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明驾驶范文

时间:2023-09-17 09:38:23

安全文明驾驶

安全文明驾驶篇1

驾驶员安全文明经营聘用合同

甲方:经营者:联系电话:

乙方:联系电话:

经营者与乙方协商,甲方同意,聘用乙方为渝(A)F号车驾驶员,月工资元由经营者支付,聘用期为年。

为加强营运车辆安全行车文明服务的管理,增强驾驶员文明服务和安全行

车意识,树立良好的企业和行业形象,根据有关规定,特制订本合同,甲方、经营者和乙方共同遵守。

一、甲方和车主的责任、权利

1.应积极协助经营者办齐车辆的行驶证、营运证、保险证、治安许可证等证件,并按期参加年检。

2.按照行业管理体制部门的要求,配齐营运设施设备。

3.经营者应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若出现故障,应及时安排修理。

4.甲方应按期组织经营者和驾驶员学习运管、交警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加强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通报好人好事及安全形势,及时表彰优秀驾驶员。

5.做好驾驶员的管理。聘用前,甲方应协助经营者对驾驶员的准驾资格、职业道德、服务态度和驾驶技能进行考核,聘用时,甲方应收取驾驶员安全文明经营保证金1000元以上,解聘时退还。若车主要更换驾驶员,需经甲方同意。

6.经营者要按时发放工资,不得随意拖欠、扣发驾驶员工资,若因驾驶员的原因违章受罚或造成安全事故需要扣发工资的,应向驾驶员解释清楚。

7.乙方违反下列规定,甲方或经营者有权解除合同。

二、乙方的责任、权利

1.乙方必须持有效驾驶证、准驾证、服务监督卡须与所驾车牌号相符。

2.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操作规程,文明行车,不开带“病”车,不开超速、超载车、不疲劳驾车,严禁利用车辆或将车辆擅自借给他人从事违法违纪活动。

3.乙方在经营中必须做到“三不、四要、五文明”,三不即不拒载、不乱收费、不说脏话、粗话;四要即要拾金不昧、要救死扶伤、要扶老携幼、要见义勇为;五文明即语言文明、仪表文明、车容文明、行车文明、经营文明。

4.服从管理部门的管理。

5.保持车容车貌整洁,未经运管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张贴商业广告。

6.乙方违反上述规定发生违章,后果自负。

三、本合同未尽事宜,由甲、乙方和经营者另行协商。

四、本合同一式四份,甲方、经营者、乙方各一份,上交运管部门一份。

五、本合同由甲、乙方、经营者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

经营者:

乙方:

安全文明驾驶篇2

一、影响安全驾驶的因素

1、性格因素

性格是人类具有的独特思想与行为模式。,人体在思维、感觉、行为等都会与其他人存在差异,性格的差异会直接影响行为,而驾驶行为也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所以性格会直接影响驾驶的安全性。如在人格中存在的易怒、冲动性、感觉追求等都会直接影响驾驶行为。如在人类感情中,感觉追求就会直接影响人对驾驶的感觉,这种特殊需要往往体现在对刺激感的追求,在驾驶中如果对速度等存在感觉上的追求,就会直接导致高速驾驶等行为,此时他们不会对超速、追尾等产生畏惧,反而认为这些行为是技术高超的反应。所以人本身性格的差异会导致其对安全驾驶的理解不同,也就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2、风险认知

驾驶的过程是一个认知和实践的过程,在研究中发现影响安全驾驶的认知行为是一种对危险预判和估计的行为,在实际的驾驶中驾驶员通过判断与决策来指挥行为,对危险的判断也就直接影响其操作行为。同时调控式关注与认知偏差也会已进行安全驾驶,这些都是认识因素对安全驾驶的影响范畴。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会感知交通环境改变所造成的风险改变,即风险知觉对潜在的风险有体验与预知,所以驾驶行为就是预测变量的改变并作出相应的操作。风险知觉与安全驾驶是正比,如果司机对风险判断高则驾驶也就越安全。当然风险认知中也会存在感情因素,即对风险的担忧和顾虑此时也会影响安全驾驶,而且风险预测与认知也会参杂人格因素,所以在认知因素中存在综合性的影响因素。同时驾驶人员对车辆、道路等客观的认知也是影响其安全驾驶的重要因素,经验丰富的司机对环境改变的适应性较强,就是因为在长时间的驾驶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风险认知上更加的客观,因此在驾驶中可以更加客观的分析环境改变,从而做出准确的操作,这也是安全驾驶的基础之一。

3、环境改变

交通环境是动态化的外部环境模式,其对安全驾驶的影响最大,其中主要的影响要是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

3.1时间:时间对司机的影响较大,因为在时间压力下司机的行为会发生改变,相关报告显示时间压力是造成违章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对速度的影响。时间压力往往会给危险驾驶一个充分的理由,这也是时间压力最为直接的体现。如对感觉寻求的影响最为明显,在时间压力下其违章的行为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其原因就是对时间压力所产生的刺激的追求。在时间压力下违章已经成为次要因素,因此在时间压力下违章也成为必须行为。

3.2交通阻塞:交通阻塞是一种城市交通的通病,在阻塞过程中人们的情绪会受到直接影响,司机的压力和攻击性都会提高,所以在拥堵的环境中危险驾驶的行为容易升级,在高峰期间还会增加时间压力,所以仍容易影响安全驾驶。

3.3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个体在执行的任何行为的时候都会感知来自社会的压力,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道德规范,个体往往会考虑团体的行为目标,因此个体行为从某个角度看应服从社会的团队的行为目标。从某种角度看交通规范也是一种社会整体的行为规范,所以社会标准往往也会影响驾驶者的思维模式,因此社会因素也是影响安全驾驶的重要因素。

3.4文化因素:文化素养也是影响一个人行为模式的重要因素,所以文化因素也会影响安全驾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地区的驾驶人员所体现出的驾驶行为也就不同。研究表明我国的文化对驾驶行为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工作中驾驶行为会受到文化素养的直接影响,文化素养在驾驶中会影响驾驶员对违规的预测,高的文化素养会让驾驶者对同等的风险认知更加深刻,从而让驾驶者不会在行驶中违规,并且在行驶中也会躲避可能出现的危险,因此也就提高了安全驾驶的水平。

