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10-12 20:23:42

都江堰的故事

都江堰的故事篇1

关键词:发展 都江堰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这是一句永恒的真理。“穷则思变”,正应正了这一至理明言。“只有变化才能发展——发展本身就是求‘变’;也只有发展才能保住生存的空间——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更证明了这一点。都江堰的创建与发展同样遵循这一历史发展规律。

一、都江堰的创建

关于创建都江堰的历史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河渠书》:“……于蜀,蜀守冰凿离碓(今宝瓶口),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由此可见,李冰当时修建都江堰,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辟沫水之害,主要功能就是防洪;“此渠皆可行舟”,说明它的第二个功能为航运;“有余则用溉浸”,更说明其灌溉只为附加效益,并非其初衷。

东汉末年,应劭在其所著《风俗通》上记载:“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溉田万顷。”说明其当时的灌溉面积约为现在的15万亩。

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上记载:“周灭后,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冰乃壅江作堋(今鱼嘴);穿郫江(今柏条河)、检江(今走马河),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又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在上面的几个记载中,除李冰的年代稍有出入外,其它基本是一致的。可以看出,当时的都江堰,实际上只有鱼嘴和宝瓶口两大主体工程。

二、都江堰的发展简史

汉景帝末年(公元前141年):蜀郡郡守庐江郡文翁“穿湔江口”,沟通了蒲阳河与清白江,增加了清白江的灌溉用水;“溉灌繁(今新繁)田千七百顷”,使蜀郡“世平道治,民物阜康”,更加富裕安定。

东汉时期:“县有望川源,凿石二十里,引取郫江水溉广都田(今双流县)”,使都江堰灌区向成都西南方向发展。

三国时期:“诸葛亮北征,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至此,都江堰即有了专门的管理机构。

唐太宗贞观元年:《新唐书·高俭传》载“高俭,字士廉,……进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秦时李冰导汶江水灌田,濒水者顷千金,民相侵冒。士廉附故渠厮引旁出,以广溉道,人以富饶。”《旧唐书·高士廉传》也载“士廉乃于故渠外,别更疏决,蜀中大获其利。”高俭开支渠,进一步扩大了灌区。

唐高宗龙朔时期:彭州蒙阳郡导江县“有侍郎堰(即今飞沙堰),其东百丈堰,引江水以溉彭益田,龙朔中筑”。至此,才有关于飞沙堰的记载,都江堰的三大工程才基本成型。

唐武则天时期:“长史刘易从决唐昌沲江,凿川派流,合堋口土良 歧水,溉九陇(今彭州天彭镇)、唐昌(今郫县唐昌镇)田”。进一步扩大了灌区。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章仇兼琼……开元中为益州长史……二十八年改采访使,开通济堰,自新津邛江口引渠南下,百二十里至眉州(今眉山县)西南入江,溉田千六百顷。”

北宋太祖乾德五年:“离堆之趾,旧钅免 石为水则。则盈一尺,至十而止。水及六则,流始足用。过,则从侍郎堰减水河泄而归于江。岁作侍郎堰,必以竹不绳,自北引而南,准水则第四以为高下之度。”至此,有了离堆水则的记载,当时的水则,不仅用于量水,也是修治飞沙堰高低的标准。

北宋哲宗元礻右

时期至徽宗大观年间,进一步健全并加强了岁修监督力度。

南宋度宗咸淳二年,“李秉彝,字仲常,通州潞县人。至元丙寅岁(1266年)中台察其能,奏授陕西按察副使,巡行灌州。灌故有李公堰,当三江口,遇水忄票 悍则坏,岁调夫修完,为民病。秉彝谓宜筑之坚,督有司三月堰成。自是大水至,冒堰上行,无壅亦无坏,民利赖之。”石砌都江堰渠首,使都江堰的堰工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

元惠宗至元元年,吉当普认为分水鱼嘴位居河中,顶冲激流,最容易破坏, 为了一劳永逸,他用了一万六千斤铁铸成一个大铁龟作鱼嘴,并在鱼嘴前埋铁柱,以抵挡水流的冲击和防止流送木材与木筏对鱼嘴的碰撞,对都江堰渠首进行了比较成功的改造。

明孝宗弘治三年,四川巡抚都御史丘鼐深知都江堰无专人管理的弊端,他在给朝廷的奏折中陈以利害,请求设官员专门负责都江堰工程的维修管理,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至此,都江堰真正成了有专门管理机构的水利工程。

明武宗正德年间,水利佥事卢翊认为用铁石法治理都江堰工程,过于浪费,又不深淘河滩,遂改用传统的笼石法对都江堰进行了大修,并重刻宝瓶口水则,以观测宝瓶口的水位变化。

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施千祥铸铁牛鱼嘴,并在铁牛身上铭文:“问堰口,准牛首;问堰底,寻牛趾;堰堤广狭顺牛尾,水没角端诸堰丰,须称高低修减水。”使铁牛起到量水、修堰的作用。

明神宗万历三年,“江大溢,堰尽坏。”巡按都御史郭庄,水利佥事杜诗大修都江堰,“增以铁柱,令寻牛趾而浚之。”“又树柱以石,护岸以堤,水遇重则力分,而安流则堰固,大都仿古云。”“灌溉千里,民咸歌颂。”

清世宗雍正六年,设水利同知专管都江堰。

清高宗乾隆三十一年,“都江堰河底有卧铁一条,志淘滩之规则,每岁安放无定,乃添置2丁字铁桩一、柱一,至次年丙戌(1766年)淘挖,依照不认向趾,乃加长链缚铁桩,使无移动,竖石北山凤栖窝为标记,按丈尺了然矣。”卧铁在凤栖窝基本固定下来。四川总督阿尔泰认为都江堰每年淤塞,是因为“堰底不坚固”,便令岁修时,“视往岁加深三尺,坚筑石坝于堰底。又令沿山一带上游筑堰蓄水,以利灌溉。”在都江堰上游筑堰蓄水调峰以利灌溉的思想便已形成。

清德宗光绪三年(1877年),四川总督丁宝桢经过多次现场勘测,认为都江堰用竹笼堤“岁修累甚”,便向朝廷奏请拨款大修都江堰。此次大修将都江堰分水鱼嘴、内江仰天窝鱼嘴、蒲柏河鱼嘴和人字堤全部改用条石修筑,条石之间用铁锭互相闩住,并用桐油、石灰、糯米汁嵌缝。同时还石砌堤岸一万二千余丈,修建白马槽、平水槽等导水、泻水工程,疏淘内、外江干流及江安河入口段等被淤塞河道。次年(1878年)五月,岷江洪水暴发,都江堰渠首各工程遭到冲损,金刚堤多处决口,飞沙堰长一百三十丈的堤埂几乎冲毁殆尽。同年十一月,丁宝桢等“自备经费,仍将所砌石堤全部拆尽,照旧改为笼石堆砌”。

民国三年,四川巡按陈廷杰以都江堰事关民生,电告北京中央政府,成立都江堰水利工程局,并经财政部核准,动支国币30万元,分年大修都江堰,于民国7年(1918年)完工。

民国六年(1917年),开挖官渠堰(今人民渠)。

民国十三年(1924年),水利知事官兴文根据当时水势变化认为“堰当下移二百公尺以杀水势。”在岁修时,遂将鱼嘴下移,深挖基础,用条石将鱼嘴砌成椭圆形,并在前“置竹笼,长九十尺,宽四十尺,仍椭圆以劈春水。内置梅花桩,以出笼五尺为度,浮木漂击之患可除”。还在鱼嘴两旁修笼防护辅助工程,并在内江凤栖窝河床安放卧铁一根(该鱼嘴于1929年7月被洪水冲毁)。

民国22年(1933年),叠溪地震,堵塞岷江,溃决后洪水成灾。此次洪水将都江堰渠首的韩家坝、安澜索桥、新公鱼嘴、金刚堤、平水槽、飞沙堰、人字堤等水利工程冲毁。致使江安河引水口由木观音下移至外江新渡口的张家湾(下移6千米)。次年(1934年),在修复都江堰渠首水毁工程中,水利知事周郁如“以鱼嘴为内外江分水要键,复用条石砌筑鱼嘴全身,并用水泥砌座。因基础未深关系,仍被冲毁。”民国24年,川政统一,设四川省水利局,专管都江堰渠首工程,将都江堰分水鱼嘴西移约十米,紧靠外江桥墩,深挖基础,安设地符,上用卵石砼浇筑成顺水流线型新工鱼嘴,同时加固了百丈堤、金刚堤和飞沙堰;淘挖凤栖窝河床时,在原卧铁旁设铜质水准基点( 又称铜标),用作淘挖凤栖窝河滩的深度及修筑飞沙堰坝顶高度的标准。对都江堰进行了大修。

1949年7月,岷江洪水暴发,渠首洪峰流量达4430m3/s,宝瓶口水位18.8划,洪水将都江堰分水鱼嘴前的护笼全部冲毁,鱼嘴后堤埂也被冲垮,百丈堤毁100多米。外金刚堤冲刷成一新河,外江河口右岸石埂被冲毁,沙黑总河至小罗堰一带淤塞,沙黑河进水困难。二王庙顺水埂被冲毁,飞沙堰、人字堤溃决,青城桥上下石埂仅存60余尺。外江黄家河心、秦家渡、陶家湾堤岸溃决,洪水冲入黑石河、江安河。同年12月,为抢修都江堰渠首工程,特设立都江堰岁修工程临时督修处,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协助下对都江堰渠首工程进行了抢修。次年3月底,抢修工程全部完工。4月,撤消都江堰岁修工程临时督修处,成立都江堰管理处,负责都江堰灌区的岁修、灌溉和防洪等工作。

1952年,修建了蒲阳河、柏条河节制闸(各三孔,共六孔);1963年12月,都江堰管理处将该闸扩建为7孔(蒲阳河4孔)。

1953年,修建了走马河节制闸;1958年11月,改建江安河引水口至内江走马河闸右侧并列取水。至此,在外江左岸引水的干渠全部纳入内江水系,在外江右岸取水的干渠全部纳入沙黑羊总河,外江成为单一的行洪河道。

1961年,由于鱼嘴电站的下马,为恢复都江堰河床的原有面貌,将内、外江分水鱼嘴前的木桩夹卵石护基工程,改为砼基础和浆砌卵石护面,并向上游延长50米,同时将沙黑总河引水口右移20米,将进水口由26米扩宽为30米。同年11月,修建了沙沟河与黑石河分水的漏沙堰节制闸,并将沙黑总河口的分水鱼嘴改回原位置,河口宽度仍恢复为24米,改木桩竹笼鱼嘴为钢筋砼鱼嘴;同时,为控制岷江洪水主流,使大量泥沙排向外江,在百丈堤河心修筑了100米长的浆砌卵石顺坝,将岷江河床分为120米宽的主河漕和45米宽的小河漕,并把铅丝笼堤改为砼基础的浆砌卵石堤。

为了保证都江堰内江岁修断流期间供应成都地区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1962年11月—1964年6月,在都江堰渠首建成了工业引水暗渠。该暗渠进水闸在外江金刚堤尾部右侧,流经飞沙堰尾端(平交)绕离堆公园至走马河口,走马闸前和蒲柏闸后用暗渠沟通。

1964年7月,岷江洪水将都江鱼嘴护脚埂冲毁,鱼嘴后分水埂冲断,二王庙顺水埂大部分被冲毁,飞沙堰坝冲毁三分之一,人字堤溢洪道部分冲毁,外金刚堤的工业引水渠进水闸及闸房被冲毁,沙黑河口淤塞,内江凤栖窝河床淤塞。在洪后修复中,都江堰管理处将内江飞沙堰坝改为纵横相隔20米设一道高2.5米,厚40厘米的砼隔墙,中填大卵石,再用浆砌30—40厘米的卵石护溢流坝面,以加强飞沙堰的稳定;同时为增大内江过流断面,将金刚堤退后20米;改建二王庙顺水埂为复式河床。

1970年11月,为保护离堆、宝瓶口,用现浇砼对离堆和宝瓶口的迎水面进行了加固衬护。加固后,宝瓶口糙率减小,流速增大,同水位流量增加。

1974年,建成了都江堰渠首外江临时枢纽闸。同时将沙黑总河引水口小鱼嘴用浆砌卵石埂临时延长188米至外江闸,利用右岸两孔引水。该工程的建成运行,改变了都江堰用杩槎调水的办法;同时标志着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单一的无坝引水工程发展成为典型的无坝引水(汛期外江闸全开)与有闸坝控制(枯水期由外江闸控制内江进水)引水相结合的水利工程。

