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计划范文

时间:2023-09-16 07:43:56

马可波罗计划

马可波罗计划篇1

巧实力=软实力

“巧实力”是奥巴马外交团队的招牌口号之一,但对于何为巧实力,如何运用巧实力却众说纷纭。美国著名智库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曾组织“巧实力委员会”,大力倡导巧实力战略。今年3月,该中心高级研究员葛来仪来京访问时,笔者问她,何为“巧实力”。她笑答:巧实力就是软实力,只不过软实力听起来太“软”,所以改叫巧实力。但是,近来奥巴马的一系列军控举措表明,他的外交安全政策不仅仅只是“软”而已,更是综合运用各种资源,有“软”有“硬”,巧妙统筹,最终目的还是维护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优势地位。9月中旬奥巴马政府高调推出欧洲反导调整计划,牵动美俄关系、美欧奖系、核裁军、伊朗核问题等诸多热点问题朝着于美有利的方向发展,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计划大“变脸”

9月17日,奥巴马发表电视讲活,决定废止在波兰、捷克部署导弹拦截系统的计划,改在欧洲分阶段实施灵活的反导计划。将前任总统布什苦心经营的计划腰斩。

奥巴马之所以放弃在捷克、波兰部署反导系统,是想谋求在欧洲的南部和北部部署可移动的陆基拦截系统。据一些报道和分析,土耳其和以色列可能成为候选国。新的反导方还将优先采用成熟的海基拦截技术。2008年2月,“标准三”拦截器成功摧毁一颗失效卫星,其有效性得到验证,因而成为首选。按照美国国防部制定的四阶段部署计划。第一阶段,即2011年前,美将在欧洲部署海基宙斯盾系统、“标准三”(布洛克IA)拦截器以及前沿部署陆军和海军/机动的雷达监视系统等传感器。这比布什政府的部署计划提前了六至七年。第二阶段,即到2015年前,美将部署更强大的标准三(布洛克IB)拦截器,其中既有海基的,也有陆基的,以应对射程在3000千米以内的中短程导弹威胁。第三阶段,即到2018年前,美将部署更先进的标准三(布洛克IIA)拦截器,防御射程在5500千米以内的中短程导弹。第四阶段,即到2020年前,美将部署标准三(布洛克IIB)拦截器,防御各类中程导弹和潜在的洲际弹道导弹威胁,让整个欧洲受到保护。美反导系统将和北约成员国的反导系统整合,还将与北约正在发展的指挥控制网络结合起来。

从技术上讲,奥巴马的反导调整计划较为务实,与其军事战略从基于能力回归到基于威胁的方向一致,更加强调实战。奥巴马政府进行调整的依据是国防部长和参联会主席所做的导弹防御评估。该评估有两点新结论:一是伊朗中短程导弹研制进度快于预期,而洲际弹道导弹能力发展则慢干预期。近期内,伊朗导弹不能对美本土构成直接威胁。二是美反导能力和技术发展迅速,为应对伊朗导弹威胁提供了灵活、有效的手段。

不少人认为这两个理由只是借口而已。其实不然。早在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之前的2008年10月,美国国防分析研究所就受国防部委托,撰写了题为《对导弹防御局任务、角色及结构的研究》的报告,建议美军方改进反导系统的部署模式和指挥体系,以提升其实战能力。对于原计划在波兰部署的地基中段拦截系统,该报告认为还不太成熟,应注意提高拦截装置的能力,而非大量部署现有水平的装置。而对于新计划中决定部署的“标准三”拦截器,该报告则认为“现有技术较为成熟”,应侧重增加拦截装置的数量。

显然,美国并没有放弃在欧洲实施反导计划,而是如奥巴马所说,美国要采取更有效、更全面的新技术,建设“更强大、更精确和更快捷”的导弹防御系统。美国海军研究生院的军控专家莫尔兹说,尽管奥巴马调整东欧反导计划引起了国内保守派的强烈反弹,但是很少有人基于技术原因表示反对。

经过精心酝酿和筹划

首先,奥巴马的反导调整计划有助于缓和美俄关系,助推核裁军谈判。奥巴马政府刻意否认调整反导计划与俄罗斯有任何关系。国防部长盖茨说,俄罗斯的态度和可能的反应对于我们向总统的建议没有任何影响。奥巴马则说,俄罗斯不能决定我们的核态势。如果调整能让俄罗斯少一点迫害妄想,共同与美应对伊朗威胁,那只能算是副产品,是额外的奖金。显然,这些话是为了堵住国内政敌的嘴,避免落下向俄罗斯妥协让步,牺牲“小跟班”利益的口实而做的违心之论。致力于“重启”美俄关系的奥巴马深知反导之争是阻碍两国在核裁军、伊朗核问题等领域开展合作的主要绊脚石。7月,奥巴马亲自出马,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会晤,在最后时刻敲定了裁军框架协议中的导弹防御条款,承诺评估伊朗和朝鲜的导弹威胁,并建立联合预警中心。此次调整反导系统的部署地点和方式部分迎合了先前普京以及其他俄罗斯官员的主张。

俄政府对此心知肚明,驻北约大使罗戈辛称,美俄多年来一直在反导问题上纠缠不休,美取消部署有利于双方深入探讨解决实质性问题。梅德韦杰夫称调整决定是“明智之举,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建设性步伐,应予以积极回应”。这里有一个小插曲,美宣布停止东欧反导计划后,俄罗斯国防部刚部长称,目前已没有必要在加里宁倍勒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但随即遭到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马卡罗夫的否认,说是否部署应由总统决定,从而引发了外部的种种猜想。这不过是俄外交协调中出的一点点风波,对俄罗斯来说,以一纸设想换取美国废除箭在弦上的部署计划非常划算,精明的俄罗斯人不会放着这笔好生意不做。

美俄核裁军谈判获得了新的动力。在奥巴马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核军控仅次于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问题,位居第三。奥巴马宣布调整反导计划恰好在美俄开始新一轮核裁军谈判四天前,不能不说是一种巧妙的安排。

其次,增加了对伊朗施压力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的伊朗问题专家加达尔认为,调整欧洲反导计划是奥巴马为解决伊朗核问题而布的一局妙棋。第一步是以放弃东欧反导促使俄罗斯对伊朗核问题立场松动。梅德韦杰夫已经表态支持对伊朗实施制裁,承认“在某些情况下实施制裁是不可避免的”。第二步是在联大首脑会晤时,主动向英、法首脑披露伊朗秘密建造第二座铀浓缩工厂的消息,借云集纽约的各国媒体向国际社会高分贝宣传伊朗核项目“不干净”。此时,联合国首次“核不扩散和核裁军峰会”刚刚闭幕,伊朗总理内贾德尚在纽约,美借此让其大丢脸面,并协调与中、俄、德、法、英的对伊立场。第三步是在10月1日六国与伊朗展开新一轮磋商时,乘势对伊朗施压。这些步骤环环相扣,在时间点上咬合得非常紧密,显然经过精心的酝酿和筹划。

最后,拉近了与欧洲的距离。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德、法等“老欧洲”国家一直与美不同调。它们不相信伊朗导弹对其构成威胁,不愿负担导弹防御的巨额开支,担心欧洲因此成为恐怖袭击目标或美俄冲突的中心。德国社民党主席贝克称,欧洲人不需要美国的导弹,因为德国人“不愿看到美俄在欧洲进行新的军备竞赛”。还有一些欧洲国家倾向于在北约框架内建设反导系统。布什政府时期的反导计划只用于防御攻击西欧和美国的远程导弹,而无法防御攻击东南欧国家的中程导弹。因此,东南欧国家保加利亚曾提出,希望北约能在反导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法国也支持保护欧洲国家军事基地的“小型的”北约反导方案。奥巴马的新方案显然更对它们的胃口。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评价美国调整欧洲反导系统是“积极的一步”。

