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莫言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12-11 17:50:49

关于莫言的作文

关于莫言的作文篇1

所谓“人红事多”,自从国内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各种喧嚣便不绝于耳:陈光标称要送莫言别墅、莫言的作品《红高粱》、《蛙》等在各地卖断了货,莫言家乡高密拟投巨资重种万亩红高粱、莫言旧居将翻新成旅游景点……莫言本人对此也深感无奈。比起莫言获奖所带来的国际声誉,盯着莫言和红高粱蜂拥而上的人,显然已迫不及待地要“消费”甚至榨取莫言以及和莫言相关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高密,隶属于潍坊市,是一个总面积1605平方千米,全市总人口86万人的小城。高密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古称夷安,春秋名相晏婴、汉代大司农大经学家郑玄、清代大学士刘墉、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都出生在这里。”在百度百科中关于“高密”的词条中,莫言的信息很快便得到了补充和编辑。在莫言成为蜚声中外的诺贝尔获奖作家之前,位于平原地区的高密和周边的县市相比,由于缺少青山秀水和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而鲜有游客光顾。为了推动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早在2004年,高密市就提出了“青岛后花园”的城市发展策略:不仅要接受青岛的辐射,还要积极承接青岛的产业转移;不仅要把青岛地区的项目和资金引过来,还要以青岛为跳板,吸引日韩港台乃至欧美国家和地区的资金和项目。此后,高密又提出“文化兴市”的战略发展规划。但这一切似乎成效都并不显著。莫言的获奖,就像是天上掉下了大馅饼,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莫言的故乡——高密,瞬间成为热门之地。当地政府也很快开始重新审视和挖掘莫言给高密所带来的潜在文化价值。高密市市长杨建华就对媒体表示,高密将倾力打造“三贤四宝,莫言家乡”的文化旅游品牌,挖掘莫言“红高粱”文化旅游资源,扩建莫言旧居和莫言文学馆等场所,借助“莫言热”将高密的旅游文化品牌推向全世界。而据《新京报》的报道,10月15日,莫言老家所在辖区高密市胶河疏港物流园区管委会拿出了“弘扬红高粱文化,打造半岛特色旅游带”的计划书。这是一个需要投资数亿元的项目,包括莫言旧居周围的莫言文化体验区、红高粱文化休闲区、红高粱影视作品展示区、胶河沿岸景观带,以及乡村度假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等。目前,莫言文学馆二期扩建工程已确定于年内开工,当地旅游部门正在针对莫言故居设计“莫言故居二日游”的线路,第三届红高粱文化节将于10月28日召开……

事到如今,许多事情早已超出莫言本人能够想象和控制的范围。正如高密诗人李丹平说,高密再也不是以前的高密了,“它是中国的文学高地,国家的圣地”。然而,在这些喧嚣热闹和规划“蓝图”背后,相关地方政府、机构和投资商,是否真的做过周全的考察和计划,是否思考过如何有节制地慎用文化资源而避免过度开发带来的恶果?莫言曾说“自己只有站在高密的土地上,创作才有感觉。”明天的高密,还会带给更多人滋养和灵感吗?

关于莫言的作文篇2

一、莫衷一是的争论

莫言的作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这是值得中国文学骄傲的事。

莫言的作品刚一红起来,立马就有人发出声音:让莫言的作品进入中学语文教材!据媒体报道,“10月13日,语文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研组已经确定将莫言的作品《透明的红萝卜》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李敬泽也表示,不要低估现在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莫言早期的短篇小说充满诗意,非常适合中学生读。”①诚然,莫言获“诺奖”有广泛的社会影响,让更多的孩子了解他的作品无可非议。“诺贝尔文学奖,代表的是该年度世界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莫言的获奖可以说是圆了几代现代中国文学家的梦,其作品应该得到推广和普及,而对当下的许多中学生来说,莫言和他的作品还相对陌生。因此,语文出版社决定把莫言作品编入高中语文读本,也算是顺应了时代潮流。”②

也有人指出,“莫言被‘诺奖’认可的主要原因就是其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魔幻现实主义源自于拉美,是一种夸张、突兀、充满奇异想象力,甚至有些荒诞的描法。这种源自西方的风格不是所有人都接受。”③而且,莫言作品中存在一些的大胆描写,一些暴力血腥场面的描写,这种鲜血和悲怆交织的残忍,历史与魔幻的狂欢,其实并不符合中学语文教材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统要求。即使是《透明的红萝卜》,也仍有相当的成分和男女情爱的大胆描写,并不适合中学生阅读,当然也不适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总而言之,莫言的作品该不该入选语文教科书,众说纷纭。我们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否作为范文而被收入语文教材中去,是否适合中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应该从“语文”的角度进行分析。

二、语文教材的内涵

莫言的作品获得诺奖是中国文学界的大事,其作品中闪现的对人性的挖掘之深入细致是无与伦比的,对于中学生来说也有了解其作品的需要。但是,“教材与一般文学作品有很大区别,不仅要看作品是否具有典范性,是否符合教学需要,还要看是否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此前之所以没什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入选教材,主要还是因为这些作品太过晦涩难懂,成年人都不爱看,更别说是中学生了。”④所以,在决定能否入选之前,我们必须了解语文教材范文的概况。

(一)教材范文标准:榜样之文

教材范文,必定要是榜样之文。何为“榜样”?这就与教材的“语文性”密切相关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⑤那么,语文教材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载体,就必须承载工具性和人文性,也就是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要有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语文”的榜样,必须文质兼美。“文”,体现“知识和能力”的课程目标;“质”,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比如鲁迅的《祝福》,让学生掌握叙述人称转换、社会环境描写、倒叙手法使用,这就是“文”;让学生了解吃人的封建礼教,引起情感体验,这就是“质”。文质结合,才能成为语文课上的教学范文,才既能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同时,范文的“榜样”,更指语文“课堂教学”的榜样,也就是说,在一两个“四十五分钟”内,教师能够通过这个“榜样”,有效地教会学生一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从文本的结构而言,必须有相对的独立性。从字数而言,据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的统计,在四套通行的义务教育教材中,四套教材平均每篇课文约913个字符。⑥我们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范文字符取这个数字比较科学;当然,这仅仅是平均数字,还要考虑随着年级的递增字符数也应相应增加等各种因素。总之,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本范文最高不宜超过2000字符,高中课本范文字符数可略高,至于文言文,最多取其一半。所以,入选的文章必须在结构上有整体性,篇幅符合教学要求,否则会让课堂教学重点过多而难以把握,破坏教学的有效性。

另外,范文的“榜样”,还指“学生摹写”的榜样,也就是说,学生学过范文后,其“初级阶段”能以范文为榜样,写出自己的文章,然后逐步走向写作的自由王国。因此,“榜样”之文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过高或过低。

(二)教材的选文来源

了解了语文之“榜样”,那么如何遴选这些教材范文呢?

