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11-12 06:51:54

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篇1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年),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的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年)、《少年》(1857年)。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了其第二部里程碑式的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最深刻、最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中不朽的名著之一。

二、阅读指导

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中,托尔斯泰以惊人的洞察力和鲜明的艺术形象,精确而深刻地揭示了农奴制改革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急剧变化的历史特点。该篇小说的情节由两条平行而紧密联系着的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卡列宁――渥伦斯基的爱情、婚姻和家庭故事;另一条是列文――吉提的生活和精神探索经历。通过第一条线索,作者极为深刻地揭露了以政府部长卡列宁为首的由上层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组成的上流社会的罪恶。正是这个上流社会的虚伪、冷酷和腐败,造成了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的女主人公安娜最后卧轨自杀的悲剧。另―条线索,作者通过列文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复杂的自相矛盾的社会道德观。列文这个力图保持宗法制经济的庄园贵族,在资本主义势力侵袭下的俄国现实面前惶恐不安,于是,他―边进行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一边积极从事经济改革,试图找出一条使地主和农民“共同富裕”的道路。这种阶级调和主义改革的失败使他感到悲观失望,甚至到了“濒于自杀”的境地,最后作者让他归依宗教,在一个古老宗法制农民身上领悟到人生的意义:“为上帝、为灵魂活着。”

三、故事梗概

安娜・卡列尼娜从彼得堡乘车到莫斯科去为哥哥奥布朗斯基公爵和嫂子多丽调解矛盾,在车站认识了青年军官渥伦斯基。渥伦斯基毕业于贵族军官学校,后涉足于莫斯科社交界,得到了多丽的妹妹吉提的垂青,但他只与她调情,并无意与她结婚。而深爱着吉提的康斯坦丁・列文也从乡下来到莫斯科,他打算向吉提求婚,但早已倾心于渥伦斯基的吉提却拒绝了他的求婚。

在渥伦斯基看到安娜的一刹那,他被安娜所俘虏,向安娜大献殷勤。吉提边精心打扮边想象着渥伦斯基要正式向她求婚。在吉提眼里,安娜・卡列尼娜是那样的出众。吉提发现渥伦斯基和安娜异常的亲热,这使她感到很苦闷。安娜不愿看到吉提痛苦,劝慰了兄嫂一番,便回彼得堡去了。随后,渥伦斯基也来到彼得堡,开始对安娜进行热烈的追求。起初,安娜还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不久,渥伦斯基的热情便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

安娜的丈夫亚历山大・卡列宁其貌不扬,在官场中却是个地位显赫的人物,但他根本不懂什么是倾心相爱的情感。有一天,安娜与丈夫卡列宁一起去看一场盛大的赛马会。比赛中渥伦斯基从马上摔了下来,安娜情不自禁地大声惊叫。卡列宁认为安娜的行为有失检点,迫使她提前退场,安娜已无法忍受丈夫的虚伪与自私。在与安娜的婚姻问题上,卡列宁考虑过决斗,但又怕死;考虑过离婚又怕有损名誉;考虑再三,最后他决定与安娜维持表面的夫妻关系。

安娜已怀了渥伦斯基的孩子,分娩时她由于产褥热而感染了重病,只得拍电报给到边远省份去调查的卡列宁。卡列宁匆匆赶回,但心里希望妻子早点死掉。安娜在昏迷中呼唤卡列宁的名字,请求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深受感动,原谅了她和渥伦斯基。由于卡列宁令人吃惊的宽厚,渥伦斯基感到自己是那么的卑劣、渺小,竟举起手枪自杀,但没有死成。死而复生的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更加炽热,渥伦斯基带着安娜离开了彼得堡,到国外旅行去了。在奥勃朗斯基家的宴会上,列文与吉提彼此消除了隔阂,互相爱慕。不久他们结婚了。婚后他们回到列文的农庄,吉提亲自掌管家务,列文撰写农业改革的论文,他们生活得很幸福美满。

渥伦斯基和安娜旅行了三个月,返回彼得堡后却遭到冷遇,旧日的亲戚朋友拒绝与安娜往来,使她感到屈辱和痛苦。渥伦斯基被重新踏入社交界的欲望和舆论的压力所压倒,与安娜分居并尽量避免与她单独见面,这使安娜感到很难过。之后,渥伦斯基对安娜越来越冷淡,经常把安娜一个人扔在家里。最后,渥伦斯基愤然离去,安娜准备自己坐火车去找他。她跑到车站,在候车室里接到了渥伦斯基的来信,说他十点钟才能回来。她决心“不让你折磨我了”,倒在了疾驰而过的车轮下。

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篇2

   2022年最新《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这本书透过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追求感情而失败的杯具和列文在农村面临的危机而进行的革命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乡下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安娜可列尼娜的哥哥奥布朗斯基在已经有五个孩子的状况下却仍与家庭教师相爱,与他的妻子杜丽闹翻。而赶去莫斯科为哥嫂调节的安娜,却在车站认识了故事的另一个主角——渥伦斯基。于是,这个纠结的故事就这样华丽丽的开始了。

  话说当时,杜杜丽的妹妹吉提正暗恋渥伦斯基,可渥伦同学却无心娶她。十分不巧,爱着吉提的列文从乡下赶来,在舞会上向吉提求婚,却被当场拒绝。在同一场舞会上,渥伦斯基被安娜迷倒,不顾一切地追到人家家里才想起来安娜已经有家庭了,安娜的丈夫卡列宁也觉得渥伦同学有点一根经,因此也露了面,言下之意便是——喂,我是她丈夫,别把我当空气。本来吧,这事到这也差不多要结束了,但是当时艰辛谁人知?没想到安娜和渥伦斯基,一个里应,一个外合,硬是弄出一大堆事儿来……天理难容,也注定了他们的杯具。

  最后,安娜卧轨自杀了卡列宁参加了她的葬礼,并带走了他们的女儿。渥伦斯基受到良心的谴责,志愿参军去塞尔维亚与土耳其作战,但求一死。哎,要我说,他早干嘛去了?

  哎,回想当时看书时,我可没少骂渥伦斯基和安娜,感情是一回事,家庭又是一回事,他们所谓的感情是虚无飘渺的,无论如何总不就应冲开家庭的底线。虽然说当时卡列宁与安娜岁数相差甚大,但他宽容但是少见的,他总在为安娜着想,对安娜的私生子也很好,更只因安娜之后有了悔改之心而求他原谅,他便原谅了她,样的胸襟一百个人里面也没有一个啊!从安娜的种种来看,安娜是一个连自己都不会为自己思考更别说顾全大局的人,不明白道德为何物的可怜人,也正是正因她自己,才一手造就了这场杯具……

  2022年最新《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感情固然完美,就像绚烂的花朵,它可能是人一生的向往,拥有一个人一生的快乐和幸福,但在不轻易间它却将安娜带入痛苦的深渊,就像飞蛾扑火一样在感情中灰飞烟灭。

  安娜原本期盼和弗伦斯基过着幸福的生活,她才有了勇气,对她来说他就是期望和寄托,而弗伦斯基呢?他似乎只是一种征服感,就像猎人战胜猛兽一样,这种爱谈不上伟大。安娜对感情的渴望让她忘却了苦恼,感情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让她冲破世俗。安娜才决定投入新生活-----和弗伦斯基在一齐。

  但是,安娜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对儿子的愧疚与罪恶是她陷入了矛盾和痛苦。她对生活和理想失去了信心,失望的她最终以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寻求心灵的安静。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她的身躯是,不知安娜是否后悔她的一生就这样结束,她被世俗嘲笑和讥讽,她完全追求的感情也将粉碎,经过心灵的折磨,她以死来证明对社会的反抗,对真爱的执着。(我很是佩服)

  我敢坚信在此刻的社会安娜这种形象还会受惩罚,我们企盼的和平人性,我想怀疑是否还存在。在哪?但安娜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一个柔弱的她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此刻需要的大概是无痛苦,无干扰的生活吧,但现实给不了。

  感情是什么?对安娜来说,她又是否得到过?她所追求的是和她在一齐不抛弃她,在任何时候都在背后永远给她依靠的人,但她却得不到。

  火车从她身上驶过,发现她只是一个脆弱的女子,她无力抵制。正因她决定死亡,一个常人无法乱下的决定。在孤独的身躯背后我还看到一个孤独的灵魂,来时一人,去时一人。孤独是这个女生的结局,悲惨是这个女生的宿命。

  火车驶过时,轻轻地,不好打扰安娜安静的生活。

  2022年最新《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一直很喜欢这本书,原来看过多次,今天禁不住又开始翻阅,并在网上看了这部小说拍成的电影。安娜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她就是一个出轨的女人,也看了一些人给安娜列举的四个罪状。可就这样一个堕落的女人却非常丰满,我依然很喜爱她,假如是现实中的人,我一定会和她成为朋友,她举止优雅,她性情温和,最重要的一点是,她很真,爱了就是爱了,一直没有违了自己的心去做事,显然她也知道自己的举动是为

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篇3

列文在割麦时,和农夫交谈着。大意是,列文渴望做一个理性的人。这种思想正确无比,既不会让安娜为爱自焚,也可以避免像她哥哥那样风流而成笑柄。列文说,在繁重的劳作里,他可以什么也不想,只有这样他才能有一个平静的灵魂。上了年纪的农夫问他:“难道你也是用理性去挑选爱人吗?”