二、安全驾驶特征体现

在安全驾驶是一个规范的行为模式,因此安全驾驶与驾驶员的行为和思想直接挂钩,其人为的特征十分明显。具体看表现在以下两个层:

1、身体素质与心态保持

安全驾驶的基本条件也是必须条件就是驾驶员的身体健康与心理素质的保持,其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与心理素质,在面临干扰因素的时候可以有良好的心态对待冲突或者矛盾,且具备良好的身体反应来操控车辆的运行。在研究中证明良好的身体技能和判断力是安全驾驶的重要基础,驾驶员体力和精力都保持良好状态时,可以很快的适应周围环境的改变,从而集中精力来应付复杂路况,且可以有效的控制安全事故。同时保持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也是安全驾驶的重要条件,这样才能在突发事件中做出正确的反应并保证操控自如。

2、安全驾驶需要掌握驾驶信息

在驾驶的过程中,路况是影响驾驶行为的重要因素,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必须适应各种环境的改变,即信息的更新,并做出相对应的操作,如适应驾驶节奏,在盲区或者交叉、超车时可以采用防范措施并做出正确的操控,以此保证安全驾驶。所以对信息的掌握也是保证安全驾驶的重要基础,也是其重要的特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驾驶的技能也是一种驾驶信息的掌控,所以对信息处理的能力是可以在训练和学习中提高的。

三、安全驾驶的训练方法

安全是驾驶员必须重视的第一要务,是驾驶过程中的最为基本的准则,要做到安全驾驶就必须通过培训和实践来提高驾驶员应对外部干扰的能力,从而保证技术提高、

1、基本素质提高

安全驾驶是一种行为准则在驾驶行为中的体现,而要实现安全驾驶就必须从思想意识提高入手,因此在训练中应让驾驶员明确行为准则,也就是社会规范对驾驶行为的最低要求,从而改变某些不正确的认识与行为,这样才能为安全驾驶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必要的法规与法制教育是安全驾驶训练中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让驾驶员有意识的遵守交规法规,并在实践中遵守交通规则,从而保证安全驾驶。其次,提高驾驶人员的基本素质,也就是行车素质。提高其对自身安全和其他人员安全的认识程度,明确自身所担负责任。所以在在驾驶中应培养其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即在面对冲突时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遇到堵车、刮碰、强行是应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能因为急躁而失去对安全的把握,从而酿成更大的事故。

2、提高驾驶技能

驾驶技能是驾驶员必须掌握与熟练的基本技能,也是保证安全驾驶的重要技术基础。所以必须在训练和驾驶中不断提高。

2.1熟知车辆的基本性能

驾驶员必须针对驾驶的车辆十分熟悉。包括车辆的尺寸、操控部件的位置、车辆的性能、制动性能等等,并按照自身的情况调节驾驶位置,保持良好的视线,并明确在突发状况下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等,以此降低安全隐患。

2.2提高驾驶技术

驾驶技术是掌控车辆的基本技能,尤其是在行驶中对车辆进行制动,因为在突发状况中如果可以合理的进行制动是可以避免更大的事故发生的。此时也需要适当训练驾驶人员的心理素质,在不同的环境下冷静的应对突发状况,并采用合理的制动措施是控制事故的最有效方式。

2.3转弯的控制技术提高

转弯的过程是改变形式轨迹的过程,因此容易在转弯中出现碰撞等事故,一种是和对面车辆的碰撞,一种则是与后面车辆的碰撞。因此在训练中应提高在转弯中的驾驶技术,建立一个良好的行为模式,在转弯的过程中可以快速的认知转弯道路的基本状况并及时的发出转弯信号。以此降低在转弯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并在出现突发状况的时候进行正确的操作。

四、结束语

安全驾驶是一个复杂的行为模式,因其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如果外部因素的干扰改变了驾驶员的意识与行为模式就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所以对于安全驾驶的训练是一个从素质到行为的过程,只有在训练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提高驾驶员对风险的预测与控制能力,进而控制其个人的驾驶行为,保证驾驶操控在安全的范围内,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事故,保证安全驾驶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江景舫.安全驾驶汽车经验谈—高速公路驾驶之三[J].安全与健康, 2010(2).

[2]葛胜勇.驾驶汽车安全操作 10 法则[J].实用汽车技术,2008.

[3]安全驾驶经验谈(十四):冬季行车注意事项之公交客车篇[J].驾驶园2012(2).

[4]牛志成.浅谈汽车驾驶技能与安全驾驶[J].科技风,2013年2期.

[5]马培峰.浅谈特殊情况下的汽车安全驾驶[J].中国电子商务,2012年24期.

[6]刘立平.影响汽车安全驾驶因素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12年22期.

[7]徐国坚.试论汽车驾驶员在安全驾驶中的问题[J].科技与生活,2012年20期.

安全文明驾驶篇3

【关键词】汽车驾驶员;职业道德;安全行车

安全行车,预防事故,建设文明交通是每个驾驶员、每个交通参与者的愿望,是驾驶员家人和亲友的期盼,更是企业和全社会的共同目标。发生道路事故后车毁人亡、鲜活的生命的瞬间逝去,给企业、社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给个人、家庭心灵造成难以忘怀巨大创伤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平安是福,安全是第一要求、是驾驶员的第一责任,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没有安全,企业发展、队伍和谐、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就没有保证。面对日益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如何做到安全文明行车,预防各类道路交通事故,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企业驾驶员应有的职业责任。笔者作为企业交通运输单位一名基层管理人员,工作的实践使我深切的体会到,各类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的原因尽管各不相同,但深入分析发生事故的深层次原因与发生事故的诱因,都与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水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行驶中的疲劳驾驶、抢超强会、酒后驾车、超速行驶等等。作为一名合格的企业驾驶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娴熟的职业技能、自觉遵守职业纪律、认真履行职业责任,才能实现安全行车的目标。因此,无论从面临的外部环境,还是企业内部从严管理的要求来讲,必须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强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职业技能、规范驾驶行为、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建设文明交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如何进行企业驾驶员职业道德教育与保障安全行车谈谈粗浅的认识。