由于历史和审美的原因,优秀文学作品、名家名篇和经典这三者的交叉部分一向是教材范文遴选的主体部位。优秀文学作品、名家名篇和经典都属于“名篇”,它们之间虽有共同之处,但也各自有着其独特的“个性”,它们之间有交叉重合的部分,但是绝不能混为一谈。⑦但同时还必须注意,不是所有在这个范围内的作品都应该入选,更必须考虑到上文所提及的“语文”的因素。

三、什么作品进教材,应由“语文”说了算

再看莫言的小说。莫言是继承鲁迅之后,写农民写得最贴近底层、最细腻真实的。他笔下的作品,无论是《生死疲劳》里的地主西门闹、长工蓝脸,还是《丰乳肥臀》里的上官一家,抑或《檀香刑》里的赵甲孙丙钱丁,都代表了最现实的农民形象,充满了最底层农民的呐喊,虽然他们身上满是丑陋不堪的模样,甚至呈现的是肮脏的、乱七八糟的样子,但是在深挖人性这一点上,莫言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无疑是极其鲜亮而成功的。可见,从文学造诣上来看,莫言的作品作为优秀文学作品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未尝不可。

然而,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入选教材,不取决于文学时尚风向标,也不取决于文学奖项,更不取决于专家领导的一时冲动。语文教材应该有“语文”之范,有“语言味”。

首先,语文界早就达成广泛共识:课文要选取内容健康、文字规范的文本。

其次,从范文应该适应“课堂教学”这个意义上说,莫言精彩的作品大部分都是长篇小说,其内容都有很强的连贯性,历史与魔幻并存,如果只节选一部分内容放在课本里,不仅让学生难以体会文章的主旨,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另外,莫言的作品有着相当深厚的文学积累,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不仅沉淀着他生活的年代和环境,也让乡土气息和魔幻并存。中学生对各种文体的把握还处在初步的实践阶段,从“范文摹写榜样”的角度而言,起点就显得过高。一下子以这样高的起点为范本,往往可望而不可即,甚至画虎不成反类犬。

因此,笔者认为,莫言的作品精彩与局限并存,但其过于激烈的言语和深刻的内涵难以达到通过“工具”渗透“人文”这一“语文”的特殊要求,反而会让中学语文教学难以驾驭。得了诺贝尔奖,并不能就此认定莫言的作品立刻适应了语文“范文”的需要。我们认为,莫言的大部分作品并不适合进入中学必修语文教材,即使可以进,也必须在作者同意的原则下对原文进行仔细的挑选和修改,使其符合“语文”的“范”,并不能凭一时的冲动。

四、语文教材选文不能赶时髦

总的来说,近些年来,几乎每次教材文本的进出改动都会引起争议。其实莫言作品《透明的红萝卜》已经发表20多年了,如果确实优秀到了足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程度,那么,20多年来为何始终未能进入有关选材专家的法眼?定要等到现在——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才能选入教材?前倨后恭,“超速”入选教材,令人惊讶。如果说莫言的作品确实有“经典”之处,也符合教学的需要,过去选择有所遗漏,增选进去,未尝不可;但如果仅仅是因为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就要顺势选取,我们的“语文”不就过于势利吗?

回过头再去想想,因政治风向或其他原因而使有关文章跻身语文教材的例子难道还少吗?诸如一些大人物的文章和一些因政治的需要而临时上升的“名篇”。然而,这些“赶时髦”的产物,如今何在?让语文教科书范文变成了心血来潮或者社会风向的产物,审美价值及职业操守何在!

同时,随着“莫言热”在国内持续升温,文坛歌舞升平,热力四射,一些出版部门只是期望能靠趁热打铁“经营”莫言来赚个盆满钵满。“作为语文教材出版者,语文出版社自然不甘落后,便不假思索地将莫言作品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促使教育部门及学校因热捧莫言、膜拜诺奖,而让高中生人手一册。因此,与其说是高中语文课本选修莫言作品,不如说是语文出版社在选修功利。”⑧更有甚者,大部分高中生并不关心莫言作品是否入教材,他们更关心的是莫言作品会不会是今后高考的热点阅读题目。⑨语文教材编写部门本着让学生了解莫言、了解他的作品的目的而让莫言的作品入教材,但在学生们的眼里,却只与考试的风向标相连,显得可笑。

对莫言获奖,没有必要像打过鸡血一样亢奋。莫言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在世界文学界的地位毋庸置疑,让更多的中学生了解莫言,了解他的作品,十分必要。但要,让学生对现当代文学感兴趣的途径,绝对不只是入选教材。除了课本,学生也可选择其他途径阅读莫言的作品。莫言的作品选入语文教材,学生会读;不放入语文教材,也会有很多学生去追着读。在语文考试与语文教材“脱轨”的现实下,莫言作品无论是否进语文教材,也都应该成为一个学生必须知道的文学常识。如何在莫言获得诺奖之后,给我国学生创造更大的阅读空间,回归读书本身的价值,才是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

我们认为,就目前而言,本着让中学生了解莫言作品的目的,可以适当挑选作品进入语文读本,引起学生阅读莫言精彩作品的兴趣,进而拓展到更广阔的语文阅读天地。

————————

注释:

①周逸梅,田超,张晓鸽:《莫言作品将编入语文社高中选修读本》,《京华时报》,2012-10-14(13).

②《莫言作品进教材,支持or质疑》,2012-10-16

③王秒:《莫言作品入教材应慎之又慎》,沈阳日报,2012-10-15(11).

④⑧《莫言作品是否该入选中学教材》,西安日报,2012-10-16(8).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社,2011年版。

⑥周美玲,苏新春:《四套基础教育语文教材的用字状况调查及思考》,《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版。

⑦王家伦:《教材选文一定要名篇吗?》,《中学语文》,2009年第2期。

⑨《学生不关心教材是否有莫言,更关心是否成高考题》,济南时报,2012-10-18.

