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银员岗位职责范文

时间:2023-10-30 00:49:03

收银员岗位职责

收银员岗位职责篇1

职业素养多是指在工作中日积月累的习惯和态度,主观和蓄意的成分比较少。职业素养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忠诚是考察员工的首要条件,要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必须从员工与企业两方面入手,企业加强员工的招聘的审核与后期的培训,员工应以大局为重,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做好自己分内之事,推动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的经济价值。 一、员工职业素养培育现状1.缺乏对员工收银工作培训的重视,收银工作培训资金不到位企业在招工过程中,对参与报名的人员进行统一考核,合格后方可录用,一些企业在职工入职前会进行岗前收银工作培训教育,方便员工更快的进入工作状态,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但是,大部分企业为了降低人才培养成本,减少开支,对员工直接录用并投放到工作岗位,缺乏对岗前收银工作培训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容易增加收银失误发生的概率,为企业带来不可预估的经济损失。2.在职员工收银工作培训机会较少在企业中,很多员工经常面临岗位调动的工作,由于不熟悉岗位职务,经常造成工作上的失误,公司缺乏对调度人员的岗前收银工作培训教育,虽然大多数员工进行过岗前收银工作培训,但是收银工作培训间隔长,机会少,这对员工整体工作效率的培养和提高十分不利。

3.收银工作培训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经过收银工作培训后,大多数员工反映收银工作培训方式枯燥单一,缺少趣味性和生动性,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方式极易使员工产生厌倦心理,另外,一些企业采用录像的方式,认为这种方式能够降低收银工作培训成本,灵活掌握收银工作培训内容,但是,这种方式直接影响了教育的效果,事倍功半,不能起到岗前收银工作培训的真正作用。企业在对员工进行收银工作培训时不能针对员工的岗位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银工作培训,收银工作培训内容缺乏实用性,与实际工作相脱离,员工被动的接受与自己岗位不相关的知识,收银工作培训效果欠佳,这种做法不仅浪费了员工的工作时间,更消耗了企业资源,影响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二、如何提升收银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1.对员工的收银工作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收银工作培训工作的开展需要企业对员工的需求进行调查,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银工作培训,从组织、工作和个人三个方面进行需求分析,首先,从组织层面来讲,根据组织的运行状况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分析,针对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收银工作培训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其次,从工作角度进行分析,通过查阅工作说明书,来实现某一项工作的完成,分析这项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和和员工所需具备的条件,确定收银工作培训工作内容,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收银工作培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收银工作培训的效果。最后,从员工收银工作培训方面,针对员工在工作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对员工的实际需要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经过收银工作培训,使员工的个体行为发生转变,设置具体的收银工作培训方案,针对具体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2.制定严格的收银工作培训计划对收银工作培训目标进行设置,根据对收银工作培训需求进行分析,针对岗位的调动把握员工职业角色,确定收银工作培训目标,帮助收银工作培训者确定收银工作培训内容和收银工作培训周期,据此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对于参与收银工作培训的员工来说,收银工作培训目标的制定有利于员工为了这个实现目标而努力参与收银工作培训,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注重收银工作培训内容的选择,有了明确的收银工作培训目标,需要对收银工作培训内容进行科学的制定,通过知识收银工作培训,技能和素质收银工作培训,达到提高员工综合素养的目的,根据员工的职能,对收银工作培训内容进行明确的划分,对于管理者偏重知识与素质收银工作培训,对于普通员工要偏重技能的收银工作培训,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银工作培训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效益。对于收银工作培训课程的讲师要经过严格选拔,在保证讲课内容科学有效的同时,要求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能全面的了解员工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银工作培训,在收银工作培训时多与员工接触,与员工形成一个整体,使员工能够愉悦的接受收银工作培训的内容,推进收银工作培训课程的开展。同时,注重利用外部教育收银工作培训资源,积极借鉴吸收其他企业的员工收银工作培训经验,聘请资深讲师,对讲师进行严格审核,保证收银工作培训效果,避免讲师为了赚钱而应付企业和员工,损害员工的利益。另外,收银工作培训工作的开展需要对收银工作培训时间进行选择,企业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需要不断购进新的设备和引进新的技术,此时,需要对员工进行岗位工作收银工作培训,熟悉新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术,对员工进行新技术的讲解,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在引进新的软件时,要对员工进行软件使用方法的收银工作培训,提高软件操作效率,当员工新入职时,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岗前收银工作培训,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收银工作培训,在员工晋升或换岗时,对员工产生的新的工作需求进行了解,根据员工的需要进行岗前知识收银工作培训。

3.创新收银工作培训方式改变传统枯燥乏味的说教的收银工作培训方法,在收银工作培训内容的讲授上通过案例法、讨论法、视听法等方式搭配进行教学,提高收银工作培训课堂的生动性,增强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做好收银工作培训前的准备工作,根据不同的收银工作培训内容和安排确定收银工作培训场地,选择会议室,工作场地空旷处等地方进行工作收银工作培训,对收银工作培训材料进行准备,并提醒员工作好收银工作培训记录,方便日后的回顾复习。

