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社会作文范文

时间:2023-11-21 13:22:31

感恩社会作文

感恩社会作文篇1

“感恩”二字常常挂在我们的嘴边,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感恩过。社会为我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社会给我们提供一个美好的时代和自由生活的舞台,所以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感恩社会。

学校开展了一个“感恩社会”的实践活动,每个班选二十名同学去当小交警,昨天老师宣布了二十名小交警的,我也是其中一名,这使我格外的欣喜若狂。

今天早上,我来到学校,有些同学已经早早的在那里等候,好像比我还迫不及待了。所有同学到齐以后,我们随着老师来到了大队部,换上了交警的服装,再戴上帽子,我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交警了,特别神气。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先往我们的目的地——路口。这个路口可能是这里最繁华的地方,车流量大,行人又多,所以这里的交警是最辛苦的。当我们到达的时候,交警早就在那里值勤了。

我们每人领到了一面旗子,交警并教我们怎样使用它。我和江?j?X一起站在了一条斑马线的前面,我们只负责劝导闯红灯的行人,如果有行人闯红灯就大声喊:“红灯,红灯!”我们的眼睛一动不动地注视着前方,看有没有闯红灯的行人。才站了十分钟,我挥舞旗子的动作明显慢了下来,我觉得手中的旗子似乎有千斤重,手好酸,腿有些发涨,真想找个地方坐下来歇会儿。交警在一旁提醒我:“你这个小家伙,还不打起精神来!”这时,红灯亮了,一个青年还在往前走,我们于是喊道:“红灯,红灯!”他很不情愿的回到了街道上。绿灯快亮了,有些人迫不及待地想走,一个中年男子冲在最前面,我们一边挥舞着旗子,一边喊道:“红灯,红灯!”他装着一副没听见的样子,无动于衷,还是继续往前走,还越走越快,差点被一辆小汽车撞翻在地,好险啊!我真不知道这些人在想些什么,不顾自己的生命去抢那几秒钟,难道没听说多“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这句话吗?

之后,我们还劝导了几位行人。一个小时值勤下来,我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了,但还是很高兴。通过这次的体验,我深深地体会到交警的辛苦,今后为了自己的安全和他人的方便,我要更加注意交通安全,守法通行。

今天,我第一次感恩了社会,也算是为社会作出了一点点贡献吧!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你将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细雨洗刷掉你心灵的污点。学会感恩,这会使世界更美好,是生活更充实。

六年级五班白瑞祺

感恩社会作文篇2

关键词:感恩行为;感恩决策;校园感恩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2)03012606

一、引言

感恩是提高人们主观幸福感,促进亲社会行为的重要途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生动地描写了中国人浓厚而悠久的感恩思想和对感恩之情的重视。而时展至今,诸多因素导致当代大学生出现一些感恩认知片面化、感恩情绪极端化、感恩行为消失化等现象,如漠视父母养育之恩,父母举债供其读书,自己盲目攀比炫耀;“歧视”他人捐赠之恩,认为他人捐助是施舍;“仇视”学校资助之恩,争到贫困奖助学金就挥霍浪费,争不到就仇视学校“黑暗”有失公平;忽视社会培养之恩,毕业后就业心态消极,闲散待业学生越来越多,无视家庭和社会责任等现象。近年来,彭宇案中“施恩负报”的宣传与发酵导致类似小悦悦事件等社会冷漠的责任分散事件不断发生,整个社会的感恩文化氛围与中国优良的传统感恩文化渐行渐远,使社会和学校感恩文化建设问题尤其突出,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新生中坚力量,感恩文化建设更为重要。

二、感恩决策与大学感恩校园文化建设

针对目前大学生感恩淡漠、缺失等现象,国内众多高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感恩教育力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感恩认知、感恩情绪和感恩行动与社会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感恩文化建设没有形成系统性、体验性和可持续性。首先,感恩教育系统性不足。高校各种具体感恩教育活动虽然“遍地开花”,但比较零散,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够,系统性较差。其次,感恩教育是一种体验式教育,需要大学生去实践和体验。但目前高校感恩教育形式中更多注重礼仪、庆典、纪念活动,大学生虽然参加这些感恩活动,但多数人的理解浮于形式,没有真正体会校园感恩文化氛围;第三,感恩教育是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非一两个感恩活动就能立竿见影,应该是教育、活动、体验等有机结合的整体,只有系统规划感恩教育的文化体系,把状态感恩转化成为特质感恩,才能做到感恩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感恩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过程,是一种高级社会认知过程。感恩行为是感恩认知、情绪最直接的体现。感恩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教育大学生在生活中要“知恩”、“感恩”、“施恩”,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一过程中,感恩决策起着关键性作用。因为在感恩互动过程中,人们通常以行为来判断感恩过程,而个体是否做出感恩行为取决于感恩决策。校园感恩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做出更多互惠利他的感恩决策,同时,每个大学生的感恩行为增加也有助于建设和谐的校园感恩文化。因此,笔者从感恩决策角度剖析大学生感恩行为的决策评估系统,探讨大学生感恩决策的影响机制,促进大学生感恩行为,有助于高校感恩文化建设的发展,增强高校感恩教育有效性和社会和谐发展。

二、感恩决策影响机制

感恩是对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产生认知和情绪体验并倾向做出亲社会行为的过程[1-2]。个体根据感恩认知及情绪的作用决定是否做出感恩行为,即感恩决策。根据Kahneman等人对决策的定义[3],结合感恩含义,本研究认为感恩决策是基于感恩认知及情绪体验,个体从备择方案中评估和选择,做出亲社会行为的过程。Bazerman等人提出效用(utility)定义解释决策行为与情绪体验的关系。Kahneman等人进一步把效用分为决策效用(decision utility)、体验效用(experienced utility)和预期效用(expected utility)[3]。在感恩心理的高级认知过程中,三种效用共同影响个体的感恩决策,并在感恩评价系统的调控下,诱发相应的感恩行为。

(一)感恩的体验效用

体验效用指人们的主观体验,如情绪。在感恩决策中主要指感恩情绪,即个体面对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能即时做出认知评价,产生他人帮助自己的认知,同时伴随感恩情绪产生。对感恩认知的即时评价和感恩情绪回忆评价过程即感恩体验效用评价。综合已有研究可以认为,共情是感恩体验效用评价的启动机制。Hoffman认为,共情是从他人的立场出发对他人内在状态的认知,从而产生一种对他人的情绪体验状态[4]。在感恩决策过程中,个体首先对他人帮助自己的目的、意图进行理解,并由此产生认知共情;然后对施恩者的情绪产生替代性分享的情绪共情,这种“感同身受”的情绪促使个体产生利他行为动机,促进个体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感恩他人。