1977年,在沙黑总河内修建了渠首小罗堰枢纽闸。

1978年,成立都江堰管理局。

1982年,在都江堰渠首外江河口右岸修建了沙黑总河口进水闸与外江临时闸联成整体。

为提高内江断流期间成都市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的用水保证率以及枯水期增加宝瓶口进水量,1992年,在飞沙堰尾部建成了都江堰渠首飞沙堰工业引水渠临时拦水闸。该闸的建成,结束了在枯水期飞沙堰用竹笼临时拦水的历史,内江每年可多引水3亿立方米,为灌区大春的适时栽插以及成都地区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提供了保障。

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发展过程可以得出结论:都江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都江堰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一本活化了的中国历史。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积极地寻求永久性的办法来代替临时工程措施。历史在前进、社会在进步、都江堰更需要发展,以现代化的工程取代传统的工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没有理由死守住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而沾沾自喜,否则,我们愧对祖先;我们更没有理由抱着前人留下的遗产固步自封,否则,我们愧对后人。

三、历史上鱼嘴位置的变迁

1、鱼嘴在白沙河口附近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显示,元代都江堰渠首分水鱼嘴的位置在今白沙河口附近。该位置由于引水口或冲或淤不可靠,而且内江河道(至宝瓶口)长达3千米,河道淘淤和护岸工程规模大,岁修任务重;加之渠首工程范围太大,管理也不很方便,因此后来鱼嘴位置就下移了。

2、鱼嘴在人字堤附近

根据白沙河口一带阶地的形成判断,关口(即盐井滩与水西关所夹的江口)以上岷江河道渐向西移,冲蚀右岸山脚,露出关口处老君岩,凸向江心,把主流挑向东行。因此大量洪水进入北江,于是出现岷江侵夺内江河道的情况。主流冲向玉垒关下的山脚一带,遇虎头岩转向,冲开飞沙堰,又回岷江正河道。这样,人字堤就起分水鱼嘴的作用了。《(乾隆)崇庆县志》上也说:“鱼嘴在人字堤”。

后来,在清道光年间,鱼嘴曾上移至索桥以上,但不久即被冲毁。同治年间,又赖人字堤分水。《(同治)成都县志》记载:“都江堰……即人字堤,灌县境”。

鱼嘴在人字堤附近这一工程布置,对宝瓶口的分水、分沙非常不利。第一,没有外江的分洪,全部洪水通向离堆附近,必然增加宝瓶口的进水流量,这对成都平原的防洪不利;第二,失去外江和飞沙堰的排沙作用,宝瓶口的进沙量也必然增加,这就增加了岁修时灌区渠系的清淤任务。同时,洪水直冲离堆,对离堆的安全威胁也很大。

3、鱼嘴在索桥附近

清光绪三至五年(公元1877~1879年),丁宝桢大修都江堰时,将鱼嘴从索桥下游“增治于索桥之上,以便分水”(《灌县乡土志》)。可见在这之前,鱼嘴已从人字堤移至索桥下游了。到丁宝桢大修时,再将鱼嘴移到索桥以上。

1925~1927年,水利知事官兴文把大鱼嘴下移200尺。

1936年,四川省水利局主持修复1933年小海子垮坝时冲毁的鱼嘴,“又在原位置上稍西移”(《都江堰水利述要》)。据后来施工清基时发现,这次不仅西移约8米,而且上移了30米。这就是1974年修外江闸前的最后位置。修外江闸时,鱼嘴位置未动,只是向内江一侧加宽了10米。

鱼嘴在索桥附近的这一渠首工程布置,可以说是历代对都江堰不断改造的总结,也是现代对都江堰进一步完善的基础,它比过去的布置有如下的优点:

(1)鱼嘴附近岷江河床比较稳定。右岸有马脚沱护岸控制,左岸有百丈堤导流。河床宽约250米,很少变动。因此,内外江分流比也比较稳定。

(2)上、下河势对鱼嘴引水、排洪、排沙有利。枯水时,内江能多引水;洪水时,外江能多排洪,故有“分四六、平潦旱”的作用。另外,由于主流作用和外江河道比降大于内江,洪水时,大量泥沙能排向外江。

(3)给内江提供合理布置溢洪与排沙道的位置。在内江右岸布置了平水槽、飞沙堰和人字堤堰口三条溢洪道。

这一布置显然比鱼嘴在白沙河口及在离堆附近优越得多,但也仍然存在美中不足: a、每年的岁修任务太重;b、不能很好地调节岷江水量。

因此,渠首工程还有待于进一步改造和完善。

4、目前的都江堰渠首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改善引水、排沙条件,更好地调配内外江灌区的用水,增大岷江水的利用率,对渠首工程进行了必要的改造。因此,工程布置也有相应的变动:

(1) 修建了外江闸和沙黑河闸;

(2) 新建了工业取水口;

(3)加宽了飞沙堰:由过去的210米,增大到现在的240米;

(4)降低了人字堤堰口高程;

(5)封闭了平水槽;

(6)修筑了二王庙顺水堤;

(7)新建了飞沙堰工业引水拦水闸。

经过上述改建后,渠首的作用也有了新的改进:

(1)外江闸和沙黑河闸建成后,内外江灌区的水量调配更能满足实际需要:每年可多引10亿m3的岷江水;当外江需要岁修时,只要把闸门一关,不需要再用杩槎截流,从而减轻了岁修工作量;

(2)增加了飞沙堰和人字堤堰口的泄洪和排沙能力;

(3)内江岁修时,保证不中断成都市工业和生活的供水;特别是飞沙堰工业引水拦水闸的建成,不但提高了成都市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的保证率,减少了岁修任务,更能增加枯水期宝瓶口的引水:每年宝瓶口可净增引水量约3亿m3。

由于近年来都江堰灌区的迅猛发展,现有的渠首工程已远远不能满足灌区用水的需要:①灌区现有灌面1009万亩,仅靠岷江的自然来水,用水矛盾愈来愈突出;②上游电站的调峰运行,几乎中断成都地区的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③目前的渠首工程无法满足成都市府南河对环境用水的需求;④灌区城市化和工业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的渠首工程无法满足这一发展趋势对水的要求;⑤灌区近期(2010年)规划灌面1186万亩,远期规划灌面将达到1500万亩,目前的渠首工程无法满足这一发展对用水的需求。因此,在都江堰渠首工程上游修建调节水库,对岷江来水进行合理调节、分配,是实现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紫坪铺水库和鱼嘴水利枢纽正是实现这一功能的关键工程。

四、鱼嘴水利枢纽工程概况

鱼嘴水利枢纽既是都江堰的渠首工程,亦是紫坪铺水库的反调节工程,控制岷江流域面积23037km2,是岷江上游的最后一个梯级。其开发任务是以调配水量、灌溉供水为主,结合发电、内江渠系防洪,兼顾改善生态旅游环境等综合任务。控灌面积1186万亩,远期1500万亩。

该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始于五十年代,并于1958年破土动工。由于各种原因,1960年停建。

五、复建鱼嘴水利枢纽的必要性

1、 灌溉及城市供水

鱼嘴水利枢纽上游的紫坪铺水库具有不完全年调节性能,可对岷江的年内来水进行一下程度的重新分配,从而满足都江堰灌区的工农业用水要求,是都江堰总体规划的主要水源调节工程。

鱼嘴水利枢纽的主要作用是配水。紫坪铺水库电站调峰时最大下泄流量为856m3/s,内、外江渠道设计引水流量分别为530m3/s和120m3/s,鱼嘴枢纽调节库容为1091万m3,可对紫坪铺电站的调峰水量进行日内分配,以保证内、外江渠道的正常引水。

2、为紫坪铺电站调峰进行反调节

紫坪铺电站在电力系统中承担部分调峰调频任务,电站装机760MW,保证出力168MW。紫坪铺水库以灌溉和城市供水为主,水库运行受下游综合利用制约,在其调峰时需鱼嘴枢纽进行反调节,才能充分发挥其在主网中的作用。因此,为充分发挥紫坪铺水库的优势,改善四川的电网运行,鱼嘴枢纽与紫坪铺水库必须同步投产。

3、防洪

鱼嘴水利枢纽可结合紫坪铺水库的滞洪作用和都江堰渠首已建的外江闸、飞沙堰闸控制岷江洪水进入干渠,一定程度上调节进入宝瓶口的流量,减少渠道基流,从而减轻下游洪水对平原灌区的威胁。

4、发电

鱼嘴枢纽电站分内、外江电站,内江电站装机67.5MW,外江电站装机22.5MW,具日调节能力。鱼嘴与紫坪铺电站联合调度,对四川主网的调峰起到一定的作用,两电站开发条件优越,投资省,综合效益高,必将成为川西电网的骨干电源点。

5、防沙

紫坪铺与鱼嘴区间有白沙河汇入,白沙河是岷江上游泥沙较多的支流之一,已建的白果岗电站为日调节,存沙有限。鱼嘴枢纽采取主河道全闸方案,有利于大排大泄,使洪水和泥沙排入金马河,从而保证正常供水,防止泥沙和洪水进入灌溉渠道。

鱼嘴水利枢纽于1958年动工修建,右岸第一土石坝,左岸装机3×22.5MW的电站厂房已基本建成,自1960年停工以来,至今仍未复建。都江堰是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目前仍发挥巨大效益的水利枢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综合利用要求愈来愈高,加之岷江上游长期森林过度采伐,水土严重流失,岷江年均来水量呈减少趋势,丰枯水量悬殊增大,沙量增多,鱼嘴和紫坪铺水库的同时修建,将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综合利用要求,使古老的都江堰更加焕发出青春和活力。

都江堰的故事篇2

摘要:刘沅所撰《江沱离堆考》利用史料、金石文证明李冰所凿离堆在都江堰(灌县),今根据刘沅文章内容,厘清刘沅考辨“离堆”位置的具体事实,进一步证明李冰所凿离堆即今天都江堰离堆,而非乐山乌尤山。

主题词:离堆

沫水

李冰石像刘沅(1767-1855),字止唐,号清阳,又号讷如,成都双流人,乾隆五十七年(1792)举人,刘氏以儒业传家,其父刘汝钦精通易学,“父汝钦,精易学,洞澈性理。谓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天,实天启圣人以明道化,不仅在数术也。”

刘沅自幼从父学习家学与儒家经典,三次参加会试,“三荐礼闱不售”

,后决意留籍奉养母亲,在家讲学为生,因其居住之地有槐树,世人称为槐轩先生,称其学为槐轩学说,其主要著作合为《槐轩全书》。《槐轩全书》《江沱离堆考》被收录在文集《槐轩杂著》中,刘沅利用史料、金石文,对“离堆”所在位置进行辨析,充分体现了他的考据学功底。今根据刘沅文章内容,厘清刘沅考辨“离堆”位置的具体事实,进一步证明李冰所凿离堆即今天都江堰离堆。刘沅《江沱离堆考》记载:《汉·河渠志》禹治水后,沫水尚为民害,李冰凿离堆山酾为二渠,即今之内江、外江也。而说者因《华阳国志》沫水出蒙山,冰发卒凿平,溷涯与水神战,遂以离堆为在名山,岂知冰之治水,固非一处。而离堆则在灌邑,与皁江亦称沫水。禹导江后,皁将循山麓,行山足旁,出是为离堆。水绕离堆而行,外无所束,盛夏水涨,江流直泻,潜蛟助之,遂为巨患,冰壅江作堋,析外江以儒郫,而凿离堆以通内江,二江支流各以十数灌溉。所周蜀为沃壤,冰之明德远矣。深淘滩低作堰,亦冰所遗。而山之麓复有水,则镌十八刻,候水之消长。以防浸淫,其下有山石如阈。盖当时水于此为堋,以此示后人低昂之准,迄今旧迹昭然,而《金石文》为低作堰为浅包鄢,《水经注》以离堆在南安,于是学者目嘉定之乌尤为离堆。俗又以隋时之赵昱为二郎,岂非考古者未尝躬亲寡闻者,弗明真赝乎。范成大云:“沿江两岸中断,李冰凿此,以分江流。”其目击言可破群说,今离堆之下蛟穴犹存,冬春之交水涸可入,其中空阔洪涛既至,出入正宕。其上店阁皆摇,而数千年毫无损益,亦奇观也。离堆之上祀冰子二郎,乡人犹曰伏龙观云。