关于莫言的作文篇3

关键词:莫言 小说 语言 民间特色

莫言这位作家跟新中国一起成长和发展,其具备较强的创新观念,因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莫言几十年的创作当中,其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民间小说语言风格。可以说,莫言创作的小说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为此,探究莫言小说语言的民间特色及其成因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下面,笔者对莫言小说民间语言特色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地分析。

一、莫言小说语言的民间特色

(一)莫言小说叙述语言的民间特色

通常文学理论划分语言为作者的叙述性语言以及小说当中的人物性语言。而莫言小说叙述语言充满了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和乡土风格,这跟莫言的农村生活、劳动经验联系密切。由于莫言辍学较早,并且很早就从事较重的农村体力劳动,因此莫言会在小说当中自然而然地应用一些民间特色的语言,这也成为了莫言写作的一种不自觉性,从而使富有民间特色的语言风格形成。例如在《红高粱》这篇小说当中,不但“喀哒喀哒”和“哧哧地”具备显著的地方民间特色,而且“痛苦的扭动着脖颈”和“朝天的耙齿”等都具备尤为显著的乡土生活气息。倘若莫言未曾亲自参与农村的体力劳动,是不会存在如此的民间乡土语言特色的。也恰恰是因为莫言丰富的农村劳动生活才使他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才为我国当代文学增添了浓浓的一笔。

(二)莫言小说当中人物语言的民间特色

在小说当中的人物语言应当跟其身份相符合,这样才具备阅读的可信度与真实感。一部分小f的语言阅读起来常常存在不真实和别扭的现象,这不但是由于叙述性语言存在问题,而且是由于人物的语言跟社会身份、社会地位、社会背景不相符合。知识分子难以说出一些土话与俚语,农村人民也难以进行文绉绉地表达。因此,小说语言在描绘人物的时候需要跟其社会经历与社会身份相符合,不然就会显得不自然和不真实,就难以成功地刻画人物。莫言小说当中的人物都非常有特定的,他们大部分都来自小城镇或者是农村,因此语言习惯和风格常常受到民间乡土习惯和地方特色的影响。而要想成功地刻画这些人物,需要作者能够认真地观察农村生活和有效地抓住农村的生活画面。例如,在莫言的小说《白狗秋千架》当中,作者衣锦还乡去拜访暖小姑,通过“逡巡”这个词语进行动作的描绘,这符合当时社会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身份。并且,作者借助“春上”、“不敢近身”、“进屋”等来描绘暖小姑的动作、语言,这非常符合暖小姑的农村妇女形象,以及在农事上进行交流,这也非常契合一名普通农民的身份,从而使这篇小说存在亮笔之处。

二、莫言小说民间语言的形成原因

(一)莫言的苦难意识原因

在莫言的小说当中,莫言非常关注自身出生和成长的故乡,淋漓尽致地呈现给读者故乡的风土人情。而其中就表现了莫言关注的天灾人祸、对农村的怜悯之情等。可以说,莫言的成长之路异常艰辛,因此其内心深处具备人道主义精神与苦难意识。纵观莫言的小说作品,不难发现其描绘的自身家庭苦难联系着千千万万的相同家庭。在面对苦难的时候,他们积极地作斗争,从而凭借坚强的意志与不屈不挠的精神获得了胜利。并且,莫言也获得了读者的支持。莫言小说当中描绘的苦难意识重点体现在下面两点上:一是莫言小说当中的人物源自处在苦难当中的底层人群,人物的身份地位影响到了语言风格,因此莫言的小说常常出现一些农村式的杂语;二是莫言所选择的人物情境都是处在水深火热当中。

(二)莫言的成长经历原因

莫言的生长故乡是胶东的农村,为此,其创作小说的主题常常围绕该地方的人情风土。莫言所生活的社会的客观语言氛围、对家乡人民的同情、少年时期历经的挫折和苦难等都严重地影响到了其小说的创作,从而使其小说富有显著的地方民间特点。在莫言的小说当中,高密东北乡实际上就是莫言的故乡,而描述的故乡人民正是小说当中发生的故事和出现的人物的艺术体现。莫言小说的显著代表就是高密东北乡,其表现了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农村的故事与人情。如此一来,民间的题材成为了莫言小说非常感性的写作素材,其小说深深地烙上了“民俗”的印记。

(三)莫言创作小说的创新意识原因

纵观莫言的小说作品,常常以农民式的口语形式来叙事,也具备荒诞怪异的魔幻化艺术表达方式,并且应用非常有特色的乡土语言写作手法,这导致其小说语言具备显著的民间口语风格和特色。而莫言自身的生活感受、文学主张、文学创作意识等直接影响到了其小说语言的民间化特色,其并非受到传统写作风格的束缚,而是注重创新和突破,从而能够在小说语言中富有开拓性。对于莫言的小说来讲,整体的指导风格与思想意识是随意性,而恰恰是由于这种写作的随意性,才使莫言的小说语言具备显著的地方民间特色。莫言的小说很多时候都以高密东北乡作为核心,这是莫言的故乡,因此他要完整为读者表达这一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状况。

三、结语

总而言之,最近几年,分析莫言的小说语言业已变成热点内容。莫言恰恰是凭借自身的创作意识、苦难意识、自身成长经历,以及受到文学批评的显著影响作用,让莫言切实统一了民间。并且,其通过特殊的风格与视角为读者呈现了非常有感染力的民间语言特色,因而成为当代文学历史上的一大亮点。莫言的作品,尤其是富有民间特色语言的小说进一步地影响到了当代的文学作品。为此,分析莫言小说语言的民间特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文学作品的灵性,也有助于国内小说语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晔.莫言小说的虚幻现实主义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

[2]张芳馨,张福贵.莫言小说中“婴孩”形象的诡异意味[J].社会科学战线,2014,(01).

[3]马苏菲,吴锦华.莫言小说荷文翻译随想――从《蛙》谈起[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4]胡密密.杂合中的第三空间――莫言小说在西方影响力要素研究的另类视角[J].宿州学院学报,2016,(11).

