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1-26 07:30:29

丑小鸭教学反思

丑小鸭教学反思篇1

1.学习“丑、特、咬、讨、厌、讥”6个一类字,理解“暖烘烘”“特别”“讨厌”“讥笑”的意思,练习用“特别”说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感受丑小鸭出生之后,被他人欺负的遭遇。

【教学重点】

学习“丑、特、咬、讨、厌、讥”6个一类字,理解“暖烘烘”“特别”“讨厌”“讥笑”的意思,练习用“特别”说话。

【教学难点】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感受丑小鸭出生之后,被他人欺负的遭遇。

【教学准备】

6个生字的字卡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今天有一位童话中的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我们看看他是谁?有人认识他吗?他就是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

2.学习“丑”字。

(1)字理识字方法学习生字。(PPT演示)

(2)学习丑字笔顺(Flash演示)

【点评: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能够获得练习和实践。】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听清字音。

2.学生自读,圈画生字。

【点评: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研读一~四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烘”。

(1)课件出示第一小节,让学生到白板上圈一圈生字。

(2)理解词义。

(3)出示句子填空。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特”“瘦”。

(1)通过近义词的方法学习“特”,再用“特别”说一句话。

(2)通过反义词的方法记住“瘦”。

(3)师:丑小鸭的样子和别的小鸭不一样(出示填空)?

【点评: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没有缺失语言和语感的训练。】

3.出示句子,回答问题。

(1)出示课文句子。

(2)师:想一想这句话强调了什么,指名读。

(3)师: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读。齐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那么课文中提到谁欺负丑小鸭了?下面就请小朋友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可以一边读一边用笔画出相关的句子。

汇报:

1.让学生从第三自然段汇报――“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

2.字词体会。

(1)学习“咬”“讨厌”。

A.用动作法学习生字“咬”。

B.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丑小鸭在家里的处境怎么样?

给“讨”字组词。

师:谁知道和讨厌这个词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

师:那养鸭的小姑娘讨厌丑小鸭,会怎么对待它,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点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有了对学生的真诚欣赏和认同,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充满了阳光雨露和温馨浪漫。】

(2)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在老师眼前出现了只被养鸭的小姑娘多次虐待的丑小鸭,它含着泪,默默地看着他的哥哥、姐姐被小姑娘细心照料,低下了头。

A.引读,丑小鸭多么伤心啊!女同学请伤心地读――

B.师:在家里,丑小鸭受到这么多人的欺负,它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伤心地离开了家(播放视频)。

【点评:通过音像手段把学生带进课文内容,让学生置身于课文第一自然段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激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同时,又让学生在孤独离家出走的画面中,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复习巩固了生字、词语,落实了“双基”,可谓“一举两得”,而且效果佳。】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

师:在家里,丑小鸭得不到亲人的爱护,伙伴的关心,伤心地离开了家,来到树林里,小动物们又是怎样对待它的?

2.字词体会,学习“讥”。

A.师: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的?

师:讥笑是什么意思?

B.想象说话。

师:小鸟讥笑丑小鸭,会说些什么?

C.师:丑小鸭不仅受到了小鸟的讥笑,还被猎狗追赶。

师:如果丑小鸭被猎狗追上会怎么样?

师:看来丑小鸭是在逃命啊!

师:树林里还会有哪些小动物会欺负它?怎么欺负它?

【点评:语文课程标准再三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加强语感,加强体验,深入到作者潜意识层面,理解作品。】

D.师:正因为如此,它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出来找吃的。

师:这么多小动物都欺负它,它一次次被讥笑,一回回被追赶,一天天饿着肚子,让我们觉得它非常可怜。(随机播放视频)

师:让我们带着对丑小鸭的同情,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课件4自然段)。

四、总结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大家都知道丑小鸭最后变成了美丽的天鹅了,后来它又经历了哪些事情,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总评】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之间的文本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课堂不应该是一人独白,应该是双主体的交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

新课标还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努力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

