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10-03 02:01:46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1

   2022年最新《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这本书透过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追求感情而失败的杯具和列文在农村面临的危机而进行的革命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乡下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安娜可列尼娜的哥哥奥布朗斯基在已经有五个孩子的状况下却仍与家庭教师相爱,与他的妻子杜丽闹翻。而赶去莫斯科为哥嫂调节的安娜,却在车站认识了故事的另一个主角——渥伦斯基。于是,这个纠结的故事就这样华丽丽的开始了。

  话说当时,杜杜丽的妹妹吉提正暗恋渥伦斯基,可渥伦同学却无心娶她。十分不巧,爱着吉提的列文从乡下赶来,在舞会上向吉提求婚,却被当场拒绝。在同一场舞会上,渥伦斯基被安娜迷倒,不顾一切地追到人家家里才想起来安娜已经有家庭了,安娜的丈夫卡列宁也觉得渥伦同学有点一根经,因此也露了面,言下之意便是——喂,我是她丈夫,别把我当空气。本来吧,这事到这也差不多要结束了,但是当时艰辛谁人知?没想到安娜和渥伦斯基,一个里应,一个外合,硬是弄出一大堆事儿来……天理难容,也注定了他们的杯具。

  最后,安娜卧轨自杀了卡列宁参加了她的葬礼,并带走了他们的女儿。渥伦斯基受到良心的谴责,志愿参军去塞尔维亚与土耳其作战,但求一死。哎,要我说,他早干嘛去了?

  哎,回想当时看书时,我可没少骂渥伦斯基和安娜,感情是一回事,家庭又是一回事,他们所谓的感情是虚无飘渺的,无论如何总不就应冲开家庭的底线。虽然说当时卡列宁与安娜岁数相差甚大,但他宽容但是少见的,他总在为安娜着想,对安娜的私生子也很好,更只因安娜之后有了悔改之心而求他原谅,他便原谅了她,样的胸襟一百个人里面也没有一个啊!从安娜的种种来看,安娜是一个连自己都不会为自己思考更别说顾全大局的人,不明白道德为何物的可怜人,也正是正因她自己,才一手造就了这场杯具……

  2022年最新《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感情固然完美,就像绚烂的花朵,它可能是人一生的向往,拥有一个人一生的快乐和幸福,但在不轻易间它却将安娜带入痛苦的深渊,就像飞蛾扑火一样在感情中灰飞烟灭。

  安娜原本期盼和弗伦斯基过着幸福的生活,她才有了勇气,对她来说他就是期望和寄托,而弗伦斯基呢?他似乎只是一种征服感,就像猎人战胜猛兽一样,这种爱谈不上伟大。安娜对感情的渴望让她忘却了苦恼,感情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让她冲破世俗。安娜才决定投入新生活-----和弗伦斯基在一齐。

  但是,安娜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对儿子的愧疚与罪恶是她陷入了矛盾和痛苦。她对生活和理想失去了信心,失望的她最终以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寻求心灵的安静。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她的身躯是,不知安娜是否后悔她的一生就这样结束,她被世俗嘲笑和讥讽,她完全追求的感情也将粉碎,经过心灵的折磨,她以死来证明对社会的反抗,对真爱的执着。(我很是佩服)

  我敢坚信在此刻的社会安娜这种形象还会受惩罚,我们企盼的和平人性,我想怀疑是否还存在。在哪?但安娜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一个柔弱的她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此刻需要的大概是无痛苦,无干扰的生活吧,但现实给不了。

  感情是什么?对安娜来说,她又是否得到过?她所追求的是和她在一齐不抛弃她,在任何时候都在背后永远给她依靠的人,但她却得不到。

  火车从她身上驶过,发现她只是一个脆弱的女子,她无力抵制。正因她决定死亡,一个常人无法乱下的决定。在孤独的身躯背后我还看到一个孤独的灵魂,来时一人,去时一人。孤独是这个女生的结局,悲惨是这个女生的宿命。

  火车驶过时,轻轻地,不好打扰安娜安静的生活。

  2022年最新《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一直很喜欢这本书,原来看过多次,今天禁不住又开始翻阅,并在网上看了这部小说拍成的电影。安娜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她就是一个出轨的女人,也看了一些人给安娜列举的四个罪状。可就这样一个堕落的女人却非常丰满,我依然很喜爱她,假如是现实中的人,我一定会和她成为朋友,她举止优雅,她性情温和,最重要的一点是,她很真,爱了就是爱了,一直没有违了自己的心去做事,显然她也知道自己的举动是为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2

[关键词] 《安娜·卡列尼娜》 舞台剧 保守 创新

一、创新:舞台剧转场

本片在拍摄手法上给观者带来一种置身于舞台剧的绚丽幻觉之中,美工、布景、音乐、服饰均带有舞台剧略显夸张的形式美感。比如开篇用舞蹈式的动作来表现安娜阅读哥哥的来信这种很生活化的动作,意在表达一种沙俄时代贵族诗意般的优雅。安娜的哥哥在办公时一个很普通的盖章动作都被演员形体的夸张动作表现的充满戏剧感,这种表现手法给观众带来的是新颖的视听感受。然而本片最值得注意的是舞台剧式的转场,这种剧目的形式加快了影片情节的推进速度,将一部700多页的长篇小说压缩为仅有130分钟的影片之中。前一幕是风雪交加的火车站,下一幕就到了广博的西伯利亚草原,这种拍摄手法节省了影片的经费,省略了冗长的过渡情节,将影片剪切成一幕幕的舞台剧片段,正如导演乔怀特认为的那样,譬如乘马车去戏院这样的情节对表现影片内容和主题毫无意义,但是却花费不少的经费。同时舞台剧转场也使得影片在过渡上显得亦真亦幻,营造出一种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梦幻感。影片在声音的细节处理上也表现出舞台剧的精致美感,片头火车站的窃窃私语似乎在暗示安娜悲剧爱情中遭遇的社会舆论压力,为故事的开篇就蒙上压抑的阴影。安娜在与沃伦斯基的恋情暴露后参加上流社会的舞会,舞会中的音乐声被贵妇人手中的折扇快速的扇风声取代,烘托出一种心理上的紧张感。

然而舞台剧形式的运用也是一把双刃剑,虽然舞台剧与电影的“混合搭配”给观众产生新奇的形式美感,带有强烈的实验性。但是《安娜·卡列尼娜》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巨作,情节内容和人物才是关键。将这种方式运用到历史感沉重的现实主义小说上,容易让观众产生疏离感,无法投入到复杂而深刻的人物情感世界,淡化了思考的余地。我们只能将这种手法看做是形式超越内容的创新,是一种向传统叙事形式的强烈挑战。

二、人物塑造:“英式”的俄国贵族

本片在人物塑造上带有强烈的英伦风范,无论是演员的表演风格还是导演对原著思想的解读都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英国式的保守和矫饰。在人物塑造上,沃伦斯基倾斜十五度的帽檐和贵族式的八字髭让人感觉到导演急于再现和还原19世纪俄国贵族的华丽衣饰,而在人物性格塑造上明显着力不足。卡列宁在本片中被塑造成典型的英国绅士,面对妻子的出轨,隐忍和克制的情绪伴着骨节间吱吱作响声为观众带来的是英国人表达情感时的压抑和适可而止。对比在传统的文学教材和评论中,卡列宁被认为是俄国专制制度的卫道士,激进的女权主义甚至将其看做是压迫女性自由权力的侩子手。但是从列夫托尔斯泰的原著来看,作者本人对卡列宁也是复杂而非单向批判的,我们很难用好人坏人这种简单的标度来评判他笔下复杂的人物形象。毫无疑问,卡列宁的性格里是存在虚伪的一面的,这体现在面对安娜出轨时,他认为“不能因为一个下贱的女人犯了罪的缘故使自己不幸”,迫于身份和保守社会环境的压力,不敢与安娜离婚。但在安娜产热即将濒死时,面对昏迷中依旧呼喊自己的妻子,卡列宁希望她早些死去的想法被心中的善意融化了,原谅了沃伦斯基和安娜的背叛。列夫托尔斯泰希望展现的是人性的复杂和多变,如果说传统的解读方式将卡列宁恶向放大,那么新版的安娜卡列尼娜在这个关键人物的性格塑造上则是主观性的幻想,将卡列宁塑造为宽容隐忍,笃信宗教,解救道德堕落妻子的圣人,这种对原著的改变是英国式的“误读”和创作班底的主观再创造。