当镰刀划过金黄,列文回屋抱起了自己的孩子,他微微笑起来,像一位真正的圣人。

我对于这部电影的喜爱,要归功于此番列文的疑问和老者的回应。《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旷世巨著,不管你读过没读过,喜爱或鄙斥,这部小说已经像一座巍峨不动的高山那样立在那里。世上还会有一部叫《安娜·卡列尼娜》的巨作吗?绘画、舞蹈、戏剧、电影,或者电视?不会再有的,就像不会再有下一个托尔斯泰。大多叫嚣着承袭衣钵的人不过都是如假包换的冒充者。

喜欢《安娜·卡列尼娜》的人很多,因此欣赏这部作品就容易变成对改编者的批斗会。这种行为太过主观。无论《安娜·卡列尼娜》被改编为何种形态,其原著依然不变,依然不妨碍任何人去欣赏,而对于改编者,乔·怀特只需要做到他自己,不就很好了吗。

这部华丽的新版《安娜·卡列尼娜》的确一开始让人有些莫名,就像导演在采访中透露的一样,他活生生地把一部沉重的俄国史诗拆卸成了极具奥斯汀风情的英伦家庭剧。

从容的镜头调度飘过了每一位戏中的演员,最先出场的安娜的哥哥奥布朗斯基,他戏谑风趣的模样让我想到英国马戏团的领班,想来即使读过原著恐怕也很难第一时间摸准他要扮演的角色。银幕上每个人都在匆忙而不失优雅地走位,直到安娜·卡列尼娜出现,那些戏里的旁观者还在搬运着屏风之类的家具。

开场如此铺张,乔·怀特似乎已经向观众亮出了全部武功,这样做也许会让接下来的内容流于平淡。其实他对这样的拍摄思路一点也不犯怵,从始至终都带着一份自得其乐又不失礼貌的媚态。他的信号非常确定,这是一部需要用“戏中戏”去修饰的《安娜·卡列尼娜》。就像其他一些面对名著改编“压力山大”的同行创作者一样,他把握住了自己对原著最擅长最自信的部分。

乔·怀特早就已经成功将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搬上了银幕,当然,这也要得益于奥斯汀平易近人的文学质地。《安娜·卡列尼娜》加工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在经过一阵剥皮削肉后,导演才挖掘出这部作品的骨骼:安娜和丈夫卡列宁、情人沃伦斯基,哥哥奥布朗斯基和妻子多丽还有她的妹妹凯蒂,以及奥布朗斯基的好友列文,串起这些人物之间联系的,便是电影最常出现的关键字:爱(love)。

虽然原著并非只是一部只讨论爱情的小说,但对于容量有限得多的电影而言,如何把握关键,并在此基础上增砖加瓦,有所取舍成为难以避免的事情。乔·怀特给了漂亮的示范。其实原著的信息量再怎么大,其基础仍是建立在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上的,这也基本上是所有其他艺术形式表达时的共识,是最直接最能得出共鸣的部分。

进行一个简单地去芜存菁的过程后,浩瀚的原著就变成一个奥斯汀小剧场,但如果仅仅如此,确实也太对不住托尔斯泰了。而电影能做什么呢?首先自然的是要保住各主要角色的鲜明个性,如果人物做不到鲜活,就只能成为无表情的默剧表演了。其次是最富创举的,电影大胆引入了“戏中戏”的折叠效果。只要不追究所谓纯电影语言等偏僻范畴,所有电影想要达到的效果都不外乎让观众入戏,将角色情感和观者情感互相映射,以此完成最深刻的共鸣和回味。而“戏中戏”的形式完全是乔·怀特为这套戏剧的效果而量身定制的,结合原著来看非常完美。

所谓“戏中戏”,就是在影片中安排另一批“看戏”的观众,他们作为故事的见证,看着故事的发生,而我们,则看着他们见证故事的发生。乔·怀特在合理的时间安排了三场戏凸显了“戏中戏”手法对电影衔接观众的巨大作用。

第一场,安娜·卡列尼娜参加哥哥受邀的舞会。安娜先前已经和沃伦斯基骑士有点故事,她本不想加入,但架不住劝说,其实更多是为自己对沃伦斯基的心动,她还是带着花容赴宴了。本来多丽的妹妹也预备向沃伦斯基展开进攻,但年轻的骑士只想和安娜共舞。他们丝丝入扣的舞步意味着他们心灵的方向高度契合,两人陶醉在圆舞中不能自拔,镜头逐渐扫向围观者。舞台在这样的镜头叙述下在极简和极繁之间来回转换,流言和爱情也就在这瞬息间发生。

第二场进行在安娜和沃伦斯基在感情最热烈的时候。沃伦斯基要带着他的爱马福福参加比赛。观看比赛的人有沃伦斯基母亲介绍给儿子的千金和安娜的丈夫卡列宁。安娜知道是非环绕,但她难以抑制地心系沃伦斯基。比赛开始后,沃伦斯基使劲催促着福福跑向终点,他超越了一个个对手,眼看就要取得胜利,这时福福不受控制地跌出了跑道。安娜在那一刻不假思索地喊出了沃伦斯基的名字,这一声呼喊使安娜孤立在每位看客的放大镜下。除了安娜那一声呐喊,其它声响和动作都被刻意地省去,看上去就像她吸引了所有的目光。

最后一场,在临近电影结束时。安娜已经陷入人言可畏的境地,她要为自己的自由做出最后努力。她一身纯白的看着歌剧,身边一位得意的贵妇开始对她出言不逊。安娜觉得世上已经没有任何依靠的东西,爱人沃伦斯基因为母亲和家室的矛盾不敢有什么出格之举,而她也在各种流言中无地自容。每个人都在谈论安娜·卡列尼娜,但她却再也找不到沃伦斯基。

在这三场“戏中戏”里,观众在导演的引导下,很自然地把视角安置到电影中关注着安娜遭遇的各种看客身上。它加强了观众的代入感,仿佛自己在这部电影的有所参与,却又因戏外的类似于“上帝”的视角而多了一分清醒。

同时这种设置也相当程度地减轻了演员们的负担,像卡列宁、列文这两个戏份并不多的角色,并未因为出场量少了失去了存在感,因为他们的情感就被寄托在这些看客身上。

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篇4

关键词:卡列宁;隐喻;特丽莎;他们夫妇;命运;艺术作用

在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长篇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有一条叫卡列宁的小狗。对于它的来历,小说中是这样写的:

为了能够减轻特丽莎的痛苦,托马斯娶了她,并且还送给她一只小狗(终于他们退掉了她那间经常空着的房子)。

小狗是一位同事的一条圣.伯纳德种狗生的,公狗则是邻居的一条德国种牧羊犬。没人要这些杂种狗崽,而同事又不忍杀掉它们。

托马斯知道如果不要这些小狗的话,它们只有死掉。他觉得自己就像总统站在四个死囚面前,而只有权利赦免其中一个。最后,他选择了一条母狗。狗的体形如德国牧羊公犬,头则像它的圣.伯纳德母亲。他带它回家,交给了特丽莎,那只狗当即在特丽莎的胸前撒了一泡尿。

他们随后设法给它取个名字。托马斯要让狗的名字能够表现主人是特丽莎。他想到她来布拉格时带了一本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就建议狗的名字叫“托尔斯泰”。

“不能叫它托尔斯泰,”特丽莎说,“它是女孩,叫它安娜.卡列尼娜吧,怎么样?”

“不能叫安娜.卡列尼娜,”托马斯说,“女人不可能有它那样滑稽的面孔,它倒是象卡列宁,对,他是安娜的丈夫,就是我想象的样子。”

“叫卡列宁会不会影响她的性机能吧?”