职业道德是指社会成员在从事具体工作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操守和品质,是适应各种职业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道德要求,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履行职业职责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加强企业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职业技能、规范驾驶行为、养成良好驾驶习惯,有利于增强驾驶员在日常驾驶中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有利于保障行车安全,更好的为企业的生产建设和改革发展提供安全正点的客运服务。在加强驾驶员职业道德教育,保障安全行车方面,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一、深刻理解,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对安全行车重要性认识

作为一名驾驶员,尤其是企业客运车辆驾驶员,更要深刻理解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与保障安全行车的关系,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是保障安全行车的基本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驾驶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仅代表驾驶员自己,更代表着一个单位的形象。在影响车辆安全行驶的“三要素”中,即驾驶员的不安全行为、车辆的不安全状态、道路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人是“三要素”中的主体。如果说每台车是一个交通安全的风险控制点,那么每个驾驶员就应该是所驾驶车辆的安全责任人。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将驾驶员从以前的岗位操作者向岗位责任者转变,使每一位驾驶员都自觉承担起安全责任人的职业责任。所以加强对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驾驶员履行岗位职责的责任意识对保证安全行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保障安全行车是驾驶员职业道德水准的具体体现。面对日益严峻的交通安全环境,面对城市机动车辆与日俱增而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面对城建步伐加快、道路开挖,交通拥堵现象不断加剧。作为企业客运车辆的驾驶员,能够保障安全行车,对内为企业内部各层次的服务对象提供安全正点规范便捷的客运服务、使服务对象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之中。对外企业客运的驾驶员作为社会交通的具体参与者,个体的文明驾驶行为能够树立起企业良好形象,进而为社会的文明和谐交通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安全行车就没有保证。安全行车没有保证,安全正点规范便捷的服务就无从谈起。因此,企业汽车驾驶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保障安全行车的关系密不可分,互为体现、互相促进的,两者缺一不可。

二、以人为本,使驾驶员接受职业道德教育成为自觉行动

以人为本,就是以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企业内部的客运企业,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安全,只有努力实现行车安全的目标,才能保障驾乘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新时期企业客运车辆的的职业驾驶员,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热爱本职、忠诚企业、尽职尽责、乐于奉献,做到自觉遵章守纪守法,做好车辆维护保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从而保障行车安全,在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的同时,也使自己不断地体现出人生价值。对于管理者来说,在日常具体的管理实践中要体现以人为本,就是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重视驾驶员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升驾驶员职业素养,为驾驶员操作技能的提升搭建平台,通过岗位练兵、技术培训、学习交流、技能鉴定、选树标兵等多种形式和方法,不断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和激励驾驶员自觉主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

三、以规为纲,让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在措施落实中见效

进行驾驶员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在推进驾驶员自觉遵守职业纪律上花气力。第一,要突出重点抓好驾驶员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教育,增强时刻严守道路交通法规的意识。第二,要联系实际进行企业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第三,要有针对性抓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案例的学习,事故案例的学习要注意广泛性,只要是对保障安全行车,对驾驶员能起到警示教育的都可以学习借鉴,以提高驾驶员驾驶车辆的警觉性。第四,要重视路检路查,对于路检路查中查出的违章行为、道路交管部门查处的交通违法行为,要按照制度规定公正、公开进行处罚,体现制度的严肃性、公正性。第五,要积极主动做好驾驶员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特别是注意做好受到制度处罚的驾驶员思想教育工作,使驾驶员真正认识到遵守职业纪律教育是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准则。

四、以实为据,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提高驾驶员职业技能

驾驶员娴熟的驾驶技能是保障安全行车的基础,要加强驾驶员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在提高驾驶员驾驶技能上花气力。车辆运行中故障的准确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特殊天气、特殊路段下的应变和处置能力等都是驾驶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我们结合企业客运服务工作实际,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促进驾驶员职业技能的不断提升。如定期组织驾驶员业务技能学习,组织汽车制造厂商技术人员讲座,使驾驶员不断更新技能知识,学习新技术,适应新要求。通过开展车辆各个系统专项检查,让新转岗驾驶员、专业技能过硬、技术不全面等人员一起参加检查,进行实地实物的检查培训使参加者在现场获得车辆维护保养知识。通过签订师带徒协议、组织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驾驶员技师考评等,激发驾驶员主动学习职业技能热情。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定期组织驾驶员参加应急预案演练活动,提高驾驶员应对突况、解决遇到异常情况的应变和处置能力,尤其注重雨雪等特殊天气条件下、特殊路段的驾驶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应急处置演练和培训,使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心理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通过组织技师讲课、组织有经验的驾驶员技术经验交流等活动,进行故障判断和排除、车辆维护保养知识和经验的分享。总之,通过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进行有实际内容、有具体参照物的教育培训,促使驾驶员的操作技能逐步得到提高,不断为安全行车创造条件。

五、以车为根,在保障车辆安全技术性能良好中增强职业责任

驾驶员要做到安全行车,就要时刻关注两“况”,即车况和路况。路况不可控,但车况是个可控因素,以车为根,就是要求驾驶员认真履行日常车辆维护保养的责任,以车辆安全技术性能的可靠保证行车安全。车辆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的到位,不开带“病”车辆上路,是保障安全行车的可靠基础。在客运服务的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求驾驶员要按照车辆“三检制”的要求,坚持每天在出车前、行驶中、收车后对车辆进行检查,我们给每一位驾驶员配发了“三检制”记录本,确定了26项具体的检查内容,管理人员定期对驾驶员执行“三检制”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并注意把日常车辆维修与“三检制”执行情况结合起来。每周一次的车况检查中,注重对车辆关键部位如转向系、制动系、传动系、照明、油电路、油箱支架等的检查,查出问题及时整改,对老化、损坏部件及时进行维修。同时,制定标准,对延审延报车辆的安全技术性能每季进行评估、每年对运行车辆进行强制的二级维护保养,在实施过程中驾驶员要全程参与,与维修人员密切配合,了解维护保养的具体项目的进展情况、发现车辆维护保养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结合车队周检做好日常自检自查及维护保养情况的督促,并注重平时班组和驾驶员之间的互检互查和互相交流。这些工作的开展,不仅保证了运行车辆的本质安全,也是驾驶员受到实际的履行车辆维护保养责任的教育。