(二)感恩的决策效用

决策效用指人们决策时的外显性偏好与行为特点。Kahneman 和 Tversky提出决策的预期理论 [3],该理论包括一个价值函数和一个决策权重函数(图1)。根据预期理论,个体的决策效用在感恩决策的形成过程中遵循五大法则。

图1 价值函数

1 参照点依赖法则

参照点依赖是指个体做决策时的收益或损失关注相对参照点变化, 而非财富的绝对水平。参照点可能是决策者的现状,也可能是他的期望或目标。例如在奥运会比赛时,亚军的参照点是金牌,所以因没有获得金牌而感到沮丧;而季军参照点仅是奖牌,所以因获得铜牌而感到激动或兴奋。

感恩社会作文篇3

关键词:工会组织;培育;感恩文化;作用

感恩是一切美德的源泉,如果一个人没有感恩的心,那么他的人格是不完美的,是有缺陷的。是无法贡献社会的。只有懂得感恩,才会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突出表现在工会组织对职工宣教爱自己的同时爱他人、爱企业、爱国、爱集体、爱社会主义。工会组织主要任务是推动企业时代文化文明的发展进程,做到与时俱进,把企业文化文明发展看作一项思想的建筑工程来发展,要通过显有成效的思想教育方案,提高职工接纳新鲜事物、接受新观点的热情,保证企业职工站在具有高层次的角度上来认识认知这时代的变迁,进而引导职工发挥主动性,自觉地发展和服务于企业的发展。在工会组织的带领下职工应该对企业心存感恩之情,企业通过工会组织培育感恩文化,让员工与员工、与企业、与社会之间心存感恩之心,从而构建一个道德素质高尚的社会,使企业团队在感恩心的感染下工作、学习、生活、进步,从而增强企业团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力,打造一个坚强而又有实力的企业团体。积极鼓励工会组织行政功能使命感,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发扬企业文化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构建劳动在企业中协作力量、增强企业凝聚力量,发挥着很重要的时代意义。

1 发挥工会组织的行政优势作用,不断深化感恩文化

1.1 以企业为平台弘扬感恩文化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扩大生产发展,通过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为国家贡献。企业的谋求发展不单单依靠企业有效经营运行的机制、运营管理、企业的精湛技术和雄厚的资金,还要依靠一种文化来引领职工的思想,来指导职工的个人行为。企业文化的主要目标就是用一种意识、一种理念来规范职工的发展。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企业,那也是一个没有前途、没有发展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也无法在市场经济下发展,更无法贡献社会。先进的企业文化,统领着企业的思想灵魂,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企业发展的内部动力,为企业提供了精神和智力支持,注入勃勃生机,增添发展动力,有先进文化做企业的后盾力量,才能激发出更先进的创造力,才有与时俱进的创新力量。以感恩文化为思想灵魂的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文化的精髓上进一步颂扬,也是促进企业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健康、快速发展的文化。工会组织代表企业中的员工的意愿和心声,积极投入感恩文化的组织活动,能够深化员工精神领域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时代思想意义。

1.2 以职工为主传扬感恩文化

工会组织要积极开展感恩文化教育,把感恩文化融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塑造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指导职工从感恩企业深入到感恩社会、人民和祖国。以感恩理想为中心,用现代科学持续发展观来武装职工,帮助职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把国家团体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道德意念,理顺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增进职工职业道德,把爱岗敬业、甘于奉献、诚实守信、团结合作等道德理念浇灌在职工的价值观念里。大力开展对职工的业务知识的培训,积极鼓励职工自学成才。重视企业发展动态教育方向。让每位职工把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运用到企业发展。加强职工个人教育。通过多种多样的文化教育,促进职工树立长远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增强员工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积极投入到发展企业,要不断地激励职工感恩企业,企业为职工铺就了工作轨道,引导并带领职工不断取得自身的提高和进步,为职工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条件。没有企业的蒸蒸日上的发展壮大,没有实现自我的空间,职工就很难生存发展,更谈不上发展感恩文化,感恩工会积极引导职工感恩企业,时刻把职工自身发展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企业发展奉献力量,为企业发展增添正能量,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1.3 以民主为主交流感恩文化

工会组织要以职工的利益为主,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时刻尊重职工的民利,积极参与调节劳动和社会利益劳动关系,做到真正解决职工的切身实际的利益,保障广大职工的利益,努力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工会组织要不断创造机会,建造企业浓厚的民主环境,发动职工参与到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中来,提高职工劳动热情,体现职工当家做主的权利,让职工参与企业的经营规划和管理,让广大职工能够掌握企业发展动态。有利于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企业民主健康发展,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工会工作的重要任务。工会组织也要积极与职工交流,建立一个诚实信任交流平台,走进职工的生活中,聆听职工的内心真实想法和心声,掌握职工的真实与实际的意愿,真正关切职工最关心的问题。工会组织始终围绕着感恩文化活动,把活动贯穿在发展企业与贡献国家、奉献社会紧密结合起来。让职工在感恩文化的熏陶下感觉到大家庭的温暖。

1.4 以社会效应为主深入感恩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企业的文化建设需要工会组织发挥作用,需要工会组织活动的开展。将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引入到企业先进文化中来,坚持马列主义思想为主导,统一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的思想意识,规范准则,让感恩文化活动作为企业精神文化升华的主要体现,能够增进员工与企业的之间情感交流,创建企业人文文化、增添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综合管理的能力。企业工会大力开展感恩文化活动,传扬美德,提高职工职业道德素质,提高职工道德水准,提升企业道德建设, 打造人文科学的企业氛围。

2 工会组织传承感恩文化的举措

2.1 培养感恩理念

感恩是工会组织倡导的文化理念, 培育感恩文化的高尚情操, 企业通过培育感恩文化, 让人们之间相互生存感恩,创造感恩的社会关系,使心怀感恩的企业职工能够在一起愉快地工作,感恩生命中每一个人,增进企业的力量,从而营造一种祥和的人与人、企与人之际关系,逐步推进感恩文化不断地深入人心,深入社会各个基层,进一步推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2 开展感恩活动

作为企业职工来讲,应具备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企业、感恩父母、感恩职工、感恩同事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感恩是中国民族传统美德。工会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母亲节举行感恩母亲的活动、南方灾难举行募捐活动、扶贫济困感恩人民、抗震救灾、救助孤寡老人感恩社会等。积极弘扬感恩文化,教育职工有感恩心怀,贡献于企业和社会。职工要对企业感恩,为职工提高自我发展的领域。企业要对职工感恩,职工含辛茹苦的劳动为企业造价值,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在市场改革开放时期,企业快速发展,迅速壮大,企业发展依靠社会各界的支持,社会的发展反哺于企业。感恩文化活动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2.3 创建感恩环境

