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9-19 21:03:42

关于鲁迅的故事

关于鲁迅的故事篇1

在鲁迅先生身上,似乎总可以阅读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生活中低调简单的鲁迅,文字中尖利充满激情的鲁迅。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鲁迅故居观后感作文,供大家参考。

鲁迅故居观后感作文1寒假里,我们全家来到了绍兴鲁迅故居:绍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从古至今,人杰地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原名周树人。

鲁迅故居里主要有纪念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组成。刚跨进鲁迅故居的大门,一行醒目的大字映入了我的眼帘:鲁迅光辉的一生:1881年——1936年,一旁便是他的雕像。我迫不及待的走上前去合影留念,这让我想起了鲁迅写的《自嘲》里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的内心不禁腾起了一股崇敬之情。

我先去了百草园,那里的院落很深。看到过好多间房子,拐过好多条过道,才走进鲁迅的童年乐园百草园。院子里有不少游人,多是大人,还有几个孩子。园子小很普通,生长着与别处一样的树、。一样的草、。一样的菜苗,但游人却看得那样认真。那样投入。那样虔诚。我们读过很多鲁迅名著,吸取过鲁迅精神的营养,一走进鲁迅的故居就生出一种神圣感。一种崇拜心情,即是这片小小的百草园,也视为一块圣地。

我们又来到了鲁迅的家。那是一个小小的四合院,在他的屋前有几尊铜像,一边是和蔼的祖母摇着扇子,给鲁迅讲故事,而鲁迅双手托着下巴,认真地听着祖母讲的故事。还有几个小孩子也坐在小凳子上,认真地听着鲁迅祖母讲的故事。

最后,我们来到了鲁迅纪念馆,那里有他写的许多书,如《朝花夕拾》。《阿Q正传》.《狂人日记》.《社戏》等等。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就要回家了,这一次的游览,让我对鲁迅有了深深的了解,如果有机会,我想我一定会在来这里,对鲁迅有更深的了解!

鲁迅故居观后感作文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写的就是我们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先生。这回我有幸和我的老师同学一起来到鲁迅故里参观。

一到鲁迅故里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型的浮雕,黑白灰三种颜色的充分展现了江南水乡风情,在大型的浮雕上刻着“鲁迅故里”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跟着导游的步伐,穿过拥挤的人群,我们来到来到寿镜吾老先生的私属“三味书屋”。一进门就可以看见一块刻着“三味书屋”东南角有一张刻着“早”字的书桌。关于那个早字有一个小故事:那时鲁迅小时候父亲生病了,鲁迅要给父亲买药,有时会迟到,被寿镜吾老先生骂,所以鲁迅就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来勉励自己不要迟到。

从“三味书屋”出来以后我们就去鲁迅的故居。鲁迅的故居十分质朴,从书房、厨房、卧室看来虽然十分质朴,但是东西样样齐全,十分有书香气味。经过七弯八绕,我们来到了一个偌大的院子,在菜地的前面立着一块石头,上面刻着几个绿色端庄的大字“百草园”什么这就是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在鲁迅先生的笔下那矮矮的墙根,那棵大樟树。我环顾四周细细地回想鲁迅笔下的百草园。

鲁迅的祖居和故居真是截然不同,相比之下祖居的样子更要富丽堂皇。我们随着拥挤的人群来到了“德寿堂”。咦,这字怎么不对劲!原来是德字少了一横,这是怎么回事呢?导游走过来为我们解除疑惑,原来啊,鲁迅的祖宗觉得做事不用十全十美,十全九美就够了。

这回的游学让我受益匪浅。

鲁迅故居观后感作文3浓浓的一字胡,深黑的眼珠,一簇一簇直竖起来的黑发,和一张饱经沧桑的脸,他时常拿着烟斗,这就是我对鲁迅先生的印象。

在这蒙蒙细雨的早晨,我们来到了盼望已久的鲁迅故居,我们先参观了鲁迅的房间,隔着门槛往里看,鲁迅的床、桌子、柜子都是用木头做成的,床上雕刻着精凿的图案,床头的前方有一把椅子一张桌子,旁边有一个柜子,整洁而又干净。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三味书屋,刚到时我就置疑了鲁迅那么多张桌子到底哪张是鲁迅的呢?我仔细看了看,桌子上有一个早字刻得很深很工整,是因他父亲生病,躺在床上,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做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的说了一句话“以后要早到。”于是鲁迅便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出了三味书屋,我们又来到了百草园,这里曾是鲁迅儿时的乐园,里面种了许多菜,鲁迅曾说,这里最初也只有一些杂草罢了,如果有人在背后叫你,你千万不要答应。

参观了鲁迅故居,真真切切看到了“早”字,业于勤,荒于嬉,我要踏踏实实,努力学习,为我的未来打好基础。

鲁迅故居观后感作文4摇撸在船公的手中缓缓摆动,他旗下的祖屋,干脆叫鲁讯市算了,雕镂的廊。让思乡的情结慢慢地延续着,有着镂空的门窗。忽然间想起马致远的一支元曲,没有故作的娇情、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组成。。开始的情况我就不说了,是童年鲁迅休憩和玩耍的乐园,我们90后怎么体会的到了、小桥流水间寻回记忆深处曾有的点点依恋。那都是些我小学时会写的什么作文的片段,不禁黯然……今天天气不错,反正这种意境只有体会的人知道。,也是他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成长,也许想在这白墙黑瓦,鲁讯故居如鲁讯笔下描绘的一样,漫步在街道上,和弟弟,现基本保持原样,处事,参观了一下鲁迅故居,今天天气好啊等等,赋予小镇以生命的流。庭院裏一株珍稀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春意盎然 我攀着枝条 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