4.加强员工职业素养的培训作为企业员工,必须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通过培训加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强化员工的职业意识与道德素养,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员工在收银工作中树立道德意识与法治意识,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与责任心,认真对待收银工作,培养敬业精神和责任心,理解诚信精神、责任意识的内涵,并将其应用到工作当中,在培训过程中企业要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心态与工作原则,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制定员工行为准则与规定,促使员工遵规守纪,在收银工作中养成自律的品质,完善职业道德操守。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员工素质的提高对于企业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企业要对员工进行及时有效的收银工作培训,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相信在企业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员工收银工作培训工作会更加完善。通过一系列的员工培训工作,为员工职业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的条件,以为收银工作的规范与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内生动力。

收银员岗位职责篇2

经过笔者的走访,发现很多地区的高校在会计岗位的设置上都有些许的相似之处,一般来说,高校将会计岗位设置为以下几个(见下图):

1.日常报销等审核、制单岗职责

日常收支业务核算;工资业务核算;学生奖、贷款业务核算;固定资产核算;专业材料核算。

2.基建审核、制单岗职责

在建工程款的核算。

3.科研经费审核、制单岗职责

教师科研经费核算,包括横向课题及纵向课题核算。

4.后勤财务审核、制单岗职责

学校所属二级单位日常收支业务核算;工资业务核算;固定资产核算;专业材料核算。

5.出纳岗(网银操作岗、审核岗)职责

网银操作员进行各类资金结算;审核员核对网银操作员所输入信息,确认无误后授权通过。

6.财务内部制单岗职责

根据结算单录入当日凭证;月末与二级单位、银行对账;季度结息;年度结转生成历史数据库;装订凭证;打印各类日记账、明细账。

7.各类复核岗职责

复核当日审核、制单员所做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月末结账;年末进行预决算。

二、高校财务部门报账业务流程

经办人填写报销单、整理票据、分类粘贴审核、制单员接收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正确性审核、制单员签字领导签字(单位领导、财务处长、分管校长)审核、制单员打印结算单并生成记账凭证复核员核对记账凭证会计科目、借贷方向、金额及原始凭证,再次保证记账正确性经办人持结算单给出纳(网银操作员)网银操作员根据结算单金额打入收款方账户网银审核员核对操作员输入的账号、户名、金额,核对无误,授权通过财务内部制单员根据结算单录入凭证复核员核对记账凭证会计科目、借贷方向、金额的正确性,再次保证结算正确性。

三、高校财务部门会计核算存在的风险

1.各审核、制单岗风险

包括:审核、制单员对学校财务规章制度不熟悉,无法深入领会其准确的核算方法,主要是对差旅费、二级学院学费分成、三公经费的核算标准掌握的不牢固,从而容易造成核算错误;对票据的审核不够认真,往往使过期票据、无效票据混入正常票据中,从而造成会计核算失真;对报销单中经办人所填数字大小写不一致、大写错误不能及时发现,从而造成核算错误;对会计核算科目不熟悉,写错会计科目、颠倒会计科目,导致编制会计报表数据失真;很多劳务费、讲课费需要扣税,而核算时由于粗心直接按扣税前金额核算,从而造成核算失误,对于已报销的,追回税款;经办人以往有借款销账时,看错经办人名字、串行销账,导致销账错误,需要事后调账。

2.出纳岗存在风险

包括:网银操作员未看清收款人账号、户名、金额中任何一项,都会导致操作失误,网银审核员核对信息时未能及时发现错误,便会导致结算失误;网银操作员与网银审核员联合作弊,会导致学校资金有流失的风险。

3.各复核岗的风险

包括:作为会计核算的最后一关,未能认真审核每一个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有效性、正确性,导致不符合高校会计制度的经费流失出去,造成了资金支付风险。

4.财务内部制单岗风险

包括:出于粗心录入凭证时将结算单上的金额录入错误,会计科目录入错误,所涉及的银行录入错误,导致资金流失风险及最后与银行对账产生困难。

四、高校会计核算岗位风险控制对策

1.各审核、制单岗风险控制对策

审核、制单员必须认真学习相关的会计专业知识,比如差旅费、二学位分成及三公经费的核算标准,会计科目的名称、编号,记账规则,以便于提高会计核算的正确性;必须严格遵守相关会计规章制度,防止违规违法的事情发生;认真核对数字的大小写是否一致、大写是否正确;端正工作态度,认真审核票据的合法性、有效性、真实性,防止虚假票据、过期票据、与经济业务不符票据混入正常票据中;平时注意检查自己所做记账凭证,发现错误及时修改。

2.出纳岗风险控制对策

网银操作员必须认真录入收款人的每项信息,以防止发生打款失误,造成资金流失的风险。而网银审核员必须细心核对各项信息,以保证资金的正确结算。

3.各复核岗的风险控制对策

复核员承担着比审核、制单员更重要的使命,因此应该掌握更多的会计专业知识,更加遵守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严把资金出口,尤其对于重大项目的资金支出应慎重审批,最大限度地减少高校资金流失风险。

4.财务内部制单岗风险控制对策

处于最后一道记账程序,主要用于与银行、二级单位对账,因此更应该认真细心地记账,以保证月末与银行及二级单位对账的顺利进行。

收银员岗位职责篇3

银行岗位说明书银行业针对毕业生的岗位主要有柜面业务岗、国际结算岗、客户经理岗、理财业务岗、信用卡营销岗、电话银行中心的客户服务岗等;专业要求方面主要以经济贸易 类、金融类、财务审计类、营销类、计算机类、法律类、管理类等为主,但对个人条件突出,具备相关的经济、金融、财会等知识,有发展潜质的其他专业毕业生也 会适当考虑。

