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幸福范文

时间:2023-10-08 18:29:24

非常幸福篇1

1、我颠倒了整个世界,只为摆正你的身影。 我可以像猪一样生活,但,永远都不会,像猪一样快乐。  我只是一条可怜的鱼,一条不相信鱼死会网破的鱼。

2、流年浅唱,记忆被瞬间遗忘,我的思念汇聚成河,流淌在天涯尽头。

3、一个人久了,会自由,一个人久了,会孤单,一个人久了,会习惯,一个人久了,会一直一个人,一个人久了,会很久。

4、可不可以别放情歌,那声音听着好寂寞。

5、如果说:幸福就像一个沙漏,你觉得它是在一点一滴的流逝着?还是一点一滴的累积呢?就好比时间,一分一秒的进行着,我们常常会忘记了它的存在;已经过去的美好,藏在记忆里的是幸福,对于未来的期盼,勾勒出的画面是幸福,然而最重要的现在呢?或许,幸福真的需要时间来证明,或者,幸福正在等待时间来完成,但我更宁愿相信,在一分一秒进行的时间里,幸福也在一点一滴的持续经历着。我正在体会:此刻的幸福!

6、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7、爱一个人一生几仅爱那一个。没错,也许几年后和你结婚陪你走完后半生的人不是你的最爱,但是,你也会想起我有一个最爱的人,我希望他幸福,虽然他的幸福不是我给的,可是,他现在的另一半也会替我让他幸福,他也曾来过我的世界!

8、时间会慢慢沉淀,有些人会在你心底慢慢模糊。学会放手,你的幸福需要自己成全。

9、你在的时候,你是一切,你不在的时候,一切是你。

10、彼年那些年轻的我们,太小、太天真。  唯美的句子并不是我们的记忆有多深,只是把所有的一切刻画的太深罢了,我无法逃离这孤独的夜晚带给的伤感,也许真的会如一些人所说,忧郁过多,天空也会暗淡。  不同的梦,相同的人,同样的思念,真的很爱你,所以愿意等你,多久都无所谓。

11、一只笔一张纸一根烟一杯茶抬头望夜已暗寒风起思未停笔已断纸也乱烟未灭茶过半情未了心已乱一世情情难浣。

12、一辈子那么长,等她几年又何妨。

13、爱是因为相互欣赏而开始的,因为心动而相恋,因为互相离不开而结婚,但更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宽容,谅解,习惯和适应才会携手一生的。

14、既然爱,为什么不说出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

15、有些失去是注定的,有些缘分是永远不会有结果的,爱一个人就一定要好好去爱她。

16、有的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就想流星,瞬间迸发出令人羡慕的火花,却注定只是匆匆而过。()有时,爱也是种伤害,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

17、淋过雨的空气,疲倦了的伤心,我记忆里的童话已经慢慢的融化。

18、幸福不用刻意追求,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幸福就会悄然降临在你身上。但幸福同时也长着一双翅膀,随时随地都会与你擦肩而过。所以,我们要把握幸福,即使它多停留一秒钟也好!

19、谁寂寞了繁华,埋葬了天涯,散尽一身的戎甲。

20、春天不到来,是因为冬天没离开。

21、你们的幸福和甜蜜,请别炫耀,我会忌妒。

22、爱到分才珍贵,很多人都不懂珍惜拥有,只到失去才看到,其实那最熟悉的才是最珍贵的。

23、典当了灵魂,你还是我的天使么?

非常幸福篇2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最新调查数据,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美国只有34%的成年人说他们非常幸福,50%的人觉得相当幸福,15%的人觉得不很幸福,另外1%的人不知道是否幸福。这些数据已经非常稳定地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变化,从1972年到2004年的数据可以看出,美国人的幸福趋势波动很小。

但是,一些人确实比其他人更幸福。皮尤研究中心调查发现:家庭年收入超过100,000美元的,49%的人认为他们非常幸福,相比之下,那些家庭年收入少于30,000美元的,只有24%的人认为他们非常幸福。可能是更多的收入导致了幸福,也可能是幸福促进了更多的收入,还可能是其他一些因素影响了收入水平和幸福程度。