于是,我们都在心灵深处记下了:“人文关怀――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

丑小鸭教学反思篇2

1 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新知是至关重要的,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却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猴王出世》一课时,先播放猴王出世的视频,孙悟空敢做敢为的勇敢形象就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性认识。在按看画面——读课文——看画面这一程序,图文结合,诱发了想象,在感悟文章的内容时,学生们对文中的语言就不再陌生,很容易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有力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先学习课文再播放视频,效果就差多了。由此可见,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处理重难点,鉴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难点处运用好多媒体,无疑是把学生的求知欲调整到兴奋状态,让难点迎刃而解。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考虑到学生生活在北方,没有见过桂林山水到底是什么样,无法体会桂林山与水的特点,更不能走进文中的诗情画意,为此分别演示了以下课件。课件一:有关桂林山的风光片。通过观看让学生从感性上体会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课件二:有关漓江水的风光片。让学生从感性上感受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再让学生走进课文,自由读一读,想想作者笔下的桂林山水给你怎样的感受,从中心句入手,进一步将学生引向文本的更深处。正所谓“提领一顿,百毛皆顺”。桂林的山水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呢?让学生仔细品读,美美地读一读,使学生真正理解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体会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漓江水多么令人陶醉,从而深入体会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风采。课件三:有关游人乘坐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观赏桂林山水的风光片。让学生从心灵上来理解山与水的特点,并体会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意境。课结尾采用图片加音乐的方式,再次荡舟漓江,使学生加深了对本文的理解。通过以上课件的演示,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到桂林山水风景区旅游了一番,很轻松地突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层层深入地体会到了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美感和语感。

3 运用多媒体培养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则必须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通过创新教育,开启学生创新的心扉,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媒体能够直观、反复、变化的反映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再以《丑小鸭》一课为例。配合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讲出自己的想法。经历了一番磨难的丑小鸭终于变成了受人欢迎的白天鹅,有一天,这只美丽的白天鹅(原来的丑小鸭),又回到了他原来生活过的地方,也见到了他以前的老朋友,(鸭哥哥鸭姐姐来了……、鸭妈妈来了……、养鸭的小姑娘来了……、小鸟和猎狗来了……、农夫也来了……)配合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讲出自己的想法。有的说丑小鸭见了鸭哥哥鸭姐姐会说:“一个人美不美看外表是不行的,应该看他的内心”。鸭哥哥鸭姐姐惭愧地低下头说:对不起。”有的说丑小鸭会对鸭妈妈说“谢谢您养育了我,您永远是我的妈妈。”有的说丑小鸭见了农夫会说:“如果没有您的帮助,我也不会有今天快乐的日子。”农夫会说“帮助了你我也很快乐。”学生们突破了思维的定势,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象和白天鹅纯洁的心灵联系在一起,培养了思维的独创性。

丑小鸭教学反思篇3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小语第四册第二单元由古诗《春晓》、童话《丑小鸭》和儿童诗《春雨》组成。每篇课文都有插图,前两篇是讲读课文,《春晓》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绝句,诗句描写了春天早晨雨后初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思想感情;《丑小鸭》这篇童话讲的是一只丑小鸭,自从出世以后就被人看不起,谁都欺负它,被迫出走,最后才发现自己已不是丑小鸭,而是漂亮的天鹅;《春雨》是自读课文,这首儿童诗描述了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赞扬了小朋友顶着春雨种树,绿化祖国的行为。阅读本单元课文,使人感到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春意,述说着动人的故事。通过学习,使学生接受从小要和善待人、正确认识自己的教育;了解春天大自然的变化和春雨对植物生长的益处,教育学生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如何教好本单元课文,提出如下建议。

1.突出重点,学好生字、新词。本单元两篇讲读课文共有14个生字,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将音、形、义结合起来教学,又要各有侧重,突出重点。如《春晓》中“晓、眠、闻、啼”等字词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基础和能力,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让学生掌握字形和字义:“日”出为“晓”,闭目而“眠”,故“晓”为“日”旁,“眠”为“目”旁,“闻”是听,与耳朵有关,所以是门字里边一个“耳”,“啼”为鸟叫,所以是“口”旁。在《丑小鸭》一文的生字中,重点要读准“剩、瘦、除”这几个字的卷舌音,字形分析中要突出“瘦”、“越”两字的难点:“申”和“戊”的笔画笔顺。

