善全人类的健康公平性、提高全人类健康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专业素养体现在核心知识的掌握和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掌握的核心知识包括:熟悉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管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全球健康学科目标、任务、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主要全球健康问题治理的原理、策略和措施,了解其他相关学科如健康伦理学、文化人类学、国际政治与经济学、国际法学等基础知识。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具备预防医学学科基本能力,以及在全球化视角下识别、评估和解决全球重大健康问题的能力;具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团队工作,协调与合作、领导和管理,促进健康公平性的能力;具备多学科背景,善于运用多学科方法理论,分析和解决复杂健康问题。

三、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2003年非典的出现,我国公共卫生预防医学领域第一次接受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暴露出国内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上的不足和缺陷。随着全球化不断推进,我国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暴露的问题不断呈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科教育体系落后。目前,我国已经有60多所院校开设了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但是,我国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仍沿用前苏联模式,毛宗福等[8]认为该模式的主要缺点为学科背景以“医学”为主,培养目标只定位于各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这种主要针对“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机构单一的培养模式和知识结构,最终造成预防医学人才思维视野狭窄、个性能力不足,难以胜任全球化带来的公共卫生新议题。二是专业素养中缺乏全球化思维。全球健康的理念的建立与发展已经历经最少20年的历程,代表着目前公共卫生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全球健康学科虽起步较晚,但继2012 年北京大学成立我国第一个全球卫生系之后,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陆续成立了多家全球健康研究机构。中国全球健康大学联盟(CCUGH)于2013 年成立,至今成员已经发展到23所高校。然而,仅有的几所高校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现全球化的思维,如复旦大学着力培养“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以及深厚的科学素养和实践精神的品学兼优的预防医学领军人才,关注各类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探究成因和规律,研究保护整个人群安全的技术方法和对策”;武汉大学明确提出了“国际化-复合型公共卫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全球健康学科发展下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武汉大学虽然已经开始全球健康本科专业招生工作,一些院校也开始了硕士专业招生工作,但是,未来我国全球健康专业人才在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十分紧缺。纵观全球健康学科的概念与内涵、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素养,全球健康专业人才的培养强调:①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专业背景;②全球化的思维方式;③多学科交叉应用的能力。国内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一向兼顾临床医学的专业背景,应该大胆创新改革,胜任全球健康人才的需要,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 调整原有学科体系,做好顶层设计

针对原有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知识单一,缺乏全球化思维的缺陷,应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科学引入全球健康的方法和理论,如可以精简原有预防、基础和临床课程,增设全球健康相关方法和理论,其他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健康伦理学、国际法学、国际政治与经济学等基础知识。

4.2 培养或引进全球健康学科人才,改变原有知识结构

综合性院校可以通过整合原有相关学科骨干,如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拓展预防医学教师学科背景;医学院校可以通过引进相关学科人才或派遣青年教师到海外全球健康相关院校进修,提升自身全球健康教学培训能力。

4.3 增加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展国际视野

全球健康人才的培养,其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丰富国际经验,增强全球意识,最终能以开放性的思维,从全球的视角观察和解决健康问题[9]。可以通过加强与美国等全球健康学科发展较为先进的高校交流与合作,提升本校的全球健康学科水平。另外可以通过聘请国外教师给学生系统授课、国际学生交换、学生出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全球健康夏令营、远程培训课程学习和联合培养等的方式,开阔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参与全球健康问题管理决策的能力。

4.4 建全球健康实践的案例,提升实践能力

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人才一个重要的素养就是应对公共问题的实践能力。我们可以结合自身所处的地域特点,现有的国际交流合作等条件,构建全球健康实践的案例,鼓励学生、教师的参与,提升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在全球健康学科发展的背景下,公共卫生预防医学学科应该根据全球健康学科内涵与人才培养目标,及时调整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体系,引入全球健康的理念和方法,提升全球化思维的能力,弥补自身的缺陷,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罗秀,李健.全球健康的内涵与学科发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6):1070-1072.

[2] 苏小游,梁晓晖,毛宗福,等.全球健康的历史演变及中文定义[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5,49(3): 1-6.

[3] 向浩,何启强,毕勇毅,等.对开设全球健康学本科专业必要性的几点认识[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7): 649-651.

[4] 秦欢,王全,毛宗福,等.中国全球健康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31(6): 395-397.

[5] 肖海燕,王培刚,毛宗福,等.中国全球健康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3): 406-408.

[6] 向浩,毛宗福,秦欢,等.我国全球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初探[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2): 382-384.

[7] 王全,向浩,何启强,等.全球健康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2: 95-97.

[8] 毛宗福,毕勇毅,陈华,等.国际化―复合型公共卫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6): 542-544.

[9] 向浩,李菲菲,李滔,等.国际化-复合型公共卫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3): 420-423.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 2016JGB176)

作者简介:刘顺(1984.1-)男,硕士学位,讲师,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篇2

关键词:全民健身;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人才培养;整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改善,健身活动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人们也已将体育锻炼纳入日常的一项基本生活内容。全民健身运动作为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在综合预防当代社会背景下的“文明病”方面发挥着显著的社会效果和重大意义。全民健身运动以群众为主体,全民参与,以健身为立足点,以社会为依托,充分组织与调动全国人民积极地参与到形式多种多样的身体锻炼中来,旨在切实有效地增强人民体质和健康。因此,无论是从活动性质还是从社会规模来讲,全民健身运动无不体现出体育的本质意义以及对其较高层次的回归。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普遍流行,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越来越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其培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这也表明,虽然普及全民健身运动是当前工作的重点,但如何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却是工作的难点,如何正确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地、自觉地、自愿地、有效地参与到健身运动中来,同时做到锻炼有理可依,拒绝盲目锻炼,形成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的局面,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各体育院校的大学生与各类社会体育的指导员,此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同承担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各项任务。而要做到能指导群众锻炼,充当社会体育的指导员,高校的培养是重点。

1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1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价值的改变以及全民健身运动的逐渐流行,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为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国内一些高校开始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设置,力求社会体育专业的创办与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能够接轨,正是这样的时代背景与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共同促使了社会体育专业的产生与不断发展。自1993年社会体育专业首次在天津体育学院设立以来,截止到2011年,已在200多所高校被陆续创办起来。历经20多年的发展,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已取得很大进步,颇具规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备社会体育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指导全民健身,有能力开发、经营和管理与体育相关的休闲娱乐市场等专业人才,为全民健身事业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尽管如此,伴随对健康的追求深入人心,人们对社会体育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群众调查显示,在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武术在所有的体育锻炼项目中排名第二,群众基础较为广泛,但是,同时与武术相关的专业性健身指导的匮乏也正作为一项主要因素,制约其在群众体育当中的开展,这充分表明武术专业人才的发展现状还满足不了全民健身需求,也揭示出专业人才的培养同全民健身的整合途径有待探索。此外,社会体育专业是一个新生事物,存在缺陷和不足在所难免,在发展过程中这些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例如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毕业以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人员稀少、转行现象较为普遍等。这充分表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就业市场尚未建立完善。