三、保守:主题思想局限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用这样的方式来描述人类的爱情:“比喻是危险的,爱情源自于一个比喻。”这是因为比喻是感性的开始,理性的灭亡。爱情作为人类情感的表现方式,长期以来都是文艺创作的重要主题。我们可以将安娜的爱情看作是“为爱情而爱情”,这种基于人类灵魂深处的激情和超越阶级利益关系的情感能否用对错这种简单的判断标准来衡量是值得人们思考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依托于爱情的故事,对其解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然而影片既没有从时代背景和人物性格上做出深刻的探讨也没有从人性的变化着眼,而把思想重点落在道德的反省和教化之上。《安娜·卡列尼娜》写于1873年,4年之后小说首版发行,19世纪60年代俄国的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裂变,自1861年亚力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度,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资产阶级倡导的自由思想开始侵袭古老而保守的庄园经济,《安娜·卡列尼娜》正是写于这样一个复杂而变革巨大的时代背景之下,作者复杂的世界观演化出复杂深刻的人物性格。传统的阶级解读方式将安娜看作是深受旧制度压迫的女性,这种社会学的解读方式也不失是一种看法。然而列夫托尔斯泰似乎是在通过婚姻和爱情故事寻求对人性更深刻的解读。在影片中,安娜被简单的塑造成追求激情,背叛婚姻的可悲女人,其价值意义只在于警示列文传统选择的正确性和哥哥布朗斯基公爵雨夜下对不忠的沉思和静默。安娜性格中的反叛和抗争被削弱,而被导演主观性的诠释为一个庸常的道德反例。一部电影的立意与导演和剧组制作团队的意识是无法分离的,乔怀特和他的英伦班底用英国式的保守主义诠释了俄罗斯人骨子里的热血和激情。新版的《安娜·卡列尼娜》并没有再现出这位文学巨匠复杂的思想世界。

影片结尾处,在和煦的阳光下圣人一般的卡列宁带着慈爱的微笑看着安娜的孩子在花海中嬉戏,画面在意境色调上大有印象派的美感,再次表现了导演对中产阶级保守家庭观念的憧憬和赞美,我们并不能说这种价值观是错误的,只是用它来解读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未免显得有点单薄和无味。

参考文献

[1]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上海译文出版社[M].草婴.1990.

作者简介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3

关键词:爱情;浪漫;现实

俄罗斯历史文化悠久芬芳,底蕴醇厚,渊源流长。其中很多文学作品都享誉国内外,很多描写爱情的作品备受青年读者的喜爱。但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爱情往往以悲剧结尾,总是让人充满了无奈,却也真实的反映俄罗斯的社会现实。许多人在欣赏了俄罗斯文学作品后,往往会感叹,而在其作品中前期把爱情和婚姻烘托的无比美妙和浪漫,却在结尾时毁掉浪漫,面对现实,尽管经过苦难却最终难修成正果。这种写法也深深的影响了俄罗斯整个文坛,在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的小说里,主人公在家庭和爱情之间抉择,当选择了爱情后,爱情并没有带来多么美好的结果,而相反,赞成爱情却让故事以悲剧收尾。在小说里,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被描写成非常丰满,让无数男人为之倾倒的女性。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也是个思想深刻,内心体验丰富,具有强烈真挚情感的人,然而这个美丽的女人,却恰恰因为其独有的个性走向了悲惨的结局。

一、《安娜・卡列尼娜》内容简介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于1874年-1877年间创作的小说,被广泛认为是写实主义小说的经典代表。有人评论说:“《安娜・卡列尼娜》的每个篇章都轰动了整个社会,引起了热烈的争论,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似乎议论的是他们的切身问题一样。”由此说明这部小说反应的是当时俄国社会各种现实的真是写照,这也是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原因。

故事以安娜和列文为出发点,从两个角度写出了不同的家庭和婚姻,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状态。

文中,每一个人都带有深深的社会烙印,是社会造就了人的性格,列文是社会转型期的代表人物,他重视农事,甚至住在了农村知道农民劳作,他很喜欢吉蒂,虽然在求婚的时候被拒绝了,但是经过了种种磨难,吉蒂同意了他的请求,跟他结了婚,而且还一起住在乡下。列文这条主线就是这样,接下来介绍下安娜的发展命运。

安娜在年轻时已经结了婚,并且有了一个儿子,丈夫亚历山大・卡列宁对安娜很关心,这段婚姻看似很美满。丈夫在仕途上得意,而安娜也很善于交际,由于其出众的外表,使得她在交际场所中备受关注,然而一场偶遇打破了这看似平静幸福的生活。

安娜的姐姐道丽和丈夫奥布朗斯基公爵因为第三者而吵架,二人关系破裂,安娜从中调解,没有想到经过车站时认识了年轻军官佛伦斯基。这次偶遇使两人坠入爱河,佛伦斯基迷恋着安娜,不惜追到圣彼得堡,然而频频的幽会后,安娜发现自己怀孕了,她不得不向丈夫坦白。卡列宁当然很生气,他想要分居,并要求她终止婚外恋,由于在仕途上风生水起,他不能离婚,不能不顾及面子,但始终不肯原谅安娜。安娜在分娩的时候很困难,到了死亡的边缘。卡列宁这时原谅了安娜,但是安娜仍然放弃不了佛伦斯基,最终选择了出走,抛下一切去找佛伦斯基。

当然久别后的恋人一定会迎来短暂的幸福,安娜和佛伦斯基一起去了意大利,这时的安娜很幸福,但是俄国社会是不会容忍这样的女人的,上流社会认为安娜风尘堕落,没有人愿意和她来往,这样她生活不下去了。于是她无奈的来到了乡下,每天写作。这时的佛伦斯基和安娜的感情很脆弱,他们互相猜忌,没有勇气面对世俗的眼光,佛伦斯基离开了安娜,他还是不能不要仕途。安娜对他彻底的失望了,她选择了自杀,卡列宁带走了安娜的女儿,佛伦斯基得知后,得了一场大病,为了赎罪,佛伦斯基参军了,去了巴尔干参战,并希望战死沙场,一次来求得良心上的宽慰。

二、安娜人物形象分析

安娜的形象在小说里有很大的变化,起初她被描写成了风尘不检点的女人,而到后来发展过程中渐渐反映出了她的勇敢,真诚,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一面,安娜最终选择了爱情而放弃了家庭。这样的选择也奠定了后来悲惨的结局,安娜的性格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当时俄国社会,这种性格是和社会相矛盾的,在大时代的背景下,这种结局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作品问世后,先后有很多人把安娜的故事改编创作,让大家通过电影等等媒体途径了解这部经典作品。

