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诗词范文

时间:2023-11-24 18:28:43

纳兰诗词

纳兰诗词篇1

2、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

3、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4、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筏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5、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半浮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6、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7、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8、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9、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10、何当同心人,两两不相弃。

11、嗜书消得浓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12、乱山千叠横江,忆君游倦何方。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

13、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14、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15、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16、我是人间惆怅客,断肠声里忆平生。

17、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

18、惊晓漏,护春眠。格外娇慵只自怜。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19、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20、重到旧时明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

21、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22、海天谁放冰轮满,惆怅离情。莫说离情,但值良宵总泪零。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可奈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

23、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24、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25、木叶纷纷归路。晓风残月何处。

26、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27、起来呵手对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28、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

29、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30、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31、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32、闷自剔残灯,暗雨空庭。潇潇已是不堪听。那更西风偏著意,做尽秋声。

33、暗怜双绁郁金香。欲梦天准思转长。几夜东风昨夜霜,减容光。莫为繁花又断肠。

34、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35、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36、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37、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38、浮萍漂泊本无根,天涯游子君莫问。

39、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40、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41、月出光在天,月亮光在地。何当同心人,两两不相弃。

42、来去苦匆匆,准拟待、晓钟敲破。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着,琉璃火。

43、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44、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45、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46、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回首凉云暮叶,黄昏无限思量。

47、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48、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49、谁念西风独自凉,潇潇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50、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

51、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52、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53、浮生如此,会少别多,不如莫遇。

54、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55、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56、彤云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

57、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58、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

59、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60、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61、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可奈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

6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63、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64、乌啼花落,萧江东流,任它日暮。

65、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

66、看尽一帘红雨,为谁轻系花铃。

67、问君何事轻别离,一年能几团圆月?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68、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69、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70、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71、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72、荒原漠漠,雨峡蒙蒙。千秋黄壤,百世青松。

73、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74、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75、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长成玦!

76、本欲起身离红尘,奈何影子落人间。

77、风一更,雪一更,恬碎香心梦不成。

78、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79、一心待来生,愿来生再续未了缘,可有来生?

80、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81、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82、绿阔千红无处觅,缘何只遇凋残。一声诗韵锁窗寒。由来舟不系,因果总相关。本是云台清净客,相逢怎在秋山。来时容易去时难。任凭风做主,长伴月儿弯。

83、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84、重到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

85、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纳兰诗词篇2

[关键词]婉约;纳兰性德;克里斯蒂娜・乔治娜・罗塞蒂;异同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3-018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3.089 [本刊网址]http:∥

一、引言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不得不说诗歌是文学史上最为璀璨的明珠。从古至今,诗歌便能体现作者的情绪和艺术精神。在婉约派的诗歌作品中,则重点突出了儿女风情,婉约派诗词的特点便是以男女情感为主体,采用严谨的结构、和谐的节奏韵律、清雅绮丽的用词,表现出儿女风情中的婉转柔美、哀怨伤感。而近代的纳兰词具有典型的婉约派特点,尤其是悼念亡妻的悼亡词,更是其作品中的顶峰。纳兰性德的爱情词表达的感情真挚深刻、缠绵动人,边塞词则多有苍凉之感,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读之泣泪,他的词风格幽怨婉转,使人不忍醉读。克里斯蒂娜・乔治娜・罗塞蒂的诗歌清丽精致,节奏明快,其诗中蕴含的伤感、冲淡、含蓄以及朦胧的美感具有婉约派诗词的特点。两者之间的比较最容易看出中外诗歌作品中婉约之美的异同。

二、纳兰词的凄婉幽怨

纳兰性德,清朝权臣纳兰明珠的长子,生于钟鸣鼎盛之家,深受康熙皇帝的器重。他的诗词却以凄婉、哀怨为主,是婉约派的代表之作。纳兰词虽然具有典型的婉约风格,但是却没有浮艳颓靡的用词,以清丽超逸的词风,有微风拂面之舒适。曾获“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盛誉。

(一)善用意象之关。意象是指在客观存在物象中添入主观的情意。当诗人将客观存在的意象重新构思,那么就是在赋予物象美学的理想和趣味,从而形成具有诗人主观情意的意象。诗人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物象,通过重组构思,组成独特的意象群体。在纳兰词中,意象构词信手拈来。自然景观中的夕阳、月亮、风雨、树与花以及生活场景中的灯、烛等,都被纳兰赋予了他的独特情感,在他的词中构成了独特的意象。纳兰性德出生在贵族之家,但是短短的30年却体会了人生的悲苦,他曾说“予生未三十,忧愁居其半。心事如落花,春风吹已断。”,由于挚爱的妻子早逝,纳兰对于世间万物终将消逝充满忧愁,加之生于富贵之家淡泊功名的心性,使他内心郁结,他将这些离愁别绪揉进他的每一首词中,使他的词萦绕着难以消散的悲戚伤感。在纳兰词中,无论是悼亡词还是边塞词,富有悲怆之意的意象之语遍布字里行间。“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这首《采桑子》中,雨夜萧萧,孤灯难眠,只有凄凉的曲调吟唱着愁肠百结。这些意象在纳兰的笔下组合成悲凉的意境,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与内心的忧愁表达得淋漓尽致。“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首《长相思》是纳兰词中边塞曲的代表之作。边塞的风雪中宿营搭帐,山高水长,唯余千帐灯下,对家乡的无尽思念。寥寥数语,只赖白描,无半点修饰,意象的组合,描绘出一幅边塞将士思乡的壮阔场景,更是写出自己对这种扈从生活的厌恶之意。

(二)纳兰词的艺术关感。纳兰词的美感在于其词中所带着的凄婉幽怨,在纳兰词中,极少出现明亮炫丽的词句,常常蕴含着凄凉、落寞和感伤。即使在他的诗词中,选择的意象本身也具有积极的一面,如“雨”,给生命带来生机和润泽,“月”代表团圆和喜庆,“灯”能够带给人们光明和温暖,但是这些具有活力生机的一面在他的诗词中鲜少出现。“新月才堪照独愁,却又照梨花落”梨花本是生机勃勃,却在此述说愁苦。“梁上燕,轻罗扇,好风又落桃花片”燕轻飞,桃花盛开,却依然被用来叙说离愁凄苦。在纳兰词中,似乎所有的生命都浸染了对生命消逝的忧愁和无尽的感伤。至于那些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伤感的“黄昏”、“残秋”、“暮春”、“落花”等意象,更是屡见不鲜。“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夕阳与落花,描述了一幅闺中伤春的景象。“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黄叶与残阳,用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象诉说着对逝者的追念和生者独留的悲凉。纳兰词中满眼寂寥与悲凉,一眼望去,无不表达着对逝者的眷恋以及对生者的哀怨。这也是纳兰词的动人之处,字字泣泪,句句锥心。

三、克里斯蒂娜罗塞蒂诗歌的清丽精致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是19世纪英国论坛上最杰出的女诗人之一,她的家庭中,父亲是英国的意大利流亡者,是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意大利语教授,母亲则是拜伦的医生和秘书,并且发表了哥特式小说《瓦姆普瑞》,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也都是杰出的人物。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创作才能来源于母亲的培养,而且也正是由于家庭的影响,她也是一名虔诚的英国圣公会教徒,但是她的爱情却因为而两度夭折。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抒情诗清丽婉约、柔美精致,有中国诗词中的婉约派之风,曾有人说她的诗让人的眼泪含在眼中却不能滴落,让人想要叹息却又不能叹息。读她的诗仿佛一阵馥郁的清风穿透心灵,带着感伤、冲淡、含蓄和朦胧的美感深深震撼我们的灵魂。