工会组织举行感恩联欢晚会、感恩事迹的表演、 感恩故事说、感恩图片宣传等形式,创建感恩环境氛围。工会干部也要承担具有感恩行为责任,对职工工作要求和困难要积极地给予解决和帮助,相互信任、包容、理解、帮助的感恩活动,让感恩发自内心,自然流露,才是真正的领会感恩,只有真正领会感恩,才能心怀感恩,才能传扬感恩文化。

3 结语

通过工会组织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增强干部与职工感恩情怀、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凝聚力、共同谋发展,推动企业稳定、和谐、健康。发挥工会组织的职能,把职工感恩活动与企业思想文化道德结合起来,努力打造高品质、高素质的团队。引导职工树立感恩的理念,培养职工优良工作作风,以心怀感恩的心和精湛的技术奉献企业,企业工会组织踊跃发挥职工在企业文化中主体作用,培养职工的职业道德,奉献企业,奉献社会。

参考文献:

[1]孙晓景.浅谈感恩文化培育在提升职工文明素质中的作用[A].决策论坛――如何制定科学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J].2015,08(21).

[2]尚喜莲.工会组织在培育感恩文化中的作用[J].当代矿工,2012,1(22).

[3]方为加.大力培育感恩文化,推动企业跨越发展――对四川明星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调查[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2,09(30).

感恩社会作文篇4

1 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存在一些大学生在感恩时刻集体失语,在应当珍惜的亲情、师生情、友情等面前表现得冷漠和不以为然,在应当回报社会的时候却忘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理性的说,感恩意识的缺失不能把全部责任归结为大学生个体道德和个人素质,应该反思社会和高校的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社会环境、高校环境、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方法等方面总结经验、教训,寻找感恩教育失效的原因。

1.1 感恩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不强

当前,感恩教育的形式主义是感恩教育缺失的总要原因。大学生并不缺少感恩的心,但是,我们的感恩教育却常常停留在形式上,例如,一些大学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给父母一份关心、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这些活动的本意是善良的,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此外,一些高校为了加强宣传,轰轰烈烈的强调形式极可能使原本应该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善良品质再次流于形式,这不仅没有提高感恩教育的有效性,反而容易让感恩教育走进狭隘的形式主义的泥沼。

1.2 感恩教育的内容陈旧

当前,内容陈旧是感恩教育的通病。一提到感恩教育就举出大家熟知的典故和故事,呆板陈旧的说教,没有任何启发式的讨论,这不仅不会增强大学生的认同,反而换来思想活跃的当代大学生的反感。时代变化了,感恩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需要用大学生熟悉的语言,需要双向互动的,通过各种新的方式方法,与时俱进的新的内容,增添感恩教育的活力何有效性。

1.3 感恩教育缺乏人文关怀

一直以来,大学教育高度关注学生的知识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重要性,片面的回应社会对知识和能力人才的需求,却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生命等方面的教育。目前的大学教育体制下,不少高校仍以学习成绩、的数量、科研成果等作为标尺。这一价值取向的诱导下,学生为了评奖评优,为了争取自身的利益,争取找到好的工作,专攻学习,强调知识学习,淡化了情感教育。不得不说人文关怀的匮乏是造成了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的重要原因。

2 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群里,对大学生的教育不仅需要文化知识来充实他们的头脑,也需要高尚的伦理道德来充实他们的内心。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大学生对社会、家庭和他人的感恩教育。

2.1 尊亲敬长的传统道德文化教育

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孝是一个人为人处事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其本质是一种爱与敬的情感与行为。一直以来,人们就把感恩尽孝视为维系家庭的灵魂。“孝”是由亲情、感恩、恭敬三个维度而成的一种复合社会文化和心理体验,孝比爱具有更深广的内涵和更深刻的内容。在现代社会,对长辈感恩首先要倡导孝文化的合理内涵,要把尽孝感恩的责任真正落到实处,自觉尽孝、自愿尽孝,最终人人尽孝。因此“孝敬”,正是有效感恩教育的基点。

2.2 相互尊重,宽容大度的感恩教育

感恩他人包括对朋友、对同学、对同事以及对所有参与交往的陌生人的感恩,这是学会做人的起点。对他人感恩首先就要学会尊重他人。尊重是一种平等,只有尊重他人才会平等的看待大家的劳动和帮助,才会平等的感受到自己是否应该并怎样回馈他人。因此,尊重教育是感恩教育的重要一部分。

2.3 服务社会的责任教育

人在本质上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个体,我们从社会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服务社会并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感激,而是感恩社会的一种方式。个人对社会有无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检验人格健全和人生境界高低的重要尺度。对国家和社会感恩,最终应以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为落脚点和支撑点。

3 关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

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教育来引导和点拨,通过教育帮助人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对其回馈以感激的眼光,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

首先,营造感恩教育的大环境。感恩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承担起感恩教育责任,形成一种充满活力、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精神,使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行为能得到充分培养和强化。

其次,要创新感恩教育的方式和特点。应教育学生识恩、知恩、感恩。要让大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理所当然的,应该对获得的美好事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应教会学生感恩图报,要让大学生了解回报不仅是物质上的,而且包括精神上的。应该教育大学生,一个人不仅要感恩图报,还应当抱着感恩的心去帮助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即施恩。

再次,要将感恩教育贯穿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对自身的成长历程进行思考,澄清与抵制各种消极、错误的道德观念和意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无论是父母给予的生命和关爱、教师给予的智慧和关心,还是朋友给予的友情和信任,这一切都充满恩情;要积极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之中,将感恩教育贯穿于课堂教育的全过程;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发表感恩宣言、写感恩家书、感恩演讲、、感恩图片览、感恩征文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家庭、教师、朋友和社会给予他们的关爱、关心和关怀。

最后,通过社会实践,将感恩教育内化为感恩意识。在说理的基础上,应当丰富感恩教育的形式,加强学生亲身实践,加以体会和内化。大学生作为感恩教育主体参与的实践活动,这种内心体验对其产生的影响更具持久性和震撼力。大学可以组织相应的公益活动,如“三下乡”志愿服务、做环保志愿者、到老人福利院帮忙、帮助贫困地区孩子等活动,学校更有义务创造条件组织带领学生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同和接受感恩,树立自立意识和责任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真正地体验到感恩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