关于莫言的作文篇4

出租车司机可能不懂文学,不知道文学背后那团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他对莫言获奖说“真好”,无非是一种情感倾向的体现,若是别的国家哪位作家获奖,他不会显得如此关心。对于民众而言,哪怕不知道莫言究竟是作家还是泥水匠,能获奖终归是好事,这是非常朴素的道理,和我们关心邻人总要比关心地球另外一端的人要多些这个道理一样。

我个人为莫言获奖而感到高兴的原因也很简单,简单到用一句话可以解释:同为写字人,应该为自己的同行获得国际奖项的认同而欣慰。看到有媒体工作者也说道:“明天就写小说去!”这也是向莫言表示祝贺与致敬的另外一种方式吧,在喜讯突至时,人们最直接的表现往往代表了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态度。

要么是支持,要么是批评,这怎么能构成复杂心态?即使是角度不同的批评,也各有各的价值所在,会帮助我们观察当下文学形态,认知文学内在与社会外在的联系。如同莫言自己所说,“感谢网上那些支持我的挺我的网友,也感谢网上那些批评我的网友,我觉得都对我是一种帮助”。支持的声音和批评的声音汇聚在一起,才能更加客观地看待莫言,并通过莫言获奖来重新评价中国一流作家的价值。

若说复杂,在莫言获奖前的一些年,人们的心态倒真是有一些复杂的,不然的话也不至于出现“诺奖情结”这一说法。中国人这不是第一次获诺奖,只是莫言这次获奖是被传播得最广、讨论得最为热烈的一次而已,他的获奖反而让复杂的“诺奖情结”真正开始消失了,正如同网友的高见,莫言获奖和姚明打进NBA、刘翔奥运会夺冠一样,值得骄傲一阵子,但要以平常心来看待。

能理解低迷已久的中国文学,迫切需要莫言获奖这剂强心针,但莫言获奖的积极影响,还需要长久的时间来验证,现在不妨耐心些、安静些,放弃杂念,静观诺奖这颗“重磅炸弹”能给中国的小说创作、图书出版、阅读环境改善,带来多大的冲击和变化。

乐观一些看,莫言获奖会让中国作家增添许多自信。随着文学最好年代的过去,中国作家集体坠入了“写什么,怎么写”的创作困境,读者群的大面积流失,纯文学的不景气,以及优秀作家转行影视业,曾经让人仰视的作家,被一再边缘化,文学自卑心理业已形成。莫言获奖,虽不至于一扫笼罩在中国作家头顶的阴霾,但却会为中国作家的写作带来光亮和希望,激励国内与莫言同样优秀的作家更专注于良心写作,重新找回文学尊严。

关于莫言的作文篇5

关键词:莫言;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011-01

人文关怀,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伟大杰出的文艺作品,都是艺术家们用各自擅长的艺术形式或内容呈现出来的艺术作品,其最终目的皆是对人类的一种终极关怀。莫言的小说始终关心底层人民,对城市生活内容也有所涉猎,所以有必要对莫言小说中的人性描述加以关照与研究,挖掘其小说中的人文关怀。

当我们以人文关怀的视角去衡量莫言的小说创作时,就能理解其独特的概念。“高密乡”也好,其浑然天成的想象力和描写也好,所构成的是一种文学艺术所独具的“张力”,而在这一“张力”的上端,是一个大写的“人”字。在莫言的小说创作中,通过描写对故乡、农民、土地的眷恋和怀念,揭示的是人的生存状态、情感经历、价值观念、人生历程。归根结底,是对人性的一种关照。真正意义上的人性更多的是一种美丑对立、善恶交织、瑕瑜互现等诸多复杂因素的综合体,因此不仅是那些美好的、散发出灼灼光辉的东西,如善良、高尚、正义、无畏等品质;还有那些丑恶的元素,如自私、狡诈、怯懦、道德的败坏、卑鄙、邪恶等等。于是,单纯的以好人坏人对人性进行概括也就显得幼稚可笑。这不仅是因为一个人的性格会随时间与空间的改变不断变化,更因为真实的人性是善与恶的综合体,他可能既忠厚又胆小,也可能很愚昧但重情。因此,人文关怀中对人性的刻画与升华是必要的。

莫言的作品是把农村和农民生活作为自己作品的永恒主题,“高密东北乡”实际上成为了乡土中国的一个缩影,其变化发展,代表的是中国整个农村的变化与发展。生活在这里的是,正在处于巨大变革时期的农村的那些最基层的、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他们是具有典型代表的一类群体,人性的善与恶,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在莫言笔下所塑造出来的形形的农民性格,正是代表着中国农民的普遍的性格特征,透过这种表面的形象性格特征,就展现出了人性深层的本质特征。

莫言曾经说过,没有宗教的小说不会成为世界性的好小说。小说中包含的宗教色彩和精神信仰在世界范围内是共通的,外国人信仰基督教,东方人崇拜佛教,但是其本质都一样,是人类的共同的精神寄托。莫言小说中蕴含着丰厚的宗教意味,在其小说中,佛教思想和禅宗理论可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死疲劳》采用佛教六道轮回的思想来构建全篇,不仅结构新颖,也开创了一种写作方式的新维度。

莫言小说中有一个永恒的主题,即生命力。在这之上,有众多的分论述,例如生育力、伟大母性、野蛮狂欢等等。这些都与性别文化有剪不断的关系。莫言众多小说中的众多女性,不论是《红高粱家族》中拥有奔放女性生命张力的女中豪杰戴凤莲,还是《檀香刑》描幕的英勇巾帼孙眉娘,又或是《丰乳肥臀》中对大地母亲的悲伤追忆,都透露出莫言挥之不去的对母性的赞美和讴歌。这些女性尽管命运多蹇,但她们都有着大胆泼辣的性格,敢作敢为的精神,而且还有着健壮的体格和旺盛的生殖力。她们是生命的创造者和养育者,在她们身上,显示了生命力的生产性的一面。这种富于生产力的母性形象,在《丰乳肥臀》中达到了辉煌的高度。作者将“大地式”的旺盛的生殖力和广博的母爱赋予了那位饱经苦难的母亲。在这个形象中,包含着作者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大地母亲”广博的爱的赞颂和感恩,又有对生命力衰颓的追悼。正是如此,莫言作品中的人物虽然千变万化、饱含七情六欲、无所不为,却以其激烈的个性统一在莫言的人物王国里。尤其女性形象,个个栩栩如生,她们追求自由、敢爱敢恨,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与男权文化,对人性尤其是女性的个性进行了无情的杀戮,即使制度的更新也不能一下子把这些旧思想肃清,它们成为一种文化渗透到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创作表现出颠覆男权传统、重建现代女性主体意识的坚决立场。进而我们可以提炼出他对性别文化的重新思考与超越,即对封建思想的报复和对自然生命力的高扬。

莫言一直从乡村出发,坚持写乡土中国:他始终保持着一颗谦卑的乡村之子的淳朴心灵,把创作之根深深地扎入肥沃而广阔的乡野现实,创作了大量像北方的乡村一样复杂丰富的小说。对莫言的研究由来已久,相对来说,莫言小说中对人文的关怀研究方面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到现在为止,尽管有人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但关于这个话题的具体阐释和论说还远远不够。本文从莫言小说中的人文关怀这个角度去理解莫言也只是抛砖引玉,试图为莫言研究增加一个新的维度。在莫言的小说里,万物被一种人道主义的光辉所笼罩,凸显出最根本、最有生命力的特征,莫言用其开阔的思维广度和深切的博爱情怀表达了对人的关心和肯定,透露出厚重的历史责任感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关于莫言的作文篇6