刘沅考证李冰所凿离堆即是现在的都江堰(灌县)离堆。他考辨的理由有三:一是刘沅根据《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李冰所凿离堆在都江堰才会有内、外二江穿成都之中。至于“沫水”,刘沅认为是指皂江,而不是指大渡河。二是刘沅根据都江堰离堆旁留下的“深淘滩,低作堰”金石文是李冰所遗,判断离堆当在都江堰(灌县),而不是乐山乌尤山。三是刘沅根据范成大《离堆诗序》记载,判断范成大所见离堆即是都江堰(灌县)离堆。历史上关于李冰所凿离堆位置最有争议的是两个地方:一是都江堰(灌县),二是乐山(嘉州)乌尤山。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学者们就对这两种说法进行过较为激烈的讨论。喻全域《都江堰古史新论》(《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3期)首先提出都江堰的沱江是在李冰之前就有的,他认为离堆在乐山而不是灌县。王纯五《都江堰确为李冰所建——与喻全域同志商榷》(《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5期)批判了喻全域的说法,并进一步证明李冰所凿离堆在灌县。关于离堆所在位置的争辩源于《史记·河渠书》的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认为李冰所凿离堆在乐山是因“沫水”二字。持离堆在乐山乌尤山之说的,大都以史料证明“沫水”即指大渡河。明确地把“沫水”说成是现在大渡河的古地理书,首先是《水经注·沫水》:“沫水出广柔徼外,东南过牦牛县北,又东至越西灵道县,出蒙山南,东北与青衣水合。”

汉晋时的广柔,是今理县一带,“徼外”则指理县西部邛崃山系,大渡河上源正是流经马尔康、金川、丹巴一线,汉晋时的牦牛县,则在今汉源县南,大渡河从泸定南至石棉,突然折向东方抵达汉源;而古代灵道县则在今峨边县南,大渡河正是由汉源东至峨边,那里确在峨眉山(蒙山)之南,最后向东北流到乐山,与青衣江会合。因此《水经》上的沫水,确为今大渡河无疑。但《水经》中所说的沫水是否又等同于《史记·河渠书》中的沫水呢?笔者认为二者是不能完全画等号的,因为古时对大渡河的称呼并非沫水一个。在《汉书·地理志》《蜀郡·汶江》中记载:“渽水出徼外,南至南安,东入江。过郡三,行三千四十里。”

《蜀郡·青衣》:“《禹贡》蒙山溪大渡水,东南至南安入渽。”

查《禹贡》蒙山在今名山县西,那里是青衣江上源之一,所谓“大渡水”实是今青衣江;汉代的南安在今乐山;那么渽水就应该是大渡河了。《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二“阳江”条下对大渡河异名的解释是:“《通典》谓之‘青衣江’,以与青衣水合流也,或谓之‘峨水’,以峨眉山水流入也。”

可见大渡河在历史上并非只有沫水一个称呼,大渡河可谓渽水、峨水、青衣江。那么,沫水也就有可能不止专指大渡河。刘沅曰“皂江亦称沫水”应出于《宋史》,《宋史·河渠志》中记载:“岷江水发源处古导江,今为永康军,汉史所谓秦蜀守李冰始凿离堆,辟沫水之害,是也。沫水出蜀西徼外,经阳山江、大皁江皆为沫水,入于西川。”

皂江又称金马河,是李冰凿离堆后,外江的一条支流。刘沅曰:“皂江者,外江也,一名沫水,非南岸嘉州之沫水。”

而宋代的阳山江是指大渡河在今汉源县以下的一段,大皂江是岷江在今茂汉县至灌县的一段,此两段河流在宋代都称为沫水。元人揭徯斯《蜀堰碑》(见《灌志文征》)中说.,都江堰“北旧无江,冰凿以辟沫水之害”。明人曹学佺在《蜀中广记·边防》中说:“大江……至汉为皂江,至灌为沫水”。由是可知,沫水之名,不专指大渡河,岷江在灌县的一段也称沫水,此乃同名异河,是岷江在此一段的地方名称,也即是因地而名的地方河段,有如前所称的阳山江、大皂江皆是这一类的地方名称。在宋以前没有史料显示沫水称为岷江一段,因此,人们才会对“李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产生怀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宋以前也没有任何史料显示李冰所凿离堆在乐山。而关于沫水为岷江一段的说法,也在《四川通志》得到证实:“以今考之,江水自汉川县经灌县,俗呼沫江”。

可见,刘沅将“沫水称为皂江”作为判断离堆在都江堰(灌县)的依据是可靠的。刘沅认为“深淘滩,低作堰”的金石文为李冰所遗,是值得商榷的。关于“深淘滩,低作堰”见于古书记载的资料,最早是元代揭傒斯所撰《大元勅賜脩堰碑》:“水自离堆分流,入于南江,南江东至鹿角,又东至金马口,又东过大安桥,入于成都。俗称大皂江,江之正源也。北江少东为虎头山,為斗鸡台,台有水则尺为之画,凡十有一水及其九,其民喜过則忧,沒其則困,乃书深淘滩低作堰六字,其傍为治水之法,皆冰所为也。”

明朝洪武二至三年(公元1369-1370年)成书的《元史·河渠志》载有:“(都江堰)北江少东为虎头山,为斗鸡台,台有水则,……又书‘深淘滩、高(应为低字)作堰’六字其旁,为治水之法。”

,明代四川学者杨升庵在其《金石古文》中录:“《秦蜀守李冰湔堋堰官碑》:‘深淘潬,浅包鄢。潬古滩字,鄢即堰也。’冰在蜀治水泽利民,功烈盛矣。誓神而神至今不敢违之,教民而民至今不能违之。其文又简古如此,真异人哉。”

可知在元明时期.六字诀即已刻在都江堰的山崖石壁上。而在图中首次将这六字诀记载下来的,当是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成书的《灌县志》,该书卷首载有《都江堰图》,其位置与元史记载相同。这六个字在元代就有石刻,则刻成时间应该早于《元史》的记录,早于何时,尚缺考证。但在明时,就有学者认为此六字非李冰所刻,陆深撰《俨山外集34卷》曰:“深淘滩,浅作堰,六言石刻在灌县,相传以为秦李冰凿离堆,以利蜀时所为,此恐后人所为,非古词也。至于节宣水利,无过此言。”

另,《升庵外集》卷六“水则”条记载:“深淘滩,浅作堰”六字诀见梁朝李膺所撰《益州记》。《益州记》已亡佚,唯《太平寰宇记》辑录《益州记》最多,却没有发现此条,且“淘”和“鄢”字在《说文》《金文》里都没有,秦人不可能将后来出现的字刻入碑文中。又清杭爱《复浚离堆记》云:“明正德间,水利监事卢翊专意疏浚,直抵铁板。的秦人所书六字诀曰:深淘滩,低作堰。大书观澜亭,用昭永鉴。”但明卢翊《灌县治水记》云:“旧刻相传在虎头山斗鸡台,水则立其旁,虽久剥落,索弗获,后之君子将无考焉。因摩石重刊碑刻则云。”卢翊本人所传碑文不见记述。《杨升庵丛书·金石文》秦蜀守李冰湔堋堰官碑条,校勘记云:“李冰湔堰官碑,历代无著录,此碑乃明郑德时得于湔堋堰水中,传为秦刻,恐未必然,疑亦唐时之物。”

笔者认为可信。六字诀的原理可以说是在秦代就已为人们所发现、掌握和运用;但最终形成具体的“深淘滩,低作堰”的六字诀,则是后人不断总结和提炼的结果。因此,把六字诀说成是李冰的制定,尚没有足够的证据予以说明。最后,刘沅根据范成大《离堆诗序》记载,判断范成大所见离堆即为都江堰(灌县)离堆。范成大除了在《离堆诗序》中提到离堆,在其文集《吴船录2卷》中也提到离堆:“崇徳庙在军城西门外山上,秦太守李冰父子庙食处也。辛未登城西门楼下,临岷江,江自山中至此,始盛壮,对江即岷山,岷山之最近者曰青城山,其尤大者曰大面山,大面之后皆西戎山矣。西门名玉垒观,自少城转登浮云亭,李蘩清叔守郡时,所作取杜子美诗‘玉垒浮云变古今’之句,登临雄胜。又登怀古亭,俯观离堆,离堆者,李太守凿崖中断,分江水一沠入永康,以至彭蜀支流自郫,以至成都怀古对崖,有道观曰伏龙。相传李太守锁孽龙于离堆之下观,有孙太古画李氏父子像,出玉垒关,登山谒崇徳庙,新作庙前门楼甚壮。下临大江名曰都江,江源正自西戎中来,由岷山涧壑出,而会于此,故名都江。”

范成大文的记载比诗序更充分的证明了离堆在都江堰(灌县),而非乐山乌尤山。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受任为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在成都居住二年,于淳熙四年(1175年)离任,离开成都。范成大所记当属实,刘沅引范诗来作证,合乎逻辑且具有说服力。除范成大外,我们推测司马迁作《史记》亦见到过都江堰的离堆。《史记·自序》:“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之南,南略邛、筰、昆明”

,又在《河渠书》中说“余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

。清王鸣咸《十七史商榷》卷一《子长游踪》:“瞻岷山、离堆,即为郎中使巴蜀时事。”司马迁由长安到邛、筰、昆明,成都是必经之地,他在文中将岷山与离堆并称,显然司马迁所到之处是离成都不远的岷山之旁的离堆。若司马迁所记为乐山乌尤山之离堆,其地属应是当时一早己设置郡的犍为郡南安县,而南安地不当与岷山相近,故不能将岷山与离堆并提。证明李冰所凿离堆为都江堰离堆最有力的证据是,1974年在都江堰灌溉工程新修建基地上出土的李冰石像。石像完整无缺,未被冲泐。袖手直立,意态雍容,面目清晰,衣纹犹存。前部刻有题铭三行:“建宁元年闰月戊申朔廿五日,都水掾(石像左袖)。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珍水万世焉(石像右袖)。”中行八字题:“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图版拾捌),故称为李冰石像。这座造象是现存都江堰水利工程最早的文物,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造像本称“石人”。古代设置石人和石犀,分别用于测量水位,疏浚渠道,进行科学管理。秦时“壅江作堋”,穿导两江,为保证堰渠的使用效率,已注意到了经常观察水位,发挥人力控制流量。常璩《华阳国志》记录这项措施较为详细:外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穿石犀溪于江南,命日犀牛里。后转置犀牛二头:一在府市市桥门,今谓石牛门是也;一在渊中。乃自渝堰上,分穿羊摩江灌江西,于玉女房下白沙邮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与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

这段叙述,虽带有迷信色彩,但却分别指明了石人和石犀的作用与所在位置。李冰“作三石人”,陈壹也“造三神石人”,都是测量水位的“水则”。常志叙述石人测水,是以它的肩足表示水位的上下准点。刘沅著有《石犀考》:“昔李太守治江水,凿离堆,命其子二郎作三石人,以镇江流,五石犀以厌水怪,其立石人为江中也。与江神约曰竭毋至足,没毋至肩,后人镌而记之,为《誓水碑》。”

《誓水碑》,因在石人上刻有“竭不至足,盛不没肩”的文字说明;汉制石人虽无此文,作用相同。新出土的石人造象,高2.9米,其底部制作留有石桦,象下石座尚待发掘。仅据石象,已不难推测秦汉时岷江水位的涨落差距。通过对刘沅《江沱离堆考》的解读,我们的结论是李冰所凿离堆在都江堰(灌县)所在地,而不是乐山乌尤山所在地。其理由有三:一《河渠书》中“沫水”并非特指大渡河,岷江一段古人亦称“沫水”。二“深淘滩,低作堰”并非李冰所书,而是后人总结不断提炼的结,但1974年出土的李冰造像却是离堆在都江堰的有力证据。三范成大所见离堆即今都江堰离堆,且司马迁疑见过都江堰离堆。近人郭沫若于一九五五年四月到灌县仔细查看了李冰离堆后,给都江堰管理局的题字是:“李冰掘离堆,凿盐井,不仅嘉惠蜀人,实为中国二千数百年前卓越之工程技术专家。离堆所在,或以为乃嘉州乌尤山,余嘉州人也,今至此观宝瓶口,犹余斧凿痕,谓在嘉州者,乃妄说耳!”此题字己由都江堰文物保管所石刻嵌在离堆上之伏龙观二殿后壁上。

都江堰的故事篇3

论文提要 二郎神李冰地位与崇拜重心的此消彼涨,是官本位与民本位长期斗争的反映。民本位的高涨,使二郎神名声和威望大超李冰百倍,官本位为反击民本位,将ニ郎神打扮成李冰儿子,民本位为了再次反击官本位,乃将二郎神长期供于二郎庙大殿,奉为主神,仅将李冰供于偏殿配享.造成"子掩其父",颠倒父父子子四字基本原则的矛盾