安娜是一个性格很复杂的人物,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把人物刻画的前后差距很大,起初只是突显了安娜堕落失足的一面,而后期却表现出她真诚,勇敢的一面,最终造就了她悲剧的结局。这样的结局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冥冥之中结局似乎已经是注定的,性格决定人生,安娜这样复杂的性格,必然会造成这样的结局。我们也不难看出,作者对于安娜的作法是赞成的,甚至还从侧面歌颂了安娜的生命力,对于她出轨的作法也不是强烈反对的,这只是人的合理需求。但是作者却反对妇女解放运动这样的政治活动,认为这样的活动毫无意义。安娜的复杂性格表现,是由于作者本身世界观的混乱矛盾构成的。

安娜・卡列尼娜是最有生命力和女性魅力的形象,她的外貌和性格都深深赢得读者的喜爱。她就是善与美的化身,她勇敢,坚强,热情的性格至今耐人寻味。作者对于安娜的外貌着重描写,似乎只有这样无瑕的外貌才配有美丽的情感,在描写她外貌中写道“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那松松的卷发是迷人的,她的小脚小手的优雅的轻快的动作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这一连六个“迷人”,她所有的姿态都是迷人的,展现出了她脱俗不凡的美。

在描写了安娜脱俗的外貌后,开始描写她的性格状态,她是以感情为生命的人,她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是一个有追求的女人,她本身充满了青春和活力,她看待爱情犹如生命,她并不是只是一时贪欲,而是真正付出了感情,这也是她不愿意当情妇,而勇于抛下一切,去追寻爱人。

在社会中,安娜涉及到的社会层面有三种,一种是官僚集团,这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卡列宁,他是为政坛说话的人物,他们用专治和独裁来压制和破坏一切进步活动,这显然不是安娜想要的。第二种是贵妇人集团,这其中、代表人物是老太婆莉济娅,她代表宗教界,她和教会和教派有着权威和密切的关系,她也利用教会教派的力量来压抑安娜。第三种是社交集团,代表人物是特培茜,她组成了年轻贵族妇女集团,在这混乱的社交界中,他们荒淫无度,但他们因为有宫廷势力的保护,没有被社会欺压,没有被人当成娼妓。这三种社会层面都不是安娜的性格所符合的,她自然会跟他们格格不入,安娜没有人理解,陷入了孤立的状态。其实最终安娜的结局也是由于社会环境造成的,安娜的生活没有希望,没有动力,更没有理解和包容,安娜没有了生活出路,在绝境上只能选择自杀,一个十六岁的、正值妙龄的少女,心中虽然对爱情充满了向往与奇异的幻想,但在那个年龄,她还没有来得及弄懂爱情,对爱情还没有什么了解,就在姑母的安排下,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卡列宁。这场按照封建包办的方式进行,以某种道义的方式结合的婚姻,决定了这场婚姻的极不稳定性与不牢靠性。故婚后成立的这个家,也不是以爱情为基础而组合起来的,即使他们有了孩子,夫妻之间也没有培养出什么感情。可以说安娜从少女到结婚后,她对爱情的理解始终停留在少女式的幻想阶段,也始终没有拥有真正的爱情。同时狭小的家庭生活范围和枯燥的夫妻情感使她对自己的爱情没有更多的顾及,也把爱情一直封存在她的内心,不自觉与自觉地的压抑着。安娜的形象充满着生命的气息,她的不屈不挠精神,不向社会屈服的勇气,只能在文学作品中存活,悲惨的结局也引起了人们对于社会制度的憎恨,引起了现实社会人们的共鸣。

通过对于《安娜・卡列尼娜》的论述和剖析,相信大家对于这部小说有了新的理解,这部文学名著,受到了许多国家人们的喜爱,许多艺术家经过再创作把这部小说展现在了舞台上,银幕上,说明了安娜这个人物形象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她的艺术生命是不腐朽的。

参考文献:

[1]杨江平.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基督式人物的成因 [J].山东社会科学,2002,(4).

[2]张理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叙述人问题[J].绍兴 文理学院学报,2001,(5).

[3]祖淑珍.普拉东诺夫《地槽》中的俄罗斯灵魂解读[J]. 外语教学,2003,(5).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4

[关键词] 托尔斯泰;1935年美国版;1955年中国版;《安娜·卡列尼娜》

将小说改编成电影作品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改编的过程可以说是编剧的艺术再创造,改编过后的作品融入了编剧的思想意识、个人风格、时代气息等,有利于满足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改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创作过程,不是单纯地将文字转变成影像,而是历史原著与现实社会的碰撞;是原著作者与改编者的对话;是编剧与该部电影未来观众的交流。不同的编剧对同一部小说的理解存在极大的差异,想要传达的思想意境也不尽相同,因而他们有各自的改编方式与创作风格,作品的整体风貌会有很大的不同,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被诸多国家进行过艺术改编,其中俄罗斯就将其改编成芭蕾舞剧、电视剧等,共改编过7部;美国有5部改编作品;英国有4部,电视剧就改编过2部。若按时间统计的话,《安娜·卡列尼娜》分两个阶段的历史改编:第一阶段1910至1919年,此阶段的影视改编大多是没有声音的黑白片且时间较短,这是因为当时电影以新兴艺术的形式刚起步,由于改编观念、改编技术等因素的制约,改编手段尽量化繁为简,改编的作品也是极其简单只是将文字以图片的形式串联成影像,实质就是对文学作品的图像转换;第二阶段1927年至今,这一阶段因电影的快速发展,电影的各项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版本,若以电影版本的改编影响力来评判的话,1935的美国版、1948的英国版、1955年的中国版、1967的苏俄版、1997的美国版都是较有成就的改编版本。下面将重点分析1955年中国版与1935年的美国版,从中探究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改编成影视作品的自身条件、改编过后的整体风貌,以便对今后研究托尔斯泰电影改编的学者有所帮助。

一、1955年中国版《安娜·卡列尼娜》的电影改编

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是俄国著名的作家托尔斯泰,该小说创作于俄国社会变革(19世纪70年代)的时期,该时期的俄国状况正如小说主人公列文说的那样,所有的事物都发生了变化,以新的形式重新开始。封建的农奴经济制定即将被,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迅速发展,阶级关系产生了极大的转变,连带着封建宗法制度下贵族社会的思想观念(包括精神寄托、家庭、爱情、伦理等)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旧的社会秩序将被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所代替,俄国整个国家在变动的时代暴露出诸多问题,包括资本主义经济问题、地主与农民的矛盾问题、家庭婚姻问题、人民与贵族生活转换的问题等,小说《安娜·卡列尼娜》都融括了这些问题。小说也描述了19世纪俄国的自然生活环境,为读者呈现了俄国优美、广阔的自然风光,将上层贵族社会、底层农民社会的生活环境作了具体的描绘。