(一)感伤之关。感伤之美是一种独特的美感,通常以忧郁、缠绵、凄美、哀怨、悲凉等情绪散发出一种动人心弦的婉约之美。在这种独特的美感之下,常常隐藏着真挚的情感,且这种情感多来源于失去。诗中的感伤之美萦绕着诗人对于现实的深刻感悟和对于未来的无限神往。在克里斯蒂娜的诗中,死亡是一个常见的字眼,或者也正因如此,她的诗中永远弥漫着哀伤的曲调。克里斯蒂娜用死亡来祭奠她幻灭的爱情,但同时,她的诗中也流露出爱与希望。或许是因为她期待着死亡可以帮助她摆脱宗教的束缚,与爱人在一起。克里斯蒂娜在她的诗中将爱和死亡相互融合,这或许也是向世人传达着爱是具有两面性的,不仅是明媚美好的,也有着失落和无奈;死亡也不只是冰冷的,也夹杂着温暖和希望。正如在她的诗《歌》中,第一部分仿佛向爱人交代后事,不必唱悲伤的歌曲,不必种植松柏和玫瑰,愿意就记得,甘心就忘记;第二部分开始述说自己将感受不到风雨,听不到夜莺歌唱,也许记得也许也会忘记。这简单的诗句中隐藏着淡淡的哀伤和期望。这首诗用死亡来哀悼逝去的爱情,既含有死亡带来的冰冷的感伤和绝望,也充斥着爱情的明丽与憧憬。

(二)冲淡之关。冲淡之美代表着质朴、清丽、淡泊和空灵的美感。其中有着对自然、世界和人生的感悟。这种美感使文学作品余音绕梁,回味悠长。克里斯蒂娜的诗将这种美感表达的恰如其分。在她的诗中,总是能够看到在炫丽平静的表面下,若有若无的冲淡之美。使她的诗表达出对自然的无限热爱和感悟。在《妖精的集市》中,具有大量的描写自然的诗句,晴朗的夏夜,甜美的水果,这械斗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在克里斯蒂娜的诗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为宗教而创作的,受宗教影响,在她的诗中努力表现出对自然的无限热爱和宗教所赋予自然的道德标准之间的微妙平衡,在她的诗中,自然界绚丽多彩的背后总是隐藏着神的启示。克里斯蒂娜在40岁的时候,患上了格雷夫斯氏病,病痛的折磨让她对于人世间的美与欢乐总是带有疑问,她觉得这时间的美好终将逝去,美好的事物总是充满了虚幻。因此,在她的诗中,一方面表达着世间的美好和情感的哀伤;另一方面又用宗教的思想否定这些美好,远离这些哀伤。她的诗将世界描绘的绚丽美好,对未来也充满热切的希望,但是表达出的意境却总是宁静悠远,情感淡泊空灵,如镜中月、水中花。

(三)含蓄之关。含蓄之美,顾名思义,指的是含而不露,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引人深思,耐人寻味。在克里斯蒂娜的诗作中,不可言说的就是她对于世间的爱与不舍。几乎她所有的诗作中都隐含着这一含义。由于,克里斯蒂娜总是要克制自己的情感,所以在她的诗中,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情感的向往总是委婉而含蓄的。她的诗中,几乎从没有直接地表露出对于爱情幻灭的哀伤和对于人世的留恋,而是通过情绪气氛的渲染传递给读者。虽然没有直白的表达,但是我们依旧感受到了她心中的无奈和伤感。的不同,让克里斯蒂娜两段恋爱都无疾而终,因此,在她的作品中,这种无法得到的爱、不能宣之于口的苦被痛苦的压抑着,但是一直存在。在她的诗中,淡泊里有着哀怨,明丽里掩着伤感,读她的诗,总是使我们感到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之美。

(四)朦胧之关。朦胧之美一般是指在作品中具有某些不确定的、模糊的意蕴,使诗歌读来韵味无穷。克里斯蒂娜对于生命和死亡充满了矛盾,她醉心于大自然的美好,但是又觉得这美好的大自然是虚幻的。感官的美好和的矛盾让她徘徊在现实和虚幻之间,让克里斯蒂娜的思想飘忽不定,所以她的诗中充满了这种矛盾。含蓄的表达,优美的诗句,让她的诗具有一种独特的百转千回扑朔迷离的朦胧美感。19实际中期开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的动摇了人们的。克里斯蒂娜也生活在这一时期,这也导致了她对自己所信奉的信仰有了一些不确定,这些不确定也体现在她的作品中,如《妖精的集市》中,是劳拉的堕落还是世界的堕落?这些都表现出对某些宗教观点的不确定性。宗教是克里斯蒂娜的精神依靠,但是这些不确定让她的信仰变得模糊摇摆,却给她的诗笼罩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四、总结

纳兰诗词篇3

【关键词】纳兰,约翰弥尔顿,悼亡,凄婉,爱别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所谓“哀莫大于死别,悲莫大于生吊”,“多情自古伤离别”,爱情中有甜蜜也不乏痛苦,而最痛苦的莫过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死别,正如诗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逝者已去矣。纵观《浣溪沙》与弥尔顿《悼亡妻》,二者都浸染着诗人对亡妻的刻骨铭心的爱恋与思念,但不同的文化,哲学,宗教背景使得伤逝的主题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和色彩,体现出异样之美。

一、不同的身世,相似的不幸

根据史载,卢氏因难产匆匆离世,纳兰容若与卢氏三年的夫妻生活,举案齐眉,恩爱非常,这样的恩爱生活也只能叹一句“只道当时是寻常”,这种别离之苦令容若的哀伤入骨,容若此后的九年人生,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亡妻卢氏。这首《浣溪沙》便是其中一首在痛失爱妻之后,追忆往日,哀叹今日的沥血之作,其文中悲字贯穿始终,悲痛之情如同长风推浪,滚滚向前。

弥尔顿《悼亡妻》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悼亡诗,也是弥尔顿所作的唯一的一首爱情诗。第一个妻子病故后,他在1956年又娶凯瑟琳伍德科可为妻,两人婚后极为恩爱,不幸的是两年后她死于产褥。于是弥尔顿写下此诗通过叙梦来表达失去爱妻的深切痛苦以及对她的无限缅怀。

二人的作品从字面意义看所表达的主题是相同的,即都是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二人对亡妻的思念追忆一样的情深意切,在作品中诗人都流露出自己的悲切之感,表达了伤逝的主题,同样地寂寞难奈与凄凉。

二、两种别样哀叹,一样刻骨心酸

1. 意象选择:“身边事,儿女情”与“精鹜八极,心游万仞”

由于意象上的差异受,中西文学的艺术风格有不同取向,中国多为现实主义,而西方多取浪漫主义。从纳兰和弥尔顿悼亡诗的意象选择看,二者各呈特色。纳兰的《浣溪沙》一词中意象选择带有极普遍的特征,用平白话语道出他们伉俪二人平常的生活场景。如“沉思往事、读书、泼茶、当时只道是寻常”,读来直如白话,用在词中形成其平易流畅的特点,“以浅语写真情”,用最细微最容易忽略的生活细节来突现最朴实最体贴的深情。而弥尔顿的悼亡诗中则意象多为幻想和想象性意象,意象选择自由,范围极广,想象丰富,绵延古今,没有局限于生活中的现实意象。

2. 内容侧重:“善”与“美”

中国封建社会对女子的评判也多是道德品德这一角度去加以定性的,而西方评判女子的角度不同于中国封建社会聚焦在道德伦理层面,它主要注重女子的貌美才美。“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中纳兰以细腻的笔触追忆了妻子与自己相濡以沫,休戚与共的人世间最体贴的情谊,从而表达了亡妻走后自己无限的情思和对永逝之爱的绵绵追忆。