2.加强朗读,帮助理解内容。本单元课文的文体是诗歌和童话,因此在教学时应以朗读为主线,朗读训练的重点应放在重音与停顿上。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语言规律,加强学生对课文词、句、段的记忆,使学生不但理解内容,而且能化作者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特别是在古诗教学中,朗读有助于理解古诗的内容,领悟只能意会无法言喻的意境和韵味。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教学时,要在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通过反复诵读达到背诵和默写的目的,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3.借助插图,品味诗文意境。本单元三篇课文都配有相应的插图,教学时要借助插图的作用,诱导学生品味诗文的意境。如《丑小鸭》一文有四幅插图,要引导学生注意图与图、图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弄清故事发展变化的过程。《春晓》与《春雨》两课描绘的一幅是雨后,一幅是雨中春天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这正是诗的意境。教学时可从图入手,图文结合,将学生带入画中,品味诗文意境。

4.运用旧知,学好自读课文。自读课文是供学生课余阅读的文章,没有学习生字的任务,一般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但教师必须启发诱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自己阅读课文。本单元中《春雨》这篇自读课文,教师可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在《春晓》这首古诗中学到的有关春天气候的特征以及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等知识自学《春雨》中所讲到的内容。

5.联系实际,渗透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渗透。在教学《丑小鸭》一文时,可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讲讲自己平时是怎样对待别人、认识自己的,并从丑小鸭的成长过程中领悟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教育学生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追求美好理想。学习了两首写“春”的诗歌后,可指导学生去大自然观察春天花草树木的变化,春天天气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陶冶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操,教育学生珍惜大好春光。

丑小鸭教学反思篇4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学习后记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客观素质和个性差异,让学生享有发现、探求、归纳、梳理问题的自利,使其思而有路、思而得法、思而生情、思而成智,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从而真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窗。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1]。而书写学习后记正是达到这一目标、提升学生思维层次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写好语文学习后记呢?一、注重学法总结,促进学生优质高效地学习知识“方法是学习的钥匙”[2]。 学习方法,是达到学习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学法的总结,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总结出来的适合自己的独到的学习方法。笔者在教完人教版八年级上期第三单元(说明文单元)后,笔者看到学生语文学习后记本中有这样一段随笔:“单元提示”的启示今天,我们进行了第三单元的复习。语文课开始,老师就问我们这一单元的学习收获。同学们把很多收获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有人说掌握了说明文文体知识,有人说知道了桥的特征,有人说了解了园林艺术……老师对我们的收获表示了肯定。然后,老师说:“谁能概括一下大家的收获?”顿时,本很热闹的场面静了下来,大家都在用心归纳学习心得。我灵机一动,好像书上啥位置有这样的文字,想起来了——单元提示里面不是有吗?我重新认真地审读了一遍“单元提示”,它分两个部分,一是本单元共性内容、共同主题的概括;二是学习的重点及方法。