由于不具备工作经验,大部分银行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并没有特定工作岗位的限制,而是采用先选拔有能力有潜力的应届毕业生,进行一年左右的岗位轮换,再根据其工作表现和实际能力,确定其适合的具体岗位。

银行类职位需求

我国银行主要分为:1.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行政管理机关,基本上不对个人和企业办理银行业务);2.政策性银行(包括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国 家开发银行,只办理政策性的银行业务);3.商业银行(分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4.信用社(分为城 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5.邮政储蓄银行等。

毕业生岗位分析

由于不具备工作经验,大部分银行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并没有特定工作岗位的限制,而是采用先选拔有能力有潜力的应届毕业生,进行一年左右的岗位轮换,再根据其工作表现和实际能力,确定其适合的具体岗位。

绝大部分银行主要从应届毕业生的硬件条件和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初步的筛选,主要包括:1.专业背景;2.个人综合素质和实力;3.其他(如政治面 貌、外语能力、辅修学位等);4.外表得体大方等几个层面。如今的银行越来越按市场规律实行商业运作,员工一年一聘已经不是什么****事,银行已经越来 越多地根据投入和产出的对应关系上来制定网点和人员的数量,不再单纯追求网点多、机构大,取而代之的是支行的确立。

就业新特点

1、学历要求提高

特别是证券业、银行业,人才需求将逐步向“高、精、尖”倾斜,同时像座席员、操作员、银行柜员等的一线基础性员工的学历也主要以本科为起点。

2、专业知识涉猎广 行业信息更新快

随着与世界经济的接轨,银行从业人员必须了解国际金融规范,知道国际市场最新的金融理论;能通晓国内金融行业情况,熟悉证券市场、外汇市场与企业融资运作的相关知识。相关专业毕业生要时刻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不断学习各种最新的金融知识,保持知识的不断更新。

3、除此以外,职业技能水平和外语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

客户经理

职位概述:主要负责推销理财产品,做个人贷款(包括房贷,消费贷款,出国留学贷款等)和第三方存管,推销信用卡等个人业务。

职位职责:

1、落实经营计划,完成分分配的各项任务;

2、产品销售和开拓市场,开发新客户;

3、反馈客户需求,维护老客户。

基本要求:

1、热爱金融投资事业,具有强烈的销售意识,具备一定的客户资源;

2、愿意从事有挑战性的工作,能够承受相应的压力;

3、身体健康,品行端正,乐观积极,较强的交际能力。

柜员

职位概述:银行内部在柜台工作的人员。

职位职责:

1、准确、高效率地完成柜台交易,并提供高水准专业的服务;

2、熟悉所推广产品,发掘潜在客户,以支持销售及市场推广策略;

3、报告客户的反馈意见,并收集市场情报。

基本要求:

1、做事细致、有条理,对数字敏感,有强烈的销售意识和技能;

2、强烈的责任感,良好的服务意识、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技巧;

3、品貌端庄、气质良好,为人正直。

结算员

职位概述:负责因资金调拨等原因所发生的货币收、付业务的清算。 职位职责:

1、办理银行结算业务;

2、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

3、保管有关印章。

基本要求:

1、善于表达及理解,熟悉预、决算流程;

收银员岗位职责篇4

餐饮门店出纳的岗位职责1

1.在行政上积极配合经理工作,在财务上要有独立性;

2.善于沟通,在工作中碰到问题要及时上报领导,不得擅自做主;严格观察门店的财务漏洞,及时向上级反馈;

3.每周上一次早班,了解菜肴进货情况及价格的对比;

4.不得代替收银工作;特殊情况除外。

5.严格管理门店的现金收支,认真核对现金、电脑汇总单、收款收据、银行回单;不得以任何理由挪用、暂借营业额、备用金;

6.合理收发物料,把握好仓库存量,做好仓库出入记录;认真核对每日供货单、领料单,做到正确无误;

7.建立水电费、电话费、应付账款、往来物料、IC卡记录等明细账册;

8.理好IC卡操作系统,管理操作卡不得外借,出现IC卡金额不符负全责;

9.严格管理收银员及刷卡系统,并负有直接责任;

10.严格按照《二级财务工作流程表》来操作;

11.不得采购原辅料,营业时间不得离开门店。

12.营运期间需协助收银工作,严禁在办公室长期逗留。

餐饮门店出纳的岗位职责2

1.负责门店一切日常开支活动,营业款缴存等业务;

2.完成门店营业款的核对工作;

3.负责收银员的培训工作;

4.完成店里人员的考勤管理工作;

5.负责门店的财务行为的监督工作;

6.负责向总公司财务部定期汇报店内工作;

7.完成科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任职要求:

1、 大专及以上学历,会计相关专业,性别不限,有餐饮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经验。