1.2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存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社会体育专业相比于体育学其他四门基本专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新,作为新兴事物,存在缺陷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普遍流行,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越来越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其培养存在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当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各体育院校的大学生与各类社会体育的指导员,此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同承担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各项任务。考虑到他们的性质和来源各不相同,对存在的问题也要分别进行剖析。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时间相对较短,培养目标未完全明确,学生毕业后择业受限也暴露出其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社会体育专业的一些课程教学在体育教育专业影响之下,重视技术而忽视教法的思想严重,最终导致学生虽然技术水平过硬,但对社会教育相关指导工作却毫无对策。学校对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脱离社会需求的实际情况,严重缺乏针对性,因而无法与时下热门项目如武术当中的健身气功、太极拳等健身项目联系起来,结合群众的实际需求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专业课程内容仍待深化改革,部分课程设置内容陈旧,脱离实际,已经明显跟不上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信息量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师资力量整体不高、结构不合理等,最终导致学生毕业之后,缺乏独立进行社会体育指导的能力,在人才竞争中被淘汰,同时造成教育资源浪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对象包括专业的运动员、体育老师、社区体育运动的爱好者甚至工作人员。以武术项目为例,参与武术培训的民间爱好者占据了很大比例,真正的专业人员却寥寥无几,加上社会指导员的培训时间受到限制,均导致培训过后,相当多的人员达不到独立开展社会体育指导的专业要求。对广场、公园练习健身气功、太极拳等的健身爱好者进行的实际调查显示,在这些人数庞大的健身爱好者当中,参加过专业培训的人员竟然只占少数。他们当中虽然不乏武术门派传承者,有着较高的技术水平,但不具备社会体育指导员资质证书。然而接受过正规训练的人员通过国家审批且技术过硬,却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很少有人承担起我国社会教育指导工作。

2全民健身运动创造人才培养的契机

一方面,全民健身运动大力提倡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确了组织和鼓励广大民众参与到健身活动的必要性,以增强人民体质、提升健康水平,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相适应,逐步形成群众广泛参与以及充满活力的一套运行机制,并建立健全科学化、社会化、产业化、法制化全民健身体系基本框架。武术项目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相应地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也较高,随着《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的施行,使得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化有据可依,同时也为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另一方面,2006年,在国务院公布的部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可见武当武术、少林功夫、太极拳等受民众喜爱的武术项目,旨在传承与发展中华武术。伴随全民健身运动体系逐步完善,武术这项民族运动因其练习形式较为灵活、很少受器材和场地的限制等特点而受到群众的广泛喜欢与推崇,是全民健身运动体系的首选项目,从武术竞技比赛到群众性体育的转变使得在健身养生的同时,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完美传承。

3全民健身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整合研究与建议

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以及健身服务体系的完善都离不开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性越强,整个全民健身队伍专业性也越强,相应的服务就会越到位,体系就会更加趋于完善。现阶段如何将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整合到全民健身运动中来,从而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健身健康需求,迫在眉睫。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环节至关重要,只有专业人才的培养跟上去了,其综合能力才能得到提升。高校应当对社会体育人才进行有效地管理,避免人才的流失,尽力组织和开展全民性健身运动,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实现社会稳定,促进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3.1人才培养模式的再构建

首先,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与实验齐头并进有待加强。实践和实验教学作为专业体育教学、科研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知识的获取与验证,能力培养方面至关重要。而实习实训基于实践教学基地,它的开况与建设的好坏直接关乎到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与此同时,实践教学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务必把握好六个环节一个制度原则,即实验、实训、实习、技能上的教学与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这六个环节并重,教师职业资格证书、运动员技能等级证和裁判证书与毕业证、学位证并重。第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刻不容缓。理论教学应当加大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力度,增添形象思维教学工具,鼓励启发式教学,及时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在直观性教学中确保课堂信息量输出。技术教学应当加大设施投入,改进人体示范落后教法,改用同步摄像先进教法,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及对其进行分辨的能力。课程考试评分体系力求完善,确保专业考试在检测学生们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综合素质、教学效果时,趋于科学、合理、公平。深化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于教育部对体育专业的课程方案意见对培养方案内容进行修订,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在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下,减少必修课、加大选修课程,同边缘学科交叉融合。此外,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很有帮助。教师应当关心学生,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关注学生对运动情感的体验,努力营造学生积极讨论畅所欲言的良好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快和满足中提升兴趣、乐于学习,获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对在职进修等方式鼓励读研考博,促使学校教师的学历得以提高、知识结构获得更新;另一方面注重国内外高学历和高职称专业人才的引进并为之创造条件,争取又快又好地建成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和知识结构都趋于合理的师资人才队伍。

3.2专业权威性教材的创编

鉴于当前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涌现出无数的武术爱好者,加上武术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大受欢迎,因此,有必要创编武术项目专业性权威社会指导教材。一套系统规范的武术专业指导教材不仅有利于社会指导员的学习和考核有理可依,增强指导工作的专业性与科学性,有助于大量武术爱好者在参照蓝本下进行技能与教法的学习,避免锻炼的盲目性,而且作为范本与指导方向有利于武术文化的传承。

3.3社会指导员的技术培养与专业知识并重

现阶段,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性良莠不齐,看似队伍日益壮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担任在第一线的屈指可数。因此,在指导员培训上要对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加强,侧重对教学教法的培养和训练。以武术项目中的太极拳为例,对基础动作要点能够及时归纳总结与改正,比如身体要中正、动作应连绵不绝,对广场上、公园中低头猫腰、忽快忽慢等动作极其不规范的常见错误能够予以纠正。这也就体现出社会体育指导员对业余锻炼者错误的动作要点进行指导和改正使其尽量趋于规范是开展传播工作重要的一环,能从根本上带领他们及时走出误区,树立正确的健身观和体育观。

参考文献

[1]孙文树.全民健身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整合研究[J].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2010.

[2]梁宝君,刘红.河南省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11:019.

[3]蒋波.潍坊市大众体育发展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4]孟祥武.全民健身运动与社会体育专业改革双赢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1):188-190.