马可波罗计划篇2

被称为《蓝色大理石》和《地出》的两幅照片,由阿波罗计划的宇航员所拍摄,现在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具有标志性的照片。随着两张照片不断被使用,40年以来,它们一直影响着我们的心理思维、态度举止以及政治政策。

在《蓝色大理石》的画面上,地球正倒挂着,南极洲大陆张牙舞爪地盘踞在顶部;在南极洲之下是整块非洲大陆,它弓似的指向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中东;欧洲南部的边缘正待在最底面。那些在发展中国家致力于环保运动的非政府组织,常常使用这张照片。一位评论员曾说:“在去往月球的路上,让我们重新发现了地球”。

摄于1968年平安夜的《地出》中,生机勃勃的地球与荒凉灰朦的月球并列在月地平线上,而这更让人重视地球的极度脆弱。美国诗人阿奇博尔德・麦克利什说:“我们现在已知,我们是血脉相连真兄弟……地球上的人们应团结。”

《地出》照片也引起了和平活动家约翰・麦克尼尔的注意,他把它印在国旗上送给了纽约中央公园。第二年夏天,阿波罗11号首次完成登月任务。登月的完成也促使“地球日”的设立,这个年度节日被用来庆祝对地球自然环境的觉醒与感激,至今已有175个国家参与。不久之后,戴维・布劳尔和其他活动者认为,如果地球需要什么的话,那应该就是朋友。于是他们创建了地球之友。

阿波罗9号的宇航员罗杰・史维考特有更深刻的感触,“中东数以百计的人们自相残杀,只为了那些看不见的边界。”他如此描述。“从太空中,你能看到的地球只是一个整体,而且如此美丽,”他回忆起俯瞰地球的时候,“我多么想能每只手都拿一个,对有冲突的地区说,‘从这个角度看,它还重要吗?’”

史维考特的观点最终被作为太空探索者协会(ASE)的创立原则。ASE于1985年创立,至今已有分别来自35个国家的375名宇航员。他们致力于树立环保意识与小行星管理。今天,ASE仍在研究推动器。

阿波罗还带来了另一个礼物:太空竞赛所带来的技术推动对人类历史的改变,比任何一种曾经预言过的方法都要深刻。

随着上世纪60年代人类太空飞行进程的加速,美国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特别是在物理领域,几乎增加了三倍。阿波罗让美国更加有智慧。

NASA(美国宇航局)知道整个月球探测挑战所依靠的,至关重要的其实是导航。于是,他们任命一些卓尔不群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来解决问题。为了在任务中协助宇航员控制新阿波罗太空舱里的电传操纵系统,MIT设计出一台小型轻薄的电脑。

在上世纪60年代早期,电脑仍能占满整个房间。如果波士顿的研究人员想要把电脑缩小到足够尺寸,装进飞船里的话,他们就得需要一些新技术的帮助了。最终,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一种叫集成电路的新发明。飞兆半导体公司是当时少数几家实验这种新型电子元件的公司,为NASA解了燃眉之急。他们完善了这种新型卫星电路的性能,拿下了NASA的一百万份订单。

这样一个资金稳健的新兴企业,加上阿波罗给予的第三件礼物――鼓舞人心――将在之后几十年成为改变社会的强大驱动。1969年,从飞兆出来的两名员工将会创建一个新的公司,他们会称它为英特尔。

七八十年代,全世界的毕业生都目睹了阿波罗计划的工程师们,是如何梦想出一个不可能的目标,然后将其构建出来的。阿波罗将人类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从而使其大放异彩。随后的一代人信奉此理念,并将其付诸实践。他们利用阿波罗计划所驱动的微电子技术联接起了现代世界,并重构了人类社会。

生于加拿大的空间企业家鲍勃・查理兹自称“阿波罗的遗孤”。在1980年代,他发起了名为“太空探索及发展学生组织”的全球运动。杰夫・贝佐斯曾在这个学生团体中担任过一年的主席。贝佐斯最终用他自己的阿波罗方式改变了世界,创造出卓越的电子商务网站亚马逊。

贝佐斯并不是独行者。很多高科技企业家建立了新的网络工具、计算机应用及通讯基础设施,而激励支持他们的同样是阿波罗的鼓舞。

教授马丁・斯威廷创立了享誉世界的小型卫星公司SSTL(萨里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它彻底变革了这个行业。以个人之力发射卫星的想法在当时被认为是“十足的疯狂”,他说:“如果没有阿波罗计划的话,我可能会在一个平庸的行当里浑浑噩噩。”

在斯威廷们的努力下,1970年代的袖珍计算器、1980年代的简易家用电脑和互联网的雏形、1990年代的万维网、以及21世纪的视频流和社交网络,无一不是由阿波罗计划推动出现的新型微电子技术所引领。

前NASA飞行指挥格林・鲁尼亲眼目睹了这项科技如何从阿波罗流向大众。“阿波罗的确带动了我们产业的发展。我们曾经要求手下所做的事情,要有10到20年的提前量。他们知道初衷,他们也迎头而上取得了成功。今天的手机、无线设备、iPad等等,无一不是美国在阿波罗计划上的高科技努力、创造出的大量成熟技术的成果。”

马可波罗计划篇3

最近,收到老同学的邮件,她即将前往美国教授汉语,这太让人嫉妒了!教人说中国话这看起来太容易了:只需与人唠嗑吧?当然不是!这位即将越洋传道授业解惑的女性,修读教育心理课程外,还专门参加了刺绣、太极拳等国粹的培训。比起环游世界的梦想,这些付出算不上什么!

Club Med G.O.

club Med 亲善的组织者

Club Med创立之后,世界上最快乐的职业之一就此诞生。G.O.是“Gentle Organizer”(亲善使者)的缩写。他们的工作大概得用“万能”才足以形容:引领参观度假村、帆船教练、托儿中心职员、家庭马戏秀小丑、烹饪老师……看似简单轻松,却并非易事。

除了享受游乐和地球村的生活工作,更需乐于奉献、创造力十足,懂得尊重并照顾客人的要求。每位G.O.都必须有一技之长。为了培养G.O.的专长,ClubMed每年会进行多种项目的专业训练及考核,所有G.O.每半年至年都会换一个新的度假村工作。

对每个跃跃欲试的年轻人来说,这份工作对承受力和适应性的要求可谓相当惊人。

任务:提供club Med客人需要的各类帮助

加入途径:网上填写申请表-审核-培训-上岗

马可波罗计划

EF英孚教育 游行师

第一次搞“马可波罗计划”就引起大反响,给了EF机构很大信心。获选的“马可波罗团队”由男性成员Coco和女性成员Christina组成,他们凭借创意独特的视频作品在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他们会结伴游览15个国家和44个地区,拍摄教学视频与撰写博客,分享旅行趣闻或生活感受,作为英孚本部课程中的教学素材。两位旅行者每周要飞往一个新地点,找到最佳拍摄地,拍摄编辑后准备前往下一个目的地!还好,旅行中的一切费用都由英孚教育提供。

EF对“现代马可波罗”必备能力的解释为:富有冒险精神、足智多谋、擅长沟通,熟悉掌握各类科技手段,能迅速理解并发现一个新目的地的独特之处。

任务:一年内完成游历计划,将旅途见闻与教学内容结合,制作视频课程素材

加入途径:待下次征选活动展开时报名-提交自己的视频作品-审核-上岗

半岛大使

半岛酒店 管理预备役

上海半岛酒店开业之际,对外公布了此前经历10个月培训的管理层生力军――半岛大使。除接受酒店营运实务工作技巧培训外,最重要的是从中领悟半岛酒店集团的传统待客文化及品牌价值。

上海半岛酒店总经理陈宝山先生表示:“这项计划反映半岛酒店对人力资源培训的高度重视,确保员工的服务水平超越客人的期望,同时借此巩固集团的优秀传统及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半岛大使培训计划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前厅、餐饮、管家、宴会服务等酒店营运的各个范畴,学员已于香港及北京半岛酒店接受有关训练。