而在《悼亡妻》,弥尔顿歌颂妻子则侧重突现一个“善”字,他不仅歌颂亡妻的德美,更关注赞扬她的貌美与才美。诗中他对妻子的外貌和品质进行了细腻的描绘:他仿佛看见爱妻“穿着心地那样纯洁的白衣”,心灵与外貌都纯洁如初,像天堂里的圣女。这种美是其他任何人不可比拟的,给他带来的愉悦之情也是无法代替的。

3. 感彩::“他生未卜此生休”与“在天愿作比翼鸟”

纳兰词中的“悲痛欲绝”与弥尔顿诗中的“悲中有望”的感彩究其原因是中西文化不同的生死观所致在感彩上,纳兰在词中传达的是一种悲情,面对无情的“西风”、飞落的“黄叶”、黯淡的“残阳”,不由地陷入了对往事的追忆,全词哀伤凄婉,出语悲苦,可谓一字一泪,不由得让人黯然神伤,正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读者只能沉浸在诗人的巨大悲痛和深切哀伤中。

而弥尔顿悼亡诗传达的情感则是悲中有慰,痛苦中还有一线希望,相信来生彼世,把乐土天堂看作幸福的归宿,给读者的感受是哀而不伤,情致相对纳兰的《浣溪沙》较为温和,在《悼亡妻》中弥尔顿在悲伤的同时流露出一种安慰,一份宁静,一线希望。虽然是在幻梦中,却分明看到平和善良美丽的爱妻死后已升入天国,她短暂的生命已上升到永恒的新生。

中英由于宗教和文化上的差异具有不同的生死观------哀死和乐死。纳兰哀痛极甚,而弥尔顿认为死亡与生存之间有连续性,西方社会重视的是过程而非结果,故他们走的道路是先恋爱后结婚,人生的幸福与快乐是建立在对外在世界的无限追求之上的。所以西方人结婚之后,夫妻双方依然是各自独然的,你依然是你,我依然是我。他们的这种文化氛围亦更能清醒地认识到死亡乃人生之必然,也更能激发他们对外在世界的探索对真理的追寻,这多少使弥尔顿在爱妻亡去后减轻了悲哀,增加了幻想。

三、结论

约翰弥尔顿《悼亡妻》与纳兰容若的《浣溪沙》两首血写的文字、发自灵魂深处的痛哭,真实地展示了生命的底蕴,让我们产生强烈地共鸣------ 一种伤逝,两处悲愁,同一棵缠绵藤,开出两朵凄婉花!通过在意象选择,内容侧重,感彩的比较,本文发现纳兰的悼亡诗多用日常生活的现实性意象,悼亡内容突现“善”字,歌颂妻子的美好品德,词文情感倾向于悲痛欲绝,如泣如诉;而弥尔顿的悼亡妻则多用想象型意象,悼亡内容突出“美”字,诗歌感彩悲中有望。同时,通过中西这两篇悼亡诗的比较,我们还可以欣赏到他们各自的独特魅力,看到它们所折射出的中西文化的差异。

参考书目:

[1] 《英美文学精要问答及作品赏析》胡宗锋.[M]. 西安出版社,2001

[2]《读诗有智慧 》赵仁 主编. [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5

[3]《20世纪英美诗歌导读 》张礼龙.[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4]《英美经典诗歌阅读与欣赏》NICOLAS H. NELASON.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 “纳兰词漫笔 ”张宗刚.《古典精读》.[J].200805期 第27页

[6]《人间词话》王国维.[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纳兰诗词篇4

关键词:纳兰性德;惆怅一生;多情无奈

北京后海的宋庆龄故居是一座典型的中式庭院,每年七八月份,院中合欢树花开绚烂。然而,亲手栽下这株树的正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纳兰,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其父纳兰明珠位居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师,是康熙盛世权倾朝野的相国。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生于温柔富贵的翩翩公子,却满篇哀感顽艳;身处花柳繁华之中,心却游离于喧闹之外。他贵为八旗子弟,却喜结落拓文人;他仕途顺畅,却一生为情所累,风华正茂之时,却匆匆离去……

雄丽却高寒

纳兰容若出身相门,其父纳兰明珠能言善辩,极善审时度势。明珠精通满汉文化,其注重任用汉吏,减少满族权势的思想,颇符康熙之意,所以他的政治见解,多被皇帝采纳:康熙议撤三藩,,抗御沙俄三件历史事件,明珠均扮关键角色。

纳兰从小生活在一个锦衣玉食的环境里,自然少不了其父严格的管教。为此,容若自小不仅有马上步下的好功夫,其文化教育也不容小视。康熙十五年,张榜科举,纳兰考中进士,做了康熙身边的三等侍卫,后升至二等,再至一等。可以说,从康熙十五年到康熙二十四年,是纳兰步入仕途的十年,伴驾左右,出入扈从,贵要莫比。在这盛世顺景之中,他特殊的际遇和显赫的家世,也正是清王朝蒸蒸日上,纳兰氏声威显赫之时。其早期作品《忆江南》便是他首次随帝王巡行之作,“江南好,建业旧长安。紫盖忽临双o渡,翠华急拥六龙看。雄丽却高寒。”江南,小桥流水,四季景致不同,雅趣亦然。白居易“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写尽了江南的秀美。纳兰此次扈驾,见前辈笔下之景,忍不住也挥笔一书。江南的温婉柔美,纳兰的细腻婉约;江南的和风絮语,纳兰的文墨写意,使得才子与江南气质相投,很快人景相融。厚重的古都忽迎帝王驾临,紫盖双o,队伍之壮观。百姓围观,竞相亲睹龙颜。此时,纳兰身处仪仗,他是簇拥着热闹的“幸福者”,但唯独不同的是,纳兰一番热闹的场景描述之后,却莫名感触到了一丝的“寒”意。雄丽之景,却觉高寒,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应该算是“幸”,还是“不幸”?

正如苏轼《水调歌头》所言“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高处起舞的寒凉,怎比人间平淡的温馨?也不知,纳兰这一声“高寒”,是替自己悲哀?还是为帝王悲哀?我想,他也许是为自己那始终被限制的人生而觉得拘谨不安,也许是为了自己的生活毫无选择、毫无空间的喘息颇为难耐,也许是为迟迟不能如愿的抱负而深感无奈,也许是为着感情无法自己的愁苦而心生凄凉……而康熙,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他享尽了人世间的荣华富贵。无论是权力,还是欲望,都无需受到阻挠,没人去牵制他的理想,没人去夺走他的爱人……他享受着这出行的得意,翠华六龙,百姓围观,人声鼎沸。他坐在锦织的华盖下,身着龙袍,被簇拥,被保护着,可是他却从来没有可能享受那些平凡百姓生活的g愉,这样的高处,他不觉得高寒吗?

康熙怎么想,我们不得而知。然而,纳兰这一声“高寒”,既悲凉,又无奈……庆幸在这喧闹的人海中,也难得有个纳兰,难得有一份独特的“顿觉高寒,深知悲凉”的禅意。难怪他的好友曹寅曾写道:“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

纳兰一生短暂。在他仅有的31年的人生履历上,给他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他的词。他精通汉文,博学多才。他的词风孤傲冷艳,又有些清绝。这使得他与清代的大多词人不同,可以与南唐李煜有得一拼,但笔者认为,纳兰更胜一筹。因为,纳兰的诗词,有着一种超脱,有着一种淡淡的对人生的反思,好像站在宇宙的一个顶点俯视着世间沧桑。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贵为相国公子,功名利禄对纳兰来说不成问题,但他本人天生是个情种,他把感情放在第一,讲义气讲交情,不看重功名利禄,所以他天生情感充沛,具备了做一个大诗人、大词人的诗情和才情。

