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国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11-19 03:57:34

品三国读后感篇1

关键词:比较 阅读 名著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085-02

我曾看到过一则材料《世界读书日:各国阅读现状PK)),文章介绍了中国、英国、日本、冰岛等不同国家的阅读现状,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对阅读的兴趣越浓。反观我国对近年社会阅读氛围,民众认为“越来越淡”者居多,比例为40%;认为“越来越浓”者为31%,另有18%的认为“没变化”,越富有的人越认为读书无用。看了这则材料,不得不令人深思,读书真的无用吗?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意识到该怎样改变我们国人的阅读习惯,尤其是该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尤为重要的。我在农村学校从教十几年,对农村孩子的阅读更是担忧,诸多农村家长认为:只要考出好成绩就可以了,会不会读书又无所谓。再加之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之时,更多的孩子选择的是网络,迷恋的是游戏。

自新课改以来,初中语文教材有了很大的改变,与以往不一样的是,教材增加了“名著导读”,每学期向学生推荐两至三本国内外名著,而且在中考中也增加了名著的题目,简单的以选择题形式,如2011年的金华语文中考卷名著题:以表格的形式判断作品、人物、人物性格特点之间的搭配是否正确。难的如2010年的金华语文中考卷名著题:根据提供的材料,填写相应的人物(名字)或故事名称。其中两段材料分别选自《骆驼祥子》《简・爱》,如果学生没有看过作品,是难以解答的。只有走进名著,学生才能对答如流。然而令教师举足无措的不是学生没有阅读的时间,而是如何让学生对所推荐的名著感兴趣。教材中推荐的名著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内容之多,人物之杂,语言文白相间,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农村学生没有阅读的基础,要走进名著天地,关键在于教师的引领。我在实践的过程中,我采用了比较阅读法,让学生在比较中享受阅读的味道,感受名著的魅力。

比较,是唯物辩证法常用的分析方法,由于客观事物相互间的联系是多层次、多角度,甚至是立体交叉的。让学生在比较中阅读名著,可以提高他们养成搜集资料、合作探究的好习惯,提高分析概括能力,加深学生对事物认知的深度,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第一部曲: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的比较

我在阅读周汝昌《献芹集》一书中,曾经看到作者在书中介绍《红楼梦》这部电影,他赞美了演员的演技,尤其是电影的两位主人公,他们把人物的性格特点演绎得栩栩如生,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即使是没有看过原著的人也会为之动容,这就是电影的魅力。的确,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相比更能吸引人的眼球。影视作品集视觉、听觉、感觉于一体,它比文学作品更直观,理解起来较文学作品更容易,能够让人更快地感受人物形象,感知故事。但他也指出了电影作品的不足之处,尤其在细节的处理上,比如书中有个情节是宝钗扑蝶,在影片中却成了宝玉扑蝶,这与人物形象有些不符。

在评论时大家尚且知道利用影视作品与原著进行比较,我们也何不利用这一巧妙的方法带领学生阅读呢?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除了电影,电视剧更是人们喜欢的娱乐。对名著的拍摄更是多得不可胜数,就《西游记》都已有三个版本。而且学生的生活与电视、电脑紧密相连,甚至许多电视台为了提高自己的收视率,往往会在假期轮番播放《西游记》《水浒》《红楼梦》……我们就可以利用这样的有利条件,让学生在电影、电视中先熟悉作品中的人物,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让他们从文学作品中寻找与影视中不同的细节。

我们的学校是农村寄宿制学校,所有的学生都要参加晚自习,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可以给学生播放改编自名著的影视作品。如人教版教材八年级推荐的名著《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时代背景是学生所不熟悉的,而且小说的主旨是学生难以把握的。要促使学生去阅读这本小说,我就利用张丰毅主演的《骆驼祥子》让学生在晚自习时观看,让他们从影视中感知原著中的人物,了解祥子三起三落的过程,然后顺势利导,让学生看原著,在此基础上,选择烈日暴雨下的祥子拉车的内容让学生比较,学生在这时候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而是能够认真地分析,通过朗读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影视的直观带给学生的是视觉盛宴,而文学作品主要是借助形象的文学语言丰富学生的感知,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写作能力。影视中可以给人直观的是祥子、虎妞等人物的个性,对环境的展示虽直观但难以给人真实感觉,尤其是烈日这一独特的环境,“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街上异常的清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叮叮当当。……”作者抓住街上的柳树、马路、尘土、狗、骡马等景物,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烈日下炎热的场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这就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是影视作品无法言喻的。

第二部曲:历史作品与小说作品的比较

人教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中推荐的名著有16部作品,如诗歌作品《繁星》《春水》;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书信集《傅雷家书》;其中最多的就是小说体裁,有9部,占推荐名著的60%。小说这一体裁又有很多的分类,按题材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神魔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当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是科幻、神魔、推理、言情等题材,最不受欢迎的是历史小说,如我国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如何让学生能对这样的作品感兴趣?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将历史作品和小说作品进行比较,让他们在比较中深入品读。

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小说竭力要挖掘的艺术内容,其感觉经验愈是新鲜、细微、独特、准确、深刻,就愈是小说化。简而言之,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的一种文体。史学作品虽然也是经过一段时间,人们对历史事件进行的整理与还原,也含有个人的主观感彩,但与小说相比又相对的客观、公正。而且许多与历史相关的小说都有史学的基础,如《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它一方面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到读者希望了解真实历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据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张、美化、丑化等等,给予读者一些启发。