我用“单元提示”中的内容回答了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用赞许的话语对全班同学说:“xx同学归纳的语言,正是‘单元提示’中的内容,其实‘单元提示’是对一个单元的整体‘俯瞰’,但愿其他同学都能像xx同学一样找到学习纲目,我们今天的复习就根据单元提示分块展开,首先……。”一节课下来,笔者收获颇丰。回首一想,如果在课文学习的始终都带着单元提示中的任务去完成,那今后学习的重点不是更加突出,效率不是更能提高吗?这则后记是学生运用“单元提示”学习语文的深刻感悟,也许就是这一次后记的书写,便能让她形成带着问题学习、探究、总结、归纳的好习惯,无疑对她终身学习都会有莫大的帮助。二、强化写法辨识,增进学生科学准确地解读作品写法辨识是指学生在以课文为主要载体的语文学习中,结合文化常识、文学常识、文体常识, 通过认知、理解、归纳出来的写作技巧,它包括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等。笔者在结束人教版八年级上期第一单元《蜡烛》的课堂教学后,看到有这样一则后记:用反复描写凸显主题之美《蜡烛》中描写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苏联红军烈士,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故事自然感人,手法尤其独特。这篇通讯有几组数据非常醒目:对炮火的十一次点染、对蜡烛的六次描写、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以及对老妇人“三爬”“三跪”的特写。这种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没有反复的描写,就难以表现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更难以表现老妇人冒着生命危险掩埋烈士的动人事迹。文章对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的赞美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的讴歌,均是通过反复描写凸显出来的。“轻轻地我来了,正如我轻轻地走了。”诗歌如此,散文依然。我们且不去评价这篇后记的语言和措词是否得当,单就小作者对《蜡烛》这篇文章的写法的辨识,足可看出他对文章深入透彻的理解。三、彰显个性特征,引导学生冷静理智地审视生活。新课标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活动”[3]。学习后记是个体在体验的基础上对收获的充分表达。学生在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后,总是站在一定的角度想对文中的人物发表点看法,或者对作者说点什么。这时老师要启发学生拿起手中饱蘸深情的笔,让心灵的泉水尽情的流淌,书写出对作品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的理性思考。比如笔者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就启发学生要多角度思考,获得人生的启迪。学生围绕“播种”而写——……“播种才有收获”,丑小鸭从小播种了梦想,播种了希望,最后终于变成了白天鹅。我们也应该有春的播种,夏的耕耘,才会有秋的丰实。没有播种的人生,永远是荒芜的。有的围绕“磨难”而写——……丑小鸭的故事折射出来的是一个童话大师的成长经历。磨难对于弱者而言,是绊脚石,是埋葬自己的坟墓;对于强者而言是踮脚石,是完美人生的财富。有的围绕“选择”而写——……面对鸡鸭的嘲笑,丑小鸭选择了离开;面对猎人的追捕,丑小鸭选择了躲藏;面对猫和鸡的歧视,丑小鸭选择了追求;面对冰冷的湖水,丑小鸭选择了抗争。人生也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选择,正确的抉择方能造就永恒的辉煌。甚至还有围绕“美”与“丑”而写——……美与丑是一对孪生姐妹。当美从天而降时,丑也悄然而至了。同样,当丑成了一种巅破陋习鼎立革新的力量时,这时的丑便成了一种惊艳,一种绝美。总之,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学习后记时,应从教学内容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客观素质和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在质疑思考、感悟交流中,发挥其发现、探求、归纳、梳理问题的自利,达到“其兴也勃、其思也兴、其收也赢”的境界,彰显文采、富有哲思、充满个性地表达出自己所思、所悟、所得,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真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窗。参考文献:[1]李秋菊.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2]孔祥田.探索性学习与其它学习模式的比较[J].江苏教育研究,2007,(01).[3]叶上雄主编.中学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4]刘维娅.大学生的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J].文学教育,2008,(10).(周永灿 重庆市綦江职教中心 401432)