二郎神是古蜀国王蚕丛,李冰是古蜀国王鳖灵帝

中国人不忘本,故黄帝陵至今有人参拜。蜀人不忘本,故蜀人对老祖宗情有独钟。蚕丛是蜀的化身,因为蜀本来就是蚕虫,一只夸张了眼睛(目)的蚕虫。《诗经》上说:“蜎蜎者蜀,蒸在桑野。”蚕为天虫,神圣之物.传说中,黄帝于蜀地娶蜀山氏螺祖为正妻。蜀山氏嫘祖发明了种桑养蚕剿丝织帛,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这婚姻是以蚕虫为纽带。蜀是蜀人的精神支柱,是蜀人的图腾,是蜀人的宗教,蜀字包孕着深厚的辉煌的文化内涵。北宋蜀人黄休复卷九言:”古蜀有蚕市,每年正月至三月,州城与属县循环一十五处.耆旧相传:古蜀蚕丛氏为蜀主,民无定居,随蚕丛所在至市居,此之遗风也.”该书卷九.蚕馒头又言’新繁李氏,失其名.,家养蚕甚多,将成值,桑大贵,.逐不终饲而埋之,鬻其桑叶,大获其利。将买肉麦归家造馒头,食之,擘开,每颗中有一蚕。自此灾疠俱兴,人口沦丧。夫蚕者灵虫,衣被天下。愚氓坑蚕获制,有此征报尔”。成都又名锦城,锦,蚕丝所织,蜀与蚕,自古不可分离.,蚕丛为纵目人.1986年蜀地广汉三星堆祭坑出土的精美文物,正是古蜀文明的具体形象载体,其中的纵目人青铜面具,正是蚕丛,正是蜀的代表,正是蜀的化身。李白诗云,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蚕丛开国,特意与以蜀字命名其政权。由于蜀在蜀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使得在蜀的帝王侯们,都要自命为“蜀”。公元前316年,秦军灭蜀后,也不敢抛弃蜀字,秦派秦公子繇通来蜀地作“蜀侯”。三国时,外省人刘备在成都称帝,也称“蜀汉”;五代王建孟知祥在成都称帝,也称蜀(前后蜀);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在成都建立政权,叫“大蜀”。以蜀字命名政权,正是为了利用蜀人对蜀的崇拜。

蜀人对蜀的崇拜,也即是对蜀开山老祖宗与庇护神——蚕丛的崇拜。当崇拜蚕丛的祭坛宗庙被入侵的秦军捣毁后(三星堆古蜀国祭祀坑文物有明显破坏痕迹)这种崇拜不会断绝,而是要改头换面继承下去。古蜀人对蚕丛的崇拜与怀念,代代相传。蚕丛的形象,蚕丛行使王权、巫术权、神权的法器神器的形象,口口相待,留在一代接一代的蜀人心灵深处。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纵目人形象、手持“ ”形兵器的青铜人形象,几件呈“ ”形的大玉璋(兵器)形象,都迥然不同于中原,是古蜀人崇祀的对象与独特的兵器。《越绝书》说,黄帝以玉为兵。黄帝子娶蜀女,此惯例传至蜀。而那高近4米的九鸟青铜神树,正是“射日”神话的证物,且与射猎有关。殷墟甲骨文中有商王一次就征调“蜀射三百”的卜辞。可见商代蜀人善射。

据《蜀王本纪》等书记载,古蜀国王“鱼凫田于湔山”、“蜀王猎于褒谷”,可知古蜀国国王们喜欢驰猎,驰猎离不开的东西是什么?是猎犬。而三星堆祭坛最大的青铜面目,正是纵目人。至此,我们至少可以肯定:古蜀人对古蜀开国者蚕丛的崇拜,在秦灭蜀后的高压时期,在“偶语诗书者弃市”的时期,在“史官非秦纪皆烧之”的时期,至少可以转入地下,转化为对三件具体形象——纵目人、 形玉兵器和射猎用的猎犬的崇拜。

蜀人对这三件物事的崇拜,最终孕育出了一个纵目、带犬射猎、手持 形兵器的神——二郎神。二郎神即蚕丛。道书《灌江备考》上说:“二郎为蚕丛之后,故其目纵。”二郎神额上,正有一纵目。《搜神记》、《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劈山救母》、《二郎搜山图》、《二郎斩蛟》、《二郎神醉射锁魔镜》、《聊斋志异》、《唐三藏西天取经》、《二神传》、《川主三神合传》、《大闹天宫》……等古典文艺作品中的二郎神,正是纵目、带犬(哮天犬)、手持三尖两刃刀的形象。二郎神神通广大,不但治水,还能治病,还能降魔,还能除妖。《西游记》中,正是二郎神放哮天犬将齐天大圣孙猴子擒获的。据鲁迅考证,大禹治水擒获淮涡水怪无支祁,无支祁即孙悟空原型。则二郎神身上,又有大禹的影子。二郎神家在灌口(今都江堰市)大禹家在灌口上游20多公里处的刳儿坪,离都江堰很近,二人的共同点是都是治过水。刳儿坪、灌口是古代蜀人、羌人杂居地。《史记》说:“禹兴于西羌。”《新语》说:“大禹出于西羌。”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成都街头常有打出“专修河堰,包打水井”招牌的羌人,可知从大禹、蚕丛起,治水是蜀人羌人的传统绝活。灌口是都江堰所在地,是二郎神施展治水本领之地,是天府的源头。今天都江堰二王庙(古称二郎庙)内,有“蚕岩”古迹。二郎神从灌口诞生,走向全国,成为全国级的神。全国各地,多有二郎神庙、川主神庙(二郎神曾被北宋真宗封为“川主清源妙道真君”)。在不同时空,人们有将二郎神与李冰混为一谈者,直到南宋朱熹,才将二郎神判为“李冰第二儿子”。

唐代,二郎神已威名远播,并出现了“二郎神”词牌名。北宋杨无咎.逃禅词《二郎神·清源寿辰》中写道:“炎光欲谢,更几日,薰风吹雨.共说是天公,亦嘉神贶,特作澄清海宇.灌口(今都江堰)擒龙,离堆平水,休问功超前古,.当中兴.护我边陲,重使四方安堵.

新府,祠庭占得,山川佳处,看晓汲双泉,晚除百病,奔走千门万户.岁岁生朝,勤勤称颂,但可民灾无苦.只愿得,地久天长,协佐绍兴皇都.”北宋川陕节度使张浚,为破夷敌石乞答,亲自到二郎庙中祷神,并获得二郎神之助,取得军事胜利。北宋时,民间对二郎神的崇拜已大大升级。据《宋史》载,“永康军(今都江堰市)每年为祭祀二郎神,要宰杀五万头羊。北宋初年都江堰味江河畔王小波李顺起义,李顺装扮成二郎神模样,以增强号召力。

二郎不是李冰儿子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说:“梓潼与灌口二郎两个神,几乎割据了两川。”该书又说:“蜀中灌口二郎神,当时是李冰因开离堆有功立庙,今来现许多灵怪,乃是他第二儿子出来。”这种癔测,造成了矛盾,造成了二王庙内长期“子掩其父”的怪事。文革前,作为二郎神家庙的二王庙内一直是二郎神高踞大殿为主神,李冰仅居偏殿配享。

“子掩其父”,按封建社会尊亲孝道原则,是不可思议的,不可容忍的。抛开朱熹的“父子说”,承认二郎神是比李冰年代早得多的蜀国开山老祖宗蚕丛,则“子掩其父”问题是不存在的。李白《蜀道难》诗云:“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在暴秦灭蜀以前,古蜀国王朝先后有: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即望帝)、开明(即丛帝,也即是鳖灵,也即是李冰)。蚕丛(二郎神)比鳖灵(李冰)早得多,是蜀国的开国老祖宗,当然该居大殿啦。然而,在三星堆古蜀国祭坛及丰富文物未出土之前,有人对此很不解,感到茫然。清朝四川总督骆秉璋参观二郎庙(二王庙),见二郎神高踞大殿,李冰仅居偏殿配享,遂发出“子掩其父,得毋紊欤?!”的慨叹。这位外省来的官员,不了解蜀地土著民情,所以开黄腔闹笑话。其实,在蜀地土著百姓心目中,二郎神根本不是什么秦官李冰的儿子,而是古蜀王蚕丛的化身,根本不存在什么“子掩其父”的问题。民间传说孕育出来的二郎神,正史上没有其人其事,更便于附会神化,故二郎神的神话大大超过李冰神话,本领神通也大大超过李冰。二郎神姓赵、姓杨、姓李诸种说法的矛盾抵牾,恰恰说明二郎神无姓无名,很神秘。在1986年三星堆古蜀国祭坛的纵目人大面具未出土之前,人们胡乱猜想,想不出二郎神的原型就是古蜀王、纵目人蚕丛。姓赵姓杨姓李说,都是不懂蜀地土著民情,不懂古蜀国历史的人,杜撰的谬说。而二郎神即蚕丛的说法出来后,姓赵姓杨姓李三种说法长期的争论与相互诋毁,就可以结束了。

据《宋史》载:“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诏修神保观,俗所云二郎神者。京师云,倾城男女,负土以献,不知何神。”可见北宋时京城的一般男女,已不晓得二郎神的来历,他们对产生于蜀中灌口的二郎神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是茫然的。

灌口二郎神在民间信仰的加深,使封建王朝顺乎民心地多次对二郎神封赠王号。据《龙城录》载:唐明皇幸蜀,封二郎神为“赤城王”、“显应侯”,北宋真宗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封二郎神为“川主清源妙道真君”。南宋时,又封为“显英王”。元至顺元年(公元1130年),元文宗又封二郎神为“承积广惠显英王”。

李冰是古蜀国国王,而不是秦太守

二郎神是古蜀国蚕丛帝,李冰又是谁呢?李冰不是秦王派来的,李冰是古蜀国国王开明帝,换句话说,李冰就是鳖灵。

《史记·河渠书》是最早记载“冰凿离堆穿二江”(即修都江堰)的。该书把“冰凿离堆穿二江”放在大禹治水之后、西门豹治水、郑国治水之前。西门豹治水在公元前440年,秦灭蜀在公元前316年,这说明修都江堰是在秦灭蜀之前。秦灭蜀的目的,正是急需粮草等军需物资,去翦灭六国夺取天下.为什么在这急需农产品的时刻秦王朝不马上兴修水利而要等60年以后才去发展农业,兴修都江堰?,按现在一部分人的观点,都江堰是秦灭蜀后过了60余年的秦昭王末年修的,那么都江堰与郑国渠是同时修的。为什么秦史上明确地详细地用140多字描述秦修郑国渠,并出现6个秦字?这段描述包括确切的年代、具体的人物、事件、起因、人物对话、结果。而对同时的功效规模名气大得多的都江堰,只字不提。秦修郑国渠在《史记·六国年表·秦始皇元年》中再次出现,而所有秦史典籍上,一丝半毫都没有秦修都江堰的记载。同时的水利工程,为什么郑国渠写得详细,都江堰写得极简略?秦史上为什么不记载秦修都江堰?急功贪利的秦,到处刻石颂秦的秦王朝,不可能这样谦虚,捡芝麻丢西瓜,在秦史只记郑国渠而不记都江堰。在《史记》中,司马迁用了960多字详细描述西门豹治水,他不可能把西门豹之后近200年的李冰,只用几个字简略记载。

上述事实,只有唯一的解释:都江堰是在秦灭蜀之前的古蜀国时代修的,秦王朝根本没派人来修过都江堰。李冰不是秦守,而是蜀国土著,是古蜀国国王鳖灵(鳖灵说快了就成了冰)。

“守”字的含义,在郡县制未实行的先秦时代,是指“诸侯国国王”。“古者天子,守在四夷”,即商周天子,以四夷为“守”。“诸侯为天子守土,故称守。”“居为社稷之守”,守,又可以泛指统治者、负责人。守的含义,要看守处于什么时代。“冰凿离堆”的时代既然在西门豹之前,在秦灭蜀之前,在郡县制未实行之前,则蜀守李冰不可能是“郡太守李冰”而是“诸侯王李冰。”如果说李冰是秦昭王末年派来的所谓郡太守,是大官,其地位肯定比普通工匠郑国高得多,为什么秦史中竟然只字不提李冰修都江堰而要详细记载郑国修郑国渠?舍官而述民,不符合秦史官本位原则。耐人寻味的是:除《史记》、《汉书》说“冰凿离堆”外,其他有关书籍,包括《风俗通》都不提“冰凿离堆。”而只言开明(鳖灵)凿玉垒山(离堆)。