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中,编者在编排时很有特色,第五单元是古典小说,如《杨修之死》,第六单元是史学作品,如《隆中对》。而且编者在编写《隆中对》课后练习时也设了这样一道题:有关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内容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七、三十八回中也有相关描述,请你参照课文阅读,看看小说进行了哪些艺术加工。此题意在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相关文学作品,一方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初步体会史家笔法和小说家笔法的差异。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在教学《陈涉世家》时,也根据这一方法,寻找现代文学家矛盾的短篇小说《大泽乡》。这种比较不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不同文体的特点,更拓展了他们语文的知识,拓宽了他们的阅读视野。

第三部曲:名家解读与自我解读的比较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的,每个人在阅读后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这与个人的经验和阅历有关。在指导课外阅读时,我要求学生不光只用眼睛看,还要学会思考哪些文字语段是我欣赏的,学会摘抄。隔段时间要求学生写写自己的读后感。然而初中生,尤其是农村学生,他们的阅读缺乏基础,阅读量少,知识面比较狭窄,学生在谈感受时内容比较单一,如“现在有多少人像杜小康那样,天塌下来也不服输、不畏困难呢?现在我们可以为了那些算错了的分数而流泪;为了别人抢了你的位置而流泪;为了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而流泪。还有多少人,在面对不如意的时候,遭遇困难的时候,受到别人冷嘲热讽的时候,把泪水默默收下,把悲伤化为坚强的动力,面对困难勇往直前。”这段话是我们班语文成绩优秀学生的读了曹文轩的《草房子》之后的感受,学生对作品的解读只停留在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上。

对名家名作,一直都有人进行解读。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对词的解读很有特色,在学界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如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对小说的历史如数家珍,对小说的解读有独特的角度。如易中天的《品三国》,对《三国演义》有了新的解读方法。除了书籍,很多电视台都开始了品读的栏目,如中央十台的“百家讲坛”,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解读庄子;如重庆电视台的《品读经典》,为我们丰富了解读的途径。为提高学生的解读能力,我在课堂上给学生朗读名家的解读,观看品读栏目,引领学生懂得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既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更是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如今,我班的学生面对学校图书室每学期要上交读后感这一任务不再惧怕,总能够很轻松的去完成。同时也是为学生进入高中的语文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品三国读后感篇2

其一,爱国主义元素

爱国主义是人类对于生养自己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和崇敬的深厚感情。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凝聚、砥砺,无数次的激发,无数次的升腾,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在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中,爱国主义情感是一条跃然纸上显而易见的主线,读来常会令读者慷慨激昂、热血沸腾。

如屈原的《离骚》中满篇报国志,一腔效国情,其中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名句更是入木般的描摹。这句话的意义是:只要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符合道德规范,即使多次献出生命也不会后悔。这种愿意为国家发展强盛、为了追求人间正义不惜献身的观念,正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境界的生动体现,也常常对后人的爱国主义情愫产生着熏陶和共鸣的作用,激励着后人以这种境界的爱国主义精神所自勉。如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胜利闭幕之际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总理就曾曾引用这一名句,来表示要做好今后三年工作的决心,足见这一名句对表达爱国之志方面的分量。

又如曹植的“戮力上国,流惠下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李白的“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国耻未雪,何由成名”,陈子昂的“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菜”,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陆游的“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胜枚举的篇章和佳句,深刻的表达着古时无数仁人志士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读来仿佛如擂响的进军战鼓,字句铿锵,召唤和强化着读者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滋生和激荡着读者的报国情愫、赤子之心。

其二,扬善抑恶元素

扬善抑恶属于道德范畴的元素。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扬善抑恶的优秀道德品质元素。在这些元素中,有着对向善、修善、行善、赏善道德品质内涵的阐释,有着对自身追求真、善、美品质的描摹,有着对他人优秀道德品质的褒扬,亦有着对假、恶、丑的朝政、世风、人情的无情鞭挞,可谓是善恶意识分明,扬善抑恶立场坚定,寓扬善抑恶道德教化于笔墨之中。

唐诗、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素负盛誉,那么,仅以唐诗、宋词、为例,来看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对自身优秀道德品质的精准描摹,对他人优秀道德品质的热情褒扬,对不讲道德的人和事的无情鞭挞。

在李白《赠汪伦》一诗中这样写道“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句中,可感受到诗人对友人重友情的赞美;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可看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的诗句,从中感受到诗人洁身自爱的操守与蔑视世俗,反抗贪官污吏的叛逆精神。

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欣赏中,感受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体现出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从“三吏”之《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之《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诗句中,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爱心,敢于揭露社会矛盾,抨击社会黑暗,具有政治抱负和主张的扬善品质。

品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会让有大善于国家和民族豪壮之情油然而生,从中体会出一个人要做到先忧,必须有胆、有识、有志,这已经很不容易;而一个先忧之士当他建立了功绩之后还能后乐,才更加可贵。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无疑会启迪着读者对大善品质的认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扬善抑恶元素可谓是包含了社会政治生活和人的日常生活中所能涉猎的方方面面,尊老爱幼、无私奉献、善待他人、关爱他人,真诚、善良、正直、无私、勤劳、勇敢、宽容等美德都有言表,实在为我们今人的道德品质修养积累了宝贵的文化资源。

其三,刻苦研学元素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论语》中对学习的蕴义有着这样的论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但知识的积累需要刻苦研学的精神作保障,孔子亦有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论述。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形象的、写实的为读者刻画了一个有一个刻苦研学、学有所成的人物形象。

如: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其中的故事内容为: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就读书,直至深夜。因为疲劳瞌睡,常会不知不觉打起盹来。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悬在屋梁上,一头系着头发。这样,一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痛。后来,他终于成为儒学大师。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疲倦睡觉时。就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再如,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品三国读后感篇3