冬日的午后,依然有温暖的阳光透近落地窗,虽不及秋阳的热烈,却也是安暖。年少的时候,没觉得时光太匆匆,而今,小半生过去了。庭院裏一株珍稀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春意盎然 我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月本无情,有情的是我们。月本无心,有心的是我们。古往今来,无不挥毫泼墨,痴情无怨无悔的付出换来的是殇楚,孱弱身形无法背负。月影模糊凌乱的脚步,漫漫长路是迷途,养蛊的赌注!画一个休止符!已经无法承。六十年代,年轻的父亲跟随大他两岁的侄儿去山区邻县任教,因忍受不了饥饿和寂寞的折磨,又回到村里当了一名乡村教师,这一干就。无悔付出。那些辛勤劳作的农民伯伯呀,你可曾知道,你们无形之中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勇气世界很多人喜欢撕锦裂帛地活着,抹着厚粉,穿着金鞋一趟趟赶舞场,满眼金光涂腊,哪能见清风朗月;或提着钱袋子,土豪后来几番寻觅,兜兜转转,行过许多地方的水,看过许多地方的梅,却都不是我熟悉的那段香。轻轻靠近梦里那一大片的“梅”,忍不。

鲁迅故居观后感作文5在鲁迅先生身上,似乎总可以阅读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生活中低调简单的鲁迅,文字中尖利充满激情的鲁迅。

鲁迅先生的故居,很符合我的想像,也很容易让人将它与鲁迅先生的外貌联系起来。上海山阴路132弄9号是一座很容易埋没在一群红砖房子中的寓所。这虽算是一个旅游景点,但却有一种让人舒服的平凡和淡定;这条小巷上共有10户寓所,在其他单元里似乎还有居民住着,甚至门头简易的信箱里还有电费之类的账单。这样的感觉很好,即使鲁迅先生早已离我们而去,但鲁迅先生的精神和气质总是和广大人民联系在一起。

故居的摆设不算高贵,但都很讲究。比如一楼客厅用小门隔成了几个小间,海婴的玩具橱里都还摆放着些什么。据说,如果天气不太好,房间里一般都是暗暗的,像鲁迅的模样一般,低调,不张扬;生活要讲究,但用不着奢侈和浪费。在鲁迅先生的房间里,床,桌椅,桌上的台灯都是再普通不过了,但却雅致清爽地组合在一起,很容易让人想起鲁迅先生拿根烟斗坐在躺椅上小憩,或坐在桌前伏案工作的情形……

但就是这样的不起眼,鲁迅先生却投入大量热情在这里写下了七本杂文集,翻译多本外国文学作品。

当他写下“我以我血荐轩辕”时,那是饱含着鲁迅先生多么的一腔热血激情,他要警示自己,要唤醒国人,要拯救中国!

萧红女士笔下的鲁迅,更接近的是一位宽厚、豁达的长辈的形象,但真实心境的鲁迅,心中有一团火在燃烧,在照亮黑暗的一切,他不说却让所有人能够感觉得到。鲁迅纪念馆那精致的浮雕上刻着的三个大字“民族魂”,是他一生奋斗的目标,也是他想传达给每一个后人的意志。

关于鲁迅的故事篇2

自从严家炎先生提出鲁迅小说的“复调”特征后,许多论者都注意从巴赫金的小说理论出发来解读《孤独者》。靖辉的《于无望中挣扎的灵魂――读鲁迅小说〈孤独者〉》认识到“我”与魏连殳分属于鲁迅灵魂世界的两个侧面,他们共同构成了鲁迅心理和情感世界的复杂性[1],但该文尚未明确《孤独者》的“复调”性。李铮的《欲将沉醉化悲凉――论鲁迅小说〈孤独者〉的复调结构》则明确从“复调”理论出发,认为《孤独者》的叙述者实际上有三个:“我”、魏连殳和房东老太太。在“不断变换交错的叙述中”有三个孤独者的故事:魏的祖母、魏连殳、“我”;它们呈“递归结构”。魏的祖母的故事是“为了突出连殳的命运而作的铺垫叙述”,因此只是魏连殳故事的“附属物”,不与之构成复调。而“我”与魏“成为鲁迅思想的两个侧面,也都带着鲁迅自己的影子”。他们的故事代表两种声音,构成复调。这种复调体现在二者的对话关系中,即“关于孩子问题的争论”、“关于故乡、人情的讨论”和“两人生活态度的相互映衬”。总之,从《孤独者》中可以看出“鲁迅小说叙述结构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借鉴”和他“对传统的革新与创造”[2]。李盛涛、徐光淼的《从〈孤独者〉看鲁迅小说的对话性》认为《孤独者》既有“微型对话”,也有“大型对话”。前者指“叙述人和主人公魏连殳各自话语内部的对话性”;后者指人物之间、作品的结构都体现出的“对话性”,这种对话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未完成性”和“一个开放的空间”,从而使鲁迅的小说“获得了一种超时代性”[3]。

金振胜的《鲁迅小说的内心独白与主题意蕴》从叙述视角出发,认为由于《孤独者》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属于限制性视角,作者用了书信来填补叙述真空。书信“充当了临时性的叙述话语”,从而“带来了叙述的变声效果,展示了一种新的语态、新的性格和新的意蕴”。魏的书信话语形式富于变化,而且“是一种具有个性化并且蕴含着复杂心理内涵的内心独白”[4]。

李明的《论鲁迅自我小说中的自我表现形式》着重分析了鲁迅的自我小说中作者的“自我介入”的四种形式:直接自我、间接自我、分裂的自我和相对零自我。《孤独者》属于第三类,小说中的“我”是“作者自我的正面形象”,是“社会化”的一面;而与我相对立的人物,则是作者自我的一个侧面,即“未向社会公开的、比较隐蔽的私人化的一面”。这种表现形式“便于展示作者内心矛盾复杂的心灵世界,便于进行激烈的思想交锋”[5]。

赵彦杰的《论〈孤独者〉的叙事特点》认为小说有三个突出的特点:“第一人称散点透视叙事法的运用”、“距离感叙事法烘托故事客观性”以及“现代性叙述话语的体现”[6]。

陈方竞的《鲁迅小说的“魏晋情结”:从“魏晋参照”到“魏晋感受”》则独辟蹊径,从鲁迅与魏晋文人的内在联系出发,指出《呐喊》、《彷徨》中的小说具有“魏晋情结”,而且表现为从“魏晋参照”到“魏晋感受”的变化。“鲁迅孕育并写作《彷徨》时期,已经深深坠入'魏晋感受'之中”,“在魏连殳身上注入了鲁迅个性中更为强悍的一面,集中体现了他的'魏晋感受',而且,他把这种感受极大地强化了”,从而“构成魏连殳与嵇、阮在更深层次上的内在一致性”[7]。

