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类作文范文

时间:2023-11-06 18:37:12

感动类作文

感动类作文篇1

关键词:文化 审美文化 文学

所谓审美,也就是对审美对象的主观性、形象性等特征进行分析,人们通过审美活动,更好地认知世界、了解世界。促进人与世界、社会与自然之间形成无功利、形象化的关系。但是审美作为逐渐过渡到高级感性阶段的基础活动,必须注重理性化、实效性。因此,审美文化表现了人类在进行文化活动过程中的形象、情感等,充分体现了人类的真、善、美。奠定在现实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感性与理性的有机融合,更好地体现了生命形态,以超越的精神、情感体验等作为特征,保障各种历史性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从狭义上来看,文化活动里包含了文学活动,而审美作为文学的重要本质之一,二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审美文化蕴含于文学活动中。以下将对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1、文化与文学

在人类开展各项文化活动过程中,文学是非常重要的成果,充分体现了人类在文化进程中的共性以及各民族的文化独特性;加深对文学艺术领域的理解,离不开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以及人类的各种文化活动。而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分析文学,应如要包括如下要素:①作家。在作家创作文学作品时,潜移默化中渗透了个人的价值理念、情感体验等,虽然这些特征赋予了个人化倾向,但也受到特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是文化意识与文化导向作用的结果;②作品。对于文学作品来说,除了作为语言体系以外,还包括了不同层面的结构关系,也是表达心理和情感的重要符号;③读者。读者作为文学作品的受益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如果读者思想感情能够与作品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则引起强烈的情绪感受,表达了独特的心理现象。而这种共鸣的形成,归结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时期内,读者的意志愿望具有趋同特征,包括相近的人生经历、相关的历史环境等;④世界。这是产生文学的重要外在环境。例如,我国在儒家学说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政治理想、道德准则;在道家学说中奠定了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所在。

从西方国家的发展来看,尤其以现代主义的文学思潮为例,其产生的各种历史、文化、社会背景分析如下:首先,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心灵受到了严重的挫伤,甚至对生存充满恐惧,也正是由于人们的理性心理,对社会道德、法理等产生质疑;其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工业文明的进步,同时也推动了现代社会的构建,但是人文精神失落现象却客观存在;其三,由于各种科技原因、社会原因的影响,再加上人类潜意识中体现的“黑暗王国”倾向,弱化了。在这一背景下,“黑色幽默”发展起来,这是在20世纪60年代风行于美国的一大文学流派,在这种美学环境中,痛苦和滑稽结合起来,即使在幽默中也表达了无尽的恐怖与绝望。因此在文学作品中应用了大量的变形、拟人、荒诞、夸张等表现手法,在讽刺、嘲笑中反照了世界。

2、审美文化与文学

从我国文学作品的形式来看,充分表达了来自人类智慧的审美性;以狭义的文化角度为出发点,由文学理论体系构成了文化背景、人文价值、文化特征等,同时也体现了生产技术、生产手段、文化特征、人文价值等,是无功利、形象性与情感的有机融合。审美作为人类了解世界、掌握世界的重要方法之一,以审美的实际应用来看,具有无功利的倾向,其审美方式也具有形象性特征,在人类文化活动中体现审美文化,体现了文学作品参与人类审美活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人类文化创造中的审美性表达。

首先,在鉴赏文学作品过程中,鉴赏者必须超越世俗的眼光,抛去功利和欲望。例如,在庄子提出的“心斋”、“坐忘”中,期待人们从内心深处摒除利害观念,达到“忘我”、“无己”的境界,实现高度自由,以此实现对“道”的观望与对照。因此,鉴赏作为文艺欣赏的重要条件,也是进行审美的有效途径;其次,文学作品中塑造了各种丰富的文学形象,体现了文学对世界审美的认知;而文学的发展也恰是读者美感的客观需求。在一个完整的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一个系统性、客观性的体系。概括来看,文学形象也是通过文艺作品所描述出的具有情感、审美的对象,蕴含了深刻的思想情感,富有强烈的审美意义,同时展现了真实、客观的社会生活情境,创造性地体现了现实生形象。 在叙事作品中,应主要包括故事情节、人物活动、场景等;在抒情作品中,则涵盖了诸多生活细节。由于文学形象的内涵广泛、意义丰富,实现了物象性和意味性的融合,赋予文学作品更多的魅力,进而调动人们审美情趣。

另外,对于作品的分析应包含作家和读者两大部分,所有文学的内容都是情感对象、情感活动的最终结果。作家作为创造文学作品的主体,也富有情感性、价值观,而我们常说的以情感人、以景应情等,也是强调文学作品的情感。也就是说,情感对于文学如同血液对于人类,只有拥有情感,才能增强文学艺术的活力。除了在文学作品中表达情感以外,还应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渗透情感;虽然人们在从事任何形态活动时都要考虑情感因素,但是也要和认识活动有所区别。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也就是审美情感,是审美形象中表现的主体态度,如喜怒哀乐、痛苦、欢乐、赞美等。同时,情感也成为文学与非文学的分割线,是文学长久生存的根本保障。

由上可见,文学艺术已成为人类认知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凭借其特有的功利性、形象性及情感性特征,体现了文化、审美文化与文学之间的独特魅力,对世界进行客观性的审美价值判断,集中表达了人类文化活动中的审美要素,帮助人们丰富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朱存明.论艺术与审美文化的关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2]张晶.审美文化的历史机遇[J].艺术学院学报,2007(3)

[3]舒开智.当前我国审美文化建设面临的三大冲击[J].中州学刊,2010(1)

[4]杨健平.论中国当代审美文化接受模式的转换[J].学术交流,2011(5)

[5]邓军海.中国文化与审美文化刍议[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感动类作文篇2

(一)教学分类理论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教学目标指的是在教学老师和学生要达到一种学习结果和标准,这种标准随着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和复杂化而不断的变化的,呈现不同层次和变化。因此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有必要加以提高。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被学术上誉为现代教育评价和课程编制的基础,其价值在于①为教学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②综合教育学目标细目和课程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了有关的心理学知识;③对教学目标的基点进行了调整。他是可操作性的也是可描述性的,可以体现任何教育机构和教育体系、教育哲学下的各种行为变化。

(二)国外目标分类理论的基本框架

近三十年,许多的教育学家对教学目标提出了多种分类方法。

1.布卢姆分类

其分类有四点原则,即结合教学大纲;逻辑一致性;兼顾心理学中的研究成果;确保广泛适用性。将目标范畴分为三个领域:认识、情感、动作。一般认为,在众多的教学目标分类的体系中,布卢姆学派是科学性最强的。

2.加涅的分类

加涅根据布卢姆学派的理论,根据学习分成了八类:①信号学习;②反应学习;③动作连锁学习;④语言连锁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学习;⑧解决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五种学习结果:语言信息,认识,态度,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他在布卢姆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心智能力的培养。

(三)我国教学目标分类的研究与发展

1986年布卢姆在华讲学,目标分类理论在中国国内广泛流行。如今目标分类实践涉及了我国25省,近万家学校。各地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布卢姆的六级前三级是科学的后三级不是。因此将布卢姆的六级转变为“接受,反应,爱好,个性”四个层级,并提出了中小学情感教育的内容,包括:学习情感、个性情感、社会情感和情感健康这四个方面。近年来各地在实践和理论上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建立了中国化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在中学的语文和历史的学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中学语文历史教育中目标分类问题

(一)认知的情感水平低

在中学的语文和历史的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在认知和情感领域,对于学生的要求偏低。其主要的原因是一方面是文科自身的学科特点,要求记忆和回忆的知识多,尤其是历史,而要求学生评价总结比较的部分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教师对技能理解不明确。认知领域要求学生利用抽象的感念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联系,这属于智慧技能的范畴。但是老师在纯属目标的时候没有明确的认识到学生总结推广能力的重要性。从而不能在此方面进一步的陈述,导致了学生在认知领域的低下。这是教师在语文和历史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不能很妥善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认知和情感领域没有显著差异

在认识领域无显著的差异,表现在语文历史的教学对学生技能的要求少,可见在目标分离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学生的操作水平。在情感领域,有显著的差异,可见感受水平明显多于信息和技术。