【关键词】多媒体;微信群;小学生阅读;外国文学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的中国是全面对外开放的中国,小学生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生存与发展,跨文化意识是其知识能力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当今小学生生活乃至终生发展之需要。语文教育应当也能够承担起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任务,且语文教育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开展小学生阅读外国文学名著活动,对于引导学生在爱国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国际理念、促进学生对异域文化的理解与包容、培养具有“共生”理念的新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语文学科与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契合点[2]。接触异域文化,扩充阅读面,为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夯实根基。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中的适用性分析

(一)小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困难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建议》一书中,明确指出“必须教会少年阅读!”他在书中写道“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漠,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3]!”可见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训练思维的重要活动。由于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所以,小学生的阅读需要精心、具体的培养和指导。由于小学生受自身心理特点的制约,个性倾向性还不稳定,如模仿性强而欠持久,兴趣易发生而极少专注,容易动情感而缺乏意志,易于感知而难于抽象。他们读书时,往往只注重情节,未掌握高效的读书方法,未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每节阅读课的方法指导。但在指导小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却困难重重,具体有以下三方面的困难:1.小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名字,很难记住。名字长,分开几节;因为是译音,读音很拗口。2.外国文学作品大多和社会现实联系比较紧密,因为时空的差异小学生对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不清楚,对国外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社会生活实际不了解,造成了理解的障碍。3.因为外国人的思想、文化观念、做事方式与我们存在差异,因此学生理解起来也不容易。

(二)信息技术是解决小学生外国文学阅读困难的有效途径

怎样解决小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困难?怎样使小学生在轻松快乐中有所得、有所悟、有所思呢?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正在逐步进入我国的小学教育,表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领域引入这种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多媒体计算机能储存大量教学信息,为阅读教学提供详实的阅读材料,同时它又能提供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能够调动小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其精神更集中、更专注。在教学中,可以按照知识点来划分教学内容并实现超链接,使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直观,非常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小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打开一扇门,扩展阅读的视野,使小学生得到异域文化精华的滋养。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生外国文学阅读中的实践

下面是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例,尝试运用信息技术指导小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

(一)巧用多媒体平台,点燃阅读激情

小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的,笔者紧紧抓住小学生这个心理特征,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对本来心存畏惧,甚至有点抗拒的读物,扬起阅读的激情。走进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外国名篇名著”,学习《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时,笔者首先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弄明白人物名称及其关系。然后,想想这篇梗概写了多少个故事。有了对全文的整体感知后,本想可以畅读一番,却发现学生还是处于含糊、懵懂状态。这时候,笔者认为运用信息技术的教育契机到了。运用课室里的多媒体平台,播放电影《汤姆•索亚历险记》,看到汤姆在粉刷栅栏的画面时,学生们都乐呵呵的。看,本•罗杰斯不知不觉地自愿成了汤姆的“俘虏”,他不仅替汤姆刷墙,而且为了能刷上墙,连自己的苹果也赔上了。当孩子们抢着刷墙时,汤姆却暗自高兴,学生们纷纷说汤姆:“诡计多端”“狡猾”“机智”“有杰出的领导才能”。笔者把电影按停了,一片哗然,学生们还沉浸在看电影的欢乐中,笔者引导他们到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寻找汤姆粉刷栅栏的章节,在阅读中,学生们再次感受汤姆出让刷墙权的画面,认识那活泼可爱的小男孩。运用课室的多媒体平台,可激发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欲望,点燃读书的激情。

(二)妙用微信群,激发读外国作品的热情

通过课堂巧用电影画面,激发了学生的读书欲望,学生兴致勃勃地读了汤姆粉刷栅栏的有趣段落。然后,笔者又让学生继续看电影——汤姆当海盗。下课了,电影停下来了,但是“鬼屋寻宝”“山洞迷路”“洞中寻宝”那些精彩的描写,那些有趣的画面,那些惊心动魄的经历,令人魂牵梦绕,人物的命运令人牵肠挂肚。笔者让学生到原著中感受、体味。1.运用班里的微信群家校共读外国作品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一款超过九亿人使用的手机应用。它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群聊,仅耗少量流量,适合大部分智能手机。班里的微信群是笔者布置作业,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表现,与家长共同讨论教育方法的平台。这次,利用微信群,把学生带到书中遨游,感受书中丰富多彩的世界。首先,笔者在班微信群公告栏写上“今天,在多媒体平台上看了电影《汤姆•索亚历险记》,大家很感兴趣,课堂上又读了‘汤姆粉刷栅栏’的有趣片段,很想继续读下去,但是课堂的时间不允许,同学们回家再读原著吧。”然后,要求家长把学生读书的画面发到微信群里。让家长也参与读书活动,既加强了亲子的沟通,让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活动走进家庭,又让读书变得有趣,成为家庭活动。2.借用微信群,交流读书感悟,引起共鸣班里的微信群,是教师与家长的互动平台,家长把学生读书的画面发到群里,把学生的读书想法、感悟发到群里,学生们互相交流,互相竞争,达到情感共鸣,诱发思考,真是妙不可言,赏心乐事。以下是学生读《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书的一些看法和感悟:我是黄振涛,当我在课室信息平台上看了电影《汤姆•索亚历险记》,我回到家中又读了原著《汤姆•索亚历险记》,其中有一句话:印江•乔埃将医生杀死了,然后又嫁祸给被打晕的醉鬼彼得身上。把自己做的坏事推在别人身上,让我联想到了电影《汤姆•索亚历险记》汤姆墓地探险,乔埃杀人的画面,我觉得乔埃好可恶。我是许琼文,我今天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原著,并在班里面的信息平台上看到这部电影,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汤姆和哈克,一同来到墓地,看到了乔埃杀死了医生,并嫁祸给酒鬼彼得”我觉得这本书中的汤姆很勇敢,因为小小年纪就目睹了这个现场,并相互发誓,不告诉别人,但汤姆,良心过不去,就在法院里,告发了乔埃。这时脑海里闪出电影《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哈克伏在墓地的画面,汤姆是那样勇敢、正直。3.微信虽“微”,但是她的力量不可小觑微信平台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方便。只要你善于运用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笔者的初衷是:在课室,通过多媒体平台看电影引导学生们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帮助学生克服怕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恐惧,从读梗概到读原著。在微信平台的交流中,爱好读书的家长,把小孩读其他外国文学作品的图片和感悟发在群里,其他家长也不甘示弱,纷纷发表看法。微信群的效应出来了,有读《鲁滨孙漂流记》的,有读《两个小野人在森林生活》的,有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有读《老人与海》的……看到这样的互动交流,笔者的心里是暗喜的,从读一本外国文学作品,到读多本外国文学作品,这是意想不到的惊喜。整个周末,学生们都沉浸在书海里吸收营养,像初生的婴儿在吮吸母亲的乳汁那样令人陶醉,这就是微信平台不可小觑的威力。