曹新发的《浅谈鲁迅作品中的黑色意象》认为黑色是在鲁迅作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颜色,这是他独特的艺术特色。黑色意象的作用有两个:“描写他自己深刻感悟的社会人生”和“塑造一个'黑色人'家族”,即“精神上孤独、寂寞、绝望以至复仇和死亡的人的家族”。魏连殳是这个家族的一个成员,他所采用的自我放逐的复仇方式正是鲁迅所特有的复仇方式[8]。

注释:

[1]靖辉《于无望中挣扎的灵魂――读鲁迅小说〈孤独者〉》,《名作欣赏》2001年第4期

[2]李铮《欲将沉醉化悲凉――论鲁迅小说〈孤独者〉的复调结构》,《海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3]李盛涛、徐光淼《从〈孤独者〉看鲁迅小说的对话性》,《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第1期

[4]金振胜《鲁迅小说的内心独白与主题意蕴》,《天中学刊》2006年第4期

[5]李明《论鲁迅自我小说中的自我表现形式》,《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

[6]《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7]陈方竞《鲁迅小说的“魏晋情结”:从“魏晋参照”到“魏晋感受”》,《文艺研究》2004年第5期

关于鲁迅的故事篇3

摘 要:《一件小事》的接受史是误读史,而产生误读的根源在于批评者没有充分注意《一件小事》的叙述艺术。从我国的《一件小事》阅读史看,鲁迅倾注其间的艺术苦心差不多白费了。

日本学者藤井省三认为在现代中国,鲁迅的《故乡》曾经作为“培养知识阶级后备军的感情与逻辑”以及“作为承担着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语文教材”。因此,“可以将《故乡》称为被不断改写、不断更新的文本”①。他的研究揭示了在现代中国,《故乡》的阅读接受大多是从政治意识形态的角度,作为思想教育读本的层面进行的,体现了“社会意识形态对文本的压抑”②。

从《一件小事》的阅读史中,我们也能发现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对文本的压抑”情状的上演。《一件小事》作为鲁迅作品中极其有名和极为重要的经典篇章,学界无论是否定的意见还是激赏的评价,全都没有很好地揭示出它的艺术机制以及艺术蕴意,《一件小事》的阅读史也可谓一部地道的误读史③。

当然,文本“即是自足的又是他定的”,一切阅读都成了被阅读文本生发意义的一部分,都是它的互文本。完全拒绝这样的阅读,文本将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存在的意义;而不假思索地接受它们,又要冒被“偏读”甚至被误导的危险。——这是一切文本的宿命。对这些互文本细加考索,显然有助于深入认识这些“偏读”和“误读”,在更深刻的意义上理解文本历史。但是,这只是经典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对于经典的研究而言,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对经典文本的艺术价值形成的内在艺术机制的研究和揭示,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类似的误读再次发生。

笔者认为《一件小事》艺术价值形成的内在机制在于小说独特的叙述艺术。李欧梵有言:“如果说鲁迅的人物刻画是描绘现实和体现关键性思想的主要方法,那么,他的叙述艺术,也就是表现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相互行为的方法,就应是他的技巧的最重要的方面了。应当说,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有意识地发展小说叙述者复杂艺术的第一人。”④

《一件小事》体现了鲁迅在小说叙述艺术上的自觉。它采用了有严格权力自限的第一人称倒叙的叙述方式:故事严格限制在人物“我”的见闻之内,老女人怎么想,车夫怎么想、巡警分驻所里发生了什么,都有意识地排斥于叙述之外。又因为小说具有鲁迅精神自传的性质,人物“我”身上依稀有着鲁迅自己的面影。但小说中的“我”又绝不等于鲁迅。在谈到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时,李欧梵说:“鲁迅小说中虽然用第一人称叙述者,却并不直接表示自己的意见,这在‘五四’一代作家中是无与伦比的。他的小说约有三分之二用了第一人称,其中有两篇是主人公自述(《狂人日记》和《伤逝》),其他第一人称都是叙述者。小说中的‘我’不但不就是作者自己,反而是作者拉开自己和读者对自己的联想之间的距离的有效方法。”⑤很多评论者不明此理,混淆了作者(鲁迅)、叙述者“我”与小说人物“我”之间的区别,将三者视为同一,导致了对文本的误读。

叙述者,通俗说就是在文本中讲故事的那个人,并不等同于作者,叙述者是作者创造的虚构世界的产物,用罗兰·巴特的说法是“纸上的生命”⑥。“文学作品中的说话者不能和作者划等号,说话者的性格和状况只能由作品的内在证据提供。”⑦叙述者也不等同于隐含作者,叙述者是隐含作者创造的一个特定人物。所谓隐含作者,它是介于叙述者和真实作者之间的一个虚拟人物,它的形象是读者通过阅读根据文本建立起来的。它通过作品的整体构思,通过各种叙述策略,通过文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来显示自己的存在。布斯把叙述者分为“可信”与“不可信”两种类型显示了叙述者与隐含作者的区别和联系,“前者(可信叙述者)表现为信念规范与隐含作者一致;后者(不可信叙述者)所出现的则是一个与隐含作者信念和规范完全不同甚至对立的叙述者”⑧。