“完全可能,”托马斯说,“一条母狗有公狗的名字,被人叫得次数多了,有可能发展至同性恋趋向。”

真是奇怪,托马斯的话果然言中。虽然母狗大多数钟情男主人而不是女主人,而显然卡列宁是个例外,决定与特丽莎相处好。为此托马斯非常感谢卡列宁,总是敲敲小狗的头:“卡列宁,干得好!当初我要你就为了这个。我没能将她安顿好。你可一定得帮我。”(《第一章.第11节》,着重号是本文作者加的,下同。)

孔德拉在书中说:“作品中的人物不像生活中的人,不是女人生出来的,他们诞生于一个情境,一个句子,一个隐喻(《五.15》)。”根据这个思想,这个叫“卡列宁”的狗,显然也是有隐喻的。

托马斯建议给狗起名“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是俄国人,把狗用俄国人的名字命名,首先隐喻了托马斯对俄国人1968年侵占捷克的憎恶;更重要的是:托尔斯泰是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把这狗称“托尔斯泰”,即隐喻着这个小狗也通一点人性,或者说这狗的命运就隐喻了人的命运。

哪这狗的命运又隐喻着书中谁的命运呢?

狗的主人是特丽莎,当然它首先隐喻的是特丽莎的命运。

自托马斯把卡列宁送给特丽莎后,它“当即在特丽莎的胸前撒了一泡尿”,可以说,一见主人就和主人“贴了心”了。从此,它日夜都陪伴着特丽莎,不远万里,跟着他们夫妇俩从布拉格去了苏黎世,又悄然地跟着特丽莎一人回到了布拉格;托马斯追特丽莎回到布拉格后,由于时局混乱,他丢掉了外科大夫的工作,成了一名窗户擦洗工,但他却仍晕晕乎乎地过着日子,和过去一样,不断地去搞他的所谓“性友谊”,这就使抱着“她的身体不能成为托马斯唯一的身体,那么她一生中最大的战役已经失败(《四.6》)”的特丽莎,也仍和以前一样,不停地做噩梦,整天生活在惊恐当中。卡列宁就忠实地跟着她去上街买东西、到野外去散心、到她上班的酒吧去……,伴她度过了多少个痛苦难耐的日日夜夜啊。特丽莎买东西时,也总忘不了给卡列宁嘴里叼个面包圈,她和它就这样常常形影不离,以至到乡下去后,卡列宁还紧跟着特丽莎整天去放牛。一直到特丽莎亲自选好墓地,最终把它葬了。它是特丽莎喜就喜,特丽莎悲则悲,可以说,见了卡列宁的悲喜,就可知道它的主人特丽莎内心的悲喜,生活中它是她的影子。

再从“卡列宁”这个名字本身看,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卡列宁是安娜的丈夫,安娜在外面风流,卡列宁“戴了绿帽子”,还为顾及面子而左右为难,这就是托马斯把有“滑稽的面孔”的狗叫“卡列宁”的原因;但托马斯在嘲笑别人的时候,不料,“真是奇怪,托马斯的话果然言中”,他自己不断地追寻别的女人,却让妻子特丽莎做噩梦,卡列宁这条狗“滑稽的面孔”,不就正像它的主人的尴尬处境嘛。

这都表明,在卡列宁的遭遇中隐喻了特丽莎的命运。

但卡列宁又是托马斯送给特丽莎的,是替托马斯去为特丽莎解闷的;它的起名也有一个从“女(安娜.卡列尼娜)”到“男(卡列宁)”的过程,它是他们夫妇俩走到一起的见证,应该说,它的命运,实际上也隐喻着他们共同的命运。这样理解,就正好对应了它“杂种狗崽”——女头男身、又女又男的身材特点;对它为什么“母狗有公狗的名字”也有了最合理的解释。

卡列宁因为与特丽莎相处得好。“为此托马斯非常感谢卡列宁,总是敲敲小狗的头:‘卡列宁,干得好!当初我要你就为了这个。我没能将她安顿好。你可一定得帮我。’”特丽莎带着卡列宁悲伤地一个人从苏黎世回到了布拉格,正晕眩欲倒。“第五天,托马斯突然回来了,他们还来不及互相做出必要的表示,卡列宁就向他猛扑过去(《二.28》)。”

卡列宁不仅深情地依恋着它的主人特丽莎,看,它对它的男主人托马斯也是多么喜爱,也因此使托马斯对它很是满意。

卡列宁无儿无女,恓惶依顺地陪伴着在凄苦多变中生活的他们夫妇二人,最后它得癌症凄凄惨惨死了,不久他们夫妇也就离开了人间。在卡列宁生活的最后日子里,它曾挣扎着狺狺叫、摇尾巴向他俩“微笑”,用三条腿陪他俩散步。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它这样做只是为了我们,”特丽莎说,“它并不想散步,只是为了让我们快乐。”她的话中透出一种悲哀,她还没有意识到他们是快乐的。他们不是没有悲哀而快乐,恰好是因为悲哀而快乐。他们拉紧了手,眼睛中都闪动着共同的景象:一条跛脚的狗代表了他们生命中的十年(《七.3》)。

这段话清楚地表明:“卡列宁的微笑”是悲哀的笑,他们夫妇的快乐是悲哀的快乐,卡列宁的命运隐喻着他们夫妇的命运。

把卡列宁作为特丽莎及他们夫妇命运的隐喻,在艺术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首先,借卡列宁的形象特点,表现了人物性格。

书中说“人类真正的道德测试,最一般的测试,包括了对那些受人支配的东西的态度,如动物。”照作者的这种观点,我们读文中多次出现的这个情景:“特丽莎总在我脑海中出现。我看见她坐在树桩上,抚摸着卡列宁的头,反复思考着人类的溃裂(《七.2》)。”就可以看出:特丽莎是一个善良、充满仁爱心的人,如同卡列宁喜欢“一个象样的活动场地(《五.21》)”一样,她也爱好“一幅田园生活的图景(《七.1》)”,对人世生活充满了非常天真的浪漫情调;如同卡列宁的嗅觉特别灵敏一样,特丽莎的鼻子也很敏感,“她像一条狗将他(托马斯)全身嗅遍才辩明怪味(头发中的)是什么:一种女人下体的气味(《四.1》)。”这种隐喻,实际上揭示了特丽莎很重要的一种性格特征:敏感。——她能“体验到奇异的快乐和同样奇异的悲凉(《七.7》)。”而这敏感性,正是影响她幸福感,造成她一生命运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用卡列宁这一可爱的形象,创造出了鲜明生动的场景氛围,使文章有了浓郁的抒情气氛,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如:当特丽莎满怀着希望和托马斯去了苏黎世,她本想着托马斯到了苏黎世后就避开了他在布拉格的那些情人和国内政局的骚扰,但到苏黎世后,忽然发现托马斯又被别的女人勾引去了。她一下子感到自己心烦意乱,浑身疲软,不能集中精力做任何事情,心头的思绪不断乱翻:在一个陌生的国家里生活,就像在空中踩钢丝一样,时时都有被掉下去的危险,在这危险中生活,事事也就只有靠托马斯了。如果她被抛弃了怎么办?她一辈子都要生活在怕失去他的恐惧中吗?……

她对自己说着这些,把脸贴在卡列宁的头上低声道:“卡列宁,对不起,我想你只能再搬家了”(《二.27》)。

在这异乡他国的土地上,特丽莎除托马斯就再没有一个亲人了,而托马斯又把她耍了,她以前总是喜欢把头靠在托马斯的肩膀上,看,这时候她只能抱住狗,把脸贴在狗的头上,低声和不懂人话的狗说话了,可以想象她此时内心是多么孤独、多么悲痛啊!读了简直让人心碎。这种以狗衬人、对比鲜明的写法,其场景形象会长久留住在读者心中,耐人咀嚼。

尤其典型的是小说的最后一章《卡列宁的微笑》,对卡列宁的生病、挣扎、最终死去、以至埋葬的过程,写得很是详细,浓墨重绘,毕形毕肖。通过对卡列宁悲惨而去的场景描述,特别是对卡列宁所谓“微笑”的描写,把他们夫妇俩生活由高到低、最终被逼得无路可走,内心凄楚悲伤,而又强装笑颜,故作快乐的神态,完完全全、明明白白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但读起来仍是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由于本小说是“思索的小说”[1],前面六章侧重的是对人物所作所为及其命运轨迹的思索,似乎缺乏对人物命运的情感投入似的,而读了这最后一章,在卡列宁与他们夫妇俩生死离别的具体交往场景中,读者对主人公命运的情感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尽管文已读完了,读者对狗、对人的深切印象,却久久不能挥去……