(三)认识、技能、情感三方面有显著差异

认知、情感、技能三个领域具有很大的差异。在认知领域,数据表明有很大的差异,其了解水平高于其他两个方面,说明历史和语文的教学偏重于回忆和再认;在技能领域,差异明显,数据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较多的要求学生能够达到独立操作的目标;在情感领域,也有明显的差异,说明感受水平多于另两个领域,在教学中感情教学多侧重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受。

(四)教师对动作技能领域理解偏差

中学教师在采用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是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就是对动作技能理解偏差,在历史教学表现尤为明显,语文、历史学科在动作技能设计少,在智慧技能设计的多。在有关动作技能领域的偏差主要是教师认为很多技能是智慧技能而不是动作技能造成的。例如学生对历史的综合分析能力其实是智慧技能不是动作技能。即在教学目标中运用语言陈述的技能水平。

三、结论

近年来目标分类学习理论发展迅速,特别在我国的中学教育中。而历史和语文这种文科的学习科目教学采用的是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取向法。由于语文和历史学的特殊性使得教学在认识和情感领域的要求偏低,在技能领域要求偏高,学科认知和情感领域目标的单一或者含糊,给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实际实施带来了偏差,这需要更多学者通过实践和研究进一步的加以解决。

感动类作文篇3

【关键词】口语教育 文字教育 全面教育

我们从社会个体出发,依据不同历史时期教育与人体感官比率的关系,把教育分为口语教育、文字教育、全面教育三种历史形态。这有别于以往的分类方法,它强调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对人体各种感官的利用和发展。

一、教育与人体感官的关系

教育传承人类文化,是一种社会传播现象,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出发点和终结点都落在“人”身上。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也是要作用于人。那么,教育通过何种途径来作用于人呢?不论是其承载的内容——文化,还是其传授工具——媒介,最终都得通过人体的各种感官才能作用于人。同时,教育成果的体现——人的所知所行又都得通过人体感官来显现。由此可见,教育与人密不可分,而人体感官成为教育作用于自然人的着力点。

与此同时,教育又反过来影响人体感官的开发与利用,影响感官间的比率。毕竟,教育可以作用于“眼”,也可以作用于“耳”等,对何种感官施力取决于不同时期教育的无意识选择。当然,所谓的无意识选择包含了一定的社会历史必然性。当教育全面深入人的社会生产、生活中时,人体感官一齐上阵、得到全面发展,感官比率趋于和谐。当教育向人体某一感官倾倒时,强化一种感官而由此弱化了其他感官,造成感官失调,延伸到社会各个方面,也就带来社会的某种失衡。

二、教育形态的历史演变

依据教育与人体感官比率的关系,借鉴麦克鲁汉的媒介理论,我们把人类的教育划分为三种历史形态:口语教育、文字教育、全面教育。口语教育是指文字未发明前的原始教育。文字教育是指从文字诞生到印刷文明到现代社会视觉垄断被打破前感官分离的教育形态。全面教育是指追求教育各要素包括人体感官全面发展的当代社会及未来社会的理想教育。这种分类方法有别于传统的教育学历史分类方法,它强调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对人体各种感官的利用和发展。在这种意义上,教育史即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统合——分化——再统合”的发展历史。

口语教育时期,环境的恶劣促使原始祖先们群体而居、共同劳作。教育的目的在于使社会成员适应这种群体生活和生产活动的需要,成为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社会成员。教育对每个人来说,机会都是均等的,因而教育也是普及的。这种教育完全是为了适应生活与生产需求而产生的,教育完全融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属于典型的开放式社会教育。但它还没有以一种独立的形式出现,没有从生产、政治、宗教、艺术活动等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人们以口语传播教育为主,各种感官在这种教育中可以同时受到刺激,均衡发展。整个教育融合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之中,需要人集合人体所有器官来发挥作用。人借着这种感官的平衡适应环境,因而获得了人在当时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字教育开始后,教育从劳动中、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形式。学校教育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从内容与方法上逐渐远离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形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的特征。这是体脑分离的一种形式,在阶级对立的情况下,体现着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对立。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服从和服务于一定阶级利益的要求。而个体接受教育大多因为“学而优则仕”,认为“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精英教育取代了氏族群体的普及教育。

群体生产的解体、阶级的教育特权、学校的产生使得教育与生活脱节,尤其是文字和印刷的推广使用,使教育专注于印刷知识,各器官无须全部发挥作用。原始人用来适应环境的自身感官比率的平衡被打破,当文字呈控制性势态时,就带来了一种特殊的感官比率,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就会受其影响,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文字的出现和印刷媒介的诞生扩展、加强了视觉的作用。文字和印刷媒介把复杂的现实生活用语言符号表现出来,并一行一行地印在纸上,迫使人们用一种线性的、因果关系的特殊推理方法来组织视觉经验,无法立体地、复合地认识客观事物并进行思考。从口语转向文字和印刷,实际上扩张的只是从人类感觉的集束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感觉,它推动了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但在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中造成了不平衡。

全面教育时期,社会空前繁荣,全球化再度使人相互依存,人类社会回归到群体生产形态,并再次面临生存环境的挑战。尤其使互联网的横空出世,新旧传播媒体的整合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个人的信息空间不断延伸,人们获得信息的能力和范围不断扩大,人类的教育传播活动表现出分众化、随意性、离散性、实时性、交互性等特点。这一切大大冲击了传统的精英教育,向人们提出新的教育问题和教育需要,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泛性、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计划研究所所长库玛斯在《世界教育危机——80年代的观点》一书中所指出的:“教育体制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速度过于缓慢,由此而产生了教育体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各种形式的不平衡。”

同时,现代生产的客观趋势,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强调教育的开放性。生产劳动中的开放式教育要求人的全面参与,要求体脑重新结合,人体各器官须在生活实践教育中得以全面发展。人被放置在一个广泛的活生生的社会空间,需要人调动一切感官来应对外部环境。感官的均衡发展构成教育受力的均衡,成为全面教育的起点。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履行它传承作为“生活之各部门各方面的整一全体”的文化的任务。

三、结束语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教育的第一次分化——从口语教育到文字教育,尽管是当时社会的进步,但它引起与促使体力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而教育的第二次分化——从文字教育到全面教育的便正式回归,是现代生产的客观趋势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人体各器官再度在生活实践教育中得以全面均衡发展。从口语教育人类感官的均衡发展,到文字教育的体脑分离、视觉突出,再到全面教育的体脑结合、感官和谐,人类教育经历了一个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辨证发展过程。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称赞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说的“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这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可见,人类未来社会中民主、平等、博爱、普及教育等的实现,只不过是古代社会中这些原始因素的在高级形态上的复活。教育公平、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生活教育正是原始社会教育形态的高级模式。当教育使人体感官在社会生活中时刻发挥作用时,人类的生存环境将成为一种学习型社会。

参考文献:

[1]田中阳.大众传播学理论[M].岳麓书社,2002:127.

[2]王凌皓.中外教育史[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感动类作文篇4

而机器人,则是一种具有感觉和识别能力,并能够控制自身行为的机器。一方面来说,机器人把人类从单调的、重复性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机器人替代人类在不适宜人类活动的环境之中工作,拓宽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如深海、外星球等);更重要的是,机器人作为一种高度智能体已经融入人类社会,使其变成了一个人―机器人共存的混合社会,并在其中的各个领域(如远程医疗、军事国防、家庭娱乐等)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作为上述两者的结合,机器人舞蹈有机地连接了属于自然科学的机器人学与属于社会科学的舞蹈学,成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交叉学科下的研究方向。尽管国内也开始重视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但对于机器人舞蹈方面的研究仍缺乏关注且鲜有好的成果。

一、定义与现状

严格来说,机器人舞蹈是以机器人作为载体,以舞蹈作为蕴含内容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从审美角度来看,它是通过灵活的动作语言来表现舞蹈内容,以人工情感来展现舞蹈精髓,以机器造型来塑造舞蹈形象,并以动律节奏来呈现舞蹈韵律,最终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文化形态。下面分别从舞蹈机器人、机器人表演的舞蹈种类、机器人舞蹈研究的方向等方面进行阐述。