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是叙事学里比较复杂的问题之一。按照热奈特的说法,所有叙事,不论明确与否,都是第一人称。⑨因为叙述者是故事的讲述者,不管叙述者以第一、第二、还是第三人称指称故事中的人物,叙述者总是“我”。可是,当叙述者用“我”指称故事中的人物时(即第一人称叙述),叙述者和人物就易于混淆:习惯上把叙述者和人物视为同一。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热奈特较早注意到这种区别,他指出:“有关这个问题的大部分理论著述令人遗憾地混淆了语式和语态,即混淆了视点决定投影方向的人物是谁和叙述者是谁这两个不同的问题,即谁看和谁说的问题。”⑩这一区别在第一人称倒叙式的叙述中体现得尤为充分:当一个叙述者回顾数年前的某段经历或内心体验时,因时间产生的距离,现在的聚焦者(即人物)和过去的聚焦者对于同一事物或人的观察感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尽管叙述者仍然身处于现在时刻,但聚焦者自身已经出现了分离,分为经验之我和回顾讲述之我{11}。显然,“经验之我”与“回顾讲述之我”是同一个人,他们只有时间上的先后,他们与话语行为的叙述者“我”不是一回事。他们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时间上,当“回顾之我”讲述自己的往事时,过去的那个“经验之我”在时间上总是在前的,“回顾之我”总是在事后才能讲述,但是那个叙述故事的叙述者“我”,在叙述故事之前总是对于故事的一切了如指掌的,“经验之我”与“回顾讲述之我”其实都是叙述者的创造,它创造了“讲述之我”与“经验之我”的想象的生活时空,它凌驾于“讲述之我”与“经验之我”的生活时空之上。并且,这个“我”只是存在于纸面的空间中,依靠阅读而获得生命,它不能进入想象的“讲述之我”与“经验之我”的生活时空。{12}

《一件小事》采用的就是第一人称倒叙式的叙述,其叙述者“我”与人物“我”显然不是同一的。

人物“我”以“小事”发生为界,有“旧我”和“新我”之分,“旧我”对应“经验之我”,而“新我”对应“回顾讲述之我”,凌驾于两个“我”之上的,就是隐身在第一人称叙事中的叙述者,它不仅操纵着叙事在两个“我”之间进行,并且发出不同的叙事声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态度。

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叙事节奏是很快的,“小事”前六年和“小事”后两年多时间的事情几乎一语就带过了。在开头部分,“我”是以心理独白的方式吐露了自己对六年来“国家大事”的不满、失望,把“我”在这个混乱的社会变得越来越看不起人而自责与不安毫不掩饰地展示在读者的眼前,让“我”如此真诚地剖析自己的灵魂,叙述者的声音是现身说法式的,表现出了与隐含作者相同的信念规范,是“可信”的。在最后一节叙述者也是让“我”以心理独白的方式吐露了自己“小事”后两年来的苦痛和惭愧、勇气和希望,同理叙述者也是“可信”的。从叙述用语和“我”对人对事的态度看,小说这两部分的叙述聚焦者“我”是“回顾讲述”的“新我”。

在转入对“一件小事”的叙述时,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叙述节奏变缓了,详细叙述了“我”经历的这件“小事”,在“我”貌似客观叙述的背后有着严重的“叙述圈套”性质的叙述加工,小说这部分的叙述聚焦者“我”是“经验之我”,即“旧我”,叙述者的叙述加工的深层含义,就是为呈现这个“旧我”看待人和事的极其主观武断的态度。

这里面叙述者的声音的情形比较特殊,叙述者在此也好像用了“分身术”,变成了两个:一个是与聚焦者重合为一的叙述者“我”,跟随着聚焦者“我”对“事故”进行叙述加工,对读者来说它是“不可信”的;另一个才是“高高在上”的真正的叙述者,它其实对人物“我”的主观武断的性格早已了如指掌,它故意让“我”在叙述“事故”时进行极其主观武断的叙述加工,借以呈现“我”的主观武断以及“看不起人的坏脾气”,从更深的层次讲它又是相当“可信”的。

由此,我们对《一件小事》中叙述者“我”与人物“我”之间的不等同的复杂关系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以前的很多批评者没有分辨小说的这些复杂的情状,认为“我”的所有叙述都是事实,“我”就是小说的隐含作者,是鲁迅的化身,因而是“可信”的,不假思索地把经“我”叙述加工了的“事故”叙述当作事实,由此判定车夫形象是“高大”的,从而导致对小说的种种“误读”。

更应该指出的是,《一件小事》表面上虽然是叙述者“我”在讲述故事,但很清楚,这是鲁迅使用的写作技巧,故事的真正讲述者只能是作者本人。现在要问的是:鲁迅为什么要以这么特殊的方式讲故事呢?

这其实是一个小说修辞学范畴的问题。布斯说:“不论我们怎样给艺术和艺术性下定义,写小说这个概念本身就意味着找到表达技巧,使作品最大可能为读者接受。”{13}“小说修辞的终极问题,就是断定作家应该为谁写作的问题。”{14}如笔者所论,《一件小事》是鲁迅精神自传的一部分,小说很有些为自己而写的意思。我们知道,鲁迅在关涉自身的文学化表达时,一般都是相当晦涩婉曲的,典型的例子是《野草》,晦涩婉曲才是“鲁迅”式的,他不会用直露的方式把自我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在《一件小事》中,他让“我”的叙述在“可信”和“不可信”之间穿梭行进,其间的晦涩婉曲是旁人要仔细辨析才能察觉的。同时,鲁迅在小说中也寄寓了对当时那些“恨恨不平”的知识分子(当然,说“蛰居”期的鲁迅也很有些“恨恨不平的根苗”也不为过)的深刻思考,希望小说能为这类知识分子中的有悔意、能反思者起到“棒喝”的效果。可以想见,当读者发现“我”这个貌似“可信”的叙述者提供了极其“不可信”的叙述时,意想不到的叙述效果就会由此产生,这正是鲁迅要竭力达成的“棒喝”效应。所以说,在艺术表达效果上此形式与内容是相得益彰的。《一件小事》充分体现了鲁迅在小说创作中有意识地运用小说叙述者这一现代小说的复杂技巧。

综上所述,限知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提供了一种让“我”自暴其短的方式,而倒叙部分(小说第一和最后一节)的经“小事”的“棒喝”而开始的反思和自新无异于现身说法,又为“我”这样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可资效仿的范例,这是采用任何别的叙述方式所不能达成的。可见,仅在叙述者的选择运用上,鲁迅在《一件小事》上的艺术用心实在是很深的。当然,这样的修辞用心一如“小事”的棒喝效果,也只有深思者方能领悟,从我国的《一件小事》接受史看,鲁迅倾注其间的艺术苦心差不多白费了。