第三,通过卡列宁命运的描述,隐喻了象征人物的命运,暗示了主题。

像在卡列宁临死前的那些日子,眼看着卡列宁所受的种种苦痛,他们夫妇俩实在无法忍受下去了,最后托马斯一针,就让卡列宁提前“上路”了。这个细节就很值得思考:既然卡列宁是他们夫妇命运的象征,卡列宁的“命”是提前结束的,哪他俩从山上翻车甩死是不是自杀呢?想想他俩当时的处境:他们穷的要死,再出国、回布拉格、甚至移居到另一个村庄,都不可能,他们已走完了所有的路程,这样熬着差不多就等于是在延缓死期,而托马斯早就盼望“一个绝对的假日,从所有职责中解脱,从一切‘非如此不可’中解脱(《五.21》)”。这样看来他俩自杀解脱的可能性是大大存在的。——而如果说他俩最后是无奈中自行寻死的,这样,就比说他俩是因车祸而死的更能引起读者对他们命运的思考。可见,作者写“卡列宁提前上路”,显然是隐喻着他俩的突然而去是他们自己无奈的选择。而且,这还不仅仅是从死的方式上说的,也是从本质上说的。

他俩的处境为什么一步步下降,最终被逼得走投无路了呢?托马斯对自己的妻子不忠,对自己的儿子无责任,对自己“原先当成使命”(《五.8》)的外科事业后来也背着觉得过于沉重,“想去探询‘非如此不可’的另一面藏着些什么(《五.8》)”,结果在现实面前避“重”就“轻”,茫茫然然,糊里糊涂地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特丽莎呢?出于对母亲庸俗的厌烦,天真地,“像一个草篮里顺流漂来的弃儿似的(文中类似这样的话出现了八次之多)”,随随便便,就做了托马斯的妻子,她自认为自己漂亮的身体是独一无二的,但托马斯却把他这个轻易得到的“弃儿”的身子,看得和别的女人的“肉”没有什么两样,因此她痛苦不堪,噩梦不断,似乎软弱,却拖着托马斯和自己一步步向下跌。生命只有一次,容不得第二次、第三次选择,对于他们命运的结局,他们至死也不明白是什么造成的,作者也未直接回答。但“kinmal ist keinmal(德国谚语:只发生一次的事,就是压根儿没有发生的事。《一.3》《五.15》均出现)。”任何事情的出现,任何人一生的命运,那都不是偶然形成的,它有本人自我素质的必然性,人已经成了那样,他的命运就是“非如此不可”了。作者写他们夫妇俩命运的象征卡列宁是被“托马斯自己一针送走了”,其实也就是隐喻说:他俩的命运是他们自己一手造成的,是被他们身上各自的“轻”所压垮的。这样,作者就把对他们的批评,通过卡列宁这一象征形象死的方式含蓄地表达了出来,同时还给人留下了无限的回味空间。

参考文献

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篇5

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故事情节复杂、跌宕起伏,是一部经典的小说作品,曾风靡一时。该小说分两部分内容讲述:其一,以上流社会贵妇安娜?卡列尼娜为主线,讲述其不惜牺牲自身的名誉、家庭只为获得个性解放与爱情自由,但最终她还是遭情夫冷落而绝望自杀。通过这一主线赤裸裸地揭露了上流社会贵族生活的糜烂、官场的腐败,同时也描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下上流贵族社会的道德伦理观是如何发生改变的;其二,以外省地主列文为主线,讲述了他与上流贵族社会的吉提从相爱到结婚最后回归农村生活,期间还穿插了列文发起农事改革及他哲学性的生命思忖。通过作者巧妙的构思使两条线索的故事构成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感人故事。分两条线索讲述的小说文本情节更丰富、主题更突出,让读者了解到19世纪俄国各阶级在大变动时期所呈现的生活状态,包括上流社会贵族生活的糜烂,底层农民生活的艰难困苦,同时还将上流贵族、农民、地主之间的矛盾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这样的小说文本极其适合改编成影视剧本,文中的任一情节都能启发人们对人生的思索。

二、电影《安娜?卡列尼娜》的情节精简

受电影性质与时间的限制,要将小说情节影像化需要精简故事情节,必要时对小说内容进行删减、调整,挑选适合影像拍摄的内容来创设影视场景,从而突出影片主题。如小说中为了描述人物、铺陈故事作者描绘了大量的场景,有表现上流社会生活的聚会、歌剧院等,有表现苏俄宗法制度下底层农村生活的劳作、打猎等。但一部90~150分钟的电影是不可能将这些场景都展现出来的,因此需精选场景将具有典型意义、矛盾冲突明显的场景提取出来,通过组合构成一部完整的影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有一些经典场景都出现在了不同的改编版本中,成为改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在片头与片尾都出现过的火车站场景,在片头中是为了介绍卡列尼娜与渥伦斯基首次见面的场景,展示了他们对彼此的态度及渥伦斯基母亲对安娜的态度,还有火车轧人事故的安排都是为后面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片尾展现的是绝望的安娜再次来到故事开始时的火车站,因伪善的上流社会(以渥伦斯基母亲为代表)的阻挠、渥伦斯基的冷落使安娜感到绝望,那时的她并没有自杀的念头,但影片开头的事故触发了她,最终她带着死亡能抵消一切罪过的念头跳了下去,这样的片头片尾达到了首尾呼应的目的。又如表现安娜与渥伦斯基第一次跳舞的场景,舞会场面华丽恢宏既揭示了俄罗斯贵族生活的奢靡又为影片展示安娜与渥伦斯基的情感发展埋下伏笔,不经意间还将影片的另一条线索引导出来,即列文与吉提的情感故事。因此,精选场景更能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通过影视的视听语言重现文字的艺术魅力,将每个经典场景衔接成一个扣人心弦的影视故事。

当然,经典场景的提炼自然也需要精简语言来配合,删减掉文中描述性的语句。如为了引出第十八节才出现的女主角安娜,作者在此之前铺陈了大量的事件,有奥勃朗斯基夫妇混乱的家庭生活和无休止的争吵;在官厅奥勃朗斯基遇到了另一个男主角列文并介绍了其与吉提关联,等等,最终才开始进入故事的正文,像这样繁杂的内容描述就需要转化成精炼的影视语言来呈现。因此,像1967年苏俄版的《安娜?卡列尼娜》就删减了对列文与吉提家庭的关联和对谢尔巴茨基家庭背景的介绍,通过演员的台词、服饰、生活等方面来让观众自己推断出其成长背景。该影片仅用了5分钟的时间就涵盖了十七节文本内容的描述引出了女主人公安娜,同时还实现了两个场景的转换(奥勃朗斯基家到火车站),这样的安排考虑到了观众的接受心理。影片拍摄时如果只是单一选用小说中的场景,就会影响影片的流畅度、剧情的饱满度、场景安排的突兀性,所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编导在改编过程中会适当增添情节、调整情节的顺序和内容。如1997年苏菲?玛索版的《安娜?卡列尼娜》就添加了情节内容,安娜与卡列宁对离婚进行商讨时,就添加了卡列宁想强奸安娜的情节并通过卡列宁的台词来表明这样设计的原因,卡列宁说安娜确实不贞但既然上天安排了这段婚姻,为了保住他的名声他可以不计较,威胁安娜他们仍要维持以往的性关系。这样的情节添加其精神实质还是和原著一致的,但维持以往的性关系是原著没有的,这样的添加再通过镜头画面的显现使其更具视觉冲击力。这样的改编也是模仿好莱坞模式的手段,以情色意味的情节起到吸引观众的目的,不仅烘托了主题,而且使小说具有时代气息。

在影片拍摄时为了更好地将文本内容影像化,编导会适时调整原著情节的内容或顺序,《安娜?卡列尼娜》的不同改编版本就凸显了这一特点。如原著在描写安娜生下孩子的情节时作者安排安娜难产,安娜在即将死去之前恳求卡列宁的宽恕,最终卡列宁以宽容的心原谅了安娜并抚养了她与渥伦斯基的孩子,小说的最后也提及了安娜与卡列宁对孩子的态度有明显的不同。该情节将卡列宁的情感变化描写得淋漓尽致,从希望安娜就此死去到饶恕安娜并在其死后收养了她的孩子,体现了信仰宗教的卡列宁仍有善良的一面,从而使卡列宁的性格立体化。这段情节不同版本的电影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调整了原著情节的内容或顺序,但不管处理方式发生怎样的变化其宗旨都是一样的,为突出电影主题而服务。