务求每位完成培训者具备管理素质和半岛酒店精神的培训计划,源于东京半岛酒店,启动的时间并不长,也未被纳入常规计划,更侧重于新成立的半岛酒店,获得培训的机会自然更高些。

任务:10个月内前往其他所在地的半岛酒店,在各个不同部门学习酒店系统的管理知识

加入途径:半岛大使招募计划-被圈入“半岛大使”候选人-选拔-培训-上岗

成为现代马可波罗的N种方法

出国教汉语

只要掌握文化基础和很好的沟通能力,有耐心,基本上就具备了基础资格。国家教育部的“汉办”每年进行不定期招聘,不少民间组织也进行招募活动。

实现途径: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关注汉办网站(hanban.省略)的信息更新;普通话达到二级水平;65岁以下。

为豪华邮轮工作

世界上最美的海域都可以一网打尽,前提是你不晕船!世界三大邮轮公司先后登陆中国,摄影师、翻译等工作机会就成了首选。实现途径:关注省略上的更新信息;通过口语会话考核。

拿工作假期签证

拿到这种签证,就可以完成你的深度游梦想了!到了目的地,还可以一边打工一边游玩,新西兰就首先提供了1000个工作假期签证名额给国内30岁以下的人士。

实现途径:在新西兰移民局网站上找答案immiggratlon.govt.nz。

去有机农场做义工

协助有机农场的国际组织WWOOF提供机会,帮助志愿者与需要义工的农场取得联络并完成甄选。

马可波罗计划篇4

在这两位十几岁少年的头脑中,已对各自未来的财务状况作出了明确规划,并且在其打造财富的战略中,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我的储蓄计划

马特・科斯罗夫正在计划一场伟大的战役,他将于明年用两个月的时间,进攻茫茫的雪原。这个19岁的男孩就读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专业是机械工程。他希望去加拿大的雪原上纵情地滑雪。可是无论怎么计算,这项体育运动都将耗资不菲。

“两年前我就开始有这个想法,这两年的时间里,我都在积极努力地存钱。”马特说,“我如果拥有12000美元或15000美元,那做起这件事就相当容易,可是我现在只有1/3的钱。如果我能在那儿找到一份工作,就可以呆上三个月,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是如果不能,我也需要攒足够的钱玩上两个月。”

聚会、手机费、交通费,足以让一个年轻人身陷债务,但马特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从8岁那年始,他就开始为各种爱好而制定存款计划:电动玩具、吉他,现在则是越洋旅行。他有一份稳定的管理基金,进行长期储蓄,另有一个为加拿大之旅准备的在线储蓄账号。

马特的父亲是一位理财规划师,这对他的理财习惯无疑是有帮助的。“大多数人缺少对储蓄的规划意识,习惯把赚到的钱随手花掉。”马特的父亲杰夫・威恩说,“实现储蓄的方法是做一个家庭财务预算。设想一下你有什么梦想需要实现,这是储蓄的一个良好的起点。然后设想你的薪水比现在少5%,或10%,甚至是20%,把那部分钱用于储蓄。问题在于,我们应该如何削减开支?”

马特对这套哲学显然已经了然于心:“我常常给我的同学讲这个理论。他们都还没有储蓄概念,而我从8岁就已经开始这么做了。即使我想要什么东西,我也知道自己不能从储蓄基金里往外拿。很多朋友为此挪用了储蓄基金,结果什么钱也存不下来。”

十几岁的少年所需要的花费是相当简单明了的,每周坐火车出去和朋友玩的交通费是一笔常见的开支。“我的工作是餐厅服务员,幸运的是,我经常会在值班期间得到小费。所以,每周我都能把所赚的薪水存进账户,除非我要出去玩,那样的话我就得提款了。”马特说。

马特把他的储蓄投资于信托银行在线现金管理账号。“我计划去旅行,所以,不必要求太高的投资回报率。”他说,“我选择12个月的相对短期的投资,和一般的现金管理账号一样简便,回报率约5%,风险很低,我不必担心选错了投资年份,导致账面金额缩水。”

从17岁那年,马特开始投资管理基金。谈起他的远期财务规划,他说:“我并没有预期在大学毕业之际可以获得一大笔钱,只希望能支付我将面临的一些费用。我也很乐意届时储蓄一笔住房基金,大学毕业时,这笔支出不会太多,但是意义非凡。从加拿大旅行归来之后,我也愿意去其他地方度假和旅行。”

马特的稳定管理基金包括澳大利亚本土和国际的一些股份、不动产、债券及现金。他通过一家在线经纪公司E*Trade实现这笔投资。相比于全程服务经纪公司,在线经纪公司的服务费用更为低廉。马特每个季度两次查看他的基金情况,“它的运行和业绩相当不错。”马特说,“我正在考虑通过收费低的管理机构,把这笔钱转移到一套部门基金中,它能帮助我更自觉地储蓄,并且,假如日后我的目标有变,调整投资的弹性也会更大。”

滑雪计划只是马特想通过自律和储蓄实现的目标之一。“我8岁时,第一次有了一个储蓄目标――买一个玩具娃娃。我从生日、圣诞节的零钱里储蓄,并且为家里打扫房屋赚钱。我14岁到15岁的阶段,很想要一把新吉他,我请求父母资助一半的支出。为了攒够我的那一半钱,我把送报纸的报酬全部攒了下来还给他们。”

“我12岁以后,有几次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玩,结果花费超支。这时你就会想,啊,天啦,我把钱全花光了,现在怎么办呢?就为了出去打一场高尔夫球,也不考虑你甚至没钱支付绿地的费用。有时候你会被诱惑而消费,而我确实想出国滑雪,你这样想想就明白了。”

理财师的指点

在凯洛・康的身上,有着这个年龄段男孩的许多特征。他喜欢运动,他想上大学,他希望几年之后买一辆车。但在有些方面,他又是很特别的,他有着超前的思想和规划。他打算如何为上大学进行资金准备?他打算如何买下自己的汽车?他打算如何筹到买房子的巨款?

康的母亲写信给《个人投资者》杂志,说她的儿子从每周10美元零用钱里,攒出了1500美元。现在他希望了解,应该如何用这笔钱进行投资。这个年龄的男孩能够抵制诸多诱惑,攒下如此巨款,令杂志编辑们非常惊讶。小小年纪就开始为增加财富而投资,这样一个孩子将会有怎样的成就,这点也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

投资者会经常说到这样一句话――“这个东西我如果早20年知道就好了。”康今年才14岁,20年以后,他从投资中积累的经验,无疑将使他更接近财务独立的梦想。

为了引导康在投资上走入正轨,我们请来了悉尼一家公司的财务规划师保尔・卡罗,他将担任一天康的投资导师。他也对这件事情很有兴趣――一个天才的年轻人,没有大笔资金,甚至没有收入,有的只是未来的大把时间,他将在投资中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呢?