[5]郝小刚,高雪梅.全民健身视域下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的“冲突”与“共融”[J].四川体育科学,2015,34(3):113-116.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篇3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院校珠江三角洲一、珠三角地方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时代背景

社会体育的发展需要大量各种规格、适应市场导向、受过高等教育的专门人才。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的人才规格必须受制于珠三角经济社会的发展,符合“十二五”时期广东体育事业发展的发展目标,主动适应在体育强省的指引下,到2015年,珠三角地区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体育的基础上,向现代化社会体育迈进,打造小康社会体育的示范区以及探索现代化社会体育的试验区。这一时期,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在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方面应该有所作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始建于2003年,面向全省招收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以来,同样遇到像全国大部分已经设置社会体育专业院校相似的问题,如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低、改行易业成为普遍现象,在校生学习目的迷茫,致使学习动力严重不足,这些现象已严重阻碍了社会体育专业的生存与发展。说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原有的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与珠三角社会体育产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规格不相适应,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难于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要求,也意味着人才培养模式的产销脱节。在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的困惑之中,我们迎来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其中《规划纲要》第九部分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中的第一条是优先发展教育――争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中明确提出:“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符合人类文明成果传承规律的教育方式”。这无疑对珠三角社会体育专业改革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由此给社会体育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

与此同时,在《规划纲要》全面实施的过程中,广东省体育局于2011年6月28日印发了广东省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健身服务、竞赛表演和体育等本体产业;加快发展健身服务市场,加强对体育健身业的指导和政策支持,不断丰富全民健身活动经营服务项目,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全民健身服务业,鼓励优势体育健身企业实施连锁、加盟、并购和重组等多种途径打造品牌”,这必将进一步促进珠三角地区健身业的迅猛发展。目前,珠三角人均GDP早已超过10000美元大关,超过中上等国家收入水平标准,提前进入小康经济社会,为体育健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市场需求巨大。按照佛山市委、市政府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发展战略部署与措施中,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而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于是,社会体育专业于2008年9月增设了“健身保健”方向,并于2009年9月全面实施针对体育健身产业“健身私教”人才培养的目标计划。为了更好地适应体育产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专业结构调整、改革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力度,推进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同时,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社会体育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增强培养人才专业角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二、地方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与培养方案改革

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与培养方案改革内容包括如下六个方面:一是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业创新精神、专业技能过硬,社会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社会体育复合型应用人才。二是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体育产业所需要的人才规格调整社会体育专业结构和教学体系。三是课程体系,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四是教学内容,以体育学、社会学和健身类课程为专业教学基础,增设与创业创新密切相关的核心课程。五是教学方法,改革课程教学手段,加大实践教学能力训练,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六是培养效果,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团队创业、协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创业技能明显提高,更受社会欢迎。

1.明确培养目标

坚定地方院校主要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的办学宗旨,着重研究珠三角体育产业的主导产业对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规格定位,深入了解应用型本科专业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与此同时,调查分析国内外院校,尤其是广东省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方向的设置与不同人才规格的关系,博取众长,为我服务,坚定地走以市场为导向的路子,培养具有创业创新意识、专业过硬、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2.探索培养模式

以制定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突破口,进行社会体育专业全面改造和升级,提高专业综合实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调整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与整合优化,重新制定实践教学体系,加强课外专业训练,制定创新特色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广佛同城下的体育产业视野,将主导产业确定为健身服务业提供人才需求的角度调整社会体育专业教学体系,建立规范化的实验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体系。加强院企联合培养人才计划,深入体育产业部门调研,了解体育产业的发展特点和发展动态,尤其是健身服务业不同岗位的技术职责和任务,按市场化的人才规格,确定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和对客服务的职业能力协调发展而进行设计的立体专业教学体系。并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使教学内容更趋于开放、多元、动态,真正体现教学内容紧跟行业发展,实践应用依托人才规格,使教学内容完成了由学科教育型向创业创新型的转变。

3.完善课程体系

按照教育部《专业目录》和广东省现代体育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要求,完善课程体系,将社会体育专业全部课程分为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体统体育、竞技体育、健身健美、社会体育学、保健养生、经营管理等七大课程群;同时,将社会体育专业分为现代安保、社会体育、健身保健、传统养生和龙舟龙狮五个方向,分别按各自的社会体育人才规格,依据市场定位,在珠三角体育产业现代化引领下根据最新研究成果、产业动态、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等产业化所涉及到的各种问题,覆盖了理念更新、方法转变、管理高效、服务规范、标准统一等领域。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实施,使学生能够将专业知识和创业知识有机结合,综合素质和创业技能普遍提高。

4.丰富教学内容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需要开设大量思想性、方法类课程,以解决目前重知识、轻方法的问题;需要开设一些产业经营管理类、行业职业技术标准、现代服务规范课程,教学内容更注重企业案例型教学。强化专业技能教育,增加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比重,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全面教育和培养,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5.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

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采取具有创造性、探究性的一对一“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通过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佛山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好形势下,充分利用佛山市是迄今为止全国惟一的“武术之城”、目前正在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产业为契机,拓展实习实训基地,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以佛山市各健身企业、西樵“国家龙狮运动示范基地”和丹灶“国家龙舟运动示范基地”等高规格、高起点为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实习实训基地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基地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按照职业规范,着重培养学生从事大众体育健身的对客服务技术指导和经营管理能力、体育文化产业的广告策划宣传和组织管理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更贴近就业岗位的职业要求,更有利于培养社会体育专业创业创新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广东省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粤体办[2011]19号R.2011-06-28.

[2]国务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R.2008-12-30.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篇4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武术散打 健全人格

体育运动是凭着练习者坚强毅力在练习、竞争、协作过程中磨练人格,达到健体强身、完善人格的目标。武术散打的主要内容是搏击和对抗,通过学生不断练习,加强自身体能、品质、人格等方面的训练。本文以武术散打特点为依据,在教学中贯彻人格教育对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素质有效培养,以期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综合型人才培养计划。

一、大学生健全人格特征

大学是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最后阶段,随着学生的成长,自身的人格、能力等方面会走向成熟。健全的人格就是要求个人能够适应社会变化、协调自身与社会关系、拥有健康积极发展方向。而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特征主要表现在:正确认识、评价自己;优良的观察、认识、应用能力;和谐人际关系、适应社会环境变化;有为社会奉献自己意识;有效控制情绪能力;坚定意志;坦诚面对生活的勇气。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最后的校园生活中逐渐养成健全的人格,为迈入社会奠定基础。

二、武术散打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

体育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能够更好的促使学生体能、人格、素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其中的武术散打课更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起到巨大的作用,推动大学生向综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一)武术散打对大学生身体、心理、精神方面的培养

前人告诉我们“生命在于运动”,武术散打作为一项进攻、防守相统一的体育运动,将这一箴言落到实处。学生通过加强训练可以增强自身身体素质,协调身体机能,促进身体健康发展。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使运动者产生舒畅感觉,武术散打可以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后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优化学生心理状态,使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时间,更好的投身到学习中。我国武术发展映射了我国民族文化、社会发展状况,武术散打更集中体现民族特色文化,这种带有民族特色的积极向上的体育活动能够促使学生学习、生活更加充实健康。因此,武术散打课的推进是可以促进大学生在心理、精神、体能方面健康发展。

(二)武术散打可以和谐大学生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会影响事业的发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特征之一。武术散打以独特的方式打破地域、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局限,忽略交往时存在的差异,拓宽了大学生交往的渠道。加上武术散打是在群众中展开,以双方心理、技术为依托,灵活运用武术散打的特点,由于相互间频繁动作,增加交流机会,以武会友。因为武术散打在动作技术方面进行交流,有相同的形式,却没有文化、宗教等差异阻碍,所以武术散打课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学生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武术散打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

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严重,相关部门对于人才方面要求更看重人才的综合素质。练习武术散打可以锻炼身体素质,促使自身在学习、工作中拥有充沛精力,锻炼了自身坚韧的品质,拥有合理的运用知识能力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增强事业的成功率。大学中的武术散打课可以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从而适应社会环境变化。武术散打不仅可以改变学生体质,增强活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促使学生向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三、对武术散打课堂建议