幸福领域的大部分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幸福感深受生活事件(如是否获得更高的晋升?和男朋友打了一架?)和心理特质(自尊、乐观、一种归属感、爱的能力,等等)的影响。

皮尤研究发现了一些其他有趣的关联幸福的因素。结婚了的人比未婚的更幸福,有的人比没有的更幸福,富有的人比贫穷的更幸福,阳光地带的居民比其他地方的更幸福。皮尤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没有关联幸福的因素,有孩子的人没有比无孩子的更幸福,退休人员没有比工人更幸福,有宠物的人没有比无宠物的更幸福。

一、收入与幸福的关系

幸福和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确实非常强烈。家庭收入在150,000美元及以上的有50%的受访者认为非常幸福,相比之下家庭收入在20,000美元以下的只有23%的受访者认为非常幸福。但从长期幸福趋势来看,幸福与收入的关联就不高了。正如上面所提到的,美国从1972年以来一直是保持三分之一的人报告非常幸福,幸福趋势的波动很小。但是,在过去的三十年里,美国人均总收入以通货膨胀调整后的美元计算,已经翻了一番。总体来说,美国人现在比上一代人更有钱,但是却没有更幸福。

我们不禁要问,金钱买不来幸福吗?不能。数据表明,主要影响幸福的不是你有多少钱,而是在相同时间你是否比其他人有更多(或更少)的钱。

二、与幸福的关系

每周参加一次或更多次宗教礼拜的(43%)比每月参加一次或更少的(31%)以及很少或者从不参加宗教礼拜的(26%)更幸福。幸福和参加礼拜的频率之间的关联已经在多年研究幸福的General Social Surveys中有一致的结论。这个结论适用于所有主要的宗教教派。比如,每周参加一次或更多次天主教礼拜的教徒有38%报告非常幸福,而参加更少次数天主教礼拜的教徒只有28%报告非常幸福。

三、婚姻、孩子与幸福的关系

结婚了的人(43%)比未婚的(24%)更幸福,这在多年的调查中得到了一致的认可。这个结论对男人、女人、老人和年轻人都适用。

总的来说,做了父母的人比没有做父母的成年人更幸福,但是一旦考虑到婚姻状况,幸福的这个差距就消失了。有孩子的已婚人士与没有孩子的已婚人士一样幸福,有孩子的未婚人士与没有孩子的未婚人士一样幸福。

四、年龄、性别与幸福的关系

调查显示,年轻人没有中年人和老年人幸福。这种幸福的差距在男人中更明显。18岁到29岁之间的男人与65岁以上的男人之间的幸福感差距达到了15%,而这两段岁数之间的女人的幸福感差距只有7%。

五、工作、教育、卫生、地理位置与幸福的关系

健康的、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更幸福。退休人员(36%)和工作的人(35%)同样认为非常幸福,他们都比没有工作的人(26%)更幸福。这里有显著的性别差异,退休的男人和退休的女人大约有同样比例的人认为非常幸福,工作的男人和工作的女人的幸福感情况一样,但是对于没有工作的男人和女人,男人(16%)没有女人(30%)更幸福。

非常幸福篇3

因为我的幸福基本上来源于回忆。巨蟹座的女人想来都是喜欢回忆,只有在回忆中才能够发现那么一点点幸福的味道,我就是喜欢这样悄悄的,不会让别人轻易发现的幸福。

有的幸福在别人看起来微不足道,可是我却是非常珍惜,因为只有这样的幸福才是我想要的。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非常讨厌张扬,也许是老了吧!