卡罗曾经是一所中学的教师。他的任务不是给康提供专业的理财建议,他知道这对康为时过早。卡罗将引导康深入地了解财富增长的规则,卡罗认为,孩子们应该从小就学习这样的知识,就像学习数学、英语一样。

康需要实现两个目标。近期的目标是为大学教育积累足够的资金。长远的目标,用康的话来说,就是学会怎样成为富人。后来他承认,他希望获取一些内幕,帮助他迅速成为有钱人。“我觉得,这是如何选择股票的问题,只要你作出正确的决定,你就会迅速得到很高的回报。”

康的这种想法在初级投资者中很常见,他们听多了其他人迅速致富的传闻。但这样的故事显然并非投资的本质。卡罗说:“某种程度上讲,投资不是件令人兴奋的事情。投资是一件长期的规划,里面涉及到各种规则。”

从母亲的教导中,康已经了解到这个可能性。“我妈妈经常说,你不要指望短时间内就能暴富。”从母亲身上,他也学到了遵守规则的美德。

12岁那年,康迷上了一件很特别的玩具,请求妈妈给他买。“妈妈让我从零用钱里省出这笔开销。”康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攒钱。这个经历告诉他,他必须对自己的财务需要负责。事实证明,他能攒下多少钱,完全取决于平时省下多少钱。

当康来到卡罗位于悉尼的办公室,卡罗告诉他,世上并不存在财富增长的魔法。财富来自于你对资金的管理,并且让你的资金成长壮大。“我们积累资金的方式是赚钱或者储蓄,或者意外得到财富。之后的事情就是让这些钱为你工作。”

像康这样的年轻人可以把钱存入高利息账户,如果他想赚钱上大学,这对他是最佳的投资方式。但如果想实现长期的财富增长计划,他就需要对这笔钱进行投资。“如果进行储蓄,每年花掉存款利息,最后账面资金总额不变。”卡罗说,“当你进行投资,你就会有两个机会:你的账面资金在增长,同时你会获得分红。即使每年你把分红都花掉,你的资金依然是增长的。”当然,红利也不是每年都会有的。你要知道,股指增长曲线的变动本身就没什么规律。涨跌无常的情况,很容易让康这样的年轻投资者陷入恐慌的情绪之中。

在股市的一个波动期中,康已经意识到了,股市是一个变化莫测的地方。5年前,他这个年龄的投资者会更乐意相信股市只涨不落。

引起股市波动的原因很多,这种波动很多时候折射出股民的心理预期。你的心理预期会导致股市升降,这点是与存银行的本质不同之处,卡罗说:“如果没有风险,你也就不可能有太高收益。”但是随时间的推移,这个市场还是呈现上升的趋势。卡罗给康看了过去80年间澳大利亚的股市走向图表。线条是上下波动的,但总体来说,走势是上升的。“过去很多年间,股市更多时候呈上升的趋势,而非回落。”他说。

“投资者经常会为股市波动的风险而不知所措。”卡罗说,“而最大的风险在于,很多投资者没有更多时间来研究股市,以安全度过股市的波动期。”卡罗解释道,在华尔街股市下跌之前投资的人都会赔钱的,除非他们在高点已经卖盘出局。而市场低迷时持续买入股票的投资者,以后会获得更大的收益,这是价格规律在起作用。

卡罗让康假设,他是一家养牛场的农场主,现在有5000美元可以投资一支新的股票。当每头牛价格是100美元,他可以买进50头。但是如果牛的价格降到50美元,他就能够购进两倍数量的牛。在低价时期买进,可以拉低平均的买进价格。即使对于一个孩子而言,这种平均价格拉低原理的解释也是通俗易懂的。

但康是一个聪明的男孩,很快举一反三,提出了一个更加尖锐的问题:如果股市一直下跌又该怎么办呢?这种情况下,卡罗解释说,你应该做一个市场研究,看看这个市场是否有未来。另一个方案就是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多元化的投资原则令康很惊讶。康说:“我原来以为只要找对投资方向,再把钱都投进去就可以了。”卡罗说,多元化投资在短期内可能会削弱你的回报,但年复一年地寻找那个最正确的投资方向也是希望渺茫的。卡罗给康看了20年间业绩最佳的资产类型,有的年份是国际股票,有的年份是本土股票,有的年份是债券,有的年份是基金。每种投资项目都有收益的年份,明年哪种项目会有突出表现,你只能猜测,但很难把握。

“多元化投资,就像你准备去墨尔本呆上一周,你需要把每种所需的物品都带上一点儿,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卡罗说。

康说,当他懂得,投资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他感觉恢复了信心。另一个有用的信息,是他理解了股市如何运作,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不同的突发事件:“当市值在下跌,往往是买入股票的好时机。”

马可波罗计划篇5

波兰南部西西里亚省塔特拉山脉是波兰和斯洛伐克的天然国界。长久居于这片高地的人被称为“高地人”,高地人的先祖在塔特拉山务农放羊,他们把羊奶造成新鲜奶油,用羊毛做衣服。

他们的服装色彩斑斓、绣工精巧,他们热爱音乐舞蹈,有自己的乐器。最重要的是,他们对高原有着特殊的感情,离不开自己熟悉的土地。

不知是谁在西西里亚首府卡托维兹附近的山里发现了煤,很快这里就变成了波兰的煤都。1948年,杰西·库库其卡就出生在卡托维兹一个普通的家庭中。他也像其他年轻人一样去煤矿上班,在采煤的过程中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绳索和攀登工程器械。毫无疑问,库库其卡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些冰冷的家伙。

尽管条件艰苦,但库库其卡还是毅然上路了。他从塔特拉山开始攀登,尽管身体没有任何优势,但是强大的信念最终将他推向顶峰。1970年的格但斯克造船厂惨案让他心灰意冷,工人运动的浪潮开始汹涌,而库库其卡向往的是更广阔的攀登空间。上世纪70年代初,他已经爬遍了塔特拉山的所有顶峰,甚至在冬季攀登了意大利多洛米蒂的马尔莫达峰南壁,从杜鲁峰北壁新路线到大乔拉斯峰的冬季攀登更不在话下。

在1992年出版的自传《我的垂直世界:攀登8000米高峰》里,库库其卡这样写道:“我们那时很年轻,渴望离开狭小的生活空间,到遥远的喜马拉雅山攀登。我已经在1976年去兴都库什山脉攀登了科赫特斯峰和蒂里杰米尔东峰北山脊新路线。我们必须接受金钱和食物赞助,团结工会运动的兴起使得波兰处在崩溃边缘,食物严重匮乏,生存非常艰难。我们把可以长期保存的肉用盐腌制,以便下一次喜马拉雅远征时当作食物……”

1979年,已经有了许多出色攀登成就的库库其卡加入了当时波兰登山领导人安德烈·扎瓦达带领的珠峰冬季登山队。在此之前,尼泊尔政府本来冬季不开放攀登,也禁止外国人入山。但是,安德烈·扎瓦达成功地说服了尼泊尔当局让他的队伍试试看,波兰裔的前教皇保罗二世也写信祝福这些勇敢的年轻人。

这是一支历史上最为强大的冬季攀登队伍——30岁的克日什托夫·维利斯基、27岁的阿瑟·哈奇兹和29岁的列社克·奇希。他们在1980年2月17日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在冬季首次登顶8000米高峰,这也是第一次实现珠峰冬季登顶。

接下来,整个80年代喜马拉雅山脉的攀登纪录被波兰人一次次地刷新——1984年,马切伊·布瑞别卡和雷尚德·戈耶斯基以新路线完成冬季首登马纳斯鲁峰;1985年,马切伊·布瑞别卡和马齐·帕夫利克夫斯基冬季首登卓奥友。

这时,库库其卡开始出手行动了。1985年和1986年是攀登史上的“库库其卡年”,这也是异常疯狂的一年。1986年1月21日,他和安德杰·克佐卡冬季首登道拉吉里峰,这是攀登史上最难以置信的攀登。他们在人迹罕至的山谷攀登,手脚冻伤烂掉,甚至连下山时遇到的村民都不相信他们是去攀登——因为从来没有人会在冬天去那里。此后,库库其卡没有休息,赶在冬季结束前,他犒劳自己的方式就是和同伴们首登卓奥友东南侧柱状山体路线。1986年2月15日,历史上第一条冬季开辟的8000米高峰新路线诞生了。

库库其卡攀登时代

喜马拉雅攀登史上最令人激动的库库其卡攀登时代到来了!1986年底,他搭档克日什托夫·维利斯基在干城章迦峰实现了冬季首登;1987年冬季,他和阿瑟·哈奇兹完成了安纳普尔娜峰的冬季首登。波兰登山界对库库其卡的评价是:“这人对痛苦有独特的品味。信念是他唯一不缺乏的东西。艰苦的生活给予他强大的力量: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他是一个具有深切的宗教情怀的人,这些人在做登山前的祈祷时,通常这么说,如果死在了山里,那是上帝成全了我们。”

库库其卡的攀登搭档沃蒂卡·柯提卡曾这样评价过他:“库库其卡是我遇见的登山者中最坚强的,尤其突出的是他忍受痛苦和藐视危险的能力。”用库库其卡自己的话说:“我的攀登没有对喜马拉雅探险的无休止争论提供答案。我从来不认为这需要解释。我进山,然后去攀登。这还不够吗?”