再说,秦灭蜀的目的是很明确的,秦史中记司马错向秦惠王论伐蜀,理由是“蜀为天府”得蜀可以“富国缮兵”,为进一步灭楚擢取物质后盾。天府形成的前提是都江堰水利。可见都江堰的开凿,是在司马错率秦军灭蜀之前。在当时战国混战时期,秦不可能在灭蜀以后60多年的秦昭王末年才修都江堰,才创建天府,才为统一战争准备军需物资。太迟了,统一天下的就不会是秦,而是楚或齐了。司马错灭蜀后,又立即率军队在成都上战船,顺流而下去攻打楚国,如果没有“成都二江”,军队怎么行船?要等60多年后吗?等不及了。所以说冰“穿二江成都之中”,是在秦灭蜀之前的古蜀国时代。

古蜀国国王李冰,被歪曲为秦昭王末年的“秦守”,问题出在哪里?出在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的泰山太守应劭,他在其带神怪小说色彩的《风俗通》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秦昭王时,秦国的水利工程是修郑国渠。应劭却郑冠李戴,想当然地以为都江堰也应是秦昭王时修的。应劭没到过蜀地,根本不了解蜀地民情,而后来的蜀地史学家常琚写《华阳国志》,却与应劭的“秦昭王说”唱对台戏,说是“秦孝文王使李冰为蜀守”,秦孝文王上台三天就死了,是不可能派官员到蜀治水的,这两者的矛盾处,正给后人留下了疑点和争论的“依据”。《华阳国志》把凿玉垒山(离堆)的事,归于鳖灵(开明),而把所谓秦太守李冰的治水事迹,分散到其他地方,远离都江堰的地方。应劭的“秦昭王说”首创李冰为秦守的谬说,引起了后世人长期的迷惑、怀疑与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凿离堆(修都江堰)的,究竟是鳖灵,还是李冰。其实,争论完全可以停息了——因为鳖灵就是李冰,同一个人,异名而已。编年体的《史记·河渠书》把“冰凿离堆”放在西门豹、郑国之前,说明“冰”只能是古蜀国国王,冰即鳖灵。《史记·河渠书》作者司马迁自言曾“西瞻蜀之岷山及离堆”,为写《河渠书》,他是到过离堆的,他的话,肯定比应劭可信。司马迁来到蜀地,访问蜀地父老,把父老传说的带神话色彩的荒诞而不雅训的“鳖灵”改用不带神话色彩的同音字“冰”来记录,以保持“正史”的“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古蜀国史书被秦军烧光,古蜀国的社稷祭坛被埋于地下,无奈之下,司马迁也只有采用蜀父老们的传说了。当地土著发音快,外省人司马迁,难免不会听成“冰”。当代的史学家比司马迁幸运,1986年出土的三星堆祭祀坑文物和2001年出土的成都金沙古蜀国遗址,都是雄辩的实物史料,司马迁没看见过实物史料。三星堆和金沙,有力地证明着都江堰和“天府”早在秦灭蜀国之前就存在。

二郎名称的来源

都江堰的故事篇4

一、城市品牌形象塑造有利于促进十堰转型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研究主要侧重于产业、金融、建设、管理等实际层面,而关于城市文化、精神、价值、心态等研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国家生态功能区、秦巴山片区三大中心城市之首,以文化为核心的城市品牌塑造在十堰市转型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直接影响到十堰的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工作。十堰人民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质朴、坚韧、包容、灵秀、进取、奉献”的十堰人文精神,但质朴务实的文化性格,使得十堰城市在品牌定位上一直缺乏更为独特的提炼和集中化管理,十堰这座城市仅在方圆百里之内,就汇集了四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文化名片,即太极武当、(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东风车城、汉水郧阳,世所罕见。虽然武当山、中线源、东风车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而人们却对它们的所在地十堰了解不多。以前一部电影《少林寺》让少林寺和少林功夫火遍全球,但在当今自媒体时代,仅靠在影片中露出一些镜头是不够的。同时,历史文化资源缺乏深度挖掘开发导致城市文化特色不够明显。十堰城市建设发展比较快,高楼林立,街道拓展,绿化卫生也做得很不错,十堰也是国家卫生城市、我国内陆第一个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十佳城市、联合国环境署中国区环境规划优秀示范城、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安全城市、全国宜居城市等,但城区文化特色不够彰显,即使在汽车文化方面,也只有汽车工厂。并且在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十堰更需要重视生态产业、创意文化产业。

近年来,十堰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也逐步开始意识到城市品牌塑造、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2013年2月十堰市委工作会议提出“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发展理念:“要坚持一

手抓生态建设、一手抓人文提升,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努力打造宜人宜居宜业宜旅的良好环境。要加强生态建设,保护好山体、水体和人居环境,增强十堰吸引力;强化人文支撑,提升十堰软实力。”当年10月召开的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正式将“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确立为重大方略。2013年7月,十堰市就委托国内知名设计院规划设计、体现“山、水、文、林、城”特色的《十堰市城市风貌特色规划》广泛征求市民意见。“注重人文城市建设”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点睛之笔,意味着我国从经济型城市化向文化型城市化的战略转型。2013年10月,十堰正式出台《十堰市城市道路命名管理办法》,强调“彰显城市个性,充分体现地方历史、文化、地理和产业特征”。2015年4月,十堰市委、市政府公开征集十堰城市精神、城市形象标识、城市宣传语,从而大力塑造城市品牌,进一步提升十堰美誉度,扩大对外影响力。

二、十堰城市品牌形象定位

城市品牌形象定位,就是确定在某一时期内期望在城市的内部公众与外部目标公众心目中形成一个具有某些鲜明个性特征与优势的城市品牌印象。精准的城市品牌定位则是成功塑造城市品牌的关键,一个好的城市品牌能够给城市带来良好的声誉以及持久的发展动力,如人们提到浪漫之都、时尚之都就会想到巴黎,提到春城就会想到昆明。并且城市品牌定位一定要有发展的眼光,也要考虑到将来的发展方向和传播、实施过程。旅游是杭州的经济命脉,但杭州以旅游为核心,借助于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人气,打造了包括软件、动漫、休闲、会展等为一体的创意产业链条,坚持“环境立市”,围绕“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城市定位,“天堂硅谷”、“东方休闲之都”、“中国茶都”、“女装之都”等一系列产业定位,表明了城市的发展方向,继而把原有的“旅游城市”品牌定位提升为“东方休闲之都、生活品质之城”。

关于十堰的转型发展定位,十堰市委、市政府近年来提出“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发展战略,已经进行了科学、准确定位。但和杭州等生态、休闲城市相比较,十堰城市品牌的特色在哪里?十堰市近年来一直强调的“大山、大水、大人文”就是最大的特色。以前笔者曾用两个词来概括十堰的特点,即“中国生态心脏”、“汉民文化家园”。从地理位置上看,十堰是中国“国心”,正在打造国际商用车之都、国际旅游目的地、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武当药谷,生态农业、养生产业、创意文化产业也大有可为。

十堰城市宣传语的拟写,难在既要结合十堰城市的特色与优势,概括“武当山、汉江水、东风车”,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定位,又要语言简洁、准确、通俗、生动。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十堰生态方面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是“水”,送往北京的一库清水;作为汉水文化高地,十堰文化方面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是“武当山”,包括武当道教文化和武当太极文化。十堰转型发展最丰富的资源就是生态和文化,同时这也可以为“东风车”提升文化内涵和品牌形象起到积极作用。

最能概括十堰“水”生态特色和优势的词,应该是“水都”。“水都”一词,体现十堰继武当之外所拥有的又一独特优势,充分反映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也是我国重要战略资源的承载地,同时还有“汉水沧浪”的文化内涵可深入挖掘开发。最能概括十堰文化特色和优势的词,自然就是“武当”了。武当山古时就被认为是“洞天福地”,而一个“福”字,既体现了武当道教、武当太极养生的特点和目的,也蕴含有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因此可拟为“福道武当”。虽然现在很多地方也纷纷宣传推广“养生福地”,但武当“道”福既独具特色,又有深厚文化传统,深入人心,非常贴切。

因此,“福道武当,水都十堰”既符合十堰未来发展战略,又富有丰富文化内涵,同时语言简洁、准确,也比较直观、生动,通俗、易懂。这一宣传语也体现了十堰由山城向山水之城的华丽转身。另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把十堰城市品牌宣传语分成三个阶段,即“汉水武当,源头十堰”、“太极天下,国心十堰”、“东方养生,逍遥十堰”。

三、十堰城市品牌形象塑造模式与传播

城市品牌塑造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它应结合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出相应的城市品牌战略,,先进行城市品牌规划,把CI、经营、文化的新理念贯穿在城市品牌塑造的全过程中。要根据城市定位开展城市形象设计和建设,包括城市形象理念系统、行为规范系统、视觉传达系统等。要借助各种特色资源塑造鲜明的城市个性形象,扩大城市影响力,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并通过文化旅游产业塑造城市品牌。结合国内外的城市品牌运作,十堰城市品牌形象塑造可以采用的主要模式除了常用的广告模式、名企模式、景点模式、活动模式外,还应重视位置模式、协作模式和宗教模式这三大特色模式。

1.广告模式。通过各种媒体投放广告,提升城市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全国其他城市的消费者走进来,也带动城市的招商引资。近年来,央视已成为核心媒体平台,且效果也非常明显。1993年以来,十堰天气预报走进中央电视台一套中午《新闻30分》后的午间《天气预报》,先后宣传了东风公司、武当山、丹江口水库。2014年10月2日至2014年12月28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后,以“建设生态城,护好源头水,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湖北.十堰”为内容的十堰城市形象宣传片在中央电视台推出。同时,在当前“互联网+”兴起的时代,新媒体已经占据了人们生活的信息来源的很大一部分,甚至已占据了70%、80%,人们需要去用互联网的思维去理解、运用新媒体。新媒体时代城市形象品牌推广有五个关键词,即故事、互动、分享,倾听,体验。武当山在利用新媒体进行主题营销和事件营销,从而推广景区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如“武当最美道姑”、“武当隐士谷”等,取得了较好效果。

2.名企模式。一个城市的龙头企业往往也可以承载这个城市的社会形象价值。如绵阳市的长虹集团、大庆的大庆油田等。十堰本来就是因车而建、因车而兴的汽车城,是东风汽车公司的“延安”,承载着发展民族汽车工业使命的东风汽车公司也是十堰发展的支柱,在十堰基地生产的东风天龙重卡、东风猛士军用越野车享誉国内外。2014年10月,十堰市以白金合作伙伴身份参加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独家冠名的2014―2015沃尔沃环球帆船赛,该赛事是目前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专业帆船赛,“武当山、汉江水、汽车城”以特殊的文化元素与“东风”品牌商用车一起融入到国际赛事中,进入全球视野,尤其是武当功夫团借助帆船赛事各个停靠港口进行精彩表演,吸引了世人目光。

3.景点模式。随着国内旅游业的空前发展,国内也形成了一个独特现象,就是某个景点在全国消费者中的知名度远远超过了该城市。十堰的武当山风景区进入全国第一方阵,2011年进入全国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前十名,2014年游客突破500万人次,2015年位居“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前十名热门景区排行榜第五名,也是“中国最值得向世界推荐的十佳明星景区”、“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遗憾的是,虽然“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宣传语享誉海内外,但由于没有嵌入“十堰”,对十堰城市品牌形象宣传的带动作用还不是很大。因此,近年来不断有人建议学习黄山等市更名的经验,把十堰市更名为“武当市”,以提高十堰的知名度、美誉度,但综合来看,十堰还是要多在城市品牌形象塑造和推广上下功夫,加大对太极武当文化、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文化、东风汽车文化和汉水郧阳文化的挖掘、开发、整合和推广力度。

4.活动模式。借助活动带动城市知名度的提升,从而积累城市品牌影响力,国内外也有很多成功案例,如潍坊的国际风筝节、大连的国际服装节、青岛的国际啤酒节等,以及因每年举办世界经济论坛而举世闻名的瑞士达沃斯小镇。十堰近年来成功举办了第三届、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郧西的七夕文化旅游节等,而历时1年多、参与人数达到5000人的东风天龙卡车驾驶员大赛总决赛,于2015年7月在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部湖北十堰完美收官,冠军获得价值60万天龙旗舰重卡。十堰今后可以充分利用优良的生态、人文环境,举办高端会议、文体活动,从而提升十堰城市品牌形象。还有太极拳运动,在全球习练人数达数亿人,而在十堰拥有太极拳的图腾人物武当张三丰,太极拳运动也是推广十堰城市品牌形象很好的载体。