少年纳兰曾有过两个梦想:第一,做一个风流倜傥的文人雅士;第二,做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业。他早年就给自己的集子起名《侧帽集》。然“侧帽”得名源自他的好友顾贞观。顾贞观,字远平,号梁汾,江苏无锡人,年长纳兰十八。顾贞观至京城与纳兰相识,两人一见如故,成忘年之交。值得一提的是,顾贞观进京前,曾自画一幅画像,题《梅影》一词,其中两句“侧帽轻衫,风韵依然”,是说画中的顾贞观头上歪戴着帽子。纳兰看到朋友的这幅题词作,甚是喜欢,于是和词一首,即纳兰的成名之作《金缕曲・题顾梁汾侧帽投壶图》。这首词,纳兰一开始就掷地有声地,“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意言:我纳兰本来就是一介狂生,然而却偏偏生在了京城,生在了乌衣贵族门第。可见,这首词一出来就酣畅淋漓,具备了辛弃疾词中的豪迈。而且,整首词还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身为相门公子的纳兰,他一举一动都会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他视顾贞观为知己,定会遭人非议:顾贞观不过一江湖汉族文人,怎敢高攀纳兰这样的相门公子?对待这样的猜忌,纳兰在这首词中也同样做出了回答――“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这说明,纳兰眼里看中的是他和朋友的深情厚谊,至于门第悬殊,满汉距离,他全然不顾。所以,这首词在当时人们看来,作为相门公子,敢写这样的一首词,显然很叛逆,很另类。这首词一出来,当时京城里的人竞相传抄,受欢迎的程度可谓“洛阳纸贵”。就在同一年,纳兰就把早期的词作整理刊印出来,就用成名作“侧帽词”,作了他词集的名称。

其实,古往今来,很多诗人、词人都曾喜欢用“侧帽”自命风流或者夸人风流。北宋著名词人晏几道的《清平乐・春云绿处》就曾写下“侧帽风前花满路”这样的佳句,意言北周俊士独孤信侧帽潇洒、风雅自赏。纳兰以“侧帽”为名,不难看出他也是个自诩英俊潇洒,风流俊逸的文人雅士。他的孤傲俊冷、不做作也尽显在他《采桑子・塞上咏雪花》之中。

说到纳兰第二个梦想,那便是做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业。纳兰身为武将,但他骨子里却是个文人。他护驾于皇帝左右,却不忘初衷,时常填词吟诗,乐此不疲地做着职业以外的事情。康熙非常欣赏纳兰的才华,特别是对他的词赋颇感兴趣,因此纳兰也得到过帝王无数次恩赏。然而作为帝王跟前的“一等侍卫”,作为帝王跟前的“御用文人”,又似乎令他难酬大志。不过,后人倒从未将其归于“御用文人”的行列,这的确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在历代文坛,纳兰算是特例。这源于他的作品大多是写给自己的,词句优美,情真意切。特别是他填写的爱情词作,更是缠绵悱恻,耐人品味。在纳兰的内心深处,一直苦于仕宦漂泊,厌恶金阶伫立的侍卫生涯。贵为八旗子弟、相门公子,纳兰整日置身于门庭若市的朱门广厦之间,心却游离于喧闹繁华之外,他与汉族落拓文人结交,“视勋名如糟粕、势利如尘埃”,“以风雅为性命、朋友为肺腑”,他率真的诗性常常因混浊的政治而徒增“胸中块垒”,“长漂泊,多愁多病心情恶,心情恶,模糊一片,强分哀乐。”(节选《忆秦娥》)宦海沉浮,这样一位才情充沛、人格健全、绝世超然的“翩翩浊世公子”,渐渐对自己的第二个梦想产生了动摇……

康熙十七年,纳兰扈驾北巡,惊叹塞北凛冽飞扬的大雪,写下了《采桑子・塞上咏雪花》这样的名句――“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出身富贵之家,生活在红楼之中,作为贵胄公子、皇帝近臣的八旗子弟,纳兰身上没有纨绔习气。他视势利似尘埃,视功名如糟粕。他借咏雪道出了雪花的风骨,别有根芽,不同于俗世繁花。一句“不是人间富贵花”,更是宣泄了自己“不慕人间荣华,厌弃仕宦生涯”的感慨。

一切荣耀在纳兰看来,不过是过眼烟云,再多的富贵也比不上他那颗向往自由的心,只有他看得透彻。难道做一个御前侍卫真的就前途无量吗?纳兰始终落落寡欢,皇帝的恩宠对自己到底有多重要?难道自己得到的恩宠就能填补内心的空洞吗?答案都是否定的,纳兰的手能感受到雪花飞入掌心的冰凉,那些大片大片的雪花瞬间融化成水珠,这飘雪就好像纳兰那颗高贵的心,如果硬是去承受世间一星半点的纠缠,那么宁愿化为冰水结束自己。

这样一个拥有不羁灵魂的才子,想在天与地的尽头,瞬间融入,但他渴望被上天怜惜,上天却始终没能给他这个机会。纳兰一生的追求,也只有那时的片片雪花,不经易地瞥见,而后,随着雪花落地,一同埋入这塞外的土地之下――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令人嘘唏的爱情故事

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情绵绵无绝期。纵使才子词人的纳兰,也难逃情之所困。纳兰一生真正爱过三个女子。开始,他喜欢自己的表妹,其父母双亡后,投奔姨丈家中。两人自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可是,纳兰之母硬是拒绝了这桩婚事,最后棒打鸳鸯,送表妹入宫。高墙深宫,万念俱灰,入宫没多久,表妹吞金自尽。二人最终还是空守着这份感情,无人诉说。说到这儿,纳兰与表妹的爱情故事,多少类似《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遭遇。其实,纳兰的不幸还不仅于此。

纳兰年满二十岁,父母即为他迎娶了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卢氏小纳兰两岁,端庄婉娈。婚后,她更是不计前嫌,默默用爱温暖着纳兰那颗曾经冰冷的心。卢氏为纳兰整理诗词文稿,陪纳兰掌灯夜读。渐渐的,俩人情感笃深。美好的婚姻生活给纳兰的人生多少带来一些安慰。其间,纳兰的词作也大多风格明亮,偏于柔美温情。可惜好景不长,婚后三年,卢氏产后受寒而死。爱妻的离世,给纳兰精神上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从此他“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正如他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沉思往事立残阳”和下阕“当时只道是寻常”,更是写出了诗人情至所及:由不知人生如此辛苦的“沉思”,到终究无法破解的答案,再到转头一声长叹――“当时只道是寻常”。细想,这思绪上的递进,对纳兰来说,又是一种怎样的悲观决绝,痛不欲生啊?纳兰对卢氏的情感不止这一首诗,他在《画堂春》中也留下了这样的绝世之笔,“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词中“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似在控诉,也似向天指问:为何相爱容易,相守却那么难?纳兰这句话,毫无点缀,直来直往,犹如一个女子素面朝天,但因天资的底蕴,所以耐人去看、去推敲。难怪国学大师王国维这样说过:“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容若30岁时,在好友顾贞观的撮合下,结识了乌程才女沈宛。沈宛知书达礼,其词作也颇得容若欣赏,两人情意相投,惺惺相惜。然而,看似美好的一段爱情到最后s总是不会太长久。容若出身满族贵胄,沈宛只一民间汉女,门第的悬殊无法使二人最终结合。迫于家庭的压力,容若一直未能如愿将沈宛接入家中。沈宛深知容若内心的苦楚与挣扎,为了容若免受家庭与心灵的煎熬,沈宛最终选择了放弃,悄然离去。这段令人嘘唏的爱情故事也终究成为了一段千古绝唱……

惆怅之笔抒写惆怅之情

纳兰的悲剧命运也似乎是与他的天生富贵一起注定的,上天总是公平的,它给予你一样东西,必然也会收回一样。纳兰拥有令全天下男子都羡慕的财富与门第,但却有着一个孱弱的身体。他自幼身患寒疾,在其青春大好年华,他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病榻上度过的,所以容若性情中忧郁淡漠、伤感悲情的一面,与他词作所呈现的无聊悲凉,甚至有些凄凄然的情绪是分不开的。对于这一点,纳兰自己是承认的,他曾说过自己“多情自古原多病”。从他的另一首《浣溪纱》中亦可见一斑,“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整首词虽然运用了老套的上阙写景,下阙抒情的手法,但景清情切,令人动容。其中“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算得上以人言己,这里的“君”指的不是别人,而是词人自己;看似旷达,但却表现出了纳兰的孤独与凄苦。