库库其卡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攀登界,但是其他波兰人的优秀才华也没有被掩盖。虽然1987年底的乔戈里冬季攀登探险宣告失败,马切伊·布瑞别卡单人登顶海拔8030米的布洛阿特中央峰不能被认定为该峰的冬季首登,但是这丝毫没有动摇波兰人追求冬季攀登的信念。克日什托夫·维利斯基除了完成以上提到的珠峰和干城章迦峰冬季首登外,1988年圣诞前夕又单人实现了洛子峰的冬季首登。

波兰的登山者错过了上世纪50年代开启的喜马拉雅的“大登顶”时期,一座首登都没抢到。不过,这些不甘心的高手们选择另一种首登——冬季首登。他们自称为“冰峰战士”。这一群迟到的欧洲登山家,在波兰适度地开放而且经济好转的20世纪80年代来到喜马拉雅山区。从1980年2月17日的珠峰冬季首登开启扉页,到 1988 年12月31日登顶洛子峰,这群来自波兰的冰峰战士在8年之间缔下了“十四座”顶峰之中7座山的冬季首攀纪录,恰好完成了一半。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波兰人在1989年兴高采烈地庆祝统一工人党和雅鲁泽尔斯基的下台时,突然接踵而至的是社会的极度不稳定和经济大萧条。在喜马拉雅冰天雪地磨练了10年的冰峰战士们突然面临个人生存的危机,也失去了企业的赞助和生活的保障。他们的14座8000米高峰冬季首登计划因此嘎然而止。

这一耽误就是16年——16年,西蒙尼·莫罗从小婴儿长成了壮小伙,而有些冰峰战士也做了爷爷。这些不甘心就此凋零的老英雄在社会经济复苏后,仍旧念念不忘他们年轻时的梦想。这16年来,世界各国的登山者都躲着波兰人“剩下”的7座高峰的冬季首登计划,就好像真的是英雄惺惺相惜,他们不愿意在波兰人内部危机的时候掠劫他们的梦想。于是,老英雄四处演讲招募壮丁,把剩下的7座高峰爬完,成为两代波兰登山家的共同事业。

列社克·奇希完成了七大洲最高峰的登顶;被尊为当今波兰冬季攀登精神领袖的克日什托夫·维利斯基在2005年以55岁高龄带队完成第八座8000米高峰的冬季首登,2006年底他又带队第五次冬季攀登南迦帕尔巴特峰;阿瑟·哈奇兹在波兰开创了登山品牌HiMountain,他在创业的同时依然保持着强健的体魄。2008年,这位45岁的企业家带队重返喜马拉雅,先为老友库库其卡竖立了纪念碑,然后登顶了道拉吉里峰。

《冬季攀登宣言》

2002年底,克日什托夫·维利斯基在波兰了著名的《冬季攀登宣言》,开始延续波兰人在冬季攀登的传奇和梦想。他带领由34人组成的冬季K2(乔格里峰)国际联合登山队从中国一侧首次尝试冬季攀登。联合队队员来自波兰、乌兹别克斯坦、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6个国家,登山活动为期90天。最后,队伍到达7750米就全部下撤,在海拔7000米的夜间测得摄氏零下50度的气温。

2004年底,一场关于希夏邦马冬季攀登的讨论蔓延在攀登界。早在1997年,西蒙尼·莫罗就有了尝试冬季攀登的想法。那年的5月26日,他和哈萨克斯坦著名登山家安纳托利一起无氧登顶洛子峰。接下来他们计划当年12月尝试安纳普尔娜南壁的冬季首登。不幸的是那次攀登最终以安纳托利遇难告终。

自安纳普尔娜峰的悲剧性尝试之后,西蒙尼·莫罗陆续尝试了几次冬季攀登。2004年初,西蒙尼和4个波兰同伴从南侧攀登希夏邦马峰,他们最终在海拔7700米放弃.“我们的脚已经开始失去知觉。假如我们继续爬能够登顶,但代价可能是送命或者冻掉手脚。这是艰难的决定:顶峰近在咫尺唾手可得,然而我们必须下撤!”西蒙尼说道。

2004年12月11日,法国人让·克里斯托夫·拉法耶宣布将以阿尔卑斯式无氧登顶希夏邦马峰,但是随着30多天后,西蒙尼·莫罗就和皮特·莫拉瓦尔斯基也登顶希夏邦马峰。一场关于冬季攀登时间定义的论战就此展开。那么8000米高峰的冬季攀登到底是怎么定义的呢?首先是指在最严酷的季节开始攀登,并尽可能在同样艰难的条件下登顶。对于“冬季”的界定波兰人向来只认可日历,珠峰平均气温数据显示喜马拉雅最寒冷的季节应该在12月中旬到2月中旬,这与日历上对冬季的界定一致。

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冬季攀登专家费南多·加里多和克日什托夫·维利斯基就这一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费南多表示:“全世界的冬季都始于12月21日,这一点毋庸质疑。考虑到拉法耶的登顶时间在12月21日前,这仅仅是一次‘深秋’的攀登。”克日什托夫说道:“此前我曾参加过七次喜马拉雅远征,我的经验告诉我一般 11月初风力会逐渐加强,有时甚至是在10月,但是到11月底风速将回落,直到圣诞节第一场中雪来临时风速会再次上升。因此,我认为拉法耶在这次秋季攀登中面对的实际上是非常好的天气条件。”

答案不言而喻。北半球的冬季是指12月21日到3月21日这段时间,而所谓的冬季攀登就是整个攀登过程都必须在这个时段内。西蒙尼和皮特收获了首登的荣誉,这是1988年以来人类首次真正地于冬季登顶8000米级山峰,也是人类第八座在冬季登顶的8000米高峰,同时也是希夏邦马峰的第一次冬季攀登。

意外丢失的希夏邦马峰冬季首登荣誉使得让·克里斯托夫·拉法耶多少有些郁闷,他开始把目标瞄准马卡鲁,而且是单人冬季无氧登顶。2007年1月26日,他最后一次和妻子卡蒂娅通电话。那时他在海拔7600米的营地,计划第二天登顶。然而,这次革命性的尝试出了差错,法国最好的登山家之一被认定死于马卡鲁的高海拔地带。

马卡鲁峰冬攀

马卡鲁峰的冬攀已有近30年的历史。首次尝试在1980年,瑞纳托·卡萨洛托和马里奥·库尼斯只到达海拔7400米;1985年底,梅斯纳尔曾试图沿雪沟到达马卡鲁拉山口,整个过程被拍摄成纪录片,后来因同行的法国登山者坠入冰裂缝的意外而备受争议;1987年底,安德杰·马彻尼克带领的美国—波兰联合队在海拔7400米处放弃。

10年之后的1998年,波兰登山家克日什托夫带领安娜·切尔温斯卡、雷尚德·帕夫洛夫斯基、 英格里德·巴恩斯攀登。对于这次攀登克日什托夫曾表示:“我们的目标真的很高,我们认为一切皆有可能,甚至是4人冬季登顶这个狂风怒吼的大山。我们选择沿马卡鲁的传统路线,很长难度也很大。暴风雪中我们迷失了方向。到了1月中旬我们实在难以忍受,只得放弃。然而不管怎样,在喜马拉雅攀登,马卡鲁峰是一座很好的学校。”两年后的2000年冬季,执着的克日什托夫再返马卡鲁,但仍然没能登顶。

2007年底,意大利登山夫妻尼威·莫瑞斯、洛马罗·贝内特与一群朋友联合组队尝试冬季攀登马卡鲁峰。然而结果很令人遗憾,他们均未能登顶,尼威·莫瑞斯还骨折受伤。“我们在那简直没法再活下去 ,”丹尼斯·尤博克在2月2日发给外界的短信中写道,“那里的风非常大,他们在风中无法前进。3个小时走了400米。你见过在空中飞行的人吗?那种记忆真是永世难忘啊!”