丑小鸭教学反思篇5

【关键词】课堂对话 激发兴趣 培养创新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to improve the classroom charm

Deng Qiaoyun

【Abstract】The classroom “dialogue” is one kind of art. It not only can make the class active and mobilize students’ enthusiasm knowledge, but also is one good method for practicing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thinking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Keywords】Classroom dialogueArousing interestCultivation and innovation

课堂“对话”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新方法,它在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强调课堂“对话”的创新价值,正是改革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

课堂“对话”是一门艺术。教者引导“对话”有方,往往“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原本陷入僵局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既充分调动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尝到了思考的乐趣,享受到创造的快乐。巧妙机智的“对话”,不但能给学生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而且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逐步树立创新意识。从这一角度说,课堂“对话”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好方法。精彩对话体现创新思维的新颖性。比如在教学《揠苗助长》一课,这样对话:①那个农夫“巴望”禾苗长高的焦急心情是从课文里的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学生:转来转去、自言自语)②那个农夫费了好大的力气,为什么结果反而是禾苗全部枯死了?(他太急了、他应该问有经验的农夫、他施肥不足……)③如果你是那个农夫你会怎么做?(学生根据植物生长展开热烈讨论,产生了许多结论。)这样对话教学,使学生茅塞顿开,从心里体验到农夫的愚蠢之处。产生新颖独特的思维方法、思维过程,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功能,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平等对话刺激创新思维的多元性。师生的教学对话意味着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教师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引导“对话”应该能刺激创新思维的多元性,也就是引导学生善于从事物的多侧面、多环节、多因素、多层次来进行思考,善于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对所提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加以分析、研究、思考,往往可以获得新的发现。这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而且也可以为某些创新提供契机。比如在教学《三个儿子》,这么对话:①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假如你是那位老爷爷,你想对两个妈妈说什么?②你想对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说什么?③三个儿子谁是真正的儿子,为什么?(因为这个儿子有孝心,懂得妈妈的辛苦,帮妈妈减轻一些负担……)④学生问老师:您是妈妈,您喜欢哪个儿子?(老师讲述了从古到今许多经典故事,引导学生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再比如教学《丑小鸭》,这么对话:面对曲折凄凉的生活环境,他没有忘记对美丽的深情向往,于是丑小鸭毅然选择离家出走,他这么做到底对不对?(有的说对,因为他太孤独,没有人疼他、爱他,与其在家里遭讥笑、受欺负,不如离家出走,或许会更好;也有的说不对,因为,丑小鸭在外面的遭遇更加悲惨,还差点丢掉了性命,其实即使他不离家,他仍然会变成一只漂亮的天鹅,只是要经过一些时间,再说小孩子是不能离家出走的……理由各异。)对话真正地拨动了孩子们的心灵之弦,我们的课堂才会产生最为壮美的和声,才能超越课堂、超越学习,变学习为一种真正鲜活的课堂生活。

丑小鸭教学反思篇6

关键词:阅读教学;批注式;丑小鸭

前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①在现代“以人为本”思想和构建主义、对话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主张对学生和教师重新定位,即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这就是要求教师应当成为在阅读中与学生平等的对话双方之一,与此同时也要承担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的责任。

一、阅读教学与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内涵

阅读是一个人依靠脑中的原有知识,主动获得资讯,从文章中构建意义的过程。黄汉清、黄麟生在《中学语文教育学》中是这样给阅读教学定义的:阅读教学就是指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视觉认识书写的文字符号,从中获得阅读技能和思想的程序。其实质就是对书面信息进行理解的复杂过程。我们知道,在课堂中只有那种“师生相互作用”的课堂才是有生机有活力的课堂,教师“导”的到位,学生“动”的“有理、有力、有节”,这样师生才能配合默契,彼此间的语言交流就能时时碰撞出火花。否则,如果只注重了教师的“教”或只注重学生的“学”,即使单方面的力量再大,也会因为少了另一方的回应而使整个课堂如同一潭死水。

“批注”源自中华文化中的“评点”文化,它影响了明清两代以至民国以后的几百年间的读者。批注式阅读教学使学生成为主体,关注主体的期待视野、审美体验和创新感悟生成,给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全方位的阅读空间,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案例

教学实例:丑小鸭/安徒生

教学设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因此,应该打破过去脱离阅读实践、片面追求学科知识系统传授的思路,努力创造条件、促成学生把与阅读有关的语文知识转化为真正有用的实际阅读能力。批注式阅读正是这样的一种有效性、简便性的实践,也是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并掌握的一种阅读方法。《丑小鸭》一文的作者安徒生以极富感彩的语言把丑小鸭的经历描写得令人关注,且耐读、值得挖掘之处有很多,正好可以用批注法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

1. 掌握批注法阅读的基本方法。

2. 通过语言描写赏析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批注式阅读方法的运用与交流。

难点:丑小鸭在逆境中不断与命运抗争的经历。这是理解丑小鸭个性及所传达的积极意义的关键。

课前准备: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准备批注法阅读的例子两个及批注的类型举例。

教学过程:

1. 用丹麦的标志性建筑美人鱼导入:在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入口处的地方,有一座铜像浮在水面,它是丹麦的标志性建筑,它是什么,你们知道吗?它既不是丹麦的开国皇帝,也不是英雄人物,它是一位普通的女子……通过这个活动使得学生认识到安徒生在丹麦的崇高地位。一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是安徒生童话中的主人公,可见丹麦人民对安徒生的崇高敬意。

2. 重温经典,以中学生的角度重读丑小鸭。介绍一种比具体任务型阅读更高级别的注重个人理解和发挥创造的阅读方式――批注式阅读。了解批注式阅读的特点、批注的形式、角度等。教师先示范文中前四个自然段的批注阅读法。(约6分钟)