纳兰的词凄美幽婉,我很喜欢。细数他的三百四十余首词,“愁”字出现九十次,“泪”字出现六十五次,“恨”字出现三十九次,可谓“满卷凄凉语,诗成血泪书”。其中“愁”字,可谓融贯了纳兰的一生,可他每一句中的“愁”,却别有新意。就像“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一种烟波各自愁”“几为愁多翻自笑”“天将愁味酿多情”“倚栏无绪不能愁”“唱罢秋坟愁未歇”“是一般心事,两样愁情”……这些愁绪或寄思远方,或哀悼幽冥,或以景入情,或因愁寄意,都各不相同,且有新鲜联想。或许因为纳兰太善于言愁了,因此,有人误解他是个悲观颓丧的诗人。其实不然,纳兰言“愁”,是迫于满清封建礼教的重压,这也正是他精神愁郁的根源。正因为如此,纳兰才会用他惆怅之笔来写惆怅之情,成为千古“伤心词人”。

《纳兰词》不是人间富贵花

说起纳兰与《红楼》也颇有渊源。乾隆年间,和|偶得《红楼》,献于乾隆。乾隆翻阅之后,乃说:“此盖明珠之家世也。”理由是,容若与明珠就像书中的宝玉与贾政。

纳兰与曹雪芹爷爷曹寅是挚友,两人文学意趣相投。曹寅后为江宁织造,高官厚禄,世袭为官。作为御前侍卫,纳兰也常随驾南下,故与曹氏往来频繁,且曹寅很佩服容若的文学造诣,《红楼梦》中很多地方均受其影响。纳兰喜竹,曹雪芹便把黛玉的“潇湘馆”写成翠竹环绕,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且纳兰词中也多次提到“红楼”,如“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今宵便有随风梦,知在红楼第几层”……曹雪芹清楚纳兰的家世,源于两家祖辈挚交。宝玉身上也确有纳兰的影子,曹雪芹受之影响颇深,而且他也非常了解容若心事,看他荣华富贵,但却愁肠百结。这也是纳兰与宝玉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两人的个人情感类似,天生都是情种。但不同的是,宝玉亲眼目睹了家族的没落,而纳兰逝后家境还未败落,所以他没有看到“起高楼宴宾客”后危楼的坍塌。基于此,纳兰又要比宝玉幸运得多。

乾隆年间,当时在康熙一朝不可一世的明珠家族,威胁到了新权臣和|的利益。于是,家族清算,籍没家产。位于后海的明珠官邸,即被和|霸占。光绪年间,再易其主,又成为醇亲王载沣的王府。

一座小小的庭院,几经易手,物是人非,然而不变的是那合欢树主人――纳兰性德与生俱来的性情。他洁身自好,从未浸染时世的污浊,就如同他亲手栽下的合欢树那样峻拔高洁。有人曾哀惋纳兰“所欲试之才,百不一展;所欲建之业,百不一副;所欲遂之愿,百不一酬;所欲言之情,百不一吐”。其实,也不尽然,纳兰性德一生虽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人生悲剧,然而当一切富贵荣华化作尘埃落定之后,唯独那本厚厚的《纳兰词》读来依然唇齿留香……三百多年过去了,它依然如故,因为他“不是人间富贵花”。的确如此,当所有的繁华如同云烟从我们身边散尽,作为诗人,纳兰最终如愿以偿地回归了诗人的本真。也许,这才是世上最值得庆幸的事儿。

直至今天,纳兰依然值得我们去怀念,尤其是那个时代,富贵子弟中出了这么一个文治武功的传奇人物,一个非常全面的、了不起的人物,真的值得我们今人去好好琢磨琢磨那段悲情中的美丽……

纳兰诗词篇5

关键词: 苏轼 纳兰性德 悼亡词 创作风格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词的发展一直备受瞩目。词从唐代兴起,经历了宋代的兴盛,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古代文人多以描写春恨秋思、儿女情长为词的题材,其表现空间略显狭窄,但正是在这些有限的题材空间中人类的情感得以发挥到了极致。然而,在爱情题材的词作中,有一类词往往让人读后不得不为之感慨万千、黯然销魂,这便是悼亡词。古往今来,悼亡词作不计其数,但是堪称绝唱的恐怕只有宋代的苏轼和清代的纳兰性德的词了。苏轼用一曲《江城子》将悼亡词推向了顶峰,此后也只有清代的纳兰性德所创作的悼亡词才可以与其相提并论。一宋一清,同样是写悼亡,但是风格却不尽相同,那么究竟有何不同之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下面通过对两者悼亡词作的分析来进一步阐述他们创作风格的不同,以及风格迥异的原因。

纳兰性德(1654―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太傅明珠长子。他可以说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人物,首先,作为满族人却非常痴迷汉族文化;其次,身为权相明珠之子、康熙帝一等侍卫,可谓是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仕途通达,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生活,但是他却过得一点也不快乐,加上多愁善感的性格,这位满洲第一词人在31岁这个风华正茂的年龄就早早离开了人世。虽然是英年早逝,但是后人给予他的评价仍非常高。原因何在?难道因为他是权相纳兰明珠之子,还是由于他曾经是皇帝宠爱重用的臣子?通通不是,他的成名归功于他一生所留下的三百多首词。

纳兰性德的词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词坛的重视,许多文坛名家都给予了中肯的评价。王国维云:“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习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1]P5况周颐云:“纳兰容若为国初第一词人。……其所为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2]P128在他的词作中,有描写爱情的、友谊的,有抒发仕宦之路的苦闷的,还有对清王朝逐渐没落的担忧,但在众多题材中最有成就,也最令人感动的还是他的悼亡词。悼亡词并非纳兰性德一人所独创,在他之前已有很多文人写过悼亡的诗词。据记载,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悼亡题材的诗歌,《诗经・邶风・绿衣》写一男子目睹故妻的遗物而悲痛万分。后来自从西晋文人潘岳写下了三首悼念亡妻的悼亡诗以后,悼亡就成了作者悼念亡妻的专用词。

纳兰性德曾娶两广总督、兵部尚书卢兴祖之女为妻,婚后夫妻恩爱,举案齐眉。“无奈尘缘容易绝”,三年后,卢氏与世长辞,给容若留下亘古的悲伤,因此他写下了大量悼念卢氏的词作,那么为何他的悼亡词会如此感人肺腑呢?我们先来看他的《青衫湿遍・悼亡》这首词: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共银缸。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斜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这是纳兰性德在卢氏去世半个月后作的第一首悼亡词,此词字字含悲,句句泣泪。词的上阕,作者回忆妻子去世前带病在灯下做女红的情景,禁不住泪流满面。又想到胆小的妻子平日里连空房都不敢独守,而如今,却只有梨花之影相伴,便再也控制不住悲痛的情绪,表示愿为妻子的魂魄指明回家的道路。词的下阕,通过对玉钩斜路、蔓草、长眠和椒浆等有关墓地丧礼方面的叙述,真切地体现出对妻子去世的深切悼念之情。最令人潸然泪下的还应数“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一句,“想到”妻子到了九泉之下还在为丈夫担忧、操心,规劝丈夫应多珍重自己。这是多么深厚诚挚的夫妻之情啊。然而逝者已矣,生者何如?“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纳兰词哀感凄厉、凄婉欲绝的风格在这首悼亡词中可见一斑,往往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情景和最普通的事物,只要是融入了词人思念亡妻的真挚情感,便让人感到无限凄凉,不由得为之肝肠寸断。