在决定放弃后,一行人开始下山,当时风速达到135公里/小时,气温零下36摄氏度。这次飓风袭击马卡鲁峰时,尼威在徒步前往希拉里大本营时不小心弄断了腿。当时他们已经连续走了四五个小时,而且整天没有吃过东西,协作也在四天前下山。在等待直升机救援的过程中,他们只得把尼威放在睡袋内的垫子上,然后几个人抬着他继续往下走。直升机在空中盘旋了好久才设法将三名攀登者救上飞机,并将尼威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2006年底,意大利人西蒙尼·莫罗和巴基斯坦人夏恩·巴吉征战布洛阿特峰,但被其厚厚的积雪、酷冷的天气及恶劣的环境拒之山顶之外。2007年底,西蒙尼·莫罗又以同样阵容再度征战布洛阿特峰。2008年3月10日,布洛阿特峰队宣告失败,最终在海拔7800米处停止了攀登,“峰顶离我们一臂之遥,我们的体力也还充足,但我们必须理智。”西蒙尼说做出这个决定非常困难,“在无绳锁保护下继续上攀太危险了,那里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裂缝。当时天气不错,再有两个小时就可以登顶。但为确保生命安全,我们必须放弃。我们已经尽力了。”他们是2007年冬季坚守到最后的队伍,距离布洛阿特峰峰顶仅247米。

2008年底,波兰传奇登山人物阿瑟·哈奇兹宣布再次回归高山之巅,他率队在喀喇昆仑山脉最寒冷的季节奋战布洛阿特峰。阿瑟已登顶5座8000米高峰(其中4座在上世纪80年代),并开辟了3条新路线,因1987年和库库其卡完成安纳普尔娜峰冬季首登而名声大振。两年前,他曾随波兰探险队冬季攀登南迦帕尔巴特峰,当时成员还包括这次攀登布洛阿特峰的战友。

当喀喇昆仑山脉的5座8000米高峰还是冬季未登峰的时候,喜马拉雅山脉的8000米只有一座还没有在冬季被成功攀登。2009年2月8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书写了新的历史——“我们已经成功登顶!”西蒙尼·莫罗在空气稀薄地带喘着气告诉我们,“马卡鲁峰将不再是冬季处女峰,29年后,我和丹尼斯·尤博克已经登顶……只剩下最后的几厘米……太艰苦了!非常冷,风很大……下午2点差7分……”

喀喇昆仑山脉的冬天

对于攀登风格和攀登难度,平时总是有很多的争论,但一到冬天就安静了。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尽头,连续数月在持续的寒冷和极端的环境里攀登是无法想象的,即使是那些有经验的攀登者也很少在冬季返回这个地区。

只有坚毅的波兰人能够忍受,在8年80多次马拉松式的攀登尝试中,波兰人创造了全部7次首登纪录。这个纪录直到2005年才被打破,意大利人西蒙尼·莫罗成功登顶希夏邦马中央峰,成了唯一一个在冬季登顶 8000米高峰的非波兰人。“运气!”评论家当时是这么认为的——直到他再次冬季首登马卡鲁峰。就在登顶马卡鲁峰三周后,西蒙尼·莫罗在意大利贝加莫登山俱乐部见到了马里奥·库尼斯,1980年,马里奥·库尼斯曾和瑞纳托·卡萨洛托第一次进行了马卡鲁的冬攀,他对西蒙尼的成功一点也不感到惊讶:“我开启了马卡鲁冬攀游戏的大门,而他终结了这个游戏。”

沿着1980年的冬季首攀路线从山腹的峡谷到达马卡鲁山口,以及1985年底梅斯纳尔冬攀的路线,西蒙尼和丹尼斯在孔布冰川攀登适应,一到马卡鲁峰行动便非常快速。他们用一周的坏天气来提升高度适应能力,从狭窄的雪沟向着马卡鲁山口上攀,上升到离顶峰下1000米的地方,到达C1然后迅速下撤。

“在很远的地方适应,看不到目标山峰,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为主要的攀登做好准备,”西蒙尼说,“在一个同样的山谷和大本营呆太长时间容易使人心生厌倦,最后你的登顶期望可能会化为泡影,我们的策略是一到大本营就开始准备攻顶,这样的话我们可能有机会抓到天气窗口。”

在孔布冰川的适应是关键,那里食物充足、新鲜而且主要是意大利食品,意大利的饺子、面条、番茄酱、干奶酪、熏肉、熏火腿和哈萨克谷类食品。自从1997年西蒙尼在安纳普尔娜峰的第一次尝试,在那个致命的12月份的探险中,好友安纳托利的丧命使他决定以后冬攀不要和别人发生竞争的情况,要么把计划提前,要么改换山峰。2008年他本来是要计划攀登海拔7762米的巴托瑞二峰,当他听说韩国人要用极地式攀登后,他把计划改到巴基斯坦北部领域的一座未登峰的阿式首登。

“西蒙尼和我准备战斗到最后一颗子弹,”在出发前丹尼斯·尤博克告诉后方记者,“在攀登中我们只需要两到三天无风的天气就够了,那样我们就会获得成功。”这两个伙伴一起分享了5座山峰的成功,雪豹山峰只用了42天,珠峰、天山大理石大墙的冬季首攀、布洛阿特速攀、巴伦兹峰北壁,只有洛子峰因为在8000米以上为了营救英国登山者他们放弃了登顶。“我们有差不多10年的友谊,我们可以去爬任何地方和任何壁,对我们来说只有天气和钱才是问题。”西蒙尼这样说道。依据自己的经验,他说:“我们要的是探险而不是冒险,攀登者是探索未知而不是寻求成功,未登峰、未登壁、新线路、冬季攀登、山峰横跨穿越,那些偏远的未知的山谷,这些才是登山探险。”

2010年12月底,西蒙尼·莫罗、丹尼斯·尤博克和科里·理查兹毅然地开始奔赴孤寂的喀喇昆仑山脉攀登。3人于2011年1月3日抵达迦舒布鲁姆II峰大本营,稍作调整后5日便尝试攀登至海拔4900米的1号营地并随后返回。一场暴风雪迫使他们未能按计划搭建1号营地,他们只在比较接近的地方搭了暂时藏匿处,随后返回大本营。下撤途中,他们还几次差点掉进冰缝,险象环生。

西蒙尼在行前表示,完成巴基斯坦境内8000米高峰的冬季首攀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也是自己的十大冬攀项目之一。“攀登迦舒布鲁姆II峰的条件已经成熟,希望能有令人兴奋的结果。但我并不是追逐什么纪录,起码有太多其他方式去追逐所谓的‘第一’了。我的冬季攀登目的只是想尝试一种纯粹的登山方式,在最寒冷的季节去偏远、孤寂、复杂、危险环境下攀登。我明白这种选择也许不适合那些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带着胜利果实回家的人。虽然我也有赞助商,但很庆幸一直没被要求一定的结果,也没人规定我的游戏规则。”

这次攀登的最大变化是团队增加了第3个人——美国极限攀登摄影师科里·理查兹,他本身也是一位出色的登山者。西蒙尼说:“我和丹尼斯亲如兄弟,是生死登山搭档,一起攀登迦舒布鲁姆II峰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对于科里·理查兹我们也不难适应。大约两年前我们第一次见到他,当时他和搭档正在冬攀康格德峰,得知他是很出色的摄影师和登山者。2010年5月份在珠峰大本营再次见到他,我们聊了很久,知道他在几乎未进行适应性训练的非常规攀登季节中攀登过洛子峰。所以这次冬攀邀请他加入。”