感恩社会作文篇5

摘要:高校受助学生存在感恩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欠缺、感恩行为缺失等现象,高校在感恩教育中也存在着形式化和强制化的现象,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实践性和体验性。本文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探讨感恩教育对高校受助学生的现实意义,构建“三位一体”“认知体验”“主动内化”的感恩教育模式,增强感恩教育的系统性、实践性和体验性,使感恩教育深入人心,使高校受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为高校开展感恩教育提供实践的指导和实践的模式。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感恩教育;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003-03

我国高校逐步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为辅的多方位、多渠道的资助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帮助,但高校受助学生存在感恩意R淡薄、社会责任感欠缺、感恩行为缺失等现象,高校感恩教育也存在着形式化和强制化的现象,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实践性和体验性。然而,感恩教育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对人才的社会需求。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并倡导的。积极心理学提倡对个体或社会具有的问题要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或社会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感恩教育对高校受助学生的现实意义,并且构建感恩教育的实践模式,为高校感恩教育的开展提供实践的指导和实践的模式。

一、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人性换人性的生命教育。心理学认为,感恩就是对外界(超自然界、自然界、人)的积极刺激进行感知后,产生的持久的、稳定的感谢状态,并诱发了积极的关系,而且这种状态和关系具有泛化的性质。感恩是一种强有力的、积极的人生情感,能提升身心健康水平,增进主观幸福感,优化情感情绪状态,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增加心灵的宁静与和谐,诱发亲社会行为,具有个体与社会的双重价值。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推动个体关心他人和传递支持社会联系的道德情绪。感恩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致力于唤醒人的感恩意识,使受教育者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因此感恩教育对高校受助学生有着现实的意义。

1.内化感恩品德,提升道德修养。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祖先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和宝贵遗产。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到“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到“衔环结草,以恩报德”,字里行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感恩品德。哲学家西塞罗说:“感恩不但是一切美德中最伟大的,而且是其他美德存在的基础。”美国学者McCul-lough等人证实,感恩有三种道德功能,即道德晴雨表、道德动机、道德强化物功能。感恩是一种优秀的品格,记载和呈现出个人的道德水准,感恩教育的意义之一在于教会受助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强化自身内心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内化感恩品德,提高道德修养。

2.体验积极情绪,增强主观幸福感。感恩情绪是个体在接受外界恩惠的认知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温暖、愉悦和幸福的情绪体验,即表现出个体在接受恩惠后体会到的感激之情与回报的内心冲动;相反,如果个体仅接受他人给予的恩惠,而内心深处却无动于衷、冷漠,甚至麻木,那么与其谈感恩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积极心理学认为,感恩是对个体幸福感影响最大的人格特质之一,一个人要能够体验到积极的情感,才能产生幸福感。感恩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增强个人幸福感的力量,是幸福感强有力的预测指标。因此,感恩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对个体积极心理体验的培养,个体通过体验积极情感感受主观幸福。感恩教育的意义之二在于使高校受助学生体验积极情绪,增强主观幸福感。

3.诱发亲社会行为,培养社会责任意识。积极情绪“拓延―建构”理论认为,积极情绪具有拓展人们瞬间知行能力、建构和增强人们个人资源的功能。这是由积极情绪与事件所蕴含的积极意义、所产生的积极结果间的良性互动造成。感恩的积极情绪和情感可以有效促使受恩者产生利己、利他以及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这类行为一定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肯定反馈,这种肯定反馈的心境和效应弥散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并不断地在社会上传递,久而久之,受恩者就能在社会的环境中逐渐形成感恩回报、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因此,感恩教育能激发高校受助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情感,诱发亲社会行为,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二、感恩教育的模式构建

感恩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其教育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教育的效果具有滞后性和多元性。感恩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在主体间性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所谓主体间性是主体之间的“互识”与“共识”,“互识”是主体之间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共识”是指不同主体之间对同一事物所达成的相互理解,所形成的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感恩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者,即社会、学校、家庭,感恩的主体是受教育者,即高校受助学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于感恩要“互识”与“共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主体意识,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避免强制性和形式化。因此,感恩教育要体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平等地位,要尊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本文从教育者主体、教育形式和内容、受教育者主体三个方面创建教育模式,使主体之间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形成主体间共同性和共通性;同时寻求感恩教育的可操作性、可接受性和主动性,增强感恩教育的系统性、实践性和体验性,使感恩教育深入人心,使高校受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充分保证感恩教育的效果落到实处。

1.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模式。感恩教育中教育者的主体是社会、学校、家庭,他们在感恩教育中起着不同的教育作用。首先,要建立感恩型的社会,让其社会成员、社会风气、社会舆论都富有感恩气息,不仅促进建设健康的、和谐的社会,而且使受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内化感恩品德。其次,学校是感恩教育的主阵地,感恩教育要有明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要从德育的整体建构和培养目标出发,将感恩教育纳入到整个德育教育和评价体系之中,使感恩教育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具有“向师心理”,在其实施过程中,作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应该成为践行者,为学生率先垂范、担当引路人,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第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血缘关系是感恩教育最容易产生效果的因素,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开展做人和做事的教育,是感恩教育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内容,也是其他任何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教育。因此,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模式,为感恩教育搭建了一多层次、全方位、富有成效的“系统网络”,有利于感恩教育的教育者发挥自身主体作用,促进感恩教育发挥良好的教育效果。

2.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认知体验”模式。感恩教育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是感恩教育的中间媒介和实践载体,在感恩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第一课堂”是主课堂,即课堂教学,它是感恩教育的主渠道,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和生活中蕴藏的感恩思想,把感恩教育融入于课堂教学当中,引导学生识恩、知恩,主课堂的作用就是让学生“识恩和知恩”。第二课堂是辅课堂,即校园文化、各类讲座和活动等。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学校要把感恩融入到这些文化要素之中,同时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以优秀传统文化认识过程为基础,对于感恩思想进行同步发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带动高校学生感恩意识的快速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对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情怀起着催化剂作用。第三课堂是社会实践。实践是感恩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离开实践,教育活动将会变成空洞的说教。组织受助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在社会实践锻炼中,将知恩转变为报恩和施恩,感受帮助他人、关爱他人的快乐,体验自身行为得到社会认同后而产生的强烈自豪感和荣誉感。这样,受助学生把自己的受助与对社会的回报结合起来,把自身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增强了社会历史责任感。“认知体验”模式从课堂教学到社会实践,从显性教育到隐性教育,动静结合,由内向外,体现了知恩于心、体恩于情、践恩于行、知恩图报的教育过程。

3.自我教育――“主动内化”模式。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或在外环境的作用下,将自身作为教育对象,有意识地按照社会要求和自我发展的需要经过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四个阶段,以达到认识和完善自身人性的活动。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目的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真正实现,“内化”实际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如果受教育者没有主动意识和主动精神,处于被动的地位,教育就会成为一种强制,变得毫无意义。感恩教育要高度重视高校受助学生的自我教育,采取各种策略,激发高校受助学生的“主动内化”过程,深度挖掘自身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促进高校受助学生将感恩内化为自己的品德与行为,使高校受助学生真正将报恩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不断地传递感恩的情怀和温暖。

高校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要注重感恩心理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为感恩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向和研究方向。从积极的品质、积极情感和亲社会行为出发,探讨感恩教育对高校受助学生的现实意义;应用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构建感恩教育的实践模式。三种实践模式既体现感恩教育的两个不同主体,又展现感恩教育的教育内容;既体现感恩教育的教育形式,又强调感恩教育的实践过程,为高校开展感恩教育提供实践的指导和实践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振洋,满春涛.浅析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J].学术交流,2014,26,(9):213-216.