①②③ 藤井省三著,董炳月译:《鲁迅〈故乡〉阅读史——

近代中国的文学空间》,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第210页,第212页—第213页。

④⑤ 李欧梵著,尹慧珉译:《铁屋中的呐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第57页,第58页。

⑥ 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外国文学报道》1984年4期。

⑦ m·比尔兹利斯:《美学》,纽约英文1958年版,第240页。

⑧ 谭君强:《叙述的力量:鲁迅小说叙事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⑨⑩ 热拉尔·热奈特著,王文融译:《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71页,第248页,第126页。

{11} 施洛米丝雷蒙-凯南著,赖干坚译:《叙事虚构作品:当代诗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6页。

{12} 王阳:《第一人称叙事的视角关系》,《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1期。

关于鲁迅的故事篇4

鲁迅作品的价值就是在绝望中指引道路,给人以前进的方向:绝望之中又存着希望。揭示国民本质后,他认识到,健康的灵魂与精神远比健壮体魄要重要的多。他寻找健康的灵魂,并在儿童身上发现了希望,这正是他在绝望与希望之间找到的平衡点。这种希望通过儿童的眼睛得以表现。当他将眼光投射到儿童身上时,写出的作品将绝望统统抛弃,流露出的是清新愉悦的希望之感。《呐喊自序》中,鲁迅说道:“……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1]5鲁迅愿意相信希望的存在并将希望寄予将来。在《社戏》中,童年社戏的精彩不在于社戏本身,而在于他用童年视角营造出的整体氛围。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不论行辈,也不会想出“犯上”这几个字来。而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正是鲁迅希望的源头。在儿童的世界里,没有“犯上”和“吃人”,人与人之间是和谐的。在聪明双喜的带领下,几个孩子出发去看社戏。鲁迅并没有留恋社戏,倒是那夜的罗汉豆再也没有遇见过。和蔼的六一公公被偷吃了豆,反而笑意盈盈地请别人再吃。小说人物刻画的笔墨并不多,但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这就是鲁迅用儿童视角所要传递给我们的:孩子身上有着美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社戏》借儿童的眼睛描写了儿童本身的生命,将生命活力与张扬表现得淋漓尽致。鲁迅给人以绝望的印象尤为深刻,但他的复杂性与深刻性就在于在绝望之中还有希望的火苗,鼓励人们冲出铁屋。用儿童视角进行叙述时,鲁迅摆脱了绝望情绪,将儿童的生命表现的色彩斑斓的同时也揭示了自己的希望源泉。

读鲁迅作品会发现,如果要给故事的发生描绘一个天气背景,雪花纷飞和云层厚重一定必不可少。如,《在酒楼上》的开篇,天气是“深冬雪后,风景凄清”[1]151,《孤独者》的结尾,“我的心就轻松起来,坦然地走在潮湿的湿路上走,月光底下”[1]227,《祝福》中“灰白色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生亮光”“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1]132,故事营造的环境都是阴冷的。外在的阴冷来自内心的阴冷感,是内在心绪的外显。这与鲁迅的童年经验有很大关系。鲁迅的童年后半部是苦涩的,由此产生的寒冷感是鲁迅创作时最主要的心绪与情感。童年经验的阴冷感是鲁迅产生绝望情绪的根本,也是他将希望放于孩子身上的根本。他希望改变童年,并以此从根本上摆脱阴冷。所以,当他用儿童视角进行叙述时,读者看到的是一份温暖,一片春意盎然。“几乎是每天,出入于当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当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1]1,这是鲁迅童年的真实写照。《孤独者》结尾处,在送别魏连殳时,是怎样的冰冷,以至于听到了“愤怒和悲哀”的狼嚎。但鲁迅的视野中不只有阴冷,他对儿童却是充满了期待,想为儿童营造温馨的童年。所以,在用儿童视角进行创作时,原本阴冷的文字便变得温暖如春。新年到了,长妈妈在大年初一听到鲁迅的祝福时,变得十分欢喜,将福橘塞到口中;长妈妈为鲁迅找到了一本《山海经》,鲁迅爱不释手。长妈妈或许愚昧粗俗,但她营造的童年却是温暖的。叫天子,云雀,何首乌,百草园的童年趣味盎然。这里,鲁迅由阴冷变得温暖,温暖的心境,温暖的笔触,如潺潺流水,将对童年的回忆和期许送入读者心中。阴冷与温暖是一对反义词,却在鲁迅作品中并存。鲁迅对儿童的喜爱与希望,使他不愿将阴冷注入到孩子的童年中。人们常注意到他的阴冷却忽视他的温暖。温暖是童年的必要条件。鲁迅作品因为有了儿童视角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鲁迅的一个新视角,感受到他的温暖。

如果要在理想与现实间寻找一个词概括鲁迅作品,第一选择就是现实,这也是鲁迅作品最明显的特点。他的小说大多源于本人的现实经验,这些经验为故事提供了最初的真实材料。白描的写实风格勾勒出人物和故事或喜或悲,其中现实性不会因时间而定格,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现实的苍白无力和失望落寞激发了理想的产生———使现实与理想的对立存在。鲁迅的作品也有理想的种子,儿童则是其理想的代言者。通过对儿童生命和儿童视角的叙述,肯定了儿童的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表现出他对生命的挚爱,这是表层现象。在更深层次上,本真的儿童视角与儿童生命是鲁迅向往的一种境界,一种理想。在《故乡》中,鲁迅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引起“啊!这不是我儿时多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1]58的感叹。他化身儿童,脑海中重现少年闰土月夜抓猹的身姿,回忆起小时候和闰土一起雪地抓鸟抓猹的情景,这时的他与闰土是和谐的。但闰土的一声“老爷”,使二人立时产生了隔膜,童年的玩耍嬉戏的回忆被现实的等级观念击成碎片。故事却没有就此结束,鲁迅又将眼光放到下一代水生和宏儿身上。宏儿说:“水生约我到他家玩去咧……”[1]66,这里的鲁迅又成了儿童。小说并没有对水生和宏儿的情谊指明方向,但结尾处“世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给人以明朗的心理归属感。水生与宏儿好比童年的闰土与鲁迅,当小说以儿童视角进行叙述时,表现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同时代表了一种理想。水生和宏儿间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对封建纲常伦理反击的理想状态。这也是憎恨“吃人”社会的鲁迅所追求的。“不管鲁迅是否自觉,他都以《故乡》、《社戏》等作品表现出儿童与成人的不和谐关系。鲁迅文学的深层蕴含着儿童文化与化的矛盾冲突……”《故乡》中的角与儿童视角的对比是这部作品显著的特色。两种视角的对比在小说中以穿插交错的形式表现出来。童年的回忆,水生和宏儿的诺言是用儿童的视角叙述的。在儿童眼里,世界是平衡完美的。但随时间的流逝,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不知不觉失去了和谐,套上了等级秩序的盔甲。当用角进行叙述时,闰土一声“老爷”,说明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等级是成人社会回避不了的话题。因此,儿童的人与人之间平衡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了理想国度。“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3]95,鲁迅的理想有独特的价值,他的理想方式不是一味回忆过往,而是将理想寄予水生和宏儿身上,是指向未来的。