尽管“机器人”这个名词中使用了“人”,然而并不意味着机器人一定以人的形态存在,常见的机器人形态包括:双足类人机器人(Biped humanoid robot)、轮式类人机器人(Wheeled humanoid robot)、仿生机器人(Biorobotics)、车式机器人(Vehicle-like robot)、外骨骼机器人(Exoskeleton robot)等,它们都可以作为机器人舞蹈的载体而对其进行研究。其中,由于双足类人机器人(如NAO、ASIMO、HRP等)与人的相似性最高,使用它来研究人的舞蹈显然是最自然的一种方式;而轮式类人机器人(如Mr DancerR、PBDR)的上肢与人相似,其下肢则使用履带或轮子以简化其平衡控制,这有助于研究特定的一些舞蹈;仿生机器人(如Biomimetic honeybee robot)是模仿了某种特定生物的机器人,利用它可以便于研究该生物的舞蹈行为;车式机器人(如MIURO、E-puck等)则通过其在二维平面上的路径及其运动特征(如地面上的加速、减速、转弯等运动)来表现其舞蹈动作;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人可以穿戴的机器人,通过与人的动作融合来体现整个舞蹈行为。

如今,在人类社会中的许多舞种已经被作为机器人舞蹈的研究对象所涉及。以华尔兹为典型代表的交谊舞,已经能够通过人与舞伴机器人(如:Mr DancerR、PBDR)的协作很好地表演出来。借助触觉传感器,舞伴机器人可以智能地感知人的意图而选择合适的舞步与人相配合。以拉班运动分析(Laban Movement Analysis)为方法,通过使用Spider Crab机器人所构建的系统能够较好地完成其与人类舞者的现代舞表演。该系统通过视觉传感器感知绑定在人类舞者手腕上的标记,从而理解人的运动,并让Spider Crab以合适的模式响应着这些运动;而参与表演的人类舞者觉得该机器人更像是具有人类个性的一个真实舞伴。另外,肚皮舞作为一种东方舞蹈,如能让机器人来表演将令人着迷。韩国的Jimmy Or发现七鳃鳗的节奏性运动与肚皮舞非常类似,因此为类人机器人设计了一种灵活的脊柱运动机制来让机器人(WBD)表演肚皮舞。而英国的艺术家Giles Walker所设计的类人机器人(robot pole dancers)能够通过性感地摆动它的臀部来展现钢管舞的魅力。此外,在对人类舞者所表演的街舞进行观察后,日本的Kuniya Shinozaki等人从中提取了60个典型的街舞动作,并利用机器人动作生成软件,生成对应动作,然后通过随机连接若干个街舞动作让Tai-Chi机器人来表演街舞。

纵观机器人舞蹈的研究现状,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预编程机器人舞蹈、合作式人-机器人舞蹈、模仿人类舞蹈动作、舞蹈与音乐同步以及舞蹈自主创作。预编程机器人舞蹈利用某种软件工具(如:Choreographe、Choreonoid等)将设计好的舞蹈动作预先编程进机器人硬件设备中,再在合适的时候让机器人舞蹈表演出来。由此可见,这种方式的智能水平不高,重复性的表演将导致人们兴趣的减弱乃至丧失。而后面四个研究方向均利用了智能化的方法对机器人舞蹈进行了研究。合作式人―机器人舞蹈,顾名思义,是机器人与人通过合作共同来完成的一种舞蹈表演。机器人通过一些传感器(如视觉、听觉、触觉等)来感知人的运动以及人的意图,并根据某种策略来执行特定的舞蹈动作以配合人类舞者。而人类舞者在观察到机器人的舞蹈动作后主观地进一步决定后一阶段的舞蹈动作。人-机器人间通过这种周而复始的双向信息交流构成了合作式的舞蹈,所有的这些感知、决策以及执行全是以实时的方式完成,因此具有较高的智能性。

人类的学习都是通过模仿开始的,对机器人也是如此。通过对人类舞者的舞蹈动作的观察,将其重现在机器人身上是一个令人着迷的事情。利用运动捕获系统(Motion Capture System)或深度传感器(Kinect等)可以有效地提取人类舞者舞蹈运动的轨迹及关节数据,再通过一些演示学习方法以及重定位技术,可以方便地将这些轨迹及关节数据转换至机器人硬件平台。这样,机器人就可以完成对人类舞者动作的模仿。

在人类社会中,舞蹈与音乐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不可分割的。因此,只有让机器人舞蹈动作和谐地同步于音乐,整个机器人舞蹈才会令人满意。尽管音乐包含有很多特征,如:节拍、拍速、节奏、曲式、调式等,目前用在机器人舞蹈与音乐同步中的音乐特征仅有3个:节拍、拍速和节奏。通过设计音乐节拍追踪算法来预测音乐中下一节拍以及下一节拍间隔,再合理的把预定义的舞蹈动作进行安排,使其开始于音乐的下一节拍并在下一节拍间隔中结束,从而完成机器人舞蹈与音乐节拍和拍速的同步。另外,在对音乐节奏特征以及舞蹈动作节奏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按照音乐的顺序(看作音乐节奏的一个序列),挑出一个与音乐节奏特征最匹配的机器人舞蹈动作序列,从而完成机器人舞蹈与音乐节奏的同步。

对于舞蹈自主创作而言,它强调了机器人借助自身智能自主地创作出美的机器人舞蹈(编舞)。机器人舞蹈被看作为一个由舞蹈姿态或舞蹈动作所组成的序列,其舞蹈创作则需要根据某种策略来决定这个序列的构成。理想上来说,完美的机器人舞蹈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保持人类舞蹈的特征;(2)具有创新性;(3)符合人类的审美。然而不幸的是,由于(1)与(2)是相互矛盾的,并且舞蹈审美具有主观性特征,导致上述三个条件很难同时满足。尽管如此,许多的智能化方法仍被用于机器人舞蹈自主创作中。虽然所创作的机器人舞蹈效果算不上完美,但仍然是较好的。

二、机器人舞蹈的研究意义

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机器人舞蹈具有重要的社会性作用:

(一)它是一种社会交互式行为

随着人类社会向人-机器人混合社会的演变,人和机器人之间的交互越来越多,机器人舞蹈仅仅是众多的社会交互式行为中的一种。从本质上来说,机器人舞蹈与其他的社会交互式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同。机器人通过传感器感知人的活动与意图,人则根据机器人的行为作出反馈,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机器人交互。

(二)它是机器人用肢体语言表达其情感和意图的一种方式

人类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语言,通过舞蹈姿态与造型、舞蹈动作的变化与组合、舞蹈图式的刻画等方面来表现舞蹈创作者的情感与意图。尽管存在着载体上的差异,机器人舞蹈也是一种非言说的通信方式,也可以通过构建其舞姿、舞蹈动作及舞蹈图式来展现机器人自身的情感和意图,这也是机器情感与机器意识所关注的内容。

(三)它是一种治疗各种心理疾病的有效手段

在人类社会中,先天性疾病、不断增长的外在压力以及环境因素,给人们的心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如:自闭症、发育障碍、注意力缺陷、认知障碍等。机器人舞蹈是一种已经被验证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以治疗自闭症的孩子为例,尽管他们拒绝其他人进入其内心世界,但当他们与机器人进行舞蹈交互时却表现出了较好的交互意愿,这对改善其病症是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它作为一种娱乐方式丰富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机器人已不再像以前那样仅存在于科学幻想中,已经真真切切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也会像日用品一样进入人们的家庭之中。随着现代物质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娱乐方面,观赏机器人舞蹈甚至于与机器人一起舞蹈可以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要,这也是人-机器人混合社会中一种必然的趋势。

(五)它的存在有助于人类舞蹈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在人类璀璨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瑰丽的舞蹈文化。然而,有一部分舞蹈文化却由于其传承人的逝去而灭绝。以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为支撑,利用机器学习、计算智能等方法,可以有效发展机器人的学习和模仿能力,使得它们对舞蹈学习掌握的周期要比人类舞者更短。因此,机器人舞蹈的存在将更加有利于濒临灭绝的舞蹈文化继续生存,实现对人类舞蹈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三、结论