1955年中国版的《安娜·卡列尼娜》改编后被更名为《春残梦断》,原著的故事框架没有发生变动,编剧将原著的社会状况、生存环境、故事人物名字进行了改变,故事情节、精神内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创作出了一个全新风貌的影视作品。在故事情节方面,编剧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民国为时代背景,影片中的角色是典型的中国化人物,因而人物的遭遇具有明显的不同,潘安娜实质就是原著中的安娜,在家庭状况、个人追求上她们有着相似之处,但中国版的安娜稍逊于俄国版的安娜,在追求自由、爱情上缺乏勇气。潘安娜绮年玉貌却被霸道独裁的陈克烈(即原著的卡列宁)禁锢在豪宅中哀怨叹息、虚度光阴,直到王树基(即原著的渥伦斯基)的出现让潘安娜有了生气,潘安娜虽深深的爱恋着王树基,但她挣脱不了伦理道德的束缚因而只能独自忍受着对激情的向往,不敢表露自己的内心情感而放弃了爱情自由的权利。两个版本中安娜的最终命运都带有悲剧性,俄国版的安娜为了真爱不顾一切,最后沦落到被丈夫厌弃、被情人冷落、被社会鄙弃,在对爱情绝望时选择了结束生命;中国版的安娜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恪守妇道,却因丈夫外遇而被抛弃。两个版本的安娜因性格、社会观念的不同而导致命运的差异,它所传达的思想意蕴也是截然不同的,托尔斯泰借已婚安娜的命运来体现他对人性的思考,也是对当时社会旧思想的批判,对自由与爱情的向往;而中国版的安娜,编剧李晨风想要讽刺男权社会下女性地位的卑微现象,提倡女性地位的提高。

从故事情节与人物命运的改变中我们能明显的区别出两者所传递的精神意蕴之不同,而造成不同的原因是受中俄两国的社会背景、思想观念决定的。中国版的影片是以民国为时代背景展开的叙述,中国人深受封建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束缚,在思想、行为上不敢有丝毫的逾越,更谈不上去追求自由与爱情,在这点上导演兼编剧的李晨风对当时的婚姻制度作了妥协,为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婚姻观念及大众品味,李晨风将潘安娜塑造成一个为了家庭而委曲求全的女性形象。但整体上李晨风所要传达的是对香港上流社会虚情假意、腐败无情的批判,在改编过程中降低了原著的悲剧性色彩,减少了对社会的控诉,将影片转变成充满粤语风格的文艺性作品,凸显了李晨风朴实、纯真的创作风格。深入研究中国版与原著呈现不同风貌的原因,有受观念、模式因素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深受两国道德伦理观念的影响。1955年中国版《安娜·卡列尼娜》的改编在艺术技巧、精神寓意上凸显了中国化的色彩,同时也将编剧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特征融入作品改编中,贴近人们的生活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当时较有成就的粤语片。

二、1935年美国版《安娜·卡列尼娜》的电影改编

对于1935年美国版《安娜·卡列尼娜》的影视改编,导演克拉伦斯·布朗保留了原著安娜向往和追求爱情的主题,并根据自身所处的社会背景对作品改编增添了时代元素,对故事情节进行了重新构建,改编过后的作品融入了导演的理解表现出不同的主题意识与艺术风格。

1935年美国版本的影视改编在情节内容上作了变置,重点突出安娜与渥伦斯基的情感变化上。因此影片的开始就为观众呈现了两人在火车站邂逅的场景,在之后的情节里安娜与渥伦斯基的爱情有了质的飞跃,两人似乎是幸运的即使都回到了圣彼得堡却还有诸多的碰面机会,为两人的情感发展奠定了基础。电影详细地叙述了安娜背叛婚姻的原因及对真爱的勇敢追求到最终的死亡悲剧,选取的场景也是为主题服务的,如安娜被卡列宁的斥责、赛马场景、国外邂逅爱情、剧院的屈辱、农村的生活、绝望的死亡等。整部影片在改编后缺少了对外界场景的描绘,压缩了时空范围,导致故事情节单一无趣,影片只围绕安娜、卡列宁、渥伦斯基三人的情感纠纷展开叙述,减少了原著对其他事件的描述,使原著的情感色彩发生了变质。

编剧在改编过程中对原著的主题意识也加入了自身不同的见解,以嘉宝(原著中的安娜)的情绪变化为主线,原著中另一个爱情故事(列文和吉提的爱情)和社会问题被削弱化,还将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进行了美化,影片很少显现两人暧昧的场景而是让观众自己去想象,这样的改编使影片更具严肃性,并重新诠释了原著的精神实质,但这样的改编完全不符合原著所传达的为爱情不顾一切的勇气,违背了原著的思想主旨。

美国版的影片改编之所以在情节内容、主体意识上与原著呈现极大的反差,其原因与编剧是美国人及编剧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有关,该部影片的拍摄时间正好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人传统的信仰与价值观遭到冲击,美国人民变得慌乱而迷茫,因此这时期的电影改编必须迎合观众的心理变化,宣传积极的时代精神以安慰绝望中的美国群众。所以原著中的社会问题被淡化,加重了对人们日常生活场景的描述从而在心灵上给美国人民以希望。在当时的好莱坞电影趋势中女性备受关注,因而作品改编注重对安娜追求自由与爱情的叙述。但是影片必须肩负正确的导向作用,所以在改编时对安娜的命运增添了悲剧性的色彩,安娜为爱不顾一切的言行进行了适度的美化,使该部影片成了浪漫、悲剧的爱情题材片。同时,该部电影是在布里恩统治时期拍摄的,当时的影片的审查制定相当严格,不能出现过多的通节,影片中若表现出通奸者享受肉体的欢愉时,该部影片就不能通过审核;影片中不能出现非婚生育的内容,不正当的也是不容许出现的,这样设定的理由是因为《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世界代表性的著作,要遵循法典的限制,因而那些不正当的爱情行为应尽量删减掉。在这样的时代社会背景下,改编过的影片为观众塑造了一个充满悲剧性的安娜,她的性格变得坚毅而淡定,而原著中的诸多不符合当时社会背景的情节通通被删减,将安娜的命运刻画得更加悲惨,以此作为对安娜的惩处。

三、结 语

托尔斯泰是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他的成就不仅体现在文学方面,在影视方面也是颇具盛名,他的小说被多次的进行影视改编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这在当时电影艺术刚起步的时期无疑不令人佩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成为当时改编的热衷对象,初期就有13部改编作品出现,包括俄国、美国、法国等不同国家的版本,至今为止该小说的改编作品已在银幕上出现了26次或更多。从它的改编阶段来看,编剧采用了两种改编模式,即注释式(代表有1935年美国版本)、近似式(代表有1955年中国版本)。由于编剧对原著有自身不同的理解,又因编剧所处国家文化、时代背景等因素的影响,编剧会依据理解而采取改编方法,因而改编后的作品所体现的精神意蕴、风格特色都会有所不同,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1] 施一蓓.简论安娜·卡列尼娜与托尔斯泰的妇女观[J].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

[2] 高杰.安娜·卡列尼娜人物形象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0,30(06).

[3] 杨丽.试从自然观分析《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形象[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03).

[4] 王倩倩.《安娜·卡列尼娜》:从小说到电影[J].现代语文,2007(09).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5

摘要安娜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随着资产阶级追求个性解放,贵族阶级的传统观念与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之间的尖锐冲突不断加剧,促成了安娜性格中的矛盾性和复杂性的形成,构成了安娜爱情悲剧的主客观原因。

关键词:爱情悲剧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作家态度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安娜 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于1875年-1877年间创作的小说,被广泛认为是写实主义小说的经典代表。

19 世纪70 年代,俄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封建宗法制度日趋瓦解。制度的变革必然导致思想的解放。安娜的身上必然带有旧的伦理道德和新的资产阶级思想。她的思想正是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潮流,反映着社会所赋予她的新思想、新意识。因而安娜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在她身上,托尔斯泰寄予了无比深沉的感慨以及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与困惑。

一 爱情悲剧的客观原因

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与封建礼教的贵族思想的尖锐冲突是构成安娜悲剧的客观原因。