莫言所持的基本上是卫护乡村和为乡村代言的立场。这首先表现在他的创作始终集中于乡村这片领域,并表现出对乡村不离不弃的深厚情感。莫言的创作时间长达30余年,除了在1990年代短期涉足城市底层生活,基本上没有离开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画。乡村的现实和历史,是莫言创作关注的绝对中心。而且,在这些作品中,莫言传达出对故乡乡村深切的关爱之情。在创作谈中,莫言总是将故乡当作自己最重要的创作源泉,毫不掩饰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在创作中,莫言也始终以同情、理解和歌颂作为对乡村的基本态度,特别是对乡村的普通农民大众,莫言更是怀着一颗炽热的爱心,对其苦难寄予深切同情,对其道德品质给予充分肯定。其次,表现在他对农民和乡村文化的深切认同和卫护态度。莫言曾经这样批评社会上流行的批判农民的观点,为农民进行辩护:“中国小生产者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狭隘性’,与封建主义并不是一回事,狭隘是一种气质,是一种心理,它与一定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因果关系。农民中有狭隘者,也有胸怀坦荡、仗义疏财,拿得起来放得下的英雄豪杰。而多半农民所具有的那种善良、宽容、乐善好施、安于本命又与狭隘性恰成反照。而工人阶级中、知识分子中、‘贵族’阶层中,狭隘者何其多也。难道西方发达国家,小农经济消失多年后,狭隘这种心理状态就绝种了吗?”且不说莫言观点的对错,其对农民和乡村文化的卫护姿态是毋庸置疑的。同样,在以“红高粱系列”为代表的作品中,莫言对乡村精神进行了大力的张扬,肯定农民们质朴真诚的生活态度,讴歌乡村所蕴含的粗犷坚忍的生命力。

当然,莫言创作的乡村立场,不是对乡村无原则的维护,也不是故步自封的自我满足,他力图以客观和开放的姿态来看待乡村,既以乡村立场为基本出发点,又蕴含更深远的关注,从而实现了对单一乡村视野的发展和超越。其一,这表现在他对乡村关注的全面和深入上。莫言不只在现实层面关注乡村,他更着力于文化、精神和艺术层面,力图多方位地吸取其精华,表达其声音。他的创作涵泳于现实、历史、文化的多个领域,抵达苦难、希望和梦想的复杂精神空间。全面和深刻,能够避免视阈的局限,更容易实现理性和客观。其二,这表现在他的乡村立场既立足于乡村之内,又出乎乡村之外,具有超越意识。莫言的创作开始于1980年代,越来越开放的环境使他能够更广泛地接触和接受外来文化,因此,他的创作在一开始就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对乡村的认识上融合了现性意识,艺术上更是广泛吸收现代西方文学的许多因素。这样,莫言的作品能够更彻底而深入地进入乡村内部世界,既能代表乡村现实和文化发言,传达出乡村自我的声音,又能够不局限于乡村,在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宏观的世界里驰骋。

因此,莫言的创作中并不乏对乡村的揭露和批判,不乏对乡村世界的理性审视。他不只是表示对故乡的爱,也曾经表达过对故乡的“恨”,虽然这种“恨”实质是爱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但爱与恨的复杂交织也体现了莫言对故乡卫护中包含着批判和否定的因素:“我无法准确地表达我对故乡那片黑土大地的复杂情感,……我在那里生活了整整二十年,那里留给我的颜色是灰暗的,留给我的情绪是凄凉的……离开故乡之后,我的肉体生存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里,我的精神却依然徘徊激荡在高密荒凉的土地上。对高密的爱恨交织的情愫令我面对前程踌躇、怅惘。”在莫言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对乡村勇武精神没落的感叹,也有对泛滥于乡村、与贫穷相伴随的罪恶的无情揭露,更有对各种横行乡里、欺压弱者的权势者的有力鞭挞。

深入而具有超越性的创作立场,也使莫言的创作具有了独特的价值高度,抵达了文学的深远境界。简要地说,莫言文学创作的主要意义,在于它们能够深刻而全面地表现了中国乡村的现实和文化精神,并进而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独特的生活、文化和精神,而且,它们又能够超越具体的环境和个人,表现出更深远的人类关怀。

乡村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形态和基本方式,乡村精神也是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之一。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乡村的主体——农民一直处在社会的底层,并始终以沉默者和社会底层的形象存在,他们的生活和文化被各时期的历史记载(特别是封建社会的各种“正史”)所忽略和遗忘,现代文化和文学也始终以俯视的态度看待它,没有充分地展现它的形象和意义。莫言以苦难和梦想为切入点,通过对现实与幻想两个世界的构造,展现了中国乡村独特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苦难”是莫言乡村表现的主要内容,他的作品对此作了多方面的表现。其早期创作主要表现现实层面的苦难。如《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枯河》等作品,多以成长中的童年或少年为视点,展现乡村的贫穷和苦难,以及在它们催生下的罪恶。典型如《透明的红萝卜》,通过一个被苦难所浸渍的乡村孤儿小黑孩的眼睛和心灵感受,揭示了特殊政治时代农民生存的艰难和无边的苦难。正是苦难,滋生了作品中的罪恶和伤害。近年来,莫言的作品更多集中于乡村历史苦难。如《檀香刑》,书写了封建时代的酷刑,从一个侧面表达了封建政治对于人性自由的残酷禁锢。再如《丰乳肥臀》,结合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展示了农民无可逃避的苦难命运。当然,乡村不只是苦难的渊薮,它也有自己的希望和幻想。对这方面的表现也是莫言乡村书写最光彩夺目之处。他的成名作《红高粱》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作品从民族战争和爱情两个最能张扬精神力量的角度,集中地表现了中国乡村生命力的原始、顽强和活力,以及壮烈的牺牲精神。它所表现出的激情、浪漫和壮烈,是中国乡村梦想的集中体现和大爆发。

苦难与幻想有很大的差别,但在现实生活中,它们又往往交织在一起。苦难促生幻想,幻想的映照下苦难更显沉重。莫言的许多作品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进行表现。《丰乳肥臀》是将乡村幻想与苦难结合得最为典型的作品。小说的主题之一是写母亲的苦难,写“母亲们和她们的儿女们在这片土地上苦苦地煎熬着、不屈地挣扎着,她们的血泪浸透了黑色的大地又汇成了滔滔的河流”。并试图以之来折射中国的百年苦难历史,但同时,它又“站在了超越阶级的高度,用同情和悲悯的眼光来关注历史进程中的人和人的命运”,对母亲旺盛的生殖力和顽强生命力进行讴歌,认为“丰乳与肥臀是大地上乃至宇宙中最美丽、最神圣、最庄严,当然也是最朴素的物质形态,她产生于大地,又象征着大地,……”作品杂糅了幻想与痛苦,也体现了爱和痛到达极致后的冷酷,将博大的温情与残酷、死亡和暴力糅杂在一起。