感动类作文篇5

随着各类综合性院校相继开设艺术类专业,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新特点。分析具体工作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本文旨在结合亚当.斯密“同情”(sympathy)理论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做分析,分别从亚当.斯密“同情”理论的概念、内涵、实践意义出发,在总结艺术类学生特点以及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的基础上,从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教育学概念入手从师德建设、师生互动教学等方面具体探讨其发展路径。

【关键词】

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同情”理论;亚当.斯密

本文所论述的艺术类学生,包括报考艺术类院校以及普通院校艺术专业的大学生。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开始除了学习文化课知识外,还需要提高自身的艺术专业技能,这种有别于普通专业大学生的学习模式影响了艺术类学生的思维模式,进入大学后,这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相应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结合亚当.斯密“同情”理论分析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将理论运用于实际中,探讨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

1 亚当.斯密“同情”理论的内涵

1.1 亚当.斯密“同情”理论的概念

本文所论述的“同情”(sympathy),不是字面意思上所理解的悲悯、怜悯等含义,而是指“同情或同情感(sympathy)一词,虽然原义也许是相同的,不过,现在如果用来表示我们与任何一种情感同感共鸣,或对它产生相同的情感,或许没有什么特别不恰当之处。”[1]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的第一节开篇就将同情定义为一种不管人类有多自私,但是人性中显然还具备的一种原理,“促使他关心他人的命运,使他人的幸福成为他的幸福必备的条件,尽管除了看到他人幸福他自己也觉得快乐外,他从他人的幸福中得不到任何其他好处……是当我们看到他人的不幸,或当我们深刻怀想他人的不幸时,我们所感觉到的那种情绪。”

1.2 “同情”理论的实践意义

亚当.斯密所论述的“同情”是基于一种天性的原理,其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人类的生产、生活依赖于集体,在集体中,他人的幸福、不幸通过“同情”影响我们,而我们的“同情感”又反作用于我们的价值观,从而对我们所依赖的集体产生影响。

1.2.1 “同情”促使我们建立与他人的情感联系

亚当.斯密的“同情”是指的一种情感同感共鸣,“我们所以看到悲伤或喜悦的表情,心里头便多少会兴起类似的情绪,是因为那些表情通常会让我们笼统地联想到,有某种好运或厄运已经降临在出现这些表情的那个人身上;而且在这些情感方面,此一笼统的联想足以对我们的心情感受造成些许的影响。”[2]这种看到他人的悲伤或喜悦对旁观者所造成的情感影响,促使个人建立与他人的情感联系,从而关心他人的实际境遇,了解引起情感变化的实际原因。

1.2.2 “同情”对评价他人行为是否合宜的影响

由于“同情”是一种旁观者设身处地对当事人处境的一种联想,但是旁观者由于不是真的身处那种悲伤或快乐的情景,所以旁观者能够运用自身的理智判断自己的感觉,这是与当事人所经历的情感有所差异的情感共鸣。一方面,当事人的情感和旁观者的情感一致时,对旁观者来说,当事人的感情是显得正当的,另一方面,如果旁观者不能理解当事人的情感以及行为,那么,当事人的行为与情感就是不相称的。由此可见评价他人的行为是否合宜依赖于“同情”的产生,而旁观者的生活背景、文化、价值观对“同情”又有必然的影响,同时,旁观者能够深入了解当事人原始情感产生的原因也是至关重要的。

1.2.3 “同情”突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意识的提高,追求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研究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并结合国家政策、文化背景对思想品德建设工作起到指导作用。亚当.斯密阐述“同情”理论是一种天性的原理,它影响了旁观者对他人行为是否合宜的评价,“同情”建立与他人的情感联系,同时他人行为以及原始情感产生的原因、旁观者的文化背景都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

2 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及现状

艺术生主要分成两个类别:第一、美术类;第二、演艺类(表演、播音主持、舞蹈、音乐、戏曲等等),该类学生占到高考考生的6-8%左右。目前许多综合性院校也开设了艺术类专业,艺术类学生由于其学习方法、习惯与普通专业学生不同,其思想状况也呈现新的特点。

2.1 艺术类学生思想特点

2.1.1 自我意识较强,但文化基础较差

艺术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艺术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创造性。艺术类学生从高中开始培养模式与普通高中学生产生差别,艺术类学生由于加强专业方面练习培养了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以及好奇心,但是另一方面艺术生较普通学生在文化课上花的功夫要少,甚至存在高考前文化课突击的现象,这种学习习惯容易导致学生对文化课的忽视,在大学期间,对文化课程产生抵制情绪,偏重强调对艺术类课程的兴趣。

2.1.2思维活跃,创造性强,但组织纪律意识较薄弱

艺术类学生较早接触社会,并培养了较强的独立意识,艺术强调灵感以及独创性,艺术类学生的培养重点也是强调其动手能力以及创造性。对于硬性的规定,艺术类学生普遍不重视,其长期以来形成的学习习惯容易引起这类学生对约束的反感。艺术类学生在参加学校各类活动时也体现了其偏好性,对于感兴趣的活动都踊跃参加,对于理论性、技术性的活动兴趣不大。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够发现此类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也有荣誉感,只是对于纪律约束意识比较淡薄,在动员时要讲究方法。

2.1.3对事物充满好奇,但缺乏理性判断能力

艺术类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模式就是不断创新,并且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艺术类学生高中阶段,由于专业学习需要,已经开始接触社会,通过写生、参加各类专业比赛等机会,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但是由于这个阶段的年轻人涉世不深,并且社会阅历也不够丰富,文化基础较弱、缺乏理性判断能力,容易收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如果不加以引导,很容易受社会上负面因素影响。

2.2 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3]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日益突显,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有别于普通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

2.2.1艺术类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阻力较大

针对艺术类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还是按照国家高校学生工作采用的通过行政手段方式加强教育管理,但是由于艺术类学生自身思想特点,学生容易忽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而注重专业方向学习。在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有部分专业的班级只有个别同学热衷于参加集体活动,甚至对于文化课也不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开展理论教育、结合文化课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艺术类学生自我意识较强的特点容易导致师生间的隔阂,甚至学生对老师的抵触情绪。目前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局限于常规的行政手段管理,没有与艺术类学生的专业培养模式相关联,而从艺术类学生专业课学习上来看,专业课老师对他们的影响是最大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对艺术类学生的影响力有待加强,需要从艺术生自身特点以及培养模式上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

2.2.2对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管理方式陈旧

针对艺术类学生开设公共课程时,并没有结合这类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特殊性加以区别对待,而统一安排、管理。公共课程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环节,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持续影响的过程,如果艺术类学生不适应这类公共课程的管理模式,将影响对这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不仅在这类公共课程的教学管理上,包括平时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教育时,目前大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多以老师的口吻向学生讲理论道理,由于老师与学生在专业上、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如果学生对老师的教育产生抵触,老师不能理解学生的思维将会加深师生隔阂,产生负面效果。

3 运用“同情”理论于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亚当.斯密“同情”理论对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以及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艺术类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学生群体,特别是综合性高校艺术类学生,由于他们专业、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容易使他们产生与别的专业的学生形成对比从而产生被孤立的感觉,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突破需要结合“同情”理论。

3.1 加强对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

艺术类学生由于自身特点,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这类学生情感敏感度高,容易缺乏理智判断,根据“同情”理论,“当我们依此方式评论任何情感和引发它的原因是否相称时,我们几乎不可能有其他什么规则或规范足资依凭,除了我们自身与之相对应的情感。”[4]大学期间正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而艺术类学生如果仅凭自身的情感、思维方式去判断社会现象,很容易受情绪化影响,对事物的判断有失偏颇,而对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旨在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去理智地认识社会、人生,从而树立切合自身情况的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不断完善自身。根据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家庭教育模式,每个人“同情”的依据也相差甚远,而为了使学生理智地看待问题,必须重视对艺术类学生的思想引导,避免过于情绪化而带来的个人主义以及处事的偏激方式。艺术类学生由于专业特殊性原因,其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需要创新,只有认识到对艺术类学生运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才能不断创新方法达到更好的效果。