40岁的女人突然间发现曾经自己觉得非常非常幸福的事情,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幸福已经消失得干干净净,反而给自己相反的感觉就是忧伤!所以我现在想要的只是小小的,轻轻的幸福,因为这样的幸福才会长久一点点,人生很多时候,没有人能够看清楚,人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想幸福换来一种角度也许就是悲伤了。

我不禁感叹,回忆中的忧伤其实是幸福,因为自己的人生不是一片空白,如果有一天失忆了,我想应该是另外一个新的人生的开始了,因为虽然身体是同一个,可是思想不一样的,你还敢说是同一个人吗?人与人除了长相不一样,思想也绝对不一样的。

非常幸福篇4

【关键词】西安体育学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控制源

【中图分类号】B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3-0053-2.5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西安体育学院在校本科大学生共280名,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各140名(大一体育专业学生,大四体育专业学生,大一非体育专业学生,大四非体育专业学生男女各35名)。发放问卷共280份,收回270份,剔除无效问卷13份,最终有效问卷257份,回收率为91.8%。其中,体育专业学生131人,非体育专业126人;男生129人,女生124人;大一131人,大四126人。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各类专著、期刊杂志、学术论文,查找对本研究有帮助和启发的资料,以提供事实依据和理论支持。心理测量法。主观幸福感量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定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用来评价被试对幸福的陈述。本量表共33项,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测试样本包括79名男性和119名女性,他们均为大学心理系一年级的学生。本量表前18项的平均分在男性为75分,在女性为71分(标准差分别为15和18分)。国内段建华对本量表进行了修订,并用修订后的量表测查了362名大学生。本量表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0.48和0.78之间,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为0.56-0.88,内部一致性系数在男性为0.91、在女性为0.95。间隔3个月后重新测查了其中的41名学生,发现重测一致性为0.85。

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该量表的编制经过可见Rotter的专题报告。这里所使用的版本含23个项目和6个插入题。每个项目均为一组内控性陈述和外控性陈述,要求被试必须从中选择一个,对外控性选择记分,得分范围在0(极端内控)到23(极端外控)之间。该量表为自评式量表,在15分钟内完成,最常应用于大学生,也可用于其它人群。从已经做的几次研究可以看出,I-E量表的常模不尽相同。本次测试所使用的是Owens(1966)所提供的常模,报告男性平均分为8.2,标准差为4.0,女性平均分为8.5,标准差为3.9。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0(Rotter,1966),间隔一月的重测信度为0.72,两月后为0.55。D数理统计法。问卷所得数据使用SPSS for window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描述统计、T检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研究被试幸福感与控制源基本情况

表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比较

由表1结果分析可知,研究被试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偏高,与常模(男大学生75±15,女大学生(71±18)相比,男生差异不显著,女生极为显著(t=7.18,P=0.000<0.001);另外,大一学生的幸福感要比大四学生的幸福感强烈。这说明西安体育学院大学生整体的幸福感水平偏高,女大学生则明显高于常模。

表2 大学生控制源状况比较

由表2结果分析可知,研究被试的控制源总体得分偏高,与常模(男大学生8.2±4.0,女大学生(8.5±3.9)相比,男生、女生的差异极为显著(男生t=6.76,P=0.000<0.001;女生t=4.63,P=0.000<0.001);体育专业的学生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之间的差异也非常显著。这说明西安体育学院大学生整体的控制源指数偏高,多为外控型。

表3 主观幸福感与控制源的相关(r)

由表3分析可知,主观幸福感与控制源在性别、年级和专业方面都呈现为负相关。其中,在女生和体育专业着两个方面相关性显著,尤其是在体育专业这一项上。而这与张雯,郑日昌2004年研究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社会支持与归因等因素的关系所得出的结论:“大学生幸福感与自尊、社会支持均有显著正相关,不良的归因倾向对主观幸福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影响”不一致。

三、讨论与分析

一般来说,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以外界标准界定的幸福。这种观点认为幸福是建立在观察者的价值体系和标准之上,而不是被观察者的自我判断。2.以内在情绪体验为标准界定的幸福。认为幸福就是体验到较多的积极情感和较少的消极情感。3.以个体的主观判断为标准界定的幸福,即认为幸福是评价者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的综合评价。这一观点亦被研究者们普遍认同,并将以个体的主观判断为标准界定的幸福定义为主观幸福感。故幸福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思想、动机、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是自我认识和自我态度的统一,幸福感是自我意识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人的个性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非常幸福篇5