5.位置模式。地理位置对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将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南三亚是“天涯海角”,近年来该城市以天涯文化为营销核心,打造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增强游客的参与性和互动性。笔者在《太极天下,国心十堰》一文中也详细论述过十堰作为中国“自然国心”的地理位置特色,而且,位于十堰竹溪与重庆巫溪、陕西镇坪交界的鸡心岭,也正在打造“国心岭”景区。同时,十堰作为有“中国中央山地”之称秦巴山区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也是我国的“生态心脏”。并且,十堰处于正在建设的京昆高铁、银福高铁和汉水文化旅游带交汇的文化高地。因此,“自然国心”和“中国生态心脏”也是十堰城市品牌和形象塑造的又一重要特色。

6.协作模式。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为推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与受水区互助合作,促进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中线工程水资源配置总体目标相协调,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对口协作工作方案的批复》,十堰各县市区分别与北京市的东城区、海淀区等9区建立了对口协作关系,近年来在生态、旅游、教育等各方面已经开始了广泛合作。600年前,北建故宫的同时,也南修武当。600年后,武当山下的一库汉水沧浪送往北京。2013年下半年,武当旅游形象广告已率先登上故宫门票,北京也是十堰进行城市品牌形象宣传很好的窗口和平台。

7.宗教模式。武当道教供奉的主神是玄天真武大帝。在台湾对玄天大帝的信仰非常普及,有很多的玄天大帝宫庙,东南亚地区的玄天上帝信仰一直持续到现代。自1988年以后,台湾每年都会有不同的朝圣团体,到武当山“朝山进香”。2014年10月15日至11月7日,历经23天的武当山玄天上帝台湾巡境活动获得巨大成功,共巡视台湾26座宫庙,近100余座宫庙60万信众参与了巡境活动,中国主席发来贺电,中国荣誉主席、两岸和平发展基金会董事长连战欣然为活动题词“福泽两岸”,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先后3次出席巡境活动,既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和平统一发展,也提升了武当山在台湾的美誉度和向往度。因此,武当道教在十堰城市品牌形象塑造推广方面也大有文章可做。

四、十堰城市特色文化建设

十堰城市特色文化主要是四张“名片”,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需要深入挖掘、精心提炼、大力弘扬。2014年3月,原十堰市文体局提出了“一带四区”的建设思路,即照我市“东拓、西进、北扩、中优”发展战略,利用几年或若干年时间,建设一批具有地方文化元素和现代化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在十堰城区建成百二河文化景观带、武当文化演艺区、秦巴文化景观区、汽车文化展示区、汉江生态文化区,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1.太极武当文化。武当山距离十堰城区20多公里,现在实际上已连为一体。武当文化主要有两大核心内容,一是武当道教文化,二是武当太极文化。武当道教文化的图腾是真武大帝,主要以武当山道教建筑、科仪、音乐、医药等为载体,武当道教文化在港台、东南亚等地具有广泛影响力。武当太极文化的图腾是张三丰,主要以太极拳等武当功夫为载体,当今世界习练太极拳的人数则达数亿人。太极武当文化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区东部,通过武白一级公路与武当山对接。太极武当文化建设要以环保、养生为核心,突出其国际性。可把武当山机场、武当路、武白一级路作为突破口。

在太极文化中,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大力宣传张三丰。我国太极拳大师、中国传统武术史学家、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于志钧在四上武当山、两赴陈家沟、三赴永年广府镇考察后撰写的《太极拳史》中明确提出:武当山是太极拳发源地,张三丰已成为太极拳的图腾,“抹掉他,太极拳就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太极拳就成了地地道道的‘现代健身操’,‘文化内涵’就荡然无存”[2]。而近年来在武当山脚下的丹江口市官山镇孤山村杉沟发现了太极观及元代少年张三丰石雕像,表明此地确属张三丰当年修炼地,并且有落款“大元至元二十一年”,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开国年号,是公元1284年。

2.汉水郧阳文化。汉水郧阳文化主要集中在城区北部,通过十堰大道与郧阳区对接。汉水郧阳文化要以远古文化、人类通史地域、郧阳抚治为核心,突出“生命之源”、“汉文化摇篮、楚文化源头”、“汉水之王”的特点。“生命之源”包括世所罕见龙蛋并生的6500万年前的恐龙和恐龙蛋化石、震惊世界考古界的一百万年前的“郧县人”头盖骨化石和完整的人类进化链条。郧阳一带先后出土的古人类遗址按年代排序,有100万年前的“郧县人”、75万年前的“梅铺人”、50万年前的“白龙洞人”、10万年前的“鱼嘴人”和5万年前的“黄龙洞人”。“汉文化摇篮、楚文化源头”,指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今6000年的辽瓦店子遗址为代表的“人类没断代、文化没断层”的“人类通史地域”和“百科全书地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也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汉水之王”是指郧阳抚治是历史上唯一管辖整个汉水流域及部分长江流域的国家行政区,历经明清两朝两百年,管辖鄂豫川陕毗邻地区的五道、八府、九州共65县,钳制汉江三千里流域地区,也有人称之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特区”。

汉水郧阳文化建设可以十堰大道和青龙山恐龙蛋化石国家地质公园、“郧县人”系列古人类遗址、郧阳岛、辽瓦店子遗址、郧阳古城遗址公园等为突破口。我们要大力宣传郧阳抚治文化,其内容非常丰富,如郧阳区汉江北岸二桥桥头东侧正在修建占地7万平方米的城墙遗址公园,以此再现建于明代,因1969年丹江口水库大坝蓄水被淹的老郧阳府城墙复古古韵。郧阳岛也正在建设建设郧阳生态文化公园、郧阳文化民俗小镇,并搬迁复建明代郧阳府学宫古建筑群。

3.东风汽车文化。没有东风汽车,就没有十堰这座汽车城。历经数次坎坷后,1969年初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汇集到十堰这片荒凉寂静的穷山僻壤,正式拉开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序幕,开启了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新的征程。今天,十堰生产的东风商用车全国第一、世界前三,东风猛士军用越野车被军方誉为“陆军航母”。东风汽车文化主要集中在城区西部,应积极争取东风公司各板块的支持,以“民族汽车工业代表”为核心,以东风大道、发展大道、车城路、车城广场,以及汽车博物馆、二汽工业遗产、总装配厂、重卡新工厂、西部工业新区等为重点,充分展示东风精神、十堰精神。“二汽”建厂之初分布在城区有24个专业生产厂,很多发生了许多变化,要把东风汽车文化建设与正在邀请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十堰市历史文化遗产、工业遗产保护专项规划与建筑文化专题研究》结合起来。

4.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文化。十堰是“南水北调第一坝”丹江口大坝所在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也是纯淹没区、纯调水区、纯贡献区,在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也肩负着重大而特殊的历史使命。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文化主要集中在郧阳区汉江一线,与丹江口库区的沧浪故址、丹江口大坝对接。可以汉水文化为核心,以汉江南岸及南水北调主题公园为突破口。现正在郧阳经济开发区天马大道以北、郧阳汉江大桥以东临江区域建设的中华水园,也是十堰市部级南水北调主题公园,即将建成桥头公园、水利工程文化园、湿地公园和青年林四个景观节点。该园可倡议相关省市在该园建设反映汉水上游文化(送水区)、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带文化(受水区)的景观,国家有关部门也曾提议建一座移民纪念碑,为移民立碑,把全部移民的名单刻在花岗石上。

5.秦巴文化和武侠文化。现正在建设的城郊生态文化游憩带,城郊生态文化游憩带是十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工程,有20多个重要节点,旨在打造一条严格保护的生态环境保护带、一条高效互动的全域旅游体验带、一条和谐可持续的诗意栖居生活带,也是十堰打造全域景区的重要举措。城郊生态文化游憩带的优势是生态,难点是文化。武当山、郧阳岛的文化特色非常鲜明,而城郊生态文化游憩带虽然类型比较丰富,但文化特色不够鲜明,尤其是对外地游客,不一定能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城郊生态文化游憩带的重点区域是城区南部,从赛武当、大川,到大西沟、黄龙古镇、堵河口等地。这些地方虽然不是大山、大水,但生态良好,也有各自的一些特色,可以用武侠文化进行整合,打造一个武侠文化品牌,这样既和武当太极文化对接,也融入生态特色。金庸小说在描写武当山故事时,也提到过十堰、黄龙等地。而武侠小说是最受中华民族欢迎的文学作品之一,拥有广泛读者,“武”与“侠”既有着民族性和独特的审美文化心理,同时武侠小说中还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文化。根据城区南部各个节点的特点,从武侠文化的角度,结合金庸武侠小说的内容进行巧妙设计、精致打造。

6.十堰城市品牌形象综合展示区。即百二河文化景观带和四方山,前者从历史的角度、后者从空间的角度对十堰城市品牌形象进行综合展示。百二河文化景观带可以在沿岸依次展示十堰从恐龙、郧县人到古麇国、古郧阳、现代汽车城的发展史。四方山作为城区最大的开放式生态公园,突出“聚四方之灵气”,将浓厚的地方文化底蕴融入其中,广受赞誉。南门景区以武当道教四方守神文化为构想,用朱雀形态的休闲游路连接朱雀广场、四方歌坛、太极坪等景点,充分体现了武当道教文化。同时景区北坡建设了10个县市区特色园,体现各县市区的主题文化,栽种特色乡土树种。

在十堰城市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在突出文化特色的同时,也要注意结合十堰山城特点,突破山地的限制,发挥山地的优势。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200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6.

都江堰的故事篇5

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鼻祖”的都江堰,一直让人感到神奇与震撼。我想,到都江堰,或许用余秋雨老师所说的“拜水都江堰”这一宣传语,是最合适不过的。

五千年的中华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工程:长城、故宫、十三陵、颐和园……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留在世界历史上的民族瑰宝。而位于成都平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无疑是我们这个民族在世界历史和水利发展史上最值得骄傲自豪的。都江堰的历史地位和杰出贡献,是铭刻在中国甚至世界史上的。虽然今天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经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但当我们走进成都平原,听到岷江那湍急的水流声,仿佛就带我们回到了二千多年前的四川,我的眼前就出现了一个手拿水利图纸的长衫老人,在指挥着数以万计的人们,战地斗水。让我们每一个到都江堰的人,都怀着一种敬畏与崇拜,让我们对都江堰和李冰的感情,变得更加深情与真挚。

二千多年了,都江堰依然屹立在成都平原,为川西人民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正是他的出现,让四川有了天府之国的美誉。也正是有了他,让成都平原,在中国历史上也占据了非凡的地位。或许,他不光是滋润着四川,也滋润着整个中国。他的灌溉,让刘备取西川建立蜀国;他的灌溉,让唐诗宋词在四川闪耀着光芒;他的灌溉,让马可波罗不远万里,都要来看看这个震撼世界的水利工程;他的灌溉,让在抗战前期屡战屡败的国民政府,得到了一个休养生息的大后方。

都江堰,让曾经凶猛的岷江变得温婉与妩媚,她的细流滋润了成都平原,哺育了川西人民。把旱涝灾害变成了历史,成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华章,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他。

上中学时,在语文和历史课本里都听到过都江堰和李冰。特别是秋雨老师那篇有名的散文《都江堰》,让我一直都对他有种敬畏与神奇的感觉。今年初冬,我带着膜拜的心走进了都江堰。大门正上方有三个不大的镏金的字“都江堰”,字虽不大,但却可见其写字人书法造诣极高,我想一定是那位书法大家的留笔。不壮观也不雄伟的大门,让人很难把他与那个巨大的水利工程联系在一起,其实,这正是都江堰的低调与过人之处。他不张扬,也不骄傲,就像一位乡间老农,过着自己的日子。他默默无闻地贡献着,造福着川西人民。

进了大门,便可看见秋雨老师那句刻在景观石上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的宣传语,这或许是对这个5A级国家旅游景区最好的宣传。仿制的李冰治水用来筑堤的竹笼盛石和四根卧铁都陈列在前面,让我们观看。直到今天,竹笼盛石依然在抗洪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于老前辈,我们是应该佩服的。这里一直有细流在流淌,都江堰是不能缺少水的,让我们都感觉到水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甚至还带着不让人察觉的特有的味道。大道的两旁立着丁宝祯、阿尔泰、卢翊、诸葛亮等人的塑像。我想,他们都和都江堰有着联系与故事。最惹人眼的还是那株有着千年历史的张松银杏,虽然树龄不断增加,但他却依然茂盛,数不清的叶儿从身上冒出,让人喜欢。