纳兰性德为了悼念亡妻卢氏写下了大量的词作,如《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南乡子》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词中如泣如诉、哀思欲绝的描写,真不愧为“古之伤心人”手笔,以天下之语写天下之情,乃是纳兰本色也。

在众多悼亡的作品中最让我感动和难以忘怀的当数苏轼的悼亡词了。我们知道坡是一代豪放派词人,他生性豁达乐观,写下了不少表达自己愿为国效劳、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作品,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开创了豪放词派的词人却可以将悼亡词写得浪漫凄美,实在让人感慨不已。他用“江城子”词牌既能写出“新天下耳目”的豪放词《密州出猎》,又能写出蜚声文坛的婉约词《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而这首词正是他最出色的一首悼亡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全词感情深挚,充满着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上阕写死别之痛和相思之苦。借“十年生死两茫茫”句,抒发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首句即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定下了主调,凄哀至极。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改变词人对亡妻的思念,十年的时间,词人日夜牵挂着亡妻,从未忘记,无奈却胜似相隔,不能相见。“不思量,自难忘”,哀思万缕,盘结于心,解不开,亦拂不去,深沉绵邈。“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亡妻之坟在眉州,与词人所在的密州遥隔千里。千里之外,没有自己相伴身边,想到她一人独卧泉下,该是何等的孤寂凄清。“无处话凄凉”一句,写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因而产生满怀悲情愁绪,只是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即使能够相见,看见“我”这般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妻子也一定认不出来了。“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即刻画出一位被生活折磨、受痛苦熬煎、风尘满面、两鬓如霜的诗人形象,使其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紧接着,词的下阕由现实转向梦境,具体写词人幽梦还乡的情景。“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在这里,“忽”字突出了梦的快,它犹如好风一阵,送君回家乡故里,入旧时爱巢:那是一个宁静的清晨,早起的朝阳映照着纤尘不染的庭院。词人一眼看到小轩窗边的那位佳人,她正倚窗梳妆,犹如正要迎接远来的故人,女为悦己者容,多么熟悉亲切的家常情景。蓦然,两眼对视,一时无限感动涌上词人心头,千言万语化作无尽的相思泪。“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三句总束全词,是感情发展的高潮。“短松冈”,是说种着矮小松树的山冈,承上片“千里孤坟”,指亡妻的坟墓。梦中情景,何等真切,醒来却一切化为乌有,便又重陷入生死相隔、渺茫不见的深沉的悲哀。遥隔千里,松冈之下,亡人长眠地底,冷月清光洒满大地,这是一种怎样孤寂凄哀的情景。身处此情此景之中的亡妻自然是悲痛难言,而念及此情此景的诗人亦不免肝肠寸断。全词凄婉哀伤,出语悲苦,真可说是一字一泪。

和纳兰性德一样,苏轼与其妻王弗的感情深厚,二人不仅是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诗文创作上的知音。无奈天意弄人,王弗婚后不久病卒于开封。苏轼悲痛万分,写下不少悼念亡妻的诗词,而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正是王氏去世十年后,苏轼在密州做太守梦见她时所写下的绝唱。

东坡与容若生活的年代一宋一清,相隔甚远,且创作风格迥异。若按照“豪放、婉约”二分法,东坡属豪放词派,容若则应属婉约词派,二者南辕北辙,他们所创作的悼亡词也理应有所不同。那么又有怎样的不同之处呢?主要有两点。

第一,思想感悟上的不同。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几次被贬,颠簸流离、漂泊不定的生活让他身心疲惫。在经历了一系列磨难和考验后,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因此在他的悼亡词中便融入了人世沧桑感,悼亡之中出现了词人对于自身遭遇的自悼自悲之感,例如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他便结合自己十年来仕途起落的感慨,诉说了对亡妻的悼念,同时也是一种自悼,虽然活在世上,但是活得非常辛苦艰难,更加深了对妻子的怀念之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苏轼的悼亡有一种融入生活、平淡朴实的美。而纳兰性德从小出身名门贵族,地位显赫,这为他今后的仕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他并没有像苏轼那样经历过仕途的波折,但是家世的富贵、仕途的平坦却成为他难以摆脱的枷锁,使他倍感压抑,并自认为“不是人间富贵花”(《采桑子・塞上咏雪花》),现实的优渥与纳兰一直追寻宁静自由的精神家园恰好相反。爱妻卢氏的过世无疑给纳兰以沉重的打击,使他倍感世事无常,激发了他的厌世之感。在他的词作中也处处流露出一种幻灭的悲哀,如《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中无不体现出词人对人间无味,人世无常,乃至关于个体生命意义的思考。与苏轼不同,纳兰由于出身高贵,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磨砺,缺乏对生活的真切体验,所以在受到重大打击时他找不到人生的出路与精神的寄托,只能借助于词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和悲伤,他的悼亡词就有一种华贵的悲哀。

第二,艺术风格上的不同。苏轼一生经历颇丰,在情感上也多有变故,与纳兰性德相比更多出一分深沉和冷静。苏轼的词吸收了豪放与婉约的共同特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豪放雅词”的风格,用率真、质朴的语言写悼亡词,描绘出夫妻间平淡真实的深厚感情。苏轼在婉约里融入了豪放,表面柔弱但是内心坚强。相反,纳兰的婉约则是彻头彻尾的婉约,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柔弱凄切。[3]P23同样的丧妻之痛,苏轼在悲痛之后能由痛至淡,慢慢地从阴影中走出,重新振作起来,敢于面对困难的挑战,最终超脱世俗,淡然处之。可纳兰却一直沉陷在丧妻之痛中无法自拔,加上贵族子弟特有的多愁善感的性格,任由痛苦蔓延,最终无法摆脱,“哀感顽艳”便概括了他悲感的气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苏轼的悼亡词是豪放下的婉约,而纳兰性德则是婉约内的婉约。

二者的差异显而易见,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呢?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时代背景的不同对文人的创作影响极大,苏轼成长于北宋中叶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家庭,由于家庭的教育和自己的刻苦,青少年时期就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他还关心时政,希望能够建立一番丰功伟业。但是命运对他似乎十分不公,在仕途上他屡屡受挫,他曾在《自题金山画像》诗中用“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写出了自己一生政治的悲剧。苏轼写悼亡词除了悼念亡妻之外,也有自悼之意,向亡妻诉说自己内心的苦闷,希望可以得到排遣。但是,苏轼没有在悼念中消亡,他的意志也没有在悼亡中消沉,相反却是在悼亡中寻找安慰,冷静之后继续在宦海中前行,去实现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梦想。

再看纳兰,生于康乾盛世的太平年代,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而他又出身豪门,从小锦衣玉食,自身才华出众,文武双全,深受康熙皇帝的赏识和重用,封为御前一等侍卫。正是由于家庭环境的优渥,纳兰一生才没有像苏轼那样仕途坎坷,而是一帆风顺,所以他不会像苏轼一样从社会政治背景出发,真正地去关心人间疾苦,而只是从自身考虑,关注的是自我,体现在词中就只能是一种雍容华贵的忧伤了。

第二,人们常说“文如其人”,作品是文人性格的反映,也就是说文人的性格差异决定着作品风格的不同。苏轼和纳兰性德在性格上的差异当然也决定了各自作品的不同风格,苏轼受道家和佛教思想的影响很深,这使得他的性格中有超尘脱俗、乐观旷达的一面。尽管一生仕途坎坷,但是他仍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从《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出作者性格中雄浑、奔放的一面。写悼亡词时能由伤痛入笔,又从伤痛中得以解脱,这是何等的气魄,反映了苏轼“不留意于物”的豁达气度与潇洒的胸襟。[4]P157

与东坡相比,纳兰性德可以说是未超脱的了。他天生就有着敏锐的生活感悟能力,对于感情他过于执着,对于爱妻的去世他放不开也看不透,始终无法走出丧妻的悲痛之中,致使自己步入了死胡同。可是他的痛始终是一己之痛,无法像东坡那样上升到社会政治,自然也无法忘记伤痛,超尘脱俗。

苏轼是真正意义上悼亡词的开创者,而纳兰性德是文学史上写悼亡词最多的文人,可以说纳兰是东坡用词写悼亡的忠实传人,在继承中又有发展,将悼亡词的创作推向了一个高峰。他们都通过悼亡词来抒发一种崇高的感情和人间的至情至爱。一首创,一高峰,突破了词的题材情感界限,提高了婉约词的格调,在悼亡诗词的发展史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况周颐.蕙风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张鲁明.苏轼与纳兰性德悼亡词比较.文学教育,2008.