(三)运用专题网站,促进学生理解外国文学作品

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可以在百度、搜狗等网站查找一下作者的生活经历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的名字“马克•吐温”就很有意思:水深十二英尺。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有什么来历?他都有哪些生活经历?这些能够引起小学生追根求源的欲望。还可以了解一下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阅读这篇作品的相关资料,有助于理解作者在作品里所表达的思想。挖掘阅读的深度。类似“梦远书城”这样的网站提供海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如果学生好好阅读,一定能拓宽其阅读的广度。

四、结束语

运用多媒体平台,尝试先看电影,后读书;借用微信,将课堂迁移到家里;从学生读书,到家庭亲子活动。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可以在线交流,摆脱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在这里,既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又可以分享别人的观点,还可以展开即时的多人讨论,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小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能够激起学生的读书兴趣,长年累月就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此同时,在长期的训练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也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将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洪.基于汉译外国文学作品选文的阅读教学培养中学生跨文化意识[J].上海师范大学,.2012,(04).

[2]袁丽敏.现代中小学教育学生阅读外国文学名著活动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04).

[3]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品三国读后感篇4

【关键词】阅读教学;品味语言;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是这样定论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明确指出了语言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宋学家朱熹认为,读书要“缓视微吟,虚心涵泳”;清人曾国藩更是对这一读书心得推崇备至:“涵泳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灌稻……”就是说读书必须沉浸在文章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如此才能体悟出语言背后的人文价值,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然而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却意外的发现:语文课堂变的“丰富多彩”了,却没有了“嚼” 劲,而没有了“嚼”劲的课堂,仿佛没有了灵魂的支架,从这样的课堂中走出的学生亦是浑浑噩噩,不知语文为何味也!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语文阅读题,考查学生语言品位的能力无疑成了重中之重,这也正体现出了新课标的要求。那么面对初一的学生又该如何培养他们语言品味的能力呢?经过摸索与实践,我觉得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进行培养:

一、品读,在读中感悟作者的情感

钱理群教授曾说:“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古人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正是这个道理。学生通过精彩语段的反复诵读,可以感受语言的丰富性,品味语言所散发的无穷魅力,领悟语言所表达的丰富内涵,增强对语言的感知和鉴别能力。非诵读不足以进入作者丰富的感情世界,非诵读不足以感受语言文字的表现力,获得多方面的启发与熏陶。如在教授《紫藤萝瀑布》一课,文中有这样的两段话:“‘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语句短促,节奏明快。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联系上下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紫藤萝花开的茂盛、热闹与那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作者为每一朵藤萝花都赋予了生命,他们正正酝酿了一个寒冬,此刻它们终于开花了,满怀惊喜、满怀喜悦,它们要向世人展示自己的风采,于是他们笑着、嚷着这又是怎样的一副情景呢?假如你就是这些盛开的藤萝你会怎样呢?把你此时的心情用你的声音表达出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放声朗读入情入境!学生通过这样的朗读,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朗读中与作者的心灵产生了共鸣,更是在朗读中体会到了藤萝那生生不息的生命与作者此时内心所受到的震荡。所以在语言教学中通过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出字面背后的意蕴,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品析,在品味分析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品味语言是为了更好的感知语言、运用语言和发展语言,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著名语文教育家洪镇涛说:语文课最基本的特征是以语言为核心的,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教师要灵活的运用语言赏析的方法,紧扣语言的“美点”,在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时,在学生思虑梗塞时,在学生无法言表时,授之以法,帮助学生深刻地感受祖国的语言文字之美。

三、品写,在感悟中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

“学习语文的外延与学生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语文学习中,课内是基础,而课外阅读则是课内的延伸。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制定一定的阅读目标,并在每一学期确定阅读书目,指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式欣赏、品味美文。从而让学生由课内学习延伸向课外学习,在课外阅读的过程当中,让学生以写读书笔记的方式来记录他们的读书过程,把所读、所思、所悟写下来。在这一过程以圈点勾画作批注为主,以写读后感为辅,同时也可以仿写,可以续写,也可以扩写等等,以不同的方式来领悟文章语言的魅力,来领会语言背后那闪烁的精神品质。如学生在读了《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以后写的读后感:“我们应从这本书中学到更宝贵的东西:把每一个磨难都当做命运赐给自己的财富,让每一个磨难都成为磨砺我意志的磨刀石。既然磨难无法逃避,那么就请选择一个态度:勇敢的面对它!”学了《斑羚飞度》后学生有感:“我们不是地球的唯一,也不是地球的主宰,我们没有权利去决定他们的命运,更不能残忍的掠夺他们的生命!我们都是大地之子,我们都是兄弟姐妹,我们为何不能用一种爱护的、欣赏的、宽容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呀!”读着学生的读后感受,看见的却是学生精神上的成长!新课标不就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嘛。而这一方法正是学生由读到的、析到的而后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精神养料!