1 与上流社会的冲突

安娜的悲剧源于新兴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要求与充满着封建农奴制的俄国贵族思想道德的尖锐冲突。安娜对渥伦斯基产生了爱情并公布于众,实质是安娜内心的真诚与纯洁剥开了维系上流社会共同恪守的肮脏与龌龊的“道德准则”,是与社交界格格不入的。安娜的挑战激怒了上流社会,安娜被拒之社交界之外是必然的。安娜只能过着同这个社会隔绝的生活,陷于精神上的绝境。而虚伪的法律规定,安娜只有被判定“有罪”才准许离婚,离婚后再也不能组织合法的家庭。安娜要离婚已经很艰难,如果被上层社会定了罪的安娜想要得到她所理想的爱情生活更是难上加难。而安娜为了自由,为了人性的价值,执着地追求,但以卡列宁为首的官僚集团以法律和责任为由拒绝安娜离婚,用不准跟儿子见面的伪善观念和残酷措施来压迫和折磨安娜。她在绝望中只能以死向社会抗争,这一切导致了安娜爱情悲剧的产生。因此说造成安娜悲剧命运的是整个虚伪黑暗的上流社会,就安娜的思想、追求、抗争及其行为来讲,她最终走向毁灭的悲剧是社会的必然。

2 与卡列宁的冲突

安娜和卡列宁八年平静的夫妻生活,虽然在上流社会赢得了贞洁妻子的名声,但这样既不合她的本性又违背她的心愿。安娜付出的代价是人格的丧失。安娜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幸福;卡列宁将安娜的追求称为“无聊的烦恼”。他的夫权观念中的妻子只能是家庭的奴隶,对自己的妻子行使所谓的权力。“夫权”和“父权”,甚至于官权在他的身上搀杂在一起,给安娜的情感世界以致命的压抑。他对感情的认识和处理完全是政客般的官僚作风。正如安娜所言:

“他们不知道八年以来他如何扼杀我的生命,扼杀我身上的一切活力,他从来没有想到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生生的女人”。

当安娜要求婚姻自主的意愿与他“维护神圣家庭”、保留“体面”的观念发生冲突时,他不惜与狠毒的莉季娅伯爵夫人勾结,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以压制安娜的合理追求。全然不顾安娜在上流社会的可怕和痛苦的处境。卡列宁虚伪而冷酷,他最感痛苦的不是妻子的不贞,而是妻子不肯把这种感情掩饰起来,而使他的名誉、地位受损。他以家庭责任和宗教道德为盾牌,来折磨、威逼安娜,并拒绝同安娜离婚,这不仅仅是对婚姻的背叛者的惩罚,更是封建道德的维护者对叛逆者的惩罚。

3 与渥伦斯基的冲突

渥伦斯基对安娜可谓一见钟情。追求安娜能带给他一种征服感和荣誉感。安娜对此也有所认识,她说:

“他身上有一种虚荣心得到满足的胜利感,当然也有爱情,但大部分是胜利的自豪感。”

可见,渥伦斯基对安娜缺乏真爱。在和安娜的爱情交往中,他严肃了态度,也净化了心灵。他逐渐“确信爱情就是他的幸福,情愿为恋爱牺牲功名”。但是军界社会的恶习在他身上是根深蒂固的。在得到安娜的爱情之后,他很快又不满足了。为了爱情,安娜失去了她所生存的上流社会、失去了应有的社会地位、失去了纯贞的名誉、失去了家庭、失去了儿子。渥伦斯基成了她唯一的希望和寄托。因此,安娜说:

“你要明白,自从我爱上你以后,在我一切都变了。在我只有一件东西,一件东西――那就是你的爱。”

但渥伦斯基却不理解安娜的内心世界,不同情安娜的母爱,不理解安娜沉重的心理压力。他在离婚、母爱的问题上对安娜施加了极大的压力。他在上流社会和安娜之间做出选择,向现实妥协。安娜不顾一切的追求,使她付出了所能付出的一切。然而,安娜最终失去了爱情,她说:

“我的爱情愈来愈热烈,愈来愈自私,而他的却愈来愈减退,这就是我们分离的原因。”

“我要爱情,可惜他没有。那么一切都完结了!一定要完结!”

在卧轨前,安娜终于理解到,即使她能离婚而同他结婚,不要说是幸福,就是免于痛苦,也是不可能的。上流社会假手渥伦斯基完成对安娜的最后一击。安娜只有一死,以示她对渥沦斯基和那黑暗的现实社会的抗议。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冲突有着更深刻的社会内涵,即为一个封建贵族社会的叛逆者与一个归顺者之间的不可避免的破裂。

二 爱情悲剧的主观原因

安娜自身的意识、价值观念、高尚品格以及内心对旧道德的反抗与维护的矛盾从精神上对于她的毁灭给予有力的一击。

1 纯洁、真挚、善良的高尚品格以及不可辱的人格和尊严

无论是对卡列宁、渥伦斯基、儿子还是上流社会的其他人,安娜自始至终都是真诚的、坦白的。这与上流社会伪善、冷酷、道德沦丧,但表面上却冠冕堂皇,竭力维护着上流社会所谓的体面、道德和规矩的伪君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她不能过那种虚伪和欺骗的生活,她向卡列宁坦白自己对渥伦斯基的感情,拒绝同丈夫保持表面关系。她对孩子也是如此。告诉儿子说“爱他,他比我好,比我仁慈,我对不起他。你大了的时候就会明白的。”总之,她敢于真诚地面对自己、面对丈夫和儿子以及整个上流社会。尽管安娜有婚外恋情的过失,但她绝不是失去人格和没有自尊的风流浅薄女人。相反,她在任何情况下都守护着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她“不愿意人家像发慈悲似的去看望她”,也“决不让渥伦斯基发现她很伤心,更不让他看出她的自怜自爱”。对于安娜,爱情“离开了对女性人格的尊重便无从谈起。”她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个性解放、生命意义、爱情自由的渴求以及高尚的人格尊严使这一形象的内在精神令人尊敬,没有这一点,安娜的形象在世界文学中不会获得如此高度的赞扬。

2 缺陷的爱情观

拜伦曾说过:“爱情对男人而言只是生活一部分,但对女人而言却是生活的全部”。安娜不仅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和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爱情,而且要求渥伦斯基也是如此。“对于她来说,整个的他,以及他的习惯、思想、愿望、心理和生理上的特质只是一种东西:就是爱女人。而她觉得这种爱情应该完全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这就是安娜的爱情观,这也是她和渥伦斯基主要的分歧,更是安娜爱情悲剧的一个主观原因。她不止一次对渥伦斯基也对自己说,“对你我来说,重要的一点,我们是不是彼此相爱,别的用不着考虑。”安娜勇敢地、执着地追求爱情,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但她在追求爱情、追求自我的过程中,将全部感情和整个生命都孤注于爱情的追求上。为了爱情,她以极大的耐力忍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爱情成为安娜生活的唯一希望和寄托,渥伦斯基成了她生活的全部,一旦失去他的爱,她就会难以接受,以至于趋于丧失理性的地步,使所爱的人对她日渐产生厌倦,而这种厌倦导致了安娜的绝望和自毁。