六、文化铸魂,在潜移默化中推进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深化

“企以人兴,文化铸魂”,文化铸魂,就是要在实施驾驶员职业道德教育中注重精神引领的作用,让先进的安全文化筑牢驾驶员和企业安全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驾驶员的职业责任要落实在履行岗位职责的责任意识上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包括对社会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工作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企业客运车辆驾驶员的责任意识不仅关系到驾驶员个人,更关系到企业形象的塑造。从这个意义上讲,个体责任意识的培育与强化,也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之魂。加强驾驶员职业责任意识教育,通过开展车辆安全行车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制定风险削减和防范措施,落实驾驶员车辆维护保养责任和安全生产责任,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岗位练兵,整改安全隐患等等。通过安全着装、系好安全带、规范日常驾驶和服务行为、坚持开展班组安全活动等,抓好员工的养成培育,不断提高员工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从而把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服务标准和行业规范转化为驾驶员的日常行为习惯。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服务明星”“星级员工”“红旗车组”、“交通安全红旗车队竞赛”等评选竞赛活动,激励驾驶员彰显个人素质和人生价值。通过创建亲情车队,邀请家属进车队深入了解驾驶员日常工作,让驾驶员感受企业职工之家的关怀。通过定期开展服务满意调查测评,开展对驾驶员日常服务礼仪、日常接待礼仪培训,对照行业标准,学习先进服务理念,进行对标,发挥先进服务文化的示范作用。这些虽然都是日常的具体的工作,但只要认真组织,注重过程控制,其收效必然体现在驾驶员责任意识的不断增强上,体现在个体保障安全行车措施的落实上。

总之,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抓好驾驶员职业道德教育,努力保证行车安全,必须紧密与企业生产服务实际相结合,通过学习培训、思想教育、制度约束、正负激励、文化铸魂、精神引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作用于驾驶员的日常行为的规范中。以个体的安全文明行车,保障企业客运服务的安全正点和交通安全目标的实现,在企业的交通安全目标实现中不断推进社会和谐文明交通的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李大诚.职业道德教育[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P35-36.

[2]刘柏志,高广平.职业道德教育读本[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

安全文明驾驶篇4

按照《州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印发文明交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州文明委发[2020]5号)要求,州农业局从2020年5月20日开始至今在全州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农机行业从业者中分两个阶段开展了文明交通行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预期的成效。现将开展文明交通行动阶段性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开展好文明交通行动,州农业局及时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了文明交通行动工作实施方案,于2020年5月23日发出了《州农业局关于印发全州农业系统和农机行业开展文明交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局属各单位立即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力量部署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做到了统一指挥、上下联动,确保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州级农业系统文明交通行动开展情况

1、认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为提高州级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州级农业系统各单位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对单位上持有驾驶证的驾驶人(包括家属、子女)普遍开展了1次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教育。提高了州级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使大家逐步养成依法驾驶、文明驾驶、安全行驶的良好习惯。据初步统计,州级农业系统有11个单位组织了职工学习,有280名干部职工受到教育。

2、认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教育。为吸取道路交通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州级农业系统各单位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到州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教育中心开展了1次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活动。据初步统计,州级农业系统有10个单位组织职工到州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教育中心开展了警示教育活动,有246名干部职工受到了警示教育。

3、开展主题宣传,强化安全意识。州级农业系统各单位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宣传作用,以“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为主题,大力开展文明交通“四个六”活动,深入推进“文明交通行动”。

使全州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更加广泛深入,交通参与者守法出行的文明意识明显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各项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文明交通素质明显提高。

三、农机行业文明交通行动开展情况

1、认真组织拖拉机驾驶员开展农机安全学习教育。各乡镇农推中心认真组织辖区内拖拉机驾驶员开展每年不少于4次(每季度1次)的安全日学习教育活动,参学率不低于95%。各乡镇农推中心在开展文明交通行动和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期间对辖区拖拉机驾驶员普遍开展了一次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和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提高了农机驾驶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全州共组织拖拉机驾驶员安全教育学习活动416场(次),受教育人数达132520人(次)。

2、认真抓好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各级农机监理部门积极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机经营使用者和农民群众的安全意识。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农机安全宣传教育;二是采取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安全知识讲座等形式进行农机安全宣传教育;三是在乡村公路及公路沿线村庄、集市街天醒目的地方悬挂、粘贴宣传标语等进行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四是利用集市街天在人员较为集中的地方开展了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咨询日活动,对辖区乡镇进行了一次农机安全知识的巡回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五是抓好农机安全宣传“六个一”教育活动;六是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宣传有图像、广播有声音、报刊有文字,进农村、进学校、进单位、进企业、进社区、进培训校。在开展文明交通行动期间,全州农机监理部门共出动宣传车542台次、出动农机监理人员3160人次、制作安装永久性警示标牌36块、制作宣传展板40块、喷刷永久性安全宣传标语176条、悬挂宣传横幅192条、粘贴宣传标语3170条、共印发各类宣传材料148600份、发放告知书63200份。

3、加强源头管理,规范农机监理业务。一是严格按照法定程序、相关标准核发拖拉机牌证和办理拖拉机各种登记;二是严把拖拉机安全技术检测关,确保拖拉机安全技术性能良好;三是严把拖拉机驾驶人培训、考试、发证关,按规定办理驾驶证许可业务。从源头上消除农机安全隐患。