余秋雨曾说过:“当你被一种很好的表述方式打动时,其实是语言背后的那个灵魂让你感到有魅力。”语文是文火细炖的慢功夫,只有通过咬文嚼字,才能将语言、知识和情感转化为语文能力,积淀为语文素养,这才正真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参考文献】

[1]黄厚江著《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2015年;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5年版。

[3]刘海燕,赵永涛;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国教育学刊,2015年第11期;

品三国读后感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阅读;教学与研究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强调教学中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形成技能;同时它又重视教师的教学指导,尤其当学生面对学科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界定不良的问题时,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方法、步骤、措施。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作者、作品、读者这三个环节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其中作品是媒介,是联系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个桥梁,作者则以文字符号为载体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读者则往往从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触摸作者的灵魂,与其发生思想共振、情感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讲,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是作家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读者原有的知识结构、思想观点、生活经验直接影响到对作品的理解、感悟、触发。当然,这里的阅读所指的是自然状态下的阅读,阅读过程主要是依靠个体的知识储备、情感体验、社会阅历来完成的,而教学状态下的阅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课堂组织形式进行的群体阅读活动,除上述三者之外,还涉及到阅读场景(特定时空、特定氛围)第四要素。阅读场景对阅读主体(学生)的情绪调控和对文本的情景再现有着较大的影响,直接制约着阅读教学的成败。这一影响首先来自教师,来自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及课堂调控能力;其次来自学生,来自生生间的互动。由于课堂阅读处于一种群体的交流之中,更易激化情绪,诱发灵感,有利于阅读主体进入阅读的最佳状态。

在教学初中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曹操煮酒论英雄》时,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曹操煮酒论英雄》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主要讲述了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小亭畅谈,纵论天下英雄,借此试探刘备的政治抱负。小说借助富有个性的生动传神的对话,刻画曹操、刘备这两个人物形象,再现东汉末年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本篇课文的教学应让学生明白,分析把握人物的性格是鉴赏小说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本篇课文教学的重点;但由于小说涉及的人物众多,课文节选部分对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未作必要的交代。倘若仅局限教材内容的分析容易导致学生在人物形象的感知上是零碎的、不完整的,也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为此笔者在教学设计上另辟蹊径,以求有所突破和创新。

1.营造阅读鉴赏小说的特定氛围,追求作品主体和阅读主体的开放性

《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着,这就为解读课文奠定了良好的阅读基础。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召唤阅读期待,在教学准备阶段我们掀起一个“读三国,品人物”的读书活动,要求每个同学通读一遍《三国演义》,并且利用中午、自修课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电视剧以其全方位的视听冲击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无声的语言符号被演化为活生生的场景和鲜活的人物形象,自然地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于一体。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检索,与家长探讨,查阅历史资料,准备好课前提问,并以《我眼中的曹操》或《我眼中的刘备》为题写好自学读后感。这样的课前教学准备,其实质就是一种以问题为依托,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通过资料的占有、分析、推理、论证,通过不同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嫁接,自己得出结论,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2.通过协作互动,思想交锋,追求阅读主体的审美独创性

阅读教学是以作品为媒介的,由于文学作品用的是“描写性语言”,存在某种程度的“意义不确定性”、“意义空白”,而阅读自身又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它带有个体浓重的思想倾向,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给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提供了研究的可能。为此在本堂课的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着力引导学生深入作品,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研究、捕捉语言文字符号后面潜在的有价值的意义,具体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联系前后事件,体味关键性语句;第二,抓住矛盾冲突,对比观照人物;第三,填补阅读空白,把握人物心态。把这三种教学方法通过问题组合的形式加以呈现。

这三组问题不是教师一人设计的,而是教师紧扣上述三种学习方法,在汇总学生的课前提问后加以筛选、整理、组合起来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解答、争论、想象、探究。

在思考争鸣中学生对曹操这一人物提出颇具创造性的见解。学生认为多疑猜忌是曹操性格的一大特点,但在本章回中这恰恰体现出作为一名政治家应具有的政治敏感,否则曹操何以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力挫群雄,逐鹿中原;曹操锋芒毕露,傲视一切“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这种王者霸气非曹孟德莫属,敢说敢作乃真英雄也;曹操固然老辣多疑,但也不乏天真,轻信的一面,刘备一句“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就轻巧加掩饰,瞒天过海,当然他的天真、轻信往往是过于自负造成的,“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是曹公的致命弱点;更有学生从历史学的角度提出曹操是三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治国之能臣,乱世之英雄”,小说作家明显存在尊刘贬曹的倾向。不同思想交锋、碰撞,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开启了学生的灵智,学生的情绪处于高度亢奋状态,课堂教学高潮迭起,求异、求新的思想不由自主地迸射出来。这种以学生为主体,重视个体审美意识的阅读教学跳出了传统阅读教学的窠臼,避免了鉴赏人物时简单化、绝对化、脸谱化的倾向,培养了学生以辨证的、理性的眼光去审视人物,真正达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

总之,与传统阅读教学相比,研究性学习带来了教与学方式上的重大变革,必将为语文阅读教学注入更大的活力。

品三国读后感篇6

论文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通过阅读与鉴赏优秀作品,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同时规定学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可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实现文学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即谈谈文学阅读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

文学教育是以文学的各种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阅读鉴赏文学作品丰富的价值内涵,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灵结构、塑造完美人性,鼓舞人们创新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

人除了追求物质价值的活动外,也有追求精神价值的活动,而阅读文学作品就是实现人的特殊精神价值的活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通过阅读与鉴赏优秀作品,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同时规定学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可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实现文学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谈谈文学阅读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