3 内心的新旧道德观的斗争

安娜自身的思想矛盾是促使安娜走向灭亡的直接因素。这里有一个贞淑的妇女冲决礼法堤防而未免内疚的羞耻心;有一个善良的妻子因不忠实于丈夫而问心不安的负罪感;也有一个女性正常天性不能满足的痛苦。安娜的追求个人幸福,要求婚姻爱情自由和她身上因袭的旧传统、旧道德的沉重精神枷锁所造成的内心世界的种种矛盾是构成她爱情悲剧的又一个主观原因。她一方面大胆追求爱情,一方面又承认自己是“一个坏女人,一个堕落的女人”,从而产生强烈的羞耻心和负罪感。“她感觉得这样罪孽深重,……”“她在自己精神的裸体面前所痛切感到的羞耻之情,也传染给他了。”安娜感到“这些接吻―这就是用那羞耻买来的东西。”在离开卡列宁以后,安娜深深地感到“自己的处境是虚伪而又可耻的,她从心底渴望有所改变。”“她对于以前从未加以考虑的耻辱感到恐惧。”抛弃了丈夫和儿子投奔情人是“可耻”的,她将永远“是一个有罪的妻子”。正是这种羞耻感为她所获得的真正爱情蒙上了一层阴影,使她不住地自责。在对待卡列宁时,安娜一方面极度地厌恶他,尤其忍受不了他的虚伪,―方面又对他“怜悯”和同情,觉得自己对不起他,以至赞美他“是个好人”。她在得到爱情之后陷入了失去儿子的痛苦之中。她感到自己对不起儿子谢辽沙,在他面前有深深的负罪感,目光中透出有罪的恳求的神情。这是一个女性母爱与情爱的正常天性不能两全所造成的矛盾痛苦。在安娜抛弃家庭、儿子出走之后,这种愧疚将安娜的心撕成了两半,给她带来难以忍受的心灵巨痛。各种对立的心理力量进行着激烈的冲突,使她永远徘徊在犯罪和反抗道路之间。在她的内心中充满了矛盾,这种内在矛盾促使她人格分裂,成为最终把她推向死亡的精神动力。

4 宗教思想的桎梏

安娜始终挣扎于情感满足和宗教压抑之间。她与渥伦斯基初次品尝爱情的欢乐之后,变得羞愧难当,她呜咽着说:“上帝呀!饶恕我吧!”她觉得自己罪孽深重,除了请求饶恕,没有别的办法。她病危之际,唯一的愿望是向卡列宁忏悔:“饶恕我,完全饶恕我,我坏透了。”当她投身火车轮下的一刹那,临终诀语:“上帝,饶恕我的一切!”。可见,她的一见钟情,带有浓重的“本能原欲”色彩,而爱情的体验却是这种狂暴本能的宗教压制。安娜在追求爱情自由而同上流社会决裂时是勇敢的,而她背负着贵族意识和宗教信仰的精神枷锁又是软弱的。这使她从灵魂深处感到“没有力量冲破这一切,没有力量跳出她目前的处境”。这也是她走上悲剧道路的一个内在因素。

综上所述,造成安娜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上流社会对她的迫害,而她自身的意识、价值观念、高尚品格和内心的矛盾从精神上对于她的毁灭给予有力的一击。贵族社会铸就了安娜,她既是旧道德的牺牲品也是旧观念和旧秩序的维护者。所以她的死,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和抗议;她的死,赢得了人们的同情和赞许。安娜是一个复杂的光辉灿烂的艺术形象。

三 作家的态度

《安娜 卡列尼娜》的写作过程是托尔斯泰思想和艺术紧张的探索过程。此时作家的思想极其矛盾,因而在对待安娜的态度上也是矛盾的。他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出发,热情地讴歌了安娜为获得爱情和幸福生活所作的不懈努力和反抗,赞美了安娜身上的叛逆性格及其高尚的内心世界,对安娜的惨死抱着极大的同情。对上流社会扼杀人性、虚伪冷酷的丑陋面目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抨击。作家在赞扬安娜的同时,又谴责了安娜的离家出走。作为妻子和母亲,给家庭带来了不幸,这是不道德的,作家给予了批评。

参考文献:

[1] 列夫 托尔斯泰,周扬等译:《安娜 卡列尼娜》,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2] 曹靖华主编:《俄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3] 张淳、常文革:《〈安娜 卡列尼娜〉中的悲剧女性探析》,《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4] 荆煜君:《安娜 卡列尼娜爱情悲剧成因之探》,《文学教育》,2009年第7期。

[5] 努丽亚:《列夫 托尔斯泰和〈安娜 卡列尼娜〉――安娜形象的悲剧意识透析》,《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6] 赵萱:《安娜 卡列尼娜的形象及悲剧根源的现代解读》,《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7] 鲍涛等:《永恒的彗星之光――谈安娜 卡列尼娜文学形象的塑造》,《池州师专学报》,2007年第8期。

[8] 金亚娜:《安娜 卡列尼娜人格魅力探源》,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9] 薛志刚:《安娜 卡列尼娜悲剧的内因新探》,《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8期。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6

关键字:宗教思想;命运;构建;终极关怀

《安娜・卡列尼娜》问世一百多年了。随着岁月的流逝和风云的变幻,这部出自巨匠之手的声誉非凡的艺术杰作,不但没有减色,反而显得更为瑰丽。人们徜徉在这部伟大的作品中,共同领略着生的喜悦、死的恐惧、爱的幸福和恨的懊悔,以及其他人生诸般情境,以求对世态有所洞悉,对人生有所感悟。而此时,更有一些人在洞察领悟之后,发掘出作品中的又一极富魅力的闪光点,之所以称之为“闪光点”,就在于它对整部小说人物命运的构建,起到了高屋建瓴的总设计师的作用,那就是作品中所渗透出来的宗教内涵。

托尔斯泰的,是指在处理家庭问题,探索生存意义,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沉思,是一种深刻的心理活动和感情体验。下面,我便借助于对《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的理解,来阐述一下托尔斯泰的宗教观念及其对作品中人物命运的影响。

一、家庭意识

托尔斯泰说过,爱情是对人的试金石。也就是说,爱情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心灵、品格、禀赋的伟大和高低。托尔斯泰不仅在安娜身上表现了正常人的天性,而且在列文与吉提身上也同样反映了爱情的力量。列文尽管遭到初次求婚的失败,但对吉提仍一往情深。经过一段痛苦的生活考验之后,他们的爱情反而变得火热起来。在友好、和谐的氛围中,他们终于完成了人生旅途上的第一个里程――有情人终成眷属。作家用神来之笔将富有诗意的爱情赞歌,配上田园牧野的自然背景,使这支美妙的歌曲更显庄严、神圣、甜蜜。

当然,托尔斯泰的思想并不停留于此,他的解剖刀还在向纵深发展:有了爱情而结合之后,是不是一定幸福呢?在托尔斯泰看来,这是颇为复杂的事情。首先,它取决于男女双方个人的品格、志趣。安娜个性的褊狭和倔强,渥伦斯基的大男子主义使他们两人生活一段时日之后水火不容,导致经常性的摩擦。其次,更为重要的是人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人的行为还会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制约,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受社会的道德习俗左右,人不仅为自己而活,而且还会为社会而活。

托尔斯泰的上述思想是与他的世界观密切相关的。我们知道,托尔斯泰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基督教的博爱主义和流行于19世纪的人道主义。基督教认为夫妻应为一体,“神作之合者,人不得而离之”。因而卡列宁警告安娜的话是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的:“我们的生活,不是凭人,而是凭上帝结合起来的,这种结合只有犯罪才能破坏,而那种性质的犯罪是会受到惩罚的。”这可以说是对托尔斯泰不主张离婚的社会根源的精辟阐述。

二、生存意义

在这部小说中,男主人公列文,也像其创造者――托尔斯泰本人一样,完全是他的一种内心体验,他将人生意义同永恒结合起来,追求着人的生死之本,探寻着人的生活与生命的意义。人为什么活着?托尔斯泰通过列文的形象,阐释了这一永恒的主题。主人公列文在忙碌的尘世生活中,时时感到空虚,感到无聊,竭力要为生命找到存在的依据。在这里托尔斯泰的描写是真诚而自然的,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造作。列文同托尔斯泰本人一样,在经历了死的恐惧之后,被逼到了对生命的挥之不去的沉思中。