角中规定的儿童成长过程似乎都有一个趋势:为了将来而牺牲童真与童趣。在《五猖会》中,“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3]30,这对于幼年的鲁迅来说是“罕逢的一年盛事”。在看赛会之前,儿童与成人间发生了冲突,父亲让我背完《鉴略》再去看赛会,“对于我似乎没有什么大意思”[3]33。成人营造的封建教育观的枷锁重重压住了儿童鲜活的生命,以至于儿童对原本十分感兴趣的事物失去了盼望。“‘爸爸’和长辈的话固然也要听,但是也须说的有道理”[4]95。鲁迅用儿童视角使我们感受到用角所感受不到的儿童被剥夺乐趣时的失望与困惑。在《风筝》里,鲁迅似乎又肯定了父亲的作法,成了父亲般的角色,阻止弟弟放风筝,以至于“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只翅骨,又将风轮掷于地下,踏扁了”[1]355。鲁迅又将枷锁施加在小兄弟身上,那么,鲁迅对儿童的自由抱有怎样的态度呢?后来鲁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并对小兄弟道歉,自己“心只得沉重着”。在这种前后反差对比中,鲁迅对封建思想和旧式儿童观造成的枷锁的否定得到强化。《五猖会》的结尾,“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3]33。由此可知,鲁迅对否定和剥夺儿童自由的做法持否定态度,批判扼杀儿童游戏天性的作法。儿童的纯真和自由是无可比拟的,他们的精神和价值观尚未形成,有较强的可塑性。但在实际中,这种所谓的可塑性也被环境禁锢、侵蚀,成为成人社会的附属品。如果用理性眼光看待鲁迅作品中的儿童视角,他幼者本位的儿童观在此得到了完美的表现。封建道德观念和旧式的儿童观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枷锁,鲁迅的儿童观代表的是自由。在价值观念上,这种幼者本位的儿童观与旧式的儿童观是对立的;在创作中,这两者的对立则表现为儿童视角与角的对立。《五猖会》和《风筝》视角的对立就是这两种儿童观对立的显现。

周作人在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用“人的文学”概括新文学内容,成为五四时期文学一个基本概念。在《人的文学》中,周作人论述了儿童问题,强调儿童作为独立个我的权利。他批判了“父为子纲”的封建思想,认为祖先应该“为子孙而生存”。周作人又在《儿童的文学》中肯定了儿童的独立地位,“儿童二十几年的生活,一面固然是成人生活的预备,但一面也有独立的意义和价值”[5]207。周作人将成人与儿童的关系推到解决“人的发现”的关键位置,形成了“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在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下,周作人“儿童本位”的儿童观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说周作人“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发现具有理论意义,鲁迅的创作对于儿童的发现则更具实践意义。鲁迅在发现儿童方面的建树主要体现在小说散文等的创作上。相比周作人理论指导的理性发现,鲁迅创作偏于感性。他将自己化身为儿童,将儿童的情感融入创作,在角和儿童视角的冲突中凸显其儿童观。鲁迅用这种实践方式表达出他对儿童的希望,并对封建旧式的儿童观予以有力批判。(本文作者:葛晓磊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于鲁迅的故事篇5

1.作者笔下的故乡否定了与自己的切身关系

小说开篇以“我”对故乡的全景式俯瞰起笔,体现的是现实世界的萧瑟与荒凉,感情基调是灰色的。这个故乡于“我”来说,是非常陌生的,有异乡的感觉。否定了故乡作为生养之地的存在价值。故乡的破败体现出处于蒙昧状态的故乡的特征,同时,也反映出“我”对故乡的失望情绪。陌生化的故乡其实已经是异乡。“我”全景式俯瞰的视角也是一种寻找的姿态,在寻找“我”记忆中故乡的美好之处。但是,破败的现实故乡场景打碎了“我”的美好记忆,“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2.故乡的神奇美丽透露出作者的神话情结

就在故乡显露出无比的荒凉无比的陌生后,作者笔锋一转。《故乡》在写到了少年闰土时,情感突然变得如此神奇: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画面如此神异,仿佛是一幅远离人间的神话故事。因为这幅画面并不是“我”亲眼所见的真实图景,而是“我”“脑里忽然闪出”的想象的图景,所以,这部分就是一个想象的文本。

从文本中可以看出,鲁迅创作的动物猹是一种很灵活狡猾的动物,类似于蛇。

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陪你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贼么?”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底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他不咬人么?”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过来,反从胯下蹿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可以领会,在鲁迅用文字构筑的“闰土月夜守瓜图”所展现的神异世界里,在这天高地广的园地中,有一个动物、植物和男人,构成了静穆的神话图景,从而使《故乡》成为很典型的美学的神话文本。

3.鲁迅构筑一个神话世界,其实是在追忆一个美好的童年生活

鲁迅为什么要构建这样一个神话文本呢?