三、电影《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物重塑

《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托尔斯泰在人物塑造上呈现出复杂性、立体化,对于每个人物行为的好坏我们没有一个评判标准,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都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如安娜是一个矛盾综合体,彷徨在家庭伦理与自由爱情中间,承受着爱情带来的欢喜与悲痛。而作者对安娜的态度也是双重性的既有谴责又有同情,谴责她因个人的欲望而不惜摧毁掉圣洁的婚姻;同情、赏识她为爱奋不顾身的勇气,敢于挑战虚伪的上流社会以及她性格的坚毅与率真。故事中的另一个人物列文,虽然他与安娜有着不同的待遇,但两者都承受着心灵上的矛盾。列文虽拥有真实的爱情与美满的家庭,但在良心上他一直存在不安,因为他的富足生活与底层农民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使他良心上受到谴责,于是他开始思索人生的真谛。卡列宁是迂腐守旧、名誉高于一切的官僚形象,为了保住名誉他情愿忍受妻子的不贞也要维系那破碎的婚姻,但信仰宗教的他还是有善良一面的,这从他饶恕安娜并收养她与渥伦斯基的孩子可以看出。由于多重思想因素的影响已经无法用好坏来简单衡量人物的行为,对此需要我们全面分析才能理解作者赋予人物的思想意蕴。影像是将文化用现代技术的手段所表现的另一种方式,因此技术因素会影响其创作与生产,电影形象实质就是将文学形象中典型的特点提取出来并将其艺术夸大以烘托氛围,是文学形象的影视化。在塑造人物的性格时,编导会选择那些典型的情节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立体化让观众一时难以忘记。有时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质会适当调整剧情,在此以安娜的人物塑造来说明。

作者将小说女主角安娜塑造成一个复杂的女性形象,她的性格多样化具有社会上众多人物的特点。因接受了资本主义思想的熏陶,安娜挣脱了旧思想的束缚开始追求自由的爱情、个性的解放;她是一个美丽善良但又多情的人,具有强烈的母爱精神,她敢于挑战伪善的上层社会,为了追求爱情的自由而奋不顾身、无所畏惧;但由于她也是上层社会(俄国始祖鲁力克王室后裔)的一员,因此她的思想意识里还残留着上层社会思想观念的余毒,虽然她厌恶但却无法摆脱,同时作为一个基督教信仰者,她还是会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会遭受到上帝给予的惩处,所以她的结局是悲惨的,沉浸在当初为爱情不顾一切的懊悔与痛苦中,还因缺失了基督教在精神上的支撑使其饱受空虚的折磨。由此可见,徘徊在思想矛盾中的安娜最终还是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她的一生充满了悲剧性的色彩。

对于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电影改编,1997年美国有四个不同的版本,由四个编剧对此进行改编,但他们都呈现出一个共同的改编特点,即利用社会生活背景、上流社会的冲突来展现安娜对自由爱情的勇敢追求,将其悲惨性的命运刻画得淋漓尽致,从中传达了安娜对女性权利的追求及其伟大的母性精神。虽然不同版本的《安娜?卡列尼娜》存在共同的特征,但由于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等的不同,对于影片的情节设置、演员表现同样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如1997年苏菲?玛索版本的影片,对于安娜的角色塑造做了很大的改变,为更凸显安娜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与追求,片中增添了对其情欲的诸多叙述,其中爱情生活中的性场景也增加不少甚至有些过度,加重了对其私生活的描述。又通过电影的影像化渲染了该片的视觉刺激,影片不适宜地渲染了安娜爱情生活的细节场景,这样的改编有违原著中的安娜形象,减弱了安娜原本矛盾、深沉、丰满的形象特征,小说所呈现的安娜悲剧性的命运色彩也被削弱了。

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篇6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电影改编;情节重构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经典的小说作品,讲述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感人故事,情节复杂、跌宕起伏;展示了俄国社会各阶层在大变动时期所呈现的生活状态,同时将这一变革时期的经济、思想观念、阶级、家庭婚姻等矛盾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文中的任意一个情节都能启发人们对人生的思索。因此,其小说文本成为各国艺术工作者争相改编的蓝本,舞台上、银幕上、荧屏上都能够看到这部作品的各种改编剧本。然而,面对同一部小说,不同的改编者怎样做到既能精确地把握原著传达的思想意识与精神意蕴,又能体现编剧自身的创作风格呢?

一、电影改编中情节重构的可行性分析

高尔基说,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1]。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主要反映人物与事件的相互联系,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对于电影和小说来说,情节都作为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用来推动故事发展的必要元素,但由于它们使用媒介的性质及所提供的条件差别迥异,在处理情节时就出现了各自不同的情节安排。正因为电影与小说具有很多方面的相似性,小说才有可能被改编为电影,但电影并非机械地把小说搬上银幕。

小说是纯文字性的表现形式,一般具有复杂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激烈的矛盾冲突,通常采用章节的设置,一条主线甚至多条主线交叉进行把各种错综复杂的情节贯穿起来,使小说的情节紧密相连。特别是篇幅较长的小说,情节更是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电影则不同,属于另一种艺术形式。电影是视听类艺术,视觉形象、听觉刺激共同作用于观众,而且是一遍过。阅读小说时读者可以停下来反复推敲和咀嚼,甚至回头重看,电影则不能,观众没有充裕的时间来思考,简单易懂才能为观众理解和接受。正如安德烈・勒文孙所说:“在电影里,人们从形象中获得思想;在文学里,人们从思想中获得形象。”[2] 因此,电影的情节设置不仅要环环相扣,也要有一定的故事性,引人入胜,能创造全新的视觉看点。与小说相比,电影的情节设置更为形象化,仅仅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对白、环境渲染等就能达到小说花几万字描述的情节内容。

情节重构,是改编电影最常见,也是最直接到位的处理方法,这种重构无外乎在原著的基础上通过适量的增加、删除、扩充、浓缩、虚实相化以及改动等手法,把情节串联起来,使之贴近观众的欣赏需要,从而达到电影的要求。电影作品的改编往往会使用到多种手法,各种手法的灵活运用是相互联系的。正是由于这种重构,改编后的电影,虽然是来源于小说,但已和原著大不相同,成了完全不同的产品。那么,改编后的电影背离了原著就一定不好吗?不是的,即便两者的叙事手法相似,改编电影也有独具匠心之处,它们两者可以相互独立,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艺术魅力。正如布鲁斯东说的,“说某部影片比某本小说好或者坏,这就等于说瑞特的约翰生腊厂大楼比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好或者坏一样,都是毫无意义的。它们归根结底各自都是独立的,都有着各自的独特本性。”[3] 更重要的是,改编电影也可为小说提供可资借鉴的创作模式。

二、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小说故事始于奥布朗斯基公爵和英国家庭女教师恋爱,与妻子道丽闹翻,求助于其安娜。安娜在车站认识了年轻军官沃伦斯基,两人在一次舞会中再次相遇并产生了致命的恋情,自此不能自拔。两人陷入热恋,频频幽会,安娜怀孕后向丈夫承认了私情。卡列宁一度想与妻子分居,但为了面子,他拒绝离婚并要求妻子终止恋情。后来安娜分娩时难产,在死亡面前,得到了卡列宁的原谅。病愈后安娜无法压抑自己对沃伦斯基的爱,终于离家出走。

沃伦斯基带着安娜前往意大利旅行,这时安娜感到无比的幸福。其后回到俄罗斯,于儿子生日时,按捺不住偷偷会见自己的儿子,却无法见容于俄国社会。上流社会把安娜看做堕落的女人,断绝和她的往来。安娜只得移居乡下,靠写作打发时间。二人共处日久,沃伦斯基和安娜在生活上的不信任日增。安娜认为情人为前途名誉离她而去,沮丧失望之下,为处罚沃伦斯基,在火车驶近时跳下火车月台自杀。葬礼之后,卡列宁带走安娜的女儿,沃伦斯基受到良心的谴责,大病一场,后来志愿从军,前往巴尔干参战,但求一死。

三、从小说到电影

《安娜・卡列尼娜》可以说是受到改编最多的小说之一。单从电影改编剧本来看,由其改编的电影多达几十部,不同国家版本的电影作品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貌。若以时间为序来统计的话,可分为两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1910―1919 年。当时电影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刚刚起步,受改编观念、改编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只是将文字以图片的形式串联成影像,大多是没有声音的黑白片且时间较短。此阶段的改编对后世影响不大。第二阶段:1927年至今。随着电影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改编剧本。若以改编后电影剧本的影响力来评判的话,有以下几部较为成功,包括1935年克拉伦斯・布朗执导的美国版,1948年朱利恩・杜维威尔执导的英国版,1955年李晨风执导的中国版,1967年亚历山大・扎尔西执导的苏俄版,1997年伯纳德・罗斯执导的美国版,2012年乔・怀特执导的英国版等。