通过这些表现,莫言展现了独特的乡村生活世界。它质朴、粗犷,甚至显得有些粗野狂放,但却无疑是真实和实在的。而且,通过苦难与幻想两个具有张力内涵的书写,这些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乡村的复杂和多样,莫言的艺术才华也得到了更充分的表现。

莫言描画的乡村世界是具体的,对乡村、对农民的关怀也是真切的,正是在这种真切和具体里,莫言深化和提升了自己的文学世界。正如艾略特所说:“任何一位在民族文学发展过程中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作家都应兼具这两种特征——突发地表现出来的地方色彩和作品的自在的普遍意义……”文学对人性的表现,对人类的普泛关注,都不是抽象的,它们都只能建立在具体的关注之上。换言之,只有(也只要)将具体的关怀做到深刻和真切,才能够实现更普泛而深远的人类关注。莫言的关注点是中国乡村和农民,但他在其中赋予的却是深远的人道主义关怀,是从一个个具体的人的角度来展示他们的命运,表达自己的同情和理解,因此,这些关注超越了具体的环境和对象,实现了更深远的价值意义。以《蛙》为例,作品所写的计划生育故事可能是中国特有的,但其中所蕴含的人道主义关怀和批判精神却具有超越国界和时代的意义,因此,这种对乡村困境和苦难的书写中蕴含着更普泛的生存关注,对弱者遭遇的同情和对强权的批判中蕴藏着更深远的力量。

莫言小说的艺术表现方法和艺术价值,也与其开放式的乡村立场有关。一方面,他的创作从中国乡村艺术和古典小说传统中得到启迪。其狂放恣肆的文学语言与其家乡方言有密切关系,其叙述的故事也很多来源于乡村民间传说,包括其对乡村生活幻想世界的表现,可以清晰地看到莫言故乡的古代著名作家蒲松龄的几许印记。特别是在近年来的创作中,莫言自觉地回归中国传统小说艺术。如在《生死疲劳》中大胆借鉴传统章回小说的形式,在《檀香刑》中借鉴地方戏曲“茂腔”的表现方式,在结构上也充分与民间艺术相结合;“猪肚部看似用客观的全知视角写成,但其实也是记录了在民间用口头传诵的方式或者用歌咏的方式诉说着的一段传奇历史——归根结底还是声音”,使传统艺术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另—方面,莫言又广泛借鉴西方现代文学,特别是吸取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和美国伟大作家福克纳的艺术技巧,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小说叙事艺术。这两个方面,在莫言过人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下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实现了其强烈个人风格又极富创造性的艺术特征。典型如早期代表作品《透明的红萝卜》,依靠作家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和绚丽细腻的语言,小黑孩的感觉世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现实生活与幻想世界浑然一体,营造出一个独特奇幻却又是高度真实的乡村生活图画。

关于莫言的作文篇7

正是土,才使莫言作品拥有了普世价值。

不少人是通过张艺谋拍摄的电影《红高粱》才认识了原著作者莫言的名字,其实在严肃文学圈子和读者中,莫言已经享负盛名多年,他的作品,在内地、台湾和香港都得过崇高的严肃文学奖项,并且在德、法、日等国荣获过文学大奖。

莫言被日本文学巨擘大江健三郎“钦点”为“亚洲最应该得诺贝尔奖的人”并非浪得虚名,他的作品演绎了一个个虽“土得掉渣”但能引起东西方读者共鸣的生猛荒诞的民间世界。

的确,莫言关注乡土,关注底层草根的生活,他的多部小说都基于一个叫做“高密东北乡”的地方,原型则是其故乡山东省高密县。无论是《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酒国》、《檀香刑》、《生死疲劳》还是《蛙》,都是着眼于中国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沧桑,其中描述的抗日战争、建国、反右与,都可以视为民族集体回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比较文学博士、文学评论学者王德威一句“千言万语,何若莫言”,成了研究莫言其人与作品之间的最佳诠释。

王德威的论文以《莫言长篇小说中之俗文学研究》为题,着重于莫言的九本长篇小说的“俗文学”成分,从文本援引例证,探讨他不断坚持“作为老百姓写作”的创作态度、创作根基所在。论文以五章的篇幅,分别介绍莫言创作概况、与新时期文学关系,并以俗谚与歇后语、传说、歌谣与山东地方戏曲“猫腔”等,将文本的“俗文学”成分抽离出来,更清楚传达莫言长篇小说的研究价值。

出身山东农村、来自充满乡野传闻之地的莫言,凭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娴熟的风土掌故,如椽大笔描绘出来的“高密东北乡”,已成为读者心目中永恒的文学原乡。他用文字表现出言说的魅力,往来穿梭在历史的真实与虚构之间,情爱、暴力、鲜血与“猫腔”,交汇着一片用大红大绿、色彩浓厚来铺展的情境,又间杂着魔幻写实主义的技巧。

莫言作品,表面看来很俗很土,但它首先拥抱了普世价值,激起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外读者的共鸣,否则以诺贝尔评委会的西方标准,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莫言的内涵。莫言曾经在斯坦福大学做过一次演讲,题目就是〈《饥饿与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而饥饿与孤独,正是全人类都惧怕、关心的。莫言的《丰乳肥臀》,标题色情意味颇浓,其实是描写母亲胸怀的博大,而母爱也正是世界歌颂的情怀。其他莫言小说中常见的主题,比如爱、恨、情、仇,无不是超越文化和国界的字眼。

因此,莫言作品看起来是中国式的俗、土,实际上超越了种族的界限,是世界的。

“高密东北乡”在中文世界独树一帜

早在两年前,日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就说过,莫言并的创作代表了亚洲最高水平,足以问鼎诺奖。莫言没有因大江健三郎的推崇而高兴得昏了头脑。他曾说过:“(如果)老是对诺贝尔文学奖念念不忘,只是自寻烦恼。”

莫言不需要为了求奖而迎合所谓的西方口味,他的作品融入了魔幻写实的西方手法,但是背景和精神核心都是以我为主。他对乡野志异无比欣赏,他的语言“土”得如此活泼、自由、可爱、热辣。实际上,如果仅以获奖为最终目标来创作,这个作家本身的胸襟情怀就狭隘得难登诺奖之堂,莫言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心灵与普通人沟通,文学说到底是反映底层生活的文学,反映不幸者、受迫害者、被侮辱和被损害者的生活。