纳兰诗词篇6

【案例背景】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词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精华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尤其是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一些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一直以来古诗词教学都是我没有勇气去开垦的一片芳草地,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式教学:学生识记,老师讲解,最后背诵。虽然现在也有很多人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试图改变这一局面:如设情境教学古诗,利用音乐欣赏古诗,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等,但总觉得这些教学模式内容丰富,但形式太过于花哨,往往忽略了古诗词的诗情画意,模糊了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对于硬件设备十分欠缺的农村学校,想要进行这样全方面的古诗词教学更是难上加难。

我们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词的教学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首先自己必须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其次大胆放飞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

【案例描述】

《长相思》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课的一首宋词。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片断:

(学生初步理解了词的意思,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师:同学们,在远离故乡千山万水的山海关外,就是这种强烈的思乡之情,就是这种心灵的回想,让词人纳兰性德不禁吟诵起《长相思》。(学生放声朗读)

师: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跟随着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一起走进他的生活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教师范读)

师:睁开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面?

生:我看见了在冰天雪地中,词人站在帐篷前望着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在崇山峻岭中穿梭。

生:我听见了呼呼的北方吵得纳兰性德睡不着。

生:我还看到了山海关外,士兵们都翻来覆去睡不着,但是在他们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睡的很宁静。

师:是的,你们都看到了,看到了冰天雪地的画面,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听到了北风呼啸的肆虐。请你把这些画面通过朗读传达给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吗?

指生朗读

师:你仿佛身临其境,在呼啸的北风中,深情地吟起这首诗。

师:"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在你心底深处的故园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写下来。

师:来,纳兰性德,请你深情地描述下你心目中的故园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生:我的家乡鸟语花香,古木参天,孩子们在庭院中追逐玩耍,不时传来嬉笑声。

师:好一幅美景图,还是居住的好住所!

生:我的家乡有着皎洁的月光,他家人们围坐在桌子旁边正谈论着什么,每个人脸上洋溢着一片喜庆。

师:一个多么宁静的夜晚,多么美好的画面啊!

生:我的家乡有着暖暖的太阳照在庭院里,妻子正在纺布,孩子们在门外的草地里玩耍,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看蚂蚁玩得很高兴。

师:天伦之乐,温馨融融,多美好的生活。但是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却只留在了记忆里,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板书:"碎")

师:在遥远的边塞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习习微风,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学生读《长相思》)

师:在这冰天雪地中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家人依偎的温馨,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学生再读《长相思》)

师:在这崇山峻岭间没有孩子嬉戏的笑声,没有芳草青青,在这里有的只是――长相思(学生齐读)

师: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让我们闭上眼睛,进入诗人的那个身在征途和心系故园的世界。(学生再次齐读《长相思》)

【案例反思】

以上教学片段真可谓 " 一石击起千层浪 ",也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但学生的回答却让我看到了学生的世界是充满无限想象力的,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富有开拓性,他们对诗词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就古诗词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正如清代吴乔在《国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长相思》中显性的景物"山、水、风、雪"读着读着自然就能体会,但词人纳兰性德将自己满腔的思乡之情寄托在呼啸的北风中,则必须依赖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合理的想象。让学生在读词的过程中让学生想象从词中看到的画面,有助于更深刻地感受词人当时在边塞生活非常艰苦,更能进一步体会到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作为康熙大帝一等侍卫的纳兰性德在家乡的生活一定衣食无忧,温馨美好,让学生想象并动笔写一写词人日思夜想的家乡生活情景,使思乡之情进一步升华。通过合理的想象编织一张思乡的情网,牢牢扣住学生的情感,从词中感受"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恶劣的自然环境也是为了凸显词人对家乡的思念。

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讲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说自己感受到的词人所表达的深情,使文本的人文内涵更加丰富。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创设想象的情境,以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应当在语言文字训练之中,赋予更多合理的想象,通过创设情境,使诗词中渐渐丰富饱满的人文因素去诱发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真、善、美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得到发展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逐渐夯实语文根基。

纳兰诗词篇7

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以下是为大家推荐的纳兰性德长相思教学总结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纳兰性德长相思教学总结一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

1、切入: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

2、自由朗读: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3、检查:谁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板有眼。

4、读出味道: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1)用不同的语气范读题目,让学生感知味道 (2)学生试着读全词

5、感知词意:词读到这儿为止,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

6、品味词意:王老师提两个问题,看看你对这词大概的意思掌握了多少。第一个问题听清楚: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山海关外、关内、路上、高山上、船上、营帐里)第二个问题:(板书:心)纳兰性德的心在哪儿?(故乡、故园)

7、小结: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把它连起来(把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用一个圆圈圈起来),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8、读词:一个远离,一个思念,同学们,就是这种感受,这种感情,这种心灵的回想,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长相思》。

二、展开想象,读出词情。

1、师配乐朗读,开启学生想象之门:孩子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2、交流: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画面。(身在征途的画面)

3、引导第二次想象:你们都看到了,是吗?你们看到了跋山涉水的画面,你们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你们看到了抬头仰望的画面,你们看到了孤独沉思的画面。但是,同学们,在 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4、品味“碎”字,读出词情:天伦之乐,温馨融融,多美好的生活。但是现在,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全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板书:碎 在身在征途,心系故园上写“碎”)

5、导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在这里有的只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的月光下和妻子相偎依在一起的那份温暖,那份幸福,在这里有的只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在这里没有郊外的踏青,没有和孩子在一起的捉迷藏,没有杨柳依依,没有芳草青青,这里有的只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啊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进入诗人的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我们再一起读:长——相——思。

扣住“碎”字,让学生借助想象走进了作者情感世界。按理说,课上得这一层面已很到位了,但王老师却并没就此收笔,继续引导学生品味文本。

三、互文印证,读透词心。

1、学生问作者:读到现在为止,读到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应该问一问纳兰性德。你的脑子里冒出了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为什么不回家、为什么要从军、为什么不用心打仗)

2、引文拓展:孩子们,你们都问我是吗?你们可曾知道这些问题纳兰性德也在问自己,就在征途上,纳兰性德还写了一首词,题目叫《菩萨蛮》其中有这两句就是纳兰性德问自己的,谁来读一读?(出示课件“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3、亲人发问:请你们再想一想,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以外,还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妻子、父亲、儿子、哥哥)

4、作者反问:我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再读《长相思》,默读,你从哪儿体会到我纳兰性德没有轻离别呀?我不是轻离别呀!长相思的什么地方让你体会到这一点。

5、升华:我身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我重任在肩,我责任如山,我不得不离,不得不别啊!长相思,我的重离别,我的重重的离别,我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化在了《长相思》中了。

师:这就是为什么我身在征途却心系故园的原因所在,这就是为什么我的那个梦会被破碎,我的那颗心会被破碎的原因所在。为了我的壮志和理想,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就这样化做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6、导读结课: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生齐说: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生齐说:长相思)。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生齐说:《长相思》)。

纳兰性德长相思教学总结二

【教学过程】

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

1、导入:

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江南岸的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

2、读准《长相思》:

反复诵读后讨论:词读到这里,你有什么印象和感觉?