四、《安娜・卡列尼娜》不同电影改编版本的

情节重构对比

《安娜・卡列尼娜》原著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但一部90~150 分钟的电影是不可能装下托氏笔下那个关乎爱情的宏大历史画面的,因此影片改编需要精选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矛盾冲突等,必要时对情节进行重构。在原著的大体框架内对情节结构作一定的调整,既是必需的,又是能取得很好效果的。原著中的一些经典场景,如在片头与片尾都出现过的火车站场景,安娜与沃伦斯基第一次跳舞的场景等,都是为后面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的,它们是电影改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都必然地出现在了不同的改编版本中。[4]

1935版的电影按照原著的叙事顺利展开,只是对原著进行了适当的压缩,而没有做大的改变,可以说改编是中规中矩的。它在情节内容上作了变置,重点突出安娜与沃伦斯基在情感上的变化,减少了外界场景的描绘,压缩了时空范围。影片只围绕安娜、卡列宁、沃伦斯基三人的情感纠纷展开,详细地叙述了安娜背叛婚姻的原因、对真爱的勇敢追求直至最终的死亡,其中心都是安娜的故事,而对其他事件,如列文和吉提的爱情这条线索描述很少,导致故事情节单一无趣,使原著的情感色彩发生了变质。

1948年版的电影中导演想要主要讲的仍是安娜和沃伦斯基这条主线。影片以沃伦斯基参加的军官宴会开始,所有人都喝醉了,而他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唯有他坚持到了最后。这个情节在原著中是没有的,暗示了后来悲剧的发生,像他这么不安于现状,要强的人,又怎么会安于与安娜私奔后的生 活呢?

1967版的电影在遵循原著框架的基础上,也删减了一部分情节。在原著中只是起着陪衬与推进情节发展作用的情节,如奥布朗斯基一家的生活、吉提在国外休养等都被删去。这样,整个电影的故事变得简洁而紧凑,富有感染力,从而更好地表现了主题。电影还将原著中的一些情节打乱顺序,重新组合。例如在影片后半部分,列文去拜访安娜,安娜和列文讨论了各自对待生活的观点:

安娜:“我只想生活,除了自己不对

任何人做坏事。”

列文:“有个农民对我说,人有各种

样子,有些人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活,有

些人是为了灵魂而活,不忘上帝。什么是

上帝?生活不是为了吸引我们的东西,而

是为了上帝,谁也不能理解和决定的上

帝。”[5]

而在原著中,当时两人并没有讲这番话,而且列文对待生活的观点是在二人见面之后,回去途中听到农民的话,继而受到启发而感悟到的。1967版电影把这两件事情的顺序作了调整,并且合二为一,既解决了影片长度对原小说故事限制的问题,又恰如其分地把列文和安娜作了对比,预示了安娜的悲惨结局。[5]

1997 年苏菲・玛索版的影片以列文的一段自述展开故事,这在原著中是没有的。导演之所以以列文的视角讲述安娜的故事,是想告诉观众在这个版本中列文这条线索上故事将变多。另外,此版本也添加了情节内容,如安娜与卡列宁商讨离婚时,卡列宁想安娜,并威胁安娜说为了保住他的名声他可以不计较安娜的不贞,但仍要维持与安娜的性关系。这也是原著没有的,这样的改编完全是模仿好莱坞的模式,使电影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以意味的情节起到吸引观众的目的,使影片也更具有时代气息。相对于原著,影片把所有的笔墨都集中于安娜与沃伦斯基的一段惊世婚外情上,而淡化了安娜所处的周围世界对她的有形无形的束缚,减轻了苏菲塑造的安娜的悲剧性,在安娜的上着墨过多,这样一来,造成了人物角色的深度不够。

2012版的《安娜・卡列尼娜》比较特殊,它更像是一台舞台剧。影片中,经典的爱情主题、传奇的爱情故事――安娜的故事被放置在一个美丽而衰败的俄罗斯剧院中呈现,与之平行的列文的故事则跟随列文的脚步来到一个真实的世界来叙说。这种以舞台和现实时空交错的方式结构全片,是乔・怀特对电影世界的贡献。从小说到电影,以前的各个版本的列文的线索都在很大程度上被抹去,原著中不同阶层对比的意义也完全被抹除,《安娜・卡列尼娜》几乎变成了爱情悲剧故事,而这个版本则延续了两条完整的叙事线索。从这一点来看,2012版的 《安娜・卡列尼娜》可以说是改编忠实度最高的一部。

在所有改编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中,改动最多的应该是1955年中国版的。不仅原著中所描写的社会状况、生存环境、故事情节、精神内涵、人物名字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片名也更改了,完全称得上是一个全新风貌的影视作品。影片以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民国”为时代背景,保留了原著的情节主干,但人物的选择完全进行了中国化的改造,因而人物的遭遇与原著具有明显的不同,它所传达的思想意蕴也是截然不同的,在艺术技巧、精神寓意上凸显了中国化的色彩。托尔斯泰借安娜的悲剧命运来体现他对人性的思考,对当时社会旧思想的批判,以及对自由与爱情的向往。而中国版的《安娜》提倡女性地位的提高,讽刺了男权社会下女性地位的卑微现象。[6]

五、结 语

实际上,将小说改编成电影作品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创作过程,可以说是编剧的艺术再创造。这个艺术再创造不是简单地将文字转变成影像,而是原著作者与改编者的交流,也是编剧与观众的对话。改编之后的作品融入了编剧的思想意识、个人风格以及时代气息等,是历史原著与现实社会碰撞的结果。不同的编剧都有各自的改编方式与创作风格,他们对同一部小说的理解以及想要传达的思想意境都存在极大的差异,因而他们改编后作品的整体风貌与原著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同一部小说有这么多电影改编版本的原因。但是不管怎么取舍,都没有破坏故事的完整性。即便两者的叙事手法相似,改编电影也有独具匠心之处,可为小说的创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改编版本的电影,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情节重构,也有助于创作者在创作时吸取经验,学会取舍。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新中国蒙古族题材电影史研究”(项目编号:12XZW04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前苏联]高尔基.论文学[M].孟昌,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 王金柱,杨丽梅.电影改编文学叙事上的变化研究[J].电影文学,2014(14).

[3] [美]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M].高骏千,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4] 郭晓燕.《安娜・卡列尼娜》: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J].电影文学,2013(06).

[5] 王倩倩.《安娜・卡列尼娜》:从小说到电影[J].现代语文,2007(09).

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篇7

论文关键词: 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 悲剧 根源

马克思说:“悲剧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悲剧形象具有有恒的艺术魅力。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的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作品《安娜·卡列尼娜》给读者塑造了一个令人同情的悲剧形象——安娜·卡列尼娜。

何谓“悲剧”?悲剧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如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短暂的一生是悲剧的,那么,安娜的人生都由哪些悲剧构成呢?我认为,她的人生主要经历了三个悲剧。

(一)与丈夫卡列宁的婚姻悲剧

出身和性格不同为了安娜和卡列宁的婚姻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卡列宁从小就是孤儿,可以想象,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俄国上流社会,他受尽了怎样的白眼和鄙视,从小就缺失亲情的他养成了孤僻固执的性格。当卡列宁当上了省长后,安娜就像一件商品,被她的姑妈强行卖给了他,而他也确实尽到了丈夫的职责,他对妻子的迷恋彻底消除了他同别人亲密交往的需要。

安娜出身贵族,从小就围绕在花团锦簇之中,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她活泼开朗、优雅迷人,而贵族小姐的出身又铸造了她浪漫的气质,内心里有一个感情丰富而又诗意昂然的超凡脱俗的世界。这种出身、生活际遇的不同使她不可能理解身处体制僵化、钩心斗角的官场的丈夫,而被官场的应付扼杀了其所有生活乐趣的丈夫也不可能像安娜幻想的那样经常搞?矍榈男“严贰6?诵愿竦牟煌?⒍?怂?嵌?矍榛橐錾?畹牟煌?斫猓?庑┮彩撬?腔橐霾恍业母?础?nbsp;

(二)情人伏伦斯基的?矍楸?绲?nbsp;

这个悲剧由三个原因造成。

1.与伏伦斯基的不同的?矍楣?nbsp;