从诺奖评委会透露的信息可知,原生态的“土”恰恰成为莫言获奖的基本条件。

生活在大都市的人读起“高密东北乡”题材,会不会有障碍?莫言构建的世界是你没有经历过的,但他能说服大都市的读者去欣赏,这才是作家功力的体现。正如他的《红高粱家族》告诉我们,现代小说可以泼辣、流氓却又充满豪情,展现非常强烈的野莽的力量:丰富的充满表情的语言,不可思议的庄稼、骡马、土匪,人的原始欲望与笔下现实社会的胡闹、荒诞,都给大都市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中国文学界,莫言以作品的尖锐、叙事语言的恣意和故事结构的复杂,加上个性鲜明的乡野风格,使他和他的作品一直处在争议的漩涡,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带来了几乎截然不同的评判。

尽管如此,莫言在一流作家的位置稳坐20多年,他的创作成就获得了国内外诸多文学奖项的青睐:1987年全国中篇小说奖、1988年台湾联合文学奖、1996年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2001年法国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2004年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法国“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第十三届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2006年日本第十七届福冈亚洲文化奖、2008年香港浸会大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红楼梦奖、2011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等等。

莫言“土里土气”的手法不是耍杂技,他的小说充满天宽地阔的神鬼出没、仙灵成群的民间狂欢,这让他在中文世界独树一帜,因此对其作品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更是活跃,在大陆、港澳、海外的专业数据库里,可以搜索到大量与莫言相关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

可见,莫言并非依靠诺贝尔文学奖而炒作起家的无名小卒,更不是从“高密东北乡”突然冒出来的土鳖。欧美各国翻译莫言的作品数量相当庞大,从1988年美国汉学家葛浩文教授翻译《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起,莫言的作品被广泛地翻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瑞典语、俄语、日本语、韩语等十几种语言,是中国当代最有世界性知名度的作家之一,鲜少有华语作家能及。

莫言的文学才华、创造力、艺术能量,在中国文坛上固然令人瞩目,但也非独一无二。莫言和许多内地当代作家使中国文学变得更为多元且博大,也更具艺术创造性和魅力。正如莫言听到获奖消息后表示,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作家,他们的优秀作品也可以被世界所认可。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的马悦然也曾说过,近百年来中国诞生了很多优秀的小说家、诗人,很多人完全有资格拿诺奖,但或多或少因为作品翻译太少的原因,这些作品未能被西方世界所认知、接受。

乡土特质的生命力多么生猛

真正的作家,终极所求的其实是纯真。

莫言认为:“自己的小说引起较多翻译家的关注和西方出版者、读者的兴趣,还是因为我的小说有个性,语言的个性使我的小说中国特色浓厚。我小说中的人物确实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就像法国的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之所以对我的小说感兴趣,就是因为我的小说土,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

乡土特质的“民间创作”,难道不就是莫言终极所求的纯真?他说,他的作品更多的还是反映最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反映人生疾苦,这样的作品才有广泛的群众性,才有社会期盼的价值。

莫言有着深厚的地域和民间渊源,加上运用大量的现代主义文学技巧,使他的作品恣肆,元气充沛,想象力惊人。他对中国乡村的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关怀和深刻挖掘,是独有的成就,这也一再证明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世界的。

莫言的每篇小说都幽默戏谑、都出人意表,每部作品都堪称经典,尤其是带有中国“乡野奇谭”般叙述语气+魔幻写实意味的《生死疲劳》,是最值得国人一读的小说。

集土、俗、乡野于一身的《生死疲劳》,是一本情节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小说,可套用出版界常用的推荐语:没翻到最后一页绝对猜不出结果!书中的主角——大地主西门闹,因不满自己在1950年时被乡亲扣上“搜括民财,剥削有方,抢男霸女,鱼肉乡里,罪大恶极”的帽子,甚至遭佃农枪毙,因而心怀悲愤地状告阎王殿……没想到竟开始了五世在畜牲道之间的转世变幻。被枪毙后的西门闹,在1950年至2000年之间,陆续转世为驴牛猪狗猴身有残疾却天赋异禀的大头小孩蓝千岁。整整50年内,西门闹身上的折腾与变化,也是北方农村土地上最深沉的折腾与变化。在生生世世之际和这片土地与众多亲人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穿插时代带来的剧烈转变,让西门闹看尽人间生死兴衰的无常。情节看似沉重,偏偏莫言以魔幻写实的谐趣笔法淡化原本凄苦的色彩,加上几个叙述者的视点互相交错和说书般的插科打诨,让小说不至流于“苦大仇深”的滥情之作。

《生死疲劳》结构绵密扎实,叙述语气往往如江河之势滔滔不绝,用词遣字活泼生猛,而且一再引用虚构的文本交相左证。更有趣的是多重的叙述,加上“预告”人物以后的命运,牵着读者迫不及待地翻阅下去,如着魔般如痴如醉、直到读完方能罢休!

这样的“跨文本”叙事手法,仿自明清章回体小说和宋元话本中引用诗词曲赋的手法。

当然,这样的题材不易驾驭,“跨文本”写作手法容易导致废话、赘言连篇。如果你习惯阅读韩少功或苏童等人擅于提炼文字者的作品,乍看莫言《生死疲劳》可能会觉得过于庞杂。但随着情节不思议的发展,以及主角西门闹每次转世为不同动物时带来的新视野与遭遇,都令人抱着匪夷所思的惊奇而追下去!无论是装假肢的驴、“流芳百世”的牛、冰河救童的“猪十六”、揪出男主人外遇的“狗小四”、只活了2年的猴、连结全书所有人物血缘关系的婴儿蓝千岁,其间的荒谬、奇异、辛酸,宛如当代中国乡村版的《百年孤独》。

关于莫言的作文篇8

【关键词】莫言热;诺贝尔奖;传播心理学;效应

一、“莫言热”形成:诺贝尔文学奖情结与权威制造

众所周知,对那些有浓重诺贝尔文学奖情结的中国作家来说,每年底的诺奖揭晓都是一种煎熬。其实,期盼中国作家荣登诺贝尔文学奖奖台,远非只是许多中国作家的梦,它也让那些把此奖项与国家荣誉链接在一起的国人,魂牵梦绕了许久。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关于中国作家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的报道屡见报端,还不时掀起争议。i