2011年2月2日11点30分,西蒙尼·莫罗三人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冬季登顶世界第13高峰、海拔8035米的迦舒布鲁姆II峰。当他们安全返回大本营,几乎是震惊了全球攀登圈——无数采访电话打来,当问及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时,西蒙尼·莫罗和媒体开了一个小玩笑:“可能是南迦帕尔巴特峰,从吉普车放下你的地方可以花几小时到达鲁泊尔岩壁。我还得搞定布洛阿特峰的账单,尽管我希望波兰朋友们帮我搞定……当然迟早要轮到乔戈里峰。”

马可波罗计划篇6

丹麦:独特税收成优势

丹麦位于北欧,地处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南部和德国接壤,北面与瑞典、挪威隔海相望。现任丹麦政府自去年上台执政以来,有针对性地加大了对中国招商引资、扩大互利互惠合作的力度,再加上丹麦连接欧洲大陆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连通北海与波罗的海的优越地理位置,这一北欧国家对于中国企业投资北欧和西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桥头堡。

丹麦不仅是世界风力发电机生产的领军者,还在生物科技、信息技术、水资源和污水处理、节能环保和可持续能源技术、生物技术、制药、食品安全和工业设计等领域具有研发和生产优势。

在欧债危机阴霾下,丹麦身为欧盟成员国,虽然由于不使用欧元,没有受到债务危机的深度感染,但是经济高度依赖出口的丹麦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中仍然受到不小的冲击。根据丹麦工业联合会的统计,自2010年年初起,丹麦有17.5万个工作岗位消失了。2011年,丹麦的经济增长率仅为1%,2012年经济增长预期也下调至1.1%。

作为丹麦政府新设立的贸易与投资大臣,迪赫尔在今年2月率团访问中国,推介丹麦的贸易和投资潜力。她认为,中国在丹麦的投资程度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让我吃惊的是,中国投资者对丹麦的了解很有限,我们需要让中国投资者知道我们的优势和特点,我们对来自中国的投资很欢迎,只要能在丹麦创造就业机会,我们并不介意投资者是来自中国还是丹麦或其他国家。”她说。

丹麦的企业所得税为25%,低于欧盟15个创始成员国的平均水平。此外,丹麦还采取一种独特的税收机制,避免向丹麦公司的海外机构双重征税(在丹麦注册的公司不用为其海外分公司的收入纳税),这使得在丹麦注册的公司可更便利地向其他欧洲国家开拓业务。丹麦由此可作为中国企业进入北欧和波罗的海国家的门户。

丹麦吸引外资的另外一个优势是,丹麦企业可根据情况灵活调整员工规模,雇主可很容易地雇用或解雇劳动者。

有着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投资咨询服务30多年经验的丹麦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彭统敦认为,在丹麦的自治领土格陵兰岛和法罗群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投资者的最佳选择之一。地处北极圈的格陵兰岛是世界最大岛屿,拥有丰富的油气、铁、铅、锌和稀土等矿产资源,但该地区基础建设比较落后,在这方面具备优势的中国企业可大有作为。

罗马尼亚:投资农业正当其时

罗马尼亚历史上是欧洲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曾有“欧洲粮仓”的美誉。如今,农业依然是罗马尼亚的主要产业。

罗马尼亚农业资源丰富,人均占有耕地是欧盟平均水平的1倍,是我国的4倍。它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质多为黑土,富含腐殖质。同时,境内河网密布,淡水资源丰沛,农民历来在农业生产中较少使用化肥和农药,全国绝大部分农田没有受到滥施化肥的危害,因此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是欧洲最具潜力发展绿色环保农业的国家之一。

随着近年来天然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走红,特别是欧盟地区消费日益上升的趋势,罗马尼亚政府利用丰富土地资源和欧盟资金,发展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农业。2011年,罗全国获得生态标签的农户从上一年的3300户猛增至1万户,成为全世界生态农户增长数量最多的国家。今年以来,由于国家进一步提高有关补贴,生态农户数量实现翻番,已经达到2.035万户。

目前,罗马尼亚已经成为东南欧地区生态农业的领头羊,生态农业用地面积年均呈两位数增长势态,今年已经达到30万公顷,生态产品出口额超过2亿欧元(1欧元约合7.95元人民币),在初级生态产品出口方面跻身世界15强。欧盟国家是罗马尼亚生态产品主要的出口市场,不过,随着今年6月1日美国与欧盟统一有机产品认证标准,罗马尼亚的有机大豆、小麦和玉米今秋有望飘洋过海,登陆美国和加拿大市场。

根据罗马尼亚现有法律规定,本国和欧盟国家公民可以自由交易私有土地所有权,而非欧盟国家公民则可以租赁土地使用权,或在罗注册公司后以法人身份购买私有土地的所有权。目前,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英国、德国、丹麦、荷兰等欧盟国家以及许多阿拉伯国家在该国大量购置土地,其中意大利在罗注册的公司中从事农业生产已超千家,且呈不断增加趋势。据官方2011年有关统计,外国人在罗购置的农业土地已占全国农业用地的12%。不少有眼力的外国投资商在此大量购林屯田,就是看好这个国家生态农业的巨大发展前景。

而受世界经济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罗马尼亚地价2008年以来持续低迷,农地价格大约在每公顷1500~2700欧元,林地价格约在每公顷2000~3500欧元。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土地市场上等待出售的农业用地约有50万公顷。

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无论在农业生产还是在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完全具备进军罗马尼亚生态农业谋求发展的实力,而欧盟内部贸易无关税的巨大市场为生态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波兰:欧盟最大“建筑工地”

波兰因其独特的沟通东西的地理位置,素有“欧盟之门”之称。欧债危机的阴云并没有太多影响到波兰,它仍保持了中东欧国家的领头羊地位,成为欧盟成员国中最具经济活力和投资吸引力的国家之一。联合国贸发会议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世界最具吸引力投资国”排行榜中,波兰列第六位。

去年12月,波兰总统访华,两国合作提升到战略伙伴关系,是首个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欧盟新入盟国家。今年3月12日,波兰政府正式启动“走向中国”计划并开通网站。该计划由波政府多个部门共同落实,以增加波兰对中国出口,吸引更多中国投资,扩展双方企业合作。

波兰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已探明硬煤储量509亿吨、褐煤储量141亿吨,煤储量居世界第五位,但其资源储备仅开发了15%。同时,波兰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持续的资金注入和技术支持。这为中国的煤炭和电力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

作为年轻的欧盟成员国,波兰在公路、铁路、航空、文体设施等基础建设方面,意图在短时间内迎头赶上西欧国家水平,因此波兰被认为是欧盟目前最大的“建筑工地”,投资机会很多。业内人士预计,在未来二三十年时间内,将产生近千亿欧元的建设项目。这对于希望扩大欧洲市场的中国建筑企业来说,无疑也是个好消息。

另外,波兰正在推行新一轮的私有化,推动“公私合营”这一新的合作模式,即波兰公共部门与外国私营企业合作。“私营企业甚至可以将这些建设用作商业用途,赚取利润。”波兰官员如是表示。目前,一些中国大型企业已经登陆波兰市场,如华为科技、中兴通讯、胜利科技明鸿发展、中国五矿等。其中许多公司都看中了波兰的私有化政策。

为了能吸引更多外国投资,波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很优惠的政策,不仅在税收方面予以优惠,在贷款、招工以及企业待遇等诸多方面都给予很多优惠。

负责招商引资的波兰官员介绍,凡是在波兰最具有战略性的领域投资,均可得到来自政府的资金支持,这些领域包括电子通讯、可再生能源、生物制药、航空、研发和商业服务外包等。