4、积极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为依法加强对拖拉机及驾驶人的安全监督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州各级农机监理部门按照州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从2020年4月初开始至年底在全州开展农机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及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整治行动。一是与公安交警部门配合,形成执法合力,加大对上道路行驶拖拉机无牌无证、超速超载、违法载人、酒后驾驶,私自拼装改装、长期脱检脱保,以及安全设施不全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二是对无牌行驶、无证驾驶、长期脱检脱保,准驾车型不符等人员发放告知书,督促参加学驾取证、办理挂牌、参加年检等;三是各县市农机监理站采取“工作重心下沉、工作关口前移,服务基层,服务机手”的方式,深入基层,现场办公,就地挂牌,就地检验签证,积极开展便民利民活动,努力提高拖拉机的挂牌率、年检率;四是针对清理排查出来无证驾驶人员较多的乡镇,农机培训站(校)深入乡镇就地办班培训,农机监理部门开展就地考试发证工作,努力提高拖拉机驾驶人的持证率;五是加强路检路查工作力度,加大对上道路行驶拖拉机无证驾驶、无牌行驶、违法载人、酒后驾驶,私自拼装改装、长期脱检脱保以及安全设施不全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始终保持对农机交通违法行为严管重治的高压态势,坚决做到发现一个、严处一个、教育一批、影响一片。在开展文明交通行动期间,全州农机监理部门共出动检查车辆2083车次、出动检查人数7893人次、检查农业机械22701台次、排查驾驶操作人员22714人次。排查出一般农机安全生产隐患5479个,整改落实5277起,整改率96%。深入乡镇就地办班培训11期,经考试合格核发拖拉机驾驶证860本。

5、积极推动文明交通进农机驾驶培训学校,在农机驾驶培训学校认真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一是设立一个文明交通宣传阵地。全州农机驾驶培训学校在校内设立一个文明交通宣传阵地,宣传阵地设置了1个多媒体播放设备的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室、2个固定的交通安全知识橱窗(每季度更新一次),摆放交通安全宣传展板、悬挂交通安全横幅标语等,将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贯穿于驾驶培训全过程,时刻提醒参加培训的人员要文明驾驶、安全行车;二是讲好一堂文明交通常识课。全州农机驾驶培训学校除要认真落实《拖拉机驾驶人培训教学大纲》,对新训学员开展交通安全警示教育期间,还邀请农机监理等部门人员,讲一堂以“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为主题交通安全常识课;三是观看一次文明交通宣传片。全州农机驾驶培训学校在科目一考试前,组织学员观看一次文明交通宣传片;四是参与一次交通劝导服务。全州农机驾驶培训学校组织参加培训的学员,在科目四考试前到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开展一次文明交通劝导服务。劝导服务活动由各驾驶培训学校向公安交管部门统一申报,由当地公安交管部门负责安排到相关的岗亭、路段、服务执勤点等参与文明交通的劝导服务;五是参加一次文明驾驶宣誓仪式。参加农机驾驶培训的学员在通过考试领取驾驶证时,由驾驶培训学校组织新训驾驶人进行一次文明驾驶宣誓仪式,增强新训驾驶人的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6、农机监理部门认真开展农机安全宣传“六个一”活动,把农机安全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增强农民群众和农村中小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一是在每个乡镇组织一次“平安农机”宣传教育活动;二是给每个农机手送一封创建“平安农机”倡仪信;三是为广大农机手和群众放映一部“平安农机”教育警示片;四是向每个村送一套“平安农机”安全宣传挂图;五是给每个农机户送一本“平安农机”知识手册;六是在每个村及中小学校上一堂“平安农机”知识课。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系统内个别单位和行业内个别县文明交通行动迟缓、工作进展不平衡;

2、安全宣传教育经费不足,农机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经费得不到保障;

3、安全意识淡薄,山区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农民群众乘座拖拉机的现象在一段时期内难于得到彻底杜绝,宣传、教育、劝导的工作任重道远;

4、农业机械安全性能低,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普遍不高,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不少机械安全性能达不到国家安全标准,潜藏着巨大事故隐患;

5、文明交通行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文明交通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文明交通行动实施工作涉及面广、任务艰巨。

五、下步工作计划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农机监理人员的行政行为;

2、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体系,层层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把农机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

3、建立健全州、县、乡、村4级拖拉机及驾驶员管理台帐,按照“户籍化”管理要求,做到“一车一档”、“一人一档”,及时掌握辖区内拖拉机及驾驶员变化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4、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各项农机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

5、加大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

6、继续做好文明交通行动推进实施阶段和总结提高阶段的工作,积极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摒弃“六大交通陋习”、抵制“六大危险驾驶行为”、“完善六类道路安全及管理设施”等活动,及时总结“文明交通行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个人,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确保文明交通行动取得实效。

州农业局

安全文明驾驶篇5

【关键词】交通安全 黄灯 驾驶人行为决策 问卷调查

交通信号灯是最常用的交通管理工具,引导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信号灯主要由绿灯、红灯、黄灯搭配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慢行或警示。我国交通法规对于红灯和绿灯的管理规定十分明确,但是对于黄灯的要求一直模糊不清。我国2004年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对黄灯规定:“黄灯亮时,已越过停车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但并未对黄灯亮时,未越过停车线的车辆如何通行加以规定。因此导致存在驾驶人及交通管理人员,面对遇黄灯能否通行的问题时,产生了标准不一的判断,由此造成了许多交通事故。

针对黄灯的问题,2012年8月21日,公安部修订了《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明确了“闯黄灯扣6分”的判罚标准,并于2013年1月1日开始实行。但由于我国驾驶人已对黄灯产生了根深蒂固的习惯,新法规的推出遭到了广大驾驶人的质疑与反对,最终搁置。但新法规引起了学术界对于黄灯问题的研究热潮。

黄灯问题直观反映在驾驶人面对黄灯是“停车”还是“通过”的问题。我国驾驶人长期以来主观上默认黄灯可以通过,与新法规规定的黄灯停车相悖。国内外对于驾驶人面对黄灯的决策问题早有研究。Hesham Rakha等 [1]通过实验,分析了不同类型驾驶人面对黄灯时的响应时间、以及采取不同反应的概率;Sharma等[2]认为驾驶人距离停车线不同距离上选择停车的概率也不同;Yosef Sheffi等[3]通过建立二元决策模型,分析得出当驾驶人到达停车线时间小于某一阈值时,驾驶人将采取停车决策,且该阈值服从正态分布;Papaioannou等[4]将驾驶人分为三类:冒进型、普通型、保守型,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驾驶人面对黄灯的决策,与驾驶人性别、年龄、驾驶风格、车速、距离停车线距离等有较大关系。结合我国国情,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也做了较深层次的研究。孙志强等[5]将驾驶人对黄灯决策分为四类,并分析了驾驶人技术和攻击性格对决策的影响;辛秀颖等[6]从风险决策角度,分析了安全和时间两个因素对驾驶人决策的影响;龙科军等[7]通过分析视频资料提取数据后,认为车辆距停车线距离和车速是影响驾驶人行为决策的重要因素。