安娜对待?矍榈奶?仁亲运降恼加杏??空馐沟迷?究?省⒒钇玫乃?涞闷?础⒒骋伞⒓珊蓿??衔??鄯?姿够?陀Ω猛耆?加兴??亢敛恍硭?凶杂苫疃?目占浜腿ɡ??挥锌克??矍楸Vに?拍芑钕氯ィ?砦?笞宓乃?涣私狻叭私鼋鲇?矍槭峭蛲虿恍械摹闭庖徽胬怼?nbsp;

伏伦斯基对待?矍榈奶?仁恰拔沂裁炊伎梢晕??????褪遣荒芪??凶雍旱亩懒⑿浴薄6???健澳凶雍旱亩懒⑿浴蔽薹鞘遣聘弧⑸缃弧⒕?住⑶巴尽K?郯材鹊拿烂彩す?诎材鹊哪谛氖澜纭?壑?酰???材确牌?嗽诨始椅蓝拥木?埃?牌?艘挪???彼?浅鱿志?梦;?保??峙芑啬盖啄抢铮??竽盖自谝挪?坛惺樯锨帧K?辉傧窨?际蹦茄??郯材纫蝗耍?衷谒?挂?鬯?哪盖住?劢鹎??凵缃弧?凵郴省???姿够?嵌砉?狭魃缁嶂幸桓霰曜嫉幕ɑü?印?nbsp;

浪漫的富于幻想的气质决定了他们的?鄄豢赡艹中??谩S绕涫欠?姿够?坏で楣?螅?玫降牟皇?矍槎?强招椤!八淙凰?拿辣纫郧案?顾?愕梗?词顾?械讲挥淇臁薄0材冉?蹩燎蟮?凼狗?姿够?运?ソナ柙丁⒗涞?0材纫膊??说貌怀ナ??贾碌男睦硎Ш猓??靖挥诨孟搿⒚舾械陌材缺涞糜械闵窬?柿恕0材榷?矍榈淖运接氡涮?顾?衔?朗谴偈顾?指炊运??矍椤⒊头K?⑷盟?睦淼亩衲г谕???分腥〉檬だ?奈ㄒ皇侄巍U庵中睦硎СJ沟冒材炔扇×俗陨钡姆绞嚼赐旎胤?姿够??矍楹投运?谋ǜ础K?淖晕一倜鹨踩肥荡锏搅怂?哪康模??姿够?醯茫骸白魑?桓鋈耍?乙咽且桓龇衔锪恕!狈?姿够?只指戳硕园材鹊?矍椋?蛘咚担??恢倍?圩潘??还??衷谡庵?鄹?坦敲?牧恕?nbsp;

2.精神世界和独特性格

(1)?矍橹辽现饕濉0材劝?矍榭吹帽壬??怪匾???矍榈弊錾?钪械囊磺校??矍橹忻允Я俗约海?庖坏愎倘煌??险嬷粗?母鲂杂泄兀??膊荒懿豢吹剿?矍楣勰畹娜毕荨T诙?耸澜缰校?材纫磺幸远苑轿?行模?挥凶约憾懒⒌纳?詈褪澜纾?绻?汛?姿够?惹榈募跬丝醋魅私?牖橐龊?矍橛杉で樽刺???虑樽刺?恼?1硐郑?敲窗材任??睦涞?酃舛??壬诵模?蚴前材榷?鄣目量桃?笤斐傻摹?nbsp;

(2)?鄣难挂钟肫?础0材扔肟?心?峄榘四旰廖?矍榭裳裕??谛牡幕盍τ肷??耆?谎挂至耍?敝劣龅椒?姿够??呕叫蚜诵闹械幕盍τ?矍椋?⒔邮芩??退?岷希???矍樯?畹淖非笥蟹抛萸橛?某煞帧?nbsp;

(3)强烈的欲望无法满足。这欲望包括她对生命的狂热渴望和对?矍榈娜惹凶非蟆K?释?律?睿?赂业刈非蠛捅N浪?蛲?男腋I?睿?辉冈倏酥谱约海?辉冈傧窆?ツ茄?炎约荷砩夏歉龌钌??娜搜瓜氯チ耍?踔劣谧詈笪??约旱纳??春次?矍椤?nbsp;

(4)卡列宁的虚伪和自私。卡列宁是一个虚伪、僵化、缺少生命力的贵族官僚。他因为有环境的支持便处处摆出绝对正确、居高临下的架势。当安娜向他请求离婚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才能去掉由她的堕落而溅在他身上的污泥”,从而不使他的前途和地位受影响。也正是出于这种自私的考虑,他决定不离婚,以使安娜和伏伦斯基的关系不合法,那么就会招来上流社会对她的谴责和抛弃,这无疑等于置安娜于绝境。

(三)与儿子谢廖沙的母?郾??nbsp;

安娜为了?矍椤芭灼?倍?樱???幢甘芏远?酉嗨贾?嗟募灏荆?屠醋阅谛牡那丛鹬?础@醋陨缁岬难沽σ彩顾??绲囊跤叭找胬蟆K??牖椋?煞虿煌?猓凰??矍椋?捎稚岵坏枚?樱凰???姿够??康?劾窗参孔约海?煞?姿够?从兴?A簟S谑牵?材仍凇芭灼?绷嗽?彝サ脑鹑渭磁灼?硕?又?螅?帧芭灼?绷思唇??⒌男录彝ゼ捌?矍楣?怠??材群头?姿够?呐???呦蛄宋怨熳陨敝?罚?斐闪肆礁龊⒆拥哪?郾?纭?nbsp;

总之,安娜的悲剧是她的性格与社会环境产生尖锐冲突的必然结果。

通过对安娜人生悲剧的分析,我们得出了造成安娜悲剧的四点原因。

(一)追求真?塾肷狭魃缁岬男槲钡赖轮?涞某逋皇前材缺?绲纳缁岣?础?nbsp;

(二)传统观念对她精神上形成的桎梏是安娜悲剧的内在根源。

(三)母?酆颓?鄄荒芰饺??斐傻拿?芡纯嗍窃斐砂材缺?绲闹匾?蛩亍?nbsp;

(四)对伏伦斯基?矍榈幕妹鹗窃斐砂材缺?绲闹苯釉?颉?nbsp;

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篇8

关键词: 安娜伊莎贝尔情感态度自由观伦理追求

《安娜・卡列尼娜》和《一位女士的画像》分别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和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著名长篇小说。两部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世人关注。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和伊莎贝尔・阿切尔对“自由”的追求是两部作品的共同主题,历来是学界评论的焦点。她们对自由的执著追求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对自由理想的热切向往,以及其对本真生存方式的积极探求。安娜和伊莎贝尔有诸多相似之处:超凡脱俗的性格特质,厌倦平庸、乏味的现实生活,渴求充实、独特而富有浪漫气质的五彩人生。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安娜与伊莎贝尔都经历了复杂而坎坷的人生,领略过婚姻的不幸与痛苦。不同的人生观决定了两人迥异的情感态度与行为方式乃至不同的人生结局。作品从正反两个方面向我们昭示:真正的自由应该是理性的自由、道德的自由、精神的自由和物质的自由。只有从这几个方面努力,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获得人生的自由与幸福。

一、不同的情感态度

安娜和伊莎贝尔都遭遇过不幸而痛苦的婚姻。当安娜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18岁的小姑娘时,就由姑母包办嫁给了所谓“门当户对”、比自己长20岁的大官僚卡列宁。卡列宁是一架没有情感生活的“官僚机器”,一心忙于公务,无暇顾及安娜的情感需求,安娜与卡列宁在一起过着貌合神离的夫妻生活。伊莎贝尔起初与安娜一样,是一个天真浪漫的个人主义者,漫无边际地追求着虚幻的理想、没有根基的浪漫生活,因此被披着文明的外衣、冒充斯文的假艺术家梅尔夫人和其同伙奥斯蒙德所骗,后者希望利用她的金钱和美貌为自己和女儿铺就通向未来的幸福之路。

当安娜和伊莎贝尔逐渐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处境之后,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与行为方式截然不同:安娜采取以卵击石的方式,伊莎贝尔则是积极面对。在邂逅伏伦斯基之前安娜与丈夫卡列宁共同生活了8年,并且有一个可爱的儿子谢廖沙。伏伦斯基的出现打破了安娜生活的平静,安娜的心理开始倾斜并失去了平衡。从此,她再也无法与丈夫继续生活下去了,开始不顾一切地追求她所向往的“自由”生活,公然与伏伦斯基生活在一起。这种行为本身预示了安娜命运的悲剧性。她把爱情视为人生的最大幸福,缺乏更高的精神追求。安娜的选择实质上是对现实婚姻的一种消极逃避,体现出人性的迷误,其生命力的发挥缺乏理性的配合与调控,人生随而漂流,做了自我的奴隶。

