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宴会礼仪范文

时间:2023-11-04 14:29:45

中餐宴会礼仪

中餐宴会礼仪篇1

一、如何组织准备宴会

能否成功地举办一次宴会,达到预期的目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在宴会前的各种准备是否充分,各方面的礼仪是否周全,所以宴会前准备的礼仪工作是很重要的。具体要求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列出宾客名单

任何一次宴会,都是要达到一定的目的。宴会之前要按照宴会的目的列出被邀请人员的名单,并且确定谁是主宾,谁是次主宾,谁是陪客。

2.宴请时间

宴清时间应以主宾最合适的时间来确定,以多数宾客能来参加宴会为准则。宴会场所的选定,要考虑生活习惯、民族差异及等方面的因素。

3.宴会的菜谱

宴会的菜谱要做到丰俭搭配、主次分明。即一桌菜要有主菜,以显示菜的规格;要有一般菜,以调剂客人的口味;要有特色菜,以显示菜的风格。应特别照顾主宾的饮食习惯。同时,酒水、香烟、水果要备齐。

4.宴会中的座位安排

正式宴会一般要事先安排座次,一示隆重,二免混乱,三可更好地达到宴请的目的。按共同的惯例和习惯,桌次高低以离土桌远近而定,右高左低,桌数较多时,要摆桌次牌,多桌宴请时,宴请桌排列般以最前面或居中的桌子为主桌。

二、宴会中的服务礼仪

宴会中的服务直接影响顾客对酒店或餐厅服务人员的印象。所以,宴会中服务人员的服务礼仪尤为重要,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语言艺术:语言是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在餐厅接待中它要求语言要简洁、明确、健康、优美,我国的语言极为丰富复杂,作为餐厅服务员必须要有语言方面的艺术技巧,才能做好餐厅服务工作,要达到语言美必须做到说话和气,说话是表达思想解决问题的手段,而和和气气的说话则是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容易被对方接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谈吐文雅:文雅的语言能使人悦耳,粗野的词汇使人憎恶,因此语言要洁净、彬彬有礼,能引起对方敬意。有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态度要和蔼:和颜悦色的讲话使人感到温暖,讲话时尊重对方,能够使对方产生对本人的敬意。

讲话举止要大方:说话的神态要自然朴实,令人听信,不夸夸其谈,信口开河,要庄重自信,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端拿技巧:在餐厅服务中服务员要掌握餐厅服务基本功最突出的是上菜、撤桌时的端拿技巧。端拿是指端拿摆放菜点和汤饭的方法和技巧,要求端平拿稳,汁液不溢,保持菜肴形状。端拿时要敏捷准确的传送,摆放在恰当的位置,以一手摆置数碗或数碟的做法既不卫生,又不雅观,并容易发生事故差错,以致在客人面前失礼。

三、宴会后的服务礼仪

客人用餐完毕,应做好餐后服务工作。如:送上香巾,并征求客人意见,对宾客提出的意见要虚心接受,记录清楚,并感谢:非常感谢您的宝贵意见为客人拉开座椅让路,递送衣帽、提包,在客人穿衣时主动配合协助;送客道别。

宴会一般被视为隆重的宴请,它往往是为宴请专人而精心安排的,在比较高档的饭店,或是其他特定的地点举行的,讲究排场、气氛的大型聚餐活动。因此,对其服务以及礼仪的要求也较高。宴会服务礼仪不仅仅要做到餐厅服务礼仪中的基本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出席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宴会是国际国内社会交往中一种通行的较高层次的礼仪形式。一般把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举办的有一定规模的酒宴,称为宴会;私人举办的规模较小的称为筵席。

宴会常用于庆祝节日、纪念日,表示祝贺、迎送贵宾等事项。宴会的场面一般比较庞大、隆重,能使人得到一种礼遇上的满足。不同的宴会有着不同的作用,概括地说,宴会可以表示祝贺、感谢、欢迎、欢送等友好情感,通过宴会,可以协调关系,联络感情,消除隔阂,增进友谊,加强团结,求得支持,有利于合作等。

宴会种类复杂,名目繁多。

按规格分:有国宴、正式宴、便宴、家宴;

按餐型分:有中餐宴会、西餐宴会、中西合餐宴会;

按用途分:有欢迎宴会、答谢宴会、国庆宴会、告别宴会、招待宴会;

按时间分:有早宴、午宴和晚宴;

其他如鸡尾酒会、冷餐会、茶会都可列为宴会。

宴会准备的礼仪

宴会具有很重要的礼仪作用,有严格的礼仪要求。宴请宾客是一种较高规格的礼遇,所以主办单位或主人一定要认真、周到地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一).明确对象、目的、形式

1.对象。首先要明确宴请的对象。主宾的身份、国籍、习俗、爱好等,以便确定宴会的规格、主陪人、餐式等。

2.目的。宴请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为表示欢迎、欢送、答谢,也可以是为表示庆贺、纪念,还可以是为某一事件、某一个人等等。明确了目的,也就便于安排宴会的范围和形式。

3.范围。宴请哪些人参加,请多少人参加都应当事先明确。主客双方的身份要对等,主宾如携夫人,主人一般也应以夫妇名义邀请。哪些人作陪也应认真考虑。

对出席宴会人员还应列出名单,写明职务、称呼等。

4.形式。宴会形式要根据规格、对象、目的确定,可确定为正式宴会、冷餐会、酒会、茶会等形式。目前世界各国礼宾工作都在改革,逐步走向简化。

(二).选择时间、地点

主人确定宴会时间,应从主宾双方都能接受来考虑,一般不选择在重大节日、假日,也不安排在双方禁忌日。选择宴会日期,要与主宾进行商定,然后再发邀请。

地点的选择,也要根据规格来考虑,规格高的安排在国会大厦、人民大会堂,或高级饭店。一般规格的则根据情况安排在适当的饭店进行。

(三).邀请

宴会一般都要用请柬正式发出邀请。这样做一方面出于礼节,一方面也是请客人备忘。

请柬内容应包括:活动的主题、形式、时间、地点、主人姓名。请柬要书写清晰美观,打印要精美。请柬一般应提前两周发出,太晚了不礼貌。

(四).安排席位

宴会一般都要事先安排好桌次和座次,以便参加宴会的人都能各就各位,入席时井然有序。席位的安排也体现出对客人的尊重。

桌次地位的高低,以距主桌位置的远近而定。以主人的桌为基准,右高、左低,近高,远低。

座次的高低,考虑以下几点:

1.以主人的座位为中心,如果女主人参加时,则以主人和女主人为基准,近高远低,右上左下,依次排列。

2.把主宾安排在最尊贵的位置。即主人的右手位置,主宾夫人安排在女主人右手位置。

3.主人方面的陪客,尽可能与客人相互交插,便于交谈交流,要避免自己人坐在一起,冷落客人。

4.译员安排在主宾右侧。

5.席次确定后,座位卡和桌次卡放在桌前方,桌中间。

(五).拟订菜单和用酒

拟订菜单和用酒要考虑以下几点:

1.规格身份、宴会范围。

2.精致可口、赏心悦目、特色突出。

3.尊重客人饮食习惯、禁忌。

4.注意冷热、甜咸、色香味搭配。

宴会中主人的礼仪

(一).迎宾,宴会开始前,主人应站在大厅门口迎接客人。对规格高的贵宾,还应组织相关负责人到门口列队欢迎,通称迎宾线。客人来到后,主人应主动上前握手问好。

(二).引导入席,主人请客人走在自己右侧上手位置,向休息厅或直接向宴会厅走去。休息厅内服务人员帮助来宾脱下外套、接过帽子。客人坐下后送上饮料。

主人陪主宾进入宴会厅主桌,接待人员引导其他客人入席后,宴会即可开始。

(三).致词、祝酒,正式宴会一般都有致词和祝酒。但时间不尽相同。我国习惯是在开宴之前讲话、祝酒、客人致答词。在致词时,全场人员要停止一切活动,聆听讲话,并响应致词人的祝酒,在同桌中间互相碰杯。这时宴会正式开始。

(四).服务顺序,服务人员侍应,要从女主宾开始,没有女主宾的,从男主宾开始,接着是女主人或男主人,由此向顺时针方向进行。规格高的,由两名服务员侍应,一个按顺序进行,另一个从第二主人右侧的第二主宾至男主宾前一位止。

(五).斟酒,斟酒在客人右侧,上菜在客人左侧。斟酒只需至酒杯三分之二即可。

(六).用餐时,主人应努力使宴会进行得气氛融洽,活泼有趣。要不时地找话题进行交谈。还要注意主宾用餐时的喜好,掌握用餐的速度。

(七).客人用餐完毕,吃完水果后,在客人告辞时,主人应热情送别,感谢他的光临。

赴宴的礼仪

宴会是否成功,主人处于主导地位,主人要以客人的需要、习惯、兴趣安排一切。而应邀赴宴的客人的密切配合也是决不可忽视的。

(一).应邀,接到邀请后,不论能否赴约,都应尽早作出答复。不能应邀的,要婉言谢绝。接受邀请的,不要随意变动,按时出席。确有意外,不能前去的,要提前解释,并深致歉意。作为主宾不能如约的,更应郑重其事,甚至登门解释、致歉。

(二).掌握到达时间,赴宴不得迟到。迟到是非常失礼的,但也不可去得过早。去早了主人未准备好,难免尴尬,也不得体。

(三).抵达,主人迎来握手,应及时向前响应,并问好,致意。

(四).赠花,按当地习惯,可送鲜花或花篮。

(五).入席,在服务人员的引导下入座。注意在自己的座位卡入座,不要坐错了位置。

(六).姿态,坐姿自然端正。不要太僵硬,也不要往后倒靠在椅背上。肘不要放在餐桌上,不要托腮,眼光随势而动,不要紧盯菜盘。

(七).餐巾,当主人拿起餐巾时,自己便也可以拿起餐巾。打开放在腿上。千万不要别在领口,挂在胸前。

餐巾是用来防止菜汤滴在身上,和用来擦拭嘴角的,不可用来擦餐具,更不要用来擦脖子抹脸。

(八).进餐,进餐时要文明、从容。闭着嘴细嚼慢咽,不要发出声音,喝汤要轻啜,对热菜热汤不要用嘴去吹。骨头、鱼刺吐到筷子上、叉子上,再放入骨盘。嘴里有食物时不要说话,剔牙时,用手遮住。就餐时,不得解开纽扣,松开领带。

(九).交谈,边吃边谈是宴会的重要形式,应当主动与同桌人交谈,特别注意同主人方面的人交谈,不要总是和自己熟悉的人谈话。

话题要轻松、高雅、有趣,不要涉及对方敏感、不快的问题,不要对宴会和饭菜妄加评论。

中餐宴会礼仪篇2

【关键词】红楼梦;唐顿庄园;餐桌礼仪;中西方文化差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57-02

饮食在人们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同的人对饮食的认识、要求、用餐方式等各不相同,饮食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具有较深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食礼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饮食,同时又约束着饮食活动。由于地域、文化、餐桌礼仪、文明发展等文化差异,中西方食礼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通过探究《红楼梦》和《唐顿庄园》中的餐桌礼仪,了解不同的食礼文化及其背后所隐含的中西方文化的根性。

一、从红楼梦看中国餐桌礼仪

中国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宴饮文化,至少在周代,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善的饮食礼仪制度,宴会中贯穿的礼仪、礼节,并非是对吃的情趣的束缚,而是表现人们的道德文化修养,在饮食生活中体现一种形式美、伦理美、人情美。《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经典名著之一,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贵族家庭的繁荣与衰败,还原了当时贵族家庭的生活场景,对研究中国古代的餐桌礼仪具有极大的空间。