3.2 平等对话,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艺术类学生自我意识较强,这种合理的自我意识是他们保持独立、不断创造好作品的基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应当认识到这点,并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当自然女神为社会造人的时候,她赋予他一种根本的愿望,使他想要取悦他的同胞,并且赋予他一种根本的憎恶感,使他讨厌触怒他的同胞。她教他要在他们赞许他的时候觉得快乐,并且要在他们责备他的时候觉得痛苦。她使他们的赞许本身成为最讨好他与最令他觉得愉快的事情,并且使他们的谴责本身成为最令他伤心难过与最惹他嫌恶的事情。”[5]根据亚当.斯密的理论如果旁观者不能理解当事人的情感以及行为,那么,当事人的行为与情感就是不相称的,为了能够达到对艺术类学生的思想引导效果,我认为作为艺术类学生的思政老师,应当理解学生的同时,学会赞许学生,哪怕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学生有不按预期效果出现的不理想效果,老师应当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以朋友或懂得欣赏他们的人的角度去劝导,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3.3 加强教师培训,创新育人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采用说教等形式,这与艺术类学生的学习模式存在差异,在对艺术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当注重学生参与、互动以及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等形式。对于从事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应当对学生所学相关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并合理地为学生制定适宜的学习规划方案,与专业课老师建立联系,掌握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为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有效意见。艺术类学生整体呈现出具有创新精神、思想相对独立的特点,辅导员老师应当发挥学生的长处,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理念,让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融合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热情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品牌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相关文体活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克服狭隘的个人主义,同时激发学生创作灵感,让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外依然能够实现个人价值。

3.4 注重师德建设,实现情感引导

根据亚当.斯密“同情”理论:“对那些品行为我们所赞许的人,我们心里自然怀有的那种喜爱与钦佩的感觉,必然使我们倾向希望我们自己也变成是那种愉快的感觉的对象,希望我们自己也和我们最喜爱与钦佩的那些人一样的和蔼可亲与令人钦佩。好胜仿效的心理,即热切希望我们自己胜过别人的心理,根本的来源就在于我们对他人的卓越感到钦佩。”艺术类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接触任课老师就是与辅导员老师交流,老师的品德修养将对学生产生直观的影响,艺术类学生情感细腻,善于模仿,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从老师自身出发用完善的人格去启发学生,在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是关键。

随着各类综合性高校相继开设艺术专业,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日益突显,研究艺术类学生的思想特点,运用“同情”理论分析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并探讨其创新点是符合时代需求的,只有肯定了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并结合这种特点不断走近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实践才能提高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英]亚当.斯密著,谢宗林译. 《道德情操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7.

[2]邱柏生,董雅华.《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0

[3]沈尚武,袁岳.《亚当.斯密的和谐思想与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J].科学.经济.社会,2010年第3期.

[4]李瑜.《艺术类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教育管理对策分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5]耿学刚.《艺术类学生特点及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第7卷第2期 2012年2月.

【作者简介】

感动类作文篇6

关键词 艺术类专业 团学骨干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The Key of Art Students' League backbone Training and Mode

ZHENG Chenchao

(Art School of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Jiangsu 212013)

Abstract Art Students' educational management is often a problem in universities, and art students' training mode of the backbon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thinks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art groups to learn the backbone of the art students to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ttention and emotional education play a role in student management work, establish and improve a personalized training system based on personality and common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rt Students League in critical backbone of culture, made echelon training mode suitable for arts groups to learn the backbone of the training model and encourage innovation.

Key words art professional; league backbone; training mode

1 当前艺术类团学骨干的基本特点

(1)个性鲜明、情感丰富,但组织纪律性不强。艺术类的专业设置、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学方法上都与普通文理专业有着较大的差别,有着明显个性化的特征,从而使得艺术类学生个性鲜明,不随大流,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相比其他专业学生,艺术类学生的情感世界丰富,充满了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他们好恶分明,但缺乏理性的思考和理智的行动,对外界刺激敏感,情绪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大起大落,日常生活中更多地表现为求新求异,容易感情用事而很少顾及后果,是大学生中较为敏感和具有活力的群体。个性鲜明、情感丰富虽然是学习艺术所必备的品质,但也容易导致艺术类团学骨干我行我素、不注重自我约束、一切从个人实际出发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因此,团学活动中尤其要注意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对表现出较强个性和随意性的艺术类团学骨干加以教育引导,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的前提下,协调处理好团学组织中的人际关系。

(2)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自我缺乏客观认识。由于高考艺术专业考试的缘故,许多艺术类学生在高中时期就开始在外寄宿写生,到全国各地参加各高校单独命题的专业考试, 这使他们较早接触了社会。当他们一进入高校后,就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意识,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较强社会实践能力。进入大学以后,艺术教学的实践性更是要求学生经常参加社会实践,锻炼了艺术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艺术类大学生的代表,艺术类团学干部重视专业技能训练并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发展”和“为艺术而艺术”,过多沉迷于艺术领域致使产生眼高手低的状况。艺术类团学干部容易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不能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自己,容易出现过于自尊和自负情绪,主观盲目性较大。他们在团学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往往期望值过高,在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现实基础,从而较易碰壁。面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或挫折往往没有心理准备,有时也很难及时调整目标和调适自我,甚至产生心理问题。

(3)受传统教育思维的束缚,创新能力同质化。由于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而且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思维与模式都是沿用原来工艺美术教育的现成格式,讲究循规蹈矩,规范化的课程,抹杀了教与学的个性发展。在这样的教育思维束缚下,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造性能力与持久创新能力,最终将导致人才培养的同质化。不可否认,很多团学干部经过四年的锻炼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表现出较好的创新性人才的品质。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他们的创新能力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缺乏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

2 艺术类团学骨干培养的关键

(1)重视和发挥情感教育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艺术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它用感性手段表达抽象的思维。对于艺术类学生而言,经验取向较为明显,因此艺术类学生不同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更加直观感性。

针对艺术类学生干部思想上的特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如行为较为散漫、缺乏自我约束的状况,应建立完善可行的规章制度,实施规范科学的制度管理,同时,更应重视和发挥情感教育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做到使情感教育和制度管理相辅相成。情感教育强调思想感情的交流,注重以情动人,在工作中应该深入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在处理事务时要多为学生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考虑。情感教育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把握学生心态,注重因人而异,努力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如果在情感上难以产生认同感,就会使管理流于表面,难于达到应有的效果。

(2)构建个性与共性协调发展的管理制度。针对艺术类学生干部组织纪律性不强的特点,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学生骨干管理制度,这样不但能严格规范学生干部的日常行为,而且在团学组织中能形成一种高效务实的团队氛围。为使学生骨干的考核更趋合理公平,可以制定《团学组织学生干部考核制度》等量化考核措施作为考核学生干部的有效手段。同时,作为教育管理者一定要尊重和保护艺术类学生干部的个性,对艺术类学生干部进行差别化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针对学生干部的不同个性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交流沟通形式。针对学生干部不同的价值取向,采取有针对性的引导方式,尤其要注重个性与集体的协调与融合,加强学生干部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在让艺术类学生干部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的同时,又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加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3)建立健全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对艺术类学生干部的培养,在遵循高校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应结合艺术类学生的实际,注重艺术类专业的个体特殊性,为他们个性的发展搭建平台,使艺术类学生的性格和气质、兴趣和潜能等各方面得到充分展示和深度发展。应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化视角出发,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学生干部积极参与到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去,如组建各类学生社团、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组织参加“三下乡”活动、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等,让他们的才能得到认可,从而感受到艺术专业的魅力和工作的乐趣。