一排石阶上去,走进了伏龙观。这里,我仿佛感觉到岷江的狂妄,他仿佛在怒吼,让人多了几份敬畏。或许,伏龙观便能把他压制得无可奈何。大清同治年间成都知府写的那句“川西第一奇功”或许就是对李冰历史功绩最准确的评价。后人们“中流砥柱”、“泽被西川”、“功追神禹”的赞誉对李冰来说是当之无愧的。二千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模型在伏龙观里让人们学习与探索,他与现代接近的程度,让人们惊奇与称道。东汉时李冰的石刻像被人们供奉在中央,让后人们瞻仰。他旁边的那个从水里打捞出来的没有头的河工,也是让人尊敬的。是他们,创造了都江堰,也是他们造福了成都平原。那个“永垂万古“的石碑就是历史对他们最好的纪念与评价。

今天,我走在都江堰,看见这个庞大的水利工程,看到这个从两年多年前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离堆、飞沙堰、鱼嘴、宝瓶口他们一一在我眼前呈现,我的心生出了激动与震撼。这真的是二千多年前的创造吗,让人不可思议。那个时候,没有大型机械设备,也没有水利学,是什么,让他们把狂妄的岷江驯服,又是什么,让他们建成了这个造福于民的水利工程。这一切的一切,让我惊奇。

都江堰奇迹的创造,与李冰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是李冰创造了都江堰。秦昭王是个明主,也是个智者。是他让李冰出任蜀郡守,让他来到成都平原,给了他一个创造万世之功的机会。却没想到,这次任命,造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师,让成都平原,受益到了今天。到任的李冰,看到了岷江带给成都平原的灾难。这位有作为的郡守,下达了治水的命令,并亲自走上了治水的前台。他指挥着数以万计的民工凿离堆分两江,战地斗水,与猖狂千年的岷江不断斗争。他绘制水图,组织人员研究治水策略。历史上,没有现成的经验与水利资料可寻,他更开始自己专研。作为一个郡守,他把冶水当作了他的第一要务。他虽不懂水利,但他知天文,识地理,敢想敢做,他总结出了治水的八字格言:“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和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鉴,挖河沙,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立湃阙,凿漏罐,笼编密,石装健,分四六,平潦旱,水画符,铁椿见,岁勤修,预防患,遵旧制,勿擅变”。他创造发明了以杩槎截流导流、卵石护岸、竹笼盛石筑堤、卧铁展示淘滩标准,至到今天也被人们用来抗洪抢险。他终于成功了,他用他的智慧与努力,驯服了凶猛的岷江,将她变得温婉与妩媚,让她成了农业好帮手,让成都平原变得富裕。他给成都平原留下了一个都江堰,也留下了自己的一座丰碑。走在这里,我仿佛还能依稀听到他两千多年前的治水声音,那是历史遥远的绝响,是后人对这位造福于民的父母官最好的怀念。

李冰把自己刻成石像,放于了水中,或许,江水中,才是他最好的位置,或许,只有他才能让岷江一如既往的听话。都江堰是属于李冰的,这是他的功绩,也是他的战场。在这里,他实现了一个郡守对人民的历史责任。我不禁想到,两千多年前,一个如此庞大的水利工程,要有多少人的奉献与牺牲才会取得成功。他们一定在李冰身上看到了勇敢与希望,让自己无畏付出。李冰一定是每天都战斗在工地上,让自己成为示范。那他不但是决策者,也是伟大的行动者。这样的父母官,又让百姓如何不无畏呢?李冰的精神,河工们的精神,也就是都江堰的精神,不怕牺牲,造福万民。

有名的安澜索桥因为断裂已经不能让人行走了,我不禁有些遗憾,对面的二王庙是不能去了,我只有在对面望着二王庙,遥寄着自己对李冰的祝福。记得曾有人说,李冰是川主。我想,这他也是当之无愧的。他的创造,不说是后无来者,至少前无古人是实实在在的。有些人拼了命的给自己树碑立传,想要后人们记住他,可最后,雨打风吹去。而李冰,没有想人们记住他,他只用自己的使命与责任,给成都平原留下了一个都江堰,却让世界都记住了他的名字。后人们也一直沿续着对都江堰的纪念,你看:司马迁考察都江堰、张陵传道青城山、诸葛亮设兵护堰、马可・波罗游历都江堰、李希霍芬考察都江堰、黄炎培都江堰办学、林森主持都江堰开水一个个历史事件在这里演绎,、、邓小平、等不少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有不少的外国政要视察参观都江堰,都说明了都江堰崇高的历史地位和水利价值。都江堰不但成了中国的,也成了世界的自然与文化遗产,这荣誉属于中国,属于四川,更属于李冰。两千多年来,李冰在百姓心中不光是个郡守,凭他驯服岷江的功绩,人们早已把他看作成了一个水神。是呀!为民造福的人都是人民心中的神,李冰拯救了成都平原,也造福了百姓,这样的人是人民的神。据说,为了纪念李冰这里常开展一些具有一定宗教神学色彩的祭祀活动,老百姓乐意把这样的神代代祭下去。

都江堰的故事篇6

在水一方,心定神闲

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一个春天,在距都江堰东南不远处的乡间一派繁忙景象。

荷塘里的荷叶已经出水,数只鸭子在清荷间嬉戏,肥硕的鱼群在水中游弋,一只螃蟹正努力爬出塘里;旁边的稻田已灌过水,几位农民带着简单的围腰,正弯着的脊背俯身插秧;一位像是庄园主的妇人,悠哉地撑着伞,抱着孩子在一旁观瞧。好一个生机盎然的春日!

如若走到近细察,你就会发现这些水塘竟然是相连接的:荷塘中的水可以导入鱼塘,而鱼塘中的水可以导入稻田,每个相邻的水塘间都有一个小的凹槽,那是一道道闸门,通过它可以自由地调控各个水塘的进水量。

这如画的田园风光,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来自一块石刻的浮雕,1964年从灌县崇义镇罗桥村的一座东汉晚期墓葬中出土。作为一个将近两千年前田园生活的鲜活标本,如今它被完好地存放在离堆公园伏龙观的前殿。石刻中记述的情景,大约发生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400年后,而这只是当时都江堰地区的一个缩影,可见那时的蜀地,已经是中国最富庶的区域。穿越千年的历史,我们似乎都能闻到那位妇人餐桌上的鱼肉以及稻米香了。

假设一下,如果没有举世无双的都江堰,这块石刻上又会是什么场景?也许是千里干旱,也许是洪灾遍地,悠然闲适的妇女,也该换成愁容满面的农人了。但四川有幸,中国有幸,两千多年前,蜀郡出了个太守李冰,因此有了凝结中华民族先祖智慧的都江堰。自从有了都江堰,“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从此,都江堰的浩浩流水,灌溉出一片富庶之地,一直灌溉了两千年,并且还将继续灌溉下去。

都江堰的伟大之处就在这里,李冰的伟大之处就在这里。难怪赵朴初、余秋雨等诸公都认为,长城徒留古迹,莫如古堰灌溉万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了富裕的物质条件,才能孕育风雅的人文气质。有着不慌不忙的流水,有着清新亮丽的山水田园,便有了一方悠然自得的人。休闲,活力,风雅,这是都江堰人千年流传的处世风格,如同这个城市漫长的历史一样。

当然其间也有战乱,历史在某个节点拐了一个弯,这片土地也难免被卷入时代的大潮中不得安宁。宋元之际、明清之际,几番北人屠城、张献忠屠川,几番移民大潮,蜀人为之不存。创造了岷江文明的蜀人,渐渐消逝了,而岷江仍在无声地流淌。

只要滔滔江水还在,巍巍青山仍存,先民之魂便会慢慢苏醒,比如民间有蜀谚云:山高皇帝远,吃完饭再洗脸。意谓中原甚远,何妨放肆?比如在民俗文化中,都江堰依然茶馆密布,人人泡在其中,或谈事,或闲聊,图的不过是“自在”二字……凡此种种,不过岷江精神之余韵而己。

偷得浮生半日闲,呼朋唤友尽欢颜。如此看淡一切的好心态,难道只是因为这片土地自古富庶?当然不是,君不见今日沿海城市,富则富矣,谁不是步履匆匆,越富越忙?所以除了古堰流水,除了土地富饶,孕育这种精神的,还有一种因素,那就是华夏传统文化的精髓――道。

道行天下,随遇而安

说起都江堰,必然绕不过青城山。

岷江水经都江堰的调度之后,滋润了如锦田园,也滋润了青山绿树。林木青翠,曲径通幽,诸峰环峙,气候幽凉,青城山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着一个人的到来。

公元141年(东汉永和六年)的一天,鹤鸣山中的一位修道人,在竹简上画着一些只有他自己能辨认的符语。画完最后一道符图,写完最后一个字后,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么多年,二十四篇道书终于写完了。”说这话的人,名叫张陵,又名张道陵,后世更广为人知的称呼是:张天师。

两年后,得道的“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看中了这里的深幽涵碧,于是结庐传道,青城山遂成道教的发祥地,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从此青城山道教延续千年,道行天下。全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观。

道教建立之前的四川人是信巫教的,当道教的崇尚自然、清净无为、重生养命的思想传播开来,蜀地人民终于发现此前的信仰不足凭证,于是摒巫教而申道教。在四川方言中,说某个人讲信用,言必行行必果时,便说这人很“落教”,是否信了教便真正值得信赖呢?这当然是值得打上问号的,不过,由此亦可看出,崇奉道教对四川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若无道家文化,青山再美,不过寻常一山林尔;若无这幽静青山,道法再妙,亦无所依托。但当两者相遇那一刻,就注定散发出恒久的魅力光辉。公元762年,诗圣杜甫游青城山,快意游玩的同时,写下名句表达了自己对青城山的陶醉:“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池。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道家承袭老庄思想,尊崇天性,顺其自然,追求长生。这不仅影响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更深刻地影响到四川人,所以蜀中历来出躬历山川、纵意琴酒的浪漫文人雅士,举凡扬雄、司马相如、李白、坡等,不一而足。

与青城山比邻而居的都江堰,当然首当其冲受到道家文化的浸润。现在的青城山中,依然有一百多位出家的道长,常年住山修道。在都江堰,不经意间也许就能遇见几位青衣束发的道长,青城山中,更是常见衣袂飘飘的道士飘然而过。都江堰人对这些出家的道长都持一份尊敬,打声招呼,奉一碗茶,是寻常之事。

两千年积淀下来,都江堰人也渐渐由骨子里生出一种淡然。即便是遭遇零八年汶川地震这样的灾害,重建家园后,大家似乎依然是那份淡然如水、随遇而安的心境,吃喝休闲,仍然是不变的主题。在都江堰,茶馆临街的落地玻璃窗里,随处可见人们三四成群地聚在桌旁,品茶、聊天、打麻将。成都也以休闲著名,但毕竟多了大城市的压力,加上常常雾霾遮天,比起山清水秀的小城都江堰,在悠闲舒适上,总还差了一截。

中华民族的养生,中国文化的精髓,其实在一“慢”字。慢生活,在都江堰体现得淋漓尽致。让生活慢下来,方能怡养情志,方能品味人生,方能修得一身优雅。

古人云,荣华富贵全小可,于身性命天乃大。可见养生在人们心目中的显著地位。中国的养生思想,本脱胎于道家。道法自然,亦是养生需要遵守的第一法则。不仅起居作息顺乎自然,对人处事亦如是,如此,可养开阔心胸,可生淡泊情怀。这是都江堰人恬淡闲适的文化根源所在,正如有人题写在都江堰南桥的一首诗:“来人熙熙均图名,去众攘攘皆谋利。美人在怀酒在手,不是英雄也坦然。”这真是都江堰人最妥切的内心写照。

道家的一些修炼法门,譬如青城太极,也是一种易学易练的养生功法,能在一种快乐松弛的状态下获取健康。太极养生,讲究的是平衡,一是达到身体的平衡,不生病。二是达到心灵的平衡,讲究清虚自守。青城派掌门刘绥滨,就是修习青城太极的佼佼者,为了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他将青城太极第一路的36式简化到了现在的6式,一套动作打下来也就两分钟时间,非常适合现在忙碌的都市人。现在,青城太极已经桃李满天下,学员遍布50多个国家,光法国就有两万人。

都江堰市也一直将青城太极融入每年的全民健身活动等体育赛事中,据悉,现在都江堰有30万人在正在练习青城太极,形成了全民太极健身的热潮。政府也正在争创“太极之乡”的品牌,以此提升城市形象,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药王养生,古风犹存

在青城山住过的道士,还有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却是以医药学而名扬后世,他就是“药王”孙思邈。

青城山丈人峰下有座小山,水土湿润,气候宜人,花木四季葱郁,中草药漫山遍野。唐朝初年,药王真人孙思邈寻方采药,从终南山云游到此。但见杂花生树,蔓草满坡,峰峦起伏,云雾缭绕,很有些灵气,便在半坡上的山神庙内住了下来。

之后的日子,他带着徒弟,一把药锄,一个药筐,采药于白云深处的山林间,某日因观察受伤白鹤而发现了一味珍贵的中草药。经过实验,他发现这种植物有活血通经、祛风止痛的作用,便让徒弟携此药下山,去为病人对症治病,不成想果然灵验。药王兴奋得随口吟道:“青城天下幽,川西第一洞。仙鹤过往处,良药降苍穹。”遂将这味药材命名为“川芎”!