本文通过向驾驶人发放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加以统计分析获取影响驾驶人面对黄灯决策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管控措施。

2 驾驶人面对黄灯决策时行为调查

为研究驾驶人面对黄灯信号灯时的行为决策,需分析影响驾驶人面对黄灯决策时各项影响因素的影响系数。由于影响驾驶人面对黄灯信号灯时决策行为的因素较多,实际检测中很难控制变量形成统一比量标准,因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据相关数据。通过网络问卷与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共计对400名驾驶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367份。

问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驾驶人的个人信息,包括驾驶人的性别、年龄、驾龄、性格、主要驾驶车型、受教育程度等。第二部分是调查在特定情境下驾驶人的行为决策。如表1驾驶人黄灯期间行为决策倾向调查结果:

从问题1的调查结果可知,因我国现行的交通法规对黄灯启亮时未通过停车线的车辆没有明确规定,绝大部分的驾驶人(约52.35%)都选择在黄灯期间加速通过停车线。约有23.79%的驾驶人在遇到黄灯启亮时会选择减速停车,若无法在停车线之前安全停车时再选择加速通过。仅有17.81%的驾驶人选择在遇到黄灯启亮时立即停车。确保在停车线前停车。

从问题2的调查结果可知,大多数驾驶人(约44.33%)没有分清绿灯和黄灯作用的区别,忽略了黄灯的过渡作用,将黄灯等同于绿灯。约37.69%的驾驶人由于车速过快或无法及时发现黄灯等原因,无法在黄灯结束前将车安全停在停车线前,这也是超过半数的驾驶人最终选择加速通过停车线的原因之一。仅有18.47%的驾驶人一般不闯红灯。

从问题3的调查结果可知,当交叉口设置有电子监控或配有交警时,大多数的驾驶人选择不闯黄灯。而当黄灯剩余时间过短、距离停车线较远、交叉口较宽以及前面有车排队时,选择不闯黄灯的驾驶人占比都在30%到40%之间,说明当驾驶人判断无法在黄灯时间内安全通过交叉口时,会选择停车。当两侧有车辆排队时,约19.58%的驾驶人会选择减速停车,避免在交叉口内与下一相位的车流发生冲突。

本次调查结果反映,我国大部分驾驶人目前对黄灯的作用不明确,驾驶人对于黄灯期间应该减速停车还是加速通过的决策缺少客观依据,主要依靠主观经验,难免产生误判,造成交叉口内黄灯期间车行混乱,引发交通事故。而主要影响驾驶人面对交叉口信号灯黄灯时行为决策的因素包括黄灯剩余时间、发现黄灯启亮时距离停车线距离、发现黄灯时车速等。

3 结论与建议

驾驶人面对黄灯期间的行为决策是决定交叉口安全水平的重要因素。而影响驾驶人面对黄灯行为决策的因素有很多,本文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三点,即驾驶人发现黄灯时黄灯剩余时间、驾驶人发现黄灯时距交叉口停车线距离、交叉口有无电子监控,提出相应管控措施,规范交叉口内黄灯期间车辆运行规则,提高安全水平。

(1)黄灯时间一般在3s左右,等黄灯剩余1s时,应改为黄闪,提醒驾驶人黄灯即将过渡为红灯,避免驾驶人在黄灯期间加速抢行,造成闯红灯,引发交通事故。

(2)在交叉口进口道停车线前标注安全停车距离提示,当驾驶人以平均速度(一般取30km/h)当发现黄灯启亮时,在安全停车距离以外的车辆可以在停车线前安全停车,应选择减速停车;在安全停车距离以内的车辆无法在停车线前安全停车,应选择加速通过;

(3)我国目前交叉口电子监控只在当红灯启亮时,才运行抓拍闯红灯车辆。应调整为黄灯启亮时立即运行,为因闯黄灯引发的交通事故提供证据支持。

参考文献:

[1]Rakha H, El-Shawarby I, Setti J R. Characterizing Driver Behavior on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Approaches at the Onset of a Yellow-Phase Trigger[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2007, 8(4):630 - 640.

[2]Sharma A, Bullock D, Peeta S. Estimating dilemma zone hazard function at high speed isolated intersection[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1, 19(3):400C412.

[3]Sheffi Y, Mahmassani H. A Model of Driver Behavior at High Speed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J]. Transportation Science, 1981, 15(1):50-61.

[4]Papaioannou P. Driver Behaviour, Dilemma Zone and Safety Effects at Urban Signalised Intersections in Greece[J].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2007, 39(1):147C158.

[5]孙志强,杨建国,王忠民 等.混杂交通微观仿真中驾驶员对黄信号灯的反应行为模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38(12):1260-1263.DOI:doi:10.3321/j.issn:0253-987X.2004.12.013.

[6]辛秀颖,马寿峰,贾宁.“闯黄灯”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意向调查方法[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3,31(3).DOI:doi:10.3963/j.issn 1674-4861.2013.03.004.