3 艺术类团学骨干培养模式

(1)团学骨干梯队培养模式。学生干部人才梯队建设,就是当现有的人才正在发挥作用时,同时培养或锻炼该批人才的接班人,即做好人才储备,形成人才补充和顶替机制。团学干部是联系老师与学生的桥梁,其个人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院管理工作的落实力度。人才梯队培养避免了人才断层的可能性,保证了学生干部的顺利交接,有利于吸收低年级的学生精英加入人才梯队中来。在人才梯队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几点,一是增强情感沟通促进梯队的凝聚力,给各梯队人才都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由于个人的能力有限,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问题,梯队成员间只有通过相互沟通,相互交流,才能增强组织的团结稳定,减少或避免矛盾产生。而共同的奋斗目标可以形成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工作氛围,有助于团学组织向心力的达成,更进一步促进主席部长和干事间的紧密配合。二是确定培养的关键人才。新生团干作为团学工作的主力军,从一进校就应注重培养锻炼。新生中小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可以将之列为重点进行培养。三是对梯度人才定期考察,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人才梯队建设应注意选拔德才兼备的团学干部,在培养过程中定期加以考察,适度优化组织梯度结构,在满足团学人才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优胜劣汰。四是要建立完善的激励体系,提高学生骨干的工作积极性。对那些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骨干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可授予部门之星、五四红旗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还可以将学生干部的工作绩效纳入到奖助学金评选、优秀毕业生评选和学生基本素质考评等项目中去。针对取得良好成绩的集体可设定团体荣誉称号, 例如团委学生会优秀部门和优秀团支部,以增强团学组织的凝聚力。此外,还应重视舆论宣传,营造团学干部自我激励的良好氛围。

(2)鼓励创新培养模式。创新意识是团学工作发展的灵魂,作为创新型团学组织的主体,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团学干部队伍,不仅要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思想引领,还要注重培养团学骨干的创新意识,打造创新型团学干部队伍。构建富有创新型团学干部队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不断培养和强化团学干部的创新意识,要求团学干部在平时工作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思考并加强探索,善于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培养团学干部的创新性思维和执行能力。二是激发创新思维,突出艺术专业优势,积极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利用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特长,开展多姿多彩的文体活动,如军地共建书法绘画摄影展、大学生文化艺术节、迎新晚会等。既可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又用艺术的形式宣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校园文体活动可采用项目化管理,通过科学规划对活动项目的可行性、有效性及相关性等方面进行宏观把握,适应因学生差异性引发的多元化文化需求,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实现校园文化的科学有序管理与发展。校园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尤其应注重人人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载体在打造品牌校园文化中所起的宣传作用。三是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锻炼平台。通过成立大学生文化艺术团,吸收有特长的学生加入,下设合唱团、民乐团、舞蹈团的艺术团平时有专业老师指导训练,学期末举办汇报演出活动展示阶段成果。凝聚艺术类社团的力量举办社团文化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艺术鉴赏能力。此外,为进一步激发团学干部的创新意识,提升创业能力,可推荐优秀团学骨干积极申报创业团队,以艺术工作室这一有效载体,依托校创业孵化基地,激发创新思维,为职业发展提供了历练的平台。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2013年度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艺术类大学生骨干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DXGS B20131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黄晓明.新时期加强大学生骨干培养的三大关键[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2.22(2):12-14.

[2] 齐文生,郑培国.艺术类大学生群体特点研究[J].沧桑,2010(2):189-190.

感动类作文篇7

关键词: ZigBee标准; 控制冲突检测; 控制冲突解决; 最佳化压缩率配置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3-5234-05

1 概述

一个传感网络主要包含传感器(sensor)与致动器(actuator)两种类型的装置,其中,传感器负责检测事件,致动器负责执行动作。为了使传感器检测到预期的事件时令致动器执行指定的任务,所建立的传感器与致动器联系关系称为连结(binding)[1],执行连结的行为称为控制(control)。典型连结的应用包含灯光控制系统、防灾系统及保全系统等。以防灾系统为例,当烟雾检测器与警报器建立连结时,警报器可于烟雾检测器检测到烟雾时发出警报声。

随着传感网络连结数目增加,连结与连结之间彼此有可能互相影响而产生误动作的情形称为控制冲突(control conflict)。例如同时有两个连结,分别为当照明度传感器检测到环境亮度高于五百流明时,将灯光关闭;及当使用者按下开关时,将电灯打开。若使用者想通过开关开灯时,却因为照明度大于500流明而被系统自动关闭,这时便发生控制冲突。控制冲突的发生,轻则让使用者感觉不便;重则有可能产生严重的意外。因此如何有效地减少控制冲突发生是很重要的议题。

过去有许多针对不同应用的控制冲突相关研究。论文[2]为不同使用者及不同服务之间的冲突提出了一个基于权重(weighted)与优先权(prioritize)的解决方法,依照不同使用者及服务给予不同权值,针对保全(security)类服务给予最高优先控制权重。论文[3]提出一个基于语意(semantic)的冲突管理方案,制作一个内容感知与冲突管理的架构,用以服务多位使用者与多重群组,同样针对保全与安全类应用给予较高的优先权。论文[4]提出一个冲突解决架构来处理节能应用与舒适应用之间造成的控制冲突,其具体方法为区隔不同使用者之间优先权(prioritized)与权限均值(privilege-average)来达成冲突的控制。并提出使用射频辨识系统(RFID)来识别不同的使用者,以及存取使用者的偏好(preference)。专利[5]提出一个考虑了:枪先式、非枪先式、角色、优先权、时间切片(time slice)、民主式、及个人偏好等因素来解决控制冲突。以上研究皆为提出解决控制冲突的方法,主要是依照控制类型或使用者来决定优先权,且以安全性相关的控制给予较高的优先权。虽然大部分情况能自动地解决控制冲突,但对于优先权相同的控制冲突仍需以人工方式解决,这样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资源有限的感测网络系统。此外必须检测控制冲突的发生,才能有效地解决控制冲突。但传感网络的装置种类繁多,组合控制行为也各有不同,系统必须能检测如此多样的控制行为的控制冲突。因此一个完整的控制冲突管理系统,除了能自动解决控制冲突之外,也需要自动准确地检测控制冲突的发生。

本文提出一个于传感网络中的控制冲突管理系统,包含检测控制冲突机制及解决控制冲突机制。面对传感网络中不同类型装置的控制,系统可依据控制时间窗自动地检测控制冲突。当控制冲突发生时,系统的优先权仲裁机制,会依照使用摸式自动调整优先权比较次序,让系统可于不同模式下做出最适合的控制裁决。

2 控制冲突

在传感网络中,通过连结来建立传感器与致动器的联系关系,当传感器检测到特定事件时,触发致动器执行某动作。而执行连结的行为即为控制。例如有一连结为检测到开关状态为ON时,将电灯开起。所以当按下开关至ON时电灯被开启,就是一个控制。

控制冲突是指在同一致动器,有两个以上的控制行为同时发生。例如有另一连结为当照明度传感器检测到环境亮度高于五百流明时,将灯光关闭。所以当照明度传感器检测到环境亮度高于五百流明将电灯关闭;且同时,使用者按下开关至ON时电灯被开启。此时电灯需要开启还是关闭,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控制冲突。

另一种情况为在同一致动器有两个以上的控制行为发生,其中一控制是具备时效性时,而且时间内另一个控制发生时也会产生控制冲突。例如系统检测到环境温度高于摄氏三十度,将冷气开启并运行两个小时;而经过了一个小时后,使用者通过遥控器将冷气关闭。冷气必须运行两个小时还是要被关闭,因此产生控制冲突。

本文将控制冲突定义为同一致动器,有两个以上的控制行为发生,且控制的有效期间互相重叠;反之若无重叠则无发生控制冲突。控制冲突图例如图1所示,每笔控制的有效时间会依据装置类型及连结内容其长度有所不同。Case I中Control A及Control B是对同一致动器控制Control A控制一段时间后Control B也产生控制,但Control A在此时仍有效,因此发生控制冲突。Case II中Control C及Control D是对同一致动器控制,Control C控制结束一段时间后,Control D才产生控制冲突。

3 控制冲突管理系统

本文针对传感网络提出一个控制冲突管理系统,系统是以连结机制为基础,扩充检测控制冲突机制及解决控制冲突机制。控制冲突管理系统架构如图2,连结机制可以连结传感器与致动器完成指定的动作。当连结机制收到新的事件时,先通过检测控制冲突机制检查新控制是否与执行中的控制发生冲突。没有控制冲突时,会直接通知连结机制,进行执行控制的指定动作;若发生控制冲突时,则通过解决控制冲突机制解决,并将结果更新至控制列表与通知连结机制执行正确的动作。