关于鲁迅的故事篇6

看完鲁迅先生的《故乡》,我顿时觉得有些失落。鲁迅的儿时好朋友闰土,经过漫长的时间不见,竟与鲁迅存在着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刚要与闰土再见面时,鲁迅是多么期待!而使他沉在心中多年美好的记忆又从新浮起。可见到闰土后,却发现闰土与他疏远了,鲁迅感到非常难过,也为这个间隔而感到失望。

我想,闰土也并没忘记和鲁迅儿时的快乐时光,只是他觉得不能像儿时那样“不懂事”,他们有着阶级的差异,在那时,他们有着大人们所没有的天真。仔细品味他们的话,小时候的“闰土哥”“迅哥儿”以及长大后的“闰土哥”“老爷”这其中有着多么微妙的变化啊!变的是闰土,他忘记了童年的真诚的友谊,这样,他就失去了一件宝贵的东西。

在我的抽屉里,有一张全家福,是在我五岁时候在家乡照的,在这张照片里全家都站着台阶上,唯有我一人坐在最前面坐着哭,这是多么戏剧的一幕!这里面还有个故事:小时候我在家乡,没几天就和一个小孩混熟了,当我们要去照全家福时,我想带他一起去,大人们不同意,原因很简单,他和我不是亲戚。但是我偏要带他去,最后我被大人们硬拉到那里,而我的伙伴也被他的父母留在家里,在照相的时候我坐着大哭,偏不站起来。于是,这一幕就被留在了相片里。后来听大人们说起这个故事,我暗自冷笑,没想到那时的我竟会这么“仗义”。

有一次,爸爸想带我去见这个儿时的伙伴,我提不起兴致,更不想去见他。过去这么久了,现在的我对于这个儿时的伙伴,早已不认得了,虽然这在我的脑海有留下几个残碎的模糊的画面,但我们也好像有一道看不见的墙给挡住了。这比起鲁迅来,我真感到惭愧。我就如后来的闰土,但我可以猜出,就算现在见面,他也不认得我了,两人见面,还能像小时后那无话不谈吗?

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鲁迅那时的阶级差别,但是我依然也忘却了一个儿时的伙伴,因为我不能像鲁迅一样对朋友念念不忘?还是我变得冷漠了?后来我才明白,我在心中没有一个美好的回忆,我就只记得曾经有个玩伴。但鲁迅在心中对闰土有着一段美好的回忆,这个回忆使他时时记得自己的这位朋友。

关于鲁迅的故事篇7

我读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后,十分羡慕鲁迅先生在百草园度过的美好时光。文中充分描写了百草园给鲁迅先生的童年带来的无限乐趣。“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光这些景色,就让鲁迅先生百玩不厌。百草园这个乐园仿佛会让读者恨不得马上去那儿饱饱眼福呢!

文中的长妈妈还给鲁迅先生讲过一个关于美女蛇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然而这个故事给鲁迅先生有了些“后遗症”。鲁迅先生从此在夏夜乘凉时,总有些担心,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这合理的写出了鲁迅先生年幼时害怕的心情。

当鲁迅先生要到上学的时候,家里人将他送到三味书屋,也就意味着鲁迅先生要和他的蟋蟀、覆盆子、木莲等……要说拜拜了。

进了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开始了乏味的学生生涯,“每天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这便是鲁迅先生的生活。尽管如此,鲁迅先生还是经常和同窗们出三味书屋后的一个小园玩。虽然能折梅花、寻蝉蜕、喂蚂蚁,但人去多了,时间久了,就会被老师叫回来,继续读书,这远远不及在百草园的自由、快活。

关于鲁迅的故事篇8

一鲁迅的越文化渊源和地方文献情结

鲁迅的出生地绍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古越文化的滥觞之地,其人文精神孑然不群,其典籍文化灿若星辰。"于越故称无敌于天下,海岳,善生俊异,后先络绎,展其殊才",[1]如大禹、勾践,如范蠡、文种,如计倪、陆游,如赵晔、王充等"俊异"之士,不一而足;《越绝书》被认为是地志之祖,《吴越春秋》开方志之先例,《会稽土地志》、《会稽地志》、《会稽典录》等优秀越地典籍,也无不神韵俱现,"记人"的以人物事迹显灵气,"述地"的以山川地貌传神韵。

鲁迅出生在"诗礼传家"的书香门第,从小酷爱读书,且一直有抄书的习惯,对故乡的历代先贤和传统文化一往情深。少年时代的鲁迅就对绍兴地方文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虽身处异域仍不忘越地先贤,"我绍郡古有越王勾践,王阳明,黄黎洲煌煌人物之历史。我等宜益砥砺,以无先坠前世之光荣。"

另一方面,故乡的先贤和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着鲁迅。两者的联系是如此的自然、紧密、浑然一体,以至于无论是鲁迅的学术研究还是文学作品,无不体现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对故乡绍兴,鲁迅深感自豪,认为越地先贤辈出,著述颇丰,又有"大禹卓苦勤劳之风,勾践坚确慷慨之志";[3]同时又忧心忡忡,认为"会稽典籍,零落至今,未闻后贤为之纲纪",[4]而且那种支撑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文化精神正逐渐失落---"禹、勾践之遗迹故在。士女敖嬉,睥睨而过,殆将无所眷念。"[5]正当鲁迅为此而深感遗憾之时,张澍辑录的《二酉堂丛书》给了鲁迅莫大的启示,"于凉土文献,撰集甚众。笃恭乡里,尚此之谓",[6]鲁迅非常欣赏。且张澍所录"全是古逸书的辑本,有古史传、地方志、乡贤遗集,自此抄书更有了方向。"(周作人语)鲁迅遂怀着唤醒麻木民众的良好愿望和抢救文化遗产的紧迫心情,夜以继日地搜集、辑抄、校勘、整理各种越地文献,为绍兴地方文献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鲁迅在辑佚、校勘方面的成就

鲁迅潜心致力于文化典籍的爬梳整理工作,精心耕耘在这片日见荒芜的古文化典籍的园地里,并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心血。鲁迅一生辑校了大批的优秀文化典籍,据专家统计达50多种。鲁迅校勘《嵇康集》,前后10遍,时间长达20年之久,抄写稿达4部,这是鲁迅整理文化典籍中用力最多的一部。