黛玉进贾府,是宏篇巨制《红楼梦》的开端,随着黛玉的进入,贾府的背景、人物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同时通过对黛玉进府过程的繁复描写,贾府繁紊的餐桌礼节也一览无遗,在贾母吩咐过传饭后,王夫人带着黛玉进去,已有很多人在此伺候,但却为何“在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脂砚斋在此处有批语:不是待王夫人用膳,是恐王夫人有失侍膳之礼耳。这是规矩。再而提到的是这侍膳的礼仪“李纨捧饭,王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而上桌的只有贾母、黛玉和三春而已”,在古代,根据满族重小姑的习俗,未出阁的女儿在家是姣客,身份是很尊贵的,所以女儿可以和父母一同吃饭,而媳妇则要在一旁伺候,待公婆和小姑吃罢才可以吃。最后吃饭的座次自然也值得一说,书中这样写道“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中国古代长幼尊卑,贾母自然是坐在正面,又有左右相对,左为尊的规矩,所以熙凤让黛玉坐左边第一张椅子。有王夫人、李纨等在场,黛玉自然是不肯,在知道她们不在这里吃饭后,方才坐了。此时“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也显示了古人以左为尊,尊者或长者坐上座,然后从左至右的吃饭座次的讲究,黛玉是客,所以礼让至左手一座,元春不在迎春居长,坐右手一座,接下去是探春惜春。孔子曰:“兴于诗,成于礼”,尽管这些封建礼仪十分繁缛,但表达了古人内心对长辈的尊敬及为人待客之道。

《红楼梦》中还有一段描写贾府中秋设家宴赏月的桥段。家宴是中秋节家人团圆的重要形式,贾府的家宴设在山之高脊凸碧堂内。为了达到阖家团圆的目的,能到的家人一律都到,连平时公务最繁忙的贾政也到了场。凡桌椅皆是圆的,特取团圆之意。坐法也有讲究,按照辈份,上面居中,贾母坐下。左边是贾赦、贾珍、贾琏、贾蓉,右边是贾政、宝玉、贾环、贾兰,团团围坐。宴会在圆桌上进行,座次仍是“尊卑有序”“长幼有序”。贾母是“老祖宗”,在上面居中坐下。贾赦是大房,所以成左;贾政是二房,所以居右。这是封建社会诗礼之家的一套礼仪。

封建社会的宴饮活动,不但座位安排很有讲究,“面东为尊”“左为上”;而且迎接宾客要打躬作揖,席间宾主频频敬酒劝菜,筷要同时举起,席终“净面”后要端茶、送牙签等等,礼仪十分繁缛。现在时代不同,过去那一套礼仪制度当然不适用,但我国是礼仪之邦,人们在宴饮活动中重现礼节、礼貌,几千年来已形成文化传统,其中展现中华民族伦理美,形成美的一些细节,仍沿袭至今。现在虽然没有古代这么拘谨,但每当重要节日或者特殊日子,人们依旧会以怀念的姿态去遵守这些古老的规定、规矩。当然平时的家庭饮食中,人们也会依旧以尊敬老人、师长、宾客为原则。

二、从唐顿庄园看西方餐桌礼仪

唐顿庄园讲述了发生在格兰瑟姆这个贵族家族的故事,主人公玛丽作为格兰瑟姆先生三个女儿中的老大,她的择婿决定着格兰瑟姆家族的财产将由谁继承,这成为了整个故事的中心。围绕这个故事,各色贵族穿梭于唐顿庄园。那么,在这座庄园一切礼仪就是来点缀这个故事的。

餐桌礼仪恐怕是最能展示贵族礼仪的复杂。首先,餐桌的布置、餐具的排列都有严格的要求,比如刀、叉、勺该以怎样的顺序排列,它们之间的间距又如何确定,椅子与桌沿的距离等齐,卡森管家会拿着木尺一个个测量,确保间距误差不大于1厘米。事实上,当时每一个管家手里都要有一把尺,测量杯子和盘子、盘子和桌子、桌子和椅子直接的距离。并且仆人们不会不戴手套就触摸餐具。崇尚繁复,为臻完美,餐桌的布置恐怕得花上几个小时。其次,侍餐的都是男仆,当主人们落座后,所有用餐人是不能靠在椅子背上的,椅子背不仅是个装饰作用,也是为了方便男仆拉椅子。在吃饭的整个过程中,管家和男仆们都要在旁侍奉。食物是根据每份菜品的分工一道道上的,首先要端给最年长、地位最高的老夫人。并且不同的餐点也会由不同等级的仆人端入,第一男仆端第一道荤菜,第二男仆只能端第二道菜,一般是素菜或者佐餐。《唐顿庄园》的餐桌上出现的所有的菜是不能放在餐桌上的,当两道或两道以上菜都正在被食用时,单手端菜的男仆需要同时弯下腰,由主人拿取。在用餐时,只有女主人开始动刀叉,其他人才可以动,还有在餐桌上交谈时,你必须跟随女主人的节奏,她的动作决定在座各位与哪一边的邻座交谈。

中餐宴会礼仪篇3

关键词:商务礼仪;微笑;着装;馈赠;宴请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248-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如何保证商务活动的有效进行成为涉外商务人员关注的话题。适宜的商务礼仪是商务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要素,了解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基本商务礼仪是涉外商务人员的必修课程。

一、商务礼仪的内涵和必要性

礼仪是在交往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相互尊重的意愿,就是与人交往的程序、方式以及实施交往行为时外在表象方面的规范,是人类为维系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商务礼仪即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人们在商务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约束人们行为、促进商务活动发展的方式。

商务礼仪是商务人员个人素养的体现,有助于在商务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商务人员的商务礼仪体现着企业的形象,良好的商务礼仪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总体形象,尤其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商务人员还面临文化差异。因此,涉外商务人员必须要了解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商务礼仪。

二、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商务礼仪

(一)微笑礼仪

不同国家存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可能会造成沟通障碍甚至冲突,然而,在国际交往中,任何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礼仪,就是微笑。在任何国家,微笑都是友好的表现,是能够令人产生愉悦感的姿势。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微笑能够缓和商务活动的紧张气氛,还能化解交流障碍和冲突。面带微笑,表示自己有充分的信心,能够以不卑不亢的姿态与人洽谈,容易获取别人的信任,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微笑被视为商务活动的通行证。

(二)着装礼仪

一个人的着装体现了其个人的品位及修养,也体现出其对他人的尊重。在国家商务活动中,适宜的着装能够代表商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及对对方的重视,从而能够提升个人及企业形象,促进商务活动的进行。如今,随着商务活动的全球化,各个国家商务着装礼仪体现出趋同的态势,总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要求。

对于商务活动中的男士,一般要求着西装、打领带。西装颜色最好为深色:黑色、灰色或蓝色。切忌穿休闲装、运动装。穿西装时,身上颜色不宜超过三种;鞋子、腰带、公文包最好为一个颜色,黑色最佳。