一.对情感的教育

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最能丰富人的情感世界,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原因有二:一是作者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此为基础再现美,创造美,以美来吸引人,感染人。无论是春华秋实、夏雨冬雪,还是晓风残月、惊雷狂飙;无论是飘风流莺、江南水乡,还是悬崖峭壁、边塞长城……凡是人类足迹所到之处,无不可以跃入文学的视野当中。正是将此为素材,作者以其特有的审美能力,为我们展开一个属于人的世界,并且这个世界也仅仅只是为人才存在,这里面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二是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都是经过作者情感的浸润,过滤和提炼,它对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有情感导向的作用,使他们爱所当爱,憎所当憎,逐步形成健康高尚的情操。

文学阅读的独特意蕴就在于它不是指向表面的文字,而是指向生命的深层情感,以文字为中介达到对生命的注解,达到情感的交流与沟通。阅读作品,其实就是通过作品来激发、唤醒和强化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深藏不露的情感。如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会感受到“天寒暮岁,风凄木落”,伴随着人对生计艰难的感慨和辛苦挣扎的哀痛。读“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那枯藤老树昏鸦所交织的场景印刻着人的羁旅愁思。读“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微风轻拂,春酣日照的光景里,让人感受到喜悦愉快的氛围……阅读文学作品,还能使读者心灵中平添一份信心与力量,使他“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朱墨处而为其所染”,且会留下持久而深刻的印象。如屈原的“上下而求索”、“虽九死犹未悔”的追求精神,就成为有志者的座右铭;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被人们当成节操自励的格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保尔·柯察金,人们以其为榜样,克服在学习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通过纷繁的生活画面,读者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哪些是值得肯定与赞美的,哪些是必须反对与批判的……真正体现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在人与作品之间形成一种情感反应,使人在感知内容的同时也能感知内容情感意蕴,当人要表达情感时,也能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文学阅读能否达到情感教育,要看作品对青少年读者情感(喜怒哀乐爱恶欲)是否调节到共鸣的状态,作者与读者能否心心相印。优秀的文学作品,读者在阅读活动中,为什么会全神贯注,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感和解放感?这是因为作品对情感起到调节的作用:一是激发与增强肯定性情感,从充满高尚情感的作品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培养高尚情感。如李白的《蜀道难》、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的《赤壁赋》、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等。都能荡涤读者的心胸,在美的享受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境界和品格;二是调节否定性情感。“ 在共鸣中使否定性情感得到宣泄,所谓的‘长歌当哭’,就是美的快感冲淡了否定性情感。”如《雷雨》中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话,就能唤起人的情感态度;《窦娥冤》反面人物的言语“既然有了药且饶了你吧,正是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人是贱虫,不打不招”等,这是剧本对丑恶的形象的评击的台词,“这样的台词可能间接地激起人们对美的向往,也可能使观众肯定着自己认识丑的审美能力,欣赏着自己发现丑的是非观”,此句解释了否定性情感的内涵;三是不同作品形态可以调节情感的强弱。优美的作品往往可以使心灵坦然、缓和、宁适,如嵇康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超然洒脱;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自如;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壮阔胸怀……使人生的真谛尽在不言中。同是某一事物,因人们的主观认识各自不同,情感态度也有一定的差别,如有关“月”的诗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花月正春分”、“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漏暗斜月迟迟”……除了人的视觉感受外,还有时间条件、环境条件、心理条件诸多因素的限制性,作品对人的情感变化(强弱)也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总之,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的内在情感的直接感动,调动起人的各种心理能力并使之和谐运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人的塑造,以不断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因此具有陶冶人、塑造人的功能。对青少年而言,文学阅读对其情感的教育,是让他们的心灵穿越由种种文学技巧铺垫出的幽雅小径,找到情感的共鸣,最终达到对自身的了悟。

二.对人格精神的教育

文学教育与人格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如古希腊的史诗教育和中国先秦的诗教,都可看作是一种以文学为手段的人格教育。文学作品的人文精神,需要广大的青少年通过文学阅读,达到丰富人生阅历,陶冶性情,提高道德品质为目的,使学习生活等方面符合时展的要求,形成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人格精神。 转贴于

怎样使生活更富有情趣,人格更完善呢?

1.广泛阅读文学作品,提高生活质量。这里说的生活质量不仅仅指物质上需求满足,还指精神上获得愉悦、满足。一个人无论身处顺境与逆境,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说明他极具韧性,毫不脆弱;能够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身心发展的生活道路,说明他善于调节自己,克服精神困惑,生活不会迷茫。文学作品许许多多的典型形象,需要读者广泛阅读,扩大视野,丰富自身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以达到文化品位和生活品位的提高。无数的青少年正是阅读了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之后,懂得刚毅的不颓丧的笑迎苦难的形象背后,是词人卓越的才能和渊博学识的真实写照,是智者的境界和超越,他鼓舞了读者去战胜生活中的消极情绪和畏惧情绪,使生活更富有情趣,质量更高,人的精神更有活力。

2.思考发掘作品丰富的内蕴,激发对理想追求的热情。“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读者要积极地富有创意地解读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活动,如写读书报告、读书札记、评论鉴赏文章、朗诵表演、作品讨论会等,以便理解作品丰富的内蕴,发掘作品中深层的意义,使之在生活中,乃至人生道路产生巨大的影响,并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激发起对理想追求的热情,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走向成功,这是一。二是文学阅读对理想的教育不是为了灌输某种理想,而是为了培养对理想的追求。阅读需要投入全部的情感,而情感活动对于人的精神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量,它可以使人获得的信念变得空前得坚定,使其对于信念的追求变得无比热烈。正因如此,文学作品常会左右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常会使生活道路发生变化。在以往的岁月里,无数的青少年正是阅读了《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之后,才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信念,且催生无数的自强不息的接班人,他们自觉地积极地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使人生绽放绚丽的光芒,文学作品起到了对人的理想的教育作用。