诺贝尔文学奖情结形成的原因――首先,诺贝尔文学奖从1901年开始颁奖,奖项设立的初衷是颁给“写出富于理想主义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将近百年逝去,诺贝尔文学奖累积起来的权威性和全球认可度毋庸置疑。而在莫言之前,中国籍作家与诺奖无缘;其次,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诺贝尔文学奖也是中国最有可能拥有的,可结果人失望;再次,与其他国家相比,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川端康成及大江健三郎都已收获诺贝尔文学奖,中国这个泱泱文化大国却不曾拥有,国人有嫉妒心生发出民族自卑感,求奖心切。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曾接受采访时表示:“但我觉得中国人,尤其是年轻的这些中国作家,他们把诺贝尔文学奖看得太重了,看得太重要,就是一个文学奖,不是一个什么世界冠军,十八个院士,他们选的,每年选的作家,是一个好的,我们认为是一个很好的作家,但是世界上好的作家很多很多,我们只能选一个……” ii造成这一番景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个奖项的权威性及重要性。

“莫言热”在此基础上形成。

二、“莫言热”发展:晕轮效应功不可没

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奖励作家本身,其对象是作家的作品,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是因其作品《蛙》的成功,这毋庸置疑。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莫言,照常态,“莫言热”不该如此浪潮席卷,因为以往众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国内民众的反应也只是针对作品本身,而非作家其人。“莫言热”是独具中国特色的,若不是处于中国这个大环境,“莫言热”可能也席卷不起来。经过笔者的分析,各界人士的视野焦点并没对准其作品《蛙》,绝大多数焦点集中在莫言其人,甚至其政治立场。这就绕不开传播心理学中的“晕轮效应”了,这种“以偏概全式”的受众心理,是促使“莫言热”持续升温的重要因素。其中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许多家长因为莫言的获奖,而神化莫言,把他当做文曲星供孩子敬仰学习,还到莫言故居去摘一片叶子或者带走一黄土,让自己的孩子沾一沾文曲星的才气……这是“晕轮效应”让给受众心理带来的畸变……

因为晕轮这一传播心理学效应,让莫言近乎于完美甚至神化,让“莫言热”不断发酵。

三、“莫言热”白热化:多米诺骨牌联动

1、48.6万微博粉丝在2012年10月11日之前,莫言的微博粉丝始终止步20万不前。“诺贝尔奖”一剂强心针打进来,仅一天时间粉丝暴涨,粉丝数量达到48.6万。平日甚少发微博的莫言,也在10月11日10点一条微博:“感谢微博上朋友们对我的肯定,也感谢朋友们对我的批评。”该条微博随即被转发4万多次。

2、仅一天时间,莫言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蛙》单店最好销量突破3000本,店家无奈打出了这样的自动回复。在当当网、亚马逊网等网站上,“莫言著作”的字样也都摆在首页最醒目位置,主打词却是“预售商品”、“暂无存货”。《丰乳肥臀》、《生死疲劳》等作品多半已售罄,现在只能预订,2―6周才可以发货。

3、3家出版公司争抢莫言的作品火了,周边产业也纷纷来搭顺风车。当前,除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莫言作品外,上海文艺出版社早在10月9日就集中出版了11部莫言作品系列。在莫言获奖之后,北京一家出版公司买断了莫言在中国内地所有作品包含新作品及延伸品的出版权,莫言的新作《我们的荆轲》也将趁着“莫言热”推出。

4、1个苹果Apps走红,如今莫言的所有小说几乎都有电子版,昨日,其作品在网上被疯狂下载,苹果手机App Store上也推出了《莫言小说精选》。

5、4支股票涨停,敏感的股市也刮起了“最炫诺奖风”。文化传媒板块搭上诺贝尔文学奖的顺风车,新华传媒、出版传媒、大地传媒、长江传媒四支传媒公司股票全面涨停,其他文化类上市公司也各有涨幅

……

莫言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还在持续发酵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莫言热”也将沉寂下去,就像所有的大事件那样,最终都逃不脱成为我们记忆的命运……

这便是“莫言热”从传播心理学效应角度切入而得出的一条完整的逻辑,这一条逻辑在笔者看来应该适用于大多数的重大类似新闻事件,之间折射出的受众心理,也让我们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四、对“莫言热”的思考

古斯塔夫・勒庞在其关于大众心理研究的著作《乌合之众》中这样描述群体情绪: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在这方面,就像许多其他方面一样,群体中的个人类似于原始人,因为他不能作出细致的区分,他把事情视为一个整体,看不到它们中间的过渡状态。群体情绪的夸张也受到另一个事实的强化,即不管什么感情,一旦它表现出来,通过暗示和传染过程而非常迅速传播,它所明确赞扬的目标就会力量大增。iii

虽然,在对“莫言热”的推动作用中,并没有事实上的群体形成,而是广大网民在虚拟世界中形成的“言论群体”,但不管怎么说,虚拟网民群体也拥有群体情绪,这种情绪也具有很强的夸张性和单纯性,最终将导致“它所明确赞扬的目标会力量大增”。“莫言热”一系列的表现形式都在证明这一点。

社会心理学家K・勒温在解释他的著名行为公式:B=f(P・E)(其中B表示个体的行为,f是函数符号,P表示个人,E表示环境)时表示,人类行为受到内外部两大因素的影响,人的表现是由他们自身的素质和当时面对的情境共同决定,外部因素为环境,内部因素则包含着人的思想、意识、情感、兴趣、需要等,均属于“心理因素”。iv在面对重大事件的反常态特征时,例如负向性、冲突性、突发性、刺激性、矛盾性,对该类事件受众存在着特殊心理。基于这种特殊心理,莫言的“第一次效应”的突发性和刺激性,让广大受众的行为变得不太“正常”,正因此,多米诺骨牌效应才能在短时间内发酵升温,形成规模影响力,“莫言热”才真正走向高潮。

最终的结局是“莫言热”将冷却化作尘埃,但社会大众该反思,我们为什么要对这样的事件如此关注或者过度关注,到最后成为某种意义上的造神运动……笔者认为,解决问题还应该在这条逻辑主线上下手,姑且笼统的将这类大事件效应归纳为“‘莫言热’效应”,要使社会大众的反应更常态化,各位看客,何若莫言?

注释:

i傅光明.中国作家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J].长江学术,2008(1).

ii摘自《名人面对面》2002

iii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33.

iv罗丹敏,张静年.从传播心理学角度探析“华南虎事件”传播现象[J].新闻知识,2008(9).

【参考文献】

[1]刘京林等.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3]罗丹敏,张静年.从传播心理学角度探析“华南虎事件”传播现象[J].新闻知识,2008(9).

上一篇:员工离职证明范本范文 下一篇:品三国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