2、认真细致、爱岗敬业,有良好的职业操守。

收银员岗位职责篇5

本人系xx银行xx分行员工,20xx年8月参加工作,任国际业务部国际结算岗。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4年已经过去了。在本人参加工作4年的时间里,受到领导和各位前辈多方面的关心和照顾,在工作上亦受到了无微不至的指导,我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国际业务部是负责分行外汇政策的落实和与的专业管理部门,是日常的国际结算工作和风险和内控的日常管理职责部门。本人所在岗位,主要负责日常的审核单据;为贷款审批部门提供打包贷款和押汇贷款业务的专业指导意见,并在贷款发放后,及时注意最新动态,在业务层面上出现可能导致无法还贷的风险点时,及时向信贷员和信贷支持中心做出风险提示;另外负责国际间银行通讯系统(即swift系统)的信息收发工作。6月份中旬,新增添了一项工作:信用证项下和托收项下的收汇,包括了出具联系单告知会计部门入帐,和在有贷款的前提下做出收汇还贷款的提示。

此外,兼职本部门信息安全员,负责部门电脑网络信息安全的维护。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和学习,感慨万千,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发现了许多不足。在20xx年结束之际做个小结,以此鞭策自己在今后工作中表现得更好。

进入华夏银行的4年多时间里,在领导和前辈的关心照顾下,本人抱着谦虚好学的态度努力工作,积极学习业务知识、掌握操作技能、适应工作岗位,基本能较好的完成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本人是理科本科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接触全新的银行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这个过程不仅是专业的换位,更是一种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换位,在单证岗位上,本人认识到认真的学习、正确的方法、严谨的态度、积极的沟通、努力的思考,才能获得最准确的审单结果和最高的工作效率。也正是银行业这种对我而言全新的工作,提供给我一个全新的学习机会,在华夏优良的成长环境下使我能够养成在每一天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学习和获取新的知识,努力了解银行业、金融业的运行规律,把所学所悟的点点滴滴运用到实际工作岗位工作中。

正是由于以上的认识,本人在过去的时间里努力向各位前辈学习业务知识,严谨认真的完成了本职工作。努力地养成着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方法,近来的工作使本人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良好的工作习惯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工作的条理性上,对工作效率也有很好的提升。

从事新的收汇工作,需要牢记工作的要点,从简单的入手,由浅入深,在工作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其中的窍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今后还将继续努力。

收银员岗位职责篇6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措施

货币资金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企业在建立与实施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中,至少应当强化对下列关键方面或关键环节的控制:(1)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授权审批程序应当明确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2)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应当合法合规,银行账户的开立、审批、使用、核对、清理严格有效,现金盘点和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应当按规定严格执行;(3)货币资金的会计记录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4)票据的购买、保管、使用、销毁等应当有完整记录,银行预留印鉴和有关印章的管理应当严格有效。

(一)岗位分工控制

1、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机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应当包括:(1)货币资金支付的审批与执行;(2)货币资金的保管,记录与盘点清查;(3)货币资金的会计记录与审计监督。

2、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3、配备合格人员,进行岗位轮换。企业应当配备合格的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办理货币资金业务人员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实行岗位轮换的关键才会岗位,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在内部公布。

4、建立回避制度。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会计机构负债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出纳人员。

(二)、授权审批制度

1、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审批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审批人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2、明确经办人员办理货币资金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企业应当建立货币资金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并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资金支付业务。

(1)支付申请。企业有关部门或个人用款时,应当提前向经授权的审批人提交货币资金支付申请,注明款项的用途、金额、预算、限额、支付方式等内容,并附有效经济合同协议、原始单据或相关证明。

(2)支付审批。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对支付申请进行审批。对不符合规定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审批人应当拒绝批准,性质或金额重大的,还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3)支付复核。复核人应当对批准后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进行复核,复核货币资金支付申请的批准范围、权限、程序是否正确,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金额计算是否准确,支付方法、支付企业是否妥当等.复核无误后,交由出纳人员等相关负责人员办理支付手续。

(4)办理支付。出纳人员应当根据复核无误的支付申请,按规定办理货币资金,支付手续,及时登记资金和银行存款日记帐。

3、严格按照申请、审批、复核、支付的程序办理货币资金的支付业务,并及时准确入账。

4、严禁未经授权的部门或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或直接接触货币资金。

(三)现金控制

1、实行现金库存限额管理制度。单位应当加强现金库存限额的管理,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当及时存入开户银行。

2、明确现金,开支范围和支付限额,并严格执行。企业应当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企业的现金开支范围和现金支付限额。不属于现金开支范围或超过现金开支限额的业务应当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

3、现金收入及时存入银行,严格控制现金、坐支;严禁擅自挪用、借出货币资金。

4、货币资金收入及时入账,不得帐设帐,严禁收款不入账。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实行收支两条线和集中收付制度,加强对货币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

5、定期盘点现金,做到账实相符。企业应当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如:发现帐实不符,要及时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四)银行存款控制

1、加强银行账户管理,按规定办理存款、取款结算。定期检查、清理银行账户的开立和使用情况。 企业应当定期检查,清理银行账户的开立及使用情况,发生未经审批擅自开立银行账户或者不按规定及时清理、撤销银行账户等问题,应当及时处理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 严格遵守银行支付结算纪律。企业应当严格遵守银行结算纪律,不得签发没有货币资金保证的票据或远期支票,套取银行信用;不得签发、取得和转让没有真实交易和债权债务的票据;不得无理拒绝付款,任意占用他人货币资金;不得违反规定开立和使用银行账户。