3、读懂《长相思》:

带着这些印象和感觉,默读《长相思》,看看书中的插图,读读书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词大概讲了什么意思。

讨论:

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征途)你从哪儿读懂这是在行军途中?作者的“心”又在哪里?(心在故园)你是从哪儿读懂的?

4、小结:

身在征途,心系故园。我们可以想见作者的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怀着这份感情,齐读《长相思》。

二、展开想象,读出词情

1、想象上阕的情境:

自由朗读词的上阕,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2、自由朗读词的下阕,如果身在故园,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选择一个画面,一种场景,用手中的笔、更用心中的情把它们写下来。(音乐、画面)

3、对比引读:

但是,这一切现在有吗?没有。有的只是──故园啊,我的故园,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去郊外踏青、放飞风筝。可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朗读词)故园啊,我朝思暮想的故园,当明月东升的时候,我们一起围坐在庭院里,数着一颗一颗闪闪的星星。可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朗读词)故园啊,我美丽温馨的故园,当朋友相聚的时候,我们一起畅饮,一起高歌,那时多么快乐啊!可在这里,这一切都不复存在,有的只是──(指名朗读词)

4、小结:

《长相思》读到这里,你感受到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孤独、思念、期盼、破碎、煎熬、痛苦、伤感……)

齐读《长相思》。

三、互文印证,读透词心

1、质疑问难:

词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

2、互文印证:

这次出行,纳兰性德写下了好几首诗词。在一首《菩萨蛮》的词中,他留有这样的词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长亭外,杨柳依依,哀怨的妻子深情地问他──(齐读此句。)但是,圣旨铁定、君命难违呀!我只能──(齐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古道边,芳草萋萋,伤感的朋友深情地问他──(齐读此句。)但是,报效朝廷、建功立业是男子汉的理想呀!我只能──(齐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月光下,秋风瑟瑟,孤独的纳兰性德深情地问自己──(齐读此句。)

3、回归课文:

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吗?再读《长相思》,用心体会。

4、就这样,纳兰性德将自己对故园的无限思念和依恋写进了这首感人肺腑的《长相思》:

师引: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读:长相思。

师引: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

生读:长相思。

师引: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作──

生读:长相思。

  纳兰性德长相思教学总结三

【教学目标】

         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互文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诗词中的特殊情味。

3.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重点】

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难点】

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长相思》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

(一)导入

师: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江南岸的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

(二)读准《长相思》

结合诵读穿插讨论:

──“更”为什么要读平声?

──什么人听得到打更的声音?更声对这些人意味着什么?

──“风一更,雪一更”是不是“先刮了一更的风,再下了一更的雪”的意思?

师:词读到这里,你们有些什么印象和感觉?

(三)读懂《长相思》

师:带着这些印象和感觉,默读《长相思》,看看书中的插图,读读书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词大概讲了怎样的意思。

读后讨论:作者的“身”在哪里?你们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指名多位学生回答)

师:这里站着好多位同学。作者的身在哪儿?这些站着的同学就是作者的身经过的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身在征途上。

(板书:身在征途)

师:作者的“心”又在哪里?(板书:心系故园)你们是从哪儿读懂的?

师:同学们,作者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把它们连起来,(在这两句上画一个圆圈)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四)小结

师:身在征途,心系故园。我们可以想见作者的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怀着这份感情,大家齐读《长相思》。

二、展开想象,读出词情(一)想象上阕的情境

师:同学们自由朗读词的上阕,你们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作如下预想)

──你看到了翻山越岭的画面。

──你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

──你看到了眺望家乡的画面。

──你看到了风雪交加的画面。

──你看到了刀光剑影的画面。

……

(二)自由朗读词的下阕

师:如果身在故园,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请同学们选择一个画面、一种场景,用手中的笔,更用心中的情把它们写下来。(播放音乐、画面)

师: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畅谈着……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唠家常……那还可能是……(学生在音乐声中写话)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作如下预想)

──好一幅恬静安闲的村居图。

──故乡就是老母手中那一针针纳入寒衣的线啊!

──故乡就是妻子那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啊!

──一个多么宁静、多么美好的团圆之夜啊!

──故园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其乐融融的生活。

……

(三)对比引读

师:但是,这一切现在有吗?没有。

故园啊,我的故园,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去郊外踏青、放飞风筝。可在这里,有的只是──

(指名学生朗读词)

师:故园啊,我朝思暮想的故园,当明月东升的时候,我们一起围坐在庭院里,数着一颗一颗闪闪的星星。可在这里,有的只是──

(指名学生朗读词)

师:故园啊,我美丽温馨的故园,当朋友相聚的时候,我们一起畅饮,一起高歌,那时多么快乐啊!可在这里,这一切都不复存在,有的只是──

(指名学生朗读词)

(四)小结

师:面对此情此境,纳兰情不自禁地在自己的词中大大地写下了这个让人心碎的“碎”字。同学们,什么碎了?

(学生自由发言):《长相思》读到这里,你们感受到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孤独、思念、期盼、破碎、煎熬、痛苦、伤感……)

(全班学生齐读《长相思》)

三、互文印证,读透词心

(一)质疑问难

师:词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作如下预想)

──你为什么要远离家乡去从军呢?

──既然你这么思念家乡,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

──你离开家乡已经有多长时间了?

──你在行军途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

(二)互文印证

师:这次出行,纳兰性德写下了好几首诗词。在一首《菩萨蛮》的词中,他留有这样的词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还有谁也想这样问一问诗人?

在回答中穿插情境诵读:

──长亭外,杨柳依依,哀怨的妻子深情地问他──(齐读此句)但是,圣旨铁定、君命难违呀!我只能──(齐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古道边,芳草萋萋,伤感的朋友深情地问他──(齐读此句)但是,报效朝廷、建功立业是男子汉的理想呀!我只能──(齐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月光下,秋风瑟瑟,孤独的纳兰性德深情地问自己──(齐读此句)

(三)回归课文

师: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吗?再读《长相思》,用心体会。

(四)小结

师:就这样,纳兰性德将自己对故园的无限思念和依恋写进了这首感人肺腑的《长相思》中。

师引: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读:长相思。

师引: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

生读:长相思。

师引: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作──

生读:长相思。

【设计思路】

一、语文课程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遵循这一特点,本课教学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三维目标要整合,课程资源要整合,教学方式要整合,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语文课程具有情感性的特点

遵循这一特点,本课教学努力在情感上下工夫。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咀嚼品味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互文参读中升情。

三、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的特点

遵循这一特点,本课教学努力做到引领价值、传承文化。古诗词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其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本课教学引领学生融入这种文化,从而洗涤心灵,铺垫精神底子。

纳兰诗词篇8

第一任妻子卢氏生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月初五,小容若两岁多,出生在满清福地沈阳。她的父亲卢兴祖是汉军镶白旗人,因文才武略而重用,官至两广总督、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等。出身这样的名门,自小受的是“传唯礼义”,“训有诗书”的文化熏陶,加上满汉文化的交融浸淫,使得卢氏“贞气天情,恭容礼典”,自是一派大家闺秀的风范。十八岁那年,这位“生而婉娈,性本端庄”的美佳人,嫁到明珠府,做了同样“貌姣好”的容若的妻子。无论门第、教养而言,还是年龄、相貌而论,两人喜接连理,都可谓“珠联璧合”。

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但是仅三年,卢氏因产后受寒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

在纳兰性德的诗词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与卢氏结为夫妇的时期创作的,并且在卢氏逝世后,更是写下了无数感动世人的悼念之词。《浣溪沙·谁念西风独》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质的一首: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上一篇:环境卫生整治简报范文 下一篇:惜时的名言警句范文