3. 学生就全文自读,完成批注。(此为这节课的主体,约35分钟)

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自主批注。(2)小组(三到六人)交流,参照,相互启发。(3)全班性批注交流(教师参与)。(4)自主反思整理、补充。

其中,在第三阶段,即全班交流批注时,完成文本的深度解读,达成“教学目标2”:赏析文中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导读与点拨主要在这个阶段以参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实现。

对这个教学实例的分析,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思路以“文本信息的获取”即文本内涵价值的实现为主,以单纯地获取知识为最终目的,以教带学。批注式阅读教学则以学带教,让“文本信息”带着“方法与习惯”来发掘其价值与内涵。在这里,我们看到阅读方法与文本价值并重,而不是长年累月地以“文本”本身为主攻方向。以批注阅读法来体会、感悟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最后通过展示、交流、讨论与质疑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学习系统。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同于传统教学,传统课堂一般通过朗读感悟作品主题,其设计均是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之类为教学目标,虽然有所指向“体会”与“鉴赏”。但是忽略了“阅读方法”的有效性运用,结果是学生的鉴赏、评价与质疑往往都不是自主行为,不是学生主体的“探索与发现”,而是教师的启发和点拨。实际上是在教师的指令下完成的。批注式阅读教学,则是把“掌握批注式阅读的基本方法”作为第一任务,教师不再是运用点拨设计、预设性启发来进行教学。

(三)在实际课堂上最大的不同是,教学过程中带着极其强的随机性,教师的预设职能退化到极小,在整节课的把握上,教师只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方向,而不是抓住一个关键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把学生纳入一个“完美”的既定教学设计中去。长此以往,学生只会做思考题而不会自主读书,批注式阅读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读书为了会读,并且无损于文本内涵的阐发。

为了证明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发现是有意义的,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对文本的解读是起到了一定的价值作用的,下面试列举课堂上学生所作的部分批注,以及在展示交流中教师因势利导以达成第二个教学目标的过程。

(1) 灌木林里的小鸟们惊恐地向空中飞去。“这是因为我非常丑陋的缘故!”小雅想。(学生批注:小鸭觉得自己非常丑陋,深深的自卑感)

(2) “你是什么人呀?”他们问。小雅一下掉向这边,一下掉向那边,尽可能对大家恭恭敬敬地行礼。(学生批注:恭敬的行礼,为了在讨好他们,继续在这个地方待下去)

(3) 可怜的小东西!他绝没有想到要结婚;他只希望人家准许他躺在芦苇里面,喝点沼泽里的水就够了。(学生批注:丑小鸭想的是多么简单的要求啊!)

……

从这些批注中可以看出,我们应该相信学生有主动发现和探究的能力,教师如果具备了审时度势的课堂观察和调控能力,只要安排好“交流展示”这些活动环节,乘机点拨、发掘就能圆满地完成文本内涵的解读。批注式阅读教学带来的意义是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允许他们多元合理个性化的解读,并因之利导鼓励发现与探究,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批判精神。

三、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意义

初中阶段是一个学生求知欲和阅读欲都特别强烈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已经积累了数量可观的词汇,语言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也在逐渐增强,这些都为批注式阅读教学提供了先决条件。而反过来可以说,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又能促进这些能力的进一步发展。第一,批注式阅读教学把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的感知提到了重要的地位,摆脱了学生被动理解和记忆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的局面,学生有了较大的思维自由,强调了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赏析文本,探究文本的价值之所在。二是,批注式阅读教学在注重了深入阅读的同时又注重了动笔批注,把读跟写相结合,把学习和思考相联系。学生阅读时兴之所至,可以圈点勾画、增删涂抹、旁征博引、评头论足、由此及彼、借题发挥……批注就相当于一次小练笔,这样,读写勾连,日积月累,读必定会因写而深化,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也在长期坚持中促进了自身的终身学习。学生需要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自己对话……这种多边对话一方面使学生深入理解了文本,学到了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全健康的人格、提高综合素养、建立更加深度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38

[2]黄汉清、黄麟生.《中学语文教育学》[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91

[3]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七年级下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注解