[2]陈昌兴,刘利才.关于感恩教育热议问题的理论探讨[J].教学与管理,2014,(4):23-25.

[3]杨雪琴.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145-147.

[4]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1-349.

[5]谢琴.大学生感恩教育探讨[J].教育探索,2012,(6):137-138.

[6]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1-258.

[7]何安明,刘华山.感恩的内涵、价值及其教育艺术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4):92-95.

[8]刘利才,陈昌兴.论感恩教育的本质特征、价值取向与有效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0):220-224.

[9]孟琪,常海亮.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感恩教育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7):86-88.

[10]徐剑波.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高校感恩教育工作研究[J].江苏高教,2015,(5):114-116.

[11]刘峰.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感恩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10):71-73.

[12]徐仁成,赵霞.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感恩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2):103-105.

[13]张阳.高校资助体系下的贫困生感恩教育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2):130-132.

[14]全鑫,张栋科.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自我教育路径探析[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2):9.

感恩社会作文篇6

【关键词】资助育人;感恩教育;大学生;途径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受资助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不让每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而辍学”也逐渐成为许多高校资助工作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然而部分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淡薄,与国家和社会赋予大学生的角色期望和历史使命不相符合,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迫在眉睫。

一、感恩教育的科学内涵

感恩即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由衷的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教育。它是一个长期、动态和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高校充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利用多种教育途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德行,培养感恩意识。感恩教育不仅是一种情感教育,也是一种道德教育,同时还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现状及原因分析

感恩教育的实施不仅需要理论提供指导,还要充分了解它的现状,方可提出实践依据。本文以问卷调查为基础,从感恩的涵义出发,从认知层次、情感层次和实践层次三个维度对大学生感恩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

(一)认知层次

大学生感恩认知可以从学生对知恩、识恩以及报恩必要性的认知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大多数(95.6%)学生认为感恩的重要性,93%的大学生有过感恩经历,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恩意识不断增强,大多数学生对他人的帮助会心存感激,也能意识到感恩的必要性。

大学生知恩途径主要从三个方面获得,分别是生活体验、家庭教育和老师传授,生活体验是大学生感恩意识形成的主要途径,家庭、学校在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需要大学生个人、家庭、学校共同发挥作用。

(二)情感层次

感恩情感是人们在获得感恩后所产生的复杂情感的主观体验,大学生尚未完全走入社会,其感恩的情感体验主要来源于与父母不加掩饰的情感交流,了解大学生对父母亲情的感恩意识最能真实反映大学生感恩状况和情感层次。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父母的养育之恩,长自觉化为感恩之情,但也有少部分学生缺乏感恩意识,自我意识强烈,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甚至有少部分学生不但对父母不懂感恩,反而对父母的关爱当作是一种干涉和束缚,存在不理解和抵触情绪。

(三)实践层次

感恩实践是将感恩的情感主动转化为具体的报恩行为,并上升为家庭、学校、社会等的甘于奉献的习惯。家庭方面,我们通过“对是否清楚父母生日”和“在父母生日时是否表达过祝福”两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知道知道父母的生日,但也不难发现,尽管高达86.3%的大学生至少知道父母其中一人的生日,但却只有一半不到的大学生每年都会向自己的父母表达生日祝福。这说明大学生虽然对父母有感恩之情,也认为应该感恩,但在实践中感恩父母的行为却不是很主动,没有完全将对父母的感恩认识和情感上升为具体感恩行动。

大学里可以参与感恩社会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每年的迎接新生工作,很多同学都会积极参与,但不可否认,仍然有一部分学生自私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泛滥,也不会自觉地去践行感恩的行为与活动,不懂得主动去回报他人或主动帮助关心别人。

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过对问卷的数据分析,并结合实际,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自我教育的缺乏,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大多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状态,学生们自发组织的感恩教育活动已散见于各种学生社团中,但缺乏统一协调和针对性指导。二是家庭教育的失衡,父母无原则的溺爱造成子女缺乏自立精神,过多注重孩子智力开发和文化学习,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做人教育、品德教育、感恩教育。三是学校教育的缺失,在目前学校应试教育的模式下,高校的教育目标出现功利化倾向,强调科学教育,忽视了内在的思想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脱节。四是社会感恩氛围的淡化,主要表现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对于价值观念的负面冲击,一些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受到腐朽思想的侵蚀,趋于功利化,进而淹没了感恩教育的呼声。加上网络虚拟世界的消极影响,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转移了大学生的注意力,使得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出现了忽略亲情、淡化感情的现象。

三、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要求高校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要及时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感恩现状和趋势,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感恩教育体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开展针对性的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

(一)建立知、情、行“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模式

1.引导学生知恩情、识恩情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对于世界和人生的认知情况直接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认知恩情是感恩的前提和基础,普及和推广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真正深刻地了解“恩”、体会“恩”,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感恩思想,通过对我国传统美德的深刻理解,把感恩思想融入到学生的教育中去,对过联系实际、事实讲述、资料查阅、影片教育等多种途径,深挖学生感恩心灵,督促学生对生活中所受的恩惠进行感知和回报。

2.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感

感恩思想的传递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要做到以事实说明,以情感动人,陶冶和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感,学校对感恩教育的普及和推广应当围绕感恩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社会的教育实践活动,比如,学校可以开展去福利院探望孤寡老人、帮助贫困山区儿童上学和志愿者进行社区服务等,教导学生学会知恩、识恩、感恩和报恩,生活中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以此来强化学生感恩意识,激发感恩情感。

3.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践行感恩

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感恩品质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和奉献社会的有效途径,它是学生恩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通过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社会调查、暑期社会实践、生产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生活的艰辛、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帮助,从而学会理解、尊重和感恩他人,将感恩意识转化为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实际行动。