武术散打作为以搏击为主的体育运动,能够一定程度的刺激学习者的心理,促使训练者在搏击过程中深切体验情绪变化,例如,“腾空飞脚”训练中,学生完成这种腾空动作时的恐惧、激动、满足等情绪变化体验。在武术散打训练中学生受到武术文化熏陶,致使学生树立正确道德、法制观念,陶冶自身情操,提高鉴赏能力。所以在武术散打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方向发展。武术散打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多加练习,在武术散打课堂之外也可组织学生与广大爱好者切磋、交流。加强武术散打的练习力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

在武术散打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应该始终贯穿对学生的人格教育,结合体能训练与素质教育,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同时注意男、女学生在体力、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区别训练。教师要注意学生心理、体力、精神等方面变化,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始终不忘引导学生向综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爱好者的交流,拓宽学生人际关系渠道,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关系。

将人格教育贯穿于武术散打课中,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适应自己即将进入工作的社会环境。教育部门可以采用相关措施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课堂为平台,提倡人格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夯实的基础。

武术散打课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形式载体,对提高大学生各项能力、素质有独特意义,特别是在培养健全人格方面,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教学形式对大学生品格、体质、人格和能力等方面进行教育、熏陶,武术散打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坚韧意志,为社会发展培养新型综合人才。总的来说,武术散打课的推进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 谭书敬.体育教学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5):54-55.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篇5

1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指高校与企业联合各自优势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培养适应不同企业需求、素质全面的应用型人才的开放式教育模式[1]。下面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健身俱乐部方向)为例探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具体做法。

1.1凝练健身俱乐部方向学生综合能力指标体系

在广泛走访健身俱乐部用人单位负责人、教练、培训师等专业人士的基础上,确定了健身俱乐部方向学生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体系和职业能力,主要概括为基本知识体系即“具备一定的解剖、生理、康复、运动损伤、训练、管理、营销和特殊人群膳食营养、及运动处方等知识”;基本的职业能力概括为“沟通能力、健身指导能力、分析能力、教学能力、创新能力、运动营养配餐能力和制定运动处方等能力”。

1.2改革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1.2.1合理配置各学科之间相应的课程结构及其比例,处理好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实践课程等之间的关系。根据原有人才培养计划当中的整个课程体系存在公共课占课时比例较大,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政策,首先对大学英语进行了改革,根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和行业对英语的要求,采用英语口语、情景对话等教学为主,弱化英语笔试。英语成绩与毕业和学位相脱离,大量缩减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时数。就业指导科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形式与政策融入思政等类型课程当中。从公共课中释放出一定比例的教学时数,满足专业课的教学安排,提高专业课的活动空间。1.2.2在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课、实践课等存在课程门数和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的现象,主要采取保留核心和主干课程,删除小课、果断减少课程门数等措施实现知识的整合。主干和核心课程加大课时比例,且每门主干核心课程需占30%以上的课程实践教学时数,理论课基本实现以实际应用的经验获取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理解为辅。1.2.3根据健身俱乐部方向人才的培养规格,建立体育与管理、体育与营销、体育与经济、体育与文化、体育与艺术、体育与营养、体育与医疗保健等多专业的交流与融合的综合课程体系。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实施一专多辅、主辅结合、专业互通等多途径的人才培养[2]。1.2.4将商业健身俱乐部的新兴项目纳入课程体系(如钢管舞、肚皮舞等新兴项目),教学内容紧扣时代脉搏,从而实现技术教学与职业要求无缝衔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动态适应企业对人才规格需求的变化,真正落实到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初衷[3]。

1.3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强化实践环节

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健身俱乐部方向)的实践特点出发,按照实境化、职业化的原则,学校投资150万建设成了一个能够满足课程实训需要的仿真健身俱乐部,按照职业岗位基础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具体要求,真实模拟健身俱乐部技术或业务操作环境,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一体的技能体验,使校内实训基地成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舞台。同时根据俱乐部方向学生应该所具备的知识体系和职业能力,共享学院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营养学实验室、烹饪实验室和健康管理实验室。提升俱乐部方向学生在体适能测试、评估、指导实施、再评估等一体化服务的综合能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中,企业在承担培养者的角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的规模、文化、经营方向、管理模式等因素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目的[4]。为了寻求一批高质量的合作企业,学院领导亲自带队进行实地考察和走访,确定了南宁市美健健身、超越健身、五象健身作为校企合作单位,初步形成人才的“订单式”培养。同时将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技术认证考试项目融入专业教学计划,学生须考取与健身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私人教练资格证书、健康管理师证书、营养师证书等,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1.4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的“3+1”人才培养模式

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2009级健身俱乐部方向20人率先试点“3+1”人才培养,也就是在大学前三年完成专业所需的基本理论学习和基本能力训练,最后一年在健身俱乐部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5]。其中在校内的三年理论教学环节中,为了避免理论教学与实践经验的脱节,同时也为了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说、学、做”一体化。在专业老师当中遴选有健身房工作经历的老师作为俱乐部方向的导师,在老师的带领下,利用课外时间和仿真健身房的校内实训基地的优势,成立健身房工作团队,分解健身房各工作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包括经营、管理、健身指导、会籍顾问等相关的工作均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专业工作情境,实现学生专业学习的工学交替和手脑并用的机会;另一方面以明确自己知识、能力方面的不足和将来努力的方向。经过反复地、循序渐进地进行专项技能训练,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精湛的专业技能,并逐步积累将来职业岗位对应的专业技能,以提高就业的竞争力。学生经过校内三年的课程学习之后,第四年根据专业特色设计一套以校企合作为主体的实训体系,实施了校内实训+校企合作+企业顶岗实习的专业实训方案,形成了“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6]。学生在这种模式下,通过一年的校企合作方式的实习实训,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和提高,为企业培养了所需的人才,实现了学校、学生、企业的互赢局面,从而缓解了学校的就业压力[7]。

1.5完善专业技能的考核体系

对专业主干课程的考核方法进行改革,不仅要按照课程的特点精心安排考试或考查,还要逐步建立由多名教师参与组织并实际监督课程考核的机制,进一步强化各课程教学的能力导向。逐步建设体现课程教学和职业岗位要求的标准化考核方案与题库,使教与学有公开公平的评价方法。在命题上明确规定理论与实践的比例,能够采用实践操作进行的考试,尽量采用实践操作考核。

1.6精心组织并实施毕业实践环节

精心组织毕业实践环节,鼓励进行项目化的毕业设计(如:课程教学计划的设计、健身方案的设计、运动处方的设计等等),保障毕业环节的师资数量与质量,毕业设计作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符合专业实际。

2效果评价

经过四年有针对性的培训,结合毕业生的跟踪调研,学生们的职业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健身俱乐部方向的学生在参加私人教练和公共营养师的技能鉴定和考核过程中,20人全部获得了初级私人教练资格证书,其中10人晋升为中级私人教练,5人晋升为全能私人教练;16人获得了公共营养师证;4人获得高级营养师证。20个毕业生实现了100%就业,且全部在健身房就业。根据用人单位对健身俱乐部方向的毕业生工作表现的满意度调查反馈,毕业生在思想品德、知识、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肯定。有4位已经晋升为店长,1人成为了健身教练培训师。