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38

丑小鸭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情境 自主探究 教学艺术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无止境的,需要教师不断探索钻研,落实新课改“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强调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兼顾语文知识的传授、师生情感的交流、学生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挖掘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提高小组学习能力。课堂上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关注小学生的学习体验,活跃课堂气氛,张扬小学生个性,让课堂教学返璞归真。

1.巧用情境魅力,激发探究兴趣

1.1动画导入,唤发动机。

动画能把形、声、光、色、动、静融为一体,打破时空的限制,集中学生注意力。动画导入就是利用动画以直观的方式再现文本知识所表现的实际事物与背景,发挥酝酿学生情绪、集中小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如:我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运用动画演示北方大雪纷飞的情景。雪后初晴,一群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来到雪地上玩耍。他们是一群在雪地上作画的小画家,请大家认真观察动画看小画家们都作了什么画?看动画后,在课文中找一找。调动学生多种感官,鼓励学生把动画与文本密切结合,学生自豪地说:“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动画渲染了情境,给予学生美的享受。利用动画导入新课,会让学生感到喜悦,易于接受新知识,引导学生学中思,思中悟,为后续课文学习做好铺垫,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语文知识,做到寓教于乐。

1.2情境表演,激发兴趣。

情境表演就是让学生扮演角色,在表演中解决问题。它融合读、思、演、评四方面于一体。情境表演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表演中不断提出有价值的看法,主动地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教学《乌鸦喝水》时,教师引导学生在学文的基础上,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然后小组合作表演。学生带上乌鸦头饰,找来瓶子和小石子,激发主体意识和参与兴趣,拓宽语文视野,培养自信心。开始表演,一个小女生戴着乌鸦头饰,嘴里衔着一根饮料管,在矿泉水瓶里装上了石子和水,她很认真地把饮料管插入瓶子里,用力地吸了一口,脸上显出幽默风趣的神情,高兴地说:“好甜啦,真美呀,终于喝到水了!”极具创意的表演激起同学们一片掌声。另一个比较聪明的小男生还找来方便袋,把瓶子里的水倒在方便袋中,一下子就喝到了甘甜的水。有的学生把瓶子斜放,也能够喝到瓶子里的水。教师放手让学生自由表演,自编自演,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既喜闻乐见,又寓教于乐,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精彩互动情境,张扬学生个性

2.1诵读吟咏,感悟文本。

诵读吟咏是语文学习的一种手段。诵读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之间的有效对话方式。充满情感的诵读,犹如一首动听的歌曲,飘入耳中留于心田,永生难忘,放飞了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学会在诵读中品味优美的文字,体味作者的心声,感悟文本闪烁的思想。如:学习《游园不值》一课时,教师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者游园未遂的原因,观赏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课件出示动画,配以优美的古筝曲子,诗人站在柴门轻轻地敲门,着急地来回踱步,可是那扇柴门久久未能打开。使人一抬头看到院子里一枝红杏伸出墙头来,以动人的画面吸引学生。此时教师让学生随着音乐诵读,学生会在诵读中感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前两句诗,要读得语速平缓,以柔声为最美;后两句语速要轻快、上扬,以洪亮又不失稳健的声音为最妙。反复诵读吟咏,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学生读得摇头晃脑、如醉如痴,暗示着有生命活力的东西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住的。吟咏诵读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2自主探究,升华情感。

自主探究是小学语文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学生理解文本的一种方法。教师必须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重视学生对文本理解的过程,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教师要很好地引领,抓住课文中关键性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有层次地进行剖析和点拨,帮助小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如:学习《丑小鸭》一课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品词想象,很好地体会丑小鸭“被欺负”的情景,教师给学生布置自学任务: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丑小鸭被欺负的词语,然后小组讨论丑小鸭当时的心情如何?小组汇报。学生说:“咬、啄、讨厌是描写丑小鸭被欺负的。”一个学生补充:“孤单、钻出、离开也是描写丑小鸭被欺负的词语。”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教师及时表扬他们很会找关键词:“丑小鸭的哥哥姐姐们也咬它,公鸡也啄它,养鸭姑娘也讨厌她,这时为什么呢?请大家看图。”学生说图意,沟通文本与作者之间的情感。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画面:“一群美丽的白天鹅在空中翩翩起舞,丑小鸭看到了,它会怎么想?它想:如果我也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那该多漂亮啊!”文中用“又惊奇,又羡慕”这些词语表达了丑小鸭的羡慕之情。用羡慕的语气读这一段,学生摇头晃脑、如醉如痴,尽兴品读。

总之,质朴、原始、本真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教师要落实“以小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准则,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语文现象,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积极探究,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自泰.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1(06):66.