(二)构建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感恩教育体系

1.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培养学生感恩意识

感恩意识是通过自主参与感恩实践活动,经过一系列的内化而逐步形成的。因此高校感恩教育必须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思想上真正理解和认同感恩的内涵和重要性,并能将这种主观认识付诸到生活实践中,注重发挥大学生在感恩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创新自我感恩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2.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感恩教育的重要环节,关系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家长是孩子道德培养的第一导师,感恩要从学会感恩父母开始,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从思想上和生活细节上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来逐步培养小孩的感恩意识,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和付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时常与子女进行心理上的交流和沟通,对子女要正确施爱,引导他们热爱家庭、珍惜生活、感恩生活,增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有效性。

3.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优化感恩环境

高校是培养人才和文化传播的集散地,学校环境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校感恩教育既应有对历史的传承,也要体现新时代的创新,它要有区别于传统感恩文化的理论体系,有其新的伦理内涵,新的首先准绳和新的行为规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将感恩教育始终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如学校学工部门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将感恩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经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的突破口,进一步推动感恩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的工作,教育管理者要加强自身修养,做好学生的领航者和引路人,以高尚的感恩品质去给大学生传递以正能量。

4.构建良好的感恩教育社会环境

大学生也是社会整体中的一员,他们的行为也会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造成影响,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因此,构建和谐相处、互相帮扶、互相关爱的社会环境会对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社会上要倡导形成互相施恩与感恩的人际关系体系,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感恩氛围。此外,还可以发挥社会媒体的作用,利用电视、报刊、网络新媒体等,弘扬感恩文化,歌颂感恩行为,在全社会形成大家普遍认同的“知恩图报”的道德共识。

(三)搭建感恩教育平台,多渠道进行感恩教育

1.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感恩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特辑是人文学科课程,对学生进行知、情、意、行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同时还应充分发掘学生身边的事迹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如在大学生思想首先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上,教师要积极渗透感恩,多运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国家的关怀、社会的帮助、集体的温暖、父母的无私等,进而懂得知恩、识恩、施恩,陶冶学生的感恩情怀。

2.积极开展专题教育,弘扬传统文化

专题教育是开展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手段,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恩义、亲情,强调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大力弘扬这些传统历史文化对提高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效果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高校感恩教育应当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作为感恩教育载体,充分利用诚信教育、心理教育、环境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也可以通过“感恩”为主题的小品、话题、演讲比赛等来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引导学生去感悟生活中的恩惠,既能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又能调动他们丰富的感恩情怀。

3.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铸就学生感恩品质

感恩教育要真正渗入学生心灵,内化为感恩品质,关键在于能否真正把感恩教育融入到实践活动中,感恩教育就是要通过创造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唤醒他们心灵深处潜在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用实际行动来影响他们行为的目的,比如学校可以利用感恩节、母亲节前后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从思想上深化感恩意识,以实际行动更好地诠释和传递感恩情怀。

4.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加强感恩教育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和国家软实力竞争的制高点。特别是互联网手机性能的不断更新的完善,使得互联网已实现对大学生的全覆盖和全融入。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交流的重要途径,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了感恩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学校应该重视网络新媒体的教育力量,建设感恩相关教育网站、网络微博、QQ群等,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让校园网络成为深化和推进感恩活动的有效载体,在虚拟世界营造出一片充满爱心的感恩世界。

感恩社会作文篇7

一、高校感恩教育的内涵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感恩的解释为:对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在心里产生认可并希望回馈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感恩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中不能缺少感恩,如果人与人之前没有了感恩,人际关系就会出现危机。怀有感恩之心的人更懂得珍惜周围的人,懂得享受生活,懂得快乐的真谛。

感恩教育是通过运用一些特定的教育方式,为受教育者营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并对其进行知恩、报恩和施恩的教育。感恩教育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其目的在于培养受教育者的感恩意识,学会回报,最终表现为外在的感恩行为。感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羊有跪乳之情,鸟有反哺之意。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师的教育之恩,他人的关怀之恩,这些都是我们应当回报的。一个具备健全人格的人应当懂得感恩,这也是其基本道德素质的一种体现。有社会学家曾指出,忘恩是人的天性,但感恩则是阳光雨露,没有它们,我们的世界将会暗淡无光,没有生机。而感恩意识的培养是离不开感恩教育的。感恩教育是高校得到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广大的教育者应当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感恩教育,逐步培养学生感恩的意识和习惯,不断完善其个人素质,使每个学生都具备健全的道德品质。

二、我国民办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国的主题,开展和谐的人才教育是我国十分迫切的需要。而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更应当具备最起码的道德修养,感恩教育应当结合我国当前创新人才的培养战略,把握其深刻内涵,将二者有机结合,创造和谐的教育机制。民办高校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感恩教育是否能有效开展,关系着这些学生的命运前途,更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1.感恩教育有助于在校大学生培养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感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一个人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是一种真善美的行为。懂得感恩的人,更具有亲和力,讲道德,讲诚信,更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获得了别人的尊重。知道感恩的人,在工作岗位上能尽职尽责,更容易得到周围人的赏识,从而得到锻炼,快速成长,提高了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2.感恩教育有助于增强在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感恩他人回报社会的意识

自1987年以来,随着教育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让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获得了资助并完成学业,但也有一点发人深省,国家助学贷款作为教育资助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违约率问题一直阻碍着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实施。还有一些学生在参加工作后,公司资助其出国深造,但其中有些人出国学成后却违约不再继续回原单位工作,给单位造成损失。学生由于缺乏感恩意识,其社会责任感也会下降。这也说明了针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大学生只有增强感恩意识,才能对家庭对社会负起责任,才能真正担当重任。

3.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感恩教育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需要建立和完善感恩教育机制,感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和谐社会重要的道德基础。我国国民经济虽然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人与人之间却变得越来越冷淡,人际关系的冷漠阻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开展感恩教育,帮助人们懂得感恩,学会关爱,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大学生更应该学会感恩,懂得尊重他人,完善自身素质,提升文化修养,做一个和谐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民办高校感恩教育的原则及对策

1.民办高校感恩教育的原则

(1)实效性原则

当代大学生善于思考,对一些事物都能有独到的理解,但由于其缺乏社会和生活经验,思维模式会存在偏激,导致有时是非不分等现象出现,甚至对现有的道德教育方法存在抵触情绪。因此,民办高校应当以实效性为原则,及时发现现有德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如果高校只是从大学生的角度进行单向教育,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必须运用多种教育手段,改进只注重形式缺乏失效的教育模式。