马可波罗计划篇7

对我来说,在担任总统的第一年里最兴奋地事情莫过于1969年7月一个美国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上行走的人了。登月是一个早在十多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轨道卫星之后就开始执行的计划的顶点。美国舆论界一想到苏联人控制着外层空间便感到震惊,但是艾森豪威尔(美国第37任总统——本文作者注)和他的大多数顾问却没有这样不安。例如,谢尔曼·亚当斯曾对一批主要是共和党人的听众说,所谓卫星竞赛不过是一场外层空间的篮球赛。我认为这种轻率的言论在实质上是错误的,在公众看来是灾难性的。第二天晚上,我在旧金山的一个集会上说:“我们如果把这件事看成对月球上那个人比对地球上所有的人更有意义的科学绝技而加以抹煞,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这段时期,我在内阁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会议上竭力主张扩大我们的导弹和空间计划。艾森豪威尔最后回心转意,同意了这个观点,批准了一项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的建议。固然他作出这一决定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我却认为这里涉及到一些更为基本的东西。我相信,当一个伟大的国家中途退出探索未知事物的竞赛时,它也就不成其为伟大的国家了。

1961年,肯尼迪总统把登月定为60年代末期的目标,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丰富想像,那时载人空间计划已经着手进行。约翰逊总统是美国航宇局的热心支持者,在他执政期间,阿波罗计划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我作出决定,当阿波罗11号的航天员确实在月球登陆时,应该举行大规模的热烈庆祝。在航宇局官员的协助下,我们制定了一个用电视转播白宫与月球之间的电话通话的计划。

在月球表面上,航天员除了备有一面美国国旗外,还将留下一块金属匾,上面有我们的签名和下列题词:来自行星地球的人在此首次踏上月球。公元1969年7月,我们为了全人类而内心宁静地来此。

7月20日星期天晚上,阿波罗8号的航天员弗兰克·博尔曼、鲍勃。霍尔德曼和我一起站在我私人办公室的电视机旁,观看尼尔·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然后,我走进隔壁的椭圆形办公室,那里电视摄影机早已安装好了,只等着拍摄我和月球通话的双画面镜头。

传来的阿姆斯特朗的说话声音既洪亮又清晰。我说:“由于你所完成的业绩,太空已经变成人类世界的一部分。并且,因为你从静海和我们通话,这就激励着我们要加倍努力把和平与安宁带给地球。”

7月23日,我为阿波罗11号的溅落飞赴南太平洋。这是我环球旅行的第一站。这次行程包括关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罗马尼亚和英国。为了祝贺阿波罗的成功,我们给这次旅行起了个代号叫“月辉”。(此段为另一章节内容——本文作者注)

在经历了往返月球将近50万英里的旅程之后,阿波罗11号溅落在夏威夷西南约1000英里的太平洋中,离预定地点不到两英里。我在那里欢迎航天员归来。因为这次登月飞行的指挥舱以哥伦比亚命名,我命令海军军乐队在航天员从直升机踏上航空母舰大黄蜂号的甲板时演奏《哥伦比亚,大洋上的明珠》这首歌曲。

当我在检疫室外隔着窗子和航天员们谈话时,我想到玻璃窗那一边的三个人是刚从月球回来的,简直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肃然起敬的感情。我一时冲动地说:“这是创世以来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周。”几天后,在我和比利·格雷厄姆谈话时,他说:“总统先生,我完全理解你当时的感受,也完全懂得你说的那番话的含义,可是尽管这样,我认为你可能还是说得有点过分了。”

马可波罗计划篇8

【关键词】 欧盟;内河航运;政策;泛欧交通网络

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内河运输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欧洲大陆内河水运体系完善,水路已成为欧盟货物进出的主通道,内河运输在欧盟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得益于欧盟有效的内河航运扶持政策。根据我国内河航运发展实际情况,研究和借鉴欧盟最新内河航运政策的内涵及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 欧盟内河航运发展情况

1.1 内河水运体系

欧洲大陆内河水运体系完善,大多数经济发达区域或工业园区均位于河流周边,交通便捷,港口发挥了连接水运和其他运输方式的重要节点作用。[1]欧盟的荷兰、比利时、德国和法国的内河水运网络最为密集,其中以荷兰为最,达到平均123 km/ km2领土;其次为比利时,达到47 km/ km2领土,水运优势明显,也得到了较好的利用。欧洲主要的水运通道、构成河流及流经国家如表1所示。

1.2 内河航运

欧盟综合交通体系发达,近代内河航运曾经发展迅速,水运运量逐年上升,之后受公路、铁路发展迅速的影响,内河航运在欧盟经济中的地位受到冲击。2001年,欧盟关于运输政策白皮书,重视水运发展,并配套出台了相关政策,效果明显。[2]近年来,欧盟内河水运在大宗散货、特定集装箱的中长距离(>50 km)运输上具有很大优势,尤其是沿海港口与腹地之间的运输,欧盟27国中大宗散货水运的比重约占整个运量25%~30%。[3] 2010年,欧盟27个国家水运运量占整个内陆运量的5.7%,其中荷兰、德国、比利时的内河水运量分别占各自国家总运量的34.7%,12.3%和15.8%。表2为2005—2010年欧盟主要国家内河水运量情况。

2 欧盟主要最新内河航运政策

为继续有效遏制公路运输带来的道路拥挤、温室气体排放、噪声、成本上涨等种种问题,最近欧美又出台和修正了一系列政策优化运输结构,引导货物向内河运输方式转变,以缓解环境和资源矛盾,促进运输可持续发展。

2.1 新“白皮书”

2011年3月,欧盟委员会出台了最新的交通发展“白皮书”,旨在建立更有竞争力的、资源使用效率更高的运输体系,以实现整个欧盟运输一体化,最终目的是大幅降低运输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和在不牺牲效率的情况下有效减少碳排放。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开发可实现持续发展的新型能源和相应的推进系统;二是优化多种运输方式组合的物流链,推广节能型运输方式,有效提高物流效率;三是通过发展相关信息系统和制定市场化激励机制有效提高运输效率和相关基础设施使用率。

由于水运具有能耗低、运量大、占地少、成本低等优点,“白皮书”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水运方式,提高水运运量比重,同时要求2030年能实现道路货运量(>300 km)的30%转向其他运输方式(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到2050年能实现道路货运量(>300 km)的50%转向其他运输方式,以缓解道路运输的拥挤、噪声、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问题。在节能减排方面,在内河领域倡导使用清洁能源(LNG)作为替代燃料,采用油—电混合动力等。“白皮书”强调欧盟内河航运将与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网络进行有效整合,并在2050年完成。在交通管理现代化方面,通过内河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RIS)等技术改善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采用“用者自负”“污染者自负”原则保障内河水运的环境影响。欧盟也在积极酝酿关于道路拥挤、事故、温室气体排放等外部成本内在化的相关措施,以引导货物从公路运输到其他运输方式间的转换。同时也强调水运的潜力巨大,在沿海港口与腹地范围内的货物运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2 泛欧交通网络(TET-N)

为加强欧盟成员国之间经济、社会协作,1996年,欧盟议会和理事会制定了泛欧交通网络(TET-N)发展导则,并在2004年进行了修订。TET-N旨在通过加强各种交通方式的整合,提高集疏运系统效率,消除交通瓶颈,填补缺陷,促进国家网络互连,尤其加强边缘地区与核心地区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在交通领域实现环境保护要求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TET-N政策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关于铁路、公路、内河航运、航空及港口节点的综合交通网络规划;二是涉及成员国之间共同利益的一些优先项目的实施,比如成员国之间水运通道的打通与衔接等。政策实施以来,在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2009年,欧盟委员会出台的关于公共交通政策服务下如何更好建设综合交通网络的“绿皮书”,总结了TET-N政策过去15年的实施情况,并指出TET-N政策未来的执行方向和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对于欧盟内河航运的发展,TET-N政策指出,将通过内河航运项目打通工业区域、城市地区与港口的连接,内河港口将成为泛欧交通网络的组成部分,作为连接水路方式与其他交通方式的重要节点。TET-N政策也提出发展与水运管理、基础设施相关的项目,如内河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开发等,以充分发挥内河水运的优势。TET-N的最新规划中,欧盟计划投入300亿欧元用于泛欧交通网络的建设与发展,其中,用于内河航道建设与维护的资金达6.462亿欧元,内河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RIS)金额达万欧元。

2.3 马可波罗计划II

上一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范文 下一篇:草原英雄小姐妹故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