出于“善”和“爱”的启示,在托尔斯泰笔下一个生命的逝去才总是同另一个生命的到来宿命般地联系在一起:在尼古拉・列文垂死之际,正是吉提受孕之时。当安娜一缕香魂飘散在铁轮之下时,吉提顺利地生下了一个男婴。从这里我们不能不有所领悟,一个人犹如一滴水,它可能蒸发,它可能又会溶入河中,汇成浩浩荡荡、长流不息的生活之河。这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托尔斯泰式的达观哲学:真理不是一个人所能领悟的,只有人的总和――用爱联接起来的人群才能领悟到真理。在这种达观哲学的启迪下,我们会看到,《安娜・卡列尼娜》中在发掘生存意义时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的终极关怀,一方面又同人类各时代的思想家们的探索殊途同归,同正迈过21世纪的现代人息息相关。

三、人道主义

卡列宁是伪善与宗教感情的混合体,当安娜病危时,他本渴望她死,但他心中的人道主义情感使他产生了一种向善的精神力量,他饶恕了“不贞”的妻子,并对那个不是自己骨肉的小女孩产生了“一种特别慈爱的感情”。卡列宁本来阴险、虚伪,现在却变得善良、正直、崇高,心中满溢着“一种爱和饶恕敌人的欢乐的感情”。尽管如此,从卡列宁的思想和行为中仍可清晰地看到:他的饶恕不是出于真实的感情,而是出于对上帝对神的信仰,是一种意志因素。他所期待的是:安娜重新回到自己身边;渥伦斯基永远离开安娜,不再与她见面;通过仁慈将小女孩拉入自己生活与感情的圈子中来。后来,当他没有得到这种回应时,他又恢复了本来面目,加紧了对安娜的迫害与摧残,从中不难看出宗教中人道主义的伪善与虚假。

托尔斯泰像西欧的其他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样,把基督教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作为批判社会的武器,憎恶和揭露腐朽的社会,同情主人公的遭遇,但又无力改变他们的命运。他思想上的矛盾使得他的《安娜・卡列尼娜》充满了矛盾,表现出了一些保守落后的观念,甚至错误的倾向。但是,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从广阔的角度、客观地描绘真实的现实,揭示了安娜悲剧的真正根源和社会的某些本质方面,因此,他的作品能流之久远,引起不同时代、不同阶层读者的强烈共鸣,使他们久久品味着那高贵华丽、朴质自然的文字,流连于那气度恢弘、雍容不迫的风格,不忍释手。

参考文献:

[1]王鸿猷.《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人物描写[J].天津师大学报:社科版,1980(6).

[2]鞠庆友,毕唐书.中学文艺鉴辞典[M].明天出版社,1989.

[3]布罗茨基.俄国文学史[M].作家出版社,1962.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7

关键词:安娜;悲剧;矛盾;社会环境;自我价值;对爱情的看法

安娜的悲剧更像是列夫托尔斯泰对社会、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列夫托尔斯泰浓墨重彩的描写了安娜无与伦比的美,却把她写得卧轨自杀。其中的怜悯和惊悸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安娜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生命力的蓬勃和命运的悲剧性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在我看来,安娜的悲剧源于以下几点:

一.内心的矛盾

审美意识中爱和恨都太强烈了,而在现实中每个人都在妥协。于是,把这种追求寄托到文学作品中。安娜义无反顾的追求真爱却又陷入深深的忏悔和挣扎,这些矛盾与痛苦说明了她爱的追求的脆弱性,也是导致她精神分裂、走向毁灭的原因。作为一个社会人,她有妻子、母亲、情人多重身份从事件的发展来看,安娜内心一直是波澜壮阔、大起大落、矛盾万分的。内心深处人性的呼唤与自身的传统伦理观念令她备受煎熬。安娜做了伏伦斯基的情人,带着一种义无反顾的决绝脱离虚伪的上流社会,但是另一方面又试图重新在上流社会立足。安娜有挣脱的勇气却受道德、伦理、规则限制,跳不出思想,斗不过伦常,只能在矛盾中陨灭。“申冤在我,我必报应”。

二.脱离了社会环境

宗教式的婚姻制度与上流社会虚伪的道德观念。试问,哪个社会不黑暗、腐朽。所谓人类原始平等社会没有科学证明、现代商品经济时代不过尔尔。每个时代都是不完美的,甚至是丑陋、惨烈的,但是我们都在努力生活的更好。于是要有规则,我们可以承认规则上的漏洞,可以鞭挞这种规则的不合理性,却无权去违法规则,这就像“社会契约”一样,打破了规则,就无法生存。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人的自我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安娜追求自我的自由,代价是包括丈夫、儿子在内的周围环境人的痛苦感受。

她因破坏既定秩序和道德规范而不受法律的保护,上流社会视之为“坏女人”而对其拒不接受,并且当众予以羞辱;作为母亲,她因“抛弃”儿子而遭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人们指责她为了卑鄙的而不顾应负的家庭责任。作为情人,安娜不能在社交界活动,把心中的压抑转变成消极情绪折磨自己也折磨情人,神经质地经常无理取闹而变得疑神疑鬼,失去了爱情的甜蜜。随着时间的推移,恐惧感、危机感、压力感愈演愈烈,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导致她极度的精神分裂,悲剧性的命定感和不可避免的惨祸的预期始终萦绕在她的脑海,精神危机感愈演愈烈,直至崩溃。

三.缺乏自我价值的认同

安娜最吸引人注目的是她身上有种被压抑的旺盛的生命力。在爱中的安娜的自私和占有欲,都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在这场爱中,安娜变得偏执、乖戾、自私、暴躁、怀疑、恐惧,令人厌恶。临死前安娜说:“我在爱情上越来越热烈,越来越自私,他却越来越冷淡,这就是我们分手的原因,我把一切都寄托在他身上,我要求他更多地为我献身,他却越来越疏远我。”其中安娜对伏伦斯基的占有欲是唯一的自我价值。依附于伏伦斯基给自己生活的意义,缺乏自我。女人附属于男权,心理认同男权施加在自己身上的枷锁。

而男人是怎样做的呢?伏伦斯基的爱情始终只停留在对于安娜的美貌和纯情的吸引与感动的表层,而并没有窥见安娜的精神境界;只知道和安娜寻欢作乐、轻浮应酬,从来不体贴她内心的母爱和为爱情的付出所作的痛苦斗争。

到最后,安娜在对爱情怀疑、失望后内心充满疑虑、后悔和痛楚。她怀疑爱情,后悔为了爱情付出的一切代价,甚至牺牲了对儿子的爱。悔恨、痛苦及对世界的蔑视与绝望的复杂心态让她不堪重负。托尔斯泰没有去谴责安娜,也没有想指引安娜应该怎么办,因为她无论何去何从.无论是坚守自己的爱情追求,还是回到自己原来的丈夫家去,都是走投无路的悲剧。

在舞会上身着黑色小礼服唯美高贵的安娜,更像是一件展示品。附属于男权而没有自己价值的物品。

四.男人、女人对爱情的看法。

“为什么你们女人都这么死心眼?”