药王以古稀之年隐居青城山,在天贞观(今玉清宫)作挂单道士,他总结了唐代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搜集了药方、针灸等,完成了名著《千金翼方》,以补著成的《千金要方》之不足。药王一生,济世救人,他有一名名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闲暇时,药王常到太平场(今青城山镇)天成街悬壶为民治病,并在太平上场口山上(即药王山)种植草药,指教众多药农以采植药材为生,流传至今。

闻名中外的川芎从野生到家种,是孙思邈对当地人民的莫大功德,青城山一带至今还流传着“药王青城识川芎”的故事。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药王殁期)为一年一度的“药王会”,也称“青城长寿文化节”,集茶叶,中药材等物资交易,盛况空前,成为当地长寿文化节和大型民风民俗活动。人们说:“四月二十八日这天,在药王山上随便扯上一把草都能治病”,足见民众对药王信赖之深。

孙思邈到青城之后,青城道医逐渐成熟起来,历史上出了不少医术精湛的道士。青城山道士对山中药材呵护有加,每次采药,都要留下嫩芽,以备它重新生发。直到近代道教尊宿彭椿仙主持青城山道观时,还广种树木,遍植药材。道家爱惜自己的地盘,固然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但客观上他们的环保意识,以及与山水共荣辱的思想,也是道家顺其自然、天人合一的具体体现。

《千金要方》中有云:“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孙思邈不仅深谙药物三性,且通医道,极重养生,故能享逾百岁之寿。他的医学著作中,有深厚智慧的养生文化,加上青城山中拥有的众多道地药材,给都江堰人的健康长寿带来了无穷裨益。

隋唐时,青城山道家已将药功与养生结合。道家的“药功”流传到清代以后,已积累了许多用药独特、疗效突出、副作用少的药方和医术,其范围涉及内科、外科、伤科、妇科、儿科等门类,而以骨伤科最为奇功。对活血化瘀卓有特效的川芎的培养,便是青城山道家对中国药学的一大贡献。黄焱培在《郁郁青城道》游记中曾记述有:“山家多种川芎,川芎与姜黄、当归、白芍,每年出口都在一百万以上,产量在川省药材中名列第一。”

孙思邈本是著名道士,自称真人,其《养性序第一》云:养生首先要“抑情养性”。同时,《孙氏卫生歌》里也写到,养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与大醉”。道家不重来生,更重现世,所以特别注意在生活中发现乐趣。他们推崇的是神仙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一些散仙。他们的生活更少受到戒律的约束,就像古代的日用器具,行乐图上就多是几个神仙悠然而坐,对弈、论道,抑或行酒作乐。

“仙”者,“人”在“山”旁也。拥有绝佳山水的都江堰人,崇尚自然,亲近自然,无论是暮春之初,还是仲夏时节,爬山是大家共同的爱好。踏青出游,进山避暑,在游山玩水间,忘却烦恼与忧愁,缓减精神压力。所谓“境由心生天地宽”,身在青山绿水间,自会心旷神怡,如是,则“不禳祸而祸去,不求寿而寿自延”。

底蕴深厚的都江堰,应岷江水而生,文人墨客荟萃,古道商贾云集,经过千年的沉淀,直到快节奏的现代,依然古风犹存。就跟这里的人民一样,这座城也不急不躁,就连建筑都以漂亮的低层小楼为主,山、水、园、林、堰交相辉映。穿行其间的居民,缓慢而悠闲,那些高楼林立的欲望喧嚣,尔虞我诈的名利纠纷,以及污浊雾霾的困扰,似乎都与自己没有关系。

养生圣典《黄帝内经》总结高寿之人心态特点为“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这些淡然的心态都必须在优美的生态、宽松的文化中才能形成,都江堰恰恰都具备了。悠哉,一曲都江堰,唱醉两千年,当世人再一次与它相遇,不过是:

细雨落青山,古堰将水拜。

都江堰的故事篇7

“5.12”汶川大地震,山崩地裂,路毁桥断,损失惨重。然而,2千多年前建成的都江堰却稳如泰山,充分显示了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为了对这一伟大工程有所了解,就让我们听听李冰父子的故事吧――

李冰和他的儿子李二郎,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水利专家。他们领导人民修筑的都江堰,是我国保留到现在的最古的水利灌溉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

2200多年前,战国时代,秦国并吞了蜀国(在现在的四川省西部)和巴国(在现在的四川省东部),设置了蜀郡和巴郡。当时,蜀郡地方常闹水灾,秦昭襄王知道李冰对治水很有经验,就派李冰到成都去做蜀郡的地方长官――郡守。

成都一衣带是一块盆地,岷江在盆地中流过,土地很肥沃,水源又充沛,是个发展农业的好地方。可是那时候,成都盆地却年年闹灾荒,有的地方涝,有的地方旱,人民的生活非常困苦。为了改变这种情形,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沿着岷江到上游去寻找灾害的原因。

原来岷江发源在终年积雪的岷山上,上游坡度很大,水流很急。一流到灌县地方,地势突然平坦,上游冲上来的泥沙石块就沉积水来,把河道淤塞了。到了夏天,岷山上的积雪融化,雪水大量往下冲,河道里容纳不下,漫上岸来,使下游造成水灾。灌县城外有一坐玉垒山,挡住岷江的去路,所以岷江以东的一大片土地,又得不到水来灌溉。

李冰父子俩找出了原因,便专心研究治理的方法,还虚心地征求当地人民的意见,最后作出计划,领导人民修治岷江。他们先把玉垒山凿开了一个口子,叫宝瓶口,让岷江分出一条支流向东流去,一来减少岷江的水量,二来可以灌溉岷江以东的土地。这条支流叫做内江,内江南岸剩下一大堆孤立的岩石,叫做离堆。

为了把岷江的水引入内江,李冰父子俩又在宝瓶口上游,利用江心的沙滩,设计了一个分水堰。他们领导人民在沙滩两旁筑了两条堤坝――内金刚堤和外金刚堤,把岷江分成两支:东边就是内江;西边流入岷江原来的河道,叫做外江。他们又定出了分水的比例:春季水小,内江下游的田地正需要灌溉,上游来的水六成流入内江,四成流入外江;到夏季水量增大,又让上游来的水四成流入内江,六成流入外江。分水堰形状象一个鱼头,正对着岷江的上游,所以叫分水鱼嘴,又叫都江鱼嘴。在内金刚堤的南头,又设计了一个较矮的滚水坝,叫做飞沙堰。如果内江的水量超过了需要,就会漫过飞沙堰,流到外江去。这条堰还有排除沙石的作用,水大的时候,很大的石块也可以从堰上滚走,这说明在2200多年前,我国就能运用回旋流的理论来布置渠首工程了。

为了准确控制内江的水量,李冰父子俩在水边上凿了三个石人,用来测量水位高低,还刻上控制水量的说明:水少的时候,不能让石人的脚露出来;水涨的时候,不能让水漫到石人的肩膀上。

他们还在河道的两旁和中央,设计了许多条堤防,来约束水流的方向和保护河岸。在分水鱼嘴上游江心里,有使江水对正鱼嘴流的百丈堤;在离堆左边,有防止内江的水冲人外江的人字堤;内江和外江以及各条支流旁边,都有堤防来防止江水漫溢和防止河岸被江水冲塌。

在2200百多年前,李冰父子俩能这样细致地考察地形,根据防洪和灌溉的需要,作出这样周密的计划,是非常难得的。他们不但领导当时的人民改造了天然的地形,修成了都江堰;还为后代着想,立出了培修的制度,并且把治水的经验总结出来,留给后人。这种远大的眼光,也是非常可贵的。古时候其他一些水利工程比都江堰修得晚,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差不多都已经毁灭了,都江堰却保留到现在,并且还能发挥作用,这说明李冰父子的确有了不起的治水才能。

都江堰还有个特点,这样巨大的水利工程,所用的材料却非常简单,全部就地取材。堤防是用河滩上的大鹅卵石砌的。为了防鹅卵石被水冲走,李冰父子俩带领群众用竹篾编成很大的灯笼,把鹅卵石装在竹笼里,然后用来砌堤防。竹篾浸在水里不容易腐烂,鹅卵石装在竹笼里,也就不会被江水冲走了。而竹子,灌县一带到处都有。在每年淘滩修堰的时候,必须造一条临时的拦河坝,把江水拦住。李冰父子又利用一种叫杩叉(古代叫行马)的工具来筑坝。杩叉是用三根大木头扎成的三角架。用装鹅卵石的竹笼压住它的脚,它就站得很稳。许多杩叉连成一排横在江上,外面铺上竹席,用鹅卵石压住,再打上粘土,就可以把水挡住,成为一条临时的拦河坝。开堤的时候,只要把杩叉砍断就成了。

都江堰的故事篇8

近日,本刊记者沿着都江堰、汶川、北川、青川一路踏寻,一路感受,一路惊叹。

成灌快铁从金黄的油菜花地里疾驰而过,南桥边游人如织,巍巍青山为证,都江堰,这个国际旅游城市正敞开胸怀迎接八方来客。

布瓦羌寨虽历经沧桑仍静静守望,羌寨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已经在新生活的康庄大道上启程。

川西风情的白脊青瓦,古色古香的老街,潺潺的溪流,远处的青山,水磨古镇如一幅幅油画,让人流连忘返。

团花、牡丹花在绣娘们的手指间缓慢绽放,一针一线都展现出她们对新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北川新县城拔地而起,青川县城重建一新,映秀、绵竹、汉旺等旅游名镇和工业新镇让游人击节赞叹。

……

从都江堰到汶川,从北川到青川,最漂亮的是民房,最牢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重建中得到充分体现。

我们感叹都江堰旅游文化的恢复,感叹北川新城的崛起,感叹青川的产业振兴,感叹汶川的民俗文化拯救与发扬。每处都是一幅画、一首歌、一个百转千回的故事。在这山水田园风光、地域民族特色、如诗如画的景象背后,是党和国家的正确决策,是华夏儿女的守望相助,是灾区干部群众的坚强不屈……

抗击特大灾害,四川儿女探索出了应对重大危机的有效模式,华夏儿女谱写了心手相牵、民族大爱的壮丽诗篇,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和祖国大家庭的无比温暖。

五年,灾难已经远去,梦想正在延伸。四川人民用勤劳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实现了“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阐释了“灾难在四川、优势在制度、力量在国家、奋斗在人民”的根本内涵,向世人兑现了“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的庄严承诺!(李静)

都江堰: 这座古老的城市在千百年风雨的洗礼中愈加丰盈愈加挺立。2000多年前,这里诞生了一个时代的标志——都江堰水利工程。2000多年后,历经了一场生死浩劫,这里又重获新生。这座城和城中的人们从来不缺乏创造的勇气和毅力。这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北川:大禹故里,大爱北川。一栋栋漂亮整齐的羌族特色安居房吸引着眼球;一条条宽敞平坦的通乡公路干净整洁;一家家开门迎客的“巴拿恰”商铺热闹繁华;一张张学生们纯真的笑脸幸福洋溢。这里的一切如此安宁与美好……

青川:依山傍水,秀美青川。园区星罗棋布,农家小院鲜花满园。“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都能战胜。”这里,青川精神永远不倒,青川人民前行的脚步从未停歇……

上一篇:安全技术管理制度范文 下一篇:医学生职业规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