对于商务活动中的女士,着职业套裙最佳。商务女士着装有六大禁忌要格外注意:忌过分鲜艳;忌过分杂乱;忌过分短小;忌过分暴露;忌过分透视;忌过分紧身。

商务活动中合理的服饰搭配对商务活动的顺利展开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参加商务活动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份、特定的场合选择适宜的服饰。

(三)馈赠礼仪

在商务交往中,馈赠礼仪是一项重要礼仪。与合作伙伴、客户相互赠送礼品,是表达友好和祝愿的一种方式,也表明了希望与对方合作的意愿。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更是如此。赠送礼品,尤其是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礼品,表达出了对国外合作伙伴的尊重和友好。然而,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在商务馈赠方面有不同的礼仪和准则。例如,中国人讲究面子,认为礼品价值越高,越能体现自己的诚意,自己越有面子,因此喜欢赠送名烟、名酒、名表、金银等价值不菲的礼品。欧美人赠送礼品更加注重其体现出来的感情价值而非货币价值,因此喜欢赠送一些小礼品,尤其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礼品,如食品、手工艺品、书籍等。此外,在赠送礼品时,要格外重视文化禁忌,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商务活动进行。例如,不能赠送阿拉伯人酒;给日本人赠送礼品,数量不能是4或9,最好是双数。

(四)宴请礼仪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商务宴请是必备环节,也是增进双方友谊、加强相互了解的好时机,能够有效促进商务活动的成功。中方在宴请西方客人时,要充分重视由文化差异造成的宴请礼节差异,尊重外方客人文化习惯。宴请时,要根据对方喜好来决定是中餐宴请还是西餐宴请;中餐宴请一般选择圆桌,点菜时要点一些体现地方特色的菜肴,西餐宴请一般为长桌,吃西餐要讲究就餐环境:精美的菜单,迷人的气氛,动听的音乐,优雅的进餐礼节。中国人在宴请中喜欢劝酒,而且认为喝的越多越能体现感情深,然而,西方宴请礼仪中不提倡大肆饮酒,而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以酒助兴即可。此外,还要格外注意用餐中的文化禁忌,如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禁食猪肉;一些国家的人不吃动物内脏等。在宴请国外客人时,必须对其国家用餐文化及个人喜好有充分了解和准备,才能避免产生误会和冲突。

三、总结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适宜的商务礼仪对于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微笑、着装、馈赠和宴请礼仪是商务礼仪中最基本的方面,商务人员要根据交往方文化特点,在这些礼仪方面格外注意,避免因文化、礼仪因素而影响商务活动的成功开展。

参考文献:

[1] 辇玉杰.山东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 蒋丹.论中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中餐宴会礼仪篇4

我们平常生活中总会遇到请人吃饭或者被请吃饭的情况,你真了解中餐礼仪吗?你知道中餐用餐礼仪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餐用餐礼仪,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中餐用餐礼仪1举办中餐宴会一般用圆桌,每张餐桌上的具体位次有主次之分。宴会的主人应坐在主桌上,面对正门就座;同一张桌上位次的尊卑,根据距离主人的远近而定,已近为上,已远为下;同一张桌上距离主人相同的次位,排列顺序讲究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在举行宴会时,各桌之上均应有一位主桌主人代表,作为各桌的主人,其位置一般应以主桌主人同向就座,有时也可以面向主桌人就座。每张桌上,安排就餐人数一般在10人以内,并且为双数,人数过多,过于拥挤,也会照顾不过来。

在每张餐桌上位次的具体安排上,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每张桌上一个主位的排列方法。

每张餐桌上只有一个主人,主宾在其右手就座,形成一个谈话中心。

2、每张餐桌上有两个主宾位的排列方法。

如主人夫妇就座于同一桌,以男主人为第一主人,女主人为第二主人,主宾和主宾夫人分别坐在男女主人右侧,桌上形成两个谈话中心。

如果遇到主宾身份高于主人时,为表示尊重,可安排主宾在主人位次上就座,而主人则坐在主宾位子上,第二主人坐在主宾左侧。

如果本单位出席人员中有身份高于主人者,可请其在主人位就座,主人坐在身份高者左侧。

以上两种情况也可以不做变动,按常规予以安排。

中餐用餐礼仪21、中餐上菜顺序

标准的中餐,不论何种风味,其上菜顺序大体相同。通常是首先上冷盘,接着是热炒,随后是主菜,然后上点心喝汤,最后上水果拼盘。当冷盘吃剩三分之一时,开始上第一道菜,一般每桌要安排十个热菜,宴会上桌数再多,各桌也要同时上菜。

上菜时如果由服务员给每个人上菜,要按照先主宾侯主人,先女士后男士或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进行。如果有个人取菜,每道菜应放在主宾面前,有主宾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取菜。却不可迫不及待地越位取菜。

2、用餐时如何使用毛巾和餐巾

正式宴会前,会为每位用餐者上一条湿毛巾,它是用来擦手的,不能用来擦脸、擦嘴、擦汗。宴会结束时,再上一块湿毛巾,它是用来擦嘴的,不能用来擦脸、擦汗。正式宴会上,还为每位用餐者准备一条餐巾。它应当铺放在并拢之后的大腿上,而不能把它围在脖子上,或掖在衣领里、腰带上。餐巾可用于轻抹嘴部和手,但不能用于擦餐具或擦汗。

3、用中餐的礼仪要求

由于中餐的特点和食用习惯,参见中餐宴会时,要注意一下几点:

1、上菜后,不要先拿筷,应等主人邀请,主宾拿筷时再拿筷。

取菜时要相互礼让,依次进行,不要争抢。取菜时要适量,不要把对自己口味的好菜一人包干。

2、为表示友好、热情,彼此之间可以让菜,劝对方品尝,但不要为他人布菜,不要擅自做主,不论对方是否喜欢,不要主动为其夹菜、添饭,以免让人家为难。

3、不要挑菜,不要在共用的菜盘里挑挑拣拣、翻来翻去、挑肥拣瘦。

取菜时,要看准后夹住立即取走。不能夹起来又放下,或取回来又放回去。

中餐用餐礼仪31、吃中餐首先要注意筷子的使用。

中式餐饮的主要进餐工具是筷子,标准的握筷姿势。过高或过低握筷,或者变换指法握筷都是不规范的。在使用筷子夹菜时不要在菜肴上乱挥动,不要用筷子穿刺菜肴,不要将筷子含在口中,不要让菜汤滴下来,不要用筷子去搅菜,不要把筷子当牙签,不要用筷子指点别人。需要使用汤匙时,应先将筷子放下。