后来,听说好好读书将来就会幸福。于是便一心一意地读书,拼命地读书。时不时在梦里偷偷体味属于自己的甜甜的幸福。可追求幸福是需要代价的;我常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听着窗外朋友欢呼嘻笑仍昀押着自己的那份寂寞和执著,常常关掉自己喜欢的电视剧、动画片,独自走向那份黯然和冷清。无论做什么总会想着;无论干什么都会惦着幸福需要追求,需要付出。因此常常放下许多东西--与寂寞相依,与书本相偎。

并不知什么是幸福,只因别人的一句“好好读书将来就会幸福”就拼命读书,忘乎所以,这便是童年的我,一个傻里傻气然而义无反顾的追梦者。后来,是长大了,当然也知道了自己有多么傻。于是不整天想着幸福未来了,但那份执著,那个习惯却再也改不掉了。总觉得与寂寞相依,与书本相偎也是一种享受,为了一个目标而敢于放下许多东西。本来就是一种心灵的恬然,一份独特的幸福。

渐渐地,有了点体味,一点关于幸福的体味,就是这样:幸福无需太多的刻意追求,幸福也并非遥不可及。一个好的习惯,一个使你感到轻松、愉快的习惯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再后来,年龄大了点,经历更多了点,一切都变成熟了点。又感到其实幸福很简单,它甚至不是一种习惯而是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神态甚或一个微笑。幸福也并非只是某一个人,它属于所有人,而且真正的幸福其实是大家的幸福,是分享的幸福。

以后,便不再去追求了,只学着去珍惜和体味,体味别人每一句琐碎的言语,每一个细小的动作,每一个微小的神态,每一个淡淡的微笑。这便是幸福了,因珍惜而得到而享用一生的幸福。

于是,对自己说,要嫁给幸福先与珍惜为友!

写后札记

“幸福”我们常提,常想,常追求的东西,然而我们往往把它的获得寄予未来,寄予那个连自己也不知是什么样子的未来。于是我们淡忘了许多东西,忽视了许多东西,自然也失去了许多东西。就像那个傻里傻气追梦的我,其时“梦”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自己根本说不清楚。正是因为盲目,因为无知,因为轻信了一些东西就凭着那点肤浅的理解想去遍走天下,追求梦想。自然,就常常出现叹息与哀惋。其实生活中有许多幸福的细节,捕捉它们,你会时时处处拥有一种幸福,而当你将它与别人分享时,又是两个幸福,甚至更多个幸福,而你自然也更幸福。

非常幸福篇6

诺丁斯:我也很高兴接受贵刊的采访。我们不应该告诉学生幸福是什么,而是帮助他们理解在自己和其他文化中,人们是如何认识幸福的。很多孩子认为,只要他们很富有,他们就可以很幸福。有很多关于幸福与快乐的讨论,例如,幸福是否等同于快乐?幸福是否就是快活,快活再快活?不是的,幸福远不止于快活。

我们常常谈到幸福与知识性劳动以及知识性满足之间的关系。在教育中,我希望能够帮助孩子认识到在知识性劳动中,是可以有真正的幸福的,尽管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体会到这种幸福。

对于有些人而言,幸福与和上帝的关系有关,而对于其他人来说,这根本不重要。

对于社会学和人类学家来说,谈到主观感受到的福祉时,幸福就是一种生活良好的总体状态。

中国德育:您的《幸福与教育》给了世界上很多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有益的启示。您把教育对幸福的影响分为对于一个人“个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的影响,是否有实证研究发现,教育对于影响幸福的哪些因素有最大与最直接的影响?是如何影响的?

诺丁斯:我认为,帮助孩子认识到在公共生活中找到自己喜欢做的工作,将是一个重要的幸福来源,这对于教育来说极其重要。此外,在个人生活中建立关爱与信任的关系,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幸福来源。社会学研究发现,关系是幸福的主要来源,也是痛苦的主要来源。如果不能够帮助发展和他人之间关爱与信任的关系,那么你所处的环境可能会非常糟糕,而且会不幸福。

学校应当引导学生思考幸福的问题,并向能够实现幸福的生活方式努力。每个人都想要一些快乐,但是仅仅追求快乐的人不容易满足,有些人总是在追求快活,但他们内心中总是有不满足的地方。我们要帮助学生理解,一个人一生的追求不应止于快乐,还包括知识性的生活、发展良好的品格、建立关爱与信任的关系等,所有这些对于构建幸福的生活都很重要。

当然,所有这一切都要在不同的文化情景下来看待。中国和美国做的事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我们应当注意到这种文化差异。

中国德育:除了您刚才谈到的工作与关系之外,还有哪些重要的方面?

