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自己”与“感动别人”

时间:2022-02-27 08:42:38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记者或通讯员写稿子时自己十分激动,甚至流着眼泪写稿子。等稿子交给编辑时,编辑却激动不起来,认为并不感人。有时作者写作时动了感情的报道,读者看报时却感到平平淡淡。

这是怎么回事?是编辑“无情”还是读者“冷漠”?

恐怕别有原因。这里无非有两种情况。

其一,记者、通讯员确实碰到了感染力很强的人物或事物,但记者看到的、听到的东西由于认识水平、写作水平、表达能力等原因,下笔时“变淡了”、“变浅了”,变成了“茶壶煮饺子――有也倒不出来”。

其二,记者、通讯员碰到的人物或事物本身就平平淡淡,没有感人肺腑的力量,但记者、通讯员自己却“看走了眼”,误以为编辑、读者一定也有同感。一般而言,第一种情况较为常见。

对“茶壶煮饺子――有也倒不出来”,有人说是“眼高手低”,有人说是“心到手不到”。不管怎么说,是记者或通讯员不能将看到、听到的东西用生动的语言、巧妙的笔法、恰当的文体如实地介绍给人们,将好的东西“漏掉”了,“流失”了。

“感动自己”重要不重要?重要。当一个记者或通讯员,没有对人民深切的情感不行,做不到爱憎分明不行。从这个意义上讲,遇到感人的人和事,动感情是十分需要的。要想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许多优秀的作品,在作者下笔时,都是在激动不已的情况下成稿的。有的记者说:“写完了一篇好稿子,躺在床上一夜合不上眼,兴奋得睡不着!”

说“感动自己”重要,不是说“感动自己”与“感动别人”是一回事。实际上,这是两回事儿。自己受了感动不一定就能使别人感动,能不能让别人感动,要看稿子本身,稿子不到位,感人的目的也就达不到。

一篇稿子成功与否,采访功夫深浅、写作功夫深浅是关键。每一个记者、通讯员,在写报道时,要考虑到目的、方法、效果如何统一的问题,感动自己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才能感动别人。

优秀的真正感人的新闻作品,既能感动作者自己,也能感动编辑和读者。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作为作者,要把握好自己的感觉,使自己的感觉与别人的感觉能够取得一种互通,而不是一种隔断的“自我感觉”。

上一篇:消息中不能有记者的议论 下一篇:地方报的国际化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