2、其次要注意自己的吃相。

进餐要文雅,不要狼吞虎咽,每次进口的食物不可过大,应小块华 夏 酒 报中国酒业风向标小口地吃。在品尝已入口的食物与饮料时,要细嚼慢品,最好把嘴巴闭起来,以免发出声响。喝汤时,不要使劲地嘬,如汤太热,可稍候或用汤勺,切勿用嘴去吹。食物或饮料一经入口,除非是骨头、鱼刺、菜渣等,一般不宜再吐出来。需要处理骨刺时,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掩嘴,用筷子取出放在自己的餐盘或备用盘里,勿置桌上。口中有食物,勿张口说话,如别人问话,适值自己的口中有食物,要等食物咽下后再回话。整个进餐过程中,要热情与同桌人员交谈,眼睛不要老盯着餐桌,显示出一副贪吃相。

3、最后要注意牙签的使用。

正式宴会中,不宜当众使用牙签,更不可用指甲剔牙缝中的食物,如果感觉有必要时,可以直接到洗手间去除掉。在餐桌上必须用牙签时,最好用手捂住嘴轻轻剔,而边说话边剔牙或边走跑边剔牙都不雅观。

中餐宴会礼仪篇5

上了年纪的人,大多还记得童年所受的餐桌家教,其中令人难忘的是筷箸礼习,现在回想起来,用筷约有十忌。

一忌迷筷,举筷不定。

二忌翻筷,以筷从碗底挑菜拣食。

三忌刺筷,以筷当叉戳食。

四忌拉筷,持筷撕口中的鱼、肉。

五忌泪筷,用筷从汤中捞物。

六忌剔筷,以筷当签挑牙缝。

七忌吸筷,将筷放在口中吮卤汁。

八忌供筷,将双筷直插在饭碗中央。

九忌敲筷,以筷击碗或桌。

十忌指筷,持筷说话点人。

记得幼年无知,在母亲还没有将菜端齐时,便顽皮地以筷敲碗取乐。结果被祖父一顿训斥,还被罚背诵用筷十忌。可如今在食堂或餐厅就餐,以筷击碗,习以为常,不少青年并不以为失礼,只是觉得好玩开心。其实这是一种乞讨行为,早先乞丐一面以筷敲破碗,一面“老爷”、“太太”喊不停,以求引起过往行人大发慈悲,施舍零钱和剩饭残羹充饥。故而人们十分忌讳餐桌敲碗之声。

现在有些人参加宴席,用筷随便,实在有伤大雅。也许在这些人看来,筷箸不过是两根小玩意,随便点又有何妨,其实不然。一次某公司宴请新加坡华侨客商,中方有位代表说话持筷指指戳戳,侨商已经不悦。谁知另一位更不像话,随手将一双筷子直插在八宝饭中央。要知道只有上供祭鬼魂才如此,华侨港台同胞对这种做法是非常忌讳的。新加坡老板认为此举是触他们霉头,立即沉下脸说,“连个筷子也不会使,还出来谈生意。晤(没)家教!”说着起身离席而去。事后,有关领导撤换了这两个代表,又多次陪礼道歉,生意才算没有吹掉。由此看来筷子虽小,礼节不轻,掉以轻心是会影响大事的。

香港人有句话,“餐头食饭教仔女”。此话是经验之谈,用筷礼仪从小就要教子女。而且应该每顿饭对失礼者予以纠正。就以筷箸十忌而言,无论在家宴或社交筵席上,若犯其中一忌,总感到不卫生、不文明。

在宴席上用筷还另有一种礼俗。客人入座后,主人先握筷比划一下,然后说:“诸位不必客气,没什么好菜招待,大家请!请!”这时客人方可动筷,在此以前动筷是失礼的。有人餐毕,要以筷向全桌尚在用膳的客人示意说,“各位请慢用!”然后将筷放在碗口上,这表示我在奉陪诸君进餐,直到主人落筷,大家才将筷子从碗口上取下,再起立离座。若先离座也可以,但须向主人和同桌者打个招呼。

古代使箸礼仪更严,客人不得持箸过“河”夹菜。南宋朱弁的《曲消旧闻》有这样一段记载: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时,有人说他爱吃璋脯,他的夫人感到奇怪,觉得王安石平常从不挑饭菜,怎会忽然特别爱吃璋脯呢?于是问此人,方知宴席上,王安石把一盘璋脯吃去了大半,其他菜却很少下筷。夫人又问獐脯放在桌上什么位置。此人说是放在离他最近的地方。夫人听了微微一笑:“你看他下次赴宴爱吃何菜。”第二次宴请,王安石果然将箸伸向那盘最近的菜肴,而獐脯放在较远的桌边,他连动也没动。由此可见王安石极注意遵守不持筷超越“河”的礼仪,而不是嘴馋爱吃什么菜。目前,餐桌已用转盘,既能吃到菜又可避免夹菜越“河”。不过,旋转盘时最好选在无人夹菜的空档,不要人家正夹菜,而你去推动转盘,这是十分尴尬的。

古代的皇宫宴饮礼仪不同于民间,等级森严、礼节繁缛,清宫廷宴更为突出。乾隆年间一次鹿鸣宴,主考以下各官员及贡生等,要向皇帝不断谢恩,诸如皇帝赐茶,众人要跪叩,将茶饮毕,又要叩头;臣至御前祝酒,还要三拜九叩。有人统计过,整个宴会众官员要向皇上跪拜三十三次,叩头九十九回。这哪是吃饭,简直是活受罪。