3、 定期获取银行对账单,查实银行存款余额,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企业应当指定专人定期核对银行账户,每月至少核对一次,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指派对账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进行审核,确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是否调节相符。

(五) 票据控制

企业应当加强与货币资金相关票据的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处理程序,并专设登记簿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企业因填写、开具失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作废的法定票据。

(六)印章控制

1、企业应当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财务专用章应当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应当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不得由一个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2、按规定需要由有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经济业务与事项,必须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用章必须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并进行登记。

(七)监督检查

单位应当建立对货币资金,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检查。

1、定期检查货币资金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货币资金业务不想容职务混岗的现象。

2、定期检查货币资金授权审批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货币资金支出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

3、定期检查印章保管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办理付款业务所需的全部印章交由一个人保管的现象。

4、定期检查票据保管情况,重点检查票据的购买,领用、保管手续是否健全,票据保管是否存在漏洞。

(八)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措施

1、单位应当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单位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2、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应当配备合格的人员,并根据单位具体情况进行岗位轮换。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忠于职守,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客观公正,不断提高会计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3、单位应当对货币资金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审批人应当根据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4、单位应当加强与货币资金相关的票据的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管理、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专设登记簿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

收银员岗位职责篇7

【关键词】重要岗位管理 岗位轮换 强制休假 离岗审计

一、重要岗位的定义

所谓银行重要岗位,是指在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中,其工作不可或缺、有明显的风险点,工作状况直接和银行的经营效益、经营目标、经营风险、市场拓展、社会形象等相联系的岗位。按照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划分,银行重要岗位可以划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

首先是“权力型”重要岗位,包括银行各级领导干部岗位和有关涉及“权、钱、人、事”管理的工作岗位都属此类。主要有营业机构的负责人和有管理职能的各级负责人。

其次是“操作型”重要岗位,主要适用于涉及授信业务、柜台业务、资金业务、中间业务等风险关键控制点的岗位,包括:综合柜员、会计、事后监督、信贷管理、中间业务批处理、资金调拨以及结算岗位人员(包括票据交换岗位、内部往来岗位人员及印、押、证岗位人员)、出纳岗位人员(收款员、复核员)、金库管理员(金库、秘钥保管员)等。

最后是“督查型”重要岗位,是指对“权、钱、人、事”负有监督职责的岗位。“督查型”重要岗位的风险点在于渎职失位、对违纪违规问题视而不见或处而不力等方面。

二、岗位管理控制的主要形式

(一)岗位轮换

岗位轮换是岗位管理控制的有效方式,是根据风险控制工作需要,有计划的安排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调换工作岗位的一种制度安排。现阶段,银行经济案件时有发生。这其中内部作案造成损失的占了很大一部分,其原因除了制度坚持不够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员长期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给银行带来巨大损失。岗位轮换可以为各项工作提供一个监督制约机制,某岗位职责完成的怎么样,有无缺点和漏洞,至少可以有另外一个人可以评定。为此,对一些重要的、易发案件的岗位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可以有效地防范经济案件的发生。虽然岗位轮换在防范案件发生,提升员工素质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重要岗位轮岗的实施过程中,仍然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其一,频繁岗位轮换易导致短期行为。轮岗的年限较短,基层营业网点的负责人频繁变化,不利于针对营业网点的一些改革措施的持续推进和有效落实,降低了基层营业机构对周边环境和市场的快速适应能力和服务能力。更有可能因为营业机构负责人可能会追求短期绩效而忽视长远发展,引起的机构人员冗余,人员效率和机构竞争能力下降。对有些柜面、会计等人员来说,定期岗位轮岗有可能形成工作不认真,敷衍的习惯,容易养成责任心降低的坏毛病,时间久了也容易形成短期行为。这些短期行为对于机构的发展和员工个人的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

其二,降低短期工作效率,容易诱发投机心理。员工在一个重要岗位上工作几年后,也已经熟练掌握本岗位相关的业务知识、技能和业务操作规程,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但走到新的环境新的工作岗位,新旧工作需交接,新工作环境和岗位为需熟悉和学习,新的工作关系也要重新建立,这些都会使短期工作效率下降。此外,从事一定岗位上的工作,一定会遇到一些困难和不满,若有定期轮换,员工有可能寄望于更换岗位来解决一切问题而非主动克服工作中的难题,在本职岗位上有可能三心二意,甚至采取投机取巧的方式来达到“流动”的目的。

其三,轮岗中交接不清、人员素质不足等可能引发新的操作风险。定期的岗位轮换会出现频繁的工作交接,当出现交接不清,如资料不全,操作方法、客户沟通等方面工作不清楚不明了,都会影响工作效率。再如会计、财务、联行、结算工作专业性较强,对会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会计人员必须对会计法律法规及相关操作规程等有一个全面和熟练的掌握,才能胜任会计岗位。同时,会计工作又是项连续性和经验型较强的工作,由于会计业务长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地吸收,因此要熟悉该项工作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其他部门人员如果轮换到会计岗位上,容易因业务不熟练和缺少工作经验而造成工作失误,从而导致新的操作风险的产生。