诺丁斯:我想还应该加上审美,因为美也是一个重要的幸福来源,例如,学会欣赏自然、植物与动物,欣赏自然风光、日出日落。还有艺术,艺术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应该是幸福教育的组成部分。

中国德育:可否请您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有效的教学如何赋予学生获得幸福的能力?

诺丁斯:我在进行课程构建的时候,总是努力在那些能引起学生兴趣并启发他们的课程与他们必须付出辛苦才能完成的功课之间平衡。一个好的教师一定要对这方面十分敏感。当一个孩子显现出厌倦的迹象时,就到了该注入一些其他事情的时候了。例如,讲一个故事、做一个探索性的练习,或让他们一起做一件有趣的事情,以使他们理解学习不仅是劳动,而且是好玩的,会带给他们快乐,并由此增加他们的幸福感。

中国德育:我理解,在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或非正式学习中,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接触与互动,可以获得种种新的知识以及情绪的、精神的影响,而这些将会影响一个人当下或未来的幸福状态,由此而言,改变一个人的环境,就会改变一个人获得幸福的途径?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诺丁斯: 这是一个很好的观点。如果把教育理解为正规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结合,的确如此。教师应注意平衡这两方面的学习。

中国德育:您说过这样一段话,“最好的家与学校是幸福的地方。在这些幸福的地方的成年人,知道教育(以及生活本身)的一个目的是幸福,也知道幸福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幸福的孩子――在他们对幸福是什么的理解中长大的孩子――能够快乐地抓住教育的机会,能够对他人的幸福给予帮助。那些有着不安的社会良心的人,将会对一个更加幸福的世界作出贡献。”读后很受感触。

诺丁斯:这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感觉幸福的时候,当我们的生活顺利的时候,当我们有足够的资源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不安的良心”,不是感觉内疚,而是意识到在我们一切都好的时候,有其他人在受苦,我们应该关心他们的处境,并且愿意帮助他们。在《幸福与教育》的第二章,我谈到了受苦。我们不认同一个人可以从受苦中有所得,有很多宗教人士是这样认为的,我想不应该有苦难,或至少苦难应该减轻,但是要保持不安的良心,也就是当我幸福的时候,其他人不幸福,我就应该帮助他们。

中国德育:一个挑战是,有的家长和教师,他们自己不幸福,因而他们不能帮助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实现幸福。您能给他们什么建议吗?

非常幸福篇7

我的家并不是很富裕,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当然,我的家也不是特别舒适。但我仍觉得自己很快乐。因为我有一个幸福的家。而且我家有三个幸福的人。也就是我的幸福爸爸,幸福妈妈和本人--幸福儿子。

我的爸爸妈妈都非常的疼爱我,每当我生病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会给我买很多好吃的,并在我旁边无微不至的照护我。这是我仿佛在爸爸妈妈身上,看到了幸福的身影。

当然,我也非常的感激爸爸妈妈。所以我也经常帮爸爸妈妈干一些家务活,以免爸爸妈妈累着。比如刷碗,扫地,收拾房间等等。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看见爸爸妈妈向我偷来慈爱的目光。这时,我仿佛在爸爸妈妈的眼上,看到了幸福的身影。

当周末的时候,我经常陪爸爸妈妈一起去广场散心。我们3个幸福的人,一起在广场上快乐的玩耍。这时我感到很幸福。这时,我在自己的身上,看到了幸福的身影。

幸福并不只会驻足一家,但也不会是所有的家。只有你自己幸福,幸福天使才会驻足你家。

非常幸福篇8

调查发现,从收入看,家庭年收入11万~20万的人群幸福感最强;从年龄看,30岁~35岁的人群家庭幸福感最强,从地区看,生活在二线城市中产家庭的幸福感较一线城市强。