3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3.1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尤其是健身房新兴项目的教学和教法。如何提升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和整体的科研能力,从而建立一支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是校企联合培养能够顺利进行的保障。

3.2实践过程质量保障问题

校企联合培养不能简单地把学生推向企业,就算完成任务,对学生的后续管理更加重要。如何对学生的出勤、实践过程、实践环节的效果等等做出合理的动态评估是保障校企联合培养人才质量的关键。

3.3如何处理校企双赢的问题

企业毕竟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如何激发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学校如何对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革,使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动态适应企业对人才规格需求的变化,搭建学生与企业进行良好沟通的平台,是校企联合培养能否持久进行的基础。

4结语

本文结合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健身俱乐部方向)在校企联合培养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构建了与企业联合培养的“3+1”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共赢的局面,应大力推广和应用。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篇6

关键词:医体结合;高等医学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方案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1-0096-04

The Feasibility of “Medical Science Combined with Physical Science” Strategy for Training Versatile Medical Talents

FU Lanying, YANG Xiaolin, LING Wenjie, FU Qiang, LIU Jia, JIANG Guangtao

(P.E. Department,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 Xinxiang 453003, Henan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makes a point based on the demand of the modern society on the versatile medical talent, discusses the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education content and form in the medical schools so as to build the curriculum combining medical science and physical scie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kind of education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but also cultivate their ability in writing medical prescriptions and physical prescriptions as well. The adaptation of “medical science combined with physical science” at medical institutes is feasible for the PE teaching reform and valuable for training the talents with the integrated interdisciplinary knowledge of medical science and physical science.

Key words: medical science combined with physical science;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integrated talents; curriculum planning

多年来,我们利用高等医学院校的资源优势,运用实验法有意识的引导医学生进行“医体结合”领域的知识拓展和交融,使实验班的部分学生对这种结合有所认识并逐步产生兴趣,从而走上了全国各大体育院校(如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医体结合”的硕士和博士生行列,有的留校工作、有的已到国家体育科研机构从事运动医学、运动生化领域的研究和在医疗系统工作等。实践证明,这类人才很受社会的欢迎。然而,在当前备受瞩目的新医改[1]逐步深入和绝大多数患者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接触将更加频繁的今天,我国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2,3],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步伐还比较缓慢,导致目前绝

大多数医院没有“体疗“医生,无法满足大众对健康的需求,也不符合当前新医改发展精神。换言之,“医体结合”教育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尚未形成。为此,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为走出一条适合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特点的改革新路子,对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启迪”和“引导”,使“医体结合”在高等医学院校起到一种导向作用,为尽快培养出既“医” 又能“体”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有效借鉴依据。

1 “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无论是备受瞩目的新医改和国家正在深入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及“奥运争光计划”战略都迫切需要运用“医体结合”知识的观点和方法,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问题和参加的体育运动进行指导和监控,解决诸如健康教育、体育保健、伤病预防、康复护理等实际问题。更期望高等医学院校在培养大批全科医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为既“医”又能“体”的复合型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满足大众健康需求和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特殊研究,也是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意义在于:

1.1 有利于促进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的改革 1)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体育习惯,为国家培养身体合格人才的重任。过去学校里缺少优秀的“医体结合”教师,教师上课就技术而技术,课余时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也很少;目前各校大都有本领域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为加强“医体结合”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2)实行“医体结合”有利于改变学校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对体育的认识,通过举行多种多样的“医体结合”活动,让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结合职业特点,选择与开发相应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使体育课堂渗透更多的具有医学职业特点的教学内容,以促进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医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是未来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1.2 有利于社会体育与社会医学共同发展 “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不仅推动体育教育和医学教育的发展,而且还可以促进社会体育和社会医学的发展。在“医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参与社会体育活动和社会医疗活动将会越来越多,这对全民健身运动的促进、预防疾病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因为“医体结合”对健康的促进是全方位的,是防治生活方式疾病的新载体,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举措,在健康促进和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高等医学院校“医体结合”的体育教育既有其他普通院校的共性,又有医学院校自身的特殊性。其课程应有利于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又要符合医学院校特点的教学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主要开展的教学[4]。对这项具有方向性的事业,不但使具有我国民族文化特点的医疗体育进一步得到继承和发扬,而且是满足人们健康需求的当务之急。

2 “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方案的构建

2.1 “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与特色 面向社会,服务体育与医学是“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主要特点,是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有别于其他院校的关键所在,是专业发展之源。“医体结合”教学体系的发展趋势从以下几方面逐渐呈现出特色:1)教学要为社区医院、医院康复科、骨伤科、针灸科、高水平运动队队医、保健营养师、健身指导员、国家体育科研机构和全国各大体育院校等输送人才(表1);2)重视“医体结合”教学改革,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3)突出“医体结合”人才的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培养;4)突出校内、外合作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2.2 “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方案的设计理念 “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是在体育课程中实施的。其课程设置包括理论课和技术两大部分,强调理论与技术的密切联系,强调知识结构的实用性。

在理论课的构建上,主要是为学生搭建可塑性的知识框架。医学院校有人体生理学和医用生物化学等课程,结合体育课程进行运动生理和运动生化的理论与实践,既交叉渗透了知识又丰富了专业基础。因此,对学生掌握知识要求较高,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系统和科学性,强调以通识为基础的深厚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的科学创造能力。如“预备医生”、“预备教师”或“预备研究人员”等(表2)。

技术课内容: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不但要懂得强身健体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对他人及患者施以科学的体育健康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和治疗疾病。因此,技术课采用运动处方授课方式,并以运动处方教学解决众多与体质发展相关的问题、与伤病和疾病发展相关的问题,主要培养学生像医生为病人开处方一样,使学生今后从事医疗工作不仅能开医疗处方,还能开体疗处方的复合型能力(表2)。

2.3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医体结合”的重要环节 “医体结合”的教师来源于体育部、基础医学院、附属医院、社科部、心理系等。授课教师自身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体育教育、教育学、心理学、运动训练等多个专业。既实现了对学校丰富的办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也贯彻了“医体结合”的办学思想,使学生获得不同专业背景师资队伍的知识和方法的传授,发挥不同学科教学优势,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

3 “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方案的实施

3.1 课程方案的实施步骤 根据课程方案,遵循《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将课时安排为144学时[5]。具体实施计划为:

1)学生按照教学计划修满学时,通过考试获得学分。

2)“医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两年时间实施,第一年为“普学必修”,第二年为必修课。

3)每学期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计算,成绩带入学生的期末评先、评优、评奖学金的综合评定,与学生个人利益直接挂钩,也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不但有利于体现“医体结合”新课程评价,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奋斗精神。