安全文明驾驶篇6

自《刑法修正案(八)》增设“危险驾驶罪”后,全国各地掀起了打击“醉驾”的热潮。根据公安部的统计,仅2011年5月1日至5月15日的15天内,全国共查处醉酒驾驶2038起,其中,北京共查处酒后驾驶505起,公安部门对经核实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律刑事立案。[1]相对于全国民众对于酒驾的持续热议,人们对于吸毒或服食过量安定类药物后驾驶,即“毒驾”的问题却鲜有关注。然而这一日渐显现的问题却是影响交通安全的一大隐患。

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2条明确规定:“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或者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显然,酒后驾车和吸毒后驾车都是不被法律所允许的。但是现有法律法规中对于酒驾行为的规制显然多于对毒驾行为的规制。在对上述两种行为的惩处力度方面,酒驾行为已为“危险驾驶罪”所涵盖,然而对于毒驾行为则只能依据《禁毒法》以及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对吸毒司机予以行政拘留并注销驾驶证。对两类行为处罚力度的差距显而易见。

现阶段我国法律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规制机制能够妥善地处理毒驾事故并抑制毒驾日渐高发的态势。因此完善危险驾驶罪的罪状设计,引入刑法规制毒驾行为,从而弥补我国交通肇事刑事立法的缺陷与不足刻不容缓。

一、对毒驾行为的界定

目前,对于“吸毒或服食过量安定类药物后驾驶的行为”,我国还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此做出明确解释。理论界对此也众说纷纭。有学者提出,所谓吸毒驾驶行为是指在非医疗目的情况下,使用具有依赖性或者依赖性潜力的品和,在其药理作用时间内驾驶机动车并足以对道路交通安全产生危害的行为。[2]另有学者认为,吸毒驾驶是指驾驶人因吸食品或后,在其药理作用时段内继续驾驶机动车,足以给社会带来危险性的行为。[3]笔者认为,对于吸毒驾驶行为可以从四个层面进行分析:

其一,正确理解“吸毒”行为。前文已述,驾驶人员在服用品或者国家管制的后驾驶车辆的行为违反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有关规定,此时论及的品和国家管制的应当和我国《禁毒法》中所指的“吸毒”加以适当区分。《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的服用国家管制的或麻醉品行为涵盖了出于医疗目的和非医疗目的两种行为。而《禁毒法》中所谓的“吸毒”行为,亦即药物滥用行为,仅仅指的是出于非医疗目的而服用或者麻醉品的行为。具体到的范围则大致分为以下三类:海洛因、鸦片等传统;冰毒(甲基苯丙胺)、(氯胺酮)、(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等新型;以及杜冷丁、吗啡等医疗用麻醉品。

其二,对驾驶范围的界定。广义上的驾驶行为涵盖了驾驶飞机、火车、轮船、机动车在内的所有的交通工具的行为,而狭义的驾驶行为通常指的是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行为。针对我国现阶段出现的吸毒驾驶行为主要发生在机动车驾驶过程中,因此笔者将本文中的驾驶行为限定在狭义的范围内。

其三,对危险驾驶罪性质的认定。我国刑法对于危险驾驶罪的刑罚配置了“处拘役并处罚金”这一最轻的法定刑。这明显不同于我国刑法对于具体危险犯的处罚方式,由此可见本罪属于抽象的危险犯。[4]毒驾行为作为危险驾驶罪中的未尽之意,则其行为本身应认定为抽象的危险行为。因此前文中提及的两种对吸毒后驾驶的行为的界定笔者都不甚赞同。

其四,如何认定“吸毒后驾驶”。目前我国对于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的认定标准都是单一的形式标准。具言之,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即为饮酒驾车;车辆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即为醉酒驾车。对于吸毒后驾车的认定,也可以以此为参照。吸毒行为作为一种违法行为,依法应当按照公安部《吸毒检测程序规定》中的标准认定吸毒行为。从理论方面来讲,所谓“吸毒后驾驶”应是指驾驶人员在的药理作用期间内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从实践操作方面而言,执法人员应根据检测是否呈阳性来对驾驶人员进行检测。只要驾驶人员的检测呈阳性,就可认定其属于“吸毒后驾驶”。采用此种认定方式主要考虑了在实际执法检测中认定的效率和操作的便捷。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所谓的“吸毒后驾驶”,是指驾驶人因吸食品或后,在其药理作用时段内继续驾驶机动车而产生相应社会危险的行为。

二、毒驾行为域外立法的借鉴

纵观世界各国关于危险驾驶的规定,一些国家已将毒驾纳入刑法规制的范围中。对于毒驾入刑的问题,了解域外立法实践,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对于我国立法是不无裨益的。

德国刑法典在危害公路交通安全罪和危害铁路、水路和航空交通安全罪中对毒驾问题均有涉及。在具体条文中规定驾驶人员在故意或者过失的主观意识下饮酒或者吸食麻醉品或者由于身体或者精神上的障碍,使自己处于不能安全驾驶的状态下仍然继续实施驾驶行为的,以犯罪论处。针对主观方面的不同,德国刑法对此做出了不同的处罚规定。

法国刑法典通过非故意伤害生命罪和非故意伤害人之身体罪对毒驾行为进行了相应的刑法规制。行为人因为自己缺乏注意未能尽到法律所规定的强制安全义务的行为被视为犯罪,构成犯罪的行为人会受到相应的监禁和罚金处罚。

日本对于危险驾驶行为的规制较为严密,同时处罚方式也相对严厉。在危险驾驶致死伤罪的条文中规定,行为人在饮酒或者药物的作用下实施的危险驾驶行为,且该行为所导致的危害结果致人受伤或死亡的,则以危险驾驶致死伤罪对行为人进行处罚。此罪并不要求行为人在实施危险驾驶行为时认识到该行为会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

西班牙刑法典中规定,行为人在饮酒或者吸食后又实施驾驶行为的,该行为人会被吊销驾驶执照并判处监禁或者罚金刑。

按照美国刑法的规定,毒驾行为包含在公然醉酒罪的范畴之中。公然醉酒罪规定,行为人在非出于医疗目的摄取麻醉品等药物后对社会公共场所中的他人或者财产造成干扰或损害的,对行为人以犯罪处理。美国对于吸毒后驾驶行为的处罚同样是较为严厉的,不论该行为是否导致交通事故都不影响将该行为定性为犯罪行为。对于毒驾行为均先由警察部门对其羁押后交给刑事法庭处理。由于毒驾行为导致严重交通事故的,行为人将会被永久吊销驾驶执照,另处至少四百美金的罚款。此外,行为人犯罪情节的轻重对量刑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情节较重的行为人可能会被判处十几年的监禁。

英国早在1988年就颁布了道路交通法,并在此后对其进行了两次修订。对于何种行为会被认定为“危险驾驶行为”的表述也相当清晰明确。该法规定行为人在酒精或者的作用下处于不适合驾驶车辆状态下在公共道路上驾驶车辆,没有做到驾驶车辆时合理的注意义务,导致他人死亡的按照犯罪处理。