3.1检测控制冲突机制

控制冲突为同一致动器,有两个以上的控制行为发生,且控制的有效期间互相重叠。因此只要知道控制的有效性就能检测控制冲突于传感网络中的控制主要由传感器与致动器的连结组成,该文依照传感器种类与执行方式整理出四种类型的时间窗来表示控制的有效性。将传感器的事件分为一次性事件及条件性事件。一次性事件是因为传感器于检测到事件变化时,只能发出一次性事件,如电视遥控器、门铃按钮这类型传感器。条件性触发为传感器可检测连续状态,并可指定状态条件成立时触发动作。如温度计、烟雾检测器、开关等类型所产生的事件。

将致动器的动作分为没有指定执行时间及有指定执行时间。没有指定执行时间为命令致动器持续执行动作,如电灯打开、关闭瓦斯阀等类型的动作;有指定执行时间为致动器在指定时间内执行动作,如冷气开启一个小时、门铃响十秒等类型的动作。

依照传感器的事件及致动器的动作的组合可以得到表1四种时间窗类型的组合。

4 系统实验与测试

一个具备控制冲突管理机制的传感网络系统,具备一个控制冲突的管理接口如图6,包含以时间轴显示的控制列表、启动控制冲突管理机制功能及模式选择功能。

传感网络系统具烟雾检测器、人体移动监测器、插座型电表、遥控器、磁簧开关及警报器。通过连结机制建立以下连结:

事件:遥控器(按下按键1)动作:插座电表(转态toggle)控制属性:人为

事件:人体移动检测器(检测到人)动作:插座电表(开启on)控制属性:舒适

事件:烟雾检测器(检测到烟雾)动作:警报器(火灾警示声)控制属性:安全

事件:磁簧开关(检测到门被开启)动作:警报器(入侵警示声)控制属性:保全

4.1人为与系统的控制冲突

为了测试系统可以自动地检测并解决控制冲突,通过连结(1)与连结(2)来做测试,连结(1)与连结(2)控制同一个致动器。连结(2)先产生控制(2),经过一段时间后,连结(1)也产生控制(1)。由于控制(1)发生时,控制(2)仍为有效,系统检测到控制冲突发生。图7为控制(1)与控制(2)的控制冲突展示。通过管理接口选取,将摸式设定为人为优先摸式。系统自动将控制(1)归类为人为;控制(2)归类为非人为。在人为优先的模式下,系统判定由控制(1)取得控制权。中断控制(2)的时间窗,启动控制(1)的时间窗,并执行控制(1)的动作。画面中呈现控制(2)被中断于控制(1)发生的瞬间。

4.2 安全性的控制冲突

同样地,通过管理接口选取,将模式设定为安全优先模式。安全性的控制冲突展示,如图8所示。通过连结(3)与连结(4)来做测试,连结(3)与连结(4)控制同一个致动器。系统自动将控制(3)归类为安全;控制(4)归类为保全。连结(4)先产生控制(4),经过一段时间后,连结(3)也产生控制(3)。由于控制(3)发生时,控制(4)仍为有效,系统检测到控制冲突发生。系统同样依据当前模式,判断安全性控制优先权高于保全性控制,故系统判定由控制(3)取得控制权。中断控制(4)的时间窗,启动控制(3)的时间窗,并执行控制(3)的动作。

5 结论

传感网络中控制是很基本的行为。随着控制数量变多,控制冲突发生的情形也增加。系统必须能有效地解决控制冲突才会导致操作不便或安全疑虑。考虑传感网络控制方式的复杂程度,以及控制冲突发生时不一定能通过人工方式来解决。所以针对传感网络系统,该文提出一个控制冲突检测及解决机制,通过传感器与致动器类型来决定控制的时间窗,以时间窗重叠的方式来检测控制冲突的发生。当控制冲突发生时,系统可不通过人工方式,优先权仲裁器依照当下模式做出最正确的控制判断,能预防并解决大部分控制冲突的发生。且可依据不同的情境需求,通过变更模式的方式来调整优先权判断的规则,让系统判断更具有弹性。

参考文献:

[1] Lee Y F, Liu H S,Wei M S.Peng.A Flexible Binding Mechanism for ZigBee Sensors[C].Intelligent Sensors, Sensor Network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SSNIP),2009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09: 7-10,273-278.

[2] Baek S, Lee H, Lim S,et,al.Managing mechanism for service compatibility and interaction issues in context-aware ubiquitous home[C]. Consumer Electronics (ICCE),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5,51(2): 26-28,524-528.

[3] Insuk P,Lee D,Hyun S J.A Dynamic Context-Conflict Management Scheme for Group-Aware Ubiquitous Computing Environments[C]. Computer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s Conference (COMPSAC), 2005 2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5: 26-28 ,359-364.

[4] Lee H,Choi J S,Elmasri R.A conflict resolution architecture for the comfort of occupants in intelligent office[C]. Intelligent Environments (IET), 2008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2008:1-8, 21-22.

感动类作文篇8

论文关键词:意识;批评意识;文学批评;审美;主体

意识是人类的精神活动,“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由于客观物质世界(即意识的对象)可以分为不同的领域,所以意识也有相应的不同形态,譬如政治意识、法律意识、哲学意识、伦理意识、宗教意识、自我意识等等。完整意义上的“人”是两个层面的存在,一个是物质的存在,即我们的肉体、感官的存在,它们总是在自发地寻找着与自身相应的愉快和协调。此外是精神的存在。人有理性,也需要理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批评行为的存在颇能体现人类精神活动的自觉性。人类行为无一不受某种意识的驱动,批评行为更是人类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之一,必须以批评意识作为原动力。比利时著名文学批评家乔治·布莱指出,读者面对一部作品,作品所呈露的那种存在虽然不是他的存在,他却把这种存在当作自己的存在一样加以经历和体验。这样,在读者和“隐藏在作品深处的有意识的主体”的作者之间,就通过阅读这种行为产生一种共同的“相毗连的意识”,并因此在读者…边阅读产生一种“惊奇”。“这种感到惊奇的意识就是批评意识。”笔者以为,乔治·布莱所说的“惊奇的意识”,类似中国传统文论中“感”的概念,也就是阅读中最初的触动,这种触动能够表明某种差距或显露某种认同。乔治·布莱的理论充分展示出,文学批评意识是文学批评行为最重要的原动力。

朱自清先生在评介郭绍虞先生《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时说:“‘文学批评’一语不用说是舶来的。”的确,从“批评”之语的使用情况来看,“批评”一语不见于宋代之前,也没有与“文学”搭配使用的情况。在中国古代,“批评”的实践一直与广义文学的选文编辑相关,“批评”的含义原是指诗文选评,“批”在大部分语境下都是用于断句、标点或标记。

由于“批”在句读上的运用,“评”就部分地承担了现代意义上对“文学批评”的理解。说它是部分,还因为“评”因为紧随眉批而显得随意,类似注解文字,或是附带在选本选批之后的随意点评,精炼而不严谨。因此,中国占代作为“诗文选评”的“批评”与西方偏于文学理论与批评理论的“文学批评”(Literit—ureCriticism)有很大的不同。在今天看来,“批评”(Criticism)是批判、评论,是对事物加以分析比较,评定其是非优劣,其中包含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关系。

总体而言,“文学批评是对于文学作品以及与此有关的创作现象、阅读鉴赏现象等进行分析、研究和阐释的一种认识活动,它的终极目的是获得对文本的理性认识。”文学批评特殊的研究对象决定了文学批评意识的构成要素中既有任何批评意识都具备的要素,又有自己独特的要素。

一、文学批评意识中的审美意识

“文学是人学”,这是我们今天普遍认可的一个命题。这一命题包含人情、人性、人道等丰富的内涵。在某种程度上,文学是人对自我的一种确认与安慰。并且,不管这确认与安慰是希望还是绝望,它总是以人为指归,始终是心灵在场的。一个作家的创作如果不是站在人学的立场,那么通过文本显示出的就不会是人在活着,而是观念在活着。换言之,作家只有把文学创作建立在人的生存意义上,而不是建立在语言、观念等非本原因素上,文学的人学价值才不会迷失和旁落。文学的这一特点也给文学自己带来了特殊的属性——审美性与情感性。“文学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式,其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的审美性和情感性。”审美的发生在于爱与美,审美是对美的感受,‘是审美主体对于审美对象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享受活动,同时也是一种需要调动主体全部感觉、意识、心理能力和神经功能全身心投入的整体性活动。审美主体在想象中调动人性进入艺术境界中,感受、体验、分享艺术形象,获得精神愉悦。因此,在强调文学的人学内涵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审美之于文学的生成意义。“审美的特性,是一切文学艺术的生命力及其价值的安身立命之所。”也正因为审美活动具有这样的特性,文学才得以与科学实践、社会伦理、宗教道德区别开来,体现出自身的存在价值。