(2)多元化原则

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不仅仅是学校,还包括家庭以及社会等,所以,感恩教育不能只依靠高校的力量,还必须有家庭、社会的多方面配合,才能将各方教育力量汇聚在一起,共同为大学生营造出感恩教育的良好环境,为其提供感恩意识以及感恩行为生长的土壤,使教育效果达到最大化。

(3)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就是要将感恩教育同学生在学校的其他教育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摆脱孤立独行的陈旧模式,使各方面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所以感恩教育必须就有持久性、联系性和系统性,否则会浪费很多的教育资源,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加强民办高校感恩教育的对策

(1)完善感恩教育体系

民办高校的道德教育应当注重在各个环节渗透感恩教育的内容,有必要设置感恩教育的课程,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要求,应当在横向上扩展感恩教育的学科内容。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应当时刻围绕德育这一首要任务,从而长期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将感恩教育充分落实,在确保感恩教育实施效果的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开展感恩活动,培养感恩意识。

(2)营造良好的感恩教育环境,增强校园感恩文化

一个良好的高校感恩教育环境有助于增加学生的感恩意识,而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高校教育环境,需要从教育环境的物理环境、心理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首先,好的外部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校园应当整洁优美,校舍应当干净舒适。其次,现有的传统的师生关系只是简单的管理和服从,师生之间很难有多的感情交流,这种师生关系不能帮助学生养成感恩的意识与习惯。所以高校教师应当重视感恩教育,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畅通积极的交流方式,并用自身行为来教育学生,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沟通交流中逐步培养起感恩的意识,并懂得去报恩施恩。再次,高校应当积极组织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实践活动可以更加直接地为学生提供融入生活的机会,在生活中培养感恩意识,落实感恩行为,同时也提高了合作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感恩的内涵,从而潜移默化的增强了感恩的意识。例如,上海市某民办高校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机会进行课堂讨论、角色体验以及亲情调查,带领学生深入农村、福利院等地方近距离体验,感恩教育效果显著。这些活动能帮助学生快速提升感恩意识,并转化为感恩行为。在活动同时,还应注重感恩价值的教育,增强其是非辨别能力。最后,感恩教育应当融入课堂,并且不拘泥与授课的形式。例如,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插入感恩为主题的章节,在课堂上放映感恩为题材的电影以及节目等,组织学生进行感恩主题辩论,邀请名人进行感恩教育的专题讲座,举办感恩题材的征文比赛以及以感恩为主题的歌咏比赛等。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感恩的价值,从而自觉地知恩、施恩、报恩。

(3)明确感恩教育目标,引导学生自我完善

感恩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当前民办高校感恩教育目标不明确,已成为感恩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学校的感恩教育开展虽然看起来有声有色,但有一些仅仅只是流于形式而已,表面是热热闹闹,学生也体会到了乐趣,但学生并不一定能在其中得到引导和教育,感恩教育的内容并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感恩教育的目标更不能很好的实现。感恩教育目标不明确,很容易导致教师和高校学生思想上的混乱不清。高校在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将高校教育的总目标与感恩教育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制定规范的易于实施的目标计划,为感恩教育工作的进行提供指引,才能使感恩教育工作的作用发挥出来。

感恩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之一,感恩教育目标的确定需要结合学校的总体教育目标,将二者有机融合,并要综合考虑感恩教育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使得感恩教育目标不仅能很好地反应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又可以适应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真正将教育资源用到实处。具体而言,民办高校的感恩教育目标应当符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要求,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充分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感恩意识以及感恩习惯,不断完善道德修养,提高自身修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4)建立感恩考核机制,完善感恩考核评价体系

学校应当逐步建立学生感恩意识以及道德标准考核机制,并要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地掌握学生的道德状态,为感恩教育的实施提供依据。目前笔者所调查的几所上海市民办高校中大多都没有一个有效而明确的感恩考核评价制度,教师无法准确掌握学生的感恩学习状态,使得感恩教育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浪费了很多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所以,要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就必须有一个较为完善的感恩考核机制,将感恩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具体化,将大学生的自律和感恩评价体系的他律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科学的教育管理,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大学生的感恩习惯,把思想引导和利益调节以及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为感恩教育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5)将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升感恩教育的综合效应

感恩教育是一个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的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构建一个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网络势在必行。大学生感恩教育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家庭在感恩意识的培养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长应当用自身的感恩行为,不断对学生进行熏陶,使感恩的意识在学生心中逐渐发芽生根。例如,家长在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相互恩爱,关爱弱者;在工作中积极向上,乐于奉献;在与人交往时,懂得知恩图报;时刻保持健康的生活态度。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所以,在社会中我们应当通过媒体社团等机构进行感恩教育的宣传,让学生即使在社会中也能接受到感恩教育。所以,只有将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相互渗透,才能将各方力量汇聚于一点,使感恩教育效力最大化。

四、结论与展望

和谐社会不仅仅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包括人与人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将感恩教育引入高等教育体系,使之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沿阵地。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及个人综合宿舍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的上海市民办高校感恩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在工作中探索感恩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开展切实有效的感恩教育课程与活动,让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养成感恩的意识与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之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桂香,顾红.加强高校学生感恩教育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应然诉求[J].中国成人教育,2010,(8):93-94.

[2]张小远,胡立先.感恩教育是和谐教育机制的重要基础[J].高等教育研究,2007,(6):12-20.

[3]刘克利.和谐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7-06-01(26).

[4]吴道兵,姜敏.浅谈当今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与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3).

[5]王雪梅.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

[6]胡虹霞.关于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7]谢敬东.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06,(8).

[8]于杰,蒋平.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感恩意识形成探微[J].长沙大学学报,2006,(1).

[9]章明.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及其管理对策[J].卓达学刊,2004.

[10]王卿蕾.我国学生感恩之心缺失现状堪忧[J].科教文汇,2010,26.