新加坡刑法规定,行为人在药物影响下导致处于不能安全驾驶的情况下驾车的,处半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罚金;对于再犯的行为人,则处以更长时间的徒刑和更高金额的罚金。此外,新加坡刑法还对于处于不能安全驾驶状态下发生驾驶行为和尚未发生的驾驶行为进行了区分并设定了不同的处罚标准。

加拿大刑法规定:因酗酒或吸食损害其驾驶能力并因此致伤他人者构成可诉罪,处10年以下监禁;酗酒或吸食损害其驾驶能力并因此致死他人者构成可诉罪,处14年以下监禁。

三、毒驾入罪的必要性

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毒驾的规制甚是薄弱,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以本文开头提及的案件为例,在实践中,若吸毒后驾驶人员并未肇事,公安机关在查处时只能依照《禁毒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以治安管理的处罚手段(行政拘留)对行为人的吸毒行为进行处罚,对其吸毒后的危险驾驶行为则只能根据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注销其驾驶证。若吸毒司机肇事,公安机关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之规定对其进行处罚,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放宽放松了对没有产生严重后果的“毒驾”行为的处罚力度。《道路交通安全法》虽在第22条明确规定服用国家管制的或品,不得驾驶机动车,但在第91条只规定酒驾应承担法律责任,而对“毒驾”的法律责任却出现真空。

“毒驾”如同醉酒驾驶、追逐竞驶危险驾驶行为一样,侵蚀着社会的肌体,威胁着公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破坏了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符合危险驾驶罪的构成要件,应纳入刑法调整范畴,而危险驾驶罪却未能将其表述在该罪的罪状之中。对同样性质的行为给予不同评价,不仅会造成处罚的漏洞,而且有违实质正义,难以实现危险驾驶入罪的立法初衷。因此,有必要对危险驾驶罪的罪状进行补充。

据此,笔者认为应对危险驾驶罪的罪状进行相应扩充,将吸毒或者服食过量安定类药物后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纳入危险驾驶罪中,将危险驾驶罪的罪状表述为“在道路上醉酒、吸毒或服食过量安定类药物驾驶机动车的,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注释:

[1]赵秉志、赵远:《危险驾驶罪研析与思考》,载《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8期。

[2]李文君、续磊:《论道路交通安全领域中的吸毒驾驶行为》,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3]颜河清:《“毒驾”入刑法律问题研究》,载《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4期。

安全文明驾驶篇7

90分。

科目三90分合格,总分100分。科目三是道路驾驶技能的考试,考试内容有上车准备、灯光模拟考试、起步、直线行驶、加减档位操作、变更车道、靠边停车、直行通过路口、路口左转弯、路口右转弯、通过人行横道线等。

科目三,包括道路驾驶技能考试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是机动车驾驶证考核的一部分,是机动车驾驶人考试中道路驾驶技能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科目的简称。不同的准驾车型道路驾驶技能考试内容不同。

科目三的道路驾驶技能考试内容一般包括:上车准备、灯光模拟考试、起步、直线行驶、加减档位操作、变更车道、靠边停车、直行通过路口、路口左转弯、路口右转弯、通过人行横道线、通过学校区域、通过公共汽车站、会车、超车、掉头、夜间行驶;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内容一般包括:安全文明驾驶操作要求、恶劣气象和复杂道路条件下的安全驾驶知识、爆胎等紧急情况下的临危处置方法以及发生交通事故后的处置知识等。

(来源:文章屋网 )

安全文明驾驶篇8

为了加强企业车辆管理,使企业车辆得以安全、正常运行,特签订此驾驶员安全责任书,其具体内容如下:

1、机动车驾驶员对安全行车负有直接责任,因此必须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认真学习及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保证在车辆运输途中,正常安全驾驶。

3、出车前必须带齐有关证件,检查车辆情况,发现故障,及时报告办公室,及时修理,严禁带病车上路。认真执行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安全检查。完成任务后及时检查车辆,并向领导汇报安全情况,及时维护保养车辆,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4、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严格服从办公室调派,不得借故推委,不得私自用车,不得把车转借他人。

5、严禁酒后驾车,做到文明礼貌,按路线行驶,做到礼让“三先”。情况不明,不盲目强行通过。

6、严格遵守单位车辆及驾驶员的有关规定,车辆停放在指定的车位,做到不乱停放。

7、保证每周应保持不低于3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含业余时间)。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必要时由公司总办统一安排。

8、及时审验驾驶证,做守法文明的驾驶员。

本责任书一式二份,经双方签字生效,由双方各自保存一份。

单位名称: 驾驶员:

(公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范文二:

1. 前言

为搞好交通安全工作,增强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特制订本机动车驾驶员交通安全责任书,并与全体驾驶员签定。

2. 内容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执行交通法规。坚持安全学习,积极参加各项安全活动,把安全意识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坚决做到不酒后驾车、不超速行驶、不开斗气车、不开机件失灵的车,做到不违章,安全行车无事故。

工作认真,服从公司车辆调配,认真做好服务工作。

做到不公车私用,认真填写车辆行驶记录、汽车购油、加油里程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报修。做到车辆机件完好、内外清洁,维护公司形象。

发生道路伤亡和重大交通事故中负有全部或主要责任的驾驶员,除听从交通执法机关处罚外,保险公司经济赔偿索赔不足部分,由驾驶员本人自行承担。

因违章造成不能正常出车,耽误工作的,将扣除个人当月工资的10%。

定期保养车辆,对因个人不爱护车辆、不按时保养造成车辆非正常修理发生的修理费,驾驶员本人承担全部修理费的10%。

因违章造成的交通罚款,由驾驶员本人全部承担。

对于遵守公司各项管理制度,遵守交通安全法规,爱护车辆,出色完成工作任务的驾驶员,将根据公司考评制度在薪酬待遇方面予以奖励。

交通安全责任书一式二份,每年签订一次。综合管理部、驾驶员本人各执一份。

驾驶员签字: 项目经理签字:

综合管理部经理签字:

上一篇:职工之家建设方案范文 下一篇:诗歌手抄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