据文献记载,清皇宫大宴所用的宴桌、式样、桌面摆设、点心、果盒、冷膳、热膳等数量及所用碗箸餐具形状名称,均有严格规定和区别。皇帝、皇后、妃嫔、王子、贝勒等,均按地位和身份依次入座,左尊右卑。皇帝入座、出座、进汤膳、酒膳,均有音乐伴奏;仪式十分隆重、庄严肃穆,礼节相当繁琐,处处体现君尊臣卑。用箸方面也分等级,例如乾隆六十一年举行的千叟宴,宴席分一等桌,桌设殿内和廊下两旁,有资格入座者,乃王公和一二品大臣,还有外国使臣。除上火锅为银制外,进膳用的是四楞乌木箸。次等桌设在丹理甬路和丹 下,入席者三品至九品小官员,火锅为铜制,所用之箸虽为乌木,但较一等桌稍短,为圆柱形。

春节时皇宫中要在殿内宝座前设皇帝的御宴桌,桌上的碗筷杯碟所放位置皆有规定,决不能放错,违反礼仪而乱放者,定欺君之罪。如乾隆二年除夕大宴,据有关资料记载:宝座龙头至宴桌边八寸,两边花瓶。中,松棚果窜四座;次中,点心高头五品(五寸金龙座盘)等等;中,金匙象牙筷,纸花筷套。又如乾隆四十一年除夕,大宴桌摆设在皇帝近前,左面摆金匙、叉子,右面摆羹匙、金箸,正面摆筷套、手布和纸花。

在封建社会里,君臣百姓等级制度十分森严,这种所谓礼仪禁忌,谁也不敢超越,不然轻者入狱、充军,重者人头落地。清代康熙、乾隆、咸丰等皇上,用的是金箸、银箸、玉箸、紫檀嵌玛瑙筷,慈禧用的是翡翠镶金筷,象牙镶金箸等。可以说,皇帝即使在小小的餐具上,也要显示皇家的“尊”、“威”、“富”、“贵”的权势和荣耀。即使是世袭衍圣公的孔府,虽“位列文臣之首”,也仅能用银箸、象牙箸。金筷不是买不起,而是不敢犯忌。金质餐具为皇家所独占,谁敢和真龙天子比显赫,那“潜越”、“违制”的罪名是谁也担待不起的。

古代宫廷筷礼和民间筷礼大不相同,有人不问场合以民间筷礼拜向天子,却获不敬之罪,这在明代徐祯所著的《暇胜野闻》中有所记载:“翰林应奉唐肃,初以失朝,坐免官,归乡里。太祖重其才,再召入。尝命待膳,食讫拱箸致恭。帝问曰:‘此何礼也?’肃对曰:‘臣少习俗礼’。帝怒曰:‘俗礼可施天子乎?’罪坐不敬,谪戌濠州。”这并不能怪皇帝脾气大。向天子施礼,手中筷箸还不肯放下,握在手中打恭作揖其形象确实不雅,这同时也反映古代宴席礼节等级森严。

中餐宴会礼仪篇6

1、出席宴请的礼节。

推销人员如接到必须赴约的宴会邀请,应尽早答复对方,以便主人安排。对注有“R、S、V、P”(请答复)字样的请柬,无论出席与否均应迅速答复。对注有“Regretonly”(不能出席请复)字样的,则在不能出席时才复。经口头约妥再发出的请柬,上面一般注有“Toremind”(备忘)字样,只起提醒作用,可不必答复。答复时,可打电话或付以便函。

推销人员接到请柬后,应立即核实宴请的主人、时间、地点、是否邀请了配偶等。接受邀请后不要随意改动,不能出席,应尽早向主人解释、道歉。

推销人员到达宴请地点后,应主动前往主人迎宾处,向主人问好,按西方习惯,可向主人赠送花束。入座之前,先了解自己的桌位、座位。如邻座是年长者或妇女,应主动为其拉开椅子,协助他们先坐下。邻座如不相识,可先作自我介绍。应热情有礼地与同桌的人交谈。不应只同熟人或一两个人说话。

推销人员在致酒辞时,一般是主人和主宾先碰杯。身份低或年轻者与身份高年长者碰杯时,应稍欠身点头,杯沿与对方杯沿略低则表示尊敬。在主人和主宾致祝酒辞时,应暂停进餐,停止交谈,注意倾听,不应借此机会抽烟。

推销人员应待主人招呼后,才开始时餐。时餐时要文雅,应闭嘴咀嚼,不发出声响。食物太热时,待稍凉后再吃,切勿用嘴吹。鱼刺、骨头、菜渣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遮口。无论是主人还是陪客均应如此。

推销人员在喝茶或咖啡时,一般应右手拿杯把,右手端盛怀的小碟。茶几或桌上所备的小匙,一般是用来放糖搅拌用的。切勿用它来喝茶、咖啡。一般吃水果后,宴会即结束,此时,主人应向主宾示意,主宾做好离席准备,然后从座位上起立,这是让全体起立的信号。女主人邀请女宾退席后,男宾可留下到休息厅吸烟,正式宴会,吃饭过程中不吸烟。宴会后,应有礼貌地向主人握手道谢。通常是男宾先与男主人告别,女宾先与女主人告别,然后交叉再与其他人告别,一般是在主宾离席后陆续告辞。如确有事需提前退席,应向主人说明及客人致歉后悄悄离去,不必惊动太多客人,影响整个宴会气氛。

一般参加正式宴会后二至三天内,客人可致送印有“致谢”P·R·Pourremercier)字样的名片表示感谢,用铅笔在名片的底部书写,名片可寄出或亲自送达。如亲自送达不见主人时,可将名片的上角向下折,然后再弄平,表示是由本人亲送,也可附感谢信表示感谢。

2、招待的宴请礼仪。

推销员准备设宴招待顾客时,首先要从工作需要出发,不要搞得太铺张,由于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风土人情不同,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所以尊重顾客的习惯、爱好,使宴请活动有轻松愉快的气氛。

招待顾客的时间、地点最好在宴请前与顾客商定。地点一般不宜选在顾客投宿的旅社或饭店举办。因为顾客往往会把投宿的旅社,当自己家一样看待,所以在他们所住的地方招待客人,就等于在客人家里招待他们一样,感觉别扭,一般不妥。