3.促进人格的完善需要作家和作品精神的熏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的《文学小言》一章说道:“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始未之有也”。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以受到作家和作品精神的感染和熏陶,培养浩然正气和爱国主义情操。如读《硕鼠》,可以感受到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统治阶级强烈的不满与勇敢的斗争精神;读《兵车行》,可以感受到诗人忧心社稷、体恤百姓的高尚情操……且利于提高青少年坚强不屈、坚毅不拔、积极进取、勇于突破、认真执着……的品质,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作家正是通过自己的题材、形象,展现了他对生活的评价,对真理的追求,展现着他的爱与恨。一个作家的思想越高尚、感情越纯粹、境界越开阔,对生活的理解越是正确、深刻,读者从中获得的精神力量就更多,思想也会越高尚。可见,好的文学作品总能陶冶读者的性情,激励和鼓舞人们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奋斗,这就是文学的人格精神教育作用。

4.守护精神家园需要文学阅读。阅读活动根本上是基于人类要求完整而全面的表现自己内在本质力量的独特生命需要,以追求完满自足的人生为最高目的的一种自由的超越性活动。因而文学教育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教育的独特意义就在于,它不仅为人构筑起一个意味隽永的精神家园,使人在现实中被压抑的各种愿望(或精神)得以自由抒发和表达,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人由此而深刻体悟做人的价值、尊严和崇高的使命。其意义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读者的生命得到了陶冶和洗礼,提升和拓展,仿佛有一种新的生命在他的灵魂中诞生,他变得丰富和充实,比以往更热爱生命,更自觉、更强烈地要求创造自己生命的价值;二是读者仿佛被赋予了一双更加敏锐和深邃的目光,正是这种目光,不仅引导他穿过重重功利的网络,去重新诗意地理解世界和人生,而且引导他越过种种现实的屏障,去直接关照理想和未来;三是对个人的发展注入源动力,是读者的“精神食粮”,他如“灯火”,“催人向上”。同时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大有裨益。

王国维曾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三种境界之说强调文学境界和人格精神境界的统一。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所带来的精神境界也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境界。

综上所述,文学阅读在塑造人的感性生命,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培育人健全而完整的心灵和人格方面,有着其它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深入研究文学阅读,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文学阅读》。河北张家口教育学院宣化分校中文系 武步海文.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3]《美学概论》。王朝闻主编: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一版.

品三国读后感篇7

一、抓住学生课外阅读需要心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大文豪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我所教班级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小学、初中阶段涉猎名著极少,新课标中所列八部名著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只是听说过,系统阅读过一部的更是寥寥无几。面对厚厚的《三国演义》《红楼梦》,根本不知从何下手,一片茫然。面对这种情况,我抓住学生课外阅读需要心理:认知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书一方面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另一方面是出自于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这种心理需求是求知最基本的原动力。

首先,开展名著阅读的交流会。遵循学生课外阅读需要心理:追求赏识的需要。这类阅读心理需要分成两种:一种是通过阅读得到父母师长的赞许,另一种是为了通过课外阅读增加谈资,从而赢得同龄人的敬服。我告诉学生,名著是经过历史洪流卷席,大浪淘沙之后沉淀的金子。不管是思想还是艺术上都存在极高的价值,阅读它们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甚至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其次,我根据学生不同性别、性格、心理特质,在规定书目的基础上,引导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女生多愁善感,喜欢风花雪月,我就将《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一幕娓娓道来。男生崇拜英雄人物,说罢赵子龙单骑救主,个个热血沸腾。老葛朗台的吝啬令人捧腹,觉新的懦弱引来讨伐声一片……

文学名著的原著很出色,很多的文学评论家对于这些文学名著的解读也很到位。文学评论家的这种解读,实际上是教学生如何去品读这部名著。我有意识的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名的文学评论家评价名著的文章,学生在自己初读的基础上,有名家的指点,会更深入地理解原文。

二、循序渐进、培养阅读能力

首先,我告诉学生当代散文家、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过一句话,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往往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便是终身读者,即一辈子爱读书的人。所以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制定长期的阅读计划,每天阅读名著的时间、篇目。力求把读文学名著当成生活的必需,务必每天亲近文学、每天都和作家进行心灵的对话。随着身心的发展,自我意识的觉醒使中学生容易产生孤独感,课外阅读便成了他们排遣孤独的突破口。他们以书为友,与书中人物交流思想、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得到自我振奋与陶醉。

其次,指导学生科学阅读的方法。如“择要摘抄法”“圈画点评法”“写读后感”等。尤其是圈画点评这一方法,学生边读边记,在思考中升华。当他们回顾自己写下点点滴滴的收获,成就感油然而生。再则,每天上课,都设课前三分钟,让学生每天分享一个名著故事。互相督促鼓励,形成愉快的阅读氛围。

第三,有针对性地梳理长篇名著阅读。长篇小说篇幅长,人物多,情节杂,学生难把握容易混乱。名著导读课便至关重要。第一步,向学生提供导读材料,材料主要包括作者简介、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简析、艺术特点简析等等,让学生在读之前对作品先有个大体的了解。然后,以某一要点切入。例如《三国演义》导读:

通过对英雄的分析点评,引导学生去感知其中英雄人物的形象,并适当进行对比,鼓励学生思考和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1、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中央电视台84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断:三顾草庐、舌战群儒、赤壁之战等。

2、请学生谈谈对片断中人物的感受?(小组讨论)刘备、诸葛亮、曹操。

3、回归文本,制定部分回合让学生阅读,然后小组合作,对以下问题进行探讨:

(1)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怎样一个人?你印象中的曹操又是怎样一个人?