其四,岗位性质、待遇等差异性影响岗位轮换的工作效果。现在大部分商业银行推行的薪酬分配办法突出与单位和个人业绩挂钩,受经济利益驱动,基层经营机构效益好的员工不愿到效益差的机构去工作,而效益不好的机构的人员很有可能希望抓住轮岗的机会到效益好的基层经营机构,而不是努力工作改变原来基层经营机构的效益现状。另外,由于不同工作岗位的性质不一样, 往往形成了各岗位之间的工作条件、工作量的不同, 使员工也形成了一些好岗位和差岗位的观念, 这给岗位轮换的有序进行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二)强制休假

强制休假也是银行对重要岗位员工进行岗位管理控制的必要方式, 是防范人员风险、道德风险,完善内部控制的重要制度,是对岗位轮换的重要补充。主要是指根据风险控制工作需要,在不事先征求本人意见和不提前告知本人的情况下,临时强制要求关键岗位人员在规定期限内休假并暂停行使职权,同时对其进行离岗审计的一种制度安排。

从频率上看,强制休假可是常规性的,也可以是触发性的。常规性主要体现在对岗位轮换的补充作用的正常强制休假。对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实行岗位轮换的部分营业机构负责人以及其他关键岗位人员,要定期、不定期地对该类员工进行常规性的强制休假。触发性主要体现在因为重要岗位员工触发某一事件,如经检查或举报发现业务操作中存在重大违规隐患的,个人思想情绪波动较大、神情恍惚、行为异常等,或者家庭、婚姻遭受重大变故或直系亲属投资经商出现巨额亏损、倒闭破产等情形的,必须对相关重要岗位的员工进行强制休假,以防范操作风险案件的发生。

从覆盖面看,既包括基层经营机构的负责人,也有各业务条线、环节上的重要岗位人员。强制休假是手段较为灵活的内控措施,强制休假的对象既包括前台柜员岗、会计授权岗、委派会计主管等重要岗位,也包括基层经营机构的负责人。基层经营机构负责人和委派会计强制休假由总行稽核、会计结算等部门按相关规定统一实施并承担组织责任,各分支机构各关键岗位员工强制休假由相关机构自行实施并承担组织责任。通过重要岗位全覆盖进行顶岗检查,规避和防范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从后续措施上看,有稽核检查,也有临时性工作交接,重点是稽核检查。强制休假的核心是通过工作的临时性移交、稽核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稽核检查和报告时强制休假制度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在强制休假期间,由审计人员或替岗人员对休假人员所在岗位进行业务检查。强制休假人员按有关规定办理与代职人员的交接手续并限期离岗,未经许可,强制休假人员在强制休假期间暂停行使其职权,不得返回工作岗位,也不得向银行内其他人员发出任何工作指令或处理有关工作。强制休假人员在休假期满后,须按时返回岗位并与替岗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对强制休假人员审计或业务检查中如发现有重大问题,审计人员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并提交审计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审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审计对象应负的责任,处理意见或建议等。

(三)离岗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多种表现形式,按被审计人的审计阶段和审计目的可以分为离任审计、任前审计、任中审计等。除以上形式外,一些商业银行为了加强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已开始扩大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尝试实施了强制休假离岗审计工作。这一审计模式主要适用于具体承办业务的关键岗位人员,主要指各级机构在安排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期间,组织对其履行岗位职责、经营管理活动既业务操作的合规性等情况实施审计的行为。

当前,在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这一较为特殊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其一,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的对象较多,涉及范围广,审计工作量大。一家内控严密的商业银行,设置的关键岗位通常较多,从事关键岗位人员也相对较多。除了各分支机构负责人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各分支机构科室负责人以外,还有运营类、风控类、营销类等多个不同类型的关键岗位,客观上导致审计对象的多样化。

其二,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缺少统一、有效的评价指标,审计质量较难把握。由于商业银行关键岗位人员一般分为各分支机构承担管理责任的人员和承担业务经办直接责任的岗位人员两类。前一类人员的离岗审计即是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其审计内容、范围、评价指标等均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固定模式,审计工作可以按图索骥,能够较好的把握审计质量。后一种类型即为重点探讨的适用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的关键岗位人员。这类人员众多,涉及营销、运营、操作等不同工种,对于这类人员的审计还未能形成统一的审计评价指标,也没有相对标准化的审计模式,对审计质量不易把握。例如对客户经理的审计、对大堂值班经理的审计,除对其履职情况进行了解外,很难找到其他评判标准,再加上商业银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未能完全标准化的情况下,审计工作更难以规范。

其三,基层审计人员素质、力量较为薄弱。当前,大部分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基本采用“分层审计,下查一级”的模式。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审计一般以承担较多经营任务的基层支行开展。由于要承担各类经营任务,支行审计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一般较难得到保证,独立性也相对较弱、缺乏专业审计人员,从而给基层支行的关键岗位人员离岗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岗位轮换、强制休假以及离岗审计是重要岗位管理最为重要的三大措施,同时三大措施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辅助的三类配套措施,案防工作的实际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三种方法的综合运用。除此之外,重大事项报告、重要岗位员工八小时以外活动监督也是案件防控的重要辅助措施。