丑小鸭教学反思篇8

一、重自主探究,激趣

教师要营造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丑小鸭》时,有个同学提出了问题:丑小鸭怎么会变成天鹅?是不是长得丑的鸭子都能变成天鹅?这看似荒谬的问题其实也反映了儿童内心世界的困惑。课文中并未提到丑小鸭变成天鹅的原因,这个空白是引导学生想象的大好时机。我立刻抓住学生思维的火花,让他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此时,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纷纷投入到积极、认真的读书活动中去。接着我又组织学生讨论,学生提出了很多独特的见解。有的说:课文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这个蛋很特别,它特别大,不像是鸭蛋,也许就是个天鹅蛋。另一位同学补充道:我可以肯定,这个蛋就是天鹅蛋。因为书上说:一群天鹅从这里飞过。可见,这个地方经常有天鹅出没,蛋肯定是天鹅下的,天鹅妈妈丢了自己的蛋肯定很着急。又有同学说:这个蛋被鸭妈妈发现了,就把它和自己的蛋放在一起孵。……学生还根据这个问题编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天鹅妈妈丢了蛋以后》。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在主动探究的氛围中培养了创新能力。

二、重合作探究,营造氛围

小学生的价值取向,需要良好的环境,特别是人际氛围的支撑。教师要善于营造合作探究的氛围,从而让每一个学生能体验探究的乐趣,品尝成功的甜果。在教学《世界多美呀》时,为了让学生能感受到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鸡出了壳以后,还会来到什么地方,会看到些什么呢?大多数学生眼中的世界是美好的,他们说小鸡出壳以后看到了红彤彤的太阳、紫微微的小花、蓝湛湛的大海……这时一个同学站了起来说:小鸡出壳后看到垃圾到处都是,河里的水臭烘烘的……面对美与丑的强烈反差,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由于人为的污染,使世界上许多原本美好的事物变得不堪入目,假如你就是一名环保小卫士,你打算怎样让我们生活的世界恢复它原有的风采?学生立刻四人一小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交流汇报时,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小组的同学制作了小标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有的小组则采用了画画的方式,呼吁所有的人都能来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还有的小组通过表演……更妙的是,一组同学跳起了自编的舞蹈,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有些问题只有在同伴的合作下才能解决,合作探究学习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养成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欢乐。

三、重活动探究,拓展空间

探究在活动中进行,只有把活动搞活,使全体学生动起来,才有可能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探究经验,提高探究才能。活动空间的开拓能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决定探究价值,以利于学生探究能量的充分释放。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有的同学提出了问题:“乌鸦把小石子放到瓶子里,水一定会升高吗?我在家里也做了这个实验,我发现石子放在瓶子里,水不但没有升高,反而被小石子填满了。”针对学生的疑惑,在课堂上,我就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一做“乌鸦喝水”的试验。试验下来,出现了三种情况:1.水升高了,乌鸦喝到了水。2.水不但没有升高,反而被小石子填满了。3.水怎么也升不到瓶口,乌鸦累坏了。针对这三种情况的产生,我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比较,学生终于明白:乌鸦要喝到瓶子里的水并不是这么容易的,首先瓶子不能太大,其次里面的水一定要有大半瓶,而且往瓶子里放的小石子颗粒不能太大,又不能过小。根据试验的结果,学生还对乌鸦喝水的故事进行了改编《故事新编――老办法不管用了》(故事讲了乌鸦来到井边想喝水,又用小石子往井里放,结果被活活地渴死了。)

四、重过程评价,鼓励创新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需经长期积累、逐步发展的高层次学习方式,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思考方式,这就决定了其评价必须重过程,鼓励创见;重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鼓励学生对标准答案的质疑;重学生的全员参与,鼓励学生自成一家之言;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实践――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上一篇:如今的社会作文范文 下一篇:学雷锋好榜样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