(2)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刘备却处处流泪,你是如何看待刘备的“眼泪”?

(3)诸葛亮运筹帷幄,谋略过人,但你相信他真懂得七星台祭风、五丈原禳星吗?你如何看待诸葛亮的才能。

在比较的阅读过程中,带动学生进行思考,进行讨论。一方面通过交流可以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能产生观点的碰撞,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4、总结延伸。利用课外时间,认真阅读《三国演义》以及相关资料,并从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人物形象,并就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的剖析、研究和探讨。由面到点,化繁为简。

三、注重实效,定时进行名著阅读检测

1、课前5分钟。以课前讲话的形式展开,可以复述一个名著情节,可以交流对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的赏析,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对公认的好句子、段落朗诵甚至背诵。

2、采取“我读文学名著”的日记传递。班级准备一个日记本,用记日记的形式,一天一个人,从甲同学传到乙同学,让他们去谈自己读了哪个名著,或者是哪个名著片断的主要故事情节,锻炼一下他们概括情节的能力,之后就是谈自己阅读的感受。让学生有一个相互学习借鉴的机会。半学期评选一次好作品,加以奖励。

3、两周小测检查一次。根据新课标考试要求,以书面考查形式检验学生读书质量。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4、整体感知阅读,这一遍阅读安排在寒暑假期里。由于假期时间集中,他们完全处于自主的地位,便于从整体上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特点。同时对不懂的字词,查阅工具书,心得记在阅读笔记上,开学后交流、检查。

四、 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做学生名著之路的点灯人

作为教师应当而且必须以身作则。如果一位语文老师对语言文学的感觉了了,那他如何去指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如何去引导学生进入文学的殿堂?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力争能让学生随便抽出一本书来,我都能指出它的作者、故事梗概、主要艺术特点和阅读的价值。

品三国读后感篇8

关键词:品析;多元诵读;拓展延伸

古诗――中华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寓意深刻、耐人寻味。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小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如何教好古诗,学生如何学好古诗,怎样让这支民族“瑰宝”焕发新的光彩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教给方法,悟诗意

传统的古诗教学,通常是老师将古诗肢解成一个又一个的关键字,然后详细讲解,分析字意。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完全游离于整个学习探索过程之外,最终带来的只能是学生对古诗学习的畏难情绪。而我们老师应该做的是在课上引导学生放开思想,让思维活起来。

我在教学朱熹的《观书有感》一诗,组织质疑环节“为什么诗中写池塘,诗题却叫《观书有感》呢?”启发学生带着问题探讨,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学生明白了朱熹借半亩方塘来譬喻读书体会的。这样设计教学过程,把学习的自、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

二、品析字词,悟感情

“一字值千金”,用这句话来形容古诗中的精妙之字绝不为过。这就是中国语言、中国文化的精深之所在。于是,在我的古诗课堂教学中,最后总会有这样一个环节:请你闭上眼睛,感情朗诵或者听别人朗诵这首古诗,细细品味,你觉得这首古诗哪个字哪个词用的最好,好在哪儿?

以下是我在教学《观书有感》一诗时学生对此问题的回答。

生1:我觉得“鉴”字用得好,它给人的感觉是池塘里的水清澈极了,犹如一面镜子,多形象呀!

生2:我觉得“徘徊”这个词用得特别好,一个词将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动态地描写了出来。而且与前面的“天光”和“云影”形成相互照应。

生3:我觉得“问”字用得好。它引起读者的思考“池塘里的水为什么如此的清澈?为下文理解读书的感受作了铺垫。

……

学生在品读中,不断感叹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不断感叹作者描述景色之美,不断感叹中国古诗艺术的博大精深,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重视朗读,在多元诵读中抒情

通过反复诵读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使教师、学生、作者彼此间心灵相融、情感相通。

1.初读,文通字顺

一看到诗后,要求学生自己先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一般节奏与韵律。让学生自己主动地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把诗读通畅,既是乘学生兴趣所致,也是为以后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两全其美。

2.再读,领悟诗意

即在读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借助插图、字典等非直接说明诗意的工具书读懂词句,将能读懂的批注在诗旁,将不能懂的作上记号。然后再通过小组或全班的交流领悟词句的含义,从而理解诗写了什么。

3.三读,体会感情

在了解了诗的大意后再反复朗读,就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虽然大纲对体会思想感情的要求仅放在高年级,但一般来说,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都是浅显易懂的诗,只要孩子了解了诗意,就会自然而然地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到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情感。

4.四读,熟读成诵

即在悟情的基础上熟读,指导有感情地读,以达到成诵的境地。

四、拓展延伸,在提升内涵中融情

古诗词产生的年代久远,加之学生的阅历又太浅,要准确把握诗歌作品的情感,仅仅拘泥于课文必学内容上是远远不够的,必

须对作者的社会经历,文化教养,情趣爱好以及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因此,教师要形成开放的语文教学观,让作者情、学生情在拓展延伸中融合,拓展的渠道有三种:

1.课前收集

课堂上的能力展示,来源于课下的积累。教师在课前为学生提供学习导向,精心设计了一些积累主题,然后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收集资料,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初步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课上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收获,不但可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学生终生有益。

2.课堂交流

课堂交流是认识深化、情感深化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在对话交流中导情。例如,我在教学陆游的《示儿》时,提问:你还知道陆游写过哪些爱国的诗?你还知道哪些抒发爱国之情的名句?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老师对学生问题导向性的拓展延伸,是对爱国文化的深层次认识。

3.课后延伸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有新意,要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延伸,更是情感的延续。

总之,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古典文化。

上一篇:关于莫言的作文范文 下一篇:科普书籍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