感恩社会作文篇8

【关键词】中学生感恩教育励志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1-0085-02

一 感恩励志教育的含义

1.感恩教育的含义

所谓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地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感恩的态度和习惯,使感恩成为个体的行为习惯,成为个性品格的组成部分。

2.励志教育的含义

励志,《辞海》中的解释是“激励心志,集中心力干某种事业”,也就是奋发志气,振作精神,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实现远大目标。强调的是树立目标与志向,并为之不懈努力。励志教育是指运用心理学成功学原理和自我效能理论,通过系统的科学的教育,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培养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较为全面地培养成功的品质,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通俗地讲,就是勉励学生树立志向,并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志向的教育。

3.感恩励志教育的含义

感恩是生命潜能的催化剂,励志是人生旅途的引路人。感恩励志教育,就是教育者兼顾地进行感恩教育与励志教育,既培养学生的品德、激发学生的潜能,又促进学生自我实现、培养学生立志成才,兼顾了品德与才干,以更好地成人、成才。要以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宗旨,以激发潜能自我实现为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的爱心与善意,能够给他人以帮助,给社会以回报,而并不是要求他们一味地感恩。

二 实施感恩励志教育的意义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随之而来的是享乐主义盛行,贪图安逸、不愿劳动、不愿奋斗以及厌学逃学,生活无所追求,人生没有目标,精神空虚,无所事事,缺乏责任感等现象的出现。这些严重扭曲了正常的社会生活和人的健康发展,压迫、限制了人的旺盛精力和创造的精神与能力。现代生产与生活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给人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青少年学生因此而产生心理问题也层出不穷。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建议》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感恩励志教育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的感恩励志教育,不能只是针对贫困学生,要在学生中普遍实施,不能一味地说教,要落实在行动中。现代教育,包括德育,教人学会生存、消费、享受,其中就包含着教人奋斗,奋斗是享受的前提,也是享受和发展的内容和途径。进行感恩教育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励志教育,使学生励志成才,为祖国作贡献。

在功利主义与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厌学、叛逆、网瘾、冷漠等问题日渐严重,那么实施感恩励志教育,走进孩子的心里、触动孩子的心灵,意义重大且十分必要。

1.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学校教育往往以文化课为主要导向,中学生整天埋头于背诵和做题当中,对德育不够重视,感恩教育逐渐被边缘化。面对升学的压力,往往又是以考大学、上大学等狭隘的认知偏差为主,不利于青少年的长远发展。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感恩励志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感恩励志教育以唤起感恩、激发志向、培养意志和养成良好的品质修养、激励追求成功为目的,符合德育的内在规律,可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学生树立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健康地成长。

2.有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实际中影响青少年自我实现的多是情感、归属以及尊重等需要的缺失。如果学生能以感恩的心态看待他人与社会,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潜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并积极完善自己,学生便易在与同学、朋友的关系中体验到关爱、友谊和忠诚,树立自尊,减少孤独、挫败感,进而追求自我实现。

3.有利于传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感恩、励志本来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诸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施恩不图报”“志不强者智不达”“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应当传承的。进行感恩励志教育它可以塑造学生更具相容性的品行,使学生更了解和认识自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进取心、事业心和冒险精神,成为时代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发扬优秀文化精神。

4.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和谐社会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个以感恩的眼光看待他人、社会、自然的人,一个志向崇高远大的人,可以正确地评价与定位自己,融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通过感恩励志教育,既可以培养学生追求成功的志向,也有利于学生学会合作。因为,有志之人必能积极进取,感恩之人必能乐于合作。

三 中学实施感恩励志教育的建议

1.树立感恩教育理念,重视励志教育

美国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曾说过:“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恩之情。”所以,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不仅可以防止励志教育过于功利化,其本身也可以成为励志教育的一个突破口和组成部分。

近年来“感恩励志教育报告大会”巡回演讲在全国各地学校推广开来。这种教育方式以“感恩的励志,励志的感恩”为主题,以传统文化为背景、语言和音乐为烘托,通过情境互动,旨在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自主意识,并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试图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探寻全成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报告会往往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从人性本质出发,利用身边催人奋进的真实事例,点燃学生奋斗的激情,树立成功的信念,以达到治心扶志的目的,让学生学会感恩,知恩图报,奋发图强。

这种巡回演讲的形式是实施感恩励志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在有条件的学校,这种形式可以成为一种制度,定期举行活动,但不能开展过于频繁,那样会降低其效果。要把感恩励志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到教育过程中,并探索更多的实施途径。

2.创造适当的感恩励志教育文化氛围

这种报告会的形式感染力强,但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性较大,影响范围有限。感恩励志教育的推行应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甚至扩展到整个社会中,而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作。

第一,在家庭中,父母要营造和谐亲密的家庭氛围,从培养孩子的孝心抓起,养成孩子孝敬父母、善待他人的习惯。家长要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创设各种机会与条件,让孩子学会体谅他人,勤奋踏实。

第二,学校应优化物质环境与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环境,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富有激励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和积极进取的班风与校风,熏陶学生,使之受到感染和鼓舞。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细小的进步与成就,教师、家长要细心观察,充分肯定,增强其成就感,激励其不断追求新的成就,特别是对幼儿和小学生,不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生活中的道德教育是德育教育最基础的部分,感恩励志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必须依赖于包括课堂生活在内的所有社会生活。感恩励志教育要做到从“细微处见精神”,家长和老师要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打扫卫生、洗衣做饭,勿以善小而不为。学校应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把感恩励志教育摆在德育的重要位置,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第三,对社会来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应当在全社会倡导感恩和励志的理念,呼吁人们常怀感恩之心,树立崇高的志向,艰苦奋斗,在全社会形成感恩、奋进的浓烈氛围。

3.广泛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活动

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从活动中体验实践感恩,砥砺心性,磨炼意志,有助于学生在现实中把感恩之情、自我激励意识发展成为心理习惯,最终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因此,学校应广泛开展富有感恩励志教育特色的各种活动,比如,阅读感恩励志故事、开展背诵感恩励志诗词比赛、聆听杰出人士专题报告、唱感恩励志歌曲、观看感恩励志电影、发表感恩励志宣言,等等。其中像参观纪念馆、烈士陵园、科技馆、展览馆、名胜古迹、劳动工地等,可以以生动活泼的事实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立志刻苦学习、珍惜生活,从中受到教育。此外,还可让学生组建相关社团,比如感恩励志演讲团、感恩励志记者团、感恩励志文学社等。

4.语文课成为感恩励志教育的重要阵地

感恩励志教育的实施需要借助于各科教学对学生进行全方面渗透。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更易与感恩励志教育水融,语文教学可以成为实施感恩励志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如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志存高远、艰苦奋斗等贯穿到全过程。语文教师应善于从文本中挖掘感恩励志素材,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此外,还可以鼓励孩子把所见所闻的令人感动、受到教育的事情写成周记或作文,在班上宣读;让学生记住一些名言、警句、感恩励志诗词;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经典名著等,都可以让学生受到感恩励志教育。我们要寓感恩励志教育于实际生活中,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虹霞.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这一课[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5)

[2]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

[3]厉佳旭、崔国久.中学励志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12)

[4]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5]李祖超.教育激励理论探讨[J].教育评论,2001(5)

[6]何芳.感恩教育: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5(7)

上一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范文 下一篇:情人节活动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