审美不是文学创作的专利,审美同样是文学批评所具有的特性之~。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需要审美,都离不开审美意识的触动,可是审美意识在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中的表现与作用却有区别。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对现实的反映,“它与其他反映活动的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审美的。……在性质上是属于情感的反映方式而不属于认识的反映方式。”但“文学批评与批评对象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犹如自然科学与它的认识对象之间那样的纯客观的认知关系,亦即不是简单的认识与被认识,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反映的内涵要比认识内涵大得多,自从柏拉图把人的心灵分为理智、激情和欲望三部分,并相应地认为人有求知、御侮和克制欲望二种能力之后,知、意、情三分说就逐渐为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所接受。”很显然,文学创作是以情感为主的反映,而文学批评却是认识的反映,它们有内涵大小的区别以及性质上感性与理性的区别。这使文学创作行为与文学批评行为中的审美意识也有了差异。对创作而言,作家的审美对象始终是涌动在作家心中那些复杂的情感体验,文学创作的审美总是以满足自我愉悦为基础,侧重于人的内心与外界枣物的审美关系,创作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是直接的情感碰撞与需要,遵循的是快乐原则,因此文学作品的产生是创作主体情感爆发的产物,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所表现审美追求常常是潜在的,不自觉的。而文学批评的产生却是阅读的产物。阅读是对创作者主体情感的二次体验,面对作品提供的生机无限又难以捉摸的快感,认识有时纯属多余,有时力不从心,有时反而阻塞或削减了作品的意味。此外,在阅读过程中,作品面临者批评者一系列审美经验的省察,这种省察混合着感情与责任。这说明,文学批评的审美意识包含着对文学作品的感性体验,又潜藏着理性的审美判断。对于文学批评来说,由于理性经验的介入,其审美意识带有先天的功利性。文学批评中的审美意识从最初的惊奇感上升到明确的审美认识,通常已经加入价值的选择和判断。价值判断总是不可避免带有时代烙印的,这也是审美观念具有时展变化特征的理论依据。

当然,无论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其审美意识的萌生始终是以人性为内在心理基础的,它们的生理动力都是人对身心快感的感知与追求。人类对美的感知与需求程度是取决于人类文明的进化程度的。如果说,所有文学批评著作的发生都源于面对文学相关问题时所萌发的“惊奇的意识”,那么这“惊奇的意识”中的一个基本因素就是审美。文学创作中的审美意识促使作家创作出丰富多样的作品,文学批评中的审美意识则将批评主体导向对文学原理的不断思考和追问。

二、文学批评意识中的主体意识

任何领域的批评行为都是主体意识的产物。“主体意识”是文学批评意识中另一个要素,也是任何批评意识都具备的共同因素。人类文化历史是由不可替代的个人灵性构成的。“人是万物之灵”的认识,是人类作为“类”的主体意识的苏醒;人类从万物中将自己区别开来,是一次智力进化的飞跃。人是文学活动的主体。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批评,最终依赖“人”这一主体来完成。传统文化中儒家大一统的思想教育试图训练出稳定、一致的思维方式,它的本质是抹煞个人的“主体”而突出“类”的主体。作为无数“灵”中的一个,作为个体差异的“我”的存在是没有地位的。即使不存在某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意识到自己是作为一个特殊的“主体”而存在的。

然而,作为“个体”的我始终是存在的,它终究会通过某种方式展示出来。上一节曾提到,文学创作在性质上属于情感的反映方式,而文学批评则属于认识的反映方式。无论情感与认识,“主体意识”都在创作或批评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强烈程度直接关系着文学活动的自觉程度。在文学创作中,主体意识几乎伴随着作品的产生而产生。“我”作为抒情的主体常常在作品中得到重复和强调,作者的主体意识表现在对自我情感的张扬中。凡是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主观需要的,主体就会对它产生肯定的情绪体验。置身于情感反映中的创作主体,“与感性对象自始至终保持着直接的依赖关系,它不仅产生于生动的感性直观,而且只有凭借感性对象才能获得生动的表现。”这是文学创作主体的特点,也正符合文学创作作为情感的反映的特性。

文学批评中的主体,也具有文学创作主体情感反映的某些特点。“批评只有吸取了感情交流的力量才能变成为创造性的批评。”但“在具体的批评过程中,尤其是在批评家解读文本时,他必然要从自己的主体需要和意识出发,从自己已经形成的哲学、文化意识以及文学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出发,来审视作品以及与之有关的创作现象,以其能否满足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批评主体的需要来形成自己的批评意见。文学批评作为一种认识反映,是一种更为自觉的理性活动,情感的抒发不是最终的目的,批评主体所依赖的也不是外在的感性对象,而是自身的理论资源。

主体意识在文学批评活动中的作用也是审美意识无法取代的。首先,主体意识直接影响着批评理论的客观性与深度,将批评与鉴赏区别开来。批评与鉴赏有共同的层面,但毕竟有区别。鉴赏的起点与终点都是审美享受,文学批评虽然必须在审美的基础上进行,甚至免不了会以自己的审美需要和审美理想作为评价的尺度,但是文学批评的主要任务却是在一定的文学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对文学诸问题加以理性的阐释,追求的不仅仅是审美的愉悦,还有结论的理性与客观。“认识既然是为了达到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把握,所以它所要判断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并以陈述判断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在认识活动中,为了达到认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就必须力图排除一切主观因素的干扰,否则,就可能导致片面甚至歪曲的反映,使结论失诸公允。”达到客观必须对这一领域的历史有自觉的回顾。可不是谁都有勇气或兴趣去对历史上曾经发生,或者是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现象进行评判即使有这个兴趣,却未必有这个能力。因此,批评活动中主体意识的萌生未必有文学创作那么理所当然,它不但受到批评资格的限制,还受到理论水平的限制。批评本是一种智力思考,批评的进行就是思维活动展开的过程,是逻辑推理的过程,它要求批评主体具有抽象与概括的素质。

其次,主体意识决定着批评的风格与理论独立的可能性。主体意识的基本含义是人对自我作为个体存在特征的认识。主体是批评文本的直接创造者,主体的自我认识直接决定了他的批评风格。其实就文学的话题而言,许多感受和观念古人都作出了表述,但人类的表达欲望却不会就此止步,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阅读情境与生活体验,虽然想说的话大体上仍是与古人类似的意思,但由于思维起点和语言形式的差异,其内容也具有了风格各异的表述。主体意识强烈的批评者在批评活动中会根据自身的学养萌生个性鲜明的理论追求,这种追求决定着他的批评内容和言说方式,这内容与言说方式也直接关联着他的批评风格。

对从事文学批评的人来说,主体意识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认识,还有对自己作为“批评者”身份的认识。不可否认,依赖于主体意识来完成的批评活动从发生之始就是自觉的,但自觉并不代表独立。批评的独立还需要批评主体有高度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与主体所从事的职业身份意识相关的。身份意识的强烈程度直接影响着批评理论中一系列原则的提出和完善,批评者只有对“批评者”这一身份有自觉的认识,才可能就“批评”本身提出独立的理论。

“也可以这样说,批评家对自我身份及其所从事的活动的认识越准确,批评家对自我身份所应担负的责任认识越清楚,批评家对自我身份及其所从事的活动与其他文学活动——如文学创作与文学鉴赏——辨析得越明晰,其文学批评的自觉性与独立的程度也就越高。”这就是说,主体意识的自觉程度越高,批评的体系性越强,批评的力度越深,理论个性也越鲜明,批评理论独立的可能性更大。

上一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文范文 下一篇:秦兵马俑教学反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