伊莎贝尔的婚姻状况与安娜颇为类似。年轻的伊莎贝尔由于不谙世事而受到梅尔夫人和奥斯蒙德的欺骗。婚后,面对丑恶而残酷的现实,充满激情与幻想的伊莎贝尔一下子变得清醒起来,她发现丈夫奥斯蒙德实际上是一个道貌岸然的花花公子,她意识到自己遭到了她最崇拜和信任的朋友梅尔夫人的算计和利用,错误地把一个自私、虚伪的“半吊子‘艺术家’”当作天底下最高贵的绅士,匆忙地把自己搅进一桩不幸的婚姻,“她觉得自己仿佛给关在充满霉烂和腐朽气息的屋子里”。[1](P522)事实上,她本来可以嫁给拥有几座棉纺厂、处于社会中心的美国工业巨头戈德伍德,也可以选择尊贵的英国勋爵沃伯顿。无论嫁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位,她都可以此摆脱不幸婚姻所带来的痛苦。而戈德伍德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她的倾心与钟爱,乃至在她身心俱疲、萎靡不振的时候,戈德伍德仍然一如既往地爱着她,并极力劝说她摆脱婚姻的枷锁,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幸福。然而,伊莎贝尔没有试图逃避面临的处境,更没有自暴自弃。戈德伍德苦口婆心的劝告不但没有说服她放弃她的丈夫,相反,却成为促使她回归家庭的契机。她要回归她的婚姻,回归家庭,去履行自己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责任。沉重的代价打消了她对世界不着边际的浪漫幻想,最终他在罗马的家庭中找到了自己的天地。

二、迥异的自由观

对于安娜和伊莎贝尔来说,自由是人生的最高价值,生命所有尊严的总和就意味着自由地体验人生。然而,自由是一个笼统而抽象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方式,安娜和伊莎贝尔所追求的自由的内涵也是各不相同的。

安娜为了摆脱物质文明与知识理性对于精神的束缚和情感的压抑而极力追求感性生命的舒展与自由。但是,强调个性的张扬、人性的解放并不等于要完全抛弃人的理性,“所谓人的‘自由’和所谓人的‘真实存在’,都只是历史、具体的,自然性并不就是‘人的本性’,动物性的个体自由存在也并不自由”,[2](P173)人之为人的根本在于生命的理性化,在于区别于动物的感觉与知觉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可惜安娜在追求生命自由与实践人性解放的同时,却陷入了这一可怕的感性误区,她为摆脱社会的枷锁却又陷入另一桎梏。她所追求的自由是一种自私的自由,是我行我素、随心所欲,是一种情感占有欲的满足。表面上她有行动的自由,有自我选择的权利,实际上她却不能走出自我心灵的藩篱,无法摆脱自身的束缚。她只追求自我的自由,没有考虑他人包括丈夫、孩子和周围人的感受;同样,她爱伏伦斯基,但也只是把他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因此,面对伏伦斯基日渐淡薄的感情,安娜妒火中烧,不堪忍受,痛不欲生,为占有欲所控制的心灵不能自主,不可能实现人生所需要的审美交往。最终,安娜在痛苦的绝望中走上了自戕的道路。

伊莎贝尔与安娜一样,起初也是一个追求绝对自由的个人主义者。所不同的是,安娜在这条充满荆棘的小道上越滑越远,最终酿成人生的悲剧;而伊莎贝尔在经历过婚姻的痛苦之后,已经不再是往日那个把自由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刚愎自用的少女,她逐渐变得沉稳而又不乏理智。她果敢地接受了自己的不幸婚姻,在她的脑海中已经具有了对于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意识。伊莎贝尔的选择与安娜那种完全不考虑个体生活于其中的外部世界,不顾及他人感受的个人主义式的一意孤行形成鲜明对照。在伊莎贝尔坚持对生活神圣的承诺行为中作家詹姆斯表明了道德指向。伊莎贝尔以痛苦为代价换来了对世界和人生的真正了解和认识,而且,对社会的认识同时也丰富和完善了她的人生经验,强烈的责任感正是她性格成熟的主要标志。这种责任感不仅表现在她尊重传统婚姻的神圣性,坚守自己的婚姻义务,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而且表现在她尊重对他人的承诺――她把对继女的责任置于个人的自由之上,把婚姻的义务置于个人的自由和快乐之上。

三、作家共同的伦理追求

安娜与伊莎贝尔对自由的不同追求和她们不同的婚姻选择体现出两位作家相同的自由观念与其伦理追求。

1.真正的自由是理性的自由。自由并不是我行我素、随心所欲,而是一种理性意义上的积极的自由。理性赋予了我们自由,但也要求我们尊重他人的自由。我们在实际运作时必须与理性结合,当以理性为据,“自由地服从并能够驯服地承担起公共福祉的羁轭”。[3](P39)如果抛弃理性原则,只认可个人的自由,那么个人的自由很容易构成对他人自由的侵害,造成矛盾与冲突,并最终使个人的自由变得不牢靠。所以,自由必须与理性相结合来运作。一个单单被感性冲动所规定的自由,只能算是纯粹的动物的任意。而人是理性的存在物,“是一种对自己不满,并且有能力超越自己的存在物”。[4](P63)用理性的力量约束自己,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建立健全理想人格,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2.自由是道德的自由。两位女主人公不同的选择和她们的命运向我们昭示: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德性基础上的,良善的德性构成了人类生存的智慧与准则,也构成了一个人自由的框架与基础。德性就是力量,人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内在德性,才是自由的,才是精神上的王者。康德有这样众口传诵的名言:“两样东西,我对它们越是坚持不断的思考,越是以更新更大的讶异和敬畏充满了我的心灵,这就是在我顶上的星斗森罗的天空,和在我胸中的道德规律。”[5](P18)面对浩瀚的宇宙和无上的道,康德感到了自我的渺小,体会到了生存的法则,因而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道德感拓展了人在宇宙中的生命半径,为人类自身提供摆脱环境束缚与超越自身痛苦的动力,是人成为自由的人、真正的人的前提,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条件,也是人类实现诗意栖居的保证。

3.自由是精神的自由。别尔嘉耶夫曾说:“自然本性中的善良和自由均无法遏止文明的恶和文明的奴役。自然不能战胜文明的本质,唯精神方可制胜。”[6](P99)自由是人的内在的精神而不是外在的规定。真正的自由是人的精神性本质,“自由根植于精神王国而非恺撒王国。……只有通过对恺撒王国的限制,才能得到自由”。[7](P65)自由是人的内在的创造力量。通过自由,可以创造崭新的生活,因此“应该日益向精神靠近,同时日益远离物质。最大的自由是精神生活的自由”。[7](P70)安娜的悲剧命运表明,她不仅没有获得外在的自由,而且失去了内在精神的自由;而伊莎贝尔面对周围人的压力,善于调动自我精神的力量,机智勇敢地适应环境的磨砺,最终成功地战胜了自身的怯弱与物质的束缚,获得了内心的充实与自由。

4.自由是物质的自由。经济自由是其他一切自由的保障和基础,“没有经济自由,其他自由可能随时会被剥夺;没有财产权,其他权利都是空话。”[8](P93)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的这一论断在安娜和伊莎贝尔身上得到了很有说服力的印证。安娜没有所从事的职业,她的全部生活所需皆依赖于卡列宁,她始终处于非常被动的境地。她与伏伦斯基的关系同样如此,一切均由伏伦斯基作主,安娜没有丝毫的权利。经济上的依附性使安娜难以获得独立的人格尊严。伊莎贝尔则与安娜形成鲜明对比,她从姨父家继承了一大笔遗产,这使得她能够随心所欲地游历罗马等地的欧洲文化古迹并从中汲取精神的营养,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充实而多彩,因而在婚姻的痛苦中仍然能够游刃有余地学习与成长,并最终获得宝贵的人生经验。

总之,真正的自由应该是理性的自由、道德的自由、精神的自由和物质的自由。惟有如此,人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获得人生的自由与幸福――安娜和伊莎贝尔以生命为代价赋予我们的正是这一珍贵的馈赠。

参考文献:

[1]亨利・詹姆斯.项星耀译.一位女士的画像[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3]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别尔嘉耶夫著.张百春译.论人的使命[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5]苗力田.德性就是力量[Z].康德黑格尔研究(第1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6]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M].徐黎明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7]别尔嘉耶夫.精神王国与凯撒王国[M].安启念周靖波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上一篇:创业贷款申请范文 下一篇:家乡的冬天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