3.2 运动处方教学在“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运用 运动处方教学与常规体育课教学效果是不同的,它是一种可以切实锻炼学生身体和培养学生锻炼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6-8]。将运动处方教学运用于“医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之中,其目的是以运动处方教学为主要手段来完成“医体结合”教学中的任务,并以运动处方教学解决众多与体质、伤病和疾病发展相关的问题。但在“医体结合”人才培养中采用运动处方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向学生阐明运动处方制定原则与方法,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如“医体结合”技术课程需要的场地器材、气候环境等因素和老师共同制定出三套处方,先后分三个阶段进行实施。

第一阶段:教材类内容及全面发展身体素质,运动处方的制定方法和原则。制定运动处方时应充分考虑到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次数因素,同时保证处方的可行性,兼顾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规律,使运动处方教学建立在客观有效的基础上。

第二阶段:教材类内容及学生进行运动处方的练习。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运动处方的内容进行学习和练习,以发展各项素质和提高技术为主。

第三阶段:教材类内容及全面发展体能和技能,学生根据自身状况选择运动处方(表3)。在教学中,教师主要任务除进行技术项目指导和处方教学的宏观调控外,还要做到即时状态评定和适时调整。

3.2.1 “医体结合”运动处方教学对实验班学生体质状况的影响 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我们每年对实验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试,并对实验班学生总成绩的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不及格率进行了统计。从今年对实验班学生统计的总体态势上来看,优秀率和良好率之和最高(图1),而普通的对照班学生的优秀率较低,印证了实验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说明“医体结合”运动处方教学不但符合培养学生健身习惯、传授健身知识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学目标要求,而且适应了社会对医疗服

务、康复治疗、保健预防和健康教育和满足了学生未来职业需要。即充分发挥医学教育资源优势,使医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掌握运动中预防疾病、康复保健知识和方法,提高自身健身文化素质,达到既指导自我健身,又能在将来的医疗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配合医疗手段对一些疾病进行治疗和康复指导。使学生全面掌握了运动处方的理论知识和手段方法,符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需求。3.2.2 “医体结合”的业绩 1)从实验班学生期末综合考试成绩反映,学生不但掌握了体育保健、伤病处理、心理与康复等众多学科体系的交叉性知识,而且自我个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2)促进了整体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了一部分具有双重应用能力的人才。据来自我院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的信息(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我院考上全国各大体育院校研究生有20多名,呈每年上升趋势;3)2009年11月,在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全省高等本科学校体育工作专项检查中,专家组对我院实施的“医体结合”教学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和评价,尤其对“医体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予以了充分的肯定,结果被评为优秀等级。这是对我校实施“医体结合”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科研工作的鞭策;4)2009年6月,我们喜获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立项。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医体相结合”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使医学专业能在体育领域得以更加普遍地发展,为提高我国国民健康水平和我国竞技体育水平提高、尽快培养出既“医”又能“体”的复合型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图1 “医体结合”运动处方教学对实验班学生体质状况的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国家和社会对“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是高等医学院校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原动力,突出学科交叉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最重要和最显著的特征。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是实现“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性教学之一,教学基地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本支撑条件。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基地建设的成功与否,是高等医学院校能否真正培养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关键[9]。可以说,“医体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决定了“医体结合”教育的特征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多年来的实验也说明“医体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极大的优势,而且也为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便于他们更好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社会的职业需要选择专业,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培养既有较强的广泛的应用能力、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交叉能力,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4.2 思考 由于来自社会的需求和压力,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学生也逐渐意识到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非常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但是,从整体上看人才的培养步伐还比较缓慢。因此,实施“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还存在以下问题:⑴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限制了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复合型素质的全面发展。“医体结合”人才培养强调复合素质的培养优于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市场经济的趋利性恰恰使得学生依据将来就业形势选择大临床专业,忽视小专业如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等领域的选择,其实质是限制了医学事业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复合型能力的培养。这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是不相适应的;⑵目前我国有90%以上的医学院校学体育课只开设两年,每周一次,每学期授课16~18周,遇阴雨天和节假日停2~3周,考试要用去2~3周,学生学习时间实际每学期只有12~14周,每年为24-28周,两年一共不到50周。而医学院校的学制为五年,五年时间只开设两年体育课,对于医学生显然很少。而且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要想掌握太极拳、体操等技术项目是很难的;⑶学生除每周上1次体育课外,课余时间很少活动或不活动的现象普遍存在,未能很好的拓展学生的锻炼时间和空间,很难形成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和锻炼习惯;⑷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知识陈旧,不能占有本学科的前沿性知识,教学方法、内容缺乏创新性,“医体结合”的知识欠缺。

4.3 建议 第一,完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医体结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在建设本专业时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这就需要围绕“医体结合”的特点和自身的特点对于师资队伍建设进行合理的配置;在完善办学条件方面,必须建立1~2个“医体结合”临床中心,为学生实习提供稳定的临床基地,满足临床教学工作需要。同时也是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紧密结合临床经验让教学内容始终跟上“医体结合”发展步伐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师资力量、后期教学实习基地和设施等基本办学条件要进行实地评估;2)“医体结合”能否达到效果,关键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及对医学与体育这两个学科的融会贯通能力。从复合型人才的构成要素及其培养方案对教学要求来看,关键是领导重视,组成由教学院长、体育部门领导、专家和医学专业的有关专家组成教改小组,开展专题研究,制定“医体结合”课程方案,落实教学计划,形成齐抓共管。然后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不但具有“医体结合”的知识结构,而且该结构一直处于不断更新状态;3)根据医学院校五年的学制和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建议医学院校的体育课应从两年延长至三年以上。

第二,重视课程建设,突出“医体结合”特色。1)“医体结合”的培养方案要正确定位,扬长避短,开辟出新的培养领域。这样不但能避免医学院校人才类型与其它专业领域的重复,而且还可以形成各高校之间新办专业方向互补的新局面,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2)在对“医体结合”课程设置时,切实考虑到该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的状况(如:强化身体素质教育突出心肺机能的提高。考虑学生今后多从事医疗工作和病患者接触,尤其外科医生的手术,常常是几小时乃至更长的连续工作,自然对他们的体质要求要高。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体育课中,把身体素质和素质拓展、健身跑作为课堂基本内容)安排;3)技术课授课方式采取针对性很强的运动处方教学,这样有利于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顺利完成和学生体质的增强;适应学生个体生理机能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显著高于普通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和挖掘,并有力促进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使课堂体育教学得到延伸与补充,对学校体育工作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4)课程方面,突出教学内容特色,优化课程结构,调整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注重校内学习与未来职业结合,在未来职业中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第三,建立“医体结合”教学评价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医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培养复合型人才质量。其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前者反映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后者反映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的教育评价机制以及社会评估的合力作用,用社会评价来完善学校评价的不足。加强科学督导,保证复合型人才的质量。1)改革传统评价理念。把过去侧重技术考核的教学评价体系转到侧重“医体结合”综合能力考核上来,因为教学评价对教学方式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力求评价指标的多元性和评价方法、手段的多样化[10];2)建立社会评估制度。毕业生质量如何,应该说只有用人单位最清楚、最有权评价,而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也直接影响对毕业生的选择和吸纳。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等医学院校必须关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与需求。通过调查、座谈会,以及学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总结交流,建立一套全面科学的毕业生信息采集与反馈系统,及时将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和规格需求滚动式的反馈到学校,促使学校按社会需要进行质量监控,保证学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人类需要健康,社会需要健康,健康需要体育,健康需要医学,健康观念的确立为“医体结合”提供了发展机遇。“医体结合”,体医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以求达到个体和群体的健康,这是现代医学和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新形势下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省略/news/system/2009/04/07/010453531_02.shtml.