较正式的宴请要提前一周左右发请柬。已经口头约妥的活动,仍应补送请柬。在国际交往中常在请柬右上方或下方注“Toremind”(备忘)字样,需要安排座位的宴请活动,为确切掌握出席情况,请柬上一般用法文缩写注上“R、S、V、P”字样(请答复)字样;如只需不出席者答复可注上“Regretsonly”(因故不能出席请答复)并注明电话号码;亦可在请柬发出后用电话询问能否出席。请柬内容包括活动形式、举行时间及地点主人姓名(如以单位名义邀请,可用单位名称)。请柬行文不用标点符号,所提到的人名、单位名、节日名称等均用全称。中文请柬行文中不提被邀请者的姓名。其姓名写在请柬信封上,主人姓名放在落款处。请柬可以印刷,亦可手写,但手写字迹要美观、清晰。请柬信封上被邀请人的姓名、职务要写准确。

推销人员作为主人在客人到达前,要安排好席位以便客人来了入座。按国际上习惯,席位安排原则为:同一桌上,席位高低以距离主人的座位远近而定,右高左低;外国习惯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为准,主宾在女主人右上方,次主宾在男主人右上方;我国习惯按个人本身职务排列,以便谈话,如夫人出席,通常把女方排在一起,即主宾坐在男主右上方,其夫人坐在女主人右上方。陪同人员要坐在末端,避免让客人坐末端。

推销人员招待顾客进餐,要注意仪表,最好穿正式的服装,整洁大方。要做适当化妆,显得隆重、重视、有气氛。头发要梳理整齐,夏天穿凉鞋时要穿袜子。晏会开始之前,主人应在门口迎接来宾,有时还可有少数其他主要人员陪同主人列队欢迎客人,客人抵达后,宾主相互握手问候,随即由工作人员将客人引至休息小厅小憩。在休息厅内应同相应身份者照应客人,并以饮料待客。若无休息厅,可请客人直接进入宴会厅,但不可马上入座。主宾到达后,主人应陪同他进入休息厅与其它客人会面,当主人陪同主宾进入宴会厅后,全体人员方可入座,此时宴会即可开始。

西方宾客抵达宴会厅时,有专人负责唱名,而在宴会上以女主人为第一主人,人们入座、用餐、离座用餐时,均应以女主人行动为准,不得抢先。

菜一上来,主人应注意招呼客人进餐,要与同桌的人普遍交谈;敬洒不要强求,饮酒过量会失言、失态,会给招待起反作用。

有些宴请如安排正式讲话,应在热菜之后,甜食之前进行,主人先讲。亦可入席即讲。吃完水果后,主人与主宾离座,宴会即告结束。客人离去时,主人应送至门口,热情送别。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在门口列队欢迎客人的人们,此时还应当列队于门口,与客人们一一握手话别,表示欢送之意。

上述赴宴礼仪要求,较为严格规范。推销人员在一般的推销宴请时,可适当灵活一些,但基本的重要的礼节要遵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自身的礼仪习惯。

3、礼仪习惯

A、接到对方请柬

(1)严守时间

(2)致祝酒辞,一般是主人和主宾先碰杯。

(3)进餐

(4)喝酒

(5)喝茶或咖啡

(6)散席

B、招待宴请的礼仪。

(1)准备招待客人时

较正式的宴请要提前一周左右发请柬,已经口头约好的活动,仍应外送请柬。

(2)作为主人在客人到达之前,要安排好座位以便客人来了入座。

①按国际习惯②我国习惯③外国习惯

a.英国式的坐位顺序:主人坐在桌子两端,原则上是男女交叉坐。

b.法国式的坐位顺序:法国式的坐法是,主人相对坐在桌子中央。

C、招待客人进餐,要注意仪表

①穿正式的服装,整洁大方;

②要做适当化妆,显得隆重、重视、有气氛;

③头发要梳理整齐;

④夏天穿凉鞋时要穿袜子;

⑤宴会开始之前,主人应在门口迎接来宾。

D、招呼客人进餐

中餐宴会礼仪篇7

4年前回比利时度假时被好友请去她家赴晚宴。好友在政府机关任要职,极为繁忙。几个月前她刚动了手术,之后开始接受化疗。她的丈夫是著名音乐家,频繁奔波于世界各地。她家坐落在比利时北部小城,那里的白色住宅安静得如同世外桃源。到达后,夫妇俩把我引到已是点满了烛火的花园里,我们一起喝着香槟畅谈。之后,我又跟着好友进了厨房,帮不上忙,就一边看她麻利地准备,一边继续快乐地聊天。好友是位厨艺高手,刹那间备好了一切缤纷诱人的美食。然后,所有的宾客被带到花园旁的挂着和放着各式敲打乐器的玻璃日光房,她的先生已经在餐桌上点燃了蜡烛,美好的晚宴就在这种温暖而浪漫的氛围下越来越醉人……

于是,那个仲夏之夜令我终生难忘。花园和餐桌的烛光,简单、新鲜、美味的沙拉和海鲜,好友术后新生的短发和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神采奕奕的目光,还有我们畅谈的音乐、人生……

豪华俱乐部和高级酒店的豪宴当然能给参加者留下印象,但能真正拨动人心弦, 作为美好音符铭刻在记忆海洋里的却是那些虽平凡,却充满了主人诚意的温馨的家庭聚会。当然,一个难忘的宴会还离不开参加者―优雅得体、掌握宴会礼仪的绅士淑女们。

家宴礼仪

宴会礼仪是从接到邀请函时开始的。仔细阅读后应该尽快把参加人数或特殊要求等必要的信息回复给邀请人,尽量避免临时决定带着朋友赴宴。礼物也最好考虑主人的喜好,可送书籍、唱片、葡萄酒、礼券等。如赠送的是鲜花,则可在宴会开始前数小时送过去,或者干脆带一小盆美丽的插花,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个人爱好兰花,平时会收集一些美丽的小瓷盆,赴宴前配一两枝兰花带去。最怕收到大包大袋的,因为很有可能是“接力赛中的接力棒”一般,被中转了多次的礼物。

赴宴的时间也应该为忙着准备的主人着想,可以迟到5~10分钟,最好避免早到。我身为宴会主人的时候,经常是在宴会开始前30分钟才从厨房或客厅出来,匆匆换衣准备,这时最怕冷落早到的来宾。

到达会场,递交礼物后从主人或服务员那里接过欢迎饮料后,就可以落落大方地和其他参加者打招呼、聊天。在欧美,因为怕羞而独处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愉悦的交谈是宴会成功的要素之一,谈话内容应该避开政治、宗教、八卦和他人的隐私。教育、音乐、绘画、旅行等都能成为好话题。还想强调的是,你可以欣赏宴会场地的绘画和收藏品,但别擅自打开柜子。而在室内拍照前也最好征求一下主人的意见。赴宴后,可通过信函(正式场合)或邮件、电话等尽快向主人再次致谢。