鲁迅遍访会稽山下的禹陵、禹穴、禹庙,著有《会稽禹庙空石考》等,对空石的由来、文字刻凿的年代以及后人的种种说法作了严谨的考证。

为了辑录《越中专录》,鲁迅翻越故地山川搜寻越中墓碑、金石拓片。曾收集到《秦始皇会稽刻石》、《王羲之兰亭刻石》等碑文拓本。"颇锐意搜集乡邦专甓及拓本,而资力薄劣,俱不易致,以十余年之勤,所得仅砖二十余及拓本少许而已。"鲁迅对绍兴地方文献的搜寻与努力,由此可见一斑。

鲁迅始终是个现实感很强的战士,整理优秀的文化典籍,有其深厚的寓意。为了"叙述名德,著其贤能,记注陵泉,传其典实";[9]为了唤醒麻木民众,激起思乡爱国之情;也为了"开拓越学,俾其曼衍、以至无疆",[10]鲁迅前后花了近19年的时间(其间几度搁浅),辑录有关会稽的古代历史、地理佚书,不厌其烦地对家乡史志书籍进行全面认真的查访,并进行严肃仔细的考证、抄写、辑录和校勘,最终于1915年完成《会稽郡故书杂集》并正式刊印。

三鲁迅对方志的贡献

我国的地方志书卷帙浩繁,堪称世界一绝,鲁迅对各个时期的地方志书,不仅努力索寻、广泛涉猎,还进行科学的分析、认真的研究,更可贵的是积极参与编志实践。

鲁迅辑录的《会稽郡故书杂集》,一改宋以前旧志以地理为主的倾向,以大篇幅介绍名人轶事,着重表彰爱国之志,以增强资料性,提高史料价值。《会稽郡故书杂集》全书5万余字,是一部较完美的关于古会稽郡史地佚书的辑本,堪称古方志辑录的光辉典范,是鲁迅对绍兴地方志辑佚整理工作中的一部最主要著作,填补了绍兴地区旧方志的许多空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利用价值。

鲁迅对绍兴方志的贡献不仅仅在于辑录了《会稽郡故书杂集》等重要文献,更重要的是对方志的形式与内容进行了诸多创新,对方志的理论和研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方志的意义和作用赋予了新的涵义,强调了方志"存史"、"教化"、"资治"的作用。

四鲁迅的目录学成就

鲁迅非常关注目录工作,最典型的例子是编制《绍兴八县乡人著作》。绍兴八县即指原属绍兴府所辖的山阴、会稽、余姚、上虞、嵊县、诸暨、萧山、新昌八县。[13]鲁迅普查遍访,选取绍兴籍著作78种,集中编入《绍兴八县乡人著作》,收录的有素有我国地方志鼻祖之称的《越绝书》,有东汉初年,山阴赵晔著述的《吴越春秋》,有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有王思任的《奕律》等明末遗民著述,也有鲁迅非常看重的宋代《嘉泰会稽志》、《剡录》等等。鲁迅后来利用《嘉泰会稽志》整理了不少地方文献。

《绍兴八县乡人著作》这一目录的编制,足以说明鲁迅对"绍兴人所写"的乡贤著作和"写绍兴"的乡邦文献给予了同样的热情和关注,他刻意搜集、努力搜寻他所能见到的"越先正著述",并将此汇集成册,鲁迅把这一工作视为"蚁子负山之业"。

鲁迅除重点关注《绍兴八县乡人著作》所收录的乡贤著作外,还非常重视明代张岱、朱舜水,清代章学诚、李慈铭等人的乡贤著作。当然,鲁迅最关注的还是魏晋时代的有关会稽乡贤的著作。

徐小蛮同志说"鲁迅先生辑录古籍……大都是魏晋时代会稽人的著作或有关魏晋时代会稽人的著作",这说明鲁迅是"以会稽郡为横坐标,以魏晋时代为纵坐标"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的。

鲁迅花了多年的心血搜集、整理出大量的地方文献,大规模地编制《绍兴八县乡人著作》,为越人后代留下了一份宝贵的不可多得的关于地方文献的财富。超级秘书网

五鲁迅对文献资料的保护

辛亥革命后,鲁迅曾应蔡元培的邀请,到教育部工作。鲁迅在任职期间,苦心孤诣地保护我国的重要典籍与历史文献资料,多次以教育部的名义,征集重要文献入藏当时的国家图书馆即京师图书馆,奠定了今天北京图书馆丰富馆藏的基础。

1912年京师图书馆开办之初,鲁迅就以教育部的名义咨调各省馆书局所刻书籍入藏该馆。当时,浙江、江苏、福建、湖北等省均陆续将官刻书籍缴送该馆。

地方志是文史工作的重要资料。1916年10月,鲁迅以

教育部的名义咨各省区饬属征取最新志书。咨文要求各省区"转饬所属,征取最新修刊之志书。其未经新修者,取最后修成之本,径行邮送本部",转交京师图书馆庋藏。

金石拓片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料。1916年10月,鲁迅又以教育部的名义,咨各省区征求各种著名碑碣石刻等拓本。咨文说明了图书馆收藏碑碣拓本对于"发皇国华,阐扬学艺"的重要性,"为此咨行贵署,请烦查照转饬所属,凡系当地著名碑碣石刻,各托一份,径送寄本部",转交京师图书馆庋藏。

鲁迅一生,著述颇丰,不仅搜集、整理了一大批文献资料,还创作了大量的、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极大地丰富了文献资料的内容。鲁迅将其中的许多著述,赠送给京师图书馆和通俗图书馆予以保存,这其中就有很重要的关于绍兴方志的《会稽郡故书杂集》等等。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8:39.

[2]郑择魁."开拓越学,俾其曼衍"-鲁迅与越文化[J].绍兴师专学报,1990,(3).

[3][4][5][7][8][9][10][14][15]陈方竟.鲁迅与浙东典籍文化[J].社会科学战线,1992,(2).

[6][13]邱永山.鲁迅与乡邦文献及乡贤故书[J].鲁迅研究月刊,1995,(10).

[11][12]茆贵鸣.鲁迅与地方志[J].东南文化,1994,(5).

上一篇:给老公的一封信范文 下一篇:服务员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