“因为我们女人把爱情当成一生的事业。”

安娜如每个女人一样,一直在内心深处渴望并坚守着对真爱的等待,这种看似如星星之火一样渺茫的希望一直激励着她对生活和生命充满了热爱,也给她的生命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安娜与伏伦斯基从莫斯科到彼得堡的每一次相遇,从回避淡漠,到暧昧,再到火热地迸发着激情,都像一幅幅色彩鲜明的油画,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的心也变得清扬,可以看出他们是真心相爱的,为了爱而甘愿作出巨大的牺牲。伏伦斯基在安娜的爱情的感应下,的感情开始变得严肃专一了。但是,当爱情的激情退却,回归现实,生活还是要继续。

简而言之,男性除了爱情,还要有事业、地位、荣誉。在最初的对安娜的狂热痴恋过后,伏伦斯基的功名之心再次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他逐渐意识到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与安娜的恋爱会影响他的仕途,并且再也无法立足于上流社会中。他时而研究政治,时而阅读新书报刊,时而研究绘画,把精力都投入到经营资本主义农业上,还兼任了五六个团体的委员甚至打算参加省长的选举。而忽视了安娜病态的精神世界。相反,女人会想爱,找回生活的意义,达到灵与肉的统一,唤起做人的尊严感于是失去了爱情的安娜最终在爱中枯萎。

参考文献

[1] 张滢,为安娜“至高无上的爱情”叹息[J]文学教育(中),2010(10)

[2] [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 杨思聪,《安娜・卡列尼娜》鉴赏[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8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文本细读

中图分类号:15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1-015-02

作者:张玉霞,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讲师,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电影学专业在读博士;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项目基金:“新疆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

《安娜》(文中均如此简称)中的人物可以分为两类:主人公安娜和列文,他们是众人眼中的异类;其次是以奥勃朗斯基、陶丽这对哀乐夫妻为代表的常规人物,他们是凭着常识与习惯生活的大多数,正是他们构成了主人公活动的舞台和背景。

安娜和列文一出场,便被神秘地扭结在一起。作者无疑是偏爱这两个人物,并立意要把他们安排成同类的。最先透露这一信息的,是两人外部特征的细节:“矫健”、“脸红”。这是一种“别有用心”的用语重复。随着情节的推动,这个秘密被小心翼翼地展开:他们有着相同的处境――夹缝中的追求者,这是他们命定的身份。当他们一边在习惯的“陈迹”中心安理得,一边又为心中的梦(“新的生活”)冲动着、追求着的时候,他们共同的结局已然注定。矛盾张力下产生的痛苦是他们互相类属的标志――他们是旧生活的觉醒者,是新生活的做梦者。“人应该怎样生活”是他们苦苦追问的主题,他们抗争过,妥协过,最终在困惑面前没有出路,被推到了生与死的悬崖边。

列文是安娜灵魂的知音。两人之间仅有的那一次见面(第七部第九章至第十一章)被作者铺陈得灵光四溢,夺人心魄。人群中惟有列文能够透过安娜美丽迷人的外表直指其心性――“真挚”这一评语是对同类的认同。然而,他们之间没有故事。这一点令许多读者遗憾至今,不能释怀。他们孤独地生活在各自的星球上,遥遥相望。他们走着同一条路,却没能走到一起。那么多的机缘都被他们一一错过。终于,他们爬山涉水满身疲惫地碰在了一起。期待太久的我们惊喜万分,尤其那一句“仿佛他从小就认识她似的”令人怦然心动。然后……依然还是错过。两个人就此走上了生死不归路。我们有些手足无措:不知是该责怪作者的粗枝大叶、不解风情,还是恼怒他的大化纵浪、戏弄人心。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托尔斯泰是老到的,关于人心人情人性。他游刃有余地穿行于故事之中,用“上帝之手”扯着我们去看他创造的那一路风情――家庭,社会;爱情,婚姻:灵与肉;生与死:等等。通过这些话题,他把人生的方方面面拷问了一番,他迫使我们和他一起面对一个无法搁置的问题――“人应该怎样生活”。所以故事发生在路上:寻找答案的过程。安娜与列文被选作实验,去验证各种可能的极限。因此他们注定是孤独的行路人,一如创造他们的“上帝”。他们被无形的力量拨弄着。当然,他们自己并不明了这一切。

安娜与列文之间这种神秘的关系,使得书中两条基本的情节线索,在平行伸展的过程中产生一种互文见义的效果;仿佛一个乐曲的两个声部,统一于共同的主题。只有抓住这一点,我们才能解读文本中许多“不合情理”的安排。比如,第三部“赛马”这个高潮被大篇幅的列文的乡间活动打断,“在渥伦斯基两次谈话之间的整个夏天,似乎有一片绿色的牧场需要刈草”(普鲁斯特语)。这绝非等闲之笔。列文在史维亚日斯基家的作客,回应了安娜在培特西客厅的谈话:他们都在矛盾中挣扎,力图在别人的生活方式中寻找解决办法,却不可得。这种失败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后面的情节顺理成章地开展起来。再比如,第五部第二十章《死》(全书惟一有标题的一章),浓墨重彩地铺叙次要人物尼古拉之死,有何必要?把它与第四部安娜的难产(死的预演)、第七部“自杀”联系起来,把列文面对死亡、由死而悟生的思考与安娜的心路历程呼应起来,你就会明白的。

另一方面,这种构思也决定了文本主体部分(第二部分至第七部)独特的叙事格局。安娜的故事戏剧性很强,高潮迭起,象奔腾的激流,呈现出起伏很大的紧张态式。而列文的故事则象平缓的河水。在这两个叙事单元按照时间顺序平行推进的过程中,后者给前者提供了一个辽阔的背景,在其过重的戏份中增添一些生活气息。而且这种间隔手段也有效地平衡了文本的叙事节奏,使之缓急相间、有张有弛,不至于过分倾泻、一览无余。在叙述的紧要关头造成延宕。有助于凸现其重大意义,起到类似定格或特写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铺叙留下了必要的空间――大凡这类事件都是情节发生突转的关节点,孕育了后文发展的可能性及方向,很有必要通过细节铺陈来起承转合。

就这样,托尔斯泰在文本中从容优雅地讲着故事。他用回叙的方式交待了安娜故事中各人的背景,又用概述的方式完成了他们各自的结局。这样,一个前因后果清楚明了的封闭结构便形成了。而信笔写出的第八部尾声,则给了列文的故事一个开放式结构,象征了求索的路仍在继续。这种结构上的一开一合的对照,给了全书一种开阔辽远的气象:仿佛一条生命的长河滚滚向前永无止境。托尔斯泰“是用十九世纪的标准塑造成的”(托尔斯・曼语)大师,这种控制有序的节奏,以及贴近生活原生态的风格,充分体现了古典的和谐美和真实感。

《安娜》其实是一个关于“失去”的故事。人们追寻失去的幸福而不可得。安娜、列文曾经以为抓住了新生活,却还是失去了。卡列宁、伏伦斯基、陶丽、柯兹尼雪夫、尼古拉……所有的人都有所失去:事业、爱情、青春、梦想、生命……也许人类的发展原本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从无到有再到无,一种宿命的轮回。

这部俄罗斯的“双城记”本身就是一个轮回。“小说的开头便包含着结局,其中的每个环节都为导向这个最终归宿。”故事开场。冬天,莫斯科。围绕“奥勃朗斯基家里一片混乱”(这片混乱便是生活本身),所有的人物陆续登场。旧的平静被打破,新的格局在建设,人物各自奔向自己的轨道。故事进行着。到了第七部,接近尾声。所有的人物再次重逢,依然是围绕奥勃朗斯基家,依然是莫斯科,依然是冬天。谁也没有得到平静,依然是一片混乱。在这个从终点回到起点的运动中,仿佛听得见命运旁观的冷笑。

上一篇: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范文 下一篇:杨梅的功效和作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