酒店、餐厅宴会礼仪

比起家宴,在酒店等举办的宴会应该更加注重着装,以尊重主持方。参加鸡尾酒会时可穿色彩较为鲜艳的服装,如邀请函上注明是正装的话,男性应穿西装,女性要选择优雅得体的款式,避免色调、风格过于烦琐的服装。

赴宴前可把大包和手提袋等先寄存,潇洒利落地步入宴会场所。参加自助餐时应避免把冷热和咸甜食物混在一起,按照冷菜(汤)、热菜、甜品、水果的顺序得体地取食,而且,不要试图好心地为同伴们取餐,那并不是宴会中得体的表现。

中餐宴会礼仪篇8

一、餐桌礼仪

餐桌上有许多应注意的礼仪,而这些礼仪常被忽视。

(一)就座和离席

1、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坐。

2、席上如有女士,应等女士座定后,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邻,应招呼女士。

3、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

4、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

5、在饭店用餐,应由服务生领台入座。

6、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二)餐巾的使用

1、餐巾主要防止弄脏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渍。

2、必须等到大家坐定后,才可使用餐巾。

3、餐巾应摊开后,放在双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人腰带,或挂在西装领口。

4、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三)餐桌上的一般礼仪

1、入座后姿式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2、用餐时须温文而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

3、在餐桌上不能只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尤其要招呼两侧的女宾。

4、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

5、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盘夹取菜肴。

6、必须小口进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末咽下,不能再塞入口。

7、取菜舀汤,应使用公筷公匙。

8、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如系滚烫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冲凉。

9、送食物入口时,两肘应向内靠,不直向两旁张开,碰及邻座。

10、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时,均应避免跟人说话或敬酒。

11、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将口就食物。食物带计,不能匆忙送入口,否则汤汁滴在桌布上,极为不雅。

12、切忌用手指掏牙,应用牙签,并以手或手帕遮掩。

13、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喷嚏、呕气。万一不禁,应说声对不起。

14、喝酒宜各随意,敬酒以礼到为止,切忌劝酒、猜拳、吆喝。

15、如餐具坠地,可请侍者拾起。

16、遇有意外,如不慎将酒、水、汤计溅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必恐慌赔罪,反使对方难为情。

17、如欲取用摆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之调味品,应请邻座客人帮忙传递,不可伸手横越,长驱取物。

18、如系主人亲自烹调食物,勿忘予主人赞赏。

19、如吃到不洁或异味,不可吞入,应将入口食物,轻巧的用拇指和食指取出,放入盘中。倘发现尚未吃食,仍在盘中的菜肴有昆虫和碎石,不要大惊小怪,宜侯侍者走近,轻声告知侍者更换。

20、食毕,餐具务必摆放整齐,不可凌乱放置。餐巾亦应折好,放在桌上。

21、主食进行中,不宜抽烟,如需抽烟,必须先征得邻座的同意。

22、在餐厅进餐,不能抢着付帐,推拉争付,至为不雅。倘系作客,不能抢付帐。未征得朋友同意,亦不宜代友付帐。

23、进餐的速度,宜与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

24、餐桌上不能谈悲戚之事,否则会破坏欢愉的气氛。

二、宴客礼仪

(一)座位的礼仪

一般的宴会,除自助餐、茶会及酒会外,主人必须安排客人的席次,不能以随便坐的方式,引起主客及其他客人的不满。尤其有外交使团的场合,大使及代表之间,前后有序,绝不相让。兹就桌次的顺序和每桌座位的尊卑,分述如次,以供读者参考。

(二)桌次的顺序

一般家庭的宴会,饭厅置圆桌一台,自无桌次顺序的区分,但如果宴会设在饭店或礼堂,圆桌两桌,或两桌以上时,则必须定其大小。其定位的原则,以背对饭厅或礼堂为正位,以右旁为大,左旁为小,如场地排有三桌,则以中间为大,右旁次之,左旁为小。

(三)席次的安排

宾客邀妥后,必须安排客人的席次。目前我国以中餐圆桌款宴,有中式及西式两种席次的安排。两种方式不一,但基本原则相同。一般而言,必须注意下列原则:

1、以右为尊,前述桌席的安排,已述及尊右的原则,席次的安排、亦以右为尊,左为卑。故如男女主人并座,则男左女右,以右为大。如席设两桌,男女主人分开主持,则以右桌为大。宾客席次的安排亦然,即以男女主人右侧为大,左侧为小。

2、职位或地位高者为尊,高者座上席,依职位高低,即官阶高低定位,不能逾越。

3、职位或地位相同,则必须依官职传统习惯定位。

4、遵守外交惯例,依各国的惯例,当一国政府的首长,如总统或总理款宴外宾时,则外交部长的排名在其他各部部长之前。

5、女士以夫为贵,其排名的秩序,与其丈夫相同。即在众多宾客中,男主宾排第一位,其夫人排第二位。但如邀请对象是女宾,因她是某部长,而这位先生官位不显,譬如是某大公司的董事长,则必须排在所有部长之后,夫不见得与妻同贵。

6、与宴宾客有政府官员、社会团体领袖及社会贤达参加的场合,则依政府官员、社会团体领袖、社会贤达为序。

7、欧美人士视宴会为社交最佳场合,故席位采分座之原则,即男女分座,排位时男女互为间隔。夫妇、父女、母子、兄妹等必须分开。如有外宾在座,则华人与外宾杂坐。

8、遵守社会伦理,长幼有序,师生有别,在非正式的宴会场合,尤应烙遵。如某君已为部长,而某教授为其恩师,在非正式场合,不能将某教授排在该部长之下。

9、座位的末座,不能安排女宾。

10、在男女主人出面款宴而对座的席次,不论圆桌或长桌,凡是八、十二、十六、二十、二十四人(余类推),座次的安排,必有两男两女并座的情形。此或然无法规避。故理想的席次安排,以六、十、十四、十八人(余类推)为宜。

上一篇:八一建军节讲话稿范文 下一篇:暑假安全教育讲话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