三、健全关键岗位管理的主要思路

在满足监管关于关键岗位管理的要求,最大限度降低案件风险的目标下,综合实施轮岗轮调、强制休假、离岗审计、重大事项报告等各类配套措施,提高案防工作的有效性。

其一,建立统一、规范的银行各管理层级重要岗位的管理政策,内容应包含重要岗位的识别标准、相关部门的职能职责、岗位管理的各类配套措施及其适应范围、管理流程等,实现关键岗位统一集中化管理。建立各层级、各条线、分支机构的重要岗位管理办法,并对岗位轮调、强制休假、离岗审计、重大事项报告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重点关注各项内控措施的协调性和匹配性。

此外,在整体重要岗位管理政策之下,结合商业银行运营管理实际,在实施岗位轮换前,应统筹制定年度重要岗位和强制休假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的范围内开展,做好人员储备,在保持会计队伍的相对稳定和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的情况下,发挥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这一内控有效手段,防范案件风险。

其二,完善关键岗位设置,建立标准化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一方面对银行的所有岗位进行梳理,制定统一的岗位职责,明确工作内容和要求,并梳理关键岗位操作过程中的风险点,将关键岗位的工作流程标准化,以流程图的形式进行固化,这样有助于岗位人员依章办事,保持全行相同岗位职责、操作、风险控制的统一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审计人员则按照标准化工作职责和操作流程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履职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并对相应风险点的控制情况进行审计分析,从而保障审计规范,提高审计质量。

其三,强抓重要岗位管理政策的落实,执行关键岗位轮换制度规定,坚决杜绝因轮岗不及时,因长期从事高风险的固定岗位, 而导致一些重大经济案件的发生。同时根据银行的实际情况,制定关键岗位轮换制度的细则,最小化岗位轮换的消极影响。当岗位轮换措施不能及时采用,要及时辅助以强制休假和离岗审计,降低案件发生的可能。待轮岗条件成熟后,坚决执行关键岗位轮换制度规定。

其四,强化对重要岗位管理政策落实的监督,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重要岗位的管理政策实际落实的情况怎么样,存在哪些反馈的意见,这些都需要通过强化对重要岗位管理政策落实的监督工作来实现。通过定期对政策的落实情况的监督和评价,掌握政策的落实情况和效果,及时解决和纠正政策以及管理办法落实中出现的问题,推动管理政策在银行落到实处。

其五,建立重要岗位的相关统计指标,并通过重要岗位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重要岗位的相关统计指标,包括已经识别的重要岗位、已建立上岗标准的重要岗位以及各条线内控措施的实施情况。通过将这些统计指标嵌入到重要岗位人员管理信息系统中,这一系统还应该包括的主要功能有:重要岗位管理、重要岗位员工基本信息管理、重要岗位员工岗位轮换、强制休假、预警信息、轮换、强制休假信息查询以及报表等。通过该信息系统,实现对全行重要岗位的统筹管理。如查询功能中提出能够查询重要岗位员工轮岗后的去向,一是调动的员工,何时调到何机构、何部门、从事何岗位工作,原重要岗位由何人接任;二是部门内部调整岗位的,调整后原重要岗位员工现在从事何岗位,原重要岗位由何人接任;三是客户经理调整客户的,调整后客户经理现在分管何客户,原客户由何人接任分管。通过对银行重要岗位的信息化管理,做到重要岗位管理准确、及时、全面和有效。

参考文献

[1]王秀颀.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建设的思考[J].金融经济,2013(04).

[2]伍洪涛.对国有商业银行岗位轮换制度的分析和思考[J]. 科技经济市场,2007(01).

[3]金晖.试论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岗位管理体系改革[J]. 金融论坛,2008(03).

[4]傅竹生.基层央行实行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的现状、难点及对策[J]. 武汉金融,2011(03).

收银员岗位职责篇8

近年来,国内外银行发生的大量案件凸现了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同时监管机构对于银行内部控制的监管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银行必须建立符合监管规则的内控体系,并保证内控体系与本行发展战略、核心价值、经营理念、经营目标和管理成熟度相适应。

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国民经济的枢纽,是国民经济信贷收支、现金收支和支付结算的中心,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问题,不仅会引发其自身的生存危机,而且会导致更为广泛的社会问题。为此,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健全科学有效而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其会计核算的质量及资金运行的安全与效率。

本文从两个方面,即岗位职责控制、操作流程控制,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手段――采用内部控制进行分析。

一、岗位职责控制

采用内部控制的手段对风险控制,为了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需要借助相应的组织结构。健全的组织结构是内部控制机制发挥作用的硬件因素,一个合理的内部控制科层框架有利于在明确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体系的基础上,确定内部控制的内在关系,以理清内部控制权责,便于配备适当的人员并建立一系列行为规范和标准,使员工了解和掌握组织架构设计及权责分配情况,正确履行职责,从而保证银行内部控制各项活动的顺利实施。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科层体系的基本架构

内部控制应是一个权利与责任合理分配的体系。只有合理分配内部控制权责,才能达到提高运营效率、规避银行风险的目的。内部控制权责的配置,离不开银行的组织架构。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包含董事会、管理人员、监督层、执行层、操作层各方面之间的权责分工、纵向管理层次、部门之间的横向结构相结合而组合形成的架构。