[2] 杨毅,王红雨.医学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医学与社会,2009,22(11):65-67.

[3] 刘春雨,朱波涌,韩小燕.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现状及本校面临的挑战[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9,30(3):122-125.

[4] 刘杰.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目标取向及教学切入点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542-544.

[5]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M].北京:教育部,2002,8,12.

[6] 杨静宜,许峻华.运动处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7] 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6.

[8] 王瑞平,高航,耿洁.大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运动处方效果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3):396-397,403.

[9] 袁琼嘉,侯乐荣,李雪.高等体育院校“体医渗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3):82-84.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篇7

[关键词]社会体育 人才模式 人才培养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人们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体育观念也随之更新,全民健身时尚正在形成。大众向往健康生活,社会需要体育越来越显示出一种明晰的发展趋向;一个内容多元化的社会体育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社会体育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们关注的问题。

二、行为特征与基本模式

1.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行为特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社会体育市场已初步形成。群众不断扩大体育娱乐消费进行体质与健康投资已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一些单位和个人开始涉足体育市场,开始兴办商业性体育场所;一些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活动如: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门球、台球等更加普及;一些层次较高的体育项目如:高尔夫球、网球、保龄球等也开始进入大众消费领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达到健身、健美、娱乐的目的,已逐渐成为时展的潮流。与计划经济时期比较社会体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1)在追求的目标上,从单一的健身为价值取向健身、娱乐、休闲、康复乃至体育的经营开发、咨询指导等多元目标转化;(2)在组织管理上,从单纯的政府行为向政府行为、地方团体行为,民间团体行为乃至个人行为协同的全社会行为转化。(3)在开展方式上,从单一的福利型向福利型、经营型和消费型相结合方向转化;(4)在活动空间上,从传统的单位举办活动向单位、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活动空间转化。(5)在参与形式上,从少数人被动参与向全社会自觉主动方面转化。

由此可见,社会体育形成与发展根本的社会动因是社会进步与发展,是体育自身发展趋势所决定的。社会体育表现出来的社会性、娱乐性、消费性、健身性和经营性等方面的特点,为我们培养社会体育人才提供广阔而全面的社会视角。

2.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基本模式

从以上基点出发。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社会体育人才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高素质——具有较高思想政治水平较全面的综合素质;新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高技能——具有较全面的社会体育专业技能,适应性强 。

三、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会体育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传播者,其作用的发挥对大众体育的时一步深化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社会指导员现状调查》一文中显示,我国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仅6万人,而根据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我国城市应有社会指导员18.7万人,农村应有4.5万人,总数应为23.2万人。即使现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中,41-50岁的占31.43%,50岁以上的占26.1%,30岁以下仅占15.27%,暴露处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问题。在群众体育活动点的指导员,获等级称号的比例很小,仅占15.8%,说明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大部分没有经过培训,没有获得社会指导员证书。

四、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

1.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关键

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一个学术性问题,同时又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它需要教育行政人员、相关学科专家、教育心理专家及广大教师的通力合作。在了解国家对社会体育专业基本人才规格要求、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目前基本素质状况及未来社会对其可能的要求、科学技术发展为培养春所提供的学科基础的前提下,对社会体育专业人地的成长规律进行研究,对社会体育专业教学的特殊性进行分析,根据各地生源情况及专业的国学条件,进行筛选、加工组合,从而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2.所以要逐步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制度

社会指导员是群众体育运动的具体指导者和实施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群众体育的具体开展。因此,我们学校应大量培养专业人才,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发挥我校优势,使其成为培养高等社会体育人才的培训基地。

3.扩大资金投入,提高场馆的利用率

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体育场和设施的建设和利用。提高自己已有场地设施的利用率,各种场地设施应向社会开放,可实行合理收费,以减轻国家的支出。各级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则时,要首先考虑周围群众对体育设施的需要。完善群众体育的服务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锻炼场所。如:搞好社区体育,营造社区健身乐园,发展企业体育,鼓励上班进行身体锻炼;提倡家庭体育健身。

4.课程实施的院校联合,是深化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趋势

如前所述,构建全新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工作还处在开创与探索阶段,实施中暴露出的问题需不断改进与完善,而这些具体而复杂的工作如果靠各院系自身的力量解决,则又会造成专业的低质量重复建设和办学资源的浪费。为此,要让社会体育专业真正担负起培养新世纪所需人才的重任,课程研究应进行院系联合。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5.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在教学中,要真正把教学目标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上来,首先,要进行的是对教师教学评价手段的改革。而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既要体现国家有关教育法规的精神实质,又要根据社会体育专业的实际情况,力求反映出自己的特色。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指导性原则:评估体系既要对教学工作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又要通过它实现对教学过程、方法手段、教学环境和教师行为予以监督和引导;科学性原则:按教学基本规律确定评估内容,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评估结果客观精确,消除主观因素;可行性原则:评估体系结构层次和指标内容中,尽量将指标量化。

五、结论

社会体育作为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有着广阔的前景。同等体育教育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更新观念,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从社会发展与需求的视野中重视体育教育与体育人才模式,是培养新型社会体育人才的首要前提。社会体育人才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取决于专业课程的设置与课程的内容结构,建构多门类的教育课程并进一步探讨专业课程的体系是培养新型社会体育人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付刚.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现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

[2]于文谦,任兵.中国社会体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5):12-14.

[3]李新建.论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方向[J].体育函授通讯,2001.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篇8

这次全市卫生人才工作会议,是继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之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召开专门会议安排部署卫生人才工作在我市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会前,吉俊同志多次和我商议沟通,我觉得召开这次会议非常必要、也很及时。刚才,吉俊同志就“十一五”人才工作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市卫生人才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提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建议,我完全同意。会议还表彰奖励了对我市卫生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受到表彰奖励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就加强全市卫生人才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卫生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去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指导方针、战略布局和目标任务,制定专门的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标志着我国人才工作掀开了新的篇章。前不久召开的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做了重要讲话,对我市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就下一步工作进出了具体要求。副省长、市委书记李建华强调:“未来30年是酒泉必须抓住并且可以大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关键在人。”可以说,从中央到地方,把加强人才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卫生人才提供了难得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一、做好卫生人才工作,是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内容。医疗卫生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卫生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市专业技术人员中,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21%,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教育系统。卫生系统是实现人才强市战略目标的重要领域,加强卫生人才工作是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对推动全市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加快“三支队伍”建设和人才强市战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做好卫生人才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根本保证。卫生事业发展的程度,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能否得到有效保障。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加速,目前正面临疾病谱的重大转变,传统传染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因素,环境污染、职业危害、食品与药品安全等公共卫生问题进一步凸显,迫切需要一大批卫生人才去攻坚克难、有效应对各种复杂问题,在治疗疑难病症上求突破,在应对新型疾病上见成效。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群众对健康的期待、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工作量大幅增加,服务能力也需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关键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出来,在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卫生事业发展中,迫切需要一大批卫生人才去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第三、做好卫生人才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民群众的健康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所在,是重要的国计民生问题,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加强卫生人才培养、使用和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数量规模适宜、素质能力优良、结构分布合理的卫生人才队伍,实现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四、做好卫生人才工作,是改善我市卫生人才队伍现状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卫生人才规模不断扩大,卫生人才素质不断提高,卫生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投身医改实践,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从我市目前的卫生人才现状看,每千人口拥有医生和护士的人数跟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差距,跟省内名院相比也有距离。同时,还存在医务工作人员总量不足、领尖人才少、医疗技术水平不够高、结构和分布不合理、政策环境不完善等一些突出问题。只有切实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创新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评价机制、培养机制、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和引才机制,合理布局医疗机构和卫生人才,才能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上取得突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看病需求。