调查结果显示,广东居民的幸福感虽然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深圳等一线大城市的幸福平均指数却要低于全国水平,而广东其他二三线城市的幸福指数要高得多。

该《白皮书》分析,健康、情商、财商、家庭责任以及社会环境被绝大多数调查者认为是影响家庭幸福最重要因素。同时,家人之间的沟通也是影响守护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并且与其他四个重要因素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缺少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也成为一线城市中产家庭低幸福感的原因。

解读/鲁湾

现在社会上这个指数那个指数让人眼花缭乱,而唯有人文指数却很少见。幸福指数在国际间首先提出并实施的是三十年前亚洲小国不丹的国王辛格・旺楚克,现在西方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学者开始幸福指数方面的研究,并创设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数。各种机构每年也都不同领域的幸福指数,如今年英国“新经济基金”就公布了“幸福星球报告”,把经济并不发达的哥斯达黎加排在第一名。而把经济发达的美国却排在114名。我国这几年许多学者也开始研究幸福学和创设各种幸福指数体系。2005年中科院院士程国栋曾向全国两会提交了一份《落实以人为本核算国民幸福指数》的提案。2006年国家统计局首次提出幸福指数的官方说法,并在幸福指数的课题研究中把幸福指数分解为许多小的指标,如收入水平、健康水平、人际关系和安全感等。各种机构每年也一些幸福指数,如江苏卫视的“中国幸福指数调查”、上海陆家嘴金融城的白领幸福指数等等。虽然这些幸福指数的提出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甚至还有互相矛盾的地方,但大家开始关注人文指数,关注人的心理感觉,毕竟是一种社会进步。

这些都是从社会的层面关注研究人们的幸福指数,为制定社会经济指标提供坐标。养生家关注研究幸福,是因为幸福和健康关系密切。幸福说到底就是人们的渴望渴求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这种情感状态有利于人的内分泌腺和经络的运行,对于人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在中国汉字里早期的“福”和“祸”是对应的,福就是顺,就是正常运行。祸就是不顺,运行不正常,出现故障。福和幸相结合则是宋代以后的事,这里幸是企盼的意思,当动词用,它表达了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所以,幸福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

幸福学的研究指出,个人的幸福感是和渴求度、被满足感以及个人的幸福系数成正比的。你希望有一套100平方米的住宅,这就是你的渴求度。结果你得到一套50平方米的住宅,你的被满足感只满足了一半。那么你的幸福感就打折扣了。如果得到一套200平方米的,你得被满足感超出了你的预想。那么,你的幸福感就非常强烈。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秉性不同,对事物的反应不同。这就决定了每个人的幸福系数不同。如有的人争强好胜,渴求强烈,幸福系数高,一旦满足幸福感就强。但同时由于个人目标定得高,实现的机会就少,满足幸福的几率低。而有的人谨慎平和,要求不高、渴求一般,幸福系数低,幸福感就不那么强烈。但一由于目标定得低,就容易实现,满足幸福的几率就多。有渴求就有梦,人没有梦不行。有的人退休后没有梦,幸福感淡泊,不利于养生。但也不能总生活在梦里,一旦梦灭,失落感顿生,也不利于养生。人们常说,知足常乐。就是要降低你的渴求度,梦做得合适,渴求度降低了,幸福系数自然就降低了。那么,就会小乐不断,情绪不会大起大落。对一个人来说。只有使自己几个幸福要件渴求度、被满足感和幸福系数等保持一个大致的平衡,才会幸福长存,健康长寿。

把握这个平衡并不容易,因为幸福是在比较中存在的,是一个动态的平衡。所谓大乐小乐大福小福都是相比较而存在。人的渴求度也会随着人的变化而变化。七十年代的老三件和新时期的新三件不会在一个档次上。人的欲望是不断被刺激而膨胀起来的。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生活在二三线城市的人比一线城市的人幸福感强,经济落后的哥斯达黎加排在经济发达的美国前面的原因。

上一篇:在困难面前不屈服范文 下一篇:个人价值观是什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