(二)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权责分配

董事会负责保证商业银行建立并实施充分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负责确保商业银行在法律和政策的框架内审慎经营,明确设定可接受的风险程度;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内部控制政策,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充分性与有效性进行监测和评估,负责执行董事会决策,负责建立识别、计量、监测并控制风险的程序和措施,负责建立和完善内部组织机构,保证内部控制的各项职责得到有效履行。

(三)职能部门设置以及部门主要的职责

按照对业务的处理可以把职能部门分为前台市场营销部门、风险控制部门和后台综合管理部门。前台市场营销部门主要负责对外经营的各项业务;风险控制部门主要负责风险管理、审计稽核、监察等;后台综合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

(四)不相容岗位控制

首先,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就是“内部牵制”,其次,明确各岗位的权限和相互联系,使不相容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商业银行应当明确划分相关部门之间、岗位之间、上下级机构之间的职责,建立职责分离、横向与纵向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涉及资产、负债、财务和人员等重要事项变动均不得由一个人独自决定。

1.票据保管与票据贴现审批是不相容岗位,银行内控管理要求印、押、证分管,不相容岗位不能兼职,以防控风险、确保资金安全。

2.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不能有一人负责,在处理“三重一大”问题上,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3.操作岗位分离分设要求:

营业机构柜员的劳动组织必须坚持不相容业务操作岗位分设,做到相互制约、相互控制。

(1)印、证、机使用管理岗位设置,必须严格执行印、证、机分管、分用,平行交接制度,不得将本人经管的印、证、机随意交与他人使用。

(2)联行业务录入、确认岗位必须严格分开,严禁一人操作。票据交换提出岗位必须与复合及数据发送岗位分设。

(3)事后监督岗与业务处理岗分设。设置专职复核员、综合员的,滞后复核由综合员兼职的,该柜员不得兼办柜台业务;滞后复核不得与日间交叉。

(4)库房管理与柜台现金收付岗位分设。设置专职总出纳岗位的,总出纳掌管一把库房钥匙,负责库房现金及重要空白凭证管理,总出纳与柜台现金收付业务不得交叉;临柜柜员兼职总出纳的,该柜员办理现金调拨、出入库和重要空白凭证调拨、领发交易必须由会计主管授权审查。

银行柜员处理核算业务操作权限:(1)现存业务,小型网点的普通柜员的业务操作权限往往为5万元以下、中型网点的普通柜员的业务操作权限往往为8万元以下、大型网点的普通柜员的业务操作权限往往为10万元以下;(2)取现业务,大中小型网点的普通柜员往往为5万元以下;(3)转账业务,小型网点的普通柜员的业务操作权限往往为10万元以下、中型网点的普通柜员的业务操作权限往往为20万元以下、大型网点的普通柜员的业务操作权限往往为30万元以下。无论是现存业务、取现业务还是转账业务,主管往往经过会有一定额度的授权,目的是为了区分网点和控制风险。

二、操作流程控制

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业务流程可以分为直接创造价值的前台客户服务流程和为直接创造价值活动服务的后台支持流程,这两个流程按照J・佩帕德和P・罗兰的划分分别属于银行的经营流程和保障流程。

从流程的角度来考察操作风险,也可以从操作风险的定义中反映出来。正确划分银行流程活动,应从银行本身的规模、战略、业务特性和管理特点出发。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是:“由于不当或失败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这一定义包含四类因素,即人员、程序、系统和外部事件,但都通过业务流程发生作用。瑞士信贷集团的定义是“由于以不当或失败的方式操作流程活动而对业务带来负面影响的风险,操作风险也可能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全球衍生产品研究小组曾经给操作风险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操作风险是指由于控制和系统的不完善、人为的错误或管理不当所导致的损失的风险。”它是从人员、系统和操作流程三个方面对操作风险进行了界定,并且把管理作为防止操作风险的决定性因素。银行操作风险涉及组织的各个方面,主要发生在银行服务的各种流程活动之中,流程中的人、系统和操作程序就成为操作风险管理的重点。因而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规范、监视和分析组织内部的各种流程,同时将人和系统的因素考虑到流程之中。为迎合银行业务流程管理和操作风险控制的需要,内部控制实际上将演变成一种最优化、简洁和理性(合乎逻辑)的流程活动方式或流程活动标准,实现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合一,达到控制和规避操作风险的目的。

正确划分银行流程活动,应从银行本身的规模、战略、业务特性和管理特点出发。对流程活动分解的越细,就越容易找到具体的风险驱动因素,从而越能对操作风险进行准确衡量与管理,因此,合乎逻辑的做法是将银行业务划分为产品线,再细分为流程,最后细分到流程活动。风险管理流程作为一项支持性的经常活动,对其它流程有着监督的作用,因而可以将风险管理流程和普通业务流程作为整体来考虑,即对流程的数据、知识和规则建模时,可以对每个业务流程活动和类型进行基于损失数据的风险评估和分析,做到每一个流程活动的流程管理和风险管理。

根据银监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的规定,对其中的授信、资金业务、存款及柜台业务的内部控制、中间业务的内部控制、会计的内部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2006.

[2]张福荣.商业银行会计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上一篇:北京计划生育条例范文 下一篇: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