二、做好卫生人才工作的重点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卫生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要求,以推动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宗旨,以改革创新卫生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为主线,以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的“三个环节”为抓手,全力推进卫生人才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整体素质较高、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卫生人才队伍,为促进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重点抓好五项任务:

一是保持卫生人才总量持续增长。“十二五”期间,要在全市卫生系统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才工作氛围,逐步建设一支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卫生人才队伍,全面实施医技“12456工程”和护理人才“19535工程”,通过引进、招收、继续教育等多渠道提高卫生人才的数量、质量。采取“以一带十”方式,加快人才的培养,通过高级带中级,中级带初级,高学历带低学历的传帮带模式,形成递增效应。建立健全卫生专业高级专家人才库,研究出台卫生专业高级专家人才库的相关配套制度,努力实现卫生人才资源信息共享。通过全面实施“人才兴卫”战略,到2015年底,全市卫生人才总量要达到1万人以上,使我市卫生人才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卫生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卫生事业发展步伐显著加快,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卫生支撑效应更加持久明显。

二是制定科学的卫生人才战略布局。“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必须用战略眼光看待卫生人才工作。要立足于医疗卫生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我市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来配置布局卫生人才资源。具体要按照“医疗卫生资源切实下沉”的要求,坚持把卫生资源向公共卫生倾斜,向农村和社区倾斜,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通过市帮县、县帮乡、乡帮村的“三帮”措施和“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解决好县市区,特别是农村乡镇和社区人才紧缺的问题,切实夯实乡村一级、努力加强县级卫生人才队伍。要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破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逐步做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常见并不出村”。

三是促进卫生人才结构更趋合理。针对我市卫生系统高尖端人才紧缺、专业机构不合理、高学历人才少、医护比例不协调的现状,要创新人才培养、培训和引进机制,营造良好人才工作环境,使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更加合理,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比例显著提高。在高尖端人才方面,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引才引智原则,在用好现有卫生人才的基础上,有目标的引进一批高层次卫生人才和紧缺专业急需人才。要通过“名医、名科、名院”的三名工程实施,结合科技重大专项和卫生行业科研专项等项目的实施,加强高层次医学专家队伍的培养和选拔力度,争取培养造就一支50名左右在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河西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并有一定影响的医学专家队伍,努力实现部分学科带头人跻身全国学科学术研究人才行列。到2015年底,培养不少于5名省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或省级卫生领军人才,硕士研究生以上高学历人才明显增加,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本科学历基本普及,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本科以上学历达到30%以上,全市副高以上职称卫生专业人员达到400人以上。在专业结构方面,要加大全科医生的培养力度,努力培养一批专业技能、医德素质、服务水平较高的全科医生及护理人员队伍。要及时研究分析卫生人才队伍的短板,通过引进和培养结合,脱产培训与在职培养相结合、分类培训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教育体系,完善卫生人才队伍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在医护比例方面,要切实加强护理队伍人才建设,在今天表彰奖励的人才中,高学历人才没有护理方面的,在优秀人才中也仅占11%,比例明显不协调。要加强专科护士和基层医疗机构护士培养,保障护士权益和待遇,逐步改变医护比倒置的现状。

四是健全完善卫生人才工作制度体系。人才发展,环境是根本,制度是核心。要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卫生人才工作的根本着力点,遵循卫生人才规律,科学培养人才,合理评价人才,用好用活人才。一要创新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评价机制,结合卫生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特点,按照卫生管理人才评价重在群众认可的原则,注重德才兼备,探索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要求的综合考核标准。二要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坚持把能力建设作为卫生人才培养的核心,落实大教育、大培训任务,重点培养卫生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建立脱产培训与在职培养相结合、分类培训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培养体系。三要创新有利于人才流入的引才机制,健全完善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加大卫生人才经费投入力度,用于培养引进高层次卫生人才,保障好高层次卫生人才工作生活待遇,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四要创新有利于调动人才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符合卫生事业单位各类人才特点、体现工作业绩、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健全完善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卫生人才奖励制度,制定优秀卫生人才奖励办法,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卫生人才,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双重激励作用。五要建立有利于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树立人才必须用当其才、用当其时的观念,坚持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用人机制,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六要建立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投资保障机制。县市区和各级医疗机构都要建立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在科研立项、进修学习、出国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今年,在全市范围内评选不少于10个左右的市级重点学科,设立专项基金给予奖励。

五是整体推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加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根据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和实际,研究制定加强各类卫生人才队伍的具体实施意见。一要加强卫生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加强卫生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注重卫生管理人才思想政治建设、培养工作、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卫生管理人才整体资源开发力度,注重能力建设,培养造就一支能够领导并推动卫生事业发展的职业化卫生管理人才队伍。二要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卫生监督执法人才队伍职业道德、业务素质、执法能力和服务意识,打造一支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卫生监督执法人才队伍,维护医疗卫生行业良好形象,规范医疗市场基本秩序。三要加强乡镇卫生院院长队伍建设。选拔培养一批作风好、懂技术、善管理、热情高的优秀卫生院院长,全面加强基层卫生事业。

三、加强组织领导,开创卫生人才工作新局面

卫生人才工作直接关系全市人才工作。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要认真贯彻中央卫生人才工作会议和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提高卫生人才工作质量和效益,推动我市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要健全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各级党委要把卫生人才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人才工作总盘子,一起规划、一起部署,建立卫生人才工作小组,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经常听取卫生人才工作情况汇报,及时协调解决卫生人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把卫生人才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各级卫生管理部门要及时了解掌握各个医院的人才工作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培训和使用计划,合理配置工作人员,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各级医院要经常了解掌握卫生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看他们工作中需要什么?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困难,做到好各类卫生人才职称申报、工作待遇、职务升迁等工作。

二要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各级党委和卫生管理部门要建立“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领导责任制,把卫生人才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体系,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提高人才工作专项考核权重,与领导干部奖惩、使用挂钩,确保人才工作主体到位、任务明确、责任落实。

上一篇:科研思想汇报范文 下一篇:科研合同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